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鲁尔工业区的位置及地位,学会分析区位位置的方法。

2.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因地制宜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鲁尔区工业区位优势分析。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目标导航)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

原因

(承转)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鲁尔区。

一、鲁尔区的位置

探究一:如何描述区域的位置?据图描述鲁尔区的位置,并分析其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评

(教师活动)补充点评

(承转)鲁尔区是一个怎样的工业区呢?它在德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如何呢?

(学生活动)介绍鲁尔区的地位。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之一,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德国经济的领头羊、发动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承转)是什么让鲁尔区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它成功的秘诀。

二、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探究二:在图中找出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并评价它们的优劣。(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评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

(承转)在这些优势区位条件下,鲁尔区工业迅速发展,他都会发展哪些工业部门呢?

探究三:推测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分析该工业地域的特征。

〖2021年整理〗《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知识点探究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知识点探究 探究一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与资源间的联系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地发展煤炭、钢铁、电力、化工和机械制造业等。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鲁尔区的两大经济支柱。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下所示: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区工业发展所需的铁矿石,初期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其中,内河航运尤为重要,因为鲁尔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经荷兰的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而工业产品的输出也主要依靠这条运输线;方便的陆上交通,把鲁尔区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探究二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单一 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 市场适应能力差 钢铁工业为主导 某一工业部门衰退将 高度集中于少数 引起全区生产衰退 重工业部门 2“煤炭危机”——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知识拓展 什么是能源消费结构?为什么石油、天然气能冲击煤炭地位? 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与煤炭比较,石油和天然气有很多

优点:首先,石油和天然气都具有流体的性状,开采、运输、装卸、使用均比煤炭方便得多,费用也低得多。其次,石油和天然气容易燃烧,发热量又高,1吨石油相当吨好煤的发热量,而且不象煤炭燃烧后留下很多煤渣、煤灰,污染环境。第三,从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各种性能的润滑油脂。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比含碳为主的煤炭更适合作化工原料。因此,石油、天然气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煤炭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发生动摇,消费量开始下降。 3“钢铁危机”——世界性钢铁过剩 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世界性钢铁过剩于科技进步,钢铁的替代品增加,钢铁市场竞争 激烈 由于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市场作用 的加强,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由靠近能源地 →铁矿石→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在市场所在地和 交通便利地区出现新建钢铁工业,钢铁市场供应 量增加,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鲁尔区钢铁过剩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治 理费用低,钢铁价格比鲁尔区低,导致鲁尔区钢 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感悟归纳 图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说课稿

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说课稿 蓟县杨家楼中学王呈良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属于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以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开发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难题,在很多国家相继出现。这个难题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国家已经初见端倪,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已经相当普遍。世界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而鲁尔区在这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于面临同样挑战的传统工业区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形成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并能借鉴他国的经验对资源型城市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和环境关系相协 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分析个别案例到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 情感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难点:鲁尔区辉煌和衰退的区位分析。 二、教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 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 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地理图表: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等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学会从分析个别案例 上升到一般规律。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在初中时学过世界地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国家及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必修二教材中学习了工业区位因素及工业地域的相关理论知识。 2、能力基础:具备一定得阅读地图,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体验过合作学习的乐趣,对家乡和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理解能和矿产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难点:传统工业区可持续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鲁尔区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主要是将区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中。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 问题:曼彻斯特和利兹的发展道路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城市,特别是资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资开发的后期),要及时进行产业政策、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调整,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实现本区的可持续发展。类似的城市:如大同、大庆等。 ——鲁尔区也是一个最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之一,但经过调整,基本上完成转型,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探索:区域(能或矿产)资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思路: 1、区域发展的地理环境条:包括区位条,能资或矿产资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本节以鲁尔区为例分析区域能与矿产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与辉煌历史 德国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70万,占全国人口的9%。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理解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 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情感目标: 1.通过以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因为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好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里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鲁尔区这个曾经以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为起点的工业区,在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难在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去理解这个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为何曾经“辉煌”,又步入“衰退”。 三、教材分析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为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第一章介绍了有关区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案例式编写,列举不同地区区域发展的方向、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本节内容以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开发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难题,鲁尔区在这个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于面临同样挑战的传统工业区是非常具有现实价值的。 四、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对区位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有所了解,希望能学有所用。 教法分析: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本课采用自主学习法、问题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阅读:中国50座资源枯竭城市另谋出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措施(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图文

