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声速的测量

超声声速的测量
超声声速的测量

实验16 超声声速的测量

(一)讲课提纲

(1)测量波的传播速度的方法。从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实验引入,相关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方法,测量位移和时间,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这是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之一,从粒子的观点来测量速度。

(2)根据波动力学知识,波的传播速度与波长及频率有着非常简洁的关系,λυf =,这种简洁的关系为波的传播速度的测量提供了非常有力的途径,这是测量速度的另一种基本方法,从波动的观点来测量速度。通过测量波长和频率来测量波的传播速度,一般频率很容易确定和测量,关键是测量波长。

(3)测量波长的方法有很多,相关实验,光栅衍射测量波长,迈克尔逊干涉仪,电子衍射等,这些是通过干涉或衍射的方法测量波长。

我们今天的实验再给大家介绍两种测量波长的方法,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这两种方法与干涉和衍射方法不同之处是比较适合于测量波长较长的波,实现起来简单容易,测量方便。

(4)驻波法测量波长,就要实现驻波,驻波实际上也是相干叠加的结果。驻波实现条件,入射波和反射波相干叠加并且发射面和发射面之间的距离正好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实现驻波。一旦实现驻波,不再是一个波动的表达式而是一个振动的表达式,各个质元的振动状态就完全确定。极大值的地方始终是极大值,极小值的地方始终是极小值。极大值的地方称为波腹,极小值的地方称为波节。波腹和波腹或者波节和波节之间的距离就是半个波长。实现了驻波,测量出波腹和波腹或者波节和波节之间的距离,也就测量出了波长。

(5)相位比较法测量波长就更简单了,我们知道,波的传播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是相位的传播。也就是说相位随着传播距离不断变化。当传播距离是波长的整数倍时,相位的变化正好是2π的整数倍。换句话说,相位每变化2π一个周期,传播距离正好变化一个波长λ。如果我们通过某种方法观察相位2π一个周期时,测量出传播距离的变化,就是一个波长。

(6)我们今天的实验是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所以称为声速的测量。要想测量声速,就要实现声波,就要有声源。常用的声源就是大家熟知的扬声器,喇叭,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

但是,我们今天使用的不是声波而是超声波,声源是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陶瓷元件可以实现机械压力和电信号相互转换,当两端加上电信号时产生压力;当两端加上压力时产生电信号。压电陶瓷换能器,这个名词大家听起来可能陌生,但压电陶瓷这种元件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大家一点也不陌生,比如家庭燃气灶的电子打火装置,气体打火机的点火装置,采用的都是压电陶瓷元件,这些应用是实现压力到电的转换。

我们今天压电陶瓷的两个方向转换都用到了。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超声波发射时,两端加上变化的电信号,压力变化,产生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产生超声波向外发射;作为超声波接受时,声波作用在压电陶瓷元件上,有声压,压力作用,产生变化的电信号,通过测量变化的电信号就可以知道声波的变化情况。

这也是非电量电测技术,是实现智能化测量的基础,也是现代测量技术的基础。

(7)今天我们的实验怎么样通过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波长,下面结合实验仪器具体说明。

(8)我们今天的实验仪器也非常整装,只有三个仪器。

(9)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际上就是一个交流电源,只不过输出波形和频率范围比一般的交流电源多和广。输出波形有正弦波、锯齿波、矩形波(方波),我们测量使用正弦波,测量使用的频率在30~40kHz ,

所以频率量程选用100kHz,有5个旋钮,今天只使用左边的3个,右边的两个逆时针旋到最小。左边第一个是电源开关和输出电压大小调节,顺时针旋转,输出电压增大。实验时输出电压不能太小,也不要调节到最大。左边第二个频率细调,第三个频率粗调。

(10)示波器,示波器的使用,我们一层次有这个实验,做过的同学可能比较熟悉了,没有做过的同学正好就今天的机会补习一下。我们使用的是最简单的二踪示波器,屏幕右边的旋钮是将示波器调整到工作状态的,左边是与测量输入有关的。有Y1和Y2两路输入,Y1输入的位移旋钮拉出是X输入。

(11)声速测量仪,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发射和接受换能器,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第二部分游标卡尺,测量发射面与接受面之间的距离。

(12)测量时Y1输入接受换能器信号,Y2输入发射信号。测量时首先调整谐振频率,使信号源的输出频率等于换能器的固有频率,产生共振,发射超声波最强,接受到电信号也最强,在示波器上波形幅值最高。驻波法测量,移动接受面找波节位置,示波器上波形幅值极大值时的位置,测量两个极大值之间的读数差。采用累加放大测量法测量,10个半波长一测,测量5次。

(13)驻波法是两个相互平行的振动的叠加;相位比较法是通过李萨如图来观察相位的变化,李萨如图的形成是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的叠加。因此,发射和接受一个是X输入,另一个是Y输入。由于发射和接受信号的频率相同,李萨如图是简单椭圆,频率不同时则是复杂的图形。通过测量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之比可以知道发射信号和接受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但这样测量起来比较麻烦,可以选择李萨如图形的直线位置来测量。两条相邻直线的相位差是2π,发射面和接受面之间的距离变化半个波长。也采用累加放大法测量,可以减小仪器误差。这种测量方法在其他实验中也用过,如测量光栅常数10或20条一测;油品粘滞系数实验中测量小钢球质量,10或20个一测,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测量。

(14)下面大家自己调整测量,有问题可以随时问。

(二)实验报告

〔教学目的〕

1.掌握用共振干涉法(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深入学习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基本电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3.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加深对驻波及振动合成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

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它是纵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一致。频率低于20kHz 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可以被人听到,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声速是描述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特性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特性及环境状态等因素有关。因而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定,可以了解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在现代检测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测量氯气、蔗糖等气体或溶液的浓度、氯丁橡胶乳液的比重以及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测定这些物质中的声速来解决,可见,声速测定在工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本实验以在空气中由高于20kHz的声振动所激起的纵波为研究对象,介绍声速测量的基本方法。实验中采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是非电量电测方法应用的一个例子。

一.基本原理

1.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则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可以近似为绝热过程,传播速度可以表示为:

3 μγυRT =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8.314J/mol.K );γ是比热容比;T 为空气的绝对温谩;μ为空气分子量,如果以摄氏度计算,将0℃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记为0υ(s m /45.3310=υ),空气的温度为θ时,声速可以表示为:

)

15.2731()

15.273(0θ

υθμγ

υ+=+=R 2.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压电换能器。

本实验采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实现声压和电压之间的转换,压电换能器做波源具有平面性、单色性好以及方向性强的特点。同时,由于频率在超声范围内,一般的音频对它没有干扰。频率提高,波长λ就短,在不长的距离中可测到许多个λ,取其平均值,λ测定就比较准确,这些都可使实验的精度大大提高。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由压电陶瓷片和轻、重两种金属组成。压电陶瓷片(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是由一种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做成的,在一定的温度下经极化处理后,具有压电效应。在简单情况下,压电材料受到与极化方向一致的应力T 时,在极化方向上产生一定的电场强度E ,它们之间有一简单的线性关系E=gT ;反之,当与极化方向一致的外加电压U 加在压电材料上时,材料的伸缩形变S 与电压U 也有线性关系S =dU 。比例常数g 、d 称为压电常数,与材料性质有关。由于E 、S 、T 、U 之间具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就可以将正弦交流电信号转变成压电材料纵向长度的伸缩,成为声波的波源;同样也可以使声压变化转变为电压的变化,用来接收声信号。

在压电陶瓷片的头尾两端胶粘两块金属,组成夹心型振子,头部用轻金属做成喇叭型,尾部用重金属做成锥型或柱型,中部为压电陶瓷圆环,紧固螺钉穿过环中心。这种结构增大了辐射面积,增强了振子与介质的耦合作用。由于振于是以纵向长度的伸缩直接影响头部轻金属作同样的纵向长度伸缩(对尾部重金属作用小),这样所发射的波方向性强,平面性好。

3.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

在波动过程中波速υ,波长λ和频率f 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λυf = (1)

实验中可通过测定声波的波长λ和频率f 来求得声速υ,常用的具体实现方法有共振干涉法与相位比较法。

二.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

从声源发出的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沿一定方向传播到达接收器。如果发射面与接收面相互平行,则在接收面处入射波垂直反射。在接收面与发射面之间的空气中入射波和反射波相干叠加,当接收面与发射面之间的距离l=n λ/2(n=1,2,3,4,…)时,形成稳定的驻波。在一系列特定的位置上,接收面上的声压达到极大值或极小值,可以证明,相邻两极大值或极小值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λ/2。

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为了测出驻波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半波长距离,可用示波器观察接收器接收的信号,信号的强弱反映着作用在接收器上声压变化的大小。当形成稳定的驻波时,尽管波节处空气元的振动速度为零,但波节两侧空气元的位移反向,从而产生最大的声压变化。所以,如果示波器显示的信号最强,则表明接收面处于声压变化最大处,亦即波节所在的位置。移动接受器的位置,改变接收面与发射面之间的距离时,可以看到示波器上显示的信号幅度发生周期性的大小变化,即由一个极大变到极小,再变到极大;而幅度每一次周期性的变化,就相当于接收面与发射面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半个波长λ/2。这样,测出相邻两次接收信号达到极大时接收面的位置变化量Δl ,就可到波长

λ=2Δl (2)

根据式(1)可以计算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υ=2Δlf (3)

4 图1 驻波法测量声速实验装置示意图

S 1和S 2分别为发射和接收超声换能器

三.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声波从声源经过传输媒质到达接收器,在发射波和接收波之间产生相位差,此相位差φ和角频率ω(ω=2πf )、传播时间t 、声速υ、距离1、波长λ之间有下列关系:

λπυπωφl

l

f t 22===

由上式可知,若使相位差φ改变π,那么发射面和接受面之间的间距1就要相应地改变半个波长λ/2;相位差φ改变2π,那么发射面和接受面之间的间距1就要相应地改变一个波长λ。于是,根据相位差π或2π变化,便可以测量出波长来。声波频率由信号发生器读出,根据式(1)便可算出声速。

相位差可以通过示波器来观察,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互相垂直的两个谐振动的叠加,能得到李萨如图形。如果两个谐振动的频率相同,则李萨如图形就很简单,随着两个振动的相位差从0→π→2π的变化,图形的变化从斜率为正的直线→椭圆→斜率为负的直线→椭圆→斜率为正的直线。选择判断比较灵敏的亦即李萨如图形为直线的位置作为测量的起点,每移动一个波长的距离就会重复出现同样斜率的直线。

图2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及仪器〕

实验装置如图1和2所示,主要包括示波器(SR-071)、函数信号发生器(JY8112G )及声速测定(SBI-A )等各一台。

声速测定仪的支架上部装有游标尺,游标尺的刀口下部装有两只压电换能器。作为发射超声波用的换能器固定在刀口的左端;另一只接收超声波用的换能器S 2装在刀口的右端,可沿着游标尺移动。两只换能器的相对位移可从游标尺上读得。使换能器S 1发射超声波的正弦电压信号由函数信号发生器供给。正弦电压信号的频率直接在信号发生器上显示出来。换能器S 2把接收到的超声波声压转换成电压信号,用示波器观察。

〔实验内容与要求〕

1. 仔细阅读本实验附录,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调整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2. 用示波器观察由信号源提供的不同波形的信号。

3.根据测量结果,正确联接线路。调整函数信号发声器,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频率调节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以使换能器发射出较强的超声波。具体方法如下:

先调节两换能器金属喇叭口表面的间距为1~2cm 左右,在实验室提供的换能器系统谐振频率范围内(30~40kHz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的正弦信号振幅最大,然后,移动接收换能器,使示波器显示的正弦波振幅最大,再次调节正弦信号频率,直至示波器显示的正弦波振幅达到最大值。发生谐振时,发射换能器旁边的指示灯点亮。

4.利用驻波法测量声速。由近而远地改变换能器之间的间距,记下第1、2、3、…、20个出现正弦波振幅最大的特定位置l 1、l 2、l 3、…、l 20。注意利用游标尺上的微动螺旋准确地确定这些值。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换能器发射面与接收面的平行。

