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资料真题(1996年-2007年).doc

中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资料真题(1996年-2007年).doc
中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资料真题(1996年-2007年).doc

中科院1996生化与分子

一、是非题:10分。每题答对得1分,打错到扣半分,不答者倒扣。1、米氏常数(Km)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的一个常数。

2、与肌红蛋白不同,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组成,因此提高了它与氧的结合能力,从而增加了输氧的功能。

3、维生素D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都在靶细胞核内。

4、凝胶过滤法可用于测定蛋白的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先从柱上流出,分子量大的后流出。

5、两条单独肽链经链间二硫交联,组成蛋白质分子,这两条肽链是该蛋白的两个亚基。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7、体细胞(双倍体)DNA含量约为生殖细胞DNA含量的两倍。

8、真核生物的基因不组成操纵子,不形成多顺子mRNA。

9、光合作用的总反应中,H2O中的氧参入到葡萄糖中去。

10、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核糖体中的RNA的数目和种类是相同的。

二、选择题:20分。答错不倒扣分。

1、从血红蛋白规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的手性光学性质:

A.都是L型的;B。都是左旋的;C。并非都是L型的;D。有D型的也有L型的。

2、生物膜的厚度在

A.100nm左右B.10nm左右C.1nm左右

3、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Ⅲ催化转录的产物是A.mRNA B.hnRNA C.rRNA和5SRNA D.tRNA 和5SRNA

4、消化系统的水解酶,大多是以非活性的酶原形式合成出来的,但也有例外,如

A.核糖核酸酶B.羟肽酶C.胃蛋白酶

5、在染色体中DNA的构型主要是

A.A型B.B型C.C型D.Z型

6、超过滤于凝胶过滤

A.是两种性质不同,用处不同的蛋白质制备方法

B.是一种性质,但表现方法不同的蛋白质制备方法

C.是同一种方法的两种名词

7、研究蛋白质结构常用氧化法打开二硫键,所用的化学试剂是

A.亚硝酸B.过氯酸C.硫酸D.过甲酸

8、雄激素对物质代谢最显著的一项重要作用是

A.促进肝脏糖原分解B.增加脂肪贮存C.加强蛋白质的同化作用D。钾、钙、磷等物质的吸收

9、核苷酸从头合成中,嘧啶环的1位氮原子来自A.天冬氨酸B.赖氨酸C.谷氨酰胺D.甘氨酸

10、羧肽酶C专门水解C端倒数第二位是哪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链

A.精氨酸B.赖氨酸C.脯氨酸11、将RNA转移到硝基纤维素膜上的技术叫

A.Southern blotting B.Northern blotting C.Western blotting D.Eastern blotting

12、甘氨酸的解离常数分别为K1=2.34和K2=9.60,它的等电点(PI)是

A.7.26 B.5.97 C.7.14 D.10.77

13、对一个克隆的DNA片段做物理图谱分析,需要用A.核酸外切酶B.限制性内切酶C.DNA连接酶D.脱氧核糖核酸酶

14、原核生物基因上游的TATA盒一般处于什么区

A.-10 B.-35 C.-200 D.1K

15、通常使用什么测定多肽链的氨基末端

A.CNBr B.丹磺酰氯C.6N HCl D.胰蛋白酶16、蛋白质的变形伴随着结构上的变化是

A.肽键的断裂B.丹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C.一些侧链基团的暴露D.二硫键的折开

17、生物膜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其主要通过什么相连接A.氢键B.离子键C.疏水作用D.共价键

18、粗糙型内质网系的主要功能是

A.糖类的合成B.脂类的合成C.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D.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19、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肽链的延长都需要什么参加A.乙酰辅酶A B.草酰乙酸C.丙二酸单酰辅酶A D.甲硫氨酸

20、PPGPP在下列情况下被合成

A.细菌缺乏氮源时B.细菌缺乏碳源时C.细菌在环境温度太高时D.细菌在环境温度太低时

三、填空题(6题共40空格,共40分)

1、按劳取酬Michaelis公式,当V分别为0.9vmax和0.1Vmax 时,它们相应的底物浓度的比值[S]0.9/[S]0.1应为。

2、染色质中的DNA主要是以与结合成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并形成串珠状的结构。

3、一个有效的自杀性抑制必须具备:⑴⑵⑶。

4、核酸中的嘌呤环有四个氮原子,生物合成时分别来自、和。

5、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6、核苷三磷酸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能量和磷

酸基团转移的重要物质,参与单糖的转变和多糖的合成,参与卵磷脂的合成,供给肽链合成时所需要的能量。

7、镰刀性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先天遗传分子病,其病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被所置换。

8、糖原酵解过程中的第一个酶是;它有A和B两种形式,有活性的是形式,A和B的差别在于A形式是。

9、DNA B型右螺旋模型的螺距为,碱基转角为,碱基倾角为。

10、磷脂的脂肪酰链长度愈,膜的流动性愈大。

11、核糖核苷二磷酸在和糖核苷酸还原酶作用下,生成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需要和参与。

12、已知真核基因顺式作用元件有:启动子、和等。

13、作为信号跨膜传递的第二信使的物质有:cAMP、、和等。

14、一些生长因子受体酶的活性,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有活性,转化生长因子(TGF)受体有活性。

15、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质在280nm有吸收,主要是由于和残基侧链基团起作用。

16、维持蛋白质构想的次级键主要有、和。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蛋白质三级结构决定于它的氨基酸顺列

2、简述磷酸酯酶A2B、C和D的作用专一性与产物。

3、简述关于酶作用专一性的学说。

4、列出转录酶(Transcriptase)和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催化反应式。

5、DNA复制的准确性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实现的。

中科院199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试题答案

一、是非题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

细胞种类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性细胞

DNA含量2a 4a 2a a

1、+;

2、+ 肌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呈双曲线,而血红蛋白呈S形曲线。每个肌红蛋白分子仅有一个O2的结合位置。而血红蛋白分子是由四个亚基所组成,每一亚基均有一个O2的结合位置。肌红蛋白的功能是储备氧,只有当剧烈活动时血液输氧不足以补偿肌肉消耗而致局部氧分压很低的情况下,才放出氧来应急。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运输氧,它既能在高氧分压条件下充分结合氧,又能在地氧分压条件下将大部分氧释放出来;

3、+;

4、- 凝胶过滤时,大分子因为不能进入分离介质内部而先被洗脱;

5、- 亚基是专指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6、- 一份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可生成两分子ATP;

7、+(见下图);

8、+;

9、- 在总反应中,掺入到葡萄糖中的氧来自CO2,不是H2O;10、- 完全不同,一般真核生物有四种RNA:28S,18S,5.8S,5S而原核生物有三种:23S,16S,5S。

二、选择题

1、A;

2、B;

3、D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Ⅲ的别名叫小分子RNA聚合酶,负责包括tRNA和5SrRNA在内的小分子RNA 的合成;

4、A 核糖核酸酶没有酶原形式,具有酶原形式的酶多数是蛋白酶,以免自溶;

5、B;

6、A 超滤指大分子不能通过滤膜,仅通过分子,而凝胶过滤时大分子不能进入分离介质,故先被洗脱;

7、D;

8、C 雄性激素对物质代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使蛋白质合成;

9、A;10、C;11、B;12、B 甘氨酸的pI是其两个pK的平均值;13、B;14、A;15、B;16、C;17、C;18、C;19、C;20、A

三、填空题

1、81;

2、组蛋白核小体;

3、无酶时不反应、被靶酶专一性的激活、与靶酶反应必须比解离更为迅速,即k1》kdis;

4、甘氨酸天冬氨酸2个谷氨酰胺的酰胺氮;

5、转运内源胆固醇脂;

6、ATP UTP CTP GTP;

7、谷氨酸缬氨酸;

8、糖原磷酸化酶A 磷酸化;

9、3.4 36 0;10、短;11、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2、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13、cGMP IP3 Ca2+ 硝氨醇甘油二酯;14、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酪氨酸色氨酸;16、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

四、问答题

1、基本来说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不过是有条件的。如同样一条肽链,在存在变性剂的条件下是松散的。这里所说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取决于它的氨基酸序列,只在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其三级结构之间的特定对应关系。典型的例子是牛胰核糖核苷酶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松散后,经适当的条件,致使肽链的二硫键正确配对,此时肽链仍能呈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当前有相当多的蛋白质工程的例子可以说明,肽链中某些残基的突变可以引起突变蛋白质的构象改变。

2、磷脂酶A2专一水解磷酯C2位脂肪酸,产物为溶血磷脂脂肪酸;磷脂酶B可分别水解磷脂C1和C2位上两个脂肪酸,产物为溶血磷脂、脂肪酸、甘油磷脂含胆碱;磷脂酶C作用于磷脂C3的磷脂酰键,产物为甘油二酯和磷酸含氮碱;磷脂酶D作用于磷酸与含氮碱之间的酯键,产物是磷脂酸和含氮

碱。

3、酶作用的专一性学说的基本要点是,酶分子中存在有一个识别底物的结合位点,同时酶分子还存在着一个可以诱导底物结构发生变化的反映变化的催化位点。包括没作用的专一性学说在内的机体重的任何一种分子键的相互作用都是生物界和生物分子长期进化的结果。主要有:①锁钥学说②诱导契合学会说—酶受底物诱导而变形③张力学说—底物变性以时应酶

4、⑴转录酶,即DNA指导下的RNA合成酶,催化的反映mATP+nGTP+pCTP+qUTP=RNA+(m+n+p+q)Ppi

⑵逆转录酶即RNA指导下的DNA合成酶,此酶有三种活性,主要催化

mdATP+ndGTP+pdCTP+qdUTP=DNA+(m+n+p+q)Ppi

逆转录酶的另外两个活性是水解和新合成DNA杂交中作为逆转录模板的RNA,以及指导有新合成的DNA复制DNA。

5、DNA复制开始处的几个核苷酸最容易出错,用RNA引用即使出现差错最后也要被DNA聚合酶Ⅰ切除,提高了DNA 复制的准确性;DNA聚合酶本身具有校对作用,可以将不正确插入的核苷酸切除掉,重新加上正确的核苷酸。这样对每个核苷酸的掺入就有两次机会。首先按碱基配对原则,错误核苷酸插入的几率为10-4—10-5,然后DNA聚合酶本身的校对作用又可以是错误核苷酸掺入的几率为10-8—10-10。另外,DNA合成起始时,冈崎片段合成开始时都有RNA。由于RNA最终也要被切除掉,这样就提高了DNA复制的准确性。

中科院1997生化与分子

一、是非题。12分。每题答对得1分,打错到扣半分,不答者倒扣。答“是”写“+”,答“非”写“-”。

1、因为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都是蛋白质磷酸化的位点,因此所有蛋白质激酶均能使蛋白质中这三种氨基酸残基磷酸化。

2、蛋白质的变形作用的实质就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的键均被破环引起天然构象的解体。

3、蛋白质分子中的结构域(domain)、亚基(subunit)、纹基(motif)都是相同的概念。

4、水是不能通透纸双层膜的。

5、蛋白激酶属于磷酸转移酶类,催化磷酸根共价转移到蛋白质分子上的反应。

6、具有正协同效应的酶,其Hill系数总是大于1的。

7、mRNA的编码区不含有修饰核苷酸。

8、核糖上被甲基化的胞嘧啶核苷被表示为Cm。

9、携带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tRNA称为tRNA的等受体,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反密码。

10、植物能利用氨或硝铵为氮源合成氨基酸,但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氮。

11、逆转录酶仅具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的活性。

12、氨基酸的碳骨架进行氧化分解时,先要形成能够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化合物。

二、选择题:20分。答错不倒扣分。

1、在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许多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依赖于下述哪一种维生素

A.维生素K B.维生素E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2、目前已经知道某种金属离子在细胞信号传导使细胞供能时起十分重要作用,它是

A.Na+ B.K+ C.Ca2+ D.Mg2+ 3、镰刀状细胞血病是最早被认识的一种分子病,它是由于血红蛋白的两条B链中的两个谷氨酸分别为下属的氨基酸所代替

A.丙氨酸B.缬氨酸C.丝氨酸D.苏氨酸

4、1996年P。C。Doherty和R。M。Zinkernagel因为下列哪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贡献而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费

A.发育生物学B.免疫学C.分子病毒学D.结构生活生物学

5、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处于

A.不断扰动状态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C.同一平面D.虽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

6、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酶不是调控酶

A.柠檬酸合成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C.苹果酸脱氢酶D.酮戊二酸脱氢酶

7、以下酶中哪一个是属于黄素核苷酸与酶蛋白以共价键相连的

A.NADH脱氢酶B.甘油磷酸脱氢酶C.胆碱脱氢酶D.琥珀酸脱氢酶

8、在酶的双倒数作图中,只改变斜率不改变横轴截矩的抑制剂属于

A.非竞争性抑制剂B.竞争性抑制剂C.反竞争性抑制剂

9、A.提高反应的活化能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提高

10、端粒酶(tolermerase)是属于

A.限制性内切酶B.DNA聚合酶C.RNA聚合酶D.肽酰转移酶

11、用寡聚脱氧核苷胸苷(Oligo dT)纤维素柱层析分离mRNA 是属于

A.分配层析B.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D.薄版层析12、下列RNA中含修饰核苷酸最多的是

A.mRNA B.rRNA C.tRNA D.病毒RNA

13、转录真核rRNA的酶是

A.RNA聚合酶ⅠB.RNA聚合酶ⅡC.RNA聚合酶Ⅲ

14、一个RNA片段AGGGCUGA,T1酶全酶切后HPLC分析可获得的峰的数量为

A.2 B.3 C.4 D.5

15、氨酰tRNA合成酶的底物数为

A.1 B.2 C.3 D.4

16、雌二醇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A.雌酮B.孕酮C.睾酮D.雌三醇17、真核生物有DNA聚合酶α、β、γ、δ,其中δ主要负责

