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一

肝典型的血管瘤表现a。动脉期CT影像示类似血密度的球形增强。b门脉期示肿瘤进行性充填。C血管后期持续强化。

典型的肝血管瘤MRI表现。与上图所示同一病例。强化形式同CT所见。a-c T1 a动脉期b门脉期c延迟期d T2示病变明显的高密度。

小血管瘤在CT上的典型表现。a动脉期血管瘤球形强化。因肿瘤较小,未显示进行性强化。b门脉期持续强化,由于这种变化常难以将小血管瘤同其他高密度肿瘤相鉴别。

小血管瘤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b T1动脉期、门脉期球形强化类似CT。c T2相对于正常肝组织成典型高信号,证实血管瘤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二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a动脉后期显示一均匀明亮强化伴含滋养动脉中央低密疤痕的病变。b门脉期病变同肝组织等密,而中心疤痕低密。c延迟期中央疤痕高密,可见周围引流静脉。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 a,b 肿瘤均匀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a)T1 (b)T2非对比病例。中心疤痕T1 低信号T2高信号。c-dMRI增强T1动脉期肿瘤均匀强化(c);门脉期肿瘤等信号而中心疤痕高信号(d)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 a 动脉期肿瘤高密度可见伪膜而中心疤痕未见。另可见一异常的瘤周动脉灌注。b 门脉期看不到肿瘤。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非增强T1,b T2。因几乎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病变相当难以察觉。尽管未见中心疤痕病变很可能为FNH,仅可能经皮活检而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三

肝腺瘤CTC+,动脉后期及门脉期中度高密度且不均匀。可见中央疤痕假象(上图10)。肝腺瘤MRI的表现,同一病例a 非增强T1,b T2 均示不均匀信号肿瘤伴结节(箭)可排除FNH。

C、d增强后T1,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脉期为等信号(下图11)。

原发于结肠的肝小转移瘤。MDCT影像。a 层厚 8mm未见病灶,b层厚5mm可见低密度病变。发现小的低密度病变需用较薄的层厚

一例肝左叶结肠癌转移患者术前影像检查,误诊为肝右叶转移。a 增强MDCT显示一低密可能为小转移。b T2为高信号,提示为胆的特征,手术发现病变为胆错构瘤。

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MDCT

肝硬化患者肝CT平扫未见病变(a)。动脉期一高密度hcc清晰显示(b)。门脉期病变消失(c)。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四

肝MDCT(a)动脉后期肝顶一高密度病变(b)冠状位重建更好地显示了包膜下病变的解剖情况。

肝硬化严重门脉高压患者。前(a)和右侧位(b)最大密度投影示再通的脐旁静脉、增粗的胃左静脉以及食道静脉曲张引流门脉循环。

不同增强期获得的肝MDCT,清晰显示两个不同的肝病变。一个是典型的进行性、持续性、球形强化的血管瘤(黄箭),另一个是恶性富血管病变,门脉和延迟期几乎不强化(白箭)。

动脉期轴位扫描同一病人显示两个不同病变。二者用了同样的对比剂方案,但选择的延迟不同。不正确的延迟病变显示的明显减少。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五

高浓度对比剂(400mg i/ml)比(300mg i/ml)形成更高密度的HCC结节。量分析(c)动脉期肝密度相同,而病变密度相差40Hu。

同一病人300(a、c)和400(b、d)mg i/ml对比剂的对比。大肝癌的增强更显著(对比b和a)。而且,在高浓度上显示两个卫星结节(b、d)。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六

肝MDCT影像。肝癌、肝炎。a动脉早期,iv注入iomeprol 400肝右叶7、8段显示一高密度Hcc结节。该结节在动脉后期密度增高(b),静脉期冲失Washout(c)。第二个hcc 结节出现于动脉后期(b)而动脉早期(a)或静脉期(c)未见。其他疑Suspicious为HCC 高密仅见于动脉后期。

肝MDCT影像。单发囊肿和FNH 动脉期一多血的(flushing)肿瘤见于下腔静脉附近。第二个无强化病变(黑箭)见于肝右叶。静脉期(b)前述多血病变(白箭)因明显衰减而接近等密度为典型的FNH,第二个病变(黑箭)未强化为肝囊肿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七

肝MDCT影像。 Cholangiocellular 胆管细胞癌。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在动脉期(a)清晰显示多血管的肿瘤壁rim和滋养血管。静脉期(b)显示外围Periphery中度强化的低密病变。血管内灌注Perfusion最好见于薄层(c)。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MR诊断价值

肝脏

正常肝脏

报告时注意描述以下几点:1.肝脏大小,形体,信号改变,肝脏各叶比例及肝裂改变,肝门结构及肝内血管,肝内外胆管改变,肝内有无病变,其信号及强化程度,类型和方式,胆囊大小,形态,信号及胆囊壁改变和增强后表现,肝周结构包括血管和淋巴结的改变;2.脾形态,大小,数目和位置改变,脾脏信号改变,强化后表现及强化程度和类型,脾血管改变;3.胰腺大小,形态,边缘,位置改变,胰管是否显示,增粗,胆总管表现,胰腺有无病变及其信号强化表现,胰周脂肪改变,渗出,积液,胰周血管改变,增强后表现,胰周淋巴结改变;4.同时注意片内所示其余结构有无异常。

原发性肝癌

病例1:肝硬化,脾大,肝右叶巨块型肝癌,门脉右支受侵

巨块型肝癌MRI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表现为稍高信号巨大肿块影,边界较轻,可有假包膜,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静脉期较周围肝实质信号低,常伴有门静脉侵袭。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肝内有无转移,有无血管侵袭,病变的强化特点等。另外,肝癌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应注意肝硬化的肝,脾及腹腔相关改变,请参考肝硬化章节的内容。

病例2:巨块型肝癌,肝硬化,脾大,肝内多发子灶,门脉右支癌栓

肝癌组织的磁共振信号具有特征性,子灶,门脉侵袭,多血供等特点都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转移性肝肿瘤

病例1:肝脏多发转移瘤

绝大多数转移瘤MR平扫表现为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中心坏死区呈小圆形或泪原形的明显高信号,周围常伴有水肿长T1长T2信号,形成典型的牛眼征。注射Gd-DTPA以后病灶由不同的原发肿瘤而现实质均匀或不均匀环行强化,注意描写病变的数量,位置和分布,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病变的强化特点等。病灶多发,牛眼征,环行强化等典型特征的描述对诊断有意义,应注意与多发脓肿的鉴别,单发病灶注意与肝癌鉴别,注意观察有无腹腔淋巴结增大,必要时追问病史。

病例2:肝脏多发转移癌,胰头癌

注意描写病变的数量,位置和分布,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病变的强化特点等。当影象特点符合转移癌表现时,注意寻找可能的原发灶。

肝血管瘤

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多无症状,且并发症极低,大多不需要手术切除,影象学检查的目的就是确诊。对于典型的血管瘤,影象学诊断的准确性很高,尤其是MRI,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0%,结合SE序列的T2WI与GD-DTPA增强的T1W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高达98%和99%。

MR上血管瘤的特点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多呈分叶状或类圆形,T1WI呈稍低信号,T2WI 呈显著高信号,与脑脊液相似,称为灯泡征。注射GD-DTPA后扫描诊断的特异性升高。GD-DTPA 增强的方式与CT上的碘造影剂相似,小血管瘤动脉期可即刻明显强化,大血管瘤动脉期多呈现周边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迟逐渐向病变内强化,延迟扫描病变强化程度多等于或高于肝实质,大血管瘤可伴有动静脉瘘征象,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有无血管改变,病变的信号特点和强化特点尤其是具有特征性,较大病变主要观察有无侵袭征象,注意与血管肉瘤鉴别。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MR扫描时,FNH在T1WI呈现等或稍低信号,也有部分FNH在T1WI上呈轻微高信号,在T2WI,FNH呈等信号或轻微高信号,信号强度一般较HCC略低,中心瘢痕通常在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注射GD-DTPA以后病灶动脉期迅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变轻度强化,近似正常肝实质。中心瘢痕在延迟相有强化,病变周围常可见到粗大的引流

