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篇一:东汉官制简表 东汉官制简表 州 刺史(牧) 县 县令(县令) 乡 乡佐游徼三老有秩 亭 亭长 里 里魁 篇二: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在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建立的西汉王朝,最高统治阶层注意总结前人尤其是秦朝用人经 验和教训;根据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形,建立和推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 一、惩秦之弊,信用士人 “士人”、“士子”、“儒(生)”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俗称。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 长起家,曾经对“儒”等有识之士颇为轻视。《史记》郦食其传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 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称帝后,著名辨士陆贾劝导他,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 治天下,应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而以知识治理天下国家,“长久之术”在于“文武并用”。刘邦 从此开始改变对士人的态度。 在倒秦战争中, 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 因此, 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 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原秦博士、投奔刘邦的大儒叔孙通提出建议:制定朝 纲国典、礼仪制度。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 30 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 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刘邦情不自禁地说: “吾今日乃 知为皇帝之贵也。”他懂得了信用士人作用何在。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是比较信用 的。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此 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指导思想。董仲舒做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利的事 情。但由于对汉王朝专制统治益处很大,所以备受重用。从此汉朝君主已经不再存在信用士人 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更重用代圣立言的儒士。汉昭帝死后一度掌管朝政的霍光,也曾深有体会

地说:“公卿大臣当用有经术明于大义者”。于是他以昭帝的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 弘羊,召集贤良文学 60 余人,举行“盐铁官营会议”,探讨和论证盐铁专卖政策。今存《盐铁 论》便是当时的记录。 整个西汉时期,知识分子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查《中国历代名人辞典》 所列的西汉 132 个“名人”中,知识分子占 43 个。其中有著名的封建政治家贾谊、晁错、魏相 等,有一代名臣张苍、田蚡、公孙弘、董仲舒、贡禹、主父偃等,有著名文学家邹阳、杨恽、 东方朔、褚少孙、虞初、主褒等,著名的水利家倪宽、徐伯、召信臣等,理财专家耿寿昌等以 及史学家司马谈父子、法学家于定国、音乐家李延年等和著名学者毛亨等等。可见,与秦朝相 比,西汉在吸收和信用士人参政的制度上要开明得多,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正由于此,汉初 统治者能制定和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国策,出现“文景之治”的兴盛局面。否则,就无 法想象了。 二、发布求贤诏,实施察举制 汉政府不仅注意信用学问高深的士人,还希望把于国有用的所有士人和其他有一技之长 的人,都收罗拢来,用于充实和更新国家官吏队伍。汉初几朝皇帝曾多次专发诏令,在全国广 为招贤,推行大规模的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公元前 196 年,刘邦下诏说:上古时代称王称霸有所作为者如周文王、齐桓公等,都是 依赖了贤能之士的帮助。现在我们汉朝建立不久,需要大批人才帮忙治国安邦,而且到处都有 贤能。大家踊跃地站出来为我们出力吧。国家不会亏待大家的。这个诏令说明刘邦颇有求贤若 渴的心理,更说明汉初急需人才的情况。 封建专制君主下诏,就是封建国家法律性制度的颁布。刘邦的求贤诏确定了汉初的基本 用人政策。人事制度是用人政策的具体化。汉代大规模的荐举人才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就是 汉初国策的产物。 (一)察举制的概念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考察、发现人才,“举”是推荐、起用或提拔人才。推荐也叫 贡贤,被荐者叫“举士”。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 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 予官职的整个过程。这种选拔国家官吏的方式,史称察举制度。 (二)察举制的实施及其发展 求贤诏后,刘邦曾提出具体要求,凡御史大夫、诸侯王、各郡太守等中央和地方各级官 员,都必须向政府推荐人才。不能发现人才、推荐人才者,要追究责任。推举的基本对象,是 有一定治国才能的“贤士 大夫”。这是汉代察举制的先声。所以察举制度最早产生于刘邦在位时。 汉文帝时,诏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规定了察举的两个科目:“贤良方正”和“直 言极谏”。这是察举制度付诸实施的开始。 汉武帝时代,全面推行察举制度。中央规定了察举的期限、人数、对象。汉武帝采纳董 仲舒的建议,“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并“令郡国举孝、廉各 一人”。 有的郡国执行不力, 郡守、 诸侯未荐人才。汉武帝为此规定,二千石“不举孝,不奉诏, 当以不敬论;不举廉,不胜任也,当免”,督促察举制度的正常实施。

