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荣 新法规下的新药研发项目管理及研发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解析规避侵权的药品研发思路

改良性创新无疑是通向研发成功彼岸最快捷的途径。那么,如何能既达目的,又能有效地规避侵权呢? 从是否涉及他人有效专利角度看,改良性创新的结果可分为如下两类: 一类为在公知公用技术基础上的创新。这类创新不涉及他人有效专利,依该创新成果获得的专利不是他人有效专利的从属专利,新成果专利权人自行实施自己的专利不会侵犯他人专利权。 另一类为在他人有效专利基础上的创新。改良成果发明人获得的专利,是他人基础专利的从属专利。专利法规定,从属专利的专利权人实施自己的专利,也要得到基础专利的专利权人的许可,否则涉嫌专利侵权。但是,在后发明的从属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和在先发明的基础专利的专利权人协商交叉许可。这样,在后发明人可显著减少或免除昂贵的专利许可费用。如果在适当长的时间,双方即使以合理的价格也谈不拢许可协议,从属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依专利法要求强制许可。 以公知技术为基础 笔者以一件注射液专利为例,介绍利用公知技术进行创新的思路。 DX是一种抗恶性肿瘤的有效成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乙醇中

溶解度大,文献报道其需要用表面活性剂和乙醇为主的注射剂配方。 某外国制药公司拥有“以DX为主组分的新组合物”专利(以下简称“021专利”),其保护的是DX的注射剂配方。021专利只有一项权利要求,即含有DX的可注射组合物,其由两个室组成,其中一个室为存在于吐温80中的DX的溶液,并且另一个室带有选自葡萄糖、甘油、山梨醇、甘露(糖)醇、甘氨酸、聚乙二醇、丙二醇、苄醇、乙醇的稀释添加剂,其中添加剂与吐温80的重量比大于6%并小于38%。 021专利是另一件专利申请(以下简称“931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931专利申请已被我国知识产权专利局驳回。因此,931专利申请中的技术容属于公知技术。我国企业如要规避021专利,可以借鉴931专利申请中的技术思路。 例如:931专利申请中公开了DX注射剂中所有的添加剂是分子量小于200的有机化合物,该添加剂选自带有羟基基团或胺基功能基的有机衍生物。我国制药企业在研发DX注射剂配方时,可以考虑选择分子量小于200、带有羟基或胺基的化合物,用作DX注射剂的稀释添加剂,但是,如果其也是“由两个室组成,其中一个室为存在于吐温80中的DX的溶液”,且“添加剂与吐温80的重量比大于6%并小于38%”时,务必要避开“葡萄糖、甘油、山梨醇、甘露(糖)醇、甘氨酸、聚乙二醇、丙二醇、苄醇、乙醇”。 利用禁止反悔原则

新药研发的定义及过程

.2新药研发的定义及过程 从新化合物的发现到新药成功上市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是 一项系统的技术创新工程,其通过试验不断改进药物性能,并证明该药物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经过严格的科学审查,最后取得发给的允许上市 的证明文件。 从完整意义上说,新药的研发过程需要历经“药物发现”、“药物临床前研究” 及“药物临床研究”三个阶段。通常,“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药物临床研究” 这两个研究阶段又被统称为“开发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工作相互关联并且各有 侧重点。 “药物发现”环节是药物研发活动的开始,具有浓厚的科研探索性质,旨在 找到并确定针对某一疾病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作用 机理的研究、大量化合物的合成、活性研究等以寻找先导化合物为目的的研 究工作,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甚至基因组学 等学科。药物发现处于新药研发早期,是一项创新程度及偶然性极高的科研 活动,失败率极高,不但需要极高的科研水平,且投入巨大,所以往往由高 校或者科研院所在从事基础研究中完成,研发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学 校科研经费拨款,各级政府科研计划资助等,以及部分制药公司的资金投入。 “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最为复杂的环节,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其主要目的 是针对己经确定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一系列非人体试验的研究, 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需要向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临床试验申请并接受技术审 评,审评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研究阶段。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药学研究,安 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评价等成药性研究内容参见图一,涉及到药物化学、 药剂学、药物分 析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毒理学等学科。

