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及实际案例

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及实际案例
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及实际案例

相似模拟与模型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模拟与其它一样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所提出的问题日益复杂和繁琐。用数学方法很难得到精确的解析解,只能作一些假设与简化再求解,因而带来一些误差。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求那些靠数学方法无法研究的复杂现象的规律性。但是直接的实验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实验的结果只能推广到与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际问题中去,这种实验方法常常只能得出个别量的表面规律性关系,难以抓住现象的内在本质。《相似模拟》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它不直接的研究自然现象或过程的本身,而是研究与这些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 它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生产工程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相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方要研究内容

它是研究自然界相似现象的一门科学。它提供了相似判断的方法。并用于指导模型试验, 整理试验结果,并把试验结果用于原型的理论基础。

二、相似常数

设c 表示相似常数,x 表示原型中的物理量,x ' 表示模型中的物理量,则:

i i

i x x c '

=

其中i c 表示第i 个物理量所对应的相似常数。

物理量包含于现象之中。而表示现象的物理量,一般都不是孤立的,互不关联的,而是 处在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一定关系中,所以说各种相似常数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在许多的情况下这种关联表现为数学方程的形式。下面举例说明:

设两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相似

则它们的质点的运动方程和力学方程均可用同一方程描述,即: 原型的运动方程与物理方程

dt ds v =

dt dv m f = ① 模型的运动方程与物理方程

t d s d v ''=

' t d v d m f '

'

'=' ② 因为两个物体的现象相似,其对应物理量互成比例,即

s c s s

='

t c t t =' t c v v

='

m c m m =' f c f f ='

③ ①,②,③联合得到

1==c c c c s

t

v ④

1==c c c c c v

m t f

由④,⑤可以说明,各相似常数不是任意选择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三、相似三定理

1. 相似第一定理

相似第一定理是指出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物理量的关系,具体可以归纳为二点。一、 相似现象可以用完全相同的方程组来表示。二、用来表征这些现象的一切物理量在空间相对应的各点在时间上相对应的各瞬间各自互成一定比例关系。

2. 相似第二定理

相似第二定理描述了物理体系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相似准则之间的函数关系。 π关系式(准则方程)

0),,,(211=n f πππ

π关系式的性质

① 对于彼此相似的现象,π关系式相同。

② π关系式中的π项在模型试验中有自变项与应变项之分。自变项是由单值条件的 物理量所组成的定性准则,应变项是包含非单值条件的物理量的非定性准则。

③ 若能做到原型与模型中的自变π项相等,由应变π项与自变π项之间的关系式可以得到应变π项,然后推广到原型中去,作为工程设计的各种参数。

3. 相似第三定理

相似第三定理是解决两个同类物理现象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相似的问题。

第一条件:由于相似现象服从同一的自然规律,因此,可被完全相同的方程能所描述 第二条件:具有相同的文字方程式,其单值条件相似,并且从单值条件导出的相似准则 的数值相等。

所谓的单值条件是指从一群现象中,根据某一个现象的特性,把这个具体的现象从一群现象中区分出来的那些条件,单值条件中的物理量又称为单值量。单值条件包括几何条件、物理条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4. 相似三定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第一和第二定理是从现象已经相似这一基础上出发来考虑问题,第一定理说明了相似现象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以相似准则的形式表示出来。第二定理指出了各相似准则之间的关系,便于将一现象的实验结果推广到其它现象。相似第三定理直接同代表具体现象的单值条件相联系,并且强调了单值量相似,所以显于出了科学上的严密性,是构成现象相似的充要条件。是一切模型试验应遵守的理论指导原则。

但是在一些复杂的现象中,很难确定现象的单值条件,仅能借经验判断何为系统最主要的参量,或者虽然知道单值量,但是很难做到模型和原型由单值量组成的某些相似准则在数值上的一致,这使得相似第三定理真正的实行,并因而使模型试验结果带来近似的性质。

一、 同类相似与异类相似

同类相似是指相似的物体是同类物质,模型与原型的全部物理量相等,物理本质一致, 区别在于各物理量的大小比例不同。异类相似是指相似的物体不同类。仅因为对应量都遵循相同的方程式,具有数学上的相似性。

五、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

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有三种:定律分析法,方程分析法和因次分析法。从理论上说,三种方法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只是用不同的方法对物理现象作数学上的描述。但是作为三种

不同的方法,又有各自的适用条件。

1. 三种方法的介绍

定律分析: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全部现象的物理定律已知的基础上的,通过剔除次要因素,从而推算出数量足够的,反映现象实质的π项。这种方法的缺点上:

1)流于就事论事,看不出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内在联系,故作为一种方法,缺乏典型意

2)由于必须找出所有的物理定理,所以对于未能掌握其全部机理的,较为复杂的物理

现象,运用这种方法是不可能的,甚至无法找到近似解

3)常常有一些物理定理,对于所讨论的问题表面上看去关系不密切,但又不宜于妄加

剔除,而必须通过实验找出各个定律间的制约关系,决定其重要因素,这实际问题

的解决带来不便。

优点:对于模型制作有指导性意义。

方程分析法:根据已知现象的微分或积分方程推出π项。此方法的的优点:

1)结构严密,能反映出现象的本质,故可望得到问题的可靠性结论

2)分析程序明确步骤易于检查

3)各种成份的地位一览无遗,有利于推断,比较和校验

缺点:对现象的机理不清楚,没有建立方程的问题,无法解决

因次分析法:是根据正确选定参量,通过因次分析法考察各参量的因次,求出和π定理一致的函数关系式,并据此进行相似现象的推广。因次分析法的优点,对于一切机理尚未彻底弄清,规律也未充分掌握的现象来说,尤其明显。它能帮助人们快速地通过相似性实验核定所选参量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人们对现象机理和规律性的认识。

以上各种方法,日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因次分析法,但是也不排除将各种方法结合使用的可能性。

六、相似准则导出方法的解题步骤

1. 三种方法的解题步骤

1)定律分析法的步骤

①分析现象,抓住主要矛盾,排除次要因素

②写出主要矛盾的物理表达式

③作等效变化,转化为具有相同因次的物理量

④两两作比值,求出相似准则π

2)方程分析法

通常的方程分析法有:相似转换法和积分类比法

相似转换法的步骤

①写出现象的基本微分方程

②写出全部的单值条件,并令其二现象相似

③将微分方程按不同现象写出

④进行相似转换

⑤求出相似准则π

积分类比法的步骤

①写出现象的基本微分方程和全部的单值条件

②用方程的任一项,除其它各项

③进行积分类比转换,求出相应的准则

3) 因次分析法

因次分析法一般分为两种:指数分析法和矩阵分析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一样,运

算步骤稍有不同。指数分析法主要用于现象的物理量较少的情况,而矩阵分析法主要用于现象物理量较多的情况。

指数分析法

① 列出相似准则的表达式

② 根据方程两边因次相等列出物理量参数的方程K 个 ③ 设物理量有M 个,任选其中的M -K 个物理量为已知量

④ 将这M -K 个物理量,依次用M -K 个单位向量代入方程,得到M -K 组解 ⑤ 把这M -K 组解代入相似准则的表达式中,可以得出M -K 个独立的相似准则 矩阵分析法

矩阵分析法与指数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一样,矩阵分析法把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用矩阵的求 解来代替。其运算步骤不再此重复。

