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口述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以_伟大的抗日战争_为例

2016年第11期,2016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720期SumNo.720

口述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

卢晓华

历史课堂,抗日战争史口述资料,

G63B0457-624111-0022-04

是口述资料是当代研究历史的工具之一,史料的一种形式。口述是通过当事人主观的口述、回忆、记录与研究者对“主观回忆”的评估,看他怎样说的,怎样组织的,他着重强调什么,遗漏掉了什么,他究竟选用什么样的说法,在理解如何访谈之后,通过分类技巧,组织成的一份正式的口述史报告。口述历

史的引入,使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人都可以成为史学家。口述史的兴起标志着当代史学研究的视野从单纯的文献求证转向社会、民间资料的发掘,这是历史学进入21世纪的重要倾向。①然而,学术界的新思潮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并未形成应有的影响,多数教师还是以历史文献、史学名家的观点来经营历史课堂,较少运用鲜活生动的口述资料。虽说口述资料适用的历史时期有一定限制,但从二战史到当代史教学,口述资料大有用武之地。笔者试以人民版《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谈谈口述资料在历史课堂的运用,以求抛砖引玉。

着吗?但转念一想,教科书上有的,电影、电视上播放的就一定是真的吗?看来让学生多了解历史是通过哪些途径构建的很有必要。口述资料是原汁原味的,还没有经过史学家的专业化解读,它呈现的历史画面给人真实感,能让师生以此为载体走近历史,自主探究历史

的真相。相对于严肃的历史教科书,学生更喜欢亲人、身边的人像讲故事那样叙述历史的细节。下面笔者引用的一段资料就是本地一位老人的抗战回忆:我们家是在全塘开茶馆的,我后来到这里来当童养媳,婆家也是开茶馆的,生活条件都不错,日本人从全公亭登陆,我当时13岁,在全公亭小学读四年级,日本人来了以后,我就读不成书了。我记得日本人到我们这里是正月里,天气还很冷,一来就杀人放火,很多村民都逃到新庙还有别的地方。我们家也逃到新庙,过了半个月以后回家,发现家里七八间房子烧得只剩一间了。事实上,当时整个全公亭都烧得只剩一片废墟。我们怕日本人再来,只好逃到乡下亲戚家,种田两年,回来再重造房子开茶馆。

日军的部队驻扎在沿海的海天寺里,当了当地的总管兵,到了晚上出来杀人放火,强奸妇女,还把当地的百姓划分良民,但依旧杀村民,还曾剖开他们的肚子,丢在坑里,一个坑里就堆满

了五六十具尸体。当地的老百姓把日军占领地区的伪军叫做“和平军”,是日军用来维持地方

重返历史现场一、运用口述资料,

“抗日战争真的存在吗?”一位历史经常考不及格的后进生曾不经意地问过笔者。当时笔者的第一反应是:这还用问吗?教科书上不是写【收稿日期】2016-04-06

袁成毅、丁贤勇主编:《烽火岁月中的记忆:浙江抗日战争口述访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206页。

22

教学研究

治安的,都是一些和日本人关系很好的中国人组成,有些也是被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干的。

我们老百姓对日本人都恨之入骨,过了这么多年回忆起来,日军犯下的罪行好像还在眼前。解放后,我们家协助

大队开了茶馆,生活才渐渐好起来。但是日军对中国人民的暴行应该永远记在心里。

陆玉珍口述①

问题:根据材料,陆玉珍谈到的“日本人从全公亭登陆”可能与日军发动哪一次军事进攻有关?日军选择在此登陆的军事目的是什么?陆玉珍口述中谈到了日军哪些罪行?你还知道其他的罪行吗?日本侵略对陆玉珍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她的生活后来是怎样好转的?从中你得到哪些认识?为什么陆玉珍认为“日军对中国人民的暴行应该永远记在心里”?除了记住日军的暴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日本的侵略罪行折射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残忍和疯狂,中国受害民众的无辜和悲惨。但是教材对此的叙述客观理性,少了一份感情色彩,难以激发学生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兴趣。陆玉珍的口述显然比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这一冰冷的数字更能打动学生的心弦。它是从

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从一个当年13岁小姑娘的眼睛看日本侵华战争。我们的思绪被一下子拉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似乎和陆玉珍一起站在那断壁残垣的“家”门前,看着满地狼藉发愣。笔者以此为情境创设问题链,试图能引导学生思维迅速集中到了解、迁移教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而且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同抗战、中国民间向日索赔等问题的讨论作了铺垫。

