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is空间分析例题

acgis空间分析例题
acgis空间分析例题

学校选址。

要求:

(1) 新学校选址需注意如下几点:

1)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2)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3)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4)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

位置因素各占0.125。

(3) 实现过程运用ArcGIS的扩展模块(Extension)中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部

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完

成。

(4) 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

(1)打开加载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E:\Chp8\Ex1\school.mxd。

(2)从DEM 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5所示;生成坡度图,如图6所示。

(3)从娱乐场所数据“Rec_sites”提取娱乐场所欧氏距离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7所示;生成欧氏距离数据集,如图8所示。

(4)从现有学校位置数据“School”提取学校欧氏距离数据集,方法如上,生成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如图9所示。

(5)重分类数据集。

1)重分类坡度数据集: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 级(如图10);在平坦的地方适

宜性好,赋以较小的适宜性值,陡峭的地区赋比较大的值(如图11);得到坡

度适宜性数据图,如图12所示。

2)重分类娱乐场所欧氏距离数据集:新学校距离娱乐场所比较近适宜性好,采用

等间距分级分为10 级,距离娱乐场所最近适宜性最高,赋值1,距离最远的

地方赋值10。得到娱乐场所适宜性图如图13。

3)重分类现有学校欧氏距离数据集:考虑到新学校距离现有学校比较远时适宜性

好,采用分级分为10 级,距离学校最远的单元赋值1,距离最近的单元赋值

10。得到重分类学校距离图14。

4)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在考察土地利用数据时,容易发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

对学校适宜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重分类时,勾选“将缺失值更改为NoData”,

删除旧值为4、7、9的新值(如图15);然后根据用地类型给各种类型赋值,,

深色部分为比较适宜区,浅色部分表示适宜性比较差,白色表示该处不允许建

学校,如图16。

(6)适宜区分析。

打开“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对各个重分类后数据集的合并计算,最终适宜性数据集的加权计算公式为:

reclass_rec(娱乐场所)* 0.5 + reclass_sch(现有学校)* 0.25 + reclass_la(土地利用

数据)* 0.125 +reclass_slop1(坡度数据)* 0.125

得到最终适宜性数据集(图17),适宜性较高区域(深色部分)为推荐学校选址区域。

市区择房。

要求:

(1)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

●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的主要源于此

(ST为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

●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

段YUZHI;

●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2)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 米之类,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 2 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 4 级。

操作:

(1)建立主干道噪音缓冲区。

1)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点击“表选项”,在

菜单中选择“按属性选择”,在“按属性选择”对话框中,左边选择“TYPE”,

双击将其添加到对话框下面 SQL 算式表中,点中间“=”,再单击“获取唯

一值”将 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后选择“ST”属性值,

双击添加到 SQL 算式表中(如图18),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

2)点击缓冲区按钮对选择的主干道进行缓冲区的建立,首先在缓冲区对象图层

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然后选中“仅使用所选要素”;

3)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缓冲区半径为 200 米;

4)由于不是分别考虑一个图层的各个不同的要素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

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

单击“完成”,完成主干道噪音污染缓冲区的建立,如图19。

(2)建立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

1)建立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范围。首先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

商业中心分布图层(network);

2)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其属性字段 YUZHI 为缓冲区半

径;

3)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完成

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的建立,如图20。

(3)建立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

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牌高中分布图层(school);

2)确定尺寸单位米,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 750 米作为半径;

3)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

完成名牌高中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如图21。

(4)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建立。

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胜古迹分布图层(famous place);

2)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 500 米作为缓冲区半径;

3)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完成名

胜古迹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如图22。

(5)进行叠置分析将满足上述四个要求的区域求出。

1)将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和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进行叠置分

析的交集操作,可以将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区域计算出。打开工具箱,选择“分

析工具”→“叠加分析”→“相交”工具,打开交集操作对话框,将商业中心

的缓冲区、名牌高中的缓冲区和名胜古迹的缓冲区分别添加进来,设定输出文

件名并选择全部字段,输出类型和输入类型一样,获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交

集区域,如下图所示。

2)利用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对获得的三个区域的交集进行图层擦除操作,获得同时

满足四个条件的区域,打开工具箱,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擦

除”工具,设置“擦除”对话框(如图24),获得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交集区

域的获得,即购房者的最佳选择区域,如图25。

(6)为了便于购房者的选择有更大的余地,更直观地,综合上述四个因子,对整个市区进行分等定级,分级标准是:

●满足其中四个条件为第一等级;

●满足其中三个条件为第二等级;

●满足其中两个条件为第三等级;

●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为第四等级;