(完整版)医药信息数据库

医药信息数据库 Dialog中与医药相关的数据库有192个,与化学相关的数据库有65个,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数据库有25个。Dialog数据库对于医药研发的全部过程提供完整的信息支持。 药物的生命循环 通常,从药物研发到普通药品上中须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①研发筛选(R&D Screening),包括市场凋查(Market Survey)与专利调查(Patent Survey);②临床前研究(Preclincal Studies); ③临床阶段(Clinical Phases); ④新药批准上市(New Drug Approval); 整个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缺一环而不可。在药物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精心加上处理过的专业信息。我们应该选择针对性强、质量高、覆盖面大、有权威性的检索工具。另外,信息源的可靠性、获取数据的方便性、检索的效率都是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因素。DIALOG系统具有600多个数据库,其中和制药相关的数据达200个,这些数据库在为制药企业提供各个环节数据和信息的同时,还利用其功能庞大的指令检索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信息和情报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医药数据库介绍如下: ADIS R&D Insight (ADIS 药物研发数据库) ADIS药物研发数据库是Adis International公司的产品。该数据库的信息来源InPharma、Reactions、PharmacoEconomics & Outcomes News、Clinical Trial Insights等2300种以上的药物、生物专业期刊,国际会议,公司年报和新闻报道等公开资料和非公开资料。数据库内容包括每种药品的普通名,同义名,商品名,开发公司,国家及开发阶段,所有权信息,峰期销售额,专利失效期,不良事件,药理学,药动力学,药效学,副反应,治疗实验,开发历史,注册信息和参考文献等等。 IMS R&D Focus (IMS 药物研发数据库) IMS药物研发数据库是IMS HEALTH公司的产品。该数据库偏重药物的商业信息,信息来源于药物公司调研、高层访谈和官方发布的资料,还包括一些医学期刊、国际会议,科学论文和专利文献等数据库内容包括每种药品的属名、药厂编号、CAS注册号、化学名称、同义词、治疗说明、专利文摘、发展历史、世界范围发展的最新阶段、商业潜力、公司活动、科研进展和专利信息。

第九章--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第九章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三十七条为了加强联合药业研发项目投入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实行项目成本核算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研发项目投入核算体系。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的目的是规范研发项目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明确公司各成本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十九条成本核算的管理,除应遵循本办法外,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律制度、公司其他成本核算的规定。 第四十条研发项目的投入来源于公司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来源有: (一)企业外各级各类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二)公司划拨的科研经费。 (三)科研成果转化收入。 (四)其它形式的科研经费来源。 第二节研发项目投入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第四十一条研发项目成本核算管理是应体现研发中心、各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组共同参与的一种事中控制的成本管理活动。 第四十二条研发项目成本管理内容 (一)研发项目成本管理是对研发项目成本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成本预测与计划、成本实施、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以及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建设(整 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等,是研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司经 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根据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制定研发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作为降低项目成本费用的努力方向,作为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依据;

(三)根据成本计划、相应的消耗定额和有关制度,控制各项成本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促使各项目组执行成本计划、节约费用、降低成本和消耗; (四)正确及时的进行成本核算,反应各项目组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并按规定为管理提供必要的成本数据; (五)针对各研发项目成本的形成进行监督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研发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六)分析和考核各项消耗定额、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和结果,促使研发项目组改进项目管理,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十三条项目成本管理权限 研发经费是公司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开发的专项经费,各种渠道来源的研发经费必须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研发经费实行分类管理,公司各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一)研发中心的职责 1、负责立项项目的合同审核、管理等; 2、指导和组织项目组编制项目预算,结合财务部提供的项目组资金使用情况、成本信息,分析成本报表,向项目组发出异常成本预警,指导项目组控制成本; 3、掌握资金使用计划及资金调整计划,负责研发项目经费的有关分配比例、外协费及控制标准的管理; 4、掌握项目结算结果,负责项目结题的管理,组织开展项目组的成本控制考核评价工作; 5、审核项目奖金发放标准; 6、配合计财处做好立项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计划财务部的职责 1、负责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2、负责对已到科研项目经费办理入账手续; 3、负责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科研项目任务书及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在其权限范围内合理使用科研项目经费; 4、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审查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各种报表。 5、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6、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有关决算进行审计;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在哪儿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在哪儿 我国是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更是药品消费大国,但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化学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其中97%为仿制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有关专家对我国制药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调整品种结构多搞"立体交叉" 如今,人们珍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契机。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区域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消费对象进一步拓宽,消费选择更为广泛,消费目的由防病治病扩大到健身益智,消费求新、求天然、求疗效好。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药品需求及市场的多层次性要求药品开发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但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李舜年提出,我国目前虽然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并有相当数量出口。但部分品种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尚未根本改变。一些企业在进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中没有和品种结构调整相结合,而是单纯地扩大生产能力,投入没有得到回报,造成资金沉淀、设备闲置,加剧了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矛盾。产品趋同化严重,市场竞争、价格竞争激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晓良认为,企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各国正在研制的1000多种新药中,有400多种生物新药用于癌症,26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用于心脏病、心肌梗塞、AIDS、精神病的药物也有100多种,另有糖尿病药物25种。 本土企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应根据我国人口病种发生的频率,在结构层次上,多一些"立体交叉",尽量减少"平面碰撞",特别要减少低水平重复。结合我国医药市场需求,肝炎药物、肝硬化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心血管药物等应是企业研发方向。作为发展中国家,抗感染药物仍为市场需求最大的品种之一。随着社会进步,竞争加剧,精神病治疗药物的市场也将不断加大,而这一领域一直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弱项,而在发达国家中,抗抑郁药已成为最热销的药物之一。 重视二次开发加强制剂研究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沈慧凤认为,国际上由于新药投入风险愈来愈大,要求显著提高,因此新药开发相对放缓,在人们不断开发老药新用途的前提下,药物研发已进入了制剂时代,而药物释放技术(DDS)正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由于药物释放技术可在治疗允许范围内维持稳定的药物水平,延长作用时间,可定向释放至疾病的组织或器官,并按照药动学原理定时定量释放,能更好满足医疗与患者的需要,因此DDS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需要终生服药、用药量大、药物