中日两国间的战争状态已经通过签订条约的形式来结束,两国民众心中的战争状态,尤其是中国受害民众的战争心理伤害却会长期存留而难以消除。②而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

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将类似陆

玉珍的口述资料引入课堂,通过“晒课”形式上传互联网,让更多的人有机会

了解历史事实,从而唤起社会的关注,促成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历史形成共同认识,促进中日之间关于战争历史的“感情记忆”交流,可为结束中日两国人民“心中的战争”提供一个途径。

二、运用口述资料,突破重点难点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人民版教材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叙述条理清晰但生动不足,而且省略了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既团结又斗争的史实,不够完整,易使学生误以为统一战线建立后运行正常,不存在摩擦。另外,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教材语焉不详,而有教师试图抽象分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辅相成的关系,效果也不佳。口述资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具体而鲜活的例子:

莘塍镇上村胜利头发公司,这是温州农村首个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企业。头发公司楼上就是东区地下区委驻地,

指挥全区党组织抗日活动。原省委统战部长吴毓、东区区委书记陈文征、区委委员朱云龙……还有不少武工队队员频频往来公司,印发大量的抗日宣传资料,藏放过党内不少刊物和抄印传单标语,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动员大会。

当年积极抗日的国民党抗日义勇军第四支队进驻宝坦寺,东区区委委员、头发公司经理朱云龙、老党员叶子午等人在东区召开声势浩大的军民联欢大会。在朱云龙等的思想教育下,四支队司令徐图远在东区公开揭发国民党县长吕律的罪行,并亲自率领抗日义勇军,在东山梅头、飞云江沿海一带堵截国民党县长吕律的20多船走私物资,救济贫民,大快人心。

皖南事变后,区委书记陈文征遵照刘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教学研究

23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政委,1937年,挺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指示:“东区作为浙南的喉舌,把东区工作做好,就等于浙南地区干好了。”为了把东区情报信息搞好,黄岩和等22户“红点户”和28名地下交通员,把党的文件资料从头发公司转发给各联络点。陈文征在头发公司召集热血青年王连友、丁福柱等150人,教唱抗日歌曲:“工农商学兵,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和刀枪,走出田野和课堂,到前线去吧!走向民族解放战场,我们不做亡国奴,齐心奋力,全力抵抗,中国不会亡!”这首歌当时红遍莘塍革命根据地,大大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孙娟妹口述①头发公司是个什么性质的企业?它在问题:

温州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根据材料说明“共产党领导着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这一论断。国民党抗日义勇军第四支队的存在说明什么?你

如何评价第四支队司令徐图远?国民党县长吕律的行为说明什么?歌词“工农商学兵,一齐来救亡”反映出怎样的呼声?对抗日斗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和设问的意图就是帮助学生明白:统一战线就是要团结一切力量一致抗日,为此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而扎实的工作,比如用教唱抗日歌曲的形式启蒙民众,用军民联欢大会和思想教育的形式争取国民党内爱国将领,坚决打击反共投降行径等。所以中共不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口述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了抗日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我们突破思维定势,纠正某些错误观念,知道更多鲜为人知的内幕,铭记那些为抗战作出过贡献而教材没法一一记载的英雄们。

业领域专家的日常活动十分相似的时候,参与者将会学到更为深入的知识。这即是“像专家一样学习”的含义所在,而且这一观点已经进入到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真实实践已经成为一些学科西方

教育标准中的基调。例如,学习历史就要运用历史学者所使用的历史分析法和历史观,对基本的史料进行历史探究,而不是记忆事件的日期和发生次序。②口述资料是真实实践的产物,对口述资料进行探究为学生“像专家一样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下面就用一段口述历史访谈片段加以说明。

问:俞老,您是哪年参加抗战?俞:1944年,也就是我18岁的时候。问:那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参加革命的啊?俞:一、九·一八事变时,我还小。后来进入小学渐渐知道日本鬼子在东北是怎样残杀我们同胞的,当时我们老师的思想都很进步,他们教我们唱爱国主义歌曲,比如《在松花江上》,而且经常给我们讲马占山、傅作义将军的抗日事迹,使我们心情激动,从小就产生爱国主义思想。二、我的一位堂妹被日军飞机炸死了,她比我小几个月,我很伤心,我父亲由于惊吓,几年后也过世,这些都促使我走向抗日之路。

问:您是属于哪支部队的啊?

