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

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

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

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

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

站,不同的水压可降低管

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

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

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

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

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

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

大用户的水流方向基本一致。沿水流方

向以最短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

管位置应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3)干管与干管之间可通过连接管相连,以保障干管供水安全

4)管道与其它管线、建筑物、铁路等均需要保持一定的平面和垂直距离

5)分配管大小以该单位用水量大小计算而定,考虑消防需要最小为100,尽可能地

布置在较高的位置,保证对附近用水配

水管中有足够压力,增加管道的供安全

6)干管的间距根据街区情况采用500~800m,干管隔一定距离设横、跨管,其间隔考

虑在800~1000m左右,其作用是保证关

闭一些阀门时能够供水。

8.水管材料的要求(简答题)

1)足够的强度——可承受各种内外荷载

2)水密性——不漏水

3)水力条件好——内壁光滑,减少水头损失

4)水质条件好——耐腐蚀,溶出物少

5)性价比好——价格低,使用年限长

9.给水管网调节构筑物——水池

有钢混水池、预应力钢混水池和砖石水池。一般为钢混水池

主要包括:1 水池主体2 进水管3 溢流管,不

设阀门4 检修孔5 通风孔6 放空

阀7 水位指示装置

☆问题:解决管网问题的基本参数是?

10.管网简化的原则

1) 宏观等效原则

对某些局部进行简化以后,要保持各元素

之间的关系不变,即针对于计算目标而

言,简化前后是等效的。

2)小误差原则

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必须满足特定的要求

☆管网简化分为管线简化和附属设施简化11.管线简化的方法

1) 删除次要管线

2 )当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合并为同一交叉点

3 )将全开的阀门去掉,将管线从全闭阀门处切断

4 )完全并联的管线,在不影响计算结果情况

下可以简化为单线,但应符合水力等效原

则。

5)当一个供水区域仅由少数几条管线供水和

其他管网相连时,可以将连接的管线断

开,将一个管网分解为几个独立的管网,

对几个管网分别单独计算。

6 )对于混合型管网,将枝装部分省略,将其流量加入上游节点上,转化为环状管网,按照上述原则计算。

☆水力等效原则:

经过简化后,等效的管网对象与原来的实际对象有相同的水力特性。如两条并联管线简化成一条后,在相同的流量下,应具有相同的水头损失。

☆问题:如果你进行管网计算,是否需要进行管网简化?为什么?(从水质角度,不应

简化,但工作量太大,故可以能过计算

机进行简化;过分简化,计算结果将与

实际用水情况差别较大。总之,简化是

有必要的。

☆问题:管网简化的优点和缺点?

12.节点——定义及特性

定义——流量和流态发生变化的点

特性——1 节点不能改变水的能量:泵站、减压阀、阀门等不能置于节点上

2 节点可以可以有流量的改变

具体形式: 1 管线交叉点 2 大用户接出点 3

长距离管道的中间 4 管径变化点

5 水源或储水池

属性:构造属性:1 节点高程2 节点位置

拓扑属性:1 与节点关联的管段及其方向 2 与节点关联的管段数

水力属性:1 节点流量2 节点水头3 自由水头13.管段——定义及特性

定义——管线的抽象形式

特性——1 只能输送流量,而不能改变流量2 可以改变水的能量

具体形式:泵站、减压阀、非全开阀门等应设于管段上。

☆实际管线中的沿线流量在管网抽象时转化为节点流量。

属性:构造属性:1 管段长度2 直径3 粗糙系数拓扑属性:1 管段方向2 起端节点3 终端节点水力属性:1 管段流量2 管段流速3 管段摩阻

4 管段压降

14.管网计算流量——沿线流量

定义:管段计算流量包括该管段两侧的沿线流量和通过该管段输送到以后管段的转输流量

计算前提:按照最大时进行流量分配。

15.流量分配——环状管网

环状网的流量分配较为复杂,而且不具有唯一性

分配原则:流向任一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流离该

节点的流量,以满足节点的流量平衡。

规定:离开节点的管段流量为正,流向节点的为

环状网流量分配应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

经济性:管径确定后,在一定年限内管网建造费

用和维护费用最小

安全性:能向用户不间断供水,并保证应有的水

压、水量和水质

☆管径计算中,年折算费用与管径和流速有关。

计算数据应根据城市当地状况而定。

环状网流量分配的步骤:

1)初步拟定管网的水流方向,选定管网的控制

点。

2)泵站到控制点之间选定几条主要的平行干管

3

.1D

线,干管之间尽可能均与分配流量

3)连接管分配较少的流量

多水源环状网流量分配:

1)按照流量确定大致的供水范围和供水分界线

2)在各自供水区域内进行流量分配

3)分界线上节点流量,可能由几个水源同时供给

16.水头损失计算

1)舍维列夫公式——旧铸铁管和旧钢管

当v ≥1.2时,

当v < 1.2时,

2)巴甫洛夫斯基公式——

适用于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渠道的水

头损失计算

3)海曾-

C ——管壁粗糙系数

3.03.12867.01000912.0??? ??+=v D v i 3.03.12867.01000912.0??? ??+=v D v i y R n C 1=

该公式计算简单,在管网计算中最为常用。

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现场实验进行测定。

4)科尔波洛克公式 K ——贴近实际,但运算复杂,在比较各种公式的

准确性时,以此公式计算结果为准。

17.环状网水力计算的条件 P=J+L-1

☆描述水源的流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水泵

特性曲线

☆问题:

1)管网是动态的,在每一时刻是否满足连续性

方程?

