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9147-2009《车用柴油》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20003-Q-469。

2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也在不断上涨,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柴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参考了欧盟在实施欧IV、欧V阶段排放时所实施的车用柴油标准EN 590:2004和EN 590:2009,考虑我国环保的要求和炼油工业的实际情况,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展的“满足国家第IV阶段排放要求的清洁燃油组成与排放关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环保的要求和炼油工业的实际情况,对原标准中的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修订,分别制定了我国满足第IV、第V阶段排放要求的车用柴油技术要求。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国标委综合[2012] 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制定《车用柴油(V)》国家标准。

2012年8月2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一部召开了“第

五阶段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第四次例会”,在该次会议上决定将原下达的制定《车用柴油(V)》国家标准的计划,更改为“修订GB 19147-2009《车用柴油》国家标准”,《车用柴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要将已经通过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审查的第IV阶段车用柴油国家标准一并纳入到新制定的车用柴油国家标准中,以此向社会进行意见征集工作,并要求编制组根据这一要求,对原提交的《车用柴油(V)》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修改。现根据标委工一函(2012)49号“关于印发第五阶段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第四次例会会议纪要的通知”要求,在该标准的编制说明中纳入了已经完成技术审查的第IV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的编制内容。

2010年,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对国内车用柴油质量的分析研究,在完成车辆耐久性考核及重型柴油发动机台架评定的基础上,2011年3月,课题组完成了《车用柴油(IV)》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共发送征求意见稿53份,收到回函10份,其中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回函9份,具体的意见处理情况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

2011年8月-2011年12月,编写组在对反馈意见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了《车用柴油(IV)》国家标准送审稿及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汇总处理表。拟提交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进行审查。

2012年3月27日,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召开会议,组织相关专家对该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

2012年4月,起草编制组按照审查会会议纪要的要求,对《车用柴油(IV)》国家标准送审稿进行修改,编写完成了《车用柴油(IV)》国家标准报批稿及编制说明,并完成上报工作。

2012年5 -8月,课题组接到“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的任务后,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

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开展文献调研工作。在对目前国内的生产情况和已有的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照欧盟标准,编写了《车用柴油(V)》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提交给第五阶段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例会进行讨论。后依据第四次工作例会会议纪要的要求进行修改,将满足国家第III、IV、V阶段的车用柴油并入该标准征求意见稿中。

根据WTO/TBT技术法规的要求,从防止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本标准确定为条款强制性国家标准。

4 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情况

自2000年开始,国外在车用柴油质量升级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这是由于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需要采用先进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和尾气后处理装置,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燃料中的硫含量非常敏感,需要大幅度的降低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才能保证这些先进措施的有效实施,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增加生物柴油的允许加入量。这一变化体现出了可再生燃料的不断发展的趋势。生物柴油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某些常规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综观欧洲车用柴油标准的发展可以看出,自2000年开始,欧洲就在实施不同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的同时,不断降低柴油中的硫含量。如2000年开始推行欧III阶段排放时,要求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350mg/kg;2005年开始实施欧IV阶段排放时,将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下降到不大于50mg/kg;2009年实施欧V阶段排放时,就要求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不得高于10mg/kg。在美国,EPA 的要求,自2006起,全美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要求不大于15mg/kg。日本在车用柴油标准方面,基本参照了欧洲的发展趋势,如在JIS K2204:2004标准中要求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50mg/kg,JIS K2204:2007标准中,要求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10mg/kg。

我国在柴油标准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较长的一段时

间内是按一种轻柴油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但是随着2000年后,我国开始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要求后,社会上出现了要求提高汽车用柴油产品质量的呼声。考虑到我国轻柴油的消费领域涉及较多,不同的使用者对柴油的品质要求是不同的。在通过对我国柴油消费领域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2007年汽车用柴油仅在国内的消费量仅占到当年全部柴油消费量的35%~40%。尽管近几年汽车工业的发展,车用燃料的消费量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汽油消费量增加而引起的。汽车用柴油的消费比例变化不是很大。根据这一国内柴油消费的特点,2008年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了我国车用柴油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147-2009,该标准自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的过渡实施期为2011年6月30日。

