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任廷芳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任廷芳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任廷芳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

察任廷芳

[摘要]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肝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静脉注射脱氧核苷酸钠,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舒肝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疗效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脱氧核苷酸钠;舒肝宁;肝损害

[中图分类号] r65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8—50—02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肝损害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病毒、酒精、药物、外伤等均可造成肝损害[1]。由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2]。笔者采用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各种类型的肝损害,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11T15:21:54.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刘晓丽 [导读] 慢性肝衰竭是肝脏病的终末阶段,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刘晓丽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112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对肝病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病人198例,分为治疗组98例及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14d后,比较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舒肝宁治疗组死亡18例,病死率18.37%;对照组死亡31例,病死率31.00%。治疗组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结论中药制剂舒肝宁注射液能降低慢性肝衰竭病死率 ,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肝宁慢性肝衰竭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289-01 慢性肝衰竭是肝脏病的终末阶段,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院采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49例的临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肝衰竭患者198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中的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1]。 排除溶血型黄疸和梗阻型黄疸, 总胆红素(Tbil) 上升较正常上限10 倍为入选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98例,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因、病变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 1.2 研究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等措施)。治疗组加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q.d.,静脉注射。对照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g,q.d.,静脉滴注。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时检测肝功能,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监测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在治疗1周和2周时的指标值;总胆红素、转氨酶(ALT)在治疗2周时恢复正常的病例数;不良反应包括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与药物相关的副反应,包括:皮疹、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 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或接近正常范围, 转氨酶正常范围。有效: 临床症状改善, 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酶下降达 50%以上。无效或死亡: 临床症状无改善, 达不到以上标准或病情加重者,甚至死亡者[2]。 1.5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数据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均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1.1 总有效评价总有效=显效+有效;无效=手术+死亡。舒肝宁组显效36例,有效42例,无效改肝移植手术治疗2例,未手术者死亡18例,总有效率79.59%;对照组显效显效29例,有效38例,无效改肝移植手术治疗2例,未手术者死亡31例,总有效率67.00%;两组总有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 2.1.2 死亡率评价舒肝宁组死亡18例,占18.37%;对照组死亡31例,占31.00%,两组死亡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舒肝宁治疗组死亡人数少于对照组。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出现1例呕吐5例皮肤瘙痒等及时减慢低速,后缓解;对照组出现3例低钾血症,经补钾后缓解。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 3.讨论 舒肝宁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通常被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主要成分是板蓝根、绿原酸、黄芩苷、茵陈、灵芝和栀子苷。源自张仲景的名方《茵陈蒿汤》,通过现代科学工艺技术提取药物有效活性成分精制加工而成,具有降酶退黄、消炎利胆、调节免疫、保肝护肝的作用。它能有效改善和增强肝脏血液循环及细胞营养,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肝细胞的耐缺氧能力,有效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并利用生物活性成分如黄芩苷、栀子苷等发挥肝细胞保护膜的作用,阻断并逆转肝细胞纤维化和治疗肝硬化的独特作用,充分兼顾了扶正祛邪的平衡关系,提高了解毒、降酶、退黄的临床效果,最终达到彻底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3]。本研究表明,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有效率可达79.59%,对慢性肝衰竭患者具有退黄快,治疗效果尚优于复方甘草酸苷,两者差异显著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种类的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经减慢静脉滴速并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继续用药且所有病例均治疗至终点,表明舒肝宁注射液耐受性良好。该药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可以避免,重要的是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病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输液时注意滴速和配伍禁忌。同时,医务人员应正确操作,避免药液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慢或过快等因素引发的输液反应。综上所述,舒肝宁对慢性肝衰竭疗效显著,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3):177-183. [2]董志伟.舒肝宁和肝得健在治疗肝功能损害方面的疗效差异[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24-625. [3]陈明泉,李谦,张琼华,等.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6):574-575.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26T16:15:56.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秦雪梅1 徐世林2 付海珍2 [导读] 注射用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此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广泛。 秦雪梅1 徐世林2 付海珍2(1新疆巴里坤县三塘湖卫生院 839200;新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 839200)注射用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此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广泛。我科应用此药治疗冠心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9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灯盏花素组(治疗组)48例和丹参组(对照组)44例,其诊断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1]。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50~72岁,病程3~21年。其中有心绞痛症状40例,心慌、胸闷35例;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42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9~73岁,病程2~25年。其中有心绞痛症状34例,心慌、胸闷35例;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37例。其两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对照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丹参注射液40ml。均每天1次,两周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若出现典型心绞痛发作,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缓解症状。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后详细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及含服抗心绞痛药物数量以及其他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分别行常规心电图检查,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疗效评定心绞痛及其他症状消失,未用硝酸甘油等药物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其他症状有较大改善,硝酸甘油等药物用量减半为有效;心绞痛及其他症状未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为无效。心电图疗效评定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为显效;ST段回升05mm 左右,T波倒置变浅50%以上或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ST段、T波不变化为无效。 2结果 2.1 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 3.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两组间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2%。两组间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偶有轻度头昏、颜面部潮红等不适,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未特殊处理。 3讨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疗效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解除血管痉挛作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还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表面活性及聚集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因子的释放,抑制过氧化和抗氧化损伤,消除氧自由基,有明确的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本组资料表明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组,且副反应轻,是治疗冠心病较满意的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五版.

