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1

在动火检修作业中,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火灾、爆炸事故,弧光辐射、触电等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检修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

分析合格后,办理《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动火作业过程中,如间断1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

动火作业应设监护人,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在甲类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提前通知专业消防人员到现场协助监护。

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检查接头、线路完好,防止漏电事故。

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检查气管完好。

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阴井、电缆等要加以遮盖。

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

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2

一、目的

控制动火作业行为,使之风险降至最低,减少和避免火灾事故和其它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的生产安全。

二、定义

1、动火作业:指在厂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2、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我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仓库、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化气瓶储存室、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三、职责

1、担当部门:主要指在公司内进行的维修、改造、施工等临时性作业的部门,如设备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等。负责动火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对担当的承包方在公司区域内动火时,《安全作业许可书》的初审及动火作业状况监督。

2、承包方:负责动火作业时的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负责配合、落实担当部门、管理部提出的安全防范及整改、预防措施。

3、安全环保课:接受动火申请,负责批准《安全作业许可书》;检查动火作业的安全状况及督促现场改善。

四、动火作业的分类

1、动火作业分类:公司内的动火作业分为A级、B级、C级三类;

2、A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本规程第二款第2条规定的区域。

3、B级动火作业:在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方进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4、C级动火作业:主要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火作业。

5、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C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A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五、安全操作规程

1、C级动火作业要求、B级和A级动火作业基本要求

(1)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焊割工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该区域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何可燃品(化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3)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的设备、工具时,操作者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区域与外部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4)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室外进行高处动火作业时,5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

(5)凡盛装过油品、油漆稀料、可燃气体、其它可燃介质、有毒介质等化学品及带压、高温的容器、设备、管道,严禁盲目动火,凡是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特殊情况下必须动火时,要保证容器、设备、管道处于常温、常压状态,通过切断、加装符合要求的盲板等措施保证动火设备或管道与生产系统的物料彻底隔离,动火前必须检查分析容器、设备、管道中的化学品性质及周围环境,利用空气、惰性气体(氮气、氩气等)、水蒸汽、水等经过充分的吹扫、清洗、置换后,经反复确认无危险隐患后,方可动火;该动火作业属于A级动火,担当部门必须办理《安全作业许可书》,并派人监火,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6)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丙烷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点须保持不少于10米的安全距离,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运输、储存、使用气瓶时,严禁碰撞、敲击、剧烈滚动,且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气瓶倾倒。

(7)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气瓶(减压阀、胶管、割炬等)、砂轮、修整工具、电缆线、切割机等器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电线无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8)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周围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整理整顿现场,在确认无任何火源隐患的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

2、A级和B级动火作业特殊要求

(9)A级和B级动火作业时,担当部门必须按规定负责组织办理《安全作业许可书》,严格落实“三不动火”原则,即没有经批准的《安全作业许可书》不动火,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现场无人监护不动火;担当部门负责组织落实动火监护人,动火监护人要严格履行看火职责,及时处理、消除火灾隐患。

(10)B级动火作业由担当部门或操作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确认,安全环保课根据情况确定是否派人协助确认;A级动火作业必须经安全环保课进行作业前安全确认,担当部门或操作人员协助确认,经安全环保课确认许可,落实《安全作业许可书》要求及有关防范措施后,操作人员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11)A级和B级动火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清理现场,动火区域周围十米严禁放置任何油漆稀料、油品、气瓶、其它化学品等易燃品及包装材料、木料等可燃品,并明确监火人,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及水源,必要时应在动火区域洒水浸湿。动火作业时,火种可能进入涂装室、油库及其它高危区域时,应将该区域洒水浸湿。

(12)A级动火作业时,担当部门应组织操作人员(外协承包方)进行危害辨识,制定安全动火方案,落实防火安全措施;A级动火作业现场的通风设施要保持良好,尤其是涂装场所、油库、气站等;在易燃易爆场所挥发性气体气味较浓时,严禁动火,应打开门窗,保持良好的通风置换,在无明显气味时方可动火。

3、安全作业许可书

(13)《安全作业许可书》由担当部门负责组织操作人员、外协承包方提出动火申请,经担当部门初审后,到安全环保课办理。安全环保课终审批准《安全作业许可书》。

(14)《安全作业许可书》一式两份,办证人员一份,安全环保课一份;办证人员持《安全作业许可书》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并将《安全作业许可书》交动火人;动火作业完毕后,《安全作业许可书》要交给担当部门存档保存。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3

为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实现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效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项目部对项目的安全生产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