5本标准与GB 19147-2009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

——删除1.3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车用柴油可以满足国家第III 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要求”;

——第5章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增加5.1条;

——表1中增加了酸度指标限值及试验方法,修改了脂肪酸甲酯含量的要求;

——增加了表2 车用柴油(IV)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增加了表3 车用柴油(V)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5.1 硫含量

硫含量是车用柴油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表征车用柴油的腐蚀性能以及对尾气控制装置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产品中的硫含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一直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国外研究表明,车用柴油中硫的存在会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处理系统的中毒,从而大幅度降低有害气体的转化效率,造成排放过量,严重影响环境。同时硫的存在还会增加柴油发动机颗粒物的排放,对人体健康不利。为此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低柴油中的硫含量,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

从欧洲在执行不同阶段排放法规和相对应的车用柴油标准的比较(表1)可以看出,欧盟对应于欧IV和欧V排放阶段时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限值分别为不大50mg/kg和10mg/kg。为此参照欧盟在执行欧V阶段排放要求时对车用柴油中硫含量的规定,本标准将车用柴油(IV)和车用柴油(V)中的硫含量指标分别确定为“质量分数不大于50mg/kg”和“质量分数不大于10mg/kg”。

表1 欧洲执行不同阶段排放要求时对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

5.2 十六烷值

柴油的十六烷值代表着柴油燃料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能。柴油的十六烷值高,表明该燃料在发动机中的着火性能良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且完全,发动机工作平稳。目前该项性能的要求上,国外标准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均是根据本国的柴油组分特点、车辆的需求以及排放的要求而进行规定。例如在欧洲车用柴油标准EN 590-2004标准中规定,“十六烷值不低于51,十六烷指数不低于46”;美国的柴油燃料规格ASTM D975-09b中规定,对于柴油的着火性要求是,“十六烷值不小于40,十六烷指数不低于40或芳烃总含量体积分数不大于35%”;日本的柴油标准JISK2204:2004中规定柴油十六烷值不低于50,。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十六烷值资源的现状,在GB 19147-2009标准中,规定第III阶段的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为不低于49。

在本次标准修订过程中,为了充分考察柴油的十六烷值对第IV 阶段车辆排放的影响,课题组采用了多种不同十六烷值的试验油(见表2和表4),分别进行了柴油轻型车的10万公里耐久性考核试验和

重型柴油发动机的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和表5。从2辆车的10万公里的耐久性考核试验和重型发动机台架的评价结果看,对于十六烷值49的柴油是能够满足国内第IV阶段排放要求的。为此在本次修订中,维持了GB 19147-2009标准中对车用柴油十六烷值的要求

表3 行车试验的排放结果汇总

表4 重型柴油发动机台架试验油的分析数据

近期,随着车用柴油的推广使用,一些炼油生产企业不断反映由于目前柴油组成的变化,在产品检验中发现柴油的十六烷指数经常高于柴油的十六烷值,有的甚至差值较大。从目前收集到的一些炼油厂的测定数据看,最大的差异高达6个单位。在原GB 19147-2009标准中,对车用柴油“着火性”的要求是: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满足其一即可,这样就出现了当柴油的十六烷指数达到技术指标限值要求46时,有可能柴油的十六烷值会低于46,可能会导致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无法满足现代柴油发动机的设计要求,引起柴油发动机燃料的异常,造成发动机的损坏。因此为保证车用柴油的着火性满足发动机的要求,在本次标准修订中,建议规定对于第IV阶段的车用柴油同时规定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即十六烷值不小于49、46、45,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46、43。

由于尚未进行相关的台架和行车试验,目前车用柴油(V)参照欧盟标准EN 590:2009的技术要求,规定车用柴油(V)的十六烷值分别为不低于51、49、47,十六烷指数分别不低于46、46、43。

