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民族性格

英国人的民族性格
英国人的民族性格

英国人的民族性格

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总会有一段很不适应的时期,这种被称为"文化休克"的现象产生是因为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缺乏对英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以及用英语交流有困难,会使留学生普遍产生被排斥感,甚至出现抵触和厌恶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充分了解英国人的特点、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对于广大留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似乎总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然而在和英国人加深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群。例如:英国人以保守著称于世,但英国未成年少女怀孕率竟然是世界最高的;英国人白天沉默内敛,可每当入夜,各地的英式酒吧间间爆满,充斥着欢声笑语……不和英国人交往一段时间,是很难发现他们掩藏在绅士外表下的真正性格特点的。另一方面,"英国人的民族性格"这一提法,本身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众所周知,英国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北爱尔兰人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文化认同。从这个层面上讲,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同一的"英国性格";或者说,所谓的"英国性格",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英格兰性格"。不过,在整个英国范围内,不同民族的人群也表现出相当多的相似性,因此笔者采取简单化的做法,以英格兰的情况为主,结合苏格兰和威尔士,将英国人的性格总结为五点。这五点比较充分地概括了英国人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希望对广大计划赴英国深造的留学生有所帮助。特点一:友善许多外国人抱怨英国人冷漠无情,难以接近。显然,英国人不如美国人随和率真、不如法国人温情浪漫、不如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也不如中国人体贴入微。英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内敛,是和英国的岛国地理特点密不可分的。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英国人不友善。一方面,英国人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从不去打探别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间,不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整个英国社会的构成基础,就是对个人的体谅和尊重。英国人并不随随便便乱交朋友,但一旦和他们成为朋友,就会得到他们的真心相待和忠诚友谊。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他们不认识的人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亲切友好。在生活节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镇里,走在外面,迎面过来的路人总会和你打招呼;在公车上和店铺里,不认识的人也会和你聊上几句。当然,谈话照例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经常乘坐长途汽车到各地观光。每当长途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要对面有长途客车开过,不论年龄大小,每位司机都无一例外地伸出手来做手势和对方打招呼。虽然仅仅是几秒钟时间,却让人倍感温馨。在英国,向公车上的人问路而得到全车人的指点,这样的经历是很多的。英国人的友善还表现在他们热衷慈善事业的爱心上。英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慈善商店通过售卖捐赠物品来为各种慈善工作筹款。每间商店都会源源不断受到各种物品。仅以牛津英国救济委员会(Oxfam)为例,这一英国最大的慈善机构2002年总共从金钱和实物捐赠中获得2200万英镑善款,并有23760名志愿者无私奉献时间,参与工作。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初到英国时因为对环境不熟悉、语言表达不自如,很难和英国人交上朋友。实际上,英国人对中国人普遍怀有善意,但觉得东方人很神秘、不愿和西方人交往。因此,中国留学生首先要打破自身顾虑,主动大胆地去赢得英国人的友好,消除双方的隔阂。按笔者的经验,中国学生凭他们的诚挚,是一定可以交到英国朋友的。特点二:文明英国是欧洲公认的"君子国",社会文明有序,井井有条。英国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公共管理体系,在几个世纪优良风尚的积淀下,英国人不论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英国人的秩序举世公认。在公车站、商店、银行,只要有排队,一定是整整齐齐的一条线,前后两个人拉开一点距离,缓缓向前移动,绝不拥挤和混乱。更可贵的是,无论队列多么长,时间多么久,所有人仍然安安静静,毫无怨言,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英国,人们自我解嘲地打趣说,只要在街上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站在一起,就肯定有人会跟着排上去。在英国,路上行人互相让路司空见惯,"Thank you"和"Sorry"更是挂在嘴边的用语;一旦有身体或行李的接触,被撞的人往往还抢在对方之前道歉;进出建筑时,走在前面的人永远会扶住门,等待后面的人经过;有交通灯的路口,无论有没有车,人们都等绿灯才过马路;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永远是小车司机微笑着挥手让行人先过;上公共汽车时,在门口买完票后,你尽可以向司机问路,时间再长,全车人也会静静地等待;再拥挤的汽车、商店,也听不到嘈杂,每个人都压低声音和别人说话……这样的社会,你也许可以说它沉闷,说它效率低下,然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尊严和生活水准会得到最大的

