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设备

电力系统设备
电力系统设备

电力系统设备

变电站设备

变电站一次主设备部分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电容器组、电抗器、进线间隔和出线间隔组成。

变电站直流系统设备:整流器、蓄电池组、控制电源小母线、信号电源小母线等组成。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设备:有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中间继电器、出口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重合闸继电器等元件组成。

变电站通信系统设备:通信机房、光缆、通信设备构成,主要用于传输变电站各种数据。

变电站辅助设备:接地网络、避雷针、雷电在线监测装置、阻波器、站用电系统、UPS装置、变电站监控后台机等组成。

变电站的电压等级

变电站分交流变电站和直流变电站二种,一般交流变电站电压等级主要有:

500KV变电站、33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及35KV 变电站。

直流电压换流站电压等级分别是:正负800(750)KV换流站。正负500KV换流站。

电气设备的含义

?变压器:变压器是指由一种电压等级变为另一种电压等级的电力

设备,主要有铁芯、线圈、绝缘油、冷却装置、有载调压装置、中心点接地系统、油枕、防爆装置、热虹吸管等组成。

?断路器:断路器是用来切断或者连接电源的主要电气设备。目前,

我国通常使用的断路器基本上有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空气断路器三种,SF6断路器常用于35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真空断路器用于10KV和35KV出线开关,空气断路器用于0.4KV电压等级。

?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又称刀闸,主要用于连接和切断开关二侧的

电源。隔离开关目前基本有手动和电动二种。

?互感器:互感器主要作用于变电站负荷计量和设备保护,互感器

主要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种。

?GIS组合电器:GIS组合电器经常用于户内型变电站建设,全站高

压侧设备融合在一套充SF6气体的组合套管内,各类电气设备均呈封闭状态。这类电气设备适宜占地面积小,供电密集型的地区。

?开关柜:开关柜是集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于一体的紧密型电气设备,

该类设备操作和检修较为方便,设备寿命较长。开关柜中断路器利用真空进线灭弧。

?线路间隔:变电站进线线路及出线线路的仓位,称为线路间隔,

用于隔断每一个独立单元的电气设备。

输配电线路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指高电压等级的电网系统中,用于

联结各变电站之间的线路,一般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在220KV以上。输电线路是电网的主要网架结构。

?配电线路:高压配电网输电线路主要指由各县级供电公司通过

110KV及35KV变电站将电压降至10KV,并直接向各类用户供电。

发电厂发电种类

我国发电厂目前种类有:火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每个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其发电方式也不同。

火力发电:通过燃烧能发出高热量的可燃物,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原理和火力发电相同,所不同点是核能发电利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裂变,所产生的能量来带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原理是通过江河湖水中巨大落差所造成动势能、推动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风力发电:利用风力带动风叶转子,产生直流电能,每台风力发电机组的所发出的电能有限,需要集中相当部分风力发电机组电能后,经过逆变器转换后通过升压变电站之后向电网供电。

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单晶硅、多晶硅)使光能转换成电能,其向系统供电方式和风力发电机组相同。

9.1常用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9 电气设备选择 9.1 常用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9.1.1 电气设备选择一般原则[65,63]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2)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应协调一致; (5)同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6)选用的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正比鉴定合格。 9.1.2 技术条件 选择的高压电器,应能在长期工作条件下和发生过电压、过电流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各种高压电器的一般技术条件如表9?1?1所示。 表9?1?1 选择电器的一般技术条件

注 ①悬式绝缘子不校验动稳定。 9.1.2.1 长期工作条件 (1)电压:选用的电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max U 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z U ,即 max U ≥z U (9?1?1) 三相交流3kV 及以上设备的最高电压见表9?1?2。 (2)电流:选用的电器额定电流n I 不得低于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 z I ,即 n I ≥z I (9?1?2) 不同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可按表9?1?3中所列原则计算。 由于变压器短时过载能力很大,双回路出线的工作电流变化幅度也较大,故其计算工作电流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表9?1?2 额定电压与设备最高电压 kV 表9?1?3 回路持续工作电流

表9?1?4 套管和绝缘子的安全系数 注①悬式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对应于一小时机电试验荷载,而不是破坏荷载。若是后者,安全系数则分别应为5.3和3.3。 高压电器没有明确的过载能力,所以在选择其额定电流时,应满足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要求。 (3)机械荷载:所选电器端子的允许荷载,应大于电器引线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的最大作用力。 电器机械荷载的安全系数,由制造部门在产品制造中统一考虑。套管和绝缘子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9?1?4所列数值。 9.1.2.2 短路稳定条件 (1)校验的一般原则: 1)电器在选定后应按最大可能通过的短路电流进行行动、热稳定校验。校验的短路电流一般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 备 由各极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系统中的电网,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称为电力系统设备. 系统中的一次设备是指发、输、配电的主系统上所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 系统中的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设备. 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按钮、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信号设 备、控制电缆以及提供这些设备能源的一些供电装置等

