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2013/4/16 8:14:02 来源:广州恒星发布者:广州恒星

一、常规空调技术存在的问题

从人体的热舒适度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的环境中向外排热,在16.6℃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排湿。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常规温湿度混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能源浪费。使用一套系统同时制冷和除湿,为了满足冷凝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的原因。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的低温冷源进行,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相对湿度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新风的能耗增加。

3、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表冷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致表冷器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理想场所。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人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4、传统的室内末端装置有局限性。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就要求有较大的循环通风量。例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有80W/M2显热需要排除,房间设定温度为25℃时,当送风温度为15℃时,所要求循环风量为24M3/HR/M2,这就往往造成室内很大的空气流动,使居住者产生不适的出风感。为减少这种出风感,就要通过改变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变室内气流组织,这往往要在室内布置风管,从而降低室内净高度或者加大楼层间距。很大的通风量还极容易引起空调噪声,并且很难有效消除,在冬季,为了避免出风感,即使安装了空调系统,也往往不使用热风,而是通过另一套的暖气系统(如采暖散热器)供热。这样就导致室内重复安装两套环境控制系统,分别供冬夏使用。

5、输配能耗的问题。为了完成室内环境控制的任务就需要有输配系统,带走余热、余湿、CO2、气味等。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水泵消耗了40%~70%的整个空调系统的电耗。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形式,所有的冷量全部用空气来传递,导致输配系统效率很低。相对而言,1M3水所输送的热量和3840M3空气输送的热量是相对的。

此外,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夏季空调动力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北方地区大量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夏季由于无热负荷而无法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出现高峰的夏季热电联产发电设施反而停机,或者按纯发电模式低效运行。如果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驱动空调,既省下空调能耗,又可使热电联产正常运行,增加发电能力。这样即可减缓夏季

供电压力,又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热电联产系统继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空调负荷在一天内变化显著,与热电联产提供热能并不是很好匹配,如何实现有效的蓄能,以协调二者的矛盾也是热能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空调的广泛需求、人居环境健康的需要和能源协调平衡的要求,对目前空调方式提出了挑战。新的空调应该具备的特点:减少室内送风量、高效换热末端、采用低品位能源、设置冷热蓄能系统。从如上要求出发,目前普遍认为温湿度独立控制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特点

1、空调系统承担者排除室内余热、余湿、CO2与异味的任务。研究表明:排除室内余湿与CO

2、异味所需要的新风量与变化趋势一致,即可以通过新风同时满足排除余湿、CO2与异味的要求,而排除室内余热的任务则通过其他的系统(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来实现。由于无需要承担除湿的任务,因而用较高温度的冷源即可实现排除余热的任务。

2、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采用温度与湿度两套独立的空调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从而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热湿联合处理所带来的损失。由于温度、湿度采用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难以同时满足温度、湿度参数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为:处理显热的系统与处理潜热的系统,两个系统独立调节分别控制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处理显热的系统包括:高温冷源、余热消除末端装置。采用水作为输送介质。由于除湿的任务由处理潜热的系统承担,因而显热系统的冷水温度不再是常规冷凝除湿空调系统中的7℃,而是提高到18℃左右,从而为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调节,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因而消除末端装置可以采用毛细管网换热器、辐射板、干式风机盘管等多种形式。由于供水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因而不存在结露的危险。处理潜热的系统,同时去除室内CO2、室内异味等,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此系统由新风处理机组、送风末端装置组成,采用新风作为能量输送的媒介。在处理潜热的系统中,由于不一定需要处理温度,因而湿度的处理可能有多种方法,入冷凝除湿、吸附除湿等。

4、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采用新风来承担排除室内余湿、CO2与异味的任务,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这些排湿,排有害气体的负荷仅随室内人员数量而变化,因此可采用变风量方式,根据室内空气的湿度或CO2的浓度调节风量。由于仅是为了满足新风和湿度的要求,如果人均风量40M3/HR,每人5平方米面积。则换气次数只在2~3次/HR,远小于变风量系统的风量,这部分空气可通过置换送风的方式从下侧或地面送出,也可采用个性化送风方式直接将新风送入人体活动区。

5、室内的显热则通过另外的系统来排除(或补充)。由于这时只需要排除显热,就可以用较高温度的冷源通过辐射、对流等多种方式实现。当室内设定温度为25℃时,采用屋顶或垂直表面辐射,即使平均水温为20℃,每平方米表面仍可排除显热40W/M2,已基本可满足多数类型建筑物排除围护结构和室内设备发热量的要求。由于水温一直高于室内露点温度,因此不存在结露的危险和排冷凝水的要求。

6、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实现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分别控制。尤其实现了新风量随人员数量的同步增减,从而避免了变风量系统冬季人员增加,热负荷降低,新风量也随之降低的问题。与目前的风机配管加新风方式比较,免去了凝水盘和凝水排除系统,彻底消除了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隐患,同时由于不再存在除湿表面。根除了滋生霉菌的温床,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由于室内相对湿度可一直维持在60%以下,较高的室温(26℃)就可以