总的来说新药的研发分为两个阶段

总的来说新药的研发分为两个阶段:研究和开发。这两个阶段是相继发生有互相联系的。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志是候选药物的确定,即在确定候选药物之前为研究阶段,确定之后的工作为开发阶段。所谓候选药物是指拟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试验并进入临床研究的活性化合物。 研究阶段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即靶标的确定,模型的建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一、靶标的确立 确定治疗的疾病目标和作用的环节和靶标,是创制新药的出发点,也是以后施行的各种操作的依据。药物的靶标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等。作用于不同的靶标的药物在全部药物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以2000年为例,在全世界药物的销售总额中,酶抑制剂占32.4%,转运蛋白抑制剂占16.0%,受体激动剂占9.1%,受体拮抗剂占10.7%,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占9.1%等等。目前,较为新兴的确认靶标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或进行基因敲除以验证与特定代谢途径相关或表型的靶标。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不能完全消除由敲除所带来的其他效应(例如因代偿机制的启动而导致的表型的改变等)。二是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通过抑制特定的信使RNA对蛋白质的翻译来确认新的靶标。例如嵌入小核核糖核酸(snRNA)控制基因的表达,对确证靶标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的确立 靶标选定以后,要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活性。通常要制订出筛选标准,如果化合物符合这些标准,则研究项目继续进行;若未能满足标准,则应尽早结束研究。一般试验模型标准大致上有:化合物体外实验的活性强度;动物模型是否能反映人体相应的疾病状态;药物的剂量(浓度)——效应关系,等等。可定量重复的体外模型是评价化合物活性的前提。近几年来,为了规避药物开发的后期风险,一般同时进行药物的药代动力模型评价(ADME评价)、药物稳定性试验等。 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新药研制的第三步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所谓先导化合物(leading compound),也称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NCE),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因为目前的知识还不足以渊博到以足够的受体机制指导药物设计以使药物的合成不必使用预先已知的模型,所以,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一方面有赖于以上两步所确定的受体和模型,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整个药物研发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先导化合物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对天然活性物质的挖掘、现有药物不良作用的改进以及药物合成心中间体的筛选等。目前,主要有两个获得新的先导化合物的途径。一是广泛筛选,这种毫无依据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上其实是比较有效的。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这个原因,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随机性很强,如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本份被发现具有抗菌作用因而被开发成为一系列诸如萨罗的抗生素;又如对染料中间体的筛选发现了苯胺以及乙酰苯胺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经改造得到了非那西丁和乙酰氨基酚等。近二十年来,计算机预筛被用于这一过程,大大加快了研究进程。另外,先导化合物的合理设计近年来也越来越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所谓合理设计,是指根据已知的受体(或受体未知但有一系列配体的构效关系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先导化合物设计,这种方法有别于一般普遍筛选的显著特点在于目的性强,有利于各种构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前

药物研发标准工作程序

生效日期: *******有限公司药物研发标准工作程序 目的: 将公司研发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保证研发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职能部门药物(辅料)研发的日常工作运行。 职责: 总经理,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 引用文件: 无 规程: 1项目立项工作程序 1.1 专利信息部专职信息人员负责研发项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按月/季度形成报告,提交给研发中心总经理,备项目筛选用。 1.2 总经理根据相关信息和市场反馈情况不定期确立拟开发品种,并下达项目调研任务。 1.3 合成、分析、制剂、药理毒理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指派专人进行分头调研,并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附表A1)。 1.4 总经理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科研人员进行初步论证,确认可立项项目,由专利信息部指派专人完成《项目建议书》(附表A2)和《项目立项审批表》(附表A3)。 1.5 研发中心向集团提交《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立项审批表》,并由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报集团审批。 1.6 对于批准立项的项目由药事管理部牵头,各部门配合完成《项目开发方案》(附表A4),经技术委员会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正式开题。

