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主流化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概念

所谓主流,即“干流”、“事情发展的主要方面”(现代汉语词典)。在社会生活领域,一般指正统思想,发展方向,社会主导,行为规范。

“性别观点纳入主流”:“这是一种战略,将妇女和男子的关注事项和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所有领域的政策和方针的设计、落实、监测和评估,使男女都能平等受益,中止不平等现象。最终目标是实现两性平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97)。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把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基本的价值观(玛琳在国际乐施日惹会议?会上的发言),从组织上、制度上、纲领上以性别视角开展工作,并把性别问题深入到所有工作人员的头脑、心里和专业行为中。所谓“组织上”指组织本身和它物质的外表及内部结构。“制度上”指组织的网络、它在其它组织和机构中的地位,以及和它们的关联。所谓“纲领上(可操作的)是指组织活动,通常指它所执行的项目/纲领(乐施会文件)。这一界定,强调社会性别主流化必须从实施者的组织、制度和纲领等方面着手,是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目标

社会性别问题不是一半男人一半女人的问题,是男女关系的变革问题;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把男人包括进来这么简单、更不是让“糟糕的主流”接受社会性别,而是要改变权利关系”(02.3印尼日惹会议记录)。

社会性别主流化要把妇女及其他弱势、边缘群体等纳入社会机制运作的主航道,是改变现有权力关系的政治活动。社会性别主流化要改变的不仅是性别角色分工,而且包括基本的价值观;不仅要改变某些现象,更要改变权利关系;社会性别主流化不仅是达到男女平等的技巧、策略,而是要达到两性权利\权力结构的根本变化,即在政策、决策、纲领、组织、项目等多层面上改变男女两性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不能满足于让原来处于主流的人具有性别意识,而是要改变主流的结构,让妇女、妇女组织进入决策和管理的主流。

(三)主流化的层次、内容和方法

1层次:社会性别主流化包括不同层次:

①地区层面:研究和实施一个地区应该做什么(如湄公河流域防止妇女拐卖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组织能做的);

②国家(政府)层面:政府应制定具有性别敏感的政策,促进性别主流化;从妇女的角度对政策、法律进行分析,与政府对话;利用国际条约、地区性会议推动政府行为;与主流决策者对话后要关注效果,要做政策和政策效果分析;

③社区层面:解决社区(当地)中的性别议题(如有的社区文化规定女人只能做家务劳动,不能参加公众活动、社区活动,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可让男人允许妻子参加有关问题的

讨论,让组织中的男性工作者接受女性工作人员;对基层妇女培训,让男人分担家务等)。

④NGO组织层面:性别问题应是NGO组织的原则和机制;在组织内部的成员结构、组织的项目计划、项目评估等,都要考虑性别问题。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只与政府打交道,应与GNO工作结合起来;首先改变组织内部的性别结构、改变社区民众的性别观念;在决策中如何提高妇女参与管理的数量和质量;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鼓励妇女发挥作用;考虑妇女的需求;与其他组织联络,让妇女参与地区性、全国性会议,让妇女在会上发言、做报告等。

2内容:社会性别主流化包括的问题

①社会性别主流化涉及所有领域:同工同酬、参与决策、资源、教育、暴力、健康、生育、参政、赋权、变革、技巧、教材……。“就像一辆自行车,主流化的各部分像自行车的部件,对于自行车的整体运动都很重要;每个部分的变化会使整个自行车的功能发生变化”。

②每一领域的主流化应包括:观念;组织、结构、人员(如何评价人员的能力);组织文化;制度/机制:

③核心问题是组织的机制,包括:

-外部机制(外部环境、与其他组织的关系):要把组织放在更大的背景中;因为外部环境会影响组织的工作;

-内部机制:正如“自行车也要有主轴、大梁”,组织的内部关系很重要,组织本身的结构、组织内部的活动、文化建设导致其他领域的变化。

-内外机制的关系:外部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要不断加强内部组织的工作以适应改变;同时组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方法:为社会性别主流化制定可行性步骤的具体方法包括:

①战略性规划:包括项目设计等;

②组织和人员的保障:不仅是身体上做,主要是心、真心去做(组织内部的变化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

③妇女参与决策,不仅是发出声音,而且需要担负起责任;

④建立支持系统和宣传网络;

⑤社会性别培训。

二、社会性别培训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培训在社会性别主流化中的作用

1观念的改变,文化建设;

2政策法规、决策机构、项目设计和评估;

3鼓励妇女的积极参与,鼓励男性对女性的接纳;

(二)社会性别培训的关注点

1基本概念:对社会性别概念、社会性别社会化、社会性别运行机制的理解:决策者、执行者对社会性别概念及其意义的理解尤为重要;对领导层来说,要认识到实现男女平等的使命感;

2社会性别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①两种社会性别利益\需求及其转化;②对WID与GAD 的理解的和应用;③在具体工作、项目中制定并实施计划。

