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居住面积tmp

人均居住面积tmp
人均居住面积tmp

人均居住面积.tmp

————————————————————————————————作者:————————————————————————————————日期:

宝鸡市人均居住面积统计表

发表年份统计对

数字全文快照来

2000 宝鸡市12.43平方米全市200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51.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0%,人均居住

面积12.43平方米。

查看2001 宝鸡市已达21.33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已达21.33平方米。查看

说明:1.个别文字错误是由OCR识别所致,可在来源文献中考究;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中国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突破21平方米,这宣告着中国告别住房短缺时代,已达到住房的小康标准。近5年来,中国城乡住宅新增约64.7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0平方米。这是中国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提供的数据。

今年8月,这位联合国官员面带赞许的微笑评价道:“中国在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已近80%。中国的住宅建设速度也是近6年来全世界最快的。”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0.3平方米,比1997年扩大了1.5平方米。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明显提高,2000年已达77.1%。21平方米,这对于曾长期住房居住困难的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历史的跨越。

2007-01-22 00:16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居民住房的条件有很大的改善,现在城乡居民住房面积人均超过20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特别是近些年来房价上涨较快,人民有很大的意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二十三点七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二十七点二平方米,达到世界中高收入

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

据建设部的相关资料,上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以下状况:美国60平方米,英国和德国38平方米,法国的该数字为37平方米,日本为31平方米。而据一份资料对不同收入国家居住水平的分析,低收入国家人

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中低收入国家该数字应为17.6平方米,中等收入国家为20.1平方米,中高收入国家为29.3平方米,高收入国家则为46.6平方米。《环球时报》记者柴野2003年6月报道:德国有8000万人口,13500个小城镇,绿地占了城市的1/3。德国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左右,在小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平方米以上,85%的人有精巧别致的私人住宅庭院。连有上百年历史的房屋都安装了现代化的卫生设备和供暖设施。

而据建设部赴美房地产考察团的反馈,1999年,美国2.7亿人口拥有1.1亿个住房单位,67%的家庭拥有独立住房,人均居住面积60平方米。

“十五”末期,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达到23平方米,农村25平方米。

去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

https://www.360docs.net/doc/04490705.html, 2006-7-4 文章点击数为:2122 字

号:[大][中][小]

2006-07-04

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

建设部

2005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城镇住房建设持续较快发展,城镇居民居住条

件进一步改善。

一、城镇房屋基本情况

2005年底,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164.51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7.69亿平

方米,占房屋建筑面积的比重为65.46%。东部地区房屋建筑面积83.8亿平方米,中部

地区45.22亿平方米,西部地区35.48亿平方米,分别占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的50.94%、27.49%和21.57%。东部地区城镇住宅建筑面积53.67亿平方米,中部地区30.33

亿平方米,西部地区23.69亿平方米,分别占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的49.84%、28.16%

和22%。

二、城镇居民住房水平

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其中东部地区28平方米,中部地区23.9

平方米,西部地区25.24平方米。

全国城镇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3.2平方米,户均成套住宅套数0.85套。东部地区户均

住宅建筑面积85.32平方米,中部地区77.96平方米,西部地区85.75平方米,户均成

套住宅套数分别为0.89套、0.79套和0.83套。

三、城镇成套住宅情况

2005年各地区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情况

单位:平方米

东部地区28.00中部地区23.90西部地区25.24

北京32.86山西24.79内蒙古22.96

天津24.97吉林22.46广西25.23

河北26.04黑龙江22.03重庆30.68

辽宁21.96安徽22.56四川27.48

上海33.07江西25.58贵州20.40

江苏27.95河南23.40云南28.59

浙江34.80湖北24.99西藏20.86

福建32.28湖南26.00陕西23.40

山东26.47甘肃23.28

广东26.46青海22.00

海南24.18宁夏23.90

新疆22.22全国城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86.84亿平方米,住宅成套率为80.64%。东部地区成套住宅建筑面积44.32亿平方米,中部地区23.95亿平方米,西部地区18.57亿平方米,住宅成套率分别为82.58%、78.97%和78.38%。

四、城镇私有住宅情况

全国城镇私有住宅建筑面积87.9亿平方米,住宅私有率为81.62%。东部地区私有住宅44.32亿平方米,中部地区24.17亿平方米,西部地区19.41亿平方米,住宅私有率分别为82.58%、79.69%和81.93%。

注:①本公报统计范围为设市城市、县城和工矿区。

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范围为城市行政区,含市辖建制镇,不含市辖县;县级市的统计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即按城市现状,市政府所在地和规划区范围内的建制镇,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建制镇未予统计。市辖建制镇的统计范围为镇政府所在地设居民组建制的地区。

