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上册24课导学案

五年上册24课导学案
五年上册24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4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赛课导学案_0

《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查字典掌握“躇步跐蹈、星宿”等词,积累“奈何、舍然”等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自悟自究,合作探究,疏通文意,体会寓意。 情感目标:加深环保意识;在对“晓之者”解忧过程的探究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自觉摒弃悲观消极心态,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笑对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对文本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故事。 二、了解作家作品 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 列子,名御寇,相传为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清静无为。《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来,可能是晋人作品。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相参合。 三、朗读课文,自我正音 (一)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二)学生齐读、速读 (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 (四)指名正音 杞人(qǐ) 躇步(chú) 跐蹈(cǐ) 舍然(shì) 中伤(zhònɡ) 四、组内合作探究,理解词句 学生活动(一):必答题,每组随机选取题目,随机选择学生作答,答对一

题得一分。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解词:(1)崩坠:(2)亡:(3)寝: 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解词:(1)若:(2)行止:(3)奈何: 3.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解词:(1)亦:(2)只使:(3)中伤: 4.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解词:(1)积块:(2)四虚:(3)亡: 五、回答问题,总结寓意 学生活动(二):抢答题,每组只有一次机会抢答题目,抢答对得分。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六、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三):附加题,组内讨论,每组答题一次,视情况加分。 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晓之者”的解释? 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污染,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七、课堂小结 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板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我会认组词 悄:qiǎo(悄悄、悄然、静悄悄) 累:léi(累赘、硕果累累、果实累累) 袅:niǎo (袅袅、袅娜、袅绕) 嫦:cháng(嫦娥、月里嫦娥、嫦娥奔月) 娥:é(宫娥、嫦娥、嫦娥下凡) 嫉:jí(嫉妒、嫉恨、嫉恶) 妒:dù(嫉妒、妒火、妒恨) 瓷:cí(瓷器、瓷盆、陶瓷) 二、多音字 累:léi (果实累累)lěi (长年累月)lèi (劳累) 屏:bǐng (屏气凝神)píng(屏风) 三、近义词 新鲜一一新奇常常一一经常满足一一知足 踪迹——痕迹款款一一慢慢兴趣——兴致 满盈——充满疑心——怀疑漂亮——美丽 羡慕——艳羡嫉妒——妒忌争执——争吵 面面相觑一一瞠目结舌无边无际一一一一望无际 四、反义词 新鮮一一陈旧疑心一一信任漂亮一一丑陋 争执一一和解粗糙——光滑灿烂——暗淡 清清晰晰一一模模糊糊 五、理解词语 悄没声儿: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满盈:全部占满、充满。 屏住气: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款款:慢慢地。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累累:本文中指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很快地;忽然。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争执: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掬:两手捧(东西)。 七、句子解析 1.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让他们“觉得不满足”。 2.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盼”和“闷”写出了孩子们等待月亮出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 3.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 4.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5.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累累的骨朵儿”比喻成“繁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骨朵儿的细密白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6.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30寓言四则导学案.doc

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 学科:语文教师:______ 审核:语文组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用口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垂难点】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课时】3课时 【知识链接】 1、体裁介绍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屮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粋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2、相关介绍 (1)伊索生平介绍 伊索(Aesop620~560B ? 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同罚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出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來,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Z 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门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过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屮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虑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 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伊索寓言》人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

24、《诗经》两首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24 、《诗经》两首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序号:主备人:授课人:课型:新授课 1、《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2、“风”“雅”“颂”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共40篇。 3、“赋、比、兴”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铺陈直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4.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寓言四则导学案 情景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你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 吗? 、、、、、。 课前 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 解释词语并造句: 庇护: 较量: 凯歌: 文体知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寓言特点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能够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走近作者作品 《伊索寓言》是一部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是《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同归在名下。 整体感知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要有,不能。 《蚊子和狮子》告诉人们不能取得就,忘了自己的;自大,最终会走向。 课堂 练习

一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4.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使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二、阅读理解。 (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_______ 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 ______ 的神情。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初中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三) 编写教师: 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 掌握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索球赛积分表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并且明确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 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仅会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还会进行推理判断。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本P106中“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学生观察积分榜,并思考下列问题: (1) 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要解决问题(1)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你能从积分榜中得到负一场积 几分吗?你选择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 通过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那么胜一场积几分呢? 解:设胜一场积x 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 的值。 例如从第三行的方程:23159=?+x ,解得x=2.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1) 如果一个队胜m 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为2m ,负场积分为14-m , 总积分为2m+(14-m)=m+14。 (2) 如果设一个队胜了x 场,则负了(14-x )场,若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 分,那么列方程为:x x -=142,解得3 14=x . 想一想,x 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里x 表示一个队所胜得场数,它是一个整数,所以314= x 不符合实际意义。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拓展延伸: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吗? 设胜一场积x 分,则前进队胜场积分为10x ,负场积分为(24 -10x )分,他负了4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4课《古人谈读书》 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24 古人谈读书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 1.B 2. ③①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 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 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 (选自《小学古诗文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 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4《唐诗三首》》导学案

《唐诗三首》 《石壕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整体感知诗作。 2、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怀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海导航】 一、走近杜甫(简介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用白话文通译全诗。 2、小组诵读,力争读出诗歌的感情。 3、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诗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本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4、精读作品,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1)表演要求: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想象进行再创作。 (2)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的情感。 三、研读探究 (一)观官吏之举 1、在表现官吏时,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富表现力?为什么?