3.1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法(工法)、环(环境)、测(测量)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分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3.3相关方:与公司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3资源: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4.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

4.2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安监发〔〕322号)。

4.3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和达标考评指标的通知》(交安监发[]175号)。

4.4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交安监发〔〕133号)。

5.1公司及各项目部应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项目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5.2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安全经费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以及事故报告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等。

5.3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职责管理、安全监理责任制度、安全监理例会制度、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监理交底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以及事故报告制度等。

5.4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报批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应急处置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安全事故报告查处制度、安全生产持续改进制度等。

6.1.1目标: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

6.1.2主要控制指标:职工因工千人死亡率0人,职工因工千人重伤率0.45人。

6.1.2.1考核范围为单位在职职工、签订用工合同的临时聘用人员、劳务派遣人员。

6.1.3考核办法按照公司年初与各项目部签订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与消防安全责任书》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6.1.4公司及各项目部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经营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及消防工作依法独立承担主体责任。应保障职工职业健康,杜绝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伤亡事故。

6.1.5公司及各项目部的各部门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和职能,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及考核办法。

6.2.1各项目部应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部门职责分工,公司原则上由总经理领导安全生产工作。

6.2.2各项目部应按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和配备与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

管理机构和人员。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6.2.3各项目部应建立覆盖本单位所有组织和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6.2.4公司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公司及各项目部应主动接受政府的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

6.2.5.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6.2.5.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2.5.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计划。

6.2.5.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6.2.5.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督查、检查。)

6.2.5.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6.2.5.8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定期进行安全生产专题调研。(公司每年至少开展1次安全生产专题调研,总经理办公会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6.2.5.9把安全生产作为本单位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划,把安全生产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向好。

6.2.5.10公司党支部每半年至少听取1次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干部培训内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1次集体学习,专题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典型事故案例等。

6.2.5.11把安全生产纳入本单位职责清单,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6.2.5.12明确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分工,组织制定领导班子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并进行公示、检查和考核。

6.2.6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

6.2.6.1组织或者参与拟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2.6.2组织或者参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6.2.6.3督促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6.2.6.5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6.2.6.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6.2.6.8公司及各项目部要积极主动向属地政府及业务对口的行业安全主

管部门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管理。

6.2.6.9负责建立安全管理对象目录清单,明确各项目部安全管理对象及重点,明确职责,并制定安全监管重点内容。

6.2.6.10负责牵头的职业健康工作,组织拟订职业健康相关制度,并监督、指导各项目部依法开展职业健康工作。

6.3.1安全生产投入与经费管理的相关要求,详见__第二十四节:“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第二十五节“安全经费管理制度”。

6.3.2各项目部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各项目部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6.3.3各项目部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

6.3.4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或挤占,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6.3.5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安全防护、安全施工有特殊要求需要增加安全生产费用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并在安全生产费用项目清单中增列相应项目及费用。

6.4.1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制度的识别和获得相关要求详见__第五节“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制度识别获得管理规定”。

6.4.2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详见本体系文件“第六章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汇编”。

6.5.1具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详见本管理体系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第五章“操作规程”。

6.5.2各项目部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修订、变化情况,以及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安全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等,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

6.5.3各项目部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6.5.4安全内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安全内业资料管理遵循填写全面、真实准确、归档及时的原则。项目项目部按要求进行归档,档案盒应有管理类别标签、细分标签和卷内目录,以便归档和查阅。档案管理应落实专室专人专柜管理制度。

6.5.4.1.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职责及安全保证体系;

6.5.4.1.1.2施工单位“三类人员”及安全专监资格审查、批复及备案记录;

6.5.4.1.1.3下发、转发或批复的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安全专项方案等;

6.5.4.1.1.4各项安全检查台帐、记录、通报和整改闭合资料;

6.5.4.1.1.5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审核、计量支付资料;

6.5.4.1.1.7生产安全事故台帐、报表及相关事故处理资料。

6.5.4.1.1.8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包括例会、图片、影像资料等)

6.5.4.1.2.1安全管理制度、职责及安全保证体系、安全资格证书;

6.5.4.1.2.2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6.5.4.1.2.3审查批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保证措施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记录;

6.5.4.1.2.4安全管理检查、指令及隐患检查整改闭合资料;

6.5.4.1.2.5安全管理台帐(包括安全日常工作台帐、安全管理指令台帐、专项方案审查台帐等);

6.5.4.1.2.6安全管理日志、安全管理巡视记录、安全管理月报;

6.5.4.1.2.7要求施工单位定期对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设备台帐等报备资料;

6.5.4.1.2.8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包括例会、图片、影像资料等)