用逐差法计算出波长值,数据记录与计算用列表法进行,对实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估算。记下室温,在此温度下空气中声速的理论值,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百分误差。最后,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示。

5.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利用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基本要求驻波法测量声速。

〔注意事项〕

1. 调节仪器时应严格按照教师或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以免损坏仪器。

2. 测量过程中仔细将频率调整到压电换能器的谐振频率。

3. 实验中采用累加放大法测量。

4. 实验完毕,必须整理好实验台和实验仪器。

〔数据记录与处理〕

1.基础数据记录

谐振频率f=33.5kHz ;室温22.8℃。

2.驻波法测量声速

λ的平均值:==∑=6

1

61

i i λλ 1.0582(cm )

λ的不确定度:

)1()

(61

2

--=∑=i i S i i λλλ=0.002(cm )

因为,λi = (1i+6-1i ) /3,Δ仪=0.02mm

所以,=仪?=332

λu 0.000544(cm )

=+=22

λλλσu S 0.021(mm )

计算声速:

50.354==λυf (m/s )

计算不确定度:(m/s)

3)()((kHz)

2.03%

12

2=+==?=f f f f

λσσσσλυ

实验结果表示:温度t=22.8℃时,υ=(354±3)m/s ,B=0.8%

3.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λ的平均值:==∑=71

71

i i λλ 1.1041(cm )

6 λ的不确定度:

)

1()(712--=∑=i i S i i λλλ=0.002(cm ) 因为,λi = (1i+7-1i ) /7,Δ仪=0.02mm 所以,=仪?=372

λu 0.000233(cm )

=+=22λ

λλσu S 0.020(mm ) 计算声速:

31.353==λυf (m/s ) 计算不确定度:

(m/s)

3)()((kHz) 2.03%122=+==?=f f f f λσσσσλυ

实验结果表示:温度t=22.0℃时,υ=(353±3)m/s ,B=0.8%

〔思考与讨论问题〕

1.换能器的发射频率由什么决定?

2.测量时应怎样正确联接示波器?

3.用弦振动法可以测量波在弦上传播的速度,比较好的办法是测量形成驻波时波节间的距离,而不是测量波腹间的距离,为什么?

4.实验中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有什么好处?怎样用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5.实验中为什么要在压电换能器谐振状态下测量空气中的声速?

6.实验中为什么要使换能器发射面和接受面要保持相互平行?

7.实验中怎样才能知道接收换能器接收面的声压为极大值?

8.实验时怎样找到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

9.

声速的测量(超声)实验报告

声速的测量(超声) 一、实验目的: ①用共振干涉法求超声声速; ②用相位比较法求超声声速。 二、实验仪器: 超声声速测量仪、信号发生器、数字频率计、同轴电缆、示波器、游标卡尺、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 三、实验原理: ①声速的测量: 利用公式νλ,测量声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去求声速v。 ②声压驻波:已知两列频率、振幅和振动方向相同的平面简谐波,向相反的方向传播时,叠加的合成波就是驻波,在驻波场中质点振幅最大处为波腹,质点位移振幅近似为零处为波节,相邻波腹或波长的距离为半波长(λ/2)。 ③声波波长的测量:接收器S2输出的信息有两部分:1、驻波的信息,其振幅随S2的移动而变化,在共振时,S1、S2的距离为l:,,,此时振幅较大。2、类 似行波的信息,S1、S2用的相位差,也随着S2的移动而变化,每移动λ/2,相位差改变Π(即180°)。利用这两种信息均可测量声波波长λ。(1)共振干涉法;(2)相位比较法。 四、实验方法: ①用共振干涉法测声速: 示波器的X端用内部扫描,调内部扫描与S2的信息同步,示波器上显示的是S2的交流信号按时间展开的图形,移动S2示波器上图形有时很大,有时很小。在S2移动范围内,仔细测多个出现极大值时S2的位置l1、l2、……、l n,用逐差法求出λ,再求声速v。 ②用相位比较法测声速: 示波器的X端用内部扫描,调内部扫描与S2的信息同步,移动S2示波器上的图形会从椭圆变换到一条直线,再从直线变换到一个反方向的椭圆,往复变换。在S2移动范围内,仔细测多个出现直线时S2的位置l1、l2、……、l n,用逐差法求出λ,再求声速v。 ③记录实验室的实温t。 ④用当前实温和公式求出声速,与以上两种方法求出的声速进行比较, 分析。 五、数据处理: 温度:34℃频率:37500Hz 共振干涉法(单位:mm): 218.98 213.58 209.20 204.56 199.62 194.92 190.64 185.72 180.62 176.52 相位比较法(单位:mm): 174.60 169.60 164.80 160.68 155.90 151.22 146.28 141.58 136.68 131.70 共振干涉法: λ

