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学+第六章——真菌的生殖

真菌学+第六章——真菌的生殖
真菌学+第六章——真菌的生殖

?
广义地讲,真菌的繁殖体是任何能够单独进行传播并形成新
个体的菌体单位,如各种类型的孢子、菌核、菌丝片断等。
?
典型的繁殖体是各种类型的孢子。
繁殖器官形成的形式:
? ?
整体产果:真菌的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结构(子实体)。 分体产果:绝大多数真菌仅是部分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其余
部分仍在进行营养生长。
子实体:真菌的产孢机构(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形
态简单的、形态复杂的) 广义的概念是指菌类中任何产生孢子的结构。但通常更主 要的是指高等真菌(子囊菌和担子菌)中高度组织化的产生有 性孢子的结构。 子实体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为子实层,一为由菌丝组 成的支持保护结构。 子囊菌纲的子实体特称为子囊果,分为球形的闭囊壳,瓶状的 子囊壳和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 3种类型。 担子菌纲子实体也特称为担子果,其形状、大小、质地、颜色 更是形形色色。如伞状、半圆形、马蹄形、喇叭形、球形、头 状、耳状、笔状、珊瑚状等。许多为肉质,如蘑菇,也有的木 质或木栓质,如灵芝、树舌;还有的为革质,如云芝;胶质的 如木耳、银耳等。
真菌的繁殖形式
?
无性繁殖 有性生殖 准性生殖
?
?
第一节
无性繁殖和孢子类型
二、无性繁殖的类型
1. 断裂 菌丝断裂成短片段或菌丝细胞相互 脱离产生孢子。
▲ 节孢子 ▲ 厚垣孢子
一、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以营养繁殖为特征,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即没有两个 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是其营养体菌丝直接通过断裂、裂 殖、芽殖、割裂等方式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不经过性结合(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 。 无性孢子的形态、色泽、细胞数目、排列和产生方式等特 征,是真菌分类与鉴定的重要依据。 无性孢子产生在一定的结构里,如游动孢子囊 (zoosporangium)、 孢子囊 (sporangium)、分生孢子器 (pycnidium)、分生孢子盘 (acervulus)
1

2.裂殖
单细胞的真菌的营养体一分为二,变成两个菌体。似细菌 的裂殖 。如裂殖酵母菌。
3. 芽殖 单细胞的真菌营养体、孢子或丝状真菌的产孢细胞 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如酵母菌。
4.原生质割裂
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被分割成许多小 块,每小块的原生质连同其中的细胞核共同 形成一个孢子。如鞭毛菌产生的游动孢子。
三、无性孢子
主要有三类: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节孢子、厚垣 孢子、芽孢子 )。
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1. 游动孢子( zoospore) 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发育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 ( zoosporangium) 游动孢子是如何产生的? 1.游动孢子产生于一定形式的游动孢子囊内 ; 2.孢子囊以液胞割裂的方式将多核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 3.每一小块有一细胞核 ,小块逐渐变圆,被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4.成熟以后从孢子囊特生的管口或孔口释放,或孢子囊破裂释放 特征: 游动孢子一般具有一根或两根鞭毛,而且靠鞭毛游动。 尾鞭式和茸鞭式两种类型 游动孢子一般呈园形、洋梨形或肾形,
巨雌异水霉 自由生活的孢子菌体产生 大量顶生游动孢子囊
游动孢子囊成熟和游动孢 子释放
雅致小诺壶菌
2

游动孢子的细微结构
A.游动孢子内细胞核被一个大的核帽完 全包住 B.在孢子内含有一个线粒体, 内侧紧靠细胞核 外侧连有类脂体和微体 构成侧泡复合体-分解类脂从而释放能量供 鞭毛运动 C.细胞质内还有液胞、糖颗粒、小泡囊 和r体 D.游动孢子有一条后生尾鞭式鞭毛 E.鞭毛在孢子内的部分称为鞭毛动体-鞭 毛运动相关
2. 孢囊孢子( sporangiospore) 孢子囊( sporangium)内产生的 单胞的内生孢子,无鞭毛,不能 游动。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在形状、大 小、特征和颜色上互不相同 真 菌 产 生 内生无性孢 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 (sporangium)。 孢 子 囊 通 常着生在特 化的菌丝上,这种特化的 菌丝称作孢囊梗 。
埃默森小芽枝霉(Blastocladiella emersonii)的游动孢子
NC.核帽 ; N.细胞核 ; V.液胞 ; F.鞭毛 ; L.类脂体 ; M.线粒体 ; SBC.侧泡复合体 ; G.r体
孢囊孢子通常由孢子囊中的原生质割裂成小块,再在其周围形成壁。在最 初形成时每个孢囊孢子是单核的,后来由于核的分裂变为多核。每一块发 育成一个孢囊孢子, 孢子成熟后,孢子囊破裂释放出孢子囊孢子
孢子囊 囊托 囊轴 孢囊孢子
孢子囊的结构
黑根霉 (Rhizopus stolonifer) A.黑根霉菌体的常态草图,分枝上 有假根和孢囊梗 ; B.孢囊梗、孢子囊和假根 ; C.囊轴和附着在囊轴上的孢囊孢子 ; D.凹陷的囊轴。
孢子囊梗
孢囊孢子形成
3. 分生孢子( conidium, conidia) 外生在特化的菌丝上的无性孢 子称作分生孢子。产生孢子的特化 的 菌 丝 称 为 分 生 孢 子 梗 ( conidiophore )。分 生孢子梗可 以单生、簇生和束生。有的分生孢 子梗自垫状菌丝长出,使产孢总体 结构呈盘状? 分生孢子盘;有的产 生于覆碗状或球形的结构? 分生孢 子器。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芽殖或断 裂的方式产生。形状大小多异。子 囊菌和半知菌的无性孢子。
3