体现。英国还是个讲求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极少有坑蒙拐骗的事。商店售出的商品,只要顾客不喜欢,随时可以不问任何理由地退回。一些家庭经营的有两层楼的书店或杂货店,往往只有一个人在店堂里,而地下一层没有任何看护措施,就算是顾客拿些东西,店主也根本不会知道。英国的火车车厢两头和双层巴士的门口都设有摆放大件行李的架子,笔者留意到每次人们把东西一放,就到自己的位置上或是到双层巴士的上层去坐,根本不担心停站时行李会被别人拿走。久而久之,笔者自己出门坐车,也放心地扔下行李不管了。特点三:幽默英国人给世人的感觉经常是不苟言笑,表情僵硬的。其实,英国人个个都是顶尖的幽默大师。英国人的幽默和美国人不同,他们从来不以夸张的表情和粗俗的语言来赚取别人的笑,他们的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乍听上去似乎平淡无奇,但在有点英国文化背景的人听起来却忍俊不禁,回味无穷。英国人是语言高手,反应之迅速、言辞之俏皮令大部分民族自愧不如。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关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生的。这两所大学一向有点互相比拼,学生也就经常借机"攻击"一下对方,长自己志气。有一次两个学校的一些学生一起参加一个活动,在洗手间,剑桥学生发现牛津学生小便后没有洗手,于是按捺兴奋,不动声色地说:"难道牛津大学的教授没有教您方便后要洗手吗?"牛津学生本已处于绝对劣势,但是他毫不慌乱,平静地反击道:"难道剑桥大学的教授没有教您方便的时候不要弄脏自己的手吗?"一来一往,还是打成平手。英国人的幽默感最常用在自我解嘲上,他们习惯将一件本来很坏的事情用反语说成好事,充分显示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英国人经常用的两句话是"It could be worse"和"I've seen worse",轻描淡写,何必和生活计较太多?今年夏天,笔者重访英国,适逢英国有天气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气温达到39℃。当我向英国朋友抱怨天气太热时,他却说:"恭喜你,以后你可以和你孙子说,爷爷见证了英国有史以来最热的那一天。"说完后又补充一句,"这无论如何总比下雨好"。(英国人最喜欢拿下雨来开玩笑)当然,真理往前一小步就是谬误。英国人的幽默,有时也显得刻薄。例如,有一次笔者和英国朋友在火车上,正好车厢里有一群美国游客在大声说话。车厢里的英国人不免微微皱起眉头。朋友耸耸肩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是美国人。"特点四:自大不可否认,英国人礼貌的表面下,有着一颗自大的心。虽然他们自己不一定承认自己的自大,但据笔者的观察,英国人普遍有一种深层次的优越感。不过,用英国人自己的话来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是英国人。英国曾经有过称霸世界的辉煌历史,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已经成为他们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50年代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这样评价英国的尴尬局面:"英国失掉了一个帝国,却没有找到一个角色"。而这种政治和国际地位上的今不如昔,却在英国人的言谈举止中找到平衡。比如,很多英国人喜欢和笔者谈论香港,他们先问笔者是香港人还是中国人(他们似乎总是把香港和中国单列开来)。当笔者告诉他们自己来自中国大陆时,他们就会问香港现在的情形。言语间的那种关切口吻,总是会透露出一些淡淡的遗憾和不甘。就好像"自己家"的一间屋子现在别人住进去,问别人"那屋子还好吧?"的感觉。英国人大多数对中国缺乏基本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总是把中国内地留学生当成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令笔者不满的是,英国普通民众对于发生在世界另一半的事情完全是漠然的。电视新闻和报纸甚至连报道本地一个老人的狗走失了,也不报道世界各国的大事;即使有报道,也都是和英国利益相关的美国、欧洲各国或是英国前殖民地。这也体现出英国人不屑去理会其它"低等"国家的自大心态。更可气的是,英语是国际语言,全世界的学生都在学习英语,这无疑更加增添英国人的优越感和惰性(其实英语的通行大部分是美国的功劳)。不少英国人甚至在心里还是觉得世界都是大英帝国的领地。就这方面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位英国贵妇在一艘地中海上的西班牙豪华游轮上抱怨为什么身边的人不讲英语。有人向她指出,这是一艘西班牙船,她是个外国人。贵妇顿时勃然大怒,厉声说道:"告诉他们,我可不是什么外国人,我是英国人!"特点五:刻板英国人尊重法制、遵守秩序、有条不紊,这本是一件好事,不过如果走极端的话就难免显得不够灵活。英国人的象征动物是"约翰牛(John Bull)",因为约翰是最常见的英国人名,而牛的特征就是固执笨拙。英国人食古不化,保守刻板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不久前英国的全民公决否决了政府加入欧元区的提议,就说明英国人的恋旧和不愿变革。在历史上,从国家体制到王室地位,英国的革新都是慢于其它欧洲国家的。而维系整个英国社会的,恰恰是深厚的传统和刻板的风格。今年夏天,笔者在牛津大学工作和研修时,和一些代表一起参观牛津大学出版社。当时,大家从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出发,其实走路去只要15分钟。但是由于上午下雨,组织者怕下午还有雨,为稳妥起见,就找出租车公司订了两

辆出租车接大家去。为了使两辆出租车有时间来回接人,组织者特意将代表们分成两批,前后共半个小时出发。然而,第一批人出发后,因为路上交通问题,车迟迟回不到基督堂学院。第二批人就和组织者一起在大门口左等右等。这事情如果给中国人办,是很容易解决的:要么打电话马上再叫两部出租车来;要么大家就走过去,本来雨也停了。结果刻板的英国组织者完全不会转圜,一边不断道歉,一边安排大家一直等下去,最后迟到了近半个小时。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英国人的性格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过,笔者认为英国人仍然不失为一个优秀而可爱的民族。中国留学生们只要能充分了解他们,掌握和他们交往的尺度,一定使自己的留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值得回忆。