县城的统计范围为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即城关镇),按设居民组建制的地区范围统计。

工矿区的统计范围是指既不属于城市、县城、镇所辖,又不属于乡村所辖范围内的工矿企业集中的地区(一个大型工矿企业或若干个工矿企业)。

②本公报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划分。

③本公报中有关数据均以同口径计算。④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住宅建筑面积÷居住人口

住宅建筑面积是指报告期末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等)的建筑面积之和。

居住人口是指报告期末与住宅统计口径一致的、当地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

⑤户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户)=住宅建筑面积÷居住户数

居住户数是指报告期末与居住人口数相应的、当地公安部门统计的户数。

住建部:中国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0平米

2010年12月29日20:08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

姜伟新指出,中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城镇化快速推进,2009年城镇化水平为46.5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3.6个百分点。2009年底,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提高15%和13%。“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北

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1.67亿平方米。预计今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72.5%和7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城市人均住宅面积6.7平米,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人均已达到28.3平方米,增长了4倍多。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配套设施与环境大为改观。

中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8.1平米增加到2008年的32.4平米,也增长了4倍多。中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发展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住房与房地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房价过高,并且上涨过快。姜伟新指出,明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强化各项调控措施的执行。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姜伟新表示,明年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编制实施好城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城市基

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地区延伸,让广大农民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住建部:研究更细化措施调控房价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达30方

2010-12-30 08:33:56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公开表示“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7日强调“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29日在北京再次对房地产调控做出明确表示,明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强化各项调控措施的执行。并将“会同有关部储备调控政策。”

姜伟新29日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说,今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一定抑制,调控取得一定效果。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强化各项调控措施的执行。在支持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同时,适时会同监察部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增加住房有效供给,配合国土部门在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地的同时,切实保障普通商品住房的用地供应。继续大力规范和监管房地产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储备调控政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创历年之最,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36万户,基本竣工108万户;均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

姜伟新说,明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将比今年大幅度增加。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监管力度,确保百姓住上放心房。

据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与网友交流时表示,中央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的总水平,并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重点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并抑制投机。将利用信贷杠杆,并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土地要首先保障保障性用房,对于投机的土地使用要严加管理。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7日出席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讲话时也指出,住房是民生之要,要更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明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公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要下决心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目标实现。经过几年努力,使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应体系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同时,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综合采取财税、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联动措施,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努力使民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

官方称中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0平方米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阮煜琳)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

姜伟新指出,中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城镇化快速推进,2009年城镇化水平为46.5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3.6个百分点。2009年底,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提高15%和13%。“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1.67亿平方米。预计今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72.5%和7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城市人均住宅面积6.7平米,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人均已达到28.3平方米,增长了4倍多。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配套设施与环境大为改观。

中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8.1平米增加到2008年的32.4平米,也增长了4倍多。中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发展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住房与房地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房价过高,并且上涨过快。姜伟新指出,明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强化各项调控措施的执行。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姜伟新表示,明年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编制实施好城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地区延伸,让广大农民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住宅设计最低套型面积是多少

根据2003年4月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住宅设计规范》,普通住宅套型共分四类,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其中,作为最低标准的一类住宅,使用面积(不含阳台面积)不宜小于34平方米,居住空间不宜少于两个。

由于建筑形式(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等)、建筑结构(钢结构、砖混结构)不同,公摊面积、实用率会有所差别,如果把“34平方米使用面积”换算成常用的“建筑面积”,一般来讲,钢结构会在40平方米左右,砖混结构会在40-45平方米之间,小高层、高层会在46-47平方米左右。

人均居住面积tmp

人均居住面积.tmp

————————————————————————————————作者:————————————————————————————————日期:

宝鸡市人均居住面积统计表 发表年份统计对 象 数字全文快照来 源 文 献 2000 宝鸡市12.43平方米全市200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51.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0%,人均居住 面积12.43平方米。 查看2001 宝鸡市已达21.33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已达21.33平方米。查看 说明:1.个别文字错误是由OCR识别所致,可在来源文献中考究;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中国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突破21平方米,这宣告着中国告别住房短缺时代,已达到住房的小康标准。近5年来,中国城乡住宅新增约64.7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0平方米。这是中国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提供的数据。 今年8月,这位联合国官员面带赞许的微笑评价道:“中国在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已近80%。中国的住宅建设速度也是近6年来全世界最快的。”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0.3平方米,比1997年扩大了1.5平方米。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明显提高,2000年已达77.1%。21平方米,这对于曾长期住房居住困难的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历史的跨越。 2007-01-22 00:16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居民住房的条件有很大的改善,现在城乡居民住房面积人均超过20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特别是近些年来房价上涨较快,人民有很大的意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二十三点七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二十七点二平方米,达到世界中高收入 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 据建设部的相关资料,上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以下状况:美国60平方米,英国和德国38平方米,法国的该数字为37平方米,日本为31平方米。而据一份资料对不同收入国家居住水平的分析,低收入国家人