5.3 低温流动性

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是柴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其指标的高低表征了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可流动性能。一般情况下,柴油的选用是依照环境温度的高低来进行不同牌号柴油的选择。本标准中根据我国现行的标准和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将车用柴油按凝点分为了六个不同牌号,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同时我们也规定了相应的冷滤点指标限值。而在欧洲标准中,以浊点和冷滤点来表征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5.4 多环芳烃

柴油中的芳烃含量是影响柴油机排放的一个主要因素。有国外研究表明,柴油中的芳烃含量由10%增加到35%时,颗粒物排放会由8.1%增加到12.9%,同时随着芳烃含量的增加,HC、CO和NOx的排放均有所上升。分析芳烃增加导致柴油机颗粒物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芳烃在较高的温度下不容易发生环的断裂和氧化,而是更加容易直接发生缩聚,生成多环芳烃的炭烟前体,从而加剧了颗粒物的形成。目前欧盟标准EN 590:2004和EN 590:2009标准中对柴油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要求不高于11%。为此本标准规定,车用柴油(IV)和车用柴油(V)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1%。

5.5 密度和黏度

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柴油密度是油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关系到油品交接、储运过程的计量问题,同时也会对柴油的雾化和排放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柴油密度的增大,油品的黏度也会随之增大,从而影响柴油的雾化性能,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混合气体,使燃烧劣化,导致柴油的经济性的下降。同时柴油密度的升高也是柴油中存在大量芳烃的标志,它将会导致柴油机工作的不平稳。但是如果柴油的密度过低,则会造成油品的黏度下降,可能导致泄漏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会由于柴油的密度过低,造成热值的下降,从而导致油耗的增加。因此对于柴油的密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适宜范围。

为了考察我国当前柴油的密度现状,我们统计汇总了目前生产量

最大的O#柴油的部分炼厂的生产数据。从图1显示可以看出,适当扩展我国车用柴油的密度限值范围还是较为合理的。为此建议车用柴油(IV )的密度与黏度与车用柴油(III )保持一致。

图1 国内部分炼油厂0#柴油的密度

从对国内炼油行业的调查情况看,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生产企业需要进行装置技术改造后方可达到生产硫含量低于10mg/kg 的要求,要实现降硫的目的,目前所采用的工艺主要为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然而这些工艺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柴油密度和黏度的降低,目前北京地方标准所规定柴油密度限值上就反映了这一趋势。为此本标准参考北京地方标准,规定车用柴油(V )20℃的密度依据牌号的不同分别为800kg/m 3~850 kg/m 3和790kg/m 3~840 kg/m 3,20℃的运动黏度分别为2.5mm 2/s ~7.5 mm 2/s 、2.0mm 2/s ~7.5 mm 2/s 和1.3mm 2/s ~6.5 mm 2/s 。

5.6 脂肪酸甲酯

GB 19147-2009标准中,规定了“不得人为加入脂肪酸甲脂”,且体积分数含量不得大于0.5%。鉴于随着车用柴油硫含量的降低,柴油的润滑性出现下降,需要添加部分润滑性改进剂以提高润滑性。生物柴油本身具有一定的润滑性改进效能,为此在本次标准修订中,不再规定,不得人为加入脂肪酸甲脂。同时修订了指标限值,由原来的“不大于0.5%”修改为“不大于1.0%”。这也是考虑与我国即将修订的B5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相协调,使得修订后的两个标准在脂肪酸甲脂含量上能够相互协调,即本标准规定脂肪酸甲酯加入量“不得大于1.0%”,B5生物柴油标准标准中规定加入量为“1.0%-5.0%”。

8108158208258308358408458508558608650510152025303540

5.7 酸度

由于随着车用柴油硫含量降低后,柴油的润滑性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润滑性改进剂来提高车用柴油的润滑性,以达到标准中的指标限值。目前一些添加剂生产商推出脂肪酸型的润滑性改进剂,具有添加剂量低,效果明显的特点,但是该类型添加剂的加入,会导致车用柴油酸度的提高。为此在本次标准制订过程中,为了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规定了车用柴油的酸度为不大于7mgKOH/100mL。

