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药物分类

哮喘药物分类
哮喘药物分类

必知| 七大常用支气管哮喘药物

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与缓解性药物。前者就是指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气道慢性炎症(治疗哮喘的本质,治标治本药物),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亦称抗炎药,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注意这里不就是口服与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后者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救命药,可以理解为相当于速效救心丸在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治标不治本),亦称为解痉平喘药。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注意这里不就是长效的,就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

糖皮质激素

分为吸入型、口服与静脉用药。

①吸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由于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环索奈德、莫米松等。通常需规律吸入1-2周以上方能起效。

②口服:常用泼尼松与泼尼松龙。用于吸入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强治疗的患者。不主张长期口服激素用于维持哮喘控制的治疗。

③静脉: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静脉给予激素。可选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因在体内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多,宜慎用。无激素依赖倾向者,可在短期(3-5天)内停药;有激素依赖倾向者应适当延长给药时间,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然后改口服与吸入剂维持。

β2受体激动剂:

分为SABA(维持4-6小时)与LABA(维持10-12小时)。LABA又可分为快速起效(数分钟起效)与缓慢起效(30分钟起效)两种。

①SABA: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有吸入、口服、静脉三种制剂,首选吸入给药。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与特步她林。SABA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

②LABA:与ICS联合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常用的LABA有沙美特罗与福莫特罗。特别注意LABA(沙美特罗与福莫特罗等)不能单独用于哮喘的治疗。

LABA(β2受体激动剂与)+ICS(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药物。

①福莫特罗+布地奈德(信必可都保) ;在吸入后1~3分钟内起效,单剂量可维持12小时。

②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30分钟起效,单剂量可维持12小时。

白三烯(LT)调节剂

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就是目前除ICS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可作为轻度哮喘ICS的替代治疗药物与中、重度哮喘联合治疗用药,尤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孟鲁斯特(顺尔宁)与扎鲁斯特。

茶碱类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拮抗腺苷受体。增强呼吸机的力量以及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等,从而起到舒张志气管与气道抗炎作用,就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之一。安全有效浓度:6-15μg/mL。

抗胆碱药

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减少粘液分泌的作用,但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

IgE抗体

IgE抗体参与哮喘发作的Ⅰ型超敏反应等过程,在哮喘发作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奥莫立迈拮抗该受体,对于重度哮喘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酮替芬

具有保护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使之在变应原攻击下,减少膜变构,减少释放过敏活性介质的作用。故亦有肥大细胞膜保护剂之称。对外源性、内源性与混合性哮喘均有预防发作效果,儿童哮喘的疗效优于成年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撰写人:北总第二医院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对人们的危害很大,很多患者因此不重视治疗,因此就会导致病情的不断加重,会引起并发症。那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都有什么呢?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咳嗽、咳痰: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症状,是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作为哮喘的前兆症状,一般为干咳,到哮喘发作期咳嗽和咳痰反而减轻,以喘息症状为主。在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需要排出,主要以夜间慢性咳嗽为主。经肺功能检查和吸入激发试验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2)喘息和呼吸困难:喘息和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在哮喘的先兆症状之后,出现胸闷、胸紧、气短和呼吸困难,喘

息往往发作较为突然。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痉挛,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病人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哮喘病人感到吸气和呼气都费力,在正常人休息时,人们并没有特别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呼吸。 (3)胸闷和胸痛:哮喘发作时,病人可有胸闷和胸紧的感觉。如果哮喘发作较重,时间较长,可有胸痛,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到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温馨提示:患者要注意开窗通风,因装修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冬季支气管哮喘多发的新病因。在注意保暖的同时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具力求简单洁净,少用挂毯、地毯之类,尽量用新棉花制作的被子和床垫,避免使用丝绵、皮毛、羽绒做被褥或枕芯,尤其不要养狗、猫、鸟等小动物。 以上是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支气管哮喘长期用药类

