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保育学-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学前儿童保育学-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学前儿童保育学-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学前儿童保育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总学时:72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自学48学时。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预修要求: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学前儿童保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了解保育员的常规工作(如来园准备、盥洗环节、就餐环节、如厕环节、户外活动环节、睡眠环节、离园环节的具体工作),了解幼儿园在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同时还要使学生掌握托幼机构的一些重要政策法规。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保育员的有关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使学生实现我会做什么,而不只是我懂什么,并且具备初步的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保育工作实践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制定以《保育员工作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为蓝本,再补充介绍托幼机构法规和相关的内容。

大纲正文

第一章幼儿园保育工作简介学时:6学时(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保育工作的概念、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内容、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职责等。

重点:保育的概念、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内容。

难点:保育员的工作职责

教学内容:

一、保育工作的概念

二、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三、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

四、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内容

五、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职责

第二章保育员常规工作学时:18学时(面授6学时,自学1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幼儿园各个环节的保育工作,在思想上高度认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重点: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及标准、注意事项。

难点:各环节的操作方法及标准。

教学内容:

一、来园准备

二、盥洗环节

三、就餐环节

四、饮水和喝奶环节

五、如厕环节

六、户外活动环节

七、睡眠环节

八、午点环节

九、离园环节

十、夜班环节

第三章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学时:18学时(面授6学时,自学1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保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原则。同时更具体的了解集体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区域游戏活动中的保育工作、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和班级保育环境创设工作。

重点:集体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区域游戏活动中的保育工作、班级保育环境创设工作。

难点:集体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和班级保育环境创设工作。

教学内容:

一、集体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二、区域游戏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三、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四、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五、班级保育环境创设工作

第四章幼儿常见伤害和疾病的早期发现及预防学时:12学时(面授4学时,自学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幼儿常见伤害的预防和处理、幼儿常见症状的早期发现及在园护理、幼儿常见疾病、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及预防。

重点:幼儿常见伤害的预防及护理、幼儿常见症状的早期发现及在园护理

难点:幼儿常见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及预防

教学内容:

一、幼儿常见伤害的预防及处理

二、幼儿常见症状的早期发现及在园护理

三、幼儿常见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护理

四、幼儿常见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及护理

五、特殊儿童护理

第五章托幼机构的法规及相关内容学时:18学时(面授6学时,自学1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内容,学习法规和相关内容是做好幼教工作的行动指南。

重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难点:如何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内容:

一、托幼机构法规概述

二、《幼儿园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三、《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主要内容

学前儿童保育学测试(一)

学前儿童保育学测试一 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保育的本质是【A】 A. 对儿童健康的保障 B. 对儿童身体的保障 C. 对儿童心理的保障 D. 对儿童认知的保障 2. 现代保育观的核心思想是【A】 A. 以儿童为本,保障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B.“保教结合” C. 保障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D.“保教并重” 3. 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机构是【D】 A. 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 C. 内分泌系统 D. 神经系统 4. 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到【C】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D. 24个月 5.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机械重复做过的动作,说过的话等,甚至一些简单易做的事情都要持续操作许多遍的行为是【B】 A. 焦虑症的表现 B. 强迫症的表现 C. 多动症的表现 D. 恐惧症的表现 6. 保育工作实施的首选途径是【A】 A. 托幼机构的生活活动 B. 家庭生活活动 C. 社会集体生活活动 D. 医疗机构的宣传教育 7. 对幼儿进餐的保育要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进餐的环境应安静、整洁 B. 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C. 及时纠正用左手拿筷子或勺子的幼儿 D. 不允许幼儿吃汤泡饭 8. 儿童出生时的体重约为【B】

A. 2.5公斤 B. 3公斤 C. 3.3公斤 D. 3.5公斤 9. 现代营养学认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是【D】 A. 酸碱平衡 B. 体重身高增长标准 C. 五谷有节 D. 平衡膳食 10. 3~6岁学前儿童每天需要的蛋白质为【D】 A. 30~40克 B. 35~40克 C. 40~50克 D. 45~55克 11.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不宜长期使用【C】 A. 植物油 B. 调和油 C. 动物性油 D. 芝麻油 12. 佝偻病是因为缺乏【D】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13. 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D】 A.空气飞沫 B. 接触 C. 母婴传播 D. 虫媒传播 14. 对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不正确的是【B】 A. 及时送医治疗 B. 饮食以多渣、有营养的食物为主 C. 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D. 若出现脱肛现象,应及时将脱出之物用手拖回 15. 煤气中毒主要是指【A】 A.一氧化碳中毒 B. 天然气中毒 C. 沼气中毒 D. 一氧化硫中毒 16. 国际上公认的铅中毒标准是儿童体内血铅含量超过【C】 A.每升10微克 B. 每升50微克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

