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错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错觉读书笔记

【篇一:读书笔记】

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读后感我觉得贡布里希的这本书是一

本让人能静下心来欣赏的艺术作品。我觉得它更重要的是在叫我们

怎么去看待事物。尽管我们很喜欢某些强烈内在感情的表现,然而

我们必须要首先理解他的绘画手法,才能真正的理解他的感情。正

如有一些人比较喜欢言辞简短,手势不多,留有余意让人猜测的人

一样,可是既然在“原始”的时期艺术家不像现在这样精于表现人们

的面目和姿态,然而看到他们依然那样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往往更加动人心弦。生活也是如此,不论别人看来怎样,自己要努

力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那就一定很生动,很感人。在这里我无意

花时间列举和讨论本书的某些重要观点,我更想表示感谢,这样的

书对每一个有幸读到它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恩赐,一份良缘。它只提

供有限的知识,却能引发你无限的思考,无论何时,随手翻阅至何处,进进出出,总会有新的体会与收获。我想,这种毫不做作的谦

逊品质与学术态度才是最令我感动和难忘的。它比了解艺术的故事

本身更加让人受益终生。

一开始,我对于《艺术发展史》一书的书名实在不感兴趣,但在我

看了前言以及第一章以后,我对这本书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吸引着

我继续往下读。这本书通过文字以及图片的结合,从古代美洲,到

古埃及,到古希腊、古罗马,再到东方的伊斯兰教国家及中国,最

后回顾到西方欧洲,向我们展示了艺术的发展历史。而这一段段历

史的介绍,始终围绕着作者贡布里希在导论中所提到的一句话“现实

生活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的确,看完了这

本书,给我感受最深的不仅仅是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每种艺术史实,更是改造并创新这种史实的艺术家。艺术家不仅仅是在创造艺术,

他们更多的是在解决当时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每种艺术,其实也

是体现着当代艺术家的一种态度。因此,我想简单谈谈,艺术,是

一种生活态度。

如果从“问题情境”的角度来看20世纪的中国艺术,不难发现那些在历史的沉淀中被保留下来的杰作正是由于“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而

使得艺术家的智慧与创造力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贡布里希在谈到

建筑以及“原生态”的绘画与雕刻时曾用两个词来形容它们的标准——既“实用”又“合适”。尽管后来艺术日益成为奢侈品,不再那么实

用了,但这个标准仍未完全失去价值,并且还会在一定的情境中显

出复苏的力量。例如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新兴木刻便是一种既“实用”又“适用”的艺术。特殊的情景促使艺术家选择了黑白木刻作为解

决问题的方式。那些豪放朴实的黑白木刻作品,不仅显示了木刻艺

术的刀法美,而且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度,适应了当时的情景对艺

术作品的特定要求。人们现在回忆那段时期的艺术时常会用到“时代

气息”、“战斗精神”等字眼。可见那时的艺术家在战斗的同时也切实

地解决了具体的艺术问题,使作品尽可能地“实用”又“合适”。我们

不会想象延安的木刻艺术家是为着创新而工作的,但他们的确创造

了全新的艺术。他们的作品使得各阶层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振奋

人心的力量。

贡布里希在编写这书时,无法印刷在插图里的作品就不选用。这对

作者有多挑战我是不知道,但对读者而言,所有拗口的名字,神秘

的术语,瞬间几乎都变得平易近人起来。于是当书中出现类似”雷诺

兹的肖像画和委拉斯凯兹的直接布局相比就不那么自然,精心设计

的味道要浓的多“这种话时,我们这类初学艺术的人就再不用向以往

一样翻白眼了,而是只要按照指示翻两张书页,对比下两张插图,

然后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咂咂嘴,表示,恩,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

英雄所见略同。而就实用方面,我觉得在评判艺术作品时,一方面

固然要直面我们的内

心,询问这件作品是否真实的打动了自己,(而不是某种附庸风雅

的潜意识)。

另一方面,对历史上的大师们曾经做到过的,想要做到的,没有做

到的,也得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因为毕竟有一个很讽刺的现象就是,当年越是伟大的创举就越是容易被后世无限的模仿,也就越是容易

被我们习惯和以至于认为平淡无奇以至于熟视无睹。这真是对大师

们最大的侮辱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文中一些体现出贡布里希爵士高贵品格与儒雅风度

的语句,例如:

“一个人会有多少事实、总结和观点分明来自他人却不自知啊!”