静脉血管。报告时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病变的强化特点,尤其是中心瘢痕强化特点具有特征性,注意观察有无侵袭及转移征象,与肝癌鉴别。

腺瘤

肝脏腺瘤的MR表现多种多样,由于肿瘤容易发生出血坏死,且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在T1WI多见斑片状,点状或环行的高信号影,肿瘤的实质部分则呈现稍低信号,T2WI上,肿瘤呈现不均匀的稍高信号,如合并坏死,则信号更高,注意描写病变的信号特点,病变内出血具有特征性,注意观察有无侵袭及转移征象,与出血性恶性肿瘤鉴别。

肝囊肿

在T1加权图象上,较大的肝囊肿一般呈现极低信号,信号强度均匀,边界清晰光滑,较小的肝囊肿因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呈现低信号,少数囊肿内蛋白或脂质含量较高,则

T1驰豫时间缩短可呈现等信号或高信号,在质子密度加权图象上,多数囊肿呈现等信号,少数呈现略低信号或略高信号,这是区别于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特征,在T2加权图象上,肝囊肿呈现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楚,由于其内部为液体,因而在重T2WI上表现相对信号强度增高,这点可以与转移瘤相鉴别。极少数肝囊肿可有囊内出血,由于混有血液成分,在

T1WI和T2WI上可见信号强度增高及液-液平面,GD-DTPA增强后T1加权图象囊肿壁及内部不强化,报告时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其形态光整,病变内充满液体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也没有增强的囊壁,这些特点具有特征性,注意出血性囊肿不典型信号的解释,增强扫描可与实性病变鉴别。

肝硬化

MRI诊断早期肝硬化较为困难,一般认为门脉周围间隙增宽是一个较为可靠的征象,随着疾病的进展,肝表面逐渐呈现结节状,肝实质信号不均,肝右叶和左叶内侧段逐渐萎缩,尾状叶和左外叶代偿性肥大,肝裂增宽和肝门区扩大。在传统的SE扫描序列上,T1WI肝实质的信号改变不明显,T2WI则由于细胞损伤,脂肪变性和铁沉积等并发疾病引起肝脏的信号不均,具体表现为1.弥漫分布的低信号小结节影,即肝硬化再生结节,结节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引起的顺磁性效应对T2弛豫时间的缩短较为明显;2.门管区增宽,纤维组织增生及脂肪沉积,表现为伴随门脉分支走行的细线状高信号影,分隔再生结节;3.部分结节增大,信号与再生结节不同,即所谓的发育不良结节,T1WI可为高信号,T2WI信号降低或呈等信

号;4.合并有活动性的灶性肝细胞坏死区,在T2WI呈斑片状的高信号。萎缩的肝脏与腹膜之间的空隙常有脂肪填充,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如合并有腹水,则于肝表面形成弧形的长T1长T2信号。MR在显示门静脉与体循环之间的侧支循环血管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典型部位的侧支循环血管表现为迂曲扩张或集合成团的管状血管流空信号。对于肝硬化,MR的主要优势是对一系列的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以及发现小肝癌,1994年国际消化协会对各种结节推荐使用范围术语:肝硬化再生结节,发育不良结节和HCC。肝硬化再生结节是指完全由纤维间隔包裹的再生结节。发育不良结节是指结节内含有1mm或1mm以上发育不良灶的肝硬化结节,但没有明确的恶性指征。依据细胞异型性的程度,DN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低度发育不良结节和高度发育不良结节。再生结节在T1WI上呈等--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低信号;LDN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HDN在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HCC在T1WI上呈低--高信号,而在T2WI上呈等--高信号。T2WI信号强度的演变,标志着病灶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的增高,代表病灶恶性程度的增加。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再生结节,DN以及HCC的鉴别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肝硬化在动脉早期多呈不均匀强化,表现为肝段,肝叶或局限性不均匀强化。部分DN呈一过性强化。但在门脉期,再生结节和发育不良结节均匀强化,与肝实质相同。而HCC在门脉期则无显著强化。可以进行鉴别。

要对肝硬化及肝硬化结节和其他并发症的MRI征象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注意描写肝脏整体形态,脾脏,门脉的变化,结节性病灶的信号特点及增强后表现的描写非常重要,是鉴别是否癌变的重要依据。

肝脓肿

本病MRI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病灶,信号多不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可有分隔,呈房状。20%---30%的脓肿可见气体,呈无信号区,增强扫描90%的病灶可见明显的脓肿壁强化,约20%的病灶在T1WI上,强化的脓肿壁周边可见低信号晕环,这是由于周围水肿所导致,形成所谓的双靶征。同一肝段内可见多个脓肿灶提示为胆源性脓肿,称为集簇征。

诊断相对困难的脓肿早期阶段和那些病情较轻,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慢性脓肿,需要与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相鉴别。后二者是实体瘤,即使有中央不规则坏死,范围相对较小,周围无水肿,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动态增强时通常表现为早期强化,迅速消退的表现;转移性肝癌常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轻度强化,此外肝硬化的背景及原发肿瘤的病史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为了达到对肝脓肿的正确诊断并和其他疾病鉴别,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炎症病变所在肝段经常存在反应性灌注增强的特点。不典型病变注意观察有无侵袭及转移征象,与肝癌或转移癌鉴别。

胆道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胆管囊肿是一类相对多见的胆管先天异常,又称先天性胆管扩张。胆管囊肿以Todani 分类最常用。有5种类型,Ⅰ型称为胆总管囊肿,占80%--90%,胆总管囊肿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1:4,约2/3见于婴儿,临床有三大症状:黄疸,腹痛和腹部包块,出现典型三联征不到30%。婴儿的主要症状是黄疸,无胆汁大便及肝大;儿童则以腹部包块为主;成人常见腹痛,黄疸及间歇发热。囊肿远端常出现狭窄或扭曲,是黄疸产生的原因。诊断胆管囊肿的要点是发现与囊肿相连的正常胆管,MPCP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多数能显示囊肿与正常胆管的连接点,少数因囊肿巨大,解剖关系扭曲变形显示困难,此外囊肿的远端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也是显示困难的原因,正常胆管的显示对囊肿的分型有帮助,并指导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当胆管囊肿发生于肝外胆管,须与肾上腺囊肿,肠系膜肿瘤,胰头假性囊肿进行鉴别。

胆总管囊肿MRI表现为胆总管呈囊性或梭形扩张,呈现明确的长T1长T2信号,描写要点为囊肿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和胆总管的关系以及和周围脏器的关系,另外注意继发病变的观察和描述。

胆囊结石

胆结石在T1WI及T2WI相上均表现为低信号,故在T2WI上高信号的胆汁衬托下低信号结石不难发现和确诊,注意描写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注意与息肉鉴别。

肝内胆管结石

本病指的是左右肝管汇合区及其以近胆管分支内的结石,常多发,形状不规则,有时呈泥沙样,可呈弥漫型,区域型及散在分布,左叶较右叶略多见。受累胆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结石累及的局部往往有胆管狭窄,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与结石位置,数量,胆管梗阻情况有无急性炎症有密切关系,间隙期可无症状,或仅有右上腹痛,间隙性寒战,发热,急性发作时,可有疼痛,发热寒战及黄疸,也即所谓的Charcot三联征,病情危重者出现五联症

