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芽油的脂肪酸分析

玉米胚芽油的脂肪酸分析
玉米胚芽油的脂肪酸分析

玉米胚芽油的亚临界萃取工艺

玉米油亦称玉米胚芽油,是由玉米胚提取的油。玉米胚是玉米淀粉、酒精及玉米粉生产过程的副产品。玉米胚约占玉米籽粒重的10%,玉米胚含油率为35%-47%。利用预榨浸出工艺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毛油经合理的精炼工艺可以得到品质优良的符合《玉米油》国家标准的食用玉米油。2012年我国玉米油产量达165万吨。

玉米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

玉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在世界上被誉为“黄金食品”。而玉米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多集中在玉米胚中,因此玉米胚芽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脂。玉米胚芽油的营养特性为:①富含亚油酸,玉米油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大部分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亚油酸,具有调脂降脂、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以及增强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的作用;②玉米胚芽油富含维生素E和生育三烯酚,玉米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高达0.26%-0.47%,精炼后的成品油中仍可达0.1%左右,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对于人体抗氧化和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③玉米胚芽油富含植物甾醇,玉米毛油中甾醇含量高达1.3%-2.3%,合理精炼后的成品玉米油中植物甾醇含量仍可达1%左右,植物甾醇有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④玉米油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辅酶、胡萝卜素等其他功能性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此外,玉米胚芽油的色泽淡黄、气味清香,具有很好的天然抗氧化性和稳定性,作为烹炒和煎炸用油既能保持蔬菜和食品的色泽、香味,又不损失营养价值,深度煎炸时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比其他油有更长的保质期。

解析专家:刘玉兰,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油脂系主任,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

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制

脂肪酸值的测定

脂肪酸值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脂肪酸溶于有机溶剂,通常利用无水乙醇来萃取样品中的脂肪酸,然后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从而求得脂肪酸值。 二、仪器和试剂 1.试剂 0.01mol/L KOH或(NaOH)乙醇 -(95%)溶液;先配置约0.5 mol/L KOH,标定,然后用移液管移取10ml,用95%乙醇稀释至500ml. 无水乙醇 95%乙醇 1g/100ml酚酞乙醇溶液:1.0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 2.仪器 具口磨口塞锥形瓶 150ml 、25ml比色管、10ml移液管、50ml移液管、微量袖滴定管、表面皿、感量0.01g天平、漏斗、电动振荡器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约80g,粉碎,95%粉碎试样通过0.45mm孔径筛。 2.浸出,取试样10g±0.01g于1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ml无水乙醇,加塞,振荡几秒后,打开塞子放气,再盖紧瓶塞置电动振荡器振荡10min,将锥形瓶倾斜静置数分钟,让试样粉粒沉降在一角。 3.过滤:小心地倾析尽可能多的上清液于铺在玻璃漏斗上的多折滤纸中,用表面皿盖在漏斗上,以减少蒸发,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25ml比色管准确收集滤液25ml。 4.滴定:将25ml滤液移入锥形瓶中,用50ml无二氧化碳蒸镏水分三次洗涤比色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锥形瓶中,加几滴酚酞批示剂,立即用0.01mol/LKOH-乙醇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0.5min内不消失为止,记下所耗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升数(V O)。 四、结果计算 脂肪酸值按公式计算 50 100 X(脂肪酸值)=(V1- V0)c×56.1×× 25 m(100-M) 式中:X----每100g干样所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mg V1----滴定试样用去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体积,ml V0----滴定25ml酚酞乙醇溶液用去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50----浸泡试样用无水乙醇的体积,ml 25----用于滴定的滤液体积,ml c-----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56.1---1ml浓度为1mol/L的碱液相当KOH的质量,mg M-----试样水分百分率,%(测定小麦粉、玉米粉脂肪酸值时按湿基计算,不必减去水分) 100----换算为100g试样质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为每100g干样所耗氢氧化钾不超过2mg,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五、注意事项 1.粉碎后的样品要尽快测定,否则脂肪酸值会很快增加。 2.浸出液色过深,滴定终点不好观察时,改用四折滤纸,在滤纸锥头内放入约0.5g 粉未活性碳,慢慢注入浸出液,边脱色边过滤。或改用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指示剂,