A.DNA的复制B.切除引物C.参与修复D.解开双螺旋

18、长链脂肪酰CoA经氧化作用,生成乙酰CoA是在什么细胞器上进行的

A.微粒体B.内质网C.线粒体D.细胞膜

19、DNA分子上能被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特意识别的部位是

A.衰减子B.操纵子C.启动子D.终止子

20、哺乳动物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一般氨基酸的氨基被脱去,主要通过

A.氨基酸氧化酶的作用B.转录酶的作用C.转氨酶和谷氨酸脱酶的联合作用D.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

三、填空题(20题共44空格,共44分)

1、免疫球蛋白(IgG)含有两条高分子量的和两条低分子量的,这些链通过连接成Y字形结构,每个免疫球蛋白分子含有抗原结构部位。

2、真核细胞多肽全成的起始氨基酸均为,而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为。

3、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还经常存在两种结构组合体称谓和,它们都可以充当三级结构的组合配件。

4、糖肽连接键的类型有,。

5、G蛋白具有酶的活性。

6、1926年Sumner从刀豆中到了酶结晶,从而第一次证明了酶的蛋白质本质。

7、糖酵解的关键调控酶是。果糖-2,6-二磷酸的作用是糖酵解。

8、判断一个酶的纯化步骤优劣的一般依据的提高倍数和的回收率。9、到目前为止发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中大多数都是结构。

10、磷脂被磷脂酶C水解生成和。

11、生物膜的主要组分是和。

12、DNA空间结构模型中,双螺旋的直径为,碱基堆积距离为,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

13、一tRNA的反密码子为GGC,它可识别的密码子为、。

14、多核苷酸磷酸激酶(PNKase)可以将32P-ATP的磷酸基转移到核酸链的端,而标记RNA的3’端常用酸和5’-32P标记的。

15、核酸的增色作用是由两条链间的和同一条链产生。

16、mRNA上突变常可造成致死作用,但生物体可通过tRNA 反密码子的突变而存活这种tRNA的突变又称,而这种tRNA称谓tRNA。

17、组氨酸的生物合成需要以及的N-C 基团,因此组氨酸合成也可认为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一个分支。

18、维生素B6有、、。

19、真核细胞染色质中的DNA主要是与结合复合体,并形成半珠状结构。

20、核糖核苷二磷酸在和糖核苷酸还原酶作用下,生成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这一过程还需要和参与。

四、问答题。4题,共24分。

K2

K1

E+S ES E+P

1、用什么试剂可将胰岛素链间的二硫键打开与还原?如果要打开牛胰核糖核酸酶链内的二硫键,则在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什么试剂?蛋白质变性时,为防止生成的-SH基重新被氧化,可加入什么试剂来保护?要测定蛋白质的二硫键位置,需用什么方法?请简述之。

2、对于下列酶促反应,请用稳态方法推出米氏方程(写明推到过程)

K3

3、简述真核生物RNA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4、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中科院199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卷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亚基与结构域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结构域是一条肽链中的一个部分,通过共价键与其他部分连接,而亚

基一定是通过非共价键与其它亚基相互作用。而模体则是在不同蛋白质中存在的一些序列或立体结构中类似的部分。4、+ 水是不能自由通过脂双层膜的,但是膜上具有特异的水通道。5、- 激酶催化的磷酸转移反应的磷酸基团不是游离的磷酸,而是来自ATP或GTP。6、+ 7、+ 8、+ 9、-tRNA等受体的结构差异大多数不反映在反密码子上,而在其他部分10、+ 11、- 还具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和RnaseH等活性12、+

二、选择题

1、A;

2、C 钙调蛋白的发现,使得钙离子被确认为是一种细胞信号传导的载体,又被称为细胞信号载体;

3、B;

4、B;

5、C;

6、C;

7、D;

8、A;

9、B;10、B;11、C;12、C;

13、A;14、C;15、C 分别是氨基酸、ATP、tRNA;16、C;

17、A DNA聚合酶δ具有细胞核合成DNA链的能力,但必须在由DNA聚合酶α形成引物后形成;18、C;19、C;20、A

三、填空题

1、重链,轻链,二硫键,2;

2、甲硫氨酸,N-甲酰甲硫氨酸;

3、超二级结构,结构域;

4、O-糖苷键,N-糖苷键;

5、GTP 水解酶;

6、脲;

7、6-磷酸果糖-1-激酶,增加;

8、比活提高的倍数,活性回收率的高低;

9、7次跨膜结构;10、二酰基甘油,磷酸碱基;11、磷脂,蛋白质;12、2nm,0.34nm;

13、GCC,GCU;14、5’,T4RNA连接酶,pCp/胞苷3’,5’-二磷酸;15、解链,断链;16、校正,校正;17、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18、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19、组蛋白,核小体;20、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四、问答题

1、打开二硫键最正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巯基试剂。如巯基乙醇,可是参与二硫键的2个半胱氨酸还原酶带有游离巯基的半胱氨酸。为了使还原反应顺利进行,通常加入高浓度的尿素等变性剂。加入过量的还原剂可以防止还原所得的巯基被重新氧化。如果不准备使肽链重新氧化,而是进一步进行化学结构的研究,可以将巯基转化为其他的修饰形式,例如和羧甲基化等烷化剂反应,另外还有甲酸氧化法和亚硫酸还原法等。

2、ES复合物的形成速度为:d[ES] /dt=K1([E]-[ES])×[S] ES复合物的分解速度为:-d[ES] /dt=K2[E]+K-1[ES]

在稳态条件下,ES复合物的形成速度等于分解速度:K1([E]-[ES])×[S]=K2[E]+K-1[ES]

即([E]-[ES])×[S]/ [ES] =(K2+K-1)/K1

若(K2+K-1)/K1=Km 即[ES] =[E] [S]/(Km+[S])①

酶反应速度v=K2[ES] 酶被底物饱和时[E]=[ES] 酶反应速度Vmax=K2[ES]=K2[E]②

由①②可得v/Vmax=[S]/(Km+[S])

3、RNA主要包括r RNA :作为装配者并具有催化作用;t RNA :作为转换器,携带氨基酸并具有解译作用;m RNA :作为信使,携带DNA的遗传信息并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模板。此外还包括反义RNA 。核酶等。总结可知RNA 有五大类功能: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②作用于RNA转录后加工修饰③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的调节④生物催化与其他细胞持家功能⑤遗传信息的加工与进化。

4、乳糖操纵子由调节基因(R)、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三个代谢乳糖的酶的结构基因:lacZ、lacY、lacA组成。lacZ 编码β-半乳糖苷酶,lacY编码β-半乳糖苷通透酶,lacA编码β-半乳糖苷转乙酰酶。在有葡萄糖的情况下,细菌不利用乳糖,此时,调节基因(R)表达的阻遏蛋白能与操纵基因(O)结合,阻断识别启动子(P)的RNA聚合酶通过操纵基因(O)而转录结构基因;葡萄糖耗尽时,乳糖被利用,此时乳糖可与阻遏蛋白形成复合物,RNA聚合酶于是能通过操纵基因(O)转录得到三个酶,其中,乳糖是诱导物,产物叫诱导酶。

中科院1998生化与分子

一、是非题:12题,共12分。

1、糖蛋白中的糖肽连接键,是一种共价键,简称为糖肽键。()

2、电泳和等电聚焦都是根据蛋白质的电荷不同,即酸碱性质不同的两种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方法。()

3、激素按其化学本质来说是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多肽或蛋白质()

4、激素是通过膜受体引发生物效应的。()

5、真核细胞所有的细胞色素氧化酶都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6、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后的共价修饰,都属于不可逆的化学修饰。()

7、核糖上被甲基化的胞嘧啶核苷被表示为Cm。()

8、DNA固相机器合成时用的活化单体是dNTP。()

9、tRNA只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作用。()

10、起转录调控作用的DNA元件都能结合蛋白质因子。()

11、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物理图谱就可以宣布水稻遗传信息之谜破译了。()

12、人休需要的烟酰胺可以由色氨酸来合成,因此在营养上色氨酸可以替代烟酰胺。()

二、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选择答案的号码必须填入()中,答错不倒扣。

1、蛋白质在下列哪一种水解过程中,由于多数氨基酸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消旋现象。()

①酸水解;②酶水解;③碱水解;

2、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实际上是一种酶,它们是:()

①磷酸化酶;②蛋白水解酶;③酪氨酸激酶

3、要断裂由甲硫氨酸残基的羧基参加形成的肽键,可用:()

①胰蛋白酶;②尿素;③溴化氢;

4、在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时,为了对二硫键进行定位,需将含二硫键的肽段分离,此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①过甲酸氧化;②对角线电泳;③硫基化合物还原。

5、下列哪一种是目前研究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最常用的方法

①X光衍射法;②圆二色性;③荧光光谱

6、如果某个单底物酶促反应是二级反应,E+S Kcat ES →P

那么决定其催化反应速度的常数是:()

①Km; ②Ks; ③Kcat; ④Kcat/Km。

7、酶促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量来源于:()

①底物化学链的断裂可释放的化学能;②酶与底物结合能;

③底物形变能;④酶构象变化所释放的能量。

8、某个非底物抑制的酶,在实验上除无法测定初速度以外,造成Michacl- Menten方程失效原因是:()

①别构酶;②底物对酸激活作用;③一定浓度范围内产物抑制作用。

9、以NADP+作为氢受体形成NADPH的代谢途径是:()

①糖酵解;②三羧酸循环;③磷酸戊糖途径;④糖元异生

10、氧化磷酸化作用(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将生物氧化过程释计的自由能转移并生成:()

①NADPH; ②NADH; ③ATP; ④FADH。

11、转录真核生物t RNA的酶是:()

①RNA聚合酶I;②RNA聚合酶II;③RNA聚合酶III;④反转录酶。

12、嘌呤霉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是由于它是:()

①核糖体失活蛋白;②核糖核酸酶;③氨酰tRNA的类似物;

④RNA聚合酶的抑制剂。

13、为核糖体上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提供能量的分子是:

①ATP;②GTP;③UTP;④CTP。

14、真核生物5S RNA 基因的启动子在转录区结构基因的:

①上游;②内部;③下游。

15、大肠杆菌中主要行使复制功能的酶是:

①DNA聚合酶I②DNA聚合酶II③DNA聚合酶III④Klenow 酶

16、尿素合成的中间物氨基甲酰磷酸是在什么中合成的:

①胞液;②内质网;③线粒体;④细胞核。

17、逆转录酶具有结合什么的活性,并以它为引物合成DNA 链。

①MRNA; ②TRNA; ③核内小分子RNA;④tRNA.

18、RNaseH能特异的切割为:

①双链DNA;②双链RNA;③RNA-DNA杂合分子中的DNA;④RNA-DNA杂合分子中的RNA。

19、酵解的速度决定于:

①磷酸葡萄糖变位酶;②磷酸果糖激酶;③醛缩酶;④磷酸甘油激酶。

20、测定蛋白质在DNA上的结合部位常用什么方法:

①Western blotting; ②PCR; ③限制性图谱分析;

④DNase I保护足印分析。

三、填空题:17题共40空格,第空格答对给1分,共40分。

1、已知蛋白质存在的超二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组合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球蛋白G在用___处理时可产生Fab片段,而用___处理时,可产生(Gab’)2片段。

3、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三种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在紫外区具有光吸收能力,所以在_______________nm波长的紫外光吸收常被用来定性或定量检测蛋白质。

4、当蛋白质和配基结合后,改变了该蛋白质的构象,从而改变该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为_____。

5、一氧化氮(NO)是最上的信使分子之一,它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膜蛋白跨膜部份的结构(构象)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了膜脂肪酰链的长度以外,影响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8、同一种神经介质作用于不同靶细胞引起截然相反的作用,是因为靶细胞上________不同。

9、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有Ca2+的储存器,_________作为信使分子可以促成Ca2+的释放。

10、现已发现上百种基因调节蛋白(gene regulatory Proteins),但它们识别双螺旋DNA特顺序的结构基元(structural motifs)仅发现有限几种,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

11、真核生物t RNA的加工,成熟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

12、sn RNA主要参于__________的加工成熟,sn RNA主要参于______________的加工成熟。

13、核糖体失活蛋白有两类,它们分别具有位点专一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性。

14、现在普遍认为核糖体上存在_____________个tRNA结合位点。

15、与正确和有效翻译作用相关的m RNA结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6、在糖异生作用中由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第一步反应生成草酰乙酸是_______酶催化的,同时要消耗_____;

第二步反应是_______酶催化的,同时消耗___________。17、含有腺苷酸的辅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多种。

四、问答题:4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1997年获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的美国科学家S. Prusiner的主要贡献。

2、真核细胞中有几种RNA聚合酶?它们的主要功能是?

