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上认识地球

湘教版地理七上认识地球
湘教版地理七上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4、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6、知道经纬网含义和作用。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本14~~ 19 页,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的形状

_______ 。

2、了解地球的基本数据: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3、在图 2~~ 6 地球仪上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两极。

4、纬线的概念:纬线指示方向,所有纬线长度(相等、不等)最长

的纬线

是,长千米,纬线是(圆、半圆)?

5、纬度,划分南北纬的界线是南纬用字

母表示。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7、经线的概念。经线指示方向,经线是

(圆、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不等)

8、什么是经度,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是。东经度

用字母表示,东经度用字母表示。

9、划分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

10、人们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二、共同探究

1、完成连线题

经线约6 371千米

纬线约4万千米

赤道周长约5.1亿平方

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 A

地球表面积 B

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

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

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3、如果某人沿着任何一条纬线走,方向不变,能否回到原地?如果沿着任何一条经线走,不改变方向,是否又能回到原出发点?

4、如果想建一座房子使它的窗户四面朝北,这座房子应建在什么地方?

三、阅读课本19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经纬网?。

(2)经纬网有何用途?。

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 【想一想】假如一架飞机从北京沿同一经线圈飞行,不改变飞行方向,能不能飞回到北京?为什么?

2、【是真是假】家住北京的小民,一天接到远洋航船上工作的爸爸打来的电话。爸爸说:“我们的轮船正停在这样一个地方;轮船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小民的爸爸电话所说的地方是真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以及经纬网的使用。1. 面对普通经纬网地图:第一步: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代号(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判断依据: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第二步:判断方向方法:要判断A点位于C点的什么方向,则在C点标出东西南北,然后看A点界于两个方向之间,那么A点就在C点的什么方向。第三步:根据经纬度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难点: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 和160°E。判断东西半球口诀:经度小于20度,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全在西半球;经度在20度和160度之间,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断: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

2. 面对极地为中心的地图:关键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方向。然后根据方向判断经纬度及代号。

拓展练习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括号里填注: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赤道。

(2)在图中用红笔画出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分界线,

并标注出相应的度数。

(3)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看,北京市(39040’N,116020’

E)位于纬度地区。

其所在的半球属于(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

(4)从图中纬度变化可知,纬度自赤道向两极依次(增加、减少)。从北半

球看,纬度自北向南依次是(增加、减少)。从南半球看,

纬度自北向南依次是(增加、减少)。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红笔加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并标上

度数。

(2)图中所有圆弧都是线,并相交于,

都指示方向。

(3)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度数依次依次增大,成为经,

最大的经度是。

3、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

A、北纬 15度B南纬20 度

C、北纬25 度

D、南纬30 度

4、下列地理坐标中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 )

A、西经 20 度,纬度0 度 B 、西经 45 度,纬度0 度

C、东经 155 度,北纬45 度

D、西经 19 度,南纬45 度5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B、东经 170 度属于西半球

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6、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沿同一经线圈飞行,最终又飞回北京,请问:飞机在

途中改变过方向吗?

7、与120O 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

A、60O W

B、60O E

C、160O W

D、120O W

8、下列各条线中,指示南北方向的是

( )

A、本初子午线

B、北纬90 度

C、赤道

D、南极圈

9、【2010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本初子午线是指:

A、180°经线

B、0°经线

C、东西半球分界线

D、南北半球分界线

10、地球上的某点,其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东侧为东半球,西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11、与6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60°E

B、120°W

C、120°E

D、0°

12、(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B: C:D: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

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

是。(填代号)

13读下图,完成下列习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A. 、;

B. 、。

(4)如果一架飞机从济南起飞,沿同一经线圈飞行,又回到济南。方向改变了吗?如果一直向西飞呢?

(5)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14、仔细观察,善于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教案认识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经纬网含义和作用。 2、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难点:经纬网的使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疑问:谁能告诉老师,足球的气门芯位于足球表面的什么位置?如果在地球以上粘贴一个“气门芯”标记,能确定出气门芯的位置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用经纬网定位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9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经纬网? (2)经纬网有何用途? (3)给出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位置: 40°N120°E、 25°S90°W、 72°N20°W、 55°S120°E (4)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纽约、伦敦、悉尼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肥城某中学李明同学想分别邀请巴西、法国和美国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经度160°的地方一同度假。他们能聚会在一起吗? 【教师精讲点拨】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错。 【探究结论】不会聚会在一起。可能会有(40°N,160°E)、(40°N,160°W)、(40°S,160°E)、(40°S,160°W)四个地点。 学习任务(二)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1、自主学习:自己制作小地球仪,要求 (1)在小乒乓球画出:南北两极、赤道,并且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 (2)标出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3)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在南北两极点各钻一个小孔,用铁丝为地球仪制作一个支架。 2、小组交流:在小组间展示制作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教师精讲点拨】注意各纬线之间的平行、经线之间的匀称。地球仪的倾斜角度。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 【想一想】假如一架飞机从沿同一经线圈飞行,不改变飞行方向,能不能飞回到?为什么? 2、【是真是假】家住的小民,一天接到远洋航船上工作的爸爸打来的电话。爸爸说:“我们的轮船正停在这样一个地方;轮船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小民的爸爸电话所说的地方是真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以及经纬网的使用。1. 面对普通经纬网地图:第一步: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代号(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判断依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材分析】 《地球与地球仪》一节是选自湘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它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地球和地球仪, 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础部份。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地 球的形状、经线和纬线等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学生自学自画、合作互助等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本节课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列表对比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1.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完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认识地球专项练习