FAS系统 FAS(FireAlarm SyStem 是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组成;也可以根据工程的要求同各种灭火设施和通讯装置联动,以形成中心控制系统。 1 系统介绍 2 基本组成和运行模式 3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介绍 FAS(Fire Alarm SySten是火灾报 警 系统 概述

火灾报警系统(FAS具有自己的 网络结构和布线系统,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的操作、运行和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火灾报警系统已具有同楼宇管理系统(BMS联网的能力,并提供楼宇自控系统、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广播系统以及有线/ 无线通讯系统等在发生火灾时提供相应的联动功能。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又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是对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管理,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发送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为公安消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研究 戴伟栋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研究戴伟栋 发表时间:2019-06-25T11:38:29.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戴伟栋[导读]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智能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手机、智能冰箱、自动门等不计其数的智能机器,甚至发展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 上海励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40摘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智能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手机、智能冰箱、自动门等不计其数的智能机器,甚至发展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衣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电力系统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10kV;电力系统;网络智能化 1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对设备开关的要求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的实现与设备开关的配合息息相关,其对设备开关的要求具体如下。 1.1设备开关必须小型、无油、绝缘且功耗低 事实证明,大型、耗油型、低功耗设备开关与时代发展水平相差甚远,作为智能配电网,设备开关必须足够先进。因此,10kv配电网的智能必须配备小、无油、绝缘、低功率的设备开关,以真正提高配电网的智能从基本硬件设施。 1.2设备开关要兼具电动和手动功能 10kv配电网的设备开关应具有电功能和手动功能。电力功能是反映配电网的智能,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无人操作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启动和关闭。同时,手动开关是为了确保在电气开关发生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配电网能够正常控制。 1.3设备开关的状态信号必须同时包含刀闸信号、开发分合闸的位置等 设备开关状态信号是向人们显示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信息的重要信号。为了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这些状态信号必须同时包括刀门信号和开关开关的位置信号。使员工能及时得知分销网络的运作情况,并在发生意外时采取有效措施。 2智能化配电网存在的现实问题 2.1快速保护 与现代变压器相比,传统变压器在智能电网技术环境下功能较大,数据由变压器直接传输到保护开关。在这个传输过程中,有许多链接需要添加。将单元合并为新单元会增加传输时间。这将延长智能终端保护的运行时间。 2.2安全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分销网络采用了点对点的方式来实现网络通信。由于这种传输方式的高安全性,且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传递操作能力相对稳定。因此,当信息在当地交换时,安全级别很高,不容易受到攻击,因此不会造成系统破坏。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可以更紧密地连接各个部门。 2.3安全可靠性 传统变压器在传统设备上使用时,需要在基本设备上加以改进。他们需要在传统设备中进行创新,安装新的部件,最好安装有活性的电子元件。这是一种电动装置。使用时需要长期供电。这将降低变压器的运行能力,降低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高压网络中使用电子变压器。一般来说,使用的效果并不明显,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操作能力。如果你想充分使用它,你应该进行特殊的处理,以确保设备的效率。光学变压器的性能是可以行使的。一般受外界温度的限制,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3智能化配电系统模式运用 3.1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 配电网智能化是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它由数字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以促进变电站相关设备管理和运行的智能化。它由开关、发动机和动力设备组成,可以独立于系统限制之外工作。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该智能电力系统能够实现数据故障分析、数字通信、远程运行和程序控制,以及事件记录、实时采集、恒值保护管理和各种设备信息保护管理,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智能电力设施。10kv电力系统设备复杂,分布广泛,操作多且繁琐。因此,它容易发生故障,会干扰电磁波,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而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管理,并能有效地控制复杂的电力系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智能化配电网络对于设备开关存在的要求 智能化配电网络和设备开关的运行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前端机对设备开关进行远程操作可以实现对网络系统的故障调解以及隔离。同时,它在收集信息和数据时,也是需要设备开关来密切配合的,通过它的接口收集到所需信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对于设备开关提出了许多要求:设备开关必须有手动和电动两种功能;设备开关要绝缘、轻便,同时具有无油化、耗能小等功能;设备开关要安装状态信号灯作出提示,包括弹簧储能信号、开关闸信号、电池感应信号等;同时,设备开关要采用尽可能小的直流,比如48V或24V,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是不可缺失的,电流容量最好在50~100A之间,以免过大或太小;控制接口要有分闸和合闸的控制接点。 3.310kV配电网络智能化的应用模式 智能配电网系统是由美国能源控制公司发明的。该系统以变电站综合监控平台为基础,主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它还配备了与主机相连、具有超强通信能力和抗干扰力的前置截面机,实现了与变压器主机完美合作的目标。当然,在前端机器下面有一个现场总线网络。实现了与变电站的无缝连接,优化了配电网管理系统。同时,智能配电系统提高了配电设施的灵活性,与其他智能机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也满足了配电网络的开放性。解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城市电力系统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4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提高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性能的一种重要技术,它通过RFID手段、传感技术和智能定位科技对事物进行检测并通过互联网完成信息的传输的一种技术,在工作过程中还能不断地进行信息的完善和补充。在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中,物联网技术提高了先进的网络技术环境,使得配电网络得以实现智能化。目前,由于智能电气的普及,智能化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用电智能化的需求要在逐渐增大,而物联网技术通过对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实时监测,大大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3.5自动控制计量技术应用

