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ZBWG0068课程类别综合型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课程负责人翟玲英课程归口系部物流管理系学时 34

编写执笔人翟玲英编写日期 2011 年 5 月 30 日

审定负责人审定日期年月日

审核负责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物流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于第一学年,34课时。物流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交通运输地理布局、产业布局及主要经济区域物流布局的特点及规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RS、GIS技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查询能力。

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区域物流地理布局,掌握我国及世界主要物流对象分布特点及主要商品的合理流向,掌握物流基础设施(铁、公、水、航空、管道)的布局特点及规律。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物流业务的要求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及其组合,正确选择运输工具,优化运输线路。遵循商品流通规律,根据商品产销分布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确定商品流向。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物流地理方面的基本素质,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能上的准备。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及学生的知识结构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点突出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体现现代物流职业标准的要求和职业素养。按照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组织以技能为目标,以素质为基础,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根据对物流管理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物流管理行业职业素养的要求,一般物流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物流管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成为本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主要依据。

(1)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

(2)结合岗位需求:选取的教学内容符合物流管理岗位实际工作的需求。使学习要求符合工作要求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3)结合学生实际: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现有的文化程度,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抓住高技能人才培养所要求的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度,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删减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对教材缺少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

(4)根据教学课时和实训条件选取教学内容和实训方案。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主要区域物流地理布局,熟悉主要物流对象在中国的布局及流动路径,世界大宗货物的分布及流动路径,掌握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及各种交通枢纽的布局,及时了解物流业及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动态。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资源布局、生产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结合物流业务内容选择经济的物流线路及物流方式的能力。

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绘制我国资源分布图,交通线路分布图,区域、城市和企业物流网络、物流节点分布图,并进行空间分析和查询。

跟踪行业新信息、新技术发展动态,调查研究、归纳整理相关资讯进行综合表达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内外物流地理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单元一绪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物流与地理的关系,了解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

MapInfo7软件的安装、启动,MapInfo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

关闭,MapInfo 7中文版中的基本操作、地图对象的基本选择操作

方法和绘图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地理条件对物流业的影响,了解我国物流地理布局,理解

目前我国物流经济圈形成的原因,具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

电子物流地图的能力,能够绘制中国政区及省区电子地图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

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

善于了解国内外物流地理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善于将

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地理的学习中,更好地训练动手操

作能力

教学内容物流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概况、四大区域性物流圈。MapInfo7软件的安装、启动,MapInfo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MapInfo 7中文版中的基本操作、地图对象的基本选择操作方法和绘图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物流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MapInfo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MapInfo 7中文版中的基本操作、地图对象的基本选择操作方法和绘图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物流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课时安排 4 理论课时 2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教学单元二公路运输布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公路运输的特点,了解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概况,我国国道主

干线五纵七横,7918高速公路网

能力目标

善于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地理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

熟练运用公路运输网络,查到某一公路干线或公路枢纽的位置,能

够根据物流业务内容选择经济效益最佳的公路线路和方式;能够绘

制专题电子地图:在图上标注我国国道主干线。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

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

善于了解国内外公路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公路运输的特点,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概况,我国国道线,五纵七横,7918高速公路网

教学重点我国干线公路网、高速公路网的布局教学难点我国国道干线、高速公路网的布局

课时安排 4 理论课时 2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教学单元三铁路运输布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铁路运输的特点,了解铁路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我国

主要铁路干线及枢纽的布局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铁路运输网络,根据物流业务正确选择铁路运输方式

及最短路径。能够绘制专题电子地图:在图上标注我国典型铁路干

线、主要铁路枢纽。

素质目标

善于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地理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

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

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

于了解国内外铁路物流地理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铁路运输的特点,铁路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枢纽的布局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我国重点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课时安排 4 理论课时 2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教学单元四水路运输布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水运业的发展概况,熟悉我国水运布局及主要水路运输干

线,了解我国水路运输枢纽的业务状况

能力目标

熟练运用水路运输图,查到某一主要水路运输线和主要港口,能够

根据物流业务内容运用水运网安排经济效益最佳的货运路线;能够

绘制专题电子地图:在图上标注我国内河水运干线、主要港口。素质目标

善于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地理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

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

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

于了解国内外水路物流地理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我国水运业的发展条件,我国主要水路运输干线,我国水路运输枢纽的业务状况及水路运输系统的构成

教学重点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京杭运河水系及其主要港口的布局,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布局及功能。

教学难点几条重要水系与河流的航运价值、航运特点、主要支流和重要港口的布局,沿海主要港口布局与功能,主要水路运输系统布局

课时安排 4 理论课时 2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教学单元五其他运输布局与物流地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航空、管道运输的特点,我国管道运输布局的基本架构,了