( 1)分生孢子的发育 分生孢子的发育主要有两种类型
芽殖型的发育 外生芽殖型 :如果在分生孢子分化过程中菌丝或产孢细胞的内层 和外层壁构成分生孢子的壁,这种发育类型称为外生芽殖型。 内生芽殖型 :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外层壁破裂仅内层壁形成分生孢 芽殖型 (blastic):菌丝或 分生孢子梗以吹气球的方 式从吹出点长大 子的壁,称为内生芽殖型。最终分生孢子或者从隔膜处脱离亲 本菌丝,或者通过细胞壁的破裂而被释放。 菌丝型的发育 菌丝型 (thallic):分生孢子 的形成是原来菌丝的顶端 形成隔膜而断裂 外生节孢子发育型 :所有菌丝的壁参与分生孢子的壁 内生节孢子发育型 :外层壁破裂仅留下内层壁包围分生孢子
( 2)分生孢子的发育类型
芽殖型的 (blastic):分生孢子是由产孢细胞的一部分通过生长而形成
内生芽殖型的(enteroblastic):这一类菌产生的孢子是从产孢细胞的管孔或 孔道内长出来的,产孢细胞的外壁不形成分生孢子的壁
外生芽殖型的 (holoblastic) :这类孢子是由产孢细胞的产孢点通过 生长、膨大,产生隔膜而形成的 ,孢子壁含有产孢细胞的内壁和外 壁的成分。
(a)产孢细胞不断地增长或膨大 环痕式(annellidie)(A)、 合轴式(sympodial)(B) 基部增长的(basauxic)(C)
A.瓶梗孢子 (phialospore) ;B.孔出孢子 (porospore)
(b)产孢细胞的长度固定不变 特点:a.产孢细胞( 或分生孢子梗)在形成一系列孢子之后,本身长度不 增加,也不缩短,维持原状。 b.虽然产孢细胞的长度不变,但是它的顶端可以膨大成头状或囊 状,上面具有多个产孢点。
每个产孢点上形成的芽孢子又可 借助出芽的方式形成向顶性生长 的孢子链(A)。 有的产孢细胞不膨大,也可以借 助出芽的方式,形成孢子链(B)。
4

(c)产孢细胞倒缩式不断地缩短 当产孢细胞形成第一个孢子后,产孢点下移到缩短了的产孢 细胞顶端,形成第二个孢子,逐次进行,以致最后形成一 串向基性成熟的孢子链
菌丝型的 (thallic):分生孢子是由已存在的菌丝细胞整个转化来的
外生节孢子(holoarthric conidia):产孢菌丝产生隔膜,即断裂成为孢 子。产孢菌丝的各层壁均参与分生孢子的生成 内生节孢子(enteroarthric conidia):菌丝产生隔膜,节裂形成分生孢子的 过程中,菌丝的外壁不参与新生孢子的壁。因此,孢子是内生的。
( 3)分生孢子的产孢结构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球形或瓶形结构,在器内壁四周表面或底部 生有极短的分生孢子梗,梗上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座 (sporodochium) 许多分生孢子梗紧密聚集成簇,形成垫 状,分生孢子着生于每个梗的顶端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在寄主的角质层或表皮下,分生孢子梗簇生 在一起而形成的盘状或扁平状的结构。其中 夹杂有或没有刚毛。分生孢子梗自薄而平展 或厚而垫状的拟薄壁组织上面形成 (D)
孢梗束(synnema)
分生孢子梗的基部联合成束状,束丝顶端分开 而且常具分枝,分生孢子着生在无数分枝的顶 端。
真菌无性孢子的主要类群 
分生孢子的类型图 A. 游动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分生孢子 D. 芽孢子 E. 厚垣孢子 F. 节孢子
5

第二节 有性生殖和孢子类型
一、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真菌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经过质 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产生的孢子称有 性孢子。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多在生长后期 。 生物学意义:
细胞学过程
?质配(plasmogamy):两个带核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为一个细胞 ?核配(karyogamy):由质配带入同一个细胞内的二个核相结合。 ?减数分裂 (meiosis): 双核细胞最终必将发生核的融合,而后发
生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为单倍 质配到核配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双核期不同,低等菌
① 真菌的有性生殖产生的结构和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 境的作用。 ② 有性生殖的杂交过程产生了遗传物质重组的后代,形成 多样性的后代群体,有益于增强真菌物种的生活力和适应 性。
极短,高等均很长。 双核阶段: 有些高等真菌质配以后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进行 核配,此期间菌丝生长形成双核菌丝体,称双核体 ( dikayon) 。如:锈菌。
二、性的亲和性
根据有性生殖类型分: 雌雄同株:雌器,雄器在同一菌丝上。 雌雄异株:雌器,雄器不在同一菌丝上。 根据配合的特点可分为: 同宗配合:单个菌株生出的雌、雄器官能交配 ,自体可孕,如卵菌 异宗配合:同一菌株上生出的雌、雄器官不能交配(自体不 孕),必须和另外菌株上有亲和力的才能交配,担子菌以此为主 (接合、子囊两种方式都有) 大多数真菌是雌雄同株的( hermaphroditic),但并不是 所有雌雄同株的真菌都是自交能育的或同宗配合,而大多数真 菌是异宗配合的,必须有两个具有亲和性的菌体才能形成有性 孢子。
(一)同宗配合 (homothallic) 在同宗配合过程中,单一的核型含有完成表达所需的全部遗传 信息,也就是说同宗配合的交配因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不 需要经过两个菌丝的交配就能完成性的生活史,这是雌雄同体 并且自身可孕的结合。 (二)异宗配合 (heterthallic) 异宗配合是两个同核个体之间专一性结合,这些真菌是自交 不育的,在单核中不携带有性生殖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由单核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体不含有调节有性生殖所需的全 部基因,两个同核菌丝(互补细胞)结合产生合子,它具有 互补的全部的遗传因子。
异宗配合受遗传非亲和性因子控制,具有不同接合型的真菌存 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非亲合系统。遗传位点数和每一位点的等位 基因数是不同的。 1. 一对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
?
2. 多个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
? ? ? ?
遗传基础:控制非亲和性的遗传位点具有多个等位基因。 特点 :亲和性因子的杂交概率增加,远缘繁殖机会增加。 类型 :两极性和四极性多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 四极性 ----担子菌 ,亲和或非亲和的菌株都可以发生菌丝融合 亲和菌株形成双核菌丝,担子菌中双核体形成是有性生殖生 长发育成担子果所必需的。
遗传基础:一对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个位点上,减数分裂时形 成的两个单核体只有一个等位基因,只有当控制非亲和性的位 点上所带的基因不同时,才能形成双核体而完成异宗配合。 毛霉目的毛霉属、根霉属和须霉属,多数核菌纲的种和盘菌纲
?
6