3法律和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①社会性别不平等/歧视政策:如计划生育对女不对男、对男女干部规定不同的退休年限等,体现的是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政策,前者看到两性生理上的差别,利用这一差别控制和限制女性;后者是对老年妇女的歧视。

②社会性别盲点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并无歧视,而是假定男女利益一致、政策是公正的、对男女一视同仁,认为不应该向妇女“倾向”、“照顾”。如土地分配制度,没考虑离婚妇女的利益;提拔干部男女条件一样,没考虑因妇女生育影响任职年限;家庭生活最低保障按人均收入计算,假定所有的家庭关系和谐、夫妻感情好,忽视一些感情破裂或有其他问题家庭中的妇女个人的利益;生育权利给予夫妻双方,等等。

③社会性别敏感政策:

关注社会性别议题: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一个争取性别平等的过程,它涉及到在政策、项目、行政管理、以及经济活动中促进社会性别平等,需要组织和制度的变革;同时也需要个人层面的努力,以打破传统的社会性别陈规定型。

关注社会性别主流化阶段:应纳入政策、项目、行政管理、以及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包括酝酿、设计、执行、监督、评估。

关注方法:分别考虑政策、项目、行政管理、以及经济活动等对男女(女男童)的不同影响;制定和实施社会性别敏感的政策和工作,消除社会性别歧视和社会性别盲点政策和工作。向妇女“倾斜”、“以妇女为本”体现的是公正。

(三)根据社会性别主流化面对的难题

1经济发展要求的挑战:有人会强调社会性别平等会使生产力下降;怀疑男女都参与社会生活是否影响效率。对此,要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区别,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

社会性别平等、社会公正、民主和平等密切相关。

2对不同妇女的影响。不同妇女有不同需求,社会性别主流化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人群不应是一种模式;不应把某些妇女的声音掩盖,使某些妇女被边缘化(强调赋权于妇女的同时,可能使弱势群体更弱化),要在被忽略的领域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应提高妇女的声音;妇女运动、妇女组织、妇女研究者、合作者,国际妇女运动等,都应结合起来。要了解哪里妇女的声音需要倾听;要了解在主流化中哪些群体、哪些妇女被边缘化了;重要的是改变主流,而非仅仅让主流具有社会性别敏感。

3对男性的影响。男性在社会性别主流化过程中会更加不适应,要改变男人,使他们的社会性别观念有所改变是最大难题;例如,当妇女说“我们有工作了”时,男人则抱怨“家务劳动没人做了”。如何让妇女和男人都在家庭和工作之间保持平衡?如何影响男人?涉及男人在社会性别主流化中的作用;男人参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必要,还在于这是男人的解放,因为男人总认为自己应该比女人强,给自己带来很多压力。

4决策者的态度。决策者如果没有性别敏感,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就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男人掌握着权力,决策者大多数是男性,所以社会性别主流化对男人的影响也就是对决策者的影响。如何让决策者支持社会性别主流化?需要改革性别关系(不仅是协调,而是改变)。

(四)社会性别培训的策略

很多人不懂社会性别,或者认为社会性别是妇女问题,与男人没有关系,还有很多人对社会性别这个词很恐惧。培训中需要注意:

1培训目标(培训理念)。对社会性别培训意义的认识,与培训的开展同步,即培训目标有一个从实际需求到战略需求的发展过程,对社会性别培训的认识也有一个从技术性认知到发现有更深层次问题的过程。

2培训技巧的意义。培训是为了技巧还是赋权?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技巧,是意识形态,要与女权主义的赋权概念结合起来。因此:①社会性别培训不是单纯做社会性别分析的技巧,而是理念,涉及男女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会有什么影响等问题;②在培训中应该关注培训目标和结果,而非单纯的技巧。

2难点和策略:培训中最大的困难是对男人的培训。如何给男人讲社会性别、让男人理解社会性别?直接给他们一个定义让他们接受,比较困难。应该注意的是:

①不能生硬地讲性别,而是通过项目、环境、劳动等引出性别,最好让男女\夫妻一起参加培训。可以通过画画,村子的河流、房子、树等展示妇女活动的空间、男女角色;

②最好的办法是让男人做培训者,这样他们就会想怎么引导做培训,争论就会减少;在培训的过程中就改变了男人的想法。例如,在家庭暴力或贫困问题的培训中,可以促使男人把个人的经验说出来,他会意识到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会如何。

③不要简单化地指责男人,如说到强奸问题时有女人说“男人就是强奸者”,这会造成对立,要改变把妇女简单看成是受害者、男人是侵犯者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④交流是重要的方法。社会性别是复杂的、长期的事,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但通过交流、沟通和对话,可使男人接受社会性别这个批判性概念。