达到热舒适要求。这就避免了由于相对湿度太高,只得把室温降低(甚至到20℃)以维持舒适度要求的温度。既降低了运行能耗,由减少了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热冲击对健康的危害。

三、高温冷源的制备

1、由于潜热由单独的新风处理系统承担,因此在温度控制(余热去除)系统中,不再采用7℃的冷水同时降温与除湿的要求,而是采用约18℃的冷水即可满足降温要求。此温度要求的冷水为很多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如深井水、通过土壤源换热器获取冷水等,深井回灌与土壤源换热器的冷水出水温度与使用地的年平均温度密切相关。我国很多地区可以直接利用该方式提供18℃冷水,在某些干燥地区(如新疆等)通过直接蒸发的方式或间接蒸发的方法获取18℃冷水。

2、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由于要求的压缩比很小,根据制冷逆卡诺循环可以得到,制冷机的理想COP将有大幅度提高。如果将蒸发温度从常规冷水机组的2~3℃提高到14~16℃当冷凝温度恒定为40℃时,逆卡诺循环制冷机的COP将从7.2~7.5提高到11.0~12.0。对于现有的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怎样改进其结构形式,使其在小压缩比时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则是对制冷机制造者提出的新课题。

四、结论

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或全空气方式相比,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特点可总结如下:

1、适应室内热湿比的变化。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满足建筑物热湿比随时间与使用情况的变化,全面控制室内环境。并根据室内人员数量调节新风量,因此可获得更好的室内环境控制效果和空气质量。

2、末端方式不同。可采用辐射式末端或者干式风机盘管吸收或提高显热,采用置换通风等方式送干燥的新风去除显热,冬夏共用同样的末端装置。处理显热的系统只需要18℃的冷水,这可通过多种低成本的和节能的方式提供,降低运行费用。

3、可以利用低品位能源,即使采用配套空调机组系统能效也会大大提高。这个特点有利于能源的广泛选择利用,特别有利于利用低品位的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能、热电厂余热回收等,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

4、舒适度大大提高。没有强风感,没有噪声、不传播细菌,是一种健康绿色的空调方式。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但造价较高。不仅仅用在舒适性空调方面,同样可以用在洁净工程上。随着社会对运行成本的要求不断提升,这种项目会越来越多。希望大家多去了解这方面的资讯,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案例中,让这种技术成为我们赢得客户的“秘密武器”。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2013/4/16 8:14:02 来源:广州恒星发布者:广州恒星 一、常规空调技术存在的问题 从人体的热舒适度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的环境中向外排热,在16.6℃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排湿。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常规温湿度混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能源浪费。使用一套系统同时制冷和除湿,为了满足冷凝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的原因。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的低温冷源进行,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相对湿度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新风的能耗增加。 3、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表冷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致表冷器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理想场所。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人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4、传统的室内末端装置有局限性。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就要求有较大的循环通风量。例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有80W/M2显热需要排除,房间设定温度为25℃时,当送风温度为15℃时,所要求循环风量为24M3/HR/M2,这就往往造成室内很大的空气流动,使居住者产生不适的出风感。为减少这种出风感,就要通过改变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变室内气流组织,这往往要在室内布置风管,从而降低室内净高度或者加大楼层间距。很大的通风量还极容易引起空调噪声,并且很难有效消除,在冬季,为了避免出风感,即使安装了空调系统,也往往不使用热风,而是通过另一套的暖气系统(如采暖散热器)供热。这样就导致室内重复安装两套环境控制系统,分别供冬夏使用。 5、输配能耗的问题。为了完成室内环境控制的任务就需要有输配系统,带走余热、余湿、CO2、气味等。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水泵消耗了40%~70%的整个空调系统的电耗。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形式,所有的冷量全部用空气来传递,导致输配系统效率很低。相对而言,1M3水所输送的热量和3840M3空气输送的热量是相对的。 此外,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夏季空调动力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北方地区大量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夏季由于无热负荷而无法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出现高峰的夏季热电联产发电设施反而停机,或者按纯发电模式低效运行。如果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驱动空调,既省下空调能耗,又可使热电联产正常运行,增加发电能力。这样即可减缓夏季

温湿度控制控制说明

组合式空调机组温湿度控制方案说明 一、设计概述 本控制系统便于提高HVAC设备的性能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该系统控制器独立运行,保证自动控制过程的安全、可靠性;PID 控制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控制精度和调节特性,特别适合于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系统提供了消防信号联锁及报警、压差报警,风机启动连锁等多重保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本系统使用和操作极为简便,控制灵活方便。用户可通过直观的显示监测和控制空调设备,方便的修改温湿度控制设定值,实时监测运行数据。 二、监视及控制内容 1.空调箱温湿度控制原理: 1)温湿度控制 DDC控制器采样回风温T和回风湿度H在DDC内部与设定点比较,其差值△T和△H经比例积分PI控制模块计算后输出调节值至调节压缩机、电加热、加湿器输出,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稳定。当回风温度高于设定点温度,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压缩机启动,降低室内温度。当回风温度低于设定点温度,控制器输出信号给电加热,使其逐级打开,使室内温度升高。当湿度高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压缩机,使其打开,降低温度除湿。 当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加湿器,让其打开,增大加湿量,保持室内湿度稳定。 2)故障报警 空调机有任何不正常状态, 系统均视为故障讯号, 并立即报警, 报警包括:温度超限报警、湿度超限报警、风机状态异常报警、滤网阻塞报警等。 3)联锁控制 压缩机、电加热、加湿器与风机连锁控制:在冬季和夏季运行模式下,风机启动后,压缩机、电加热、加湿器即根据需要动作,然后根据回风温度、湿度要

