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成就概述

西方文学成就概述
西方文学成就概述

西方文学成就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西方近三千年的文学史成就及其发展概貌。

2、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熟悉各个时段的文学特征,名家作品。

教学重点:

1、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教学时间:9课时,具体如下:

《欧洲古代文学概述》:1课时

《古希腊神话》:1课时

《中古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课时

《17世纪-18世纪文学概述》:2课时

《19世纪文学》:2课时

《20世纪文学》: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欧洲古代文学概述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它们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二、新授

(一)古希腊文学:]

1、产生背景;是古希腊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和其农工商经济

并举的产物。

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海上贸易,及时汲取古老的东方文明,工商业得以发展。工商业的发展又带来了思想的活跃、政治的相对民主和劳动的分工,从而为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古希腊文学是富有成就的文学,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首创精神。

A、主要体裁:史诗、教谕诗、抒情诗、田园诗、悲剧、喜剧、

演说、对话录、文艺理论、传奇和寓言等都已具备。

B、史诗: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记》。

C、教谕诗: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长诗《神谱》。

D、抒情诗:寓言:萨福、伊索。

E、悲剧:

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F、喜剧:阿里斯托芬《鸟》、《阿卡奈人》等。

G、文艺理论:柏拉图《文艺对话录》西方唯心主义文论

先河。

亚里士多德《诗学》奠定了西方现实主义文论基础。

H、思想上:对英雄的赞美、崇拜,对人的力量和智慧的强调,对

个人发财和个人享乐的肯定以及悲剧中反抗命运、反抗暴政,要求民主平等思想都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I、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荷马史诗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替使用,悲剧诗人们对戏剧艺术的精心构思,都为后世西方文学提供了典范。

(二)罗马文学;

1、问: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不同在什么地方?

①政治体制上:希腊奴隶制国家表现为各自独立城邦、经济、文化较发达,民主较充分;古罗马是由城邦发展成为庞大的奴隶制帝国,有严密的统治,民主气氛薄弱。

②经济上:希腊工商业发达,生产方式较自由;罗马适宜于农业,实行大田庄制,大规模使用奴隶。

③思想领域:古希腊强调机智、创造性,提倡精神与肉体的全面发展。

2、古罗马文学的成就;

古罗马文学主要是继承古希腊文化而来。

早期文学喜剧:多写家庭、婚姻生活。

代表作:普劳图斯《一罐金子》、泰伦斯《婆母》 诗:维吉尔代表了古罗马文学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艺术上开了后世文人史诗先河。

贺拉斯:《诗艺》提出“寓教于乐”原则。

奥维德:《变形记》,是后世西方文学中的神话资源。

③、小说:《金驴记》开创了小说这一新的文学形式。作者阿普琉斯有欧洲“小说之父”之称。

三、总结:

问:为什么说欧洲古代文学,发育比较成熟?

四、作业:

1、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写出阅读提纲。

2、预习《中古文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古希腊神话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而神话又是古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

二、新授:

1 神话的产生:

神话是人类对原始世界的最初认识。在原始人眼里,天地日月,山川林木,黎明的曙光,雨后的彩虹,无一不充满奇妙、神秘的色彩。他们认为,在这些事物的背后必定有某种超自然界的神力在支配这一切,于是他们便想象出具有人的特征但又比人更具威力的神来支配这一切。于是,神话便产生了。

2、神话内容:

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构成。

A、神话传说:混沌之神黑夜女神

黑暗之神娶母为妻

光明白昼

该亚

该亚生子:乌拉诺斯(第一代天神)

生十二提坦巨神(六男六女)

克洛诺斯(第二代天神)

娶妻瑞亚(妹妹)

宙斯第三代天神(万神之父)在这些神的故事里,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母子通婚、兄妹结合、血缘家庭、人吃人等。

B、英雄传说:主要内容是人征服自然的情况,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这是一个反抗暴力统治的英雄。

英雄传说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下阅读《希腊神话》。

2、预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西方中古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中古文学:5—13世纪的文学。

标志: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奴隶社会终结,封建社会开始。

社会特征:一切都要服从于封建神权。

1、中古文学成就:成就不大。

(1)形式: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教会文学占统治地位,思想价值不大。

(2)史诗:在民族迁徒、世俗王权的需要上产生。

四大法国《罗兰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

英雄史诗西班牙《熙德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问:这些史诗有什么基本特征?局限何在?

指名读P355相关文字。

(3)骑士文学:是中世纪随着骑士制度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问:请说说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的概况?