玉米胚芽油的脂肪酸分析

玉米胚芽油的亚临界萃取工艺 玉米油亦称玉米胚芽油,是由玉米胚提取的油。玉米胚是玉米淀粉、酒精及玉米粉生产过程的副产品。玉米胚约占玉米籽粒重的10%,玉米胚含油率为35%-47%。利用预榨浸出工艺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毛油经合理的精炼工艺可以得到品质优良的符合《玉米油》国家标准的食用玉米油。2012年我国玉米油产量达165万吨。 玉米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 玉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在世界上被誉为“黄金食品”。而玉米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多集中在玉米胚中,因此玉米胚芽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脂。玉米胚芽油的营养特性为:①富含亚油酸,玉米油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大部分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亚油酸,具有调脂降脂、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以及增强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的作用;②玉米胚芽油富含维生素E和生育三烯酚,玉米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高达0.26%-0.47%,精炼后的成品油中仍可达0.1%左右,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对于人体抗氧化和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③玉米胚芽油富含植物甾醇,玉米毛油中甾醇含量高达1.3%-2.3%,合理精炼后的成品玉米油中植物甾醇含量仍可达1%左右,植物甾醇有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④玉米油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辅酶、胡萝卜素等其他功能性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此外,玉米胚芽油的色泽淡黄、气味清香,具有很好的天然抗氧化性和稳定性,作为烹炒和煎炸用油既能保持蔬菜和食品的色泽、香味,又不损失营养价值,深度煎炸时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比其他油有更长的保质期。 解析专家:刘玉兰,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油脂系主任,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 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制

国内玉米胚芽油加工技术摘要知识分享

国内玉米胚芽油加工 技术摘要

国内玉米胚芽油加工技术 玉米油在人类营养结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更因为它能够降低血液胆固醇、降低血压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我一年多来通过对多家生产玉米胚芽油厂调查发现,他们在玉米油生产中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影响油品质量,且造成很大的油源浪费。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玉米胚芽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与同仁共同探讨。 1、原料 1.1玉米油质量的优劣始于田间,也就是说玉米在生产、成熟、收割、干燥和 储存过程中的条件对玉米油的质量均有影响; 1.2玉米胚芽的新鲜度 玉米胚芽存放时间的长短即为玉米胚芽的新鲜度。实践证明,存放时间越短的玉米胚芽,新鲜度高,用其其制油出油率高,且毛油色淡清亮,油品质量好,反之玉米胚芽存放时间越长,新鲜度越低,生产出的油色深、酸值高,且出油率也大大降。因为玉米胚芽在提胚时已被压扁,提高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尤其在夏天由于气温高,胚芽在高水分的状况下,极易造成玉米胚芽中油脂过氧化值和游离脂肪酸的升高,使制出的油变质、酸 败、色深,致使在油脂精炼各工序中损耗大,因此玉米胚芽存放时间越 长,对出油率和油品质量影响就越大。若在存放期胚芽霉变,制出的油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一般在生产中玉米胚芽的存放期不要超过3~5d.在夏

天若不能及时制油,以防变质可采用将胚芽摊晒晒干,或将胚芽炒熟存 放。 1.3玉米胚芽纯度 如果在设备、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胚芽纯度高,制油时出油率高,反之出油率低。当玉米胚芽中含胚乳过多,压榨时会造成油路堵塞,浸出时会影响蒸发工序的操作,给生产带来困难。若胚芽含皮过多也会造成出油率降低。因此,生产时要要求胚芽中尽量减少皮和胚根鞘的含量,减少胚乳的含量。 1.4 玉米胚芽加工工艺 在湿磨法脱胚工艺中玉米浸泡条件也影响油脂质量。资料表明用高浓度的SO2水溶液(4000mg/kg)浸泡玉米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玉米胚,但存在的问题液中浓度较低(1200~1600mg/kg)时,生产的玉米胚芽因含有较多的生育酚从而在储存时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结论表明,在玉米胚芽制油之前就必须注意玉米的浸泡、胚芽分离、水洗、干燥和冷却条件以保证胚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湿磨法制备几天之后才用于制油的玉米胚芽其理想状况应在低温(低于20℃)下储存。 2工艺参数 2.1预处理 2.1.1 磁选和筛选玉米胚芽首先经磁选器或马蹄型的磁铁去掉胚芽内的磁性金属物,以免毁坏生产设备。经磁选后的物料进入振动筛,筛去玉米粉、小渣和杂质。筛选时若发现筛下物含碎胚,就要调换筛面上筛孔大小,以免造成损失和浪费,在筛选过程中物料的流量要均匀。