3、一DNA模板的初始转录物经T1酶完全水解得两组分。一组分经RnaseA完全作用得过且过pppUp、Up、ApGp。另一组分经RnaseA完全作用得Cp和ApU。同样模板分别经含-32p-GTP(A)和-32p-GTP(B)的NTP转录,并分别经修饰酶修饰后,经Rnase T2酶解,转录物A得I32P,转录物B 得m1I32P的放射性产物,请说出:(1)该DNA模板的序列和RNA转录物的序物;(2)该片段经修饰后的修饰核苷酸数量,修饰核苷种类及位置;(3)推测的过程。

4、简述乙酰辅酶A在碳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

中科院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除了肽类激素外,还有固醇类激素;

4、+;

5、+;

6、- 磷酸化、ADP核糖基化和细胞质内的单个O-GlcNAc 修饰均是可逆的;

7、+;

8、- 有机合成用不是dNTP,而是活化dNMP DNA酶促合成的原材料是dNTP;

9、-;10、+;

11、-;12、+

二、选择题

1、C;

2、C;

3、C;

4、B;

5、A;

6、D;

7、B;

8、B;

9、C;10、C;11、C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Ⅲ又叫小分子RNA 聚合酶,负责包括tRNA和5SrRNA在内的小分子RNA的合成;12、C;13、B 蛋白质起始物生成除需要GTP提供能量外,还需要Mg2+、NH4+及三个起始因子(IF1、IF2、IF3)在起始tRNA中。14、C;15、C;16、C;17、B;18、D;

19、B;20、D

三、填空题

1、αα,βαβ,βββ;

2、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Fab)2;

3、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280;

4、别构效应;

5、①抑制血小板凝集②改变cGMP水平,参与神经递质信号转导③激活DNA修复酶④高浓度时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⑤引起细胞衰老和死亡;

6、α螺旋结构;

7、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

8、受体;

9、三磷酸肌醇/IP3;10、锌指,亮氨酸拉链,α-螺旋-转角-α-螺旋;11、锌指,修饰,剪切,添加CCA 尾,编辑;12、mRNA,rRNA;13、磷酸二酯酶,N-糖苷酶;

14、3;15、核糖体结合位点,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16、丙酮羧化,ATP,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GTP;17、烟酰胺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A

四、问答题1、Prusiner的主要贡献是研究疯牛病的过程,发现了某些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可受到一些非核酸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这些立体结构的改变进一步引起其它相同蛋白质立体结构的改变,整个过程犹如病原体的“感染”。立体结构改变的蛋白质可以导致不容型的聚集物的形成,最终发生病变。有这些结果产生了两个方面概念的改变,一是某些疾病的感染可以不需要核酸,二是相同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可以呈现不同的立体结构,即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除了一级结构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按照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不同进行分类:RNA聚合酶Ⅰ基本不受α-鹅膏蕈碱的抑制,在大于10-3M/L时才有轻微的抑制。RNA聚合酶Ⅱ对α-鹅膏蕈碱最为敏感,在10-8M/L一下就会被抑制。RNA聚合酶Ⅲ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介于聚合酶Ⅰ和聚合酶Ⅱ之间,在10-5M/L到10-4M/L才会有抑制现象。

RNA聚合酶Ⅰ存在与核仁中,其功能是合成 5.8SrRNA、18SrRNA和28SrRNA。

RNA聚合酶Ⅱ存在于核质中,其功能是合成mRNA、snRNA。RNA聚合酶Ⅲ存在于核质中,其功能是合成tRNA和5SrRNA 及转录Alu序列。

相关内容: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及功能,真核生物的DNA 聚合酶及功能,转录调控,复制的调控。

3、(1)根据以下原理:①初始转录物的5’端为三磷酸基(ppp-),3’端为核苷;②RNase T1的专一性是切割RNA鸟苷3’磷酸酯键(-Cp↓);③RNase A的专一性是切割RNA 嘧啶核苷3’磷酸酯键(-Cp↓+ -Up↓),故起始转录物是pppUpUpApGpCpApU

(2)根据毗邻分析原理:a-32p-NTP中的a-32p可掺入到该核苷5’邻位核苷的3’位。因此,转录时加入a-32p-GTP,产物经修饰后用RNase T2酶解得到I32p,表明是序列中的A32-pG→I32pG;同样转录时加入a-32p-UTP,产物经修饰后RNase T2酶解得到m1I32p,表明是序列中的A32pU→m1I32pU,所以初始转录物经修饰得到的序列是:pppUpUpIpGpCpm1I32pU。(3)略。

4、乙酰辅酶A是活化了的乙酸基团(CH3CO-=乙酰基)与辅酶A的半胱氨酸残基的SH-基团相连。这其实是硫酯。它是脂肪酸的beta-氧化及糖酵解后产生的丙酮酸氧化脱羧的产物。在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乙酰基转移到草酰乙酸中,生成柠檬酸。循环也叫柠檬酸循环。乙酰辅酶A是人体内重要的化学物质。首先,丙酮酸氧化脱羧,脂酸的beta-氧化的产物。同时,它是脂酸合成、胆固醇合成、酮体生成的碳来源。三大营养物质的彻底氧化殊途同归,都会生成乙酰辅酶A以进入三羧酸循环,即通过三羧酸循环将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彼此沟通,有机联系在一起。

中科院1999生化与分子

一、是非题:20题,共20分。答“是”写“+”,答案“非”写“一”,写在题后的()中。

1、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差别在于制备方式的不同。

2、气体分子,如NO,是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生物体内行使功能的。

3、二硫键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密切有关,因此没有二硫键的蛋白质就只有一级和二级结构。

4、所有信号肽的位置均在新生肽的N端。

5、对于可逆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抑制50%时的抑制剂浓度等于其抑制解离常数Ki。

6、在酶的催化反应中,HIS残基的咪唑基既可以起碱催化作用,也可以起酸催化作用。

7、蛋白激酶对蛋白质磷酸化的部位除了Ser、Thr、和Tyr外,还有His、Cys、Asp等。

8、维生素B1的化学名称为硫胺素,它的磷酸酯为脱羧辅酶。

9、线粒体内膜与外膜的结构完全不同,它们是完全分开互不接触的两种膜。

10、细胞色素氧化酶与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已得到阐明。

11、氧化磷酸化也是可逆的。

12、嗜盐菌视紫红蛋白与视网膜视紫红蛋白不同,前者经光照后导致跨膜质子梯度,后者经光照后导致跨膜钠离子流动。

13、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反转录酶。

14、转录不需要引物,而反转录必须有引物。

15、DNA复制时,前导链合成方向是5’→3’,后随链则是3’→5’生成。

16、人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为2.9×109,是自然界最大的。

17、细胞器DNA的复制并不限于S期,可在细胞周期的各期中进行。

18、基因转录的终止信号应位于被转录的序列以外的下游区。

19、真核生物细胞核内不均一RNA(hnRNA)分子量虽然不均一,但其半衰期长,比胞质成熟mRNA更为稳定。

20、DNA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复制开始,它即进行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二、选择题:25题,每题一分,共25分。

1、生长调节素(omtomedin)是

A.胰岛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样生长激素Ⅰ和ⅡD.表皮生长因子

2、生物体内氨的转运主要通过

A.尿素循环B.谷氨酰胺C.尿酸

3、识别信号肽的是一种信号识别颗粒,它是A.糖蛋白B.信号肽C.脂蛋白D.核蛋白

4、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上的结合位点是

A.GTP B.ATP C.cAMP D.ADP

5、基因剔除(knock out)的方法主要是用来阐述

A.基因的结构B.基因的调控C.基因的表达D.基因的功能

6、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中构成一个电荷中继网的三个氨基酸残基是

A.His,Arg,Glu B.Ser,Lys,Asp C.Ser,His,Asp D.Ser,Arg,Glu

7、MWC模型和KNF模型的一个区别是

A.MWC模型可以解释正协同性,而KNF模型不能B.MWC模型可以解释负协同性,而KNF模型不能C.MWC模型不能解释正协同性,而KNF模型能D.MWC模型不能解释负协同性,而KNF能

8、琥珀酸脱氢酶所需要的辅酶(基)是

A.CoA B.FAD C.NAD+ D.NADP+

9、对于一个遵守米氏方程的酶,当活性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9%时,底物浓度是其Km值的倍数为

A.10 B.100 C.90 D.99

10、一个酶有多种底物,判断其底物专一性强弱应依据参数A.Kcat B.Km C.Kcat/Km

11、NO的生成主要来自

A.组氨酸B.赖氨酸C.精氨酸D.谷氨酸胺

12、哺乳动物细胞质膜的标志酶是

A.钠钾ATP酶B.细胞色素氧化酶C.H+-ATP D.谷氨酸胺

13、辅酶Q是一种化合物,它含

A.硫胺素B.异咯嗪结构C.异戊二烯单位的醌类D.铁、硫

14、典型哺乳动物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

A.细胞内Na+,K+均比细胞外高B.细胞内Na+,K+均比细胞外低

C.细胞内K+比细胞外高,Na+比细胞外低D.细胞内Na+比细胞外高,K+比细胞外低

15、当线粒体呼吸处于状态4时,内膜两侧的pH差可以达到A.0.1PH单位B.1PH单位C.1.5PH单位D.>2PH单位

16、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蛋白质-RNA复合物,其中RNA起

A.催化作用B.延伸作用C.引物作用D.模板左右17、新生多肽链的信号肽与下列哪种物质识别,从而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

A.核糖体B.核糖体亚基C.信号肽酶D.信号肽识

别颗粒(SRP)

18、真核生物mRNA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连接,其方式是

A.2’-5’B.3’-5’C.3’-3’D.5’-5’

19、与核酸中嘌呤环和嘧啶环上的原子来源都有关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B.天冬氨酸C.亮氨酸D.甲硫氨酸

20、大肠杆菌mRNA上起始密码子上有的SD序列可与某种RNA的3’端配对,然后启动多肽链生成,这种RNA是A.tRNA B.SnRNA C.16srRNA D.23srRNA

21、染色质DNA的碱基可被甲基化,DNA甲基化的作用是A.关闭某些基因B.活化某些基因

C.可关闭某些基因,同时可以活化另一些基因D.与基因表达的调节无关

22、遍在蛋白(ubiquitin)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它与蛋白质结合后,造成

A.蛋白质更加稳定B.蛋白质有效转运C.蛋白质迅速降解D.蛋白质固定在细胞膜上

23、DNA损伤的光修复作用是一种高度专一的修复方式,它只作用于紫外线引起的

A.嘧啶二聚体B.嘌呤二聚体C.嘧啶-嘌呤二聚体

24、λ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后,决定它进入裂解循环的基因产物是

A.N B.Q C.Cro D.CI

25、环状的线粒体DNA进行复制的方法采用

A.多起点双向B.滚环C.D-环D.单起点双向

三、填空题;12题,共25分,一空一分。

1、糖蛋白中糖苷链主要有两类,即_______和_______。

2、氨基酸氨基中的一个H原子可以被烃基取代,称为烃基化反应,反应生成_______或简称_______,此反应可被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_______末端氨基酸。

3、酶与配基结合实验的Scatchard作图表现为一种罩形曲线,表明酶与配基结合具有_______。

4、TPCK是通过对_______残基的烷化而专一的对_______酶进行亲和标记。

5、维生素D原和胆固醇的化学结构中都具有_______的结构。

6、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_______的蛋白激酶。

7、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呼吸控制的定量表达是_______。

8、与G蛋白偶联的质膜受体均有_______的结构。

9、线粒体内膜胞浆侧的膜电位比基质侧_______。10、在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相互作用中,反密码子IGA可是别的密码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参与DNA损伤切除修复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转录调控因子的结合DNA功能域的结构有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问答题:5题,共30分。

1、一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其内部不同序列位置存在两个甲硫氨酸残基,试问:

⑴用什么试剂,可把此蛋白质裂解成片段?

⑵如果裂解的片段分子量均在10000以上,且差距较大,可用何种方法分离?

⑶用什么简单方法,可以测定这些片断的分子量?

⑷如何证明它们都是从一个蛋白质分子裂解下来的片段?

⑸如何证明它们在该蛋白质内的排列次序?

2、简述PH对酶反应的影响及其原因。

3、试述物质跨膜的被动运送,促使扩散和主动运送的基本特点。

4、举出两种蛋白质序列与其基因序列存在的不对应关系及其可能原因。

5、用生物技术能实现从鸡蛋中分离人的γ干扰素么?为什么?

中科院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制备方式不同,其根本的区别是反应性质不同。考察点: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2、+ 考察点:信号及信号转导。相关内容:信号转导的分类。

3、- 考察点:蛋白质的结构层次。相关内容:结构域,单体蛋白(有几个独立的肽段以S—S连接的小分子蛋白)。

4、- 考察点:信号肽学说,相关内容:蛋白质修饰及转运。

5、- 考察点: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相关内容:抑制反应的米氏方程、特点。

6、+ 考察点:酶催化的高效性。教材内容:His残基的咪唑基,其解离常数为6,在中性条件下一般以酸性形式存在,另一半以碱性形式存在。即咪唑基即可作为质子供体,又可作为质子受体在催化中发挥作用。因此咪唑基是一个最有效最活泼的一个催化功能基团;相关内容:酶催化的特点。

7、+ 考察点:磷酸化的部位。要有-OH基团。相关内容:磷酸化的概念。

8、+ 考察点:维生素B1。教材内容:维生素B1,又称为硫胺素,广泛分布在植物中,特别是种子外皮和胚芽与ATP作用转变为焦磷酸硫胺素(TPP),是催化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脱羧的辅酶。相关内容:维生素B1的结构。

9、- 考察点:线粒体的膜结构。教材内容:细胞色素氧化酶与细胞色素的作用、结构。10、- 考察点:生物化学研究进展。相关内容:细胞色素氧化酶与细胞色素的作用、结构。11、- 12、+ 考