(三联加休克及精神症状)。疼痛放射部位多在右肩胛下区。

肝内胆管结石在MRI检查的T1WI及T2WI像上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极低信号的结石影,但有时显示不如CT,近来MRCP的应用使肝内胆管结石的显示率有所提高,表现为扩张胆管内极低信号影,胆汁为高信号,相应的胆管狭窄也可较清楚显示,但要注意不要将门静脉的流空信号误诊为结石,注意描写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当患者有胆道手术史时,尤其是胆肠吻合术,注意与气体的低信号鉴别。

肝外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可来源于胆囊,肝内胆管结石或直接形成于胆总管内,滞留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可嵌顿于胆总管下段,引起胆管梗阻扩张,此时结石可以浮起,胆管再通,如此反复发作,十二指肠乳头反复炎性变,导致乳头肥厚,胆总管下段狭窄,急性嵌顿时往往引起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严重者引起化脓性炎症。另外,结石嵌顿常可导致胰腺的急,慢性炎症,胆总管结石有时与肝内胆管结石症状相似,体征可有肿大的胆囊,症状有时会出现发作后好转,然后再发作,可能与结石浮起,嵌顿相关。

常规MRI扫描可见结石以上段胆总管扩张,所有结石均为极低信号或无信号影,总的显示效果欠佳,目前开展的MRCP在胆总管结石的检查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有较大提高,报告时注意描写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胆总管末端梗阻要注意观察病变信号特点,胆管壁形态及胰管变化,注意与壶腹周围肿瘤鉴别,增强扫描结石不强化而肿瘤强化。

胆管炎

本病分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慢性胆管炎,前者主要病因为胆管梗阻及急性细菌性感染,肝内出现小脓肿,肝内胆管壁充血,水肿,溃疡形成,胆管可有局限性狭窄,以左右肝管汇合处为著,若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段,则胆总管壁可出现类似改变,炎症迁延,反复发作可引起胆总管壁增生变厚,胆管狭窄及狭窄近段扩张,肝内纤维化及肝脏因瘢痕收缩导致表面不平等慢性炎症改变,还有一种慢性硬化性胆管炎又称狭窄性胆管炎,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常伴有Charcot三联征或五联症特征,慢性胆管炎表现不典型。因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MRI的应用相对较少,其表现除了有胆管内结石和蛔虫及胆管壁充血,水肿,增厚外,尚可发现肝内并发的脓肿,产气菌引起的感染病例,可见胆管内积气,MRI示无信号,若积气量少与结石易混淆,胆管内的脓性分泌物的,MRI信号无特征性,慢性胆管炎的MRI无特征性,表现如同肝外胆管内结石,慢性硬化性胆管炎局限于肝外胆管者,表现为低位胆管梗阻,受累胆管壁增厚,近段胆管扩张,病变广泛者,肝内胆管呈跳跃式扩张,扩张胆管之间为狭窄胆管,管壁明显增厚,增强

后强化明显,合并结石非常少,胆囊壁可有增厚。

常规MR横断面图象对胆管炎诊断帮助有限,主要观察肝脏整体表现及胆管周围变化,MRCP可显示胆管的整体形态,注意描写肝内外胆管的整体变化,扩张,狭窄,充盈缺损,局限性改变注意与胆管癌鉴别。

胆囊良性肿瘤

本病在国内少见,占胆囊切除标本的2%---8%,多数作者把胆囊良性上皮腺瘤和胆囊间叶组织良性肿瘤归类于胆囊真性肿瘤,而把胆囊息肉和增生性病变归为胆囊瘤样改变。无论何种影象检查,除可发现胆囊局部增厚或息肉样突起均无特征性表现。

需要根据病灶位置,形态,信号,与胆管壁的关系来与结石鉴别,小的病变常需薄层扫描才能发现,胆囊壁增厚表现,很难与早期恶性肿瘤鉴别,不易确诊,最重要的是仔细观察,避免漏诊。

胆囊癌

本病是胆系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80%--90%为腺瘤,胆囊癌高发年龄为60--70岁,女性多于男性,胆囊癌的影象学表现依据病变的不同病理类型可以分为以下4种:1浸润型,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非均匀性弥漫增厚,边缘毛糙,凹凸不平,胆囊壁常消失或显示不清,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明确。常伴有早期临近肝组织转移。2.结节型;3.肿块型;4.梗阻型。胆囊癌的MRI表现与CT类同,肿瘤在T1加权象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边缘不规则,T2加权象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弥漫浸润型,在各序列常不能显示正常胆囊形态并与受累的邻接肝组织无分界,还可提供肿瘤组织沿胆系蔓延或由胆管癌栓所导致肝内,外胆管扩张等表现。

在报告中除应注意肝脏及胆囊的一般表现外,尤其注意观察描述胆囊癌的典型表现:胆囊壁不匀称性增厚,胆囊腔内软组织肿块,胆囊壁消失或显示不佳,胆囊癌主要侵袭肝左叶,注意与肝左叶肝癌侵犯胆囊鉴别,后者与胆囊的关系压迫甚于侵犯,与胆囊壁常分界清晰,另外注意描述胆管有无受侵情况。

胆管癌

常规MRI显示肝门部胆管癌的敏感性与CT相似,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磁共振胆道成象术能清晰地显示胆道狭窄的部位,程度和扩张的肝内胆管,与MRI相结合能更确切地判断阻塞的部位和原因,胆管癌的肿块在T1WI上表现为比肝实质相对低的信号,T2WI上分化较好的

腺癌表现为比肝实质信号高的肿块,而硬腺癌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具有较短的T2弛豫时间,则表现为比肝实质信号略高的肿块影,MRI可清楚显示肝内胆管的扩张范围和程度,以及肿块周围侵犯的范围。

除注意观察一般横断面图象外,应特别注意MRCP图象的观察,MRCP可清楚显示胆管癌狭窄部位的形态,及近端扩张情况,注意狭窄段典型良恶性征象的描写,常规图象可显示胆管壁周围异常信号病变,增强扫描病变可更好显示,另外需要注意与局部炎症狭窄及结石梗阻鉴别。

胰腺

胰腺炎

⒈.急性胰腺炎本病MRI诊断主要取决于有无胰腺形态的改变以及胰周的渗液等。可表现为局部或全胰的增大,有时其增大的变化是很轻微的,胰周积液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特别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判断胰腺坏死的范围和程度,MRI动态增强是非常有帮助的,胰腺坏死的区域没有强化改变,而表现为低信号区,MRI 对于胰腺炎的并发症如假性囊肿,胰腺出血,脓肿形成的定位和大小形态的判断优于CT,出血在T1WI 脂肪抑制象表现为高信号影,其显示率较CT为优。假性囊肿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在T2WI 上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影,如为复杂性囊肿,即合并出血,感染及坏死物质形成则表现为不均匀的混合信号影。

除了注意的胰腺周围的解剖关系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描述胰腺形态的改变和胰周的渗液范围,这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变严重者注意胰腺的坏死和出血改变以及周围血管改变,增强扫描可更好显示病变情况并有利于与肿瘤鉴别。

⒉慢性胰腺炎本病在MRI图象上胰腺可弥漫或局限性增大,T1加权象表现为混杂的低信号,T2加权象表现为混杂的高信号,有时可见胰腺萎缩,体积变小。MRI不仅能够显示慢性胰腺炎的形态改变,而且能够了解胰腺纤维化的程度,纤维化在T1WI脂肪抑制象和T2WI象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区,慢性胰腺炎可产生假性囊肿,假性囊肿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区域,在增强图上假性囊肿清楚显示,表现为无强化的低信号区。