《认识地球》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 2.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也叫0°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字母和表示。0°经线又叫,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字母和表示。 3._____既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与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纬度范围:0°--30°为纬度区;30°--60°为纬度区;60°--90°为纬度区。 6.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7.球体上的网格叫。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二、选择题 1.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 A. 正圆形球体 B. 纺锤形球状 C. 不规则球体 D. 规则球体 3.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 ..经过下列哪个大洋()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 本初子午线 B. 180度经线 C. 赤道(0度纬线) D. 西经20度经线5.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B. 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C. 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D. 纬线长度都相等 6.本初子午线是( ) 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 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 D. 南北两半球的分界线 7.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180°经线 B. 20°E,160°W C. 0°经线和0°纬线 D.20°W,160°E 8.人们规定划分东西两半球界线的理由是() A. 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陆地 B. 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海洋 C. 此经线圈大部分通过荒芜人烟的岛屿 D. 此经线圈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9.下列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C. 所与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 纬度30°~60°称为低纬度10.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 A. 预测某地天气 B. 寻找各种矿藏 C. 确定某地位置方向D.测量地形高度11.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A. 正好相等 B. 0°纬线是0°经线的两倍 C. 0°纬线较长 D. 0°经线较长 1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13.下列能正确的表示唯一的点的位置的是:() A.20°,160° B.0°,90° C.0°,180° D.2 0°,20°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地理:2.1《认识地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2.1《认识地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 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 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忆。

讲授新课: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 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 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故事,讨论,谈看法。 思考,回答、分析 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 面的;目的二是进一 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 现,需要多方考证, 不能简单下结论。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 探索精神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 别(平面、立体) 思考、回答 交流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 球,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 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 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分组讨论、达成意 见,各小组代表发言 举例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 活相联系,拓展学生 的思维。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学会描述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 力的培养,并学会描 述相关事物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教案(新版)湘教版

《认识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2)运用地球仪,能说出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划分,掌握中低高纬度和半球的划分标准; (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读图活动、多媒体展示等形式,使学生初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经度、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1.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和特点等学习内容; 2.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 读图、小组探究、列表比较、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地球卫星图片:地球,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人类对“球”形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

多媒体展示“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图片 师:古代是怎样看待天地关系的?(生答) 明确:“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一些人想象中的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而“浑天说”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的,他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在一些人的想像中,地球像一个蛋黄。 多媒体展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 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生读图回答: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师:地球卫星照片,让人类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 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球”体? 学生回答。 图片展示: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了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形状。 回顾: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主观猜测——环球航行——精确测量)提问: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形状的过程,你有何感悟?(学生回答。——鼓励学生要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提问:我们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呢?(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阅读材料,并回答) 明确: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提问:地球到底有多大?你能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生答) 明确: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所以说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过渡:地球是个巨大的星球,要掌握它的详细情况将会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二)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的图片 指导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地轴、南极、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练习题(新版)湘教版

2.1认识地球 一、单选题(共9题;共24分) 1.9月1日,句容市某中学举行开学仪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月1日,地球运行到右图轨道中的位置是() A. A—B之间 B. B—C之 间 C. C—D之 间 D. D—A之间 (2)这一天关于句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句容昼长夜 短 B. 句容寒冷干燥 C. 恰逢句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 D. 句容进入闷热潮湿的梅雨期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纬线长度都相 等 B. 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C.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 条 D. 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3.如图所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4.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 行 B.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 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 等 D. 纬线 指示南北方向 5.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 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度不同 B. 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 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 我们无锡的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6.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条纬线的长度是相等的 B. 各纬线相互平行 C. 纬线指示南北方 向 D. 纬线的形状都为半圆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据此读图,并完成以下问题。 (1)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教案 湘教版