①、骑士抒情诗:追求现世幸福,具有反对禁欲主义的倾向。

其中“破晓歌”最为著名。

②、骑士传奇:主要表现骑士“忠君”、“护教”、“行侠”的

骑士道德,名篇《亚瑟王传奇》提供了“冒险”、“宗教”和“爱情”三大主题,而且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创造了最初经验。(4)市民文学: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感情。

(5)中世纪的代表诗人:

但丁,代表作长诗《神曲》。

问: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诗人,请你说说他的贡献。

明确:从两方面回答《神曲》内容上:

艺术上:

2、小结:问:基督教文化对西方后世文学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默读。

2、列出提纲。

3、指名学生上黑板写出本部分的阅读提纲。

4、师明确:

A、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已萌芽,宗教束缚了人的解放和生

产力的发展。

B、文艺复兴运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传统,是一场

反封建反教会的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读P356相关文字。

D、人文主义文学:

①、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代表作家是彼特拉克和卜伽丘,代表作分别是《歌集》、《十日谈》。

《歌集》:

《十日谈》: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近代欧洲短篇小说的基础。

②、法国:拉伯雷。

《巨人传》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长篇小说之一。

③、西班牙:维伽和塞万提斯。

《羊泉村》《堂吉诃德》: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形成标志。

④、英国:莎士比亚——继但丁之后欧洲又一伟大作家。

a、早期作品:

诗歌赞美爱和友谊,代表作是《十四行诗集》,它进

一步完善了十四行诗这一诗体。

历史剧反对分裂内战,强调统一,拥护贤明君主,

代表作《享利四世》。

b、喜剧:《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

代表作《威尼斯商人》。

c、悲剧:是莎翁剧作的精华。

题材:人文主义者与封建——资本主义势力的冲突为题材。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瑟罗》、《麦克白》。

四、课堂总结:

欧洲古代文学主题人,以人为中心;中世纪文学主题神,以神为中心;文艺复兴时期主题是“人”的复活节。

五、布置作业:

1、问:为什么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2、阅读17世纪、18世纪的西方文学。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西方17世纪文学、18世纪文学概述

教学步骤:

一、17世纪文学:

1、产生背景:封建的意识形态仍占统治地位。

2、只有英、法两国文学成就最大。

A、英国:弥尔顿

长诗《失乐园》、《复乐园》、诗剧《力士参孙》

这三部作品构思宏伟,背景壮阔,感情高昂,人物雄伟,在欧

洲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法国:

①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借助封建王权而产生的,其思想基础是

唯心主义哲学家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拥护中央集权,颂贤明君主;

哲学上,崇尚理性,强调用理性克制个人的情感欲望。

艺术上,恪守“三一律”。

②“三一律”的缺陷:限制了作家创作的个性自由。

“三一律”的长处:有利于剧情的集中。

③古典主义悲剧:高乃依和拉辛。

题材:多以大人物的不幸和巨大激情冲突为题材。

悲剧中的正面人物少有的悲惨或者毁灭的结局,它意在表现情与理的冲突以及理性最终如何战胜了情欲。

④古典主义喜剧:莫里哀,他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

杰出的代表,是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

问:莫里哀对喜剧的贡献是什么?

反对无病呻吟,反对将喜剧作了无谓的笑料,要求喜剧以本世纪人的缺陷和恶习为题材。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妇人学堂》、《唐璜》、《恨世者》、《吝啬鬼》、《伪君子》等。

3、小结:

古典主义文学主张摹仿古代,写宫廷生活,人物性格表现单一,

反映生活的面也较狭窄。另外,强调理性不利于人性的解放。

二、18世纪的文学:

1、产生背景:启蒙运动

2、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是文艺复兴以来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入。

3、古典主义的理性与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的区别:

前者是要克制个人的情感欲望,而后者的理性则是合乎自然的东西。

4、问:试说说启蒙运动的表现、目的:

指名读P360相关文字。

5、启蒙文学:

A、英国:

①任务:一是表现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如《鲁

滨逊漂流记》;二是揭露社会的黑暗不公、司法腐败及官场丑恶。如《格列佛游记》、《汤姆-琼斯》等。

②感伤主义文学思潮:表现了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不满与伤感,充满了对弱小的同情,为下个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文学开辟了道路。

B、法国:启蒙运动中心。

①、任务:启迪蒙昧、教育群众,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的重

大任务。

②、特点:哲理性、政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

③、原则:反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

④、代表作家、作品:

指名读P361的第一段文字。

C、德国:

①、任务:唤醒民族自觉,建立起一个民族统一的国家。

②、过程:

a、高特舍特主张用古典主义法规来统一德国文坛进而统一

人们的思想。

b、莱辛;反对上述主张和贵族文学,主张建立本国的民

族戏剧,写当代德国普通人的生活。

c、“狂飙突进”运动:要求个性解放,揭露黑暗腐败。

主将:歌德、席勒。

席勒《阴谋与爱情》

歌德是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作家,他的创作使德国文学从落后的境地迅速进入到世界文学的先进行列。

问:说说《浮士德》的贡献?

指名读P361—362的相关文字。

三、总结:

18世纪文学启蒙的、现实主义的,具有强烈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以普通平民代替了帝王将相和教会僧侣。另外还提出了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和“五剧”概念,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出现均丰富了当时和以后的文学。

四、作业:

思考:1、区别古希腊悲剧、莎翁悲剧、法古典主义悲剧的题材。

2、歌德主要有哪些贡献?