各电气设备选择的原

第四章电器设备的选择 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尽管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并不一样,具体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对它们的基本要求确是一致的。电气设备要可靠地工作,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动、热稳定性。 4.1.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2)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选择导体时应尽量减少品种; (5)扩建工程应尽量使新老电器的型号一致; (6)选用的新品,均应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 4.1.2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1)额定电压 电气设备所在电网的运行电压因调压或负荷的变化,有时会高于电网的额定电压,故所选的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规定一般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为设备额定电压的1.1-1.15倍,一般不超过电网额定电压的1.15倍。因此,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可按照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低于装置地点电网额定电压D的条件选择,即 4-1 (2)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是指在额定环境温度下,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应不小于该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即 4-2 由于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在电压降低5%时,出力保持不变,故其相应回路的应为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的1.05倍;若变压器有可能过负荷运行时,应按过负荷确定(1.3-2倍变压器额定电流);母联断路器回路一般可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的;母线分段电抗器应为母线上最

大一台发电机跳闸时,保证该母线负荷所需的电流,或最大一台发电机额定电流的50%-80%;出险回路的除考虑正常负荷电流外,还应考虑事故时由其他回路转移过来的负荷。 (3)按当地环境校验 当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污秽等级、海拔高度、地震烈度和覆冰厚度超过一般电气设备使用条件时,应采取措施。本设计着重考虑温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我国目前生产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环境温度Q。=+ 40℃,裸导体的额定环境温度为+25℃。 4.1.3 按短路情况校验 (1)短路热稳定校验 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各部件温度(或发热效应)应不超过允许值。即, 4-3 式中,-------t秒内通过的短时热电流; ------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 (2)电动力稳定校验 满足动稳定的条件为 或 4-4 式中,-------电气设备允许通过的动稳定电流幅值; ------电气设备允许通过的动稳定电流有效值; -----短路冲击电流幅值; ------短路冲击电流有效值。 下列几种情况可不校验热稳定或动稳定: ①用熔断器保护的电气设备,其热稳定由熔断器时间保证,故可不验算热稳定; ②采用有限流电阻的熔断器保护的设备,可不校验动稳定; ③装设在电压互感器回路的裸导体和电气设备可不校验动稳定、热稳定。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由各极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系统中的电网,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称为电力系统设备. 系统中的一次设备是指发、输、配电的主系统上所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 系统中的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按钮、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信号设备、控制电缆以及提供这些设备能源的一些供电装置等

FAS系统 FAS(Fire Alarm System)是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组成;也可以根据工程的要求同各种灭火设施和通讯装置联动,以形成中心控制系统。 1 系统介绍 2 基本组成和运行模式 3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介绍 FAS(Fire Alarm System)是火灾报警系统 概述

火灾报警系统(FAS)具有自己的网络结构和布线系统,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的操作、运行和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火灾报警系统已具有同楼宇管理系统(BMS)联网的能力,并提供楼宇自控系统、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广播系统以及有线/无线通讯系统等在发生火灾时提供相应的联动功能。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又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对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管理,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发送经确