此后直至东汉时期,察举制度便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长期推行。 (三)察举的主要科目 西汉察举科目繁多,且每次下诏科目的要求不同。较为常用的有孝廉、明经、明法、孝 悌力田、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为茂才)、贤良文学等科目。 所谓孝廉,即能尽孝悌、正直廉洁。秀才即优秀、出众的人才。贤良方正即有才有德、 为人正直。文学即通晓文理、词章。明经即明于经典如《易经》《礼记》《春秋》等。明法即 通晓法律。 两汉政府几乎年年察举孝廉、茂才两科。因此孝廉、茂才两科称为 “常科”。此外的一般 科目则多由皇帝的特别诏令才能举行,算是“特科”。 (四)察举名额的分配 察举制度正常推行后,汉中央政府对各地区的察举名额作了规定和限制。一般情况是: 有人口 20 万以上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足 20 万人的郡国两年举一人;不足 10 万人地区三年 举一人。边郡和少数民族地区名额放宽:每 10 万人口年举一人,不足 10 万人口地区两年举一 人,不足 5 万人口地区三年举一人。朝中公卿大夫一般每人每年举一至两人。 (五)对察举者的要求 为保征举士的质量,汉政府还对察举者提出了严格要求。中央规定,荐举人要对被荐举 人的行为、能力负责,不得以私情请托。如被荐举人有问题,荐举人连坐。因“选举不实”而连 坐免官者,事例不少。不按期如数荐举的官员也要被革职或受其它处分。 为防止和纠正荐举者循私舞弊行为,东汉顺帝时还下诏规定:“禁侍中、尚书、中丞子弟 不得为吏察孝廉”。即明令侍中、尚书、御史中丞的子弟,不得作为察举孝廉的对象。因为这 些子弟的父辈,活动于皇帝的身边,权势太重,所以必须回避。 (六)任用举士的程序 两汉察举的对象可以具体到两类人:一是在职官吏中的贤能之士;二是秀民士绅。任用 举士的程序大抵为三种情况:直接提拔任新职,免旧职;先试用,后任职;经过口试(策试的 一种)然后授职。主要是第一和第三种。 在职吏员被察举者,一般是直接任命新职。比如王吉因 “明经”而由郡吏举为郎官;张敞 经“孝廉”由本乡的“有秩”升补太守等等。对于被举的乡绅秀民,多进行口试后择优授职。当时 口试是策试的一种。策试又称对策。答对清楚、思路敏捷者,往往授职为谏官。汉章帝时鲁丕 等“对策者百有余人”,其中鲁丕“唯在高第”,故“除为议郎”。汉武帝时诏举“方正直言之士”, 王立、陈咸即经对策“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对策成绩差者,任为一般官吏。只有孝廉科被 察举后,往往任县令或王国的相、县丞等职。因此自察举制兴起,汉代地方郡以下官吏由孝廉 出身者为多。 (七)察举制的得失 作为两汉主要选任方式的察举制度,在推行以后,是收到了很大的社会效果的。它为封 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官吏。据查《汉书》,立传者中有 25 人是由察举孝廉入仕的; 《后汉书》中有传可查的孝廉出身者达 132 人。这些人后来都是颇有政绩的高级官员,否则难 以入传。 没有入传的中下层官吏, 数量就更大。 加之还有其他科目的举士, 总数就更为可观了。 这样可以说,汉政府大量搜罗人才以充实国家统治力量的目标,由于察举制的广泛推行而基本