察点:视紫红蛋白。相关内容:质子势能。13、+ 考察点:端粒酶的性质。教材内容:每条染色体末端进化形成了DNA 序列及能够识别和结合端粒序列的蛋白质,这一种核糖核蛋白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称为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其中RNA是富含G序列的模板,因此可以弯过来作为引物复制5’末端。14、+ 考察点:转录与反转录。教材内容:反转录酶催化的DNA合成反应要求有模板和引物,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作为底物,此外,还需要适当的阳离子(Mg2+、Mn2+)和还原剂(以保护酶蛋白中的巯基)DNA链的延长方向为5’→3’。RNA聚合酶需要以四种核苷三磷酸作为底物,并需要适当的DNA作为模板,Mg2+能促进聚合反应,RNA链的延长方向为5’→3’,反应是可逆的,但焦磷酸的水解可推动反应趋向聚合。相关内容:DNA的复制过程。15、- 考察点:前导链与滞后链。教材内容:以复制叉向前移动的方向为标准,一条模板链是3’→5’走向,在其上DNA 能以5’→3’方向连续合成,称前导链。另一条模板链是5’→3’走向,在其上DNA合成也是以5’→3’方向,但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随着复制叉移动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称滞后链。相关内容:冈崎片段的概念及其大小变化。16、- 考查点:基因组的概念。教材内容: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C值均为109数量级(人为2.9×109),人们很难置信两栖类动物的基因组的功能比哺乳动物更复杂。相关内容:C值概念与C值矛盾。17、+ 考察点:细胞器的增殖。18、- 考察点:转录的终止。教材内容: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向前移动,它只能感受正在转录的序列,而不能感受到未转录的序列,即终止信号应位于已经转录的序列中。所有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在终止之前有一个回文结构,其产生的RNA可形成茎环构成发卡结构,该结构可使聚合酶减慢移动或暂时停止RNA的合成。相关内容:转录全过程与转录因子。19、- 考察点:hnRNA的概念,特性。教材内容:真核生物mRNA 的原初转录产物是分子量极大的前体,在核内加工过程中形成分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称hnRNA。hnRNA的碱基组成与总的DNA的组成类似,因此,又称为类似DNA的RNA (D-RNA),它们在核内迅速合成又迅速降解,其半衰期短,比胞质成熟mRNA更不稳定。不同细胞类型的hnRNA半衰期不同,一般在几分钟至1小时左右,而胞质成熟mRNA的半衰期一般在1-10小时,神经细胞的mRNA的半衰期最长,可达数年。相关内容:真核mRNA前体(hnRNA)的加工。

20、+ 考察点:DNA复制的调控。教材内容: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复制子(replicon),每个复制子都含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origin),可能还会有终止复制的终点(termionus)。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调控的,一旦开始,它即继续下去,直至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相关内容:转录、翻译的调控。

二、选择题

1、C ;

2、B 考察点:氨的转运、尿素循环。教材内容:谷氨酰胺是中性的无毒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是氨的主要转运形式。

3、D考察点:信号肽引导的蛋白质转运。教材内容:信号识别颗粒(SRP)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复合体,它能识别正在合成并将通过内质网膜的蛋白质的自由核糖体,它与这类核糖体的信号肽结合后,肽链合成暂时终止,SRP对于正在合成的其它蛋白质无影响。

4、A 考察点:微管蛋白的成分、结构。教材内容: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形成的微管蛋白异二聚体,是微管装配的基本单位,微管蛋白异二聚体含有GTP的两个结合位点,二价阳离子亦能结合于微管蛋白二聚体上。

5、D 考察点:基因剔除的概念。相关内容:基因的研究方法分类。

6、C 考察点:胰凝乳蛋白酶的结构。教材内容:胰凝乳蛋白酶(chymoriypsin)是研究的最早最彻底的一个酶,它的活性中心由Ser105His57Asp102组成,分子量为25000。

7、D 考察点:别构酶调节酶活性的机理。教材内容:序变模型(KNF模型)主张酶分子中的亚基结合小分子物质(底物或调节物)后,亚基的构象逐个变化。因此,亚基有各种可能的构象状态。当底物(或正调节物)浓度上升,升到可与其中一个亚基牢固的结合时,这时,剩下的亚基就会改变构象,形成一个有活性的四聚体,,给出S型动力学曲线。在序变模型中,既有正调节物分子的作用,又有负调节物分子的作用,第二种分子与酶的结合可能比第一种分子与酶的结合更紧密些。这取决于第一种分子结合所引起的形变。齐变模型(MWC模型)主张别构酶有所得亚基或者全部是坚固紧密的,不利于结合底物的“T”状态,或者全部是松散的,利于结合底物的“R”状态。这两种状态间的转变对于每个亚基都是同步的,齐步发生的,“T”状态中的亚基的排列是对称的,变成“R”状态后,蛋白亚基的排列仍是对称的。正调节物(如底物)与负调节物的浓度比例决定别构酶究竟处于何种状态。当无小分子调节物存在时,平衡趋向于“T”状态;当有少量底物时,平衡即向“R”状态,当构象转变为“R”状态后,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底物的亲和性,给出了S型动力学曲线。目前认为,齐变模型不适用于负协调效应。

8、B 考察点:TCA循环。教材内容:琥珀酸脱氢酶是TCA循环中唯一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并直接与呼吸链联系的酶。此酶为含铁的黄素蛋白酶,除含FAD辅基外,还含有酸不稳定的硫原子和非血红素铁,也称铁硫蛋白。

9、D 考察点:米氏方程的应用。教材内容:V=Vmax[S]/(Km+[S])推出:V/Vmax=[S]/(Km+[S]),可以推知:[S]=99Km,相关内容:米氏方程的推导过程。10、B 考察点:Km 的应用。教材内容:同一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个Km 值。Km 值大笑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和力强弱,Km值笑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和力强,其中

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11、C 考察点:氨基的转化。教材内容:NO的前体是精氨酸(arginine,Arg),在NO合成酶(NO systhase)作用下,Arg 水解成瓜氨酸,释放NO,瓜氨酸在通过精氨酸代琥珀酸重新合成Arg。12、A 考察点:物质的过膜转运。相关内容:物质的跨膜转运的分类及特点。13、C 考察点:辅酶Q的结构。相关内容:辅酶Q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非蛋白组分,含有异戊二烯单位的醌单位。相关内容:辅酶Q的功能,电子传递链的组分。14、C 考察点:Na+,K+—ATP酶。教材内容:Na+,K+—ATP酶为分子Kdde四聚体(α2β2),其亚基约为95KD,是跨膜蛋白,在胞质侧有ATP酶活性位点,胞外侧只有K+和专一抑制剂乌本苷的结合位点,β亚基约为45KD的糖蛋白,Na+,K+—ATP酶将Na+泵出,将K+泵入细胞内,每水解1ATP向膜外泵出3Na+,向胞内泵入2K+。相关内容:细胞的跨膜电位。15、D 考察点: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相关内容:悬浮的线粒体既无可氧化的底物又无ADP 时为状态I,氧气利用极低。加入ADP后变为状态Ⅱ,有短暂的呼吸刺激。加ADP后又加底物为状态Ⅲ,ADP被耗尽,变为状态Ⅳ。氧气耗尽,线粒体无呼吸可言,为状态Ⅴ。16、D 考察点:端粒酶的结构、功能。17、D 考察点:信号肽假说。18、D 考察点:真核生物mRNA帽子的结构。教材内容:真核生物mRNA 5’末端有一个特殊的帽子结构,其组成为:5’m7G—5’—PPP—5’N1mP—。相关内容:真核生物mRNA 帽子结构的功能。19、B 考察点:嘌呤环和嘧啶环的碳架结构。20、C 考察点:翻译起始。教材内容:对起始密码子附近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距离起始密码子上游(5’—端)约10bp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S-D序列),它与16SrRNA的3’端核苷酸序列形成碱基互补,正是由于S-D 序列与16SrRNA的3’端核苷酸序列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核糖体能区别起始信号AUG与编码肽链中的Met密码子AUG,正确的定位于mRNA上起始信号的位置。21、C 考察点: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教材内容:DNA甲基化的作用有:影响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与识别;改变DNA的构象,如形成Z—DNA等。22、C 考察点:遍在蛋白的功能。教材内容:真核细胞的胞质基质中,有意复杂机制识别蛋白N端的不稳定氨基酸信号,并准确的将它降解。泛素是其中之一,它是76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有多种功能。

23、A 考察点:光修复作用。教材内容:可见光激活了细胞内的光裂合酶,使之与嘧啶二聚体结合,并将其分开,恢复为两个单独的嘧啶碱基。相关内容:DNA损伤的修复。24、C 理由:λ噬菌体50个基因,其中决定λ噬菌体溶原与裂解的调节基因有6个:N、Q、Cro、cⅠ、cⅡ、cⅢ,其中Cro 蛋白的功能是抑制溶原性阻遏蛋白cⅠ的生成,从而使λ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25、C 考察点:细胞器复制。相关内容:D—环复制的特点。

三、填空题

1、与Ser、Thr、Hyl的-OH连接的O-糖苷链、与Asn、Lys、Arg远端氨基连接的N-糖苷链。

2、二硝基苯基氨基酸、DNB 氨基酸、氨基。

3、正协同性。

4、组氨酸、胰凝乳蛋白酶。

5、环戊烷多氢菲。

6、钙离子。

7、呼吸控制率。

8、7次跨膜。

9、高。10、UCA UCC UCU。11、特异的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12、螺旋-转角-螺旋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

四、问答题

1、考察点: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分析。题中的肽段降解得三段肽段。

⑴溴化氰(cyanogen bromide)它只断裂Met残基的羧端肽键。也可以选用糜蛋白酶或嗜热菌蛋白酶,但其专一性不如溴化氰。⑵可以用沉降速度法、凝胶过滤法、SDS-PAGE等将它们分开。⑶用沉降速度法、凝胶过滤法加一个分子量标准,就可以测定片段的分子量。⑷将酶切蛋白肽段与蛋白一起做凝胶电泳,计算肽段的分子量之和。与蛋白的分子量相等,就可以说明这些肽段就来自于该蛋白质。⑸分别测定片段、蛋白质的末端残基,经过比较,就可以依次确定肽段的排列顺序。

2、考察点:PH对酶活力的影响。

大部分酶的活力受其环境PH的影响。在一定PH下,酶反应有最大速度,高于或低于这个PH,反应速度下降。通常称此PH为酶反应的最适PH(optimum PH)。它因底物种类、浓度、缓冲液的成分不同而不同具体的讲,PH酶活力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过酸、过碱会影响酶蛋白的构象,甚至使酶失活②PH改变不剧烈时,酶虽然不变性但活力受影响。原因是PH影响底物分子、影响酶分子的解离状态及它们的结合状态③PH影响分子中另一些基团的解离,它们的离子化状态与酶的专一性及酶分子的活性中心有关。

3、考察点: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特点有:①被动运输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到底浓度的一侧。物质的运输速度既依赖于膜两侧的运输物质的浓度差,由于被运输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电荷、在脂双层中的溶解度等有关。②促进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有专一蛋白的结合。有饱和效应,对浓度差、在脂双层中的溶解度等的依赖均不如被动运输那么强烈。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由膜蛋白参与的耗能过程。特点有:有运输物质的专一性;运输的速度有最大值;运输过程有严格的方向性;被选择性的抑制剂如乌本苷专一抑制;整个运输过程需要提高大量的能量。

4、考察点:蛋白质序列与其基因序列存在的不对应关系。

蛋白质序列与其基因序列存在的不对应关系,在如下的一些

情况中有所体现:⑴基因序列内的内元、调节序列等均不编码蛋白序列,不能实现基因序列到蛋白质序列的转化。因而就无序列对等可言。⑵三联体密码本身的简并性、摇摆性等因素使得基因序列到蛋白质序列的转化不如复制或转录那么精确,序列自然就出现不对等。⑶无义密码子的存在,为引进稀有氨基酸提供了机会。出现了序列不对等。⑷三联体密码本身不是绝对通用的,所以基因序列到蛋白质序列的转化会出现序列不对等。⑸在翻译过程中,tRNA的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时的不严格的3-3配对,使得序列出现不对等的情况。

5、考察点:干扰素的概念及其研究。

动物机体内细胞在病毒或其他诱导物作用下所产生的能够抑制病毒增殖的一类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溶性蛋白质。等电点为6.5左右,对热不敏感,PH为2-11范围内保持稳定,抗原性弱,不能透析,可被蛋白酶破坏。干扰素作用于人和动物细胞后,使这些细胞产生了广谱性的抗病毒增殖、抗肿瘤生长和免疫调节剂等作用。起作用机理是在细胞内诱导产生另一种能够阻断病毒信使RNA转译的抑制性蛋白。干扰素现实种属特异性型,但对病毒的抑制有广谱性。正常细胞内的干扰素生成系统,在一般生理状态下,呈静止状态,只有在一定的诱导物作用下,才开始诱导生成干扰素。合成干扰素的诱导物有:①DNA或RNA病毒,也包括某些失活的病毒粒子②复杂的多糖、内毒素、双链RNA,如聚(I:C)③某些细菌和立克次氏体属的一些种。在刺激后的几分钟内,就可以产生干扰素。中国科学家于1982年研制成功基因工程的IFN,并诞生了第二代IFN,使α型干扰素与基因工程IFN于1989年获准投入市场。γ-干扰素是由活化的T细胞所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对许多细胞产生广泛的效应。其主要作用有:抑制病毒在多种细胞中的复制,诱导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细胞中Ⅱ类组织相容性分子的表达,使这些细胞在抗原呈递中活化,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抗微生物和抗肿瘤活性,提高FCγ受体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诱导许多骨髓细胞系分化。人的γ-干扰素基因位于第12对染色体的长臂上。

中科院2000生化与分子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是”写“+”,答案“非”写“一”。

1、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亚基在一级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同源性,它们的构想和功能也很相似,因此这两种蛋白质的氧结合曲线也是十分相似的。