《玉米糁》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玉米糁》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起草单位 成立了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主的院校、质检站、加工和设备企业联合的《玉米糁》国家标准起草小组,包括河南工业大学、黑龙江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吉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辽宁省粮油检验监测所、内蒙古自治区粮油质检中心、鸡西兴达制米有限公司、河南省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准起草负责人:王凤成博士。 二、参考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ODEX STAN 155-1985《脱胚玉米粗粉和玉米糁》(修订版-1995),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玉米楂》,吉林省地方标准《玉米糁》,辽宁省地方标准《玉米楂》,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玉米楂》。 三、关于玉米糁的定义和分类 玉米糁,亦俗称“玉米碴、玉米楂或玉米渣等”。本标准统一规定该类产品的名称为玉米糁。玉米糁是以成熟完好的玉米作为原料,经除杂、去皮脱胚、研磨等系列工序加工到适当的粗细程度,是一种可直接食用或用作食品原料的粒状玉米磨碎制品。 考虑到整粒研磨全玉米椮的脂肪含量过高,储藏后的脂肪酸值升值太高,容易出现食品安全性问题,因此本次标准规定只应用于供直接食用或用作食品原料的脱胚玉米糁。另外,本标准也不适用于发酵用、工业用以及饲用玉米糁产品。 玉米糁按其颗粒粗细度分为大玉米糁、中玉米糁和小玉米糁。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ODEX STAN 155-1985《脱胚玉米粗粉和玉米糁》(修订版-1995)中对产品粗细度规定如下:玉米糁要求95%或更多能通过2.00mm 筛网,20%或更少能通过0.71mm筛;玉米粗粉要求95%或更多能通过0.85mm筛网,45%或更多通过0.71mm筛网,25%或更少通过0.210mm筛网。 美国脱胚大玉米糁的粗细度范围是3.36~2.00 mm US标准筛网,粗玉米糁粗细度范围是1.19~0.71 mm US标准筛网,中玉米糁粗细度范围是0.71~0.42 mm US标准筛网,细玉米糁粗细度范围是0.42~0.21 mm US标准筛网。

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GB 5510—85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1 仪器和用具 1.1 带塞锥形瓶:150 ml; 1.2 量筒; 1.3 移液管; 1.4 微量滴定管; 1.5 表面皿; 1.6 天平:感量0.01 g; 1.7 电动振荡器; 1.8 漏斗等。 2 试剂 2.1 0.01 N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95%)溶液:先配制约0.5 N氢氧化钾水溶液,再取20 mL,用95%乙醇稀释至500 ml; 2.2 苯、95%乙醇; 2.3 0.04%酚酞乙醇溶液(0.2 g酚酞溶于500 ml 95%乙醇溶液中)。 3 操作方法 3.1 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约80 g,粉碎使90%以上试样通过40目筛。粉碎后试样加在20℃以上室温放置,脂肪酸值会很快增加,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测定。 3.2 浸出:称取试样20±0.01 g(脂肪酸值高于60 mgKOH/100 g时称试样10 g)于200 ml或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ml苯,加塞摇动几秒钟后,打开塞子放气,再盖紧瓶塞置振荡器振荡30 min(或用手振荡 45 min),取出,将瓶倾斜静置数分钟,使滤液澄清。 3.3 过滤:用快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25 ml比色管或量筒收集滤液25 ml立即准确调节至刻度。

3.4 滴定:将25 ml滤液移入锥形瓶中,再用原比色管或量筒取25 ml酚酞乙醇溶液加入锥形瓶中, 立即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半分钟内不消失为止。记下所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 升数(V1)。 3.5 空白试验:取25 ml酚酞乙醇溶液同3.4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记下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升数(V0)。 4 结果计算 脂肪酸值以中和100 g粮食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脂肪酸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 1── 滴定试样用去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体积,ml; V ──滴定25 ml酚酞乙醇溶液用去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50──浸泡试样用苯的体积,ml; 25──用于滴定的滤液体积,ml; N──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当量浓度; 56.1──氢氧化钾毫克当量; W──试样重量,g; M──试样水分百分率,%(测定面粉脂肪酸值时按湿基计算,不必减去水分); 100──换算为100 g试样重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脂肪酸值在51以上的不超过5 mg KOH/100 g;在50以下的,不超过3 mg KOH/ 100 g。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浸出液色过深,滴定终点不好观察时,改用四折滤纸,在滤纸锥头内放入约0.5 g粉末活性碳,慢慢注入浸出液,边脱色边过滤。或改用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绿色或蓝绿色。