松花江大学 学前教育学教案 授课教师:王小雪 授课班级:11学前教育 授课科目:学前教育学 授课学时:4/周

绪论 教学目标: 理解概念:学前教育学 明确学前教育学学科内容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目的 教学难点: 学生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程准备: 多媒体课件,播放器材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案例引入课题,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有其必然规律及学前教育学概念。【案例呈现】(多媒体文字展示)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还在学走路,一个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再走,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干脆用带子绑住孩子的腰,栓着走。 案例2: 一位教师在组织学前认识在教学前认识蔬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青菜、西红柿等图片,告诉学前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用途,另外一位教师则带领学前到附近菜农的地里参观菜农是如何种菜施肥和浇水,并让学前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蔬菜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问题研讨】 案例1中,哪一个孩子先学会走路?为什么? 案例2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 【归纳总结】 教育不仅是经验,教育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教育结果。而学前教育学则是对学前教育规律的总结。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学前教育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二、讲解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学习的方法。 【问题引入】 作为一个幼师,是否学会弹唱画跳就够了?你认为除了这个技能要求还应具备什么能力?如何获得教育的能力? 【知识要点】 (二)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

《学前保育学》期末试卷A试卷

《学前保育学》期末试卷A试题 姓名:迟宏丽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 191201903004643 学习中心:江苏淮安奥鹏学习中心[13] 成绩: 一、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结合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阐述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 答: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是人体的管理和指挥中心。人体内的所有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使机体保持为完整的统一体。 一、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尤其是大脑皮质的快速发育为学前儿童接受教育、适应环境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1.精心安排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婴幼儿大脑的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的良性刺激。正如皮亚杰所言: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对婴幼儿而言,外界刺激越多、越丰富,越有利于脑神经纤维的发育,从而有利于大脑皮质建立神经传导网络系统。俗话说:用进废退。人脑越用越聪明。因此,幼儿的每天在园活动应精心安排,活动要丰富多彩,并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要遵循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注意科学用脑。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做到动态活动和静态活动交替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每项活动持续时间不要过长,一般小班教学持续时间在15~20分钟,中大班在25~30分钟。保证儿童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睡眠对保护大脑,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十分重要。 2.保证营养物质和新鲜的空气 大脑是人体最活跃的器官,它夜以继日地工作,对蛋白质、能量和氧的需求量大。据研究,3岁儿童的大脑活跃程度是成人的两倍。故相对而言,学前儿童大脑对营养的需求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学前儿童的饮食要保证热量供给,要含有优质蛋白质和卵磷脂。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

儿童保育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儿童保育学》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感染 2、生理性远视 3、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4、生长发育监测图 5、病原携带者 6、身高 7、健康病原携带者 8、尾 9、10 10、中暑 11、有机物 12、类脂 13、注意障碍 14、囟门 15、食物致敏 16、易感者 17、20 18、9 19、膳食纤维 20、强化 21、脑下垂体 22、短 23、大 24、身高别体重 25、38摄氏度 26、物理 27、功能 28、裸露 29、动脉 30、维生素D 31、维生素B1 32、健康检查 33、铁 34、畏食 35、麻疹 36、细菌性痢疾 37、水痘 38、骨骼 39、氧气 40、质量 41、传播途径

42、社会适应 43、比例 44、长 45、克汀病 46、夜盲症 47、土壤传播 48、缺铁性贫血 49、维生素D 5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1、营养 52、微量元素 53、伤肢 54、天花 55、生长发育 56、条件反射 57、食物 58、功能性遗尿症 59、空气 60、人体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B 5、B 6、C 7、B 8、A 9、C 10、A 11、A 12、A 13、C 14、B 15、D 16、D 17、C 18、C 19、B 20、A 21、D 22、C 23、A 24、B

