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并学会解答方法。

2.能够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式题。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及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对连加、连减的意义的初步理解

教学准备:磁化黑板、小圆片,每个学生1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出示与本节课有关的口算

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的都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自己描述运南瓜的过程?

师引导:小红小第1次运来4个南瓜,第2次运来2个南瓜,接着小红又运来一个南瓜。一共有几个南瓜?

2.指生列式解答,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

运算顺序。

3.学生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并说说运南瓜的过程。

4.找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运南瓜的过程。

板书:4+2+1=7

观察今天学的加法算式与以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像这样3个数相加叫做连加。

5.引导:小妹妹在摘丝瓜,原来藤架上有8根丝瓜,第1次摘了3根,第2次摘了1根。藤架上还剩几根丝瓜?

指生列式解答,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运算顺序。

板书:8-3-1=4

观察今天学的减法算式与以前学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2个数叫做连减。

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想象做做72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班内交流说想法。

2.完成想象做做72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做,班内交流说想法。

3.完成想象做做72页的第3题

指生说图意,再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学习收获?

板书:连加连减

4+2+1=7 8-3-1=4

教学反思: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正是我们当前改革所要追求的课堂。在执教时,我引导学生依据画面发现问题,接着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一共有几个南瓜”?孩子们在解答时,列出了两个算式,一种是4+3=7? 另一种是1+2+4=7,这时有的学生反对第二个算式,这时我对孩子们说:到底谁说的对呢?咱们可得想办法证明一下。现在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吗?一个孩子一边拿着书,一边讲。另一个孩子也不示弱,大家你挣我抢,讨论的好不热闹。听完孩子们的交流。我问:现在咱们可得好好分析一下,到底谁算的对呢?此时,持有反对意见的同学不再坚持,反而也同意了这种方法。问了一下原因,原来不明白的同学现在终于明白了这部分同学的想法,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我的课堂中数不胜数。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原来给孩子一个说的机会,一个表达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在探索怎样连加计算规则时,我还

是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互相交流、研究,最终孩子们归纳总结出了计算连加时的规律。千万不要小觑我们的孩子,只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就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由此我感到,在课堂中我们给孩子们一个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多么重要,试想,如果简单地用对与错来评判学生,以常理来推断学生的想法,就会扼杀一个孩子的灵动的思维,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多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在碰撞中就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只要热情地鼓励孩子,真正地赏识孩子,就能看到孩子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孩子发出内心深处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