3培训教材与评估。随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趋势,培训需求增大、增多,对培训者和培训教材提出了要求。不可能一个培训者给所有的人培训,也不可能面对不同对象只有一种培训模式,应有不同的协作者和不同的教材。另外,由于社会性别培训对主流化非常重要,因此,要分析培训是否达到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作用,并以此做为培训效果的评估标准。当培训的评估效果不好时,要分析原因,不一定都是培训本身的问题,与参与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协作者的知名度、能力技巧等因素有关。

4 培训者(协作者)组织的社会性别主流化。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 性征(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起初,性别角色被定义为" Sex Role",性别角色,具体表现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别。如康斯坦丁诺普尔Constantinople曾对20世纪70年代前的性别角色研究作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综述,并试图对它进行了理论性定义,“性别角色特征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别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后来定义为"Gender Roles".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类不同看法, 一类是注重个体的人格特质.如斯彭思Spence 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 另一类是注重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如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当下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一般既注重个体生理差异、人格特征,也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表达性角色:女性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

工具性角色:男性坚定地、独立的、竞争性的 性别特征形成: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同一性别的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有关性别特征形成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1.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分清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念。3.性别特征行为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发展处对同性别群体或成员通常所从事的活动的偏好。 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虽然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地决定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职业和行为等方面的性别角色认同,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印象更为刻板。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家庭内性别分工越传统刻板,青少年持越刻板的性别印象。 1.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家巴斯,道格拉斯肯里克,鲁斯(David M.Buss ,Douglas T.Kenrick&Luce) 观点: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承受着不同的进化压力,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导致了男性和女性的根本差异并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劳动上的分工。 例如:女性为了成功养育孩子,朝着慈爱,温和,善于照顾他人(表达性特征)的方向进化。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关爱自己,能够提供

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主流化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概念 所谓主流,即“干流”、“事情发展的主要方面”(现代汉语词典)。在社会生活领域,一般指正统思想,发展方向,社会主导,行为规范。 “性别观点纳入主流”:“这是一种战略,将妇女和男子的关注事项和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所有领域的政策和方针的设计、落实、监测和评估,使男女都能平等受益,中止不平等现象。最终目标是实现两性平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97)。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把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基本的价值观(玛琳在国际乐施日惹会议?会上的发言),从组织上、制度上、纲领上以性别视角开展工作,并把性别问题深入到所有工作人员的头脑、心里和专业行为中。所谓“组织上”指组织本身和它物质的外表及内部结构。“制度上”指组织的网络、它在其它组织和机构中的地位,以及和它们的关联。所谓“纲领上(可操作的)是指组织活动,通常指它所执行的项目/纲领(乐施会文件)。这一界定,强调社会性别主流化必须从实施者的组织、制度和纲领等方面着手,是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目标 社会性别问题不是一半男人一半女人的问题,是男女关系的变革问题;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把男人包括进来这么简单、更不是让“糟糕的主流”接受社会性别,而是要改变权利关系”(02.3印尼日惹会议记录)。 社会性别主流化要把妇女及其他弱势、边缘群体等纳入社会机制运作的主航道,是改变现有权力关系的政治活动。社会性别主流化要改变的不仅是性别角色分工,而且包括基本的价值观;不仅要改变某些现象,更要改变权利关系;社会性别主流化不仅是达到男女平等的技巧、策略,而是要达到两性权利\权力结构的根本变化,即在政策、决策、纲领、组织、项目等多层面上改变男女两性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不能满足于让原来处于主流的人具有性别意识,而是要改变主流的结构,让妇女、妇女组织进入决策和管理的主流。 (三)主流化的层次、内容和方法 1层次:社会性别主流化包括不同层次: ①地区层面:研究和实施一个地区应该做什么(如湄公河流域防止妇女拐卖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组织能做的); ②国家(政府)层面:政府应制定具有性别敏感的政策,促进性别主流化;从妇女的角度对政策、法律进行分析,与政府对话;利用国际条约、地区性会议推动政府行为;与主流决策者对话后要关注效果,要做政策和政策效果分析; ③社区层面:解决社区(当地)中的性别议题(如有的社区文化规定女人只能做家务劳动,不能参加公众活动、社区活动,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可让男人允许妻子参加有关问题的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6969177.html,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张松群陆卫群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表现在男女两性个性、行为、智能和成就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后天被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但也会影响男女两性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无形中还会增大男性的压力;“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 【关键词】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社会学 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性别角色作为社会 角色中的一种,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2]性别角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两性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二是两性智能方面的差异,三是两性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个性方面,男性勇敢、豁达、刚毅、进取心及独立性强,但容易刚愎自用;女性温柔、细致、贤善,但是容易优柔寡断和保守。女性的依赖性和友好性高于男性,男性的攻击性与独立性强于女性。在智能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在成就方面,男女两性的学业成就并无太大差异,女性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甚至比男性高。但是在职业成就方面男女两性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女性。 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即性别角色是天生的,个人后天的努力很难将其改变。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性别角色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性别概念并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可以被改变;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将女性建构为屈从于男性的群体,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父权社会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了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定轨。该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的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3]社会性别理论提出男女 两性的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的。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生态圈中得以完成。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会依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限制,孩子的性别不同,父母对其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摔倒,父母会对男孩子说:“我们是男子汉,要