除了注意MRI的上述一般表现外,应注意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要点,慢性胰腺炎主要依据胰腺的形态,信号改变以及胰管扩张,假性囊肿形成等表现作出诊断。有些慢性胰腺炎

可伴有胰头肿大,血管改变等,应结合周围有无其他侵袭征象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进一步与肿瘤鉴别,增强扫描有助于与胰腺癌鉴别。

胰腺癌

本病的MRI表现分为直接和间接征象两大类,直接征象肿块影;而间接征象上由肿块导致胰腺本身的一系列变化,即肿块远端的胰腺萎缩,胰腺管扩张和假性囊肿形成等,除胰头癌见胰头区肿块外,常可见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胰腺管不同程度的扩张以及胆囊的增大等,胆总管和胰腺管的扩张谓之双管征,并可见胆总管的胰头壶腹区呈截然中断的特征,同时常伴有胰体,胰尾的萎缩。T1WI上胰腺癌呈低信号或等信号的改变,偶尔也可呈高信号,如果肿块较大时,常为低信号,并可见中央更低信号的不规则液化坏死区,由于胰腺癌相对正常胰腺组织为少血供的肿瘤,因此在增强GRE序列的动脉和毛细血管期显示肿瘤最理想,表现为低信号。胰腺肿瘤常向周围局部浸润,血管受累和淋巴结转移,这些改变在SET1WI上能够很好显示,在高信号背景脂肪组织下,受累或侵犯的结构和淋巴结转移呈低信号改变,在动态增强GRE序列配合脂肪抑制成象技术,增强扫描门脉期或实质期这些受肿瘤累及的结构和淋巴结表现为中等信号强度的强化,MRI对胰腺侵犯周围血管表现为血管壁毛糙,模糊,狭窄以至闭塞。

胰腺癌主要依据胰腺肿瘤的信号,增强特点以及继发胰管扩张等表现作出诊断,血管侵袭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增强扫描有助于胰腺癌诊断,注意描写肿瘤强化特点,血管改变等。当存在胆道低位梗阻时,应注意胰头部肿瘤的可能性,对于腹膜后广泛大量淋巴结肿大的需要注意与淋巴瘤鉴别。

脾脏

脾脏恶性淋巴瘤

本病MRI表现为:脾大,T1WI脾内可见低信号区,T2WI高信号,在脾脏恶性淋巴瘤病理成分复杂时,如伴出血,坏死,纤维化,T1WI和T2WI信号也较复杂,MRI平扫缺乏特异性,GRE增强扫描对脾脏淋巴瘤的显示和诊断有意义。GD--DTPA增强后脾脏淋巴瘤可有多种表现,弥漫型表现为大面积不规则形高或低信号区域,而残留的正常脾脏呈特征性的弓形条状明显强化,多发性脾脏淋巴瘤也很常见,表现为在高信号衬托下的多发低信号病灶,可以分布于整个脾脏;局灶性淋巴瘤在T2WI是表现为低信号,这是区别于转移瘤的特征性表现,

转移瘤很少表现为低信号,常为等信号或高信号。常伴有邻近器官侵袭或伴有后腹膜淋巴结明显增大,以孤立性肿块形式表现的脾脏淋巴瘤是极少见的,且不易与脾内其他占位病灶相区别。对单纯脾肿大而脾内无异常信号者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造影剂增强扫描,可提高脾内病灶的检出率。

脾脏多发占位病灶以淋巴瘤和转移瘤多见,另外还包括血管瘤,后者增强扫描表现有特征性,易于鉴别,前两者的鉴别有时较困难,以下特点有助于鉴别:临床表现及病史资料可提供重要参考;转移瘤表现多样,可以是囊性病灶并伴有囊壁强化,可以是囊实混合性的,淋巴瘤无此特征,一般转移瘤都有轻度至中度的强化,病灶很少融合,而淋巴瘤病灶可以相互融合形成地图样表现,也可表现为高信号度正常强化脾脏衬托下的班驳状小片低信号,一般范围较广泛,脾脏淋巴瘤常可伴有后腹膜明显的淋巴结增大,全身性表现对鉴别诊断意义更大,报告中应注意典型征象的描述提供鉴别信息。

脾转移瘤

脾脏转移性肿瘤相对多见,原发灶多来自消化道,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少数也可有邻近器官肿瘤直接侵入,临床表现为左上腹包块,以及原发肿瘤症状。

脾脏转移瘤一般MRI表现为:T1WI呈单发或多发不规则低信号,病灶边界清楚,病灶中心因肿瘤组织坏死或在低信号灶内见更低信号区。T2WI肿瘤表现为信号强度增高,其坏死区为高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带为高信号,边界不清,在上述一般征象中应注意到脾脏转移瘤表现类似肝转移瘤,增强扫描病灶以边缘强化为主,另外,结合临床病史尤为重要。

脾血管瘤

在脾良性肿瘤中,脾血管瘤较为多见,一般肿瘤较大,肿瘤内可发生出血,坏死,钙化及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左上腹肿块,上腹痛及压迫症状。

因肿瘤血流丰富,肝血管瘤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T1WI为低信号,T2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并持续时间较长。注意脾脏血管瘤信号及增强扫描的上述特征性,尤其是增强扫描时病灶早期明显强化,并持续时间长,实质期与周围实质接近等信号,类似肝血管瘤表现。

脾囊肿

脾囊肿较少见,有寄生虫性囊肿及非寄生虫性囊肿,非寄生虫性囊肿又分为真性囊肿及

假性囊肿。真性囊肿的囊壁衬以分泌性内膜,来源于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瘤,内皮瘤,表皮样囊肿,类上皮样囊肿等,假性囊肿的囊壁不衬以上皮,可因外伤,炎症,栓塞等引起,最多为外伤所导致,以单房性为主,多房性少见,一般无特殊临床症状,大者有压迫症状。

脾囊肿MRI表现为边缘光滑,境界清晰的圆形病灶,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与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囊肿所见相同,典型囊肿形态,信号极具特征性,容易确诊,注意结合增强扫描观察有无囊壁结构强化,与脓肿鉴别。

脾外伤

本病在腹部创伤中较为多见,常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及时,准确诊断,脾外伤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包膜下撕裂,中央破裂,完全破裂。临床表现为腹痛,以左上腹明显,有腹膜刺激征,严重者表现为出血性休克。脾撕裂伤表现为脾实质线状或不规则缺损,撕裂处脾表现模糊不清,可伴有腹腔积血或脾门,脾周积血,增强后脾撕裂处无强化,但伴有小动脉出血者,可见脾实质呈点状强化,脾外有不规则状造影剂团。亦可见外伤性动脉-静脉瘘,即动脉期脾静脉早期显影并进入门静脉,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脾一侧缘包膜下新月形灶,其信号和创伤时间有关,新鲜血液T2WI为高信号,慢性包膜下血肿则为低信号,外伤性脾血管损伤,如痉挛,血栓形成,血管断裂等可导致脾梗死,表现为尖端指向脾门的楔状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区,边缘一般锐利,多见于脾边缘区域或脾下段,增强后病灶区不强化。

临床病史对诊断很重要,脾脏包膜不完整,实质破裂及出血征象为特征性表现,注意观察邻近脏器有无外伤表现,复查时应注意病变及周围渗出的信号变化。增强扫描对于病变程度的准确判断有益,尤其是发现活动性出血,应仔细观察描述,同时有助于与肿瘤出血鉴别。

副脾

本病是先天性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正常人10%--13%,为胚胎发育异常,副脾多位于脾门附近,也可见于胰尾及悬韧带。副脾多为轮廓光整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大小不一,直径一般在2.0 cm左右,副脾多为单个,少数情况下也可多发,单个很少超过6个。临床意义主要是不要误认为肿块。