“我要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一知半解和摆行家架子的危险,因为它很

有诱惑力,我们都容易犯这个毛病,而像本书这样的著作又能使它

的危害变本加厉。我想帮助读者打开眼界,不想帮助读者解放唇舌。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评论家使用的词语已经

泛滥无归,毫无精确性了。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看一幅画,大胆

地到画中去寻幽探胜却是远为困难而又远为有益的工作”。

“在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摈弃陋习和偏见。” “我真心地努力避开此类魔障,坚持用浅近易懂的语言,即使书中的

讲法听起来像是随便一谈的外行也在所不惜。尽管如此,我并没有

回避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我希望读者切勿误会”。

贡布里希是西方当代最著名的美术史家、美学家和古典学者,《艺

术的故事》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泰晤士和哈得逊美术词典称其

为“有高度影响的著作”自1950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二十种文字,仅

英文版就印了三十三次。这本书以传统的“所知”和“所见”的区别为纲,勾勒了艺术从依靠其“所知”的原始人和埃及人的概念化方法到

成功地记录其“所见”的印象主义者的方案的发展历程。但是,在最

后一章,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印象主义方案的自相矛盾的本

性破坏了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理论著作《艺术与错觉》的研究

前提。如果说本书是把关于视觉本性的传统假设运用到了艺术史,

那么《艺术与错觉》则是运用艺术史来探索和检验这种假设框架的

本身。因此,它们是姊妹篇。这本书在行文上有一个显著特点是,

作者将深刻的理论,以简淡的语言出之,意味极其隽永,堪称是一

部真正的深入浅出之作。

作者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

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既不是简单地罗列

史实,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

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读完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看了上万字的东西,露出的却只是冰山

一角。越学习就发现自己的无知,我看到了自己的严重不足,整个人

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也学会了从不同的

【篇二:读书笔记】

?传奇的历史,伟大的博弈

电影《华尔街》里有段精彩的对白:“各位女士先生,重点就在于?

贪婪。抱歉我找不到更好的字眼。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

是有用的。贪婪可以厘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贪婪就

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对于生活要贪婪,对于爱情、对于知识,贪婪

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贪婪,你们记住我的话”。而《伟大的博弈》中讲述的是华尔街三百多年来的发展史,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群疯

狂的人们,一些疯狂的事情。

从杰斐逊到汉密尔顿,从德鲁到摩根,那一幕幕高超的市场操纵、资本

运作,总能让人大呼过瘾,五体投地。这里不是天堂或地狱,没有天使或

魔鬼,只有人,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华尔街宛如一条靠吸食人类自私

原恶而掘壮成长的两头龙,一个头是贪婪,另一个头是恐惧,盘旋在每个

人头顶上的天空中。

正如约翰.s.戈登在书中写到的那样:“尽管有数不清的海滩,人

类依然扬帆出海,同样的道理,尽管有无数次的股灾,人们依然会

进入这个市场,辛勤的买低卖高,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将手里

的资金投入到股市,去参与这场伟大的博弈”。

传奇总是伴随着丑陋,因为真是丑陋使得那些光荣显得光彩夺目。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描写华尔街的各个时期时,都会抽取这个

时期代表性的人物来描述。可以说,华尔街的历史正是这些人的历史,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堪称伟大,他们更多的都是追逐利益的商人。但是由于追逐手段的不同,使他们有的人像人间的魔鬼,有的人像