俞:诸暨金萧支队,是浙东抗战组织的一部分,我在里面当税务总站会计,下半年就调到了余姚。

问:您能简述余姚沦陷的事吗?

俞:余姚在1941年5月就沦陷了,但在余姚沦陷之前,余姚就有很好的革命基础。早年大革命时,郭静唐就领导余姚人打军阀。抗战时国民党余姚党政机关的官吏,听到日军进攻浙东,逃往梁弄后又撤至大岚,逃之夭夭。余姚沦陷后,中共余姚县特派张光员于5月初在姚北召开会议,决定筹建地方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但会后筹建抗日武装却屡遭挫折。

俞善章口述③

三、运用口述资料,提升史学研究能力

研究表明,当学生所参与的活动与某一专

丁贤勇主编:《烽火岁月中的记忆:浙江抗日战争口述访谈》,第107、1

42页。①③袁成毅、②

高文等编著:《学习科学的关键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24

教学研究

口述史是追问出来的历史,访谈提纲设计是关键。如上例所示,环环相扣的提问决定了访谈的深度。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搜集如何与为何等开放性问题的资料,以取得丰富的见解。笔者呈现这一口述历史访谈片段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口述史研究的一般学术范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访谈有哪些史学价值?如果由你主持访谈,你会从哪些方面提问?口述史是否就是一人说,一人记的研究?要弄清俞善章老人的回忆是否属实还需要从哪些途径寻找哪些资料加以印证?学生在搜集和运用口述资料过程中,不仅教材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熟练运用,提高了理顺文法、换位思考、

调整逻辑结构、去伪存真等技术层面的历史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尊重历史,敬畏科学,坚定信仰等精神层面的体验。

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95页。

教学研究

25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题------抗日战争部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题------抗日战争部分复习资料第14课难忘九一八1.九一八事变

时间:年月日。

地点:北郊。

经过: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随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结果:由于蒋介石实行政策,东北三省完全沦陷了,变成了日本的殖

民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从国际方面看,1929年-1933年危机,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化解危机。从中国国内形势看,蒋介石围剿红军,挑起内战,这为日本侵华造成了可乘之机。

2. 西安事变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华北,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深得全国人民拥护,、接受了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原因: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目的:张、杨发动的事变是为了逼蒋介石抗日救国,它不是为了争夺权利。因而它是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经过:①时间:年12月12日。②地点:西安华清池。③过程:和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囚禁

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向全国发出了通电,提出了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中共对西安事变的解决方针和努力:中共从出发,提出了派

结果:经过艰苦的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蒋介石被释放。

历史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

西安事变后的张、杨: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囚禁,从此开始了长期的软禁生活。后移居美国的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逝世,终年101岁。在获悉张学良逝世的消息后,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称他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不久,被蒋介石撤

职,后被逼出国。1949年9月17日,蒋介石指使特务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将他杀害,其夫人、女儿、儿子,以及他的秘书一家同时遇害。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时间: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事变标志着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影响:揭开了中国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将卢沟桥事变作为全国性抗战开始的理由:从日本方面来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将大批军队投入侵华战争,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从中国方面来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各个阶级、阶层参加,实行全国性的全民族的抗战已成

定局。

中国军队的抗战及结果:中国军队浴血抗战,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北平、天津相继陷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奔赴抗日战场。

2.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日本占领上海后,分几路围攻南京。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

大屠杀史实: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史上无数惨案中的一个,它是日军攻进南京城后进行的屠杀,它屠杀的对象是无辜的平民、已放下武器的军人和军警,其屠杀方式是诱杀、集中屠杀等,六周之内屠杀中国人三十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启示:审视南京大屠杀,我们要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发

展前景。我们在同日本人民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的同时,应该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准备报效祖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1.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①时间、地点:1937年9月,山西平型关。②作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③战果: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④历史意义: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百团大战:①目的:为了粉粹敌人的“囚笼政策”。②时间:8月。③领导。

④战役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⑤规模:八路军有一百多个团。⑥成果: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敌人的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⑦历史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 中共七大

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

大会的目的: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内容: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 抗日战争的胜利

