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减速器三轴齿轮反装修复技术分析

抽油机减速器三轴齿轮反装修复技术分析
抽油机减速器三轴齿轮反装修复技术分析

抽油机减速器三轴齿轮反装修复技术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抽油机减速器三轴齿轮反装修复技术分析针对采油生产一线,抽油机减速器损坏较多的现象,在分析抽油机减速器工况的基础上,提出减速器修复中的一种新措施,对减速器的三轴齿轮进行反装,在理论上加以分析和验证,并在生产中进行经验总结,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抽油机是目前中原油田采油厂广泛使用的主要采油装备,抽油机作为有杆抽油系统中的关键装备,机采技术工艺链中的重要一环,影响制约着我厂的原油上产。由于我厂抽油机数量多,抽油机配件费用高,目前,抽油机的修复项目已成为我厂降低生产成本,实施挖潜增效的着力点。仅采油五厂目前在用各种型号的抽油机达640余台,由于抽油机长期野外作业,工作环境恶劣,零部件损坏现象较多,已成为机采技术链中的薄弱环节,从我厂现场抽油机的使用情况来看,抽油机各个主要部件中,损坏现象较多的主要是减速器、游梁中、尾轴承座、及驴头,据统计由于减速器损坏而使抽油机不能正常运转的每年占损坏抽油机的40%以上。

减速器是抽油机的主要核心部件,也是抽油机的主要易损件,采用三轴两级传动,分为主动轴、从动轴和中间轴,轮齿普遍采用的是斜齿轮和人字齿轮。工作运行中起到增距、减速的作用,使电机的旋转运动,最终实现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实现抽汲原油的目的。目前,采油生产

一线现场应用中抽油机减速器存在故障损坏现象较多,以近二年现场更换减速器为例,据统计,2012年我厂损坏减速器78台,2013年为73台,每年因更换减速器投入资金达400余万元。因此探究抽油机减速器损坏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修复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对抽油机减速器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一线生产实际,如何进行降本挖潜增效,修复抽油机减速器进行有益的探索。据现场调查,减速器的损坏主要是三轴齿轮的损坏,齿轮的失效形式从理论上讲主要有轮齿的折断、磨损、胶合和点蚀,从我厂的抽油机使用现状来看,造成减速器损坏的主要原因是齿轮的轮齿磨损严重,造成减速器噪音过大,工况恶化。减速器的三轴齿轮由于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使轮齿正面磨损较严重,而齿背一侧则相对磨损较轻,那么能否利用磨损较轻的齿背一侧作为工作面,对减速器的三轴进行反装呢?在这方面我们分别作了现场实验与理论分析,现对其理论作一下初步探讨。

抽油机减速器工况分析

作为抽油机的主要核心部件的减速器,其主要的工作特点是:速度较低、承受很大的负荷、力和十分大的扭矩,传动比相对抽油机其他部件来说也很大,工况十分恶劣。大力和大扭矩的存在,造成减速器齿轮轮齿承受力较大的一面磨损严重,从理论上分析来说,齿轮在具有啮合间隙的情况下,齿轮背面一侧是基本上是不受力作用的,但由于抽油机负

扭矩的存在,使齿轮背面一侧也承受较大的力,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负扭矩现象的存在是由于抽油机在正常工作的状况下输出扭矩,克服抽油机载荷的减速器的从动轴,在到达某一点、某一瞬时的客观现状,游梁式抽油机的减速器被较大的载荷反向瞬时被提前拖动,造成了游梁式抽油机的减速器从动轮轴带动了抽油机的减速器的主动轮轴,因而出现了反向做功的客观现实状况,造成游梁式抽油机的减速器传动力靠减速器的齿轮齿背进行大力、反向进行传递。客观上分析,因为抽油机减速器存在负扭矩这一客观因素,因而从客观上形成抽油机减速器齿轮受力磨损的主要原因,负扭矩状况的存在是目前油田广泛应用的游梁式抽油机克服不了的客观现象,这也是游梁式抽油机内在因素的性质所需,和野外工作的生产现状的所避免不了的。由于负扭矩工作状况只是在游梁式抽油机减速器曲柄转角的小范围内客观条件的存在,与减速器的正扭矩这一现象相比来说,它工作时的时间很短,且其受力的数值相比其它正扭矩的数值要小很多。因而,从客观上出现了减速器齿背的一面受磨损的较轻,而减速器齿轮正面一边磨损十分历害,为充分利用齿轮磨损较轻的一面进行工作提供了可能。

三轴反装后的校核

根据减速器齿轮轮齿齿背一侧比正面磨损较轻的现象,这一状况的存在,可对正面磨损严重,啮合间隙超标的齿轮三轴进行反装以使原承受扭矩较小的齿背一侧来承受较大的扭矩进行工作。