华中科技大学超声声速的测量课件

实验3.12 超声声速的测量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可以在气态、液态、固态物质中传播,它会引起物质的光学、电磁、力学、化学性质以及人类生理、心理等性质的变化。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20Hz ~20kHz 之间,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kHz 则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声速、声衰减和声阻抗都和媒质的特性及状态有关,通过测量这些声学量可以探知媒质的特性和状态变化。这些声学量的测量方法就是超声无损检测的实验基础。由于媒质中的声速与媒质的许多非声学特性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声速的测量可以求出固体媒质的弹性模量,进行气体成分分析,测定液体的比重,液体的成分及溶液浓度等。利用媒质的温度、压强、流速与声速的关系则可以探测这些状态参量的变化。媒质中的声速是应用最广而且测量精度也较高的声学量。测量声速依据的原理可以是t l v /=(l 表示声音传播的距离,t 表示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 ,也可以是λf v =(f 为声波的频率,λ为声波的波长)。本实验采用的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均属于后者。 一、预备问题 1. 压电换能器是如何工作的? 2. 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 何为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 二、引言 1.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 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都需要用换能器,换能器的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超声波的能量(发射换能器),或将超声波的能量转换为其它可以检测的能量(接收换能器)。最常使用的是压电换能器。压电晶体(如石英)或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这类压电材料受到应力T 的作用会在材料内产生电场E ,且满足T E ?=σ(σ为压电常数),这就是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是法国人居里兄弟1880年在研究热电现象和晶体对称性的时候发现的。压电换能器接收超声波信号使之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利用的就是压电效应原理。当超声波频率与系统固有(共振)频率一致时所产生的电信号最强。压电材料还具有逆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在电场E 的作用下产生伸缩形变S ,且满足E d S ?=(d 为伸缩常数),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周期性的收缩和伸长,当外加电场的频率和压电体固有频率相同时振幅最大。发射换能器利用逆压电效应就可以将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能,在周围媒质中激发超声波。 2.声速的测量 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决定于媒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性质。声波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速也和媒质的压强、温度等状态有关,因为温度变化一般比压强大,所以温度对声速的影响也比较大。若频率已知,测出波长即可根据波长、频率和声速三者的关系λf v =求出波速。 (1)共振干涉法测声速 如图3.12-1 所示,S 1、S 2都是压电换能器,两者相互平行。由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为f 的正弦电信号激励超声波发射器S 1发射出沿x 方向传播的近似平面超声波,经超声波接收器S 2反射后,在两端面间来回传播并叠加而形成驻波(严格地说还有行波的成份)。在驻波场中,x 处空气质点的位移y 可表示为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方法。 2.理解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 3.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4.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和培养综合使用仪器的能力。 【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声速测定仪。 【实验原理】 声波的传播速度v与声波频率f和波长的关系为: 可见,只要测出声波的频率f和波长 ,即可求出声速。f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得到,因此,实验的关键就是如何测定声波波长。 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实验中可以采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出超声波的波长。 1. 驻波法(共振干涉法) 如右图所示,实验时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 正弦电压信号接到发射超声换能器上,超声发 射换能器通过电声转换,将电压信号变为超声 波,以超声波形式发射出去。接收换能器通过 声电转换,将声波信号变为电压信号后,送入示波器观察。 由声波传播理论可知,从发射换能器发出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传播,到达接收换能器。如果接收面和发射面严格平行,即入射波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涉形成驻波。此时,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其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在声驻波中,波腹处声压(空气中由于声扰动而引起的超出静态大气压强的那部分压强)最小,而波节处声压最大。当接收换能器的反射界面处为波节时,声压效应最大,经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后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压信号幅值也是极大值,所以可从接收换能器端面声压的变化来判断超声波驻波是否形成。 移动卡尺游标,改变两只换能器端面的距离,在一系列特定的距离上,媒质中将出现稳定的驻波共振现象,此时,两换能器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只要我们监测接收换能器输出电压幅度的变化,记录下相邻两次出现最大电压数值时(即接收器位于

声速的测量

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超声波声速的测量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声速的测量原理 2、学习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3、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三、【仪器用具】 1、SV-DH-3型声速测定仪段 2、双踪示波器 3、SVX-3型声速测定信号源 四、【仪器用具】 1.超声波与压电陶瓷换能器 频率20Hz-20kHz的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形成声波,高于20kHz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而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等优点,声速实验所采用的声波频率一般都在20~60kHz之间。在此频率范围内,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 图1 压电陶瓷换能器根据它的工作方式,分为纵向(振动)换能器、径向(振动)换能器

及弯曲振动换能器。声速教学实验中所用的大多数采用纵向换能器。图1为纵向换能器的结构简图。 2.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测量声速 假设在无限声场中,仅有一个点声源S1(发射换能器)和一个接收平面(接收换能器S2)。当点声源发出声波后,在此声场中只有一个反射面(即接收换能器平面),并且只产生一次反射。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发射波ξ1=Acos (ωt+2πx /λ)。在S2处产生反射,反射波ξ 2 =A 1cos (ωt+2πx /λ),信号相位与ξ1相反,幅度A 1<A 。ξ1与ξ2在反射平面相交叠加, 合成波束ξ 3 ξ3=ξ1+ξ2=(A 1+A 2)cos (ωt-2πx /λ)+A 1cos (ωt+2πx /λ) =A 1cos(2πx /λ)cos ωt+A 2cos (ωt - 2πx /λ) 由此可见,合成后的波束ξ3在幅度上,具有随cos(2πx /λ)呈周期变化的特性,在相位上,具有随(2πx /λ)呈周期变化的特性。 图4所示波形显示了叠加后的声波幅度,随距离按cos(2πx /λ)变化的特征。 图2 换能器间距与合成幅度 实验装置按图7所示,图中S1和S2为压电陶瓷换能器。S1作为声波发射器,它由信号源供给频率为数十千赫的交流电信号,由逆压电效应发出一平面超声波;而S2则作为声波的接收器,压电效应将接收到的声压转换成电信号。将它输入示波器,我们就可看到一组由声压信号产生的正弦波形。由于S2在接收声波的同时还能反射一部分超声波,接收的声波、发射的声波振幅虽有差异,但二者周期相同且在同一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二者在S1和S2区域内产生了波的干涉,形成驻波。我们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实际上是这两个相干波合成后在声波接收器S2处的振动情况。移动S2位置(即改变S1和S2之间的距离),你从示波器显示上会发现,当S2 在某此位置时振幅有最小值。根据波的干涉理论可以知道:任何 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声速的测定