生效日期: 2研究工作程序 2.1临床前研究工作程序 2.1.1 项目确立后一周内总经理下达实施项目任务,由药事管理部协调各部门研究进度并以《项目计划实施任务通知书》(附表A5)的形式知会各部门,各部门留存任务计划书复印件,原件交药事管理部。 2.1.2 合成、分析、制剂、药事管理部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定各分项目责任人,并组成项目小组,分头进行相应的研究实验设计,汇总后召开研究方案协调讨论会(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总经理参加),就方案中的技术问题、部门间的研究协调、进度配合及其它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汇总并修改完善整个项目的实验设计与计划,填报《药物研究实验设计与计划表》(附表A6),上报总经理审批备案。 2.1.3申报资料及原始记录的撰写与审核:项目各分负责人负责原始记录及申报资料的撰写,完成后交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并填写《申报资料部门审核表》(附表A7),经审核后的资料(含电子档)报药事管理部整合汇总、综合审核,药事管理部完成全套申报资料的整理后填写《研发项目申报资料综合审核表》(附表A8)报总经理审核批示后进入相应申报程序。 2.2中试研究工作程序 申报药品的中试在项目小试研究基本结束,进入临床前申报即开始设计《中试试验方案》(附表B8、A9),上报总经理批示后启动,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完成1~3批中试生产,提供相应临床样品,并提交《中试总结报告》(附表B9、A10),经总经理批示后归档。 2.3临床研究工作程序 2.3.1 获得临床批件后,由药事管理部按照GCP要求进入临床工作程序,并指定相应的临床监查员。临床监查员应在每次过程监查后提交《临床监查报告》(附表A11),并负责每月提交《临床进度月报表》(附表A12),经药事管理部汇总整理后,交研发中心总经理审阅。 2.3.2 临床结束后,临床监查员应配合项目报产完成相应的资料撰写工作。 2.4申报生产研究工作程序

中国新药上市为什么慢

中国新药上市为什么慢 2014-06-10 09:51 改革开放后,全世界绝大部分创新产品,只要不违反中国法律,均可以在第一时间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造福国人,只是在部分领域有配额和关税等方面的限制而已,但药品是个例外。 丘××,今年80岁,4年前被湖南长沙湘雅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晚期,医生采用了常规的激素疗法,但病人出现了耐受,治疗失败。之后又采用常规化疗,依然没有效果,病情逐渐恶化,医生束手无策,病人似乎只能回家等待奇迹了。 一次闲聊中,医生提到美国刚刚批准了一种名为阿比特龙(Abiraterone)的新药,专门对付这种情况。阿比特龙是由美国美洲狮(Cougar)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Ⅱ期临床试验证明此药对于激素治疗和常规化疗失败的前列腺癌疗效明显。2008年该公司开始了Ⅲ期临床试验,两年后研究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中期分析,发现疗效十分明显,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巨大。美国FDA得知情况后破例给予了优先审批通道,仅4个月即于 2011年4月批准了该药在美国上市。 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阿比特龙的总体生存期比常规经典药物改善了将近5个月。要知道,此类病人的生存期通常仅有10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将近50%,这在目前已被批准的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中是史无前例的。 2009年,著名的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将美洲狮公司买下,并于2012年正式向中国药监部门提交了上市申请,但截至发稿日,仍在等待药品审评中心进行技术审评。 与此同时,丘××的家人没有放弃,一直在积极寻找治疗机会。他们原打算从美国购药,但对方不但要求医院开出相应的处方,还要求病人去美国接受检查。考虑到路途遥远,以及不菲的开销,家属没有同意。此时传来利好消息,香港政府于2012年批准了阿比特龙,于是病人家属带着医生处方去香港医院买药。虽然海关的清关手续繁杂,还要交22%的进口税,甚至曾经遇到过被退关的情况,但不管怎样药终于买回来了。服药后丘老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至今仍然健在。 丘老先生及其家人算是幸运的。很多像他这样的患者找不到境外买药的渠道,还有很多患者费尽精力去境外购药,结果买到的却是假药,最后人财两空。所以说,只有想办法让新药及早获取在我国的上市许可,才能真正解决像丘××这样的病人所面临的窘境。 这种案例并不罕见,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一种外国商品被限制进口,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国内的相关产业,但药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