解我国主要航空线和主要机场布局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物流业务内容熟练运用航空运输网络安排经济效益最佳的

货运线路,了解我国管道运输网络布局及发展动态

素质目标

善于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地理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

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

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

于了解国内外航空物流、管道运输网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

惯。

教学内容我国航空、管道运输的特点,我国管道运输布局的基本架构,了解我国主要航空线和主要机场布局

教学重点管道运输布局的基本架构,我国主要航空线和主要机场布局教学难点管道运输布局的基本架构,我国主要机场布局

课时安排 4 理论课时 2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教学单元六产业业布局与物流地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农业物流的概念,熟悉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布局,粮

食、糖、盐等主要农产品的流向,了解我国农业物流的状况及发

展趋势。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熟悉我国主要工业原料、工业

品的布局。主要工业品的流动路径。掌握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了

解我国商业及商业物流发展现状,熟悉我国主要商品的流向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GIS软件绘制主要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能够根据资

源布局、产业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选择满足货物流动要求,

经济效益最佳的物流线路及物流方式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地

图,查找任一工业原料、能源的地理位置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

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

善于了解国内外农业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农业物流的概念,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的布局,了解我国农业物流的状况;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主要工业原料、工业品的布局,主要工业品的流动路径;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主要商业市场布局及主要商品的流向

教学重点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的布局,我国农业物流的状况;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的产销布局

教学难点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的布局,我国农业物流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主要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布局,主要商业市场及主要商品流向

课时安排 6 理论课时 4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教学单元七国际物流地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世界主要货物的分布及流向,熟悉主要海运航线、海峡、港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国际物流运输网络,安排经济效益最佳的海运线路,

选择国际、国内资源开展国际多式联运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

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

善于了解国际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世界主要大宗货物的分布及流向,世界主要海运航线,世界主要枢纽港口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大宗货物的分布及流向,主要海运航线、港口概况教学难点世界主要大宗货物的分布及流向,世界主要海运航线、港口

课时安排 4 理论课时 2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教学单元八区域物流地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区别经济区与行政区,了解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

区、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概况

能力目标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各主要经济区的范围、主要中心城市,了解其产

业基础、区域物流发展状况

素质目标

善于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地理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

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

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

于了解国内主要经济区物流发展动态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经济区与行政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概况

教学重点经济区与行政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港澳台地区产业基础、物流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我国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资源、铁矿资源的布局及流动路径

课时安排 4 理论课时 2 实践课时 2 理实一体

实训内容与课时安排

实训内容(项目)

电子物流地图制作

实训场地多媒体教室或机房

实训设备设施每个学生准备一份中国交通图,一份世界地图,电脑

考核要点每个学生在地图上查找资源的分布、产业布局、典型交通运输干线及主要枢纽,以自己的方式绘制电子物流地图。要求实训内容查找准确、标注清晰。

上交电子物流地图,正确回答问题

考核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课时安排根据每个单元讲授内容绘制,共10课时

实训内容二讨论:分组介绍重要港口,并制作沿海港口和长江干流港口物流地图实训场地多媒体教室,机房

实训设备设施地图、电脑

考核要点资料详实、可靠。

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文字与图示表达清晰,可参考性强。

小组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学习成果,课堂交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考核方式上交MapInfo电子地图,成果以ppt文档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课时安排课内2课时

实训内容三调查讨论:湖南农业物流发展现状实训场地多媒体教室

实训设备设施地图

考核要点调查资料详实、可靠。

研究报告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文字与图示表达清晰,可参考性强。小组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学习成果,课堂交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考核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检查课时安排课内2课时,课外4课时

实训内容四运用不同运输方式,设计主要商品的运输线路

实训场地机房

实训设备设施地图,电脑

考核要点制作电子地图,标注与图示表达清晰,可参考性强。

小组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学习成果,课堂交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考核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检查

课时安排2课时

实训内容五讨论分析:珠三角地区发展物流的优势与劣势

实训场地多媒体教室

实训设备设施地图

考核要点资料详实、可靠。

观点明确、逻辑性强、文字与图示表达清晰。

小组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学习成果,课堂交流语言规范、表达流畅,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考核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检查课时安排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实训内容六长沙新港码头参观

实训场地多媒体教室

实训设备设施企业现场

考核要点了解港口在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网络中的地位

了解港口挂靠主要船公司及其挂靠主要航线

了解港口集疏运的铁路、公路、水运条件和港口物流园区发展情况了解港口陆域布局和水域及航道布局

了解港口主要设施设备认知

考核方式每个学生上交码头参观后记,每组选取优秀作品在课堂上汇报,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优秀作品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络互动平台