3、启蒙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3、预习“19世纪文学”。

第六、七课时

教学内容:西方19世纪文学概述

教学步骤:

一、19世纪前期文学:

A、浪漫主义思潮。

1、产生背景:人们对1789年大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普遍不满。

2、分类:

a、消极浪漫主义

b、积极浪漫主义

B、消极浪漫主义文学:

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和反启蒙的,站在保守立场批评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美化中古,拥护封建复辟,幻想倒退。

代表诗人:史雷格尔兄弟、霍夫曼、茹可夫斯基等。

主题:歌颂黑暗、死亡,充满了颓废、绝望情绪。

C、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鼓舞,积极揭露社会黑暗,讴歌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代表诗人:海涅、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等。

①拜伦:《唐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②雪莱:政治抒情诗《云》、《致云雀》、《自由颂》、《西风颂》、《解

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马克思“真正的革命者”、“社会主义的急先锋”。

恩格斯“天才的预言家”。

③雨果:

《克伦威尔予言》: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提出了“美丑对照”的美学原则。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④普希金:表露了反对专制、渴望自由的愿望。

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囚徒》

D、小结:问:浪漫主义文学的总的特征是什么?

浪漫主义文学将人的感情世界正式提到文学中,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涵。

二、19世纪中后期文学:

A、主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B、流派:还出现了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

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1830年7月革命后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进一步不满。

2、法国:

①、代表作品: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伯桑《项链》、《一生》、《漂亮朋友》、雨果《悲惨世界》。

②、巴尔扎克: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3、英国:

①、代表:狄更斯《艰难时世》、《荒凉山庄》、《我们共同的朋友》、萨克雷《名利场》、夏洛蒂?勃郎特《简?爱》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②、主题:同情劳动人民苦难,揭露罪恶。

4、东北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人民公敌》、《社会支柱》、《群鬼》、《玩偶之家》(社会问题剧)。

5、俄国:

①、任务:揭露批判农奴制的罪恶和沙皇统治机关的腐朽残暴。

②、代表作品:《叶莆盖尼?奥涅金》、《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当代英雄》、《奥勃洛摩夫》、《死魂灵》、《钦差大臣》、《怎么办》、《大雷雨》、《罪与罚》、《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第六病室》等。

③、托尔斯泰:是继巴尔扎克后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有一高峰,

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6、美国:基调是浪漫主义的

①、早期浪漫主义:欧文《见闻札记》、库柏《皮袜子故事集》。

②、后期积极浪漫主义:民主诗人惠特曼《草叶集》。

③、后期消极浪漫主义:霍桑、梅尔维尔、爱伦?坡等。

④、批判现实主义:

代表作品: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诺里斯《章鱼》、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D、19世纪中后期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按照现实来反映现实。

②、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③、作家大都受基督教博爱、宽恕思想的影响,批判的武器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④、从艺术角度上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可谓是比较成熟的文学。

三、自然主义文学:

1、理论:左拉,主张从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角度去研究人和文学,去解释人的愿望、行为和心理活动,反对典型概括。

2、创作上:龚古尔兄弟,《日尔米尼?拉塞德》。

四、唯美主义文艺:“世纪末”情绪的反映。

代表:法国诗人戈蒂耶、波德莱尔,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等。

五、无产阶级文学:

1、宪章文学:

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米德、林顿、山基等。

2、巴黎公社文学:

主要成就诗歌,代表作家葛莱蒙、米雪尔、欧仁?鲍狄埃。

六、作业:

1、请说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

2、巴尔扎克有什么贡献。

3、简述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概况。

第八、九课时

教学内容:西方20世纪文学概述。

教学步骤:

一、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由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组成。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英国高尔斯华绥《福赛特世家》,德国享利希?曼《臣仆》,美国刘易斯《大街》、《巴比

特》,德莱赛《美国的悲剧》。劳伦斯《虹》,毛姆《人生的枷锁》、《刀锋》,法国莫里亚克《蝮蛇结》,奥地利茨威格《一个女人

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海明威《永别了,武器》,雷马克《西

线无战事》及巴比赛《火线》等。

B、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1、奠基人:高尔基,《母亲》——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巴维尔的形象。

2、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这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题材多样化:

①、反映社会主义工业建设:

列昂诺夫《索溪》,卡达耶夫《时间呀,前进!》,克雷莫夫《油船“德宾特”号》,马雷什金《来自穷乡僻壤的人》。

②、反映农业集体化:

肖洛霍夫《新垦地》潘菲洛夫《磨刀石农庄》特瓦尔多夫斯基

《春草园》。

③、描写新人成长,揭示其优秀品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诗》

④、规模宏大的史诗性作品: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

⑤、反映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日日夜夜》《青年近卫军》、《宁死不屈》

二、20世纪现代派文学:

1.西方现代派文学:是指西方现当代一大批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流派,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三个否定:

①、否定了资产阶级的社会。

②、否定了对这个社会的传统的反映方式——写实主义。

③、否定传统的资产阶级文学艺术。

3.主要流派:

A、象征主义:是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①、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先驱波德莱尔,《恶之花》。

②、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盛极一时,代表瓦雷里、

叶芝、艾略特、布洛克等。

③、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人们内心的“另一

个世界”才是真实的、美的。它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

B、意识流小说:20世纪前半期兴起于英、法、美,它着重表现人的意识活动,以意识流动作作为小说的结构,有意忽略故事情节的连贯和完整。

《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

C、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认为,他人就是地狱,认为孤独、悲愤、失望是人在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感受。

代表:加缪《局外人》、萨特《墙》、《禁闭》。

D、荒诞派戏剧: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荒诞的,是没有真实和规律可言的。其戏剧没有情节,形象离奇古怪。

代表:《等待戈多》、《秃头歌女》。

E、表现主义:认为艺术是表现而非再现,它重在揭示人的异化,

表现人所受到的压迫。代表作《变形记》、《毛猿》。

F、魔幻现实主义:

①、产生基础:用古老的神话传说,把拉美现实政治变成一种

现代神话,变为梦幻、化为荒诞,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

②、代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性质:

仍属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范畴,仅仅是资产阶级文学内部反传统的流派,而非什么与资本主义彻底决裂的文学。它着重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种关系的全面颠倒、扭曲和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四、总结:西方文学总的特点

1、是各种文学体裁发展得较完备,尤以诗歌、戏剧和小说见长。

2、是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3、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人物性格刻画以及复杂心理的剖析。

4、夹叙夹议的成分多,强调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

5、与文艺理论、美学和哲学思潮联系紧密,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文学的自觉。

五、作业:

1、简述西方文学的功用及缺陷。

2、名词解释:

①、象征主义。

②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外国文学专题试题 一、填空题 1.这部作品写的是西班牙战争中三个被佛朗哥法西斯逮捕入狱的共和党人在临行前夜的孤独和恐惧。作品的名字是《——》。 2.长篇小说《V》的作者是——。 3.英国大涛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所处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土比亚和歌德相提井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请写出这三位作家所属的国家: 但丁;——莎士比亚:——歌德;—— 4.约翰·巴斯的这部中篇小说是对格林同名童话的戏拟式改写,这部小说是《——》。 5.T.S.艾略特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在使用神话,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并行结构的过程中,——先生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一一它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一种构造秩序的方式,一种赋予庞大、无效、混乱的景象,即当代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 6.智利大诗人——称长篇小说《——》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 7.《猎人格拉胡斯》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 1.以下哪部小说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 A.《尤利西斯》 B.《鼠疫》 C.《静静的顿河》 D.《魔山》 2.这位著名作家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两岁丧父,随外祖父、母长大,1924年考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哲学教师学衔考试,此后担任过中学哲学教师。这位著名作家是( ) A.萨特B.罗曼·罗兰 C.娜塔莉·萨洛特 D.海德戈尔 3.余琛、崔朋,阿尔贝,这些人物属于下列哪部作品( ) A.《母亲》B.《交叉小径的花园》C.《阿莱夫》D.《约翰·克利斯朵夫》 4.这种文学创作和批评方法曾经被定为一个国家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它的具体内容之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这种文学创作和批评方法是( ) A.现实主义 B.自然主义 C.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D.后现代主义写作 5.文学评论界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开始于( ) A.卡彭铁尔提出“神奇的现实”的观点B.评论卡彭铁尔创作的长篇小说《人间王国》 C.马尔克斯创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D.评论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6.“零度写作”是以下那位评论家提出来的?( ) A.罗兰·巴尔特 B.什克洛夫斯基 C.汉弗莱D.亨利·柏格森 三、简答题 1.以下选段选自(尤利西斯',叙述的主人公是摩莉。请写出选段所运用的意识流技巧的 名称及其定义. 几点过一刻啦可真不是个时候我猜想在中国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辫子哪好开始当天的生活喏修女们快要敲晨祷钟啦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啦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就像鸡叫似的咔哒咔哒响都快要把自个儿的脑子震出来啦看看能不能打个盹儿一二三四五他们设计的这些算是啥花儿啊就像星星一样隆巴德街的墙纸可好看多啦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像不过我只用过两回 2.请简要解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对福克纳的评价(“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20世纪小说中伟大的试验者”)。 3.索尔·贝娄在哪些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 4.根据教材,试解释新小说派“消解深度”的含义。 四、论述题 试论述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多元化创作趋势。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墙2.托马斯·品钦3.①意大利②英国③德国4.白雪公主5.乔伊斯6.①聂鲁达②百年孤独7.卡夫卡 二、单项选择髓(每2分,共12分) 1.B 2.A 3.B 4.C 5.D 6.A 三、筒答题(每履12分,共48分1 1.选段运用了直接内心独白的技巧。(2分)直接内心独白是指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直接传达内心的活动,让人物的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作者不站出来向读者作指示性的说明。直接内心独白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形式。(4分) 选段同时也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另一重要技巧——自由联想。(2分)“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4分)这就是自由联想。 2.“南方史涛作家”主要表现为福克纳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王国——约克纳帕塔法。在福克纳创作的全部19部长篇小说和?5部短篇小说中,有15部长篇和绝大多数短篇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这个小说系列表现了美国南方庄园主的兴衰史。其中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小说表现了庄园主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7分)“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试验主义者”主要指福克纳的小说中很少有两部以上在技巧上是雷同的,同时也表现为他在意识流小说文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试验。(5分) 3。索尔·贝娄继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坚守关于小说中的人物的信念。他引用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思的话说:“人物并不是作者创造的。他们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能重现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这表现了作家对人的状况的深切关注。而对人的处境的关怀,正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传统。(6分)2、注重对社会环境的描绘,力图展示小说人物所处的现实境遇,他在小说中深刻地剖析主人公的悲剧之所以产生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根源。正如他自己所说:“不可避免的个人混乱,也就是社会悲剧的写照。”(6分)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不确定) 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 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格低下。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不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5、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这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杜甫诗歌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孟郊诗风幽冷,尤善以“寒”字为中心,刻画对生活的特殊感受;韩愈则形成雄怪的诗风,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且常跃