6.5.4.1.3.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等。

6.5.4.1.3.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责任状。

6.5.4.1.3.5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及“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6.5.4.1.3.6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合同。

6.5.4.1.3.7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及证件、一般作业人员台帐。

6.5.4.1.3.8特种设备登记、使用台帐及有关检验合格证、维修保养记录。

6.5.4.1.3.9作业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交底台帐及记录。

6.5.4.1.3.10安全会议与学习台帐及记录。

6.5.4.1.3.11各级安全检查、整改台帐及检查通知、整改回复、安全问题处罚、复查等记录。

6.5.4.1.3.12安全日志、电工巡视记录。

6.5.4.1.3.13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台帐及使用计划、使用记录和有关证明材料。

6.5.4.1.3.14危险源调查、分析、评价、分级资料。

6.5.4.1.3.15主要风险源明白卡以及危险告知台帐、记录。

6.5.4.1.3.16临时用电、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及其审查批复文件。

6.5.4.1.3.17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计划或记录。

6.5.4.1.3.18生产安全事故台帐及事故报送(月报、快报)、处理记录。

6.5.4.1.3.20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包括例会、照片、影像资料等)。

6.5.4.2交(竣)工阶段安全内业资料收集和管理。项目部安全交(竣)工阶段安全内业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6.5.4.2.1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责任、安全保证体系、施工专项技术方案、技术交底文件等。

6.5.4.3.2安全组织机构及具体的'人员安排。

6.5.4.3.4施工风险识别和评价,所有危险紧急状态及危险因素,以及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的施工技术保障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6.5.4.3.6施工基础保障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应结合施工工艺、工法进行编写,编写应详细、明确,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6.5.4.3.7施工单位在编写施工技术方案时,应考虑施工中危险因素,并针对其编写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

详见__“第二十八节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管理制度”。

6.5.4.5.1开展岗位危险预知活动。分析现场工序中危险因素,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制定出危险防范措施,对各班组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6.5.4.5.2规范班组安全管理。以安全作业为重点,通过对班组施工技术交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等,规范班组施工安全生产。

6.5.4.5.3实施重点控制。公司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施工项目部应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

详见__“第十五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验收制度”。

6.7.1整改复查验收应由专人负责,在整改期限后及时复查验收,按《安全检查整改通知单》提出的整改要求及整改情况逐项检查(包括检查现场及文字记录),填写复查验收情况。

6.7.2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复查验收必须按要求完成,环节必须闭合,不得缺项。

6.7.3对上级领导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经监理单位验收后,及时反馈。

6.7.4.1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方案的实施情况由项目总工组织验收,项目安全副经理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参与。

6.7.4.2交叉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由项目总工组织验收。

6.7.4.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组

织验收。

6.7.4.4一次验收严重不合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应重新组织验收。

6.7.4.5施工单位自验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6.7.4.6一般防护设施和中小型机械设备由施工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会同安

全员及现场监理共收。

6.7.4.7整体防护设施以及重点防护设施由项目总工组织验收,自验合格后报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工程师验收。

6.7.4.8以下防护设施、临电设施、大型设备需要在自检基础上,报请业主或专业检验检测机构验收(特种设备还需报当地技术质量监督局检测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证):

20m以上高大外脚手架、满堂红支架;吊篮架、挑架、外脚手架、卸料平台;整体式提升架;20m以上的物料提升架;施工用电梯;塔吊;临电设施;钢结构吊装吊索具等配套防护设施;30m3/h以上的搅拌站;架桥机;路堑开挖、石方爆破等施工防护设施;其他大型防护设施。

6.7.4.9.1脚手架、扣件、脚手板、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漏电保护器、临时供电电缆、临时供电配电箱以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有合格的试验单及出厂合格证明。

6.7.4.9.2脚手架、满堂支架、龙门架等和支搭的各类安全网的验收,由项目总工牵头组织技术、安全、物资部门和现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7.4.9.3高大脚手架及特殊支架和大型防护设施及临时用电工程,由批准方案的技术负责人组织,方案制定人、技术、安全、物资等部门及其有关人员参加,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7.4.9.4起重机械、施工用电梯等特种设备的验收,经由取得国家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6.7.4.9.5因设计方案变更,重新安装、架设的大型设备及防护设施须重新进行验收。

6.8.2.1安全文化建设涵义及目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它包括安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安全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

6.8.2.2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项目部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安全。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搞好施工生产。

6.8.2.3.1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灌输渗透“以人为本、规章至尊”的安全理念,使全体项目部逐步形成预防为主、我要安全的安全观念文化;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安全行为文化;科学严密、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文化;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和安全生产防线。

