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信息检索与现代信息检索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信息检索与现代信息检索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信息检索与现代信息检索的区别和联系

目录

传统信息检索与现代信息检索的区别与联系 (2)

【引言】: (2)

一、传统信息检索 (2)

二、现代信息检索 (2)

三、传统信息检索和现代信息检索的异同 (3)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五、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6)

传统信息检索与现代信息检索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 信息检索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人类已经进行了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信息检索也不断地得到改进,信息检索技术主要有四个阶段:初始阶段、手工检索阶段、计算机检索阶段、网络检索时代。信息检索手段分传统信息检索和现代信息检索。传统信息检索是指手工信息检索,现代信息检索包括计算机信息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

【关键词】: 网络信息检索传统信息检索信息技术革命比较研究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网络检索信息检索技术检索手段文献信息

【引言】:

一、传统信息检索

传统信息检索-手工检索是利用各种专门用于检索的印刷出版物,即常说的检索工具来查找所需要信息的手段。其检索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检索: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查找信息的方法,如去图书馆查阅各种图书、期刊及其他资料,找到需要的信息,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过去文献较少

时,还能达到目的,而在信息大量产生的年代里犹如大海捞针。

(2)间接检索:就是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获取线索,再根据线索查找原始文献信息的方法。也就是手工检索。间接检索还分为:1追溯放:通过已知文献所赋的参

考文献“由一变十,由十变百“地进行追溯查找有关信息还可以利用各种”引

文索引”等工具进行追溯检索。2.工具法: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查找文献,

是文献检索最常用的方法。

二、现代信息检索

现代信息检索是指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检索。计算机检索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存储检索。它是在手工检索、机械检索及光电检索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且在不断地发展。

(1)计算机单机检索:是计算机检索的初形式。随着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展变化,也在发生不断变化。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计算机磁盘检索,计算机磁带检索

和计算机光盘检索。

(2)网络检索:计算机网络检索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目前它主要有三种形式:图书馆的局域网络的检索,联机检索系统的检索和internet网上检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已不再是图书馆情报专业人员的专长,而是人人都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三、传统信息检索和现代信息检索的异同

(1)检索语言:检索语言就是检索信息时所使用的信息词汇,在检索语言上,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计算机检索可以使用较多的自然语言,

internet网上检索一般使用自然语言。

(2)检索概念的组配:手工检索主要是以人脑进行检索概念的组配,而计算机检索则是利用布尔逻辑、位置逻辑等逻辑运算符进行概念组配,internet网上检索

概念组配方式尚不成熟。其中计算机检索的概念组配最为严谨,手工概念组配

的检索组配最灵活。

(3)检索途径:检索途径也就是检索入口,是根据信息的某种特征所进行的检索,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的基本检索途径是相同的,如著作、分类、主题等。但

计算机检索的检索途径要更加广泛和灵活,可以从年代、题目、文章、语种等

途径进行检索,并能进行多途径同时检索。

(4)检索工具的特点:传统检索:1、检索范围窄 2、检索速度慢 3、检索效率差4、检索入口少 5、用户负担大 6、工具内容更新速度慢 7、工具体积庞大 8、信

息密度低。现代信息检:1、检索范围广 2、检索速度快 3、检索效率高 4、

一种检索输入、多种检索输出 5、检索人性化 6、更新速度快 7、检索界面简

洁 8、信息密度大。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在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和研究需求的同时,也给人们检索和利用信息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快速、准确、有效地检索到所需要信息已

成为每一个信息检索者的迫切愿望。满足用户的最大需求不仅要求提高信息检索系统的

易用性和信息检索技术,还应充分分析和了解用户的信息检索特点,发现影响用户利用

网络信息行为的障碍,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帮助。

(1)中国研究现状

(1-1)研究主题

国内信息检索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检索行为特征、基于认知信念的用户信息检索

研究、网络环境对信息检索的影响研究、国内外信息检索研究述评、特定情境下

的信息检索以及利用特定数据库的信息行为研究等方面,呈现出研究主题涉及范

围广、分布分散、深度不够的特点。此外,图1显示,近10年中聚焦消费者群

体、学生群体、科研人员、网络用户和旅游群体等5类用户研究的文献就有57

篇。虽然也涉及医学用户、老年用户信息检索特征的研究,但主题研究论文仅一

两篇,不占研究的主流地位。因此,就研究主题分布而言,国内在上述5类用户

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规模,其他主题研究明显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加

强.