课时安排课外5课时,课内2课时

4.课程实施

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多媒体教室、物流实训机房

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校外有实训基地及货运站、长沙港深水码头

网络资源建设:覆盖全校的无线网可浏览校内网络课程网站,方便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应用本课程技术知识应用的能力,学习能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团队融合、工作技巧)等。

1、启发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学中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中来,主动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以实际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围绕任务的完成而展开。如交给各组一个任务,指导学生运用MapInfo桌面地图信息软件绘制电子物流地图,并进行查询。3、讨论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设疑、设问等形式留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展开讨论。课堂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学生可带到课后继续讨论,去查阅资料,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收效很好。

4、现场教学法

通过组织学生到铁路站场、港口码头等单位参观调研,请兼职教师讲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5、教学做一体化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将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评价以形成性考核评价为主,采用笔试、口试、论文、制作作品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包括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等进行全面评价,体现课程考核的多元性。考核成绩分成三部分,即期末考核40%,平时考核20%,各种实训项目考核40%。

电子物流地图制作30%,项目调研讨论10%,期末开卷考核40%,平时课堂表现20%.

考核单元(情境)一我国物流地理布局概述

知识考核点物流地理的研究对象,我国区域物流圈

能力考核点能结合实际说明地理位置对物流的影响,了解各经济区域物流发展概况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内外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考核方式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单元(情境)二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介绍

知识考核点掌握MapInfo7软件的安装、启动,MapInfo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MapInfo 7中文版中的基本操作、地图对象的基本选择操作方法和绘图操作方法

能力考核点绘制电子地图:中国政区地图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铁路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考核方式实训考核

考核单元(情境)三铁路运输布局与物流地理知识考核点主要铁路干线、铁路枢纽布局、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

能力考核点能够熟练运用铁路运输网络,根据物流业务正确选择铁路运

输方式及最短路径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铁路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单元(情境)四公路运输布局与物流地理知识考核点公路运输的特点、我国国道干线网、高速公路网

能力考核点能够熟练运用公路运输网络,能够根据物流业务内容选择经济效益最佳的公路线路和方式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内外公路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

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考核单元(情境)五水路运输布局与物流地理

知识考核点我国水运业的发展条件,我国主要水路运输干线,我国水路

运输枢纽的业务状况

能力考核点熟练运用水路运输网络,查到某一主要水路运输线和主要港口,能够根据物流业务内容运用水运网安排经济效益最佳的

货运路线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内外水路物流地理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的良

好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单元(情境)六其他运输布局与物流地理

知识考核点航空运输的特点,我国的航空运输布局和机场布局,我国的航空公司,管道运输的特点。我国主要输油、气管道布局

能力考核点能够根据物流业务内容熟练运用航空运输网络和管道运输网络安排经济效益最佳的货运线路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内外航空物流、管道运输网发展的动态和新

技术的良好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单元(情境)七农业布局与物流地理

知识考核点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布局,粮食、糖、盐等主要农产品的流向,了解我国农业物流的状况

能力考核点能够根据资源布局、农业生产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选择满足货物流动要求,经济效益最隹的物流线路及物流方

式的能力。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内外农业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

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单元(情境)八工业业布局与物流地理

知识考核点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熟悉我国主要工业原料、工业品的布局。主要工业品的流动路径

能力考核点能够根据资源布局、工业生产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选择满足货物流动要求,经济效益最隹的物流线路及物流方

式的能力。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有关工业物流地理发展动态的良好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单元(情境)九区域物流地理

知识考核点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区别,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概况

能力考核点各主要经济区的范围、主要中心城市,产业基础、物流发展

状况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内主要经济区物流发展动态的良好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单元(情境)十国际物流地理

知识考核点世界主要资源布局、世界主要港口、海峡、航线布局

能力考核点能够熟练运用国际物流运输网络,根据物流业务内容安排经济效益最佳的海运线路,选择国际、国内资源开展国际多式

联运

素质考核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善于了解国际物流地理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物流地理》谢金龙,翟玲英,段圣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2、MapInfo7 中文版入门与提高,杜巧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3、《物流地理》刘景良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5.课程资源

学习参考书

1、《物流经济地理》王智利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物流地理》,张重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3、《商流与物流经济地理》,韦克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4、《物流经济地理》,杨丽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5、《国际物流地理》,王学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6、《物流经济地理》张海珍,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8月

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湖南现代物流职院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

专业网站:

中国水运网中国道路运输网中国公路网铁道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国物流与采购网长江航运网中国公路网其他说明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应用面较广的综合性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师生互动、网上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增强直观性和真实性,使用绘图软件根据教学内容绘制电子物流地图,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模式。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多收集最新的物流经济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4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江卫华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 课程负责人:江卫华编制时间:2017年3月1日 教研室主任:陈礼兴初审时间:2017年3月1日 系(部)主任:王峻审核时间:2017年3月1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国际货运代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货运安排合理化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物流管理实务、物流法律与惯例、报关实务、外贸单证缮制等多门课程知识及能力的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物流管理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等,后续课程《商品学》、《运输组织与管理》等。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专业中处于中心地位,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货运代理实务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特性,同时帮助学生获取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如报关、报检、运输保险、海关、金融、世界贸易组织等多方位信息。本课程与其他诸多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经济地理、海关通关实务等联系紧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国际货运代理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构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突出国际货运代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国际货运代理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模式,根据国际货运代理的主要学习内容来设计完成学习所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课内实训学时为0学时。理论学时占100%,实训学时占0%。 (六)课时安排说明

物流地理学习心得

物流地理学习心得 在这学期学的所有的专业课里,我最喜欢的,收获最多的都是在《物流地理》这门课上。一眨眼,这门课已经接近了尾声,心里充斥了不舍…… 刚一听说要开《物流地理》这门课的时候,我是对这门课又爱又恨的。恨,是因为我在高中时的地理基础就不扎实而又不得不学;爱,是因为我想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了解我们世界,至少,我觉得一个中国人最起码要了解我们国家的地理状况。而《物流地理》这门课正为我们提供了渠道。 还记得老师第一次布置下来的作业是让我们买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广东地图。一时间我就慌了,一个不懂地理的人拿着这三张地图该怎么办啊?但是,在接下来的每一节课里,有老师的耐心讲解再加上我对地理的兴趣,我开始相信自己真的能学好这门课。 每一次老师布置我们画地图时,我们都会开玩笑说,我们要去“趴”地图了。之所以用这个“趴”,是因为我们的空间范围有限,而地图却很大张,所以我们才起了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所以每次老师布置了作业后,我们都会找个“空旷”的地方,静静地去画地图,静静地领会每一块地方的神韵。“趴”在地图上,我们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原来我们国家是真的那么辽阔,原来我们世界是那么宽广。我们完成

了一次作业后都会有种打胜仗的感觉——我们又成功占领了一个领域,所以我们都变得特别容易满足。人,不是应该要学会满足,学会感恩吗? 在《物流地理》这门课上,我接触到了全新的专业知识。五纵七横,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物流中心,保税区,航区,航线……一个个专业名词出现在课堂上。在课下,我们则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这些名词背后更丰富的内涵。也是因为在这门课上,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与其他地方的差距是那么大的。一直以来,我们听到的新闻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我们只知道深圳很好。是的,深圳确实很好,但是要知道还有更好的其他城市,其他国家。 在我国已建成了五纵七横的公路运输网,并且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公路运输目前存在设备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和缺少市场信任体制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我国有大面积的内陆和适应发展中长距离运输能力的特点,改进基础设施和交通法规向高效率、高效能、低耗费、低排放的方向发展。水运运输能力大,投资省,能耗和占地少,成本低,适宜于中长途大宗散货的运输,在对外贸易中占85%-90%;我国水运运输系统的基本框架是“两纵两横”,两纵指京杭运河和沿海地区,两横指长江和西江。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国土资源、