2. 证明指数分析法解出的独立π项的广泛代表意义

例设某现象由5个物理量A1,A2,A3,A4,A5组成,这5个基本物理的独立因次为L ,M ,N

物理量的表达式

i i i T M L Ai γβα=

5,4,3,2,1=i

相似准则的表达式

v u z y x A A A A A 54321=π

因为π项为零,故有 对于L 054321=++++V U Z Y X ααααα 对于M 054321=++++V U Z Y X βββββ

对于T

054321=++++V U Z Y X γγγγγ

固定U ,V 这两个参数,设U =0,V =1则可以得出一组解,设为X =X1,Y =Y1,Z =Z1,但若设U =0,V =N 则方程得出另一组解,设为X =X2,Y =Y2,Z =Z2这两组解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即:

211X N X =

2N 1Y1Y = 21

1Z N

Z = 由上式可知,这个相似准则和前一个相似准则只差方次关系,又因为相似准则可以通过

加、减、乘、除、幂运算等进行相互变换,故这两个相似准则实为同一个无因次量群。

设U =1,V =0则可以得出一组解,设为X =X3,Y =Y3,Z =Z3,但若设U =1,V =1则方程得出另一组解,设为X =X4,Y =Y4,Z =Z4

这两组解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即:

2314X X X +=

2Y3Y1Y4+= 2

3

14Z Z Z += 故U =1,V =1的相似准则可以用U =0,V =1和U =1,V =0的相似准则表示,所以说

U =0,V =1和U =1,V =0的相似准则可以表示U ,V 为任何实数的相似准则。

3. 三种方法解题

1)定律分析法

已知一个简支梁受有大小为4KN/M 均布荷载,简支梁的跨度为4M ,截面的高为0.5M ,

宽为0.4M ,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为4802

/M KN ,求当梁的跨度为2M ,截面尺寸相同受均布荷载为2KN/M 时的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应力。

跨中弯矩的公式

M =8

2ql

最大正应力公式

2

6bh

M

=

δ 解:由最大正应力公式可以推出6

bh M =

又因为2

8ql M =

所以2

2ql bh πδ

=

由m ππ=得

22

22

m m m m m

q l ql bh b h δδ= 又因为截面的尺寸相同所以可以简化为

2

2

m m m

q l ql δ

δ=

所以2

2

m m m q l ql

δδ==602/M KN 2)方程分析法

以弹性力学中的极坐标的平面应力问题为例说明 1.写出现象的基本微分方程 1)静力学平衡方程

10

210f f ρ

ρ?ρ?

ρ?

ρ?ρ??δτδδρρ?ρ

δττρ?ρρ

??-+

++=????+++=??

2)几何方程

()

11

111

111

111

2

3451111 ( ) 1

U l E E l

U E E

c u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E

c c c c c c l m c c l l lU

l U E E ρερμδ

δεεερδ

ρμδ?μεδ

δρρ?ρρδερ

εδμδρδτδδπρρεεπεεπδδμμπρρπδδ----------?=

?==

==-===+='=='''==''

'=='''=='=='

1u u ρ

?

?ερρ??=+?

1u u u ρ??

ρ?γρ?ρρ

??=

+-?? 3)物理方程

()()1

1

2(1)E E

E

ρρ???ρρ?ρ?

εδμδεδμδμγτ=

-=-+=

4)边界条件(2个)

l m ρρ?ρδτ=+

另外一个类似

2.写出全部的单值条件,并令其二现象相似 1)几何单值条件相似

'l c ρρ= 'c εεε= 'U U c U

= 式中:l c c ε U c 分别表示长度相似常数,应变相似常数和位移相似常数 说明?不为单值条件,且为无因次量 2)物理单值条件相似

'c μμ

μ

=

'E E

c E

=

'c ρρ

ρ

= 式中:c μ E c c ρ分别表示泊松比相似常数,弹性模量相似常数和容重相似常数 3)位移边界条件相似

'c δδδ= 'c ρρ

ρ

= 式中:c δ表示应力的相似常数,q c 为面力的相似常数 3.将微分方程按不同现象写出

第二现象的静力平衡方程(只写一个,另一个类似)

10f ρρ?ρ?ρδτδδρρ?ρ''''??-'+++='''

?? 几何方程(只写一个,其它类似)

u ρ

ρ

ερ'?'='

? 物理方程(只写一个,其它类似)

()1

E ρ

ρ?εδμδ''''=-'

边界条件(只写一个)

l m ρ

ρ?ρδτ'''=+ 4)进行相似转化

将有关的相似系数代入得 对平衡方程

111

1111

()10l l l c c c c f c c c δρ

δρ?δρ?ρρδτδδρρ?ρ

-------??-+++=?? 这了保证与原型方程的一致,必须使得

l l l

c c c c c c c δδδ

ρ===

1l c c c δ

ρ

= (从另外的一个方程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对几何方程

111U l c u c c ρερερ

---?=

?

为了保持与原方程的一致,可得

U

l

c c c ε=

即1l

U

c c c ε= (从另外的二个方程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对物理方程

()11

111

1E c c c c c E

ερδ

ρμδ?εδμδ-----=

-

为了保持与原方程的一致,可得

E E

c c c c c c μδ

δε==

即1c μ

=

1E

c c c εδ

= 从另外的二个方程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对边界条件

11 ( ) c c l m δρρ?ρρδτ--=+

为了保持与原方程的一致,可得

1c c ρδ

=

5)求出相似准则

12

l l lU

l U δδπρρεεπ'==''

'==''

3

4

E E εεπδδ

μμπ'=='''==

5ρρπδδ'=='

与弹性力学的直角坐标系下的相似准则的比较可知是一样的,这同时也说明了相似准则与坐标系的选取没有任何关系。

3)因次分析法

设有半平面体,在其直边界上受有集中力,取单位厚度的部分来考虑,影响力F 作用点正下方h 深处的正应力δ的参量有F 与边界法线成角β,设单位厚度上所受有力为F ,埋深h

解:取基本因次M 、L 、T 此问题独立的相似准则m=4-3=1

A1 A2 A3 A4 δ

F h β

M 1 1 0 0 L -1 0 1 0 T -2 -2 0 0 根据因次和谐原则得 A1+A2=0 -A1+A3=0 -2A1-A2=0 固定A1=1

则可以得到A2=-1 A3=1 所以F h

πδ=

此问题的弹性力学解析解为2cos F

h

δβπ=-

相似准则与原问题的解保持了一致性

中盛上行开采相似模拟实验报告

1.相似模拟实验的目的

根据横向课题《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复采薄煤层可行性研究》的研究需要,并结合现场的实际要求,针对山西汾西矿业中盛煤矿的煤层地质赋存条件,进行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的三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主要研究目的是:

●分析10#煤开采对上部9#、7#煤层的影响,判断上部煤层的整体性及可采性。

●测定10#煤开采过程中上部煤层的应力变化规律和位移变化,分析极近距离煤层群

上行开采的卸压特征。

实验时间:3D相似模型于2011年11月日开始铺设,历时日完成,2011年11月日进行模拟开挖实验。

主要实验设备:

3D模拟实验台

7V14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

位移计和应力传感器(压力盒和直角应变花)

照相机

实验原型基本条件:实验原型为山西汾西矿业中盛煤矿7#、9#、10#煤层。

1、7#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部,K4与K3石灰岩之间,下距9#煤层19.50~26.30m,平均22.60m。煤层厚0.10~1.95m,平均1.11m。一般含0~1层夹石,局部达2层,结构简单,属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顶板一般为泥岩,底板多为中粒砂岩。

2、9#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下距10#煤层4.80~7.83m,平均6.45m。煤层厚0~1.10m,平均0.90m,不含夹石,结构简单,该煤层可采范围分布于井田中东部,可采面积 2.139km2,属较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一般为泥岩。

3、10#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下距11#煤层6.76~13.82m,平均11.20m。煤层厚0.85~2.62m,平均1.86m。一般含0~1层夹石,局部达两层,结构简单。顶板一般为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粒砂岩,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该煤层于原矿区内已大部采空,仅西南部有小部分未开采地段。