(1-1-1)关于消费者群体的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为应对铺天盖地的商品广告和网络商店,消费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检索技能,才能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甄别和选择出价格合理的商品。基于消费者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和检索行为的多元化,选择消费者群体检索行为特征作为切入点的论文较多,共有15篇。其中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信息行为、消费者搜索特定商品的策略和行为等方面,如乳制品、房地产、非处方药品信息的搜索特点。在消费用户信息检索特点研究中,研究者比较注重调查研究。例如,唐亮通过调查统计,在研究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风险性感知、复杂性感知、重要性感知、产品知识、网络使用能力、市场敏感度等因素对

消费者信息需求感知的影响,同时对影响消费者选择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的因素进行探讨。因此,这类研究论文不仅对丰富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企业根据消费者获取信息的特点调整产品的宣传策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1-2)关于学生群体的研究

高校中大学生和研究生是检索利用各类信息资源的主体。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信息检索的研究论文有11篇,研究生群体的有1篇,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信息检索无疑是信息检索研究的重点。学生群体研究主要针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研究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分析高校本科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其中包括信息检索技能、策略、动机和信息素养等对信息检索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例如石德万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学生查询互联网信息时,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网站,然后再进入网站查找所需信息,其次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访问已知的网站查找信息”

,对图书馆如何应对读者的信息搜索习惯提出了加强文献检索课检索技巧培训、建设信息导航,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能力,优化本科生网络信息检索教育等方面的建议。此外,不少论文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影响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因素有基本特征因素如性别、专业、年级、上网频次;网络环境因素如对网络信息与非网络信息的认知比较、网费、对网络的

熟悉程度与检索技巧、用户培训、上网时间与地点等。

(1-1-3)关于科研人员的研究

科研用户一般包括大学的科研工作者、教师、各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博、硕士研究生等。这一群体在利用网络数据库时一般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即根据科研项目的主题检索科技信息,他们对网络数据库的查准率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科研人员的特殊性,即科研工作创新迫使他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进而导致信息需求的“不确定”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一方面处于长期存在信息需求的状态,另一方面,需求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研究论文针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结合网络信息检索实践,从认知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了科研人员利用web2.0以及各类网上数据库的检索行为。例如胡昌平等通过论述科研人员克服信息查询障碍,借助图书馆工作人员优化检索过程和改善检索结果,揭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的一些重要的检索行为特征,为提高科

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利用水平提供了借鉴。因此科研用户检索行为研究

不仅对改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导航系统、标识系统,而且对优化搜索引擎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2-1)研究方法

国内关于信息检索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者是在线调查采集数据。采集有代表性的样本是获得正确调查数据的重要保证,同时能够保证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的可行性。例如刘磊等调查的学校有南京大学(综合类院校代表)、南京理工大学(工科类院校代表)京师范大学(人文类高校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农林类高校代表)等,涉及的学科专业有法律、国际贸易、英语、汉语言文学、历史、生物、园艺、环境保护、农学、医药、化工、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专业。该项调查内容丰富,调查对象覆盖面宽,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有些论文针对医务人员信息检索所做的调查,只选取某一个医院的部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由于样本太小,难免产生片面性结论的弊端。

(2-2)研究主题

在国外近2800篇的论文中,研究领域较广,涉及到检索行为模型研究、不同职业人群的检索行为研究、检索任务对检索行为的影响研究、搜索引擎对检索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其主要的主题内容分布如下。

(2-2-1)对不同职业用户群信息检索的研究

国外检索行为的研究中,用户群的信息检索研究是一重要研究领域。在医生、护士、工程师、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研究中,医务人员和学生检索行为则又是其研究的重点。国外关于学生群体的研究较为精细,不仅根据大、中、小学生不同年龄和学习特点展开了信息检索研究,而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信息需求、检索技能、检索策略制定、选择检索工具的特点以及学校用户教育在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衔接展开了研究。

由于医务人员信息量较大,因此他们对信息检索的依赖性较大。哈伦大学的经过研究,发现医务人员信息检索研究主要涉及3个主题。一是医生信息需求的频率和类型研究;二是医生信息需求的内容研究,包含信息资源利用模式、信息检索耗费时间、信息检索壁垒与信息检索技巧;三是信息资源研究,包括利用资源的数量、信息来源比较、信息资源利用排名、印刷型与电子资源利用比较、PDA的利用、电子数据库和网络利用研究等。

(2-2-2)对不同学科用户群信息检索的研究

学科的差异性必然带来信息需求和检索行为的迥异。该类文献研究主要聚焦在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检索方法、信息源以及面临的障碍等。例如,S.NiiBekoeTackie和MusahAdams在对VRA.工程师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工程师们需要相对简洁、详细且实用的信息,他们检索的动机受所需解决问题的

类型的影响,从而更倾向于通过同事间的交流获得信息。因此,他建议扩大图书馆

的信息交流空间,提高检索质量来吸引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图书馆。Bradley