物流经济地理作业

经济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经济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 试卷编号:7578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地理》试题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 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 、 与 的过程。 2、物流经济地理研究方法中的企业调查法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 。 3、农业生产的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 、 。 4、我国棉纺织工业具有“ 、 ”的布局特征。 5、影响造纸工业布局的因素:原料因素、水源因素、 和 。 6、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具有 、 、技术含量高、标准化要求较高等特点。 7、划分直接腹地的方法有 和 8、我国石油的基本流向是“ ”、“ ” 9、各种运输方式要适应物流的发展,首先必须确立 的思想。 10、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和 的发展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 1、“物流”一词在国内日益推广,物流概念在我国各个领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在哪一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之后出现的?( ) A. 6 B. 7 C. 8 D. 9 2、以下不属于反映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是( ) A.城市物流区位商 B.城市物流基地数 C.市场繁荣度 D.货运量比重 3、我国最重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基地是( ) A.上海地区 B.武汉钢铁公司 C.津京唐地区 D.鞍本地区 4、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水平 B.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 C.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D.生产布局状况 5、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生产力布局上实行的是( )发展战略。 A.国家投资向内地倾斜,大力支援三线建设B.均衡布局C.向沿海倾斜,提出沿海发展战略D.内陆地区发展战略 6、将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发展地带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湾地区 D.中西部地区 7、以下我国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布局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的城市群物流圈已具规模 B.西部地带城市物流起步较迟,但发展迅速 C.中部地带的城市物流基础较好,但城市物流业发展缓慢 D.中部地带完整意义的城市物流圈已经形成 8、国际物流的空间结构演变顺序是( ) A.地中海时代—太平洋时代—大西洋时代 B. 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 C.大西洋时代—地中海时代—太平洋时代 D.太平洋时代—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运)》是高等职业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作用是使学生学习到该领域的主要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到具体的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海运地理方面的常识,熟知不同类型运输方式对货物的适用性,了解不同类型的船舶对货主货物的适应性,了解货物出口地或目的港国家的海运法规,港口操作习惯等,熟练操作海上货物运输的单证,懂得海关手续和港口作业流程。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证为辅助,要求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综合知识,掌握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工作和进出口业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运)》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前续课程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贸易、国际商事法律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后继课程:进出口检验检疫实务、报关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本课程按照适应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设精品课程,紧密配合国际货代行业标准的考核模块进行教学内容体系与结构模式的构建。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中,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努力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保持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又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调以实例为引导、以实训为手段、以实际技能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设置能培养出基层和业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并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由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课程开发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等组成专业调研小组,采取咨询、查阅、专家访谈、出国学习、企业实地调研分析等方式,深入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中国外运、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贸促会、淄博海关、淄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神州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开展调研;还派出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掌握国际货代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在深度论证的基础上,得到该课程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将它转化为“以实际业务为流程、以真实任务为依托”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加以实施。具体思路如下 1.突出“以实务为中心,以案例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创新地构建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实战法。 2.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设优质课程,力求多角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示范建设的效应。 3.课程教学将紧密配合国际货运行业标准的考核模块进行教学内容体系与结构模式的构建,对接最新国家政策与行业规范;

物流经济地理考试课试题A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二〇一〇--二〇一一学年第 一 学期考试课试卷 一、填空题(15分) 1、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 物流现象 ),研究各种物流的( 地域布局问题 )的科学。 2、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物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 )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分别是: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 环渤海物流圈 );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以( 厦门和福州 )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 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 3、中国畜牧业可划分为牧区、农区、( 半农半牧区 )和( 郊区 )4种类型地区。 4、工业物流可分为重工业物流和轻工业物流,其中重工业物流研究的对象是( 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 );轻工业物流研究的对象是( 纺织。。,造纸。。,食 品。。 )。 二、选择题(7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成 绩 得 分 课程: 物流经济地理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 091 姓名 学号 试 卷 装 订 线 考生请注意:不得将本试卷及所附的答题纸和稿纸带离考场

1.某同学在超市买到下列四种商品,其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D ) 2 .某同学在署假游记中写到:那天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起了我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中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C ) A.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3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D ) A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 .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4.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描述的受气候影响较大的部门是.( D ) A .航空运输 B.商业贸易 C .工业生产 D .农业生产 5 .按照因地制宜的方针,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特色为发展( A ) A .基塘生产 B .绿洲农业 C .旱作农业 D .生态农业 6.关于可再生资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B ) A .应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 B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必节约 C .由于不合理、无限制地利用黄河水,以致黄河断流 D .由于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我国成为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7 .以下一组全部是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D ) A .土地石油 B .森林煤矿 C .水铁矿 D .天然气铜矿 三、读图分析题(14分):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识 二、课程性质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物流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运输作为物流最重要的环节,其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配套能力与社会化服务的作业呈现不断强化趋势,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是基于工作内容开发的,它主要通过了解公路、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学生能根据工作任务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制定工作计划,编制和办理各种运输单证。本学习领域(课程)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学习领域(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设计思想 本学习领域按照“16653”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即“1岗6情境6步法5单3评价”。针对运输物流员岗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和调运计划6个学习情境,按照6步法实施教学,应用任务单、作业单、工作单、记录单和评价单等5个单证完成运输任务,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物流运输管理学习领域的学习评价。 (1)课程开发按照企业(行业)调研→分析调研报告→确定 行动领域→转换 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实施教学内容(教学六步法)→组织学习效果评价的路径推进,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工作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讲授、情景模拟等方法,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贯穿在学习领域中。 (2)将物流管理专业原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解构。原有的运输实务、物流法规、物流地理等课程的知识重构后形成了物流运输管理学习领域。 (3)在学习领域在整体设计上,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运输任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任务驱动构建课程体系。在本学习领域以培养运输管理能力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运输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 理) 综合知识模块一农业生产 布局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稻谷主要分布于淮 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 以东地区;玉米主要分 布于东北至西南地区; 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淮河