ok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分类(升白药)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该分类 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 1、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 1)成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2)适应症:1. 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2. 癌症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胚胎细胞瘤(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等)、神经母细胞瘤等。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 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1)成份:主要成份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由高效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的大肠杆菌,经发酵、分离和高纯度化制成。辅料为人血白蛋白、甘露醇、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2)适应症:用于防治肿瘤病人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二、辅酶类 1、肌苷类:肌苷口服溶液、肌苷氯化钠注射液、肌苷葡萄糖注射液、肌苷注射液、注射用肌苷、注射用胞磷胆碱钠肌苷- 1)成份:肌苷 2)适应症:辅酶类药。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用于各种类型肝脏疾患,心脏疾患,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2、注射用辅酶A 1)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辅酶A。辅料为盐酸半胱氨酸、葡萄糖酸钙、右旋糖酐、甘露醇。2)适应症:辅酶类。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三、盐酸小檗胺片 1)成份:盐酸小檗胺 2)适应症: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亦可用于预防癌症放疗、化疗后白细胞的减少。 四、磷酸腺嘌呤片(维生素B4) 1)成份:磷酸腺嘌呤 2)适应症: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急性粒细胞减少症,尤其是对肿瘤化学和放射治疗以及苯中毒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五、鲨肝醇片 1)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鲨肝醇 2)适应症:升白细胞药,用于防治因放射治疗、肿瘤化疗及苯中毒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六、注射用灵杆菌多糖 1)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灵杆菌菌体中提取精制的脂多糖物质。 2)适应症: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乙型肝炎及急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修订要求

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应增加警示语,内容如下: 警示语: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是具备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资质或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的医师,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二、【不良反应】项应当包括: 1.过敏反应:潮红、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喘息、憋气、心悸、紫绀、喉头水肿、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寒战、发热、高热、乏力、多汗、疼痛等。 3.呼吸系统:呼吸急促、气短、咳嗽等。 4.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等。 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抽搐等。 6.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脏生化指标异常(如转氨酶上升)、消化道出血等。 7.其他:静脉炎、血尿等。 三、【禁忌】项应当包括: 1.对本品或含有灯盏花素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3.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4.孕妇禁用。 四、【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是具备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资质或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的医师,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胸痛剧烈及持续时间长者,应作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4.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使用药品。不可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5.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6.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输液容器的清洗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7.本品与pH值低于4.2的溶液使用时,可使药物析出,故不得使用pH值低于4.2的溶液稀释。 8.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用药史和过敏史。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者、老人、哺乳期妇女、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并加强监测。 9.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 10.静脉滴注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药剂量。建议滴速小于40滴/分,一般控制在1