认的火灾报警信息,为公安消防部门提供查询,并为联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基本组成和运行模式 FAS系统主要由火灾报警监控终端、报警监控通信网、报警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 组成框图 通过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为基础,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与信息综合决策的先进技术和感烟、感温、感光等火灾报警设备,通过网络化管理实现对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关于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3项原则: (1)按工作环境及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a 根据电气装置所处的位置,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型号; b 按工作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c 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和额定电流。 (2)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3)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 5-2 高压断路器如何选择? 答:(1)根据使用环境和安装条件来选择设备的型号。 (2)在正常条件下,按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其所在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实际通过它的最大负荷电流选择额定电流。 (3)动稳定校验 )3(max sh I I ≥ 式中,) 3(sh I 为冲击电流有效值,max I 为电气设备的极限通过电流有效值。 (4)热稳定校验 im a t t I t I 2 )3(2∞≥ 式中,t I 为电气设备的热稳定电流,t 为热稳定时间。 (5)开关电器流能力校验 对具有断流能力的高压开关设备需校验其断流能力。开关电气设备的断流容量不小于安装点最大三相短路容量,即max .K oc S S ≥ 5-3跌落式熔断器如何校验其断流能力? 答:跌落式熔断器需校验断流能力上下限值,应使被保护线路的三相短路的冲击电流小于其上限值,而两相短路电流大于其下限值。 5-4电压互感器为什么不校验动稳定,而电流互感器却要校验? 答: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侧均有熔断器保护,所以不需要校验短路动稳定和热稳定。而电流互感器没有。 5-5 电流互感器按哪些条件选择?变比又如何选择?二次绕组的负荷怎样计算? 答:1)电流互感器按型号、额定电压、变比、准确度选择。 2)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有20,30,40,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A )等多种规格,二次侧额定电流均为5A ,一般情况下,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应使其一次额定电流不小于线路中的计算电流。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其准确度要求,可以将变比选的大一些。 3) 二次回路的负荷取决于二次回路的阻抗的值。 5-6 电压互感器应按哪些条件选择?准确度级如何选用? 答: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如下: ●按装设点环境及工作要求选择电压互感器型号;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装设点线路额定电压; ●按测量仪表对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要求选择并校验准确度。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由各极电压得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与电力用户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 与用电得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系统中得电网,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称为电力 系统设备. 系统中得一次设备就是指发、输、配电得主系统上所使用得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与输电线路等、 系统中得二次设备就是指对一次设备得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察与测量得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按钮、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信号设备、控制电缆以及提供这些设备能源得一些供电装置等 FAS系统 FAS(Fire Alarm System)就是火灾报警

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与集中报警器组成;也可以根据工程得要求同各种灭火设施与通讯装置联动,以形成中心控制系统。 1 系统介绍 2 基本组成与运行模式 3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介绍 FAS(Fire Alarm System)就是火灾报警系统 概述 火灾报警系统(FAS)具有自己得网络结构与布线系统,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得操作、运

行与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发展,火灾报警系统已具有同楼宇管理系统(BMS)联网得能力,并提供楼宇自控系统、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广播系统以及有线/无线通讯系统等在发生火灾时提供相应得联动功能。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又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就是对联网用户得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接收、处理与管理,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她接处警中心发送经确认得火灾报警信息,为公安消防部门提供查询,并为联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得系统。

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六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6.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6.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2)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3)电气设备的型号 6.1.2 按短路情况进行校验 1)短路热稳定校验 I2t ima<=I2t t 2)短路动稳定校验 i sh<=i max I sh<=I max 3)开关设备断流能力校验 S OFF>=S KMAX I OFF>=I(3)K MAX 6.1.3常用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项目 6.2高压开关设备的选择 高压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的选择条件基本相同。除了按电压、电流、装置类型选择,校验热、动稳定性外,对高压断路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还应校验其开断能力。 6.2.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1)断路器的种类和类型 少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 2)开断电流能力 I OFF>=I11 S OFF>=S11 3)短路关合电流的选择 为了保证断路器在关合短路电流时的安全,断路器的额定关合电流需满足 i mc>=i sh 6.2.2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同高压断路器差不多。 例:试选择图书6.2.1所示变压器10.5KV侧高压断路器QF和高压隔离开关QS.已知图中K点短路时I11=4.8KA,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为t ac=1s.拟采用快速开断的高压断路器,其固有分闸时间t tr=0.1秒,采用弹簧操作机构. 35/10.5KV 10.5KV母线 K