6.8.2.3.2.1制定公司安全文化目标,打造新的安全文化。

6.8.2.3.2.2规范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6.8.2.3.2.3建立安全保障网络,实现本质安全化。

6.8.2.3.2.4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整改措施,塑造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6.8.2.3.2.5推广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新技术,保护员工身心健康。

6.8.2.3.2.6建立安全风尚和道德规范,规范安全行为。

6.8.2.3.2.7塑造企业安全理念,树立项目安全形象。

6.8.2.4.1要开展试点,分类建设,有序推进。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6.8.2.4.2要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宣传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步骤及实施方法。同时通过开展安全图板展示和教育等竞赛活动,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使安全文化得以有效传播。

6.8.2.4.3根据安全文化建设的不同要求,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意识,规范各类人员的行为。

6.8.2.4.4安全理念整合提炼,通过各种媒体和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要结合自身案例,进行有效教育,努力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融于行动,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同时,要自觉遵守和践行安全理念,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行为。

6.8.2.4.5要建立完善适合项目实际、责任明确、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上下结合、奖惩严明、各层次有效监督的劳动保护监管体系。要严格按照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整编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从严抓好制度的落实。

6.8.2.4.6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争创文明施工、行为规范的操作环境。要通过文化建设,展现安全文化的内涵,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6.9.1各施工单位应加强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对动火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职民工驻地建设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严格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6.9.2各项目部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施工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认真分析,采取防控措施。

6.10.1公司要加强对参建各方(承包、咨询、供应等)的安全管理,对其资格审查、选择、安全生产合同签订、施工作业过程、技术咨询服务过程、提供产品等进行有效管理。

6.10.2公司应对统一施工作业区域交叉作业各方进行协调、统一进行安全生产管控。

6.10.3公司及各项目部不应将相关施工、咨询、服务等工作委托给不具备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公司与有合同关系的各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详见__第二十节、第二十二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应急管理制度”。

各项目部应根据安全生产半年、年终考核结果及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隐患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考核指标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及消防工作责任书》进行检查考核。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4

企业标准化――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

1、目的

加强对火源的管理,防范火警事故的发生。

2、责任

2、1、安全组负责执行本制度;

2、2、动火作业部门履行本制度。

3、适应范围:本制度适用于__厂。

4、内容

4、1、本制度中的动火作业是指烧焊、打磨、切割等能引起火源的危险作业;

4、2、在厂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要先清理作业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远离进行动火地方最少35(10米)在崇光电器制品厂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要先清理作业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有烟感探头的场所,要做好保护,防止误报警,准备好应急的消防器材,然后向安全组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

4、3、安全组在发出危险作业许可证之前,要以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依据许可证上所列之项目逐条核对无误,确认不会由此引发火警事故后,才能发出危险作业许可证;

4、4、动火作业现场要有相应的消防灭火措施,例如准备水、灭火筒等,以便发生火警时,能迅速灭火;

4、5、动火作业人员在作业前要了解该部位的消防设施及走火通道;

4、6、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安全组要全程监督,防止发生火警事故;

4、7、安全组有权制止有危险的动火作业;

4、8、动火作业完毕之后,要清理好作业现场,并监视现场至少30分钟,防止留有火种,引起后患;

对不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而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或部门),除通报批评外,并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事故责任。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企业工业动火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分类等级及其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油田基本建设和其他易燃易爆区域的动火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业动火hotwork

在油气、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和油气容器、管线、设备或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使用焊、割等工具,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

3、2

置换displacement

用清水、蒸汽、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将作业管道、设备内可燃气体替换出来的一种方法。

3、3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1 在动火检修作业中,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火灾、爆炸事故,弧光辐射、触电等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检修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 分析合格后,办理《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动火作业过程中,如间断1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 动火作业应设监护人,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在甲类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提前通知专业消防人员到现场协助监护。 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检查接头、线路完好,防止漏电事故。 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检查气管完好。