100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用途

100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用途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26、过氧化氢溶液:消毒防腐药。 27、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用以满足成人每日对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1的生理需要。 28、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又叫喘定):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29、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阻滞。 30、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麻醉药。 31、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复合性溃疡等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2、氨茶碱注射液: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 33、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梗死所伴随的运动障碍。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分析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0T11:38:54.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超过小叶黄建中[导读]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李超过小叶黄建中(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四病区江苏无锡 214005)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266-02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HBV标记物、肝功能检验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共21天。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ml,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舒肝宁注射液 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6月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本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年龄38.2±9.36岁。全部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分为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HBV标记物、肝功能检验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21天。治疗组选用舒肝宁注射液(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2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21天。 3.治疗期间记录主要流程症状和主要体征。常规进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和HBV DNA检测。 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在腹胀、纳差、乏力、尿黄、肝区隐痛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变化:两组治疗后HBeAg、HBV DNA阳性例数无变化。 附表: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的比,①<0.05。 3 讨论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发生是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引起的免疫性炎症,出现黄疸及转氨酶的升高。治疗上除了予抗病毒外,抑制肝脏炎症非常重要。舒肝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板蓝根提取物、林芝提取物。茵陈能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从而使葡萄糖醛酸不被分解,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茵陈色原酮有利胆成分,能促进胆汁排泄[2]。栀子有抗炎抗病毒的作用,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2]。黄芩、板蓝根有清热解毒作用,对病毒、细菌有抑制作用[2]。灵芝含有人体需要的大量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双向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故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改善和增强肝脏血液循环双向调节机体免疫,提高肝细胞耐缺氧能力,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本组资料显示,舒肝宁注射液能同步降低ALT、AST、TBiL等生化指标,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观察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致皮疹反应。该药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200 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8)6:324.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47,55,60,91-92. [3]林志彬.林芝的现代研究.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6.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干预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及肝损伤疗效观察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干预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及肝损 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EP治疗小细胞肺癌白细胞下降及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予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15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7 d。化疗前及化疗后均行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治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29,P<0.05)。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肝损伤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可预防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及肝损伤。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odium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P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white blood cells and liver damage.Methods Selected from 60 case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sodium deoxyribonucleotide injection 150 mg and 5% glucose injection 250ml intravenous injection,1 time / D,7 d.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were performed in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white blood cell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χ2= 5.129,P<0. 05). The incidence of liver function damag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36,P<0.05). Conclusion Sodium deoxyribonucleotide injec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chemotherapy drug-induced hepatic injury and leucopenia. Key words:Lung cancer;Sodium injection;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Granulocyte deficiency 肺癌是常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依据病理学分类,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SCLC的发病率约占15%~20%,临床上主要以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局限期(指肺癌局限一侧胸腔,包括前斜角肌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中位生存时间为12~20个月,5年生存率约为6~12%。广泛期(指肺癌的范围已经超过局限期)中位生存时间为7~12个月,2年生存率不足5%,5年生存率不足2%[1]。大部分就诊时无手术机会。为了延长生存,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对机体的损伤不可忽视,如肝肾损害,骨髓功能抑制等。本研究观察EP化疗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对于白细胞下降及肝损伤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5年五部规定辅助用药目录180种(全)

一、西药部分 药品名称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斑蝥酸钠注射液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薄芝糖肽注射液 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 大蒜素注射液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 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G3注射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R2A注射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M3B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 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 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 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 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 苦参碱注射液

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 亮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 磷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硫普罗宁注射液 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门冬氨酸钾注射液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钠钾葡萄糖注射液 脑蛋白水解物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脑苷肌肽注射液 脾多肽注射液 葡醛酸钠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 前列地尔注射液 注射用前列地尔 复方骨肽注射液 注射用复方骨肽 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肝水解肽注射液 注射用肝水解肽 谷红注射液 果糖注射液 海利升注射液 曲克芦丁氯化钠注射液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 人参多糖注射液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 维生素B12注射液 维生素B1注射液 维生素B2注射液 维生素B6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 维生素D2注射液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 新福菌素注射液 胸腺肽注射液

胸腺五肽注射液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注射用辅酶A 注射用复合辅酶 注射用复方三维B 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注射用复合维生素B 注射用甘露聚糖肽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注射用核糖核酸 注射用核糖核酸Ⅰ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 注射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用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注射用兰索拉唑 注射用鹿瓜多肽 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

-临床药物配伍禁忌

常用药品功能主治(配伍禁忌表)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26、过氧化氢溶液:消毒防腐药。27、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用以满足成人每日对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1的生理需要。 28、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又叫喘定):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

核苷酸

核苷酸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核苷酸(nucleotide)是由含氮碱基、戊糖(核苷)和磷酸组成的化合物。是构成核酸 的基本组成单位。可由核酸水解得到,也可以单体形成存在于生物体内。其中,根据 核苷的不同,核苷酸有核糖核苷酸(RNA)及脱氧核糖核苷酸(DNA)两类。根据碱基 的不同,又有腺嘌呤核苷酸(腺苷酸,AMP)、鸟嘌呤核苷酸(鸟苷酸,GPM)、胞 嘧啶核苷酸(胞苷酸,CMP)尿嘧啶核苷酸(尿苷酸,UMP)、胸腺嘧啶核苷酸(胸 苷酸,TMP)及次黄嘌呤核苷酸(肌苷酸,IMP)等。核苷酸中的磷酸又有1分子、2 分子及3分子等形式。此外,核苷酸分子内部还可脱水缩合成为环核苷酸。 核苷酸为白色粉末或结晶状物,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具旋光性,在260mm左右有强吸收峰。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天然食物中的核苷酸主要以核酸的形式存在,动物肝脏和海产品含量最丰富,豆类次之,谷物籽实含量较低。 生产制备方法 核苷酸经磷酸二酯水解或化学法降解制得,也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如以制啤酒的废 酵母为原料,采用弱碱法加热进行酵母破壁,离心分离出含核酸的提取液,再经5’—磷酸二酯酶(从大麦芽根部提取获得)降解,制备出核苷酸粗品,利用活性炭纯化 后得到核苷酸。该方法提取的核苷酸产品得率高、纯度好、成本低且工艺流程简单, 适合工业化生产。 三、分析方法 GB GB/T15356-1994 纸层析/薄层层析法(纯度及定性鉴定)、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核苷酸测定通则。 AOAC 未查见分析方法。 其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等。 四、生理功能及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外源性核苷酸对维持正常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有重要的作用,如提高机体对细菌和 真菌感染的抵抗力,增加抗体产生,增强细胞免疫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增生等。饮食 摄入核苷酸对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肠胃道生长发育的作用