求打开或者关闭,在正常关机情况下,自控系统在接到关机信号后,关闭电加热、加湿器、压缩机。 机组启停连锁控制: 空调自控系统在得到风机运行状态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回风温湿度要求开启电加热、压缩机、电加湿等。 一旦空调系统故障报警,空调自控系统自动关闭电加热、电加湿、压缩机,关闭风机,当压缩机有任何故障,也将关闭压缩机,并显示报警原因,停止其工作。 4)控制参数显示和设定: 空调机各状态参数在就地DDC控制器上显示出来, 参数包括: 回风温 度、湿度,面板温度设定输入(也即面板输出到控制器的温度设定信号)、面板湿度设定输入(也即面板输出到控制器的湿度设定信号)。 另也可对所有DDC控制器的DO和AO点进行超驰控制, 实现对所有不同设备的手动控制。

BWY(WTYK)-802、803温度控制器说明书中文

感谢您使用本厂产品 使用前请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概况 (1) 二、工作原理 (5) 三、主要技术指标 (5) 四、安装及使用 (5) 五、注意事项 (10) 六、附录Pt100工业铂电阻分度值表 (11)

一、概况 1、温度控制器根据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制订的JB/T6302《变压器用压力式温度计》标准的命名 如下: 2 2、温度控制器根据JB/T9236《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型号编制原则》的要求产品命名如下: 2

BWY(WTYK)系列温度控制器的成套性和适用性

图一 系列温度控制器外形及安装尺寸B W Y (W T Y K )

二、工作原理 变压器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主要由弹性元件、毛细管、温包和微动开关组成。当温包受热时,温包内感温介质受热膨胀所产生的体积增量,通过毛细管传递到弹性元件上,使弹性元件产生一个位移,这个位移经机构放大后指示出被测温度并带动微动开关工作,从而控制冷却系统的投入或退出。 BWY(WTYK)-802A、803A温控器采用复合传感器技术,即仪表温包推动弹性元件的同时,能同步输出Pt100热电阻信号,此信号可远传到数百米以外的控制室,通过XMT数显温控仪同步显示并控制变压器油温。也可通过数显仪表,将Pt100铂电阻信号转换成与计算机联网的直流标准信号(0~5)V、(1~5)V或(4~20)mA输出。 三、主要技术指标 (一)BWY(WTYK)-802、803型 1、正常工作条件:(-40~+55)℃ 2、测量范围:(-20~+80)℃ (0~+100)℃ (0~+120)℃ (0~+150)℃ 3、指示精确度: 1.5级 4、控制性能:①设定范围:全量程可调 ②设定精确度:±3℃ ③开关差: 6±2℃ ④额定功率: AC 250V/3A ⑤标准设定值:802:K1=55℃; K2=80℃ 803:K1=55℃; K2=65℃ K3=80℃ 5、仪表安装尺寸:详见外形及安装尺寸图 (二)BWY(WTYK)-802A、803A型 1~5条同上。 6、输出Pt100铂电阻信号(附分度值) (三)XMT-288F数显温控仪,另附说明书。 (四)XMT-288FC数显温控仪,另附说明书。 四、安装及使用 (一)BWY(WTYK)-802、803型温控器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特点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特点分析 摘要:夏季,空调系统将担任除去室内的余热和余湿的任务,除此之外,还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目前的空调系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温湿度控制不独立,湿度控制不合理、夏季湿表面污染等等。本文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原理以及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相关设备组成,比较分析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的优缺点,最后对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原理;前景 abstract: the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ll remove indoor waste heat and wet. besides, it also improves indoor air quality function. the curre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lso has very many problem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is not independent, humidity control is not reasonable, summer wet surface pollu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dependent control principle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dependent control related equipment composition, comparing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the general independence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finally to independent contro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velopment prospect. keywords: independent contro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rinciple; prospects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人民生活的水平也迅速提高,这就急切需要增加或者改造建筑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导致了建筑能耗的增加。有资料显示[1],全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多。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建筑能耗,例如,空调系统、空调环境、人员及其它设备等。空调系统能耗非常大,以集中空调系统来说,它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多[2,3],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因此,必须要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这也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以及构建资源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在空调应用方面进行的新的尝试,是其新形式之