美国人的性格(英文版)

The Personality of Americans Most Americans are energetic and passionate . They would rather be self-disciplined than be restricted by others. They are proud of being able to act independently and rightful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They take an active way to solve problems without any hesitation, even though it is risky. They are courageous thusthey will not give in easily. In the meanwhile, they are willing to go to anywhere to do any job, as long as they’re employed all the time.(简洁化)They are averse to receive “Special care”given by(from)the government. Generally speaking, an American is likely to change his job for about nine or ten times in his life. Americans are warm and friendly. Which Their friendliness is more real than we imagined.(反义词翻译) People hold the belief that Americans are emotional. Sentimental)When they see the National flag of United State in a ceremony or join(attend a parade in celebrate of(celebrating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America, there are probably tears in their eyes. Besides, (倒名词)they will be fairly excited when they get together with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ey dress appropriately(decently, even if to do so is to show off. They are fond of boasting themselves, however, on most occasions, it is just saying. Sometimes they can will laugh at themselves and their motherland , and they feel extremely self-reproach critical) ,while but they always have a strong patriotism. They have a great command of the things surrounded, and they’re deeply concerning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英美语言差异 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 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 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 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 另外美国人除了过和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The American Character 美国人的性格

The American Character 美国人的性格(Bradford Smith 布拉德福德·史密斯) The following is part of an essay taken from Bradford Smith's book, Why We Behave Like Americans. Success as a goal and materialism, according to Smith, are among the underlying factors that make up the American character. 以下节选自布拉德福德所著《为什么我们的举止象美国人》里的一篇文章。据布拉德福德所说,目标为成功和物质享乐主义,构成美国人性格的内在因素。 没 When visitors from abroad undertake to describe the American Character, the results are frequently puzzling to Americans. "All Americans are Puritans; that's what's wrong with them," says one. "They're always thinking about enjoying themselves," says another. "They spend too much time at work," a distinguished visitor tells us. "They don't know how to play." "Americans don't know what work is, " retorts another." Their machines do it all." "American women are shameless sirens." -"No, they're prudes." "The children here are wonderful -outgoing and natural." -"Natural as little beasts. They have no manners, no respect for their elders." 要是让国外来客描述美国人的性格,结果常常令美国人感到奇怪。一个人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清教徒;所以他们与众不同。”另一个人说:“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开心。”一位尊贵的客人告诉我们:“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太多。他们不懂如何玩乐。”另一个人反驳说:“他们不懂什么是工作。因为机器替他们做了一切。”“美国女人是不知廉耻的,妖艳而危险的女人。”--“不,她们假正经。”“这里的孩子真好--外向,自然。”----“象小小的野兽一样自然。他们没礼貌,不尊敬长辈。” There is, of course, no single pattern of American character any more than there is a single English or Turkish or Chinese character. Personality in America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our diverse racial and cultural origins, by successive waves of immigration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rld, by our regional diversities. It is complicated by several hundred varieties of religious belief with their varying impact on the believers. It is further diversified by the generation to which the person belongs -first generation immigrant, second generation child of immigrants, and on down the line. 当然,世上既没有单一模式的美国人性格,也没有单一的英国人性格或土耳其人性格或是中国人性格。个性的定义在美国变得更为复杂,因为我们有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因为来自世界各地连续不断的移民浪潮,因为我们区域的多样性。个性的定义变得复杂,因为几百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及其对各自的信奉者的影响不同。个性的定义也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年代不同而趋多样化--第一代是移民,第二代是移民的孩子,一直照此延续下去。 The temptation is strong to lump all Americans together. Yet those who look a little deeper are puzzled by the seeming contradictions in American life. It is true that Americans as a whole work hard. But they also play hard. They spend more time and money in traveling, camping, hunting, watching sports, drinking, smoking, going to movies,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reading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an any other people in the world. Yet they also spend more money on churches, social services, hospitals and all kinds of charities. They are always in a hurry, yet they spend more time relaxing. They are at the same time sensitive to the rights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bitual conformist. They worship bigness yet idealize the little man, whether he be the small business man as opposed to the