2、抗体酶是只有催化作用的抗体。

3、除单独含有RNA或DNA的病毒外,还存在同时含有RNA 和DNA的病毒。

4、二硫键既可用氧化剂,也可用还原剂进行断裂。

5、根据米氏方程,转换数Kcat值与越大的酶反应速率越大。

6、米是常数Km值是一个与酶浓度无关的特征常数,但表观Km值受酶浓度的影响。

7、对一个正协同别构酶而言,当增加正调节物浓度时,协同性减少。

8、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所有具有七次跨膜结构特征的受体都是G蛋白偶联受体。

9、线粒体ATP合成酶与叶绿体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功能是十分相似的

10、辅酶Q是细胞色素b的辅酶。

11、缬氨酸素是呼吸链复合物Ⅲ的抑制剂。

12、磷脂水溶液经超声波处理后可以生成脂质体。

13、端粒酶是一种转录酶。

14、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15、DNA复制时,前导链上的合成方向是5’→3’,后随链上的合成方向是3’→5’。

16、DNA复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引物。

17、真核生物的启动子有些无TATA框,这将使转录有不同的起始点。

18、细胞内的DNA分子两条链,在特定的区域内,只有一条链被转录,对应的链只能进行复制,而无转录功能。

19、感染大肠杆菌的病毒有双链核酸(DNA或RNA)。

20、细菌处于贫瘠的生长条件下,与其他RNA相比,mRNA 合成下降最为明显。

二、选择题:25题,共25分。

1、蛋白质的别构效应

A.总是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紧密联系的B.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无关

C.有时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有关有时无关

2、蛋白质磷酸化是需要

A.蛋白质水解酶B.蛋白质激酶C.磷酸化酶

3、蛋白质是两性介质,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其

A.溶解度最大B.溶解度最小C.和溶解度无关

4、青霉素是一种

A.酸B.碱C.糖D.肽

5、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A.凝胶过滤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

6、根据国际系统命名法原则,以下哪一个有可能是蛋白激酶的编号

A.EC2.7.1.126 B.EC3.7.1.126 C.EC4.7.1.126 D.EC6.7.1.126

7、在酶的抑制作用中,抑制50%活力时的抑制剂浓度等于Ki值适用于

A.竞争性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C.不可逆抑制D.所

有可逆性抑制

8、磷酸果糖激酶2(6-磷酸果糖-2-激酶)和果糖2-磷酸酶2(果糖-2,6-二磷酸酯酶)两种酶是

A.同工酶,两个不同蛋白质催化同一反应B.两个不同蛋白质催化不同反应

C.一个双功能酶,同一个蛋白质具有两种酶活性

9、胰岛素对代谢的影响表现为

A.降低血糖,增高糖原合成速度,但也降低脂肪酸合成速度B.降低血糖,增高脂肪酸合成速度,但也降低糖原合成速度C.降低血糖,增高糖原合成速度,但也降低蛋白质合成速度D.降低血糖,,增高糖原、脂肪酸和蛋白质合成速度

10、酮体是指

A.丙酮、乙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B.丙酮酸、乙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

C.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D.丙酮酸、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

11、生物膜的厚度在

A.0.6nm左右B.6nm左右C.60nm左右D.600nm左右

12、完整线粒体呼吸受寡霉素抑制后,下述分子中有一种不能解除抑制,它是

A.2,4-二硝基苯B.Ca2+ C.K+短杆菌肽D.还原性细胞色素C

13、Triton X-100 是一种

A.Ca2+螯合剂B.蛋白酶抑制剂C.去垢剂D.脱氢酶抑制剂

14、细菌视紫红蛋白与视网膜视紫红蛋白的相似点在于A.蛋白质的一级结构B.都以11-顺视网醛为辅基C.都能导致质子跨膜位移D.都与G蛋白有关

15、细胞质中一分子NADH氧化生成二分子ATP,线粒体内一分子NADH氧化生成三分子ATP,这是因为

A.胞质NADH通过线粒体内膜时消耗ATP

B.胞质NADH从胞质中NAD+-联系的脱氢酶上解离需要ATP

C.胞质NADH不能直接被线粒体氧化,需要胞质中与线粒体上的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帮助

D.胞质NADH需转变成NADPH后才能进入线粒体

16、逆转录酶(反转录酶)是一种

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B.依赖DNA的RNA聚合酶C.依赖RNA的DNA聚合酶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17、细胞核内DNA生物合成主要是在细胞周期的哪一期进行A.G1期B.S期C.G2期D.M期

18、一寡聚合糖核苷酸片段AGUGGCCA,经RNaseT完全酶解得到产物有

A.5种B.2种C.3种D.4种

19、Western印记是一种研究什么转移的鉴定技术

A.DNA B.RNA C.蛋白质D.糖类

20、RNase H能特异切割

A.双链DNA B.双链RNA C.RNA-DNA杂交链中的DNA D.RNA-DNA杂交链中的RNA

21、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子在终止点前均有一个茎环结构,不依赖于rho(ρ)因子终止子的茎环结构中通常有一段GC 丰富区,并在终止点前有一段什么序列

A.多聚腺苷酸B.寡聚脲苷酸C.AT丰富D.含有修饰碱基的核苷酸

22、在信号肽的C端有一个可被信号肽酶识别的位点,此位点上游有一段什么的五肽

A.富含碱性氨基酸B.富含酸性氨基酸C.疏水性较强D.亲水性较强

23、参与重组修复的酶系统中,具有交换DNA链活力的是A.Rec A 蛋白B.Rec B 蛋白C.Rec C 蛋白D.DNA聚合酶Ⅰ

24、下列化合物能与DNA结合,使DNA失去模板功能从而抑制复制和转录的是

A.5-氟尿嘧啶B.放线菌素C.利福霉素D.α-鹅膏蕈碱

25、一碳单位在生物代谢起重要作用,一碳单位的转移载体是

A.辅酶A B.S-腺苷甲硫氨酸C.维生素B12 D.四氢叶酸

三、填空题:

1、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条一样的轻链和重链组成,它们之间共有对二硫键来维持整个分子。

2、稳定原胶原的三股螺旋的力有和,此外,其氨基酸三联体的第三个位置必须是。

3、PH对酶活力的影响除过酸、过碱导致酶变性而失活外,主要是通过影响酶活底物分子的。

4、一个Kcat型不可逆抑制剂所具有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和。

5、蛋白质(酶)的分离纯化主要依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电荷、和等性质的差异。

6、脂双层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磷脂的与。

7、琥珀酸脱氢氧化生成。

8、糖蛋白中O糖肽键是指糖与蛋白质的。

9、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是一个多功能酶,除了聚合活性外,还兼有下列两种酶活性和。

10、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为IGC,根据简并原则,它可识

别的密码子是、、。

11、细菌的DNA螺旋酶是一种类型Ⅱ的拓扑异构酶,它可以连续引入到双链闭环DNA分子中去,反应需要由ATP供给能量。在无能量供应时它可起作用。

12、致癌RNA病毒和肝炎DNA病毒都含有酶,它们的复制过程,前者为后者为。

四、问答题:5题,共30分。

1、指出从分子排阻层析柱上洗脱下列蛋白质时的洗脱顺序,为什么?分离蛋白质的范围是5000到400000。A。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Da)B。过氧化氢酶(247500Da)C。细胞色素C(13370Da)D。肌球蛋白(500000Da)E。胰凝乳蛋白酶原(23240Da)F。血清清蛋白(68500Da)

2、简要说明可用于判断和确定酶活性中心的一些主要方法。

3、试用少于100字描述线粒体F1-ATP酶的催化机制的特点。

4、转录后加工是基因表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试举出六种RNA水平的加工方式。

5、简要说明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作用机制。

中科院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二、选择题

1、C;

2、B;

3、B;

4、A;

5、C;

6、A;

7、B;

8、C;

9、D;10、C;11、B;12、D;13、C;14、B;15、C;16、C;

17、B;18、D;19、C;20、D;21、B;22、C;23、A;

24、B;25、D。

三、填空题

1、2.2;

2、氢键、范德华力、甘氨酸;

3、解离状态;

4、底物类似物、潜伏共价修饰酶的基团存在;

5、疏水性、活性;

6、脂肪酰链的长度、脂肪酰链的不饱和度;

7、延胡索酸;

8、丝氨酸/苏氨酸残基、天冬酰胺残基;

9、3’→5’核酸外切酶、5’→3’核酸外切酶;10、GCA、GCC、GCU;11、负超螺旋、松弛负超螺旋;12、RNA→DNA→RNA、DNA→RNA →DNA。

四、问答题

1、凝胶过滤时,大分子不能进入分离介质,故而先被洗脱。因此,这组蛋白质洗脱的顺序是:D、B、F、E、A、C。注意:分离分析柱应有一定的分离效率,否则,A和C不易分离。

2、首先,可以通过酶的最适PH推断有哪些可电离的基团存在于酶的活性部位。其次,可以通过一些常用的化学修饰试剂处理酶制剂,观察酶是否失活。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需同时观察处理后酶的立体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以便了解是由于修饰引起了蛋白质变性而导致酶失活,还是有关活性部位中的氨基酸残基被修饰的结果。第三,在知道了酶的氨基酸序列后,一方面可以利用生物信息的方法,与同源的蛋白质进行比较,得到信息;还可以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改变某些氨基酸残基。第四,如果能得到酶与底物复合物的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研究,则可以得到更为直接的结论。

3、F1-ATP酶γ与е亚基在α3β3的中央结合形成“转子”,共同旋转以调节β三个亚基催化位点的开放和关闭,g亚基的顺时针与逆时针分别与ATP的合成和水解相关联。F1-ATP 酶直径小于12nm,能产生大于100pN的力,无载荷时转速可达17转/秒。F1-ATP酶与纳米机电系统(nanoNEMS)的组合成为新型纳米机械装置。

4、RNA水平上后加工的方式有:⑴剪切——除去有内含子转录得到的间插序列⑵编辑——某些生物需要改变原来的编码信息⑶修饰——许多功能RNA,尤其是tRNA含有修饰核苷酸⑷5’加帽——只要指真核生物mRNA的5’帽子结构⑸3’结尾——如真核生物mRNA的聚腺苷酸尾⑹剪切——通常转录得到的初级转录产物是分子很大的RNA前体,需要经过许多酶切才能到到一定长度的功能RNA分子。

5、在细胞质内存在一个蛋白酶体,它的功能是降解那些被认为应该被降解的蛋白质或肽链,也被称为“宣布无用的蛋白质”。这样的蛋白质包括新生肽链错误折叠的产物、一些已经完成“任务”的短寿命的蛋白质等。它们的讲解过程不同于溶酶体中蛋白质的降解,即不是直接被蛋白酶水解,而是现被标记,注明是应该被降解的蛋白质。这些被降解的蛋白质的标记过程是一个需能反应,在3个酶——遍在蛋白活化酶、遍在蛋白携带蛋白、遍在蛋白-蛋白连接酶的作用下,这些“宣布无用的蛋白质”中某些赖氨酸的e氨基与遍在蛋白形成异肽键。然后,在蛋白酶体中降解。

中科院2001生化与分子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5分。答“是”写“+”,答案“非”写“一”。

1. 所有α氨基酸中的α碳原子都是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 )

2.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可以定义为一些特定的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大分子体系的组合( )

3. 根据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分子量愈小的物质,因为愈容易通过,所以最先被洗脱出来( )

4. 两个或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被连接多肽连接在一起,组成有特殊的几何排列的局部空间结构,这样的结构称为超二级结构,有称为模体(MOTIF)( )

5. 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结合部位,则不会表现为竞争性抑制( )

6. 酶反应最适PH不仅取决于酶分子的解离情况,同时也取决于底物分子的解离情况( )

7. 寡聚酶一般是指由多个相同亚基组成的酶分子( )

8. 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

9. 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蛋白在促进ADP由细胞质进入完整线粒体基质的同时ATP由完整线粒体基质进入细胞质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 )

10. 脂质体的直径可以小到150nm( )

11. 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都位于膜的外侧( )

12. 雄性激素在机体内可变为雌性激素( )

13. CoA,NAD和FAD等辅酶中都含有腺苷酸部分( )

14. 黄嘌呤氧化酶的底物是黄嘌呤,也可以是次黄嘌呤( )

15. R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连接反应都需要模板( )

16.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

17. 真核生物mRNA两端都含有3'-OH.( )

18. 在细菌中RNA聚合酶和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由共同的调节系统( )

19. 所有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都是把氨基酸连接在tRNA 末端核糖的3'-羟基上( )

20. 核小体中的核心组蛋白在细胞活动过程中都不会被化学修饰( )

二.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绒毛膜促性激素是一种:

A. 甾醇类激素

B.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C. 含氮激素

2,溴化氰(CNBr)作用于:

A. 甲硫氨酰-X

B. 精氨酰-X

C. X-色氨酸

D. X-组氨酸

3.肌球蛋白分子具有下述哪一种酶的活力:

A. ATP酶

B. 蛋白质激酶

C. 蛋白水解酶

4.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活性分子由下列肽链组成:

A. αα

B. ββ

C. α2βγ2

5.胰岛素原是由一条"连接肽"通过碱性氨基酸残基连接其他二条链的C端和N端,这条"连接肽"称为:

A. A链

B. B链

C. C肽

6.米氏方程双到数作图的总轴截距所对应的动力学常数为:

A. Km

B. Vmax

C. Km/Vmax

D. Vmax/Km

7.磷酸化酶激酶催化磷酸化酶的磷酸化,导致该酶:

A. 由低活性形式变为高活性形式

B. 由高活性形式变为低活性形式

C. 活性不受影响

8.底物引进一个基团以后,引起酶与底物结合能增加,此时酶催化反应速度增大,是由于:

A. 结合能增大

B. 增加的结合能被用来降低反应活化能

C. 增加的结合能被用来降低Km

D. 增加的结合能被用来增大Km

9.TGFβ受体具有下列哪一种酶的活性:

A. 酪氨酸激酶

B. 酪氨酸磷酸酯酶

C.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D. 腺苷酸环化酶10.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予下列哪一个领域的重大贡献有关:

A. 结构生理学

B. 发育生理学

C. 神经生物学

D. 免疫学

11.苍术钳是一种抑制剂,它的作用位点在:

A.钠钾ATP酶

B.线粒体ADP-ATP载体

C.蛋白激酶C

D.线粒体呼吸链还原辅酶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

12.膜固有蛋白与膜脂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

A. 离子键

B. 疏水键

C. 氢键

D. Van der Waal氏力

13.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

A. 磷脂双层两侧各附着不同蛋白质

B. 磷脂形成片层结构,蛋白质位于各个片层之间

C. 蛋白质为骨架,二层林脂分别附着与蛋白质的两侧

D. 磷脂双层为骨架,蛋白质附着与表面或插入磷脂双层中

14.辅酶Q是:

A. NADH脱氢酶的辅基

B. 电子传递链的载体

C.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

D.脱羧酶的辅酶

15.完整线粒体在状态4下的跨膜电位可达:

A. 1mv

B. 10mv

C. 100mv

D. 200mv

16.基因有两条链,与mRNA序列相同(T代替U)的链叫做:

A. 有义链

B. 反义链

C. 重链

D. cDNA链

17.一段寡聚合糖核苷酸TψCGm1Acmm5CC,其中含有几个修饰碱基(非修饰核苷):

A. 3个

B. 4

C. 5

D. 6

18.已知有的真核内含子能编码RNA,这类RNA是:

A. 核小分子RNA(sn RNA)

B. 核仁小分子RNA(sno RNA)

C. 核不均一RNA(hnRNA)

19.别嘌呤醇可用于治疗痛风症,因为它是:

A. 鸟嘌呤脱氨酶的抑制剂,减少尿酸的生成

B. 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减少尿酸的生成

C. 尿酸氧化酶的激活剂,加速尿酸的降解

20.α-鹅膏覃碱能强烈抑制:

A. 细菌RNA聚合酶

B. 真核RNA聚合酶

C. 细菌DNA聚合酶

D. 真核DNA聚合酶

21. 在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除了肽链形成本身以外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什么有关?