复采煤层特征见表1所示。

表1复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

夹石

层数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稳定程度

可采程度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7 0.10~1.95

1.11 19.50~26.30

22.60

0~1层

局部2层

泥岩

中粒砂岩

不稳定

局部可采

9 0~1.10

0.90

石灰岩

泥岩

较稳定

局部可采

4.80~7.83

6.45

10

0.85~2.62

1.86

0~1层

局部2层

泥岩

泥岩或细粒砂岩

稳定

全区可采煤层综合柱状图如图1所示。

图1 煤层综合柱状图

2 相似模拟实验

2.1 模型相似比

本实验采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三维试验台,实验台尺寸为:长×宽×高为3000mm ×200mm ×1800mm 。设几何相似比为αL =50:1,设容重比为αγ=1.6:1,要求模拟与实体所有各对应点的运动情况相似,即要求各对应点的速度、加速度、运动时间等都成一定比例。所以,要求时间比为常数,即:L t a =

α= 7.07

式中: t α—时间相似比。

试验采用平面应变条件,各岩层在相似模型中的厚度为:

L H M a L L /11= =2000/50=40.0mm ; L H M a L L /22==6400/50=128.0mm ;

L H M a L L /33==900/50=18.0mm ; L H M a L L /44==8000/50=160.0mm ;

L H M a L L /55= =8000/50=160.0mm ; L H M a L L /66==4000/50=80.0mm ;

L H M a L L /77==3000/50=60.0mm ; 8M L =L H a L /8=1110/50=22.0mm ; L

H M a L L /99==4000/50=80.0mm

L

H M a L L /1010==8000/50=160.0mm ;

L H M a L L /1111==10000/50=200.0mm 1212/M H L L L α==10000/50=200.0mm

1205.2mm 其中M12为最上部覆岩。M1为最下部10#煤。

2.2模拟岩石的力学性质

根据试验目的,选择试验方案。本实验主要研究采场煤体变形及其上覆岩层的运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无煤柱条件下巷道变形规律以及顶板受力分析。研究现场实测的地质资料,根据煤岩层的分布,详细地整理了中盛煤矿各煤层顶、底板岩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实测数据,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2 模拟岩层物理力学性质表

2.3模型岩石的强度指标计算

逐层计算模型岩石的强度指标,由L a =50,γa =1.6得γσ

a a a L ?==80。

由主导相似准则可推导出原型与模型之间强度参数的转化关系式,即:

[][][][]σ

γσσσγγσa a a L L c L c H c H M

H M M

c =?==· 式中: c σ—单轴抗压强度

根据上面的资料,可以求出煤质以及不同顶板岩层模型的单轴抗压强度c σ及容重M γ为:

第一层10#煤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1M c σ=14/80=0.175MPa 1M γ =1.4/1.6=0.875g/cm 3

第二层泥岩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2M c σ

=27/80=0.34MPa

2M γ=2.6/1.6=1.63g/cm 3

第三层9#煤的模型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3M c σ=14/80=2.17kg/cm 2

=0.175MPa

3M γ =1.4/1.6=0.875g/cm 3

第四层石灰岩的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4M c σ=56/80=0.7MPa

4M γ =2.73/1.6=1.71g/cm 3

第五层砂质泥岩的模型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5M c σ=37/80=0.46MPa

5M γ =2.6/1.6=1.63g/cm 3

第六层石灰岩的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6M c σ=63.2/80=0.79MPa

6M γ=2.73/1.6=1.71g/cm 3

第七层泥岩的模型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7M c σ=27/80=0.34MPa

7M γ=2.6/1.6=1.63g/cm 3

第八层7#煤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8M c σ=14/80=0.175MPa

8M γ =1.4/1.6=0.875g/cm 3

第九层石灰岩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9M c σ=68.74/80= 0.859 MPa

9M γ =2.70/1.6=1.69g/cm 3

第十层砂质泥岩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10M c σ=47/80=0.59MPa

10M γ =2.6/1.6=1.63g/cm 3

第十一层中粒砂岩模型的抗压强度及容重为:

[]11M c σ=61.04/80 =0.76MPa

11M γ =2.67/1.6=1.67g/cm 3

表3 相似模拟试验材料配比表

2.4相似实验材料的制备

根据汾西矿业中盛煤矿煤岩层的实际地质资料,选择组成相似模拟材料的成分,相似模拟材料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骨料和胶结料。骨料在材料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胶结料胶结的对象,其物理力学性质对相似材料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骨料主要有细砂、石英砂、岩粉等,本试验骨料采用细砂。

胶结料是决定相似材料性质的主导成分,其力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似材料的力学性质,常用的胶结材料主要有石膏、水泥、碳酸钙、石灰、高岭土、石蜡、锯末等。根据试验及地质成分,本试验胶结料采用石灰和石膏。

不同胶结料与骨料混合组成不同种类的相似材料,其力学性能不同。根据已计算出的模型的力学参数,选定骨料及胶结料进行配比试验,为了精确选定与计算参数一致的配比,经过了多次配比试验,做出了各种配比表,最后选择出满足试验要求的一种,见表3。

表4 模型铺设分层材料用量表

上覆岩层厚度约为640m ,应力为16Mpa :

根据模型的尺寸,以及预定比例,实际加载压力为: σ/αL αγ=16/(7.47*1.6)=1.339Mpa 2.5制作模型的步骤

本模型的架子的主体,是由,以便固定模板,模板用厚1厘米的钢模板制成,为了防止装填材料时模板向外凸起,架子中部可用竖向小槽钢加固,模型架的长度保证围岩尺寸为巷道尺寸的10倍以上。

(1)上模板:将模型后面模板全部上好,前面边砌模型边上模板。

(2)配料:按已计算好的各分层材料所需量,把水泥、石膏、沙子、缓凝剂及水用天平、量杯称好;其中沙子、石膏、水泥可装在一个搅拌容器内,但需将水泥倒在石灰上面,以免与沙子中所含的水分化合而凝固,缓凝剂融解后可放入已经称量好的水中,并搅拌均匀使无沉淀。其中,模拟煤层加墨汁,使其变黑,以便区别。

(3)搅拌:先将干料拌匀,再加入含缓凝剂的水中,并迅速搅拌均匀,防止凝块。 (4)装模:将搅拌均匀的材料倒入模子内,然后夯实,以保持所要求的容重,压紧后

的高度应基本符合计算时的分层高度。分层间撒一层云母以模拟层面,每一分层的制作工作应在20min内完成。

(5)风干:通常在制模后一天开始风干,风干后,开始采煤。

(6)加重:由于考虑到地层很深,而所要研究的问题仅涉及煤巷附近一部分围岩,可施加面力的方法来代替研究范围以外的岩石自重。

2.6 监测点布置

模型铺设总高度120.5cm,在老顶上方依次铺设干砂、铁板、槽钢,通过液压油缸对槽钢加压,并通过铁板、干砂均匀传递载荷。

材料水灰比:材料:水=100:8

铺设模型时,每铺设4cm厚度材料后,进行夯实。

图9 3D相似模拟实验台

各岩层之间加铺云母粉。

图10为3D相似模拟实验台,标准尺寸为长×宽×高=300×200×180cm,模型四周采用槽钢封闭,作为位移边界条件;模型上部采用油缸施加压力模拟上覆岩层的载荷,压力的大小由操作控制台(图9中位于左侧的为控制台)调节;模型底部由两部分组成(见图10):图中阴影部分组成的活动区和活动区以外的固定区,固定区由钢板制成,而活动区尺寸为180×100cm,由90条长100cm宽2cm的活动钢板组成,活动钢板两侧有螺栓可以拆卸,铺设模型时将全部活动钢板装上,模拟开挖时依次卸下活动钢板,就可以从模型底部挖出煤体,而且同时保留固定区的煤体,因此该模型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的开采过程。该模型的唯一缺点是无法直接目视观测。安装各种传感器时,均以活动区为参照系。

