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审美基础教案资料

艺术设计审美基础教案资料
艺术设计审美基础教案资料

2013艺术设计审美基

第一章导论

艺术设计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前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的人类社会。

前工业社会的设计概念:前工业社会“设计”往往被理解为产品生产中的制作技术和装饰技巧。特点:设计和制作在时空上连成整体。

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有时又称现代社会。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

工业社会的设计概念:主要指工业设计,这是由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所引起的。工业化将设计与生产分离开来。

特点:设计工作表现为系统的工程,从外形、结构、功能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形成一整套设计方案。

后工业社会:又称知识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概念:设计的中心转变为对大众消费、地缘政治和经济的适应以及全球资源的道德关怀,设计的非物质性特征彰显出来。

按照设计的空间形态划分: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艺术设计的三大审美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审美观赏意义、审美教育意义

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体现在完善地满足人的功能需求上。

艺术设计审美性质对设计作品提出的要求:

1.创新:重视独创性

2.形式完善的表现内容

3.艺术设计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艺术设计审美特性的意义(原因):

艺术设计审美修养是当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审美需要是体现人的本质的高层次需要

第二章审美观念的流变和艺术设计的发展

前工业社会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设计三个阶段:

1.初始期(自远古至战国)

是传统审美观念与艺术设计的萌芽、奠基时期

2.成熟期(自秦汉至隋唐)

是传统审美观念与艺术设计的成熟时期

3.终结期(自五代至明清)

是传统审美观念与艺术设计的高峰与衰退时期

前工业社会西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设计分期

古典奠基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过渡期(中世纪)近代发展期(约14-18世纪)

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的原因:

工业革命的带来的工业技术进步:能源变化:新燃料和动力,如煤、电力、石油、蒸汽机和内燃机。

材料变化:新原材料,如钢铁、玻璃等。

生产变化:发明众多新机器。

运输变化:蒸汽机车、轮船、汽车

分工变化:劳动分工细化、专门化。

手工生产转向机器生产造成审美和设计的迷茫与混乱。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领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意义:引发的设计艺术革命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开端。确立了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设计大众化,即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为千万人服务,而不是少数人的运动。团队协作,即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不足:莫里斯的设计美学思想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与时代背道而驰。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新艺术运动: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和发展。

策源地:法国、比利时

新艺术运动代表: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德国的“青年风格”。

新艺术运动在美国:“芝加哥学派”设计主张: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

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

代表人物:路易·沙利文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

工艺美术运动——注重哥特风格

新艺术运动——放弃任何的传统风格,追求从自然中寻找设计灵感

德国设计艺术的发展和包豪斯的诞生

德国工业联盟:“把机械化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

包豪斯:标志着艺术设计在工业社会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

西班牙安东尼·高蒂代表作:米拉公寓、神圣家族教堂

以建筑设计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主张和特征

特征:强调功能,不事装饰,力求简洁

美学主张:

(1)现代建筑设计要与新的工业时代相适应。

(2)强调功能美,形式服从功能。

(3)艺术和技术统一,技术决定艺术。

(4)体现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人性内涵。

(5)摒弃表面外加的繁琐的建筑装饰,以简洁、明快为外部特征,使建筑造型成为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6)主张人文建筑与自然环境统一,从人——建筑——环境的大系统中对建筑设计进行审美创造。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美国的发展,表现为以功能主义为

核心的现代设计运动

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林林总总的后现代设计

二战后技术美学的兴起和艺术设计的发展:

技术美学学科的确立标志着工业美、技术美进入美学研

究的范畴。

二战后各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美国:多功能、组合化、轻便舒适、批量生产。诺尔集

团公司、米勒集团公司为代表

意大利:“实用加美观”。“艺术的生产”——“设计引导型

生产方式”——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

日本:“日本风格”,质优、精美著称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上

占主导地性的设计风格。由战前的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而

来,与现代主义设计一脉相承,以重功能、反装饰、求

简洁和理性化、系统化为特点。不足:设计过于单调,

导致世界变得单调

波普设计运动意义:突破传统审美取向,审美多元化、

平民化、生活化

“后现代设计”:从时间上看,指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

义设计结束后的各种设计。这些设计具有个性化,主要

潮流有后现代主义设计、解构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设

计等。

主要审美特征:强调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隐喻性,

兼容并蓄、折中混杂。

第三章艺术设计的审美要素

“艺术设计的审美要素”是指使艺术设计具有审美价值的

必要因素。包括三方面:功能美、形态美、材质美。

1. “功能美”“功能美”是艺术设计最本质的审美要素,

是指艺术设计产品的功能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

一的美。主要包括产品功能的适用性、人文性、经济

性、精神愉悦性四方面内容。

功能美的适用性是指满足人对物的基本需求。可以通过

合理选材、因材施技、.结构合理来满足这一需求。满足

功能美的适用性会导致使用价值的精细化、专门化、审

美化。

功能美的人文性是指使用功能以人为主体中心,尊重、

体现人的本质、利益和需求。

实现功能美的人文性,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满足人体尺度、心理尺度、文化尺度,如“人体工程学”

研究的内容;并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环保意

识。

功能美的经济性: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即以最小的成

本获得最实用、优质、美观的设计,并注重设计作品的

简洁性。

功能美的精神愉悦性。

2. 形态美

形态美是艺术设计最直观的审美要素,是指构成产品形

态最基本的要素所给人带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的价值。

形态美的构成元素主要有点线面、色彩、造型空间。

要达到设计的形态美需要考虑:

(1)点线面的形状、面积、位置、大小的安排。

(2)注重色彩的表情性(包括色彩的性格、色彩的情感

联想)、色彩效果的审美设计(既要注重色彩的文化内

涵、又要不违背色系对色彩设计的要求)

(3)体现出造型的创造性。

(4)注重空间的基本特征:感觉性(虚像概念)、多样

性、有限性与无限性、表情性,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空间

效果。

决定空间的要素:

视觉要素(点、线、面、体)

视觉要素之间的视觉关系(距离、疏密、比例)

3. 材质美

材质美是艺术设计最基础的审美要素,主要是指物质材

料的属性的美,如色彩、结构、纹样、肌理、质地等。

质地指物的自然本质、底色。

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结构形态和纹理。

第四章艺术设计的审美表现

韵律:

指物体元素有规律地重复或有秩序的发生,就会形成韵

律。

连续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连续要素、重复排列形成,各

要素之间保持着恒定的距离和关系。

起伏韵律:渐变的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时而增、时而减。

渐变韵律:连续的要素在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变

化,例如逐渐加大或缩短、变宽或变窄。即渐变的韵律

按照一定规律时而增、时而减。

交错韵律:各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交织、穿插而形成。

对称指等量等形。给人以安全、稳定、庄重、严肃和正

规的感觉。

均衡是构图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

的处理。指等量不等形,是知觉平衡,是与重力有联系

的审美观念。给人以变化、活泼、动感及新颖等视觉感

受。

“配置美”?

配置的关键就是把握分寸,通过细节的调整、处理,赋

予作品一种氛围、意境和格调,最终呈现出美的效果,

即配置美。

张力(tension)是指互补物、相反物或对立物之间的冲

突或摩擦。这一概念源于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后来在各

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鲁道夫·阿恩海姆从运动的概念出发,提出“张力”这一术

语,在他看来所谓“张力”是指视线观察不到的一种物体

内在的运动趋势和力的集聚,但是视知觉可以感受到

的。

包括形状产生的张力、明暗产生的张力、色彩产生的张

力。

“张力”的作用在于提高美的程度,加强视觉识别性,减

弱庞杂、繁琐的部分。

艺术设计整体性关系的体现:多样与统一

“多样”指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存在区别与差异。易

于产生动感、丰富的效果。

“统一”指整体中各个部分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

的整体联系,造成一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

易于产生和谐、宁静的效果。

多样与统一的相互关系:多样忌讳杂乱无章,统一忌讳

单调乏味。

形式美的总则是多样与统一,只有即多样又统一,才能

获得和谐美的享受。

比例是构成节奏的基础。

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在人体尺度和黄金分割相结合的基

础上提出来模数理论,将黄金分割模数化了。黄金分割

比:1 : 1.618

尺度:指设计作品保持自己适当比例的标准,是设计中

比例的质的规定。

美国建筑理论家哈姆林将尺度分为三种类型:自然的尺

度、超人的尺度、亲切的尺度。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变化的手段,调和是统一的前提

第五章艺术设计的审美风格

艺术设计风格是艺术设计呈现出的独特面貌,是设计师

作品成熟的标志。

影响艺术设计风格形成的要素:

1.社会背景

2.文化艺术背景

3.经济发展与消费者需求

4.科学技术的进步

艺术设计的审美风格类型: 1.壮美与优美 2.华丽与朴素

3.幽默与浪漫

艺术设计审美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

艺术设计的审美个性,是指在心理学个性基础上,并在

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设计者个人的独特的较为稳定的

审美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理念的构筑是现代设计多元化

发展趋势的时代需求。艺术设计师的个性化设计风格可

以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消费的可能性,使消费者有机会

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去选择喜爱的产品。

设计师个人风格的形成

外因:时代、民族和地域影响

决定性因素:设计师的精神世界和创造才能

设计师与艺术家个人风格的不同:设计师的设计个性是

有约束性的:设计观念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避免无限

制的个人意识的流露

菲利普·斯达克设计的“多汁的沙利夫”柠檬榨汁机

德国冈特·兰堡土豆系列招贴设计日本岛妹和世意大

利埃特里·索特萨斯

第六章艺术设计的审美心

理要素

《视觉思维》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

恩海姆的代表作之一。

审美想象的初级形式是简单联想,高级形式是再造性想

象和创造性想象。

再造性想象是以表象材料为基础,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形

式的描绘,在头脑中重新再现出客观事物的映象;相关

要素重组,形成新的形象

创造性想象则是依照审美情感本身的力量、复杂程度和

持续程度,对审美表象进行重新改造、组合、提炼而成

为一种全新的意象。突破原有的结构模式,形成新的形

象。

审美情感(aesthetic feeling)主体对审美对象是否满足自

己的精神需要以及对自己进行内省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

态度。审美心理形式之一。

情感:低级情感、高级情感(道德情感、美感、理智感

等)

审美需要心理是艺术设计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层的

心理基础,是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艺术设计

的评价标准。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融合艺术和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其核心是创造性审美思维。艺术设计的审美思维可分为

形象思维、特殊思维和联动思维三大类。

形象思维的主要内容是寻找审美意象。

意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包括基形意象、完形意象和群形

意象。

特殊思维方式包括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联动思维

联动思维:创造性审美思维具有由此及彼的联动性。思

维联动可以有三个方向:一是纵向联动,产生纵向思

维;纵向联动思维包括:纵向聚焦、纵向推理,特点:

定向性、集中性、有序性。二是横向联动,产生横向思

维;横

向联动思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逻辑起点进

行思考、探索,如:头脑风暴法、KJ法,特点:流畅

性、变通性、超常性。

三是逆向联动,产生逆向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

逆向思维,实际上也是创造性审美思维的基本方法。逆

向联动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指一种超乎常规的由结

果向原因推演、从已知到未知进行探索的思维方法。特

点:双向性、转移性、创新性。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是一种同样能

充满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活动。

审美接受主体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主观能动性,主要体

现在三方面:自主性、期待性、自律性。自主性是指依

照自己的目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去审视对象,期待性是

指积极地要求设计作品的审美内涵接近于自己的反应水

平,自律性是指接受主体的自愿态度和自由心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构成审美主体心理图式的要素:情感、认知经验、意

志、心理定势

艺术设计与审美文化

走向世界与保护传统:艺术设计的文化选择

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情况下,为什么当今的设计界越来

越注重保持设计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

设计与消费的关系:

一方面设计是以消费为导向的,另一方面设计可以促进

消费,甚至可以创造消费。设计对于消费的发掘与创

造,最明显地表现在对于时尚的推动和创造上。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艺术设计基础试卷(3)含答案

《设计基础》试题(第三章)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招贴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招贴的是() A.企业形象招贴 B.音乐演出宣传画 B.电影海报 D.“预防爱滋病”宣传海报 2.包装设计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下可不考虑进行定位的是() A.生产者 B.商品 C.销售渠道 D.销售对象 3.下列不属于包装设计审美的是() A.材料美 B.结构美 C.文化美 D.装饰美 4、连接封面和内页,目的在于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常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版面叫() A.封面 B.扉页 C.环衬 D.目录 5.企业形象设计是围绕()为主体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设计。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C.吉祥物 6.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作用的包装外观形体,是指包装审美的() A.结构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材料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面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B 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C 它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D 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E 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 2.下面属于平面性广告的是()。 A 杂志广告 B 报纸广告 C 广播广告 D 路牌广告 E 车身广告 3.下面属于招贴内容美的有()。 A 社会现实 B 图形 C 文字 D 文化内涵 E 思想情感 4.标志按构成要素分类可分为()。 A 公共标识 B 文字标志 C 图形标志 D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 E 徽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要素的是()。 A 标志 B 标准字 C 企业的各种制度 D 名称 E 标准色 6.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可称为() A 广告招贴 B 公益招贴 C 文化招贴D宣传画 E 商品宣传画 三、填空题 1.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______是最具煸动性的要素。 2.招贴按服务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设计审美基础

第一章:导论 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 1.艺术设计的含义和分类 (一)艺术设计师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制作物品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种人类行动: 只要是意在改变现状,使之变得完美,这种行动就是设计性的。)(广义的设计) 艺术设计的三个阶段 1形成制作某种物品的设想,构思,规划的艺术创意阶段。 2.以视觉传达方式为主的表现设想,构思。规划的艺术表达阶段 3.艺术创意经过艺术传达后具体运用使之物化的阶段。 (二)艺术设计的主要类别 以设计方式分类: 产品设计(人与自然的媒介)视觉传达设计(人与社会的媒介)空间或环境设计(自然与社会的媒介) 以设计的空间状态分类: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 以审美特征,审美创造,审美鉴赏分类: 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服饰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 2.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 (一)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源于遵循真和善相统一的美的规律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 美的规律:生产劳动与美的创造之间的关系 (二)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首先体现在完善的满足人的功能需要上 (三)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还体现在功能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上 3.艺术设计的各类形态美 (一)艺术设计和社会美(二)艺术设计和自然美(三)艺术设计和艺术美 艺术设计的审美意义 1.艺术设计的审美创造意义 (一)审美意义是艺术设计最显要的意义(二)艺术设计创造着精美绝伦的人工制品和环境 (三)艺术设计推动着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和思维观念的更新 2.艺术设计的审美观赏意义 (一)艺术设计使人们在观赏中获得审美愉快(二)艺术设计的审美观赏意义可以和艺术品媲美 (三)艺术设计的审美观赏意义来自于形式的合理,悦目(四)艺术设计以它的审美观赏意义来美化生活和环境3.艺术设计的审美教育意义 (一)艺术设计具有比纯艺术更普遍,更持久的审美教育意义(二)艺术设计引领审美时尚和潮流,美化人的身心(三)艺术设计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的世纪,审美的世纪 1.生活审美化与艺术设计新世纪的到来 (一)审美需要是体现人的本质的高层次的需要(二)经济的繁荣促使生活审美化与艺术设计新世纪的到来(三)艺术设计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2.增强人的艺术世纪审美修养。使人成为“审美的人” (一)艺术设计审美修养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审美素质(二)自觉培养对艺术设计的审美态度 (三)努力提高艺术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018年艺术与审美期末试卷答案参考

?名称艺术与审美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8-05-27 23:59 ?题目数 50 ?总分数 100 说明: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完成试卷!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50 ? 1 【单选题】(2分) 下列与设计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包豪斯第二任校长迈耶,十分强调设计造型简洁的、廉价的产品,体现了设计的一种朴素的服务的状态 B. 1919年,第一所现代的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在英国创办 C. 有些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 D.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办者是德国人格罗皮厄斯 2 【单选题】(2分) 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A. 艺术反映大自然的真相 B. 艺术表达人的心灵

艺术为宇宙的心声 D. 艺术描摹客观精神 3 【单选题】(2分) 中国当代舞蹈具有独特的面貌,以下不属于导致这种独特面貌的因素是: A. 中国当代舞蹈在建国后开始建设,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无法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 B. 在相对封闭的历史背景之中,中国舞蹈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C. 中国传统舞蹈没有留下鲜活的动态性的资料;在建国初期,要建设中国当代舞蹈,除了关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字和图像外,没有其他参照 D. 西方现代舞发展出了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4 【单选题】(2分) 美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 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B.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 C. 到了20世纪初,胡适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 18世纪末,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 5 【单选题】(2分) 石窟是古代艺术、宗教和文化的宝库,中国古代雕塑有一部分就出自石窟。以下哪一石窟不在中国?