A. ATP的水解

B. GTP的水解

C. Camp的水解

D. 烟酰胺核苷酸参与

22. 基因重组就是DNA分子之间的:

A. 共价连接

B. 氢键连接

C. 离子键连接

23. DNA复制过程中双链的解开,主要靠什么作用:

A. 引物合成酶

B. Dnase I

C. 限制性内切酶

D. 拓扑异构酶

24. 包括中国在内,有很多国家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到目前为止的进展情况如何?

A. 仅完成23对染色体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

B. 仅测定了7,10合22号染色体的核苷酸序列

C. 测定了人基因组3X10^9碱基的全序列,但只是一部"天书",无法知道它的全部意义

D. 测定了人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他们代表的遗传信息,已经了解大部分基因的功能

25. 催化转氨作用的转氨酶所含的辅基是:

A. 磷酸吡哆醛

B. 泛酸

C. 烟酰胺

D. 硫氨素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

1. 胰岛素最初合成的单链多肽称为__________然后是胰岛素的前体,称为_________

2. 原胶原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是一种三股螺旋,这是一种____结构,其中每一股又是一种特殊的____结构.

3. 有一类不可逆抑制剂具有被酶激活的性质,被称为_________型不可逆抑制剂,又可被称作酶的_____

4. "蛋白质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 蛋白激酶A的专一活化因子是Camp,蛋白激酶C的专一活化因子是__________,此外还有某类型的蛋白激酶可以由_______作为专一激活因子

6. 已阐明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膜固有蛋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仅写两个)

7. 霍乱毒素的受体是一种____________化合物

8. 线粒体内膜催化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的F1F0酶的F1部分的亚基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

9. 除了膜脂脂肪酰链的长度外,影响膜脂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10. 左旋的Z-DNA与右旋的B-DNA相比,前者的每对核苷酸之间的轴向距离____于后者;前者的直径___于后者

11. 已知二类核糖体失活蛋白(RIP)都是通过破坏核糖体大亚基RNA而使核糖体失活,这二类蛋白质分别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性

12. 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除了参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外,还与___和___氨基酸代谢有关.

13. 大肠杆菌的启动子序列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信息. 14. 逆转录病毒含有单链RNA,感染细胞后转变成双链DNA,这种DNA必须__________,才能发生病毒的复制.

15. 真核RNA聚合酶I主要位于细胞__________中,合成大分子核糖体RNA前体

四.问答题(5X6)

1. 蛋白质化学测序法的原则和程序可归纳为哪5个阶段?(仅需写出阶段名称)

2. 在酶的醇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尽量减少酶活性的损失,因此操作过程通常要求在低温下进行.如果醇化一个热稳定(耐温)的酶,是否不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操作?请简述你的见解.

3. 写出核酸降解的主要步骤(A卷)

4. 简述RNA剪接和蛋白质剪接

5.真核细胞中有几种RNA聚合酶?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中科院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二、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B;

7、A;

8、B;

9、C;10、C;11、B;12、B;13、D;14、B;15、D;16、A;

17、A;18、B;19、B;20、B;21、B;22、A;23、D;

24、C;25、A

三、填空题

1、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

2、三条肽链组成的右手螺旋、左手螺旋;

3、Kcat、自杀性底物;

4、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或基因组所编码的全部蛋白质;

5、二酰基甘油、Ca2+;

6、细菌视紫红质、孔蛋白;

7、糖脂类;

8、α3β3γеd;

9、脂肪酰链的不饱和度;10、大、小;11、RIP、磷酸二酯酶、N-糖苷酶;12、PRPP、组氨酸、色氨酸;13、操纵基因结合、RNA聚合酶结合、转录起始;14、整合人宿主染色体;15、核仁

四、问答题

1、⑴肽链的选择性断裂,用特异性较强的蛋白酶或化学试剂

⑵对得到的肽链进行分离⑶分别测定每个肽段的氨基酸序列⑷用另一种方式断裂台联,并重复前三个步骤,测定另一组肽段的氨基酸序列⑸利用两组肽段的序列,进行重叠从而得到肽链的全序列。

2、在低温进行蛋白质(包括酶)的分离纯化,既可以防止蛋白质的变性而失活,又可以避免长菌而污染。但有些寡聚蛋白在低温时,反而会解聚而失活。特别是一些热稳定的酶的疏水作用可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前提下,应该避免使用低温条件。

3、核酸→寡核苷酸→核苷酸→核苷→碱基+戊糖-1-磷酸

⑴⑵⑶⑷

催化⑴的是核酸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或磷酸二酯酶;催化⑵同⑴;催化⑶的是核苷酸酶;催化⑷的是核苷磷酸化酶。

4、剪切是指删除由基因中的内含子转录和翻译产生的非编码功能序列,是转录后加工和翻译后加工的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步骤。已知多数情况下在RNA水平上的删除叫RNA剪切,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删除叫蛋白质剪切。蛋白质剪切是一种翻译后修饰事件,它将插入前体蛋白的中间的蛋白质肽段

(Intein,internal protein fragment)剪切出来,并用正常肽键将两侧蛋白质多肽链(Extein,flanking protein fragments)连接起来。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辅酶或辅助因子的作用,仅需四步分子内反应。Intein 及其侧翼序列可以通过突变产生高度特异性的自我切割用于蛋白质纯化、蛋白质连接和蛋白质环化反应,在蛋白质工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按照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不同进行分类:RNA聚合酶Ⅰ基本不受α-鹅膏蕈碱的抑制,在大于10-3M/L时才有轻微的抑制。RNA聚合酶Ⅱ对α-鹅膏蕈碱最为敏感,在10-8M/L一下就会被抑制。RNA聚合酶Ⅲ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介于聚合酶Ⅰ和聚合酶Ⅱ之间,在10-5M/L到10-4M/L才会有抑制现象。

RNA聚合酶Ⅰ存在与核仁中,其功能是合成 5.8SrRNA、18SrRNA和28SrRNA。

RNA聚合酶Ⅱ存在于核质中,其功能是合成mRNA、snRNA。RNA聚合酶Ⅲ存在于核质中,其功能是合成tRNA和5SrRNA 及转录Alu序列。

相关内容: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及功能,真核生物的DNA 聚合酶及功能,转录调控,复制的调控。

中科院2003生化与分子

一.是非题(共25分)

1.多肽链的共价主链形式可以是双链或单链()

2.分子量相同的两种蛋白质,如分子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数亦相同,,其摩尔消光系数可能不同()

3.胰岛素元的降血糖活性是胰岛素的1/10左右()

4.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5.丝-酪-丝-甲硫-谷-组-苯丙-赖-色-甘十肽经胰蛋白酶部分水解后,溶液中将有两种肽段存在()

6.核酸在pH3.5的缓冲液中电泳时,是从正极向负极运动的()

7.核糖体上蛋白质生物合成时,催化肽键合成的是核糖体RNA()

8.tRNA转录后加工有剪接反应,它是有蛋白质催化的()

9.核酸降解成单核苷酸时,紫外吸收值下降()

10.RNA连接酶的底物是RNA,DNA连接酶的底物是DNA()

11.DNA的复制方法有多种,滚动式复制方式通常以双向方式进行()

12.色氨酸操纵子(trpoperon)中含有衰减子序列()

13.对正调控和负调控操纵子而言,诱导物都能促进基因的转录()

14.RecA蛋白只能与单链DNA结合,并发挥NTP酶活性()

15.在克隆载体pBSK质粒中,利用完整的lacZ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白色转化菌落表明重组质粒含有插入片断()

16溶菌酶水解的底物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物()17.激素受体都具有酪氨酸受体结构域()

18.在底物的浓度达到无限大又没有任何效应剂存在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为零级反应()

19.蛋白质可接离的基团都来自其侧链上的基团()

20.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它所含的酸性氨基酸残基和碱性氨基酸残基的数目比例有关()

21.心碱脂是一种在中性pH下带正电荷的磷脂()

22.生物膜上有许多膜固有蛋白,他们的跨膜肽段大多呈α螺旋结构()

23.生物膜以脂双层结构为骨架,虽然细胞的不同膜由不同的磷脂组成,但脂双层的两个单层的磷脂组成是基本一致的()

24.NADH氧化时的P/O比值时3()

25.生物膜是离子与极性分子的通透屏障,但水分子是例外()

二.选择题(共20分)

1.胰岛素的功能单位是

A单体;B二体;C四体;D六体

2.1mol/L硫酸钠溶液的离子浓度为

A 2;

B 3;

C 6;

D 8

3.某蛋白质的pI为8,在pH6的缓冲液中进行自由界面电泳,其泳动方向为

A。像正极方向泳动;B没有泳动;C向负极方向泳动;D向正负极扩散

4.今有A,B,C,D四种蛋白质,其分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D,在凝胶过滤柱层析过程中,最先洗脱出来的蛋白质一般应该是

A A;

B B;

C C;

D D

5.噬菌体展示可用来研究

A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B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C核酸-核酸相互作用;D噬菌体外壳蛋白性质

6.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断时,用的原料是

A 4种dNTP;

B 4种NTP;

C 4种dNDP; D4种脱氧核苷的衍生物

7.酒精沉淀核酸时,下列何种长度核苷酸不能被沉淀

A10;B20;C50;D100

8.反密码子IGC可以识别的密码子是

A。GCG; B。GCA; C。ACG; D。ICG

9.真核RNA聚合酶2最大亚基C末端重复序列的功能是

A磷酸化使RNA聚合酶2与其它转录因子解离,促进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B乙酰化使RNA聚合酶2与组蛋白竞争结合与DNA上,促进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C甲基化使RNA聚合酶2活化,促进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D三者都有

10.GAL4因子能够结合于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并激活基因的

转录,它的DNA结合结构域属于

A锌指结构;B亮氨酸拉链结构;C螺旋-环-螺旋结构;D螺旋-转角-螺旋结构

11.RNA聚合酶1的功能是

A转录tRNA和5sRNA基因;B转录蛋白质基因和部分snRNA基因;

C只转录rRNA基因;D转录多种基因

12.在真核细胞内,着丝粒是指

A两个构成染色体DNA分子的连接区域;

B一段高度重复的序列与组蛋白结合形成异染色质区;

C染色体DNA上的一段特殊序列,能够促进与纺锤体的相互作用;

D大约430bp长的一段序列,两端为两段高度保守的序列13.下列哪种酶的巯基参与催化肽键断裂反应

A羧肽酶Y; B胃蛋白酶;C木瓜蛋白酶;D胰凝乳蛋白酶14.达到反应平衡时,决定酶催化反应中底物转化为产物比率的参数是

A酶的比活力高低;B酶的Vmax大小;C酶的转化数;D酶的Km

15.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生成大量的植物干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A淀粉;B木质素;C纤维素;D半纤维素

16.能催化蛋白质的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的羧基侧肽键断裂反应的酶是

A枯草杆菌蛋白酶;B胃蛋白酶;C嗜热菌蛋白酶;D 金黄色葡萄糖球菌v8蛋白酶

17.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A氯霉素;B抗酶素A; C2,4-二硝基苯酚;Dβ-羟基丁酸

18.蛋白激酶A催化蛋白质上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它是

A酪氨酸残疾;B组氨酸残基;C丝氨酸残基;D 门冬氨酸残基

19.钠钾ATP酶催化一分子ATP水解时,同时

A泵出2Na+,泵入2K+; B泵出3Na+,泵入3K+; C泵出2Na+,泵入3K+; D泵出3Na+,泵入2K+;

20.动物细胞质中游离Ca2+的浓度大约是细胞外的

A 1/1000;

B 1/200;

C 1/50;

D 1/10

三.填空(共25分)