26、A 27、A 28、B 29、C 30、C 31、A 32、B 33、C 34、D 35、A 36、A 37、A 38、A 39、B 40、A 41、A 42、B 43、A 44、D 45、D 46、C 47、B 48、A 49、D 50、C 51、B 52、D 53、A 54、C 55、D 56、C 57、A 58、B 59、B 60、A 61、A 62、B 63、B 64、D 65、A 66、A 67、A 68、D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任建龙)

“学前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12年3、22上午1、2节 学生:学前教育系学前专业09级五专2班 地点:教学楼J—A510 执教老师:学前教育系任建龙 教学内容:模块七投身教育事业 项目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设计意图: 本次课内容是课程标准第七模块,项目一的部分内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理解与运用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幼儿园保教质量。对于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掌握、运用是幼儿教师投身幼儿园教育事业必备的专业素养,鉴于这几条原则的整体性,执教教师将其作为一个单元来进行组织。 根据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见实习情况了解到09级学生五专学生已有很多的幼儿园见习经验,因此,这两节课主要基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关案例,来逐一剖析这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教师归纳提升的方式使学生能初步知道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重要,并掌握初步运用这些基本原则的能力,在这几条原则的讲解过程中,执教教师主要侧重于幼儿教师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误区和忽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体现“教、学、做合一”

的教学方式。此外,由于教材关于六条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解释较为冗繁,且略有重复,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执教教师将其作以概括和归纳,使其更加的条理化,执教教师并根据书本讲解的不足之处,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在参照《学前教育学》——李生兰版和《学前教育学》黄人颂版的基础上补充了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锻炼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并知道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幼儿园教育基本工作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学时:2课时 教材处理:将教材分为设计步骤的内容和技能项目训练的内容。简单讲学生已经孰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详细讲解幼儿教师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误区和忽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 教学方式:集中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试教的方式;采用案例分析、讲解归纳。 教学准备:

学前儿童保育学_练习试题

《学前儿童保育学》练习题 第一章幼儿园保育工作简介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保育、保育员、保教结合 二、简答题 1.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2.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保育 保育是成人(家长或保教人员)为0—5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以帮助幼小儿童获得良好的发育,逐渐增进其独立生活能力。 2.保育员 保育员是指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3.保教结合 保教结合是一个整体概念,“保”和“教”是幼儿园教育整体的不同方面,其中“保”就是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教”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两者之间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共同对幼儿产生影响。 二、简答题 1.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1)注重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2)注重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创设。 (3)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相融合。 (4)与教育工作相渗透。 (5)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实施保育。 2.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1)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科学照料和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在卫生保健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4)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第二章保育员常规工作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盛放开水的壶要立即或放到幼儿的地方,不能直接给幼儿饮用开水。 2.教师在晨间擦拭工作中,应关注刚入园的幼儿,与幼儿进行及提示幼儿主动洗手漱口。 3.在盥洗过程中,培养幼儿盥洗的和的良好习惯。 4.在就餐环节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保证就餐环节的规有序,这对于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培养其生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5.要求根据幼儿年龄按照带量食谱进行首次分餐,随后可根据幼儿进行餐量调整。 6.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喂饭时要,面对幼儿,待其口腔的食物完全咽下后再喂,以免引起呛咳甚至。 7.关注并指导幼儿自主倒奶或饮水,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8.幼儿喝奶或喝水时,提示幼儿拿水杯,一手握杯把,一手握。 9.夏季幼儿户外活动时可以带,自由饮水,水壶每天清洗。 10.关注幼儿如厕的和具体情况,通过提示幼儿如厕逐渐培养幼儿的能力。 11.教育并提示幼儿便后冲厕所,并用和洗手。 12.日托幼儿要求一日组织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全托幼儿不少于。 13.户外活动中,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大型玩具;幼儿玩大型玩具时,要在大型玩具旁给予,确保幼儿。 14.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指导,保证其有氧活动每次持续时间15分钟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现代主要的理论流派,对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初步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主要流派中的前六个流派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 (一)我国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教子婴孩”、“早欲教” (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母育学校教育,是指出生到6岁的儿童应在母亲身边接受教育 (三)近代幼儿园产生后,学前教育的年龄趋向于3岁到入学前。 (四)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应为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 1、领先性 2、长久性 3、单独性 4、随意性 5、随机性 (二)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前社会教育指出由社会各方为学龄前儿童开设的集体保育教育机构及设施。其特征如下: 1、群众性 2、目标性 3、计划性 4、多样性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主张 1、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3、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4、根据人的身体发育,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 (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为系统学前教育理论建立奠定了基础。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2、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3、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37年福禄被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贝尔基本的教育思想。 三、进入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形成了相互吸收又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 (一)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 1、杜威的儿童观。 2、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膳食配制 【授课课题】幼儿膳食配制【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授课班级】2011学前(1)班【授课地点】306教室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24日【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教师】王青莲【指导教师】林金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领会幼儿平衡膳食的内容。 ●掌握幼儿膳食的配制原则。 2、能力目标: ●能分析并尝试拟制幼儿一周食谱。 3、德育目标: ●体会平衡膳食对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形成健康的膳食理念。【教学重点】幼儿膳食的配制原则 【教学难点】拟制幼儿一周食谱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查询至少一所幼儿园的食谱,对其进行了解; 2、学生自学教材,获得粗浅知识,发现学习疑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方式 组织课堂师生互相问候,考察学生出勤情况 导入新课 回顾幼儿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及幼儿合理营养的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幼儿园应该怎样保证幼儿合理营养呢?——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在膳食方面的具体体现。 导入课题:幼儿膳食配制