两极性多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
?
四极性多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 遗传基础 :四极性多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是由两个遗传因子 A 和B控制着亲和性,这些因子位于分开的染色体上,减数分 裂时独立分离,每一因子都有许多等位基因
遗传基础:具有单一的遗传因子 (A),只有一个位点控制亲 和性,多个等位基因都位于同一位点上。在相互配合的菌 体中只要等位基因不同,杂交就是亲和性的。 绝大多数黑粉菌,银耳目的一些胶质菌以及层菌纲和腹菌 纲的不同成员。据统计,具有遗传非亲和性系统的真菌中 25%为两极性多等位基因型。
?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是担子菌中标准的四极性菌
三、性细胞结合的方式
①游动配子配合( planogametic copulation): 两个游动配子可以是 同形的,也可以是异形的,后者两 个配子中一个能动一个不能动(游 动孢子(精子)与不动的雌配子囊 结合)。如低等鞭毛菌。
配子
② 配 子 囊 接 触 交 配 ( gametangial contact ): 配子核不能从配子囊中 释放出来,直接从一个配子囊转移 到另一个配子囊中。大的称雌器 (雌配子囊),小的称雄器(雄配 子囊)。雌、雄配子囊交配时,一 方的细胞核通过受精丝(管)输入 对方体内,随后无核的配子囊消 解。如霜霉目真菌。
③ 配 子 囊 配 合 ( gametangial copulation): 两个配子囊相接触的壁 消解,融合成一个新细胞,并在其中 进行质配、核配核减数分裂,如接合 菌。以两个相接触的配子囊的全部内 容物的融合为特征的
④受精作用( spermatization): 在性孢子器或性孢子梗上产 生小型单核孢子状的雄性结构,叫不动精子(spermatium) ,这 些精子借昆虫、风和水等媒介传带到受精丝上或营养菌丝 上,在接触点处形成小孔将精子的内含物输入对方,完成质 配的过程。如一些不产生雄器的子囊菌、禾丙锈菌及一些高 等担子菌。
7

⑤体细胞结合( somatogamy ): 即菌丝直接融合完成配 合。不产生任何性器官。越是高等的真菌,其性器官就越 简单,甚至不分化为特殊的性器官。
不同类型有性生殖示意图(性细胞结合方式)
★ 核配 质配的结果是两个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单倍体细胞核进 入同一细胞,随即两个细胞核结合,形成二倍体的细胞核。 (N+N) ★ 减数分裂 两次连续的分裂,二倍体细胞形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中 的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使经核配形成的二倍体细胞核又 恢复到原来的单倍体。 (2N) NNNN (2N)
四、有性孢子的类型
1. 卵孢子( oospore)
卵孢子的形成过程
藏卵器 雄器
由雄器和藏卵器交配形成。 2N。卵孢子大多球形,壁厚,包 裹在藏卵器内,通常经过一定时 期的休眠后才萌发。每个藏卵器 内含一至多个卵孢子(低等的数 目多,高等的只一个)。如卵菌 的有性孢子。
8

2.接合孢子( zygospore) 由菌丝生出形态相同或略有差异的配子囊配合方式形 成。接合孢子被厚壁的接合孢子囊所包被,通常需要经较 长时间的休眠后才萌发。接合菌的有性孢子。
原配子囊的顶端融 合形成融合隔膜
幼小的接合孢子 囊及配囊柄
成熟的接合孢 子囊及配囊柄
接合孢子的形成过程
Rhizopus 孢子囊,接合子(黑霉菌,接合菌纲)
3.子囊孢子( ascospore) 由两个异形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相结合,发育成 子囊,子囊中形成的孢子叫子囊孢子,一般为8个。子 囊菌的有性孢子。
(A-B)产囊丝顶端细胞伸长并弯曲形成产囊丝钩(crozier) C.核配 D. 形成一囊状的子囊母细胞 E.双线期 F.减数的第一次分裂 G.减数的第二次分裂; H.有丝分裂; I.子囊孢子形成; J.8个孢子的子囊
9

各种类型的子囊
各种类型的子囊孢子
4. 担孢子 (basidiospore) 由双核菌丝上产生的担子上形成的外生孢子。每个担子 上通常着生4个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
单胞担子菌中担子的发育图解
A.核的有丝分裂;B.双核的幼担子;C.核融合;D.双线期;E.减数的第 一次分裂;F.减数的第二次分裂;G.具有单倍核的四分体担子;H.具 四个单倍体担孢子的担子
锁状联合的过程:
A 菌丝的双核细胞的顶端,双核具 有两种不同的配型。 B 在双核之间产生一个钩状分枝, 细胞中的一个核进入钩中。 C 双核同时分裂形成四个核,只有 一个核留在钩中。 D 在分枝的垂直方向产生隔膜。在 分枝的位点产生的第二个隔膜没 有隔膜孔 E 分枝的顶端与原来的细胞壁融 合,展示出锁状联合,分支中的 核进入原来的菌丝中,产生一个 新的具有两种配型的细胞。 F 如果没有锁状联合,核分裂产生 的结果,可能导致转变为单倍体 时期。
真菌的有性孢子
A. 休眠孢子囊 B. 卵孢子 C. 接合孢子 D. 子囊孢子 E. 担孢子
10

小 结
一类是两性结合后随即产生细胞核为双倍的厚壁休眠孢子,到 萌发时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如卵孢子和接合孢子; 另一类是两性结合后产生细胞核为单倍的非休眠孢子,如子囊 孢子和担孢子。这一类孢子产生时先行减数分裂,而且大都经 过一个双核阶段。因此,从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也可体现出高 等和低等真菌之间的差异。
?
第三节 生殖器官的形态建成
生殖器官,如性器官、配子体和子实体的形态 建成,可能由许多基因或内分泌控制着。 真菌的激素可以调控配子囊的分化。在接合过 程中作为引诱剂,同时对子实体的形成起作 用。 仍不知道激素在真菌中的分布,证明激素行为 的资料相当少,而且证明激素存在的实验较为 困难。
?
?
一、绵霉属
两性不清绵霉 (Achyla ambisexualis) 两性绵霉 (A.bisexualis)
?
Barksdale(1963,1969)实验证明激素A既可以吸引精子器菌丝以可以 刺激精子器菌丝,产生精子器。 激素 A和激素B已被分离鉴定,且分别命名为成雄器素(antheridiol)和成 雌器素(oogoniol),均为类固醇化合物,是植物及真菌办中唯一有类固 醇中介进行生殖的例子 氘标记的成雄器素研究表明,其首先与细胞壁结合,然后被运入细胞 内,很快启动细胞基因组。 Horgen(1971),成雄器素进入30min后,核糖体基因被启动,且 mRNA, r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激素A在水中的活性低限是10-9mol/L.
?
?
?
二、异水霉属
?
激素是双环的倍半萜烯
?
同宗配合,生活史中 单倍体和双倍体时期 (孢子体时期) 发现雌配子体产生一 种专一的能扩散的引 诱剂-诱雄激素 (sirenin)
?
最适浓度为10-8 mol/L,一 旦雄配子非常接近雌配 子,激素便迅速失活, 激素的释放也停止,雌 雄配子之间的吸引力就 减少了,仅依赖随机运 动确保它们之间的接 触。细胞识别,发生质 配,细胞的融合终止了 诱雄激素的合成和分 泌。
11