外国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概论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文学,是这种社会状况的反映。古希腊文学还为欧洲和世界文学树立了文学原型。两个永恒的主题:power,love。在叙事形式上创立了许多的形式,为世界叙事形式树立了原型。Epic,myth。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阶段:公元前十二世纪——公元前八世纪,这一时期,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出现最早的希腊文学,被称为“荷马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二)第二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这一期间出现了各种创作,但影响不大,成就不高。主要文学形式是抒情诗。代表人有:萨福、品达等。 赫希俄德的《神谱》属于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歌颂爱情 (三)第三阶段: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被称为古典时期。这是希腊奴隶制全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主要是古希腊的戏剧、文学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四)第四阶段:公元前四世纪之后,奴隶制国家衰落,被称为希腊化时期,主要文学形式是新喜剧,代表人物有:米南德、阿里斯多芬等。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 一、古希腊神话 (一)、希腊神话的内容 主要包括神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1神的故事 (1)前奥林匹斯神系:宙斯在奥林匹斯山上建立神族以前的神的故事。 突出的特点:人吃人:女人起很关键的作用:乱伦。 主题:反映了原始社会早期的母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地母盖亚→乌拉诺斯(第一代天神) 地母盖亚和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克罗诺斯(第二代天神) 第二代天神克罗诺斯和瑞亚→宙斯 (2)奥林匹斯神系: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父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神的故事就是开天辟地、神的诞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性都属于神的故事。 2英雄的故事 (1)特点: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比较独特,一般都是神和人结合产生的。 (2)英雄的代表: 二、《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由《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组成。 《伊利亚特》的题裁是一场战争:阿克亚(希腊)任何特洛伊人的战争,持续了十年。这是关于战争的传说。 《伊利亚特》直接写了战争,是神话与现实的结合。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为西方文学树立了原型 1故事性很强是《荷马史诗》的特点之一,娱乐性非常明显。 2以一个人的一段经历来结构作品的。 (1)《伊利亚特》以阿基琉斯的精神经历(2次愤怒)为线索来结构作品的。第一次愤怒(开始)→第二次愤怒(结束) (2)《奥德赛》以奥德修斯自己海上的漂泊,与求婚者的斗争,他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把这些故事串起来。

英国文学概述-王守仁

英国文学概述-王守仁 英国文学概述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群香客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为线索,通过对香客的生动描绘和他们沿途讲述的故事,勾勒出一幅中世纪英国社会千姿百态生活风貌的图画。乔叟首创英雄诗行,即五步抑扬格双韵体,对英诗韵律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文笔精练优美,流畅自然,他的创作实践将英语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平,推动了英语作为英国统一的民族语言的进程。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 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 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国文学的本原是“道”。 先秦文学的“主流”是《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含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追本溯源→三种基本形式: ①神话传说(开天辟地神话、种族和文明起源传说) ②原始歌谣(原始祭歌、原始劳动歌谣、早期爱情歌谣) ③散文的雏形(殷商时期甲骨卜辞→金文→西周钟鼎铭文→周代散文) 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是诗乐舞三位一体 儒家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诸子散文:如论语,庄子 秦汉文学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代表作《谏逐客书》 西汉:①“文景之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汉初文学以总结秦亡教训为主(贾谊《过秦论》)贾谊与晁错(写有《论贵粟疏》等文)的政论文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②汉武帝时期,汉大赋体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史记》 ③汉宣帝号称中兴之主,有王褒、张子侨、刘向等辞赋大家 ④汉元帝以后,扬雄《甘泉赋》《长杨赋》等,但汉大赋呈衰落之势 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继续发展,班婕妤《捣素赋》《自悼赋》刘歆《遂初赋》 东汉:“光武中兴”,今文经学的谶纬迷信逐步泛滥→抒发个体情志的作品,文学批判性增强辞赋:赋体文学居主导,汉大赋渐衰,抒情小赋益兴 张衡《归田赋》完成赋体文学革命性的变革 赵壹《刺世疾邪赋》为批判现实的代表作 诗歌:班固《咏史诗》倡其端,秦嘉《赠妇诗》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古诗十九首》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质朴直率,意境深婉 叙事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散文:抨击统治集团大力提倡的今文经学,针砭时弊的佳作。如班固创作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赋四大家:(西汉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班固,张衡)