讲授新课 一、幼儿平衡膳食 1、包括六大类食品: 各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制品、蔬菜和水果、烹调油类、调味品。 2、六大类食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优质;量足;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当、合理;调配得当、容易消化。 (承转:那么,在幼儿园里应该让幼儿怎么吃才算得上平衡膳食呢?——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膳食,配制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食谱,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二、幼儿的膳食配制 (一)配制幼儿膳食的原则 第一条原则:食物选配恰当,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1、通过“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分析,并结合上次课“幼儿所需的营养素”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该原则: (1)食物6大类,每天都要有: 即: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蛋豆肉类、奶类、油脂类。 (2)蛋白质、脂肪、糖类三大热量营养素之间比例恰当: 2、案例分析,学生简单运用“原则一”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条原则:适合幼儿消化 列举下列若干种食物,学生结合“消化系统”的知识对食物进行筛选:哪些是幼儿易消化的食物? “面条、粥、汉堡、青菜、西红柿、炸薯条、大麦、巧克力、苹果、酸奶、辣椒” 1、易消化的食物:面条,粥,青菜、西红柿、大麦、苹果、酸奶 2、不易消化的食物:汉堡、炸薯条、辣椒、巧克力 教师小结:应选择面条、粥、青菜等适合幼儿消化的食物,油炸类、辛辣类、甜食类食物对幼儿来说不容易消化,不宜作为幼儿的膳食。

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第二章练习题【题目版】

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 1[单选题]某项活动开始时,大脑皮质工作能力较低,然后逐步提高这一现象称为()。 A.始动调节原则 B.优势兴奋原则 C.动力定型原则 D.镶嵌式活动 2[单选题]骨的间接连接叫()。 A.脊柱骨 B.颅骨 C.关节 D.骨膜 3[单选题]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以下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吸吮 B.膝跳反射 C.望梅止渴 D.眨眼 4[单选题]人体生理功能主要的调节机构是()。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5[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循环系统的表述,错误的是()。

A.年龄越小,血液量相比成人越多 B.幼儿的血管较成人的短 C.幼儿的血压较成人的低 D.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6[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骨骼特点的是()。 A.蛋白质少 B.有机物多 C.钙磷少 D.弹性大 7[单选题]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运动 B.模仿 C.学习 D.边学边练 8[单选题]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 A.眼 B.耳 C.鼻 D.皮肤 9[单选题]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呼吸器官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鼻腔对空气的清洁作用差 B.咽鼓管粗、短、位置水平,容易因感染引发中耳炎 C.肺泡数量少,肺容量小,组织的弹性比较差 D.呼吸节律整齐