最大时,事故时,消防时为连续性方程计算管网

的三个主要时刻,根据质量守恒,任何时刻都满

足连续方程。

2)在漏水情况下,是否满足连续方程?

满足,将总漏失分配到各个管网中,最简单的做

法是沿管段长度平摊漏失,算入节点流量或管段

计算流量中。

3)对于大环来说,是否满足能量方程?满足

18.解环方程(哈代—克罗斯法)

1 前提:已经进行过流量分配,各节点满足

??? ?

?+-=λλRe 51.271.3/211D k g

连续性方程

2 过程: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水头损失不一定满足能量方程

3 将各管段流量进行反复调整

4 直至能量方程得到满足(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

主导思想:要满足连续性方程基础上,逐步修正

管段流量,减少环闭合差,最后满

足量方程。

☆可分为两个部分:本环的影响和邻环的影响解环方程法的具体过程:

1)流量分配,初步拟定各管段的流量

2)校核能量方程,一般情况下不能满足。每个

环内各管段的水头损失之和不等于零,所得

的非零值称为“环闭合差”如果环闭合差大于零,说明顺时针流向的管段流量分配过大,反之则逆时针分配过大。

3)引入“环校正流量”,修正环上各管段的流

量。修正后的管段流量再次代入能量方程,得到喜爱一次迭代的环闭合差和环校正流

量,再一次修正管段流量,直至环闭合差小

于规定值为止(手工时每环小于0.5m,大

环小于1.0m;计算机时0.01-0.05m)。

4)注意:对于连接两个环的管段,其修正流量

等于其上次迭代后的流量加上本环校正流

量和邻环校正流量。

5)闭合差小于规定值后,可开始计算水泵扬程。完成平差管网计算。

19.二次污染(定义):

经给水处理厂净化后的水,需通过复杂庞大管网系统输送到用户。从水厂到用户,途径管线长度数十公里,水在管网中的滞留时间从数小时到数日。输配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生物、化学、物理等反应,使水受到二次污染,出厂达标的水经管网输送到用户时,往往达不到国家饮用水质标准。

20.生长环(定义):

给水管道在常年运行中,由于物理、化学、电化学、微生物等作用,沿管道内壁逐渐形成不规则的环,是由沉淀物、锈蚀物、生物膜组成的环状混合体称为“生长环”。“生长环”是随管龄而不断增厚,使过水断面缩小。

21.给水管道的“生长环”的成因

1 水对金属管道内壁侵蚀形成的锈垢

侵蚀作用一般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对金属管道而言,输送的水就是一种电解液。对腐蚀影响最大的是水中的溶解氧。水的pH值明显影响金属管道的腐蚀速度。

此外,溶解盐类也是最常见的引起腐蚀的物质,在给水管道中主要的是氯化物。

2 管道内的后沉淀

由于流态变化以及前处理工艺的不完善性,水中的钙、镁、铁、锰等金属离子和微絮凝体以及地下水中常有的一些细砂、粉砂进入管道后,均能产生管道中的后沉淀。

后沉淀可在管壁形成积垢,成为细菌滋生的良好场所,同时也降低管道的通水能力。

3 微生物的腐蚀

微生物腐蚀往往和电化学腐蚀同时发生,它

主要通过电极电位和浓差电位间接参与腐

蚀过程。在给水管网中常见的有铁细菌、硫

酸盐还原菌。

铁细菌是一种特殊的自养菌属,依靠铁和氧

生存和繁殖,利用亚铁离子氧化成高铁离子

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铁细菌繁殖,形成密集的铁瘤,使管道内经常发生“红水”的水质恶化现象。微生物从水中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又可成为另一类微生物的营养源,使微生物不断繁殖,从而导致腐蚀加剧。

4 化学稳定性差

水的腐蚀性和结垢性一般都是水-碳酸盐系统的一种表现。

当水中的碳酸钙含量超过饱和值时,则会出现碳酸钙沉淀,引起结垢的现象。反之,当水中碳酸钙含量低于饱和值时,则水对碳酸钙具有溶解的能力,可以将已经沉淀的碳酸钙溶解于水中。碳酸钙含量小于饱和值可以把非金属管材中的碳酸钙溶解出来(对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一类的材料制的管道来说);对金属管腐蚀来说,则是溶解掉原先沉积在金属表面的碳酸钙,从而使金属表面裸露在水溶液中,产生腐蚀过程。

稳定性水不会引起这种腐蚀,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5 生物稳定性差

如果自来水中有机营养物充足,即使投氯量

增加,细菌仍能够在给水管网中生长。因此,提出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问题,公认水中可

同化有机碳AOC(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作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

标。一般认为:

当不加氯时,AOC浓度10~20μg/L为生物稳定水。

当加氯时,AOC浓度50~100μg /L为生物稳定水。

AOC浓度过大,说明管网中细菌生长的潜能大、水的生物稳定性差,会逐渐沿管壁形成生物膜。

22.影响余氯衰减的主要因素

1 水温的影响:原水为地面水时,水温随季节而

变化。温度越高,余氯在管道中

的衰减越快。一年四季余氯衰减

速度不同,夏季比冬季快,南方

管道中余氯衰减速度比北方快。

2 材质: 水泥管余氯消耗慢,因为不存在金属腐

蚀;金属管余氯消耗快,与金属反应,

与腐蚀层反应,与生物膜反应。无防腐

脱落

3 管径的影响:余氯与管壁的接触面积愈大,余

氯的衰减速度愈快。若将管道中

单位体积的水与管壁的接触面

积称为接触率,那么水与管壁的

接触率和管道直径成反比。管径

大,比表面积小,消耗慢。

4 管内卫生状况的影响:管内形成很厚的“生长

环”,并结有生物膜,

管内卫生状况不好,

余氯衰减速度则快

(细菌/接触率增大)。

(年代)

5 管内水质的影响:水质对余氯衰减速度影响很

大。当上述条件相同,浊度

高、有机物含量高的原水管

道明显比给水管道余氯衰

减速度快。

6 水力工况的影响:

1)、停留时间停留时间由用户性质造成,停留时间长,消耗快

2)、管内流速大——消耗水中有机物、微生物,小——消耗在管壁

3)、给水系统运行工况(优化水力条件,降低加氯量)

23.传统一阶模型,其他模型

1)传统一阶模型大部分水质模型是建立在氯在

给水管网中衰减动力学公式的基础之上,并假设衰减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2)其它模型

二阶模型——部分学者证明一级反应动力学公式不能够与配水管网中余氯的衰减特征吻合。Clark等于1998年提出了余氯衰减的二阶模型,通过烧杯实验证明其准确性高于一阶模型。

二阶段模型——一些学者根据反应物质的不同,将余氯的衰减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反应阶段和慢速反应阶段。按照反应阶数来划分,又可以分为一阶两阶段模型和二阶两阶段模型。

基于质量传输的一阶模型——Rossman等提出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要点

第一章 1、给水的用途 2、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的来源 种类型。 3、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 4、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子系统 5、城市用水量分类: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主要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上述各类用水量总和称为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称为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 6、平均日用水量(Q ad):即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 7、最高日用水量(Q d):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8、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 d/24):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得到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 9、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h):用水量最高日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1小时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10、用水量日变化系数(K d):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K d=365Q d/Q y(Q d ——最高日用水量(m3/d); Q y ——全年用水量(m3/a)) 11、时变化系数(K h):最高时用水量和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K h=24Q h/Q d(Q h——最高时用水量(m3/h)) 12.水头:位能与压能之和称为测压管水头,工程上又称为压力水头,或简称水头。 13、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 配水管网构成 给水管网系统中的泵站 两种形式。 水量调节设施 减压设施:用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等降低和稳定输配水系统局部的水压,以避免水 压过高造成管道或其他设施的漏水、爆裂、水锤破坏,或避免用水的不舒适感 15、排水管网系统构成 16、给水管网系统类型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串联分区、并联分区) 17、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采用同一个排 水管网系统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 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18.排水系统种类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 的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 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 优缺点分析: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 造价、施工造价低、施工较容易两套管道,造价高、施工量庞大 污水厂运行管理晴、雨天水量变化大,管理复杂水量较恒定,管理方便 环境污染雨污水溢流,造成污染初期雨水直排,造成污染

