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高教版)拓展模块教学设计排列与组合(三)

中职数学(高教版)拓展模块教学设计排列与组合(三)
中职数学(高教版)拓展模块教学设计排列与组合(三)

【课题】3.1排列与组合(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

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

【教学设计】

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以下3点:(1)元素是否允许重复.元素不允许重复的是排列与组合问题;元素允许重复的是直接应用计数原理的问题.(2)元素是否有序.有序是排列问题,无序是组合问题.(3)是否需要分类或分步骤来进行研究.例7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训练题.要注意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例8是产品检验的抽样计算问题,是组合应用的典型问题.在题目的说明中,介绍了对立事件.例9是照相排队问题,是排列应用的典型问题.要注意“先考虑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考虑一般元素或位置”这种分步骤研究方法的使用.例10是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问题.“先取出元素,然后再安排”是这类问题的典型方法.例11元素可以重复,不是排列与组合问题,直接应用分步计数原理计算.【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后记】

高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2.2双曲线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及其对应的焦点、准线. 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进一步理解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坐标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双曲线的定义及焦点及双曲线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 在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新知探究 探究点一双曲线的定义 【问题导思】

1.取一条拉链,拉开它的一部分,在拉开的两边上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1,F2处,把笔尖放于点M,拉开闭拢拉链,笔尖经过的点可画出一条曲线,思考曲线满足什么条件? 【提示】如图,曲线上的点满足条件:|MF1|-|MF2|=常数;如果改变一下位置,使|MF2|-|MF1|=常数,可得到另一条曲线. 2.双曲线定义中强调平面内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常数,若没有绝对值,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提示】双曲线的一支. 3.双曲线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制常数2a<|F1F2|? 【提示】只有当2a<|F1F2|时,动点的轨迹才是双曲线;若2a=|F1F2|,轨迹是两条射线;若2a>|F1F2|,满足条件的点不存在. 4 . 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下列条件,试判断下列各条件下点P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提示】(1)∵表示点P(x,y)到两定点F1(- 5,0)、F2(5,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F1F2|=10,∴||PF1|-|PF2||= 6<|F1F2|,故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 (2)∵ 表示点P(x,y)到两定点F1(-4,0)、F2(4,0)的距离之差,|F1F2|=8,∴ |PF1|-|PF2|=6<|F1F2|,故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右支.

高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2.3抛物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二)能力训练点 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对比、概括、转化等方面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引入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 1.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2.难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活动设计 提问、回顾、实验、讲解、板演、归纳表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我们已学习了圆、椭圆、双曲线三种圆锥曲线.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种圆锥曲线——抛物线,以及它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课题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首先,利用篮球和排球的运动轨迹给出抛物线的实际意义,再利用太阳灶和抛物线型的桥说明抛物线的实际用途。 (二)抛物线的定义 1.简单实验(利用多媒体演示) 如图2-29,把一根直尺固定在画图板内直线l的位置上,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的边缘;把一条绳子的一端固定于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上的点A,截取绳子的长等于A到直线l的距离AC,并且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

一点F;用一支铅笔扣着绳子,紧靠着三角板的这条直角边把绳子绷紧,然后使三角板紧靠着直尺左右滑动,这样铅笔就描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抛物线.反复演示后,请同学们来归纳抛物线的定义,教师总结. 2.定义 这样,可以把抛物线的定义概括成: 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设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为p(p为已知数且大于0).下面,我们来求抛物线的方程.怎样选择直角坐标系,才能使所得的方程取较简单的形式呢? 让学生议论一下,教师巡视,启发辅导,最后分析小结建立坐标系的方案。 最优方案: 取过焦点F且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x轴,x轴与l交于K,以线段KF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2). 抛物线上的点M(x,y)到l的距离为d,抛物线是集合p={M||MF|=d}. 化简后得:y2=2px(p>0). 方程中的系数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一次项系数是焦点到准线距离的2倍. 由于焦点和准线在坐标系下的不同分布情况,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情形(列表如下): 分析四种情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经过为原点; (2)对称轴为坐标轴; (3)原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原点到准线的距离,其值为p/2. 不同点 (1)一次项变量为x(y),则对称轴为x(y)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