图10 3D模拟实验台底部结构示意图

3.2 传感器位置

(1). 上覆煤层压力变化观测:压力盒布置2个层位,第一层为底板以上17.7cm处,即9#煤中。第二层为底板以上65.7cm处即7#煤中每个煤层内沿走向方向布置3测线,每条测线布置3测点。每层设置12个压力盒。共布置压力盒24个。具体位置见图11(图中虚线交点位置即为压力盒布设位置)。

图11 煤体压力力监测布置平面图

省去(2). 位移观测:位移观测布置3个层位;第一层为煤层底板以上17.42cm处即9#煤中,沿走向方向布置3条测线,每条测线布置5个测点,其中中央3个点用于测量煤层沿走向方向的位移,两侧不开挖煤体中各布置1个测点用于测量巷道两侧固定帮煤体向采空区的移动情况,9#煤煤层测点的引线方向为垂直方向(见图13);第二层为煤层底板以上42.32cm处即9#煤顶板砂质泥岩中,设置三条测线,每条三个测点;第三层为煤层底板以上65.42cm处即7#煤中,沿走向方向布置3条测线,每条测线布置3个测点,7#煤的测点引线方向为垂直方向,具体位置见图14。

位移测点共布置33个。

图12第一层煤层位移测点布置平面图

图13第二、三层煤岩层位移测点布置平面图

(3). 上覆煤层应力变化观测:应变片3个层位,第一层为底板以上17.7cm处即9#煤中,第二层为底板以上42.6cm即9#煤层上部泥质砂岩中,第三层为底板以上65.7cm处即7#煤中;每个煤层内沿走向方向布置4条测线,每条测线布置4个测点,每个点布置两组应变花,中间三条侧线每个测点的2个应变花采用如下布置:1个为垂直于工作面走向并平行

于工作面倾向方向(即垂直放置);另一个为平行于工作面走向并平行于煤层的方向(即水平放置)。外侧测线每个测点的2个应变花采用如下布置:1个为平行于于工作面走向并垂直于工作面倾向方向(即垂直放置);另一个为平行于工作面走向并平行于煤层的方向(即水平放置)。

编号为7-1-1-1x,表示7#煤一测线,一测点,一测组x方向应变片。共设置96个应变花。具体位置见图13(图中虚线交点位置即为应变花布设位置)。

三维相似模拟模型共布置各类传感器个。

隧道与地下工程数值模拟作业岩土体本构模型及适用条件

岩土体本构模型及 适用条件 0引言 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是现代岩土力学 的基础。广义上说,本构关系是指自然界的作用与由该作用产生的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土体是一种地质历史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在外荷作用下,表现出的应力—应变关系通常具有弹塑性、黏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等性状。土体本构模型就是在整理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试验中所发现的土体变 形特性。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岩土工程问题时,关键技术就是模拟岩土介质的本构响应。作为天然材料的岩土是由固体颗粒、水、空气组成的三相介质,具有弹性、塑性、粘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磁滞性、各向异性等性状,其应力—应变关系非常复杂。自Roscoe等创建Cam- clay模型至今,已出现数百个本构模型,得到工程界普遍认可的却极少,严格地说还没有。事实上,试图建立能反映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理想本构模型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岩土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特征早已为人们熟知,但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却很少。同时,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对岩土的渗透特性与水力耦合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因此开展考虑各向异性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岩 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 实际工程应用背景。 1传统的岩土本构模型 1.1 弹性模型 对于弹性材料,应力和应变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施加的外力全部卸除时,材料将恢复原来的形状和体积。弹性模型分为线弹性模型和非线性弹性模型两类。 线弹性模型和非线性弹性模型,其共有的基本特点是应力与应变可逆,或者说是增量意义上可逆。这类模型用于单调加载时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但用于解决复杂加载问题时,精确性往往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引发了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发展。 1.2 弹塑性模型 弹塑性模型的特点是在应力作用下,除了弹性应变外,还存在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应变增量。分为弹性和塑性两部分,弹性应变增量用广义虎克定律计算,塑性应变增量根据塑性增量理论计算。 塑性增量理论主要包括3个方而:关于 屈服而的理论;关于流动法则的理论和关于 硬化域软化的理论。应用塑性增量理论计算塑性应变,首先要确定材料的屈服条件,对加工硬化材料,需要确定初始屈服条件和后继屈服条件域称加载条件。其次,需要确定材料是否服从相关联流动法则。若材料服从不相关联流动法则,还需要确定材料的塑性势函数。然后,确定材料的硬化或软化规律。最后可运用流动规则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 方向,根据硬化规律计算塑性应变增量的大小。 屈服准则是判断材料弹塑性的判据,现有的屈服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①为单一开 口的屈服而,也称锥体屈服而;②就是口前 广泛采用的闭合屈服而,也称帽子屈服而。开口的锥形屈服而主要反映塑性剪切变形,大多数经典屈服而都属于这一类型,如T resca准则、V on Mises准则等。但岩土材料不同于金属材料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单纯 的静水压力也能产生塑性体积应变,而单一开口的屈服而不能反映这种塑性体积应变。所以近年来无论是对原有屈服而的修正,还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作业

中国矿业大学 2 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法 考试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 任课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法》课程报告课程报告分析的论文是安徽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乔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深部巷道锚网喷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研究》。目前,数值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单元法、离散单元法等。有着理论推演和试验分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加贴近实际工程运用。但其求解问题的方法也是不同求解方法的近似解,要么是对基本方程和相应定解条件的直接近似求解;要么是求解原问题的等效积分方程的近似解;或者将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变成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再求近似解等等。在实际运用的的时候存在很多局限和不合理性。本报告基于硕士学位论文《深部巷道锚网喷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该论文中的数值分析方法。对论文里数值计算与行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文中的创新点,对数值分析的运用做出了总体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0论文主要内容简述 文中探讨了深部巷道开挖过程中及开挖之后围岩的变形与力学特征,(岩体变形具有较强的时间效应,表现为流变或蠕变明显;扩容现象突出;大偏应力下岩体内部节理、裂隙、裂纹张开,出现新裂纹;变形非连续性明显,突然剧烈增加,且具有软岩的力学特性。)讨论了影响巷道变形的主要因素,认为地应力水平和围岩性质是影响巷道稳定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工程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对比,讨论了巷道开挖后两种关键因素作用下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情况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围岩分类法,建立了基于定量指标JV的Hoek-Brown强度参数a和s的线性修正本构关系,并将该强度准则应用于数值模拟之中。在数值模拟分析中,利用FLAC3D对钱营孜煤矿风井巷道的进行了锚喷支护模拟分析,并结合实测数据,提出了风井巷道的锚喷支护参数提出了优化方案。 1文中所用有限差分法软件FLAC3D简介 FLAC3D是美国ITASCA公司在FLAC(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基础上开发的三维数值分析软件,并在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实现对岩石、土和支护结构等建立高级三维模型,进行复杂的岩土数值分析与设计。 程序采用的是快速拉格朗日方法,基于显式差分来获得模型的全部运动方程(包括内变量)的时间步长解。程序将计算模型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形状的三维单