美苏参加对日作战:①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②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日本宣布投降: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 双方损失 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日本投降、中国胜利而告终。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1]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 日本投降的媒体报道 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战争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称释疑 习惯上,中国人所说的“抗日战争”一般指称“中国抗日战争”。但各地华人习惯上也将各自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日战争视为一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于7月31日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宣告全面抗战开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于警钟长鸣,勿忘国耻。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算起)。这场战争在日本被称为“日中战争”。日本也习惯把“珍珠港事变”以前的中国抗日战争称为所谓的“支那事变”或所谓的“日华事变”,原因是当时日本帝国并未和中华民国相互正式宣战,因此“技术上”并非一场战争。“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的中国抗日战争,则被日本视为“大东亚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和印缅战场)的一部分。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起讫时间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小兵张嘎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小兵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小战士孙大兴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三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四小英雄潘东子 我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内容大致如下: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给东子一颗红五星。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东子迅速成长起来。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在游击队筹

抗日战争的故事

一个都不许死 1944年7与,远征军强渡怒江.收复了滇西的大片土地.开始著名的松山大反攻.日军困兽犹斗.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坚固的明岗暗堡.发誓拼个鱼死网破.十多天过去,双方杀的天昏地暗,只见一队队的伤员抬下来,又见一支支的部队拉上去,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 7月27日清晨.坚守待命的116师36团2营1连接到紧急命令,要求这个连尽快抓紧时间吃饭,饭后许素奔赴火线,投入最后的生死决战,随着命令送过来,还有一批慰劳食品,猪肉,粉条,蘑菇,竹笋,高粱面......这个连队是随大部队从东北一路后撤,一直退到大西南来的,官兵清一色都是东北人,这些具有东北风味的食品,无疑让人一下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下炊事班可忙开了,当第一甑高粱窝窝头刚刚出笼,一个小个子兵冒着被蒸气烫伤的危险,抢先抓起一个窝窝头,放在鼻尖闻个不停,深情的祢吸来自黑土地的气息.....突然,"啪——————"一记响亮的耳光迎面甩开.打得小个子兵摔倒在地,窝窝头却仍稳稳的护在胸前.完好无损.这重重的一记耳光.只有连长才打得那么脆,这么狠,这么无情!顿时,一大群围在甑子边上的士兵不敢动了.一双双眼睛望着连长.目光中三分畏惧,七分愤怒. 连长姓刘,嘴巴特别大,一顿能吃一个烧鸡,十几个矛头,弟兄们都叫他刘大嘴.眼看刘大嘴还想动手.火夫头老崔.赶紧站出来说丘脑感:";连长.他还是个孩子......"这个小个子兵是部队从东北溃

退时收留的,当时他还是个满脸稚气的学生,饿的奄奄一息.是老崔救活了他. 刘大嘴还是狠狠的踢了小个子兵一脚.鹰一样的眼神咄咄逼人.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他吗的,还有没有王法?"一个大个子兵忍无可忍.挺身而出.像是挑衅.又抓起一个窝窝头:"弟兄们,马上就要送命了,还怕个球!这生死决战,肯定有去无回,死定了!好几年没闻到高粱面的香味了.先吃饱了再说,死了也不能当个饿死鬼!"这大哥子兵的话说的在理,士兵们一听,纷纷动手,争抢窝窝头. "放回去!"刘大嘴一声怒喉.拨出了手枪.众人吓的连连后退.却见他朝天放了一枪.大喝一声:"全体集合!" 集合完毕,大伙儿都为小个子兵捏了一把汗.明摆着.刘大嘴要处置他.不料刘大嘴没有动手.确提出了一个让人以为的:"弟兄们,我想问问,你们谁想死?"下面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大伙儿面面相窥.都不知道连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没人回答,刘大嘴只好自问:"我知道,你们谁都不想死!老子也不想死!我老刘家,一家十几口人,全让小日本给杀了,就是剩下老头子一个,老子要是死了,我老刘家就断子绝孙了吗?!" 临战之前怎么说这些话?这不是动摇军心吗?大伙儿正在摸不着头脑.确又见刘大嘴掏出一张预先开好的菜单,大嘴一张,扯亮嗓门,朗朗的念了起来.菜单上除了高粱面窝窝头外,全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菜:凉拌拉皮,蘑菇抄肉,小葱半豆腐,猪肉炖粉条.京酱肉段......