10177 艺术设计基础 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艺术鉴赏的概念 “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 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 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 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 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20世纪初,“ 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 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 俞剑华 <<最新图案法>> “图案design一语” 1920 蔡元培 <<美术的起源>>“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 等

柳林 <<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 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 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含量. 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 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 ,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相同点: 技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不同点: 两者属性,目的和存在方式都不同.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 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艺术符号美学>> 席勒 <<美育书简>> 马克-第亚尼 <<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

艺术与审美试题答案

《艺术与审美》各章测试答案 绪论测试 1 【单选题】(20 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解析: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 【单选题】(20 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3 【单选题】(20 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 妥当?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解析: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4 【多选题】(20 分) 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 一点? 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5 【多选题】(20 分) 20 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 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 B.技术的眼光; 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 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C.恩斯特· 贡布里希 解析:《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 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 年。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著之一。 2 【单选题】(10 分) 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 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 解析: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的理念或精神的表达,故符合此观念的表述只有C,而A、B、D 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的因素的表达,因而都是错误的。 3 【单选题】(10 分)

平面设计模拟试题

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模拟题 平面设计 注:试卷满分150 分,完成时间180 分钟。此模拟题仅供参考,具体题型、题量与分值分配以实际预赛题 为准。 单选题(共60 题,每题 1 分,共60 分) 1. 在Photoshop 中,快速切换工具箱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快捷键是( D )。 A: Ctrl+D 键 B: Ctrl+S 键 C:Ctrl+T 键 D: X 键 2. 使用【矩形选框工具】时,如果在其工具属性栏选项为系统默认设置的情况下,按住键盘中( A )键可以绘制正方形选区。 A: Shift B: Alt C:Ctrl D: Ctrl +Alt 3. 使用【涂抹工具】时,如果勾选其工具属性栏中的【手指绘画】复选框,该工具将会在涂抹的过 程中加入( D ),相当于将手指沾着颜色进行涂抹。 A: 背景色 B: 黑色 C: 白色 D: 前景色 4. 通过下列( A )方法不能打开【画笔】控制面板。 A: 敲击键盘中的F6 键 B: 执行【窗口】︱【画笔】命令

C: 单击任意绘图工具属性栏中的按钮 D: 敲击键盘中的F5 键 5. 图像的变换操作是Photoshop 图像处理的常用操作之一,下列( C )命令可以一次性实现图像多种变换效果。 A: 【画布大小】 B: 【变换选区】 C: 【自由变换】 D: 【图像大小】 6. 在路径形态调整过程中,如果要单独选择路径上的某一节点,可以使用( C )工具来实现。A: 【钢笔工具】 B: 【添加锚点工具】 C: 【直接选择工具】 D: 【路径选择工具】 7. 在Photoshop 众多的图层类型中,可以从整体上调整图像的明暗及色相饱和度的图层是( B )。A: 文字图层 B: 新调整图层 C: 形状图层 D: 背景图层 8. 当在Photoshop 内改变了(比如缩小)图像分辨率的时候,图片的信息量和清晰度却没有变化,可能的 原因是(B )。 A: 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改变分辨率时,勾选了【重定图像像素】选项 B: 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改变分辨率时,没有勾选【重定图像像素】选项 C: 减小分辨率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不大 D: 在【画布大小】对话框中改变分辨率时,没有勾选【重定图像像素】选项

艺术设计与美学(04026)重点电子教案

(04026)设计美学复习详细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 ;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毕加索——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M.金兹堡——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 艾尔?利兹斯基——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约瑟夫?帕克斯顿——“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 ,设计称为“小艺术” ; 精品文档 莫里斯——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

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 斐迪南?保时捷——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 、“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0 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 ——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性建筑” ; 吉奥?庞蒂——30 年代意大利最富才华的设计师、建筑师、教育家,意大利设计师协会创始人。创办《多姆斯》杂志; 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T 型”车; 哈利?厄尔——美国工业设计师,通用汽车公司设计部主任,开创了企业成立设计部门的先河,也是推行“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 的主要人物。1955 年设计出卡迪拉克“艾尔多拉多” 59 型小汽车、“艾尔多拉多”型小汽车; 雷蒙德?罗维——美国工业设计师。设计出不少流线型交通工具; 罗斯诺普——美国飞机设计师。设计出“飞翔的翅膀”是世纪最经典的飞机造型; 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师,包豪斯首任校长,后任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包豪斯宣言》 迈耶——包豪斯第二任校长; 米斯?凡?德罗——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后移居美国,任教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提出“少就是多”观念;《巴塞罗那椅》 纳吉——包豪斯教师,对包豪斯发展方向的转变起重要作用,后移居美国芝加哥设计学院; 穆希——包豪斯最年轻的教师。《霍恩街住宅》 贝耶——包豪斯教师,现代字体设计的奠基人。移居美国; 保罗?雷纳尔——字体设计家,“未来体” Fotura 的创造者; 马塞尔?布鲁耶——包豪斯教师,首次设计出钢管椅,开创现代家具新纪元; 英格?绍尔、格里特?绍尔——乌尔姆设计学院创办人; 马克思?比尔——包豪斯毕业学生,乌尔姆设计学院首任校长; 马尔马纳多——乌尔姆设计学院第二任校长; 马克思?布劳恩——德国布劳恩公司创办人,长期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布劳恩原则” ; 古戈洛特、拉姆斯——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师,为布劳恩公司进行产品的系统设计,成为德国系统设计的典范。“白雪公主的棺材” 精品文档