从流派的角度论20世纪西方文学

从流派的角度谈20世纪西方文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李莹莹 学号:20101501057

从流派的角度谈20西方文学 [内容摘要]:20世纪的欧美文学,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走向新的繁荣的时代。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席卷欧美的经济危机、更迭频繁的各种社会思潮,使20世纪的欧美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人类的精神文化发生急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流派林立错综、思潮更迭频繁的多元化复杂化局面,任何一种文学流派都无法像以前那样雄霸某一时期某一国家和地区的整个文坛。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发展中的两大潮流。 [关键字]:现实主义、俄苏文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20世纪的欧美文学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格局和新特征。文学上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格局。那么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学有哪几个组成单元,其个部分的特征又是什么呢? 一、20世纪西方文学的组成单元及其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普遍的艺术倾向,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模式。20世纪现实主义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获得新的内涵和意蕴,向着更高的多元化境界发展,这是20世纪人类主体意识进一步成熟和深化的表现。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特点: 1、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较好的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的变迁;

2、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更加倾向于对人的内部心灵世界的开掘; 3、越来越淡化情节,不是塑造典型人物,而是对气质更感兴趣。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主要的一个变化特点是“向内转”从外在描写走向内在描写。 (二)、俄苏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同时,马主义和西方各种社会哲学思潮开始传播,欧洲有些的艺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俄国,这为俄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并促成了新的文化高潮(所谓“白银时代”)的到来。 1、文学创作五光十色,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诸多流派。 (1)现实主义文学又可以分成三种倾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文学、肯定现实主义文学。 (2)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了各种流派:象征派、印象派、阿克梅派、意象派、未来派和先锋派等。它们都以反对传统方法即反现实主义为标榜,在写作技巧和技巧上刻意求新,不惜流于怪诞。 (3)非主潮文学:以四位作家巴别尔、扎米亚京、布尔加科夫和普拉东诺夫为代表,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侨民文学、“异样文学”等形态。 2、各阶段俄苏文学的基本面貌:

20世纪西方文学(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20世纪西方文学(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1. (单选题) 半径为R的均匀磁化介质球,磁化强度为,则介质球的总磁矩为( )(本题2.0分) A、 B、 C、 D、0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 )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它确立了艾米莉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本题2.0分) A、 《简爱》 B、 《呼啸山庄》 C、 《教师》 D、

《傲慢与偏见》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雨果所著的是()。(本题2.0分) A、 《悲惨世界》 B、 《巴黎圣母院》 C、 《九三年》 D、 《高老头》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用这种语言深刻剖析自己性格内在矛盾的人物是( )。(本题2.0分) A、 哈姆莱特 B、 浮士德 C、 俄狄浦斯 D、 恰尔德·哈洛尔德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巴尔扎克《高老头》中塑造的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是()。(本题2.0分) A、 于连 B、

浮士德 C、 伏托冷 D、 拉斯蒂涅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恩格斯称( )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本题2.0分) A、 薄伽丘 B、 但丁 C、 莎士比亚 D、 彼特拉克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7. (单选题) 亚里士多德称( )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本题2.0分) A、 《俄狄浦斯王》 B、 《美狄亚》 C、 《普罗米修斯》 D、 《特洛伊妇女》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8. (单选题) 《伊利昂纪》构思巧妙,围绕的结构线索是( )。(本题2.0分)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 (20th-Century West Literature) (供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试用) 课程编号:11291390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开课单位:文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后继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概况,了解世界现当代文学在内容上的变化及文学手段的革新。重点讲授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思潮、流派、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 法去分析、评价复杂的文学现象。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同时总结借鉴西方文 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的探索民族文学发展道路。学习本课程,还能适应中学 文科教学的需求,并能为从事一定的文化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一、学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介绍和使用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本课程学习的重 要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一章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和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 1、资本主义的的高速发展与世界工场的形成 2、世界两次大战对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剧烈冲击 3、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矛盾 第二节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发展概况 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基本特征 2、二十世纪西方三大文学主潮之间的联系及影响