●完全不满足条件的为第五等级。

1)分别打开商业中心,名牌高中和名胜古迹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

添加一个market,school和famous 字段,并全部赋值为1,)将主干道噪音

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中添加voice 字段,全部赋值为-1,这里取-1 的原因是

所取的噪音缓冲区之外的才是所要获得的区域。

2)打开工具箱,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工具,在“联合”

对话框设置,在四个缓冲区逐个添加进去,同时设定输出图层的地址和文件名

将全部字段连接,得到四个区域的叠加合并图,如下所示:

3)打开生成的联合文件图层属性列表,添加一个短整型字段class,然后保留FID,

Shape*,class,market,voice,school和famous 字段,然后在“编辑器”工

具栏下来菜单中选择“开始编辑”,然后在属性列表中的class 字段上单击右

键,选择“字段计算器”,在“字段计算器”对话框设置,使得

class=market+voice+school+famous,即将其进行分等定级(如图27),就将四

个因子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综合,同时也可以根据最后的区域的class的属性值

将全部的研究的区域进行了等级的划分:

第一等级:数值为3;第二等级:数值为2;

第三等级:数值为1;第四等级:数值为0;

第五等级:数值为-1。

4)最后在Union 图层属性中将图层设置成以class字段分级显示,最后得到整个

市区的分等定级图。颜色越深,则满足的条件就越多,是优选区域;而相对的

颜色浅的区域则是满足的条件就越少,区域就不是优选区域,如图28。

最短路径问题分析与应用

要求:

(1)网络中指定一个超市,要求分别求出在距离、时间限制上从家到超市的最佳路径。

(2)给定访问顺序,按要求找出从家经逐个地点达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操作:

1)加载数据集city。

2)将点状要素place以HOME 字段属性值进行符号化,1 值是家,0 值是超市。

3)无权重最佳路径的选择:

1)在“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添加交汇点标记工具”,将旗标放在家和

想要去的超市点上。

2)确认在“分析”下拉菜单中的“选项”按钮打开的“分析选项”对话框中的

“权重”和“权重过滤器”标签项全部是“无”,这样使得进行的最短路径

分析是完全按照这个网络自身的长短来确定的。

3)点选“追踪任务”下拉菜单选择“网络路径分析”。单击“解决”工具,则

最短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如下图所示:

4)加权最佳路径的选择:

1)在“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添加交汇点标记工具”,将旗标放在家

和想要去的超市点上。

2)在“分析”下拉菜单中的“选项”按钮打开的“分析选项”对话框中的“权

重”标签,在“边的权重”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3)点选“追踪任务”下拉菜单选择“网络路径分析”。单击“解决”工具,则

以长度为比重为基础的最短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列,

如下图所示:

4)上述是通过距离的远近选择而得到的最佳路径,而不同类型的道路由于道路车

流量的问题,有时候要选择时间较短的路径,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分析进行获得

最佳路径(如图31)。这里的时间属性是在建网之前,通过各个道路的类型(主

干道,次要道等)来给定速度属性,然后通过距离和速度的商值确定的,并将

其作为属性设定于每个道路上,这里没有考虑红灯问题以及其他因素,而是一

种理想情况,不过可以将其他的要素可以逐渐加入来完善。

(3)按要求和顺序逐个对目的点的路径的实现:

1)在“几何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添加交汇点标记工具”,将旗标按照车

辆访问的顺序逐个放在点上。

2)在“分析”下拉菜单中的“选项”按钮打开的“分析选项”对话框中的“权

重”标签,在“边的权重”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3)点选“追踪任务”下拉菜单选择“网络路径分析”。单击“解决”工具,则

从起点按顺序逐一经过超市然后最后回到家的最短有效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

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如图32所示。

4)同样是经过这7 个地点,换成权重是时间,由于道路车流量的不同,如在市

中心车流量特别大,车速慢,故而为节约时间,所以使得路经发生很大的改变,

而从外围的道路行驶了,如图33所示。

(4)阻强问题。

1)修路的情形出现,即某个路段不可运行,这在网络中的表现是设置阻强,方法

有两种,一种是永久性的,直接将网络边要素的属性修改成不可运行。操作是

选择要进行设置的边要素,将其属性中的Enabled 字段改成False 即可;另

一种是暂时性的,设置边要素障碍。即利用“添加边障碍”工具设置边。取同

上述距离加权相同的超市为地点,假设其中一条路段正在修路,则产生的新的

最佳路径,如图34(图中标注“╳”即为阻强设置边)。可以看出路段的维修

状况使得最佳路径产生了改变,同时最近距离也随之发生改变。

2)十字路口发生问题,即网络中的结点不可运行,这时在网络中的表现也是设置

阻强,方法和线状要素的一样,改变结点属性或利用“添加交汇点障碍”工具

设置点,取同上述距离加权相同的超市为地点,假设其中某个路口出现阻塞,

利用该方法产生最佳路径,如图35。

以上这个例子——从家到超市的最佳路径选择这个方面简单说明了网络分析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对于实际之中有什么主要的用途,以及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对网络中要素的变化对最佳路径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相信随着要素的健全,实际因素的添加等因子的辅助一定会使得网络分析在指导现实生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筑空间组合分析.doc