副脾在MRI表现为脾门附近或上下层面见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而光滑,T1WI和T2WI信号同正常脾脏,增强扫描强化表现也一致,副脾位置多变,但在MRI上呈其特征性表现,可以与肿瘤鉴别。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价值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前问答题重点

医学影像学 一、简答题: 1、简述肾细胞癌的CT表现 2、简述骨折的分类及X线表现 3、骨性强直与纤维性强直在X线片上有何不同 (1)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连接两侧骨端。多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 (2)纤维性强直也是关节破坏后,虽然关节活动消失,但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常见于关节结核。 4、大叶性肺炎的X线及CT征象有哪些

5、简述TIPSS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顽固性腹水者;外科门-腔分流术后血栓形成者;柏—查氏综合征。禁忌症:门静脉血栓形成、狭窄或闭塞、胆道感染、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心肝肾功能衰竭;反复肝性脑病、肝脏肿瘤。 6、二维超声心动图常用的基本切面有哪些 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左胸骨旁短轴切面(主动脉根部水平、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及短轴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7、简述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 8、简述胸腺瘤的CT表现

9、试述脑内血肿不同时期CT表现 (1)急性期,呈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高的肾形、类圆形、不规则形团块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者可见脑室内积血。 (2)吸收期,始于3-7天,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3)囊变期,始于2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10、简述肺充血与肺淤血的区别 答:(1)肺充血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边缘清楚、锐利;肺动脉段凸出,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和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野透亮度正常。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亦见于体循环血量增加者,如甲亢等。(2)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于肺内,表现为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收缩;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减低。常见原因为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竭等。 11、试述骨髓炎和骨结核之鉴别点 12、如何鉴别脑内肿瘤与颅内脑外肿瘤 脑内肿瘤脑外肿瘤 肿瘤边缘欠清晰或界线不清清晰,锐利 内板骨质改变罕见常见 蛛网膜下腔/脑池受压变窄或闭塞扩大 脑皮层位置正常皮质扣压征 肿瘤与骨板接触所呈角度锐角钝角 13、如何鉴别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瘤 14、简述X线的防护原则。

医学影像学三基

常用医学影像学名称术语 1.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2.体素:CT图像处理时将选定层面分为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 3.像素:CT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图像,称之为像素。 4.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5.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围就是窗宽。 6.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存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 7.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 8.脑萎缩:各种原因所致脑组织减少而继发的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扩大。 9.脑积水: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衡或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所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大。 10.出血性脑梗死:脑梗死后缺血区血管再通,梗死血液溢出。 11.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12.硬膜外出血: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13.硬膜下出血:颅出血积聚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14.肺血减少:肺动脉血流量异常减少。 15.骨质软化:单位体积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钙盐含量减少,骨

质变软。 16.骨质增生硬化:单位体积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7.骨质疏松:单位体积骨量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单位重量的骨质含钙量正常,即化学成分不变。 18.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19.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 20.关节脱位:组成关节的骨骼有脱离或错位。 21.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动脉扩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22.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增多。X线表现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脏排血量增多。 23.肺不: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的气体多在18~24 h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缩。 24.肺空洞:是肺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的。 25.肺淤血:如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淤滞,简称肺淤血。 26.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代替。 27.肺水肿:肺毛细血管液体大量渗出入肺间质或(和)肺泡。 28.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大于30 mmHg或平均压大于20 mmHg。 29.肺静脉高压:肺静脉压力大于10 mmHg。 30.充盈缺损:消化道固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官腔而使钡剂不能充填,常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为常见的消化道轮廓改变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官腔结节样、指压迹样阴影。 31.龛影:消化道壁的局限性溃烂形成的缺损凹陷在充填钡剂后,切线位时形成边缘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一 肝典型的血管瘤表现a。动脉期CT影像示类似血密度的球形增强。b门脉期示肿瘤进行性充填。C血管后期持续强化。 典型的肝血管瘤MRI表现。与上图所示同一病例。强化形式同CT所见。a-c T1 a动脉期b门脉期c延迟期d T2示病变明显的高密度。 小血管瘤在CT上的典型表现。a动脉期血管瘤球形强化。因肿瘤较小,未显示进行性强化。b门脉期持续强化,由于这种变化常难以将小血管瘤同其他高密度肿瘤相鉴别。

小血管瘤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b T1动脉期、门脉期球形强化类似CT。c T2相对于正常肝组织成典型高信号,证实血管瘤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二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a动脉后期显示一均匀明亮强化伴含滋养动脉中央低密疤痕的病变。b门脉期病变同肝组织等密,而中心疤痕低密。c延迟期中央疤痕高密,可见周围引流静脉。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 a,b 肿瘤均匀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a)T1 (b)T2非对比病例。中心疤痕T1 低信号T2高信号。c-dMRI增强T1动脉期肿瘤均匀强化(c);门脉期肿瘤等信号而中心疤痕高信号(d)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 a 动脉期肿瘤高密度可见伪膜而中心疤痕未见。另可见一异常的瘤周动脉灌注。b 门脉期看不到肿瘤。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非增强T1,b T2。因几乎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病变相当难以察觉。尽管未见中心疤痕病变很可能为FNH,仅可能经皮活检而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三 肝腺瘤CTC+,动脉后期及门脉期中度高密度且不均匀。可见中央疤痕假象(上图10)。肝腺瘤MRI的表现,同一病例a 非增强T1,b T2 均示不均匀信号肿瘤伴结节(箭)可排除FNH。 C、d增强后T1,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脉期为等信号(下图11)。 原发于结肠的肝小转移瘤。MDCT影像。a 层厚 8mm未见病灶,b层厚5mm可见低密度病变。发现小的低密度病变需用较薄的层厚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下载) 一、名词解释(21%) 1.骨质坏死 2.Colles骨折 3.硬膜尾征 4.模糊效应 5.马蹄肾 6.精囊角 7.硬脑膜下积液 二、填空(13%,每空0.5%) 1.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变化既可见于海绵质,又可出现于皮质,但常以海绵质变化明显,受累骨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尿路造影常见的对比剂回流或返流有以下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发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前列腺癌多发生在,表现T2WI上出现_________信号的结节影。 5.椎管内肿瘤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_________)和_________(如_________)。 6.脑囊虫病按照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型。 7.脑挫裂伤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8.肾上腺增生指面积大于__________、侧肢厚度大于____________。 三、X型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请将答案写在括号内12%) 1.输尿管结石易停留在() A.腰椎横突前缘 B.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C.骨盆边缘处 D.进入膀胱处 2.颅脑外伤病人可疑颅内出血,应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3.IVP检查时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内充盈缺损见于:() A.肿瘤 B.结石 C.血块 D.气泡 4.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好发部位为() A.基底节 B.丘脑 C.小脑半球 D.脑桥 5.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医学影像学 名解

1.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2.体素:CT图像处理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于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 3.像素:CT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图像,称之为像素。 4.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5.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存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 7.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 8.脑萎缩:各种原因所致脑组织减少而继发的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扩大。 9.脑积水: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衡或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所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大。 10.出血性脑梗死:脑梗死后缺血区血管再通,梗死内血液溢出。 11.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12.硬膜外出血: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13.硬膜下出血: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14.肺血减少:肺动脉血流量异常减少。 15.骨质软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减低,骨质变软。 16.骨质增生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7.骨质疏松: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单位重量的骨质含钙量正常,即化学成分不变。 18.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19.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 20.关节脱位:组成关节的骨骼有脱离或错位。 21.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22.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增多。X线表现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脏排血量增多。 23.肺不张: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内的气体多在18-24 h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 24.肺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的。 25.肺淤血:如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内淤滞,简称肺淤血。 26.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替代。 27.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人肺间质或(和)肺泡。nxpdy 28.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大于30 mmHg或平均压大于20 mmHg。 29.肺静脉高压:肺静脉压力大于10 mmHg。 30.充盈缺损:消化道内固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管腔而使钡剂不能充填,常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为常见的消化道轮廓改变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管腔内结节样、指压迹样阴影。 31.龛影:消化道壁的局限性溃烂形成的缺损凹陷在充填钡剂后,切线位时形成边缘向外突出的影像。 32.黏膜破坏:常为恶性肿瘤侵蚀所致,表现为黏膜皱襞的中断,局部黏膜皱襞消失、紊乱、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XX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穿透性、感光作用D.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医学影像学超声知识整理