2、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听老妇之诉 1、文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 2、请找出具体的词句,抓住关键字,说说老妇之苦。 3、从老妇的苦诉中,你能读出当时怎样的社会境况和老妇怎样的思想情怀? (三)体作者之述 1、作者是怎样叙事的? 2、作者所拟诗题是《石壕吏》,为什么却详写老妇人? (四)察作者之情 1、在这苦难的现场,杜甫都做了些什么?从文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2、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呢? 四、链接现实

七上部编版语文《寓言四则》导学案

22.《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了解寓言的文学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 2.通过阅读,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3.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2.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庇.()护爱慕.() 3.解释下列词语 饶头: 庇护: 爱慕: 【设问导读】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4.提问: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拓展提升】 1.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或者还会做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你有什么收获(提示:可以从两个方面谈-----知识能力的获得;情感价值观) 22.《寓言四则》第二课时导学案 《蚊子和狮子》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领会寓意; 2.能抓住情节、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寓言特点,尝试创作寓言。 【学习重难点】 能抓住情节、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圈画疑难字词。 2.小组交流,明确疑难字词的意思,正确流畅翻译本文。 【设问导读】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4.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当堂检测】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拓展提升】 1.尝试创作寓言。 请合理想像,续写寓言的结尾部分。下面是给定的开头,你可接着往下写,也可自己另写。 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 【课后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2.《寓言四则》第三课时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课-30课

24、梅兰芳 教学目的: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说说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4、能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5、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结全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板书课题:梅兰芳。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吗? 2、出示自探提示 (1)、梅艳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本文讲述了梅艳芳的什么事迹? (3)你从梅兰芳身上的精神体会到什么? 二、解疑合探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要求学生掌握新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4):1937年,由海沦陷,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的邀请。 第二段(5、6):写梅兰芳来到香港,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第三段(7~12):写香港沦陷了,梅兰芳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蓄须宣告不再登台演出。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复习导入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了解寓言的文学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2.通过阅读,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3.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感悟做人的道理。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庇.()护爱慕.() 3.解释下列词语 饶头: 庇护: 爱慕: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4.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拓展升华检测评价】 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诵读法、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法:、探究拓展法。 1.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 3.录音机。 2课时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

寓言四则_导学案含答案

《寓言四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引领学生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1.分析故事情节。 2.多角度概括寓意。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课时】两课时 【预习导引】 1.查找资料,了解寓言的知识及本文涉及到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⑴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⑵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⑶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⑷《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人教版24章圆导学案..

《24.1.1 1.填空:_____读作____2、于_____“圆面”3.以点A 长)4.到定点5、如图1径,若∠6(1)弦:(2)弧:做___ _;(3 (4)弦有优弧有(5)_____能够_____71、如图2在⊙O 则∠2、如图3∠的一点,AB=OC (连接OB 3、如图,AB 、AC 为⊙O 的弦,连接 CO 、BO 并延长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B=∠C 。求证:CE=BF 4、已知点P 到⊙O 的最长距离为6,最短距离为2,则⊙O 的半径是__________ 点拨精讲:这里分点在圆外和点在圆内两种情况. 四、达标检测 1、判断:①直径是弦,弦是直径( ) ②半圆是弧,弧是半圆( )③优弧一定大于劣弧( ) ④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 ) 2、⊙O 的半径为3 cm ,则它的弦长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点拨精讲:_________是圆中最长的弦. 3.⊙O 中若弦AB 等于⊙O 的半径,则△AOB 的形状是____. 点拨精讲:用半径相等构造等腰三角形是常用数学模型. 4、如图4,AB 是⊙O 的弦,半径OC 、 OD 分别交AB 于E 、F ,AE=BF 。试说 明线段OE 与OF 的数量关系。 5.如图,点A ,B ,C ,D 都在⊙O 上.在图中画出以这4点为端点的各条弦.这样的弦共有多少条?n 个点呢? 6.(1)在图中,画出⊙O 的两条直径; (2)依次连接这两条直径的端点,得一个四边形.判断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练习3题。 点拨精讲:思考:矩形的四个顶点一定共圆吗? 7.一点和⊙O 上的最近点距离为4 cm ,最远点距离为10 cm ,则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_. 8.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点D 是BC 的中点,若AC =10 cm ,求OD 的长.(圆心O 是直径AB 的中点.) C D 图4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2 寓言四则 教师活动 学法指导: 针对第1课时步骤二中的概括寓意 如何归纳寓言的寓意 归纳寓言的寓意,常用方法有: 1.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搞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们只要反复推敲,就能得出寓言的寓意。 4.看各段意思的共同点。 如《狼和小羊》,明明狼的三次借口都被小羊以事实驳回,狼还是露出凶残的本性吃掉小羊,从而可以得出文章的寓意;对像狼这样凶狠的家伙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5.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 寓意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弄懂了寓言的寓意,我们不仅可以学好寓言,还可以使自己受到教育,认识水平也会不断提 高。 第1课时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2.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府;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菲斯托斯,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牲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3.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4.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赫.拉(hè)宙.斯(zhòu)庇.护(bì)粘.住(zhān)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5.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交流点拨】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步骤三精读课文探究形象 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赫耳墨斯的性格: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同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步骤四赏析语言,比较阅读。 【目标导学一赏析语言】 仔细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4立方根导学案