3、二十世纪文学与十九世纪文学的基本关系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社会概貌,外国文学多元发展的局面。重点了解三大文学思潮之间的联系,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及世界性影响。 第二章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俄苏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概述, 1、俄罗斯文学创新和争夺话语权时期 2、白银时代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红色三十年代文学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变调 2、高尔基的文学创作 3、肖洛霍夫的文学创作 4、“解冻文学”、“回归文学”、“战壕真实”派文学 第三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重点掌握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中与阶级意识和人道主义的复杂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性上互相渗透的特征。 第三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2、德国现实主义及托马斯〃曼、雷马克、布莱希特等人的创作 3、美国现实主义及欧〃亨利、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等人的创作第二节罗曼〃罗兰 1、生平与创作 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物形象 3、长河小说的特征 第三节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1、《老人与海》与美国精神 2、作品的象征意蕴 3、“迷惘的一代” 4、冰山原则,语言的“电报体”风格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重要作家和作品创作。现实了解现实主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论文

生命的律动 ---昆德拉小说中存在之谜诗意思考 文学院07级对外汉语10班姓名:陈利君学号:200702441002 [摘要]:探究存在之谜是可以用许多种方式的,不必是小说,但是我相信“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是说出唯有小说才能说出的东西”。没有发现过去始终未知的一部分存在的小说是不道德的。昆德拉把小说里的人物称为“实验性的自我”其实质是对存在的某个方面的疑问。在其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是对存在之轻的疑问,特丽莎对灵与肉的疑问,而事实上,它们都是作者的疑问。推而广之,也是每一个自我对于存在所可能具有的一些根本性的困惑。 [关键词]:存在价值遗忘昆德拉 1.存在是什么 小说是什么?它是“关于关于存在的就一种诗意思考”。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像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的深思”,“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东西”。那么存在是什么呢?历代思想家对“何谓存在”就争论不休,存在成了千古难解之迷。亚里士自从古希腊以来多德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然发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使我们永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而这也就是在问:本体是什么?”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自我”存在的认识,成了文化发展的计程器。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但那时“自我”更多的是众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纪,自我则成了上帝的法则。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西方人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感,虽然这一感觉不乏蒙昧。文艺复兴时,上帝从人们的心中隐去,于是笛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这似乎让我们听到了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所说出的“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1]如果说“自我”在现代社会以前因为对上帝或理性的唯一信仰而有完整与一致性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异化,畸形的性格,体现了“自我的分裂与丧失”。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的遮蔽”。因此“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就是“亲在”,就是“在世之在”(In-der-welt-sein),“在”是第一位的,是首要的。用萨特的话说,就是“存在先与本质”。[2] 与存在论哲学家不同,昆德拉不是从人类所生存的现实境遇也就是我们所身存的环境出发来看待,审视和思考的。在他看来,小说写作的目的,就在与抓住对自我的观察审视和深思。他说:“任何时代的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你一旦创造出一个想像的人,一个小说人物,你就自然而然地要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自我是什么?通过什么可以把握自我?这是小说建立其上的根本问题之一。”[3]对自我的永无止境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有要到哪里去?诸如此类的一连串地发问。于是渐渐地人们明了,自己一直以来对存在的质询其实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的探索。“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的出来的”[4]“在一个成为陷阱的世界中,究竟一个人的可能性有哪些?”[5] 因此,存在——及研究为使命的小说——不是什么。 存在不是戏剧,小说不应把生活戏剧化。

外国文学史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思想、艺术表现) 思想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上:()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化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五大流派?基本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 (1)后期象征主义:法.瓦莱里(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海滨墓园》、奥地利.里尔党《豹》、爱尔兰.叶芝《驶向拜占庭》(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3)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 (4)超现实主义:布勒东 (5)意识流小说:法.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英.伍尔夫《达罗威夫人》 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艾略特《荒原》(现代派诗歌里程碑) 什么叫“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 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欧美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他们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现象,而表现永恒的品质与真理,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代表作有卡夫卡·奥涅金《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什么叫“卡夫卡式”? 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为“卡夫卡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思想上卡夫卡接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英雄母题

第二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英雄母题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乔伊斯、海明威、萨特、加缪、卡夫卡、奥尼尔等重要作家的基本生平与创作,理解其代表作品的主要内涵。 2.理解西方文学史中英雄形象的流变过程,掌握西方文学对人的形象塑造的历史脉络。 3.重点掌握西方二十世纪文学史中所出现的英雄形象的主要特点,理解反英雄的概念。 4.通过对英雄母题的分析,理解掌握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中的“人的异化”问题。 二、讲课内容及涉及的作家作品: (一)英雄母题的流变与发展 (二)二十世纪的反英雄形象 乔伊斯《尤利西斯》、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三)海明威的硬汉子形象 《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四)人的异化问题 卡夫卡《变形记》《饥饿艺术家》 尤奈斯库《犀牛》 奥尼尔《毛猿》 (五)关于存在的拷问 萨特《禁闭》《苍蝇》《墙》 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斯的神话》 注:红色为精读,蓝色为阅读,绿色为了解