建 筑 空 间 组 合 分 析 组员:贾相丽 崔希禄 黄相文 陈涛 詹建志

一.空间的形状与感受 高而窄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高而直的教堂就是利用它来形成宗教的神秘感。 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可以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图为颐和园的长廊就是这样的实例。 颐和园的长廊 而下图低而宽的建筑空间会使人产生侧向广延的感觉。 低而宽的建筑空间 如图穹隆形空间具有向心、内聚而收敛的感觉。 穹隆形空间 如图北京天文馆的设计具有一种向心内聚的感觉。 如图中央低四周高、圆形平面的空间具有离心扩散的感觉。

北京天文馆天象厅中央低四周高的空间 如图意大利某疗养中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离心扩散的感觉。 当中高两旁低的空间具有沿纵轴内聚感。 意大利某疗养中心 如图北京展览馆中央大厅。 北京展览馆中央大厅 当中低两旁高的空间具有沿纵轴外向的感觉。如图火车站台上的雨篷采用当中低两边高的空间形式。 弯曲、弧形或环形的空间可产生一种导向感,诱导人们沿着弧形方向前进。图为环形空间。 火车站站台雨篷环形空间 二、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1、静态空间 静态空间比较封闭,功能比较明确,空间表现的非常清晰明确。如卧室,会议室等。 常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空间比较封闭,构成比较单一,视觉常被引导在一个方位或落在一个点上。 静态空间的主要特征为:①空间的限定度较高,趋于封闭型;②多为对称空间,可左右对称,也可四面对称,除了向心、离心以外,较少有其他的空间倾向,从而达到一种静态平衡;③多为尽端空间,空间私密性较强,空间系列到此结束;④空间及陈设的比例、尺

度协调,无大起大落之感;⑤色彩淡雅、协调,光线柔和,装饰简洁;⑥没有强制性的过分刺激的视觉引导因素,人在空间视觉转移平和。 下图为静态空间示意图: 静态空间示意图 下图为会议室空间: 会议室空间 2、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或称为流动空间,往往具有空间的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的特点,界面 ( 特别是曲面 ) 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间构成形式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常使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开敞空间连续贯通之处,正是引导视觉流通之时,空间的运动感既在于塑造空间形象的运动性上,如斜线、连续曲线等,更在于组织空间的节律性上。 下图为动态空间示意图。 动态空间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把人们带到一个由三维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组成的第四空间。 动态空间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含动态设计要素所构成的空间;另一种空间是指空间的流动及其感觉,它是由建筑物本身的空间序列及空间形象的变化引起的。

ArcGIS专题操作之-空间分析建模

实验五、空间分析建模:Model Builder土壤侵蚀危险性建模分析专业年级:地信071 姓名:王媛媛学号:06407024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空间分析建模是指运用GIS空间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其过程包括:明确问题、分解问题、组建模型、检验模型结果和应用分析结果。模型生成器(Model Builder)是ArcGIS所提供的构造地理处理工作流和脚本的图形化建模工具。在模型中,分别定义不同的图形代表输入数据、输出数据、空间处理工具,它们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组合以创建高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流程,加速复杂地理处理模型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对本次练习,我们可以认识如何在Model Builder 环境下通过绘制数据处理流程图的方式实现空间分析过程的自动化,加深对地理建模过程的认识,对各种GIS分析工具的用途有深入的理解。 2.实验要求 (1)确定目标,加载数据 (2)创建模型 (3)认识Model Builder操作界面 (4)编辑模型 (5)执行模型,查看结果:土壤侵蚀危险性分布图 (6)设置参数,保存模型 二、实验原理 利用 Model Builder 进行空间分析建模,实现土壤侵蚀危险性分析。 三、实验数据 矢量数据:研究区界线(Study Area)、植被(Vegetation); 栅格数据:土壤类型栅格(Soilsgrid)、elevation.dem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确定目标,加载数据 (1)明确问题 目标:获取《土壤侵蚀危险性分布图》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确定:坡度(由DEM生成,权重50%)、土壤类型(权重25%)、植被覆盖(权重25%)。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侵蚀危险性的影响力,给各种土壤类型赋值(1表示土壤侵蚀危险度较低,9表示较高):Bedrock(基岩)1、Sandy loam(砂壤土)3、Clay(粘土)5、Clay loam(粘壤土)9。 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侵蚀危险性的影响力,给各种植被类型赋值(1表示土壤侵蚀危险度较低,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c1自然属性、c2经济价值、c3基础设施、c5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A1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A2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A3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 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G: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自经基政 准则层:然济础府属价设政性值施策 方案层:A A2A3 1 图 3— 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 (成对比较 )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 的标度,见表 标度 a定义 ij 1i 因素与 j 因素同等重要 3i 因素比 j 因素略重要 5i 因素比 j 因素较重要 7i 因素比 j 因素非常重要 9i 因素比 j 因素绝对重要 2,4,6,8为以上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 倒数若 i因素与 j 因素比较,得到判断值为, a ji=1/a ij,a ii=1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 6 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G c1 c2 c3 c4 c1 A1 A2 A3c1c2c3c4 1853 1/811/21/6 1/5211/3 1/3631 A1A2A3 11/31/9 311/8 981