解:变压器计算电流按变压器的额定电流计算 8000 439.9 1.732*10.5 CA I A === 短路冲击电流的冲击值:11 2.55 2.55*4.812.24 sh i I KA === 短路容量 : 1187.92 K S S MVA == 短路电流假想时间:t imar=t ac+t tr=1+0.1=1.1s 根据上述计算参数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条件,初步选择ZN12-10I型630A 6.2.3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应根椐负荷的大小、重要程度、短路电流大小、使用环境及安装条件等综合考虑决定。 1)额定电压选择 2)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选择 熔断器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熔体额定电流,即 I N?FU>=I N?FE 此外熔体额定电流应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正常工作时熔体不应该熔断,即要求熔体额定电流大于或等到于通过熔体的最大工作电流。 In?fu>=Iw?max B、电动机启动时,熔断器的熔体在尖峰电流I PK的作用下不应熔断。 I N?FE>=K?I PK 式中: K——计算糸数。当电动机的启动时间T ST小于3秒,K取0.25—0.4;当T ST 在3—8秒时,K取0.35—0.5;当T ST大于8秒或电动机为频繁启动,反接制动时,K 取0.5—0.6 对于单台电动机的启动,尖峰电流即为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多台电动机运行的线路,如果是同时启动,尖峰电流为所有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之和,如果不同时启动,其尖峰电流为取超过工作电流最大一台的启动电流与其它(N-1)台计算电流之和. C、熔断器保护变压器时,熔体额定电流的选择.对于6—10KV的变压器,凡容

10kV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组成及其杆上设备详解

1. 何为配电线路 输送电能的线路一般称为电力线路,其中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为输电线路,架设于变电(开关站)与变电站之间;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的线路为配电线路。故输电或者配电线路不能按电压等级来区分,只有看其功能作用,在一些地区110kV线路是分配给用户的配电线路,但在一些农村地区35kV也属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的输电线路。电力线路又分架空电力线路与电缆电缆线路,故配电线路又分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又分高压架空配电线路(35kV、110kV)、中压架空配电线路(20kV、10kV、6kV、3kV)、低压架空配电线路(220V、380V),本次小编介绍的主要是中压架空线路,部分涉及低压架空线路,下列阐述的架空配电线路主要指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小编不再重复说明。 ▲电网示意图 架空配电线路是采用电杆将导线悬空架设,直接向用户供电的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每条线路的分段点设置单台开关(多为柱上)。为了有效的利用架空走廊,在城市市区主要采用同杆并架方式。有双回、四回同杆并架;也有10kV、380V上下排同杆并架。架空线路按在网络的位置分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在主干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成分支线路(大分支线路),在分支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又形成分支线路(小分支线路)。主干线和较大的分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为120-240mm2,分支线截面一般不少于70mm2。

架空线路具有架设简单;造价低;材料供应充足;分支、维修方便;便于发现和排除故障等优点,缺点是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供电可靠性较差;影响环境的整洁美观等。架空配电线路主要由电杆、横担、导线、拉线、绝缘子、金具及杆上设备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最常见的有放射式和环网式两类。农村、山区中架空线路由于负荷密度较少、分散,供电线路长,导线截面积较少,大多部具备与其它电源联络的条件,一般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低压架空线路也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 城市及近郊区中压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放射性环网架设,多将线路分成三段左右,每段与其它变电站线路或与本变电站其它电源线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 架空配电线路的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绝缘子、杆塔、拉线、基础、横担金具等,还包括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安装的附属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

电力系统设备编号

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 SD 24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的通知 (87)水电讯字第41号 为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现颁发《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其编号为SD240—87。本“准则”自发文之日起实行,在此之前所发的有关电力系统设备编号的文件一律作废。各单位在实行本“准则”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告部科技司和电力调度通讯局。 1987年11月24日 1 总则 1.1 为适应电网的发展和大电网间的互联;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准则。 1.2 凡500kV输变电设备,都应照本准则实行统一编号。 1.3 凡与500kV变压器中压、低压侧相联的设备,可参照本准则套编或按原系统编号原则编号。 1.4 新投产220kV设备,尽可能按照本准则套编。 1.5 330kV输变电设备的编号,按西北电管局总调度所制定的原则进行统编。 1.6 凡遇新投产而本准则又未明确的500kV设备的编号,都应报部电力调度通讯局审定。 1.7 本准则由所属电管局总调所(调度局)、独立省网由省电力局中调所负责组织实施。 2 电力系统部分设备名称 调度管理中常用的电力系统设备名称,按“电力系统调度术语”命名,其文字符号按有关设备术语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而成,今后逐步过渡到使用国家标准GB7159-87。常用基本符号见表1。 3 交流500kV设备编号 3.1 电力系统交流500千伏设备实行双重编号,即由代码编号(以下简称编号)和设备名称两部分组成。 例如线路,以该线路两端厂(站)名称的简称命名,该线路两端断路器,按规定相应编号。 3.2 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按顺序分别为×号机,×号变,其主断路器按规定相应编号。