空调温湿度控制原理

目录 带信号选择器的室内温、湿度控制 (2) 根据送风温度及露点温度实现送风温、湿度控制 (3) 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的新风温度控制 (3) 按新风温度选择风阀开度的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 (3) 温、湿度串级调节并执行机构的分程控制 (4) 送、回风湿度串级调节和湿度的选择控制 (4) 按新、回风焓值比较控制新风量 (5) 空调系统中的防火安全控制 (7)

带信号选择器的室内温、湿度控制 带信号选择器的室内温、湿度控制原理如下图 图 1 M M M OA TV1TV2MV MC 01 01 SS TC 01 01 TC MI 01 01 TMT RA SA 冷水热水 蒸汽 温度调节:利用室内温、湿度变送器TMT01检测室内的温度,并经温度调节器TC01控制冷水电动三通调节阀(分流三通)TV1和热水电动分流三通调节阀TV2以满足室内温度调节的需要。进入冬天运行时,将TC01温度调节器上的“冬-夏”季转换开关置于“冬”季档,如果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TC01温度调节器将控制热水电动调节阀改变分流比例,减少进入空气加热器的热水量,降低室内的温度;反之,则增大分流三通调节阀直流通路的热水量,提高室内温度。夏季运行时,则须将TC01温度调节器上的冬-夏季转换开关切换至“夏”档,此时如果室内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信号经TC01温度调节器和SS01信号选择器后,控制冷水阀TV1使之开大分流三通的直流通路;反之则关小TV1的直流通路。 湿度调节:利用室内温、温度传感变送器TMT01检测空调房间内的湿度信号,并通过调节器MC01控制电动双通调节阀MV或冷水分流三通TV1,以控制空调房间内的相对湿度。冬季运行时,将湿度调节器MC01上的“冬-夏”季转换开关转换为“冬”档,此时房间内湿度低于室内湿度设定值时,调节器则发出指令,驱动电动加湿调节阀开启(或开大),加大进入送风气流中的水蒸汽量以提高室内的相对温度;反之,则关小加湿电动调节阀,减少进入送风气流中的水蒸汽量,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如果加湿电动阀MV外于全闭状态,室内的相对湿度仍高于室内温度设定时,温度调节器的控制信号将通过信号选择器SS01与TC01控制信号相比较,当除湿信号电压高于湿度控制信号的电压时,则将由湿度调节器MC01控制冷水电动三通调节阀,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以达到房间内湿度控制的目的。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作业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特点分析 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原理及相关设备组成 1.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原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指在一个空调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蒸发温度的冷源,用高温冷冻水取代传统空调系统中大部分由低温冷冻水承担的热湿负荷,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制冷效率,进而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中,高温冷源作为主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显热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上;低温冷源作为辅助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湿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下。 1.2相关设备组成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由4个核心组成部件组成,分别为高温冷水机组、新风处理机组、去除显热的室内末端装置、去除潜热的室内送风末端装置。

除湿系统主要由再生器、储液罐、新风机、输配系统和管路组成。除湿系统中,主要采用分散除湿和集中再生的方式,再生浓缩后的浓溶液被输送到新风机中。储液罐具有存储溶液的作用和蓄存高能力的能量,可以缓解再生器对持续热源的需求,可以降低整个除湿系统的容量。 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热湿耦合)的比较分析 2.1可以避免过多的能源消耗 从处理空气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满足送风温差,一次回风系统需对空气进行再热,然后送入室内。这样的话,这部分加热的量需要用冷量来补偿。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就避免了送风再热,就节省了能耗。传统的空调系统中,显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比例为50%~70%,潜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3比例为0%~50%。原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来承担,却与除湿共用7℃冷冻水,造成了利用能源品位上的浪

费,这种现象在湿热的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经过处理的空气,湿度可以满足要求,但会引起温度过低的情况发生,需要对空气再热处理,进而造成了能耗的进一步增加。 2.2温湿度参数很容易实现 传统的空调系统不能对相对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夏季,传统的空调系统用同一设备对空气热湿处理,当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能力来维持室内温度不变,这时,室内的相对湿度是变化的,因此,湿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种

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方案

天成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储存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建设服务方案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北京龙鼎金陆简介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坐落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称亦庄开发区,是国家计量院高级工程师及地方传感器协会副会长联合成立的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公司从成立伊始一直脚踏实地的努力为国人创造“质好而不贵”的国货精品,打造以自主创新为龙鼎企业特色的产业价值链,塑造龙鼎金陆LD的这一民族品牌,并一定坚信会成为振兴民族传感器事业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面旗帜来迎接国际化的挑战。 近年来,公司又荟萃了环材料学、力学等多种学科的精良人材,不但吸取了日本株式会社共和电业、美国KULITE公司的箔式传感器、扩散硅传感器的制造技术,而且凭借雄厚的技术、科技开发力量及精湛的生产工艺水平,研制、开发、制造上百种称重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智能仪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制造、内燃机、电机、冶金、化工、食品、医疗、航空航天、各大科研所、院校、交通、能源、机械制造、建材等领域。 公司全体员工以热情周到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深得用户的好评和信赖。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的光临与指导,同时也希望各界人士对我司做深入的监督,以便我们随时的纠正我们的不足,力争向您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以良好的信誉、周到的服务、可靠的质量铸造国货精品是我们一贯的宗旨 以创新技术、优化管理和齐心协力提升品质来嬴取客户信赖是我们的根本 二、我们的优势 北京龙鼎金陆作为一家药品储运温湿度监测系统研发、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各类涉药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服务专业专注 公司深入研究药品产业政策及行业管理特点,专注服务于药品监管部门与药品相关企业。 公司建立了具备行业资格准入要求的人员队伍,温湿度监管平台及温湿度监测系统(企业端)的研发、销售、安装、服务均由具备执业药师资格的公司在职员工全程参与。