支气管哮喘长期用药类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其是慢性、终生性疾病,即使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慢性支气管炎症和重构依然存在。因此,支气管需要长期治疗。 支气管哮喘目前尚无法治愈,目前的治疗目的是期望达到哮喘控制;最少或没有慢性症状,包括夜间症状;最少或偶尔急性加重;无需急诊就医;β2受体激动剂的需求量最少或没有;日常活动即运动不受限制;呼吸流量峰值(PEF)日间变异率<20%;PEF正常或接近正常;最少或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首要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性药物和缓解症状药物。控制性药物又称预防性或维持性药物,是指长期用于持续性控制哮喘气道炎症和哮喘症状的药物。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症药物,已成为 持续性哮喘的首选推荐用药。研究表明,吸入性激素治疗1个月或以上可显著减轻气道炎症,明显改善气道高反应性,改善肺功能、减少症状、降低发作率和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咽部念珠菌病、发音困难,偶见上气道刺激性咳嗽。使用储雾装置、用药后漱口及1:50的两性霉素B稀释液漱口等可能预防。全身不良发应包括皮肤变薄、易擦伤、肾上腺素抑制和骨密度降低,使用储雾器减少全身生物利用可降低。 2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与吸入激素相同。口腹制剂较胃肠 外制剂更适于长期治疗。口服制剂中推荐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应尽量早晨服用,已达到最佳的哮喘控制和最小的全身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下丘脑—垂体后叶—肾上腺轴抑制、白内障、青光眼、肥胖、皮肤变薄导致皮纹,以及易擦伤、肌无力。对长期使用任何形式全身激素的哮喘患者均应预防骨质疏松。对于可能合并肺结核、寄生虫感染、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青光眼、严重抑郁、和消化性溃疡者,应进行谨慎、密切地医学监护。 3甲基黄嘌呤类药物茶碱是支气管扩张剂,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磷 酸二酯酶活性有关。长期使用缓释茶碱能有效抑制症状和改善肺功能,适于已接受正规抗炎治疗仍存在持续性夜间哮喘症状者,既可用于重症哮喘的辅助治疗。目前已证实,低剂量茶碱能控制成人和儿童哮喘,因此可用于轻度哮喘,也可联合用于接受低剂量或高剂量吸入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较高剂量茶碱(>10mg/L)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偶可刺激呼吸中枢,茶碱中毒还可能导致癫痫甚至死亡。发热、妊娠、抗结核药物、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和用西咪替丁、雄激素和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都可能增加中度风险,所以须监测茶碱浓度。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8 年修订) 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 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 1 / 15

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 1 项: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吸入速效 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 15min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 1-2 周后,FEV1 增加12%; (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 1 ~2 周)20%。 符合第 1 ~4 条或第 4、 5 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特点 1.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临

哮喘的分类与治疗

哮喘的分类与治疗 什么是哮喘:我们一般所说的哮喘就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大家熟知而又非常喜爱的著名歌星邓丽君就是被哮喘夺去了生命。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约3亿人,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 哮喘的分类与联系: 根据哮喘的发病原因哮喘又分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哮喘、心源性哮喘、混合型哮喘;从年龄段又分为儿童性哮喘和老年性哮喘。它们都有各自的临床表现症状。 这几种哮喘之间或多或少多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说过敏性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同时存在,在医学上就称为混合型哮喘。再如过敏性哮喘也有可能和支气管哮喘并存,因为有些人患有支气管哮喘,同时又是过敏体质,容易引发过敏性哮喘。 所以,当您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感觉不适的时候,千万不要大意,不要自己乱服一些止咳平喘等药物,应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查明病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尽早的有效的治愈您的疾病,达到康复的目的。 有效治疗哮喘的方法: 目前,治疗哮喘的方法有很多,但大都是治标不是本,不能起到根治的目的,我院引进先进的AFC国际标准化哮喘治疗体系,它是欧美领先的西医治疗体系与祖国传统中医的完美结合,六中不同的疗法,针对不同的病情病因使用不同的疗法,起到根治、康复的目的,该治理体系集精确诊断、中西合璧治疗、愈后健康管理为一体,起到有效治疗、切断根源;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深入诱导排痰、净肺、润肺、养肺;疗程短、见效快的四大优点。其治疗效果受到众多患者的肯定和赞许。 温馨提示:山西气管炎专科医院是一所以治疗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我院以人为本,聘请国内知名医学泰斗担任医疗总顾问,十几名权威医学专家担任医疗专科的首席专家确保疗效和安全;引进先进的AFC国际标准化哮喘治疗体系,快速、精确地检