电力系统网络设备大全

电力系统网络 一、安全区定义 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分为控制区(安全区Ⅰ)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信息管理大区分为生产管理区(安全区Ⅲ)和管理信息区(安全区Ⅳ)。不同安全区确定不同安全防护要求,其中安全区Ⅰ安全等级最高,安全区Ⅱ次之,其余依次类推。 安全区Ⅰ典型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等。安全区Ⅱ典型系统: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继保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等。 安全区Ⅲ典型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DMIS)、雷电监测系统、统计报表系统等。 安全区Ⅳ典型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客户服务系统等。 二、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指内部网不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公共网。物理隔离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设备及计算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窃听攻击。只有使内部网和公共网物理隔离,才能真正保证内部信息网络不受来自互联网的黑客攻击。同时,物理隔离也为内部网划定了明确的安全边界,使得网络的可控性增强,便于内部管理。 在物理隔离技术出现之前,对网络的信息安全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在网络中增加防火墙、防病毒系统,对网络进行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由于这些技术的极端复杂性,安全控制十分有限性,这些在线分析技术无法提供涉密机构提出的高度数据安全要求。而且,此类软件的保护是一种逻辑机制,对于逻辑实体而言极易被操纵。因此,必须有一道绝对安全的大门,保证涉密网的信息不被泄露和破坏,这就是物理隔离所起的作用。 三、正反向隔离 电力系统按照安全等级的要求把计算机系统分为了I、II、III等。I和II之间要有防火墙,I/I I区与III区之间则要在物理上做隔离。即I/II发到III区的数据要经过正向隔离装置,III区发到I/II区的数据要经过反向隔离装置。 正向隔离装置不接受III区的数据(最多只能过一个字节的数据),反向隔离装置只能容许III 区的文件穿透到I区。 A.正向安全隔离装置 1.两个安全区之间的非网络方式的安全的数据交换,并且保证安全隔离装置内外两个处理系统不同时连通; 2.表示层与应用层数据完全单向传输,即从安全区III到安全区I/II的TCP应答禁止携带应用数据; 3.透明工作方式:虚拟主机IP地址、隐藏MAC地址 4.基于MAC、IP、传输协议、传输端口以及通信方向的综合报文过滤与访问控制; 5.支持NAT; 6.防止穿透性TCP联接:禁止两个应用网关之间直接建立TCP联接,将内外两个应用网关之间的TCP联接分解成内外两个应用网关分别到隔离装置内外两个网卡的两个TCP虚拟联接。隔离装置内外两个网卡在装置内部是非网络连接,且只允许数据单向传输; 7.具有可定制的应用层解析功能,支持应用层特殊标记识别; 8.安全、方便的维护管理方式:基于证书的管理人员认证,使用图形化的管理界面。

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电力设施包括哪些 这个涉及的范围就比较广了,属于供电部门的产权范围内的设施都可以叫电力设施,比如:10KV线路、电杆、变压器、总路漏保、你能在这个范围内想到的公共设备都叫电力设施。 电力设备包括哪些? 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各种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 电力设备有哪些分类? 1)从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先后顺序可分为发电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和用电设备; 2)从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可分为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3)从重要程度可以分为核心设备、辅助设备; 4)从价格来说可以分为大型贵重设备、普通设备; 5)电力设备是有很多的,比如说配电柜、开关柜、高压柜、控制箱、电容补偿柜、变压器、 配电房等都是! 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设备包括哪些 发,输,变,配!四个环节 简单的说:发,涡轮机设备控制箱,控制保护系统,及上位机监控!输,线路绝缘监控及保护,升降压保护及监控配,基本上差不多,多是依托设备本身附带一些保护控制功能等等 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输电网和配电网统称为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经过电网将电能输送和分配到电力用户的用电