声速的测定 【目的与任务】 1. 学习两种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方法; 2. 了解压电传感器的功能,熟悉示波器与信号源的使用; 3. 加深驻波及振动合成的理解。 【仪器与设备】 声速测定仪,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同轴电缆,温度计 1.示波器 GDS—1102A—U型数字存储示波器:频带宽度为0~100 MHz。有两垂直输入通道“CHl”和“CH2”,可同时显示两个不同的电压信号波形以便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把两个信号相加或相减后显示出来,还可以任选一个通道单独工作。可以从显示屏上直接测出或读出信号电压的幅度、频率(周期)。具有“X—Y工作方式”,将"CH1"作为水平通道(X轴)、“CH2"作为垂直通道(Y轴),可以观察由两通道输入的水平和垂直信号的合成图样(利萨如图),测出信号的频率和位相差。 2.信号发生器 SG1020A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小型便携式通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内部采用大规模精密函数信号发生集成电路,单片机控制,具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直流等多种波形输出、频率范围10mHz~20MHz以及外部测频功能,分辨率1mHz。 3.声速测量仪 声速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上装有两个压电式 超声换能器S1、S2和螺旋测微器,转动手轮可以 改变S1和S2的位置,它们之间的距离可由电子标 尺读出,电子标尺分辨率0.01 mm。 压电式超声换能器是在压电陶瓷的前后两表 面胶粘上两块金属组成的夹心型振子。头部用轻 金属做成喇叭形,尾部用重金属做成锥形,中部 为压电陶瓷圆环(例如钛酸钡压电陶瓷),环中间穿 过螺丝固定。这种结构的换能器,既能将正弦交图1 超声声速测量仪 流信号变成压电材料纵向的机械振动,使压电陶瓷成为声波的波源;反过来,也可以使声压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即用压电陶瓷作为声波的接收器。而用轻重金属做成的夹心结构,增大了辐射面积,增强了振子的耦合作用,使发射的声波方向性强,平面性好。 已知两列频率、振幅和振动方向相同的平面 简谐波,向相反的方向传播时,叠加的合成波就 是驻波。在驻波场中质点位移振幅最大处为波 腹,质点位移振幅近似为零处为波节,相邻波腹 或波节的距离为半波长(λ/2)。在空气中声波的 驻波场中,空气质点位移的图像不能直接观察 到,而声压可以用仪器测量。所谓声压就是空气 中由于声扰动而引起的超出静态大气压强的那 部分压强。我们测量的声驻波,应为声压驻波。 如图2所示,在声场中空气质点位移较大处为波 腹,该处空气质点较疏声压较小是声压驻波波节;图2 声压驻波示意图 对空气质点位移较小处的波节,空气质点较密声压较大是声压驻波波腹。声波在刚性平面反射时,在反射面处是空气质点位移的波节,声压驻波的波腹。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方法。 (2)、加深对振动合成、波动干涉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3)、掌握用干涉法和相位法测声速。 二、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装置图。 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 n =0,1,2,3……) 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 n =0,1,2,3……) 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 相位比较法测波长: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φ=2∏x/λ,其中λ是波长,x为S1和S2之间距离)。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三、实验仪器 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示波器: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李萨如图形。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四、实验内容 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f=34kHz; Vp-p=5V; L=3.976cm; 六、实验结论: 波长λ=1.0612cm; 由此声速经测算为v=(354±3)m/s; U=0.8% 七、思考题: 1.固定距离,改变频率,以求声速。是否可行? 答:不行,由“v = f λ”,距离一定后使得波长无法计算。 2.各种气体中的声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同,因为不同气体的密度不同,声波在不同介质中波长改变,根据公式可得结论。

液体及固体介质声速测量陈忠

液体及固体介质声速测量 (陈忠2013301020155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本实验用共振干涉法、相位比较法和时差法测定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的传播速度,利用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和波长的关系和声波传播所经过的距离和传播时间的关系可获得声速。 关键词:声速,介质,时差法,相位比较法,共振干涉法。 Abstract: This study measured ultrasonic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in different media with resonance interferometry, phase comparison method and the difference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and travel time relations and the use of acoustic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propagation of sound waves and their frequency and wavelength through which can get the speed of sound. Key words: speed of sound, media, time difference, phase comparison method, resonance interferometry. 导言: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频率低于Hz20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在kHz20~Hz20 的声波可以被人听到,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kHz20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易被反射等优点。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的优点还在于超声波的波长短,可以在短距离较精确的测出声速。 实验原理: 1.共振干涉法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和为压电晶体换能器,作为声波源,它被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激励后,由于逆压电效应发生受迫振动,并向空气中定向发出以近似的平面声波;为超声波接收器,声波传至它的接收面上时,再被反射。当和的表面近似平行时,声波就在两个平面间来回反射,当两个平面间距L为半波长的整倍数,即 (3) 时,发出的声波与其反射声波的相位在处差(n=1,2 ……),因此形成共振。 因为接收器的表面振动位移可以忽略,所以对位移来说是波节,对声压来说是波腹。本实 验测量的是声压,所以当形成共振时,接收器的输出会出现明显增大。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信号幅值也是极大值(参见图2)。 图中各极大之间的距离均为,由于散射和其他损耗,各级大致幅值随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我们只要测出各极大值对应的接收器的位置,就可测出波长。由信号源读出超声波的频率值后,即可由公式(1)求得声速。

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学会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2)进一步掌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2、实验仪器 超声声速测定仪、低频信号发生器DF1027B 、示波器ST16B 。 3、实验原理 3.1 实验原理 声速V 、频率f 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式为λf V =。如果能用实验方法测量声波的频率f 和波长λ,即可求得声速V 。常用的测量声速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3.2 实验方法 3.2.1 驻波共振法(简称驻波法) S 1发出的超声波和S 2反射的超声波在它们之间的区域内相干涉而形成驻波。当波源的 频率和驻波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此驻波的振幅才达到最大值,此时的频率为共振频率。 驻波系统的固有频率不仅与系统的固有性质有关,还取决于边界条件,在声速实验中, S 1、S 2即为两边界,且必定是波节,其间可以有任意个波节,所以驻波的共振条件为: Λ Λ3,2,1,2 ==n n L λ (1) 即当S 1和S 2之间的距离L 等于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时,驻波系统处于共振状态,驻波振幅最大。在示波器上得到的信号幅度最大。当L 不满足(1)式时,驻波系统偏离共振状态,驻波振幅随之减小。 移动S 2,可以连续地改变L 的大小。由式(1)可知,任意两个相邻共振状态之间,即 S 2所移过的距离为: () 22 2 11λ λ λ = ? -+=-=?+n n L L L n n (2) 可见,示波器上信号幅度每一次周期性变化,相当于L 改变了2λ。此距离2λ 可由超声声速测定仪上的游标卡尺测得,频率可由低频信号发生器上的频率计读得,根据f V ?=λ,就 可求出声速。 3.2.2 两个相互垂直谐振动的合成法(简称相位法) 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就出现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图形——称为李沙如图形。其轨迹方程为: ()()φφφφ122122122 12 2-=-- ???? ??+???? ??Sin Cos A A XY A Y A X (5) 在一般情况下,此李沙如图形为椭圆。当相位差 12=-=?φφφ时,由(5)式,得 x A A y 12=,即轨迹为一条处在于第一和第三象限的直线[参见图16—2(a)]。