新药研发的数据库

新药立项研发的数据库应用 1、PDB3.5药物综合数据库(中文)---上海数图 PDB3.5主要用于已知药物的信息查询,包括国外已上市新药的基本信息、畅销药的国外销售数据、国内已上市品种2005年以后的样本城市和样本医院的销售数据、具体厂家的销售数据分析。另外在药物战略信息里有汤姆森路透的信息,但后期不更新,品种较少。费用在3万/年左右。 PDB3.5药物综合数据库和Pharmproject V5数据库基本可满足3,6类新药研发,费用在3-5万/年 2、Pharmproject V5数据库(英文)--上海数图 Pharmproject V5主要用于新药的查新,其不仅可以用于已知药物的信息查询,同时可以筛选跟踪国外处于二期、三期任一领域的新药。有化合物专利信息。 3、Thomson Reuters(汤姆森路透英文)---Thomson Thomson Reuters是目前新药研发最权威数据库,主要用于新药的立项,具有筛选跟踪国外处于各阶段任一领域的新药。国外已上市品种的各种信息(包括销售),期刊文献信息。费用20万/年。汤姆森数据库太贵,可使用网上求助。 4、Ensemble 数据库(英文)--上海数图 Ensemble是上海数图下比较小的数据库,购买其他数据库可赠送,国外已上市药物的专利、文献信息。 5、IMS数据库(英文)--安美士公司 IMS数据库是比汤姆森数据库稍逊的一个备选数据库,其信息见下图,信息量比较丰富,可用于新药是筛选。据用过的人反应数据库反应速度较慢。费用10万/年。 6、彼速专利检索(中文)--彼速公司 目前国内专利检索软件中最全、效率最高的专利软件,3万买断。支持药品专利的全面检索,等同专利下载,批量下载。可免去到欧洲专利局、中国专利局逐一下载的痛苦。 彼速需购,可满足专利需求,毕竟国内做的是专利仿制药研发。 7、蓝宙(中文)--注册进度查询 小软件,能知道已注册品种的具体情况,比如是批,是退等详细

新药设计与开发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新药设计与开发复习题 名词解释题 1.H2 受体 是组胺受体的一个亚型,主要分布于胃壁细胞、血管和心室、窦房结上,可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血管扩、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加快等生物效应。 2.H2受体拮抗剂 主要用于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很有价值的一类药物。 3.前药原理 前药是一类由于结构修饰后的化合物分子中的活性集团被封闭了起来而本身没有活性,但在体可代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 前药原理是用化学方法把具有生物活性的原药转变成为体外无活性的衍生物,后者在体经酶解或非酶性水解而释放出原药而发挥药效。 4.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5.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在活性的药物。 6.受体:指能与激动剂高度选择性的结合,并随之发生特异性效应的生物大分子或大分子复合物。 7.受体扩散剂: 8. 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

呈现药效并达到治疗目的后,按预料的代途径和可控的代速率的代, 转变成无毒、无活性的代物。 简答或其他 1、计算机工作站软件系统组成? 答:(1)数据库;(2)参数运算系统;(3)数据转换系统;(4)解析系统;(5)预测系统;(6)显示系统;(7)操作系统 计算机数据库、数据转换系统组成? 答:数据库:包括了各类化合物数据、分子结构数据、基团参数数据和生物活性数据等。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中包括操作系统(OS)、数据 库管理系统(DBMS)、主语言系统、应用程序软件和用户数据库。 数据转换系统组成:不知道 数据转换系统:通过数据转换程序将分子的结构数据转换成屏幕显示时所必须的直角坐标系的形式。(只找到定义) 2、新药设计的经典原理和方法有哪些?(PPT) 答:经典方法:前药原理,软药原理,拼合原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相似原理等;一般方法有类型演化和结构优化等 3、类似物设计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获得比先导化合物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少,便于合成的新药。结果:药效保持或更好,药效减小或消失,毒副作用减少,新的药效。 4、Me too、Me better、Me new?