温湿度控制控制说明

组合式空调机组温湿度控制方案说明 、设计概述 本控制系统便于提高HVAC设备的性能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该系统控制 器独立运行,保证自动控制过程的安全、可靠性;PID控制方式提供了良好的 控制精度和调节特性,特别适合于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系统提供了消防信号联锁及报警、压差报警,风机启动连锁等多重保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系统使用和操作极为简便,控制灵活方便。用户可通过直观的显示监测和控 制空调设备,方便的修改温湿度控制设定值,实时监测运行数据。 二、监视及控制内容 1 ?空调箱温湿度控制原理: 1)温湿度控制 DDC控制器采样回风温T和回风湿度H在DDC内部与设定点比较,其差值 △ T和厶H经比例积分PI控制模块计算后输出调节值至调节压缩机、电加 热、加湿器输出,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稳定。当回风温度高于设定点温度,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压缩机启动,降低室内温度。当回风温度低于设定点温度,控制器输出信号给电加热,使其逐级打开,使室内温度升高。当湿度高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压缩机,使其打开,降低温度除湿。 当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加湿器,让其打开,增大加湿量,保持室内湿度稳定。 2)故障报警 空调机有任何不正常状态,系统均视为故障讯号,并立即报警,报警包括:温度超限报警、湿度超限报警、风机状态异常报警、滤网阻塞报警等。 3)联锁控制 压缩机、电加热、加湿器与风机连锁控制:在冬季和夏季运行模式下,风机 启动后,压缩机、电加热、加湿器即根据需要动作,然后根据回风温度、湿度要求

打开或者关闭,在正常关机情况下,自控系统在接到关机信号后,关闭电加热、加湿器、压缩机。 机组启停连锁控制: 空调自控系统在得到风机运行状态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回风温湿度要求开启电加热、压缩机、电加湿等。 一旦空调系统故障报警,空调自控系统自动关闭电加热、电加湿、压缩机,关闭风机,当压缩机有任何故障,也将关闭压缩机,并显示报警原因,停止其工作。 4)控制参数显示和设定: 空调机各状态参数在就地DDC控制器上显示出来,参数包括:回风温 度、湿度,面板温度设定输入(也即面板输出到控制器的温度设定信号)、 面板湿度设定输入(也即面板输出到控制器的湿度设定信号)。 另也可对所有DDC控制器的DO和A0点进行超驰控制,实现对所有不同设备的手动控制。

温湿度的自动控制系统

引言 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所以在沙漠种植植物,防沙固土便显得很重要。但是,沙漠植物的存活率一直很低,在沙漠种植植物,如果存活不了,那么既不能改善环境,又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沙漠植物存活的环境由多个因子组成,如温度、光照、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等。时下,我国沙漠环境控制目前仍靠人工经验来管理,严重影响了沙漠植物生产的效益,阻碍了环境的发展进度,因此,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合理地控制影响植物的环境因子,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环境控制,以便给植物生长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条件,既做到防沙固土,同时又改善了环境,这对沙漠环境施行自动检测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沙漠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主要是温湿度的控制,其目的是提高控制及作业精度。温湿度控制仪的发展相当迅速,近几十年内,由于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和集成电路和高集成电路的产生,控制仪走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温湿度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医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温湿度控制仪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案: 方案:采用集温湿度传感器于一体的 SHT11 芯片为主要芯片的控制仪。由于传统的模拟式湿度传感器(方案一)一般不仅要设计信号调理电路,还要经过复杂的校准和标定过程,其测量精度难以保证。而SHT11是瑞士Sensiri-on公司生产的具有二线串行接口的单片全校准数字式新型相对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可用来测量相对湿度、温度和露点等参数,具有数字式输出、免调试、免标定免外围电路及全互换的特点。该传感器将CMOS芯片技术与传感器技术融合,为开发高集成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温湿度测控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