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

为什么男尊女卑?——浅析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形成 及其后世影响 摘要:在中国固守两千多年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角色在形成之初经历了从“男女无别”到“男女有别”到“男尊女卑”的演化过程。而这种在中国社会早期形成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化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程乃至今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社会性别角色分化的表现和内涵也在不断被深化或改变。 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男尊女卑;影响 一.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形成历程 在史前时期华夏民族的先民们曾经有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对于生育过程的片面认识和早期人类的群婚习俗,男子在生育过程中的作用长期不被重视。所以中国远古时期最早出现的生殖崇拜首先围绕女性展开,其也是判断母性氏族公社的直接证据之一。而随着男性在生殖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男权和父权开始被人重视,也最终导致母系氏族公社瓦解,父权制应运而生。[1]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形成主要是在先秦时期,在这期间中国社会性别从“男女无别”到“男女有别”,从“夫妇不别”到“夫妇有别”发生转变,并影响了从此以后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 在三皇五帝时期,“社会发展进入了由母系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的时期”,人们的性别意识由“‘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渐渐转变为‘知母’又‘知父’的时期”,而“五帝”阶段父权地位得到有效提升,男性成为社会的主人,并形成了最初的“男女有别”。此时男女社会性别分工已较为明确,即男性负责生产活动,女性执行生育职能;男性的社会角色更加全面而完善,而女性的社会角色活动范围则局限在身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狭窄范围内。夏时期男性的角色更加动态而多元,涉及社会管理生产生活政治军事方方面面,而女性角色在“文献不足征”的夏朝崭露头角的更是微乎其微,偶居于政治家背后的女性虽然可以染指政治,但也是“妹嬉何肆”。由于“殷革夏命”,先商时期社会性别既有对夏代的继承,也有独特成分。先商时代有明确的男性世系传递,表明其时男子在家族和社会群体中已占有主导地位,。而女性之为男子助手或代表的角色,往往既参与政治,

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问卷

编号审核: 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福建师大的学生,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性别意识的现状。您无须填写姓名,只需根据亲身经历,在最能反映您真实情况的选项前划"√"。除有特殊注明,本问卷都是单选。对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将绝对保密,请放心作答。谢谢您的支持! 1 性别:1.男 2.女 2 您所在的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 3您所在的专业:1.理工科 2.文史类 3.艺术类 4.其他 4您的户口性质:1.农业 2.非农业 3.其它 (请说明) 5 您是否独身子女:1.是2.否 6您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由谁来承担: 1.父母双方共同承担2.由父亲承担 3.由母亲承担 4.其他(请说明) 7您希望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1.男性 2.女性 3.无所谓 8如果让您的孩子随母姓,您是否愿意:1.愿意2.不愿意 3.无所谓 4.说不清 9您是否了解“社会性别”这个概念:1.非常了解 2.了解 3.有些了解 4.不了解 10您认为目前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与男性相比: 1.高很多 2.较高 3.差不多 4.较低 5.低很多 11以下影响女性发展的因素,您认为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如何: 12 您认为当代人对男女平等的态度是: 1.男女平等是进步的,应该实现 2.男女不等是侵犯男人权益,应该取消 3.男女平等无法实现,只能改善 4.男女不平等才是现实,无法彻底改变 5.其它 (请说明)

13您对以下各方面的同意程度:(在符合您的程度中打“√”) 14 您认为改善妇女待遇,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解决的问题是(最多选三项): 1.取消户口限制2.取消针对妇女的各种歧视性规定3.实现男女同工同酬 4.重视建立与完善女性的社会保障 5.其它 (请说明) 15 您认为促进男女平等的关键措施是(最多选三项): 1.靠制定完善专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靠妇联等集体的力量 3.靠政府部门加强执法,监督中介机构,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等相关组织4.靠女性自己本身维权意识和维权行动的进一步加强实,无法彻底改变 5.其它 (请说明)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思考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0-3-3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作者:付研 [摘要]社会性别主流化是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确定的推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中国对此作出了积极回应。十几年来,中国政府在法律、社会资源、发展机会等各方面为妇女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了中国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当然,中国在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道路上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性别;主流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2-2426(2009)02-0054-03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确定的推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所谓社会性别主流化并非是在现存的行动中加入“妇女成分”或“两性平等成分”,也不是仅限于提高妇女的参与度。其主要内涵是把男女双方的经验、知识和利益应用于发展议程,它所倡导的是一种变革的价值观,而不是特定人口(妇女)的福利;它要推动的或落实的,是对所有政策、项目等的根本反省和创新,而不是单一零星的政策;它是一种双赢战略,强调建立性别伙伴关系,而不是零和游戏,它是发展的。中国政府是世妇会上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49个国家之一,并确定“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国际社会性别主流化作出积极回应。2001年,我国又将妇女发展的任务纳入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近十几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认真执行北京《行动纲领》和《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努力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的实现,在法律、社会资源、发展机会等各方面为妇女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了中国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仍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男女两性发展不平衡现象还未完全消除,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仍存在男女不公平的情况,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现状分析 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是确保两性平等地参与、贡献和获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就从这个视角来分析我国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的状况,可概括出以下几点: 1.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保护妇女权益和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逐渐形成,原则性强,但操作性不足。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性别平等政策建立的时间早于发达国家20多年,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即已建立起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公共政策准则。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这些年来,我国陆