5.8润滑性

由于汽车发动机燃料泵系统的润滑,完全依赖于柴油本身,当柴油的润滑性下降时,就会引起喷射泵的磨损问题,使发动机发生不稳定的空转,导致功率和加速性能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初,低硫精制柴油投放市场后,汽车燃料泵磨损事故率呈成倍增加之势。为此精制柴油的润滑性问题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当柴油脱硫超过一定程度时,含在柴油中具有润滑性的物质就会随着降硫过程而被除去,从而导致柴油润滑性能降低,为此目前的车用柴油都要求对润滑性有一定的要求。本标准对车用柴油的润滑性要求参照欧盟标准的要求,与现行的GB 19147-2009维持一致,即校正磨痕直径(60℃)不大于460μm。

6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发展,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对大气环境也带来了破坏。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车用柴油的质量,满足不断严格的机动车排放要求,适时制定满足第IV、第V阶段排放要求的车用柴油国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它将有利于促进国内炼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装置改造,促进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柴油国五标准指标详细数值表柴油国四国五区别

柴油国五标准指标详细数值表柴油国四国五区 别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柴油国五标准指标详细数值表柴油国四国五区别2015年3月31日 【导语】:柴油国五标准即将在2018年前实施,那么柴油国五标准到底有哪些指标需要达标的呢一起来看国五柴油详细的标准吧!还有国四国五柴油的详细区别对比表哦! 国四国五柴油,简单来说主要区别就是柴油的品质区别,国五油的品质更高,排放的废气更少,污染更少。 除了柴油有国四国五的区别,汽车也有国四国五的分类的。国四国五汽车的区别,也是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不一样,国五车排放物更少,污染更少。国五车,配上国五油,才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全面实施汽车尾气排放国五标准。 下面从专业角度,解析下柴油油国四国五标准的区别吧! 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 2、蒸发性3、流动性4、腐蚀性5、安定性(评 项目 国(Ⅳ)国(Ⅴ) 5#0#-10#-20#-35#5#0#-10#-20#-35# 标准DB11/ 239-2007DB11/ 239-2012色度/号≯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硫含量(质量分数)/%≯· 酸度/(mgKOH/100mL)≯—7 10%蒸余物残炭(质量分数)/%≯ 灰分(质量分数)/%≯ 铜片腐蚀(50℃,3h)/级≯11 水分(体积分数)/%≯痕迹痕迹 机械杂质无无 润滑性: 磨痕直径(60℃)/μm≯460460 多环芳烃含量(质量分数)/%≯1111 运动粘度(20℃)/(mm2/s)~~~~~~凝点/℃≯50-10-20-3550-10-20-35冷滤点/℃≯84-5-14-2984-5-14-29闪点(闭口)/℃≮5555 着火性:

(完整word版)国六柴油标准

国六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目 质量标准 试验方法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 氧化安定性(以总不溶物计)/ (mg/100ml)不大于 2.5 SH/T 0175 硫含量,mg/kg 不大于10 SH/T 0689 酸度(以KOH计)/(mg/100ml) 不大于7 GB/T 258 10%蒸余物残碳(质量分数)/% 不大于0.3 GB/T 17144 灰分(质量分数)/% 不大于0.01 GB/T 508 铜片腐蚀(50℃,3h)/级不大于 1 GB/T 5096 水含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痕迹GB/T 260 润滑性 校正磨痕直径(60℃)/um 不大于460 SH/T 0765 多环芳烃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7 SH/T 0806 总污染物含量/(mg/kg)24 GB/T 33400 运动粘度(20℃)/(mm2/s) 3.0~8.0 2.5~8.0 1.8~7.0 GB/T 265 凝点/℃不高于 5 0 -10 -20 -35 -50 GB/T 510 冷滤点/℃不高于8 4 -5 -14 -29 -44 SH/T 0248 闪点(闭口)/℃不低于60 50 45 GB/T 261 十六烷值不小于51 49 47 GB/T 386 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 46 43 SH/T 0694 馏程: 50%回收温度/℃不高于90%回收温度/℃不高于95%回收温度/℃不高于300 355 365 GB/T 6536 密度(20℃),kg/m3810~845 790~840 GB/T 1884 GB/T 1885 脂肪酸甲酯含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 1.0 NB/SH/T 0916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 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2013新版)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2013年) 标题(2号小标宋体)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黑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 2.X X X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说明)1.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3.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5.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6.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此样式根据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标准中未提及具体行距,一般公文中标题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单倍行距。如有不当请指正。