c2 A1 A2 A3 c3 A1 A2 A3 c4 A1 A2 A3 A1A2A3 139 1/318 1/91/81 A1A2A3 129 1/217 1/91/71 A1A2A3 11/31/9 311/7 971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 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 (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 1) 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 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 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a ij,则λ比n大的越多,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 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ARCGIS空间分析操作步骤

ARCGIS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小学奥数 几何中的空间想象 精选练习例题 含答案解析(附知识点拨及考点)

空间想象不仅是认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不可缺少的能力因素,而且是形成和发展创造力的源泉,因此,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必须培养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几何教学有关。直观几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制作模型、搭积木、画图、识图,对图形进行描述、分类、整理等学习活动,认识、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几何空间,以形成空间观念。综合几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图形的性质,帮助学生从逻辑的角度进一步弄清几何空间的意义,学会几何思考的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模块一、对称图形 【例1】将一块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挖去一个圆洞,再展开正方形纸片,得到图1中的。(填序号) ①②③④ 【考点】几何中的空间想象【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逆推法③ 【答案】③ 【例2】(希望杯五年级一试第8题,6分)下面四幅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填序号)(注: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考点】几何中的空间想象【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③④ 【答案】③④ 模块二、平面图形 【例3】(希望杯四年级二试第5题,6分)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填“三角形”、“长方形”、“梯 形”或“菱形”)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4-1-4.几何中的空间想象

展开 ②① 【考点】几何中的空间想象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解析】 菱形 【答案】菱形 【例 4】 (希望杯六年级一试第18题,6分)如图,房间里有一只老鼠,门外有一只小猫,如果每块正方形地 砖的连长为50厘米,那么老鼠在地面上能避开小猫视线的活动范围为_________平方厘米.(将小猫和老鼠分别看作两个点,墙的厚度忽略不计) 猫 【考点】几何中的空间想象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解析】 猫看不到的地方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其中梯形面积为(1+3.5)×2.5÷2=5.625平方米.三角形的面积为2×1÷2=1平方米.老鼠的活动范围共6.625平方米,即66250平方厘米. 【答案】66250平方厘米 模块三、立体图形 【例 5】 用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分别涂在正方体的各个面上,每一个面只涂一种颜色.如图 所示,现有涂色方式完全一样的四块小正方体拼成了一个长方体.试回答:每个小正方体中,红色面的对面涂的是什么色?黄色面的对面涂的是什么色?黑色面的对面是什么色? 【考点】几何中的空间想象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在能看见的9个面中红色出现的次数最多.观察图8—4中最上面的一个正方体,由于红色和黑色、