地狱的魔鬼。是的,似乎除了汉密尔顿之外,在华尔街没有天使可言,即使是享有盛誉的摩根也是如此。对于金融家,人们一向不吝

惜的以贪婪,冷酷这些充满了“邪性”的词语来形容,但是同时人们

也对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手腕与智慧而惊叹。这是怎样的

一群人,他们能在几个月内暴富,同时也能在几周内一贫如洗,他

们的荣辱兴衰甚至可以影响无数普通人的命运,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的格局。当然,组成华尔街历史的更多是那些游戏的

普通参与者,他们往往无力抉择自己财富的命运,只能选择跟随或

是离弃哪个金融家,他们的命运是被主宰的。他们经常成为大玩家

手上的筹码和棋子,可能在一夜之间获得梦想中的财富,但是那些

纸上富贵也可能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但是这些普通人的合力却又

成了主宰那些大玩家们的力量,只有他们的跟随才能让那些所谓的

巨头们可以放手在一场大游戏中尽情创造真实或是虚妄的金钱,而

他们的离弃也能使巨头们转眼间成为无助的可怜虫,在这个胜者为

王的功利市场上无人问津。这也是华尔街的博弈,一种充满了血泪

和梦想的博弈。

华尔街的成长史也是一部从混乱走向秩序的历史。在书中可以了解

到华尔街本来就产生于混乱之中,那是十七世纪疯狂无比的“郁金香

泡沫”。无疑,充满西部色彩的环境是孕育传奇的好地方,但是传奇

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的故事,这个过程中的代价往往是巨大的。正

如作者在为中译本补写的章节末尾所说的那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华尔街的历史是一部经历无数灾难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从灾

难中吸取教训以防灾难再次发生的历史。从它的童年开始,华尔街

就经历了恐慌、战争、火灾、骚乱、恐怖主义和无数其他磨难,每

一次,华尔街都度过了危机。”正是在一场场灾难中,华尔街逐渐建

立起了高效、公正的规则(先有游戏,后有规则,而且规则是游戏

者自己用三百年时间发现的),为大小玩家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游戏

环境。没错,只能说是一个“相对”公正的环境,因为永远没有绝对

的公正,没有绝对完美的游戏规则,但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之所以成

熟就在于它能从不断的挫折中吸取教训,可以进而建立更成熟的市

场环境。

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提起华尔街,不能不想到中国的股市。和华尔

街比起来,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历史短的可怜,我们似乎也正处于一

个混乱的草莽时代。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街口(有一点像100多

年前起飞前的美国),面临着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的艰巨任务,

美国走过的道路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看完这本

书后可以发现,美国的经济起飞,美国超越欧洲列强,这并不是偶

然的。相反地,它的背后有一个几乎是必然的东西,那

就是因为美国建立了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使得美国的经济和社会

可以高速高效的发展。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可以离开实体经济而独

立发展的。

最后,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我只想说――相信未来。

?世界本就不公平

东南亚的经济是政治权贵和经济权贵之间关系的产物,这种关系由

殖民时代发展而来,并在后殖民时代继续存在,只是特点有所不同。”,教父们非常擅长从政客造成的经济的无效率中套利.

当读到这些富豪们如何官商勾结、愚弄大众疯狂敛财时,一开始你

可能会觉得愤怒,但接下来你会觉得困惑:在这些看上去是“民主”、“开放”的社会里,他们为什么能一次次地得片惩?最后你会思考:

到底是怎样的经济、政治环境养育了这些富豪(毕竟他们本质上和

全世界的商人一样,都是在适应环境以获得利益最大化)?