超声波测声速汇总

超声波测声速 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它是纵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声速是描述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特性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它与介质的特性及状态因素有关,因而通过介质中声速的测定,可以了解介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例如,测量氯气、蔗糖等气体或溶液的浓度、氯丁橡胶乳液的比重以及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测定这些物质中的声速来解决。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可以被人听到,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速度.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发射、能定向传播等优点,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是比较方便的. 本实验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目的] 1.学习相位比较法测定声速的原理及方法.加深对振动合成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2.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进一步熟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 3.练习使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声速测定组合仪,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声速测量仪: 由发射器、接收器、游标卡尺组成。当一交变正弦电压信号加在发射器上时,由于压电晶片的逆压电效应,产生机械振动发生超声波。可移动的接收器,将接收的声振动转化为电振动信号输至示波器。接收器的位置由游标卡尺读数确定。 图1. 声速测量仪 使用方法:

左击或右击换能器,可以改变换能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按下右边换能器的拖动,可以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的距离。点击或按下窗体中上部的微调按钮,可以缓慢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信号发生器: 图2. 信号发生器 它是一种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波形的交变信号,信号频率范围为10Hz—2000kHz,既可分档调节,又可连续调节。信号幅度可连续调节。 1.频率显示窗口: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或外测频信号的频率,用五位数字显示信号的频率,且频率连续可调(输出信号时)。 2.幅度显示窗口:显示函数输出信号的幅度,由三位数字显示信号的幅度。 3.输出波形,对称性调节旋钮(SYM):调节此旋钮可改变输出信号的对称性。当电位器处在关闭或者中心位置时,则输出对称信号。输出波形对称调节器可改变输出脉冲信号空度比,与此类似,输出波形为三角或正弦时可使三角波调变为锯齿波, 正弦波调变为正与负半周分别为不同角频率的正弦波形,且可移相180?。(仿真实验中使用方法:右键单击进行顺时针旋转,左键打击进行逆时针旋转。) 4.速率调节旋钮(WIDTH):调节此电位器可以改变内扫描的时间长短。在外测频时,逆时针旋到底(绿灯亮),为外输入测量信号经过低通开关进入测量系统。 5.扫描宽度调节旋钮(RATE):调节此电位器可调节扫频输出的扫频范围。在外测频时,逆时针旋到底(绿灯亮),为外输入测量信号经过衰减“20dB”进入测量系统。 6.外部输入插座(INPUT):当“扫描/计数键”(13)功能选择在外扫描外计数状态时,外扫描控制信号或外测频信号由此输入。 7. TTL信号输出端(TTL OUT):输出标准的TTL幅度的脉冲信号,输出阻抗为600Ω。 8.函数信号输出端:输出多种波形受控的函数信号,输出幅度20Vp–p(1MΩ负载),10Vp–p (50Ω负载)。

声速测定以及声速数据处理

【实验目的】 1.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加深对驻波及振动合成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2.学习用共振干涉法、相位比较法和时差法测定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3.通过用时差法对多种介质的测量,了解声纳技术的原理及其重要的实用意义。 【实验原理】 在波动过程中波速V 、波长λ和频率f 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λ?=f V ,实验中可通过测定声波的波长λ和频率f 来求得声速V 。常用的方法有共振干涉法与相位比较法。 声波传播的距离L 与传播的时间t 存在下列关系:t V L ?= ,只要测出L 和t 就可测出声波传播的速度V ,这就是时差法测量声速的原理。 1.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测量声速的原理: 当二束幅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声波相交时,产生干涉现象,出现驻波。对于波束1:)/X 2t cos(A F 1λ?π-ω?=、波束2:()λ?π+ω?=/X 2t cos A F 2,当它们相交会时,叠加后的波形成波束3:()t cos /X 2cos A 2F 3ω?λ?π?=,这里ω为声波的角频率,t 为经过的时间,X 为经过的距离。由此可见,叠加后的声波幅度,随距离按()λ?π/X 2cos 变化。如图28.1所示。 压电陶瓷换能器1S 作为声波发射器,它由信号源供给频率为数千周的交流电信号,由逆压电效应发出一平面超声波;而换能器2S 则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正压电效应将接收到的声压转换成电信号,该信号输入示波器,我们在示波器上可看到一组由声压信号产生的正弦波形。声源1S 发出的声波,经介质传播到2S ,在接收声波信号的同时反射部分声波信号,如果接收面(2S )与发射面(1S )严格平行,入射波即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与发射波相干涉形成驻波。我们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实际上是这两个相干波合成后在声波接收器2S 处的振动情况。移动2S 位置(即改变1S 与2S 之间的距离),你从示波器显示上会发现当2S 在某些位置时振幅有最小值或最大值。根据波的干涉理论可以知道:任何二相邻的振幅最

声速的测定

实验3 声速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方法。 2.用驻波法、行波法和时差法测量声速。 【实验仪器】 声速测试仪,示波器,声速测试仪信号源等。 【预习要求】 1. 确定实验步骤。 2. 列出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依据】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和波长的关系为 =λ (1) v? f 由(1)式可知,测得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就可得到声速.同样,传播速度亦可用 = (2) v/ t L 表示,若测得声波传播所经过的距离L和传播时间t,也可获得声速. 高于20kHz称为超声波。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易被反射等优点.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可以在短距离较精确地测出声速。声速实验所采用的声波频率一般都在20~60kHz之间,在此频率范围内,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这种压电陶瓷是利用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实现电磁振动与机械振动的相互转换。压电陶瓷制成的换能器(探头)如图8-1所示。 图 8-1 纵向换能器的结构简图 压电陶瓷换能器根据它的工作方式,分为纵向(振动)换能器、径向(振动)换能器及弯曲振动换能器。声速教学实验中所用的大多数采用纵向(振动)换能器。 【实验内容与方法】 1.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测声速