设备,从而完成电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电力系统还包括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通信等相应的辅助系统(一般称为二次系统)。输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的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网络(简称主网),起到电力系统骨架的作用,所以又可称为网架。在一个现代电力系统中既有超高压交流输电,又有超高压直流输电。这种输电系统通常称为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配电网,是将电能从枢纽变电站直接分配到用户区或用户的电网,它的作用是将电力分配到配电变电站后再向用户供电,也有一部分电力不经配电变电站,直接分配到大用户,由大用户的配电装置进行配电。在电力系统中,电网按电压等级的高低分层,按负荷密度的地域分区。不同容量的发电厂和用户应分别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大容量主力电厂应接入主网,较大容量的电厂应接入较高压的电网,容量较小的可接入较低电压的电网。配电网应按地区划分,一个配电网担任分配一个地区的电力及向该地区供电的任务。因此,它不应当与邻近的地区配电网直接进行横向联系,若要联系应通过高一级电网发生横向联系。配电网之间通过输电网发生联系。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纵向联系通过输电网逐级降压形成。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要避免电磁环网。电力系统之间通过输电线连接,形成互联电力系统。连接两个电力系统的输电线称为联络线 设备与装备的区别 装备就是为完成某项任务必须配置的物品. 设备就是进行某项工作或供应某种需要所必需的成套建筑或器物。 装备具有强制性,而设备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强制性.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和作用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和作用 一、发电厂生产过程简介 (一)、发电厂的分类 发电厂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特殊工厂,根据利用能量的形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火力发电厂 2、水力发电厂 3、原子能发电厂 4、风力发电厂 5、其他,如太阳能、地热、潮汐发电等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主要以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为主 (二)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能→汽轮机发电机转子的动能(机械能)→电能↑↑↑ 锅炉(吸热)汽轮机(膨胀做功)发电机(电磁转换) 二、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电气设备及作用 1、一次设备 1)、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参数 2)、变压器: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的电压升高或降低 参数 3)、高低压配电装置:它是按主接线的要求,由断路器、隔离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熔断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如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构成的主体,其作用是接受和分配电能 4)、电力电缆:向用电设备输送电能 5)、电动机:厂用附属设备的拖动设备、原动机,主要包括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两种,交流电动机又分为三相鼠笼式、绕线式两种 参数 2、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测量、监察以及在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切除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与信号装置等设备,如:继电器、测量仪表、控制、自动、信号装置、控制电缆等,称为二次设备 三、继电保护装置 (一)电气设备的故障

1、造成故障的原因 (1)外力破坏 (2)内部绝缘击穿 (3)误操作 2故障种类 (1)三相短路 (2)两相短路 (3)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短路 (4)电气设备内部线圈的匝间短路 3故障的后果 (1)短路——短路电流——强电弧或导电回路的严重过热——烧毁电气设备(2)短路——短路电流——强大的电动力——机械破坏 (3)短路——系统电压下降——破坏正常生产——设备停产、停车 (4)破坏系统稳定——发电厂解裂——系统瓦解——巨大损失 (5)人身伤亡 4、继电保护的作用 迅速切除故障设备,针对各种不正常运行状态发出信号,通知运行人员,限制事故范围,投入备用电源,使重要设备迅速获得供电 5、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1)选择性 2)快速性 3)灵敏性 4)可靠性 5、常用继电保护种类 1)过电流保护 2)电流速断保护 3)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4)低电压保护 5)过负荷保护 6)差动保护 7)方向过流保护 8)距离保护 9)瓦斯保护 10)零序电流保护 6、自动装置 1)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其中发电机为生产电能设备。变压器、电力线路为变压输送分配电能设备,用电设备为耗能设备。 2、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电能生产的连续性特点;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②电能生产瞬时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电能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接近光速),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故障都马上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③电能生产重要性的特点;电能清洁卫生、易于转换、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绝大多数以电能作为能源,而电能又不能储存,所以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对国名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3、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①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②电能质量要好;③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要好;④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小。 4、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I、II、III类负荷)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的各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是根据用户的重要程度和供电中断或减少对用户所造成的危害的大小来划分的,凡供电中断将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产品报废、社会秩序还乱、政治影响大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类负荷;凡供电中断或减少将导致产品产量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I类负荷;I类、II类负荷以外的负荷称为III类负荷。 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任何情况下不得中断供电; I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尽可能不中断供电;III类负荷可以停电。 5、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波形质量三个方面。例如:允许电压偏移为额定值的±5%,允许频率偏移为±,波形质量则以畸变率是否超过给定值来衡量。) 6、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哪两种类型各种接线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无备用接线的主要优点在于简单、经济、运行方便,主要缺点是供电可靠性差。有备用接线的优点在于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高,缺点是可能不够经济。 8、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为多少什么叫电力系统的平均额定电压 答:电力系统中属于同一电压等级的不同设备其额定电压并不完全相同,近似计算时可以认为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具有相同的额定电压,此额定电压就是平均额定电压。电力系统的“平均额定电压”是约定的,较线路电压高5%的电压系列。 10、如何提高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答:通常采取的措施为架空线路架设避雷线,线路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11、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力系统中为什么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 答: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单相接地故障时,以电感电流补偿流过短路点的电容电流,将接地点电流减小到规定值以下,从而防止接地点电弧的出现。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电力系统之所以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是因为全补偿方式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可能引起串联谐振,是应避免出现的补偿方式;欠补偿方式在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可能成为全补偿方式,因此也不能采用,过补偿方式在系统运行方式不会全补偿的情况。 12、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 答:联合电力系统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系统备用容量、装设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系统间相互支援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系统容量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可以减少系统受到干扰(负荷变化)时的频率波动和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 ②架空输电线路电导反映线路的哪些特性为么正常运行情况下一般不考虑线路电导的影响 答:电导反映了沿绝缘子的泄露损耗和电晕损耗。由于架空线路一般绝缘良好,发生泄露损耗的几率很小,又由于线路电压一般达不到电晕临界电压,所以一般情况下电晕损耗也可不计,电导g=0。