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地区;春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地区。 2.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3.我国桑蚕茧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4.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来源有牧草、农副产品及食品、畜产、水

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等。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特点。甘蔗主产省份有

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省份有黑、吉、辽、内蒙、新疆。 7.我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主要分布于琼、粤、滇、桂、闽等省。 8.我国用材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我国经

济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9.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区正在由华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10.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主要有浙、湘、皖、川、闽等省。 11.我国海洋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12.以长江、钱塘江、淮河流域三大水系为主

物流系统计划课程实践课程标准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实践》课程标准 适用班级:物流管理 < 本)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践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案环节,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教案计划的 要求,学生在 学习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及运筹学等平台课后,应学习《物流系统规划设 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教案环节,初步建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 和方法,了解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 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从此基础上,进 一步掌握物流系统分析、优化和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系统方案的设计方法与 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技术,了解物流系统方案决策实施的办法以及控制流程,培养学生从 整体上构建物流系统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本次实训时间周。具体时间分配见下表: 序号 内 容 学时 1 实验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总体认知 6 实验二:企业经营地区市场潜力预测 实验三:企业经营地区范围内社会购买力的发展趋势预测 2 实验四:企业所生产和经营产品的需求趋势预测 8 实验五: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成功率预测 实验六:产品市场占有情况预测 实验七: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 3 实验八: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评价 6 实验九: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设计 4 实验十:配送中心系统布局优化 12 实验十一:配送中心配送业务流程设计 实验十二:单一起讫点的运输线路规划 5 实验十三:多起讫点的运输线路规划 10 实验十四:起讫点重合的运输线路规划 实验十五:运输流量规划 6 实验十六:系统备选方案环境条件评价 6 实验十七:系统备选方案满意度的实现与保证分析 总计 48 三、实验内容与目的 实验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总体认知 实验目的: 、八、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重工业物流地理综合知识模块一我国重工业总体发展情况与布局因素 综合练习题 【综合训练1】理论部分 一、填空 1.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在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结构和宏观布局中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2. 今后我国重工业应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技术推动、内外结合、效率提高、环境友好的新型重工业发展道路。 3.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能源富集地区,重点发展的是能源开发。 4. 长江将全国三个工业、城市、人口聚集地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武 汉地区和重庆地区连接在一起,促进了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之间社会经济的合作和协调发展。 5. 运量较小、运费在商品总销售成本中的比重较低的电子工业、精细化工、及许多轻工生产,它们的布点更多地取决于市场、技术、信息及投资来源等 二、选择 1. 进行重工业布局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A 技术因素 B 自然因素 C 运输因素 D 地理区位因素 2.根据你所掌握的重工业知识,指出下框中哪些社会产业属于重工业范围。 V水力发电业□餐饮服务业V炼钢业□V硫酸制造业服装生产业 V化肥制造业□食品业V水泥制造业V起重机械制造业日用品制造业 家电制造业金融业V汽车生产业V光学仪器生产业渔业交通运输业□ 三、简答 1.重工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找出你较熟悉的一种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重工业主要包括: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如开采石油、开采矿石、开采木材、冶金、炼焦、化工、水泥、电力、金属结构、农用化肥、农药等等产业,都属于重工业的范围。 2.我国当前重工业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有哪些? 上网查询 3.列举一些我国当前重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物流管理基础 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三年制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物流管理基础》是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同时面向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物流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流业务、物流行业、物流管理、物流发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掌握现代物流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管理方法和主要领域。本课程强调理论层面的介绍,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操作层面涉及较少。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体系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流的相关概念,了解物流系统,掌握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熟悉物流企业作业管理与运作,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物流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物流的总体框架有所掌握,为下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 本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管理知识,就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业务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物流师、报检员或报关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三、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实践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1/12。所有实践教学全部采取随堂的方式进行,无独立实践项目。各随堂实践项目的要求,在本大纲相关专题部分体现,不单独列出。实践方式,根据条件准备情况,可以组织企业现场教学,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应物流企业视频材料实施。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建议 本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入门的核心课程,对给学生打下专业学习的坚实基础和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环节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应强化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目标,结合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业务及特点,强调对物流管理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以及利用各重要知识点结合现代物流企业实际进行具体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形成的提升。在课堂讲解与随堂练习、教学实践和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注重体现教学的重点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思考。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层面的讲解,同时为避免理论的空泛和理解上的偏差,应注意采用组织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方式,开展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将理论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避免灌输式教学,避免让学生背记大量的尚未理解的教条,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独立思考以及企业实践来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心得体会 物流地理的学习心得体会3篇

