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

服务贸易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货物贸易的贸易类型,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速提升,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加入WTO以后,我国服务贸易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不断增加,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快现代服务贸易发展,不仅是调整外贸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发展中国家初始状态比较优势以及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中利用自身及外在条件提升本国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国际竞争优势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对的战略问题。本文旨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升级的有效途径,其内容主要是先介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对其做出SWOT分析;本文的落脚点是就我国的服务贸易如何抢占市场占有率,巩固和加强市场占有率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科技化;产业结构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Ma fan-f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business school, xi 'an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Xi'an,Shanxi,710077)

Abstract

service trade is a trade typ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rade in good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trade in services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rade in s ervices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focus of global economic competition. After China' s entry into WTO,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has been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otal volume of 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proportion of t rade in global services has been increasing.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 rade in servic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and changing the mode of growth of foreign trade,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 hang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initial stat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o fur ther improve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For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 ntries, how to use their own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in th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 tegration to enhance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modern service i ndustry is a strategic issue that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fa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upgrad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service trad 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China.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 odu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in China and make a S HOT analysis of it. The foothold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seize the market share and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market share of China's serv ice trade.

Key words: trade in servic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ructur e

1 服务贸易与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1.1 服务贸易基本概念

“服务”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词,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服务构成了服务业,多种服务业的发展又形成了服务贸易。总的来说服务贸易就是指不同国家间所发生的服务的买卖和交易活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将服务贸易定义为四类,主要包括: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跨境提供是指从某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是指某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商业存在是指某一缔约方在其他缔约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性介入而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是指某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1.2 比较优势理论概念

比较优势是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1.3 比较优势理论原理

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1.4 服务贸易的积极作用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发展服务贸易,把

一国的无形商品货币化,对于促进经济繁荣、扩大就业、加快贸易发展、提高外汇收入、维护国家稳定、扩大国际影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竞争的焦点和国际贸易利润新增长点,也是一国加快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反过来,服务贸易的发展也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开放我国的服务业可以引进国外现成的管理方法、技术和经验,有利于提高本国国内服务业水平。

1.5 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以信息控制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金融、通信、运输、咨询等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服务贸易趋于向资金、知识密集转变。各国都在积极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服务立国”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虽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依据货物贸易提出的,但是发展服务贸易仍需要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由于服务贸易本身的差异性使服务得以交换,使得各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提供服务的优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依赖,因此,发挥比较优势对中国服务贸易巩固其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加入WTO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市场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2.1 服务贸易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放宽限制、开放市场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加入WTO,部分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将不再仅仅受国内有关部门的控制,而是要执行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这将有利于打破国内部分行业的垄断局面,有利于国内行业学习国外先进

的经验,使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2 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不仅仅体现于公路、通信、电力供应等硬件的好坏,越来越多地体现于金融、分销、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完备与质量等方面。我国服务业总体上落后,而生产性服务更为落后,这正是外国投资者看中我国市场的重要原因。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服务业,这将有力地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善我国投资的软环境,进而带动国内整个经济的发展。

2.3 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务种类

我国服务业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服务种类、品种的缺乏,许多服务领域需要填补“国内空白”。在世界贸易组织划分的143个服务业行业中,我国商业化的税务服务、民意测验服务、信用查询等行业,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在许多行业,具体的服务领域、服务品种还存在大量空白。服务市场的开放和外资的进入,将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我国服务业发展中的各种空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种需要。

2.4 有利于在更深层次上参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全球服务业也在酝酿着世界范围的调整。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借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之机,吸引外国投资,改善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利于我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3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自由化趋势

我国商务部世贸司司长张向晨为2006年4月15日举行的第99届中国出口

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撰文时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四年多来,中国认真履行了各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在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建筑、分销、法律、旅游、交通等在内的众多服务部门,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市场准入水平大幅提高。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多个,占62.5%,服务贸易部门开放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预计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和中国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的进一步履行,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大,中国服务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这同时也给了中国服务业一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从现阶段来看,中国不可能无条件开放国内服务市场,适度保护国内服务市场是必要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只能是在“逐步自由化”的原则下来实现。

3.2 服务贸易发展的加速化趋势

自从加入WTO以来,由于我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已成发展方向,且目前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供服务的占70%以上。