铁道供变电系统

绪论 第一章供变电系统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电力系统的概念;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概述。 重点: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难点:供变电系统相关的主要设备及功能。 教学内容: 电力牵引是一种新型的运输牵引动力。我国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目前主要有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两种形式。以电力牵引为主要牵引方式的干线称为电气化铁路。 第一条电气化铁道1961年8月15日宝鸡-凤州91km建成通车。 电力牵引特点: 1、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能力。 2、能综合利用能源,减低燃料消耗。 3、能减低运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4、能改善劳动条件,不污染环境。 5、能采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安全性高。

一、电力系统概述 由、、、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通过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 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图1)。 一、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共三种: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和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的三相系统。前两种接地系统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后两种接地系统又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其中采用最广泛的是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等三种方式。 研究分析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目的一是分析影响系统可靠运行的因素,二是合理设置设备的绝缘,三是研究如何避免对通信的干扰,四是选择继电保护等。 电力线路存在分散电容,各相对地之间是空气层,空气是绝缘介质,组成分散电容C。分散电容有相对地电容和相间电容。通常不予考虑相间电容。 1、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和核电厂等。 3.火电厂分为凝汽式和热电厂。 4.水电厂根据集中落差的方式分为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 7.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电压、频率、正弦交流电的波形。 8.根据根据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可以分成第Ⅰ类负荷、第Ⅱ类负荷、第Ⅲ类负荷。 二、判断题 1、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等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工厂。(√) 2、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江河水流的水能生产电能的工厂。(×) 3、变电站是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力的场所 , 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 4、中间变电站处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 , 作用很大。(×) 5、直接参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6、电流互感器与电流表都是电气一次设备。(×) 7、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8、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9、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10、所有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网额定电压的 1.1 倍。(×) 11、二次设备是用在低电压、小电流回路的设备。(√) 12、信号灯和控制电缆都是二次设备。(√) 13、根据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可以分成5类。(×) 三、简答题 1.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有哪些?。 答:发电厂分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和核能发电厂。 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分成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多个电源电压等级一般为330~500KV。 中间变电所汇集2~3个电源和若干线路,电压等级一般为220~330KV。 地区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一般为110~220KV。 终端变电所位于配电线路的末端,接近负荷处,电压等级一般为35~110KV。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管理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管理方式己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本文在大量收集查阅国内外有关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资料、深入了解及分析通信原理和通信网络的发展基础上,提出了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管理的建议,并且了解到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及电力企业运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 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通信原理;重点讨论其中的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协议;并深入分析了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力系统通信网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信息通信网的演进和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和技术。在介绍完通信网的发展后,分析了现在智能配电网的通信网络,其中介绍了未来智能配电网通信方式。最重要的介绍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管理要求,其中分析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管理要求,针对网络管理层次多、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方案。另外介绍了光网保护与恢复技术,最后分析了西安电力通信光网的优化改进和苏州电力通信网的改进,最后分析只有改进通信网运行方式管理,通过有效的可靠性设计,同时结合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管理,才能满足电力通信网的飞速发展和电力系统对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要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网络管理系统

The Manage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Communication Network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power system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way has been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in a large collection of access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power system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teri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aly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advice. And in recent years we know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safety of the electricity system, stable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needs and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operating the way to the market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very quickly. 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 discussion on the OSI agreement;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ent. On this basis,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the new network system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alyzes th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now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which introduces th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modes in the future. The most important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the specialize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ncluding analysi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 of specialize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n view of the network layer, and equipments are more kinds,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echnology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pow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of basic requirements and solutions. Besides,it introduces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 and finally analyses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of Xian improvement and Suzhou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improvement, in the final analysis, only improv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eration mode of management, through the effective reliability desig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reliability management, can mee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power system of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KEYWORDS:electrical power system;communication network;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