三、毛霉目
? ?
?
1967年配囊柄诱导激素被分离鉴定,命名 为三孢酸(B、C、 A),A 的侧链可能缺少功能集团,仅有很低的生物活性,可能是C的转化产 物。 三孢布拉霉和高大毛霉的研究表明,它们的三孢酸是不同的,无论是反 式和顺式结构均有活性,而且每一种三孢酸都能诱导? +?? -? 菌株配囊 柄的形成。没有性的专一性,甚至对同宗配合的种也有效。 -? 菌株均能合成三孢酸,且每个交配型支三孢酸 的合成有相同的贡献。每一菌株分泌前激素扩散到相反的菌株中转化为 三孢酸。同时也证明了单独生长的菌株不能合成激素。 同宗配合的种中也有类似的激素系统。
异宗配合的种 1924年Burgeff研究了几个毛霉 目的种,发现每一菌株都可以 产生可扩散的挥发性物质同刺 激另一菌株形成原配子囊并且 使其相互靠近,即使不同的成 员都会彼此吸引,说明毛霉目 真菌拥有一种或多种相同的激 素。
?
? 14C标记研究表明? +??
?
四、酵母
?
第四节 影响真菌生殖的营养条件和物理因子(自学)
?
真菌的生殖由环境条件决定
¨ ¨
某些酵母,如啤酒酵母、粟米裂殖酵母、温奇汉逊酵母 ( Hansenula wingei )是通过两个交配型细胞接合进行有 性生殖。 啤酒酵母的交配不仅受凝集因子(α和 a,为糖蛋白)的 控制,而且也受细胞释放的类激素物质的控制。α 因子 (肽)和 a因子(一个或多个蛋白质)。 Hansenula wingei中两个交配型细胞表面存在着细胞识别 因子,它们也是糖蛋白。存在于单倍体细胞表面。
影响真菌生长的因子 真菌在形成孢子和子实体时,对营养物质和物理因子的要求比营养生长阶段 更为严格。通常情况下无性生殖比有性生殖器官易于形成,经常要在特殊条 件下才能形成有性器官、 适应生长的环境条件往往比生殖条件更广泛。 Hawker1966年根据环境对繁殖的影响提出了五点规则
?
?
¨ ¨
?
菌丝生长的环境条件对其无性繁殖可能是最适的,但对其有性生殖一般 不适合; 任何特殊的允许形成孢子的条件范围都比允许菌丝生长的范围窄,适合 有性生殖的条件范围性生殖也要窄; 孢子形成,特别是有性生殖,在营养要求方面比菌丝生长的要求严格; 利于启动生殖的条件对于的生殖体的发育和成熟,并非同样有利; 因为营养生长、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所需条件不同,因面从理论上讲, 通过恰当地高速环境条件来控制生长类型是可能的。
?
? ? ?
营养条件-培养基浓度
?
营养条件-碳素营养
?
? ? ?
?
经典实验中,klebs(1899)在丰富的培养基中培养混生水霉 (Saprolegnia mixta),维持营养生长二年半后,转移到,几天之 内便产生游动孢子。 其它真菌的实验也获得了类似结果,断言真菌很可能在营养菌丝 耗尽培养基中的营养后开始形成孢子。 许多真菌学家且各种真菌重复Klebs的观察,认为适合繁殖的培养 基一般提供很贫乏的营养物来限制菌丝的生长。 啤酒酵母在繁殖时,代谢的改变直接与葡萄糖饥饿有关。 ¨ 临近对数生长期结束时发生呼吸途径的转变,使乙酸、乙醇 在需氧途径中被代谢。乙醇或乙酸的利用对孢子形成是必需 的。明显的诱发了减数分裂。 Barksdale(1962)通过向老化培养基中加入新鲜的培养基,使产物 被稀释而没有减少营养成分,繁殖现象得以启动。
?
碳源种类 ¨ 菌丝营养生长:单糖,葡萄糖、果糖 ¨ 无性繁殖也偏爱单糖 ¨ 有性时期通常利用双糖或多糖。 ¨ 纤维素对有些真菌生殖器官的形成很有利。 ¨ 葡萄糖可能抑制孢子形成,例如0.2%的葡萄糖对砖火丝菌 (Pyronema domestica)完全抑制其子囊盘的产生。 碳源的浓度也是孢子是否形成的关键。 ¨ 典型的有性生殖要比营养生长期需要的葡萄糖浓度低,在高浓度时 有性生殖可被完全抑制。 ? 禾蛇孢腔菌(Ophiobolus graminis)的子囊壳的发育所需葡萄糖 最适浓度为1.5%,当葡萄糖浓度为10%,不产生子囊壳。 ¨ 多糖对生殖的主效应是浓度。
12