2.1三轴反装后齿轮参数的变化

减速器三轴反装前后,齿轮的形状结构、材质等都没有发生变化,唯一变化的量是螺旋角的变化,设原来的主动轴、中间轴左右斜齿、中间轴斜齿、从动轴齿轮的螺旋角分别为β1、β2、β3、β4,则反装后的螺旋角分别为-β1、-β2、-β3、-β4,

根据斜齿轮啮合的条件:β1=-β2β3=-β4

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相等

三轴反装后:-β1=-(-β2)β3=-(-β4)

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未发生改变仍相等,满足斜齿轮的啮合条件: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结论

抽油机减速箱三轴反装从理论上讲是切实可行的,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方法的实用性,从2012年5月我们开始对减速箱三轴进行了反装试验,按此方法共修复62台减速箱,经跟踪调查现场使用情况良好,目前仅有

4台减速箱因漏油,2台减速箱因串轴返回,其他56台减速箱的齿轮啮合情况均达到有关标准:

⑴齿轮副侧隙、齿轮接触迹线位置偏差和接触斑点的大小在标准范围内。

⑵减速器噪声小于85dB。

⑶齿轮运转平稳可靠,无冲击现象。

减速器整体运转完好率达90.3%,反装后的减速器使用时间可达2~5年,平均每反装一台减速箱可节约成本1.9万元,累计节约资金120余万元。

减速器三轴齿轮反装在抽油机的修复技术上是一次重大探索与实践。三轴反装后,不仅扩大了减速箱的修复范围,使原来一部分磨损超标的予以报废的齿轮可以反装继续使用,而且大大降低了抽油机的维修费用。

应注意的问题

在减速箱三轴反装中,应选择磨损间隙超标不严重的齿轮进行反装,进行选配,保证齿轮啮合间隙达标,以使在负扭矩状态下,减速器工况良

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尽量减少负扭矩的存在及其峰值。其次,大修减速器装配时,调整好从动轴轴承的定位间隙和石棉纸垫,选择合适厚度的石棉纸垫进行调整间隙。第三,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044-2003《游梁式抽油机》中的要求,应对修复的减速箱进行运转试验,空载实验不少于10小时,试机检测,运转中不能出现漏油、窜轴、冲击、异常响声等一系列故障,合格后方能出厂,上井工作。

抽油机减速器

抽油机减速机 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它的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减速器的种类繁多,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减速器。 国内外研究综述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上减速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且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结合。通用减速器的发展趋势如下: ①高水平、高性能。圆柱齿轮普遍采用渗碳淬火、磨齿,承载能力提高4倍以上,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效率高、可靠性高。 ②积木式组合设计。基本参数采用优先数,尺寸规格整齐,零件通用性和互换性强,系列容易扩充和花样翻新,利于组织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③型式多样化,变型设计多。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的底座安装方式,增添了空心轴悬挂式、浮动支承底座、电动机与减速器一体式联接,多方位安装面等不同型式,扩大使用范围。 促使减速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有: ①理论知识的日趋完善,更接近实际(如齿轮强度计算方法、修形技术、变形计算、优化设计方法、齿根圆滑过渡、新结构等)。 ②采用好的材料,普遍采用各种优质合金钢锻件,材料和热处理质量控制水平提高。 ③结构设计更合理。 ④加工精度提高到ISO5-6级。 ⑤轴承质量和寿命提高。 ⑥润滑油质量提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订了JB1130-70《圆柱齿轮减速器》等一批通用减速器的标准,除主机厂自制配套使用外,还形成了一批减速器专业生产厂。目前,全国生产减速器的企业有数百家,年产通用减速器25万台左右,对发展我国的机械产品做出了贡献。 20世纪60年代的减速器大多是参照苏联20世纪40-50年代的技术制造的,后来虽有所发展,但限于当时的设计、工艺水平及装备条件,其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抽油机减速器技术守则

抽油机减速器技术守则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Q/S Y Y C Q3455—201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3455—2012抽油机减速器技术规范 2012-12-31发布2013-02-01实施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减速器基本型式和参数的确定 (1) 4减速器的基本配置 (2) 5减速器部件材料的选择 (3) 6减速器制造工艺的要求 (3) 7减速器润滑要求 (4) 8减速器箱体、箱盖、胶带轮 (5) 9减速器的装配 (5) 10减速器的性能和质量保修期的规定 (6) 11减速器外观质量 (6) 12减速器的互换性要求 (7) 13减速器的运转试验 (7) 14减速器型式试验方法 (7) 15减速器的型式检验 (8) 16标志、使用说明书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油机减速器技术参数表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抽油机减速器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和主要部件尺寸表 (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但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和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长庆油田公司机械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庆油田公司设备管理处、第三采油厂、机械制造总厂,新疆第三机床厂,徐州东方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生宏、李宁会、刘丰宁、吉效科、高长乐、李寒杰、许丽、李海东。 本标准2012年12月首次发布。 3