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阴井、电缆等要加以遮盖。 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 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2 一、目的 控制动火作业行为,使之风险降至最低,减少和避免火灾事故和其它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的生产安全。 二、定义 1、动火作业:指在厂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2、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我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仓库、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化气瓶储存室、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三、职责 1、担当部门:主要指在公司内进行的维修、改造、施工等临时性作业的部门,如设备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等。负责动火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对担当的承包方在公司区域内动火时,《安全作业许可书》的初审及动火作业状况监督。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精选10篇)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来推进和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是指企业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流程,包括规范的制度、程序和标准,以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应用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它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品牌形象,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意义 1. 提高管理水平。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是在实践中不断 积累和总结的成功经验,它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2. 降低管理成本。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可以帮助企业标 准化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降低各项管理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可以帮助企业优 化生产、制造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提升品牌形象。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可以帮助企业建 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用户的信任感和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内容 1. 系统化。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管 理流程,包括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并且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 2. 标准化。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需要建立相关的标准, 例如生产流程的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等,在实践中执行,并不断总结修改和完善。 3. 流程化。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需要建立流程化的管理 模式,从而确保各个业务流程的顺畅和高效运转。 4. 量化化。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需要具有量化化的标准、指标和考核体系,以便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估。 三、如何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1. 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完整且适合自身 发展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当中。 2. 完善业务流程。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不断 的完善和优化,确保各个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3. 建立量化的管理指标。企业应该将各项管理工作quantifiable 化,建立相应的管理指标,以便对各项工作进行 监控和评估。 4. 实施员工培训。企业应该向全体员工普及标准化管理 知识,建立操作流程培训和考核体系,确保员工能够理解、认同并执行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政策。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大全.

企业管理制度文本 说明 企业管理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和责任。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侧重于规范责任、职权和利益的界限及其关系。本文就管理细则、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部门经济责任制度、管理者经济责任制度及其文本格式分别加以说明,可直接修改使用。

目录 企业管理制度文本 (1) 第一章内部管理细则文本 (1) 内部管理细则参考格式 (2) 公司内部细则 (2) 第一章管理大纲 (2) 第二章员工守则 (3) 第三章财务管理 (3) 第一节总则 (3) 第二节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4) 第三节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报表 (6) 第四节资金、现金、费用管理 (9) 第五节工资及奖金 (13) 第六节税收及利润分配 (13) 第七节利润上交和库存物资财务管理 (13) 第八节会计凭证和档案保管 (14) 第四章人事管理 (15) 第一节总则 (15) 第二节编制及定编 (15) 第三节员工的聘(雇)用 (16) 第四节工资、待遇 (17)

第六节辞职、辞退、开除 (19) 第七节附则 (21) 第五章行政管理 (21) 第一节总则 (21) 第二节文件收发规定 (21) 第三节文印室管理规定 (22) 第四节电脑室管理规定 (22) 第五节办公用品领用规定 (23) 第六节电话使用规定 (23) 第七节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24) 第八节摩托车使用管理规定 (24) 第九节集体宿舍管理规定 (25) 第六章合同管理 (25) 第一节总则 (25) 第二节经济合同的签订 (26) 第三节经济合同的审查批准 (27) 第四节经济合同的履行 (29) 第五节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 (29) 第六节经济合同纠份的处理 (30) 第七节经济合同的管理 (32) 第七章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35)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人员素质与职责、企业标准化规划与计划的管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管理、企业标准体系总要求、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管理、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的管理、标准及标准化信息资料的管理、企业标准化人员培训管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管理、企业标准化成果给管理等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5796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927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3。1.1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都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存在絮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约束条件,而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又存在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整体,所有这些外部约束和内部依存制约关系,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标准(包括偶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及企业工作标准)才能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和内部的协调,从而建立起最佳生产经营秩序.通过制定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使企业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因此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3.2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3。2.1 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 前言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成吨的运作和提高运作效率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相关内容: 1.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2.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3.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类别和建设步骤; 4.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管理。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是指建立在企业整体管理思想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为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和规定。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是贯彻和执行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旨在规范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 1.有助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和管理行为,减少管理方面的错误和瑕疵;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3.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行为进行科学评估和改进; 4.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和科学性 2.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3.可参照性和可比性 4.统一性和持续性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设计要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具有规范性,能为企业的业务流程提供准确的指导; 2.具有适应性,能够随着企业的业务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 3.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支撑企业长期的发展。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类别和建设步骤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类: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设步骤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制度的制定方案和时间表;

标准化管理规定

标准化管理规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标准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公司技术进步,稳定和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公司效益,根据《标准化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标准内容、标准化实施等规定和办法。 第三条公司标准化管理的任务是:在近期内建立起公司的技术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是企业组织生产、技术和营销活动的技术基础。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技术总监的领导下,由标准化计量管理室(以下简称标准化管理室)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设立兼职标准化员,其业务工作受标准化管理室领导,兼职标准化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标准化管理室职责:(详见标准化计量管理室部门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并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建公司标准化管理组织系统。 (三)承担或指导企业标准文件的拟订和报批工作。 (四)管理公司标准化技术文件。 (五)协助培训部对专(兼)职标准化员进行培训。 (六)承担标准化事宜的对外联络工作。