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措施(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图文 陕西省丹凤中学叶佳整理2022-12-8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材料鲁尔区位于德国中西部,立足于区内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 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的 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 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 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 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 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措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 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 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餐厅,原来的高炉墙被用作 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 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____取 代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多项 选择,填字母)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辐射污染(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 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_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 求 (5)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措施。 (6)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 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 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 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二、下图中甲、乙两地区均为世界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说明A河段独特的水文特点及其成因。(2)简述B河开发利用的主 要方向。

高中地理《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考虑到本节内容是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内容难度不大,但是这节课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衰退和振兴,如果只是泛泛的讲述,必定没有什么吸引力,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基于此,本节课的设计特点如下: 1、设计两个学生活动,一个是通过教材资料,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条件,另一个是根据给定的5 个材料,综合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第一个活动比较简单,学生只需要归纳总结即可,第二个活动复杂一些,给的材料有些事课外的,需要认真分析。 2、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学习的虽然是国外的例子,但是在中国,很多地区面临和鲁尔区一样的情况,那么如何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鲁尔区的经验能否照搬?这也是学完这节课后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 【导入】 二战时期,德军的武器装备非常先进,飞机、大炮、坦克,应有尽有,尤其是大型的武器装备,那么这些武器都产自哪里? 【设计意图】由武器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说明了这个地区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给学生展示鲁尔区所在的位置(欧洲地图和德国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说出鲁尔区的地理位置,然后给出文字资料,介绍鲁尔区的概况,让学生体会鲁尔区的辉煌和在世界工业发展 中的地位。 【设计意图】体现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用地图作为语言,并检验学生的看图能力。 【探究活动一】给定材料:课本58 页文字资料、59 页第一段及图2-4-4,归纳总结鲁尔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资料】课本58 页文字资料、59 页第一段及图2-4-4 教材上有四段文字叙述,本次探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本文字资料,归纳总结鲁尔区的优势条件,要求要点突出,语言简练。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3、通过对鲁尔区的新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能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工业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2.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师:(投影)奔驰汽车、宝马汽车图片,引入德国,德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请同学们说说。 生:谈德国。 师:(投影)欧洲政区图,请一位同学在图中找出德国。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100E和500N穿过德国中部。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况。(播放视频) 能发动两次战争,其物质基础来源于国内一个著名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今天,我