抗战小故事

小兵张嘎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战小英雄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这个故事叫“小兵张嘎”。 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叔,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而钟亮叔叔也被敌人抓走了,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叔叔执行任务,表现得非常勇敢、机智。但是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还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不幸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想办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把敌人全部消灭了,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他非常开心,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手枪。 谢谢大家,我的故事讲完了。

2、少年王二小 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3、“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抗日战争故事

抗日战争故事: 1、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2、.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3、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4、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5、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铁蹄下抗争战火中成长——当年的抗战少年儿童追忆抗日救亡 6、杨惠敏女童子军冒死送国旗振奋全国人心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口述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以_伟大的抗日战争_为例 2016年第11期,2016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720期SumNo.720 口述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 卢晓华 历史课堂,抗日战争史口述资料, G63B0457-624111-0022-04 是口述资料是当代研究历史的工具之一,史料的一种形式。口述是通过当事人主观的口述、回忆、记录与研究者对“主观回忆”的评估,看他怎样说的,怎样组织的,他着重强调什么,遗漏掉了什么,他究竟选用什么样的说法,在理解如何访谈之后,通过分类技巧,组织成的一份正式的口述史报告。口述历

史的引入,使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人都可以成为史学家。口述史的兴起标志着当代史学研究的视野从单纯的文献求证转向社会、民间资料的发掘,这是历史学进入21世纪的重要倾向。①然而,学术界的新思潮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并未形成应有的影响,多数教师还是以历史文献、史学名家的观点来经营历史课堂,较少运用鲜活生动的口述资料。虽说口述资料适用的历史时期有一定限制,但从二战史到当代史教学,口述资料大有用武之地。笔者试以人民版《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谈谈口述资料在历史课堂的运用,以求抛砖引玉。 着吗?但转念一想,教科书上有的,电影、电视上播放的就一定是真的吗?看来让学生多了解历史是通过哪些途径构建的很有必要。口述资料是原汁原味的,还没有经过史学家的专业化解读,它呈现的历史画面给人真实感,能让师生以此为载体走近历史,自主探究历史

的真相。相对于严肃的历史教科书,学生更喜欢亲人、身边的人像讲故事那样叙述历史的细节。下面笔者引用的一段资料就是本地一位老人的抗战回忆:我们家是在全塘开茶馆的,我后来到这里来当童养媳,婆家也是开茶馆的,生活条件都不错,日本人从全公亭登陆,我当时13岁,在全公亭小学读四年级,日本人来了以后,我就读不成书了。我记得日本人到我们这里是正月里,天气还很冷,一来就杀人放火,很多村民都逃到新庙还有别的地方。我们家也逃到新庙,过了半个月以后回家,发现家里七八间房子烧得只剩一间了。事实上,当时整个全公亭都烧得只剩一片废墟。我们怕日本人再来,只好逃到乡下亲戚家,种田两年,回来再重造房子开茶馆。 日军的部队驻扎在沿海的海天寺里,当了当地的总管兵,到了晚上出来杀人放火,强奸妇女,还把当地的百姓划分良民,但依旧杀村民,还曾剖开他们的肚子,丢在坑里,一个坑里就堆满

抗日小英雄张嘎的故事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二(3)班七色花中队主题队会课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 张嘎只有一个惟一的亲人——奶奶, 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 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 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 幸福。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 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地区队侦察连 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但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一定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 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理想——像老钟 叔和罗金保叔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 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张嘎是个可爱 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 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 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 挺身而出,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 在抗战时期,小兵张嘎是千千万万抗战儿童团员的缩影,也是我们现在少先队员学习的榜样,他们坚强而乐观的革命意志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在新时期热爱祖国,学好本领,保卫祖国,保卫和平。

抗日战争材料题

材料一:……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材料二: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向世界广播。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是: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附近岛屿范围之内等。 材料三:……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维护战后的和平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正是因为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各国人民才能享受美好生活。 ——摘自《新闻网》材料四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人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一例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事件。(2分) (2)请你运用材料二对日本在钓鱼岛上的政策予以反驳。(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各国人民能享受美好生活的原因是什么?(1分) (4)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四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2分) (5)你认为中日两国应如何正确面对过去的历史?(2分)

【答案】日本应深刻反省过去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停止美化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人,放弃军国主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1分)中国应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努力巩固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提高综合国力,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1分) (1)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事件:诺曼底登陆、《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等(2分)(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得分,答对一点即可得分) (2)和平的国际环境(或和平的国际秩序)(2分) 不和谐因素:如:日本内阁集体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争端、恐怖主义活动、