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在本文开篇,我先粗略介绍一下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 计算机仿真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系统控制的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性比较逼真的模仿。它是一种描述性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某一过程和某一系统的模式,来描述该过程或该系统,然后用一系列有目的、有条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刻画系统的特征,从而得出数量指标,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这一过程或系统得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选自百度百科计算机仿真摘要) 仿真是对现实系统的某一层次抽象属性的模仿。人们利用这样的模型进行试验,从中得到所需的信息,然后帮助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某一层次的问题做出决策。仿真是一个相对概念,任何逼真的仿真都只能是对真实系统某些属性的逼近。仿真是有层次的,既要针对所欲处理的客观系统的问题,又要针对提出处理者的需求层次,否则很难评价一个仿真系统的优劣。(选自百度百科) 计算机仿真模拟的原理是依靠计算机的迭代运算, 所以这是一门依靠计算机技术所衍生的一门有着实际意 义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计算机仿真模拟技 术在科学技术、军事、国民经济、汽车、电子行业、体育、 交通运输、金融、管理、航空航天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研究范围小到原子,大到宇宙,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 应用极为广泛。 传统的仿真方法是一个迭代过程,即针对实际系 统某一层次的特性(过程),抽象出一个模型,然后假 设态势(输入),进行试验,由试验者判读输出结果和 验证模型,根据判断的情况来修改模型和有关的参数。 如此迭代地进行,直到认为这个模型已满足试验者对 客观系统的某一层次的仿真目的为止。 模型对系统某一层次特性的抽象描述包括: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静态、动态、逻辑关系;在某些输入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响应等。根据系统模型状态变量变化的特征,又可把系统模型分为:连续系统模型——状态变量是连续变化的;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状态变化在离散时间点(一般是不确定的)上发生变化;混合型——上述两种的混合。 随着专门用于仿真的计算机——仿真机的出现,计算机仿真技术日趋成熟,现在已经趋于完善。随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仿真机中也出现了一批很有特色的仿真工作站、小巨机式的仿真机、巨型机式的仿真机。80年代初推出的一些仿真机,SYSTEM10和SYSTEM100就是这类仿真机的代表。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仿真系统,一般都要经历建立模型、仿真实验、数据处理、分析验证等步骤。为了构成一个实用的较大规模的仿真系统,除仿真机外,还需配有控制和显示设备。 本文将主要从航空航天方面对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探讨。 航空技术是从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人类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

数值模拟报告(DOC)

第一部分: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浅析数值模拟技术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地进行“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等巨型工程,越来越多的岩土工程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单纯依靠经验、解析法显然已不能有效指导工程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分析手段来进行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自R.W. Clough 上世纪60年代末首次将有限元引入某土石坝的稳定性分析以来,数值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成功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问题。特别是个人电脑的普及及计算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分析人员在室内进行岩土工程数值模拟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值模拟特别是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逐渐成为当前中国岩土工程研究和设计的主流方法之一,也使得岩土工程数值模拟技术成为当今高校和科研院所岩土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热点。 采用大型通用软件对岩土工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目前已成为项目科研、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等岩土类项目的必须,学习和掌握Ansys、FLAC3D、UDEC 等数值计算软件已成为学校、科研院所对工程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加权余量法、半解析元法、刚体元法、非连续变形分析法、离散元法、无界元法和流形元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其对应的软件。 2.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 继理论分析和科学试验之后, 数值模拟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软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数值模拟软件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趋势: (1). 由二维扩展为三维。早期计算机的能力十分有限,受计算费用和计算机储存能力的限制,数值模拟程序大多是一维或二维的,只能计算垂直碰撞或球形爆炸等特定问题。随着第三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出现, 才开始研制和发展更多的三维计算程序。现在,计算程序一般都由二维扩展到了三维,如LS-DYNA2D 和LS - DYNA3D、AUTODYN2D 和AUTO-DYN3D。 (2).从单纯的结构力学计算发展到求解许多物理场问题。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最早是从结构化矩阵分析发展而来,逐步推广到板、壳和实体等连续体固体力学分析,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近年来数值模拟方法已发展到流体力学、温度场、电传导、磁场、渗流等求解计算,最近又发展到求解几个交叉学科的问题。例如内爆炸时,空气冲击波使墙、板、柱产生变形,而墙、板、柱的变形又反过来影响到空气冲击波的传播,这就需要用固体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结果交叉迭代求解。 (3).由求解线性问题进展到分析非线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性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诸如岩石、土壤、混凝土等,仅靠线性计算理论就不足以解决遇到的问题,只有采用非线性数值算法才能解决。众所周知,非线性的数值模拟是很复杂的,它涉及到很多专门的数学问题和运算技巧,很难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为此,近年来国外一些公司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发了诸如LS- DYNA3D、ABAQUS和AU-TODYN等专长求解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这些软件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高效

数值模拟

采矿工程数值模拟 分析报告 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班级:硕13-3班 姓名:孟浩 学号:TSZ130101026Q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年1月2日

1关键问题 1301工作面上、下平巷掘进过程中曾多次发生煤炮,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曾于2010年2月3日发生采场支架压死现象。根据煤层、顶板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和曾发生的动力现象,并考虑到1301工作面复杂的开采条件(深部、特厚煤层、高地压、强承压水、高温、厚表土层、构造发育等),认为130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面临潜在的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威胁。 本项数值模拟分析报告是根据龙固煤矿主采煤层为3(3上、3下)煤层1301工作面实际工程条件,以煤层赋存条件、采矿工程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模拟并分析开采高度分别为9.0m 时,不同推进距离(8m、24m、48、80m)条件下,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顶板来压步距、覆岩冒落高度、塑形破坏范围等,对提前预知、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工程背景 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区内多为第四系覆盖。矿井地质储量16.83亿吨,可采储量5.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82年。3煤层平均厚度为8.82m,可采指数为1,为较稳定煤层,煤层倾角0~6°,平均3°;其单向抗压强度为32.13 MPa,基本顶为厚度为12.42m的粉砂岩互层,其单向抗压强度为100.17 MPa,由于煤层厚度较大,采空区冒落高度相对较高,煤层顶板又较为坚硬,因此可能存在顶板大面积悬顶。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顶板集聚足够的弹性能,突然断裂对工作面支架、煤壁造成冲击诱发采场、巷道冲击地压发生。因此,3煤层顶板是否形成大面积悬顶是工作面顶板明显动压发生的必要条件。 3.软件介绍 FLAC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是由美国ITASAC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程序化,是岩土连续介质的二维和三维专业分析软件。二维计算程序V3.0以前的为DOS版本,V2.5版本仅仅能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内存(64K),所以,程序求解的最大结点数仅限于2000个以内。1995年,FLAC2D 已升级为V3.3的版本,其程序能够使用护展内存。因此,大大发护展了计算规模。FLAC3D是一个三维有限差分程序,目前已发展到V2.1版本。 FLAC3D的输入和一般的数值分析程序不同,它可以用交互的方式,从键盘输入各种命令,也可以写成命令(集)文件,类似于批处理,由文件来驱动。因此,采用FLAC程序进行计算,必须了解各种命令关键词的功能,然后,按照计算顺序,将命令按先后,依次排列,形成可以完成一定计算任务的命令文件。 FLAC3D是二维的有限差分程序FLAC2D的护展,能够进行土质、岩石和其它材料的三维结构受力特性模拟和塑性流动分析。调整三维网格中的多面体单元来拟合实际的结构。单元材料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本构模型,在外力作用下,当材料发生屈服流动后,网格能够相应发变形和移动(大变形模式)。FLAC3D 采用的显式拉格朗日算法和混合-离散分区技术能够非常准确发模拟材料的塑性破坏和流动。无须形成刚度矩阵,因此,基于较小内存空间就能够求解大范围的三维问题。FLAC3D采用ANSI C++语言编写的。