抽油机节能技术规范

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措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探讨游梁式抽油机节能的新方法,即在采用优化游梁式抽油机电动机及控制装置、四连杆机构、悬点载荷平衡装置和传动元件的基础上,来提高这些子系统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并提出了计算系统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新技术综述 1 电动机节能方法 对于抽油机的电动机,节能的关键是提高其负荷率。其一,人为的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以实现负荷特性的柔性配合,主要是改变电源频率,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节能。其二,从设计上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改善电动机与抽油机的配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其三,通过提高电动机的负荷率、功率因数,实现节能。使用的节能电机主要有:变频调速电动机,电磁调速电机,超高转差电动机。在使用超高转差电动机时, 应对抽油机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试验表明,超高转差电动机能与变几何形状抽油机(如异相抽油机)和前置式抽油机配 合使用,效果很好。另外还有电磁滑差电动机、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双功率电动机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游梁式抽油机用电动机节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选择方案时要考虑电动机效率、功率因数、系统增效、成本投入、可靠性及现场管理等问题。 2 改进抽油机的节能方法

国外抽油机的技术发展总趋势主要有七个方面:朝着自动化、智能化;高适应性;节能;精确平衡;无游梁长冲程;大载荷、长冲程、低冲次;大型化方向发展。研制与应用了各种新型节能抽油机:异相型抽油机、前置式抽油机、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大圈式抽油机、轮式抽油机、自动化抽油机、智能抽油机、无游梁长冲程抽油机、低矮型抽油机、液压缸式抽油机、玻璃钢抽油杆抽油机等。同时,还研制了节能抽油机部件,例如:超高转差率电动机、电动机节能控制柜、窄V型联组带和齿型胶带等。我国的抽油机种类已能适应各种工作状况的要求,主要有常规式、前置式、偏置式、链条式和增矩式五种。在抽油机皮带、减速箱和平衡方式等方面研究,使的抽油机效率达到90%以上。研究出了以大载荷、长冲程、低冲次、精平衡、高效节能、高适应性、自动化、智能化、通用化和系列化为代表的先进的抽油机。 3 改进抽油杆的节能方法 采用新型材料和新热处理工艺和强化处理工艺制造抽油杆;各种 新型抽油杆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抽油杆的发展和改进也是提高系统效率的主要措施。由于国外新材料抽油杆和连续抽油杆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抽油杆,大大地提高了抽油杆的适应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国外也发展了连续抽油杆和连续油管。俄罗斯和瑞典分别研制了钢带式超长冲程抽油机,采用了钢带抽油杆,在地面抽油机滚筒上面缠绕着这种抽油杆,在钢带抽油杆的另一端直接连接着井下具有特殊结构的抽油泵活塞。当然能够增大冲程,增加采油量,系统效率也必然能够提高。国外文献介绍的其它减少抽油杆损失的方法有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3.3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与计算 3.3.1 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为了保证行驶安全,组成转向系的各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欲验算转向系零件的强度, 需首先确定作用在各零件上的力。影响这些力的主要因素有转向轴的负荷、路面阻力和轮胎 气压等。为转动转向轮要克服的阻力,包括转向轮绕主销转动的阻力、车轮稳定阻力、轮胎 变形阻力和转向系中的内摩擦阻力等。 精确地计算出这些力是困难的。为此用足够精确的半经验公式来计算汽车在沥青或者混 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矩M(N?mm)。 R 表3-1 原地转向阻力矩M的计算 R 设计计算和说明计算结果 33Gf0.710902.51f=0.7 M,,,627826.2N,mm R3p30.179 G=10902.5N 1式中 f——轮胎和路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p=0.179 MPaG——转向轴负荷,单位为N; 1 M=627826.2 N,mmRP——轮胎气压,单位为。 MPa 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F为: h 表3-2 转向盘手力F的计算 h 设计计算和说明计算结果 22,627826.2LM1R F,,,290.7Nh,,320,15,90%iLD2SWW M=627826.2 N,mmL式中——转向摇臂长, 单位为mm; R1 D=400mm M——原地转向阻力矩, 单位为N?mm SWR

iw=15 L——转向节臂长, 单位为mm; 2 =90% ,,D——为转向盘直径,单位为mm; SW F=290.7N Iw——转向器角传动比; h ,——转向器正效率。 + LL因齿轮齿条式转向传动机构无转向摇臂和转向节臂,故、不12 代入数值。 对给定的汽车,用上式计算出来的作用力是最大值。因此,可以用此值作为计算载荷。 L: 梯形臂长度的计算2 表3-3 梯形臂长度L的计算 2 设计计算和说明计算结果 R轮辋直径= 16in=16×25.4=406.4mm LW RLL梯形臂长度=×0.8/2= 406.4×0.8/2 =160mm LW22 L=162.6mm,取=160mm 2 轮胎直径的计算R: T 表3-4 轮胎直径R的计算 T 设计计算和说明计算结果 R,R,0.55,205=406.4+0.55×205=518.75mm TLWR=520mm TR 取=520mm T 转向横拉杆直径的确定: 表3-5 转向横拉杆直径的计算 设计计算和说明计算结果 44,627.83MR,3d,,,m,4.811mm 10,,,a[]0.16,,216d=15mm 取 minL[,],216MPa;M,627.83N,m=; a2R 初步估算主动齿轮轴的直径:

数字化抽油机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CQ 3421-2012 代替Q/SY CQ 3421-2011 数字化抽油机技术规范 201 2 -1 2 -31发布201 2 -02 -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发布

目录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4数字化抽油机的基本型式和技术参数 (4) 5数字化抽油机的基本功能 (6) 6数字化抽油机的基本配置 (6) 7保修内容与期限 (11) 8技术资料 (11) 9其它 (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到专利,但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和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长庆油田公司机械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庆油田公司设备管理处、机械制造总厂、油气工艺研究院、数字化与信息管理部,新疆第三机床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生宏、李宁会、吉效科、黄伟、高长乐、李海东、姚娟、李茂、许丽、仲庭祥。 本标准2012年12月首次发布。

数字化抽油机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主要用于长庆油田使用的数字化抽油机。 本规范适用于数字化抽油机的设计、制造、选型、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等。 本规范中所规定的数字化抽油机技术参数、基本配置、技术性能等要求,随着数字化抽油机技术发展及油田生产需要将适时修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于本规范没有说明和涉及到的内容和要求,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SY/T 5044-2003 游梁式抽油机 Q/SY 1233-2009 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及操作规范 Q/SY 1455-2012 抽油机井功图法产液量计算推荐作法 Q/SY CQ3436-2011 抽油机电参数据功图数据自动采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SY/T5044-200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字化抽油机 数字化抽油机是在游梁式抽油机上,.融和了信息技术,嵌入了传感器、集成电路、软件和其它信息元器件,集成了油井功图和电参数的采集和传输,具有冲次、平衡等参数随工况自动调节的抽油机。 3. 2电动机 是把Ⅱ能转换成机椭能,并驱动抽油机适转的种殴击,卫称电机。 3 .3平衡调节电动机 用+2~11油#r平衡训节机构中执行兀件的lU动机 4数字化抽油机的基本型式和技术参数 4.1基本型式 长庆油田所用数字化抽油机为游梁式抽油机,平衡方式为游粱平衡,调节平衡的方法为自动调节和人工配重块调节相结合。 4.2型号标记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分解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设计分解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3)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2012年7月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摘要 根据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研究以及资料的查阅,着重阐述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类型选择,不同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优缺点,和各种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应用状况。根据原有数据首先分析转向器的特点,确定总体的结构方案,并确定转向器的计算载荷以及转向器的主要参数,然后确定齿轮齿条的形式,接着对齿轮模数的选择确定,主动小齿轮齿数的确定、压力角的确定、齿轮螺旋角的确定,通过确定转向器的线传动比计算其力传动比以及齿轮齿条的结构参数,在以上的基础上选择主动齿轮、齿条的材料,受力分析,及对齿轮齿条的疲劳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修正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不合理的数据。通过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选取出相关的零件如:螺钉、轴承等,并在说明书中画出相关零件的零件图。通过说明书并画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零件图2张、装配图1张。 关键词: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计算 目录

序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汽车转向装置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3.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确定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知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齿轮模数的确定、主动小齿轮齿数的确定、压力角的确定、齿轮螺旋角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线传动比、转向器的转向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齿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齿轮的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齿条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齿条的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动齿轮、齿条的材料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抽油机减速器技术规范

Q/SYYCQ3455—20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CQ 3455— 2012 抽油机减速器技术规范 2012 -12 - 31 发布2013 - 02 - 01 实施

Q/SYCQ 3455— 2012 目次 前言 ......................................................................................................................................................................... I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减速器基本型式和参数的确定 (1) 4减速器的基本配置 (2) 5减速器部件材料的选择 (3) 6减速器制造工艺的要求 (3) 7减速器润滑要求 (4) 8减速器箱体、箱盖、胶带轮 (5) 9减速器的装配 (5) 10减速器的性能和质量保修期的规定 (6) 11减速器外观质量 (6) 12减速器的互换性要求 (7) 13减速器的运转试验 (7) 14减速器型式试验方法 (7) 15减速器的型式检验 (8) 16标志、使用说明书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油机减速器技术参数表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抽油机减速器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和主要部件尺寸表 (15)

