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

XXX电力公司

2004年9月

目录

1.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2.变压器及电抗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3.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4.电容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5.互感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6,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7.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试验作业指导书(试行)8.开关设备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9.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10.套管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避雷器交接或预试工作。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气设备试验规程》

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1.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

1 高压直流发生器1台7 绝缘板1块

2 泄漏电流测试仪1套8 温湿度计1个

3 工频升压设备1只9 小线箱(各种小线夹及短线1个

4 兆欧表(2500V)1只10 常用工具1套

5 放电计数器测试棒1套11 常用仪表(电压表、万用表)1套

6 电源盘及刀闸板2副12 前次试验报告1本2.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

1 高压直流发生器1台7 温湿度计1个

2 工频升压设备1套8 小线箱(各种小线夹及短线1个

3 兆欧表(2500V)1只9 常用工具1套

4 放电计数器测试棒1只10 常用仪表(电压表、万用表)1套

5 电源盘及刀闸板1套11 前次试验报告1本

6 绝缘板1块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35kV及以下的用2500V兆欧表;对35kV及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低压的用500V兆欧表测量。

1.4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图1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1.4.2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连接线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1.4.4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

1.4.5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1.4.6 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1.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1.5.1试品温度一般应在10~40℃之间。

1.5.2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固定换算公式。

温度换算系数最好以实测决定。例如正常状态下,当设备自运行中停下,在自行冷却过程中,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绝缘电阻值,从而求出其温度换算系数。

1.6测量结果的判断

FS(PBⅡ,LX)型交接时>2500MΩ,运行中>2000 MΩ;FZ(PBC,LD)、FCZ和FCD 型等有分流电阻的避雷器,主要应与前一次或同一型式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氧化锌避雷器35kV以上不小于2500 MΩ,35kV及以下不小于1000 MΩ。底座绝缘电阻不小于100 MΩ。

2.电导电流和直流1mA下的电压U1mA的测量

2.1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是检查避雷器并联是否受潮、劣化、断裂,以及同相各元件的α系数是否相配;对无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则要求测量直流1mA下的电压及75%该电压下的泄漏电流。

2.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2.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高压直流发生器、微安表

2.4测量步骤

2.4.1避雷器地端接地,高压直流发生器输出端通过微安表与避雷器引线端相连,如图2所示。

图2 避雷器泄漏电流测试接线图

2.4.2首先检查升压旋纽是否回零,然后合上刀闸,打开操作电源,逐步平稳升压,升压时严格监视泄漏电流,当要到1mA时,缓慢调节升压按钮,使泄漏电流达到1mA,此时马上读取电压,然后降压至该电压的75%,再读取此时的泄漏电流。

对被试设备和高压发生器放电。

2.4.4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2.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对不同温度下测量的普通阀型或磁吹型避雷器电导电流进行比较时,需要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温度。经验指出,温度每升高10℃,电流增大3%~5%,可参照换算。 2.6测量结果的判断

2.6.1对不同温度下测量的普通阀型或磁吹型避雷器电导电流进行比较时,需要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温度。经验指出,温度每升高10℃,电流增大3%~5%,可参照换算。

额定电压(千伏) 3 6 10 直流试验电压(千伏) 4 7 11 泄漏电流(微安)

≤10

≤10

≤10

2.6.2 FZ (PBC ,LD )型有分流电阻的避雷器的各元件直流试验电压和电导电流标准及同相各节间非线性系数差值,同相各节电导电流最大相差值(%)标准如下: (20℃时)

元件额定电压(千伏) 3 6 10 15 20 30 直流试验电压(千伏) U 2 8 10 12 U 1 4 6 10 16 20 24 U 2时电 导电流 (微安)

上限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下限 交接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运行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同相各节间电导电流最大相差 %

25

30

同相各节间非线性系数α的差值,交接时不应大于0.04运行中不大于0.05

电导电流最大相差 (%)=

%100Im Im Im ?-ax

in

ax

α=lg

2

1

U U ∕lg 21I I

I 1、I 2分别为电压U 1、U 2时测得的电导电流 Δα=α1-α2

2.6.3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标准如下:

U 1mA 值与初始值或与制造厂给定值相比较,变化应不大于±5%,0.75U 1mA 下的泄漏电流不

3.测量工频放电电压

3.1试验目的

测量工频放电电压,是FS避雷器和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必做项目,其试验的目的,是检查间隙的放电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3.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3.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电压表、电流表、调压器、试验变压器

3.4测量步骤

3.4.1工频放电试验接线与一般工频耐压试验接线相同,接线如图3所示。

3.4.2试验电压的波形应为正弦波,为消除高次谐波的影响,必要时调压器的电源取线电压或在试验变压器低压侧加滤波回路。对有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在被试避雷器下端串接电流表,用来判别间隙是否放电动作。

3.4.3图3中的保护电阻器R,是用来限制避雷器放电时的短路电流的。对不带并联电阻的FS型避雷器,一般取0.1~0.5Ω/V,保护电阻不宜取得太大,否则间隙中建立不起电弧,使、测得的工频放电电压偏高。

3.4.4有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由于阀片的电阻值较大,放电电流较小,过流跳闸继电器应调整得灵敏些。调整保护电阻器,将放电电流控制在0.05~0.2A之间,放电后在0.2S内切断电源。

3.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试验时,升压不能太快,以免电压表由于机械惯性作用读不准。应读取避雷器击穿时电压下降前的最高电压值,作为避雷器的放电电压。一般一只避雷器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工频放电电压。

FS(PBⅡ,LX)型的工频放电电压在下列范围内:

额定电压(千伏) 3 6 10

放电电压(千伏)新装及大修后9~11 16~19 26~31 运行中8~12 15~21 23~33

4.测量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露电流

4.1试验目的

监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判断是否出现故障保障避雷器的安全运行。

4.2该项目适用范围

1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试验。

4.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泄漏电流测试仪

4.4测量步骤

按照测试仪器接线方法,正确连接试验接线,一人接,一人检查,接线检查完毕后,进行交流泄漏电流的测试。

4.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由于是在运行中测量避雷器的泄露电流,因此应注意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监护人应提高警惕。

4.6测量结果的判断

测量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阻性电流或功率损耗,测量值与初始值比较,有明显变化时应加强监测,当阻性电流增加1倍时,应停电检查。

5.测量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

5.1试验目的

工频参考电压是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明阀片的伏安特性曲线饱和点的位置。运行一定时期后,工频参考电压的变化能直接反映避雷器的老化、变质程度。5.2该项目适用范围

35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试验。

5.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电压表、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交流泄漏电流测试仪器

5.4测量原理接线图

如图4接好试验接线,然后逐步升压使测得的工频泄漏电流等于工频参考电流,此时读取输

5.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应在20±15℃,测量应每节单独进行,整相避雷器有一节不合格,应更换该节避雷器(或整相更换),使该相避雷器合格

5.6测量结果的判断

判断的标准是与初始值和历次测量值比较,当有明显降低时就应对避雷器加强监视,110kV 及以上的避雷器,参考电压降低超过10%时,应查明原因,若确系老化造成的,宜退出运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工频放电电压应符合GB11032或制造厂规定。

6.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

6.1试验目的

检查放电计数器是否正常工作。

6.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6.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放电计数器测试棒

6.4测量步骤

6.4.1 将测试棒的接地引线夹在计数器的接地端。

6.4.2 然后打开电源,等待几秒钟后,测试棒高压输出端迅速接触计数器与避雷器连接体,同时观察计数器是否动作。

6.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测试3~5次,均应正常动作,测试后计数器指示应调到“0”。

6.6测量结果的判断

观察计数器是否能正常动作。

变压器及电抗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一.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交接、大修和预防性试验。

二.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91《电气设备交接及安装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设备试验规程》

三. 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

1 QJ42型单臂、QJ44型双臂电桥或直

流电阻测试仪

1套8

倍频电源车、补偿电抗、局部放

电测量系统

1套

2 2500—5000V手动或电动兆欧表1块9 TDT型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1套

3 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球隙、分压

器、水阻等。

1套10

万用表、直流毫伏表、相位表、

电压表、电流表、瓦特表、

若干

4 直流发生器、微安表1套11 有载分接开关特性测试仪1套

5 调压器、升压变压器,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1套12

电源线和试验接线、常用工具、

干电池

若干

6 自动介损测试仪或QS1型西林电桥1套13 绝缘杆、安全带、安全帽若干

7 QJ35型变比电桥或变比测试仪1套14 温湿度计1只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

1 QJ42型单臂、QJ44型双臂电桥或直

流电阻测试仪

1套 6 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若干

2 2500—5000V手动或电动兆欧表1块7 有载分接开关特性测试仪1套

3 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球隙、分压

器、水阻等。(6-10KV站变时需要)

1套8

电源线和试验接线、常用工具、

干电池

若干

4 直流发生器、微安表1套9 绝缘杆、安全带、安全帽若干

5 自动介损测试仪或QS1型西林电桥1套10 温湿度计1只

四. 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1.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

1.1 试验目的

检查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分接开关的各个位置接触是否良好以及分接开关的实际位置与指示位置是否相符;引出线有无断裂;多股导线并绕的绕组是否有断股的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大修、预试、无载调压变压器改变分接位置后、故障后;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QJ42型单臂、QJ44型双臂电桥或直流电阻测试仪;

1.4试验方法

1.4.1电流电压表法

电流电压表法有称电压降法。电压降法的测量原理是在被测量绕组中通以直流电流,因而在绕组的电阻上产生电压降,测量出通过绕组的电流及绕组上的电压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计算出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接线如图所示。

图1-1电流电压表法测量直流电阻原理图

(a)测量大电阻(b)测量小电阻

测量时,应先接通电流回路,待测量回路的电流稳定后再合开关S2,接入电压表。当测量结束,切断电源之前,应先断S2,后断S1,以免感应电动势损坏电压表。测量用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电流表应选用内阻小的电压表应尽量选内阻大的4位高精度数字万用表。当试验采用恒流源,数字式万用表内阻又很大时,一般来讲,都可使用图1-1(b)的接线测量。

根据欧姆定律,由式(1-1)即可计算出被测电阻的直流电阻值。

R X=U/I (1-1)

R X——被测电阻(Ω)

U——被测电阻两端电压降(V);

I——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A)。

电流表的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并应尽量地短,且接触良好,以减小引线和接触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当测量电感量大的电阻时,要有足够的充电时间。

1.4.2平衡电桥法

应用电桥平衡的原理测量绕组直流电阻的方法成为电桥法。常用的直流电桥有单臂电桥与双臂电桥两种。

单臂电桥常用于测量1Ω以上的电阻,双臂电桥适宜测量准确度要求高的小电阻。

双臂电桥的测量步骤如下:

测量前,首先调节电桥检流计机械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接通测量仪器电源,具有放大器的检流计应操作调节电桥电气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

引出的接线更靠近被测电阻。

测量前首先估计被测电阻的数值,并按估计的电阻值选择电桥的标准电阻R N和适当的倍率进行测量,使“比较臂”可调电阻各档充分被利用,以提高读数的精度。测量时,先接通电流回路,待电流达到稳定值时,接通检流计。调节读数臂阻值使检流计指零。被测电阻按式(1-2)计算