岩土工程计算原理和方法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方法的日益完善,数值模拟方法已经成为研究未知领域的强有力的工具。在岩土工程计算与分析中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也发展很快。特别是有限元的发展,促进了岩土工程研究、工程预测、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发展。但在工程实际中使用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人因缺乏对有限元和工程性质的深入了解,而有限元的迅速发展给他们造成一种假象,认为它是万能的,可以处理几乎所有的岩土工程问题;同时他们又被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精度所迷惑,不了解这些精确结果后面所隐藏的不确定性,也不了解这些数值方法所采用本构模型的局限性以及相应参数的不确定性;因这些不确定性导致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和实际经验相差很大,又由于部分人计算偏于保守,使得岩土工程师难以接受现代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 1.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也具有两面性。 有些人偏向于用其进行岩土工程的分析计算的原因在于: (1)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能够做任何传统的分析方法所能做到的分析与计算,而且做得更多、更好。 (2)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能够给出复杂数学模型的解。因而能够从机理上预测工程性质,而不是统计和经验性的描述,这是一大优点;而简化或经验分析方法有时只能描述其表面或形式上(统计)的关系,缺乏物理机制的描述和探讨。 (3)该方法既能处理简单问题,也能处理复杂问题。 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难以被其他人接受的原因在于: (1)使用复杂,难以被很好的掌握。 (2)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本身的不确定性(指与精确的解析方法相比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岩土动力非线性问题中这种不确定性会很大)导致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不符。 (3)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所使用的物理模型或本构模型有局限性,难以反映实际情况,导致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不符。 (4)采用复杂模型要求较多的参数,而这些参数难以用简单试验获得。 (5)既然数值计算原理与方法和传统的分析方法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还不如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因为传统的方法简单、实用。 (6)精确的数值分析结果会误导使用者迷信这些结果的精确性,而没有认识到其后面隐

现代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现代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研究生的全校公选课。 (怎么讲,有待实践和探讨) 假设应当具有的基本知识 高等数学 如微积分、级数展开、微分方程 线形代数、概率统计 问题:关于级数展开及其应用 21 ()(0)'(0)''(0)...2! f x f f x f x =+++ 答: * 当x 较小时,可取前面几项作为函数的近似 * 当函数形式未知时,可用级数逐项逼近 计算机编程 包括 Linux 系统、画图和数据分析软件, 例如 xmgrace ,mitlab 问题:A=0.0D+00 DO 10 I=1,10 A=A+1.0D+00*I 10 CONTINUE 代表什么含义 物理学 (50%内容或多或少与物理学有关) 最理想是学习过普通物理学 或者中学的物理学,能理解基本的物理问题 比如,物理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和运动的学科 物质有各种形态,如气态、液态和固态等

物质的运动遵从一定的运动规律 如运动方程,分布函数等 问题:力学、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生物学和经济学 简单的基本知识 基本的英文阅读和书写能力 不打算非常系统地讲授种种数值模拟方法 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重点讲两种方法 Monte Carlo 模拟 和 分子动力学 简单介绍一些重要的基本方法 一定程度上给出数值模拟方法的概况 目的是学习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至少了解如何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包括 方法本身 科学问题的表述,模型化 Ising 模型的种种应用 {} 1 1 1 i j i j i H k T i S i H K S S h S kT Z S e -- =+==±∑∑∑

数值模拟技术在大型锻件生产中的应用概述

数值模拟技术在大型锻件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数值模拟技术在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试制周期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钢锭凝固方面,有限元模拟程序MIPS能够分析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确定不同时刻凝固前沿的位置,而且能预测缩孔和疏松的位置及尺寸。使用该程序对220吨钢锭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成功地解决了疏松进入锭身的问题。在锻造方面,已开发出了基于ANSYS的三维大变形弹塑性、弹粘塑性程序,能够分析复杂的三维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热处理专用软件NSHT不仅能够分析加热、淬火及回火过程中温度场分布,而且能够给出应力的分布及相态的变化过程,并已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成功。 前言 大锻件生产具有单件、小批的特点。生产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预备原材料、模具或辅具,前期投入相当大,一旦产品报废,将造成专门大的损失,这对工艺制定的合理性提出了专

门高的要求。在生产新产品或制定新工艺时,工艺人员往往无法依照经验确定工艺是否合理,只能采纳大量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大型锻件尺寸较大,不可能进行1∶1的实物实验,而小件实验有时会与实际生产过程相差过大。而且物理实验通常只能给出工艺过程某个时期的结果,无法全面了解整个工艺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大锻件生产的这些专门性,采纳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改变工艺制定过程中仅凭经验决定的现状是具有 重要意义的。 1 数值模拟技术在现代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展,人类社会差不多步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及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传统机械制造的概念与方法。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CAX)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差不多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一个现代的产品制造过程能够由图1来描述。当接到生产任务时,首先采纳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系统进行产品设计,其设计结果将由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系统对其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评估,假如其不满足制造要求或所需要成本太高,将返回到CAD系统中进行重新设计:假如通过了CAE的评估,就将采纳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系统进行实际的

数学建模中计算机模拟运用方法研究

数学建模中计算机模拟运用方法研究 摘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非线性、离散、连续三种类型的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验证数学建模有效性的方法,从而使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数学建模;技术运用;研究分析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方法的设计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现阶段计算机模拟在数学建模中的运用分析可以发现,其技术形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稳定结合,可以实现数学技术的稳定构建,因此,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及数学建模逐渐成为技术运用中较为重要的途径。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构建,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于较难解决、而又重要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计算机运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问题求解体现出方便、快捷以及精准性的特点,而且也可以使实际问题得到充分性的解决。通过计算机模拟或是计算机程序模拟运用中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并在建立数学、逻辑等模型设计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计算机实验对系统资源进行科学化的规定,从而为计算机模拟与数学模型的构建提供稳定支持。 1、计算机模拟及数学建模的概述分析 1.1、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对一个系统使用过程所建立的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运用可以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并通过对该系统行为的控制分析,对不同的数据资源进行评估。对于计算机模拟系统而言,其主要是将系统分析以及运筹学作为基础,所模拟的对象以及用途相对广泛,在模拟中可以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一个变量到多个变量的变化,在交通、经济、生活以及医疗等管理中均得到了广泛性的运用。 1.2、数学建模 对于数学建模而言,主要是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相关问题,也就是在一组备选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选择合理性的数据资源。在现阶段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其中的空间作为主要的内容,在空间相对应位置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了限制条件的保护机制,所选择的模型分为线性以及非线性两种,其中的线性模型以及非线性模型是由变量的阶层所决定的[1]。 2、计算机模拟在数学建模中所解决的问题 第一,对于一些难以在计算环境中进行实验以及观察的数学建模而言,只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例如,太空飞行中的数据研究。

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上机实践-刘小丽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专业知识,课程性质:选修 一、课程介绍 1. 课程描述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讲授并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对岩土工程有限元专业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方法步骤,并对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课程主要针对岩土工程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2D的使用进行上机实践,对常见的典型岩土工程问题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该课程的开设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软件计算分析基础,有利于学生工作能力的提升,增强其竞争力。 This course is elective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hich aims to instruct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via computers, to master the method and steps to solv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analyz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course mainly concerns practicing operation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laxis2D,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in common typic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By this course, students would have the basi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ch is benefit for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and enhancement of their competition. 2. 设计思路 作为本科生课程,选择操作相对简单的岩土工程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为例进行教学,主要侧重于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岩土工程典型问题的数值计算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以岩土工程有限元专业分析软件Plaxis2D为基础,对岩土 - 1 -