操作系统第四版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空*1分=20分) 1、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 2、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可使用_系统调用(或程序接口、编程接口) __接口来请求 操作系统服务。 3、进程在内存中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就绪、执行、阻塞。 4、进程同步机制应遵循的4条准则是: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 等待_。 5、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也不可并发执行的原子操作称为_原语(或原子操作)。 6、在FCFS调度中,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 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带权周转时间(即响应比)是_3_ o &进程调度算法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若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变为先 来先服务(或FCFS —调度算法。 9、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表是用来指出进程的逻辑页号与内存物理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10、已知某页式管理中页长为2KB/页,逻辑地址为2500处有一条指令,问:该指令的页号为_匚_,页内地址为452 o 11、按存取控制属性分类,可将文件分为只执行文件、只读文件、读写文件_三类。 12、操作系统的五大主要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_、用户接口。 13、设A进程正在执行,突然被更高优先权的B进程抢占了CPU,则A进程应转入_就绪__队列。 14、在记录型信号量中,某进程在执行一 Signal (或V)一原语时可能会唤醒 另一个阻塞进程(用英文标识符作答)。 15、页式存储管理中,记录逻辑页号到物理块号映射关系的数据结构称为一页_ 表,该表的长度是由进程大小和_页面大小(或页长)_共同决定的。 16、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它的进程控制块(或PCB )存在,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 是它的I作业控制块(或JCB )存在。 17、进程运行时因为时间片到而转向_就绪_态,因等待事件或资源而转向_阻塞_ ^态。 18、若无进程处于运行状态,则_就绪_队列必为空。 19、在分页存储管理中,地址结构由页号P和位移量W组成,地址转换时页号P 与页 表长度L进行比较,如果P_大于等于(或三)_L,则产生越界中断。 20、抢占式调度的开销比非抢占式调度的开销大, 21、某页式存储系统中,地址结构的第0到11位表示页内偏移量,第12到15 位表示页号,则进程的页长为_4_KB,最多允许有_16—页。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 污水管道内容 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 1、污水的分类,污水的最后出路,重复使用的方法及其定义 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污水最终处置或者是返回到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是经过人工处理使其再生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中,又或者是采取隔离措施。 重复使用的方法有: ①自然服用: 河流即作为给水水源,又接纳沿河城市排放的污水。②间接复用: 将城市污水注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③直接复用: 将城市污水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水源、杂用水水源等重复使用。 2排水体制xx及分类 污水的不同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3、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 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②室外污水系统;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污水厂;⑤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②厂区管道系统;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废水处理站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②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③接到雨水管渠系统;④排洪沟;⑤出水口。 4、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①正交布置: 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氮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使体受到严重污染,影响环境。适用于排出雨水。 ②截流式布置: 在正交布置的前提下,沿河岸在铺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但因雨天时有部分混合污水写入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适用于分流制污水处理系统和区域排水系统。 ③平行式布置: 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铺设,在地势坡度较大的地区能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而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适用于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 ④分区布置形式: 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高地取得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入污水厂,低地区的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低区干管或污水厂,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适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⑤分散布置: 各排水区域有独立的排水系统,干管呈辐射状分布,其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但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多,适用于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城市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的地区。

给排水管网试卷(有答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长度比流量: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 2. 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访流过来的污水量称为本段流量。 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或旁侧管段流过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及大型公共建筑物流出来的污水量。 3. 最小覆土厚度:指的是管道外壁顶部到达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只管到内壁距离地面的距离。 4. 经济流速:求一定年限t(称为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5. 降雨历时:指的是降雨的连续时段,可以是一场雨整个降雨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可以是其中某个连续的降雨时段。 集水时间:流域内最远点的雨水流到雨水口所需要的时间。 6.时变化系数: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 清水池有效容积确定后尚需复核必要的消毒接触时间,加氯消毒一般不低于 30 min,且清水池个数一般不少于2个,并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放空,若因条件特殊亦可采用1个,但需分格,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2. 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污水并输送到合适的地方并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重复利用。 3. 管道衔接方式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 4. 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是重力流和均匀流。 5. 给水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的原则是:经简化后,等效的管网对象与原来实际对象具有相 同的水力特性。 6.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 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4 。 7. 排水管渠的清通常用的方法为水力清通和机械清通。 8. 给水管网的连续性方程组与能量方程组组成描述管网模型水力特性的恒定流基本方程组。

操作系统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 1.说明分布式系统相对于集中式系统的优点和缺点。从长远的角度看,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什么? 答:相对于集中式系统,分布式系统的优点:1)从经济上,微处理机提供了比大型主机更好的性能价格比;2)从速度上,分布式系统总的计算能力比单个大型主机更强;3)从分布上,具有固定的分布性,一些应用涉及到空间上分散的机器;4)从可靠性上,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如果一个极强崩溃,整个系统还可以继续运行;5)从前景上,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计算能力可以逐渐有所增加。 分布式系统的缺点:1)软件问题,目前分布式操作系统开发的软件太少;2)通信网络问题,一旦一个系统依赖网络,那么网络的信息丢失或饱和将会抵消我们通过建立分布式系统所获得的大部分优势;3)安全问题,数据的易于共享也容易造成对保密数据的访问。 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分布式系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量个人计算机的存在和人们共同工作于信息共享的需要,这种信息共享必须是以一种方便的形式进行。而不受地理或人员,数据以及机器的物理分布的影响 2.多处理机系统和多计算机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共享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叫多处理机系统,不共享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为多计算机系统。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在多处理机系统中,所有CPU共享统一的虚拟地址空间,在多计算机系统中,每个计算机有它自己的存储器。 多处理机系统分为基于总线的和基于交换的。基于总线的多处理机系统包含多个连接到一条公共总线的CPU以及一个存储器模块。基于交换的多处理机系统是把存储器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通过纵横式交换器将这些存储器模块连接到CPU上。 多计算机系统分为基于总线的和基于交换的系统。在基于总线的多计算机系统中,每个CPU都与他自身的存储器直接相连,处理器通过快速以太网这样的共享多重访问网络彼此相连。在基于交换的多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之间消息通过互联网进行路由,而不是想基于总线的系统中那样通过广播来发送。 3.真正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必须有一个单一的、全局的进程间通信机制。进程管理必须处处相同。文件系统相同。使用相同的系统调用接口。 4.分布式系统的透明性包括哪几个方面,并解释透明性问题对系统和用户的重要性。 答: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透明性是指它呈现给用户或应用程序时,就好像是一个单独是计算机系统。 具体说来,就是隐藏了多个计算机的处理过程,资源的物理分布。 具体类型: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 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 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 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 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 站,不同的水压可降低管 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 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 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 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 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 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考试重点