GIS空间分析复习提纲及答案

空间分析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要求:基本掌握其原理及含义,能做名词解释) 1、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2、空间数据模型:以计算机能够接受和处理的数据形式,为了反映空间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行为功能,按一定的方案建立起来的数据逻辑组织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表达。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3、叠置分析: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同一数学基础、不同信息表达的两组或多组专题要素的图形或数据文件进行叠加,根据各类要素与多边形边界的交点或多边形属性建立多重属性组合的新图层,并对那些结构和属性上既互相重叠,又互相联系的多种现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或者对反映不同时期同一地理现象的多边形图形进行多时相系列分析,从而深入揭示各种现象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 4、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等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 5、缓冲区分析:即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其中包括点缓冲区、线缓冲区、面缓冲区等。 6、最佳路径分析:也称最优路径分析,以最短路径分析为主,一直是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交通工程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这里“最佳”包含很多含义,不仅指一般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是成本最少、耗费时间最短、资源流量(容量)最大、线路利用率最高等标准。 7、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指在为采样点估计一个变量值的过程,常用于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它包括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前者是通过已知点的数据计算同一区域内其他未知点的数据,后者则是通过已知区域的数据,求未知区域的数据。 8、空间量算:即空间量测与计算,是指对GIS数据库中各种空间目标的基本参数进行量算与分析,如空间目标的位置、距离、周长、面积、体积、曲率、空间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等,空间量算是GIS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基本手段,所获得的基本空间参数是进行复杂空间分析、模拟与决策制定的基础。 9、克里金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是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在半变异函数理论分析基础上,对有限区域内的区域变化量取值进行无偏最优估计的一种方法,不仅考虑了待估点与参估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还考虑了各参估点间的空间相关性,根据样本空间位置不同、样本间相关程度的不同,对每个参估点赋予不同的权,进行滑动加权平均,以估计待估点的属性值。 二、分析类(要求:重点掌握其原理及含义,能结合本专业研究方向做比较详细的阐述) 1、空间数据模型的分类? 答:分为三类: ①场模型:用于表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被看作是连续变化的现象; ②要素模型:有时也称对象模型,用于描述各种空间地物; ③网络模型:一种某一数据记录可与任意其他多个数据记录建立联系的有向图结构的数据模型,可 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网络。

空间分析试题

空间分析复习资料 空间分析复习资料 (1) 一、名词解释 (2) 2、网络结构模型 (2) 3、空间数据模型: (2) 4、叠置分析 (2) 5、网络分析: (2) 6、栅格数据的聚类分析 (2) 8、坡度 (2) 9、坡向 (3) 12、空间插值 (3) 13、虚拟现实 (3) 16、再分类 (3) 17、空间变换 (3) 18、路径分析 (4) ※20、栅格结构 (4) 21、矢量结构 (4) 二、简答题 (4) 1、空间数据模型的分类 (4) 2、场模型的特征 (5) ※4、试比较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 (5) 5、基于栅格结构的空间变换有哪几种方式? (5) 6、简述空间分析的定义,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和作用? (6) 7、空间分析的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 (6) 12、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 (6) 13、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7) 14、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典型方法? (7) 15、空间分析的研究对象? (8) 16、空间分析的研究目标? (8) 17、我国常用的坐标系统,有什么区别? (9) 18、地理空间问题可分为哪四类? (10) 19、尺度的涵义? (10) 20、无级比例尺GIS? (11) 21、尺度变换方法有哪几个? (12) 22、阐述邻近度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的用途? (12) 23、网络分析功能有哪六个方面?各个方面有什么用途? (13) 24、常见的克里格插值模型有哪几个? (14) 25、三维景观分析有哪些内容? (15) 三、问答题 (15) ※1、三维GIS所研究的内容以及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15) ※3、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 (16)

层次分析法例题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围。 a,则λ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 ij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n数值的大小来衡量A 的不一致程度。

建筑空间组合流线分析功能分区

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及流线分析 建筑界常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一幢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 人们盖房子总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在建筑中叫功能。在建筑设计的历史过程中,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带有自发性,它是一种活跃因素,特别是它在建筑设计中有着主导地位,因而在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经常都是处于支配的地位,并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在建筑中,功能作为内容的一个主导方面,确实对形式(空间)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但也不能否定空间形式的反作用。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出现(或被创造出来),不仅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还会反过来促使功能朝着新的高度发展。 功能空间与建筑造型。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和造型带给人们精神上良好的感受。 建筑的流线无疑影响着功能的划分与使用,一个建筑流线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性。 以上所述为建筑中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设计的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这些基本功能要求。 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它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对人的影响也最大,它应当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美的形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感受和审美的要求。 建筑的空间组合 在设计中,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谈,我认为尤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空间的体量。住宅空间的舒适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过大的空间

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亲和感,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有时还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而冷漠、僻静。目前,由于住宅市场的炒作和使用方(甲方)盲目攀比的心理,使很多设计变得不理性;厅的面积被扩大到60-70M2,卫生间被扩大到18 M2。这不是正常人所能接受的。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曾指出:“日本式建筑中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个人来说,是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其所说的四张半席相当于我国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居室。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曾谈到:“尽管我们可以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我们的精神活动。”有关研究表明,引起人们心理体验的,不仅是建筑物的物理实体,主要是使用建筑空间的人和活动。 2.空间的尺度。尺度问题就是在空间的高度上应考虑好的两个高度: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择合适的层高在住宅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设计层高一般为2.8米。 绝对高度与人的感受: 空间的高度对于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绝对高度:以人为尺度,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不亲切。另一个是相对高度: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愈小,顶盖与地面的引力感愈强。 相对高度不能只着眼于尺寸,而要联系到实际的平面面积,人们在实际生活经验中体会到,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面积愈大空间愈显得低矮;另外,作为空间顶界面的天棚和底界面的地面——其相互平行、对应,如高度和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则可以显示一种互相吸引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造成一种亲和、适宜的感觉。 3.空间的形状和比例。不同的形状空间,往往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选择空间形状时,必须把功能使用要求和精神感受要求统一起来考虑,使其不但适用而且又能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良好的精神感受。对于一般建筑空间来讲,所谓形状就是指“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由不同形状体量组合而成的建筑体形,可以利用长、宽、高三个向量要素在形状