浅析_社会性别意识_观与_男女平等_刘东发

2003年6月中华女子学院学报Jun.2003第15卷第3期Journal of China Women.s College Vol.15,No.3 浅析/社会性别意识0观与/男女平等0 刘东发 (湖南省妇女干部学校,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男女平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男女平等的基本点就是要实现男女两性在人格尊严、价 值、权利、机会和责任上的平等。用/社会性别意识0观分析/男女平等0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男女 平等0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男女平等0激发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的主体意识,但因政策、法规和社会 行为的滞后性,而导致了男女平等问题上的/性别亏损0问题(女性发展滞后于男性)。/社会性别意识0 观要求将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为解决0性别亏损0问题提供了前提保障。 关键词:男女平等;社会性别意识;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98(2003)03-0001-05 /男女平等0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当今时代,平等与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主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发展即要求将/社会性别意识0纳入决策主流以促进男女共同发展业已成为世界话题之一。我们党和国家历来把/男女平等0作为政策、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50多年来,实现男女平等,从总体上说是不断完善的,我国现阶段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与男性权利平等实现的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男女平等基本国策0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实现将/社会性别意识0纳入各级政府决策主流的要求。 一、/男女平等0的基本内容 /男女平等0,因时代、国体和社会的不同,其表述可能有所不同;也因人们的视角不同,各人可以有各人的理解。但是作为国际社会统一行动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此,5墨西哥宣言6作了比较权威的界定:它是指男女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平等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对这一界定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指/男女平等0首先应理解为女性与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尊严和价值。人的尊严与价值是作为人的根本性的东西之一。从人的尊严与价值论及平等,其实质是以价值观衡量男女的平等性。承认男女有平等的尊严和价值,才能实现其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否则,男女的平等就无从谈起。/男尊女卑0,就是从人的尊严上和价值观上歧视妇女,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女性与男性的平等性。二是指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这是从权利观体现男女的平等性,与之紧密相关的是提供机会的均等性。权利的平等性要求男女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只有为女性提供与男性均等的机会,才可能平等地行使权利。三是指男女两性平等享有人格尊严、价值、权利和机会并且平等地履行义务或者责任(社会的、家庭的义务或者责任)。尊严、价值、权利、机会与义务或责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平等地享有尊严、价值、权利、机会,同时,也平等地履行家庭的、社会的义务或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体现男女平等的尊严、价值和机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男女平等0的基本内容 收稿日期:2003-03-16 作者简介:刘东发(1965)),男,湖南人,湖南省妇女干部学校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妇女法学、农村妇女问题等。 1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基础知识: 1、性别认同的概念。 2、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3、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基本理论: 1、性别差异的表现。 2、性别定型化理论。 3、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基本技能: 1、掌握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2、掌握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表现。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形成和稳定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第一节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性别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性别定性的几个基本概念 为理解的方便,现将相关术语及定义做简要介绍。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性别恒常性(一致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是被广泛接受的有关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合适的个性特征的观点。 1、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对于人的性