虽然早就知道马、泰、印、菲的腐败和混乱,但我原来对这些国家

的政治经济情况并不很了解,而该书让我在这方面增加了很多知识,使我对这些国家中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政变、政权交替有了比较清晰

的理解(比如他信的起落)。但给我带来最大启发的,还是作者对

新加坡、香港经济模式和富豪的批评。虽然人们把新加坡、香港视

为发展的模范,但实际上这两个城市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被腐败、低效的国家(地区)所包围,而他们把自己定位为这些国家

(地区)提供洗钱、走私服务的中心,是经济罪犯的天堂。而新加坡、香港这两个地方,在政治、经济体制上虽然差别很大,但他们

的人均gdp却没有大的区别,这显示他们的根本优势还是在于他们

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定位。而像李嘉诚、李兆基这些富家们,尽管被

大众视为“超人”、“股神”,但他们本质上都是“寻租者”,他们的利

润都是来自于与垄断相关的行业,而没有一个人建立过一家有全球

竞争力的企业。

本书的一大观点,就是反驳流行的“文化论”、“种族论”:东南亚富

豪普遍是华人后裔或有华人血统,不是因为“儒家文化”或“中华民族”像李光耀所宣称的那样,有什么特别的优势,而是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我认为作者的论述相当有说明力的,就像中国古代的商朝人并

不是有什么天生做贸易的优势,而是因为商朝灭亡后,其后裔被禁

止进入政治等领域,而只能从事当时最低贱的贸易,欧洲的犹太人

也是类似的情况。作者指出,从整体上讲,华人确实是要比当地人

更勤奋节俭,但那主要是因为作为后来的移民,他们只能得到贫瘠

的土地(最好的资源早被当地人占有),不勤奋节俭,就无法生存。也正是因为华人的政治地位是最低下的,所以他们被当地的贵族、

精英、军人选择为政治威胁最小的商业代理人。实际上有迹象显示,东南亚富豪们的财富和地位,和他们的“去中国化”程度上是成正比的:与当地文化融合越深,地位越高。当然,更准确地讲,他们的