国四、国五柴油标准对比分分析

国四、国五车用柴油质量标准对比 项目 国(Ⅳ)国(Ⅴ) 5#0# -10 # -20 # -35 # -50 # 5#0# -10 # -20 # -35 # -50# 标准GB19147-2013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 物)/(mg/100mL) ≯ 2.5 2.5 硫含量(质量分数)/(mg/kg) ≯5010 酸度/(以KOH计)/(mg/100mL) ≯77 10%蒸余物残炭(质量分数)/% ≯0.30.3 灰分(质量分数)/% ≯0.010.01 铜片腐蚀(50℃,3h)/级≯1 1 水分(体积分数)/% ≯痕迹痕迹 机械杂质无无 润滑性: ≯460460 磨痕直径(60℃)/μm 多环芳烃含量(质量分数)/% ≯1111 运动粘度(20℃)/(mm2/s) 3.0~8.0 2.5~8.0 1.8~7.0 3.0~8.0 2.5~8.0 1.8~7.0 凝点/℃≯50-10-20-35-5050-10-20-35 -50 冷滤点/℃≯84-5-14-29-4484-5-14-29 -44 闪点(闭口)/℃≮55 50 45 55 50 45 十六烷值≮494645514947 十六烷指数≮464643464643 馏程: 50%蒸发温度/℃≯300300 90%蒸发温度/℃≯355355 95%蒸发温度/℃≯365365 密度(20℃)/(kg/m3) 810~850790~840810~850790~840 脂肪酸甲酯(体积分数)/% ≯ 1.0 1.0 对比国四、国五车用柴油质量标准,存在以下差异: 1、抗爆性 柴油(发火性能)抗爆性的指标:十六烷值。 从国Ⅳ到国Ⅴ阶段,十六烷值分别从49、46、45提升至51、49、47。在十六烷值相对较高时,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发动机工作平稳,有利于柴油燃烧性能的提高。 2、腐蚀性 评定柴油腐蚀性的指标:含硫化合物及含硫量。 柴油中含硫化合物对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从国Ⅳ到国Ⅴ的柴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柴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同时也能够减弱柴油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 比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1类:汽车市场对排放污染控制没有或极少要求,主要考虑汽车或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状况。 2类:市场上有严格的排放控制和其它要求。 3类:市场上有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和其它要求。 4类:市场上有更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满足最新汽车复杂的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世界燃油规范》不允许汽油中加入含有锰、铅等金属的添加剂,可加入无灰的汽油清净剂,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对硫、烯烃、芳烃和苯的含量分别加以限制,其中硫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世界燃油规范》不仅对汽油的组分有限制指标外,还对汽油的性能评定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世界燃油规范》指标见表2。

最新版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2017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1.1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A4型纸。 1.2版面 1.2.1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 1mm订口(左白边)为28mm 1mm 版心尺寸为156mm 225mmn 1.2.2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1.2.3 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1.2.4文字的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2.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2.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2.2 版头2.2.1 份号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2.2密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数字标注。

2.2.3紧急程度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2.2.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各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2.2.5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怕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2.2.6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 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2.2.7版头中的分隔线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国四标准与国五标准汽油的对比