M.Hemminger等人通过网上调查,研究网络环境对信息检索的影响,发

现越来越多的人对网络资源的依赖性较大,利用图书馆的人日趋减少。这些研究成

果提示图书馆,应对网络环境,必须充分运用营销手段努力推销自己,延伸和拓展

服务手段,更大范围地覆盖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

五、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资源也日新月异,呈爆炸性增长趋势。面对如此浩瀚多

样的信息资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检索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手工检索

的“手翻、眼看、大脑判断”的检索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信息的发展速度,因此,

信息检索开始从手工检索过渡到计算机检索。

信息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从有序的信息集合中检索

出所需的信息的一种检索方式,是人类为了合理的分发情报和充分的利用情报而采

取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于是乎,信息检索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化和个汇总应

用关系的关键。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商品、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资源、信息

就是机会,人人都渴望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如果说信息是人来赖以生存、发展的

本能,那么信息检索就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因此,信息检索在这个

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信息检索是读书治学的基本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

工作期间,都需要进行各种信息检索的培养和训练;2.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组成

部分。科学研究首先是从课题调研掌握资料起步的,信息检索有助于掌握本课题的

进展动态,开拓思路,避免重复劳动,把研究水平提到新的高度;3.信息检索是科

学决策的先导。信息化时代的经济管理、政治控制、艺术创造乃至心理状态的演变

等,均受到各种社会信息的影响。适时掌握相关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目前,信息检索已经发展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信息检索的对象从相对封闭、

稳定一致、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

泛、管理松散的网络内容。因此,在未来的时代信息检索必将出现信息智能化、个

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检索引擎。

智能搜索引擎是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收索引擎,它使因特网信息检索从基

于关键词检索提高到基于知识或概念检索,并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及处理能力,能

够实现分词技术、同意词技术、概念搜索、短语识别及机器翻译等技术。智能检索

是基于自然语言的检索形式,机器根据用户所提供的以自然语言表述的检索要求进

行分析,而后形成检索策略进行搜索。用户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告诉计算机想做什么,

至于怎样实现则无须人工干预,这意味着用户将彻底从繁琐的规则中解脱出来。在

检索服务方面,提高检索质量需求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判定用户是在寻找快速的回应

还是精确地检索结果并分析查询中隐含的“意义范围”,即词语在不同领域的含义。

个性化信息检索是指能够为具有不同信息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检索结果的技术。

即对不同用户提供的同一种查询词语也能按照不同的用户需求而生成不同的检索

结果。从实现原理上看,目前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基于文

本内容分析的方法、基于点击流量的方法和基于超链接分析的方法。基于文本内容

分析的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的查询历史和访问网页等文本信息,甚至有时还能结合用

户主动提交的,反应自身兴趣的关键词来得到个性化检索结果。而基于点击流量的

分析方法则使用了一些间接反映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的方法,往往能更有效地提供

个性化检索的服务。再如基于超链接的个性化检索方法,它主要利用修改网页的标

准PageRank值来反映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面对这样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只是新陈代谢频繁的世界,想要一劳永逸