“走过风雨”——回首中国近代史

“走过风雨”——回首中国近代史 (历史小论文) 从历史的长河走来,祖国已经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每个人都是构成历史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近代的中国走过的风雨是一部屈辱史。自从人民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以来,英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爆发。随即而来的是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列强在中国火烧圆明园、掠夺大量的中国珍宝对中国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更可耻的是他们还想要掩饰自己所做过的罪行,再到后来还有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一部部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病态”社会。在国难当头一位位热血青年开始走向了救国存亡的道路,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189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空号,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政府的统治在辛亥革命中崩溃,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王专制终于结束了。虽然在名义上统一中国,但其内部始终四分五裂、争斗频繁;虽然在一个时期的特定条件下进行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但很大程度仍受美、英等帝国主义指使。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

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真滴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局面,俄国十月革命和战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对中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谈判失利,遭到和会的拒绝,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游行抗议。打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声响彻云霄。学生活动遭到北洋政府的惶恐,大批军警逮捕学生,镇压学生运动学生斗争得到各地的响应,爱国浪潮席卷全国。6月5日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无产阶级开始走向中国历史的舞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投入到工人群众当中,从事教育宣传,传播马克思注意,组织工人开展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机成熟了。 在李大钊多次与孙中山发电报的促成下,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的合作,目的是为了扫除北洋军阀,黄埔军校的创建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后孙中山先生逝世,蒋介石叛变开始了10年内战的爆发,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红军开始了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战略思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8年的抗战随即爆发。抗战的胜利日军投降,蒋介石集团无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把全国各族人民推向深渊,开始了“清共”政策,3年的解放战争全面爆发。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有关战争的小故事

关于战争的名言 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4、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5、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6、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7、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0、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1、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2、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3、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16、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7、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18、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19、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0、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21、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22、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23、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24、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25、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26、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27、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28、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29、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30、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31、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32、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一把合上的扇子 ——读《中国抗日战争史》有感那是一段沉重的过往,那是一个如同炼狱的时代,那是一段每个中国人压抑痛恨,历经多年也无法平息怒火,更无法忘却的历史。在那个年代,中国历经折磨与屈辱,磨难与摧毁,如同那摇摇欲坠的老妪,再经不起一点折腾,苟延残喘,轻轻诉说那段血泪却又无人倾听。从“七七事变”到如今已有整整80年,这段伤痛就这样绵延八十年,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无法随时间流逝而消失。那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那是我们每个人的伤痛。 从小到大,课本、影视资料以及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帮助我铭记这段历史,数不清的的文字,数不清的的场景再现,让我怎样都无法忘却。而《中国抗日战争史》这本书以中国全民抗战为经纬,由“七七”卢沟桥事变起,记述中华人民为这段抗战付出的惨痛代价,才让我们的国家重生的史实。“为重振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定世界和平,吾人切不能遗忘抗战中之经验教训。”便是作者作此书的目的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用较为客观的的态度批评了敌我得失,不屈不饶地为国家的安危奋战,打压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错综复杂的抗战史有条不紊地梳理时,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诱人联想,导人深思。 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着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反攻战役,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为我们民族的奋起反抗而激动,为付出惨痛代价的烈士而感动痛惜。 在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段段历史文字、一个个亲历者的讲述面前,日本竟然到如今还未承认他们当时的罪行并作出忏悔。在一期《最强大脑》的节目中,代表中国队与日本队对抗的王昱珩在挑战成功后这样说道:“200把扇子不适合我,30万把比较适合我,我曾经看过一把扇子,上面写满了字,合上是一把空白的扇子。”30万,是那遭遇屠杀的同胞,一把空白的扇子则映射的是日本不承认当年犯下的罪行。我们如今的每一天,都是当年那个支离破碎的中华民族付出惨痛的代价换取而来的,我们失去了多少同胞,国家在那水深火热之中挣扎了多久,这些事实日本都不应该掩盖。无论他承认与否,真相永远不会消失,而历史的正义也永远不会被撼动,它就在那里,终有一天会被昭告天下。 为了和平,收获战争;为了未来,收获教训。“以史为鉴”不是仇恨的延续,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在教训中求得国家的稳步发展。抗战史,唤起了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的精神,为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强劲的精力。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铭

中国抗日战争简介_2000字

中国抗日战争简介_2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中国抗日战争,是1937 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共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战争阶段第一阶段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第二阶段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