上得以实现了。 综观汉代察举制度的推行状况,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主要体现在:第一,封建集权国 家根据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地、大规模地举荐贤能,选拔官吏,且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这 在中国历代是第一次成功的尝试。第二,在察举制度实施过程中,明文规定有关保障措施,防 止营私请托,贬黜“谬举”官员等等, 这对于察举制度的正常实施是必要的。第三,对荐举的对象采取对策的办法加以考试,从 中选优录用, 以利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这表明封建国家选官用人、 开发智慧的水平有了提高。 策试虽是口试,但已是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最初形态。先推荐后考试,两者紧密结合,对于提 高举士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察举的名额按区域大小人口多少不等的原则分配、限定; 对边远和少数民族聚居地适当放宽、予以照顾等措施,都是成功的做法。第五,特别注重被举 者的思想品德,孝廉要求为子尽孝为官清廉,贤良方正要求为人正直,都符合社会准则。 但两汉的察举制度也有缺陷。比如:一,察举的众多科目中除孝廉常举行外,举办无确 定时间,员额无规定数目。封建君主往往因天地灾异、重大变故时擅意举行,使国家难以有效 地按计划实施。二,察举标准不具体、不统一,要求不同,难以为察举者所把握;多凭主观意 向推举人才,难免失于偏颇,而且易于为营私请托者所利用。三,无论何种制度,推行既久而 不加改革,势必出现弊端。察举制度施行三百多年,其中虽有小修小补,却未经必要的革新, 漏洞越来越大。在西汉时期尚算光明,到了东汉便阴暗日增,末期更不可收拾。豪强大族开始 把持朝政,弄虚作假。汉灵帝、献帝时,民谣四起,人们奔走相告:国家“举秀才不知书,察 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到了如此腐败的地步,察举制终于成了高 官贵戚舞弄权势的工具。 三、征辟制度 征辟也是两汉政府选任官吏的方式之一。所谓征辟,分为“征”和“辟”两种形式。“征”是朝 廷(皇帝)下令指名征召社会上有声望的士人,直接任为中央官员;被征者叫做 “征士”或“征 君”。“辟”是中央和地方的高级长官征聘名人,任用为本署僚属,故又称“辟除”。征辟是两汉信 用社会名流贤达的基本方式。 皇帝征士,不仅是选拔合己之意的名士做高级侍从,还往往借以表示朝廷敬重老者与贤 达,以端正社会风气。东汉人陈忠就认为“皇帝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征士的 特点在于征聘, 尊重被征士人的意愿, 可以应聘, 也可以不就。 应聘以后, 任实际官职的不多, 往往以此作为抬高身价的阶梯。到东汉后期,渐成为君主求贤的一种装饰举动。 辟除法选拔面较宽。中央和地方的高级长官了解某名士后,即可指名辟用,被辟除者大 有人在。所以自辟僚属者中,丞相权力最大。汉武帝时,丞相田蚡辟除用人之权,竞“荐人或 起家至二千石,权移至上”,汉武帝很恼火,说,我也想任命一些,加剧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辟除方式的利弊在于:中央给予各级主管官员选官用人的特权,使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较适意的 僚属。这有利于各级机构、部门长官对僚属的知人善任,协调主从关系,发挥所属官吏的积极 性。最大的弊病在于,长官自辟僚属,容易形成小山头或小集团,使少数权臣个人势力膨胀, 助长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四、鼓励上书言事,从中选拔人才 “上书言事”,是指社会上一些有见识的士人向当朝皇帝或中央政府上书,对于国策提出

建议,以表明自己的正确见解。由此途径,往往表现出上书者德才水平比一般人高出一筹,故 类似于“以文自荐”的方式。朝廷通过这种渠道发现优秀人才,任用为官员。这也是汉代政府选 拔官吏的一种重要方式。 以言自荐,最早从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养士毛遂开始。在封建专制社会里,能以书自 荐,非一般士人所为。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气概与责任感和眼光、智慧,便难有这种举动;即 使有也未必能打动最高君主和中央大臣的心灵。 从这个角度看, 汉代君臣以此法选拔优秀士人, 是颇有创见的。 汉武帝时, 齐人主父偃精于“长短纵横之术”, 但怀才不遇, 四处流浪。 穷困潦倒中竟然“上 书阙下”。他早上入奏,“暮召入见”。因他在给汉武帝的上书中,“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 一事谏伐匈奴”,都正中汉武帝下怀。因此汉武帝很快召见并示意相见恨晚。于是立即拜主父 偃为郎中,“一岁中四迁偃”,一年内主父偃被提升了四级。后来主父偃成为西汉著名的封建政 治家。这个时期,赵人徐乐、齐人严安各言一事,也被拜为郎中。 汉武帝以后历朝,也都鼓励上书言事,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中央机构。但其实施情 况不如汉武帝时。因为封建皇帝至高无上,能接受士人的上书,听取他们议论得失、治乱与兴 衰之理,是很难的,并非所有封建君主都能真正做到。 五、博士弟子 优先录用 汉代在汉武帝以后,有了国立高等学府太学,大批地正规地培养国家的后备官吏,训练 在职官吏。太 学的博士弟子成为国家官吏的又一重要来源。 汉代太学的学官(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为博士弟子。博士弟子中有在职的中下层官 吏,也有选自各地的优秀青年。他们在校精通一艺(即一经,一部儒家经典),经策试合格即 授以官职。优异者授与较高,一般者较低,低劣者免除资格。西汉人倪宽就是从太学入仕的。 他家里很穷, 上学之余为人耕作以补“资用”, “带经而锄, 休息辄读诵”。 在田间劳动还背着书, 稍有空闲就读。经过刻苦学习,对策过关,做了掌故官。后来他升上了中央的御史大夫。这类 事例很多。 汉武帝以后,地方郡级官学兴起,虽规模不大,但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充实到当地郡县 的官吏队伍中。 六、任子制度 汉代政府除以上诸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外,还有一种任子方式。所谓任子,就是任用高级 官吏的子弟为郎做官。这是世袭制在汉代的反映。 汉政府曾经规定:“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不以德选”。 就是说凡是二千石级以上的官吏, 只要任满三年, 就可以有一子弟直接做官, 而不必考查德行。 汉代二千石以上官吏,是地方太守以上的高级官吏。因此按汉政府的规定,郡守以上的中央地 方官吏都有任子的特权。 世袭制度怎样改头换面,都无法不引起正直士大夫的反感和抨击。西汉大臣王吉就为此 毅然上疏,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傲,不通古今??无益于民,此 伐檀所为作也”。他认为实行任子制度,使得那些膏梁子弟越发骄横,不学无术,不思进取。 这类人一旦成为国家官吏,很少有益于民者,就和《诗经· 伐檀》所讽刺的那些不劳而获的“君