被测电阻=倍率×读数臂指示(1-2)如果需要外接电源,则电源应根据电桥要求选取,一般电压为2~4V,接线不仅要注意极性正确,而且要接牢靠,以免脱落致使电桥不平衡而损坏检流计。

测量结束时,应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源,以免在测量具有电感的直流电阻时其自感电动势损坏检流计。选择标准电阻时,应尽量使其阻值与被测电阻在同一数量级,最好满足下列关系式(1-2)

0.1R X<R N<10 R X(1-3)

1.4.3微机辅助测量法

计算机辅助测量(数字式直流电阻测量仪)用于直流电阻测量,尤其是测量带有电感的线圈电阻,整个测试过程由单片机控制,自动完成自检、过渡过程判断、数据采集及分析,它与传统的电桥测试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消除认为测量误差等优点。使用的数字式直流电阻测量仪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测量值;

(l)恒流源的纹波系数要小于0.1%(电阻负载下测量)。

(2)测量数据要在回路达到稳态时候读取,测量电阻值应在5min内测值变化不大于0.5%。(3)测量软件要求为近期数据均方根处理,不能用全事件平均处理。

1.5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1.5.1 1.6MV 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1.5.2 1.6MV A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1.5.3 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1.5.4 三相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焊接不良,三角形连接绕组其中一相断线,套管的导电杆与绕组连接处接触不良,绕组匝间短路,导线断裂及断股等。

1.6 注意事项

1.6.1不同温度下的电阻换算公式:R2=R1(T+t2)/(T+t1)式中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时的电阻值,T为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1.6.2 测试应按照仪器或电桥的操作要求进行。

1.6.3 连接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长度相同,接触必须良好(用单臂电桥时应减去引线电阻)。

1.6.4 准确测量绕组的平均温度。

1.6.5 测量应有足够的充电时间,以保证测量准确;变压器容量较大时,可加大充电电流,以缩短充电时间。

1.6.6如电阻相间差在出厂时已超过规定,制造厂已说明了造成偏差的原因,则按标准要求执行。

2. 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和)极化指数及铁芯的绝缘电阻

2.1 试验目的

测量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是检查其绝缘状态最简便的辅助方法。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能有效发现绝缘受潮及局部缺陷,如瓷件破裂,引出线接地等。

2.2该项目适用范围

2.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2500—5000V手动或电动兆欧表

2.4试验方法

2.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并将其接地放电。此项操作应利用绝缘工具(如绝缘棒、绝缘钳等)进行,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放电导线。

2.4.2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表面的污垢,必要时可先用汽油或其他适当的去垢剂洗净套管表面的积污。

2.4.3将兆欧表放置平稳,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此时兆欧表的指针应指“∞”,再用导线短接兆欧表的“火线”与“地线”端头,其指针应指零(瞬间低速旋转以免损坏兆欧表)。然后将被试品的接地端接于兆欧表的接地端头“E”上,测量端接于兆欧表的火线端头“L”上。如遇被试品表面的泄漏电流较大时,或对重要的被试品,如发电机、变压器等,为避免表面泄漏的影响,必须加以屏蔽。屏蔽线应接在兆欧表的屏蔽端头“G”上。接好线后,火线暂时不接被试品,驱动兆欧表至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火线接至被试品。

2.4.4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

2.4.5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时,先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待指针指“∞”时,用绝缘工具将火线立即接至被试品上,同时记录时间,分别读取15S和60S或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

2.4.6读取绝缘电阻值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的火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以免被试品的电容在测量时所充的电荷经兆欧表放电而损坏兆欧表,这一点在测试大容量设备时更要注意。此外,也可在火线端至被试品之间串人一只二极管,其正端与兆欧表的火线相接,这样就不必先断开火线,也能有效地保护兆欧表。

2.4.7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可在被试品表面加等电位屏蔽。此时在接线上要注意,被试品上的屏蔽环应接近加压的火线而远离接地部分,减少屏蔽对地的表面泄漏,以免造成兆欧表过载。屏蔽环可用保险丝或软铜线紧缠几圈而成。

2.4.8测得的绝缘电阻值过低时,应进行解体试验,查明绝缘不良部位

2.5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1)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2)吸收比(10~30℃范围)不低于1.3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5;

(3)绝缘电阻在耐压后不得低于耐压前的70%;

(4)于历年数值比较一般不低于70%。

测量铁芯绝缘电阻的标准:

(1)与以前测试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一般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50MΩ;

(2)运行中铁芯接地电流一般不大于0.1A;

(3)夹件引出接地的可单独对夹件进行测量。

2.6注意事项

2.6.1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可按下式换算R2=R1×1.5(t1- t2)/10R1、R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绝缘电阻。

2.6.2测量时依次测量各线圈对地及线圈间的绝缘电阻,被试线圈引线端短接,非被试线圈引线端短路接地,测量前被试线圈应充分放电;测量在交流耐压前后进行。

2.6.3变压器应在充油后静置5小时以上,8000kV A以上的应静置20小时以上才能测量。2.6.4吸收比指在同一次试验中,60S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极化指数指10分钟与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220kV、120000kV A及以上变压器需测极化指数。

2.6.5测量时应注意套管表面的清洁及温度、湿度的影响。

3. 绕组的tg δ及其电容量

3.1 试验目的

测量tg δ是一种使用较多而且对判断绝缘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测量tg δ可以反映出绝缘的一系列缺陷,如绝缘受潮、油或浸渍物脏污或劣化变质,绝缘中有气隙发生放电等。 3.2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大修、预试、必要时。(35KV 及以上,10KV 容量大于1600KV A ) 3.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自动介损测试仪、QS1型西林电桥 3.4试验方法