英国人性格浅谈

英国人性格浅谈 中国有句俗谚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是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举例来说,中国人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勤劳刻苦、节俭持家;美国人精力充沛,不乏冒险精神;法国人浪漫时尚、极爱度假;德国人谨慎守时、纪律严明等。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语又是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样的一个国家,她的国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呢?笔者对此表示深有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查找,笔者认为英国的性格大致有下文提到的几点。 从整体而言,英国人显著的特点就是保守骄矜。英国人恪守传统,因而给人因循守旧的印象。英国人的象征动物是"约翰牛(John Bull)",牛的特征之一便是保守固执。假如你作为异客生活在英国,恐怕会感到一种宁静、井然又有些冷漠的气氛。那一座座古老的、外壁已有些变色发黑的基督教堂,那座落在泰晤士河边的古堡式的伦敦塔,那镶嵌着直径二点八米的旧式大钟的英国议会大厦等,无不显露着这个国家固守着一种传统的风格。加上那不易见到阳光的阴暗天气,更平添了一种沉闷的调子。至于英国车辆的右方向盘左行驶,禁止给老房子换窗,以致保暖的中空双层玻璃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屋里常常是冷飕飕的,更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特点之二是喜欢独居,酷爱个人自由。英国人中流传这样的谚语:“我的家就是一座城堡,风可以进来,可未经我允许,任何人,就是国王女皇也不许进入。”许多英国人搬进新居时,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房子四周围上栅栏,把自己与邻居、与外界隔开,他人不可擅入。还有一句英语谚语:“墙高出睦邻”。我们中国也有句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或许有几分道理吧!

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曹斯烨106150047 对于价值观,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都有各自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塔考克?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是这样定义价值观的:“价值观是社会中人们一致接受的象征系统(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是社会里各种选择或行动目标的标准。”一般来说,价值观包含以下几个因素:其一,价值观是一种抽象的思想观念,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判断自己或他人言行的标准;其二,价值观是人们欣赏鉴别的标准;其三,价值观是选择行动的标准,但不是行动的目的,它是无形的不成文规范性规则。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美国也是。 作为一个有着多人种、多元文化的一名国家,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即继承了欧洲传统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又通过200多年以来人民的不断打拼创造、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极具有美国特色的,并导致了美国的快速发展的独特的价值观。 美国人的价值观可以从7个方面来阐述: 1、个人主义; 2、注重改变; 3、重视时间; 4、重视平等; 5、强烈的竞争意识; 6、注重效率和实际; 7、个性自由。 一、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与生活在集体主义社会中的人眼中的个人主义并不相同,后者的个人主义被认为是自私自利、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集体利益。而美国人心目中的个人主义是独立和自立。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指“independent”和“self-reliance”,即“each one doing his own thing”.个人即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由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自行决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办法、付出的努力。个人的生活和工

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在美国生活就离不开同美国人打交道,了解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对与美国人打交道有很多帮助。 自由、平等精神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北美殖民地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封建秩序从来没有在那里存在过,在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带到了美洲。新大陆的自由空气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陶冶了美利坚民族的民族性:热爱自由、珍惜自由、崇尚自由。在美国,对人的自由,除法律可以明文规定加以限制,并由执法机关及其人员执行限制外,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他人的自由。民主自由的环境为才能和幸运开辟了道路,因此出身对美国人不起任何作用。美国人相信这样的格言:“一个人富裕到什么程度,就表明他的才能实现到了什么程度”。因为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的才能决定富裕的程度。所以美国人一般不羡慕他人的财富,而喜欢赞美富翁的才能。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在美国不仅仅是职业哲学家的哲学,而且是美国人的哲学。由于美国没有悠久灿烂的古老文化,因此文化的创造只有在北美大陆的开发过程中才能出现。而要开发这片富庶的处女地,就必须打破一切的条条框框,服从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利坚民族形成了实用主义的哲学观。他们坚信,“有用、有效、有利就是真理”。在实用主义哲学观念影响下的美国人不喜欢正规的、哲学抽象的、概念游戏的思辩哲学,不喜欢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在美国人眼里,有用就是真理,成功就是真理。他们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经验,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一切为了效益和成功。 物质主义 美国文化是物质性的,他们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人生追求,并且怀着优越感看待那些生活水准不如他们的人。当美国人谈论一个人的价值时,主要指物质价值,而且除开这个通常标准外,他不管什么别的标准。由于基督新教价值观的影响,美利坚民族至今仍以赚钱多少作为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仍然以赚钱聚财为荣。在美国社会里,人们向上进取的精神是炽热的。许多人都在拼命的工作,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辛苦与智慧来谋求事业上的发展。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从低贱者变成大富翁几乎成了美国式的信条。在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一