财富地位,与他们的“文化本质”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取决于他们的

适应变化的能力。无论是早期的殖民统治者,后来的民族主义者,

还是日本占领军,成功的富豪就是要能够根据政治统治者的变化,

不断改变自己的颜色。

作者所提到的富豪们所极力要显示的“节俭”、“勤奋”,也让我很有

共鸣。全世界都知

道李嘉诚戴西铁城手表,或者某某富豪飞机只坐经济仓等等。但同

样是这些节俭的富豪,却拥有众多的豪宅、劳斯来斯和女人。这些

富豪经常称自己一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但不要忘记,他们所

说的工作可不是一般企业主所说的研究客户需求、开发新的产品、

监督生产流程,而是指使下属、陪重要人物吃饭、打高尔夫球和其

他的娱乐节目。当然,如作者一开始所说,指责这些富豪是没有意

义的。寻租本身也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一种方式,在特定市场情

况下有其价值,而在过去几十年中,东南亚经济也确实有了长足的

发展。但这种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出口生产业,而东南亚富豪几乎

全部出自寻租者而不是这些出口制造业这一事实,使人担忧这种发

展的可持续性。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寻租者所赖以生存的屏障,就会成为制约

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寻租者的利益所在,以及寻租者已具备的强

大的经济、政治实力,使得打破这种屏障极度困难。与东南亚所不

同的日本、韩国、台湾模式,这些国家(地区)拥有具全球品牌竞

争力的企业。而对新加坡和香港的批判,就是对中国改革的警示,

而中国的现实环境下,已经浮现出越来越多马、印、菲、泰式的权

贵资本主义的影子。

?统计欺骗的艺术

骗子对于行骗的技巧早已胸有成竹,而诚实的人出于自卫应该掌握

翻开这本书,首先让我心头一紧的是篇首沃德的一句话:“使我们陷

入麻烦的通常并非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是那些我们知道得不确切

的事情。”是的,“不确切” 才是影响我们认识和判断失误的敌人。

《如何利用统计撒谎》,本质上是一本关于统计学的科普作品,抽

丝剥茧地告诉读者,统计数字是运用什么方法得来的,会有哪些偏差,在表现形式上会给人以什么样的错觉,什么样的统计数字是有

意义的,什么样的是在有意误导。通过如何辨别数据,避免被数据

欺骗,被数据忽悠。

书中说到,统计误差首先是来自于有选择的小样本,而不是具有代

表性的样本。这样误导性的数据就会有意去寻找那些符合自己需要

的样本,达到自己的目的。原本a 到b的过程,变成了由b寻找a

的过程。误差之二,民意调查因为不确定有多少人把调查问卷扔入

废纸篓,所以一般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误差。其次面对平均数时也应

该想一想他们是均值,中位数还是众数。是什么的平均,包括了哪

些人。而对于图表,通过改变横纵坐标比例关系,同样可以产生一

张符合内心期望的吸引人眼球的图表。那些似是而非的象形图则更

有夸张的效能:数字是2:1,视觉效果上却可以达到4:1,甚至8:1。这种用图形的直观感受直接就达到了强烈对比的目的。还有更投

机的手法:利用相关事情解释目的,其实是一种偷换概念的作法,

比如“在11秒内仅仅半盎司的药剂量就杀死了试管中的31108个细

菌”,以说明此药治疗感冒的有效。事实上,看到这样的数字,我们

根本就不会去深究杀死的到底是不是引起感冒的坏细菌,只是得到

一个印象:这个药很强大。不过,即便只获得这个印象,说上面那

句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中国的统计数据,向来饱受非议。外国人质疑,国人也怀疑。这些

质疑和怀疑,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理由,只是出于一种不信任。其

实大多数人对统计数据的认知,存在着很多误区。第一个误解,把

统计当会计。有道是“七分统,三分估”,还有倒过来说的,“三分统,七分估”。统计不是会计,统计数字不可能丁是丁、卯是卯,完全准

确地普查汇总。西方国家的统计制度,估计的成分十分高。以严谨

著称的德国,gdp核算采取分邦推算,这个邦今年核算工业,另一

个邦统计农业、服务业,第二年再轮换。通过几个邦的工业资料,

推算全国的工业数据,进而核算全国的gdp。英国核算完gdp,直

接再加10%,作为可能漏统的地下经济。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的gdp

也是推算出来的。第二个误解,把统计数字绝对化。哈夫的书中举

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的智商测试成绩是98分,一个是101分,那

么101分的

就一定比98分的聪明吗?智商测试也是有误差的,假设误差是上下

3分,那么第一个孩子实际得分是在95-101分这个区间,而第二个

孩子的得分是在98-104分这个区间,如果一个取上限,一个取下限,结果正好颠倒过来。很多地区之间为了多几亿、少几亿比来比去的,把数字绝对化、机械化,毫无意义。第三个误解,把总体数据与个

体比。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的平均工资,很多人认为与自己的实际

收入水平不相符,弄虚作假,粉饰太平。个体达不到平均水平,是

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书中也有提到相关语句:“当数据的分布呈现

正偏态时,均值往往偏离一般水平;收入分布是典型的正偏态分布,这样一来,平均工资偏高就十分正常了。)

哈夫提出,对统计资料应提五个问题:谁说的?如何知道的?是否

遗漏了什么?是否偷换了概念?资料是否有意义?能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一种能力。蒙蔽住眼睛的,不一定是他人的欺骗,也可能是

自己的无知或一知半解。多了解多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信息

的真实性,更好地做出决策。

另外具体到个例身上,统计数字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千分之

一有的时候就是百分之百。比如一个医学检查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是

千分之一,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就没事,如果意外出现在你身上,你

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也就可以忽视那千分之一,从而

追求我们自己的百分之百了。

马克吐温说过, ”there are three kinds o f lies: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所以当拿到一份数据时,避免显而易见的错误,避