3.4.1 QS1型西林电桥 3.4.1.1技术特性

QS1型电桥的额定工作电压为10kV ,tg δ测量范围是0.5%~60%,试品电容Cx 是30pF ~0.4μF (当C N 为50pF 时)。该电桥的测量误差是:tg δ=0.5%~3%时,绝对误差不大于±0.3%;tg δ=3%一60%时,相对误差不大于±10%。被试品电容量C X 的测量误差不大于±5%。如果工作电压高于10kV ,通常只能采用正接线法并配用相应电压的标准电容器。电桥也可降低电压使用,但灵敏度下降,这时为了保持灵敏度,可相应增加C N 的电容量(例如并联或更换标准电容器)。 3.4.1.2接线方式

1.正接线法。所谓正接线就是正常接线,如图3-1所示。 在正接线时,桥体处于低压,操作安全方便。因不受被试品对地寄生电容的影响,测量准确。但这时要求被试品两极均能对地绝缘(如电容式套管、耦合电容器等),由于现场设备外壳几乎都是固定接地的,故正接线的采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2.反接线法。反接线适用于被试品一极接地的情况,故在

现场应用较广,如图3-2所示。这时的高、低电压端恰与正接

线相反,D 点接往高压而C 点接地,因而称为反接线。在反接线时,电桥体内各桥臂及部件处于高电位,所以在面板上的各种操作都是通过绝缘柱传动的。此时,被试品高压电极连同引线的对地寄生电容将与被试品电容Cx 并联而造成测量误差,尤其是Cx 值较小时更为显著。

3、对角接线。当被试品一极接地而电桥又没有足够绝缘强度进行反接线测量时,可采用对角接线,如图3-3所示。在对角接线时,由于试验变压器高压绕组引出线回路与设备对地(包括对低压绕组)的全部寄生电

容均与Cx 并联,给测量结

果带来很大误差。因此要进

行两次测量,一次不接被试

图3-1西林电桥原理图

图3-2QS1电桥全部原理接线图

tg δ=(C 2 tg δ2-C 1 tg δ1)/(C 2-C 1) (3-1)

C X =(C 2-C 1) (3-2) 式中 tg δ1——未接人被试品时的测得值; tg δ2——接人被试品后的测得值; C 1——未接人被试品时测得的电容; C 2——接人被试品后测得的电容。 这种接线只有在被试品电容远大于寄生电容时才宜采用。用QSI 型电桥作对角线测量时,还需将电桥后背板引线插头座拆开,将

D 点(即图3-3中

E 点)的输出线屏蔽与接地线断开,以免E 点与地接通将R 3短路。此外,在电桥内装有一套低压电源和标准电容器,供低压测量用,通常

用来测量压(100V )大容量电容器的特性。

当标准电容C N =0.001μF 时,试品电容 Cx

的范围是300pF ~10μF ;当C N =0.01μF 时,

C X 的范围是3000pF ~100μF 。tg δ的测量

精度与高压测量法相同,Cx 的误差应不大于±5%。

3.4.2数字式自动介损测量仪

数字式介损测量仪的基本原理为矢量电压法。数字式介损型测量仪为一体化设计结构,内置高压试验电源和BR26型标准电容器,能够自动测量电气设备的电容量及介质损耗等参数,并具备先进的于扰自动抑制功能,即使在强烈电磁干扰环境下也能进行精确测量。电通过软件设置,能自动施加 10、5kV 或2kV 测试电压,并具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能由外接调压器供电,可实现试验电压在l ~10kV 范围内的任意调节。当现场干扰特别严重时,可配置45~60H Z 异频调压电源,使其能在强电场干扰下准确测量。

数字式自动介损测量仪为一体化设计结构,使用时把试验电源输出端用专用高压双屏蔽电缆 滞插头及接线挂钩)与试品的高电位端相连、把测量输人端(分为“不接地试品” 和“接地试品”两个输人端)用专用低压屏蔽电缆与试品的低电位端相连,即可实现对不接地试品或接地试品(以及具有保护的接地试品)的电容量及介质损耗值进行测量。

在测量接地试品时,接线原理见图3-4(b ),它与常用的闭型电桥反接测量方式有所不同,现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如图3-5所示)为例,说明具体的接线方式。

测量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的电容C H -L 时,按照图3-5(a)所示方式连接试验回路,低压测量信号I X 应与测试仪的“不接地试品”输入端相连,即相当于使用QS1型电桥的正接测试方式。

测量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地的电容C H -L +C H -G 时,应按照图3-5(b)所示方式连接试验回路,低压测量信号Ix 应与测试仪的“接地试品”输人端相连,,即相当于使用QS1型电桥的反接测试方式。

图3-3对角线接线原理图 C ‘X ——高压端寄生电容 C ‘

3——低压端寄生电容

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 (试行稿)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内容及格式..................................... 变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变电运行巡视指导书...........................................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线路运行巡视指导书...........................................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 7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文本要求....................................... 8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附录A: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附录B:×××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定置图及围栏图.............................................................. 附录C:×××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流程图....... 附录D:×××变电站巡视路线图.................................