子”一样,令人讨厌,危害国家。 七、赀选制度 两汉政府还实行过赀选制度。赀选又分为“纳赀”和“捐纳”。所谓纳赀,是富有人家向国 家交纳一定钱财,以取得一官半职的途径。所谓捐纳,与纳赀是一回事。有钱人向国家捐献一 定资金,以换取某种官职。封建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授予一部分官职,以增加财政收入。赀选制 度,也就是公开的卖官制度。秦朝时曾有纳粟之法。秦始皇四年,“百姓内(同纳)粟千五, 拜爵一级”。那是为了应付飞蝗成灾的临时措施。汉代的赀选则成为一项较经常的制度。汉景 帝时接受晁错务农贵粟的建议,下诏提倡缴粟,国家赏予爵位;有罪者缴粟免刑。并规定凡纳 赀五百万钱以上者可以做常侍郎。汉武帝时专为这类人设立了“武功爵级十七,凡值三十余万 金”。张释之、司马相如、卜式等官员都是以纳赀入仕的。东汉时期赀选制更泛滥成灾。 汉代赀选,并非全为选拔人才计,是企图以官职为诱饵,吸引和搜刮社会财富,以充实 国库,增加财政收入,弥补庞大的开支。由此入仕者也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藏污纳垢。 这是汉代官吏制度中最腐败的一个制度。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演变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师用案: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前提示: 1 一、从汉到元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演变过程 (1)汉朝: ①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时期: A、频繁更换宰相; B、确立内外朝制度: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 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源流:三省六部制由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②主要内容: A、三省: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六部: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③影响: 在当代:A、三省分权,又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后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补充: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 (3)宋朝: ①初期: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 ②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4)元朝: 设中书省,代替三省,是做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演变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提高行政效率; (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演变过程----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1)汉朝:①初期:郡、县②中后期:州、郡、县 (2)唐朝:道、州、县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演变选拔官吏,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制度大约开始于周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霸图强,纷纷打破原来官爵世袭的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功赏爵”原则来选拔官吏。汉代在选拔官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形成明确的选拔官吏制度,即“察举征召”制度。所谓“察举”,是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的人才经过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所谓“征召”,就是朝廷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才,由皇帝召见,确有才能,即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其办法是:州、郡、县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籍士人,评定出品级,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九品”,是根据德才和门第,将士人分成九个等级,从一品至九品。由于中正官全由士族控制,则形成评定士人品级重门第、不重视真才实学的情况,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出现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但此时,科举考试及格,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被授予官职,还要经过一定的考试和选拔。唐代选拔官吏是通过铨选制度来实现的。所谓“铨选”,就是通过朝廷主管部门的选拔,授予科举出身、勋官出身、胥吏出身等人担任官职。唐代铨选种类很多,有“吏部选”、“兵部选”、“小选”、“南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吏部选”。参加“吏部选”的应选人要接受“四才”和“三实”两方面的考察。所谓“四才”,即“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宏词辩证”;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所谓“三实”,即“德行、才用、劳效”。“德行”指道德和品行;“才用”指工作才能;“劳效”指在任职期间的考课等级。唐代以后,选拔官吏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也就是科举考试一旦通过,便可按名次授予官职。

