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Word版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Word版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Word版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肝脏总胆管细胞癌CT的影像学表现,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46例,通过对CT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6例患者进行CT平扫,影像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灶,病灶密度分布零散、不均匀,病灶轮廓模糊、边界不清,其中36例患者病变区表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8例患者表现肝包膜回缩,7例患者病灶出现不规则钙化,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后35例患者动脉期病灶边缘明显,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不规则强化,延迟期患者表现向心性增强。结论:CT是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重要方式,其CT影像学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病灶内可见胆管扩张。

【关键词】肝脏总胆管细胞癌 CT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70-01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较为少见的胆管上皮癌,发病不存在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为腹部严重不适、间歇性发热、不同程度的黄疸,病情发展不宜被察觉,临床术前确诊率低[1],因此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准确诊断及定位对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和选择手术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CT影像学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方式,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位置。本研究通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CT

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69.8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15例,其中间歇性5例,加重型10例,皮肤不同程度瘙痒患者25例,38例患者均表现出上腹部疼痛、腹胀,6例患者表现间断发热,5例患者手触有包块,4例患者有胆囊切除病史,8例患者有胆道切开取石病史,2例患者肝叶部分切除,3例患者合并胆汁潴留。

1.2 方法

CT扫描方法:禁食4-6 h,检查前患者口服水500-1000 ml。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多期动态扫描,平扫后进行常规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应用100 ml欧乃派克造影剂进行造影,采取肘前静脉团注动态法来注射造影剂,注射的速率保持在2.5m/s,保持10 mm厚的扫面层,10 mm 的螺间距,造影过后的20 s开始着手动脉期的扫描,造影后60 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扫面的时间在3-6 min 不等,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靶向薄层的增加扫面,厚度为5 mm,对于疑似肝内肿块患者胆管细胞癌

在注射后应延迟5-10 m in行延迟期扫描。

2 结果

对46例患者进行CT平扫,影像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灶,病灶密度分布零散、不均匀,病灶轮廓模糊、边界不清,其中36例患者病变区表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8例患者表现肝包膜回缩凹陷,7例患者病灶出现不规则钙化、肝叶萎缩,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后35例患者动脉期病灶边缘明显,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不规则强化,延迟期患者表现向心性增强,胆总管内可见乳头状结节增生,5例患者管壁出现不规则增厚明显的CT强化,管腔变窄明显,病变上方胆管扩张并可见“软藤征”,3例患者表现为胆管壁增厚和管腔闭塞,增强CT扫面后课件胆管壁增厚,动脉期表现明显。

3 讨论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发生于胆管细胞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但目前随着肝硬化等疾病的不断增加也间接导致了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也增加了延误诊断的概率,目前对于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且大多患者发现较晚导致术后愈后不良,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对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2],目前医学影像学检查是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手段,CT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有准确率高、影响清晰、病变位置扫描全面等优点,因此广泛的应用与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中[3]。胆管细胞癌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分为肝内周围型、肝门型及肝外型,肿瘤病灶位于肝内时CT

扫描表现为低密度和等密度混杂的肿块[4],且病变边缘模糊不清,肿瘤胆管不同程度扩张且包膜凹陷,肝叶萎缩腹腔有多少不等的积液,较大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从边缘向中心强化的特点,肿瘤可浸润门脉[5];病变位于肝门区时CT影像学表现为肝门结构模糊,肝门区有大小不等的肿块,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软藤状,增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局限性变窄,个别患者出现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影像,肝叶萎缩、门脉侵犯和远处转移[6];肝门型胆管癌CT影响显示

胆管处出现规则肿块或强化结节,肝内胆管显著扩张;肝外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为胆总管狭窄,胆总管内乳头状结节影,增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僵硬。

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在我院确诊的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表明肝脏胆总管细胞癌CT表现有特征性的肝内肿块、胆管壁不规则增厚、不规则的低密度灶、胆管内出现数量不一的乳头状结节,同时表现有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包膜凹陷、肝叶萎缩、胆管扩张等,在临床诊断上应用CT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能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海勇,杨志辉. 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1220-1222.

[2]肖运平,肖恩华,梁斌,等.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952-955.

[3]杨立,杨州,赵绍宏,等. 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表现[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39( 11): 1181- 1184.