Q/SYCQ 3455— 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但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和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长庆油田公司机械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庆油田公司设备管理处、第三采油厂、机械制造总厂,新疆第三机床厂,徐州东方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生宏、李宁会、刘丰宁、吉效科、高长乐、李寒杰、许丽、李海东。 本标准2012年12月首次发布。

汽车转向系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姓名:席昌钱 学号:5 同组者:严炳炎、孔祥生、余鹏、李朋超、郑大伟专业班级:09车辆工程2班 指导教师:王丰元、邹旭东

设计任务书 目录 1.转向系分析 (4) 2.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8) 3.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9) 4.转向器设计计算 (14) 5.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16) 6.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22) 7.结论 (24) 8.参考文献 (25)

1转向系设计 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23~32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 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基本参数 1.整车尺寸: 11976mm*2395mm*3750mm。 2.轴数/轴距 4/(1950+4550+1350)mm 3.整备质量 12000kg 4.轮胎气压 2.转向系分析 对转向系的要求[3] (1)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在有限的场地面积内,具有迅速和小半径转弯的能力,同时操作轻便; (2) 汽车转向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不应有侧滑; (3) 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可能的小; (4) 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应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5) 发生车祸时,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和车身变形一起后移时,转向系统最好有保护机构防止伤及乘员. 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操纵机构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有时为了布置方便,减小由于装置位置误差及部件相对运动所引起的附加载荷,提高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以及便于拆装,在转向轴与转向器的输入端之间安装转向万向节,如图2-1。采用柔性万向节可减少传至转向轴上的振动,但柔性万向节如果过软,则会影响转向系的刚度。采用动力转向时,还应有转向动力系统。但对于中级以下的轿车和前轴负荷不超过3t的载货汽车,则多数仅在用机械转向系统而无动力转向装置。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精选.)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由与转向轴做成一体的转向齿轮和常与转向横拉杆做成一体的齿条组成。与其它形式转向器比较,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最主要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壳体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压铸而成,转向器的质量比较小;传动效率高达90%;齿轮与齿条之间因磨损出现间隙后,利用装在齿条背部、靠近主动小齿轮处的压紧力可以调节的弹簧,可自动消除齿间间隙,如图7—1所示,这不仅可以提高转向系统的刚度,还可以防止工作时产生冲击和噪声;转向器占用的体积小;没有转向摇臂和直拉杆,所以转向轮转角可以增大;制造成本低。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主要缺点是: 因逆效率高(60%~70%),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发生在转向轮与路面之间的冲击力,大部分能传至转向盘,称之为反冲。反冲现象会使驾驶员精神紧张,并难以准确控制汽车行驶方向,转向盘突然转动又会造成打手,对驾驶员造成伤害。 根据输入齿轮位置和输出特点不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有四种形式:中间输入,两端输出(图7—2a);侧面输入,两端输出(图7—2b);侧面输入,中间输出(图7—2c);侧面输入,一端输出(图7—2d)。

采用侧面输入、中间输出方案时,由图7—3可见,与齿条固连的左、右拉杆延伸到接近汽车纵向对称平面附近。由于拉杆长度增加,车轮上、下跳动时拉杆摆角减小,有利于减少车轮上、下跳动时转向系与悬架系的运动干涉。拉杆与齿条用螺栓固定联接(图7—3),因此,两拉杆与齿条同时向左或右移动,为此在转向器壳体上开有轴向方向的长槽,从而降低了它的强度。 采用两端输出方案时,由于转向拉杆长度受到限制,容易与悬架系统导向机构产生运动干涉。 侧面输入、一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常用在乎头微型货车上。 如果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与直齿齿条啮合,则运转平稳性降低,冲击大,工作噪声增加。此外,齿轮轴线与齿条轴线之间的夹角只能是直角,为此因与总体布置不适应而遭淘汰。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与斜齿齿条啮合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重合度增加,运转平稳,冲击与工作噪声均下降,而且齿轮轴线与齿条轴线之间的夹角易于满足总体设计的要求。 齿条断面形状有圆形(图7—1)、V形(图7—4)和Y形(图7—5)三种。圆形断面齿条制作工艺比较简单。V形和Y形断面齿条与圆形断面比较,消耗的材料少,约节省20%,故质量小;位于齿下面的两斜面与齿条托座接触,可用来防止齿条绕轴线转动;Y形断面齿条的齿宽可