艺术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设计基础课程》 自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

考核目标 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七章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第四部分附录:题型举例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设计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美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为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平面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传统与民间工艺等设计类别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述,以及对优秀作品进行概述、欣赏、评析。介绍各领域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领会设计师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课程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但也有别于其他史论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三、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

设计原理模拟试卷2

设计原理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 1.设计中的线条所指的是(人类对自然想象的抽取线) 2.在色彩的三种性质中,色彩特质的基础是(色相) 3.任何两种在色相环上相反的颜色,并且以直径相对的是(互补色) 4.在设计原则中,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 5.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有(线性) 6.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发散性) 7.造型设计中的第一要素是(形态) 8.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 9.绿色设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10.摄影的发明者是(盖达尔) 11.电影的发明者是 ( 卢米埃兄弟 ) 1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中心是(“人-机-环境”系统) 13.人们获得的信息80%是通过(视觉)传入大脑的 二、多选题 1.从性质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实际的线、隐藏的线、精神的线 2.从方向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 3.从形式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 4.三维立体中的真实空间的基本类型:闭合空间、开放空间、中界空间 5.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有:重叠、大小、垂直定位、透视、错视空间 6.三大面包括:亮面、暗面、中间面 7.三大调包括:亮调、暗调、中间调 8.色彩的三种性质:色相、明度、纯度 9.下列属于中性色的是:白色、黑色、灰色 10.在设计原则中,获得统一的方法是:重复、连续 11.节奏具体可以分为:度量节奏、高潮节奏、流动节奏、回旋节奏 12.设计原则包括有:平衡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统一与多样

13.经典比例主要有:黄金比例、螺旋形比例、裴波纳契级数 14.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独特性、流畅性、多向性、跨越性、综合性 15.在设计思维的研究中,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可以将设计思维分为:程序性设计思 维、典范性设计思维、叙事性设计思维 16.设计三部曲分为: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17.设计的艺术手法:艺术创造、艺术抽象、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解构(全选) 三、名词解释 1.动线 P17 空间构成就是在人的视知觉和运动觉的感知中得以认知的,所以,空间的组织要把空间的连续性排列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的主线,简称动线 2.主轴线 P17 组织有序的空间是有前后层次和有主、副空间之分的,一般会按照一定意义进行主体空间排布,并寻求相同或相似的媒介形态来限定,形成整体造型主导整个空间形态,其形成的造型线路称为主轴线 3.序列 P17 所谓序列,是为了展现空间的总体势或者突出空间的主题而创造的空间先后次序组合关系 4.明度 P18 从最暗的深色到最亮的浅色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 5.肌理 P21 又称质感或质地,是物质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光泽、纹理、粗细、厚薄、透明度等多种外在特性的综合表现 6.艺术思维 P39 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包括灵感思维在内,它是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发散性的非线性思维方法 7.科学思维(逻辑思维) P39 科学思维或称逻辑思维,它是一种锁链式的,环环相扣递进式的线性思维方式 8.灵感 P46 设计师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前的印象和积淀集体迸发,从而发现某种新的关系,产生新的想法,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这种现象就叫灵感 9.绿色设计 P59

艺术设计基础(填空)