各类民用建筑人数计算依据

学校主要房间的使用面积指标 中小学教室 房间名称按使用人数计算每人所占面积(㎡) 小学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 普通教室 1.10 1.12 1.37 1.37 实验室—— 1.80 2.00 2.00 自然教室 1.57 —————— 史地教室幼儿师范 1.80 2.00 2.00 美术教室 1.57 1.80 2.84 2.84 书法教室 1.57 1.50 1.94 1.94 音乐教室 1.57 1.50 1.94 1.94 舞蹈教室—————— 6.00 语言教室———— 2.00 2.00 电子计算机教室 1.57 1.80 2.00 2.00 演示教室—— 1.22 1.37 1.37 合班教室 1.00 1.00 1.00 1.00 注:1、本表按小学每班45人,中学每班50人,中师、幼师每班40人计算。 2、本表不包括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附属用房面积指标。 3、本表普通教室的面积指标,系按中小学校课桌规定的最小值,小学课桌长度按1000㎜、中学课桌长度按1100㎜计算的。 5、实验室设实验员时,每人使用面积按4.5㎡计算。 6、教员休息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2㎡。教师办公室每个教师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5㎡。 7、中学、中师、幼师学生宿舍的使用面积,应按每床2.7㎡计算。学生宿舍储藏间的使用面积,宜按每个学生0.10-0.12㎡计算。 幼儿园生活用房面积指标 大型中型小型 规模 房间名称 活动室50㎡50㎡50㎡ 寝室50㎡50㎡50㎡ 卫生间15㎡15㎡15㎡ 衣帽间9㎡9㎡9㎡ 音体活动室150㎡120㎡90㎡ 注:1、幼儿园每班学生人数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 2、活动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2㎡/人。 3、全日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合并设置时‘其面积按两者面积之和的80%计算。 4、全日制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设施时,每班的卫生间可减少2㎡。

SPSS买房数据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软件(双语)》 实验报告 题目:关于“某地区买房数据”的分析报告 姓名: 学号:1204100215 专业:统计学 院系:统计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10日

摘要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某地区买房”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均值,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四大类型的数据分析。其中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作了频数分析,探索分析,交叉分析,得出了该地区中年龄段在25~45居多,就业大多在国企,文化程度高中和大学所占比重大;大学学历的现居住面积较大,其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均值均大于其他三种学历的居住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的单样本T检验的出了的结论是人均居住面积与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现居住面积和人居住面积的双变量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回归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现居住面积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且和满意度是显著相关的。

目录 一、数据简要 (1) 二、数据分析 (2) (一)描述分析性统计, (2) 1,就业状况的频数分析 (2) 2,文化程度的频数分析 (3) 3,现居住面积及人均居住面积的描述性分析 (3) 4,居住面积和文化程度的探索分析 (5) 5,文化程度与年收入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5) (二)均值比较 (6) 1,人均现住面积和年龄段的描述统计 (6) 2,人均居住面积的单样本T检验 (8) 3,现居住面积的独立样本T检验 (9) (三)相关分析 (12) 1,现居住面积和人居住面积的双变量的相关分析 (12) 2,人均居住面积,现居住面,居住类型的偏相关分析 (12) (四)回归分析 (13) 三、小结 (15)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 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可以查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规划·建筑·景观》,第55页至第56页——“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 展览建筑展厅 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 地上1层:0.7人/平方米 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 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 商场营业厅 地下2层:0.8人/平方米 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 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 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 娱乐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 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 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 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 办公楼 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 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 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 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 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 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 中小学校 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 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 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 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 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 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 剧场 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

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 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 电影院 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 商场 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 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 一级:1.3平方米/人 二级:1.1平方米/人 食堂餐厅 一级:1.1平方米/人 二级:0.85平方米/人 图书馆 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 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在美华人谈真实的美国住房情况:美国人均住房面积到有多少