营养条件-氮素营养
?
营养条件-氮素营养
?
?
天门冬酰胺和铵盐通常是营养生长期很好的氮源。但对繁殖期的 生殖器官的形成通常是抑制的。可能由于在营养生长期铵的积累 使培养基呈碱性,从而抑制繁殖。 ¨ 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在含铵盐培养基上不能形成 子囊壳,加入碳酸盐来控制pH时可产生子囊壳。 硝酸盐、尿素特别是氨基酸是真菌繁殖的合适氮源。混合氨基酸 一般比单一的氨基酸好。 ¨ 夹孢腔菌属(Sporormia)的一些种在子囊壳成熟时能够利用 硝酸盐和一些氨基酸,而不能利用尿素。 ¨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一种昆虫寄生菌,形成子囊壳 的子座的发育需要复合氮素化合物,如血红蛋白、酪蛋白及 蛋白胨,氨基酸不是合适的氮源,即使利用一些氨基酸,子 座初期可以形成而后又退化。
高浓度氮源促使菌丝生长旺盛,抑制孢子形成。低氮条件对真菌 的生殖是适宜的,允许 孢子形成的最低氮量只能允许少量的水 平的营养生长。 ¨ 酪蛋白水解产物可提供复合的氨基酸,在浓度达0.1%时有利 于砖火丝菌子囊的成熟,但高浓度抑制生殖菌丝(产囊体和 产囊菌丝)的成熟,当达到0.35%时,产生很发达的子囊盘, 但缺少子囊。 ¨ 不同均有各自不同的最适浓度,苹果黑星菌有性生殖,硝酸 盐和尿素最有效的浓度为30| g/g,而氨基酸的最有效浓度随 氨基酸不同而各异,如谷氨酸和缬氨酸为氮源时,子囊壳产 生需要的最适浓度为100| g/g,若使用同浓度的天门冬氨 酸,太高的浓度以致不能使正常的子囊壳成熟。
思考题
营养条件-矿物质和维生素
? ?
1. 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2.分生孢子发育类型及发育方式, 分生孢子有哪些产孢结构? 3.何谓同宗配合、异宗配合; 4.性的亲和性原理; 5.性细胞结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6.有性生殖的孢子类型; 7.试述锁状联合的具体过程 ; 8. 举例说明性分化的内分泌控制;
?
一般认为生殖器官的形成需要高浓度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 某种特殊的矿质元素可能是繁殖所必需的但不一定是生长所需要 的。 ¨ 如粪生黑蛋巢菌(Cyathus stercoreus)可以在缺乏Ca2+的培养 基中生长,但在担子果形成时需要添加Ca2+ 。 某种真菌可能部分地缺乏某一维生素,表现抑制孢子形成,尽管 营养生长很好。 ¨ 如粪生粪壳在没有生物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得很旺盛,但只有 在加入生物素后才能形成子囊壳。 ¨ 甘薯黑疤病菌在大量供给糖类的条件下,对硫胺素的要求也 增高。一般来讲,维生素既利于菌丝的生长也利于繁殖。
13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和大多数真菌是体形微小等; 2.知道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 二、技能目标 1.了解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和食物保存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证得看待细菌对人类的利和害; 2.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及分布。 2.难点: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一副图片:“走进缤纷的自然界,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图片中的各个景物。 质疑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东西呢? 学生简单讨论后回答。 引出课题-----细菌和真菌。 二、细菌主要特点 1.分布的广泛性: 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2.细菌是微小的生物(微生物): 教师简单介绍细菌大小,直径(举例如300个细菌按宽度平行排列的厚度相当于一张普通纸的厚度),所以用肉眼看不见,要用特殊的仪器——显微镜观察。 学生讨论发言:(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细菌这两个字,在他们的心目中,

细菌等同于疾病,有恐惧的心理。) A.谈谈你对细菌的印象是怎样的? B.细菌都是有害的吗? 3.细菌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多数有利: A.可用在制作酸奶、食醋、泡菜等; B.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 C.人体内多种细菌有益健康。 (2)少数有害: A.使生物体患病; B.使食物腐败。 展示图片:展示各种细菌的类型。 4.细菌分类: 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教师简单讲述、分析) 通过一张面包上面的霉菌图片引出真菌。 二、真菌 教师讲述:除了霉菌以外,还有酵母菌,食用真菌(蘑菇、木耳等)都是真菌,大概数量10多万种。 1.霉菌: 展示各种霉菌图片。 教师讲述:霉菌多数生活在食物上,能使物体发霉,但也能制作出药品和做食品。教师可以适当讲述青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对人类的贡献。 2.酵母菌: 教师讲述: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用做来面包发酵(有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酿酒(缺氧:生成等二氧化碳和酒精)等。 展示图片,加强学生影响。 3.多种多样的食用真菌: 展示图片:说明某些真菌可以实用,但是并非所有的类似菌类可以食用,教师可以举例有关误吃有毒菌类而中毒身亡的惨痛教训。(颜色鲜艳的一般有毒性。) 4.其它真菌: 通过展示图片或影片来简单介绍另外的一些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2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细菌分裂的方式。 2、知道常见的真菌的繁殖方式。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4、知道细菌真菌的利弊。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存在于生活中。 2、描述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 3、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程学习,知道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 2、加深对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真菌有科学性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 三、教学难点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你知道细菌的繁殖速度吗? 新课讲解: 一、细菌的繁殖

1、细菌的繁殖速度。细菌的繁殖速度极快,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0~30分钟。 2、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即通过简单的二分裂法产生两个细菌。 3、细菌繁殖过程的描述。分裂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增值一倍,并分裂为两份,移向细菌细胞的两侧,然后细菌中部内陷,形成两个细菌。 4、细菌按形态分类:螺旋菌、球菌、杆菌 5、细菌在对人类的影响。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 6、细菌的利与弊: 弊:①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烂变臭;②有些细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利:①能治病;如大肠杆菌能合成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 ②利用细菌可以制成酸奶,酸乳酪,醋,泡菜酸菜等;③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 二、真菌的繁殖 1、真菌的繁殖方式。可以孢子繁殖或出芽生殖。 2、真菌繁殖方式的举例。青霉菌,蘑菇,灵芝可以孢子繁殖;酵母菌可以出芽繁殖。 3、真菌的种类:霉菌、食用真菌、酵母菌。 4、真菌和细菌的区别。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5、真菌的利与弊: 弊:①有些真菌会使食物发霉;②有些真菌会引起皮肤病(如指甲病等); 利:①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②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③利用酵母菌可以发酵面包,酿酒。 6、实验: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 7、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几乎所有的食物上都有微生物。

6-真菌的生殖资料

第六章真菌的生殖 生殖导致新个体的产生。 真菌可以通过断裂、出芽和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同时又可以通过配子的融合和减数分裂产生有性孢子而进行有性生殖。 生殖现象包括配子、孢子和它们相应器官的形成,并要在遗传、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控 制下进行。 真菌的繁殖不仅导致新个体的形成,而且可形成能抵御不良环境和有利于传播的结构,以便 于种族的延续。 第一节无性繁殖和孢子类型真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便能产生新的个体。 在真菌中最简单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裂殖,芽殖 不经过性结合而产生的孢子是无性孢子,包括游动孢子(zoospore)、孢囊孢子 (sporangiospore)、分生孢子(conidium)等。无性孢子有的产生在一定的结构里,如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孢子囊(sporangium)、分 生孢子器(pycnidium)、分生孢子盘 (acervulus)等。 一、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zoospore)是一个具有不同细胞器的高度分化的细胞。 产生游动孢子的真菌多为水生真菌,大多数为鞭

毛菌亚门的菌。 游动孢子是如何产生的? 1.游动孢子产生于一定形式的游动孢子囊内, 2.孢子囊以液胞割裂的方式将多核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 3.每一小块有一细胞核,小块逐渐变圆,被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4.成熟以后从孢子囊特生的管口或孔口释放,或孢子囊破裂释放 巨雌异 水霉 自由生 活的孢子菌 体产生大量 顶生游动孢 子囊 游动孢 子囊成熟和 游动孢子释 放