的获得知识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终身学习、不断获取、更新知识,才能不被社会

所淘汰。要有效、快速的获得和利用最新的信息,就必须掌握信息检索的技能。

【参考文献】:1.周文荣:网上数据库检索[j]情报科学;2001年08期

2.黄如花;网上专利信息的检索[J];情报科学;2001年03期

3.曾民族;网络信息检索现状和性能评价[J];情报学报;1997年

现代信息检索作业论文

信息社会,人们把信息、物质与能量一起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社会的信息化环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信息素质成为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检索方法是实现检索方案中的检索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检索的方法很多,要检索过程中应根据检索系统的功能和检索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而检索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5分段法,6浏览法。 顺查法:顺查法即根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有关问题提出的最初年代入手,由远而近、逐年查找,直到查找的信息资料充足为止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课题的普查,能查找到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外发表的全部相关文献资料,这种方法查得的信息资料比较全面,漏查的可能性小,查全率较高。其不足之处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倒查法:倒查法也称逆查法,即根据所查课题的时间范围,由近期向远期回溯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一些新课题、新观点、创新理论、革新技术等信息资料的检索,重点查检近期的信息资料,检索是按时间顺序由近期的新内容往远期旧内容逐年查找。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省时、新颖性强,但漏查率比顺查法高,查得的信息资料不及顺查法的全面、系统不。 抽查法:抽查法是针对某一学科发展变化的特点及特定的发展阶段,查检特定时间范围内信息的一种方法。具体是以该学科文献信息发表的年代作为检索入口,来进行信息检索。此方法的特点是省时、省力,能获得较多的相关的信息资料。利用抽查法必须注意所查学科的特点及发展史,不然漏查的概率大,检索效率不高。 追溯法:追溯法是利用原始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和有关论著的引文注释进行追踪检索的一种方法。其检索到的文献系统性较强,内容比较集中,不足之处是漏检和误检的概率大,查检效率不高。 分段法:这是将常用法与追溯法交替使用的一种方法。既利用工具书检索文献,又利用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直到满足读者需要为止。这种方法可根据文献和本单位工具书收藏的情况,分期分段交叉运用不同的查找方法,既能获得一定时期内的文献,还可节约查找时间。 浏览法:浏览法又称直接查找法。就是检索者从本专业最新核心期刊或者其他文献中直接阅读原文或浏览最新目次而获取原文的方法。因为浏览法查得的文献往往不全面、不系统,且局限性较大,所以不能作为查找文献信息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文献检索方法很多,常常要因人因事而异,根据检索要求灵活应用,尽可能避免漏检和误检,以提高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不设置检索点犹如大海捞针,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人们根据每件信息的内部和外部特征而设置了检索点,以此作为检索信息的入口。一般来说,设置的信息检索点主要有分类、主题、名称、著者、代码等。所以检索界面应该给用户提供较好的检索起始方式。没有任何内容的屏幕或空白的登陆表格都无法给用户提供有关如何开始检索过程的信息。在这一阶段,用户通常无法给出有关其信息需求的全面详细的描述。研究表明,用户倾向于以一个简短的查询作为起点,仔细观察相应结果,之后修改查询,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查询可以看成一种“试水”,通过它可以得到有关可能返回的检索结果以及如何重构查询的信息。因此,信息存取界面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用户选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题型说明: 一、判断题(1×10) 二、单选题(1×20) 客观题要涂答题卡。 三、填空题(2×5) 四、简答题(12×3) 五、实践题(12×2) 信息检索与利用客观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在构建关键词时,我们尽量不要用自然语言,而要从自然语言中提炼关键词。 (对) 2.在信息检索时查询词表述准确是获得良好搜索结果的必要前提。(对) 3.目前的搜索引擎能很好的处理自然语言。(错) 4.用户可以通过Google图书搜索在线阅读任何一本搜索到的图书。(错) 5.二次检索是指在第一次检索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重新选择检索条件再次进行检 索。(错) 6.解决读者需求的无限性和馆藏的有限性的矛盾,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图书馆 间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 7.关键词语言的最大优点是能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抽词标引,它适合于计算机自动 编制各种类型的词索引。(对) 8.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其中,信息道 德是前提,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意识是准则。(错) 9.搜索引擎与普通网站不同的是提供一个包含搜索框的页面,它不是一个WWW网 站。(错)

10.用搜索引擎google检索专利和期刊的全文比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 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要高。(错)1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该文献类型为标准文献。(对) 12.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项目管理”和输入““项目管理””检索结果是不一样 的。(对) 13.在搜索引擎中常用的截词符是星号“*”,通常使用右截断。如输入comput*, 将检索出computer、computing、computerized等词汇。(对) 14.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bing、yahoo,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网页。(对) 15.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 16.一次文献是指原始创作,即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材料而创作(或撰写) 的文献,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和学位论文等。 (对) 17.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 的过程。(错) 18.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错) 19.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 者是未经过词表规范的自由词。(错) 20.利用某个图书馆的书刊目录查询系统(OPAC),可以了解该图书馆收藏有哪些印 刷型图书和期刊。(对) 21.截词检索相当于用逻辑“或”扩展检索的范围,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对) 22.将“红外线”扩展成“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运用了上下位概念扩展法。 (对)、

信息检索大作业

化学化工学院 文献检索大作业 课题名称多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刘裕亮 学号1001100815 任课教师林晓

目录 第一节检索课题背景及目的 (3) 第二节检索策略 (4) 2.1 中文数据库 (4) 2.1.1 中国期刊网 (4) 2.1.2 维普数据库 (7) 2.1.3 中文数据库检索总结 (8) 2.2 外文数据库 (9) 2.2.1 CA (9) 2.2.2 Ei (10) 2.2.3 外文数据库检索总结 (12) 2.3 专利检索 (13) 第三节课题综述 (14) 第四节《信息检索》课程总结 (23)