抽油机减速器优化设计

目录 摘要: ........................................................................................................................................ I I A BSTRACTS ................................................................................................................................ I II 第一章引言 (1) 1.1研究题目的来源 (1) 1.2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2) 1.3前人在本课题研究领域中的成果 (3) 1.4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5) 第二章抽油机的基本结构与参数 (7) 2.1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7) 2.2抽油机的分类 (8) 2.3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 (9) 2.4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参数 (14) 2.5游梁式抽油机的标准 (15) 第三章抽油机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17) 3.1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17) 3.2抽油机减速器优化设计的初步分析 (20) 3.3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21) 3.4优化设计方法 (26) 3.5优化结果与应用 (31) 第四章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抽油机减速器优化设计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 研究题目的来源 (1) 1.2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2) 1.2.1研究领域的历史 (2) 1.2.2研究现状 (3) 1.3前人在本课题研究领域中的成果 (3) 1.4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4.1课题研究的目的 (4) 1.4.2课题研究的意义 (5)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5) 1.5.1抽油机的基本结构与参数 (6) 1.5.2减速器双圆弧齿轮的优化设计 (6) 第二章 抽油机的基本结构与参数 (7) 2.1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7) 2.2抽油机的分类 (9) 2.3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 (9) 2.3.1驴头设计 (10) 2.3.2游梁设计 (11) 2.3.3横梁及连杆设计 (11) 2.3.4曲柄和平衡重 (13) 2.3.5支架设计 (13) 2.3.6减速器设计 (14) 2.3.7悬绳器总成 (14) 2.3.8动力机 (15) 2.3.9底座 (15) 2.4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参数 (15) 2.4.1驴头悬点(挂抽油杆处)的最大允许载荷m ax P 。 (16) 2.4.2悬点最大冲程长度m ax S 。 (16) 2.4.3悬点的最大冲程次数n (16) 2.5游梁式抽油机的标准 (16) 2.5.1代号 (17)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分解

"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3) -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 日期: 2012年7月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摘要 根据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研究以及资料的查阅,着重阐述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类型选择,不同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优缺点,和各种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应用状况。根据原有数据首先分析转向器的特点,确定总体的结构方案,并确定转向器的计算载荷以及转向器的主要参数,然后确定齿轮齿条的形式,接着对齿轮模数的选择确定,主动小齿轮齿数的确定、压力角的确定、齿轮螺旋角的确定,通过确定转向器的线传动比计算其力传动比以及齿轮齿条的结构参数,在以上的基础上选择主动齿轮、齿条的材料,受力分析,及对齿轮齿条的疲劳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修正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不合理的数据。通过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选取出相关的零件如:螺钉、轴承等,并在说明书中画出相关零件的零件图。通过说明书并画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零件图2张、装配图1张。 关键词: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计算 ^ 。

` 目录 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汽车转向装置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确定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知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齿轮模数的确定、主动小齿轮齿数的确定、压力角的确定、齿轮螺旋角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线传动比、转向器的转向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齿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齿轮的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齿条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齿条的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动齿轮、齿条的材料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转向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

5.2转向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 根据所采用的转向传动副的不同,转向器的结构型式有多种。常见的有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球面蜗杆滚轮式、蜗杆指销式等。 对转向其结构形式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汽车的类型、前轴负荷、使用条件等来决定,并要考虑其效率特性、角传动比变化特性等对使用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转向器的其他性能、寿命、制造工艺等。中、小型轿车以及前轴负荷小于1.2t 的客车、货车,多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球面蜗杆滚轮式转向器曾广泛用在轻型和中型汽车上,例如:当前轴轴荷不大于2.5t 且无动力转向和不大于4t 带动力转向的汽车均可选用这种结构型式。循环球式转向器则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高级轿车和轻型及以上的客车、货车均多采用。轿车、客车多行驶于好路面上,可以选用正效率高、可逆程度大些的转向器。矿山、工地用汽车和越野汽车,经常在坏路或在无路地带行驶,推荐选用极限可逆式转向器,但当系统中装有液力式动力转向或在转向横拉杆上装有减振器时,则可采用正、逆效率均高的转向器,因为路面的冲击可由液体或减振器吸收,转向盘不会产生“打手”现象。 关于转向器角传动比对使用条件的适应性问题,也是选择转向器时应考虑的一个方面。对于前轴负荷不大的或装有动力转向的汽车来说,转向的轻便性不成问题,而主要应考虑汽车高速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减小转向盘的总圈数以提高汽车的转向灵敏性。因为高速行驶时,很小的前轮转角也会导致产生较大的横向加速度使轮胎发生侧滑。这时应选用转向盘处于中间位置时角传动比较大而左、右两端角传动比较小的转向器。对于前轴负荷较大且未装动力转向的汽车来说,为了避免“转向沉重”,则应选择具有两端的角传动比较大、中间较小的角传动比变化特性的转向器。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转向器。 5.2.1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又有两种结构型式,即常见的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和另一种即循环球-曲柄销式。它们各有两个传动副,前者为:螺杆、钢球和螺母传动副以及落幕上的齿条和摇臂轴上的齿扇传动副;后者为螺杆、钢球和螺母传动副以及螺母上的销座与摇臂轴的锥销或球销传动副。两种结构的调整间隙方法均是利用调整螺栓移动摇臂轴来进行调整。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传动效率高、工作平稳、可靠,螺杆及螺母上的螺旋槽经渗碳、淬火及磨削加工,耐磨性好、寿命长。齿扇与齿条啮合间隙的调整方便易行,这种结构与液力式动力转向液压装置的匹配布置也极为方便。 5.2.1.1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w i 由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结构关系可知:当转向盘转动?角时,转向螺母及其齿条的移动量应为 t s )360/(?= (5-21) 式中t ——螺杆或螺母的螺距。 这时,齿扇转过β角。设齿扇的啮合半径w r ,则β角所对应的啮合圆弧长应等于s ,即 s r w =?πβ2)360/( (5-22) 由以上两式可求得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w i 为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分解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3)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7月 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摘要 根据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研究以及资料的查阅,着重阐述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类型选择,不同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优缺点,和各种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应用状况。根据原有数据首先分析转向器的特点,确定总体的结构方案,并确定转向器的计算载荷以及转向器的主要参数,然后确定齿轮齿条的形式,接着对齿轮模数的选择确定,主动小齿轮齿数的确定、压力角的确定、齿轮螺旋角的确定,通过确定转向器的线传动比计算其力传动比以及齿轮齿条的结构参数,在以上的基础上选择主动齿轮、齿条的材料,受力分析,及对齿轮齿条的疲劳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修正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不合理的数据。通过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选取出相关的零件如:螺钉、轴承等,并在说明书中画出相关零件的零件图。通过说明书并画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零件图2张、装配图1张。 关键词: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计算 目录