雅致小诺壶菌 特征: 游动孢子一般具有一根或两根鞭毛,而且靠鞭毛游动。 尾鞭式和茸鞭式两种类型 游动孢子一般呈园形、洋梨形或肾形,。 游动孢子的细微结构:埃默森小芽枝霉(Blastocladiella emersonii)的游动孢子 A.游动孢子内细胞核被一个 大的核帽完全包住 B.在孢子内含有一个线粒 体,内侧紧靠细胞核, 外侧连有类脂体和微体 构成侧泡复合体-分解类 脂从而释放能量供鞭毛运动 C.细胞质内还有液胞、糖颗 粒、小泡囊和r体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绿色木霉是木霉菌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目前在工业、农业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绿色木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木聚糖酶等。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同时,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这是木霉菌作为拮抗菌最重要的机制;溶菌作用;竞争作用。 纤维单胞菌属拉丁学名[Cellulomonas (Bergey et al.,1923),Clark,195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为细长的不规则杆菌,0.5~0.6μm×2.0~5.0μm,直到稍弯,有的呈V字状排列,偶见分支但无丝状体。老培养物的杆通常变短,有少数球状细胞出现。革兰氏阳性,但易褪色。常以一根或少数鞭毛运动。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康宁木霉菌丝有隔膜,蔓延生长,广铺于固体培养基上,菌外观为浅绿,黄绿或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2级,3级分枝,分枝末端即为瓶状梗.分生孢子由小梗相继生出面,靠黏液把它们聚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卵形成椭圆形,壁光滑.单个孢子近无色,形成堆状为绿色,与此相似的还有绿色木霉! 此菌有很强的纤维素霉及纤维,二糖淀粉酶等,它能利于农副产品,如麦杆,木材,木屑等纤维素原料,使之转变为糖质原料 佛州侧耳子实体覆瓦状丛生。菌盖直径3~12cm,低温时白色,高温时带青蓝色转黄色至白色,初半球形,边缘完整,后平展成扇形或浅漏斗形,边缘不齐或有深刻。菌肉稍薄,白色。菌褶浅黄白色,干时变淡黄色,稍密集至稍稀疏,延生,常在菌柄上形成脉络状。菌柄侧生(有孢菌株),或偏心生至中央生(无孢菌株),细长,内实,白色,长3~7cm,粗1~2cm,基部有时有白色绒毛。孢子印白色;孢子近柱形,6~9μm×2.5~3μm。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分生孢子梗自基质中伸出,直径15~20pm,长约1~3mm,壁厚而光滑。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有时在新分离的菌株中能找到白色、圆形、直径约1mm的菌核。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37℃,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侧孢霉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固体PDA培养条件下进行形态观察表明,所采用的嗜热侧孢霉菌株,菌丝丛枝状、有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或侧生.利用ITS序列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2、尝试制作甜酒、酸奶、酸菜等食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多项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包装袋;搜集有关污水处理的资料等。 教师:收集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制作真菌促进淀粉分解过程及原理的CAI课件;乳酸菌使牛奶变成酸奶的CAI课件。 教学设计 1、通过一些实物、CAI课件及教材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真菌在制作中的作用及原理。 2、师生共同探讨甜酒、酸菜等食品的制作。 3、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及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搞清楚食品包装的常见方法及原理,并学会选择安全食品。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读物“抗生素今昔”及常见的抗生素的种类及作用,使学生明白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知道了不能滥用抗生素,选择健康的生活习惯。 5、教师引导学阅读现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等应用的内容,并给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向学生渗透STS教育。 6、探讨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巨大作用,及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器官由营养体产生或转变而来。有些真菌在形成繁殖器官时,整个菌体转变成一个至多个繁殖结构,这叫做整体产果式,这种结构分化少,比较原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器官只是由菌体的一部分构成,其余部分继续维持正常的营养活动,这叫做分体造果式。真菌的繁殖包括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 无性生殖 菌的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便产生新的个体。 有性生殖 菌的两个可亲和性细胞核的结合。这种核的结合是通过游动配子配合、配子囊接触交配、配子囊交配、性孢子配合和体细胞配合来实现的。典型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 3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叫质配,即两个带核的原生质体在同一细胞内互相配合;第二阶段叫核配,即上述细胞里两核的配合。 真菌有性生殖 的真菌在质配后立即进行核配,重新使染色体的数目减为单倍,这就是有性生殖的第三阶段。 这些孢子是许多真菌用以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也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每次初侵染的传染体,对于真菌的复壮或形成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性孢子也是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根据有性生殖的亲和性,真菌可分为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类:前者是每一菌体自身可孕,不靠其他菌体的帮助便可单独进行有性生殖;后者是每一菌体自身不孕,不管是否雌雄同体,都需要借助其他可亲和性菌体的相对交配型来进行有性生殖。异宗配合又有两极性和四极性之分。孤雌生殖在真菌中也时有发现。 准性生殖 1952年,美国的G.蓬泰科尔沃和罗珀在丝状真菌中发现的一种导致基因重组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遗传性的重组不是依赖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而是依赖准性生殖的有丝分裂。

准性生殖的第一步是形成异核体。异核体菌丝的形成有3种途径:①异核菌丝的结合;②同质菌丝内的核发生突变;③菌丝内一些单倍体核进行核配形成二倍体核。准性生殖的第二步是两个核的融合,同质的和异质的核都可以核配,形成同质的二倍体核和异质的二倍体核,结果,这个阶段的菌丝细胞中最少含有5类核:两种单倍体核,两种纯合二倍体核,一种异合二倍体核。但是,自发形成异合二倍体核的频率非常低,如构巢曲霉在100万个菌株中才出现一个异合二倍体。准性生殖的第三步包括二倍体核一系列非典型的、不规则 真菌准性生殖 的单倍体化。由于有丝分裂后期姊妹染色单体未分开,或者由于一个染色体分裂为2以后都趋向一极,而造成子核的染色体数目不相等,产生非整倍体,第1个子核多一个染色体(2n+1),第2个子核又少一个染色体(2n-1)。“2n+1”非整倍体又称三体,往往失去一个染色体而成为二倍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杂合体变为纯合体。“2n-1”非整倍体又称单体,常在不断的有丝分裂中继续丧失染色体,直至成为单倍体,准性生殖全过程可概括为质配、核配和单倍体化。半知菌不发生有性生殖,发生准性生殖的也只有曲霉、青霉和镰孢霉属中的少数种。在异合二倍体繁殖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之间偶尔也发生交换,形成新的组合和连锁(见连锁和交换)。有些新组合的二倍体核在形成分生孢子时进入孢子,而在孢子萌发时生出二倍体菌丝。这样的重组是准性生殖的主要方面,因为它使没有有性生殖的真菌也能得到有性生殖的益处。不过发生的频率很低,仅为有性生殖的1/500。 准性循环的遗传虽然具有有性生殖的内容,但与有性循环之间还有几点区别:①准性循环的过程类似有性循环,但不像有性循环那样固定,而且单倍体化的完成要牺牲大量的非整倍体;②在一个菌丝细胞内,异核现象和异合现象可以同时发生,不过异合机会极少,必须进一步分离才能发现。由于一个二倍体自发分离(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的频率很低,往往需要用各种化学的或物理的因子加以诱导,例如用对氟苯丙氨酸(PFA)诱导构巢曲霉单倍体化就有特别显著的效果,用氟尿嘧啶(FU)诱导构巢曲霉的有丝分裂交换(体细胞交换),效果也很明显。另外还有许多因子,如氮芥、甲醛和紫外线等,对构巢曲霉的单倍体化和有丝分裂交换都起诱导作用。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生物教案)