课题名称:多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课题背景及其目的 铁性材料(如铁电、铁磁材料)是一大类非常重要的先进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换能器、传感器、敏感器等电子器件,在传感、驱动、存储及智能系统等高技术领域占主导地位。在器件微型化、需求多样化的现代生产生活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同时具备多种功能的材料,多铁性材料就是其中的一类典型代表[1]。铁性材料最早是由Aizu[2]于1970年根据铁电、铁磁、铁弹三种性质有一系列的相似点畴、回线、相变点附近物理性质的异常将其归结为一类提出来的。1994年瑞士的Schmid[3]明确提出了多铁性材料这一概念,多铁性材料是指材料的同一个相中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铁的基本性能[4],这些铁的基本性能包括铁电性(反铁电性),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和铁弹性[5,6]。这一类材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同时存在自发极化序和自旋序,正是它们的同时存在引起的磁电耦合效应使多铁性体具有某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引发了若干新的、有意义的的物理现象[7],如: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极化或者诱导铁电相变;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磁场或者诱导铁电相变;在Curie温度铁磁相变点附近产生介电常数的突变[8]。多铁性材料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代信息检索》完整备课教案

《现代信息检索》 授课教案 2010年9月

学期授课计划说明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编号 1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教研室任课教师熊冠静课程名称《现代信息检索》 授课章节第1 章现代信息检索概述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本章基本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知识时代,文献信息资源层出不穷。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按出版形式可分为图书、连续出版物、非书资料、舆图资料以及电子资源。从文献加工处理的深度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指直接记录观察、发现、科研成果而形成的文献。二次文献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编排而形成的文献,是为报道、检索、管理、利用一次文献而出现的一种文献形式。三次文献是指根据需要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所载的内容进行选择,经分析研究、综合加工而成的文献。 1.1 检索工具的类型与作用 检索工具是指用于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信息资源线索的工具和设备的总称,是以一次文献为基础,在广泛收集并经过严格筛选后,对其进行描述、标引或汇集,充分揭示其物质外形特征和内容特征,并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而成的。 检索工具的作用在于帮助用户及时、快速、全面、系统地查找分散在各处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的类型繁多,按文献信息资源的收录范围可分为综合性检索工具和专科性检索工具两大类型;按其载体形式可分为书本式工具书、卡片检索工具、光盘检索工具以及数据库。无论是书本式工具书,还是数据库均是知识时代人们检索和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工具,都具有存储和检索两种功能。但信息存储与检索的手段不同,前者采用手工检索,后者采用计算机检索。 1.2 检索汉字常用的检字法 1.2.1 汉语拼音音序法 汉语拼音音序法是一种将汉字依照《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拼音字母顺序

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业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B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B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D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C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 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 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 B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1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试题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12分) 2.(13分) 复习题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信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知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情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文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会议文献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各级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提交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检索。数据检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以特定的事实为目标的检索。事实检索 10.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主要依靠各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各种数据或事实的查询。参考工具书 11.按照结构原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检索大作业

《信息检索》课程综合大作业 课题名称: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 专业:10计科 班级:2班 学号:201001001093 姓名:雒振坤 得分: 完成时间: 2013 年 7 月 1 日

评分体系及项目得分 总得分: 1

目录 一、分析研究课题 (3) 1.背景分析 (3) 2.需要解决的问题 (3) 3.检索文献的要求 (3) 二、选择检索工具(检索系统) (4) 三、选择检索方法 (4) 四、确定检索途径,编制检索式 (4) 1.分类途径 (4) 2.主题途径 (4) 五、查找文献条目、记录文献线索 (4) 1.利用《万方数据库-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 (4) 2.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5) 3.利用《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5) 4.利用《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 (6) 5.利用搜索引擎检索 (6) 6.利用《中国知网——会议论文数据库》检索 (7) 7. 利用《SpringerLink》检索 (7) 六、参考文献 (8) 七、获取原始文献 (9) 八、学术论文 (10) 九、总结 (13) 2

《信息检索》课程综合大作业 课题名称: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 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其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年青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责任。与此同时,随着高校规模和招生人数的扩大,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率再不能反映高校的教学水平。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热门课题。创业心理素质研究方法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研究,由此,对创业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新的理论视野的开拓。而问卷调查法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出发点,保证了研究的实证性。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大学生毕业工作现状。 (2)关于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情况。 (3)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 (4)大学生该不该创业。 (5)大学生创业的条件。 3.检索文献的要求 (1)所需的信息内容、性质、水平(略); (2)所需要调查的地点,人群分布情况。 (3)课题所研究的学科范围和主题要求: (4)已经掌握的线索: 无 3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信息检索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检索导论》课后练习答案 王斌 最后更新日期 2013/9/28 第一章布尔检索 习题1-1 [*] 画出下列文档集所对应的倒排索引(参考图1-3中的例子)。 文档 1 new home sales top forecasts 文档 2 home sales rise in july 文档 3 increase in home sales in july 文档 4 july new home sales rise 习题1-2 [*] 考虑如下几篇文档: 文档1 breakthrough drug for schizophrenia 文档2 new schizophrenia drug 文档3 new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文档4 new hopes for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 画出文档集对应的词项—文档矩阵; 解答: breakthrough 1 0 0 0 drug 1 1 0 0 for 1 0 1 1 hopes 0 0 0 1 new 0 1 1 1