艺术设计基础教程 一、“艺术设计”一词的来源 艺术设计是设计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 的特定的表现形式。 艺术设计又是一种新形式下的复 合词。将艺术与设计和二为一,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中文语境下的产物,是充分理解了现代设计的产生背景和原理后,一种较好地能解释和传达西方Design 的复合词,基本上还是反映了其始祖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思想。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一种创造性的人为事物,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柳冠中语),它是集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造物活动(李砚祖语)。 二、艺术设计的含义 “艺术”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Quintilian)把艺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理论的艺术”;第二类是“行动的艺术”;第三类是“产品的艺术”,即通过某种技能制作成品的艺术。古希腊文中的艺术(Texvn,)是表示某种专门化的技巧形式,如木工等。 “设计”(Design)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而发展到后来设计的含义变得更加宽泛了,还包含了艺术家头脑中创造性的思维。 三、设计的含义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a、文艺复兴前后 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以线条的手段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 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 b、18世纪后期 指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与构成同义)形式感加强,考虑到了平面、立体、色彩、结构、轮廓等构成因素。但仍局限在艺术作品范围内。 c、工业化时代 只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一般只能用图样、模型表现的实体,但并非最终完成的实体,只指计划和方案。 d、现代 对事物或人造对象的一种构思和规划的过程。 四、现代设计的含义 现代设计:对手工艺以外的人造物(或设计对象)的预想、策划和发展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设计活动,使其设计对象既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又满足人们的心理(精神)需要。 现代设计的特点: 设计专业化 细分化 科技含量高 新的设计门类的出现 一、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形态根据不同的物化结构的划 分 (一) 时间艺术 (二) 空间艺术 (三)时空艺术 三、根据不同的造型符号的艺术形态的 划分 1、造型艺术 2、非造型艺术 3、造型与非造型艺术 章节结构: 一、艺术的概念 人类用四种方法来看待这个世界: 艺术的(梵高、毕加索,代表作《格尔 尼卡》) 宗教的(法印) 实践精神的(比尔盖茨) 理论的(牛顿、爱因斯坦) 艺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 时也按照美的 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 动。 梵高 抽烟斗的人/梵高的卧室 梵高 向日葵/麦田里的乌鸦 格尔尼卡毕加索 二、艺术形态根据不同的物化结构的划 分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一) 时间艺术 在一定时间过程中延续展开 包括音乐、文学和文 学音乐。 1、音乐 (1)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 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 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 (2)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情感的涌流;②想象的自由;③象征 的意味。 《礼记·乐记乐象篇》:“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气从之。 (3)音乐的产生:原始时期的发声、 音乐节奏的简单结构形式 乐器的产生 用于巫术和宗教当中 (4)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旋律 节奏 (5)音乐的其他表现手段: 和声 复调 (二)空间艺术 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 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的展开,静态表 现。 正面观:绘画——二维平面空间 面面观:雕塑和建筑——三维立体空间 1、绘画 (3)绘画的基本要素: 形线 明暗 色彩 (2)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形式的变幻;②瞬间的凝固;③丰富 的意味。 希腊阿加曼农黄金面具/ 彝族图腾 莫奈. 日出印象 有一排房屋的画/ 康定斯基 无题 康定斯基 /作曲 黑场 (5)绘画与雕塑的两种手法:再现 因素 表现因素 西方绘画史发展线: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印象主义——后印 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 表现主义——抽象主义 荷拉斯兄弟之誓 自由领导人民 拾穗 修拉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夏夜的星空 坐着的女人 (三)时空艺术 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舞蹈、表 演) 1、舞蹈 舞蹈是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 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 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 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2)舞蹈的基本特征: ①动作与姿态;②抒情与表现;③节奏 与韵律。 案例:原始舞蹈、踢踏舞、芭蕾 舞 三、根据不同的造型符号的艺术形态的 划分 (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造型与非造 型艺术) 1、造型艺术 诉诸于视觉感官,静态性的符号体 系(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工艺美 术、民间美术等) 2、非造型艺术 诉诸于听觉感官,动态性的符号体 系(音乐、舞蹈) 3、造型与非造型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文学音乐、表演、舞 蹈、舞剧、建筑) A、戏剧表演艺术 戏剧与电影、影视艺术有相 通之处,具有时空综合的美学特质。 幻觉艺术的制造:音乐——听觉、 时间幻觉 绘画——视觉、空间幻觉 戏剧——人生、命运的幻觉 戏剧表演中最基本的情感符号是动作。 将人生中的手段、信仰、追求、获得、 失落、幸福、厄运、复活、死亡用情感 符号——动作来再现,构成对人生的再 现和表现。往往使人情感起伏、神魂颠 倒。 正确处理演员的“自我”和戏曲角色“自 我”的矛盾是表演艺术独特的审美课 程。 戏剧艺术的两大流派:体验派和表现派 B、文学音乐 西方——荷马史诗 东方——黑骏马、京韵大鼓 C、建筑 建筑的造型与非造型性,以其 设计整体提供的外观构成是否包含特 定的某种意念而定。 实用、坚固(技术性)、令人愉快 (美学)——最佳建筑的三大要素 悉尼歌剧院/ 天坛 苏州园林 一、史前艺术的起源 (一)器物 (二)图腾 (三)原始歌舞 二、艺术起源------劳动说 三、艺术起源其他学说 章节结构: 有关艺术与设计的几个概念 1、艺术是人的创造物而非自然存在物 2、艺术的主要价值是供人观赏,满足 人的审美需求 而非其他实际功利性的用途。 3、设计的主要价值是功能性和服务性。 4、史前艺术的启蒙偏重功利性,决定 了非现在定义的“艺术”。 一、史前艺术的起源 (一)器物 1、工具和器物本身的外部造型样式; 2、描绘在人体、工具、器物、建筑等 表面上的抽象形式形态。 发展过程: 单纯的器物外部造型——描绘写实动 物形象图案——描绘图案变为抽象的 几何图案 彩陶人面鱼纹盆 舞蹈纹彩陶盆/ 旋涡纹瓶/ 鱼纹彩陶盆 鱼纹变形 (二)图腾 中国图腾:龙、凤的成因 苗族图腾故事 1、图腾文化 由图腾观念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也就 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图腾当做亲属,祖 先或保护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 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 (三)原始歌舞 对生活的期望, 对劳动压力的宣泄, 对自然的模仿, 对收成的庆贺 二、艺术起源说 (一)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导致艺术发生 的最初的最基本的动力。 音乐的起源:劳动号子 秧歌 绘画的起源:原始洞穴壁画、彩陶 (二)艺术起源其他学说 1、模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 生活的摹仿。观点:艺术是起源于人类 对自然的模仿 缺点:执著于艺术地再现,忽略于艺术 的表现 2、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 有的游戏本能。观点:艺术是起源于人 类过剩的精力。 缺点:偏重于生物和生理学,忽略社会 原因 将劳动和艺术对立,强调艺术与 功利的对立 3、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 式活动。 观点:艺术是起源于人类的巫术 缺点:巫术观念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生 产劳动的需要 4、潜意识说 (弗洛伊德) 观点:艺术是起源个人潜意识的象征表 现 缺点:作用被夸大 5、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 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法国美学家 维隆、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 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雪莱、列夫.托尔斯泰) 观点:艺术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 感的需要 一、艺术的社会功用 (一)审美功用 审美是艺术的基本或主要的社会功用 美————— 羊大则美,羊人为美 美,甘也,从羊从大,养在六畜,主给 膳也。 甘,美也,从口含一。 —————说文解字 1、愉悦 审美娱乐功能,主要指通过艺术审 美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 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 愉快和休息。艺术家在创作中外于一种 完全忘我的状态,沉醉其中,并获得极 大的满足和快乐,欣赏艺术作口时,读 者、观众也同样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 沉醉在艺术天地中流连忘返。如“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美的功能: 2、美育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活