1 地理学上的确存在气候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这一说法,首先说下英国。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范围大概在纬度40--60度之间,常年盛行西风,手暖湿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终年湿润,冬不冷夏不热。我们都还记得学过的一篇英语课本中主人公在英国的大雾天迷路被忙人带路的事情吧。英国也被称为雾都。说完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英国人绅士、不愠不火的性格特点,因为气候适中,人的心理情绪可能会趋于稳定。英国人见面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关于天气的,也有可能存在变数的天气使得英国人学会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吧!还可以举我国为例,我国南方和北方人的体貌特征和性格特征区别也很明显,比如南方人短小精湛灵活;北方人高大豪爽大气等,也是与气候有一定关系的。希望能帮到你吧! 因为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养成了英国人严谨,保守的性格 比如:到哪都带伞这就非常典型 英国人爱谈论天气,见面时常以谈论天气来代替通常的问候。他们可能会说:“今天天气不错。”“是啊,天气不错。”如果我们想要和一个英国人交谈,而又不知从何谈起时,就可以从谈论天气开始。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可能跟英国的气候有关。英国的气候常常难以预测,变幻无常。早晨还是晴空万里,说不定中午就会大雨倾盆。因此,如果有人看到在晴朗的早晨,一个英国人离开家时,手里拿着一把伞,也就不足为怪了。 英国人口:170万平方米35000人0.02人每平方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9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居住着125909万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3倍,且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 中国人口密度 =人口÷面积 =13.5亿÷960万平方千米 =140.625(人/平方千米)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一:文雅 英国人待人温文尔雅,社会社会文明守礼,人的尊严和生活水准会得到最大的体现。 在英国,路上行人互相让路司空见惯,“Thank you”和“Sorry”更是挂在嘴边的用语。走在前面的人永远会扶住门,等待后面的人经过;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永远是小车司机微笑着挥手让行人先过;再拥挤的汽车、商店,也听不到嘈杂。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浓。如乘电梯让妇女先进;乘公共汽车、电车时,要让女子先上;斟酒要给女宾或女主人先斟;在街头行走,男的应走外侧,以免发生危险时,保护妇女免受伤害。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他们相处之道是严守时间,遵守诺言。在公车站、商店、银行,只要有排队,一定是整整齐齐的一条线,前后两个人拉开一点距离,缓缓向前移动,绝不拥挤和混乱。 英国还是个讲求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极少有坑蒙拐骗的事。商店售出的商品,只要顾客不喜欢,随时可以不问任何理由地退回。英国的火车车厢两头和双层巴士的门口都设有摆放大件行李的架子,每次人们把东西一放,就到自己的位置上或是到双层巴士的上层去坐,根本不担心停站时行李会被别人拿走。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二:友善 许多外国人抱怨英国人冷漠无情,难以接近。显然,英国人不如美国人随和率真、不如法国人温情浪漫、不如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也不如中国人体贴入微。英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内敛,是和英国的岛国地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英国人不友善。一方面,英国人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从不去打探别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间,不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整个英国社会的构成基础,就是对个人的体谅和尊重。英国人并不随随便便乱交朋友,但一旦和他们成为朋友,就会得到他们的真心相待和忠诚友谊。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他们不认识的人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亲切友好。在生活节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镇里,走在外面,迎面过来的路人总会和你打招呼;在公车上和店铺里,不认识的人也会和你聊上几句。当然,谈话照例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 英国人的友善还表现在他们热衷慈善事业的爱心上。英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慈善商店通过售卖捐赠物品来为各种慈善工作筹款。每间商店都会源源不断受到各种物品。仅以牛津英国救济委员会(Oxfam)为例,这一英国最大的慈善机构2002年总共从金钱和实物捐赠中获得2200万英镑善款,并有23760名志愿者无私奉献时间,参与工作。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初到英国时因为对环境不熟悉、语言表达不自如,很难和英国人交上朋友。实际上,英国人对中国人普遍怀有善意,但觉得东方人很神秘、不愿和西方人交往。因此,中国留学生首先要打破自身顾虑,主动大胆地去赢得英国人的友好,消除双方的隔阂。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三:幽默 英国人给世人的感觉经常是不苟言笑,表情僵硬的。其实,英国人个个都是顶尖的幽默大师。英国人的幽默和美国人不同,他们从来不以夸张的表情和粗俗的语言来赚取别人的笑,他们的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乍听上去似乎平淡无奇,但在有点英国文化背景的人听起来却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英国人是语言高手,反应之迅速、言辞之俏皮令大部分民族自愧不如。英国人的幽默感最常用在自我解嘲上,他们习惯将一件本来很坏的事情用反语说成好事,充分显示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四:自大 不可否认,英国人礼貌的表面下,有着一颗自大的心。虽然他们自己不一定承认自己的自大,但据笔者的观察,英国人普遍有一种深层次的优越感。不过,用英国人自己的话来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是英国人。 英国曾经有过称霸世界的辉煌历史,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已经成为他们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50年代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这样评价英国的尴尬局面:“英国失掉了一个帝国,却没有找到一个角色”。而这种政治和国际地位上的今不如昔,却在英国人的言谈举止中找到平衡。 更可气的是,英语是国际语言,全世界的学生都在学习英语,这无疑更加增添英国人的优越感和惰性(其实英语的通行大部分是美国的功劳)。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五:刻板 刻板也是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之一。英国人重法制、守秩序,但如果走极端的话就难免显得不够灵活。“约翰牛(John Bull)”是英国人的象征动物,代表英国人的性格固执倔强。英国人崇尚“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讲究“女士优先”。在日常生活中,英国人注意仪表,讲究穿著,男士每天都要刮脸,凡外出进行社交活动,都要穿深色的西服,但忌戴条纹的领带;女士则应著西式套裙或连衣裙。英国人的见面礼是握手礼,戴著帽子的男士在与英国人握手时,最好先摘下帽子再向对方示敬。但切勿与英国人交叉握手,因为那样会构成晦气的十字形,也要避免交叉乾杯。与英国人交谈时,应注视著对方的头部,并不时与之交换眼神。与人交往时,注重用敬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奉行“不问他人是非”的信条,也不愿接纳别人进入自己的私人生活领域,把家当成“私人城堡”,不经邀请谁也不能进入,甚至邻里之间也绝少往来。非工作时间即为“私人时间”,一般不进行公事活动,若在就餐时谈及公事更是犯大忌而使人生厌。日常生活绝对按事先安排的日程进行,时间观念极强。 在公关谈判中,英国人说话、办事,都喜欢讲传统、重程式,对於谈判对手的身份、风度和修养,他们看得很重。通常英国客商不太重视谈判的准备工作,但他们能随机应变,能攻善守 英国人交际活动,对以下特殊礼俗和禁忌应加以注意: ①不要随便闯入别人的家。但若受到对方的邀请,则应欣然而往。这无疑可理解为对方在发出商务合作可能顺利实现的信号。但在访问时,最好不要涉及商务,不要忘记给女士带上一束鲜花或巧克力。 ②给英国女士送鲜花时,宜送单数,不要送双数和13枝不要送英国人认为象徵死亡的菊花和百合花。 ③不要以英国皇室的隐私作为谈资。英女王被视为其国家的象徵。 ④忌用人像作为商品的装潢。喜欢蔷蔽花,忌白象、猫头鹰、孔雀商标图案。 ⑤忌随便将任何英国人都称英国人,一般将英人称“不列颠人”或具体称为“英格兰人”、“ 格兰人”等。 ⑥英国人最忌讳打喷嚏,他们一向将流感视为一种大病。