玉米中脂肪酸值的测定

玉米中脂肪酸值的测定 Xxxxxx系09级专业:xxx 姓名:xxx 2009210790 摘要:本实验介绍了玉米脂肪酸值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出终点判定的辅助方法,减少平行试验的误差。 关键词: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影响因素实验平行试验试验误差脂肪酸值的测定一直是玉米储存品质判断的重要依据,2006年11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2006),并于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规则中将脂肪酸值作为玉米储存品质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玉米入库及存储过程中,脂肪酸值的测定都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玉米脂肪酸值测定过程中滴定终点变化不敏锐,个体差异大等问题,容易造成平行试验误差较大。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仔细研究,总结了大量经验,摸索出玉米脂肪酸值测定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及终点判断的辅助方法,大大减少了平行试验的误差。 1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的方法 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提取玉米中的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计算脂肪酸值。试样制备→试样称取→浸出→过滤→滴定→结果计算。 2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 2.1样品的制备 (1)取样要有代表性,分别取混合均匀的样品80~100g。 (2)按GB/T 5507检验样品细度,粉碎样品只能用具有风门可调和自清理功能的锤式旋风磨粉碎,粉碎后的样品一次通过CQl筛的应达到95%以上。筛上筛下全部筛分范围的样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3)在常温下,粉碎后的样品的脂肪酸值会逐渐增加,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测定。如需较长时间存放,应存放在冰箱中,全部过程不得超过24小时。 (4)样品称取时采用百分之一天平即可,称取试样10 g±0.01 g,称量前要混匀样品。用称量纸及角匙称取,注意样品转移时无洒漏。 2.2样品的处理 (1)用50 mL单标线移液管加入50 mL无水乙醇浸泡试样,并置于振荡频率为100次/min的往返式振荡器上振摇30min。 (2)振摇后将锥形瓶倾斜静置1~2 min,让试样粉粒沉降在一角。 (3)用中速定性滤纸及短颈玻璃漏斗过滤,小心地倾倒尽可能多的上清液于铺在玻璃漏斗上的多折滤纸中,用表面皿盖在漏斗上,以减少蒸发,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50 mL比色管收集滤液25 mL以上。 2.3滴定溶液的配置 (1)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必要时应重新标定。 (2)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在常温下(15℃~25℃)的保存时间不超过2个月,当液体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制备。 (3)当稀释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时,所用乙醇应事先调节为中性。 (4)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应在临用前稀释配置。 2.4滴定 (1)样品提取后要尽快完成滴定,滴定应在散射日光或日光型日光灯下对着

玉米胚芽油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项目名称:全球第二玉米胚芽油有限责任公司起止时间:团队名称:第三组负责人姓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玉米胚芽油项目来源项目类型创业实践项目项目实施时间起始时间: 2014年11月完成时间:项目负责姓名性别成绩排名人学院、专业、班级学号身份证号码电子邮箱联系方式指导教师职称、职务所在学院联系电话姓名赵凯博指导过的创业类竞赛:创业团队姓名性别学院专业学号联系电话工作分工人员信息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虽来自不同院系,但我们同有一个创业的梦想。我们在团队中结合各自的爱好与特长,进行优势互补,在充分考虑分工与合作后,组建这支团队简介创业队伍。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合理的优势互补、默契的工作配合、强大的执行力、良好的团队氛围以及优秀导师的指导和我们的创业激情,我们终将成为一支富有竞争力的大学生创业团队。1、市场空白,需求量大:当前社会,逐渐开始提倡绿色生活、健康饮食,而食用油市场还是传统的油料公司为大,新型食用油研发与上市并没有占领太大的市场。本公司产品立足于绿色与健康的主题,恰好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2、社会效

益:可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新型食用油的推广,也达到项目优势了宣扬新型绿色生活、健康饮食的目的。总结3、信息优势:我们团队已经掌握了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及态度,有利于我们对大局的掌控。4、盈利模式:我们的盈利模式可行而全面,得到有志于响应绿色饮食与健康生活的社会各界鼎力相助。 一、项目介绍(1行业背景2产品或服务特色3商业模式/赢利模式)1.行业背景: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对餐桌上食物的花色品种要求更高,并逐步向天然、营养、保健方面发展。因此,发展绿色食品已经显示出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目前市场上旺销的商品均不同程度地使用着绿色食品的标志。玉米油是发达国家食用油脂之一,玉米胚芽油因具有高效保健价值享有“健康油”、“放心油”、“长寿油”等美誉。又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之为“黄金液体”,在欧美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家庭选择两种用油,橄榄油和玉米油,仅在欧洲,年玉米油消费量就达到了300余万吨。由于欧美人把这两种食用油作为健康的象征,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现在这种健康的消费习惯逐渐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家庭的消费意识。湖北省耕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有效积温2100-2500℃,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500-550毫米,主要集中在作物旺盛生长的6-8月份,年日照时数2900小时,无霜期120-135天。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储存品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储存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在安全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玉米的储存品质,指导玉米的储存和适时轮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90-2010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507 粮油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 3696:1987,MOD) 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205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色泽 color 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颜色和光泽。 3.2 气味 odor 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气味。 3.3 蒸煮品质 cooking quality evaluation 将玉米制成玉米粉,在规定条件下蒸煮成窝头后,对其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进行品评的试验,结果用品尝评分值表示。 3.4 品尝评分值 tasting assessment value 窝头品评试验所得的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各项评分值的总和。 4 储存品质分类 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玉米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

5 储存指标 玉米储存品质指标见表1。 表1 玉米储存品质指标 6 检验方法 6.1 色泽、气味评定 按第B.4章执行。 6.2 脂肪酸值检验 按附录A执行。 6.3 品尝评分值检验 按附录B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一般规则 按 GB/T5490 执行。 7.2 抽样、分样 按 GB 5491 执行。 7.3 储存品质检验 7.3.1 入库前,应逐批次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作为入库的技术依据;入仓时,应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均值作为该仓(垛、囤、货位)建立质量档案的原始技术数据。 7.3.2 储存中,应定期、逐仓(垛、囤、货位)取样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作为质量档案记录和出库的技术依据。 8 判定规则 8.1 宜存 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表1“宜存”规定的,判定为宜存玉米,适宜继续储存。 8.2 轻度不宜存