以服务贸易中的网络游戏为例,近些年来,数字技术产业化发展加速,不断丰富着服务贸易细分领域,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数字服务形态不断涌现。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海外发行市场规模超过60亿,预计2018年将增长至70.7亿美元。2017年,中国在线出境游市场规模达到730.3亿元,较2016年增长72.2%。可以预见,受技术进步推动,未来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3.3 服务贸易发展的非平衡化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方面。一些传统服务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所占比例则很低。2016年,三大传统行业(旅游、运输服务和建筑服务)服务进出口合计4412亿美元,而以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和计算机服务为基础的一些新兴服务业进出口合计565亿美元,相比传统行业而言新兴服务业明显较弱。

由表3.1服务进出口分类金额(2016年)可可以看出,在我国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兴服务业才刚刚开始发展,比重较小。由于历史积累和知识技术等因素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并预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服务贸易结构都将不平衡。

表3.1 服务进出口分类金额(2016年)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整理

3.4 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服务贸易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知识化和高科技化特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其他如金融、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得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地高科技化,而且也使很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服务都被高科技手段所武装,金融的电子化、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信业务的数字化都体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高科技化趋势。这一点从表3.1 服务进出口分类金额(2016年)也能够看出来。

3.5 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

由于按照WTO 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加快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于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中国必须对以往保护的行业和部门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如制定一些不利于外国竞争者的行业标准;政府在安排服务支出的时候,优先考虑本国企业;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隐蔽性补贴、减免税等,这些做法都体现了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

类别 运输

旅行 建筑 保险服务 金融服务 计算机服务 进出口 1144

3056 212 170 52 343 出口 336

444 127 41 32 242 进口 806 2611 85

129 20 101

4 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劣势分析

4.1 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

4.1.1 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进出口的总额总体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出口总额数基本都是大于进口的总额数,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的成本也因此低廉,从而企业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服务贸易得以良好的发展。

4.1.2 新兴服务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知识经济开始盛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有所转变。如今人们更加编向于新兴服务业,计算机等一些早己走进消费名日常生活的产品,而求更是十分的旺盛,这就推动了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的发展。另外随着各国之间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增加,广告宣传和文化娱乐服务业也出现了增长趋势。由以上.现象可以看出我国新兴服务业已经存在上升趋势,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4.2 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之处

4.2.1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较快,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不断增加,但总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不高、领域不广。这是因为,中国长期把服务行业视为制造业的附属品,不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但经常把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生产性服务环节拒之门外。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也要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远低于制造业。

目前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度约为6%一7%,已经超过我们加入WTO时的承诺,但远低于西方国家近几年10%的服务贸易开放度。早在1999年,英国、韩国、意大利、法国的开放度就分别达到12.0%、11.9%、11.3%和10.6%。当前,中国仍有许多行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开放程度低,如电信、民航及铁路部门仍处于垄断之中。由于垄断经营,导致服务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低下,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阻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升有赖于服务贸易的大发展,关键在于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提高中国的服务贸易产值。另外,我国服务业内部竞争力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实力。我国在电信、民航及铁路部门等服务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由于垄断经营,导致服务质量差、市场竞争力较弱。新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发展较快,但其发展主要是靠国家政策性支持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强。我国服务贸易虽然总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占市场的份额却不是特别的大,各行业的竞争力都有待加强。,2011年进出口额占世界的5.2%,中国2011年生出口份额为133101万美元,美国为599619万美元,2015年美国出口金额690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份额14.8%,进口金额4690亿美元,占全球进口份额10.3%。而中国的出口金额288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份额仅4.9%,进口金额4250亿美元,占全球进口份额9.6%。在进出口整体规模方面,美国仍然位列世界之首,2016年进出口总额为1.215万亿美元,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656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449亿美元,出口额207亿美元。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还是较大。

4.2.2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还较低,服务贸易结构单一,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还较低。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服务贸易都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作为支撑,其主要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服务如航空、通讯、建筑以及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微弱,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的落后方式增长。

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更是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上,作为服务贸易收支的主要来源。但中国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部门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

逆差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随着货物贸易的迅猛发展,运输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运输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运输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外,现代服务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应对国际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冲击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整体来说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主要仍旧是依赖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已经开始出现逆差。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几年都是顺差,有一定发展潜力,如果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稍加调解,相信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4.2.3 我国服务贸易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服务业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人力资本在服务贸易的生产要素中占有相当大的权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人力资本等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相对充裕,则会有利的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反之制约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主要因素即缺乏有效的服务贸易人才支撑。目前我国的服务业人员技能素养普通偏低,人力资本作为高级生产要素之一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不仅制约了高新技术型行业的发展,使竞争力水平不高,而且还阻碍了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向现代化服务技术和管理方式转变的进度,一定程度上使我国服务业仍处于粗放型的低水平发展阶段。因此,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因素。