支气管哮喘的表现特征

支气管哮喘的表现特征 支气管哮喘在老人中十分常见,由于身体器官的老化,并且自己容易出现一些咳嗽哮喘等的疾病,就会导致支气管炎的更加严重。但是需要注意是小孩子在长时间咳嗽而没有好转的情况之下,也会出现支气管炎。那么,支气管哮喘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的表现特征 1、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有时咳嗽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伴有哮鸣音。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 2、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有心脏疾病病史,若一时难于鉴别,可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注射氨茶碱缓解症状后,再进一步检查。 3、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实际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 4、与支气管肺癌的鉴别:支气管肺癌的呼吸困难和喘鸣症状进行性加重为主要鉴别要点。支气管哮喘吃什么好 1、丝瓜凤衣粳米粥 食谱原料:丝瓜10片,鸡蛋膜2张,粳米30克。制作方法:用鸡蛋膜煎水取汁,煮粳米粥1碗,加入丝瓜再煮熟,加盐、味精、麻油少许调味。每日1次,趁温热服完。健康提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调和脾胃。适用于热性哮喘病人,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咳嗽阵作,痰黄粘稠,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2、蒸柚子鸡 食谱原料:青柚子1个,仔鸡1只。制作方法:仔鸡宰杀后,洗净切块备用,切开柚子顶盖,掏去柚瓤。将鸡块塞入柚子内,盖上顶盖置碗中,隔水蒸3小时左右,吃鸡肉饮汤。每日一次,每次1只,连服数日。健康提示:此方止咳,增加营养。主治久喘体虚,体重减轻,驼背弓腰。 关于支气管炎的治疗方式,可以采取食疗。食疗虽然起效比较慢,但是却可以起到疗养和治病的双重功效,在配上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支气管哮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和恢复期间都要注意不可以吃一些味道重的食物,防止引起干咳。

哮喘病情的分级和长期治疗方案

哮喘病情的分级和长期治疗方案(5岁以上患者) 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 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分级临床特点 间歇状态(第1级)症状<一周1次 短暂出现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 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 轻度持续(第2级)症状≥一周1次,但<一日1次 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但<一周1次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30% 中度持续(第一日有症状

3级)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一周1次 FEV160%~79%预计值或PEF60%~79%个人最 佳值 PEF或FEV1变异率>30% 重度持续(第4级)一日有症状 频繁出现 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 体力活动受限 FEV1<60%预计值或PEF<6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30% 哮喘病情控制水平的分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 治疗期间哮喘病情控制水平分级 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在任未控制

(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何一周内出现以 下情况) (在任何 一周内出 现以下情 况) 白天症状无(或≤2次/ 周) >2次/周活动受限无有 夜间症状/ 憋醒 无有 需要使用急救药的次数无(或≤2次/ 周) >2次/周 肺功能 (PEF或FEV1) 正常 <正常预计值 (或本人最佳 值)的80% 急性发作无每年>1次在任何一 周内出现1

次 长期治疗方案的确定: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要根据病情及治疗反应制定个体化的长期治疗方案。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缓解药物(如速效β2受体激动药等)。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缓解药物按需使用。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可分为5步(见下表)。对于初诊哮喘患者可选择第2步治疗方案,若哮喘患者病情较重,直接选择第3步治疗方案。如果治疗方案不能使哮喘得到控制,应升级治疗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当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后,治疗方案可以降级治疗。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每天剂量与互换关系见表。 哮喘病情控制分级治疗方案(用于5岁以上患者) 病情控制分级 治疗措施 降级