第六条专(兼)职标准化员的职责是: (一)在标准化管理室指导下,协助所在部门领导做好本部门标准化管理工作。 (二)在本部门内贯彻执行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 (三)承担或协助本部门负责的标准文件的拟订、报送初审工作。 (四)监督本部门实施有关标准的情况,及时向本部门领导或标准化管理室汇报。 (五)收集本部门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负责提出本部门修改、增定标准文件的报告。 (六)积极接受标准化培训,努力钻研业务工作。 第七条公司标准化管理机构(岗位)图示: 第三章技术标准内容 第八条技术标准建立的途径与目标:收集国内外有关标准信息,采用或制定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准。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由有关部门分别拟订标准文本草案,最终由标准化管理室规范文本,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技术标准的构成:以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标准为主体,同时包括安全、卫生、能源、环保、定额等技术标准。具体构成见下图: 第十条产品标准:公司登记采用轻工业部技术标准"q/cyss001-XX香精香料"作为组织公司生产、检验及销售各种产品的依据。本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篇一: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标准化机构、人员素质与职责、企业标准化规划与计划的管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管理、企业标准体系总要求、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管理、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的管理、标准及标准化信息资料的管理、企业标准化人员培训的管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管理、企业标准化成果的管理等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Q/G CS 002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体系表与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和编制要求 Q/G CS 003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标准制修订管理标准 Q/G CS 004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管理标准体系与管理标准制修订管理标准 Q/G CS 005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工作标准体系与工作标准制修订管理标准 Q/G CS 006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与改进 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都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约束条件,而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整体。所有这些外部约束和内部依存制约关系,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标准(包括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及企业工作标准)才能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和企业内部的协 调,从而建立起最佳生产经营秩序。所以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稳定和提高质量的保证,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手段。企业标准化通过贯彻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能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与健康。通过制定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使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因此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3.2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1. 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 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公司的正当利益。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 3. 制度制定程序: 确定制度主管部门→成立制度编写小组→研究制定草案→ 讨论论证→通过审查→发文实施。 4. 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包括《公司章程》、《员工手册》等。 5. 制度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 1) 工作时间制度:范围: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目的: 规范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内容:规定工作时间、加班和休假制度;责任主体:所有员工;执行程序:员工应严格遵守

公司工作时间制度;责任追究:对违反工作时间制度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 2) 员工考核制度:范围: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目的:激励员工发挥个人优势,提高工作绩效;内容:制定员工考核制度,包括考核标准、考核周期和考核结果;责任主体:人力资源部;执行程序:人力资源部应严格执行员工考核制度,保证考核结果公正、权威;责任追究:对违反员工考核制度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 3) 安全生产制度:范围: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目的: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内容: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主体: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执行程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对公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解决;责任追究:对安全管理不力的部门和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 总之,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需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让制度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建立并有效执 行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企业的运营管理达到一定的标 准化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建立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及落实标准化 管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立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标准化管理的建立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标准化管理 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标准化管理有助于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管理决策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最后,标准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适应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提高企业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首先,需要进行管理体系的规划和设计,明确管理目标和实施路径。其次,要明确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管理体系的 顺利运行。再次,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员工的标 准化管理意识和知识水平。最后,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评估和改进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三、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 标准化管理制度作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以下 内容: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 制度、创新管理制度等。其中,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标准化的生产 工艺、产品检验和测试标准、质量控制的要求等;环境管理制度主要 包括环境保护的措施、节能减排的要求、废物处理的规定等;安全管 理制度主要包括生产安全的措施、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要求等;职 业健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的管理、职业病 防治的要求等;创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流程和方法、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等。 四、落实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要确保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要加强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明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再次,要进行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标准化管理意识和执行能力。最后,要加强对标准化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总结: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 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同时,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全面、科学、合理,并通过一系

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大纲

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大纲 一、前言 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实 际经营需求,建立并实施的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旨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确保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制度大纲旨在为企业制定管理标准 化制度提供指导,确保合规管理、提高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管理体系建立 1.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 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 2. 制定具体的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管理层和员工 行为合规。 3. 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规范管理程序和流程。 三、质量管理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责任、质量流程、质量检验等,确保产品、服务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 2.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价,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 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四、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 1. 根据企业所在地的环境保护法规,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排放控制、资源节约利用等内容,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等,确 保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设施安全。 五、人力资源管理 1.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流程、岗位设定、薪酬福利、培训发展等,确 保员工的合理配置和合规管理。 2. 定期进行员工绩效评价,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建立员工离职流程和知识保护制度,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和安全。