4.2.4 法律法规和管理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中国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立法严重滞后,尽管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律师法》、《民用航空法》、《海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由于服务业涉及面广,在许多领域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通讯等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即使已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有些条文抽象、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不同法规之间存在漏洞和矛盾,相互冲突;同时有些法律法规与国际运作惯例及国内服务贸易的需要不相符,只是职能部门

的规章和各地的政策,立法层次低,难以规范国内市场。在法律法规方面,国家先后通过颁布一些如《广告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促进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但各行业立法发展不均衡,一些法规之间还存在漏洞和矛盾,并相互冲突,这样损害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一些行业还存在立法滞后的情况,当前我国仍没有专门的促进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而发达国家却通过立法有效的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以国会和联邦政府行政命令为主,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如《美国法典》中第66章“出口贸易促进”和第73章“出口增强”等;其次,一些起步较晚的行业立法以监管为主,促进出口的立法较少,如金融服务、通讯服务等行业;最后,立法发展不平衡。如通信服务、建筑服务等立法相对较完善,而环境服务等领域却未涉及出口促进内容。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在发展政策方上缺乏透明度,某些行业如金融、能源、电信等垄断程度太高,无市场竞争。

5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对策思考

5.1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

由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运输和旅游出现严重的逆差,而技术密集型的计算机信息则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有必有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发展科技,提升本国的经济水平。我国的技术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我国应该设身处地的考虑本国的经济情况,加大实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吸引国外投资者,在服务业领域实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目的。在服务贸易各不同的行业,选择合适的外商进行直接投资,推出一些鼓励外商在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投资的政策。

当今世界以知识经济为发展的主流,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要想在知识的潮流中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首先就要不断进行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政府加大对科研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效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促进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5.2 调整与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

调整我国服务业的结构,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改善、产业的优化以及服务贸易的创新才能得到持久发展。

当前, 新经济的发展产生对信息、物流、技术、金融等服务的巨大需求, 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创造了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市场巨大是我国的重要比较优势, 在此基础上, 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后发优势, 缩短或跨越某些技术发展阶段, 通过引进服务业的现代技术, 高起点地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传统服务业虽然逆差较为严重,但是也是出口较多的行业,政府可在此基础之上对进出口稍加调整,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管理,尽量缩小传统行业的逆差,使各行业都可以平衡发展。金融、保险和专有权特许权费在我国并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说明我国对金融等方面缺乏投资管理的积极性,也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导致这几个行业一直停滞不前,甚至与别的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只要政府注重培养人才,跟上世界金融发展的步伐,相信这些薄弱的环节最后也会一一克服,从而创造出一个相对平衡的服务贸易结构。

5.3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专业扎实、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但由于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提供者只需具备一般的文化素质或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加之中国对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目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种人才供给状况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另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高素质人才来实现。波特(E.Port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分析认为,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人才储备不可缺少。因此,当前要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服务业人才,加大对相关教育产业的投资,使更多的人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为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提供

智力资源。另一方面是企业应建立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在服务业领域吸引优秀人士和海外人才的加盟。最后,加快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提高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4 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法律和制度

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分析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加强我国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填补此领域上的空白。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服务贸易涉及诸多部门,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对服务业的管理并非政府通过经济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服务贸易市场,而是在政府的相关法规、政策引导下,对服务业进行法制化管理,并通过一些半官方和非官方的行业协会、同业组织引导和监督服务业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如何营造服务业的良好运行环境呢?首先,建立健全我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体系,使我国各行业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平衡发展。尽快建立健全即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准则的法律规范,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透明度,使服务贸易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加快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应改革由原来部委行使管制者职能的管制模式,尽快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在金融、保险、能源、电信等基础设施行业部门放松管理。

6结语

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业开放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主要途径。服务贸易开发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些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2年至2017年,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长7.8%,规模跃居世界第二;新兴服务出口占比提高15%;离岸服务外包平均增长近20%;技术出口年均增长超过30%。服务贸易已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然而,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此为契机,从理论方面入手,对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说明,分析了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逐步阐明服务贸易的优劣势。让我们更加重视存在

的问题,加强对于服务贸易的监督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继勇,余道先.知识经济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9,(4):3-8.