艺术设计基础试卷含答案图文稿

艺术设计基础试卷含答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设计基础》试题(第三章)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招贴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招贴的是() A.企业形象招贴 B.音乐演出宣传画 B.电影海报 D.“预防爱滋病”宣传海报 2.包装设计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下可不考虑进行定位的是 () A.生产者 B.商品 C.销售渠道 D.销售对象 3.下列不属于包装设计审美的是() A.材料美 B.结构美 C.文化美 D.装饰美 4、连接封面和内页,目的在于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常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版面叫() A.封面 B.扉页 C.环衬 D.目录 5.企业形象设计是围绕()为主体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设计。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C.吉祥物 6.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作用的包装外观形体,是指包装审美的 () A.结构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材料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面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B 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C 它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D 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E 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 2.下面属于平面性广告的是()。 A 杂志广告 B 报纸广告 C 广播广告 D 路牌广告 E 车身广告 3.下面属于招贴内容美的有()。 A 社会现实 B 图形 C 文字 D 文化内涵 E 思想情感 4.标志按构成要素分类可分为()。 A 公共标识 B 文字标志 C 图形标志 D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 E 徽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要素的是()。 A 标志 B 标准字 C 企业的各种制度 D 名称 E 标准色 6.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可称为() A 广告招贴 B 公益招贴 C 文化招贴 D宣传画 E 商品宣传画 三、填空题 1.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其中______是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______是最具煸动性的要素。

谈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

谈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 摘要:艺术设计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设计者将他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所需设计的物品中来显示他的功能性与审美性,让人们在审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与升华。 关键词:艺术设计,功能性,审美学,和谐 艺术设计的功能性 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艺术设计。例如在建筑方面、时装方面、装饰方面,都越来越重视艺术设计,这完全是由于它的功能性。 1、艺术设计在建筑中日益成长。从古至今无论是哪朝哪代都有各自的建筑风格,这不仅仅是由于美观,同时也是各个时代的民风习俗所要求的。在古时候还没有艺术设计这个概念的时候,人们知道最基本的对称美。实不然,在人们心中那最原始的对称美便是那人们最基本所掌握的艺术设计。它的功能性就是让人们能够有视觉的享受,同时也要有实用性。到科技发达的今天,艺术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也日趋成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馆——鸟巢,就是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的功能性。又如,在上海世博会上,那简直就是艺术设计的建筑,虽然没有实用性,但却看出了设计技术在建筑中的完美应用。西班牙馆是竹子与钢铁的结合,多了份远古气息,少了份现代化的元素。中国馆,将典型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了建筑中,在审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相信以后,艺术设计会成为建筑的主流艺术设计会成为建筑的主流。

2、艺术设计在时装中日趋完美。当我们坐在荧屏前,欣赏着模特穿着各式衣服走秀时,你是否已沉浸在那令人神往的服装世界中。绚丽的灯光,美丽的模特,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却是那一件件新颖而又别致的衣服。衣服外观奇特,融入了设计师们无数的心血。他(她)们将他(她)们的设计理念放入了他们的服装中,穿在人们身上,给人们以艺术上的审美享受。过去我们过得满足式的生活,意思就是吃饱穿暖就行,在外观要求上几乎没有。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今社会,人们已不拘泥于过去的满足式生活,他们要的是享受型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的不仅是实用,而且还要美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这也意味着服装行业要对艺术设计这一块越来越重视,将二者能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所以才会有一个又一个服装设计师名满天下。我相信随着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艺术设计在服装界的路会越来越长,最终会趋向完美统一,这便是艺术设计又一在生活中的功能性,是一不可缺乏的功能性。

艺术与审美答案。

1 【单选题】(2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B.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C.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2 【单选题】(2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B.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C.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D.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3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A. 胸襟 B. 怀抱 C. 胸次 D. 格局 4 【单选题】(2分)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 A.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B.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C.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D.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5 【单选题】(2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 阿瑟·丹托 B. 恩斯特·贡布里希 C.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D. 克莱夫·贝尔 6 【单选题】(2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A.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B.