本网注明“来源:居外--美国房产”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在美华人谈真实的美国住房情况:美国人均住 房面积到有多少 美国人均住房面积到底有多大?以下为在美华人讲述的其在美国生活居住的真实情况:从做学生时租住的20平米的学生公寓到后来一家四口人均80平米的住房面积,从这些经历中我们体会一下美国人真实的住房情况吧。 以下为在美华人陈航的博客内容: 我不懂统计局的数据,不好评论官方人均面积的数字。岳老让我讲讲中美人均居住面积的比较,我只好从命。我也做过房客,业主,也做过房东,谈一些亲身的经历。 当时在中国做大学生,8个人住一个宿舍。如果把所有上铺下铺摊开,估计能摆满整个宿舍。所有每个人的平均面积大概是1块半床板大。应该有3平米吧。 后来做了研究生,三个人一个屋,还不是上下铺,算是平均拥有面积增加了一倍,大概有6平米。

来到美国,接我的老生把我带到一个最便宜的学生公寓,两个人一个卧室,四个人一个单元,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厕所,起居室。人均大概有20平米。 后来自己租房子,夫妻两人住一个一居室的公寓。人均大概有30平米。 以后是买房子。第一个房子是标准的四卧室,两车库,人均大概100平米。 以后有了孩子,换了房子。四口人,也是四卧室,两车库。人均大概是80平米。 我的一个朋友从国内来,看到我的孩子们在各个屋子里疯跑,感慨地说,你们是房子大,所以孩子玩得高兴。当然这还因为,我们是独栋房,不用怕太吵了影响楼上楼下的邻居。我的房子,平均9800人民币一平米。 在美国租房子给人。一个拿政府补助的一家美国黑人,要租一个三居室的上下两层,外加地下室的独栋房。房子大概以供120平米。他们夫妻,和一个孩子。最后,妈妈说。你的房子太了,我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空间。也没有租。因为租房,一个独栋房的租金,也就是800美金。一个家庭也能负担得起。 我在美国大学区的房子出租。一般是一个一室一厅租给一个单身的学生。大概是60平米吧。租金是650美金。 这次回国,住在一个朋友的豪宅单元里。他们夫妻常驻美国,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面积有120平米,一般都是空着。这个房子现在能卖4万一平米了。如果按照他们两个人来算,应该是60平米一个人了。不过这在北京,算是非常奢侈的了。这个房子如果出租,月租金是15000人民币,一般家庭是租不起了。 房子的平均居住面积,不论中美,说到根本,还是个负担能力的问题。大众的负担能力,决定他们能够接受的平均居住面积。 本网注明“来源:居外--美国房产”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

人均居住面积.tmp

宝鸡市人均居住面积统计表 说明:1.个别文字错误是由OCR识别所致,可在来源文献中考究;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中国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突破21平方米,这宣告着中国告别住房短缺时代,已达到住房的小康标准。近5年来,中国城乡住宅新增约64.7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0平方米。这是中国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提供的数据。 今年8月,这位联合国官员面带赞许的微笑评价道:“中国在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已近80%。中国的住宅建设速度也是近6年来全世界最快的。”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0.3平方米,比1997年扩大了1.5平方米。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明显提高,2000年已达77.1%。21平方米,这对于曾长期住房居住困难的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历史的跨越。 2007-01-22 00:16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居民住房的条件有很大的改善,现在城乡居民住房面积人均超过20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特别是近些年来房价上涨较快,人民有很大的意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二十三点七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二十七点二平方米,达到世界中高收入 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 据建设部的相关资料,上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以下状况:美国60平方米,英国和德国38平方米,法国的该数字为37平方米,日本为31平方米。而据一份资料对不同收入国家居住水平的分析,低收入国家人

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中低收入国家该数字应为17.6平方米,中等收入国家为20.1平方米,中高收入国家为29.3平方米,高收入国家则为46.6平方米。《环球时报》记者柴野2003年6月报道:德国有8000万人口,13500个小城镇,绿地占了城市的1/3。德国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左右,在小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平方米以上,85%的人有精巧别致的私人住宅庭院。连有上百年历史的房屋都安装了现代化的卫生设备和供暖设施。 而据建设部赴美房地产考察团的反馈,1999年,美国2.7亿人口拥有1.1亿个住房单位,67%的家庭拥有独立住房,人均居住面积60平方米。 “十五”末期,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达到23平方米,农村25平方米。 去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 https://www.360docs.net/doc/04490705.html, 2006-7-4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峰学号:090 090 鹤090 学院: 理学院 班级: 数学0 题目: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 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辰职称: 教授 红讲师 2012 年 12 月 7 日