[4]许华权,庄杰,章建军,等.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20(6): 848-850.

[5]江顺州. 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11):150-151.

[6]于艳红,汪海生,鄂宏臣,等.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3): 65-66.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宋彬 最近对胆管细胞癌地新的分类为临床遇到的一些模 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 B) 肝癌的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C) 肝癌的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一位。 D) 肝癌常见于老年患者。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那么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如何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呢?若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那么分为那一类呢? 一、临床概述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可以累及从肝脏外周毛细胆管到肝外胆总管末端的整个胆管系统,是仅次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而排第二位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但发现其常常与华支睾吸虫

感染(clonorchiasis)、慢性胆管炎(chronic cholangitis)及胆管结石症(cholangiolithiasis)、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aroli病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等合并存在,因此推测可能与胆管系统的慢性炎性、理化刺激有关[1]。在病理上,多为分化型腺癌(adenocarcinoma),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另可有乏力、纳差、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发热、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查体可见肝大,伴或不伴胆囊肿大(依梗阻部位不同而异);实验室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二、分类法及存在的争议 ①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细胞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又根据其位置可分为周围型(peripheral type)和肝门型(hilar type)两类。 ② 但这种分类方法尚存在一些问题: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有时难于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肝门型胆管细胞癌与起源于靠近肝门的近端胆管的肝外型胆管细胞癌有 时亦无确切分界;对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者难以分类;临床上也有初发为周围肿块型肝内胆管癌而复发后又表现为腔内结节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一 肝典型的血管瘤表现a。动脉期CT影像示类似血密度的球形增强。b门脉期示肿瘤进行性充填。C血管后期持续强化。 典型的肝血管瘤MRI表现。与上图所示同一病例。强化形式同CT所见。a-c T1 a动脉期b门脉期c延迟期d T2示病变明显的高密度。 小血管瘤在CT上的典型表现。a动脉期血管瘤球形强化。因肿瘤较小,未显示进行性强化。b门脉期持续强化,由于这种变化常难以将小血管瘤同其他高密度肿瘤相鉴别。

小血管瘤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b T1动脉期、门脉期球形强化类似CT。c T2相对于正常肝组织成典型高信号,证实血管瘤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二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a动脉后期显示一均匀明亮强化伴含滋养动脉中央低密疤痕的病变。b门脉期病变同肝组织等密,而中心疤痕低密。c延迟期中央疤痕高密,可见周围引流静脉。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 a,b 肿瘤均匀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a)T1 (b)T2非对比病例。中心疤痕T1 低信号T2高信号。c-dMRI增强T1动脉期肿瘤均匀强化(c);门脉期肿瘤等信号而中心疤痕高信号(d)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 a 动脉期肿瘤高密度可见伪膜而中心疤痕未见。另可见一异常的瘤周动脉灌注。b 门脉期看不到肿瘤。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非增强T1,b T2。因几乎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病变相当难以察觉。尽管未见中心疤痕病变很可能为FNH,仅可能经皮活检而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三 肝腺瘤CTC+,动脉后期及门脉期中度高密度且不均匀。可见中央疤痕假象(上图10)。肝腺瘤MRI的表现,同一病例a 非增强T1,b T2 均示不均匀信号肿瘤伴结节(箭)可排除FNH。 C、d增强后T1,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脉期为等信号(下图11)。 原发于结肠的肝小转移瘤。MDCT影像。a 层厚 8mm未见病灶,b层厚5mm可见低密度病变。发现小的低密度病变需用较薄的层厚