古代官职大全

我们古代官职大全 我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 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 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当代的价值

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当代的价值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13政治班 学号:8 姓名:王佳楠 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当代的价值谈起中国古代历史,政权变换,朝代更迭,从奴隶制社会的开始到封建制社会的结束,人们对政治的利用日趋成熟,利用其终结,利用其开始,从具有政治头脑的个人或群体中诞生并付诸于实践的,我认为就是政治制度,而政治制度则是王朝的灵魂,经济制度则是骨架,仅管传统的政治制度大都以集权,专政为核心,以服务于君主的家天下为首要任务,但用理性且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政治制度仍有许多可取之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基于马列主义思想结合中国特色,并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优秀经验及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精华所铸就而成的,其虽渺小但不容忽视,下面我将从宗法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来一一列举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当代的价值进行论述。 宗法制是为了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使社会各层成员按照宗法的原则组织起来,以自然血缘关系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用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它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秩序,使得王在拥有极大政治权利的同时多了血缘关系的保障。由于人是社会化

较高的群居动物以农业社会为根基,以血缘关系形成纽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宗法制的出现与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家族亲情的重要性,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宗法制的核心,既巩固了宗法制,有使家族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文明两千年来没有中断与宗法制中重视家族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代,宗法制同样影响我国的方方面面,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和谐”二字十分重要,“不和谐”的问题与事件屡见不鲜,且难以解决,这正需要大力宣传宗法制中有家才有国,家和万事兴的内容,和谐社会要从家做起,而宗法制也将广大中华儿女的心连接到一起,共同歌颂着龙的传人,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上是从国家角度论述,而从个人角度来看,宗法制延续下来的孝道观念植根于中国人民心中,古人重孝道,这其推行的宗法政治制度有关,孝是宗法制度的必然产物;后来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推崇父慈子孝。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养育,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个人良好品德对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反作用。 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自秦国统一六国以来,中央集权制由萌芽发展至明清达到顶峰,可以说中央集权制在封建社会中是极为先进,具有长久存在价值的政治制度,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认为不能单一论证其在现今中国所起到的价值,因此我将中国划分为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发展阶段进行详细论述。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概述 1.谈古代官制,先从“官”字说起 官,作为一个整体,历来有多种称呼和解释。“官”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西周时又称“寮”,亦作“僚”。《诗.大雅.板》中有“及尔同僚”一语,“寮”被解释为”官”《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官是为君主效命,为君主服务的。君、臣、民三者间,凡称“臣”者都可视为“官”,或已具备了做官资格的人。 祁隽藻(1793-1866),清代著名文人,结合自己的为官经历,在不同场合下,对“官”字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官”者“管”也。古语说“尧舜官天下”,这个“官”字是“公有”的意思,是说尧舜的天下是天下万民的,是天下万民共有的官长。“管”是在“官”字上面加“竹”字头,是说尧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茅檐不翦,土阶不修,住的是草屋,门前的台阶是土砌的,日子和老百姓完全一样。只有这样,这个“官”才能变成“管”,才能够代替上天管理天下万民。 2.学习官制的重要性 (一)官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传说从夏朝开始,就有了职官的设置。至少从商朝起,就有了确切有关职官的记载。《左传.定公五年》“职官五年正”,即以“职官”泛指众官。大 约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周官》(即《周礼》),表述了“惟王建国,辨方正 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一套宏大的职官体系。 (二)官制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 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三)官制是治史的钥匙,入门的途径 3.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 (一)官是替君治民的 官为君治民,即官为君而设,这是古代官制最本质的特征。可以说,效忠 皇帝、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是古代官僚的真实写照。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成为为官者的不变信条; “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接纳谏诤以“忠君”为前提。 因此,皇帝个人的政治素养以及个性、涵养、兴趣等,对于官僚群体便有 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严密的管理机制 1.君主控制官员的选任 从乡举里选,到推荐、保举、征召、察举、九品中正,乃至科举制的推行,这其中体现了君权在选拔官员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化; 2.君权控制下的管理制度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要官员牢记忠君,为君效力。如实行官员品级、俸禄制,旨在使为官者随时想到“食君之禄,死君之事”,不忘为君效忠。而考课、监察、回避、致仕等制度,则包含了君对臣严密控制的一面。 3.错综复杂的牵制关系