1.肌红蛋白分子中的辅基含有离子(金属),在正常状态下,该离子的化合价为。

2.在朊病毒致病过程中,其分子中的结构转变为结构,从而使其分子产生。

3.Northern杂交是用鉴定。

4.真核生物主要有三类DNA聚合酶:DNA聚合酶Ⅰ、DNA 聚合酶Ⅱ和DNA聚合酶;他们分别催化rRNA,mRNA,和的转录。

5. 通过结合反式因子,改变染色质DNA的结构而促进转录。

6.λ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后通过重组而进入溶源状态。

7.在同源重组过程中,常常形成中间体。

8.大肠杆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由α2ββ‘σ五个亚基组成,亚基与转录启动有关。

9.天然染色体末端不能与其他染色体断裂片断发生连接,这是因为天然染色体的末端存在结构。

10.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

11.酶活性调节控制包括,酶的别构调节(或正负反馈调节),可逆的化学修饰,酶原活化,激活蛋白或抑制蛋白的调控。此外,还有和调控等。

12.多酶复合体具有自身调节的机制,第一步反应一般是限速步骤,可被其他反应产物。这种作用被称之为,催化这步反应的酶往往是。

13.紧密偶联的线粒体内膜在状态4时的跨膜电位为伏特。

14.磷酸酯酶C水解磷脂酰胆碱,生成和。

15.蛋白质识别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的结构域是。

1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胰岛素受体分子的结构域功能的共同特点是受体的胞内区都具有。

四.问答题(10×8)

1.某一单链蛋白质,经过实验测得,在20摄氏度时其解折叠反应(N<=>D,其中N为该蛋白质的折叠态,D为非折叠态)的平衡常数是1.0×10-8,试求该种蛋白质在该条件下折叠反应的自由能.(R=1.9872cal/(mol×K)或R=8.3144J/(mol×K))

2.何谓蛋白质组,简述其研究特点。

3.请你尽可能多地列举RNA生物功能的种类。

4.说明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5.简述反转录(还原)病毒HIV的结构特征及其可能的致病机理。

6.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组蛋白的种类,组蛋白修饰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意义。

7.如何用实验证明双功能酶所催化的2种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在同一催化部位。

8.为什么说体外蛋白质复性或折叠与细胞内蛋白质折叠的机制是不同的。

9.试管内偶联线粒体加琥珀酸与ADP产生状态3呼吸耗氧时,在分光光度计下检测到线粒体内源NAD+还原。这有那几种可能的机制?最后证明是何种机制。

10.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指的是什么?试举两个第二信使的例子与他们在细胞内的主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多肽链的共价主链形式上都是单键;

2、+;

3、- 胰岛素无活性;

4、+ 人体必需氨基酸有8种: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5、+ 胰蛋白酶为蛋白水解酶,能选择的水解蛋白质中有赖氨酸或精氨酸的所及所构成的肽链;

6、-;

7、-;

8、-;

9、- 当核酸变性降解时,其紫外吸收强度显著增加,称为增色效应;

10、+;11、-;12、+ 色氨酸操纵子转录的衰减作用是通过衰减子(attenuator)调控原件使转录终止。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子位于L基因中,离E基因5’端约30-60bp;13、-;

14、-;15、+;16、+;17、-;18、+;19、-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分子中的可解离基团主要是侧链基团,也包括末端氨基和羧基;20、+;21、-;22、+;23、+;24、+ NADH 经呼吸链完全氧化时P/O为3,即1分子的NADH通过呼吸链将电子最终传递给O2可产生3个ATP;25、- 离子和大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葡萄糖、蔗糖等不能通过生物膜,但是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水、尿素、甘油等可以通过。

二、选择题

1、A;

2、B;

3、C;

4、A;

5、A;

6、A;

7、A;

8、B 带有反密码子IGC的tRNA Ala分子可以与特异编码Ala的三个密码(GCU,GCC,GCA)中的任一个结合;

9、A;10、A;

11、C;12、C;13、C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含巯基(-SH)肽链内切酶,具有蛋白酶酯酶的活性,有较广泛的特异性,对动植物蛋白、多肽、酯酰胺等有较强的水解能力,同时还具有合成的功能;14、C;15、A;16、D 葡萄球菌蛋白酶和梭菌蛋白酶是高专一性肽链内切酶。葡萄球菌蛋白酶亦称Glu (谷氨酸)蛋白酶,当在磷酸缓冲液(PH7.8)中进行裂解时,它能在Glu残基和Asp(天冬氨酸)残基的羧基端断裂肽键。如果改用碳酸氢铵缓冲液(PH7.8)或醋酸铵缓冲液(PH4.0)时,则只能断裂谷氨酸残基端的肽键。梭菌蛋白酶或称Arg 蛋白酶,此酶专门裂解Arg残基的羧基端肽键;17、C;18、C 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可使细胞内某些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19、D;20、A

三、填空题

1、亚铁、二价;

2、α螺旋、β片层、构型变化;

3、探针杂交、RNA;

4、Ⅲ;

5、顺式作用、元件;

6、λDNA;

7、Holliday;

8、s;9、端粒;10、基因家族(gene family);11、别构调节、激素调节;12、抑制、反馈调节、别构酶;13、3×105~4×105伏特;14、1,4,5-三磷酸肌醇(I3P)和二酰基甘油()DAG;15、SH2;16、酪氨酸激酶。

四、问答题1、△G’=RTlnK’=-2.303×8.3144×293lg10-8=103.35kJ

2、蛋白质组(proteome)指由一个基因组(genome),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组学(peoteomics)是用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在蛋白质水平上定量、动态、整体性地研究生物体,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蛋白质组分析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⑴通过二维胶电泳等技术得到正常生理条件下的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图谱,相关数据将作为待测机体、组织活细胞的二维参考图谱和数据库。⑵比较分析在变化了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组所发生的变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①蛋白质鉴定:可以利用一维电泳和二维电泳并结合Western等技术,利用蛋白质芯片和抗体芯片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②研究翻译后修饰:对阐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mRNA表达产生的蛋白质要经历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酶原激活等。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调节功能的重要方式。③蛋白质功能确定:如分析酶活性和确定酶底物,细胞因子的生物分析/配基-受体结合分析。可以利用基因敲除和翻译技术分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功能。④促进分子医学的发展:如寻找药物的靶分子。很多药物本身就是蛋白质,而很多药物的靶分子也是蛋白质。药物也可以干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3、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组分。

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

不均一核RNA(hnRNA):成熟mRNA的前体。

小核RNA(snRNA):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小胞浆RNA(scRNA/7SL-RNA):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microRNA:平均每个microRNA调解人类的200种不同的mRNA,并且多个microRNA能够协调它们的活动以调节一些特殊的靶标基因。

miRNA:主要功能是调节内源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及个体发育过程。

导引RNA(gRNA):mRNA编辑。

RNA聚合酶(RNA P):tRNA加工。

核仁小分子RNA(snoRNA):参与rRNA成熟加工(切割和修饰)。

SRP-RNA:参与蛋白质的分泌。

端粒mRNA:参与DNA端粒合成并影响细胞的寿命。tmRNA:参与破损mRNA蛋白质合成的终止。

4、基因芯片工作原理:应用已知核酸序列作为靶基因与互补的探针核苷酸序列杂交,通过随后的信号检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具体讲是将许多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或cDNA基因片段作为靶基因,有规律的排列固定于支持物上,样品

DNA/R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或反射性同位素作为探针然后按碱基配对原理将两者进行杂交,在通过荧光或同位素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有计算机系统对每一探针上的信号作比较和检测,从而得出所需要的信息。

Schematic illustrantion of an HIV-1 virion.The viral particle is covered by a lipid bilayer that is derived from the host cell.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领域主要有基因表达谱分析、新基因发现、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疾病诊断和预测、药物筛选、基因测序等。另外基因芯片在农业、食品监督、环境保护、司法鉴定等方面都将作出重大贡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更加完善基因芯片一定会在生命科学院就领域发挥出其非凡的作用。

5、⑴HIV结构

gp120

gp41

核心:二两RNA链+逆转录酶+核心蛋白p17。P24

P24 capsid

外壳:来自宿主细胞脂膜+病毒编码糖蛋白(外膜gp120,跨膜gp41)。

Reverse

Transcriptase

RNA

Protease

Integrase

Lipid bilayer

HIV-1基因组9个:gag、pol、env编核心蛋白、逆转录酶、跨膜糖蛋白;Tat、rev、nef调控病毒复制;vif、vpr、vpu功能不清。无nef基因的HIV通过血液感染患者并为发展为AIDS,提示可将病毒调控蛋白(如nef编码蛋白)作为抗AIDS 药物的靶点,或采用无关键调控蛋白的HIV突变体作为疫苗治疗AIDS。⑵HIV致病机理

①HIV感染CD4+T细胞:HIV-gp120+CD4+T细胞膜上CD4R+趋化因子受体CXCR4→HIV-RNA进入细胞内→反义DNA→双链DNA→与宿主基因整合→潜伏(前病毒)→被TNF、IL-6激活复制→入血→CD4+T细胞破坏。②HIV感染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树突装细胞:10-50%被感染HIV-gp120+MC-CD4R+共受体CCR5→HIV进入细胞HIV-Ab+(树突+MC)-Fc受体→HIV进入→大量复制→储存、释放。

6、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组蛋白的种类包括H2A、H2B、H3、H4四种。组蛋白修饰包括: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以及ADP核糖基化等。

特定的组蛋白修饰与特定的基因激活化抑制状态相联系,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有利于:①更好的开发新药。②深入探讨遗传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相互作用的网络与不同生物学表型之间的关系。③在控制真核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网络体系内进一步深入理解染色质结构、调控序列以及调控蛋白之间交互作用的内在机理。④建立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数据库及其分析系统。

7、⑴双功能酶⑵活性中心(或催化位点)的测定。

双功能酶:在生物体内共价修饰后有不同于未共价修饰的不同时的酶活性的酶。活性中心(或催化位点)的测定,对共价修饰的不同的酶与未共价修饰的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活性中心(或催化位点)的测定看是不是一样。比如定点突变等。

8、主要从催化的酶、分子伴侣和其它分子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9、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的相关内容:①化学偶联假说:认为电子传递时ATP的合成是由化学能的直接转换,在电子传递时先生成不含磷酸的高能中间物,再转移成含磷酸的高能中间物,最后生成ATP②构象偶联假说:认为由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能量的储存是通过一种电子传递蛋白或是偶联因素分子的构象变化而实现的。这种高能构象状态的产生是维持蛋白质三维构象的一些弱键(如氢键、疏水基团)的位置和数目发生变化的结构,这些弱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变化是由能量变化引起的,这种高能结构中的能量即提供给ADP和无机磷酸形成ATP,同时能量携带蛋白又可逆的回到原来的低能状态③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认为电子传递的结果将H+从线粒体内膜上的内侧“泵”到内膜的外侧,于是在内膜内外两侧产生了H+的浓度梯度。即内膜的外侧与内膜的内侧之间含有一种势能,该势能是H+返回内内膜内侧的一种动力。H+通过F0F1-ATP酶分子上的特殊通道又流回内膜的内侧。当H+返回内膜内测时,释放出自由能的反应和ATP的合成反应相偶联。

10、第二信使指能把激素或神经递质的信息传导细胞内,并引起相应生理效应的细胞内的某种化学物质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②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内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细胞内有五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DAG)、1,4,5-三磷酸肌醇(IP3)、Ca2+等。①环磷腺苷(cAMP):是ATP 经AC作用的产物。β受体、D1受体、H2受体等激动药通过GS作用使AC活化,ATP水解而使细胞内cAMP增加。α受体、D2受体、MACH受体、阿片受体等激动药通过Gi 作用抑制AC,细胞内cAMP减少。cAMP受磷酸二酯酶(PDE)水解为5’AMP后灭活。茶碱抑制PDE而使胞内cAMP增多。cAMP能激活蛋白酶A(PKA)而是胞内许多蛋白酶磷酸化(ATP提供磷酸基)而活化②环磷鸟苷(cGMP):是GTP经

中科院植物学考研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考试大纲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 别。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 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10.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 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 发育。 11.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 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2.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3.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 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 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 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 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 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 4.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和叶 镶嵌的概念;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 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 5.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 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6.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题 邯郸学院12生技 Chapter 3 生物信息的传递——从DNA到RNA 一、名词解释: 1、Transcription 2、Coding strand (Sense strand) 3、Intron 4、RNA editing 5、Messenger RNA (mRNA) 二、判断正误: 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2、mRNA是以有义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的 3、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4、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 5、聚合酶可以横跨40个碱基对,所以解旋的DNA区域也是40个碱基对 6、流产式起始是合成并释放2~9个核苷酸的短RNA转录物 7、启动子是有义链上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 8、大肠杆菌基因中存在-10bp处的TTCACA区 9、-35区是指5’到3’方向-35区最后一个碱基离+1碱基为35个bp 10、真核基因几乎都是单顺反子 三、单选: 1、_______号帽子存在于所有帽子结构中 A、0号 B、1号 C、2号 D、以上全不是 2、在对启动子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__ A、α亚基 B、β亚基 C、σ因子 D、β’亚基 3、RNA聚合酶中提供催化部位的是_______ A、α+α B、α+β C、α+β’ D、β+β’ 4、_______是细胞内更新率极高不稳定的RNA A、mRNA B、rRNA C、tRNA D、snRNA 5、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所必需的形式是_______ A、5’端帽子 B、多聚腺苷酸尾 C、ρ因子 D、以上都不是 6、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所形成的转录起始复合物不包括_______ A、TBP B、TFIIA C、TFIIC D、TFIID 7、真核生物转录的所在空间是_______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核孔 D、线粒体 8、ρ因子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 A、核苷酸 B、蛋白质 C、多糖类 D、碱基