6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重大编号: □一般 6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制:管吉聪 审核: 审批:

目录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 互感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 真空断路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8)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3)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LNG接收站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工作。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及公司相关安 全规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3.作业前需按照技术交底规定进行交底,见表附录2 4.作业过程及管控见表附录1:青岛LNG电动机小修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采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 1.4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 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图 1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1.4.2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连接线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1.4.4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1.4.5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1.4.6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1.4.7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1.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1.5.1试品温度一般应在10℃~40℃之间。 1.5.2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固定换算公式。温度换算系数最好以实测决定。例如正常状态下,当设备自运行中停下,在自行冷却过程中,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绝缘电阻值,从而求出其温度换算系数。 1.6测量结果的判断 氧化锌避雷器35kV 以上不小于2500 MΩ,35kV 及以下不小于1000M Ω。底座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 Ω。

岗位安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模板

XXXXXXXX公司 XX岗位安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XX-XXX-01 部门:XXX部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版本:A/1

修订记录 日期修改内容修订日期修订人审核人

XX岗位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为杜绝安全事故、保证安全生产,您需要: 一、严禁违反或简化操作程序工作; 二、严禁在非吸烟区吸烟; 三、严禁把通行证借给朋友、同事使用; …… (此页内容要根据岗位特点将需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描述)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明确XX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规范XX岗位的作业程序,防止因考虑不周或随意简化工作流程而出现安全漏洞,确保运行正常,特制定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XX岗位的作业程序和工作标准。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XX部XX岗位。 三.引用文件 此处需将本岗位所涉及的民航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一一列明,如规章中涉及本岗位的内容较少,需列明所涉及规章的章节号。

第二章岗位说明 岗位作业名称 所在部门 主要职责与工作任务 主要工作权限 工作协作关系内部协调 外部协调 任职资格学历要求 能力要求 职称/技能要求工作年限、职业资格证等其他要求 第三章作业程序及标准一.作业前准备 1. 作业人员要求

序号内容 1 人员精神饱满,无妨碍工作病症 2 上岗证齐全有效,并具有操作权限 3 人员证件在有效期内 4 着装符合规定 此处要求各岗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作业前人员需准备的内容列明。 2. 作业前准备 每日班组长负责召开班前会。 序号准备内容 1 提前到达岗位 2 办理交接班手续 3 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登录设备操作系统 4 检查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刷卡上岗 此处要求各岗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作业前人员需准备的内容列明,包括对作业所使用设备的检查。 二.实施作业 1.X光机操作作业 1.1流程图

10kV电气试验方案

电气试验施工方案 令狐采学 一、总则: 1、严格执行电气试验规程规定。 2、每个试验项目分试验前试验方法的分析、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试验后的结论审核。 3、对于重要试验项目,制定可行的试验方案和备用试验方案。 4、对于危险系数高的实验项目现场查勘后进行危险点分析、总结,列举出应对措施。 二、电气试验执行规程: 10KV变电站电气设备高压试验执行规程

三、试验项目分析 1、试验过程对电气试验质量控制,试验方法控制 (1)、电气试验质量的控制:试验人员的资质的审核必须达到要求,试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2)、电气试验方法控制:明确每个电气设备的检测项目,严格按照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 2、试验结论: 试验结论严格按照《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执行,由高压试验专责审核签字。 四、危险点系数高的分析: 1、接地线装设不牢靠、接地点不明确、假接地。 (一)、危险点:烧坏试验设备、影响测量数据。控制措施:实行专人接地、专人检查。对接地点不明确的必须要现场

施工项目负责人进行确认方可进行。 (二)、危险点:对被试品的损坏。控制措施:试验前对被试品全面了解,接地情况需要现场施工负责人确认。 (三)、危险点:试验为完成地线拆除。控制措施:试验完成后由试验负责人拆除接地线,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拆除接地线。 2、耐压试验电压高,现场施工人员多,现场试验员多。 危险点:现场耐压试验电压高、人员多,现场试验员多,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控制措施:杜绝非试验人员参与高压试验。耐压试验区域广选择施工人员撤出后再进行升压。现场所有的试验人员在耐压时由试验负责人统一指挥。 3、现场试验需要拆除接线,接线回复状况;现场进行情况。 危险点:PT、CT二次线的接线不明确试验时烧坏设备,PT、CT试验拆除未回复和短接线未拆除投运时设备烧坏。控制措施:CT的一次耐压和绝缘试验时二次接线由专人的试验人员进行检查,每组二次线圈短接接地;完成后由总负责人进行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耐压。对PT试验时短接的二次接线,试验完成后由试验人员拆除,最后由试验负责人检查后方可密封绕组盖板。 4、容性被试品试验后未进行放电。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1、本指导书适用于1kV及以上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 50150-91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注: 如果使用直流高压发生器一套时,也可不需2~7所列设备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基本要求 1.1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加压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且电缆的另一端已派专人看守后,方可进行。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摇测电缆绝缘电阻时,测量完毕,仍然要摇动摇表,使其保持转速,待引线与被试品分开后,才能停止摇动,以防止由于试品电容积聚的电荷反放电损坏兆欧表。 1.4 变更接线或绝缘电阻试验以及直流耐压结束后应对电缆彻底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短路接地。 1.5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表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 工作票制度; b. 工作许可制度; c. 工作监护制度; d.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3 电气试验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作不得少于两人。 五.试验项目及要求 1绝缘电阻测量 1.1测量目的 通过对主绝缘绝缘电阻的测试可初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老化、脏污及局部缺陷,并可检查由耐压试验检出的缺陷的性质。对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而言,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1、本指导书在本公司业务范围内适用。 2、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基本要求 1.1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做好安全围栏悬挂标示牌。 1.2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加压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且电缆的另一端已派专人看守后,方可进行。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变更接线或绝缘电阻试验以及直流耐压结束后应对电缆彻底放电,并将 升压设备短路接地。 1.4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a工作票制度; b、工作许可制度; c、工作监护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1.doc

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 1 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生产作业人员行为和各专业生产流程,真正实现生产现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建立常态的标准化作业管理和考核机制,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输电设备运行、检修、技改和试验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工区所属班组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是指工区对电网输电设备运行、检修、技改和试验等现场生产作业的全过程为主要内容,按照工区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订作业程序和工艺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本制度所称的全过程控制是指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 的操作,按照电力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对电力生产现场的作业活动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程序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本制度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指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