给水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市政用水, 生活用水:人们在各类生活活动中直接使用的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综合生活用水、城 _ 市综合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 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 城市综合用水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及其他用水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 排水系统的体制包括合流制、分流制 日变化系数:在一年中,每天用水量的变化可以用日变化系数表示,即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给水系统最不利工作情况:①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②消防时③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④最大转输时,区别:设计流量不同,在管径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水头损失不同,所需管网起点的供水压力也不同。 给水管网校核:消防时、事故时、最大转输时 清水池和水塔调节流量的不同①清水池是调节水厂产水量和二级泵站供水量,贮存水量和保证氯消毒接触时间不小于30s②水塔是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贮存水量和保证管网水压。 管网控制点的自由水压值应保证不低于10mH(98kPa) 长度比流量假定沿线流量q i ‘、q2‘……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记为q s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横截面的水量,叫流量。 沿线流量由管段沿线各零散节点流出的流量,叫沿线流量。 集中流量由管道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叫集中流量。 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坊流过来的污水量 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过来的污水量。 经济流速、经济管径在一定年限内,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流速,称为经济流速,以此来确定的管径,成为经济管径。D=100-400,0.6-0.9m/s ,D>400,0.9-1.4m/s 连续性方程(节点流量平衡条件):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入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流出该节点的流量。 能量方程(闭合环路内水头损失平衡条件)环状管网任一闭合环路内,水流为顺时针方向的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应等于水流为逆时针方向的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 环路闭合差若闭合环路内顺、逆时针两个水流方向的管段水头损失不相等,即刀h j工0, 存在一定差值,这一差值就叫闭合环路差。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整理版本

操作系统复习 第一章概述 1、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及基本功能; 2、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法; 第二章进程管理 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下,相互穿插运行); 2、进程的概念、特征、基本状态及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 3、PCB的概念、前趋图与进程图; 4、原语的概念及进程控制原语的种类; 5、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概念、临界资源与临界区的概念; 6、信号量及其应用; 7、线程的概念及种类、引入线程的目的;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调度的层次与作用; 2、常用调度算法及计算; 3、死锁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必要条件; 4、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 5、银行家算法及计算; 第四章存储管理 1、存储管理的目的及功能; 2、重定位的概念及方法; 3、内碎片与外碎片; 4、常用分区分配算法及对应的空闲区排列方式; 5、基本分页(分段、段页式)的概念、页(段)表的作用、地址变换; 6、分页与分段的区别、各自的优缺点; 7、快表的作用、内存访问时间的计算; 8、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基本特征及关键技术; 9、页面置换算法、缺页率计算、LRU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抖动、Belady异常、缺页中断; 第五章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任务、功能及目标; 2、I/O设备的分类,设备、控制器及通道的关系; 3、通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4、I/O控制方式及推动发展的因素、各自适用的场合及设备类型; 5、缓冲区的概念、分类及引入目的; 6、I/O软件的层次、各层主要功能、设备独立性的概念; 7、SPOOLING技术的概念、作用及SPOOLING系统的组成; 8、磁盘访问过程及访问时间的确定、块号与柱面、磁道、扇区号的对应关系、磁盘调度算法及其计算;扇区的优化; 第六章文件管理 1、文件系统的组成、功能; 2、打开、关闭操作的目的; 3、文件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的分类; 4、FAT表的作用、FAT表大小的计算;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知识点整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知识点整理 1、给水的用途有: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2、给水排水官网系统的组成: (1)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 (2)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网管、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和排放口等构成。 3、居民用水:指居民家庭生活中饮用、烹饪、洗涤等用水,是保障居民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清洁卫生和生活舒适的重要条件。 4、公共设施用水:指籍贯、学校、医院、宾馆、车站、公共浴场等公共建筑和场所的用水供应,要求用水量大、用水地点集中,水质要求与居民生活用水相同。 5、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工业企业区域内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在工作时间内的饮用、烹饪等生活用水,水质要求与居民生活用水一样。 6、工业生产用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 求的用水,可分为产品用水、工艺用水、辅助用水。 7、市政和消防用水:是指城镇或工业企业区域内的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的用水。 8排水工程:用于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工程设施。废水分为:生活污

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污染物是废水处理的重点对象。 9、城市供水系统需要具备充足的水资源、取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 和输水及配水管道网络系统。 10、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原水水质标准—给水水质标准—排放 水质标准。 11、给水官网系统分类:(1)按水源分类:单水源和对水源给水管网系 统。(2)按系统构成分:统一给水官网系统和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3)按输水方式分:重力输水管网系统和压力输水管网系统。 12、排水体制: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第2章 1、地形是影响污水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 2、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 统,称为区域排水系统。 3、试诉区域排水系统的有何优缺点: (1)优点:污水厂数量少,处理设施大型化集中化,每单位水量 的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比较经济;污水厂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水质、水量变化小,有利于运行管理;④河流等水资源利用与 污水排放的体系合理化,而且可能形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 (2)缺点:当排入大量工业废水时,可能使污水处理发生困难;工程设施规模大,组织与管理要求高,而且一旦污水厂运行管理不当,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三版 知识总结