别,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公民性别:户口本上、护照上标定的性别;抚养性别:父母或抚养人按什么性别来培养;自认性别:成长到一定阶段,个体自身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性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或特指性的行为。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用醒来茅属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及通常与染色体差异相关联的生殖器官和次性征等。 人类性的区分: 男性(正常个体) XY 大小阴囊、阴茎、睾丸等 女性(正常个体) XX 子宫、阴道、卵巢等 假男性 XX 有卵巢、阴道、子宫、阴茎 假女性 XY 有阴道、隐睾丸、无卵巢、子宫 两性人(阴阳人) XXY 有睾丸、卵巢、阴茎、阴道有精子、有月经 无性人无睾丸、无卵巢 变性人手术修复,改变外生殖器官 性别度:是指依据体制、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男女。 性别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形成的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也就是对自己的知觉与认识。 自我概念的不同内容和层面:现实自我、过去自我、未来自我、理想自我、幻想自我。 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化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性别定型观念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 第二节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4), 218-224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16969177.html,/journal/ass https://www.360docs.net/doc/016969177.html,/10.12677/ass.2015.440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Role and Social Ada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 Shen, Hong Che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Nov. 1st, 2015; accepted: Nov. 20th, 2015; published: Nov. 23rd,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01696917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western culture, three theories regarding the utility of sex-rol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con-gruency model, the androgyny model, and the masculinity model. The congruency model posits that masculinity facilitates males’ mental health but not females’, while femininity facilitates fe-males’ well-being but not males’. Androgyny model states that people with high levels of both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enjoy the highest level of well-being independent of their gender. Masculinity model holds that masculinity is the dominant factor that promotes on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is study used Students’ Sex Role Inventory (CSRI-50) and College Students Adapta-bility Scale (CSAI) to investigate, random sample of 188 subjects from local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ree models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sculinity model is most appropriate in explaining the relation of sex-role to social adapt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x Role, Social Adaption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 申可,陈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20日;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3日 *通讯作者。

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差异产生的原因 2010年12月15日来源:中国吉林网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要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没有社会化,一个个体就很难与他所在的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在生活中取得一致。人的社会化就是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的整个过程。社会化有许多不同的内容,如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民族社会化、职业角色社会化、伦理道德社会化等等,性别角色社会化便是其中内容之一。无论是哪一种内容的社会化过程,都受到社会文化、教育、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个体之间出现了社会化结果,即个性的差异,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如此。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各种角色技能,以求得到社会的承认与接。性别角色社会化是训练男女两性习得自己在成年生活中的不同指定角色的过程。因此说性别角色的最终定型及性别角色差异的产生,是由社会,而不是由人的生物结构来决定的。正如法国作家波伏瓦尔在《第二性》中讲到的那样:“人不是生来作为男人和女人,而是成为男人和女人的”。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所著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写到:“两性人格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本身有关,就象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在她的考察中,明确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男女的生理结构、素质不能成为两性人格特征产生的原因,性别角色差异的出现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两性特征是人为选择并塑造的。 性别角色差异是在社会化过程在形成的,分为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学习性别角色行为;第二,形成性别角色观念,即指个体对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形象的认识;第三,确立性别角色的同一性,即个体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与评价。这三个互为联系的阶段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区别教育,二是角色模式认同,前者涉及到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后者则论及到个体的性别角色认同。这两种类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交叉进行的。 (责任编辑:季晔)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便会根据自己的性别特征,通过观察学习等方式将社会对其性别的要求和规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过程,这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来理解自己的性别,从而选择自己的性别行为模式以达到社会的期望,是一种人重要的社会化的内容之一。 儿童早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在家庭里进行的。家长对两性的审美特征会影响他们对儿童的性别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对男女孩不同的养育方式上。例如家长会给男孩们玩飞机、小汽车和手枪等玩具,而会给女孩们洋娃娃这些玩具。在游戏中,家长倾向于给男孩分配具有领导色彩和主动性的角色,比如警察或是干部等角色。而女孩们则会被分配到如护士,老师或秘书等的具有照顾性和一定被动性的角色。不仅如此,在游戏的选择上男孩与女孩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愿意带着男孩进行户外游戏,例如踢球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游戏。女孩们则会被安排玩“过家家”这样的温和的家庭类游戏。一旦女孩们试图踢球,奔跑,像男孩子一样乱跳乱蹦时,父母们便会出来告知她们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当她们询问为什么她们不能跟男孩子一样淘气玩耍时,父母总会告诉她们:“因为你是女孩子。怎么可以跟男孩一样玩泥巴,撒野呢?女孩就要有女孩子应该有的样子。”成人按照不同的性别偏好和审美标准来培养孩子,让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对男女孩犯错时,批评的态度的差异上也可以看出父母对男女孩教育的差异。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训斥男孩时可以严厉一些,而对待女孩则要温和一些。 由于对男女孩性别角色期待要求的不同,父母对男女孩的技能的培养也呈现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期待男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成为科学家,研究人员或是领导者之类的人物。对于女孩,父母对于她们的未来更多的是期待她们能拥有比较好的生活,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事业上的期待并没有像对男孩那样有过多的要求。这是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男性在家庭分工中便充当着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女性更多的是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的形象而非经济来源的提供者,她们在家庭中更像是丈夫的配角。 进入学校后,男性教师代替了父亲的形象和女性教师则代替了母亲的形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