三、思考题: 1.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英雄形象体现出哪些特点? 2.怎样理解二十世纪之后的西方文学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讨论课 当前抗日神剧盛行的背景下,如果你是导演或编辑,将如何塑造一位英雄形象,为什么? 五、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尤利西斯》的神话对应结构与艺术特点 2.冰山原则、硬汉子形象、迷惘的一代 3.存在主义文学、极限境遇剧、他人即地狱的理解 4.《变形记》的艺术特点 5.异化 6.黑色幽默尤索林的艺术形象 6.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 第三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追寻母题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荒诞派戏剧、垮掉的一代的基本概念、主要作家作品。了解作家索尔·贝娄及其创作。 2.理解中西方文学中追寻母题的基本内涵及主要表现,重点掌握追寻母题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表现。 3.理解卡夫卡《城堡》中城堡的象征意义。 4.理解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不屈服精神的象征意义。 5.重点掌握贝克特《等待戈多》的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word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转载) jhmpmj 收 藏 于 2011-10-07 阅读 数:1 被 转 藏: 95 公 众 公 开 原 文 来 源 修改如何标记批注? 表现主义: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长篇小说《审判》(1925 )、《城堡》(1926 )、《美国》(1927 )、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39 )、《变形记》(1915 )、《在流放地》(1919 )、《乡村医生》(1920 )、《饥饿艺术家》(1924 )。 意识流: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月桂树被砍掉了》(1887 )。 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 )、《我弥留之际》(1930 )获得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尤利西斯》(1922 )、《芬尼根们的苏醒》(1939 )。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达罗卫夫人》(1925 )、《副灯塔去》(1927 )、《浪》(1931 )。 存在主义: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1939 )、获得1964 年诺贝尔奖。长篇小说《恶心》(1938 )、剧本《苍蝇》(1942 )、《间隔》(1945 )、《死无葬身之地》(1946 )、《肮脏的手》(1948 )、《魔鬼与上帝》(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7 )、自传《词语》(1955-1964 )。 加缪,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鼠疫》(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 )、《随落》(1956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1957 )、散文集《反与正》(1937 )、《婚礼》(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 )、《反抗者》(1951 )。 新小说派:娜塔丽·萨洛特:法国小说家。《向性》(1932 )、《一个陌生人的肖像》(1947 )、《天象馆》(1959 )、《金果》(1963 )、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 )、自传《童年》(1985 )、米歇尔·布托尔:法国小说家《米兰弄堂》(1954 )、《时间的运用》(1956 ,又译成时间表)、《变》(1957 )、《变》(1960 )、克洛德、西蒙,法国小说家1958 年获诺贝文学奖,《草》(1958 )、《弗兰德公路》(1981 )、《风》(1957 )。 罗伯·格里耶,法国小说家。小说《橡皮》(1953 )、《窥视者》(1955 )、《嫉妒》(1957 )、《在迷宫中》(1959 )、《快照》(1962 )、《反复》(2001 )等,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 )、传奇故事《重现的镜子》(1985 )。 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1.概述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 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 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 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 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什么是“三表法”?

二十世纪欧洲文学(二)

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一战至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政治世界的多元化文化背景:非理性主义思潮叔本华意志论尼采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直觉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思想内容:主观性、扭曲性、模糊性艺术方法: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 经常采用象征、荒诞、意识流等手法. 一)萌芽期:19世纪中叶唯美主义、波德莱尔(二)确立期:19世纪70至90年代前期象征主义(三)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由法遍及欧美)、未来主义(以意为中心)、表现主义(以德为中心)、超现实主义(以法为中心)、意识流文学(以英为中心) 未来主义 20世纪出现最早的现代文学艺术流派,最先出现于意大利。“未来主义”一词在1908年10月11日的《诗刊》上提出。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简称《未来主义宣言》),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基本特征:对机器文明、都市生活、速度、力量作充分的表现;强调直觉、无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历时最长的一个文学流派。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的。超现实主义是风行于两次大战之间的文艺运动,产生于法国,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成立。“超现实主义”一词源于立体未来派诗人阿波利奈尔在年发表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 1917年)的序言――“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不像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实和梦幻的统一;提倡“自动写作法”;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代表作家、作品: [法]布勒东《娜嘉》 [法]阿拉贡(《共产党人》)第二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新小说派 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至60年代繁盛,1971年巴黎讨论会进行回顾总结时得名。也称为“视觉派”、“反小说派”。基本特征:注重写物,反对传统小说的“人物中心论”。“不确定性”的情节,迷宫式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十分清晰的时空结构。用“写生”的态度来记录客观事件及情景,反对传统小说的虚构故事。大力提倡语言的创新,反对使用规范化的文学语言。代表作家、作品:娜塔莉??萨洛特: 《金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