们就来对德国的鲁尔区进行探索。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鲁尔区的辉煌和衰退。下节课我们再学习鲁尔区可持续发展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的2-4-3,明确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 生:回答 师:从图中可看出,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之间。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德国的鲁尔区。 过渡:鲁尔区在19世纪中叶形成后,为什么能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而且辉煌了近100年,甚至在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呢?这里都有哪些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呢? 要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我们先要回忆一下必修二中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水源、土地、环境、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请看课本内容第一个部分进行自主探究:请尝试找出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条件? 一、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生:展示学案 师:(1)丰富的煤炭资源 请同学们看课本60页图2-4-6,从图中可看出,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请同学们据图分析一下,鲁尔区煤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自南向北埋藏越深,开采成本也就越来越高。)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储量大。 (2)离铁矿区较近 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图2-4-4,从图中可看出鲁尔区本地没有铁矿,铁矿全是进口,早期主要是从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通过陆路交通运至鲁尔区,后来随着海运和内河航运的发展,铁矿从瑞典、巴西和俄罗斯等国通过鹿特丹港,利用莱茵河运至鲁尔区。 (3)充足的水源 鲁尔区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几大河流之间,因此水资源充足。 (4)便捷的水陆交通 (投影鲁尔区交通图)从图可看出,鲁尔区内河航运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发达的河运使之成为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位置十分优越,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5)市场的广阔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世界上像德国鲁尔区这样利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区很多,如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还有我国东北部工业区也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与鲁尔工业区进行对比,有何异同? 生:小组合作探究。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 (2)掌握德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措施。 (3)学会知识的迁移,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可以把相关知识迁移到其他工传统工业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视频、导学案、阅读课本内容以及分析图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以及衰落的原因,探讨可持续发展措施。 (2)通过底特律资料分析,学习知识迁移,学会学以致用。 (3)通过练习题分析,巩固德国鲁尔区知识以及其迁移到其他传统工业区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探索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思考,探索能力,使学生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3)通过导学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提高学生成功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鲁尔区区位因素分析、衰退的原因探讨,以及可持续发展探索。 ②学会知识迁移,把德国鲁尔区知识迁移到其他传统工业区中去 (2)教学难点 底特律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2.教学重难点突破 (1)重点突破 ①通过德国鲁尔区煤炭分布图、离铁矿资源距离图、水资源分布图、欧洲西部的交通图、 欧洲西部行政图等分析鲁尔区繁荣的区位条件。 ②结合课本和图片分析区位条件出现了变化,分析衰退的原因 ③面对区位条件变化,对症下药,探讨可持续发展措施。 ④通过练习图,学会知识的迁移 (2)难点突破 通过阅读底特律繁荣衰退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探索底特律区位条件以及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有一定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但是还是缺乏整体把握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 四、教学方法 1.视频欣赏任务驱动法 本节内容难度中等,教师整节课讲解就显得有些枯燥无味,通过视频欣赏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带着任务欣赏和阅读课本,有目的性,效率更高。 2.读图分析法 本节内容通过一系列导学案来指导学生分析图中信息,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3.自主学习法 由于课本有些知识点比较简单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很重要,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课本,大概把握课本一些知识点。 4.合作探究法 (1)课堂上欣赏小视频,结合课本自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鲁尔区区位条件和衰退原因,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2)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中图版必修3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图分析,掌握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2)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该区域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3)通过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归纳出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从而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通过讨论比较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逐步树立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中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学情分析,一切教学目标的实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空中楼阁,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体,一切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一主题的,主动参与学习展开的,只有当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学习前的各种情况分析,才能有效的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完成各项学习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失。 以《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为例,学生已经在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一节中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在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张中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因而可以必修二中的知识,综合应用到本节,将区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中来,本章前三节已经学习了三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对于本节学习内容方法有一定的基础。已有知识储备:已经学习了分析资源状况、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原理,初步具备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1)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2)理解该区域的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3)掌握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难点: 掌握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020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危机⎩⎪⎨⎪⎧ 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 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 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使鲁尔区煤价缺乏竞争力 3.钢铁危机⎩⎪⎨⎪⎧ 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世界钢铁 市场竞争激烈 经济危机及钢产品替代产品的广泛 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鲁尔区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温馨提示] 鲁尔区的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生产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改造传统工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 (2)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业、食品和服装工 业等。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工业旅游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交通网,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思考启迪] 为了改善环境,鲁尔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提示:(1)改造河流,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除了解决水污染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作用;(2)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全部建成,各企业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3)还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4)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知识点(一)|鲁尔区的兴起与衰落 ———————情景导入先思考———————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 0.5%~1.5%)都低,发热量高。 (1)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鲁尔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了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部门,促进了鲁尔区的繁荣。 (2)鲁尔区工业发展还有哪些区位优势? 提示:丰富的水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 ————图表信息想周到———(教材P59图示)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图 [信息获取]

高中地理_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资料分析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 2. 运用资料说明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总结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归纳“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重难点 1.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I 课前自学 工业区位因素 II 课堂探究 探究一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分析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 思考:鲁尔区适合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产业特点:1、工业联系() 2、()工业和()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探究二 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材料1: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煤炭滞销的原因 材料2: 1970年以来,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钢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了钢产品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经济危机的困扰以及替代钢产品广泛应用使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衰退。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钢铁滞销的原因 材料3: 鲁尔区衰落的同时 美国的发展 二战后,德国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很多煤矿和钢铁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下岗失业。 五六十年代,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美国经济空前发展。从1961年到1969年,经济持续高涨。1965年的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9.9%。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战后蓬勃兴起的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子、航空和宇航、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鲁尔区工业衰退的深层次原因 1937年1990年 钢铁产量(亿吨)