研发项目预算管理制度

研发项目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正确列支项目研发费用预算的主要依据。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预算是以单个研发活动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的。企业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预算管理,并填写附件1《项目研发费用年度预算表》;同时企业应根据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按照“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并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进行按项目设置的研发费用独立核算。 一、研究开发费用预算的科目 (1)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 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 支出。包括: ——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

验费;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检测、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固 定资产租赁费。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 折旧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 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包括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产品进行的创意设计活动发生的相 关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 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归集范围。

浅析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浅析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2009-02-27 09:18:16) 标签:分类: 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IT产业、制造业等行业。遗憾的是,项目管理思想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尚未得到系统、成熟地应用。 国外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是适用于投资巨大、关系复杂、时间和资源有限的一次性任务管理方法。药物作为未知过程的全新产品,其开发的过程也需要借助项目管理。新药研发项目的特点完全符合项目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对于药物开发者来说,不管其开发的产品是创新药物还是仿制药物,都是未知研制过程的新产品。 项目管理思想在国外的新药研发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墨菲专门通过图例解释了在美国开发新药的项目生命周期.。主要包括4个方面。 发现和甄别———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确定可以用作预临床试验的药物。 临床前研制———包括为了确定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实验和动物试验及其准备工作,并填写新药调查申请表。 整理注册———包括I、II、III阶段的临床试验和准备工作,填写新药申请表。 后续工作———包括了由于食品药物管理局对新药申请进行复查所要求做的额外工作。 我国新药开发过程中应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新药研发过程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在美国开发一个NCE(New Chemica; Entity)的新药要投入数亿美元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成功。在我国,开发一个全新化合物的药物虽说没有美国耗资巨大,但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到拿到新药证书也得投入上千万元,而这一过程还得持续近十年甚至更长.。因此,开发新药的风险巨大。 药物开发的失败一般可以分为两类:(1)开发的化合物本身性质(如毒性问题)决定其不能开发成药;(2)在同时开发某一相同药物时,未能抢先在竞争对手之前推出药物而导致的失败,这当然更多地体现在仿制药上。这两种失败意味着在新药开发的过程中必定充满着风险,毕竟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由“高风险、高投入”推演而来的“高利润”刺激着每一个厂商。 目前我国正着力倡导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这是在加入WTO后中国新药研发的重大战略调整。“十五”以来国家实施了“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来资助创新药物的开发,各省市也拨专款资助新药的开发。然而,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透悉,每年都会收到就同一品种的几十个厂家的申请,可见,新药重复开发屡见不鲜。同时,仿制药的开发还是我国现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药品开发的主流。 因此,对我国来说,上述药物开发的两种失败都可能遇到,而且第2种失败可能遇到更多。面对这样的失败风险,如果抛开客观因素(如化合物本身性质导致的失败)不算,作为新药开发主体的厂商,如要从主观上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新药开发效率,就要求加强新药研发项目本身的过程管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低成本、高质量地推出产品。这就引入了现今很流行的“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思想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应用 根据新药项目研究过程的特点,结合新药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关键环节,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的项目管理思想。

药品企业研发管理制度-模板

新产品研发部管理制度 新产品研发部管理 分类:默认栏目 2006.11.22 14:14 作者:ran80 | 评论:0 | 阅读:3514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障广大用药者的用药安全,切实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性,国家十分重视医药行业的监管工作,药品注册即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对药品注册施行前置式管理,以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特别是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国家对药品的注册管理工作从注册时限,技术审评要求、程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和完善,以促进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自2002年施行以来,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整体医药水平,但对企业而言,由于提高了技术门槛,加大了医药企业的科技投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也直接面对跨国制药公司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适应形势,调整企业药品研发思路,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药品在注册过程中的能够科学决策,提高研发水平和能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平台。我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对公司药品研发草拟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制度,希望能促进公司的新产品研发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率,规避风险,为企业节约资金,同时能提高新产品研发人员的工作激情。 陕西九州(集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集团公司产品开发工作的管理,充分整合集团公司人、财、物资源,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减少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根据《陕西九州(集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注册工作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新产品开发注册是指新产品研发部根据集团公司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结合国家药政管理法规,通