艺术设计基础摸拟试卷含答案

《设计基础》期末摸拟试卷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德国1919年由格罗佩斯创建的________艺术学院,被认为是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象征。( ) A包豪斯 B 乌尔姆 C 芝加哥 D 柏林 2.从19世纪末建筑师沙利文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到包豪斯强调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 再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式”设计风格,表明()设计思潮开始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审美新风格。 A科技主义 B 形式主义 C 后现代主义 D 功能主义 3. 20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籍装祯、商品包装、广告等设计取得好的业绩、 ()的现象是当时一大特色 A插画家同时也是设计家 B 设计家同时也是商家 C 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 D 美术家同时也是商家 4. ()设计北京香山饭店 A梁思成 B 贝律铭 C 杨廷宝 D 吴良镛 5. 市面上的电脑3D动画软件中高档的有()和hunidi等 A3dsmax B softimage C lightwave D maya 6.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正确的是() A加强环境整体设计是核心 B 以人为本为基本 C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原则 D 室内设计必需结合室外设计 7.家具设计师(),1959年采用玻璃纤维设计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鹅椅,成 为他的代表作,并且直接引发了60年代新风格的出现 A阿纳?雅各布森 B 马特?斯坦 C 汉斯?魏格纳 D 沃尔特?格洛皮乌斯 8. 从()时起,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自发的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运动 A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 D 改革开放 9. 环境设计艺术包括室内设计( )室外设计 A展台设计 B 展示设计 C 展览设计 D 展现设计 10.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全书是() A《淮南子》B《园治》C《天工开物》D《管子》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30T15:15:09.670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6期作者:牛艳君 [导读] 这一层面的审美来自用户维度的评价,是产品的基础审美,是产品最先应该达到的。 牛艳君(新密市园林局;河南工业大学,河南新密 452370)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09-02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有设计的造型活动,不只是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心里过程。无论是设计者的美学构思和创作,还是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和鉴赏,都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多种心里矛盾的统一体。对于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者而言,就不仅需要具备上述四种审美心理因素,还缺少不了艺术设计的审美需要、动机和个性等心理要素。 关键词:感知;想象;情感;理解;个性;设计 一、工业产品:The Light Drop(水滴灯) 设计师:Rafael Morgan(巴西) 品质卓越的工业产品固然是好的,而具备一定艺术设计感的工业产品更是能使产品本身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趣味性的升华,因此各类工业产品在设计规划、实施生产和服务运营的过程中,亦是需要诉求艺术美感以达到由内至外的卓越。 总体来说,工业产品的审美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直观评价和直接感受的审美。是根据产品外观,或者用户交流体验产生的审美。这一层面的审美来自用户维度的评价,是产品的基础审美,是产品最先应该达到的。 2.深刻理性的审美。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工程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各功能细节和配置的平衡之美。这个审美来自设计师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水准的客观评价。 3.设计理念的审美。是产品的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最有力和最值得尊敬的产品诉求和真正价值的体现。一个具备卓越品质符合科学理性的产品,在是否尊重人性、体现社会责任、蕴藏文化内涵的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下面就通过这三个层面对“水滴灯”进行审美分析。 1.外观审美。 按照风格的差异,可以简单地把灯具分为欧式灯、中式灯、美式灯、现代灯。根据资料介绍,这款“水滴灯”即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灯具。水龙头和水滴在日常生活中本是平平常常不惊不奇的,但设计师把这些普通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且赋予其新的表意和功能,整个物件就变得不再普通,甚至是令人啧啧称奇的。 另一方面,根据产品的外观特征,造型可分为三类:模仿;变形;抽象。由此看来,此款“水滴灯”只是套用了水龙头的自然造型,对水滴进行了简单的变形再加以组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独特灯具。其外观造型虽并无过多奇异变化,却使人眼前一亮,散发着足够的彰显力和震撼感。 2.理性审美。 想必看到这款“水滴灯”的人们都能猜到,其照明开关配置应该是在水龙头上,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和水龙头能够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取水停水一样,这款“水滴灯”也是通过对其水龙头造型的开关进行旋转以实现开灯灭灯的命令。由此可见,其操作性非常符合人们的潜意识习惯,令人能够使用自如。 3.理念审美。 “水滴灯”的设计师Rafael Morgan在官网里针对这款灯具如是说:“The Light Drop is supposed to make people think about how we are dealing with our natural resources,in this particular case,the water,which is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for every living organism in this fantastic world。Water is energy indeed。I really hope that people really get my message。” 其大意就是希望人们在使用这款灯的时候,能够由于他直白的外观表意产生一种环境资源缺失的危机感,从而使自己产生节约用水的行为。这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潜在联系,由发自内心的设计所带来的神秘力量。 二、视觉艺术:Animals’Eyes(摄影) 摄影是光的艺术,用光线、线条、影像有机地组合,通过画面把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表达出来。镜头是摄影师交流的武器,是自己身体的一种延伸。 摄影师:Suren Manvelyan(亚美尼亚) 世界摄影史是摄影摆脱绘画,形成独立的艺术手段的斗争过程。摄影发展到今天,无论从摄影器材、参与人数、摄影技术、画面风格来说,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由于拍摄器材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因此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人物、风景、纪实等摄影类别,当今又有一种另类的摄影风潮悄然兴起——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是近距离捕捉画面的技术,专门从事这项技术的人通常还会使用特殊的镜头,这些镜头擅于捕捉微小动物或物体的细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这些微小的细节常常被肉眼所忽视,但得益于微距摄影技术,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多的细节画面。 Suren Manvelyan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他曾推出过一组惊人的人眼超近距离摄影《你美丽的眼睛》。Suren发布的《动物的眼睛》这组作品,由于其超近距离的拍摄角度令人感到逼迫和震撼。一方面,它们有力地说明了最自然即是最美丽,另一方面,Suren也是通过这些美得让人瞠目的眼睛告诫人们动物需要更加安全、自然地存在。 三、室内设计:anzas(舞蹈工作室)为例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生活、科学和艺术三方面的内容。一间尚未装修的毛坯房在室内设计师的手中就如同一张白纸,铺墨着色后,或体现着业主的风格,或透着设计师的风格。 室内艺术设计是艺术文化知识与室内设计之间的融会贯通,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性设计原则:满足使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及整个室内空间功能设计必须层次分明、统一协调、简单实用、朴素而又不过分奢华; 2.室内空间的整体性设计原则:做室内设计规划时,必须了解使用者的文化与社会背景,选择适合他们的社会身份的艺术设计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