自动控制原理 第八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习题及解答 8-1 已知电枢控制的直流伺服电机的微分方程组及传递函数 b a a a a a E dt di L i R U ++=+ dt d K E m b b θ= a m m i C M = dt d f dt d J M m m m m m θθ+=2 2 ) ()([)()(2m b m a a m m a m a m a m C K f R s R J f L s J L s C s U s ++++=Θ ⑴设状态变量m m x θ=1,m x θ =2,θ =3x 及输出量m y θ=,试建立其动态方程; ⑵设状态变量m m a x x i x θθ ===321,,及 m y θ=,试建立其动态方程。 解: (1)由题意可知: ??? ????=======123121x y x x x x x m m m m θθθθ , 由已知 ???????+===++=m m m m m a m m m b b a a a a a f J M i C M K E E i L i R U θθθ 可推导出 ????? ????=++-+-===1 233 3221x y U J L C x J L C K f R x J L R J L f x x x x x a m a m m a m b m a m a a m a m 由上式,可列动态方程如下

=??????????321x x x ??? ?? ? ? ?????? ?+- +- m a a m m a m a m b m a J L R J f L J L C K f R 01 00010??????????321x x x +??????? ? ????? ???m a m J L C 00 a U y =[]001???? ??????321x x x (2)由题意可知:,1a i x =m m m y x x θθθ===,,32 可推导出 ???????? ???==-=-====+--=+--==2 3133 231111x y x J f x J C J f i J C x x x U L x L K x L R U L L K i L R i x m m m m m m m m a m m m m a a a b a a a a m a b a a a a θθθθθ 可列动态方程如下 []?? ?? ??????=321010x x x y 由 ?????===m m m x x x θθθ 321和 ??? ??===m m a x x i x θθ 321 得 ??? ? ????? -=-======3 133221x J f x J C J f i J C x x x x x m m m m m m m a m m m m m θθθθ 由上式可得变换矩阵为 ?????? ? ??????? -=m m m m J f J C T 0100 010 8-2 设系统微分方程为 u y y y y 66116=+++ 。式中,u 和y 分别为系统输入和输出量。试列写可控标准型(即矩阵A 为友矩阵)及可观测标准型(即矩阵A 为友矩阵转置)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状态变量图。 解: 由题意可得: 10110010220330R K a b x L L L x a a a x x U a C f x x m m J J m m ?? ??--???? ?????? ??????????=+??????????????????????- ????????

空间分析习题 桂林理工

综合习题 1、简述空间分析的概念及其研究的目标。 概念: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方法,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质特征包括:(1)探测空间数据 中的模式;(2)研究空间数据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模型;(3)提高 适合于所有观察模式处理过程的理解;(4)改进发生地理空间事件的预测能力 和控制能力。 目标:根本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空间数据模型来表达地理实体的时空特性,发展面向应用的时空分析模拟方法,以数字化方式动态地、全局地描述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关系,从而反映地理实体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①认知。有效获取空间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描述,利用数据再现事物本身。②解释。理解和解释地理空间数据的背景过程,认识事件的本质规律③预报。在了解、掌握事件发生现状与规律的前提下,运用有关预测模型对未来的状况做出预测④调控。对地理空间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 2、对比分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UTM坐标系的特点。 高斯- 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都是 1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 2以中央经线投影为纵轴X,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的坐标原点。 3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投影中都规定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当作起始轴,而UTM南半球投影除了将纵轴西移500公里外,横轴南移10000公里。 4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为了区别某一坐标系统属于哪一带,通常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 5高斯-克吕格投影在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投影误差较大,UTM投影把中央子午线的长度比缩小至0.999 6,并使投影后两割线上无变形。 3、简述地图投影选择的一般原则。 1 GIS所采用的投影系统应与本国的基本地图系列所采用的投影系统一致; 2各比例尺GIS中的投影系统应与相应比例尺主要信息源地图的投影一致; 3各地区的GIS投影系统应与该地区所使用的投影系统一致; 4、分别阐述几何数据的量测尺度和属性数据的量测尺度。 几何 主要是比例尺,含义是指系统所用空间数据的精度和详细程度,系统中空间数据的精度高、要素选取多、数据详细而全面就说明空间数据的比例尺大;相反,则说明空间数据的比

关于层次分析法的例题与解.