开尽可能多的陷阱,排除掉尽可能多的误读,大概就离事实不太远了。

?爱是艺术

一本薄薄的《爱的艺术》,却让我有种读不透的感觉。

什么是爱?在我21年的人生经历中,似乎从没好好思考过这一类问题。在我的认知里,爱=恋爱一直是个恒等式,所以我从来以为爱

是排他的,自私的。兄弟之爱,父母之爱当然我也是有感知的,只

不过当说起爱时,下一秒说的就是恋爱。

弗洛姆不认为爱是如此普通常见的东西,他通过自己的著作告诉世人,爱绝非那么简单易得,相反是一门不易上手的艺术,一份独立

成熟而自足的爱需要经过思考和实践的洗炼。占有爱情的身体不难,而占有爱情的思想绝不容易!水到渠成的感情就和不劳而获而从容

一生一样几乎近乎于神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不可能

有廉价的爱情。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必须通过积累”爱“的经验和磨练,容忍升华彼此的差异,其实爱情本身就是彼

此习惯和包容差异的过程,爱情的关系和政治中的关系一样,都是

企图在歧异的现实上建立一致的理想。人需要有对爱的认知和实践

的执着,一种像小孩学走路般的不断尝试错误的体验,才能慢慢地

经由学习在人生旅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爱情。你的爱只能通过创造

性思考和想像力的训练,经由不断实践学习与成长。

人都是孤独的,而对孤独的恐惧使人需要寻找点什么。在弗罗姆的

观点里,这个“什么”应当由爱来承担。但很多人通过宗教,毒品,

性爱来寻找;更多的人通过对社会中的同一性的屈服来获得——我

和你们相同,于是我们是个集体,我不再孤单。而且在这个“我爱你”泛滥的年代,爱满地可拾。你答应则好,不答应请别浪费我的时间。看罢全书,弗罗姆讲的爱很大,爱己及人,爱一人及众人。但不论

何种性质的爱,一是不能丢了自己,二是请努力尊敬、关心、责任、了解对方。我借着对你的真心的爱和关心来让你得到提升,从而最

终让我得到提升。不是肉体的占有,不是浅薄的依赖,不是不分是

非的付出,不是不求回报的牺牲。只有当你的称之为“爱”的感情,

让对方也生出了同等的“爱”,这才叫爱。

如何去爱?这个太难回答了,正如书名所说——爱是一种艺术。而

但凡需要成为艺术的

大师,无不需要付出专心、耐心以及长久的努力。在现在这个快餐

文化的社会,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不强调快速、结果论,推崇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事物的本领。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上网,一边听着音乐,可能还可以顺带回下邮件、发个短信,

但回归到爱,请专心。一旦你认真去感知那个你爱的人,那么你一

定能敏感的感受到他/她的情感变化,需求等等。就好像母亲总能

敏感的获知孩子的需求一般,那是绝无更甚的一种至深的专心。

有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很伟大,一直在无私的付出了很多,转头

却抱怨对方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这是真的爱吗?还是只是对对方

的一种依赖,对自我满足的一种实现,或者是逃避你们真实矛盾的

一种借口呢?

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绝非遍地都是的廉价情绪,人们不能把虎

头蛇尾式的坠入情网视同永久性的爱情状态。你必须花时间确定对

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为爱与信仰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不是一种

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

同样也需要理性元素。当每个人都意识到爱原来是如此稀缺的资源

而并非满地都是,才会舍得为它付出更多,学习更多,珍惜更多。

?沉重的“游记”

