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二单元练习题汇编

营口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练习题(政治)2018.9.11

命题人:姚志娟研作人:李蕾

一、选择题

1.哲理小说之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是因为其中的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读者的情感以及经历。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A. 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

D.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2、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

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

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繁多的哲学,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

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④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所体现的世界观一致的是( )

A.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C. 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D.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5、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B.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 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也

6.“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是我国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对太阳、气候、土地、水域等因素观察的智慧结晶,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从哲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

②作为真理性认识,推动生产实践的发展

③作为哲学智慧,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④作为精神财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

A. 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B. 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C. 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D. 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是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9.赫拉克利特说,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这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一致的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②物质是运动的③运动是有规则的④规律是可知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0.2017年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

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这一成果再次证明()

A.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突破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把金和铜结合,发明了一种光热转换效率高、催化性能好的新型纳米材料——金铜合金纳米材料,这种被称为“纳米之星”的新型材料可有效治疗小鼠乳腺癌,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意识具有创造性,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具有主动性,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揭示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16.我国科学家日前研发出一种可视化的“心脏芯片”,可以在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的跳动和收缩,这对于支撑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以及转化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一科研成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源自实践的认识具有真理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是获取认识的最基本实践活动

④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 2017年8月,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这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意味着我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该观测说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工具创新是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物质前提

③科学发现不断揭示和论证世界的物质性

④科学实验推动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8.生物钟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人类对生物钟的工作原理长期不清楚。三名美国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典型生物体进行研究,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从而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是如何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以适应昼夜变换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揭示生物钟的奥秘是进行该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②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建立生物钟的运行规律

③实践是人们深化对生物钟工作原理认知的根本动力

④所有生物钟的共性包含于果蝇生物钟的特殊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2017年11月30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探测成果公布。根据“悟空”的观测数据,在1.4

万亿电子伏特(TeV)的超高能谱段突然出现剧烈波动,

呈现一个“尖峰”。这可能预示着宇宙中存在“质量为1.4TeV左右的新粒子”或者“尚不为人知的单能态TeV 粒子加速器”。科学家认为,如果这个精细结构最后能

得以确证,这将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的开创性

发现。悟空“火眼金睛”的发现说明()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②实践工具的革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③宇宙现象的存在和发现是人类实践的结果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

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

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

‘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从认识论看,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①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④直接经验获得的认识比间接经验获得的认识更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实验,发现了胰岛素细胞是如何形成的。此发现可能实现重新编程干细胞来产生胰岛素。研究人员使用人类干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分泌细胞,将来可以将其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对治疗1型糖尿病重症患者带来希望。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实践提供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胰岛素细胞的形成机制,造福患者③研究人员发挥意识作用,通过实践把观念变成了现实④人们根据干细胞固有属性建立新的联系,服务医疗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

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围绕新

的时代课题,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

论突破,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理论突破是我们党艰辛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③追求和获得真理是一个不断否定原有认识的过程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间,许多科学家

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

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

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

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

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

④真理是相对的,已有真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县气候宜人,农业基础雄厚,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在进行“三严三实”的专题学习活动中,全县干部群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部分干部观念陈旧,在“现代化即工业化”思想的引导下,盲目引进工业项目,结果远离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导致耗费巨资引进的项目因成本过高倒闭、破产;县政府

常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无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策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评析A 县的发展思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 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9.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增长动力都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往“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轻视质量和效益、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弊端逐渐呈现。面对新形势,中央提出要适应“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实现“从

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片面强调速度向重视结构优化升级转变”。新思路不仅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解放,更是对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规律的进一步把握,这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新思路的认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