美国

美国: 美国文化集中表现在美国人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上。要适应美国文化,自然就要了解美国人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在美国留学,无法不与美国人打交导,总要一起学习、一起工作。因此,要走出中国留学生的小圈子,多与美国人接触,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特点,熟悉他们的兴趣与爱好,这样就可尽快适应美国文化。以下以比较的方式,大略介绍美国人的一些性格特点。 个人独立性: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具有强烈的个人独立性。美国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人,其重要性超乎其他价值之上。在美国,家庭和集体也重要,但个人独立性和个人权利则至高无尚。这与中国人的观念差别很大,中国人往往将家庭、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置于个人之上。美国人的强烈个人独立性,与从小的培养和锻炼密切相关。美国小孩出生六个月后,一般就与父母分开单独睡觉,父母亲也从小教育和培养孩子自我独立和倚靠自己的特性。绝大多数美国人长大之后,都是自己选择生活道路,自己选择主修专业,自己选择工作生涯,自己选择婚姻对象。总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依附父母或社会之命。 这种强烈的个人独立性,往往使美国人凡事以自己为考虑的中心点,自私的味道颇浓。但美国人的个人独立性,主要建立在倚靠自己奋斗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而且,强调个人独立性的态度,也使美国人一般能尊重他人,相信所有人应是平等的。 竞争的意识:与个人独立性密切相连,美国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相互间经常处于竞争状态。在美国,到处可见到友好或不太友好的竞争,处处反映出美国人的竞争意识。美国人对体育的狂热,与他们的强烈竞争意识一脉相承。由于强烈的竞争意识,美国人非常崇拜运动场和生意场上的破记录成就,甚至日常一些不足道的成就也为他们所迷恋。有时竞争意识对美国人误导很大,如对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他们往往不是以内容的如何,而是以能否成为畅销书或多少票房价值来衡量其成就。在大学里,学生则非常重视表面的学习成绩和评分等级,或平均积分达到多少等。 相反,中国人一向推崇“和为贵”,行为准则讲究谦虚谨慎,四平八稳,走路要一步三摇,做事要三思后行。这与美国人的处处讲竞争有很大不同,所以中国人往往一下子很难适应美国人的激烈竞争心态。因此,留学生要想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就必需改变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有闯劲,要有竞争精神,要记住在美国讲谦虚谨慎,机会就会擦肩尔过;讲四平八稳,成功就将失之交臂。不过,中国留学生在强化自己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看到美国人虽热中竞争,但也重视工作中的协作配合与合作精神,而且一般不会把相互竞争变成个人之间的敌对。相反,中国人重“和”轻“争”,一旦竞争起来,不是把合作精神破坏无遗,就是相互之间敌对起来。 坦承与直率:中国人有讲“面子”的文化传统,对人对事比较婉转曲折,深怕伤了自己和别人的面子,有时甚至会作出“宁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事来。相反,美国人坦承和直率,举指言谈直言不讳,不善于转弯抹角。对他们来说,问题的实质和利益的所在,远比保全“面子”更重要。在交谈中,美国人愿意很快言归正传,不希望用太多时间客套寒喧,也常会提出使人尴尬为难,甚至冒犯唐突的话题。美国人的坦承与直率,也表现在愿意发表自己意见上,如课堂上相当主动发表意见和提问,即使文不对题,甚至漏洞百出,也不在乎,没有什么丢面子的心理约束。中国学生努力、勤奋、素质不低,但课堂上却较少主动发言,主要是怕英文不行,怕讲得不对,说到底就是怕丢面子。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似乎总是温文尔雅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似乎总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然而在和英国人加深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群。例如:英国人以保守著称于世,但英国未成年少女怀孕率竟然是世界最高的;英国人白天沉默内敛,可每当入夜,各地的英式酒吧间间爆满,充斥着欢声笑语……不和英国人交往一段时间,是很难发现他们掩藏在绅士外表下的真正性格特点的。另一方面,"英国人的民族性格"这一提法,本身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众所周知,英国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北爱尔兰人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文化认同。从这个层面上讲,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同一的"英国性格";或者说,所谓的"英国性格",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英格兰性格"。不过,在整个英国范围内,不同民族的人群也表现出相当多的相似性,因此笔者采取简单化的做法,以英格兰的情况为主,结合苏格兰和威尔士,将英国人的性格总结为五点。这五点比较充分地概括了英国人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希望对广大计划赴英国深造的留学生有所帮助。 特点一:友善 许多外国人抱怨英国人冷漠无情,难以接近。显然,英国人不如美国人随和率真、不如法国人温情浪漫、不如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也不如中国人体贴入微。英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内敛,是和英国的岛国地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英国人不友善。一方面,英国人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从不去打探别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间,不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整个英国社会的构成基础,就是对个人的体谅和尊重。