序言 (1) 1.汽车转向装置的发展趋势 (2) 2.课程设计目的 (4) 3.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 (5) 4.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7) 5.确定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形式 (8) 6.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步骤 (11) 6.1已知设计参数 (11) 6.2齿轮模数的确定、主动小齿轮齿数的确定、压力角的确定、齿轮螺旋角 的确定 (12) 6.3确定线传动比、转向器的转向比 (12) 6.4小齿轮的设计 (14) 6.5小齿轮的强度校核 (16) 6.6齿条的设计 (18) 6.7齿条的强度计算 (19) 6.8主动齿轮、齿条的材料选择 (22) 7.总结 (2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25)

汽车设计转向系统

第一节概述 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机械转向系依靠驾驶员的手力转动转向盘,经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有些汽车还装有防伤机构和转向减振器。采用动力转向的汽车还装有动力系统,并借助此系统来减轻驾驶员的手力。 对转向系提出的要求有: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不满足这项要求会加速轮胎磨损,并降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汽车转向行驶后,在驾驶员松开转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并稳定行驶。 3)汽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 4)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装置共同工作时,由于运动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5)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具有迅速和小转弯行驶能力。 6)操纵轻便。 7)转向轮碰撞到障碍物以后,传给转向盘的反冲力要尽可能小。 8)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的球头处,有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9)在车祸中,当转向轴和转向盘由于车架或车身变形而共同后移时,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10)进行运动校核,保证转向盘与转向轮转动方向一致。 正确设计转向梯形机构,可以使第一项要求得到保证。转向系中设置有转向减振器时,能够防止转向轮产生自振,同时又能使传到转向盘上的反冲力明显降低。为了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必须使转向轮有尽可能大的转角,并要达到按前外轮车轮轨迹计算,其最小转弯半径能达到汽车轴距的2~2.5倍。通常用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转向盘转动圈数多少两项指标来评价操纵轻便性。没有装置动力转向的轿车,在行驶中转向,此力应为50—100N;有动力转向时,此力在20—50N。当货车从直线行驶状态,以10km /h速度在柏油或水泥的水平路段上转入沿半径为12m的圆周行驶,且路面干燥,若转向系内没有装动力转向器,上述切向力不得超过250N;有动力转向器时,不得超过120N。轿车转向盘从中间位置转到每一端的圈数不得超过2.0圈,货车则要求不超过3.0圈。·近年来,电动、电控动力转向器已得到较快发展,不久的将来可以转入商品装车使用。电控动力转向可以实现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转动转向盘的力都轻便。

抽油机大修理技术规范

Q/SY TH 0486-2013 ICS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抽油机大修理技术规范 发布Q/SY

Q/SY TH 0486-2013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三座 (1) 3.2 三大轴承总成 (1) 4 大修理条件及适用机型 (1) 4.1 大修理条件 (1) 4.2 适用机型 (2) 5 大修理技术要求 (2) 5.1 一般要求 (2) 5.2 结构件大修理技术要求 (2) 5.3 减速器大修理 (8) 5.4 其他部件大修理技术要求 (9) 5.5 总机装配及检测要求 (9) 5.6 喷涂及出厂技术文件 (11) 6 大修理组织及实施 (11) 7 最终验收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油机大修理项目检测表 (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抽油机大修理记录表 (1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抽油机部件大修理验收记录表 (20) 附录D(规范性附录)抽油机出厂空载检测记录表 (21) 附录E(规范性附录)大修理抽油机现场验收记录表 (22) 附录F(规范性附录)抽油机易损件更换清单(单机) (23)