patients 0 0 0 1 schizophrenia 1 1 1 1 treatment 0 0 1 0 b. 画出该文档集的倒排索引(参考图 1-3中的例子)。 解答:参考a。 习题1-3 [*] 对于习题1-2中的文档集,如果给定如下查询,那么返回的结果是什么? a.schizophrenia AND drug 解答:{文档1,文档2} b.for AND NOT (drug OR approach) 解答:{文档4} 习题1-4 [*] 对于如下查询,能否仍然在O(x+y)次完成?其中x和y分别是Brutus和Caesar所对应的倒排记录表长度。如果不能的话,那么我们能达到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a.Brutus AND NOT Caesar b.Brutus OR NOT Caesar 解答: a.可以在O(x+y)次完成。通过集合的减操作即可。具体做法参考习题1-11。 b.不能。不可以在O(x+y)次完成。因为NOT Caesar的倒排记录表需要提取其他所有词项对应的倒 排记录表。所以需要遍历几乎全体倒排记录表,于是时间复杂度即为所有倒排记录表的长度的和 N,即O(N) 或者说O(x+N-y)。 习题1-5 [*] 将倒排记录表合并算法推广到任意布尔查询表达式,其时间复杂度是多少?比如,对于查询 c.(Brutus OR Caesar) AND NOT (Antony OR Cleopatra) 我们能在线性时间完成合并吗?这里的线性是针对什么来说的?我们还能对此加以改进吗? 解答:时间复杂度为O(qN),其中q为表达式中词项的个数,N为所有倒排记录表长度之和。也就是说可以在词项个数q及所有倒排记录表长度N的线性时间完成合并。由于任意布尔表达式处理算法复杂度的上界为O(N),所以上述复杂度无法进一步改进。 习题1-6 [**] 假定我们使用分配律来改写有关AND和OR的查询表达式。 a. 通过分配律将习题1-5中的查询写成析取式; 12 b. 改写之后的查询的处理过程比原始查询处理过程的效率高还是低? c. 上述结果对任何查询通用还是依赖于文档集的容和词本身? 解答: a. 析取式为:(Brutus And Not Anthony And Not Cleopatra) OR (Caesar AND NOT Anthony AND NOT Cleopatra) b. 这里的析取式处理比前面的合取式更有效。这是因为这里先进行AND操作(括号),得到的倒排记录表都不大, 再进行OR操作效率就不会很低。而前面需要先进行OR操作,得到的中间倒排记录表会更大一些。 c. 上述结果不一定对,比如两个罕见词A和B构成的查询 (A OR B) AND NOT(HONG OR KONG),假设HONG KONG一 起出现很频繁。此时合取方式可能处理起来更高效。如果在析取式中仅有词项的非操作时,b中结果 不对。 习题 1-7 [*] 请推荐如下查询的处理次序。 d. (tangerine OR trees) AND (marmalade OR skies) AND (kaleidoscope OR eyes)

文献检索作业答案带图

1.信息、知识、情报、文献 1.信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 2.知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定义: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 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属性:传递性、知识性、效用性 4.文献:指以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将信息、 知识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2.简述文献的构成。 答: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 2.简述医学文献的特点。 答: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3.简述文献检索的概念和类型。 答:概念: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即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检索途径或检索方式查找出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类型:①按照检出结果的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 ②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③按照线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4.简述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

答:报道信息的准确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什么事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查全率(R)和查准率(P)是检索系统最为流行和重要的两个性能和效果评价指标。 R=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X100% P=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出的信息总量X100% 两者之间存在互逆关系,即如果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其查准率将相对下降;反之查准率高,则查全率低;而且查全率和查准率只能相对提高,二者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100%。 6.试述文献信息的类型。 答:①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文字型、视频型、音频型、数字型 ②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 ③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电子型 ④按文献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 ⑴零次文献信息: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案等。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 ⑵一次文献信息: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特点:内容新颖、详尽,因而是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但其量大、分散而无序,对其查找与利用带来不便。创造性、原始性、分散性 ⑶二次文献信息: 目录、索引和文摘等。特点:报道性和检索性,主要作用是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故又称为检索工具。汇集性、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 ⑷三次文献信息:综述、进展、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7.试述电子文献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国科大信息检索作业