目录 1. 整体设计 (1) 1.1 设计要求及框图 (1) 1.2 元器件的选择 (2) 1.2.1 单片机的选择 (2) 1.2.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 1.2.3 显示模块的选择 (2) 1.2.4 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 (2)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4) 2.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4) 2.2 温湿度传感器SHT11 (4) 2.3 LCD 显示--LCD1604 (5) 2.3.1 LCD1604的连接电路 (5) 2.3.2 LCD1604的连接电路 (5) 2.4 报警电路的设计 (6) 2.5 控制电路的设计 (7) 3. 软件系统设计 (8) 3.1 软件设计的整体思想 (8) 3.2 程序流程图设计 (8) 4. 调试 (10) 4.1 软件调试 (10) 4.2 硬件调试 (10) 4.3 液晶模块调试 (11) 4.4 报警电路调试 (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6) 附录A:系统电路图 (16)

TNFB-1温湿度控制器使用说明 (PDF)

TNFB-1智能安全工具柜温湿度控制器使用说明 本控制器采用最新微电脑芯片,经公司科研人员精心开发研制而成,所有数据采集及功能输出均由内部程序自动完成,因此最大程度简化了外围电路,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显示部分采用大屏幕蓝色背光液晶屏,内容显示醒目整体配合更显高档美观。 功能说明: 本温湿度控制器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工具柜、高压配电柜、其主要功能是可根据用户对环境温湿度的不同要求,对本温湿度控制器进行预先设置后,控制器根据所设定的数据与实际环境数据相比较,通过外部的加温、降温、加湿、除湿设备对所处环境进行控制,以达到所需的环境温湿度要求,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温度下限:当环境温度低于下限值时,控制器加温输出启动,控制加温设备进行加温,环境温度高于温度下限值1℃时,控制器加温输出停止加温工作结束。 温度上限:当环境温度高于上限值时,控制器降温输出启动,控制降温设备进行降温,环境温度低于温度上限值1℃时,控制器降温输出停止降温工作结束。 湿度下限:当环境湿度低于下限值时,控制器加湿输出启动,控制加湿设备进行加湿,环境湿度高于湿度下限值4个湿度数值时,控制器加湿输出停止加湿工作结束。 湿度上限:当环境湿度高于上限值时,控制器除湿输出启动,控制除湿设备进行除湿,环境湿度低于湿度上限值4个湿度数值时,控制器除湿输出停止除湿工作结束。 按键使用说明: “P”键为调整选择键,在正常显示状态下点按“P”键,此时液晶屏温度设置上限字符开始闪动,此时配合面板上的+键或-键,即可对该项数值进行修改。此项修改完成后再次点按“P”键,依次对温度下限、湿度上限、湿度下限进行设定完毕后,点按“P”键退出设置状态,设置完成后所设数据自动存储,控制器会根据所设定数据工作,并且不受中间关机或断电影响。 “+”键,在设置状态时,每点按一下调整数据会递增1,当长按时几秒钟后所设数据会以1为单位连续递增。 “-”键,在设置状态时,每点按一下调整数据会递减1,当长按时几秒钟后所设数据会以1为单位连续递减。 “M”键为强制加温除湿键,在正常工作中当按动此键后,控制器将启动强制加温除湿功能,加温烘干及除湿机机连续工作运转,直至环境温度达到40℃,或连续强制烘干工作3小时后此次强制烘干除湿工作结束,控制器工作状态自动转为正常除湿状态。如果在强制烘干除湿状态工作时,想退出此状态只需再点按一次“M”键即可。 日期时间调整: 当需要调整日期和时间时,按住“P”键不放几秒钟后蜂鸣器一声鸣叫,日期年的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作业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 统作业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特点分析 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原理及相关设备组成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原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指在一个空调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蒸发温度的冷源,用高温冷冻水取代传统空调系统中大部分由低温冷冻水承担的热湿负荷,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制冷效率,进而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中,高温冷源作为主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显热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上;低温冷源作为辅助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湿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下。 相关设备组成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由4个核心组成部件组成,分别为高温冷水机组、新风处理机组、去除显热的室内末端装置、去除潜热的室内送风末端装置。

除湿系统主要由再生器、储液罐、新风机、输配系统和管路组成。除湿系统中,主要采用分散除湿和集中再生的方式,再生浓缩后的浓溶液被输送到新风机中。储液罐具有存储溶液的作用和蓄存高能力的能量,可以缓解再生器对持续热源的需求,可以降低整个除湿系统的容量。 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热湿耦合)的比较分析 可以避免过多的能源消耗 从处理空气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满足送风温差,一次回风系统需对空气进行再热,然后送入室内。这样的话,这部分加热的量需要用冷量来补偿。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就避免了送风再热,就节省了能耗。传统的空调系统中,显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比例为50%~70%,潜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3比例为0%~50%。原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来承担,却与除湿共用7℃冷冻水,造成了利用能源