[2]那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杜科纵横,2008。(7):25—27.

[3]任宏森.我国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研究[D].安徽大学,2010

[4]武力超.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96-100.

[5]刘冰.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对策[J].重庆科技,2012(2)

[6]王克培.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3).

[7]穆艳秋.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

[8]聂萼辉.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9]成丹,赵放.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与中间产品贸易关系--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J].2011(11)

[10]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3(6)。

[11]秦奕斐.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西部金融,2016(11):69-73

[12]李春红.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6

(10):54-57

[13]Keller,Wolfgang.Ben Li2.Shiue,Carol H.China’s Foreign

Trade:Perspectives Form the Past 150 Years.World Economy,Jun 2011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王佳元2003-02-27 摘要: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开放程度不断加快,但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低,结构有待优化,竞争力较弱,人才缺乏。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需要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健全完善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加快人才培养。 关键 词: 服务贸易,服务业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1、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扩大,其中对外工程承包、旅游、对外运输等部门发展迅速,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增长较快,有些专项服务如卫星发射、医疗服务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已经形成国际旅游、银行、保险、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贸易等诸

多项目的服务贸易体系。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在80-90年代,尽管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但由于此时中国货物贸易以22%的年增长率增长,所以在此期间,服务贸易总额占货物贸易总额之比一直徘徊在8%左右,但1992年以后,服务贸易总额年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不断上升,1997年达到16.79%。1998年以后,由于服务贸易增速趋缓,其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年时降为 13.22%。 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增长速度高于同期世界平均 水平。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开放较之其他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服务贸易的增长既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我国服务贸易在1982年的贸易总额为55.39亿美元,仅占当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8050亿美元的0.6%,而在1982-1991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其发展速度更为迅猛,1991-1995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38%、69.99%、23.30%、41.93%、34.93%,远远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国贸80902 郁华萍指导老师:谭燕 摘要:世界经济的发展除了货物贸易又多了服务贸易这样一个新兴元素,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对于如今的知识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来说,服务贸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是以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国家,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型人才,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本文从两个比较优势指数出发,计算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以及分行业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人力资本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ddition to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rade is a new element,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now dominated era, service trade come very natur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global competi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is mainly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country,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on. Since joining WTO in 2001, our country faced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becomes the focal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quires ou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ivate new talent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wo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浙江省服务贸易2020年一季度分析报告

浙江省服务贸易2020年一季度分析报告 据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制度(2019)版》统计:2020年一季度,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855.49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2.92%。其中:出口360.81亿元,同比下降1.68%,进口494.68亿元,同比下降4.35%。3月当月,服务贸易进出口额362.99亿元,较2月环比增长45.38%,其中:出口195.18亿元,环比增长116.46%,进口167.80,环比增长5.19%.。1-3月在疫情情况下全省服务贸易降幅持续收窄。 从结构看:数字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进出口额313.2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8.83%。3月当月,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144.36亿元,环比增长20.79%,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该领域占全省服务贸易比重达36.61%,已成为我省带动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助力器”。以新兴数字贸易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分别同比增长37.41%和7.88%,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规模看:10大服贸领域反弹回升。1-2月,运输、旅行、建筑等8大行业不同程度下降。3月当月,除了政府服务之外的11大行业不同程度反弹回升。运输进出口36.78亿元,较2月环比上升25.82%;旅行进出口51.4亿元,较2月环比下降2.43%,下降速度放缓;建筑服务进出口17.69亿元,较2月环比上升278.71%;维修维护服务增长222.75%。 从市场看:重点国际市场不降反升。截止3月,我省服务贸易已覆盖至18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爱尔兰、日本为我省前五大服务贸易国家(地区)。中国香港为我省第一大服务贸易市场,进出口296.71亿元,增长13.37% 。美国是我省第二大服务贸易市场,疫情期间进出口不降反升,3月同比增长24.94%,较2月环比增加40.83%。该2大市场进出口增长带动了我省全球市场服务贸易回暖。 从各市看:服务贸易逆势上扬。截止3月,杭州服?66.72%。宁波服务贸易进出口154.87亿元,占比18.1%。2市克服疫情带来的物流运输不畅、上游供应链断裂、企业复工复产难等不利影响,3月当月,杭州实现进出口额238.81亿元,较2月环比增长37.9%,宁波实现进出口额63.55亿元,较2月环比增长34.92%。湖州、嘉兴、绍兴、舟山进出口同样逆势而上,分别增长42.28%、14.05%、13.18%和52.31%。一月以来的全省服贸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 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加速传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据世界贸易组织4月8日发布报告《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贸易预计缩水13%至32%,萎缩幅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我省服务贸易发展不会独善其身,受其影响,预计二季度我省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将放缓,全年服务贸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姓名:王雪勤 学号: 2011312200213 班级:经济学(金融与贸易)1101班 年级:2011级 专业:经济学(金融与贸易方向) 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向新 完成时间:2015年 04 月03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经济学(注册经济师方向) 作者学号:2011312200213 作者签名: 年月日(手填时间)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雪勤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 Wang, Xueqin 2015年4月3日