10[单选题]人体的肌肉有()多块。 A.100 B.300 C.500 D.600 11[单选题]学前儿童肌肉的特点是()。 A.肌肉的收缩力较好 B.蛋白质含量多,不易疲劳 C.大肌肉群发育晚,小肌肉群发育早 D.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 12[单选题]学前儿童的腕部骨骼发育不完善,大概在()岁才能钙化完成。 A.10-13 B.5-6 C.7-10 D.18-23 13[单选题]婴儿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大概是在()。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14[单选题]人体的呼吸器官由()两部分组成。 A.肺和咽喉 B.肺和气管 C.肺和呼吸道 D.肺和鼻腔

学前儿童保育学模拟卷2

《学前卫生学》试题(模拟卷1) 第 1 页 共 6 页 《学前卫生学》试题(模拟卷1) 第 2 页 共 6 页 函授站(教学点) : 校本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 题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函授班2016学年第2学期 《学前儿童保育学》试题(模拟卷2) 年级:2016级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是非题10% 1.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文化学习。 ( ) 2.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 ) 3.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耳濡目染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 ) 4.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 5.终身教育理念是新基础教育观的精髓。( ) 6.知识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 ( ) 7.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 8.3-4岁幼儿在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的典型性表现是在成人提醒下,写画时姿势正确。( ) 9.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 10.《指南》建议: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玩具。( ) 二、填空题30% 1. 保育员在活动中要协助教师维持 的秩序,关注幼儿的 及情绪。 2.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准备的材料要安全、卫生,具有 ,符合幼儿的 ,以利于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3.在娃娃家或建构区等 游戏区域中,要注意观察游戏的进展情况,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可以以 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以推动游戏的进行。 4.保育员带小组体育活动时,要保证本小组幼儿在自己的 范围内,并经常 小组幼儿人数。 5. 、倾听是了解幼儿的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实施 。 6.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 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而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又包含有 双重性质。 7.睡眠室的墙面环境创设要求 、温馨、柔和,以星星、月亮、棉被、男孩、女孩、温柔的动物等符合睡眠环境的 进行创设。 8.刺伤是指身体内有 刺入造成的 ,如竹木屑等。 9.遇到外伤出血,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然后再做其他的 处理。 10.如果怀疑幼儿受伤后有可能是骨折时,教师应迅速报告保健医生,不要随便 、抱起孩子。待保健医生到达后,协助保健医生将骨折处 ,及时送医院治疗。 11.幼儿进餐时被鱼刺、骨刺 喉咙,教师首先要安抚幼儿 ,并将幼儿送到保健室,配合保健医进行辅助处理。 12.如果虫爬入耳道,可用 照射诱其自动爬出。整个过程避免用 去挖,以免损伤鼓膜。 13.传染病是由各种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14.流行性感冒是由 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 传染病。 15.幼儿园应与 、社区密切合作,与 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简答题20%(每小题4分) 1.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龋齿护理和预防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红眼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什么? 4.健康领域包含哪几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包含哪几条目标? 5.科学领域包含哪几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包含哪几条目标?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一、课题:学前教育学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二、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关键期对于学前儿童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目标的类型以及特点以及学前教育的原则,重点理解游戏作为儿童基本活动的重要性。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1、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领会) 2、儿童发展的特点(记识) 3、儿童发展的两种观点(应用) 4、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应用) 5、学前教育的价值(领会) 第二节、学前教育目标 1、学前教育目标(领会) 2、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领会) 3、学前教育目标类型及特点(应用) 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原则 1、坚持儿童本位(应用)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应用) 3、培养儿童的个性化(应用) 4、重视游戏在学前期的重要性(应用) 五、教学重点 本章主要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在本章中重点掌握儿童发展的特点、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学前教育的目标类型以及坚持个性化、游戏的教育原则。通过本章的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领会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 见PPT 七、教学过程 ★导入:从谚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导入学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同时这句谚语中也包含了关键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明白该句谚语的合理性。以这句谚语导入本章节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一、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 1、生理基础:人的大脑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使用工具,会劳动,这一切都依赖于人的大脑的复杂性。