物流地理的学习心得体会3篇 物流地理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三个月物流专业的实习,对物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此实习中充分了解物流企业相关的运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切身体会到工作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以往对于物流管理概念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书本知识。对于物流的本身感到很神秘,难以想象现实中的物流业和心目中的物流业有那些不同之处。对于物流,知道它是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的简单。通过这几天上机实习的简单了解,使我对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突破于书本上

固定的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到实际操作中的繁琐步骤,一个企业的运营所包含的诸多部门和所发挥的职能作用之间相互紧密联系着。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与学习中我们应该多学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平常我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学习和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然而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特别的今年的金融危机在就业形式极具尖锐的时期,我们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更多的经验,不至于到以后才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今天我们有机会在实训课上接处了浙科软件,它把我们日常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紧密的接合了起来,这让我们深刻明白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环节。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物流地理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这学期上了陈朝萌老师的《物流地理》一课,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通过老师的课程,我也体悟到很多的道理和学习方式。使我感受良多。 在他的教导下,我最大的感受是,陈老师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溶化学生心头的冰霜,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听了陈老师的讲座,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思考:传统课堂上,我们教师常常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以成人的思维来备

《物流学》大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物流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称为生产物流。生产物流和生产流程同步,是从原材料购进开始直到产成品发送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 2订货周期:又称订货提前期。从客户的角度讲,是指从准备订货到货物收到的间隔时间。 3. ABC分类管理方法:就是将库存物资按重要程度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4 物流结点:是物流网络中物流线路的连接点或端点。 5 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6 保税区:指一国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注册的特定地区。 7 库存持有成本:指和库存数量相关的成本,它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通常是物流成本中较大的一部分。库存持有成本的发生主要由库存控制、包装、废弃物处理等物流活动引起。它是与库存水平有关的那部分成本,其组成包括库存商品所占用的资金成本,库存服务成本(相关保险和税收),仓储空间成本以及库存风险成本。 二,简答 1. 物流的运输方式有哪些?答:运输方式一般分为7种,(1)轨道(铁路)(2)海洋(3)航空(4)公路(5)管道(6)内河水运(7)多式联运 2. 选择供应商的要素有哪些? 答:(1)技术水平,衡量一个企业素质高低,关键因素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水平,供应商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供应商能否不断改进产品,是否能长远发展。(2)产品的质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要求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常言道:“一分钱,一分货。”质量太低,虽然价格低,但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质量稳定,以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要;质量太高(精度太高),价格也高,会给企业带来浪费。另外,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稳定,以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3)生产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能向企业提供所需的一定量的产品,且与企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 (4)价格,价格是构成采购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价格太高,会提高采购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然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这里的低价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价格低的供应商。 (5)服务水平,从现代营销观念看,企业采购回来的不仅是产品,而且还包括服务,特别是采购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时,一定要选择能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商。(6)信誉,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选择有较高声誉、经营稳定、财务状况好的供应商,以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7)结算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保有的现金越多,越有利于公司的周转,较长给供货商的付款时间,对于公司的营运有着正向的作用,O/A结算天数也是确定一个供应商资金雄厚能力的一个方面。 (8)快速响应能力,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交货期越来越短,企业要求供应商能有较好的响应能力,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要。 (9)其它,地理位置、交货准确率、提供产品的规格种类是否齐全,同行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价、供应商的管理水平、供应商是否愿为企业构建库存等也是应考虑的因素。总之,要合理选择供应商,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通过一定的评价选择令人满意的供应商。 3. 主要的配送模式有哪些?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广西商业学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树立供应链管理这种战略意识,具有从事供应链相关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及客户服务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含义; 2.了解物流的功能要素; 3.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 4.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5.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 6.明白供应链组织构建; 7.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的绩效评价; 8.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具有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物流业务(仓储、运输、搬运、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操作流程技能等;具有熟练的供应链管理业务(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能力。 2.方法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取得相应IT认证资格,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标准

(一)基础模块 1.物流的概述 1)物流的概念 2)物流的作用 3)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物流的功能要素 1)运输 2)仓储 3)装卸搬运 4)包装 5)配送 6)物流信息 3.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3)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4.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 1)采购管理 2)库存管理 3)客户服务管理 4)供应商关系管理 5.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1)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概述 2)条码技术 3)射频识别技术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5)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6.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 1)快速反应系统(QR) 2)有效客户反应(ECR) 3)电子订货系统(EOS) 4)订单处理系统(OPS)