高中地理《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的第一课时——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必修二已经学过工业 区位因素的分析,所以本节课可以说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同时矿产资源是工 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 一个成功的事例。本课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德国鲁尔区经济的繁荣到衰落的过程探究,正确 分析区域重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原因,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的 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域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 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选取其中 的案例,让学生用“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进行知识迁移来提升学 习能力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它既是对本书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 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具体体现,也为后面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做好铺 垫。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学生在必修二已经学过了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一定的 分析方法,并且在必修三刚刚学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所以总体而言对于学习本节课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但是仍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和能力上: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对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增 强,且已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设计合作探究活动等 活动,均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区域认知根据地图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通过视频等了解鲁尔区的兴衰历程地理实践力运用图片、视频加深对鲁尔区的感性认识,通过对鲁尔区发展中问题的学习能够迁移应用提出家乡和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综合思维通过地理图表、视频等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鲁尔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题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时第1课时 课程标准教学目标2.5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1.了解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学会分析区域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区域认知) 2.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综合思维) 教学重点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 教学难点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导课流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预习自学情景导入一、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 1.资源枯竭型地区:是指原来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作为发展根 基,后来因为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下降而衰落的地区。 德国鲁尔区的成功转型,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了很好的借鉴。 2.鲁尔区的繁荣: (1)区位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德国西部,欧洲的十字路口。 ②水陆交通便利: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③煤碳市场竞争力强:鲁尔区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 煤种全,品位高。 (2)重工区的形成: ①形成:19 世纪上半叶,该地区开始大规模地采煤和炼钢, 逐渐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机械为核心的重工业区。 ②地位:鲁尔区的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现在在德国经 济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工业综合体的形成: 鲁尔区以采煤业起家,加强煤炭的综合利用,炼焦、电力、 煤化工等部门相继崛起,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机械、化肥、建材等工业,形成内部联系 密切、布局高度集中的工业地域综合体。与此同时,纺织、 服装、啤酒等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3.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工业衰落 ①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 ②原因:海外廉价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出现“煤 炭危机”。 (2)钢铁工业衰落 ①时间:20世纪60年代。 ②原因:其他国家钢铁业不断发展;欧洲钢铁市场需求萎缩; 替代钢铁的新材料出现。 (3)相对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 (4)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展示我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及其发展所依赖的 矿产资源。谈一谈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 生:资源枯竭、产业萎缩;经济发展乏力,收入水平下降等。 教师采取 不同的方 式检查学 生本节预 习情况,精 准掌握本 节课知识 点、本班的 学情,师生 共同解决 预习中的 重点难点。 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 对于资源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含答案)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关于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鲁尔区位于莱茵河左岸 B.鲁尔区是德国以机械、纺织为主的重要工业区 C.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鲁尔区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 解析:鲁尔区位于莱茵河右岸,鲁尔区是德国以煤炭、冶金为主的最主要的工业区。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个大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的经济基础。鲁尔区的繁荣,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大致经历了一个世纪。 答案:C 2.20世纪6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解析:煤炭工业衰落是由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外因和当地煤炭开采难度加大、成本上升的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钢铁工业衰落是因为世界性钢铁过剩。鲁尔区没有铁矿资源,其铁矿先来自法国东北部,后来从瑞典、巴西、俄罗斯等国进口。 答案:D

读下图,完成3~4题。 3.鲁尔区20世纪90年代比50年代在工业门类和数量上的变化是( ) A.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变化不大 B.机械、汽车、电子等工业数量增多 C.石化工业增多,且沿河流分布 D.传统工业被新兴产业取代 解析:鲁尔区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并、改造传统工业,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B 4.由图可知( ) A.鲁尔区钢铁、煤炭工业进行了合并和转型 B.产业转型时期,将会影响鲁尔区经济发展,使其经济倒退 C.新兴产业将会吸引大量劳动力,使劳动力短缺 D.鲁尔区工业旅游业的兴起,将大大改善环境 解析:图中反映了转型后的企业数量、门类、布局上的变化,D 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不符。 答案:A - 2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三 第二章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应用性教学研究”课题研讨课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必修模块三第二章第四节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所需课时】1 【课标要求及应用性教学要求分析】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构成各不相同。因此,在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首先应分析区域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结构,同时,还要明确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能源资源包括水能等可更新资源和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更新资源两大类,而矿产资源则都是不可更新资源。因为,对于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也是个不相同的。同时还应该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说明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可持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 应用性教学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的措施和方向要抓住以下重点: 1.该区域的背景条件: 地理区位、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 2.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3.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与该区域特定的地理区位、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及地域分布,除了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决定作用以外,

还受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技术发展、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区域的自然、社会背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探寻该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据此选择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战略。 【教材及应用性元素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以鲁尔区为例讲解资源枯竭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资源性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选择鲁尔区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和典型;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鲁尔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从而能正确的进行知识迁移。 蕴涵的应用性元素: 分析区域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结构,同时,还要明确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这是典型的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去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特征,具有较明确的方向,需要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等较强的动手动脑的要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具有较强的实际实地操作性。 【学情分析】 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在必修二已经学习过,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全面,这里重点主要是将区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中来。学生多数会认为鲁尔区的衰退原因就是资源用完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学生的知识是比较零碎的,需要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应用性学习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