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 目录 1.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 2014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C卷)考研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887分子生物学(C卷)考研真题 2012年武汉大学653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11年武汉大学652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10年武汉大学638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09年武汉大学877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2.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2年南开大学853分子生物学(生科院)考研真题 2011年南开大学811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3.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4.电子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5.河北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4年河北大学878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A考研真题2013年河北大学878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A考研真题2012年河北大学878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考研真题6.暨南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暨南大学836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4年暨南大学836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7.武汉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616分子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武汉科技大学616分子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及详解8.其他名校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工业大学65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宁波大学941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14年重庆大学627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3年深圳大学717分子生物考研真题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65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2012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1年南京大学834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中科院植物学历年真题

《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 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 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进化发 育生物学以及植物分子生物学七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 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 分钟,总分150 分 (二)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 别。 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 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 植物繁殖的类型。 2. 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花的形成和发育。 4.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 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 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 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4. 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5.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6.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 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10.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 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 发育;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1.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五)植物分子系统学 1. 分子系统学的概念。 2. 分子系统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进展。 (六)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 1. 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2.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3.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七)植物分子生物学 1. 基因的基本概念、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 2. 基因型、表型和环境的关系。 3. 简单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案设计。 四、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 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2. 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3.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 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理解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 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 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 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理解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

中科院2007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 重组修复 2. 转座子 3. C4 途径 4. 正前馈作用和正反馈作用 5. RNA 剪接和可变剪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并将答案写在题号后)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代谢的中间产物的是: A. 葡萄糖-6-磷酸 B. 丙酮酸 C. 胆固醇 D. 乙酰辅酶A 2. 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四个时相中,用于准备DNA 合成的是: A. M 期 B. G1 期 C. S 期 D. G2 期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前水平调节的过程是: A. RNA 编辑 B. 染色质丢失 C. 染色体DNA 的修饰和异染色质化 D. 基因重排 4. 下列各项中,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 DNA 双螺旋模型 B. PCR 仪的发明 C. RNA 干扰技术 D.抑癌基因的发现 5.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表观遗传调控的是: A. DNA 甲基化 B.组蛋白乙酰化 C. mRNA加尾 D. RNA 干扰 6. 大肠杆菌中,参与转录终止调控的是: A. TATA box B. ρ因子 C. snoRNA D. RNaseP 7. 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被称为: A. 阻遏蛋白 B. 诱导因子 C. 激活蛋白 D. 增强子 8. 既可利用上游启动子,又可利用下游启动子的RNA 聚合酶是: A. RNA 聚合酶I B. RNA 聚合酶II C. RNA 聚合酶III D. RNA 聚合酶IV 9. 用来研究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是: A. 酵母双杂交技术 B. 原位杂交技术 C. RACE 技术 D. SAGE技术 10. 能够引起细胞内蛋白降解的反应是: A. 泛素化 B. 去泛素化 C. 磷酸化 D. 去磷酸化 11.双缩脲发应用来测定: A. 肽 B. 糖 C. RNA D. DNA 12. 抗霉素A 对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抑制的作用点在: A. NADH 脱氢酶附近 B.琥珀酸脱氢酶 C. 细胞色素氧化酶 D. 细胞色素b 附近 13. 氨基酸在掺入肽链前必须活化,氨基酸的活化部位是: A. 内质网的核糖体 B. 可溶的细胞质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4. T4 DNA 连接酶催化的连接反应需要能量,其能量来源是: A. ATP B. NAD C. GTP D.乙酰CoA 15.组蛋白的修饰可引起核小体的解离,这种修饰是: A. 糖基化 B. 腺苷化 C. 磷酸化 D. 乙酰化 16. 磷酸化酶激酶活性的发挥依赖于: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 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东隅已逝 2 桑榆非晚!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 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oc 构型、 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11.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 CTF/NF1 。 1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 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13.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 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14.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 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15.酵母DNA按摩尔计含有32.8%的T,则A为_32.8%_,G 为_17.2%_和C为_17.2%__。 16.操纵子包括_调控基因、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和结构基因。 17.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模板DNA 东隅已逝 3 桑榆非晚!

考研普通生物学考研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考研普通生物学考研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 真题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DNA模板链为5′-ATTCAG-3′,其转录产物是()。[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5′-GACTTA-3′ B.5′-CUGAAU-3′ C.5′-UAAGUC-3′ D.5′-CTGAAT-3′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RNA转录过程中,RNA是按5′→3′方向合成的,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4种核苷三磷酸(NTPs)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U、T-A、G-C)。因此答案选B。 2DNA的变性()。[扬州大学2019研] A.可以由低温产生 B.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包括氢键的断裂 D.使DNA的吸光度降低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DNA的变性是指当DNA溶液温度接近沸点或者pH较高时,DNA 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DNA的复性是指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从单链恢复成双链的过程。A项,DNA的变性是由于高温引起的,故A

项错误;B项,DNA的变性是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但不涉及其一级结构的改变,故B项错误;D项,当DNA溶液温度升高到接近水的沸点时(DNA变性),260nm的吸光度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故D项错误。 3密码GGC的对应反密码子是()。[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GCC B.CCG C.CCC D.CGC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与C相互配对。因此答案选B。 4原核生物启动序列-10区的共有序列称为()。[扬州大学2019研] A.TATA盒 B.CAAT盒 C.Pribnow盒 D.GC盒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绝大部分启动子都存在两段共同序列: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因此答案选A。 5.色氨酸生物合成操纵子为下列()方面的例子。[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正调控可抑制操纵子 B.负调控可诱导操纵子 C.正调控可诱导操纵子

中科院《植物学》真题98-08

199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 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200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 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伴胞衬质势初生分生组织担子高等植物基因突变心皮维管束有限花序生物圈 二、何谓植物的细胞周期,请简要说明其基本的过程。 三、以地钱为例,说明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四、简述禾本科C4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点及其生态意义。 五、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主要在哪里?简述其重要的进化特征。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所在属的拉丁文(写出属名即可),并指出其所在的科。 国槐油松银杏委陵菜青冈栎樟树小麦蔷薇早熟禾睡莲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3/30) 真核细胞线粒体韧皮部中柱鞘合轴分枝花被花图式隐头花序维官形成层子叶髓射线 厚壁组织托叶蒴果植物区系植物生活型双名法高等植物模式标本维管束 二、简答题:(10/50任选5题作答) 1、简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2、典型的花分哪些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如何?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 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 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

2014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及植物生态学入学考试题,真题解析,复试真题,真题笔记

考博详解与指导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 名词解释,填空和选择题:非常简单,都是基础知识,见陆时万《植物学》上册 问答题:1生物发育系统学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2叙述被子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及主要时期 3叙述植物与其他物种或环境间的协同进化 4虫媒花和风媒花在适应上的意义 5分生组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并说明其结构和功能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学 名词解释:主要见姜汉侨《植物生态学》 问题题:1生态位理论和中性漂变理论的异同 2叙述中国植被分类的原则和系统 3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4全球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5群落结构及意义 第一部分、传统面试问题(Sample Traditional Interview Questions) 1、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self?(关于你自己,你能告诉我些什么?) 这一问题如果面试没有安排自我介绍的时间的话。这是一个必问的问题。考官并不希望你大谈你的个人历史,他是在寻找有关你性格、资历、志向和生活动力的线索,来判断你是否适合读研或者MBA。下面是一个积极正面回答的好例子:“在高中我参加各种竞争性体育活动,并一直努力提高各项运动的成绩。大学期间,我曾在一家服装店打工,我发现我能轻而易举地将东西推销出去。销售固然重要,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确信顾客能够满意。不久便有顾客返回那家服装店点名让我为他们服务。我很有竞争意识,力求完美对我很重要。” In high school I was involved i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 always tried to improve in each sport I participated in.As a college student,I worked in a clothing store part-time and found that I could sell things easily.The sale was important,but for me,it wa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the customer was satisfied.It was not long before customers came back to the store and specifically asked for me to help them.I’m very competitive and it means a lot to me to be the best.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five years after graduation?(在毕业以后5年内你想做些什么?)你要清楚你实际上能胜任什么。你可以事先和其他的MBA交流一番。问问他们在毕业后在公司的头5年都做了些什么。可以这样回答:“我希望能在我的职位上尽力做好工作,由于在同一领域工作的许多人都被提为区域负责人,所以我亦有此打算。”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题库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实体及基因组 1、基因定义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2、DNA修复 DNA修复(DNA repairing)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但如果细胞不具备这修复功能,就无法对付经常在发生的DNA损伤事件,就不能生存。对不同的DNA损伤,细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复反应。3、DNA损伤 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情况分为:substitutation (替换)deletion (删除)insertion (插入)exon skipping (外显子跳跃)。 DNA损伤的改变类型:a、点突变: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b、缺失: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c、插入: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d、倒位或转位:(transposition)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或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 e、双链断裂:对单倍体细胞一个双链断裂就是致死性事件。 4、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同源重组反应通常根据交叉分子或holiday 结构(Holiday Juncture Structure) 的形成和拆分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联会体阶段、联会体形成和Holiday 结构的拆分。 a、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geneknockout),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去除,或用其它顺序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这与早期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除部分-观察整体-推测功能的三部曲思想相似。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定点突变。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b、因转移法 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attachmentsite,att)和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参与催化。重组酶仅能催化特异性位点间的重组,因而重组具有特异性和高度保守性。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复习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5、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半保留复制 DNA半不连续复制:DNA双螺旋的两条链反向平行,复制时,前导链DNA的合成以5′-3′方向,随着亲本双链体的解开而连续进行复制;后随链在合成过程中,一段亲本DNA单链首先暴露出来,然后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的方向、按照5′-3′方向合成一系列的冈崎片段,然后再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后随链,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后随链的不连续复制称为DNA 的半不连续复制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1、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2、结构简练3、存在转录单元,多顺反子4、有重叠基因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该特点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主要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DNA转座(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DNA转座的遗传学效应:1、转座引入插入突变2、转座产生新的基因3、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4、转座引起生物进化 转座子分为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两大类 环状DNA复制方式:θ型、滚环型和D-环型 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转录:指拷贝出一条与DNA链序列完全相同的RNA单链的过程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段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存在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其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促进转录终止的DNA序列) 终止子的类型:不依赖于ρ因子和依赖于ρ因子 增强子:能增强或促进转录起始的序列 增强子的特点:1、远距离效应2、无方向性3、顺式调节4、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5、具

2011中科院植物学真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植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名词解释: 离区、 年轮、 花冠、 伴胞、 细胞分化、 髓射线、 系统发育、 原生质体、 质体、 生态位 简答: 1、花序类型 2、在野外怎样区分裸子被子

3、香椿、臭椿的区别 4、植物组织按功能分有哪些 5、形态学分类的局限,分子生物学为何受欢迎 6、植物进化的趋势和样式Q:735074402 7、植物适应干旱的两个策略,耐旱植物的特征 8、举6种果实类型 论述: ABC模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植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 1. 初生壁 2. 组织 3. 细胞分化 4. 幼苗 5. 不定根 6. 增殖分裂

7. 枝迹8. 花图式9. 世代交替10. 初生结构 二、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植物的成熟组织按照功能可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根尖可分为四部分,其中___________是执行根的吸收功能的主要部分,它的内皮层上的特殊结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特殊结构被称作__________。 小枝区别于叶轴在于:a. 叶轴顶端无__________;b. 小叶的叶腋无____________。 植物落叶是由于在叶柄的基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区,该区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层组成。 单室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着生成纵行,称作___________胎座;单室复子房,胚珠沿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成若干纵行,称作_____________胎座。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植物命名采用_________法,命名所依据的标本称作______________。 松属植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原胚,原胚通常由上层、胚柄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具有柔荑花序的杨柳科曾被归入五桠果亚纲,主要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特征。 被子植物起源的单元说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关于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 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和()。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考研分子生物学-6

考研分子生物学-6 (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8,分数:42.00) 1.翻译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多种因子辅助下,核糖体结合mRNA模板,通过tRNA识别该mRNA的三联体密码子和转移相应氨基酸,进而按照模板mRNA信息依次连续合成蛋白质肽链的过程;) 解析: 2.中心法则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解析: 3.结构域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的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解析: 4.遗传密码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能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因中的核苷酸体系;) 解析: 5.密码子的简并性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多个氨基酸具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解析: 6.密码子的摆动性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密码子中的第三个碱基总是处在一个不稳定的位置上,它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配对强度不如前两个碱基,其结果使tRNA可以与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碱基配对;) 解析: 7.密码子的偏爱性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多数氨基酸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但这些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 解析: 8.分子伴侣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能够防止肽链错误折叠,能够促进肽链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分子;) 解析:

2008年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2008年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生化试题最后一道是NFkappaB的蛋白调控方式 1、表观遗传,及调控方式,还有蛋白质通过哪些共价修饰调控其功能? 2、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方法和比较,EMSA和DNase1足迹法? 3、密码子改造研究新蛋白药物,原理,关键和方法 4、设计研究未知基因(预测两个跨膜区域)功能的实验方案(不低于4个) 5、质粒改造原则 6、诱导全能干细胞的方法,实验方案等。(去年的nature上发表的) 分子生物学试题1000 1.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2.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3. 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 ) 4. 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 5. DNA的变性:( ) 6. 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 ---(选择题) 7. DNA分子中的超螺旋:( ) ---(选择题) 8. DNA在1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长度)? (7 ) ---(选择题) 9. DNA在3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42 ) ---(选择题) 10. DNA在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压缩多少倍?( 8400) ---(选择题) 11. DNA在中期染色体中压缩多少倍?( ) ---(选择题) 12. 组蛋白的净电荷是:( ) ---(选择题) 13. 核小体的电性是:( ) ---(选择题) 14. 当新的核小体在体外形成时,会出现以下哪些过程?( ) 15.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