稻谷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操作练习实操

稻谷玉米脂肪酸值测定 操作练习实操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稻谷、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操作练习

(相当于40目)筛的应达到95%以上。收集筛上、筛下的全部筛分范围的粉碎样品样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3. 试样处理 称取制备好的试样约10 g,精确到 g,于250 mL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并用大肚移液管(或同等精度加液器)加入 mL无水乙醇,置于往返式振荡器上振荡提取30 min,(振荡频率为100次/min)。静置1 min ~2 min,在玻璃漏斗中放入折叠滤纸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收集滤液25 mL以上。 注:样品粉碎后应在2h内进行提取。 4. 测定 用大肚移液管移取 mL滤液于1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滴加3~4滴酚酞指示剂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30 s不消褪为止。记下耗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的体积(V1)。 注1:滴定速度宜先快后慢,不能太慢或太快,一般控制在(6~8)mL/min,即每秒(2~3)滴,滴定液成串不成线。临近滴定终点时,要适当放慢滴定速度,注意观察样液的颜色变化。 注2:有的样品由于受提取液本身颜色的影响,到达滴定终点时样液不可见微红色,当样液颜色与参照样液有明显色差时,即为滴定终点。 5. 空白试验 用移液管移取 mL无水乙醇于1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滴加3~5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30 s不消褪为止。记下耗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V0)。 6. 结果计算 按公式计算结果。 7. 报出结果 每份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两个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符合重复性要求时,以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不符合重复性要求时,应再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若4个结果的极差不大于n=4的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则取4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若4个结果的极差大于n=4的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则取4个结果的中位数作为最终测试结果,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基础知识: 油脂就是食品的重要组分与营养成分。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气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采用酯交换法(甲酯化法),图谱解析采用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GC) 就是一种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实验技术它被用来对样品组分进行鉴定与定量测定。 一个气相色谱系统包括: ?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能将样品带入GC系统 ? 进样口同时还作为液体样品的气化室 ? 色谱柱实现随时间的分离 ? 检测器当组分通过时检测器电信号的输出值改变从而对组分做出响应 ? 某种数据处理装置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氢气与空气燃烧所生成的火焰产生很少的离子。在氢火焰中,含碳有机物燃烧产生CHO+离子,该离子强度与含量成正比。该检测器检出的就是有机化合物,无机气体及氧化物在该检测器无响应。 当纯净的载气(没有待分离组分)流经检测器时产生稳定的电信号就就是基线。

1——载气(氮气); 2——氢气; 3——压缩空气; 4——减压阀(若采用气体发生器就可不用减压阀); 5——气体净化器(若采用钢瓶高纯气体也可不用净化器); 6——稳压阀及压力表; 7——三通连接头; 8——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柱前压调节阀及压力表; 10——尾吹气调节阀; 11——氢气调节阀; 12——空气调节阀; 13——流量计(有些仪器不安装流量计); 14——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15——分流器; 16——隔垫吹扫气调节阀; 17——隔垫吹扫放空口; 18——分流流量控制阀; 19——分流气放空口; 20——毛细管柱; 21——FID检测器; 22——检测器放空出口;

方法来源: 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的油脂样品的脂肪酸含量测定。 2、原理 样品中的脂肪酸经过适当的前处理(甲酯化)后,进样,样品在汽化室被汽化,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汽化的样品随载气通过色谱柱,由于样品中组分与固定相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而被逐一分离,分离后的组分到达检测器(detceter)时经检测口的相应处理(如FID 的火焰离子化),产生可检测的信号。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归一化法确定不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石油醚:沸程30℃~60℃。 3、2甲醇(CH3OH):色谱纯。 3、3正庚烷[CH3(CH2)5CH3]:色谱纯。 3、4无水硫酸钠(Na2SO4)。 3、5异辛烷[(CH3)2CHCH2C(CH3)3]:色谱纯。 3、6硫酸氢钠(NaHSO4)。 3、7氢氧化钾(KOH)。 3、8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ol/L):将13、1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无水甲醇中,可轻微加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即得澄清溶液,有效期3个月。 3、9混合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取出适量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移至到10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稀释定容,贮存于-10℃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 3、10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将单个脂肪酸甲酯分别从安瓿瓶中取出转移到10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冲洗安瓿瓶,再用正庚烷定容,分别得到不同脂肪酸甲酯的单标溶液,贮存于-10 ℃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 3、11丙酮:色谱纯。 5、仪器与设备 5、1实验室用组织粉碎机或研磨机。 5、2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 5、3毛细管色谱柱:聚二氰丙基硅氧烷强极性固定相,柱长100m,内径0、25mm,膜厚0、2μm。