1.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 给水用途通常分为: 生活用水 、 工业生产用水 、 市政消防用水 。 3. 生活用水包括: 居民生活用水 、 公共设施用水 和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 4. 排水工程系统: 为及时收集和处理和处理废水而建设的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设施。 5.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来源,废水可分为 生活污水 、 工业废水 和 雨水 。 6. 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水量保障 、 水质保障 和 水压保障 。 7. 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哪些子系统? 1)原水取水系统。有水源地、取水设备等; 2)给水处理系统。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 3)给水管网系统。即输水与配水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 5)废水处理系统。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 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 8. 给水排水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具有 流量连续关系 。 9. 三个水质标准: 1)原水水质标准:作为城镇给水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2)给水水质标准:供应城镇用户使用的水,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要求; 3)排放水质标准:废水处理后要达到的水质要求,应按国家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准及受纳水体承受能力确定。 10.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 1)给水处理:即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 2)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3)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的标准。 11. 水的机械能有 位能 、 压能 、 动能 。 12. 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 全重力给水 、 一级加压给水 、 二级加压给水 、 多级加压给水 。 13. 给水排水管网应具有的功能有 水量输送 、 水量调节 、 水压调节 。 14. 给水管网系统由 输水管(渠) 、 配水管网 、 水压调节设施 及 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 15. 排水管网系统由 废水收集设施 、 排水管网 、 水量调节池 、提升泵站 、废水输水管渠 和 排放口 等构成。 16. 用水量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y d d Q Q k 365= 用水量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d h h Q Q k 24= 17. 居民生活用水量:由给水系统统一供给的城市用水量为规划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 城市综合用水量:在城市用水量规划设计中,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2.2 作业有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各有什么功能? 答:作业由三部分组成: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 程序和数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业务处理工作;作业说明书则体现了用户的控制意图 *2.9 为什么说分时系统没有作业的概念? 答:因为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得到的时间片有限,用户的程序和数据信息直接输入到内存工作区中和其它程序一起抢占系统资源投入执行,而不必进入外存输入井等待作业调度程序选择。因此,分时系统没有作业控制表,也没有作业调度程序。 3.1 PCB表(运行队列只有一个) 3.2 一个概念可再入程序(纯代码,执行过程中自身不改变) 3.3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运行的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就绪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等待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 答:在单处理系统中,处于运行态的进程最多为1个,最少0个;就绪进程最多N-1个,最少0个;处于阻塞的进程最多N个,最少0个。