常用治疗哮喘药物和治疗方案

常用治疗哮喘药物和治疗方案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任光明 一、支气管哮喘常用治疗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炎症的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细胞膜上β2受体的合成等。 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 1、吸入给药:这类药物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少;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药物的大部分被肝脏灭活,因此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口咽部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选用干粉吸入剂或加用储雾罐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吸入糖皮质激素后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大小与药物剂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代谢率及全身吸收药物的半衰期等因素有关。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丙酸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治疗持续性哮喘的首选药物。(1)气雾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3种。其剂量高低和互换关系见表1。(2)干粉吸入剂: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碟剂、布地奈德都保、丙酸氟替卡松碟剂,如辅舒酮等。一般而言,使用干粉吸入装置比普通定量气雾剂方便,吸入下呼吸道的药物量较多。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通常需连续、规律地吸入1周后方能奏效。(3)溶液:布地奈德溶液经以压缩空气或高流量氧气为动力的射流装置雾化吸入,对患者吸气配合的要求不高、起效较快,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表1 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剂量高低与互换关系 药物低剂量(ug)中剂量(ug)高剂量(ug) 500~1000 >1000 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 200~500 400 布地奈德800 400~~>800 200250 ~500 100(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 ~>500 2502、口服给药:急性发作病情较重的哮喘或重度持续(四级)哮喘吸入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早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以防止病情恶化。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强龙等。对于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可采用每日或隔日清晨顿服给药的方式,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脑垂体一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泼尼松的维持剂量最好≤10mg/d。对于伴有结核病、寄生感染、骨质疏松、青光眼、糖尿病、严重忧郁或消化性溃疡的哮喘患者全身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慎重,并应密切随访。

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 发表时间:2017-08-29T15:22:49.5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作者:肖天英朱世立(通讯作者) [导读] 支气管哮喘是人类四大顽疾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显著上升。 (重庆市永川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2162) 【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体系应用价值。方法:门急诊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支气管哮喘84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患者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分级治疗,持续6个月。结果: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治疗前,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观察组急性发作率2.38%(1/42),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治疗支气管哮喘非常必要,有助于预防急性发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分级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92-01 支气管哮喘是人类四大顽疾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显著上升。针对哮喘,临床常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维持治疗,预防发作,但需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病情不尽相同,医师在进行治疗时,有必要充分地评估患者的急性发作风险、控制情况,以此指导用药、制定医嘱[1]。为进一步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管理水平,医院尝试进行对照研究,评价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体系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门急诊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登记在册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2)一般状况尚可,急性发作期得到控制,进入慢性持续期;(3)未合并其它严重的致死性疾病;(4)可获得随访;(5)知情同意。入选对象84例,其中男35例、女49例,年龄24~64岁、平均(45.1±10.6)岁。有家族病史21例。病程6个月~8.4年,平均(3.4±1.4)年。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患者42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仍给予常规的疾病管理,医嘱规律用药,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患者自行吸入用药,或口服用药,部分患者联合或单独应用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预防或治疗哮喘。观察组:进行分级治疗,根据哮喘控制情况进行分级,定期随访、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均入院治疗,予以吸氧、补液、抗炎、解痉平喘、积极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控制情况主要依据白天、夜间症状、有无憋醒、有无活动受限、肺功能、需要用药缓解发作次数等判断。对于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制定肺功能康复计划,督促落实肺功能康复训练,如缩唇训练、腹式呼吸运动等[2]。观察时间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比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WPS表格记录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采用(x-±s)反映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否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n或%反映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治疗前,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6个月内,观察组急性发作率2.38%(1/42),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数哮喘患者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药物达到有效控制,避免急性发作。但传统的疾病治疗管理以单纯抗炎、抗过敏为主,疗效受患者的依从性影响较大,同时不重视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哮喘反复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减退,急性发作严重并发症风险明显上升[3]。研究中,分级治疗患者6个月后仅1例出现急性发作,其余41例肺功能明显改善,炎症指标CRP显著下降,说明长期规范的分级治疗对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肺功能改善对于减轻缺氧所致靶器官特别是心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支气管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减轻,有助于降低急性发作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4]。 目前困扰哮喘控制的主要问题是哮喘患者缺乏足够的用药知识,对疾病管理不够重视。分级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帮助患者制定一个科学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性地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2]雷雪春,朱黎明,戴爱国.药物基因组学与哮喘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09):871-874.