学前儿童保育学模拟卷

.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函授班2016学年第2学期《学前儿童保育学》试题(模拟卷2) 年级:2016级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是非题10% 1.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文化学习。() 2.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3.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耳濡目染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 4.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5.终身教育理念是新基础教育观的精髓。() 6.知识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 7.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8.3-4岁幼儿在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的典型性表现是在成人提醒下,写画时姿势正确。() 9.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10.《指南》建议: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玩具。() 二、填空题30% 1.保育员在活动中要协助教师维持的秩序,关注幼儿的及情绪。 2.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准备的材料要安全、卫生,具有,符合幼儿的,以利于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3.在娃娃家或建构区等游戏区域中,要注意观察游戏的进展情况,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可以以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以推动游戏的进行。 4.保育员带小组体育活动时,要保证本小组幼儿在自己的范围内,并经常小组幼儿人数。 5. 、倾听是了解幼儿的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实施。 6.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而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又包含有双重性质。 7.睡眠室的墙面环境创设要求、温馨、柔和,以星星、月亮、棉被、男孩、女孩、温柔的动物等符合睡眠环境的进行创设。 8.刺伤是指身体内有刺入造成的,如竹木屑等。 9.遇到外伤出血,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然后再做其他的处理。10.如果怀疑幼儿受伤后有可能是骨折时,教师应迅速报告保健医生,不要随便、抱起孩子。待保健医生到达后,协助保健医生将骨折处,及时送医院治疗。 11.幼儿进餐时被鱼刺、骨刺喉咙,教师首先要安抚幼儿,并将幼儿送到保健室,配合保健医进行辅助处理。 12.如果虫爬入耳道,可用照射诱其自动爬出。整个过程避免用去挖,以免损伤鼓膜。 13.传染病是由各种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14.流行性感冒是由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 15.幼儿园应与、社区密切合作,与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简答题20%(每小题4分) 1.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龋齿护理和预防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红眼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什么? 4.健康领域包含哪几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包含哪几条目标? 5.科学领域包含哪几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包含哪几条目标?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电子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学前教育对象;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和家庭、社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 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10. 明确学前教育对象的属性和权利义务,师幼关系的特征。 11.了解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方法。 12.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3.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与任务,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小衔接发展趋势。 三、学时分配表