1、超声:就是指振动频率在20000 Hz以上,超过入耳听觉阈值上限得声波。医学诊断用超声得频率范围约1~20兆赫兹(MHz)。 2、声影:当超声声束传播至结缔组织、钙化、结石或骨骼等表面时,由于其与周围组织间有明显声阻抗差 异而在界面产生强反射,其后方因声能衰减出现无回声区,称为声影。 3、反射:超声波在均匀得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构成得大界面时即发生反射,反射得方向遵循 Snell定律。 4、折射:超声通过声速不同得两种介质界面时,其传播方向;呈生改变,称为折射。折射可能引起声像图伪 像。 5、散射:超声波在传播得过程中,如遇小界面时,在该界面产:生得反射失去方向性,向各个方向分散辐射, 称为散射。 6、衰减:超声在传播得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称为衰减。衰减主要就是由于反射、折射、扩散及组织吸收 引起。 7、超声多普勒效应:超声束遇到运动得反射界面时,其反射波得频率将发生变化,此即超声波得多普勒 (Doppler)效应。 8、彩色多普勒显像:由流动血液中得血细胞散射体形成得超声多普勒频移图像,用红、蓝、绿颜色及混合 色标志血流方向与性质,用颜色得亮度标志血流速度,这种图像成为彩色多普勒显像。 9、SAM征: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指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收缩期CD段不就是一个缓慢得上升 平台,而出现一个向上(向室间隔方向)突起得异常波形,这种现象称为收缩期前向运动(SystolicAnterior Motion, SAM)。 10、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气体等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得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尾”闪 烁,称为彗星尾征。 11、靶环征:病灶中心为强回声团,周围有弱回声环绕,形似“靶环”,常见于肝脏转移癌。 12、牛眼征:靶环征中病灶中心强回声区出现液化坏死形成得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类似“牛眼”,称牛眼征, 常见于肝脏转移癌。 69.房间隔缺损得超声表现: 答:①房间隔回声失落就是诊断房间隔缺损得直接征象,表现为正常房间隔线状回声带不连续,缺损两端房间隔常稍增厚。②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及肺动脉瓣环增宽,搏动增强;左房扩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就是诊断房间隔缺损得间接征象。③彩色多普勒显示房间隔缺损处以红色为主得五彩穿隔血流,左向右分流占据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频谱多普勒于缺损得右房侧显示来源于左房得湍流频谱,呈典型得双峰或三峰波形,流速较低,最大血流速度常在1、0—1、3m/s。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若左、右房压力相等,则在缺损处无分流。当右房压力大于左房时,缺损处显示右向左得以蓝色为主得穿隔血流。 70.室间隔缺损得超声表现:

08—09年医学影像期末考试试卷A卷-5页word资料

08—09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吸收而被病变组织所替代,X线表现为局部低密度区,无骨结构,皮质表面可见虫蚀样缺损。 2.胃小区:为直径约1-3mm,圆形、类圆形或多边形的小隆起,呈网眼状,胃窦区易见。 3.充盈缺损(fillingdefect)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致。常见于肿瘤。 4KerleyB线:两下肺野外带,短而直,与侧胸壁垂直,长2-3cm,宽1-3mm 的水平线,为小叶间隔的水肿、增厚。 5.腔隙性脑梗死:主因髓质穿支动脉闭塞,引起深部脑组织小面积缺血坏死,多见于基底节、丘脑,病灶一般约10~15mm大小。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在胸部后前位片上对.心脏大小的评估是通过测量(心胸比率)来实现,正常成人此值等于或小于(0.5)。 2.服钡后(2-6)小时钡剂前端到达盲肠,(7-9)小时小肠排空,超过9小时小肠内钡剂未排空为排空延迟。 3.十二指肠梗阻在立位腹平片上的典型X线征象是(双泡征)。 4.膈肌与脊柱前纵韧带相连续而形成的软组织结构,在CT上表现为椎体两旁、主动脉前方的软组织密度弧形影,称为(膈脚),是分隔(胸腹部)的界限。 5.肾结核早期X光平片常无异常,IVU检查可显示肾小盏的改变,表现为(边缘不整呈虫蚀状)。 6.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骨盆,骨折后容易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7.肝脏的动态CT增强扫描包括三期,分别为(肝动脉期)、(门静脉期)、(肝实质期)。 8.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及(死骨形成)。 9.在钡餐造影上胃溃疡的直接征象是(龛影),食管癌的直接征象是(充盈缺损)。 10判断长骨骨折断端移位时,以骨折(近)端为准,判断骨折(远)端移位方向和程度。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普通X线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上价值有限,但可以发现以下哪种并发症?(C)A.室壁瘤B.冠状动脉钙化C.左心功能不全D.心肌肥厚E.心肌坏死 2.40岁,女性,三年来劳累后气促,曾诊为哮喘,X线片示前上纵隔类圆形阴影压迫气管,最可能的诊断(D) A.淋巴瘤B.神经源性肿瘤C.肺癌D.胸骨后甲状腺肿E.心包囊肿 3.功能MRI成像有很多种,其中不包括(B) ... A.DWI B.MRA C.MRS D.PWI E.灌注成像 4.脑梗塞最常见的增强方式为:(A) A.脑回样强化 B.片状强化 C.块状强化 D.均匀强 E.环状强化 5.溃疡型肠结核早期在钡灌肠造影上典型影像学表现为(B) A.半月征 B.跳跃征 C.狭颈征 D.项圈征 E.龛影 6.患者男性,55岁,腹痛、呕吐,立位腹平片上中腹部可见气液平面,结肠内无气体存在以下诊断哪个是正确的(C) A结肠梗阻B小肠穿孔C完全性小肠梗阻D十二指肠梗阻E结.肠穿孔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1. 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2. 体素:CT 图像处理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于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 3. 像素:CT 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 图像,称之为像素。 4. 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 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5. 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 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 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 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存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 7. 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 8. 脑萎缩:各种原因所致脑组织减少而继发的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扩大。 9. 脑积水: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衡或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所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大。 10. 出血性脑梗死:脑梗死后缺血区血管再通,梗死内血液溢出。 11. 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12. 硬膜外出血: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13. 硬膜下出血: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14. 肺血减少:肺动脉血流量异常减少。 15. 骨质软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减低,骨质变软。 16. 骨质增生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7. 骨质疏松: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单位重量的骨质含钙量正常,即化学成分不变。 18. 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19.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 20. 关节脱位:组成关节的骨骼有脱离或错位。 21. 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22. 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增多。X 线表现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脏排血量增多。 23. 肺不张: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内的气体多在18-24 h 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 24. 肺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的。 25. 肺淤血:如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内淤滞,简称肺淤血。 26. 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替代。 27. 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人肺间质或(和)肺泡。 n x p d y