[语言文化]浅谈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 becaus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heredity predisposi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 the society raises different social norms and behavior standards to men and women. As for gender , individuals gradually internalize the external social norms to obtai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patterns suita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gender. These gender role boundaries and differences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including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 and the teacher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gender role socialization. In view of gender differences ,to actualize effective English teaching , this article relies on the basic theory of gender rol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gender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olboys and schoolgirls in language thinking ability , interest , otivation , social cognition , and so on ,hence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摘要: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男女两性个体遗传素质存在差异,社会对男女性别提出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也不同,个体依照自己的性别逐渐将外在的社会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他们获得与性别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这些性别角色的界限及其差别对各种社会活动都有一定影响,同样也表现在学生的外语学习活动中。学校教师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依据性别角色的基本理论,系统分析男女学生在认识能力、专业兴趣、成就动机、社会认知等方面的性别角色差异,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 个体社会角色的获得需要经历社会化过程才能完成,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等等。性别角色说认为,性别角色是特定性别的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化过程获得与分化的社会角色之一,男女两性不同的生理和解剖特征决定了两性不同的性别,性别又决定了社会对两性所持的不同的期望,个体从出生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要不断接受来自各家庭、社会、教育、同辈群体和大众媒介等方面的持久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影响,长此以往,形成被该社会群体所接纳的相对稳定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自我概念、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等,自动地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认识标准、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来分析解决问题。由于性别角色具有定向性、约束性和稳定性,男性和女性的大部分习得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性别角色的影响, 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英语语言的差别也同样表现在学生英语学习活动中。因此,性别角色与英语学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联系和规律,不同性别的个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性别角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兴趣爱好、成就动机、自我意识、社会认知5 个方面。19 世纪初期,语言学家就发现男女两性在英语使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60 年代以后,人们对男女在句法、音位以及在用词上等言语模式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男性支配、性别角色社会化和相称语域3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为英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对男女两性在英语使用上的差别,如果只停留在言语模式差异及原因的探讨上,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局限性,也影响理论研究在英语教学中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本文依据性别角色理论,从语言思维、专业兴趣、成就动机、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5个方面,对英语学习的性别角色差异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阐述,以便拓展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男女在认识能力方面的性别角色差异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由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所组成。感知系统接受由环境提供的信息,即首先把刺激的基本特

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与社会性别意识

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与社会性别意识 【摘要】:文章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来分析当代中国女性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当代女性虽然已从古代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中挣脱出来,但在思想观念上仍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始终没有得到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所以,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的主流,增强全社会的性别意识,促进女性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女性;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意识 一、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中国,可以说女性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但问题在于人们往往注重女性经济、教育、政治参与等社会政策方面的改善,而忽略了人们对男女两性平等观念认知上的提升。虽然几千年来封建传统思想表面上被摧毁,但其残余依然存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现了以下几种偏差: (一)对男女两性的认识存在着思维定势。伴随着中国漫长的父权封建制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形成,形成了一种可谓根深蒂固的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认为男女两性气质是不同的。 男性气质是理性的、逻辑的、阳刚的、独立的、主动的、富于攻击性的等等;而女性是感性的、非逻辑的、阴柔的、依附的、被动的、敏感的、爱好和平的、优雅的等等。基于气质的不同,男性的个性应该是:坚毅、独立、自信、慷慨、大方、有责任感……而女性的个性应该是:温柔、顺从、体贴、耐心、依赖甚至是软弱和自私……并且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天生形成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都突出了女性柔美、吃苦耐脑、善解人意等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的女性形象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受,无形中成为女性地位发展的一种导向。 (二)女性缺乏自尊自立意识,依赖心理严重。当今社会中,尽管女性和男性一样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成为社会的”半边天”,但是仍有相当一部份女性缺乏自尊自立意识,依赖心理颇为严重。 一是表现在对婚姻或丈夫的依赖上。这种女性往往视结婚为生活的唯一出路。一旦结婚,她们便放弃对自身事业的追求转而享受”夫贵妻荣”的待遇。即使尚未结婚的女性,也为将来能找一个”好老公”而努力。二是对社会的依赖。有些有正式工作的女性,对单位组织、社会团体有依赖心理,期盼着社会的照顾,希望组织把自己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有些下岗或无业女性不想付出个人的努力而指望在社会的关照下获得好的境遇。这些女性对自己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潜力和发展优势,潜意识中性别的卑微感使得她们从不敢打破男强女弱的社会性别格