目录 引言 (1) 一、服务贸易概述 (2) 1、服务贸易的定义 (2) 2、服务贸易的类型 (2)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1、服务贸易总量增大,逆差扩大…………………………………………… 2、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仍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3、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2、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4、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以及比较优势…………………………………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4.2.1 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4.2.2 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4.2.3 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4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4.2.5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4.2.6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一、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2881.9亿美元,增长9.2%;服务进口4248.1亿美元,增长18.6%;服务贸易逆差缩减至1366.2亿美元。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达15.3%,比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占总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1.2%,服务进口占总进口(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和)的比重为20.2%,均比2014年有所提升。 图12007-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1、中国服务贸易全球地位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3.6%,服务进出口全球排名不断提升。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出口与进口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球水平,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达到4.9%和9.6%,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进口额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大幅缩小至320亿美元(按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计算)。 表12015年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2、服务贸易逆差同比缩小 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366.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旅行贸易逆差仍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达1237.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90.6%。服务贸易逆差第二大来源为运输服务,逆差额488亿美元,同比下降15.7%。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额209.1亿美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险服务逆差由2014年的179.4亿美元大幅缩窄至30亿美元,金融服务逆差也由2014年的9亿美元下降至4亿美元。

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年论文 题目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商务 班级商务0901 学生王艳红 学号20092221347 指导教师李森 二〇一二年 3 月 22 日

摘要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迅速提升,如何快速稳定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一大问题。中国为提高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积极的鼓励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存在何种问题并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的办法,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其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如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额偏低,产业基础薄弱和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等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统筹政府规划,扩宽贸易领域,加强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以及大力吸引外资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trade in services of the status of the world trade is in rapid promotion, how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of the governments concerned. China's economy is to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actively encourag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So the service tr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isting problem and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should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data,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trad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such as service trad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rvice trade, industrial foundation is weak and low low degree of ope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widen the trade fields, strengthe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service trade statistics analysis work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rade in Servic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服展,务贸易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中国服务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服务市场与国际服务市场进一步接轨,服务贸易将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展开,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也会越发的激烈。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的这一指标已达到70%至80%,发展国家平均水平为40%,而中国的服务产业占GDP 的比重只有3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终将占一席之地。服务贸易已是影响、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开始引起关注。 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成可贸易的“无形商品”或“无形资产”,转变为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形势,是占用较少资源实现更多财富的贸易途径。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迈进步伐。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伴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了循序发展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事实上,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长期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和建筑业等产业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在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和专利及时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内却还处于竞争的劣势,发展稍显不足。因此,我国虽已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从种种方面看,还不能被称为服务贸易强国。其具体体现如下: 1、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据WTO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4%,随比20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进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极不相称。 2、服务贸易差额扩大 在我国服务贸易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利许可、咨询和电影影像等服务项目中。一直以来,运输业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扩大,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度的加大,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业项下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逆差的长期存在和扩大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 3、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低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都是以劳动和资源禀赋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虽然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服务贸易格局仍然呈现低水平发展趋势。我国仍处于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地的现状。 4、管理体制与法律建设不够完善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对服务业的管理不够统一;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虽然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摘要: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界进行服务品交易的商业活动。具体包括旅游、运输、保险、金融、通信邮电、建筑安装与承包工程、计算机与信息、专利与技术许可、咨询、教育、医疗保健、广告宣传、电影音像、个人劳务等。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贸易水平、贸易法规、贸易人才及规模等方面仍处于明显劣势,服务贸易逆差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利用国内外环境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企业的积极配合,在发展我国传统优势服务行业的同时,开拓更加广阔的服务贸易市场,提高服务贸易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意义 (一) 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抓住新一轮服务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提高我国承接世界服务外包的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跨国公司基本竞争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服务外包业务范围,由业务流程外包 (BPO)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步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30%至40%的增长速度,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外包支出中.关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发展中国家是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地,亚洲是承接服务外包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4、5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抓住全球兴起的离岸服务外包的历史机遇,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能力,以赢得这一场新的国际竞争。 (二)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对外贸易增长万式的转变,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积极扩大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第三次国际制造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总体上看是规模的扩张、速度的扩张、外延的扩张和数量的扩张,是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难以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2016年中国物流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物流行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1月 目 录 一、行业产业链情况 二、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支持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三、行业进入壁垒 1、通行权壁垒 2、资质壁垒