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三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青峰岭有一个村子叫杨家村,有一个叫杨杨的小孩和爷爷相依为命。听爷爷说杨杨的爸爸妈妈都去打小鬼子去了,杨杨对爷爷说:“等我长大了以后我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当打小鬼子的英雄。”杨杨有个好朋友叫阿黄,杨杨和阿黄从小玩到大的,阿黄是一条很强壮而且又聪明的大狗。 那一天杨杨带着阿黄去钓鱼,天快黑的时候他们才拿着鱼杆和鱼娄回去。杨杨在前面跑,阿黄就在后面追还汪汪汪地叫个不停。 突然,杨杨“噗”地一声给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就摔地上了。 “哎哟!”杨杨使劲地揉着摔成两半的小屁股,“痛死我了,我的屁股啊!” 这个时候阿黄“汪、“汪”“汪”地在后面叫着,杨杨还以为大黄是在笑话他,站起来拍拍屁股,气鼓鼓地说:“臭阿黄!快点走拉,天都要黑了,再不回去爷爷要骂我的。” 说完就往前面跑去,可是阿黄还是在叫个不停。 “诶!阿黄是怎么了?平时它不是这样的啊?”,杨杨觉得阿黄很奇怪。又跑回去了,阿黄就站在杨杨刚才摔倒的地方,这时天已经黑了,杨杨模模糊糊地看见地上又什么东西,黑乎乎的看不清楚。 于是,杨杨就蹲下去,把脑袋凑的近近的。 “妈呀!死人啊 ......”,杨杨大声地叫道,猛地向后一退,“噗”

抗日战争英雄故事

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小英雄——嘎子,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确山县人。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

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评萧一平、郭德宏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李庆刚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林林总总的著作中,由中共中央党校萧一平、郭德宏教授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全史》(以下称《全史》)一书值得关注。这是一部从1985年就开始酝酿,积20年之功才撰写完毕的著作。二十年磨一剑,“剑”锋所指,颇有几多亮点。 从框架结构方面看,《全史》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1931年9月至1937年6月),写的是局部抗战阶段;中篇(从1937年7月到1941年11月),写的是抗战全面爆发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也就是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下篇(从1941年12月到1946年9月),写的是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前夕,也就是抗日战争的后期。现在,包括局部抗战在内的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观点,得到一些人的认同。《全史》这样的阶段划分,将局部抗战阶段纳入进来,体现了其“全”;同时各篇涵盖的时间跨度相差不大,避免了各篇内容上的畸轻畸重,这是能够为史学界认可的。同时,上、中、下三篇的结束部分,都有对本篇内容的小结,短短两三页纸的文字,就能使读者抓住本篇的核心及架构,这种方便读者的人性化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从所论内容来看,《全史》有两个“关注”较为明显。一是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活动给予了较多关注。《全史》用很大篇幅介绍了国民政府的抗战活动,对正面战场上的淞沪、台儿庄、徐州、武

评萧一平、郭德宏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汉、南昌、随枣、桂南、枣宜、长沙、豫南、上高、中条山、浙赣、洪湖、鄂西、常德等会战,给以较为详实的叙述,这在以往的抗战史专著中是不多见的。二是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局势的变化及反德、意法西斯的西欧、北非和苏德战场给以了关注,用较大篇幅进行了介绍。在横向的联系中,《全史》突出显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使人自然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而在以往的著作中,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深入研究的还不多、不深、不透。《全史》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 拿研究态度来讲,《全史》是严肃认真的。以往研究抗战史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大而化之的论断和解说,在精确细微的考证上下的功夫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抗战史研究成果与外界的对话与交流。《全史》广泛搜集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及美国等地出版的有关中国抗战史的研究著作和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跟踪国内外抗战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又注重挖掘不为人注意的有价值的史料。比如,我们都知道百团大战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说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但回击“游而不击”是我们后来发明的叙述历史用的语言,还是当时就客观存在的一种舆论?本人所见以往的著述都没有说明是何种情况。《全史》引用1940年9月5日《新疆日报》社论和9月12日《力报》社论,说明百团大战回击的“游而不击”谰言,是当时发明并在媒体上广泛报道的事实。(中篇,第390页)这给人以历史的真切感。 就学术规范来说,《全史》是严格遵守的,这也使其在页下注释方面颇有特色。对于涉及到的一些人们还不太熟悉但又很重要的的抗战人物和事件,《全史》的注释将其既往历史和嗣后发展进行介绍,既扩大了读者的视野,又增加了著作的可读性。比如,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