支气管哮喘治疗首选药

支气管哮喘治疗首选药 【篇一:支气管哮喘治疗首选药】 (上海长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专业 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呼吸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 哮喘是一种由多基因参与的异质性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据估计,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有3亿之多,对整个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很大 的负担。正因为如此,全球相关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对哮喘也投入 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1993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联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专家,制定并发表了哮喘工作报告,即“哮喘预防和治疗的全球策略”,也即后来著名的“全球哮喘防治创义”(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中国学者也据此创义而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哮喘诊治指南。 一、控制性药物 1. 吸入性皮质激素(ics) ics是最有效的哮喘抗炎药物,可减少哮喘的症状,提高肺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或恶化频率。但ics并不能治愈哮喘,当中断吸入后,约25%哮喘患者在6个月内遭遇哮喘的急性发作。临床用于治疗哮喘的ics有多种,根据治疗的需要,将ics的剂量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表1列出了常用不同ics及其剂量类型。 表1 成人哮喘治疗的低、中和高剂量ics(ug/d) 吸入皮质激素 低剂量 中剂量 高剂量 二丙酸倍氯米松(cfc) 200-500 500-1000 1000 丙酸倍氯米松(hfa) 100-200 200-400 400 布地奈德(干粉剂) 200-400

400-800 800 环索奈德(hfa) 80-160 160-320 320 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 100-250 250-500 500 丙酸氟替卡松(hfa) 100-250 250-500 500 糠算莫米松 110-220 220-440 440 曲安奈德 400-1000 1000-2000 2000 ics的临床副作用较少,程度也较轻。常见者有咽部真菌感染,声音嘶哑等。吸入药物后及时漱口可减少这些副作用发生。 2. ics/laba 在ics/laba混合制剂上市之前,未能获得良好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 常常需在应用ics的同时加用其他控制性药物,如laba。现如今, ics/laba混合剂型业已成为临床哮喘治疗的主导药物。应用这样的混合制剂可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住院率。同时,可减少ics剂量,减少临床副作用发生。目前市场上ics/laba混合 制剂有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糠酸氟替卡松 /vilanterol trifenoate(每日1次)、丙酸氟替卡松/福莫特罗、丙酸氟 替卡松/沙美特罗和莫米松/福莫特罗等。近期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还有 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3.白三烯调节剂 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普仑 司特、扎鲁斯特)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齐留通)。这类药物有支

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1) 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2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8年修订) 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 (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5岁以下儿童喘息的特点 1.5岁以下儿童喘息的临床表型和自然病程:喘息在学龄前儿童是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可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喘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

支气管哮喘常用的药物

支气管哮喘常用的药物 (1)β-受体激动剂 β-受体激动剂一直被评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在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药理作用如下:①扩张支气管;②增加气道粘膜纤毛清除能力;③抑制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④抑制渗出性水肿;⑤降低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心室射血分数等。故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β-受体激动剂分为三代: 第一代β-受体激动剂:其特点是选择性低,对α、β1和β2受体均有一定兴奋作用。作用时间短,应用剂量大,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大。主要有如下一些药物: ①肾上腺素:可兴奋α受体及β-受体,可产生平喘作用,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减轻。同时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基础代谢率增加。对支气管的作用强而迅速,但较短暂,且副作用较大,临床很少应用。 ②异丙肾上腺素:对β-受体作用强。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因对心脏的兴奋性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目前临床上也较少应用。 ③异丙喘宁:对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一定的选择性,能显著缓解组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哮喘,产生较好的支气管舒张效应。 ④氯喘通:选择性激动β2受体,有较显著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对心脏的副作用较小。对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临床适宜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等。 ⑤喘速宁:主要作用于β2受体,同时具有罂粟碱样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其对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效应的强度为异丙肾上腺素的5~10倍,对心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心悸、头重感、口干、胃肠道反应等。 第二代β-受体激动剂:特点为对β2受体的选择性提高,兴奋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减少。常用的药物如下: ①舒喘宁:具有高选择性的强效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平喘药物之一,其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强而持久,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很小,被认为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平喘药。临床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等。对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或哮喘持续状态,可考虑用静滴给药。 ②叔丁喘宁:高选择性兴奋β2受体,对支气管的舒张作用较异丙喘宁大2倍,同时可抑制炎性生物介质的释放,减轻粘膜水肿,增加粘膜纤毛廓清能力,在应用推荐剂量时很少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 ③六甲双喘定:高选择性兴奋β2受体,对支气管平滑肌兴奋性较小,但对心脏兴奋作用极弱,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急慢性哮喘,不良反应有心悸、手指震颤、头痛等。 ④其他:包括双甲苯喘定、茶丙喘宁、酚丙喘宁、吡丁喘宁等,均属此类药物。 第三代β-受体激动剂:其特点为对β2受体选择性更高,效应更强。不良反应减少,作用时间达8小时以上。用量一般较小,为微克水平。主要产品如下: ①氨双氯喘通:为强效高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具有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而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可口服、雾化及直肠给药,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某些肺气肿等引起支气管痉挛的病症。不良反应有短暂头昏、轻度震颤等,但比其他品种为轻。 ②异丙喹喘宁、叔丁氯喘通、息克平、福摩特罗等药,均属此类。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章 支气管哮喘