数值模拟技术在本科毕业设计的应用

数值模拟技术在本科毕业设计的应用 刘大明李雅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将发动机性能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知识运用、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有益作用,并探讨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毕业设计;发动机;数值模拟;教学方法 1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学会利用网络检索查阅中英文文献,通过搜集与整理文献资料学会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完成初步科研探索;学会调查与设计实验,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思维[1,2]。对于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毕业设计对汽车领域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包括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构造和电控技术等,并能够独立思考,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达到上述目的并不容易,以本学院为例,本科生人数众多,通过实验方法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十分困难,无论从设备成本和人员成本上都无法满足,制约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发动机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虚拟仿真可以大大缩减对硬件成本的要求。通过具体课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软件的学习运用,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综合运用工具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动机数值模拟技术及软件 发动机数值模拟领域最为著名的是GT-SUITE系列软件中的GT-Power。GT-SUITE系列软件是由美国GammaTechnology公司开发的一款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开发平台,涵盖了发动机本体、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空调系统等车辆各个子系统。GT-POWER作为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块,能有效模拟计算各种类型发动机的功率、扭矩、比油耗等参数并可以对排放性能进行初步预测,为发动机的性能优化或改型提供方向,节省大量的试验工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的设计与研发阶段[3]。 2.1GT-Power的工作原理 GT-POWER是基于一维气体动力学原理,在管路和其相关模块中以流动和传热理论为基础,在特殊模块中应用液体流动和传热能力分析理论。流动模型同时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及气体状态方程等[4]。作为一维算法,设定所有的流体质量是均匀流动的。主要的变量参数是质量流量、密度和内能

数值模拟

3 下分层开切眼围岩变形失稳研究 3 Study on deformation in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under Stratified open cut 下分层开切眼围岩变形、失稳与破坏由以下两个方面因素影响:第一,由其围岩地质条件决定,下分层开切眼顶板为上分层工作面回采过后跨落的矸石重新压实、稳定、胶结而成的再生顶板,整体稳定性差,具有明显的非连续介质破裂体或块裂体的性质,下分层开切眼两帮煤体与顶板层面的黏结系数及内摩擦角小于一般回采巷道,而与底板层面的黏结系数及内摩擦角则基本相同,这是由于下分层开切眼顶板是破碎矸石,虽经过了压实、稳定、胶结过程,与原始地层沉积的粘结性相比,胶结状态仍比较差;第二,由其巷道工程应力赋存环境决定,下分层回采巷道围岩已经受到上分层回采巷道开挖、上分层回采及附近煤柱的影响,并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部分区域应力集中,临近上分层工作面回采使下分层回采巷道周边应力条件更复杂,围岩更破碎,维护也更困难;第三,由其应力赋存环境决定,下分层开切眼围岩已经受到上分层回采巷道开挖、上分层回采及附近煤柱的影响,并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部分区域应力集中,临近上分层工作面回采使下分层开切眼周边应力条件更复杂,围岩更破碎,维护也更困难。 3.1 下分层巷道掘进前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In Front of the Lower Slice Roadway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3.1.1 数值模拟方案 本章采用FLAC3D建立数值计算分析模型,分析上分层回采巷道掘进与工作面回采对底板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下分层开切眼内错距离对巷道围岩应力特性和变形特征影响规律,从而研究下分层开切眼失稳的机理及破坏原因。根据分析,注浆的目的即是为了加固顶板以及上覆岩层,所以我们通过改变上覆岩层的力学参数来模拟注浆深度对开切眼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数值模拟分为四种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学习笔记(DOC)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读书笔记 摘要:阅读笔记分为两部分:理论学习和plaxis模拟相关问题。 理论部分 0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简介 岩土工程问题解析分析是以弹塑性力学理论和结构力学作为理论依据,适用于解决连续介质、各向同性材料、未知量少、边界条件简单的工程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岩土工程问题数值分析是借助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适用于解决材料复杂、边界条件复杂、任意荷载、任意几何形状,适用范围广。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发展过程: 20世纪40年代,使用差分法解决了土工中的渗流及固结问题,如土坝渗流及浸润线的求法、土坝及地基的固结等。 20世纪60年代,使用有限元法成解决了土石坝的静力问题的求解。 20世纪70年代,使用有限元法解决了土石坝及高楼(包括地基)的抗震分析。 20世纪80年代,边界元法异军突起,解决了半无限域的边界问题;地基的静力及动力问题都使用边界元法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方法是将土视为连续介质,随后又将其离散化,如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单元法、有限元线法、无单元法以及各种方法的耦合。另一类计算方法是考虑岩土材料本身的不连续性,如裂缝及不同材料间界面的界面模型和界面单元的使用,离散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流形元法,颗粒流等数值计算方法。 1数值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1)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方法缺乏系统的知识和深入的理解,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属于理论问题或数学模型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是属于计算方法问题或本构模型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是参数的确定问题或计算本身的问题等。 (2)各种本构模型固有的局限性。具有多相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太复杂,难以准确地用数学模型和本构模型描述。例如邓肯一张模型不能反映剪胀性,不能反映压缩与剪切的交叉影响; (3)现有的试验手段和设备不能提供适当、合理和精确的参数。靠少数样本点所获得的参数难以准确地描述整个空间场地的物理力学性能;土的参数因土样扰动难以高质量的获取,其精度很差。 (4)数学模型还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让人觉得其计算结果也一定会更好、更可靠。这样可能使人们忽略了精确的数学公式也照样会有出错的可能性。只有当输入参数的质量和精度很高,并能与数学模型的精度相匹配时,才有可能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措施:(1)加强对土的本构模型的教学与培训,了解和掌握各种土的本构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模型参数的离散性。 (2)在使用数值分析方法的同时,不断地积累使用经验,包括他人的经验。