3.4 有没有这样的状态转换,为什么? 等待—运行;就绪—等待 答:没有等待到运行,只能等待 就绪;也没有就绪到等待,只能运行—>等待3.5 一个状态转换的发生,是否一定导致另一个转换发生,列出所有的可能答:就绪到运行 3.6 司机与售票员之间的关系 3.7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3.8 读者写着问题 3.9 已知一个求值公式(A2+3B)/(B+4A),若A、B已赋值,试画出该公式求值过程的前趋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用P、V操作描述它。 3.10 在单处理机的分时系统中,分配给进程P的时间片用完后,系统进行切换,结果调度到的仍然是P。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形吗?如果可能请说明理由。答:有可能。例如,若在进程P时间片用完后,被迫回到就绪队列时,就绪队列为空,这样进程P就是就绪队列中唯一的一个进程,于是调度程序选中的进程必定是P。又如在按优先级调度的程序中,就绪对列按进程的优先级排列,在进程P时间片用完之后回到就绪队列时,若其优先级高于当前就绪队列中的其他进程,那么再次被调度。 3.11 设有一个发送者进程和一个接收者进程,其流程图如图所示。S是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信号量,mutex是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信号量。试问流程图中的A、B、C、D四个框中应填写什么?假定缓冲区有无限多个,s和mutex的初值应为多少? A:P(mutex) B:V(mutex) C:P(s) D:P(mutex) s=0,mutex=1 发送者进程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B复习题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B复 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B (复习题) 、给水系统通常由哪些工程设施组成,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给水系统通常由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以及调节构筑物等工程设施组成。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水处理构筑物,常集中布置在水厂范围内,将取水构筑物的来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原水的一级泵站、输送清水的二级泵站和设于管网中的增压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输水管渠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管网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的全部管道;调节构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贮水构筑物,如高地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高地水池和水塔兼有保证水压的作用。 、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 统一给水: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绝大多数城市采用这一系统。分系统给水: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和分压给水系统。分质给水是指由同一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或由不同水源,经简单水处理后,供工业生产用水。分压给水是指由同一泵站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水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水网,以节约能耗。当用户对水质和水压要求不同时,可采用分质和分压给水,以节约制水成本和节约能耗。采用统一给水系统或是分系统给水,要根据地形条件,水源情况,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并考虑原有给水工程设施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工业给水系统的类型有循环和复用给水系统。其中,循环给水系统是指使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行回用;复用给水系统是按照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顺序重复利用。①循环给水系统,火力发电、冶金、化工等冷却水用量大的企业中。②复用给水系统,适用于在车间排出的水可不经过处理或略加处理就可供其它车间使用的情况。重复利用率是指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 ①当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在城市上游或给水区内开凿管井或大口井。②水源处于适当高程,能重力输水,可省去泵站;有泉水的,可建泉室。③地表水为水源时,上游取水,加以处理。④水源丰富,随用水量增长而发展为多水源给水系统。⑤枯水季节、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时,采用跨流域、远距离取水方式。 、工业用水的水量平衡 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内,为了做到水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就须根据企业内各车间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做好水量平衡工作,并绘制水量平衡图。为此应详细调查各车间的生产工艺、用水量及其变化规律、对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使用后的水量耗损和水温的变化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找出节约用水的可能性,并订出合理用水和减少排污水量的计划。 水量平衡是指冷却用水量和损耗水量、循环回用水量补充水量以及排水量保持平衡。水量平衡的目的是达到合理用水。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耗水量,或是提高重复利用率,增大回用水量,以相应减少排水量。 、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 进行工业企业水量平衡的测定工作时,应先查明水源水质和取水量,各用水部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的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水温等,按厂区给水排水管网图核对,对于老的工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水量。根据测定结果,绘出水量平衡图以表示总循环水量、各车间冷却用水量、耗损水量、循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重点(无计算)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给水的用途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⑴水量保障;⑵水质保障;⑶水压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组成:⑴原水取水系统;⑵给水处理系统;⑶给水管网系统;⑷排水管网系统;⑸废水处理系统;⑹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城市用水量:⑴居民生活用水量;⑵公共设施用水量;⑶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 ⑷消防用水量;⑸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⑹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用水量的表达:⑴平均日用水量,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⑵最高日用水量, 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⑶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⑷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⑴水量输送;⑵水量调节;⑶水压调节。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输水管(渠)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配水管网:是指分布在供水区域内的配水管道网络。 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⑴废水收集设施:是排水系统的起始点;⑵排水管网:指分布于排水区的排水管道 (渠道)网络,其功能是将收集到的污水、废水和雨水等输送到处理地点或排放口,以便集中处理或排放; ⑶水量调节池:指具有一定容积的污水、废水或雨水贮存设施,用于调节排水管网与输水量或处理水量的差值;⑷提升泵站:指通过水泵提升排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⑸废水输水管(渠):指长距离输送废 水的压力管道或渠道;⑹排放口:排水管道的末端是废水排放口,与接纳废水的水体连接。 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采用同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有直排式和截流式。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有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专业功能规划的重要内容,是针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供水排水系统建设的综合优化功能和工程布局进行的专项规划。 任务:⑴确定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范围与建设规模;⑵确定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措施;⑶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⑷确定给水排水主要构筑物的位置;⑸确定给水排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水质保证措施;⑹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和干管的布置与定线;⑺确定废水的处置方案及其环境影响评价;⑻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规划原则:⑴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法规;⑵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是应兼顾给水排水工程;⑶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要服从城镇发展规划;⑷合理确定近远期规划和建设范围;⑸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⑹规划方案应尽可能经济高效。 工作程序:⑴明确规划任务,确定编制依据;⑵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现场勘察;⑶根据掌握资料和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城市用水定额,估算用水量和排水量;⑷制定规划方案;⑸确定规划步骤和措施,提高项目投资效益;⑹编制规划文件,绘制规划图纸,完成成果文本。 给水管网布置原则:⑴按照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⑵主次明确,先搞好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⑶尽量缩短管线,节约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⑷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⑸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性;⑹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⑺保证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⑻近远期结合,考虑发展。 树状网:优点:管道长度小,节约投资;缺点:供水可靠性、水质安全性较差。 环状网:优点:供水安全可靠性高,减轻水锤作用;缺点:造价明显地比树状网高。

操作系统复习整理提纲

第2章操作系统硬件环境 2.1.2处理机状态 1.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1)特权指令:是指在指令系统中那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 (2)用户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只有操作系统才可以使用系统所有指令(包括非特权和特权)。 (3)指令系统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2.处理机状态 (1)多数系统将处理机工作状态分为:管态和目态。 (2)管态:一般指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时的状态,具有较高的特权级别,又称为特权态(特态)、 系统态。 (3)目态:一般指用户程序运行时的状态,具有较低的特权级别,又称为普通态(普态)、 用户态。 (4)当处理机处于管态时,全部指令(包括特权指令)可以执行,可以使用所有资源,并具 有改变处理机状态的能力。 (5)当处理机处于目态时,就只有非特权指令能执行。 (6)特权级别越高,可以指向的指令集合越大,而且高特权级别对应的可运行指令集合包含 低特权级的可运行指令集。 第3章操作进程与进程的管理 3.1进程的引入 1.引入目的:为了解决不可再现性引入(PCB)进程控制器来解决。 3.1.4多道程序设计 2.多道程序设计 (1)定义: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 的内存并运行。 (2)例题:P53 3.2进程 3.2.1进程概念 1.进程定义: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在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1)程序在处理机上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成为进程。 (2)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所发生的活动。 (3)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 (5)进程是可以和别的计算并发执行的计算。 2.程序与进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程序是完成某个特定功能的指令的有 序序列,它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2)进程可以执行一个或几个程序。 (3)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程序则不是。 (4)程序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护,而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联系:进程是具有结构的。 3.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后习题与重点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后习题与重点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复习 第一章(填空题来自一、二章)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 1.试分别说明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功能。 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不同需求的水量和水质,同时承担用户排除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根据用户使用水的目的,通常将给水分为哪几类?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市政用水四大类 3.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哪些类型?并用实例说明之。 生活污水——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公共建筑、生活福利设施、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工业废水——车间或矿场排出的废水雨水——雨水和冰雪融化水 4.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有哪些?各系统包括哪些设施? 给排水系统由一系列构筑物和给排水管道组成 (1)取水系统,包括水资源(地上/下水、复用水),取水设施、提升设备、输水管渠(2)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3)给水管