脂肪酸常识及饮食指导

脂肪酸常识及饮食指导 脂肪酸的命名 脂肪酸的结构通式为CH3[CH2]nCOOH,脂肪酸的命名用碳的数目、不饱和键的数目、及不饱和键的位置来表示。 1.△编号系统 (1)脂肪酸的碳原子编号定位 脂肪酸的碳原子从羧基功能团开始计数,羧基碳原子为碳原子1,依次编号为2、3、4……; (2)命名 不饱和键的位置用△表示。 如油酸(18∶1,△9顺)表示含18个碳原子,一个不饱和键,在第9~10位碳原子之间有一个顺式双键;如α-亚麻酸(18∶3,△9,12,15),表示含18个碳原子,3个不饱和键,双键位置按碳原子编号依次为9、12、15。 2. n或ω编号系统 (1)脂肪酸的碳原子编号定位 最远端的甲基碳也叫做ω-碳原子,脂肪酸的碳原子从离羧基最远的碳原子即最远端的甲基碳原子ω开始计数,按字母编号依次为ω-1、ω-2、ω-3……。 (2)命名 不饱和键的位置用ω-来表示。 如油酸(18∶1,ω-9),表示含18个碳原子,1个不饱和键,第一个双键从甲基端数起,在第9碳与第10碳之间;如亚麻酸(18∶3,ω-3),表示含18个碳原子,3个不饱和键,第一个双键从甲基端数起,在第3碳与第4碳之间。 国际上还有用n来代替ω的表示方法,即ω-6就是n-6。 大多数脂类物质的基本结构成分是脂肪酸(fatty acid)。脂肪酸的基本结构是R-COOH。 天然脂肪酸的R基多为直线烃基。脂肪酸的碳数绝大多数为双数。 脂肪酸的分类可以有几种方式: n按碳链长短:短链、中链、长链、超长链 n按有无双键: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 n按双键位置:ω-3、ω-6、ω-7、ω-9 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构型均为顺式,两个双键之间相隔两个碳原子。 从甲基端开始的第一个碳原子称为ω碳。从ω碳开始计数,按第一个发生双键的碳原子数分类。 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指含有1个双键的脂肪酸。以前通常指的是油酸(Oleic acid),以18:l n=9表示(CH3(CH2)7CH=CH(CH2)7COOH)。现 在的研究证实,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来源极其丰富,肉豆蔻油酸

测定方法-游离脂肪酸

2.1.4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2.141 试剂 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无水乙醚与95沱醚1:1(V)混合,每100mL溶剂加入0.3mL酚酞指示剂 0.1M KOH标准溶液:称取5.8gKOH溶于1000mL新沸冷却蒸馏水中,摇匀,按下 法标定其摩尔浓度。称取在125 C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0.8608g ,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50mL蒸馏水溶解,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上述KOH容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 验,KOH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 G— (V V。)0.2042 式中:G—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 V —KOH容液用量,mL V 。一空白试验KOH溶液的用量,mL 0.2042 —每mol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计算结果:M KOH二0.86080.0942 (44.85 0.10) 0.2042 1獅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 2.1.4.2 仪器 250mL锥形瓶,25mL滴定管分析天平 2.2.5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测定⑴: 精确称取样品5.0g,置于锥形瓶中,用水浴微热熔融,加入预先中和的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使之溶解,加入1%酚酞5滴,然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至呈粉红色,10s 内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液的毫升数。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以油酸计)为

m 式中FFA 游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 V-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282-油酸的摩尔质量(g/mol ) m 样品质量(g ) 2.1.5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 2.1.5.1 试齐I 」 40%中性甲醛:40mL 甲醛溶于60mL 蒸馏水中,用1mol/L NaOH 调pH 为8.1 0.1%百里酚酞:0.1g 百里酚酞溶于90mL 乙醇,加水至100mL 0.1M NaOH B 准溶液:称取110gNaOH 溶于100mL 无CO 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 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量取5.1m 上层清液,用无CO 的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称取0.75g 于105-110 C 烘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无 CO 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配好的NaOH 底至溶液呈粉红色, 并保持30s ,同时做空白实验。NaOH 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 NaOH m 1000 (V 1 V 2)M 式中:m —邻苯二甲酸氢钾 质量, g V 1 —NaOH 体积,mL V 2 —空白试验消耗NaO 啲体积, mL 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 204.22g/mol 计算结果: M NaOH =—— 0.7512 1000 — =0.11026 (33.41 0.05) 204.22 FFA V C 282 1000 100