1、(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 2、蒸发性 3、腐蚀性 4、安定性 项目国4 国5 90 93 97 89 92 95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抗暴指数(RON+MON)/2 90 85 93 88 97 报告 89 84 92 87 95 90 铅含量/(g/L)≯0.005 0.005 铁含量/(g/L)≯0.01 0.01 锰含量/(g/L)≯0.008 0.002 馏程: 1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90%蒸发温度/℃≯终馏点/℃≯残留物(体积分数)/% ≯70 120 190 205 2 70 120 190 205 2 溶剂洗胶质含量(/mg/100mL)≯ 5 5 诱导期/min ≮480 480 硫含量(质量分数)/% ≯0.005 0.001 硫醇(需满足下列之一) 博士实验 硫醇硫含量(质量分数)/% 通过 0.001 通过 0.001 铜片腐蚀(50℃,3h),级≯ 1 1 水溶性酸或碱无无 机械杂质及水分无无 苯含量(质量分数)/% ≯ 1 1 芳烃含量(质量分数)/% ≯40 40 烯烃含量(质量分数)/% ≯28 25 氧含量(质量分数)/% ≯ 2.7 2.7 甲醇含量(质量分数)/% ≯0.3 0.3 (1)抗爆性:衡量燃料燃烧性能、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四到国五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耗损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于2013年12月18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组织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过渡期至2017年底,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供应国五车用汽油标准车用汽油。 该标准是在参考欧洲标准基础上,经专家反复试验验证,并在征求环保、汽车和石化行业意见以及网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商国务院有关部委最终确定。

与第四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相比较,国五车用汽油标准最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减、二调、一增加”。“三减”是指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将锰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 将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二调”是指调整蒸汽压和牌号。其中,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 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同时,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资源不足情况,结合我国炼油工业实际,该标准将国五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并在标准附录中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指标要求。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还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kg/m3,以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 据测算,国五车用汽油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用车每年可 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发布 根据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油品质量升级工作的要求,为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13年12月18日发布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供应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制定既考虑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和 空气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考虑了我国车用汽油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的现状,以及油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需求,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减 少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2014年)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黑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 2.X X X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 (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说明)1.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3.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5.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6.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此样式根据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标准中未提及具体行距,一般公文中标题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单倍行距。如有不当请指正。 函的写作格式 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2、主送机关。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国四与国五汽油比较

国四、国五汽油比较表 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腐蚀性4、安定性(评分标准:严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3)腐蚀性: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4)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2.《世界燃油规范》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代替GB/T 9704-1988 Layout key for official document of administratio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字word 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一个字指一个汉字所占空间。 3.2 行line 标识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本标准以3号字高度加3号字高度

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公文标题以2号字高度加2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 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5 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 ╳297mm,尺寸的允许偏差见GB/T148。 5.2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6 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7 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7.1 排版规格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7.2 制版要求 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7.3 印刷要求

国四、国五汽柴油对比

(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腐蚀性4、安定性(评分标准:严格按顺序分类说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 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腐蚀性: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 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2)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流动性4、腐蚀性5、安定性(评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标题(2号小标宋体)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黑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 2.X X X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 (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说明)1.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3.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5.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6.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此样式根据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标准中未提及具体行距,一般公文中标题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单倍行距。如有不当请指正。

柴油国五标准指标详细数值柴油国四国五区别

柴油国五标准指标详细数值表柴油国四国五区别?2015年3月31日 【导语】:柴油国五标准即将在2018年前实施,那么柴油国五标准到底有哪些指标需要达标的呢?一起来看国五柴油详细的标准吧!还有国四国五柴油的详细区别对比表哦! 国四国五柴油,简单来说主要区别就是柴油的品质区别,国五油的品质更高,排放的废气更少,污染更少。 除了柴油有国四国五的区别,汽车也有国四国五的分类的。国四国五汽车的区别,也是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不一样,国五车排放物更少,污染更少。国五车,配上国五油,才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全面实施汽车尾气排放国五标准。 下面从专业角度,解析下柴油油国四国五标准的区别吧! 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 2、蒸发性3、流动性4、腐蚀性5、安定性(评分标