数值模拟软件大全

数值模拟软件大全 GEO-SLOPE Offical WebSite: www. geo-slope. com SLOPE/W: 专业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 全球岩土工程界首 选的稳定性分析软件 SEEP/W: 专业的地下渗流分析软件, 第一款全面处理非饱和土体渗流问题的商业化软件 SIGMA/W: 专业的岩土工程应力应变分析软件, 完全基于土(岩)体本构关系建立的专业有限元软件 QUAKE/W: 专业的地震应力应变分析软件, 线性、非线性土体的水平向与竖向耦合动态响应分析软件 TEMP/W: 专业的温度场改变分析软件, 首款最具权威、涵盖范围广泛的地热分析软件 CTRAN/W: 专业的污染物扩散过程分析软件, 超值实用、最具性价比的地下水环境土工软件 AIR/W:专业的空气流动分析软件, 首款处理地下水-空气-热相互作用的专业岩土软件 VADOSE/W: 专业的模拟环境变化、蒸发、地表水、渗流及地下水对某个区或对象的影响分析软件, 设计理论相当完善和全面的环境土工设计软件 Seep3D(三维渗流分析软件)是GeoStudio2007专门针对工程结构中的真实三维渗流问题, 而开发的一个专业软件, Seep3D软件将强大的交互式三维设计引入饱和、非饱和地下水的建模中, 使用户可以迅速分析各种各样的地下水渗流问题. 特点:GeoStudio其实就是从鼎鼎大名的GEO-SLOPE发展起来的, 以边坡分析出名, 扩展到整个岩土工程范围, 基于. NET平台开发的新一代岩土工程仿真分析软件, 尤其是VADOSE/W模块是极具前瞻性的, 环境岩土工程分析的利器. 遗憾的是其模块几乎都只提供平面分析功能. Rocscience Offical WebSite: www. rocscience. com Rocscience 软件的二维和三维分析主要应用在岩土工程和 采矿领域, 该软件使岩土工程师可以对岩质和土质的地表 和地下结构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 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并 减少设计成本. Rocscience 软件对于岩土工程分 析和设计都很方便, 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得到快速、正确的解答. Rocscience 软件对于用户最新的项目都有高效的解算结果, 软件操作界面是基于WINDOWS 系统的交互式界面. Rocscience 软件自带了基于CAD 的绘图操作界面, 可以随意输入多种格式的数据进行建模, 用户可以快速定义模型的材料属性、边界条件等, 进行计算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 Rocscience 软件包括以下十三种专业分析模块: Slide 二维边坡稳定分析模块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关于采矿工程的教育紧跟改革的脚步,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这一方面不断进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他们不断优化 升级自身资源的,建立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科研水平一流、教学能力强大的高 质量、高素养的教学团队。同时,他们也推动着采矿工程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向模 块化、层次化、多元化发展。以往,学生的实验时间及教学内容都是由学校统一 安排,制定详细的计划,学生和老师按计划进行教学环节,实验仪器也是由实验 老师在实验课上统一发放,这样做给采矿工程的教学带来极大的限制,而采矿工 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优化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学生能够灵活选择 相关的教学实验活动,教学和实验不在局限于课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 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从而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采矿工程;教学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煤矿行业在其中占了很大 一部分比重,随着许多问题的暴露,现在的煤矿行业在注重效益的同时,坚持科 学发展观,使得煤矿行业得以长期平稳的发展,而这一成果离不开大量的从事采 矿行业的优秀人才,为了保持采矿行业的活力,对于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尤 为重要。 一、简述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对采矿相关专业的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严重脱离,造成这现 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煤矿企业生产任务重,生产风险大,无暇与学 校合作;第二,对于学校来说,煤矿行业中进行生产的设备过于昂贵,教学成本 太高,学校无力承担;第三,煤矿行业的生产风险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在矿 地进行实验时,学生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以上的种种原因使得采矿工 程专业的传统实验方式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解决高额的实验成本、危险的实验环境等问题,能有效促进 采矿相关专业的教学。 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具体建设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由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平台,数值模拟与仿真 实验平台和工程实训与安全培训平台构成,这种合理的模块化设置对推动整个平 台的综合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2.1简述采矿工程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平台 在采矿工程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平台中,学生们可以在线观看“采矿概论”、“矿 山岩石力学”等专业相关的教学录像和其他教学资源,以多媒体的方式,便于学生学习。同时,该平台模拟仿真了矿井生产系统及装备、矿井开采方法及工艺、设 备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灾害演变过程、矿压观测原理与测试技术。平台上丰富 的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可供同学们自由学习。在学生学习的同时,他们可以 手动配置、连接、调节和使用这些虚拟仿真设备,模拟真实的采矿环境,将知识 与实践相结合。该平台在校园网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学生可以自由灵活的利用平 台上丰富的资源自行开展相关学习及实验。除此之外,此虚拟仿真平台还具有相 关专业信息发布、实验数据收集整合、学生成果展示交流、成绩评定等功能。该 平台设有专人进行日常的管理及维护,确保该平台正常运行。 2.2采矿工程数值模拟与仿真实验平台 数据能向我们反映所需要信息,对于采矿工程专业,数值模拟与仿真是重要

关于岩土工程的数值计算方法的综述

题目:关于岩土工程的数值计算方法的综述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岩土工程 学号: 姓名:

关于岩土工程的数值计算方法的综述 我通过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了解到,近年来,数值计算模拟分析在岩土工程中越来越受欢迎,随着城市的建设,地下工程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影响的因素也是越来越多,所以依靠传统的解析计算难以实现,计算机的数值模拟恰恰解决的了岩土的计算的问题,它可以模拟各种复杂情况下岩土问题。就岩土工程而言,由于岩土介质涉及本构关系、力学参数、自身构造以及边界条件等的复杂多变性,在未采用计算机数值方法以前,对于复杂、重要的岩土工程,如果用传统的弹性力学或弹塑性力学的解析法难以求解时,只好采用物理模拟或其他方法从宏观上把握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特征。随着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的出现和发展,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数值方法已经能够较好的模拟非均匀质体、各向异性介质面临的复杂边界条件问题,也能处理岩土工程中不连续性界面、渗流问题、岩土损伤断裂问题以及复杂的岩土工程结构分析问题,对于涉及时间因素的动力问题、蠕变问题,特别是耦合问题,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极大的加强了解决岩土工程的能力。 数值计算方法其主要有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和流形元法等。 有限单元法:有限单元法发展非常迅速,至今已经成为求解复杂工程问题的有力工具,并在岩土工程领域广泛的采用,主要的分析软件ANSYS。 有限单元法的最基本的元素是单元和节点,基本计算步骤的第一步为离散化,问题域的连续体被离散为单元与节点的组合,连续体内部分的应力及位移通过节点传递,每个单元可以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征,这样,便可以得到在物理意义上与原来的连续体相近似的模型。第二步为单元分析,一般以位移法为基本方法,建立单元的刚度矩阵。第三步由单元的刚度矩阵集合成总体刚度矩阵,并由此建立系统的整体方程组。第四步进入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求解方程组,求得节点位移。第五步求出各单元的应变、应力及主应力。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在岩土工程中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法,在数值计算模拟上有很大的贡献,主要的应用软件为FLAC3D。 基本思想是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点构成的网格来代替,这些离散点称作网格的节点;把连续定解区域上的连续变量的函数用在网格上定义的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把原方程和定解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近似,积分用积分和来近似,于是原微分方

采矿工程数值计算方法——FLAC建模技巧与工程应用

采矿工程数值计算方法——FLAC建模技巧与工程应用 1 FLAC建模方法 1.1 建模 (1)设计计算模型的尺寸 (2)规划计算网格数目和分布 (3)安排工程对象(开挖、支护等) (4)给出材料的力学参数 (5)确定边界条件 (6)计算模拟 1.2 网格生成: Grid i,j 例如:grid 30,20 1.3 网格规划: Gen x1,y1 x2,y2 x3,y3 x4,y4 例如:Gen 0,0 0,10 10,20 20,0 1.4 分区规划网格。 例如:Gen xI1,yI1 xI2,yI2 xI3,yI3 xI4,yI4 i=1,10 j=1,21 (I区)Gen xII1,yII1 xII2,yII2 xII3,yII3 xII4,yII4 i=10,20 j=1,21 (II 区) 1.5 特殊形状的网格 (1)圆形 gen circle xc,yc rad (2)弧线 gen arc xc,yc xb,yb theta (3)直线 gen line x1,y1 x2,y2 (4)任意形状 tab 1 x1,y1, x2,y2, ,xn,yn, x1,y1 gen tab 1 1.6 赋给单元材料性质 mod e (弹性) prop d 1800e-6 bu 12.5 sh 5.77 i=1,20 j=1,10 prop d 2400e-6 bu 1250 sh 577 i=1,20 j=11,20 mod m (弹塑性Mohr-Coulumb准则) prop d 1800e-6 bu 12.5 sh 5.77 c 0 fri 20 ten 0.015 reg i,j 1.7 赋给模型边界条件 (1)固定边界(结点) Fix x i=1, j=1,21 Fix y i=1,21 j=1 (2)施加边界力 (结点) apply yf -10 i=1,21 j=21 或 apply syy -10 i=1,21 j=21 或 apply xf -5 i=21, j=1,21 或 apply sxx -5 i=21, j=1,21 (3)赋单元内应力(单元) ini sxx -10 i=1,20 j=1,20 ini syy -5 var 0 4 i=1,21 j=1,21 1.8 计算 Set grav 9.81 Set large Step 1000 Save test.sav 1.9 结果显示 Plot grid 显示网格 Plot bo 显示边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