3、人才壁垒 4、技术壁垒 四、行业特征 1、牌照、通行证资源的稀缺性 2、安全性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将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2)国家政策对现代物流行业的支持 (3)城市化新格局促进物流资源的流动 (4)企业物流外包需求的增长 2、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匮乏 (2)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 (3)物流产业化程度较低 六、行业市场规模 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 2、下游行业 八、行业风险特征 1、安全事故风险 2、互联网模式冲击的风险

根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物流企业分为三类: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 一、行业产业链情况 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资源。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由此形成了诸如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钢铁物流产业链,煤炭物流产业链,港口群物流产业链等诸多不同的产业链模式。 在传统的物流运作中,一般而言企业在能力受限制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完成自己的内部物流。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提高,企业为了倾向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2008-05-05 文章来源: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 服务贸易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升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各国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本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在服务贸易总体和行业层次上选用TC、RCA、CA和NRCA四种指数,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对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定位。 一、竞争力指数分析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从表2-11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随着近几年各相关部门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2004年以来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而同期欧盟的TC指数一直保持在0. 8左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美国的TC指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06年为0.12,具有竞争力。 1997-2006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而一向被认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却一直呈负数状态,这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盛行,运输服务越来越偏向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中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的基础一向比较薄弱,越来越显现出相对的比较劣势。建筑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近5年来才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建筑行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大多时间内呈现出正数状态,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政策性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如何将原有的垄断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以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是电信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和电影音像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贸易竞争力指数绝大多数为负数,反映出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低,特别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正在下降图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计算得出。 如图1所示,2000-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的很大比重,几乎占达到了1/3-1/2,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中一直排在首位,但从年度变动趋势来看,从2001年开始呈下滑趋势,这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受阻有一定的关联。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44.46%下降到2009年的28.68%。其中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3%下降到2009年的32.98%;进口比重由2000年的37.07%下降到2009年的25.19%。 旅游服务贸易平稳高效发展,已成为我国主要创汇产业之一以下两个图表显示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图2、表1) 图2 来华旅游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表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旅游服务贸易 292.96 339.49 419.19 408.43 396.75 出口 旅游服务贸易 217.37 243.19 297.89 361.6 424.16 进口 旅游服务贸易 75.59 96.30 121.30 46.83 -27.41 差额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中国旅游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从图2看,来华游客从1980年至1985年增长了1213.1万人,增长了2倍 多;2005年至2009年增长了19%,人数却增长了2285.64万人,可见我国旅游 服务贸易平稳却高效的发展。从表1看出,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为420 亿美元,而1978年只有2.6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60倍。由此可见,旅游服 务贸易创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为我国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另外,我国的 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旅游服务贸易存在双面性,即入境旅 游可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弥补贸易的差额,缓解国际 贸易的摩擦。近年,我国的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09 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75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396亿美元。目前我国已 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 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大 图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量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 学号:20100003236 姓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重要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主要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竞争力政策研究 1.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之间的概况 1.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 服务贸易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中,增长迅猛,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WTO不完全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8.8个百分点,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占有19.6个百分点,到2009年占到了21.1个百分点。虽然在十年的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可是在全体中还是发展迅速的。 表1 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与全球贸易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全面的发展中,服务贸易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低,只有17.97%的是服务贸易,而82.03%是货物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潜力也不断提升,我们要把握发展机会。 1.2)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分析占比重低,但在发展速度上看较快,可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2000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2.2个百分点,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4.5个百分点。如下表3:

服务贸易

基于比较优势的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 国贸122 夏科技126010397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服务行业的不断兴起,服务贸易的交易内容日趋扩大,服务品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自由化也逐渐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它为各个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谓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与服务有关的人、资本、货物、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渐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的过程。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际货物贸易自由化一样,也是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及社会分工的深入和扩大为前提,以实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样存在比较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用来解释服务贸易的。但由于服务与商品之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因此不能简单的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而应根据服务贸易自身的特点对该理论进行修正。本文对世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服务贸易自由化比较优势产业升级劳动力资源 【正文】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比较优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而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并通过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发展,将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密集的优势归结为一个国家比较优势产品生产效率较高的原因,使比较优势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大卫李嘉图认为从国际贸易中可以看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国家并不一定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其中某些不具备任何优势的国家仍然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这说明亚当·斯密的理论还不足以说明国际贸易形成的真正原因。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理论,他认为,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才是国 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李嘉图通过设定四个劳动成本数据,建立了一个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简化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李嘉图模型。随后,H-O要素禀赋理论对李嘉图模型进一步完善,他们认为在某些国家,由于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高于其他国家,即使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出口与丰富的资源相对应的产品。由此说明,李嘉图的模型并不能完全合理解释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他们还指出一国在生产和出口需较多的耗费其供给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上具有比较利益,而应该进口那些需较多的耗费其供给相对稀缺的要素的产品。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受到了自然资源察赋的制约,也就是说每一国最适合生产所需要素在本国相对较为丰富的产品,最不适合生产对某些要素需求很大旦是该要素在本国却相对贫乏甚至没有的产品。再随后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受到了“里昂惕夫之谜”的挑战,但是通过加入人力资本要素对其进行修正,比较优势理论逐步得到完善。 20世纪70年代,斯蒂格利兹、克鲁格曼、格罗斯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动态比较

中国会议统计分析实施报告

《2016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按主办单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企业会议、社团会议、政府会议、事业单位会议四类”。虽然最近业界也有一些反映,认为许多会议不属于以上四类会议,例如同学或同乡的联谊会议等。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主要的会议市场的构成,仍是以这四大会议主办机构为主体,因此2015年仍以此为标准进行统计。2015年的19,063个会议统计样本中,企业会议、事业单位会议、政府会议和社团会议的数量及市场份额,参见表1-1-1和图1-1-1所示。2015年我国会议的市场份额延续了前五年的态势,企业会议一花独大,市场份额高达72.0%。事业单位的会议市场所份额例为10.4%,仍排名第二;而社团会议以10.0%的份额排名第三。政府会议的市场份额仅为7.5%,虽仍然排行第四,但仅比2014年减少了0.2%。 表1-1-1 按主办单位分类2015年的会议数量及市场份额的比例 图1-1-1 2015年按主办单位分类市场份额的比例

表1-1-2 按主办单位分类市场份额六年的统计单位:% 图1-1-2 按主办单位分类市场份额六年的统计 1.2 按会议规模分类的统计 2015年按会议规模分类的统计结果见表1-1-3和图1-1-3,继续呈现出明显的会议人数与会议规模的呈反比例特征。 表1-1-3 按会议规模分类2015年的统计

图1-1-3 按会议规模分类2015年的比例 表1-1-4 按会议规模分类六年的统计 图1-1-4 按会议规模分类六年的统计

1.3 按会议学科分类的统计 2015年按会议学科分类的统计,如表1-1-5和图1-1-5所示。我国学科分类的标准中,“人文与社会科学”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因此该学科领域中的会议数量也特别多,比例占到统计样本的78.1%,而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这四类会议的总和才占到会议总量的21.9%。 表1-1-5 按会议学科分类2015年的会议数量及比例 图1-1-5 按会议学科分类2015年的比例