物流地理教案肉1、2

导入:新授: & / ! 1、开场白,自我介绍,上课要求(课代表) 2、简单介绍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 ¥ 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一、新课引入 结合现代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通过分析物流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港澳台,分别介绍了各个区域的农业、工业、商业以及物流的发展概况。本文最后还介绍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经济情况,以便读者对全球物流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导向问题: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理论名词: 1、【 2、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 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

@ 、] | 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2生产力布局的层次 ①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布局。这是宏观层次的布局 ) ②生产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这是中观层次的布局 ③企业区位的选定,这是微观层次的布局。 生产力布局原则 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生产力的布局原则,主要有: ①调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 < ②企业布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③地区专门化与地区多样化发展相结合; ④根据各类企业的指向性,选择最佳区位。 生产力布局因素 生产力布局是随各种布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因素主要有:①自然因素。即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 ②人口因素。主要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 ③技术因素。主要指科学技术总水平、企业的技术装备及新技术掌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④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开拓的历史特点,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形成的经济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三年制高职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2014年6月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正迅猛地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和社会化。由设备引进、技术克隆迈上自主开发、数据挖掘与知识创新的新台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在国外已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国内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军事等众多领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该课程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最基本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包括信息、数据、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本课程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本课程目标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4、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 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本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和网络资源;要积极利用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 编制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0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0 (二)课程基本理念 0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二、课程目标 (1) (一)专业知识目标 (1) (二)职业能力目标 (1) (三)职业素质目标 (1) (四)方法能力目标 (1) (五)社会能力目标 (2)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2) (一)学习领域的描述 (2) (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 (3) 四、课程实施 (6)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6)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7) (一)硬件条件 (7) (二)师资条件 (8) (三)教材编写 (8)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8) 七、参考文献 (8) 八、其他说明 (9)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学时:90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课程是物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物流地理的分布,能够合理的结合在运输当中,一方面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保证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 课程作用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对物流地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都是物流专业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物流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物流地理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技术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个合理安全的把物流地理运用到物流运输当中,为学习后续课打下必要时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六共同”等。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

物流经济地理试题一及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2.下列()不是海洋运输的特点。 A.航期准确 B.运量大 C.通过能力强 D.运费低 3.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 A.2010 B.2015 C.2018 D.2020 4.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铁路机车是()。 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太阳能机车 5.最具灵活性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远洋运输 6.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是()。 A.动力性 B.燃料经济性 C.通过性 D.容量 7.不适合航空运输货物的是()。 A.高附加值产品 B.紧急救援物资 C.生鲜食品 D.大宗低值物品8.在我国内地,枢纽机场仅包括以下三个机场,其中不包括()。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昆明 9.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稳居世界第()。 A.一B.二C.三D.四 10.狭义国际物流中的“物”具体是指()。 A.转运物资B.过境物资C.援助物资D.进出口商品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在城市和地区范围内,按照层次关系规划和配置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

2.目前我国建设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由棉花基地、花生基地和()。3.我国商品粮基地大致可分四种类型,包括南方高产商品粮基地、东北低产商品粮基地、西北半干旱区商品粮基地和和()。 4.()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 5.海上航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安全、货运、港口和 ( )等因素。 6.()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7.()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牵引列车运行。 8.1988年,中国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这是中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 9.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通常为()以内。 10.我国原油管道始建于()年。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物流基地 2.农业物流 3.经济特区 4.水路运输 5.国际铁路联运 四、论述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我国农业物流的特点是什么? 2.物流与重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3.国际物流的特点有哪些? 4.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什么?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运输管理实务》是物理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可满足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在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业务岗位上任职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要求。以研究货物高效位移为首要任务,利用现代物流设施设备来实现最经济的商品输送活动并把握规律性的应用科学。该课程的前续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快递业务管理》、《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等课程。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与设计上倡导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整合理论课程、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个来自物流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加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锻炼。在课程总体结构的设计上,遵循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按照物流企业运输活动的实际流程展开。通过完成各个实训项目,逐渐树立过程意识、成果意识和质量意识。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设计思路:在分析企业运输管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物流运输业务完成的需要构建课程工作任务;通过项目和任务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本课程以不同运输方式承担的运输业务为载体设计工作任务,内容包括: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多式联运以及配送业务管理。以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并以业务流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从该项业务的准备货委托开始,到货物交付结束。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让学生在职业情景中模拟托运方、代理人与承运方等不同角色学习业务操作,并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方式练就相关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