《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教案.doc

《认识地球》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4、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6、知道经纬网含义和作用。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本14~~ 19 页,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的形状 _______ 。 2、了解地球的基本数据: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3、在图 2~~ 6 地球仪上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两极。 4、纬线的概念:纬线指示方向,所有纬线长度(相等、不等)最 长的纬线 是,长千米,纬线是(圆、半圆)? 5、纬度,划分南北纬的界线是南纬用字 母表示。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7、经线的概念。经线指示方向,经线 是(圆、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不等)

8、什么是经度,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 是。东经度 用字母表示,东经度用字母表示。 9、划分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 10、人们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 为 高纬度地区。 二、共同探究 1、完成连线题 经线约6 371千米 纬线约4万千米 赤道周长约5.1亿平方 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 A 地球表面积 B 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 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 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3、如果某人沿着任何一条纬线走,方向不变,能否回到原地?如果沿着任何一条经线走,不改变方向,是否又能回到原出发点? 4、如果想建一座房子使它的窗户四面朝北,这座房子应建在什么地方? 三、阅读课本19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经纬网?。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认识地球练习题

地图与认识地球习题 一、选择题(3′×15) 1、下列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 A.地形图B.人口分布图 C.气候图 D.河流图 2、在地图上,指向标指示的方向是() A.正东B.正西 C.正南 D.正北 3、图上l厘米代表实地距离l00千米,用数字比例尺表示是( ) A.1:10 000 000 B.1:100 C.1:1 000 000 D.1:100 000 4、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潍坊市地图 D.山东省地图 5、下列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上的指向标即图例 B.图例是图名 C.图例是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 D.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6、地球的形状是( ) A.平面B.正圆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D.圆柱体 7、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的纬度是 A.90°NB.23.5°S C.0°D.66.5°N 8、中纬度是指()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 9、表示东经的代号是() A.EB.W C.N D.S 10、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长度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互相平行,指示南北方向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11、A地的地理坐标是(12°N,121°W),B地的地理坐标是(15°S,121°W),A、B两地与赤道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相等 B.A地距赤道近 C.B地距赤道近?D.A地距赤道远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察的刘路路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回答12题。 12、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 112°W 13、划分成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 A.0o和180o经线圈?B.东经20o和西经160o经线圈 C.西经20o和东经160o经线圈? D.任何一个经线圈 14、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的是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15、地球上某点的经纬度为30°W、20°N,下列有关其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二、综合题(5小题,共55分) 16、读某村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注意指向标)面对此图,它的上、下、左、右的方向分别是: 上:下: 左: 右: (2)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从往流。 (3)一辆汽车从村庄向小河方向驶过公路桥,其行驶方向应是: 先从向再从向。 (3)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图中比例尺为1:40000,则A、B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1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完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认识地球专项练习.docx

《认识地球》专项练习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 A. 本初子午线 B. 180 度经线 C. 赤道( 0 度纬线) D. 西经 20 度经线 一、填空题5.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1.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亿 A. 地球仪上经线有 360 条 B. 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 C. 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D. 纬线长度都相等 2.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也叫 0°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 90°,分别用字母和表示。0°经线又叫,向东向西各有 180°,分别用字母和表示。 3._____ 既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与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纬度范围: 0° --30°为纬度区; 30° --60°为纬度区; 60° --90°为纬度区。 6.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经线 形状 (除外) 长度 指示方向 条数无数条 7.球体上的网格叫。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 个地点的位置。 二、选择题 1.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 正圆形球体 B. 纺锤形球状 C. 不规则球体 D. 规则球体 3.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下列哪个大洋() ..6.本初子午线是 () 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 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 D. 南北两半球的分界线 7.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 180 °经线 B. 20° E, 160 °W C. 0°经线和 0°纬线 D. 20° W, 160 °E 8.人们规定划分东西两半球界线的理由是() A.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陆地 B.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海洋 C.此经线圈大部分通过荒芜人烟的岛屿 D.此经线圈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9.下列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C. 所与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 纬度 30°~ 60°称为低纬度10.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 A. 预测某地天气 B. 寻找各种矿藏 C. 确定某地位置方向 D.测量地形高度11.地球上的 0°经线和 0°纬线相比()A. 正好相等 B. 0°纬线是 0°经线的两倍 C. 0°纬线较长 D. 0°经线较长 1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 持不变,那么() A.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13.下列能正确的表示唯一的点的位置的是:() A.20 °, 160° B.0°, 90° C.0 °, 180° D.2 0°, 20°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知识点 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认识地球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知识点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 表示。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4、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 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5、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 度;60°90°为高纬度。 6、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7、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经线(经度之和为180°),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8、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9、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现象。 10、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五个热量带和昼夜长短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1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12、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课后练习 1.地图的种类很多,有目的的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下面对地图的选择合理的是 A.在公园游览景点,选择看交通图 B.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导游图 C.1月了解发生在海地地震,应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D.了解某地气候特点,应查地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