温湿度的自动控制系统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2011级自动化专业学年论文 引言 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所以在沙漠种植植物,防沙固土便显得很重要。但是,沙漠植物的存活率一直很低,在沙漠种植植物,如果存活不了,那么既不能改善环境,又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沙漠植物存活的环境由多个因子组成,如温度、光照、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等。时下,我国沙漠环境控制目前仍靠人工经验来管理,严重影响了沙漠植物生产的效益,阻碍了环境的发展进度,因此,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合理地控制影响植物的环境因子,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环境控制,以便给植物生长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条件,既做到防沙固土,同时又改善了环境,这对沙漠环境施行自动检测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沙漠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主要是温湿度的控制,其目的是提高控制及作业精度。温湿度控制仪的发展相当迅速,近几十年内,由于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和集成电路和高集成电路的产生,控制仪走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温湿度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医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温湿度控制仪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案: 方案:采用集温湿度传感器于一体的 SHT11 芯片为主要芯片的控制仪。由于传统的模拟式湿度传感器(方案一)一般不仅要设计信号调理电路,还要经过复杂的校准和标定过程,其测量精度难以保证。而SHT11是瑞士Sensiri-on公司生产的具有二线串行接口的单片全校准数字式新型相对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可用来测量相对湿度、温度和露点等参数,具有数字式输出、免调试、免标定免外围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2011级自动化专业学年论文 电路及全互换的特点。该传感器将CMOS芯片技术与传感器技术融合,为开发高集成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温湿度测控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高温冷源 1 引言 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º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ºc。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ºc 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ºc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º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º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º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ºc的原因。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º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增加。 (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冷表面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致冷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最好场所。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空调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入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室内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最好场所。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5)输配能耗的问题。为了完成室内环境控制的任务就需要有输配系统,带走余热、余湿、co2、气味等。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水泵消耗了40~70%的整个空调系统的电耗。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形式。所有的冷量全部用空气来传送,导致输配效率很低。 此外,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夏季空调动力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北方地区大量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夏季由于无热负荷而无法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出现高峰的夏季热电联产发电设施反而停机,或者按纯发电模式低效运行。如果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驱动空调,既省下空调电耗,又可使热电联产电厂正常运行,增加发电能力。这样即可减缓夏季供电压力,又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热电联产系统继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空调负荷在一天内变化显著,与热电联产电厂提供热能并不是很好匹配,如何实现有效的蓄能,以协调二者的矛盾也是热能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空调的广泛需求、人居环境健康的需要和能源系统平衡的要求,对目前空调方式提出了挑战。新的空调应该具备的特点为: 加大室外新风量,能够通过有效的热回收方式,有效的降低由于新风量增加带来的能耗增大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江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高温冷源 1引言 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o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oC。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oC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oC 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o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o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o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oC的原因。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o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增加。 (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冷表面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致冷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最好场所。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空调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入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室内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最好场所。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4)室内末端装置的问题。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就要求有较大的循环通风量。例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有80W/m2显热需要排除,房间设定温度为25oC,当送风温度为15oC时,所要求循环风量为24m3/hr/m2,这就往往造成室内很大的空气流动,使居住者产生不适的吹风感。为减少这种吹风感,就要通过改进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善室内气流组织。这往往要在室内布置风道,从而降低室内净高或加大楼层间距。很大的通风量还极容易引起空气噪声,并且很难有效消除。在冬季,为了避免吹风感,即使安装了空调系统,也往往不使用热风,而通过另外的暖气系统通过采暖散热器供热。这样就导致室内重复安装两套环境控制系统,分别供冬夏使