目录1 hxxt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顼?土?:貧?宀.电:牛―礴”潛貝倒器揪冠舞塾珞:责峰?宀’^ ' ^kkyx2OI8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kkyx2018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根据全球和我国哮喘防治指南提供的资料,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80%以上的病人可以达到哮喘的临床控制。 【流行病学】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3亿、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病人。各国哮喘患病率从1% -18%不等,我国成人哮喘的患病率为1.2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认为发达国家哮喘患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哮喘病死率在(1.6-36.7)/10万,多与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最后一次发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其中大部分是可预防的。我国已成为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近年来,点阵单核昔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也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发展给哮喘的易感基因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目前采用GWAS鉴定了多个哮喘易感基因,如YLK40JL6R、PDE4DJL33等。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深入研究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揭示哮喘发病的遗传机制。 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性因素,如室内变应原(尘購、家养宠物、蟬螂)、室外变应原(花粉、草粉)、职业性变应原(油漆、活性染料)、食物(鱼、虾、蛋类、牛奶)、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和非变应原性因素,如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可概括为气道免疫-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1-气道免疫-炎症机制 (1)气道炎症形成机制: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源性变应原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后,被抗原提呈细胞内吞并激活T细胞。一方面,活化的辅助性Th2细胞产生白介素(IL)如IL-4JL-5和IL-13等激活B淋巴细胞并合成特异性IgE,后者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IgE受体。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表面的IgE 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和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另一方面,活化的辅助性Th2细胞分泌的IL等细胞因子可直接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并使之聚集在气道。这些细胞进一步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活性神经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等,构成了一个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认识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中不仅发挥着终末效应细胞的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Thl7细胞在

过敏性哮喘的首选药物

过敏性哮喘的首选药物 【篇一:过敏性哮喘的首选药物】 (一)咋起作用的? 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性药物,通过作用于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 (二)有哪几种药? 1.吸入给药:由于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要注意哦: a.通常需规律吸入1-2周才能起效。 b.由于吸烟可以降低激素的效果,故吸烟患者须戒烟并给予较高剂量的吸入激素。 c.虽然吸入激素全身不良反应少,但是少数患者可出现口咽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可减轻局部反应和胃肠吸收。 2.口服给药:常用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半衰期较短。用于吸入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强治疗的患者。长期口服激素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白内障、青光眼、肌无力等并发症。 (一)咋起作用的? (二)有哪几种药? 按照疗效维持时间,分为短效saba(作用维持4~6 h) 和长效laba(维持10~12 h), laba又可分为快速起效(数分钟起效) 和缓慢起效(30分钟起效)两种。 1.saba: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的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saba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也不宜过量应用,否则可引起骨骼肌震颤、低血钾、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 https://www.360docs.net/doc/fd4331247.html,ba:与ics联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这两者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尤其适合于中至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laba不能单独用于哮喘的治疗。常用药物沙美特罗、福莫特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8 年修订)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 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 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 1 / 15

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1 .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 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 项: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 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吸入速效2 受体激动剂[ 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 后15min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 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 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 周后,FEV1 增加12%;(3) 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 ~2 周)20 %。 符合第1 ~4 条或第4、5 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特点1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临床表型 和自然病程:喘息在学龄前儿童是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