实验装置如图8-2 所示。 (a) 驻波法、相位法连线图 图中S 1和S 2为压电晶体换能器,S 1作为声波源,它被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激励后,由于逆压电效应发生受迫振动,并向空气中定向发出一近似的平面声波;S 2 为超声波接收器,声波传至它的接收面上时,再被反射。当S 1 和S 2的表面互相平行时,声波就在两个平面间来回反射,当两个平面间距L 为半波长的整倍数,即 ,2,1,0,2==n n L λ (3) 时,来回声波的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正好重叠,形成驻波。 因为接收器S 2 的表面振动位移可以忽略,所以对位移来说是波节,对声压来说是波腹.本实验测量的是声压,所以当形成驻波时,接收器的输出会出现明显增大,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压信号幅值也是极大值(如图8-3)。

大学物理实验:超声声速测定

超声声速测定 声波特性的测量,如频率、波长、声速、声压衰减、相位等,是声波检测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声速的测量,不仅可以了解媒质的特性而且还可以了解媒质的状态变化,在声波定位、探伤、测距等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例如,声波测井、声波测量气体或液体的浓度和比重、声波测量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 “声速的测量”是一个综合性声学实验。实验中采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通过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是一个非电量电测方法的应用。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重点学习如下内容:(1)实验方法:非电量的电测方法;测量声速的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2)测量方法:利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的极大值和观察李萨如图形测量相位差的方法。(3)数据处理方法:求声波波长的逐差法。(4)仪器调整使用方法:双踪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确调节和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 1.学习用驻波共振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 3.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SVX-5型声速测试仪信号源、SV-DH系列声速测试仪、双踪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 频率介于20Hz ~20kHz 的机械波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声波,介于20kHz ~500MHz 的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而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和会聚等优点,声速实验所采用的声波频率一般都在20KHz ~60kHz 之间。在此频率范围内,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 根据声波各参量之间的关系可知f ?=λυ,其中υ为波速, λ为波长,f 为频率。 图4-5-1共振法测量声速实验装置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声波的波长λ和频率f 求声速。声波的频率f 可以直接从低频信号发生器(信号源)上读出,而声波的波长λ则常用相位比较法(行波法)和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来测量。 图4-5-2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实验装置 1.相位比较法 实验装置接线如图4-5-2所示,置示波器功能于X -Y 方式。当S1发出的平面超声波通过媒质到达接收器S2,合成振动方程为: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

实 验 报 告 声速的测量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共振干涉法、相位比较法以及时差法测量介质中的声速 2.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3.了解声速与介质参数的关系。 【实验原理】 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易被反射等优点。在超声波段进行 声速测量的优点还在于超声波的波长短,可以在短距离较精确的测出声速。 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一般通过电磁振动与机械振动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最常 见的方法是利用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来实现的。本实验采用的是压电陶瓷制 成的换能器(探头),这种压电陶瓷可以在机械振动与交流电压之间双向换能。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和波长的关系为:v f λ=? (1) 由(1)式可知,测得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就可以得到声速。同样,传播速度亦可用 /v L t = (2) 表 示,若测得声波传播所经过的距离L 和传播时间t ,也可获得声速。 1. 共振干涉法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和为压电晶体换能器,作为声波源,它被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激励后,由于逆压电效应发生受迫振动,并向空气中定向发出以近似的平面声波;为超声波接收器,声波传至它的接收面上时,再被反射。当和的表面近似平行时,声波就在两个平面间来回反射,当两个平面间距L 为半波长的整倍数,即 (3) 时,发出的声波与其反射声波的相位在处差(n=1,2 ……),因此形成共振。 因为接收器的表面振动位移可以忽略,所以对位移来说是波节,对声压来说是波腹。本实验测量的是声压,所以当形成共振时,接收器的输出会出现明显增大。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信号幅值也是极大值(参见图2)。 图中各极大之间的距离均为,由于散射和其他损耗,各级大致幅值随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我们只要测出各极大值对应的接收器的位置,就可测出波长。由信号源读出超声波的频率值后,即可由公式(1)求得声速。

声 速 的 测 量(超声波法)

声速的测量(超声波法) 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声速,声强等诸多参量都和媒质的特性与状态有关,通过测量这些声学量可以测知媒质的特性及状态变化。例如,通过测量声速可求出固体的弹性模量:气体、液体的比重、成分等参量。 在同一媒质中,声速基本与频率无关,例如在空气中,频率从20赫兹变化到8万赫兹,声速变化不到万分之二。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不会造成听觉污染等优点,我们通过测量超声波的速度来确定声速。超声波在医学诊断,无损检测,测距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声速的测量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是直接根据关系式v=S/t,测出传播距离S和所需时间t后即可算出声速,称为“时差法”。第二类方法是利用波长频率关系式v=fλ,测量出频率f和波长λ来计算出声速。 【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学习不同方法测定声速的原理的技术 3.熟悉测量仪和示波器的调节使用 4.测定声波在空气及水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仪器】 QSSV-2型声速测定实验仪、示波器 【实验原理】 一、声速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理想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v=(1)式中γ =Cp/Cv称为比热比,即气体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比值,μ是气体的摩尔质量,T是绝对温度,R=8.31441J/moL?K为普适气体常数。由(1)式可见,声速与温度有关,又

与摩尔质量μ及比热比γ有关,后两个因素与气体成分有关因此,测定声速可以推算出气体的一些参量。利用(1)式的函数关系还可制成声速温度计。 在正常情况下,干燥空气成分按重量比为氮:氧:氩:二氧化碳=78.084:20.946:0.934:0.033。它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μ=28.94×10-3 kg/moL 在标准状态下,干燥空气中的声速为0 v =331.5m/S 。在温室t ℃下,干燥空气中的声速为 0v v = (2) 式中T0=273.15K 。由于空气实际上并不是干燥的,总含有一些水蒸气,经过对空气平均摩尔质量a μ和比热比γ的修正,在温度为t 、相对温度为t 0的空气中,声速为 (3) 式中s p 为t ℃时空气的饱的和蒸气压,可从饱和蒸气压、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表中查出;P为大气压,取P =1.013×105Pa 即可;相对温度r 可从干湿温度计上读出。由这些气体参量可以计算出声速,故(3)式可作为空气中声速的理化计算公式。 二、测量声速的实验方法 声速的传播速度v 与声波频率f 和波长λ的关系为 v = f λ (4) 测出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声速。其中声波频率可通过测量声源的振动频率得出,剩下的任务就是测声波波长,也就是本实验的主要任务。 波长可用下面两种方法测出: 1.相位法: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以说相位传播。沿传播方向上的任何两点、如果其振动状态相同(同相)或者说其相位差为2π的整数倍,这时两点间的距离应等于波长λ的整数倍,即 L=n λ (n 为-正整数) (5) v =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方法。 (2)、加深对振动合成、波动干涉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3)、掌握用干涉法和相位法测声速。 二、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 n =0,1,2,3……) 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 n =0,1,2,3……) 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 相位比较法测波长: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φ=2∏x/λ,其中λ是波长,x为S1和S2之间距离)。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三、实验仪器 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示波器: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李萨如图形。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四、实验内容