古代官员品级

古代官员品级 大清官员品级 大清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2013高考历史抢分专项突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一、备考导航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有利有弊, 展望今后命题, 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机构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相关联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题型。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可联系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 认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意义。 二、专题知识归纳 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萌芽于战国 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度。 (2建立于秦朝 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

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 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 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 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 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

高中历史必修一: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归纳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地方管理由削弱到加强 (西汉时期地方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为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初年实行郡县制、封国制并行制。后来,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导致“王国问题”,严重威胁到西汉中央政权。景帝“削藩”到武帝推行“推恩令”,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解除了王国对西汉中央政权的威胁。) (1)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2.隋唐的道州县 隋文帝废郡,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县两级制。唐太宗时,在隋朝州县两级制的基础上,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演变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3、唐朝:中央集权削弱 藩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边境置藩镇,长官叫节度使,后发展为割据势力 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生叛乱,长达8年,唐朝由盛而衰。 4、北宋:进一步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改变唐后期以来“君弱臣强”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举措是: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设置枢密院调军,兵部统军,充实禁军并实行更戍法;中央派文官做地方官,防止武将割据;财政上,地方税收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转运使转运中央掌控。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 (1)措施: ①军事(兵):收兵权,编禁军 ②行政(权):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钱):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2)评价: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官职沿革

古代官职沿革 官职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原始社会没有官,当时民族和部落的首领,和现在官是不同的概念。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形成、官职制度也随之产生。 中国官职雏形是夏商时期的王、史、巫和臣、宰、尹。周朝开始,才有现在意义上的官职。《周礼》提出了”惟王建国、辨方正位、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的设官目的,官职名正言顺,官位有职有权。 西周时期国家君主称王和天子,王位继承人称太子或东宫,王妻称后。诸候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中央官制主要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三公是天子的顾问,坐而议政。三孤为常任官,系有德之人担任。六卿分掌管国事、民政教育、礼乐祭祀、军事征伐、刑法狱讼、百工土木。官员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这就是”三公九卿”。地方官制是在王城之外划分出”乡”和”遂”,乡即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遂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分别设长。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候势力增强,各国均有一套官制。通常国君之下设相和将军,又设司徒、司马、马空、司寇等众卿,分掌民政、军事、土建、刑狱。战国时期各国在地方大多确立了郡、县两级制,郡的长官为郡守,下设郡尉,管理军务。郡下设县,长官为县令,下设县丞、县尉,分管财政和军务。 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官职制度中央采取”三公九卿”制,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一直沿袭。并采取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丞相管理全国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司监察掌文书。中央部门开始由家臣组织发展为国家机构,分为九卿: 奉常(太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光禄勋)管宫庭掖门;卫尉管警卫奏章;太仆管皇车马政;廷尉(大理)管刑罚讼狱;典客(太鸿胪)管少数民族、藩属国来朝;宗正管皇族事务;治粟内史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支出;少府即皇廷总管。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 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 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古代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之--古代官员的品级勋官和散官

古代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之--古代官员的品级、勋官和散官 一、官员的品级 古代官员的等级主要是指官员品级,是区分官员等级的标志即九品正从十八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 秦汉以前主要以官员俸禄作为官员的等级,最高一级是万石,以下依次是中二千石,真二干石,二千石,比二干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五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比百石,斗食俸。品级始于三国曹魏末年的九品官品。北魏孝文帝进而分为正、从、下三十级,北周改为九命九秩,隋唐时九品十八级正式形成。 二、勋官 勋官主要用于奖赏有功人员所定的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是一种武官官制。源于南北朝时期西魏之柱国。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与柱国以酬军功勤劳,皆无职掌,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历代相沿,大体同唐,品级或有小异。元无武骑尉。明无上柱国而有左、右柱国,另有文勋官左右柱国、柱国、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卿、资治少尹、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十一阶,清代废止。清代则取消了勋官,改设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等世职。