标准化管理制度

标准化管理制度 引言 标准化管理制度是指在组织内建立一套明确的规范和流程,以统一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并最终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本文将介绍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意义、目的、原则以及实施方法。 意义和目的 标准化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中的意义重大。它可以确保组织的各个部门、工作流程和员工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促进高效的工作流程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交付。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统一规范: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以相同的标准进行工作,从而避免因不一致的工作流程而产生的错误和混乱。 2.提高效率:通过规范和明确的工作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资源,降低成本。

3.优质产品和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按 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和交付,从而提高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加 客户满意度。 4.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标准化管理制度为组织建立了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组织在变化不断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持续改 进自身的竞争力。 原则 在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规定的制度和流程应合理、可行,能够在实际操 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2.简洁性:制度和流程应尽量简洁明了,便于员工理解和操作。 3.易操作性:制度和流程应易于操作和执行,减少不必要的 繁琐步骤。 4.一致性: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制度应保持一致,避免不 必要的麻烦和混乱。 5.可见性:制度应公开透明,让所有员工都能够了解和理解。

实施方法 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度需要明确的方法和步骤。以下是常见的实施方法: 1. 明确目标 在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目标和问题,明确需要制定的标准和流程。 2. 制定制度 根据明确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组织的各个方面,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流程等。 3. 培训与沟通 在制度实施前,应进行员工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熟悉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此外,通过会议、邮件、内部通知等形式,向员工传达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计划。 4. 实施监督 制度实施后,需要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等方式,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2要求 公司成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展以下工作: a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b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 c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d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标准的备案工作; e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f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 g对本公司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复审; h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i组织标准化培训; j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使用部门; k承担上级委托的有关标准化的其它任务. 其它各部门职责 a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b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c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各成员均从各部门选出,能代表部门行使标准化职责. 标准化委员会不定期组织各类标准化人员培训工作,逐步提升各部门标准化人员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3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各类企业标准的制定、修改、发布工作. 企业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各类信息标准的搜集、颁布、修订及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部负责各类技术标准文件的起草、修订、实施工作. 监督管理部负责组织各类人员、岗位的工作标准制定、修改、发布工作. 公司每年要制定具体的年度标准化规划、计划,具体工作由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展,并定期检查.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每年要制定年度标准化培训计划,并负责实施. 对在标准化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的人员要给予奖励. 每年组织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评审,确定改进方向.

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6篇)

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 2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23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27 4、生产设施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31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34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48 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52 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57 9、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58 10、事故管理制度 62 11、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67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71 13、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77 1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78 15、防火与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80 16、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 82 17、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84 1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85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 第三条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有岗必有责。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必须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____化工厂的各车间、机关及相关部门。 第二章 厂领导安全职责 第一条 厂长安全职责 1、厂长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接受安全培训考核。 4、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签发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亲自主持并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计划,切实保证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5、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6、负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奖惩。 7、主持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生产标准管理制度(13篇)

生产标准管理制度(13篇) 生产标准管理制度(精选13篇) 生产标准管理制度篇1 1总则 1.1为了验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符合性,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建立风险分析和预控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人、设备、环境、管理处于良好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标准和建设的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领导小组 组长:总厂长 副组长:生产副总厂长、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副总师及各生产单位行政正职 职责:全面负责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审核批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计划,对各部门评审报告进行评价,审批管

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纠正方案,提出改进意见,听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 2.2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环部) 主任:安环部主任 副主任:行政部主任、技术部主任 成员:安环部、生产技术部、行政部管理人员 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落实领导小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并领导各生产单位开展定期自评工作;组织各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每年进行不小于一次的自评工作;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及安全绩效考评实施细则,作为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监督制度与实施细则的贯彻执行;负责标准化实施情况,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负责绩效评定工作的实施、落实、组织和协调;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的编写工作。 2.3各生产单位职责 按要求进行本单位标准化自查评工作,对自查评查出的问题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进行整改,并接受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监督。 3程序 3.1自评工作 3.1.1各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进行自评工作,并将

标准化管理制度(全)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贯彻和实施,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 3.制度内容: (一)、总经理安全职责 1、总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审定本单位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划和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及时解决重大隐患。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度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8、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9、在新、改、扩建项目中,遵守和执行“三同时”规定。对其他重要的经济技术决定,应负责制订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措施。