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

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 Zhusheyong Tuoyanghegansuanna Sodium Deoxyribonucleotide for Injection 本品为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与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以一定比例共存的钠盐混合物的无菌冻干品。含上述四种脱氧核苷酸钠的总量按脱氧核苷酸总量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冻干块状或粉状物。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四个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中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和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相应各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Ⅲ)。 【检查】酸度取本品3支,分别加水2ml溶解后,混匀,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5.5~7.0。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支,分别加水2ml溶解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B与IX A第一法),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3号标准比色液比较,均不得更深。 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脱氧核苷酸0.4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四个主峰面积之和(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四个主峰面积之和的2倍(2.0%)。 核苷酸比值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按外标法分别计算各脱氧核苷酸的含量,每种脱氧核苷酸与4种脱氧核苷酸总量的比值应符合以下规定: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应为17%~27%、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应为17%~27%、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应为15%~25%、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应为31%~41%。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5.0%(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L)。 蛋白质取本品1支,加水2ml溶解后,加新配制的30%磺基水杨酸溶液2ml,不得产生浑浊。 无机磷取本品1支,加水将内容物溶解,并全量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ml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6ml,加钼酸铵硫酸试液2.5ml与1-氨基-2-萘酚-4-磺酸试液1.0ml,用水稀释至20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43.9mg,置2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0.004mg的磷)2.5ml用同一方

临床常见配伍禁忌汇总

临床常见配伍禁忌汇总 1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安奇)为复方制剂,两者之比为5:1。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故本品不能与含有上述物质的溶液混合。本品溶液在体外不可与血液制品、含蛋白质的液体(如水解蛋白等)混合,也不可与静脉脂质乳化液混合。 本品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合,因为本品可使后者丧失活性。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或取本品一次用量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0min。本品溶解后应立即给药,剩余药液应废弃,不可再用。制备好的本品溶液不能冷冻保存。 2、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她丁钠盐不可与含乳酸钠的输液或其她碱性药液相配伍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她丁钠(泰能),不可与含乳酸钠的输液或其她碱性药液相配伍。静脉滴注可选用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液作溶剂。每0、5g药物用100ml溶剂,制成5mg/ml液体,缓缓滴入。本品应在使用前溶解,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溶解的药液在室温只能存放4h,冷藏能存放24h。 3、脂肪乳剂中不可直接加入电解质混合滴注 单瓶脂肪乳剂中不宜加入电解质溶液,瓶内液体出现油水分离则不能应用。脂肪乳剂就是油相、水相、乳化剂组成的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可能发生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加入电解质可能破坏乳化膜,增加乳剂的不稳定性。 那么,全肠外营养液为何可以混合呢?全肠外营养液的配制需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配制时有严格的混合顺序,如先将微量元素、电解质加入氨基酸溶液中溶解或稀释,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因钙剂与磷酸盐形成CaHPO4沉淀,故磷酸盐与钙剂稀释于不同的溶液中)溶解或稀释、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混合后加入脂肪乳剂中,然后将氨基酸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于PVC袋中,最后在PVC袋中加入脂肪乳剂混合。 4、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不宜与25%硫酸镁注射液配伍 两者直接混合将可能形成不溶性钙盐(CaSO4)沉淀,同时10%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磷酸钠、三磷酸腺苷(ATP)、胞二磷胆碱、氨茶碱、维生素B6等存在配伍禁忌。有人提出这就是极化液的组成配方,查阅相关文献,极化液(GIK)为葡萄糖、胰岛素、钾盐的溶液,改进配方中有含镁极化液(如加硫酸镁的极化液)、能量极化液(如含辅酶A与三磷酸腺苷极化液),未发现有含钙极化液的报道。 5、 VitB 6、CoA与不宜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 VitB6与地塞米松磷酸钠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VitB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如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CoA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直接混合容易产生浑浊、降效或毒性增加。 6、20%甘露醇注射液不宜与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 由于20%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与溶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会导致结晶析出,且肉眼不易察觉,如今临床医生一般都将两药分别开具给药,但就是发现某些病区护士为贪图方便,采用甘露醇滴完后用输液管抽吸地塞米松给药的现象,在此特别提醒临床,此种给药方案更不科学,随着地塞米松进入皮管,皮管内残存的甘露醇由于载体量小,很快产生白色混浊,并且立即散去,不加注意,很容易忽略,产生用药不安全的隐患。 7、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不得与生理盐水配伍 本药就是以大豆中提取的粗制磷脂物质精制而成的,其主要成分为人体的“必需”磷脂。包括天然