螺旋CT在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螺旋CT在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 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 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均为单发病灶,肝叶萎缩8 例,局部肝包膜回缩4 例,伴肝内胆管扩张10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门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0 例。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病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由边缘向中心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病灶内部可呈片状、分隔状或细线状强化。结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且大多数呈”慢进慢出”特点,一般能与肝内其他肿瘤相鉴别。 标签: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指起源于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的肝内原发性肿瘤。多数为导管状腺癌,少数为乳头状腺癌和黏液腺癌。其发病高峰年龄为60~70 岁。因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且不具特征性,不易早期发现,临床上预后较差,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现对22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61岁。主要症状:上腹部不适10 例,伴消瘦8 例。腹部包块 2 例,无明显症状4例。黄疸8例,伴胆石症6例。有胆道手术史4例。化验检查:所有病例经AFP 检查均为阴性,CEA 检查8例阳性,HBsAg 检查6例阳性。 1.2 检查方法本组22 例均做全肝CT 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120 kv,260 mAs,层厚10 mm,层距10 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右肾下级。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泛影葡胺注射液100 mL,速率为3 mL/s。行CT 动态扫描: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25 s开始扫描)、静脉期(注射造影剂后60 s开始扫描)、延迟期(注射造影剂3~10 min后扫描)。检查前均服500ml 水充盈胃肠道。 2结果 22 例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8 例病灶位于肝左叶,4例位于肝右叶,肿块长径约2~7.5 cm,平均4.6 cm。CT 平扫病灶呈略低密度,CT 值约20~45 Hu,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欠清,形态上病灶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呈圆形或类圆形8例,6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邻近病灶肝内胆管扩张者10例,8 例病灶所在肝叶呈萎缩状态,4例病灶所在肝叶局部肝包膜凹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8例,轻度环形强化14例,无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中度强化20例,明显强化2例。延迟期22例均表现为病灶内部强化逐渐明显,呈不均匀

肝内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展

肝内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展 发表时间:2018-11-21T09:52:35.72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作者:李铭 [导读] 肝内胆管癌的核磁共振影像主要表现为血供少,但有极少部分肿瘤表现为血供多。肝内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并与其病理基础相关。认识以上特征与病理改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肝内胆管细胞癌30例,共50个病灶。观察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包括形态和边缘,密度、信号和强化特点,灶周和肝外改变,同时将病理改变与核磁共振影像表现相对照。结果: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30例患者中,18例为结节型,12例为块状型。经病理检验,30例患者镜检结果,14例患者可见典型的腺癌样结构,4例患者中为中低分化腺癌,4例患者为乳头状腺癌。结论:肝内胆管癌的核磁共振影像主要表现为血供少,但有极少部分肿瘤表现为血供多。肝内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并与其病理基础相关。认识以上特征与病理改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影像学;鉴别诊断 Antipathetic bile duct carcinoma progress i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bstract: Objective:On patients with antipathetic bile duct carcinoma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manifestations.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patients f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of 30 cases of antipathetic bile duct carcinoma, a total of 50 lesions. Observ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performance including shape and edge, density, sign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inforcement, stove and extra hepatic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performance.Result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antipathetic bile duct carcinoma of 30 cases, 18 cases of nodular type, 12 cases of block type.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30 patients as a result, 14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typical sample structure, four patients in low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4 cases of papillary carcinoma.Conclusion:Antipathetic bile duct carcinom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less blood supply, but there are few tumor characterized by blood.Antipathetic bile duct carcinom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demonstrate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s related to its pathological basis.Know more feature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Keywords:Antipathetic bile duct carcinoma;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肝内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临床预后不佳。CT和MRI是目前诊断ICC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检查手段[1]。为了加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与MRI征象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部分患者使用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并观察其临床特征。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肝内胆管细胞癌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30岁至78岁,平均年龄(43.12±5.76)岁。排除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精神异常患者,诊断期间禁用其它内服和外用药物,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治疗资料。30例患者MRI诊断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2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5例患者行经皮穿刺活检。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基本方法 检查方法:患者检查前需禁食>4h,再进行核磁共振常规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平扫采用冠状位T2WI、MRCP和正反相位序列以及横断面DWI、T1WI、T2WI扫描。平扫所用序列为行快速自旋回波,冠状位扫描,层厚6-8mm。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射双钆喷酸匍胺,注射量 0.3mmol/kg体重,注射速率为3ml/s[2]。对手术摘取的肿瘤标本,获取的病理组织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后制成切片 1.3图像分析 观察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包括形态和边缘,密度、信号和强化特点,灶周和肝外改变,同时将病理改变与核磁共振影像表现相对照。观察肿块周围肝组织表现,门静脉、肝门、腹膜的变化。将所观察MR改变与病变实质与周边的病理变化进行对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利用x2检验分别对肝内胆管细胞癌在萎缩肝叶和非萎缩肝叶、门静脉阻塞或狭窄肝叶和非门静脉阻塞或狭窄肝叶。检验标准为α=0.05,P<0.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检查发现,患者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直径为24~92 mm,平均直径为(57.43±9.65)mm,肿瘤无假包膜,边界不清。30例患者肝叶有发生门静脉阻塞或狭窄,肝内胆管细胞癌在这些肝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门静脉阻塞或狭窄的肝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637,P<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较为少见的胆管上皮癌,发病不存在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为腹部严重不适、间歇性发热、不同程度的黄疸,病情发展不宜被察觉,临床术前确诊率低,因此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准确诊断及定位对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和选择手术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CT影像学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方式,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位置。本研究通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69.8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15例,其中间歇性5例,加重型10例,皮肤不同程度瘙痒患者25例,38例患者均表现出上腹部疼痛、腹胀,6例患者表现间断发热,5例患者手触有包块,4例患者有胆囊切除病史,8例患者有胆道切开取石病史,2例患者肝叶部分切除,3例患者合并胆汁潴留。 1.2 方法 CT扫描方法:禁食4-6 h,检查前患者口服水500-1000 ml。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多期动态扫描,平扫后进行常规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应用100 ml欧乃派克造影剂进行造影,采取肘前静脉团注动态法来注射造影剂,注射的速率保持在2.5m/s,保持10 mm厚的扫面层,10 mm的螺间距,造影过后的20 s开始着手动脉期的扫描,造影后60 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扫面的时间在3-6 min不等,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靶向薄层的增加扫面,厚度为5 mm,对于疑似肝内肿块患者胆管细胞癌在注射后