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尝试制作甜酒、酸奶或泡菜等。 能够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食品腐败的原因; 食品保存方法;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食品腐败的原因; 食品保存方法;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堂课内容】 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呢? 生: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师:1,细菌和真菌是如何参与物质循环的? 2,举几个典型的有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动植物和人患病的例子。 3,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是如何与动植物共生的。 抽学生回答,记入平时成绩。 【新课讲授】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的作用,有的对我们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不利。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是如何利用细菌和真菌为自身服务的。 师:首先,我们能够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书P71—72,列出下表

附: (一)酒曲: 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而且中国的酒曲法酿酒对于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国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酵母菌在有氧时和无氧时对葡萄糖分解的反应 (三)制作酸奶 在发酵制品中,酸奶是一种最为流行的产品。酸奶的种类很多,按照脂肪的含量高低,可以分为全脂酸奶(脂肪含量大于3%)、半脱脂酸奶(脂肪含量为1%~3%)和脱脂酸奶(脂肪含量小于1%);按其凝乳状态,又可分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按照风味又可分为普通酸奶、果味酸奶、果料酸奶等。凝固型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甜味剂混合→过滤→均质→热处理→冷却→接种→灌装→发酵→冷藏 家庭制作酸奶时主要步骤是: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热处理(煮沸)→冷却(42~43 ℃)→接种(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如夏季可放在室温下,冬季可放在取暖设备附近)→冷藏或食用 二归纳制作甜酒的过程 学生讨论,总结 三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师:食品为什么容易腐烂呢? 学生回答。 师:针对食品腐烂的原因,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才能让食品不腐烂? 学生讨论、回答。 师:也就是要做好食品的防腐处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附:P73观察与思考答案: 1.图中有七种保存食物的方法。 2.①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这些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肠──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 ③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④肉类罐头──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3.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冷藏法、冷冻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使用射线,如用紫外线、X、γ射线等杀灭细菌等。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描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目标 1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一一 ①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 ②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有一些毛状物,为什么? ③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是哪种生物? ④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酒曲的霉菌制出的 吗?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外,甚至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菌落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 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像蘑菇、木耳这些是属于多细胞 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单细胞真菌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 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又能看得到呢? 2、菌落的概念 因为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所以我们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产生许

(完整版)第一章第六节细菌与真菌的繁殖习题+答案

细菌和真菌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栏内): 1.下列生物中,为单细胞生物且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霉菌 B.酵母菌 C.细菌 D.病毒 2.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A.都能够形成芽孢 B.都具有细胞核 C.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 D.都进行孢子生殖 3.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李阳同学认为复杂之处在于真菌()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由多细胞构成 4.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下面不是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多细胞生物 B.都是自养生物 C.都是异养生物 D.靠孢子进行繁殖 5.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6.下课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争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B.蘑菇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C.蘑菇均可以食用 D.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7.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 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B.细菌细胞不同于洋葱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 D.将食品放在冰箱中可防止腐败变质,原因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9.分析下列环境中,活细菌数目相对较多是() A.用香皂洗过的双手 B.夏季茂密的树林中 C.火车站侯车室中 D.充满高温高压水蒸气的高压锅内 10.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A. 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 牛奶与琼脂混合 C. 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 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11.橘子腐烂后,出现一些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毛霉 12.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13.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A.啤酒 B.橙汁 C.酸奶 D.面包 14.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来的? A.这些物品中原来有的 B.空气中的 C.因为有这些物品,它们跑来的 D.这些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 15.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A.脱水法 B.真空包装法 C.罐藏法 D.渗透保存法16.适合保存鲜牛奶的方法是()A.腌制法 B.脱水法 C.巴氏消毒法 D.熏制法 17.在购买罐装食品时,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原因是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根本原因是() A.细菌会通过罐体进入罐内 B.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杀死 C.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D.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 18.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 C.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 19.右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 ...的是()

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形态与染色:G+,球形葡萄串状排列,无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 菌落特点: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边缘整齐、有光泽、不透明的白色或金黄色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不高,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试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致病菌)。 a群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形态染色:G+,球菌链状排列,可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 菌落特点:在血平板上可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有乳光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透明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矛头状尖向外双球菌,有荚膜 ,无鞭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产生的自溶酶裂解细菌,使血平板上的菌落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成“脐状”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产酸不产气。对菊糖发酵,大多数新分离株为阳性。肺炎链球菌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激活,使细菌加速溶解,故常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 淋病奈瑟菌 形态与染色:G-,双球菌 ,肾形,似一对咖啡豆,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菌落特点:菌落凸起、圆形、灰白色或透明、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多用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反应: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对糖类的生化活性最低,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脑膜炎奈瑟菌 形态染色:G-菌,呈肾形或豆形,两菌相对呈双球状,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菌株有多糖荚膜和菌毛。 菌落特点: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需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上。 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因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借此可与淋球菌区别),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能产生自容酶。 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形态染色:G-菌,短杆状,有周身鞭毛和周身菌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灰白色,圆形,湿润,有的可出现溶血环,中等大小S型菌落。 培养基:无特殊要求,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吲哚试验阳性、甲基红反应阳性、VP试验阴性、枸橼酸盐(IMViC)试验阴性。

细菌和真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 学的主体 探究、亲流的能力。整个过程都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

、1 2 (板书 : 利用它们进行冶金等。 密切的关系。 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 示。