临床常见配伍禁忌汇总

临床常见配伍禁忌汇总 1 、阿莫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安奇)为复方制剂,两者之比为5:1 。阿莫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故本品不能与含有上述物质的溶液混合。本品溶液在体外不可与血液制品、含蛋白质的液体(如水解蛋白等)混合,也不可与静脉脂质乳化液混合。 本品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合,因为本品可使后者丧失活性。临用前加灭 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或取本品一次用量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30mi n。本品溶解后应立即给药,剩余药液应废弃,不可再用。制备好的本品溶液不能冷冻保存。 2、注射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盐不可与含乳酸钠的输液或其他碱性药液相配伍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不可与含乳酸钠的输液或其他碱性药液相配伍。 静脉滴注可选用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液作溶剂。每0.5g药物用100ml溶剂, 制成 5mg/ml液体,缓缓滴入。本品应在使用前溶解,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溶解的药液在室温只能存放4h,冷藏能存放24h。 3、脂肪乳剂中不可直接加入电解质混合滴注 单瓶脂肪乳剂中不宜加入电解质溶液,瓶内液体出现油水分离则不能应用。脂肪乳剂是油相、水相、乳化剂组成的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可能发生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加入电解质可能破坏乳化膜,增加乳剂的不稳定性。 那么,全肠外营养液为何可以混合呢?全肠外营养液的配制需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配制时有严格的混合顺序,如先将微量元素、电解质加入氨基酸溶液中溶解或稀释,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因钙剂和磷酸盐形成CaHP翫淀,故磷酸盐和钙剂稀释于不同的溶 液中)溶解或稀释、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混合后加入脂肪乳剂中,然后将氨基酸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混合于PVC袋中,最后在PVC袋中加入脂肪乳剂混合。 4、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不宜与25%硫酸镁注射液配伍 两者直接混合将可能形成不溶性钙盐(CaSO沉淀,同时10%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磷酸钠、三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等理化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 违背用药目的, 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做到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做药物过敏试验,同时注意药物质量,如果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现象不得使用,并且尽量避免多药混合同用,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合理、慎重、安全的应用药物就可做到既有治疗疾病,又可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保障用药安全,现对我院日常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配置时间与滴速、注意事项等做一分析总结,以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 表1 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注射药物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药品名称规格适宜溶媒配制和滴注时备注 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U 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供肌内或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50万单位每分 钟,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因此应用本品应新鲜配置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 灭菌注射用水静脉推注:1.0g至少用10ml以上注射用水 溶解后推注 静脉滴注:2.25g和2.5g至少用18ml和 20ml注射用水溶解后摇匀滴注严禁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3.0g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1.0g 肌肉注射:1 克溶于3.5 毫升1 %盐酸利多卡因中;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

静脉注射:1克溶于10ml以上注射用水中的溶液中使用。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75g 肌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或0.5%利多卡因注射液, 静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 糖注射液。 静滴则可溶于注射用水后再加入输液中, 控制滴入时间0.5~2小时。 注射用头孢吡肟0.5g 静脉滴注:1~2g本品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5% 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 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乳酸林格氏与5%葡萄糖混合 溶液,药物浓度不能超过40mg/ml 肌肉注射:1g本品加上述溶液中任意一种3ml,深部 肌群注射 本品禁用于对头孢吡肟或L-精氨酸,头孢菌素 类药物, 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素有即刻过敏 反应的病人。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0.5g 肌肉注射:每克溶于0.5%盐酸利多卡因2ml; 静脉注射:每克溶于10ml无菌注射用水; 静脉滴注:1-2g本品溶于50ml或100ml生理盐水或 5%或10%葡萄糖溶液中 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