胆管癌分型

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大体解剖学的传统分类习惯将肝实质与胆管分开,如肝实质内源于肝内的小胆管癌属于胆管细胞性肝癌,而胆管癌则指源于肝外胆管和肝门部Ⅰ、Ⅱ级分支的主要肝胆管。通俗地说,胆管癌指源于大胆管的胆管细胞癌。临床上将肝内胆管结石癌变、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癌变等未明确列入在内,但胆结石和先天性胆管疾病与胆管癌有着密切的病因学关系,临床上胆管癌常合并有胆结石或胆管扩张症。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其中以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多见,占同期胆管癌的40%~67%。加之肝门部胆管癌位于肝门部特殊复杂的解剖学位置,长期以来一直是外科治疗中的疑难点,而属于高危性的外科手术范畴,曾一度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医师能更深入透彻地了解肝门部区域复杂的肝胆管、肝动脉和门静脉三者之间的毗邻关系,而只有外科技术更为成熟的外科医师才能使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能够达到成功,或降低手术并发症。近10多年肝门部胆管癌在外科治疗中备受关注,并在肝门部外科领域中取得明显进步。诚然,胆道肿瘤无论在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等方面与常见的胃肠肿瘤、肝癌等相比,起步要晚得多,其外科治疗的水平与疗效目前仍存有很大差距,但在现代外科综合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的今天,肝门部胆管癌等曾很难以达到根治性

切除的肝门区域的肿瘤,已经显示出外科治疗良好的结果和仍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 病理病因

胆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因为临床上发现与胆管癌有联系的疾病均可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汁中某些物质(如胆汁酸的代谢产物)长期对胆道黏膜的刺激,导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Word版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肝脏总胆管细胞癌CT的影像学表现,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46例,通过对CT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6例患者进行CT平扫,影像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灶,病灶密度分布零散、不均匀,病灶轮廓模糊、边界不清,其中36例患者病变区表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8例患者表现肝包膜回缩,7例患者病灶出现不规则钙化,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后35例患者动脉期病灶边缘明显,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不规则强化,延迟期患者表现向心性增强。结论:CT是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重要方式,其CT影像学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病灶内可见胆管扩张。 【关键词】肝脏总胆管细胞癌 CT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70-01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较为少见的胆管上皮癌,发病不存在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为腹部严重不适、间歇性发热、不同程度的黄疸,病情发展不宜被察觉,临床术前确诊率低[1],因此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准确诊断及定位对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和选择手术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CT影像学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方式,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位置。本研究通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CT 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69.8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15例,其中间歇性5例,加重型10例,皮肤不同程度瘙痒患者25例,38例患者均表现出上腹部疼痛、腹胀,6例患者表现间断发热,5例患者手触有包块,4例患者有胆囊切除病史,8例患者有胆道切开取石病史,2例患者肝叶部分切除,3例患者合并胆汁潴留。 1.2 方法 CT扫描方法:禁食4-6 h,检查前患者口服水500-1000 ml。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多期动态扫描,平扫后进行常规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应用100 ml欧乃派克造影剂进行造影,采取肘前静脉团注动态法来注射造影剂,注射的速率保持在2.5m/s,保持10 mm厚的扫面层,10 mm 的螺间距,造影过后的20 s开始着手动脉期的扫描,造影后60 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扫面的时间在3-6 min 不等,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靶向薄层的增加扫面,厚度为5 mm,对于疑似肝内肿块患者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宋彬 最近对胆管细胞癌地新的分类为临床遇到的一些模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那么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如何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呢?若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那么分为那一类呢? 一、临床概述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