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 (4)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污水废水和雨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结构(5)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6)废水排放系统。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 (7)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建筑小区的废水回用设施等 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的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又是如何调节的?各组成部分的流量在同一时间不一定相等,并且随时间变化。 (各部分具有流量连续 关系) 清水池是用来调节给水处理水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水塔(高位水地)也具有水量调节左右,不过容积较小,调节能力有限。调节池调节池和均和池是用来调节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之间的流量差。 6.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全压力供水水源地势较高。完全利用原水的位能克服输水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转换 成为用户要求的水压关系,一种最经济的给水方式。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答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1、给排水系统功能有哪些?请分类说明。 ①水量保障向指定用水点及时可靠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水量,将排出的废水与雨收集输送到指定地点; ②水质保障向指定用水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水及按有关水质标准将废水排入受纳水体; ③水压保障为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同时使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顺利排水; 2、给水的用途有哪几类?分別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有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生活用水有:居民生活用水(如家里的饮用、洗涤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如学校、医院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如企业区工人饮用、洗涤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有:产品用水(如制作酸奶饮料的用水)、工艺用水(如水作为溶剂)、辅助用水(如冷却锅炉用水);市政消防用水有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3、废水有哪些类型?分别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按所接纳废水的来源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废水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水、冲厕产生的水;工业废水:如乳制废水;雨水:如下雪、下雨产生的水。 4、给水排水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包含哪些设施。 ①原水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 ②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③给水官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④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等; 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如排放口等。 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是如何调节的? 因为用水量和排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各子系统一时间内流量不相同,一般是由一些构筑物或设施来调节,比如清水池调节给水处理流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调节池和均合池用于调节排水官网流量和排水处理流量之差。 6、什么是居民生活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饮用、烹饪、洗浴、洗涤等用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是居民生活用水量与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公共设施是指学校等公共场所用水量); 城市综合用水量是以下用水量的总称: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和工人生活用水量、消防、市政用水量、未预见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7、什么是用水变化系数?有哪几种变化系数?如何计算? 在一年中,每天或每时的用水量变化可以用一个系数表示,即用水变化系数。有用水日变化系数(Kd)和用水时变化系数(Kh)。Qd—最高日用水量,Qy全年用水量,Qh最高时用水量Kd=365Qd/Qy;Kh=24Qh/Qd。 8、给排水中的水质是如何变化的?哪些水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①给水处理:即将原水净化使其水质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②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③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水质标准。

试卷A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

试卷A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

3、(15分)某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为9600万元,年运行费用为325万元/年,计算: 1)投资偿还期为20年的静态年费用计算值; 2)利率为5.5%,还款期为20年的动态年费用计算值。 【提示:动态年平均还款计算公式:P i i i P A n n 1 %)1(%)1%(-++==θ】 解:1)静态年费用折算值: 805325209600=+=+=Y T C W 万元/年 2)动态年费用折算值: 32.112832596001%)5.51(%)5.51%(5.52020=+?-++=W 万元/年 4、(20分)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27000m 3/d ,其各小时用水量如表1所示,管网中设有水塔,二级泵站分两级供水,从前一日22点到清晨6点为一级,从6点到22点为另一级,每级供水量等于其供水时段用水量平均值。试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并进行以下项目计算: 1)时变化系数; 2)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某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 表1 解:1)时变化系数:22.124 /270001375= 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 3)列表求清水池和水塔调节池的调节容积 4)清水池调节容积约为7.57%×270000 (m 3)

6 水塔调节容积约为1.28%×270000 (m 3) 5、(20分)某雨水管网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各汇水区域面积(hm 2)及进水管渠点如图示,已知设计重现期P =1a ,暴雨强度公式: i = 22 / (t +18.8)0.8 (mm/min) 经计算,径流系数 ψ=0.6,地面集水时间t 1=10min ,折减系数m =2,各管长(m )与流速(m/s )为:L 1~2=150、L 2~3=180、L 4~3=250、L 3~5=250、 v 1~2=1.0、v 2~3=1.2、v 4~3=0.85、v 3~5=1.2。试计算各管段雨水设计流量。 (第5题图) 解:8.021)8.18(22167167++?==mt t i q 管段1-2:02=t 75.3443.2) 8.180.1(221676.08.021=?+??=-Q L/s 管段2-3:150/21212==--v L t s = 2.5 min 46.594)1.23.2()8.185.220.1(221676.08 .021=+?+?+??=-Q L/s 管段4-3:02=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