新药研发必看数据库

新药研发必看数据库 1 急性毒性数据库 简介:本数据库为哥伦比亚环境研究中心(CERC)自1965年起对410种化学物质和66种水域动物所进行的4,901项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并分析了各种不同因素(温度、水硬度、pH值等)对结果的影响。检索者可通过“Searchable Database of Acute Toxicity Data”直接检索,也可在“ID Database”中先下载ID数据库(其中包括物质的化学分类名、化学名称、用途、毒性剂量单位、CA登录号)再编辑查寻。 2 化合物毒性相关数据库 Toxnet Toxnet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化合物毒性相关数据库,包括药品毒理学、危险化学品和其它相关领域的信息,从Toxnet可对下列子数据库进行检索: HSDB (危险化合物数据库):内含4500种毒性(或可能具有毒性的)化学药品,以及其毒性、对环境的影响、化学安全性、废弃物处置等相关领域的信息。 TOXLINE? :包括药物和其它化学物质的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毒理学的文献数据库。其中有300万条引文、几乎都有摘要和/或检索条、以及CA登录号。 ChemIDplus :对NLM数据库中的化学物质提供结构式和专业信息。IRIS (综合风险信息系统):由美国环保署 (EPA)建立的在线数据库,内含500多种化学物的EPA致癌和非致癌性健康危险评估。 TRI (毒性化学药品的排放调查) :内含1995-1999年每年向外界排放的毒性化学药品估计量,其中包括这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性状描述,以及排向大气、水域或土地的毒性化学物质量。 CCRIS (化学致癌作用研究信息系统) :内含8,000多种化学物质短期或长期生物分析所得的评估数据及信息。这些分析涉及到致癌物、诱变剂、辅致癌物质和肿瘤启动物质、致癌物的抑制剂和代谢物。 GENE-TOX:内含 3,000 多种化学物质的基因毒理学测试结果。DART?/ETIC (发展与再生毒理学/环境畸形学信息中心):本库收录了自1950年来发表的有关畸形学和发展毒理学的文献 3 SpectraOnline,Galact Default_ie.htm 可在线检索各类图谱。检索方式有:化合物名称(Compound name)、CA登记号(CAS number)、分子式(Molecular formula)、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通过图谱的匹配。检索得到的结果有以下内容:化合物名称、分子式、分子量、摘录号、熔点、沸点、同义词、结构式。收录的图谱有:红外图谱(FT-IR)、碳谱(13CNMR Spectrum、氢谱(1HNMR Spectrum、质谱Mass Spectrum、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紫外图谱(UV/Vis spectrum)。并介绍各试验样品的来源、图谱的出处等。如果是该数据库的注册用户,还可以向数据库上传自己的图谱或文件。 4 临床药物试验研究信息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7493087.html,给病人,病人家属,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及公众提供有关在各种疾病中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信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与所有的NIH研究所和FDA合作,通过其国立医学图书馆(NLM)建立了这个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7493087.html,于2000年2月开通,目前包含由NIH、其他联邦机构及遍布全球75000多个地方的制药企业发起的约6800项临床研究。数据库中列出的临床研究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但包括在约80个国家中的临床研究点。 从https://www.360docs.net/doc/f917493087.html,中可以获得的一项临床研究资料有:临床研究方案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概述;参与者招募情况;病人参与标准;研究地点和具体联系方式;其它信息包括:

解析新药研发WBS

解析新药研发WBS(工作分解结构) STRUATURE)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新药研发的特点。新药研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周期长。一类新药研究从发现苗头到最后批准投产上市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有关资料表明国外新药研发一般需要10-15年时间, 我国也要6-10年的时间。 其次是高投入、高风险。在美国开发一个新药往往要投入数亿美元,国内以往以仿制研发为主,所需费用较少,但也在百万、千万级;同时,新药研发风险大,淘汰率高。一个化合物从初筛到最后批准上市并占领市场,一般都是从上万个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因此,一旦新药项目开发失败,对企业的影响巨大。 第三,新药研发的涉及面广,操作复杂。:新药研发是一项由化学、生物学、医学领域内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合作的复杂系统工程。它涉及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等学科,参与人员多。且研发过程需要经过药物的设计与筛选、化学合成与改造、药剂学与药动学研究、工艺与制剂、质量检测与控制、安全性与临床评价、市场反馈等等许多步骤,面临问题复杂。 新药研发的上述特点对新药开发商提出极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规避风险、提高开发效率,进一步地必须加强新药研发的过程管理,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推出尽可能高质量的新产品。要实现这些,项目管理是唯一的出路。 在项目管理的几大约束条件中,范围是首要条件,能影响时间、成本、质量等,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立WBS可清楚界定项目范围,明确工作目标,促进项目成功。基于此,本文对新药研发的WBS进行了探讨。 新药研发生命周期 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可将新药研发分为四个阶段:发现和甄别、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申报及后续工作。这四个阶段构成了新药研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发现和甄别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和筛选药物来源。临床前研究包括为了确定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实验和动物试验及其准备工作,并进行临床申报。临床研究包括I、II . II期临床试验及其准备工作。新药申报及后续工作包括新药申报,以及由于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新药申报进行复查所要求做的额外工作。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及新产品选题的战略导向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及新产品选题的战略导向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在哪儿? 我国是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更是药品消费大国,但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化学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其中97%为仿制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有关专家对我国制药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调整品种结构多搞“立体交叉” 如今,人们珍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契机。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区域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消费对象进一步拓宽,消费选择更为广泛,消费目的由防病治病扩大到健身益智,消费求新、求天然、求疗效好。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药品需求及市场的多层次性要求药品开发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但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李舜年提出,我国目前虽然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并有相当数量出口。但部分品种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尚未根本改变。一些企业在进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中没有和品种结构调整相结合,而是单纯地扩大生产能力,投入没有得到回报,造成资金沉淀、设备闲置,加剧了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矛盾。产品趋同化严重,市场竞争、价格竞争激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晓良认为,企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各国正在研制的1000多种新药中,有400多种生物新药用于癌症,26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用于心脏病、心肌梗塞、AIDS、精神病的药物也有100多种,另有糖尿病药物25种。 本土企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应根据我国人口病种发生的频率,在结构层次上,多一些“立体交叉”,尽量减少“平面碰撞”,特别要减少低水平重复。结合我国医药市场需求,肝炎药物、肝硬化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心血管药物等应是企业研发方向。作为发展中国家,抗感染药物仍为市场需求最大的品种之一。随着社会进步,竞争加剧,精神病治疗药物的市场也将不断加大,而这一领域一直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弱项,而在发达国家中,抗抑郁药已成为最热销的药物之一。 重视二次开发加强制剂研究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沈慧凤认为,国际上由于新药投入风险愈来愈大,要求显著提高,因此新药开发相对放缓,在人们不断开发老药新用途的前提下,药物研发已进入了制剂时代,而药物释放技术(DDS)正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由于药物释放技术可在治疗允许范围内维持稳定的药物水平,延长作用时间,可定向释放至疾病的组织或器官,并按照药动学原理定时定量释放,能更好满足医疗与患者的需要,