2018年10月自考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保育学试卷 (课程代码30001)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闻,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璎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学前儿童盼保育主要是针对 A.0—1岁儿童 B.0—3岁儿童 C.0—6岁儿童 D.3—6岁儿童 2.学前儿童保育包括身体健康和 A.心理健康 B.情绪健康 C.情感健康 D.认知健康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和 A.神经纤维 B.神经突起 C.神经中枢 D.生命中枢 4.轻度智力残疾属于 A.一级智力残疾 B.二级智力残疾 C.三级智力残疾 D.四级智力残疾 5.多动症又称 A.认知缺陷障碍 B.情绪缺陷障碍 C.思维缺陷障碍 D.注意缺陷障碍 6.托幼机构要把握好喝水的时机,一般尽量不组织学前儿童喝水的时间是饭前、饭后 A.10分钟 B.半小时 C.1小时 D.2小时 7.关予幼儿迸餐的保育要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进餐的环境应安静、清洁 B.允许幼儿汤泡饭 C.对于有困难的幼儿可适当喂饭 D.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清洁 8.儿童出现面色苍白、肢体乏力、生长发育缓慢,要从食物中补充 A.锌 B.铁 C.铜 D.脂肪 9.到学龄前末期,儿童的正常身高可达 A.80厘米 B.90厘米 C.100厘米 D.110厘米 10.关于婴儿的辅食添加,以下哪个月龄阶段可以添加蛋黄和米糊? A.1~2个月 B.2~3个月 C.3~4个月 D. 4~5个月 11.儿童缺乏哪种维生素会患上脚气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前儿童保育学-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保育学 一、填空题(29分) 1、儿童由胎儿有-个特大的头颅、较长的躯干及短小的双腿发育发展到儿童期身体各部较匀称的比例,这是生长发育的非等比性规律。 2.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取决于体育活动的密度、强度和时间。 3、学前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咽和口腔部。 4、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是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 5、能够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臂围等。 6、通过判断学前儿童工作的速度、准确性和持续时间等方面,可以判断其疲劳程度。 7、第一颗乳牙的钙化期在妊娠阶段,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期在 6 岁。 8、体重和身高相互结合,可以用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被称为一个健康的人。 10、正常个体之间,生长发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常表现在生长类型、性别和成熟类型方面。 11、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方面。 12、学前儿童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服装、桌椅提出一些保育要求。 13、在活动室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窗户的面积来提高玻地面积比。 14、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比较敏感,因此,教师应该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增加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 学生答案:二、简答题(56分) 15、如何判断学前儿童疲劳? 答:一般以幼儿各系统各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上的变化为依据,明显表现在幼儿的活动和作业的效能上,而活动和作业的效能又反映在幼儿从事活动和作业时的工作效果,即工作的速度、准确性和持续的时间上。 16.晨间检查的内容。 答:晨间检查是在幼儿每天入园时,或早晨起床后,通过一摸(摸前额,粗知体温是否正常)、二问(询问幼儿在园所外的生活情况)、三看(观看皮肤、五官和精神状况有无异常),发现异常,及时诊断。 17、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要哪几个时期。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以达到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素养素质,形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门教育应用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在我院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本课程最初称为《幼儿教育学》,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和《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编写的。主要是供中专层次的幼师使用的教科书。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大家认为,使用《幼儿教育学》这一名称显然与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其名称被改为《学前教育学》,其内容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侧重于幼儿教育内容转化为更为0-6、7岁儿童教育内容。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综合学前教育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针对国内高职院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缺乏适宜的《学前教育学》教材的现状,我们根据高职院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构建高职高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学科体系为目标,初步对《学前教育学》课程进行了涉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领域的改革,努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初步掌握了本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评价教育教学活动;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教学现象和幼儿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培养他们热爱幼教事业的思想,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备从事幼儿园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沿革 多年来,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研究,在完善课程体系、选用合适的教材、改革实践教学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使该课程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教改成果,使该学科成为一门受到学生喜爱的学科。 1、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构建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由于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两级师范教育体制,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学的教材建设相对来说是一个空白。鉴于这一情况,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借鉴此前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探索,终于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该学科体系容纳了当今国际、国内学前教育领域最新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改经验和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丰富性,夯实了学生的教育理论基础。 2、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原则,积极改进实践教学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练习题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疾病通常表现为_______ 与_______ 的偏离。 2.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包括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及代谢病和内分泌病。 3.传染病预防中的“四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水痘主要通过_______ 和_______ 而传染,_______很强。5.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 6.麻疹的主要症状是_______。 7.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和________,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经由____和____或____传播。 9.蛔虫由_____引起,_______和________是传染源,感染期虫卵经____进入人体。 10.肥胖幼儿食欲____,喜欢吃____和_______ 食物。 11.水是生命的_______,是人类_______的营养素。 12.护理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要严密监测患儿的哮喘先兆,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旦发作则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13.给高热患儿降温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冷盐水灌肠等。

14.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蛋白质除了产生热能外,还构成、_____、_______ , 形成_____和_____,构成_____,维持_____与_____。 16.对于学前儿童来说,_______是应该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 17. 脂肪能促进_____的吸收,增进_____和_____等。 18. 维生素不构成_____,也不产生_____,但却是维持 _______ ,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_______ 。 19.人体中99%的钙存在于_____和_____中,1%存在于_____。学前儿童缺钙易致_____、_____。 20.学前儿童缺锌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等。 21.合理组织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制度的意义是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22.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23.幼儿进餐时间不少于_______ 分钟。 24.日光浴是利用阳光中的_____、____增进儿童健康的措施。 25.幼儿伤害的防控原则是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26.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原则是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27.扭伤初期应将_______垫高,采用_______、_______ 以减轻肿胀,在伤后48小时内,不可对患部做_______ 。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讲课教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意义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区别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含义、特征和内容,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幼儿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学难点:客观辨证地对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和教育学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或改变人的行为的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 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问题:教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吗? 分析: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是两种表面类似而本质不同的活动。因为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发达,活动只能停留在个体的层次上,不能类化;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所以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归纳总结】 理解教育概念,须注意三点,即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学---- 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观点辨析】 问题1:教育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因此,每个人都懂教育,教育谈不上是什么科学。 问题2:“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人。”一一乌申斯基 提问思考:教育学是不是科学?为什么? 分析:教育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又是特殊的人一一人活动,有它独特的规律性。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受教育者造成的伤害将非常严重,甚至无法补救。 【理论研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