10、组织对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并对所发生的伤亡事故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二)、生产副经理安全职责 1、协助厂长领导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领导和支持安全技术部门开展工作。 2、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有关文件,主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3、协助总经理做好安全生产例会的准备工作,对例会决定的事项,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主持召开生产调度会,并同时部署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 4、主持编制、审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5、组织车间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或向总经理及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在上报的同时,组织制订可靠的临时安全措施. 6、发生重伤及死亡事故,应迅速察看现场,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报告。同时主持事故调查,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7、具体领导有关部门做好女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作、休息休假及工时管理工作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 (三)、设备副经理安全职责 1、对全公司的设备、建(构)筑物的良好和劳动保护设施的正常使用负领导责任。对因设备、建(构)筑物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负领导责任. 2、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批全公司设备大、中修计划,对其中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不予审批。 3、保证防尘防毒设施与其他设备和设施同等对待,加强管理与维修.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管理基本任务; ——落实标准化方针、目标; ——对标准化组织机构和职责进行了规定,并体现企业标准体系运行要求; -—对标准体系的建立进行规定; -—采用国际标准的内容、要求进行规定; ——对标准化管理、规划、信息资料、人员、培训均作出规定; -—强调对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改进要求。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标准化的方针目标、标准化的组织机构、标准化组织的职责、标准体系的建立、企业标准制定和发布、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程序、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企业标准化信息资料的管理、企业标准化人员及其培训、标准化成果管理、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13017 《企业标准体系编制指南》 GB/T15496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职责3

3。1 总工办负责企业标准体系的归口管理,是标准化管理的常设机构,并负责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实施监督。 3.2 公司各部门负责按本标准的要求开展标准化工作。 3。3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化方针、目标的制定报总经理批准。 4、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4.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4.2 建立、实施标准体系并持续改进。 4。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4.4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4.5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6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5、标准化的方针、目标 5。1 标准化的方针:标准规范企业管理,争创行业一流水平 5.2 标准化的目标: (1)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标准、争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2)完善产品标准、产品执行标准率100%. 6、标准化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公司的标准化工作,公司标准化组织由三层次 委员会、公司标准化职能管理机构(总工办)、由各职能部门专兼组成,即公司标准化管理 职标准化人员组成的公司标准体系工作组。 6.1 标准化工作机构的最高领导者是公司总经理,由管理者代表统一负责,各部门领导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司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规范组织行为,提高组织效率。 2范围 2.1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标准化的基本要求、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2.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标准化领域中的工作。 3职责 3.1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3.2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应制定企业标准,建立起以产品标准和制造工艺标准为主,包括产品开发、制造工艺技术和科学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3.3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4具体内容 4.1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室归组织制定,由公司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发布。技术标准由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并由标准化室统一管理,管理标准由公司办负责制定和统一管理。 5 /5 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由技术部门负责起草,经有关部门会签,标准

化室归,由主管总工程师审核后,批准发布实施。 管理标准的制定、修订由主管部门起草,有关部门会签,公司办归,由主管领导审核后,批准发布实施。 形成企业标准的种类。 企业标准是指在本企业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 4.1.2. 1没有或不宜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由企业制定作为交货依据的产品标准; 产品质量的内控标准; 对生产工艺和科学管理方面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编制计划、调查研究、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对标准进行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 4.2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 公司各有关业务管理和制造部门均应设专职或兼职标准化员,负责开展本单位的标准化工作,业务上归公司标准化室管理。 标准化工作职责 贯彻执行《标准化法》和上级有关标准化的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编制本公司标准化工作计划和规划。 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建立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内容。 组织实施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上级标准的具体贯彻由设计、工艺、质量、计量等归部门负责进行。 5 /5 监督检查本企业实施标准的情况,并及时向公司主管标准化的领导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标准 化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本 文将从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定义、意义以及如何建立和实施等方面 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规范和加强内部管理而制定的一整 套规章制度。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如管理组织结构、人员管理、岗位职责、流程和规范等。它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对于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意义 1. 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流程,有助于消除重复、冗余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员工遵循统一的标准执行工作,减 少了沟通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2. 优化资源配置 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通过制定明确的规范 和流程,企业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化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制定标准的工艺流程和 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企业能够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提高客户满 意度。 4. 降低成本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成本。通过规范管理,企业能够减 少无效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企 业的成本。 三、如何建立和实施1. 深入了解企业现状 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之前,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现状。要进行全面的组织和流程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和不足,找出需要改 进的地方。 2. 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 在深入了解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该制度应该 从组织结构、人员管理、工作流程、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 每个环节的顺畅和高效。 3. 培训员工 在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之前,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 解制度的目的和要求,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技能。 4. 监督和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