唐朝,凡有军功的,授以勋官。勋官最高一阶称为“上柱国”,正二品,需要经“十二转”才能达到。《木兰辞》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十二转”就是说:花木兰立了最大的军功。最低一阶为“武骑尉”,等于从七品,只需一转。“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 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勋官没有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已。勋官要入仕参政,则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五代授勋颇滥,初叙勋即授柱国。北宋沿唐之勋级,淳化三年定文臣京官、幕职州县官始授武骑尉,朝官始授骑都尉。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会考复习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秦的统一;了解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知道汉朝州刺史的设置;知道唐朝三省六部制;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知道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分析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影响;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对某些观点的立场、态度、倾向作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的意义分析令学生明白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明清专制主义的危害。 重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主要史实。 难点:史论结合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入:(投影标题及会考条目,解释标题) 师:“古代中国”是指:夏商周至1840年。“政治制度”有哪些? 生: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 这些制度可分为两类: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 一、中央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师:秦朝确立了哪些中央政治制度? 生: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师:皇帝制度是由谁首先创立的? 生:秦始皇嬴政。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页学习思考第一段,说出皇帝制度的特点。 生(阅读后作答):皇权至高无上。 师:皇帝确立起天下独尊的地位,并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从而确立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一政体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推翻。 皇帝集中各种权力于一身以后,每日要处理的政事繁多,于是设丞相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秦朝的丞相权力极大,威胁皇权,那怎么办? 生:削弱相权。

(完整版)汉朝政治制度的高考试题

(13年全国卷13)1.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12年全国12)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12年新课标24)3.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2年上海10)4.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 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A.西周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2年北京12)5.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11年湖南24)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11年四川13)7.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0年北京12)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回答12、13题。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术语举例

郸城一高高一语文早读知识清单(第五周·周一)编者: 胡乐金刘瑞华亢清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代官僚制度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完备而复杂。要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研究历史人物的仕宦经历、政治变迁、社会地位等等,有必要掌握一些古代官制知识。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 “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 “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 名望和德行)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 “(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西汉政治制度

西汉政治制度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在监察、选官、税收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得两汉社会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备。 一、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1、监察制度——刺史制度:①实行:汉武帝时实行的监察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没有固定的治所,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②职权: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③发展:东汉时监察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定期巡行郡国,检阅刑狱,考察官吏政绩,年终上奏皇帝,有固定的治所,开始掌握军队。东汉末年改为“州牧”,成为州的最高长官。④实质: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监察制度,两汉时期监察制度的评价;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②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借鉴。(积极作用)③不过,封建的监察机构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根除官僚主义的种种恶习,也不可能摆脱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约,从而导致监察部门的腐败,这是必然。(消极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制度的演变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西汉:汉武帝设州(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以及地方高官,后刺史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东汉:加强监察制度。北宋:设通

判,负责监督知州。明: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2、地方行政——郡国并存;实行:西汉初年王国问题形成:封国分王国和侯国,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相当于县,无治民权,受郡监督;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形成威胁,形成了“王国问题”解决: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注意《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此图揭示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此时的州不是地方行政区域,而是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区。3、选官制度——察举制;发展:①西汉:汉武帝时,建立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其中察举是两汉最主要的选官途径;②东汉:注重孝廉一科,先是乡党声望,后是门第族望,累世公卿因此形成和发展。目的: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实质:是一种选官制度。二、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税收制度--编户齐民;目的: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内容: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和雇农等,被称为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隶属地方政府,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等。人口税和更赋很重实质:成为征收赋税的依据影响:编户制度推行后,解决了隐蔽人口的现象,国家能够控制赋税的交纳,促进了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但编户制度实行后,人口税加重,地主将赋税分摊在农民身上,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篇一:东汉官制简表 东汉官制简表 州 刺史(牧) 县 县令(县令) 乡 乡佐游徼三老有秩 亭 亭长 里 里魁 篇二: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在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建立的西汉王朝,最高统治阶层注意总结前人尤其是秦朝用人经 验和教训;根据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形,建立和推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 一、惩秦之弊,信用士人 “士人”、“士子”、“儒(生)”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俗称。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 长起家,曾经对“儒”等有识之士颇为轻视。《史记》郦食其传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 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称帝后,著名辨士陆贾劝导他,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 治天下,应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而以知识治理天下国家,“长久之术”在于“文武并用”。刘邦 从此开始改变对士人的态度。 在倒秦战争中, 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 因此, 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 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原秦博士、投奔刘邦的大儒叔孙通提出建议:制定朝 纲国典、礼仪制度。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 30 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 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刘邦情不自禁地说: “吾今日乃 知为皇帝之贵也。”他懂得了信用士人作用何在。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是比较信用 的。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此 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指导思想。董仲舒做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利的事 情。但由于对汉王朝专制统治益处很大,所以备受重用。从此汉朝君主已经不再存在信用士人 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更重用代圣立言的儒士。汉昭帝死后一度掌管朝政的霍光,也曾深有体会