理呢? 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 (一)演示发酵实验(板书) 1.询问各组“发酵实验”的完成情况。 2.选一组作代表到前边展示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 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 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 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出示Flash,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未知的,)让同学描述反应过程。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 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 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 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 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面包,他们很松软,里边有很多小孔,为什么? 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各组组长举起装置示意,表示课下已完成了“发酵实验”。 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回答 气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的。 观看、思索、回答 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一种物质。 打开,闻有酒味,肯定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酒精。观看,记忆。 如有未成功的组,他们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其它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 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酒曲制酒,利用多种霉菌制酱油,利用酵母菌制面包和馒头。 学以致用: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没有酒味。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是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通过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酸奶等食品,提高动手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内容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素材。高效课堂的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经历,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参与度。 授课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活动环节,看到了学生的反应积极踊跃,兴趣浓厚,并且能够联系生活经验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由此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下面几个方面处理的较好: 1、在教学中,我把“发酵现象”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了改进和拓展,教学效果很明显。分组实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意识。并且我对书上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把装好材料的瓶子放在保温桶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40 ℃左右,让学生更快看到实验现象,提高了课堂的实验效率。而且拓展了实验,把气球收集的气体通向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成分,并请同学闻一闻产物的气味。通过上述处理,学生对“酵母菌发酵”所需要的原料、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有了较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课本上阐述的“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相关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甜酒的制作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课前把这一制作过程录成了教学短片,而不是利用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源,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甜酒的制作过程加以解说、品尝甜酒,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并且鼓励学生课下亲手制作酸奶,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3、新旧知识的联系。本节知识性内容不多,但与前后知识联系很密切。在教学过程中,

第4讲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细菌、真菌的繁殖

第4讲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细菌、真菌的繁殖 1.(2019,昆明)剪取绿萝的一段枝条,插入盛水的花瓶,能长成一个新个体,采用的繁殖方式是(C) A.芽接 B.枝接 C.扦插 D.杂交 2.板栗外面褐色而坚硬的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所以板栗就是(B) A.种子 B.果实 C.果皮 D.胚 3.毛桃个小味差,水蜜桃个大味甜,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所结果实的情况是(A) A.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B.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 C.接穗上只结毛桃 D.砧木上只结水蜜桃 4.(2019,绍兴)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5.(2019,河南)河南新郑是大枣的故乡,有“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美誉。枣树常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以下关于嫁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之一 B.新个体的形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新个体的遗传特性主要是由砧木决定的 D.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6.(2019,湘西州)柑橘皮上很容易长出“绿色”的霉菌,下列关于这些霉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细胞中含叶绿素 B.用孢子繁殖

C.由细胞构成 D.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 7.中国人精于饮食,喜食瓜子。图中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 葵花子,乙发育成一粒南瓜子,葵花子和南瓜子分别是(B) A.果实、果实 B.果实、种子 C.种子、种子 D.种子、果实 8.(2018,广东)如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9.(2019,内江)如图为一朵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该图所示的花既是完全花又是两性花 B.[4][5][6]组成的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C.[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D.受精后,[3]将发育成果实,[6]将发育成种子 10.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缺粒现象 B.将未成熟的花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的花是雌花 C.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D.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11.(2018,泰安)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 B.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根、子叶和胚轴 C.精子和卵细胞在花粉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D.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12.(2019,内江)如图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案2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课时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 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 3.多种疾病的防治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4.研究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 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4.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 ,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 2.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 的创造激情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 3.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疾病的防治及利用细菌保护环境。?教学难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 3.探究细菌和真菌对生活污水处理办法。 4.认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对照实验、分组实验)、多媒体演示法、“观察—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温开水、糖1斤、酵母、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若干个;课外活动小组已准备好的发酵实验挑选效果明显的一组; (2)有关食品保存的多媒体课件;有关污水处理的多媒件课件或电视节目。 (3)酒曲三块、浸泡一昼夜的糯米4500 g(即9斤)分成三份、 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馏水、清洁筷子、清洁蒸布若干块。 2.学生准备: (1)收集各类药物说明书(特别注意是抗生素药物的);食品保存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有关处理污水的信息收集。 (2)各类酸奶袋或瓶。 ?课时安排

6-真菌的生殖

?
广义地讲,真菌的繁殖体是任何能够单独进行传播并形成新
个体的菌体单位,如各种类型的孢子、菌核、菌丝片断等。
?
典型的繁殖体是各种类型的孢子。
繁殖器官形成的形式:
? ?
整体产果:真菌的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结构(子实体)。 分体产果:绝大多数真菌仅是部分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其余
部分仍在进行营养生长。
子实体:真菌的产孢机构(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形
态简单的、形态复杂的) 广义的概念是指菌类中任何产生孢子的结构。但通常更 主要的是指高等真菌(子囊菌和担子菌)中高度组织化的产 生有性孢子的结构。 子实体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为子实层,一为由菌丝 组成的支持保护结构。 子囊菌纲的子实体特称为子囊果,分为球形的闭囊壳,瓶状 的子囊壳和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3种类型。 担子菌纲子实体也特称为担子果,其形状、大小、质地、颜 色更是形形色色。如伞状、半圆形、马蹄形、喇叭形、球形 、头状、耳状、笔状、珊瑚状等。许多为肉质,如蘑菇,也 有的木质或木栓质,如灵芝、树舌;还有的为革质,如云芝 ;胶质的如木耳、银耳等。
真菌的繁殖形式
?
无性繁殖 有性生殖 准性生殖
?
?
第一节
无性繁殖和孢子类型
二、无性繁殖的类型
1. 断裂 菌丝断裂成短片段或菌丝细胞相互 脱离产生孢子。
▲ 节孢子 ▲ 厚垣孢子
一、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以营养繁殖为特征,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即没有两个 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是其营养体菌丝直接通过断裂、裂 殖、芽殖、割裂等方式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不经过性结合(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 。 无性孢子的形态、色泽、细胞数目、排列和产生方式等特 征,是真菌分类与鉴定的重要依据。 无性孢子产生在一定的结构里,如游动孢子囊 (zoosporangium)、孢子囊(sporangium)、分生孢子器 (pycnidium)、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1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 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 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 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 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 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 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 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 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以教师为引导,以体验为红线,以思维为主攻,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开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能力目标: 提高课前探究的能力,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2.形成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思想。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 真菌引起农作物患难与共病的标本;cAI。 课前安排学生准备: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根瘤、地衣及采集过程录像。鉴于本课课前准备内容较多,因此,决定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头进行。 五、课时分配: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一开始,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入,由主持人说开场白: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都会饿死。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展开,非常自然地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提问:谁能展示细菌真菌是分解者的证据?各小组展示探究“细菌、真菌使食品生霉、腐烂”的结果,其他同学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