《帶一本書去巴黎》,書名輕鬆寫意,很輕易地就讓人誤以為是休

閒書。無非是時尚雜誌類或者一本小說還是詩集,了不起帶本旅遊

導覽吧? 一翻下去,越看越讓人冒汗,岂仅是一本書而已,滿堂法國史繞著巴黎轉,給他上天下地挖出個掀翻了的歐洲政教血淚史,卻

是一步一腳印地,悠閒地在巴黎走出來的。林達帶去巴黎的這本書,是雨果的[九三年]。而林達自己去看巴黎的眼睛,卻是跨越時空的一

本人類革命史。

圣丹尼滴血的头颅、安布瓦斯的古堡前悬挂着的1200具新胡格诺

教徒的尸体、卢瓦河的地牢和它的唯一幸存着维永、巴士底狱.....历

史在林达的笔下呈现出来,沉重而又血腥。而在漫长的历史中,法

国大革命无疑是林达最用力的部分。而最震撼我的,是发现当年高

中时候学习到的法国大革命,居然是被割裂的历史,发现教材中被

歌颂的革命背后,有那么残酷血腥的史实,而且那个革命本身,也

非常值得仔细推敲和研究。也有很多当年学习时想不通的地方的解答,比如:革命三巨头之一的马拉,既然他是革命的一边,为什么

一个纤弱女子要刺死他?为什么今天的法国人对这些他们祖先的革命,不像我们的教材这样热情讴歌?

革命是个了不起的字眼,从小的教育让我认为,一切革命都是把旧

的变成新的,把坏的变成好的,把上层官僚的变成底层人民的。后

来偶然读到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革命一如爱情,浪漫而浪费,

是一生中罕有的际遇。”仔细想一想,原来有时候果真如此,尤其是

年轻人心目中的革命,大都是感性的冲动多于理性的抉择吧。

法国大革命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名词,在我对中学历史课本的

残存记忆里,这个词意味着攻占巴士底狱、被刺死在浴缸里的马拉、大胖子丹东、比起他们来还算英俊的罗伯斯庇尔,还有人民战胜王

权的伟大胜利。可是读着林达的书,我的冷汗不知不觉就下来了,

原来历史,历史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刀切,更多时候往往不是黑白

正反,敌我分明,而是一团乱麻,错综复杂。你愈想分出谁对谁错,却愈迷茫糊涂困惑惊惶。

记得以前学历史,那些在斗争漩涡中落败的人物,总会被批判为革

命不够彻底,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而也是不

值得同情的。我们一起嘲笑那些软弱的改良派,抨击那些顽固的保

守派,只有激进的革命者,比如商鞅、王安石、李自成,才拥有一

个光辉的正面形象。我们在答历史大题时,把他们的失败归咎于封

建制度的残酷镇压和他们自己对统治者和/或现实认识的不够彻底。

可果真如此么?

以前我只知道,法国大革命中,愤怒的人民把路易十六从王位上拉

了下来,还把他连同

【篇三: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

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

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

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

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

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

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

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

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

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

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

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

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

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

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孟子》读书笔记提起儒家五千年文化

的精髓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孟乊道。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一个简

单的渠道去真正了解孟子的历叱清晰地学习孟子的理论我一直都有

一个疑问他是简单的把孔子的理论整理并系统化了还是他有超越孔

子的理论尤其是还流传着对孟子的误解比如孟子的好辩如果他的理

论真的可信为什么他的仁政从来没有被帝王好好利用过等等。带着

这些疑问我开始阅读《孟子》这本书。孟轲老先生是儒家学派的男

二号人们一谈起儒家就会自然耄然的将创始人孔丘老先生和他相提

并论称为孔孟乊道但孟子并丌是孔子的学生耄是晚生亍孔子一百多

年的儒家第五代司马迁在《叱记》中这样写道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

乊门人”。也就是说从辈分上论孟子是孔子的曾徒孙但正是这样一位

晚辈却pk掉了孔老圣人的三千弟子尤其是那其中精通六艺的七十二

位高材生成为不圣人并驾齐驱的“亚圣

足见孟子思想的博大和精深孟子的智慧既然可以承上更可以启下能

够既往一定能开来。学习孟子向孟子求教智慧是拜对了码头

耄台湾学考傅佩荣先生就是带着我们拜圣人码头的引路人。作为传

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

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

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

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

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

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

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

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

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

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

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

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

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

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

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

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

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

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

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

则整个

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

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

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

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西游记》读书笔记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

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

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

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

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

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

而不可及的生活

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

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

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花

果山上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

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

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

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

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

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

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

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

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

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

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

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

的自由精神

……

我更明白为

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读书笔记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

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

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

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