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对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起指导作用,并作为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平时学习和生产培训主要教材。 第二章标准化作业的管理部门及职责第四条南电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和工区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标准化作业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输电设备运行、检修和试验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负责拟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 第五条南电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标准化作业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监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质量。 第六条南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分期分批,分专业对各级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组织工作。 第七条南电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和工区生技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归口管理,指导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全过程管理,组织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查。 第八条南电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工区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相应的生产技术部门共同审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负责监督本单位生产一线人员的培训质量。 第九条南电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指导员工制定个人学习培训计划,并检查落实。 第三章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

附件 供电公司 农电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范本 二〇〇八年十月

目录 110kV变电站作业类: 110kV变电站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5) 110kV变电站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5) 110kV主变高压试验作业指导卡 (26) 110kV开关大修作业指导卡 (32) 110kV开关安装作业指导卡 (39) 110kV主变大修作业指导卡 (46) 110kV电流互感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53) 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试验作业指导卡 (59) 110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微机) (63) 110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继电器) (70) 110kV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检修作业指导卡 (76) 110kV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卡 (80) 110kV变电站清扫作业指导卡 (84) 110KV输电线路作业类: 110KV线路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93) 110KV线路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00) 110KV停电更换绝缘子作业指导卡 (105) 110KV电杆组立作业指导卡 (110) 110KV铁塔组立作业指导卡 (115) 110KV线路检修作业指导卡 (121)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128) 110KV 输电线路砍伐树木作业指导卡 (133) 110KV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卡 (137) 11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卡 (141) 110KV电力电缆敷设(更换)作业指导卡 (145)

110KV电力电缆试验、核相作业指导卡 (151) 110KV线路清扫作业指导卡 (156) 35KV变电站作业类: 35kv变电站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164) 35kv变电站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74) 35kv主变高压试验作业指导卡 (185) 35kv开关大修作业指导卡 (191) 35kv开关安装作业指导卡 (198) 35kv主变大修作业指导卡 (205) 35kv电流互感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212) 35kv站用变压器的安装作业指导卡 (218) 35kv变电站接地电阻试验作业指导卡 (224) 35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微机) (228) 35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继电器) (235) 35kv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检修作业指导卡 (241) 35kv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卡 (245) 35kv变电站清扫作业指导卡 (249) 35KV输电线路作业类: 35KV线路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258) 35KV线路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265) 35kv停电更换绝缘子作业指导卡 (270) 35kv电杆组立作业指导卡 (275) 35kv铁塔组立作业指导卡 (280) 35kv线路检修作业指导卡 (286) 35kv线路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293) 35kv 输电线路砍伐树木作业指导卡 (298) 35kv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卡 (302) 35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卡 (306)

母线电气试验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母线电气试验作业。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1.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DL/408—1991《电力安全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3.GB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试验仪器、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交接、大修后及预试时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交接、大修后及预试时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序号 1 2 3 4 5 6 7 8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2500V/5000V 兆欧表交流耐压成套装置温度表湿度表带有屏蔽层 的测量导线铜导线试验导线放电棒数量 1块 1台 1块 1块 1根若干若干 1根序号 8 9 10 11 12 13 14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双极刀闸干湿温度计电源盘平口螺丝刀梅花螺丝刀计算器试验原 始记录数量 1付 1只 1只 1把 1把 1只 1本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基本要求 1.1 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派专人看守。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

护并呼唱。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1 表 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 10 及以下 20-35 安全距离(m) 0.70 1.00 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 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2.1.1 工作票制度; 2.1.2 工作许可制度; 2.1.3 工作监护制度; 2.1.4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2.2 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3 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 绝缘电阻测量 1.1 测量目的检测母线支撑绝缘子、穿柜绝缘套管及连接母线的穿墙套管的绝缘水平,发现影响绝缘的异物、绝缘受潮和脏污、绝缘击穿和严重热老化等缺陷。 1.2 该项目的适用范围交接时、大修后及预防性试验时进行(封闭母线只在交接时及大修后进行)。 1.3 试验时使用的仪表采用 2500V/5000V 兆欧表 1.4 测量步骤 1.4.1 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并将其接地放电。 1.4.2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檫去被试品表面的污垢,必要时可先用汽油或其他适