未来癌症创新药物研发有三大方向_吴佳佳

经济日报/2018年/3月/8日/第014版 新知 《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2018报告》显示—— 未来癌症创新药物研发有三大方向 本报记者吴佳佳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2018报告》。报告揭示了全球及中国目前严峻的癌症疾病负担,以及加强药物创新对于减轻社会疾病负担的多重积极意义。业内专家呼吁,我国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应携手努力,加快癌症新药研发进程,积极提高癌症新药的可及性,加速推进实现中国癌症防治的目标。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其中死亡281万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癌症患者生存率提升进度略显缓慢。 报告显示,中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2015年预估为36.9%,而美国2012年的数据为70%。通过癌症综合干预、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减轻癌症疾病负担、治愈或大幅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是现阶段中国在癌症防控领域的首要任务。 此外,我国癌症患者生存率提升相对缓慢,是因为我国癌谱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区别。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我国,我国的上消化道系统癌症,如胃癌、肝癌、食道癌发病率远远高于美国。“中国人易患的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均为世界性难题,相关新药临床试验容易失败。30多年来,仍无有效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能够治疗食管癌,而治疗胃癌的靶向药物也仅有一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指出。 癌症防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近几年来,我国的卫生总费用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总计达7000亿美元,占GDP的6.2%。“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在中国城市地区的人均就诊负担最重,约为1万美元;肺癌和胃癌患者的负担次之,约为9900美元;肝癌和乳腺癌的人均就诊支出相近,约为8500美元。”沈琳指出。 要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减轻社会疾病负担,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创新药物研发。报告指出,美国近期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比1975年提高41%,其中83%的生存率延长归功于包括创新药在内的新疗法。“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到最新的免疫肿瘤治疗、基因疗法等创新疗法,使癌症治疗有了显著进展。”诺华肿瘤(中国)肿瘤医学部副总裁赵燕表示。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共有超过800种癌症药物正在研发,其中73%的药物针对个体化治疗。”罗氏制药中国医学部副总裁张方直表示,“个体化医疗将引领未来肿瘤创新治疗的新方向。它通过确定特殊的基因标记物,加之结合传统临床试验数据、先进诊断检测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不但可为每位肿瘤病人提供最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也会促进未来创新药物的研发效率”。 然而,2010年至2014年,我国在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性的排名远不及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49个新药中仅有6个在我国上市。“药企研发决策的基础是对患者流行病学的清晰认知和对疾病自然病程的充分了解,但由于我国特发高发癌症数据不清晰、学科划分未明确,企业缺乏研发基础。”沈琳介绍,从数据层面看,不同机构公布的癌症数据往往存在差异,数据不统一、数据源不明确给企业决策带来困惑,影响了药企研究中国特发高发癌症用药的信心。 “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跨学科的科学家之间和药企之间加强合作。加大癌症新药研发力度、提高癌症新药可及性,需要政府、制药企业、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沈琳表示,报告指出了未来癌症创新药物研发的3个方向:一是“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是需要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