Q/SY TH 048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公司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丙山、王宝阳、罗冰、李东海、杨卫星、邓兴平。

GBT 游梁式抽油机》(征求意见稿)讲解

GB/T ××××-××××《游梁式抽油机》(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和工作简况 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游梁式抽油机》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下达给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油标委)和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装备公司),项目编号为200910219。 2009年3月12日,在南京召开的标准协调会议上,成立了抽油机工作组,由油标委秘书处直接管理,开展抽油机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参加会议的有渤海装备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长庆油田分公司机械制造总厂(该单位于2010年4月16日后加入参与单位行列)等单位的代表和秘书处秘书长高圣平、高级工程师张玉荣、工作组组长郭东共12人出席了会议。经油标委研究决定,由渤海装备公司牵头完成《游梁式抽油机》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会议还确定了工作组的人员构成和该标准的起草原则。前期由河北华油一机抽油机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游梁式抽油机安装尺寸、易损件配合尺寸》行业标准作为《游梁式抽油机》国家标准总标准附录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油标委和渤海装备公司组织各有关生产厂家对该标准的制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第一次会议后,经过对国际先进标准ISO 10431《石油及天然气工业-抽油机规范》、API SPEC 11E-2008 《抽油机规范》的理解和消化以及将其与SY/T5044-2003的对标,并根据当前国内企业生产实际与用户的需求起草了本标准草案,形成了标准初稿,将其发放给各参与修订的单位和人员。2009年11月11日至12日,油标委和渤海装备公司在天津塘沽召开了标准制定工作第二次会议,各参与起草单位派人员参加,在会上五家单位代表对标准初稿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会议还确定和落实了各单位承担的工作,根据各方对初稿的意见和反应,形成了目前的标准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 1、采标原则: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国家标准,指标应不低于其水平。 2、WTO/TBT原则:标准应为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在有利于产品出口的同时,对国外产品的进入形成技术壁垒。 3、技术先进、合理原则:力求体现技术先进、合理,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要求。 4、贯彻落实国家环保节能方针:降低游梁式抽油机能耗水平。 三、采标情况 本标准的编制确定以API SPEC 11E 《抽油机技术规范》和SY/T 5044-2003《游梁式抽油机》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和计算

转向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 根据所采用的转向传动副的不同,转向器的结构型式有多种。常见的有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球面蜗杆滚轮式、蜗杆指销式等。 对转向其结构形式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汽车的类型、前轴负荷、使用条件等来决定,并要考虑其效率特性、角传动比变化特性等对使用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转向器的其他性能、寿命、制造工艺等。中、小型轿车以及前轴负荷小于的客车、货车,多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球面蜗杆滚轮式转向器曾广泛用在轻型和中型汽车上,例如:当前轴轴荷不大于且无动力转向和不大于4t带动力转向的汽车均可选用这种结构型式。循环球式转向器则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高级轿车和轻型及以上的客车、货车均多采用。轿车、客车多行驶于好路面上,可以选用正效率高、可逆程度大些的转向器。矿山、工地用汽车和越野汽车,经常在坏路或在无路地带行驶,推荐选用极限可逆式转向器,但当系统中装有液力式动力转向或在转向横拉杆上装有减振器时,则可采用正、逆效率均高的转向器,因为路面的冲击可由液体或减振器吸收,转向盘不会产生“打手”现象。 关于转向器角传动比对使用条件的适应性问题,也是选择转向器时应考虑的一个方面。对于前轴负荷不大的或装有动力转向的汽车来说,转向的轻便性不成问题,而主要应考虑汽车高速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减小转向盘的总圈数以提高汽车的转向灵敏性。因为高速行驶时,很小的前轮转角也会导致产生较大的横向加速度使轮胎发生侧滑。这时应选用转向盘处于中间位置时角传动比较大而左、右两端角传动比较小的转向器。对于前轴负荷较大且未装动力转向的汽车来说,为了避免“转向沉重”,则应选择具有两端的角传动比较大、中间较小的角传动比变化特性的转向器。(转向盘转角增量与相应的转向摇臂转角增量之比iω1称为转向器角传动比。) 二、两侧转向轮偏转角之间的理想关系式 汽车转向行驶时,为了避免车轮相对地面滑动而产生附加阻力,减轻轮胎磨损,要求转向系统能保证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即所有车轮轴线的延长线都要相交于一点。 cotα=cotβ+B/L 其中α、β分别是内外侧转向轮的偏转角,B是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L是汽车轴距。 如果是多轴汽车转向,转向轮转角间的关系与双轴汽车基本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