完整word版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 10%) 1.肝囊肿时肿物后方可见( B .增强效应 )。 A.衰减 C.声晕 D.假肾征 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30%) 1. 空腔 2 .横 “ S ” 3. 骨质疏松 4. 骨质坏死 5. 龛影 6. 蛇头征 7. MR 水成像技术 8. 模糊效应 9. 硬膜尾征 10.介入放射学 二、填空( 20%) 1.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归纳为三类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成人的心胸比率为 3.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影像征象为 4. 在大叶性肺炎的实变影中可见到 5. 儿童的长骨与成人不同分为: 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脊椎结核的主要 X 线表现 泛后常出现。 7. 频率大于 Hz 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 8. 超声检查时,将探头横切于剑突下观察胰腺全貌时, 胰腺位于脾静脉 9. 胃的正常分型:,,,。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道穿孔立位腹平片可见 。 11. 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区为, ,。 12. C T 检查时正常肝实质的密度要于脾实质; 在 SE 序列上,正常肝组织 T1WI 表现为均匀的信号强度,于脾脏信号。 13. 前列腺癌多发生在区 ,表现 T2WI 上出现信号的结节影。 14. 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好发部位为和。 15. 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是,好发性别为。 16. 血管介入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和 等器械所进行的与技 术。 均匀。 征。 o ,病变广 方。

2. 彩色Doppler 血流图,其中红色是 指( )。 A.朝向探头 B.背离探头 C.动脉 D.静脉 3. 垂体微腺瘤是指病灶的直径小于 ( ): A.5mm B.8mm C.10mm D.15mm. 4. 以下有关肾癌的 CT 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 ) D . 5%~10%出现钙化 5. 在 PTA 治疗血管狭窄病变时,下列哪一个是禁忌的 .( ) 段无钙化 四、简答题( 40%) 1. 简述骨肉瘤的 X 线表现。(8%) 2. 简述周围型肺癌的CT 平扫征象。(8%) 3. 简述肝硬化 CT 表现。( 8%) 4. 一般CT 检查可以发现急性脑梗塞的时间限度是多少?在超急性期 示的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征象及其形成机制。 (8%) 5. 简述经导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8%) 2002-20XX 年度下学期五年制影像医学期末考试试题 A 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30%) 1. 空腔:是肺内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气的肺囊肿及肺气囊等。 2. 横“ S ”:发生于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肺门部的肿块和右肺上叶不张连在 一起,形成横行“ S ”状的下缘。 3. 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 钙盐都减少,但二者的比例正常。 4. 骨质坏死:骨结构的血液供应受到障碍,局部骨组织代谢停止形成死骨。 5. 龛影:胃肠道粘膜内的局限性缺损 ,如溃疡病、肠结核等 , 造影时造影剂充 填其内形成的影象。 6. 蛇头征:输尿管囊肿典型 X 线表现。 7. MR 水成像技术:采用长TE 的T2WI ,突出水的成像的MRI 检查技术。 8. 模糊效应:脑梗塞后 2-3 周,梗塞区因脑水肿消失和吞噬细胞浸润, CT 上 密度相对增高而成为等密度,称为模糊效应。 9. 硬膜尾征:见于脑膜瘤,在 MRI 增强检查上邻近肿瘤的硬膜可见明显强化, 呈鼠尾状。 A .表现为肾实质内肿块 B .病灶偶为略高密度 C .乏血供肿瘤 A.局限性、短段狭窄 B.狭窄段光滑 C.狭窄段溃疡 D. 狭 窄 CT 可能显

常见肺部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常见肺部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先天性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 肺不发育先天性病变,两肺一侧肺叶异,一侧异常分三类,不全不良不发育,发育不全伴先心。 肺段隔离症 肺段隔离供血异,肺叶内外有区别,内型圆椭边光滑,块密囊臂壁液气平,外型脏层独立性,左下后叶致密影,常位膈下脊旁隐,膈疝麻痹膨升并发。 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先天瘘,肿块血管肺门走,瓦苗试验肺内阴影大小变,肺A造影看自窦。 大叶性肺炎 大叶肺炎双球菌袭,常侵肺段一侧肺大叶,发病急骤胸痛急,寒热咳痰如锈铁,充血纹粗亮度低,实变均密支气管充气征,消散不无外围吸收,渐缩范围结核别。 支气管肺炎 小叶肺炎萄链菌,常见老年弱幼婴,肺纹增粗肺泡炎,斑片结节模糊边,阻塞气肿炎渗出,肺野透亮扩胸廓,金萄感染坏死变,薄壁空洞灶内显。 备注:肺炎液化坏死时,病灶阴影内可见薄壁空洞征。 病毒性肺炎 病毒肺炎病毒属,巨麻流胞腺病毒,支管周肺泡炎渗出,多灶重叠片影结节分布,网纹夹杂粟粒影,气肿肋膜肺膨出,严重占据肺段叶,胸腔积液常伴随。 过敏性肺炎 过敏肺炎症状轻,瓦霜淡薄游走性,斑片线网弥粟粒,病灶多见中下野。 间质肺炎 间质肺炎细菌病毒,热咳发绀气急促,网纹结节重叠影糊,气肿肋膜肺膨出。 支原体肺炎 肺炎致病支原体,轻症微热咳闷疲,淡江片影粗纹理,重症高热占大叶。 放射性肺炎 射线肺炎射线伤,急性斑片慢性萎缩纤,纵移膈开胸塌陷,综合部位放疗量。 吸入性肺炎 吸入肺炎气急发绀,胸痛呛咳血性痰,不同物质如肺炎,阻塞不张气肿像,片状浓密模糊缘,类脂吸入易纤变,不张三角致密影,急性水肿蝶翼样。医界资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18434811.html,) 慢性肺炎 慢性肺炎继发多,变质增生伴渗出,叶段团块纹索粗,斑片结节气肿阻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4 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 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 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 2、肺部出现()、()、()X 现表现, 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10~15,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 线表现包括()、 ()、()。