英国人并不随随便便乱交朋友,但一旦和他们成为朋友,就会得到他们的真心相待和忠诚友谊。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他们不认识的人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亲切友好。在生活节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镇里,走在外面,迎面过来的路人总会和你打招呼;在公车上和店铺里,不认识的人也会和你聊上几句。当然,谈话照例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经常乘坐长途汽车到各地观光。每当长途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要对面有长途客车开过,不论年龄大小,每位司机都无一例外地伸出手来做手势和对方打招呼。虽然仅仅是几秒钟时间,却让人倍感温馨。在英国,向公车上的人问路而得到全车人的指点,这样的经历是很多的。 英国人的友善还表现在他们热衷慈善事业的爱心上。英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慈善商店通过售卖捐赠物品来为各种慈善工作筹款。每间商店都会源源不断受到各种物品。仅以牛津英国救济委员会(Oxfam)为例,这一英国最大的慈善机构2002年总共从金钱和实物捐赠中获得2200万英镑善款,并有23760名志愿者无私奉献时间,参与工作。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初到英国时因为对环境不熟悉、语言表达不自如,很难和英国人交上朋友。实际上,英国人对中国人普遍怀有善意,但觉得东方人很神秘、不愿和西方人交往。因此,中国留学生首先要打破自身顾虑,主动大胆地去

美国文化特色

以下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恩铭教授写的关于美国文化的一篇文章。 美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因为美国人的语言、她的人口构成,以及她的立国精神都源于欧洲。另一方面,美国文化又与欧洲不同,因为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上驱赶走印第安人后,在一片荒芜旷野之地创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灿烂文明。所以,在谈论美国文化习俗与社交礼义时,既要顾及欧美文化的相同性,又要注意两者的相异性。 文化习俗是个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题目,涉及人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方方面面。笔者拟定以杂谈的形式,就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作一粗浅概述。宽容性。 美国是个移民之国,它的祖先来自于全球各地。人们移居美国时,不仅仅在地理位置上挪动一下,而且还把他们所在国的评议和风俗习惯带到了新的居住地。因为杂,人们各自的差异十分突出;因为差异十分普遍,人们就不特别注重统一性。久而久之,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中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宽容性(tolerance),对异质文化和不同评议持容忍、可接受的态度。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里可行的习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来得宽泛。 从政治上讲,这种宽容性表现在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权利的维护。从宗教上说,它体现在不同信仰的和谐共存。从生活范围上看,它显现在不同种族、不同族裔社区的平安相处。一言以蔽之,在美国,每个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人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持自己的习俗和仪。譬如,犹太人可以庆祝他们的宗教节日,而基督教徒则能够过他们的圣诞节和复活节。再譬如,美国华人可以在唐人街用华语生活和工作;同样的道理,越南移民能够在他们的“小西贡”按越南的方式经营业务,从事各种活动。 美国人的容忍性,除了上面的美国是个移民国这个因素以外,还与美国人的频繁迁徙有关。众所周知,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她的西部开发史。那时,美国拓荒者或徒步跋涉,或骑马坐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哪里有机遇,就往那里移居。频繁的迁移和不断地更换居处使人们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对暂面临的种种不同现象更易于宽容和接受。此外,经常迁移还能够帮助人们扩大眼界,知多识广,对不同的习俗持同情、理解的,并逐渐形成多样性胜于单一性的开放性观念。 由于美国人的宽容性较强,所以美国人很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身上,它与中国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十分酷似。譬如说,丈夫可能是个共和党人,但他决不能逼迫他那拥护民主党的妻子改变政治立场。同理,母亲也许是个天主教徒,但她决不能强迫她那已皈依成穆斯林教徒的儿子改变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习惯和平时事务处理中,这种宽容精神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不拘礼节 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著称于世。在写字楼里,人们常常能看到“白领”不穿外套、不系领带坐在办公室里工作。有电话交谈时,他们会朝椅背一靠,把双足往桌子上搁,悠哉悠哉地在电话里“侃”上个半天。在大学校园里,美国教授身穿牛仔裤、足蹬耐克鞋进教室上课。更有甚者,美国教授讲到劲头,会一屁股往讲台上一坐,神采飞扬地滔滔不绝一番,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更常见的情形,是美国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的随和、轻松关系。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以常看见美国长辈与幼辈互拍肩膀、无拘无束的镜头。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美国人不拘礼节(informality)的习性。