电气试验流程图

电气试验流程图 1、设备停电并验电、放电 设备停电并对被试验设备进行验电、放电是在现场工作时为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必须履行的步骤。设备停电验电、放电,需得到运行值班人员许可后才能开始工作。 2、对被试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内容包括:瓷件有无破损、充油设备是否缺油、与被试设备连接线是否全部拆除、设备本身有无异常现象等。 3、抄写被试设备铭牌数据 凡试验每一台设备,必须将设备铭牌数据完整地抄录下来,这是试验的需要,也是填写试验报告、建立试验台账的需要。 4、记录环境状况并填写试验日期 环境状况包括天气状况、环境温度、设备温度及大气气压等,以便将试验数据换算到标准条件下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填写试验日期。 5、准备好放电接地线 准备好对设备进行放电的接地线,接地线应牢固可靠,保证一定的截面积,一端与接地体相连,另一端与干燥的接地棒相连。 6、连接好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 根据试验项目,按照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连接好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合理整齐地布置现场。试验器具应处于试验人员视线之内,并在允许范围内尽量靠近被试品。 7、连接试验电源 根据试验项目,确定试验电源。将电源线与刀开关连接好,并将刀开关打开。8、检查试验接线是否正确 试验接线应由试验工作负责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有:接线是否正确,试验导线连接处是否牢靠,试验设备及仪器是否在起始位置,仪表是否已调到零位等。9、布设围栏、挂标示牌 在被试设备及试验设备周围应装设封闭遮栏或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标示牌字应朝外,要有专人看守,以防其他人员进入试验区。如被试品两端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也应派人看守。 10、进行试验 试验操作时,应由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作记录,填写好试验项目及测量的数据。操作者的活动范围应满足与带电部位的最小安全净距。试验时,应随时注意试验数据,做好降压、限流或断电准备,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断电。电源确已断开后,进行接地放电、检查设备、分析异常,然后再确定是否继续进行试验。若试验正常,试验完毕应初步分析试验数据,记录试验原始数据。 11、放电 试验结束后,应先断开试验电源,然后对被试设备进行放电,再拆除与试验设备连接的导线。 12、拆除电源线及试验设备 先拆电源线,后拆试验设备。把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整理好,清理好现场。 13、拆除围栏 取下标示牌,将遮栏或围栏拆除并整理好,连同试验设备一起放好。 14、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向工作许可人报告工作终结,并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字。 15、制作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由试验人员制作,需要进行计算的应算出结果。根据试验报告,对照试验标准,作出结论,并在试验报告“主检”一栏中由试验负责人签字。 16、审核试验报告 审核试验报告审核负责人员担任。审核后,应在“审核”一栏内签字。如试验后发现设备有问题,应及时通知检修部门安排处理。 17、存档 将试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留档案室存档,以备今后试验时作为对比的依据。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1、本指导书适用于1kV及以上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 50150-91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注: 如果使用直流高压发生器一套时,也可不需2~7所列设备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基本要求 1.1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加压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

人工作,且电缆的另一端已派专人看守后,方可进行。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摇测电缆绝缘电阻时,测量完毕,仍然要摇动摇表,使其保持转速,待引线与被试品分开后,才能停止摇动,以防止由于试品电容积聚的电荷反放电损坏兆欧表。 1.4 变更接线或绝缘电阻试验以及直流耐压结束后应对电缆彻底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短路接地。 1.5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表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 工作票制度;

b. 工作许可制度; c. 工作监护制度; d.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3 电气试验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作不得少于两人。 五.试验项目及要求 1绝缘电阻测量 1.1测量目的 通过对主绝缘绝缘电阻的测试可初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老化、脏污及局部缺陷,并可检查由耐压试验检出的缺陷的性质。对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而言,通过电缆外护套和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的测试,可以判断外护套和内衬层是否进水。 1.2 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针对橡塑绝缘电缆)及预防性试验时,耐压前后进行。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仪表 1.3.1 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橡塑电缆的外护套和内衬层绝缘电阻时)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1 本作业指导书在CQ市电力公司范围内适用。 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母线电气试验作业。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1 《CQ市电力公司电力设备试验规程》 2 DL 408—91 《电力安全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交接、大修后及预试时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序号试验所用设备(材料)数量 1 2500V兆欧表1块11 铜导线若干 2 试验变压器1台12 试验导线若干 3 调压器1只13 双极刀闸1付 4 保护球隙1套14 干湿温度计1只 5 保护电阻1只15 电源盘1只 6 熔断器1个16 平口螺丝刀1把 7 过流继电器1只17 梅花螺丝刀1把 8 电压表1块18 计算器1只 9 电流表1块19 试验原始记录1本 10 带有屏蔽层的测量导线1根 注: 如果使用交流耐压成套装置,也可不使用表列3~7所列设备。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基本要求 1.1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派专人看 守。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 均正确无误,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

应有人监护并呼唱。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表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0.70 20-35 1.00 44 1.20 60-110 1.50 154 2.00 220 3.00 330 4.00 500 5.00 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1 工作票制度; 2.1.2工作许可制度; 2.1.3工作监护制度; 2.1.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2.3 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 绝缘电阻测量 1.1 测量目的 检测母线支撑绝缘子、穿柜绝缘套管及连接母线的穿墙套管的绝缘水平,发现影响绝缘的异物、绝缘受潮和脏污、绝缘击穿和严重热老化等缺陷。 1.2该项目的适用范围 交接时、大修后及预防性试验时进行(封闭母线只在交接时及大修后进行)。 1.3 试验时使用的仪表