哮喘药物分类

必知| 七大常用支气管哮喘药物 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前者是指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气道慢性炎症(治疗哮喘的本质,治标治本药物),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亦称抗炎药,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注意这里不是口服和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后者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救命药,可以理解为相当于速效救心丸在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治标不治本),亦称为解痉平喘药。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注意这里不是长效的,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 糖皮质激素 分为吸入型、口服和静脉用药。 ①吸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由于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环索奈德、莫米松等。通常需规律吸入1-2周以上方能起效。 ②口服:常用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用于吸入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强治疗的患者。不主张长期口服激素用于维持哮喘控制的治疗。 ③静脉: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静脉给予激素。可选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因在体内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多,宜慎用。无激素依赖倾向者,可在短期(3-5天)内停药;有激素依赖倾向者应适当延长给药时间,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然后改口服和吸入剂维持。 β2受体激动剂:

分为SABA(维持4-6小时)和LABA(维持10-12小时)。LABA又可分为快速起效(数分钟起效)和缓慢起效(30分钟起效)两种。 ①SABA: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有吸入、口服、静脉三种制剂,首选吸入给药。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和特步他林。SABA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 ②LABA:与ICS联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常用的LABA有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特别注意LABA(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等)不能单独用于哮喘的治疗。 LABA(β2受体激动剂和)+ICS(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药物。 ①福莫特罗+布地奈德(信必可都保);在吸入后1~3分钟内起效,单剂量可维持12小时。 ②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30分钟起效,单剂量可维持12小时。 白三烯(LT)调节剂 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是目前除ICS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可作为轻度哮喘ICS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联合治疗用药,尤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和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孟鲁斯特(顺尔宁)和扎鲁斯特。 茶碱类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拮抗腺苷受体。增强呼吸机的力量以及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等,从而起到舒张志气管和气道抗炎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之一。安全有效浓度:6-15μg/mL。 抗胆碱药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篇一: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上海长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专业 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呼吸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 哮喘是一种由多基因参与的异质性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据估计,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有3亿之多,对整个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很大 的负担。正因为如此,全球相关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对哮喘也投入 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1993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联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专家,制定并发表了哮喘工作报告,即“哮喘预防和治疗的全球策略”,也即后来著名的“全球哮喘防治创义”(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中国学者也据此创义而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哮喘诊治指南。 一、控制性药物 1. 吸入性皮质激素(ics) ics是最有效的哮喘抗炎药物,可减少哮喘的症状,提高肺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或恶化频率。但ics并不能治愈哮喘,当中断吸入后,约25%哮喘患者在6个月内遭遇哮喘的急性发作。临床用于治疗哮喘的ics有多种,根据治疗的需要,将ics的剂量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表1列出了常用不同ics及其剂量类型。 表1 成人哮喘治疗的低、中和高剂量ics(ug/d) 吸入皮质激素 低剂量 中剂量 高剂量 二丙酸倍氯米松(cfc) 200-500 500-1000 1000 丙酸倍氯米松(hfa) 100-200 200-400 400 布地奈德(干粉剂) 200-400

400-800 800 环索奈德(hfa) 80-160 160-320 320 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 100-250 250-500 500 丙酸氟替卡松(hfa) 100-250 250-500 500 糠算莫米松 110-220 220-440 440 曲安奈德 400-1000 1000-2000 2000 ics的临床副作用较少,程度也较轻。常见者有咽部真菌感染,声音嘶哑等。吸入药物后及时漱口可减少这些副作用发生。 2. ics/laba 在ics/laba混合制剂上市之前,未能获得良好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 常常需在应用ics的同时加用其他控制性药物,如laba。现如今, ics/laba混合剂型业已成为临床哮喘治疗的主导药物。应用这样的混合制剂可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住院率。同时,可减少ics剂量,减少临床副作用发生。目前市场上ics/laba混合 制剂有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糠酸氟替卡松 /vilanterol trifenoate(每日1次)、丙酸氟替卡松/福莫特罗、丙酸氟 替卡松/沙美特罗和莫米松/福莫特罗等。近期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还有 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3.白三烯调节剂 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普仑 司特、扎鲁斯特)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齐留通)。这类药物有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