7、正常肾盂形态有()、()、 ()。 8、X 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 关。 9、佝偻病的早期X 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 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 分) 1、与X 线成像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A 、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 、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A ?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C.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 D. 穿透性、感光作用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 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 、长骨大小不同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 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 1、人工对比 2、CT值 3、DWI 4、MRA 5、动态增强扫描 6、流空效应 7、窗宽 8、脑灌注成像 9、部分容积效应 10、放射性核素显像 1、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用人为的方法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 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产生对比的方法,称为人工对比即造影检查。 2、系CT扫描中X线衰减系数的单位,用于表示CT图像中物质组织线性衰减 系数(吸收系数)的相对值。用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表示,简写为HU。 3、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利用 磁共振成像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的一种成像方法。水分子扩散快慢可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和DWI两种方式表示。 4、即磁共振血管成像,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不但 对血管解剖腔简单描绘,而且可以反映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故又称磁共振血流成像。 5、是指注射对比剂后对某些感兴趣的层面作连续快速多次的扫描,它可以了 解病变的强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6、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由于迅速流动,使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居于 接收范围之外,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 1或T 2 加权像中均呈黑影,这就 是流空效应。 7、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某一定范围的CT值,使只有在规定范围内的不同CT 值,才能有灰度的变化,而在此范围最低值和最高值以外的CT值,一律分别显示为黑或白色。 8、快速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在对比剂首次通过受检脑组织时进行快速 动态扫描,并重组脑实质血流灌注参数图像。它反映脑实质的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 9、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质时,其所测CT值是它们 的平均值,因而不能如实反映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值,这种现象为部分容积效应或称部分容积现象。 10、是用有放射性的特殊药物对人体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所用的药物又称 显像剂,是一类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特殊制剂,它可以是放射性核素本身,也可以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多肽、蛋白质、激素、血液成分、抗体等。 第二章神经系统 1、脑血管造影 2、腔隙性脑梗死 3、模糊效应 4、垂体微腺瘤 5、交通性脑积水 6、弥漫性轴索损伤 7、脑膜尾征 8、靶形征 9、多发性硬化 10、AVM 11、脊髓造影: 12、脊髓空洞症 13、CTM 1、是将有机碘剂引入脑血管中,使脑血管显影的方法,分颈动脉造影及椎动 脉造影。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了解肿瘤的供血等。 2、是由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的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的梗死灶,直 径为10mm~15mm以内,称为腔隙性脑梗死。 3、脑梗死发病2周~3周左右时,梗死区因脑水肿消失和吞噬细胞的浸润, 密度相对增高而呈等密度,称之为“模糊效应”。 4、局限于蝶鞍内直径小于1cm的腺瘤为垂体微腺瘤。 5、由于四脑室出口以下正常脑脊液循环受阻或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 6、弥漫性轴索损伤是指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暴力时因剪切伤造成脑实质撕 裂,是一种严重的致命伤。 7、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 邻近脑膜亦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8、部分血栓动脉瘤CT检查时,若血栓位于血管腔内的周边,增强扫描动脉 瘤中心的瘤腔 和外层囊壁均有强化,形成中心高密度和外围高密度环,中间隔以等密度带。 9、是继发性神经组织以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病因不明,以侧脑 室周围髓质和半卵圆中心多发性硬化斑为主。多表现为多灶性脑脊髓损害症状,病程缓解与发作交替且进行性加重。 10、即动静脉畸形,是最常见的脑血管发育畸形,好发于大脑前、中动脉供 血区,由供血动 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构成。11、通过腰椎穿刺将对比剂注入椎管内,透视下观察对比剂在椎管内的充盈 和流通情况,以 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蛛网膜粘连等。 12、是一种慢性脊髓退行性疾病,可为先天性,或者继发于外伤、感染和肿 瘤。临床表现 为分离性感觉异常和下神经元性运动障碍。 13、即脊髓造影CT,多与脊髓造影配合使用,一般在脊髓造影后1~2小时内 进行CT扫描。 第三章五官及颈部 1、下咽癌 2、腺样体增生 3、粘膜下囊肿 4、粘液囊肿 5、Grave’s眼病 6、骨疡型中耳乳突炎 7、Mondini畸形 8、桥本甲状腺炎 9、鼓室球瘤 10、获得性胆脂瘤 1、亦称喉咽癌,指原发于喉外的喉咽部恶性肿瘤。 2、超过正常值即肥大,可因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及遗传因素等所致。病 理上腺样体淋巴组织增生,血管增多,上皮鳞状化生。临床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人睡时有鼾声。 3、当变态反应、慢性炎症时,鼻窦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浆液渗出、聚集, 所形成的半圆形隆起性病变,多见于上颌窦底部。 4、鼻窦粘液囊肿为窦口阻塞,窦腔内粘液聚积形成囊肿,多见于筛窦,成人 好发。 5、即甲状腺相关性眼眶病,是眼球突出最常见病因,它为自身免疫性炎症, 常伴有甲亢。 6、是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个类型,多表现为中耳粘膜充血、水肿,粘 膜上皮和听小骨可破坏,乳突窦周围甚至岩骨坏死,形成骨疡,并可有死骨,局部肉芽或息肉生长。 7、又称耳蜗阶间隔发育不良2型,是指内耳发育止于胚胎第7周,是最常见 的耳蜗畸形。病理上耳蜗中间圈及顶圈融为一个囊腔,表现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常为双侧。 8、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老年女性多见。甲状腺弥漫增大,质硬, 包膜增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镜下甲状腺滤泡间广泛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后期腺体萎缩,间质纤维增生。半数后期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征候群。 9、是最常见的中耳肿瘤,中年以上女性好发,肿瘤源于下鼓室神经分布的球 体,为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多表现为单侧搏动性耳鸣和传导性耳聋,耳镜检查鼓室前下象限可见鼓膜后血管性肿块。 10、多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松弛部常见穿孔,约占80%。病理上为 鳞状上皮细胞的堆积物,多由鼓膜穿孔或退缩导致。临床主要为慢性耳漏和传导性耳聋。 第四章呼吸系统 1、肺门 2、支气管扩张 3、支气管气像 4、原发综合征 5、空气半月征 6、中央型肺癌 7、横S征 8、月晕征 9、血管纠集征 10、胸膜凹陷征 1. 肺门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主要成分为肺动脉 和肺静脉。 2.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管径异常扩大。少数为先天性,由支气管弹力纤维 或软骨发育不全所致。多数为后天性的支气管阻塞及感染所致。 3. 肺实变时,大片状阴影中有时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称为支气管气像,多 见于大叶性肺炎。 4. 肺部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结炎及结核性淋巴管炎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 征。 5. 曲霉菌性肺炎的肉芽肿常继发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或肺结核净化空 洞,洞内软组织影可随重力和体位而移动,空洞内软组织影与空洞壁之间有新月状空隙,称“空气半月征”。 6. 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在肺段或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7. 是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的X线表现,即肺门肿块,右上叶肺不张,水平裂 上移形成“横S”征。 8. 月晕征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中常见,表现为肿瘤的周围环绕毛玻璃样 影,其病理基础为出血性肺梗死和瘤组织细胞浸润。 9. 血管纠集征是肺内单发球形病灶引起的肺血管改变的总称。包括:①血管 穿过肿块;②血管向肿块集中;③血管在肿块边缘截断。恶性肿瘤时,此征阳性率高。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先天性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 肺不发育先天性病变,两肺一侧肺叶异,一侧异常分三类,不全不良不发育,发育不全伴先心。 肺段隔离症 肺段隔离供血异,肺叶内外有区别,内型圆椭边光滑,块密囊臂壁液气平,外型脏层独立性,左下后叶致密影,常位膈下脊旁隐,膈疝麻痹膨升并发。 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先天瘘,肿块血管肺门走,瓦苗试验肺内阴影大小变,肺A造影看自窦。 大叶性肺炎 大叶肺炎双球菌袭,常侵肺段一侧肺大叶,发病急骤胸痛急,寒热咳痰如锈铁,充血纹粗亮度低,实变均密支气管充气征,消散不无外围吸收,渐缩范围结核别。 支气管肺炎 小叶肺炎萄链菌,常见老年弱幼婴,肺纹增粗肺泡炎,斑片结节模糊边,阻塞气肿炎渗出,肺野透亮扩胸廓,金萄感染坏死变,薄壁空洞灶内显。 备注:肺炎液化坏死时,病灶阴影内可见薄壁空洞征。 病毒性肺炎 病毒肺炎病毒属,巨麻流胞腺病毒,支管周肺泡炎渗出,多灶重叠片影结节分布,网纹夹杂粟粒影,气肿肋膜肺膨出,严重占据肺段叶,胸腔积液常伴随。 过敏性肺炎 过敏肺炎症状轻,瓦霜淡薄游走性,斑片线网弥粟粒,病灶多见中下野。 间质肺炎 间质肺炎细菌病毒,热咳发绀气急促,网纹结节重叠影糊,气肿肋膜肺膨出。 支原体肺炎 肺炎致病支原体,轻症微热咳闷疲,淡江片影粗纹理,重症高热占大叶。 放射性肺炎 射线肺炎射线伤,急性斑片慢性萎缩纤,纵移膈开胸塌陷,综合部位放疗量。 吸入性肺炎 吸入肺炎气急发绀,胸痛呛咳血性痰,不同物质如肺炎,阻塞不张气肿像,片状浓密模糊缘,类脂吸入易纤变,不张三角致密影,急性水肿蝶翼样。医界资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18434811.html,) 慢性肺炎 慢性肺炎继发多,变质增生伴渗出,叶段团块纹索粗,斑片结节气肿阻 肺炎性假瘤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 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 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 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 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