国科大2013年秋季《现代信息检索》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到第五章) 以下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习题1-4 a.时间复杂度O(x+y)。因为倒排记录表记录的文档号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在扫描Brutus对应的倒排表的时指针指向文档 号为x,扫描Caesar对应的倒排记录表的指针对应的文档号为y,如果xy,caesar指针后移。 b.时间复杂度是O(N),N是全部的文档数。因为结果集的大小取决于文档数N,而不是倒排记录表的长度。 2、习题1-7 对于原始的查询,按照倒排记录表的长度从小到大查询会节省查询复杂度 (tangerine OR trees) = O(46653+316812)=O(363465) (marmalade OR skies) = O(107913+271658) = O(379571) (kaleidoscope OR eyes) = O(46653+87009) = O(300321) 即顺序为:(kaleidoscope OR eyes) AND (tangerine OR trees)AND(marmalade OR skies) 3、习题1-10 UNION(p1,p2) answer ←{ } while p1!=NIL and p2!=NIL do if docID(p1)=docID(p2) then ADD(answer,docID(p1)) p1<- next(p1) p2<-next(p2) else if docID(p1)

现代信息检索作业

运城学院 《现代信息检索》 系别:应用化学 专业:化学 班级:1101 姓名:张丹 学号:2011080145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想《现代信息检索》这门课程,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信息检索的知识,以下就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结。 信息社会,人们把信息、物质与能量一起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社会的信息化环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信息素质成为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检索方法是实现检索方案中的检索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检索的方法很多,要检索过程中应根据检索系统的功能和检索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而检索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5分段法,6浏览法。 顺查法:顺查法即根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有关问题提出的最初年代入手,由远而近、逐年查找,直到查找的信息资料充足为止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课题的普查,能查找到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外发表的全部相关文献资料,这种方法查得的信息资料比较全面,漏查的可能性小,查全率较高。其不足之处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倒查法:倒查法也称逆查法,即根据所查课题的时间范围,由近期向远期回溯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一些新课题、新观点、创新理论、革新

最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 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3.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同位类关系一般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B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4.分类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所属的学科门类,利用( D )进行检索的途径。29 A.学科名称B.专业名称C.分类号及其分类名D.A、B、C均可 15.如果希望查找“对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讨论”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C )。36 A.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B.后均法,数据处理C.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讨论D.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 16.如果希望查找“对宋词韵律的美学思考”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A )。36 A.宋词,韵律,美学,思考B.宋词,韵律,美学C.宋词,美学,思考D.宋词,韵律,思考 17.逻辑“与”算符是用来组配( D )。41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现代信息检索技术1doc 答案

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模拟题 一、填空 1.信息按出版类型分为___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 论文、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技术档案、_报纸、新闻稿、统计资料等。 (也可以直接回答:普通文献和特种文献) 2.定期(多于一天)或不定期出版的有固定名称的连续出版物是_科技期刊__。 3.按文献的相对利用率来划分,可以把文献分为__核心文献_、相关文献、边缘文献。 4.检索语言可分为两大类:( 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 )。 5.检索国外科技会议论文的主要检索工具为( _ISTP。) 6.在万方数据资源中,检索期刊文献时主要使用____数字化期刊子系统_。 7.文件ABC.001.TXT的后缀名是 TXT 。文件类型是文本文件。 8.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分为 (_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9.在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时,URL:ustc可以查到( 网址 ) 中带有ustc的网页。 10.查询关键词为短语"DATA OUTPUT",可以用位置算符(W)改写为:( DATA (W) OUTPUT ) 。 二、选择题 1《全国西文期刊联合目录》属于:【 A 】 A.目录 B.题录 C.文摘 D.索引 2 在下列哪种检索工具中可以得到历年的统计数据?【 C 】 A.字典 B.百科全书 C.年鉴 D.手册 3下列哪种图书不属于工具类图书?【 A 】 A.科技专著 B.字典 C.手册 D.年鉴 4下列哪个数据库是开放式的数字图书馆?【 B 】 A.万方数据 B.超星 C.维普 D ELSEVIER 5下列哪个检索系统提供了期刊和文献被引用的情况?【 A 】 A.WEB OF SCIENCE B.OCLC C.ISTP D.工程索引EI 6下列关于检索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避免重复研究、建设

兰大信息检索与利用13春在线作业3答案

兰大信息检索与利用13春在线作业3答案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国内出版的规模最大的一部综合性辞典是() A. 《辞源》 B. 《辞海》 C. 《汉语大字典》 D. 《中国大百科全书》 E. 《汉语大词典》 满分:4 分 2. 一般来说,文献工作者把那些不正式出版,但也非秘密文献的非公开出版物,称之为 ()。 A. 黑色文献 B. 灰色文献 C. 科技图书 D. 连续出版物 E. 参考工具书 满分:4 分 3. ( )是一种最丰富、最自由、最具开放性的网络信息资源。 A. Telnet信息资源 B. FTP信息资源 C. Web信息资源 D. 网络论坛 满分:4 分 4. 出版周期最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是() A. 报纸