中国古代制度

六中国古代制度 ㈠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体包括:行政、官职、称号、法律、军事制度等 1、行政区划制度 夏商九州:《尚书.禹贡》载: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九州 西周封建制(分封制):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分给自己的弟子、亲戚、功臣,从前部落首长的后代,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春秋十二诸侯:鲁、齐、晋、楚、秦、宋、卫、陈、蔡、曹、郑、燕。后又兴起吴、越等。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郡县制:国家由中央、郡、县三级机构组成行政机构,分天下36郡。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由此,县作为基层政权一直未变。 汉:州、郡、县 唐:道、郡、县 宋:路、郡、县 元:设“省”。(从此,有了“省”的名称) 明清:省、府、县。(延续至今) 2、职官制度 (1)中央官职 先秦:由于实行分封制,家天下,因此各诸侯国没有统一的官制 秦代: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以后各代继承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考核、任命、升迁、罢免等官职制度。 三公(中央最高级官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九卿(三公之下) 廷尉,掌管司法;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 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 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 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卫尉,掌管宫廷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 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隋)设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尚书、门下、内史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口,赋税,财政

关于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文学常识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白话)。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替代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文言知识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⑴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假如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⑵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⑶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⑷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⑸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⑹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⑺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⑻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⑼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⑽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 分封制 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 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

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三公的职责: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元朝的行省制度 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

汉代政治制度

秦以前的中国,不是一个统一的政府,而是一个封建制度的统一。所以,言中国制度应以汉为始。直到汉时,才真正的实施郡县之治,而非诸侯列国。 一、汉代政府组织 1. 皇室与政府 皇帝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统一的代表;皇室则是皇帝的私人家庭。而国家的领袖则当为宰相,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为皇帝的大管家不假,事为国家的的大管家,即便是皇室也是在宰相的管辖之内。对比如下: 皇帝的“秘书处”: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 宰相的“秘书处”:即“十三曹”,一西曹,主史署。二东曹,主升迁(两千石的大官升迁)。三户曹,主祭祀农桑。四奏曹,主奏折管理。五词曹,主词讼。六法曹,主邮驿科程。七尉曹,主卒曹转运,即管运输的。八贼曹,主盗贼。九决曹,主罪法。十一金曹,主货币、盐铁。十二仓曹,主仓库。十三黄阁,主薄录众事。 2. 中央政府组织 “三公”“九卿”。 A 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职责划分,太尉主军事,武官首长。丞相主行政,文官首长。御史大夫主监察,辅助丞相,即副丞相。 B 九卿包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太常,主祭祀。光禄勋,主门房。卫尉,主侍卫。太仆,主车辆。廷尉,主司法。宗正,主国家财经。大司农,主工商税收。少府,主皇室财经。 3.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分为两个等级,一为郡,长官太守,食两千石,与九卿可以相互调任,无升迁之别。二为县,长官县令。汉时,全国郡约100多个,每个郡约10到20个县,全国1100—1400个县。 4.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中央有个丞相,丞相下面有个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即御史承,刺史上属于御史承,年俸禄600石,实属小官,全国13个刺史,每个刺史监察不超过9个郡,根据政府规定的六条考察,别不多管,可谓小官大任。 另外皇宫里还有15个侍御史,事弹劾国家和皇宫里的一切事情。 而此时有两个路线汇总,即部刺史与侍御史汇总给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再汇总给丞相。二、汉代选举制度 在秦以前,做官需要有一定的血统,即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到秦汉以后就不同了,一不是封建的世袭,也不是军事掌权,更不是富人的权贵。在汉时,选举制度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不定期的选举制度,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往往下诏,希望各地选人才到朝廷,或是大灾大难之年,为表政府失职也会选拔人才为朝廷问事、做事,即举贤良。第二种是特殊的选举,比如需要人到匈奴,就要懂外语,有计谋等,多为应召活自荐。第三种是定期的选举制度,即举孝子廉吏。20万人口的郡每年一个,后因地方官员营私舞弊又加上了考试,同时等于把穷苦民众给抹杀了,毕竟但是没有印刷术,经书只有在富庶子弟家庭才有。 三、汉代经济制度 汉时的经济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农业,而是盐铁也。从税收而言,农业经济归宗正,盐铁经济归少府。汉时的土地政策是耕者有其田、赋税是30税1,在文帝时五田租,共十一年,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岁时如此,依然有很多人无土地,主要是土地的自由买卖,遇到经济困难的时候,农民会卖掉自己的土地周济生活,但再租私人的土地便是十税五。为什么会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