2.1认识无理数 编写人康静 使用人: 审核组长:时英杰 审核领导:周珂丽 学习目标: 1、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一、课前自主学习 1、 和 统称有理数。 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090(1)若a=3,b=4,则c= 。 (2)若a=5,c=13,则b= 。(3)若a=2,b=3,则2c = 。 C 可能是整数吗? 可能是分数吗? 3、 叫无理数。 二、课堂合作探究 1、数怎么不够用了。 (1)面积是2、3、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整数吗?是分数吗? (2)边长是1、2、3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整数吗?是分数吗?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它就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有理数:1、所有的整数都是有理数。如:3、234 2、有限小数是有理数。如:3.12 3、1.908 3、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如6 5.3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像圆周率π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本质区别是:有理数可以化为分数,无理数不能化为分数。 3、典例剖析 例1、下列个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2.132,4 3-,7.818188…,3.14159,1.2323323332…(相邻两个2之间一次多一个3) π,24.3-,2 π,0 解: 三、定时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0.12??32 B.2 π C.0 D.72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B.分数不是有理数 C.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D.3.1415926是有理数

《寓言四则》导学案

第三十课寓言四则 第I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分析寓言情节,领悟蕴含的寓意。 自主预习 一、字词积累 1.易写错的字2 庇(bi)护赫(h e)耳墨斯 3.重点词语释义? (I )爱慕虚荣:将自身的优点或好处夸大然后出去炫耀,以期获得他人的羡慕。(2 )凯歌:胜利的乐歌。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集,伊索曾作为奴隶,到百姓中间,为大家讲了许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讽刺了当时的贵族,并揭露了人的虚伪性。后来,他把自己告诉人们的故事,收集起来,写了一部书,也就是著名的《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而形成的一本书,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如“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等均出自本书。 2.写作背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 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西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女神赫拉是宙斯的妻子;他的孩子赫费斯托是火神,还有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三、素材积累 《伊索寓言》的经典故事及寓意 ⑴ ⑵ ⑶ 《芯站在屋顶的小山羊和狼》:地利与天机常常给人勇气去与强者抗争。 《老猎狗》: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蚂蚁和屎壳郎》: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总能避免灾难。 四、结构思路 赫耳墨「三问:宙斯像赫拉像自己的像1 I I i 三答:一个银元贵一点饶头,白送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蚊子和狮子》中,蚊子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蚊子为什么两次吹响了喇叭?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如何理解此“笑”呢? 探究如果要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加一个结尾,你会怎样写呢?要符合文中的情境。 【当堂达标】 1.填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别)人。 2.下列句子中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 .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 .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 伏。 .易读错的字 粘(zh a)住饶头(r GD) 《狐狸和山羊》《寡妇与母鸡》《徒劳的寒鸦》东西被剥离时,: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当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就会原形毕露。 ⑷⑸⑹ 像者 蚊子和 狮子 蚊子战胜狮子' 〔蚊子败给蜘蛛 课堂导学 【导学探 究】问题一 问题二 次喇叭, 战斗前: 战斗后: 问题三 ,作者是(国

初三历史第24课导学案

第八单元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学号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探讨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不断的调整充实自己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 4、我的目标: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悟(15分钟) (勾划要点,完成导学案,用红笔将疑难问题划出) ◆知识点1:德川幕府的统治 阅读教材153页—154页,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背景:① ② ③ ◆知识点2:倒幕运动 阅读教材第155页,知道倒幕运动原因、结果和影响。 (2)原因: (3)结果: (4)影响: ◆知识点3:明治初年的改革 阅读教材第156页—157页,知道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5)内容: (6)影响: 三、迁移应用训练技能(5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 在19世纪60年代,有两个国家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使资产阶级

的统治得以巩固和扩大。 (1)在19世纪60年代,那两个国家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最 高统治者是谁? (2)在这两次改革中,统治者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 四、分层讨论合作交流(5分钟) (对以上问题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并互相帮助,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收集共性问 题交给老师,最后巩固记忆。)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学完本课,你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展示点评归纳提升(5分钟) (小组讨论解决我们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老师点评、归纳) 六、系统总结(5分钟)(请你来总结并画出本课的知识树,看谁画得好) 七、复习巩固检测反馈(8分钟) 1、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保持了民族独立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有利于社会进步 2、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是(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3、通过改革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 义国家的是()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意大利 4、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5、对桌互相检查: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