套管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套管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35kV及以上电容式套管的交接或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91《电气设备交接及安装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市电力公司电力设备试验规程》《CQ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试验目的1 .1. 有效发现设备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1.2 该项目适用范围35kV及以上电容式套管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防性试验 1.3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2500V兆欧表 1.4 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1.4.2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 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 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连接线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1.4.4 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1.4.5 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1.4.6 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1.4.7 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1.1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1.5.1 外绝缘表面泄漏的影响 一般应在空气相对湿度不高于80%条件下进行试验,在相对湿度大于80%的潮湿天气,电气设备引出线瓷套表面会凝结一层极薄的水膜,造成表面泄漏通道,使绝缘电阻明显降低。此时,应在引出线瓷套上装设屏蔽环(用细铜线或细熔丝紧扎1~2圈)接到兆欧表屏蔽端子。常用的接线如图3所示。屏蔽环应接在靠近兆欧表高压端所接的瓷套端子,远离接地部分,以免造成兆欧表过载,使端电压急剧降低,影响测量结果。 图1测量绝缘电阻时屏蔽环的位置 1.5.2 感应电压的影响 测量高压架空线路绝缘电阻,若该线路与另一带电线路有一段平行,则不能进行测量,防止静.电感应电压危及人身安全,同时以免有明显的工频感应电流流过兆欧表使测量无法进行。 1.5.2 温度的影响 试品温度一般应在10~40℃之间。 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固定换算公式。 温度换算系数最好以实测决定。例如正常状态下,当设备自运行中停下,在自行冷却过程中,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绝缘电阻值,从而求出其温度换算系数。 1.2测量结果的判断 绝缘电阻值的测量是常规试验项目中的最基本的项目。根据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可以初步估计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安全防护用品的要求 1.1、安全帽 1. 施工现场应使用合格的安全帽。 2.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颏带。详见图 2-1。 3. 安全帽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4. 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帽箍对应前额的区域应有吸汗性织物或增加吸汗带。安全帽的构造见图 2-3。 5. 安全帽佩戴时,帽箍底部至头顶最高点的轴向距离应为 80~90mm。头顶最高点与帽壳内表面之间的垂直间距应≤50mm。帽箍与帽壳内侧之间的间距应为 5mm~20mm。帽壳内侧与帽衬之间存在的突出物高度不得超过 6mm,突出物应有软垫覆盖。如果安全帽上设置通气孔,通气孔总面积为 150mm2~450mm2。 6. 不得使用帽壳破裂、缺少帽衬、缺少下颚带的破损安全帽。 7. 禁止对安全帽配件进行的改造和更换,否则会对使用者带来危险。 8. 安全帽在经受严重冲击后,即使没有明显损坏,也必须更换。 9. 在施工现场大门入口处,挂设“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的有头像的安全警示标志牌,规格宽×高=600×800。详见图 2-2。

1.2、安全带 1. 图2-5所示安全带适用于高处作业、攀登及悬吊作业中使用。

2. 本图集适用于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大于100kg的使用者,不适用于消防用途的安全带。 3. 安全带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安全带零部件不应产生带撕裂、环类零件开口、绳断股、连接器打开、带扣松脱、缝线迸裂、运动机构卡死等足以使零件失效的情况。 4. 安全绳(包括未展开的缓冲器)有效长度不应大于2m,有两根安全绳(包括未展开的缓冲器)的安全带,其单根有效长度不应大于1.2m。 5.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详见图2-4。 6. 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7.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8. 安全绳不得擅自接长使用。 9. 使用8m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用吊绳除外。 10. 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11. 用于焊接、炉前、高粉尘浓度、强烈摩擦、割伤危害、静电危害、化学品伤害等场所的安全绳应加相应护套。

1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015 年3 月20 日

目录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 变压器及电抗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7)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33) 电容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42) 互感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48) 接地装置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60) 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试验作业指导书. (65) 开关设备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76)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83) 套管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88) 发电机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94)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避雷器交接或预试工作。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电气设备试验规程》 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 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35kV及以下的用2500V兆欧表;对35kV及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低压的用500V兆欧表测量。 1.4测量步骤

母线电气试验

母线电气试验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母线电气试验作业。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408—1991《电力安全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试验仪器、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交接、大修后及预试时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交接、大修后及预试时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序号 1 2 3 4 5 6 7 8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2500V/5000V 兆欧表交流耐压成套装置温度表湿度表带有屏蔽层的测量导线铜导线试验导线放电棒数量 1块 1台 1块 1块 1根若干若干 1根序号 8 9 10 11 12 13 14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双极刀闸干湿温度计电源盘平口螺丝刀梅花螺丝刀计算器试验原始记录数量 1付 1只 1只 1把 1把 1只 1 本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1基本要求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派专人看守。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

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并呼唱。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1 表 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 10 及以下 20-35 安全距离(m)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1 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五试验项目1绝缘电阻测量测量目的检测母线支撑绝缘子、穿柜绝缘套管及连接母线的穿墙套管的绝缘水平,发现影响绝缘的异物、绝缘受潮和脏污、绝缘击穿和严重热老化等缺陷。该项目的适用范围交接时、大修后及预防性试验时进行(封闭母线只在交接时及大修后进行)。试验时使用的仪表采用 2500V/5000V 兆欧表测量步骤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并将其接地放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作业指导文件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文件版本号: A修订号:0页码: 1共4页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6-5-1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页码: 2共4页 1.0目的及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 本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2.0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和技术、质量活动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2.2作业指导书 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文件。——过程:将输入转 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对象是具体的作 业活动的文件。 2.2.1操作性作业指导书, 就是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怎样操作、实施的专业指导书。 2.2.2检验性作业指导书, 就是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检验方法、措施、标准的专业指导 书。 2.2.3综合类作业指导书, 就是针对某一活动,某一工序,或某一工种制定的即有怎样操作实施的技术 方法,又有怎样检验控制的措施和标准的技术性指导书。 2.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作业的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可执行稳定的生产性技术文件。 3.0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和作用 3.1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 ——使各项工作或活动有章可循,使过程控制规范化,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实现产品/工作/活动质量特征的实现。 ——保证过程的质量。 ——对内、对外提供文件化的证据。 ——持续改进质量的基础和依据。 ——避免因没有作业指导书,而使工作或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发生。 3.2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员工操作的标准文本,规范作业过程); ——是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是培训新员工的教材 ——是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检查员工作业情况时的的依据性文件); 4.0识别编制时机

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2) 5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3) 6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内容及格式 (3) 6.1 变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3) 6.2 变电运行巡视指导书 (11) 6.3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17) 6.4 线路运行巡视指导书 (23) 6.5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 (29) 7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文本要求 (35) 8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36) 附录A 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39) 附录B ×××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定置图及围栏图 (45) 附录C ×××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流程图 (46) 附录D ×××变电站巡视路线图 (47) 前言 为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加强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管理,规范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实施全过程控制,特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负责解释。 本导则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北京电机工程学会、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生产性企业和单位,其它企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DL/T 800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Q/GDW 1 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