The English character英国人的性格特征

The English character To othe Europeans, the best known quality of the British is "reserve". A reserved person is one who does not talk very much to strangers, does not show much emotion, and seldom gets excited. It is difficult to get to know a reserved person; he never tells you anything about himself, and you may work with him for years without ever knowing where he lives, how many children he has, and what his interests are. English people tend to be like that. If they are making a journey by bus, they will do their best to find an empty seat; if by train, an empty compartment. If they have to share the compartment with a stranger, they may travel many miles without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If a conversation does start, personal questions like "How old are you?" or even "What is your name?" are not easily asked. Questions like "Where did you buy your watch?" or "What is your salary?" are almost impossible. Similarly, conversation in Britain is in general quiet and restrained and loud speech is considered ill-bred. This un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s an unfortunate quality in some ways, since it tends to give the impression of coldness, and it is true that the English (except perhaps in the North) are not noted for their generosity and hospit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perfectly human behind their barrier of reserve, and may be quite pleased when a friendly stranger or foreigner succeeds for a time in breaking the barrier down. Closely related to English reserve is English modesty. Within their hearts, the English are perhaps no less conceited than anybody else, but in their relations with others they value at least a show of modesty. Self-praise is felt to be ill-bred. If a person is, let us say, very good at tennis, and someone asks him if he is a good player, he will seldom reply "Yes," because people will think him conceited. He will probably give an answer like, "I'm not bad," or "Well, I'm very keen on tennis." This self-deprecation is typically English, and, mixed with their

英国人自我介绍

英国人自我介绍 篇一:英国人的六大性格特点 英国人的六大性格特点在英国留学生活,自然免不了与英国当地人交往。那么英国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留学生们该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呢?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点。英国人也不例外,经过了几千年的社会变迁,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着与其它国家人民不同的品质和特点。概括起来,大致英国人的性格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1.大部分英国人具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孤傲(exclusiveness)是英国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从来不谈论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会喜形于色。其它国家的人很难了解英国人的内心世界。英国人为什么具有孤傲的性格特征呢?原因有二。第一,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吉利海峡(Englishchannel)割断了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英国人甚至不把自己看作是欧洲人。第二,英国人对本民族的历史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其中,詹姆斯钦定本圣经(KingJamesauthorizedVersionoftheBible)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西方及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议会(Parliament)是欧洲最古老的议会,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的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众不同的祖国文明史使得英国人形成了现在的

性格特点。 2.大部分英国人有守旧而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的保守思想。英国人的保守 (conservativeness)为世人所知,英国人却认为他们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有人说,英国人需要20至40年的时间才能接受美国目前的新生事物,此话虽然有一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英国人直到现在也没有采用世界通用的米制(metricsystem),仍然使用英里(mile),直到1971年才将货币单位改为十进制(decimalsystem)。英国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保持君主制(monarchy)的国家之一,其保守性可见一斑。当美国人发明中央空调(centralheating)的时候,英国人以对身体有害为由拒绝接受这种新生事物,继续使用壁炉(fireplace)和电炉(electricstove)。 3.大部分英国人具有讲究文明用语和礼貌的好习惯。英国人总是为别人着想,他们不会要求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得不要求别人做什么事的时候,说得非常客气,诸如:“iknowthetroubleiamcausingyou,butwouldyoumind…?”或“idon'treallyliketoaskyou,but…”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麻烦别人,通常说excuseme,如果无意识地干扰了别人,要说sorry。要求别人重复,一般不说what,而是说pardon或sorry。please和thankyou是经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在公共场所人们不会大声喊叫,他们认为那是不文明的行为。 4.酷爱独居和个人自由的天性。也许是由于缺乏空间的缘故,英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