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问题 摘要 为了研究比较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建立层次分析法]3[数学模型,对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首先,通过对题目中的图1、表1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层A、准则层B和子准则层C、方案层D四个层次,通过同一层目标之 间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利用]1[ MATLAB编程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求解. 其次,用MATLAB软件算出决策组合向量,再比较决策组合向量的大小,由“决策组合向量最大”为目标,得出城市Y的决策组合向量为0.4325,城市Q组合向量为0.5675. 最后,通过城市Q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城市Y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决策组合向量比较,得出城市Q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MATLAB旅游业发展水平决策组合向量

1.问题重述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并且给出了两个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对比,如城市规模与密度,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宣传与监督,旅游规格,空气质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外贸依存度,市内外交通,人均拥有绿地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噪音,国内外旅游人数,理赔金额,立案数量,A级景点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2.问题分析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城市的分析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对Q 中,发现需要考虑因素较多,第一、城市规模与密度,包括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第二、经济条件,包括外贸依存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第三、交通条件,包括市内外交通.第四,生态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噪音.第五、宣传与监督,包括国内外旅游人数,游客投诉立案件数.第六、旅游规格,包括A级景点个数,旅行社个数,星级饭店个数,这就涉及到层次分析法来估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评出最优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本文选择了对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19个指标作为评价要素,指标规定如下: 城市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反映某一地区范围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人口影响城市规模.人口密度越大城市规模也就越大.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城建资金:即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总投入.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即第三产业增加值越高越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税收GDP: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外贸依存度:即城市对于外贸交易的依赖程度. 市内交通:即城市市区交通情况. 市外交通:即城市郊区交通情况.市内交通与市外交通对于城市交通条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即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越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就越好. 人均绿地面积:即反应城市绿化面积以及人口密度的比值关系. 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环境噪音:城市环境噪音情况. 国内外旅客人数:国内外来旅客一年总人数.人数越多说明宣传与监督就越好.

GIS空间分析考试资料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期末复习资料 说明(注意):以下部分黑色粗斜体题干表示该题可能是未知题目具体所问,或者未知遗漏还是多出要求,或者表示答案不明确等。所以仍需进一步检查核实。欢迎大家改修补充。 第一章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GIS 1、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它是通过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索、证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特征和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认知、解释、预测和调控。 2、什么是地理系统数学模拟?其模拟的一般过程是? 建立地理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地理系统的数学模拟(简称地理模型)。 地理系统数学模拟的一般过程是:①从实际的地理系统或其要素出发,对空间状态、空间成分、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建立地理系统或要素的数学模型;②经验检查,若与实际情况不符,则要重新分析,修改模型;若大致相符,则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程序调试和上机运算,从而输出模型解;③分析模型解,若模型解出错,则修改模型;若模型解正确,则对成果进行地理解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实质是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挖掘时空系统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包括空间模式与特征、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等。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图形用户界面(交互式挖掘); (2)挖掘模块集合; (3)数据库和知识库(空间、非空间数据库和相关概念); (4)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如ESRI/Oracle SDE,ArcGIS以及其他空间数据库引擎)。 4、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 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量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 5、地理空间统计模型的分为几类,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地理空间统计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地统计、格网空间模型和空间点分布形态。(1)地统计: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差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它可以根据离散数据生成连续表面,通过空间自相关进行空间预测。 (2)格网空间模型:用以描述分布于有限(或无穷离散)空间点(或区域)上数据的空间关系。 (3)空间点分布形态: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许多资料是由点(或小区域)所构成的集合,比如,地震发生地点分布、树木在森林中的分布、某种鸟类鸟巢的分布、生物组织中细胞核的分布,太空中星球的分布等,称之为空间点分布形态,其中点的位置为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a,则λ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 ij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n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ArcGIS空间分析教程之 网络分析

ArcGIS空间分析教程之网络分析 创建网络数据集 数据在https://www.360docs.net/doc/fd13660521.html, 中下载 1.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 ArcGIS > ArcCatalog 10.1启动ArcCatalog。 2. 启用ArcGIS Network Analyst 扩展模块。 a. 单击自定义>扩展模块。 将打开扩展模块对话框。 b. 选中Network Analyst。 c. 单击关闭。 3. 在标准工具工具条上,单击连接到文件夹按钮。 将打开连接到文件夹对话框。 4. 导航到含有 Network Analyst 教程数据的文件夹。 教程数据的默认存储位置是C:\ArcGIS\ArcTutor\Network Analyst\Tutorial。 5. 单击确定。 文件夹的快捷方式将添加到目录树的文件夹连接下。 6. 在目录树中,展开...\ArcTutor\Network Analyst\Tutorial > Exercise01 > SanFrancisco.gdb。 7. 单击Transportation要素数据集。 要素数据集包含的要素类将列于ArcCatalog 的内容选项卡上。 8. 右键单击Transportation要素数据集并单击新建>网络数据集。