B. 期刊 C. 图书 D. 年鉴 满分:4 分 5. 文献计量方法中研究最活跃、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个领域是() A. 内容分析 B. 引文分析 C. 文献统计 D. 聚类分析 满分:4 分 6. 《中图法》分为()个基本部类。 A. 5 B. 7 C. 9 D. 22 满分:4 分 7. 数据库是由()构成的。 A. 记录 B. 索引 C. 文档 D. 数据 满分:4 分 8. 信息检索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A. V.布什恩 B. S. C.布拉德福 C. C.N.穆尔斯

D. D.普赖斯 E. H.P.卢恩 满分:4 分 9. 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于1974年在给美国 政府的报告中提出来的。 A. PaulZurkowsky B. V.Bush C. C.N.Mooers D. F.W.Horton E. C.E.Shannon 满分:4 分 10. ( )反映的是信息的确定度,指的是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 A. 语法信息 B. 语义信息 C. 语用信息 D. 全信息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主题索引的类型主要有() A. 语词索引 B. 链式索引 C. 挂接主题索引 D. 保留上下文索引 满分:4 分 2. 按文摘的内容或信息量,可将文摘分为() A. 报道性文摘 B. 指示性文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 班级物流1081 姓名吴新华学号1081508130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

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信息检索作业

信息检索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信息检索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李海龙 学号 152080201016

1.写出目前我国国内的主要文献传递服务机构,阐述其主要特点及功能。 (1)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特点:CALIS 采用的分布式文献服务传递,CALIS 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下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一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2)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心设办公室,负责科技文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学习心得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 学习心得 系别:生命科学系 班级:0903班 姓名:马昕 学号:2009140361 指导老师:何志林

2012-06-13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学习心得 走过了大学的四分之三,即将升入大四,也即将面临毕业论文的写作,但是对于文献的检索却知之胜少,所以这学期选修了何志林老师的现代信息检索课程,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

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是最实用的课程之一,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学会利用信息检索如何最快最准确的搜索想要的信息。文献检索作为一种工具,能通过他人的知识而对前人研究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学习和借鉴来进一步进行自己的研究,对于我们以后写毕业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文献信息资料是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各项学习和研究工作都将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料来开展。信息资源越丰富,学习和研究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通过文献检索,可以获取学术动态;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寻找未知问题的答案;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培养信息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可以说,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等都与文献检索密切相关。 在此次文献检索课程中,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不仅了解到了信息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文献可以分为期刊,专利,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并了解到了很多检索系统,如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I,EBSCOhost ,SpringerLink ,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并了解到了各种数据库的特点,如:维普数据库中主要是期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多样性,EBSCO 是全球最早推出全文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公司之一,在SCI中则可以查到各个领域的论文,研究成果,Springer则收录了各个领域的

信息检索作业(一)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二次检索的检索主题与一次检索的检索主题的关系不包含()关系。 A.包含关系 B.下位关系 C.并列关系 D.完全不相关 2.《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数量是()。 A. 540 B. 542 C. 214 D.189 3.在CAJ-CD规范中,符号“N”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报纸文章 D.期刊文章 4.下列哪项工具书是资料性工具书() A.字典 B.书目 C.年鉴 D.索引 5.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是以()的形式出现的。 A.数据库 B.资料库 C.电子版 D.印刷版 6.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包含司马迁但不包含《史记》的文章,输入的检索条件是()。 A.司马迁+《史记》 B.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 D.司马迁and《史记》 7.下列哪项工具书是语言性工具书。() A.手册 B.图录 C.字典 D.表谱 8.手册的基本特点是()。 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 B.内容新颖,连续出版 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 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 9.三次文献包括() A.目录 B.索引 C.文摘 D.综述

10.在CAJ-CD规范中,符号“D”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学位论文 D.期刊文章 11.主要用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是()。 A.类书 B.字典 C.词典 D.百科全书 12.索引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13.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或”的符号是()。 A. + B.- C. * D./ 14.搜索引擎中常用的结果输出限定方法不包括()。 A.信息线索级别限定 B.类聚方法限定 C.时间限定 D.字体编码限定 15.二次文献包括() A.目录 B.述评 C.手册 D.综述 16.二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 A.原创性 B.检索性 C.综合性 D.参考性 17.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费孝通所写的关于“东方文化”的著作,输入的检索条件是()。 A.费孝通+东方文化 B.费孝通*东方文化 C.费孝通or东方文化 D.费孝通—东方文化 18.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参考性工具书。() A.手册 B.图录 C.词典 D.年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