服务贸易复习思考题(内附答案)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A 是一种出口专业化指标,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P49 A.RCA B.EE C.TC D.SO 2. 迪尔多夫模型认为 C 的服务贸易不符合比较优势学说。P40 A.赫俄模型 B.与商品互补 C.要素移动 D.要素稀缺 3. 在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指标中,政府的各种政策转移给服务提供者的总价值与服务总价值之比的是 C 。 A.名义保护率 B.实际保护率 C.生产者补贴等值 D.消费者补贴等值 4. 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无区位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 B 实现跨国经营。P65 A.特许经营 B.出口贸易 C.对外间接投资 D.对外直接投资 5.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取值 C ,表明该国服务出口具有显性优势。 A.[50,80] B.[80,100] C.[100,125] D.[125,250] 6. 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的服务贸易谈判中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修改为 B 。 A.肯定式 B.否定式 C.准入式 D.限制式 7. 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仅有所有权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B 实现跨国经营。 A.对外直接投资 B.特许经营 C.出口贸易 D.对外间接投资 8. 在迈克·波特指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阶段中,服务贸易将对除 A 外的其他阶段发展产生影响。P99 A.生产因素主导阶段 B.投资因素主导阶段 C.创新主导阶段 D.丰裕主导阶段 9. 竞争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C 。 p49 A.[-1,0] B.[0,1] C.[-1,1] D.[-1,0)和(0,1]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边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的定义应符合以下ABCD标准。p19 A.服务和支付的过境移动性 B.目的具体性 C.时间有限性 D.交易连续性 E.要素收益性 2. 服务产品价值量的构成包括BCE。p31 A.价格 B.可变资本 C.剩余价值 D.沉没成本 E.不变成本 3. 服务业跨国经营也适用邓宁的国际折中理论,包括ABD 。p59 A.所有权优势理论 B.区位优势理论 C.新增长理论 D.内部化优势理论 E.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4. 影响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主要包括ABCDE。p52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服务业增加值及年增长率 D.商品出口额 E.商品进口额 5. ABD 属于服务业跨国公司非股权合作。P87 A.许可协议 B.特许经营 C.境外收购 D.管理合同 E.海外办事处 6. GATS定义的服务贸易模式包括ABDE 。 p19 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当地贸易 D.商业存在E.自然人流动 7. 衡量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指标有ACD。p102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理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贸易结构正在不断向服务贸易倾斜,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领域。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整体竞争力低下。本文主要主要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 竞争力 措施 1.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1.1 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及形式 国际服务贸易指国家之间的服务的交换,表现为国家之间的服务的提供与消费。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表现为提供,进口表现为消费。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则是以服务提供的地点和消费的地点划分,一般而言,他们主要是发生在一国关境以内的地区。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提供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 (1) 跨境交付:从以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2)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 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通过建立营业企业或者其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4) 自然人流动:来自于一方成员国境内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在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1.2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由于服务本身存在的一些独特特点,导致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与国际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比较,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服务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往往具有同时性 ,其生产过程常常也是消费过程。 (2) 国际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紧密相关。在服务贸易中,提供的只是使用价值而价值载体通常并不提供给服务的消费者,这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中货物价值载体与货物的使用价值一起提供给买方的交易方式有显著的区别。 (3)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和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一样,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体现。但是,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却无法像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那样,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显示。 (4) 国际服务贸易所涉及的服务行业常常涉及一些诸如跨国银行、通讯工程、航空运输、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 班 级: 2012级02班 姓 名: Xxx 学 号: 惺惺惜惺惺xx 调研报告成绩(百分制)

服务贸易依存度与贡献度研讨

服务贸易依存度与贡献度研讨 一、中美服务贸易依存度与贡献度分析 基于中美服务贸易依存度与贡献度的测度,能够看出较之美国,中国服 务贸易依存度更高,但对GDP的贡献度却较低。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 中国服务贸易的稳定性较低,有效性不足,在国际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 又缺乏竞争性,是造成中国服务贸易依存性强,服务贸易对GDP拉动作 用较低的关键原因。 1.中国服务贸易对外依存性更强。1991年到2011年,美国的服务贸易依存度基本维持在5.4%水平上,尤其2008年以来处于较高水平上,体现后危机时代的美国在通过国际服务贸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新的 服务贸易战略的思想。中国服务贸易依存度基本保持在5.8%水平上,我国服务贸易活动的发展对外依赖性更大,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在考察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尤其服务贸易这个项时应特别注意。 2.中国服务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低。中国服务贸易贡献度比美国相 差0.15%,其中,服务贸易出口贡献度低于美国0.28%,进口贡献度低于 美国0.08%。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我们不是直接通过出口收入而是通过进口促动消费倍增了GDP。 3.中国服务贸易稳定性不足。一方面,中国服务贸易依存度波动幅度大。美国服务贸易依存度波动幅度基本保持在 4.6%到6.9%之间,离散 度为59.22%。而中国服务贸易依存度波动幅度范围为4.4%到7.7%,离 散度为79.75%。中国服务贸易活动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内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有效性不足。另一方面,中国服务贸易贡献度波动也大,离散 度高达92.62%,服务贸易对GDP增长的促动作用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 产生负效应。美国的波动较小,服务贸易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对整个 国民经济的助推作用是有效率的。 4.中国服务贸易缺乏竞争力。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伙伴国。纵向来看,美国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大于其进口依存度,服务贸易顺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