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XMT-3000 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此产品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以便正确使用,并妥善保存,以便随时参考。 操作注意 为防止触电或仪表失效,所有接线工作完成后方能接通电源,严禁触及仪表内部和改动仪表。 断电后方可清洗仪表,清除显示器上污渍请用软布或棉纸。显示器易被划伤,禁止用硬物擦拭或触及。 禁止用螺丝刀或书写笔等硬物体操作面板按键,否则会损坏或划伤按键。 1.产品确认 本产品适用于注塑、挤出、吹瓶、食品、包装、印刷、恒温干澡、金属热处理等设备的温度控制。本产品的PID参数可以自动整定,是一种智能化的仪表,使用十分方便,是指针式电子调节器、模拟式数显温控仪的最佳更新换代产品。本产品符合Q/SQG01-1999智能型数字显示调节仪标准的要求。 请参照下列代码表确认送达产品是否和您选定的型号完全一致。 XMT□-□□□□□□□—□□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①面板尺寸(mm)④报警输出1 ⑥输出类型⑧量程下限 D:96×96 0:无报警空:继电器(最大3A) ⑨量程上限 E:72×72 1:上限偏差报警 V:逻辑电平输出用于SSR ⑩附加控制 F:96×48(竖式) 2:下限偏差报警 I1:0~10mA连续电流空:无ON/OFF控制 F(H):48×96(横式) 3:上下限偏差报警(带保持) I2:4~20mA连续电流 ON/OFF:有ON/OFF控制G:48×48 4:上限绝对值报警⑦输入类型 ②显示方式 5:下限绝对值报警 K(0-700) J(0-550) 3:双排显示(经济型) ⑤报警输出2(48×48无) E(0-400) PT100(0-500) ③控制类型 0:无报警 PT100(0.0-99.9) 4:位式PID动作(加热) 1:上限偏差报警 CU50(0.0-99.9) 9:连续PID动作(加热) 2.安装 2.1 注意事项(5)推紧安装支架,使仪表与盘面结合牢固,收紧螺钉。(1)仪表安装于以下环境 (2)大气压力:86~106kPa。2.3 尺寸 环境温度:0~50℃。 相对湿度:45~85%RH。 (3)安装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H h 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可能引起的结露。 腐蚀性、易燃气体。 直接震动或冲击主体结构。 B l 水、油、化学品、烟雾或蒸汽污染。 b b’ 过多的灰尘、盐份或金属粉末。 空调直吹。阳光的直射。 热辐射积聚之处。 h’ 2.2 安装过程(1)按照盘面开孔尺寸在盘面上打出用来安装单位:mm 仪表的矩形方孔。型号 H×B h×b×1 h’×b’ (2)多个仪表安装时,左右两孔间的距离应大 XMTD 96×96 92×92×70 (92+1)×(92+1) 于25mm;上下两孔间的距离应大于30mm。 XMTE 72×72 68×68×70 (68+1)×(68+1) (3)将仪表嵌入盘面开孔内。 XMTF 96×48 92×44×70 (92+1)×(44+1) (4)在仪表安装槽内插入安装支架 XMTF(H) 48×96 44×92×70 (44+1)×(92+1) XMTG 48×48 44×44×70 (44+1)×(44+1) 3.接线 3.1接线注意 (1)热电偶输入,应使用对应的补偿导线。 (2)热电阻输入,应使用3根低电阻且长度、规格一致的导线。 (3)输入信号线应远离仪表电源线,动力电源线和负荷线,以避免引入电磁干扰。 3.2接线端子 4.面板布置 ①测量值(PV)显示器(红) ?显示测量值。 ?根据仪表状态显示各类提示符。 ②给定值(SV)显示器(绿) ?显示给定值。 ?根据仪表状态显示各类参数。 ③指示灯 ?控制输出灯(OUT)(绿)工作输出时亮。 ?自整定指示灯(AT)(黄) 工作输出时闪烁。 ?报警输出灯1(ALM1)(红)工作输出时亮。 ?报警输出灯2(ALM2)(红)工作输出时亮。 ④SET功能键 ?参数的调出、参数的修改确认。 ⑤移位键 ?根据需要选择参数位,控制输出的ON/OFF。 ⑥▲、▼数字调整键 ?用于调整数字,启动/退出自整定。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技术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技术 一、技术名称: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技术 二、适用范围: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等的采暖供冷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目前,我国约95%的建筑工程采用传统空调采暖供冷,热湿进行分别处理,系统的性能系数仅为3。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由温度调节系统和湿度调节系统组成。温度调节系统是由干式风机盘管、辐射板等干式末端组成;湿度调节系统是由溶液除湿机组或其他类型新风机组组成。系统将处理后的新风送入房间控制湿度,而高温冷源产生16~18℃冷水被送入干式末端,带走房间显热,控制房间温度。 2.关键技术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中温度控制系统的干式末端——毛细管辐射产品、湿度控制系统的溶液除湿技术、室内温度、湿度控制与调节技术、防结露技术。 3.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1、图2。 新风处理机组 新风 置换通风口 个性化送风口 ……控制室内湿度与CO 2浓度 夏季:高温冷源水 辐射板(墙) 干式风机盘管 …… 控制室内温度 冬季:低温热源 湿度控制系统 温度控 制系统 空调设备 末端装置 室内环境控制 图1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技术原理图

下换热器 地 下 换 热 器 辐射末端 回风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的工艺流程送风 排风 新风 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 换热器 地下换热器地 下 换 热 器 地 下 换 热 器 冷凝器 高温冷水机组 蒸发器 额 接冷却塔或 地下换热器 图2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技术工艺流程图 五、主要技术指标: 1)传统空调供冷温度7℃,供热60℃,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供冷温度为16℃以上,供暖温度低于35 ℃; 2)夏季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冷源供冷,冬季可利用废热供热; 3)主机COP由常规的5.5提高到8~11.5,整个系统节能40%以上; 4)溶液除湿新风机组COP达5.5以上。 六、技术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在中国东南潮湿地区和西北干燥地区均有实施和应用,运行效果良好,具有节能性与舒适性。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XX国际公寓、XX花园、XX中国总部大楼、天XX庭院别墅等 1)建设规模:3.55万m2新建住宅楼配套。主要技改内容:室内空调系统,主要设备为地源热泵机组、溶液除湿机组和毛细管。节能技改投资额350万元,建设期1.3年。年节能320tce,年节约运行费用100万元,投资回收期3.5年。 2)建设规模:2.5万m2老厂房改造。主要技改内容:室内空调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溶液除湿系统、干式风盘和辐射供冷系统。节能技改投资额330万元,建设期1年。年可节电240万kWh,折合900tce,年节约运行费150万元,投资回收期2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的节能潜力很大,目前已有约300万m2的建筑采用该系统。预计到2015年,该技术在行业推广比例可达5%,需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形成年节能能力175万t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