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

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 A.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玉米储存品质判定。 A.2原理 在室温下无水乙醇提取玉米中的脂肪酸,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计算脂肪酸值。 A.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 A.3.1无水乙醇。 A.3.2酚酞—乙醇溶液(10g/L);1.0g酚酞溶于100mL95%(V/V)乙醇。 A.3.3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将蒸馏水烧沸,加盖冷却。 A.3.4c(KOH)=0.01mol/L氢氧化钾—95%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A.3.4.1c(KOH)=0.5mol/L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的配置 称取28g氢氧化钾,置于聚乙烯容器中,先加入少量无CO2的蒸馏水(约20ml)溶解,再将其稀释至1000ml,密闭放置24h.吸取上层清液至另一聚乙烯塑料瓶中。 A.3.4.2c(KOH)=0.5mol/L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的标定 称取在105℃烘2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的邻苯二钾酸清钾2.04g,精确到0.0001g,溶于50ml不含CO2蒸馏水中,滴加酚酞-乙醇指示剂(A3.2)3~5滴,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滴定至微红色,以30s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ml数(V1),同时做空白试验(不加邻苯二钾酸氢钾,同上操作),记下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ml数(V0),按式计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浓度。 100×m c(KOH)=————————— (1)

(V1-V0)×204.22 式(1)中: c(KOH)—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浓度,mol/L; 1000—换算系数: m—称取邻苯二甲酸氢加的质量,g; V1—滴定所耗情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体积,ml; V0—空白试验所耗氢氧化钾标准液体积,ml; 204.22—邻苯二钾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mol. 注: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按要求定时复标。 A.3.4.3c(KOH)=0.01mol/L氢氧化钾-95%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准确移取20.0ml/L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用95%(V/V)乙醇稀释定容至1000ml,盛放于聚乙烯塑料瓶中。临用前稀释。 注:稀释用乙醇应事先调整为中性。 A.4仪器与设备 A.4.1具塞磨口锥形瓶:250ml. A.4.2移液管:50.0ml、25.0ml. A.4.3微量滴定管:5ml,最小刻度为0.02ml:10ml,最小刻度为0.05ml. A.4.4天平:感量为0.01g以上。 A.4.5振荡器:往返式,震荡频率为100次/min. A.4.6粉碎机:锤式旋风磨,具有风门可调和自清理功能,以避免样品残留和出样管堵塞。在粉碎样品时,磨膛不能发热。 A.4.7电动粉筛:按GB/T5507要求。

浅析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7497111.html, 浅析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作者:何清革 来源:《现代食品·上》2017年第08期 摘要: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同时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 物,玉米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玉米作为一种粮食,同其他粮食一样,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微弱的新陈代谢。所以,研究玉米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控制指标,对于改善玉米储存条件和储存效果,提升玉米储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Abstract:China is a big producer of corn. At the same time, corn is rich in nutrients. As an important grain crop in China, maiz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s a grain, corn, like other grains, produces a weak metabolism during storag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quality changes and control indexes in the process of Maize Storage to improve the storage conditions and storage effects of maize and to enhance the storage methods of maize. Key words:Corn; Storage quality; Control index 中图分类号:S513.093 粮食籽粒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生命体,在储存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影响,都可能导致粮食籽粒产生变化。与此同时,粮食籽粒在储存过程中不断进行新陈代谢,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其生命力和储存品质不断降低,影响粮食储存安全和日后的使用。玉米是一种原始水分较高的粮食,储存中产生病虫和霉变的概率较大,且玉米胚芽部分较大,呼吸强度高,对储存条件的要求更高。 1 粮食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粮食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是指判定在安全水分条件下正常储存的无污染粮油宜存、轻度不宜存、重度不宜存的品质指标。现行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稻谷、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小麦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色泽气味、面筋吸水量、品尝评分值;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色泽气味、粗脂肪酸价、蛋白质溶解比率;食用油脂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过氧化值和酸价。 2 玉米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因素 随着玉米储存时间延长,玉米籽粒中生物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呼吸强度不断降低,玉米中的原生质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储存品质产生变化。玉米籽粒中脂肪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

参考-年产10万吨玉米胚芽油项目

10万吨玉米胚芽油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玉米色拉油是把玉米中分离出来的玉米胚芽进行压榨,再经过脱胶、脱酸、脱水、脱色、脱臭、脱蜡等工艺精制而成的。玉米色拉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它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6%是亚油酸,人体吸收率可达97%以上,同时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和矿物质等,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玉米油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功能性油脂,被广大城市居民当作一种保健油食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享有“健康油”、“长寿油”等美誉,它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油。另外,玉米油在医药行业、生物制品行业、民用行业等也有广泛的用途,因此,玉米油的前景看好,市场份额会逐年增 加。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具备多种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全市现有玉米种植面积120万亩,玉米总产量65万吨。浚县农科所培育的浚单18#、浚单20#等优质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距鹤壁50公里左右的新乡、安阳、濮阳等相邻地市也都是玉米主产区,玉米产量超过600万吨,为生产玉米色拉油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玉米油每年需求总量为1200万吨,而2007年国内市场需求小包装油仅150多万吨,占不到总需求量的10%。业内人士估计,国内的玉米油市场份额以最保守的估计也将达到每年50亿元人民币。有关专家预测,5~8年内,国内小包装玉米油的销量将达到400万吨,可以说一个充满了无限诱惑力且又非常巨大的市场,呈现在食用油业面前,从而玉米油加工业将成为玉米深加工业的一个“黄金产业”。因此,面对一个销势良好且前景十分广阔的市场,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技术和工艺先进的现代化玉米油加工厂,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它作为一个高附加值项目,也将来必会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原材料及技术保证 1、主要原料:玉米胚芽(纯度89%以上,水份8%,含油量45%),主要是国内淀粉厂供应。 2、辅助材料:6号抽提溶剂油(GB16629-1996)、液体石蜡、食盐、火碱(片碱纯度98%),磷酸(GB3149-92、浓度85%)、白土(HG/T2569-94)、柠檬酸等,化工辅助原料从市场上很方便购买,不存在紧缺的原料。 3、燃料及动力要求。水:水质洁净,供水能力最大为60m 3 /h。电:装机负荷总量约为1936.5Kw,利用系数为80%。汽:蒸汽总用量约为10 T/H,压力为1MPa以下。