的恶性肿瘤,可以累及从肝脏外周毛细胆管到肝外胆总管末端的整个胆管系统,是仅次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而排第二位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但发现其常常与华支睾吸虫感染(clonorchiasis)、慢性胆管炎(chronic cholangitis)及胆管结石症(cholangiolithiasis)、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aroli病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等合并存在,因此推测可能与胆管系统的慢性炎性、理化刺激有关[1]。在病理上,多为分化型腺癌(adenocarcinoma),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另可有乏力、纳差、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发热、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查体可见肝大,伴或不伴胆囊肿大(依梗阻部位不同而异);实验室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二、分类法及存在的争议 ①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 为肝外胆管细胞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又根据其位置可分为周围型(peripheral type)和肝门型(hilar

肝脏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

肝脏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在肝脏进行糖的分解、贮存糖原;参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吞噬、防御机能;制造凝血因子;调节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同时,肝脏也是疾病“好发之地”,既可发生各类原发性病变,也是人体恶性肿瘤最容易转移的器官[1]。从发病机理和形态学的角度,可以将肝脏这些病变分为局灶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迅速发展的医学影像技术已经成为诊断和评价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它们活体、实时和无创地反映了各类肝脏疾病在不同层次上的病理学改变特点,从而帮助临床做出对病变的定性诊断以及生物学行为的评判。显然,在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如何准确认识影像征象和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是实现正确影像诊断的关键。本文拟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作简要概述。一、肝脏局灶性病变肝脏局灶性病变是指肝内囊性或实性肿块,或由局限性异常肝组织构成的病变[2]。根据病变影像学特点可分为囊性病变和实性病变两类[3]。局灶囊性病变肝脏内具有囊性特征的病变很多,按病因可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肿瘤性、感染性和其他病变[3]。先天发育异常性病变如:肝囊肿,多囊肝、Caroli病、胆管错构瘤、纤毛性肝前肠囊肿等。肿

瘤性病变如:海绵状血管瘤、囊性转移癌、囊性肝细胞肝癌、胆管囊性瘤/囊性癌等。感染性病变如:肝脓肿、肝包虫。其他病变如:血肿、胰腺炎假性囊肿等。囊性病变的大体形态可分为纯囊性(pure cystic,PC)病变和囊实性(cystic-solid,CS)病变。PC病变全部为囊液成分构成,如单纯性肝囊肿;CS病变部分为囊性,部分为实性构成,如肝癌病灶发生坏死形成的囊性变。囊性病变的发生机制以及所形成的囊变形态并不相同,其病理基础决定其囊性形态,因此不同病变会呈现出不同的囊性特征。先天发育异常囊性病变基本全为PC 病变,这些病变之间主要是形态、大小、数量的区别。而肿瘤性与感染性疾病中多是由于病灶内出现坏死形成囊性区域,因此多表现为CS病变,也有少数例外,如有些间叶错构瘤是以囊性表现为主,所以表现为PC病变。研究和比较囊性病变的不同特征,需要对病变作全面分析(图1),重要影像特征包括:病灶大小和形状、囊壁是否存在及其厚度、钙化、附壁结节、囊内碎片及分隔、密度和信号特点、与胆管的交通、囊周肝实质的改变,并结合关键的临床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表1)。图1 肝脏富血供(动脉期强化)实性病变的影像诊断路径2、局灶实性病变在日常工作中,影像增强扫描检查所揭示的病变血液动力学特点是肝脏实性 病变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按照血供情况,肝脏实性病变可以分为富血供、中等血供及乏血供三类,其中富血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