9. 将打开新建网络数据集向导。 注: 要在地理数据库中打开新建网络数据集向导,右键单击包含源要素类(如Streets)的要素数 据集并选择新建>网络数据集。对于基于shapefile 的网络数据集,右键单击Streets shapefile 本身,而不是包含shapefile 的工作空间,并选择新建>网络数据集。 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地理数据库网络允许您使用要素数据集中存储的多个源来创建多方式 网络,而基于shapefile 的网络数据集只能够处理单个源要素类。 10. 输入网络数据集的名称Streets_ND。 11. 保持选择网络数据集的版本设置为最新版本。 如果需要与使用较旧版本ArcGIS 的用户共享网络数据集,此选项会非常有用。当您选择的ArcGIS 版本号小于或等于这些用户的版本时,这些用户就可以打开您创建并共享的网络数据集。然而,这样做的缺陷是您将无法纳入更高版本的ArcGIS 中引入的任何新增网络数据集功能,因为将禁用新建网络数据集向导中用于添加功能的控件。如果无需共享网络数据集,或者共享的用户与您使用相同的ArcGIS 版本,则选择最新版本将是最佳方案。 12. 单击下一步。 13. 选中Streets要素类并将其作为网络数据集的源。 14. 单击下一步。 15. 单击是在网络中构建转弯模型。 16. 选中RestrictedTurns以将其选作转弯要素源。应已选中<通用转弯>;这样您就能够添加默认 转弯惩罚值。 17. 单击下一步。 18. 单击连通性。 将打开连通性对话框。可在此处为该网络设置连通性模型。

ArcGIS空间分析基本操作教材

实验七、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Spatial Analyst模块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矢量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的方法。 3. 掌握用任意多边形剪裁栅格数据的方法。 4. 掌握重分类的方法及应用。 5. 掌握缓冲区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6. 掌握空间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的方法。 7. 掌握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方法。 8. 了解邻域统计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准备 软件:ArcGIS Desktop 数据: 知识: 空间分析是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的分析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特有的对地理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的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在空间分析的研究和实践中,很多在应用领域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涉及空间位置的分析手段和方法被总结、提炼出来,形成了在GIS软件中均包含的一些固有的空间分析功能模块。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质,故而称之为GIS基本空间分析,具体的有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窗口分析和网络分析。了解GIS基本空间分析对于进一步掌握复杂空间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利用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你可以方便地对你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有了空间分析模块,你既可以回答诸如“这个位臵的地形陡峭程度如何?”或“这个位臵面向什么方位?”之类的一些简单空间问题,也能够给更为复杂的空间问题如“一家新工厂的最佳位臵应该在哪儿?”或“从A到B的成本最小的路径是什么?”找到答案。当与ArcMap一起使用时,空间分析模块可以提供功能完备的工具集来浏览和分析空间数据,帮助你找到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 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 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 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 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 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管综初数历年真题考点之空间几何分析

管综初数历年真题考点之空间几何分析 跨考教育 初数教研室 程龙娜 空间几何体是管理类联考当中每年易出的知识点,且常以问题求解的方式进行,每年一般涉及一道问题,且比较容易,只要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及球体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表面积、体积、体对角线及内接外接等问题,理解清楚题意,解决此类问题还是比较容易的。2016年的真题当中也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考查,因此考生只需牢记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这个知识点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下面,跨考教育初数教研室程龙娜结合历年真题,就这部分内容看看是如何进行考查的。 【2011.1】现有一个半径为R 的球体,拟用刨床将其加工成正方体,则能加工成的最大正方体的体积是( ) ()(()()(33333883413333A R B R C R D R E 【解析】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中的外接球问题,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是其体对角线的一半,因此有: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 3a 32a R =,即3a R = 因此,正方体的体积为3338393a R R ?==?? 【答案】B 【2012.01】如图,一个储物罐的下半部分是底面直径与高均是20m 的圆柱体,上半部分(顶部)是半球形的,已知底面与顶部的造价是2400/m 元,侧面的造价是2300/m 元,该储物罐的造价是( )万元 ()()()()()56.5262.875.3687.92100.48A B C D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圆柱体与球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由题目可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球体的半径相等,均为10m ,底面与顶部的表面积为:221104103002 πππ+ =,侧面的表面为长方形,面积为:2020400π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