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f=34kHz; Vp-p=5V; L=3.976cm; 六、实验结论: 波长λ=1.0612cm; 由此声速经测算为v=(354±3)m/s; U=0.8% 七、思考题: 1.固定距离,改变频率,以求声速。是否可行? 答:不行,由“v = f λ”,距离一定后使得波长无法计算。 2.各种气体中的声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同,因为不同气体的密度不同,声波在不同介质中波长改变,根据公式可得结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超声波测声速

超声波测声速 实验简介: 在弹性介质中,频率从20Hz到20kHz的振动所激起的机械波称为声波,高于20kHz, 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104Hz-5×108Hz之间。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等优点,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比较方便。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特性及状态等因素有关。因而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定,可以了解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例如,测量氯气、蔗糖等气体或溶液的浓度、氯丁橡胶乳液的比重以及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测定这些物质中的声速来解决。可见,声速测定在工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本实验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它是非电量电测方法 的一个例子 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 n-1即可得波长。 相位比较法测波长 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 其中λ是波长,x为S1和S2之间距离)。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π。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不同? 的李萨如图 实验内容: 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换能器共振频率约为35KHz。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注意事项 1.确保换能器S1和S2端面的平行。 2.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f0保持一致 实验仪器:

大学物理实验:超声声速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超声声速测定

————————————————————————————————作者:————————————————————————————————日期:

超声声速测定 声波特性的测量,如频率、波长、声速、声压衰减、相位等,是声波检测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声速的测量,不仅可以了解媒质的特性而且还可以了解媒质的状态变化,在声波定位、探伤、测距等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例如,声波测井、声波测量气体或液体的浓度和比重、声波测量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 “声速的测量”是一个综合性声学实验。实验中采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通过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是一个非电量电测方法的应用。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重点学习如下内容:(1)实验方法:非电量的电测方法;测量声速的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2)测量方法:利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的极大值和观察李萨如图形测量相位差的方法。(3)数据处理方法:求声波波长的逐差法。(4)仪器调整使用方法:双踪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确调节和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 1.学习用驻波共振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 3.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SVX-5型声速测试仪信号源、SV-DH系列声速测试仪、双踪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 频率介于20Hz~20kHz 的机械波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声波,介于20kH z~500MHz 的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而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和会聚等优点,声速实验所采用的声波频率一般都在20KHz ~60k Hz 之间。在此频率范围内,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 根据声波各参量之间的关系可知f ?=λυ,其中υ为波速, λ为波长,f 为频率。 图4-5-1共振法测量声速实验装置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声波的波长λ和频率f 求声速。声波的频率f 可以直接从低频信号发生器(信号源)上读出,而声波的波长λ则常用相位比较法(行波法)和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来测量。 图4-5-2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实验装置 1.相位比较法 实验装置接线如图4-5-2所示,置示波器功能于X-Y 方式。当S1发出的平面超声波通过媒质到达接收器S2,合成振动方程为:

“声速测量”电子讲义

声速的测量 实验简介 声波是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纵波,其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特性及状态等因素有关。 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量,可以了解被测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因而声速测量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无损检测、测距和定位、测气体温度的瞬间变化、测液体的流速、测材料的弹性模量等。 本实验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深刻理解驻波的特性以及相位的物理含义; 3、了解产生和接受超声波的原理。 实验仪器 示波器 声速测试仪 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其传播速度υ和声源的振动频率f 以及波长λ有如下关系 λυf = 测出声波的波长和声源的振动频率,就可以求出声波的传播速度。 1、声波的发射和接收 利用压电换能器实现声波的发射与接收,为避开环境声音对实验的影响,频率选自超声段。 2、驻波法测声速 根据波动理论,频率为f 的声波经介质到反射面,若反射面与发射面平行,则声场中同时存在两列波,其叠加的结果如下 设沿x 方向的入射波方程为 )2cos(11λ πωx t A Y - = 反射方程为 )2cos(22λ πωx t A Y + = 当A A A ==21时,则介质中某一位置的合振动方程为 t x A Y Y Y ωλ πcos )2cos 2(21=+=

当 πλ πK x =2时,合振动振幅最大,当 2 ) 12(2π λ π+=K x 时,合振动振幅最小。 通过实验装置,测出两次合振幅最大(小)的位置,即可算出波长λ。将其代入公式 λυf =中即可求出声波的波速υ。 3、相位法测声速 入射波方程 )cos()2cos(1111?ωλ πω+=- ==t A x t A Y X 反射方程为 )cos()2cos(2222?ωλ πω+=+ ==t A x t A Y Y 介质中某一位置的合振动方程为 )(sin )cos(2122 1222 21222212????-=--+A A xy A y A x 上述方程轨迹为椭圆,其长短轴和方位由相位差12??-决定。 1、若012=-??,则有 x A A Y 1 2 = 其轨迹为一直线,在一、三象限。 2、若π??=-12,则有 x A A Y 1 2 - = 其轨迹也为一条直线,在二、四象限。 两条直线图形的距离间隔为半个波长,由此可以测出波长,再根据λυf =即可求出声波的波速υ。 实验内容 1、驻波法测声速 2、相位法测声速 实验步骤 1、驻波法测声速 a 、按下图进行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