(1)抗爆性:柴油(发火性能)抗爆性的指标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低,则燃料发火困难,滞燃期长,发动机工作状态粗暴;十六烷值高, 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发动机工作平稳;十六烷值过高,局部燃烧 不完全,冒黑烟。 高速柴油机:40~60;中速柴油机:30~35;低速柴油机:<25 从国Ⅳ到国Ⅴ阶段,要求的十六烷值分别从49、46、45提升至51、49、47.并 且低温下的十六烷指数由43提升至46.主要是因为柴油的理想组分是带少量支 链的大分子烷烃,在十六烷值相对较高时,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 发动机工作平稳,有利于柴油燃烧性能的提高。 (2)蒸发性 评定柴油蒸发性的指标:馏程、闪点。 50%馏出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的轻馏分越多,使柴油机易于起动。90%馏出温 度及95%馏出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的重馏分越少。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各号柴 油的闭口杯法闪点,要求-35号及-50号轻柴油的闪点不低于45℃。 从国Ⅳ到国Ⅴ阶段,没有变化。 (3)流动性 评定柴油流动性的指标:粘度、凝点、冷滤点。 柴油的粘度过小时,就容易从高压油泵的柱塞和泵筒之间的间隙中漏出。柴油的粘度过大会造成供油困难。轻柴油要求20℃时的运动粘度不能大于8.0mm2/s 。正构烷烃含量越高,低温流动性越差。从国Ⅳ到国Ⅴ阶段,没有变化。 (4)腐蚀性 评定柴油腐蚀性的指标:含硫化合物及含硫量。 柴油中含硫化合物对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轻柴油的质量标准中规定了优等品的含硫量不大于0.2%,一等品的含硫量不大于0.5%。 从国Ⅳ到国Ⅴ的柴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柴油燃烧产物对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一、红头文件的制作及标准 1、进行页面设置 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页边距”附签,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选择“版式”附签,将“页眉和页脚”设置成“奇偶页不同”,在该选项前打“√”。选择“文档网格”附签,“字体设置”,“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字号”设置成“三号”,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将“每行”设置成“28”个字符;“每页”设置成“22”行。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版心设置成了以三号字为标准、每页22行、每行28个汉字的国家标准。 2、插入页号 选择“插入”——“页码”,“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设置为“外侧”。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数字格式”设置为全角的显示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码设置。双击页码,在页码两边各加上一条全角方式的短线;并将页码字号设置成“四号”;字体任意;奇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右空一个汉字,偶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左空一个汉字。 3、发文机关标识制作 选择“插入”——“文本框”——“横排”菜单项,鼠标将会变成“┼”,在Word2000版面上单击鼠标左键,出现一个文本框,在该文本框内输入发文机关标识,输入完成后,选中该文本框,单击鼠标右键——“设置文本框格式”,在这里来设置红头的属性。 选择“颜色和线条”附签,“颜色”设置成“无填充颜色”。选择“大小”附签,“高度”设置成“2cm”;宽度设置成“15.5cm”。注: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尺寸。选择“版式”附签,单击“高级”按钮,水平对齐:“对齐方式”设置成“居中”,“度量依据”设置成“页面”;垂直对齐:“绝对位置”设置成“页边距”,“下侧”设置成“2.5cm”——平行文标准,“8.0cm”——上行文标准,注: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尺寸。然后单击“确定”。 选择“文本框”附签,左、右、上、下都设置成“0cm”,单击“确定”完成。文本框属性全部设置完成,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文本框内的全部文字,将颜色设置成“红色”,字体设置成“小标宋简体”,字号根据文本框的大小设置成相应字号,但要尽量充满该文本框,这样,宽为155mm、高为20mm、距上25mm的红头制作完成。 4、红线制作 首先将“视图”——“工具栏”——“绘图”选中,单击“绘图”工具条的直线工具,鼠标会变成“十”字形,左手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右手拖动鼠标从左到右划一条水平线,然后选中直线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自选 图形格式”,红线的属性在这里进行设置。选择“颜色和线条”附签,“颜色”设置为“红色”;“虚实”设置为“实线”;“粗线”设置为“2.25磅”。选择“大小”附签,“宽度”设置为“15.5cm”。选择“版式”附签,单击“高级”按钮,水平对齐:“对齐方式”设置成“居中”,“度量依据”设置成“页面”,垂直对齐:

0汽油国家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4.10.01 项目 国三 国四 国五/京四 粤四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不小于 抗爆指数 不小于 93# 93# 92# 93# 93 93 92 93 88 88 87 88 铅含量 % 不大于 0.005 0.005 0.005 0.005 馏程 10%蒸发温度 ℃ 不高于 50%蒸发温度 ℃ 不高于 90%蒸发温度 ℃ 不高于 终馏点温度 ℃ 不高于 残留量 ml 不大于 70 120 190 205 2 蒸气压11月1日—4月30日 KPa 不大于 5月1日—年10月31日 KPa 不大于 88 72 42-85 40-68 45-85 42-65 40-65 40-65 溶剂洗后胶质 mg/100ml 不大于 5 5 5 5 未洗胶质 mg/100ml 不大于 -- 30 30 --- 诱导期 min 不小于 480 480 480 480 硫含量 %(m ) 不大于 0.015 0.005 0.001 0.005 硫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博士实验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硫醇硫含量 %(m )不大于 0.001 0.001 0.001 0.001 铜片腐蚀(50 ℃ 3h) 级 不大于 1 1 1 1 水溶性酸碱 无 无 无 无 机械杂质及水分 无 无 无 无 苯含量 % (m) 不大于 1.0 1.0 1.0 1.0 氧含量% (m) 不大于 2.7 2.7 2.7 2.7 甲醇含量% (m) 不大于 0.3 0.3 0.3 0.3 烯烃含量%(v/v) 不大于 30 28 25 25 芳烃含量 % (v) 不大于 40 40 --- --- 芳烃+烯烃含量 % (v) 不大于 -- -- 60 60 锰含量/(g/L ) 不大于 0.016 0.008 0.002 0.008 铁含量/(g/L ) 不大于 0.01 0.01 0.01 0.01 密度(20℃)kg/m 3 --- 0.72-0.775 0.72-0.775 0.72-0.775

柴油检测标准

柴油检验方法 一·柴油种类及牌号 1.柴油种类 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简称柴油机)作能源的石油燃料称为柴油。我国柴油主要分为馏分和残渣型两类,馏分型柴油机燃料即为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前者适用于轿车、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后者主要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残渣型柴油机燃料目前主要用于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故又称为船用残渣燃料油。 2.柴油牌号 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均按凝点不同划分为七个牌号,即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轻柴油或车用柴油。其中,10号轻柴油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轻柴油和车用柴油产品标记由国家标准号、产品牌号和产品名称三部分组成,例如,-10号轻柴油标记为GB252-10号轻柴油;-10号用车柴油的标记为GB∕T19417-10号车用柴油。不同牌号的轻柴油,车用柴油适用于不同地区和季节(本章第三节)。 残渣型柴油机燃料按100℃时的运动黏度划分牌号,如35.0是指该油品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不大于 35.0mm2∕s。 二、柴油标准 车用柴油标准是GB∕T19147—2003《车用柴油》,该标准是参照采用欧盟标准EN509─1998《车用柴油》,制定的,排放达到欧Ⅱ标准,满足国际贸易和环保要求,该标准于2003年5月23日发布,于2003年10月1日实施。该标准主要是对城市车用柴油而定,属于推荐实施标准,其实施可依据各地环保部门的具体要求而定。由于车用柴油耗油量低,排放二氧化碳少,满足于节能和环保要求,因此其使用和发展将备受关注,目前深受人们喜爱的新款柴油轿车,柴油汽车正在不断推出。 轻柴油标准为GB252─200《轻柴油》,残渣型船用燃料油标准执行GB∕T17411─1998《船用燃料》。2.技术要求 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馏程、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总不溶物、10%蒸余物残炭值、炭分、凝点、冷滤点和运动黏度等指标准要求相同,其他质量指标略有差异,车用柴油要求更高。此外,车用柴油还堆密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而轻柴油还有色度和酸度两项指标。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