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

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 一、原理: 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提取玉米中的脂肪酸,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计算脂肪酸值。 二、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 1、无水乙醇 2、酚酞-乙醇溶液(10g/L ):1.0g 酚酞溶于100ml 95%(V/V )乙醇。 3、c (KOH )=0.01mol/L 氢氧化钾-95%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c (KOH )=0.5mol/L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称取28g 氢氧化钾,置于聚乙烯容器中,先加入少量无CO 2的蒸馏水(约20ml )溶解,再将其稀释至1000ml ,密闭放置24h 。吸取上层清液至另一聚乙烯塑料瓶中。 c (KOH )=0.5mol/L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的标定 精确称取在105℃烘2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2.04g ,溶于50ml 不含CO 2蒸馏水中,滴加酚酞-乙醇指示剂3~5滴,用配制的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滴定至微红色,以30s 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ml 数(V 1),同时做空白试验(不加邻苯二甲酸氢钾,同上操作),记下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ml 数,(V 0)。 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浓度。 C (KOH )=22 .204)(100001?-?V V m 式中:c (KOH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浓度,mol/L 1000——换算系数 m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 1——滴定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体积,ml V 0——空白试验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体积,ml 204.22——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mol 注: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按要求定时复标 4、c (KOH )=0.01mol/L 氢氧化钾-95%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准确移以20.0ml 已经标定好的0.5mol/L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用95%(V/V )乙醇稀释定容至1000ml ,盛放于聚乙烯塑料瓶中,临用前稀释。 三、仪器与设备: 具塞磨口锥形瓶:250ml 移液管:50.0ml 、25.0ml 微量滴定管:5ml ,最小刻度为0.02ml ;10ml ,最小刻度为0.05ml 天平:感量为0.01g 振荡器:往返式,振荡频率为100次/min 四、分析步骤: 1、试样处理: 称取约10g 试样,精确到0.01g ,于250ml 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并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0.0ml 无水乙醇,置往返式振荡器上振荡10min ,频率为100次/min 。静置1~2min ,在玻璃漏斗中放入折叠滤纸过滤,并加盖滤纸。弃去最初几滴滤液,收集滤液25ml 以上。

玉米胚芽油好吗

玉米胚芽油好吗 在我们生活中,做饭炒菜最离不开的就是油。目前,我们市面上常见的油有很多,比如猪油、菜籽油、花生油等。而近年来,玉米坯芽油也逐渐被人们喜爱。玉米坯芽油其实就是从玉米中提炼出来的植物油,由于色泽金黄,常被用来油炸食品。那么,吃玉米胚芽油好吗? ★玉米胚芽油的功效与作用 ★ 1、心脑血管保健。 中国是玉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玉米油产业在我国食用油家族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专家称,玉米油含有的特殊营养成分,可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起到保健作用。对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由于天然复合维生素E的功能,对心脏疾病、血栓性静脉炎、生殖机能类障碍、肌萎缩症、营养性脑软化症均有明显的疗效和预防作用。有的老人每天空腹食用一匙玉米油,以此作为一种补品。烹调中油烟少、无油腻。

玉米油的凝固点为-10℃,油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于玉米油的上述特点,且还因其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在欧美国家,玉米油被作为一种高级食用油而广泛食用,享有“健康油”、“放心油”、“长寿油”等美称。 ★ 2、富含维生素。 玉米油富含维生素A、D、E,儿童易消化吸收。如果能给孩子同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E,那么耐受寒冷的能力更强。此外,维生素B2和维生素E在机体内还有其他的功效。如维生素E能够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寒冷的冬天,适量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E不仅可以帮助抵御寒冷,还可预防和减少寒冷所诱发的多种疾病。该油选用玉米胚芽为原料,经“六脱”工艺精炼而成。经专家论证、本品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