对社会性别意识的看法

对社会性别意识的看法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所建构认为的男人与女人社会性別为二元化的男女区別。生物决定论者视性別为自然、先天的生理差异,并由此影响了她/他们行为和外观。但是文化决定论者或部分女性主义者则指出:性別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所谓的社会文化建构,指的是社会制度、权力结构、家庭、就业、教育等诸种制度及因素的作用而造成了社会上的男女有別。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我们所接受的社会文化熏陶和影响等等。正是这个社会化过程教会了我们知道自己的性别身份,男人是什么样子,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社会性别意识,其实这个词进入我国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它最初来源于西方一些女性主义研究者。她们发现女人为什么总是不如男人,而且心甘情愿地做家务,照顾孩子、扶持老公,在社会工作中为什么女人常常受到社会性别歧视,女人为什么不能和男人一样享有和男人相等的社会权利和地位,男女为什么不能平等地享有这个世界的资源等等。起初,她们在寻找这个根源的时候,找了许多原因和理由,比如说女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的本能义务要生孩子,就是说生育造成了男女不平等等等。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个理由也站不住脚,即便是不生育也很难改变人们的一些观念。最后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女性主义者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就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结果。于是提出了一个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人的生理性别即是指男人和女人先天存在的生理上的差别,比如说男人骨骼大、女人骨骼小,男人比较有力量、女人比较弱小等等。这和动物界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人类和动物所不同的是,男人之所以成为男人、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又不能简单地取决于生理结构的差别,其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文化教育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一出生,其实就同时具有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所以,女性主义指出:为什么只到今天我们依然无法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正是社会文化教育熏陶使然。而我们老祖宗在历史上所规定的男女两性的不同角色规范,本身就是历史不平等的结果,可悲的是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依然在延续着这样一种性别宣传。所以,要真正改变两性的不平等地位,(不是男人一定要统治女人,也不是将来女人要统治男人)要使男女两性关系和谐,而不是谁主谁从,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社会文化媒体在关于男女性别方面的误导宣传,只有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女性主义的这一思想被联合国所接纳并要求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联合国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让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主流”,也就是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在制定每项政策时,要加进去正确的有利于两性和谐的性别意识,避免因为政策的制定而使两性的不平等进一步延伸或者扩大。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这一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还仅仅是停留于学术领域的研究,它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这些可怜的学术研究者所发出的微弱声音,根本难以撼动已经存在几千年并延续到今天的父权制社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在中国发出这样声音的人要么被列为非正常人,要么被列入神经质。 也许我们还需要时间,也许我们还需要等待,因为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是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11级艺术表演系 舞蹈编导班 潘小玫

社会性别主流化中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性别主流化中的公共政策研究 自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首次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以后,中国一直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伟大目标, 很大水准上提升了妇女的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业性别歧视、生育性别偏好、家庭暴力等严重侵 犯女性合法权益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必须在剖析公共政策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现 状的基础上,厘清制约男女平等实现的症结和突破点,在改革中进行 大胆尝试,力争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性别主流化。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涵及要求 1.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涵“社会性别主流化”,源自对英文gendermainstre-aming的翻译,也可引申为性别观点、平等或意识主 流化[1]。社会性别主流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孕 育过程。从1946年妇女地位委员会成立以来,联合国颁布了很多维护 妇女权益的国际性条约,为在法律上提升国际妇女地位做出了不懈的 努力。到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内罗毕战略》首次出 现了gendermainstreaming一词,并将其定义为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 到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此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涵得到了持续的 发展和完善。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 纲领》对社会性别主流化做出了集中表述,社会性别观点被纳入社会 发展各领域的主流,社会性别主流化成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国际社会开始有意识地顺应这一趋势。此后在2000年的“北京+5”会议,2005年的“北京+10”会议和2010年“北京+15”会议上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均得到了充分重视和强调。1997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 理事会一致认为,将性别问题主流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 社会上各个领域和层面上的任何一个包括法律、政策和项目在内的计 划行动给男女两性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2]。《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 歧视公约》从联合国大会通过至今已经有36年的历史,该条约的缔约 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64个国家衍生到现在的187个国家。社会性别

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段俊龙一、所读著作基本简介 (一)、关于作者 首先在读过王瑞鸿老师编著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人的社会行为究竟是怎么回事,与其说书中表达的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或者不同阶段的限制而发生的人的行为,倒不如说它具体描写的就是一个人类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可能包含社会化的具体表现也可能包含影响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化的因素,但不管怎样,可以说人类行为也并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而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关于作者王瑞鸿老师,他是著名的博士和副教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先后在郑州大学和复旦大学进修,曾荣获文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以及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要的理论兴趣是西方社会学和性别社会学,最后关于他的兴趣在于性别社会学这一点,在他的这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书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二)、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这本书实际上是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的一本最基本的课程教材,它主要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理解人们的行为变化和成长过程。但在国外相关书籍已经多到汗牛充栋的情况下,国内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或者说是结合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国情的本土著作,真是少的可怜,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对于研究既包含了西方理论又融合了当代中国国情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关系的空白。 本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绪论,性别,家庭和人的生命发展周期中各阶段的具体内容。绪论是对本书的内容和线索的一个概括,它有对人类行为的一个粗略探讨,有对成长的大致要义和人类的成长周期的划分,最基础的是著作借鉴的西方理论基础,它不仅构成书的理论来源更解释了后面部分中出现的很多无法直接解释的行为;而关于将性别作为一个章节,不仅是因为性别的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还因为性别的社会化在当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诞生出一些新的特点,也是作者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更是全书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