一、问题分析 1.1问题及背景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若不妥善处理,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事实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已是众所周知,并引起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但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背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距却鲜为人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受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表现为不平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为全面分析各地居民生活状况,可选取如下指标体系进行反应:职工人均工资、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均用水普及量、城市煤气普及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绿地公共面积、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旅游外汇收入。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是依据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征,并参阅国内外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的大量成果后构建的,集中体现了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对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思,具有主观色彩,因此,有必要对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辨别力分析等实证筛选,以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2.1 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

***项目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 (居住建筑) 提供者: 山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电话:****** 传真:****** 地址:山东省****** 日期: 1.计算依据 (1)

2.项目简介 (1) 3.计算目的 (1) 4.计算条件 (2) 5.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 (2) 6.总结 (3)

本计算书遵循的依据主要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2.项目简介 ******位于**市经济开发区**路东、**路北、**路南、**路西。根据场地规模及项目特点,******建设内容包括*** 绿建申报范围示意彩图 3.计算目的 本计算书主要计算***项目**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 总平面图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是指每人平均占有居住用地的面积,是控制居住建筑节地的关键性指标。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涉及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3.0.3条,决定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建筑气候分区,二是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三是住宅层数。这三个因素通常具有规律性。为便于操作,本标准依照小区、组团两种分级规模提出了两个档次的计算标准。作为居住建筑节地的评价要求。 5.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 5.1该项目居住用地面积规模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小型项目(达不到组团规模的):按照所在地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批准的用地面积进行计算。 5.2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和评分方式: 住区内不同层数的住宅建筑混合建设时,计算现有居住户数可能占用的最大居住用地面积,将其与实际参评居住用地面积进行比较,得到具体评价分值。 当R≥(H1*41+H2*26+H3*24+H4*22+H5*13)*3.2时,得0分。 当R≤(H1*41+H2*26+H3*24+H4*22+H5*13)*3.2时,得15分。 当R≤(H1*35+H2*23+H3*22+H4*20+H5*11)*3.2时,得0分。 式中:H1——3层及以下住宅户数 H2——4~6层住宅户数 H3——7~12层住宅户数 H4——13~18层住宅户数 H5——19层及以上住宅户数 R——参评范围的居住用地面积,本项目居住建筑用地面积8945.41平方米。 **住区楼层户数统计表 H1=0 H2=20 H3=60 H4=60 H5=95

人大经济学院分析中国家庭数量和住宅数量的不匹配变动

人大经济学院分析中国家庭数量和住宅 数量的不匹配变动 为什么家庭结构和数量会对房地产需求造成影响呢?基本的逻辑是:同样的人口总量,如果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那么家庭数量变化,对应的住房需求会有很大不同。对住房需求的基本单位并非人口总量,而是家庭数量,一个家庭至少应该有一套住房才能满足基本需求。一、同时关注家庭结构和住房价格的逻辑 近些年,房地产价格的巨大涨幅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由于高房价不能买房的部分居民在网络等公开媒体发出强烈呼声,政府由于担忧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中国出现而频发政策调控房价。从历史数据看,政府的每次调控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房价短期涨幅。但人们也注意到,从长期看,房价的大幅增长似乎没有避免。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巨大需求背后的推动力。 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的家庭结构和数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很多人认为家庭结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在经济转型中的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结构和数量变动非常迅猛。 这两个视角目前还缺乏结合分析,而二者结合分析实际上相当直观。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时,对房地产需求的分析过度关注城市化及人口总量增长、货币政策、土地制度、税收制度、中国投资渠道缺乏和人口的社会特性(如中国人爱储蓄的天性,住房投资可以认为是一种储蓄)上,较少从家庭结构、家庭户数对住房需求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对人口预测主要用于人口本身问题研究,或者就人口预测分析老龄化、人口抚养比等人口因素等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虽然人口预测已经能够细致到家庭数量及结构(即使不是很精确),但缺乏家庭数量与房地产需求联系的研究。 为什么家庭结构和数量会对房地产需求造成影响呢?基本的逻辑是:同样的人口总量,如果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那么家庭数量变化,对应的住房需求会有很大不同。对住房需求的基本单位并非人口总量,而是家庭数量,一个家庭至少应该有一套住房才能满足基本需求。而且,家庭结构不同,对住房结构的需求也不同。 在土地供给非常充分、建房自由度很大的情况下,家庭数量增加或者人口增加都不是问题。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家庭数量和住房数量不匹配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体现在房价涨幅上。尤其是,由于房地产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建成后要改变结构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在中国,分析家庭数量和住房数量变化对分析房价变动、指导住房建设政策有很大意义。 二、中国人口特征 近年,中国人口表现出如下特点,使得家庭结构和数量在发生持续性变化: 首先是出生率、死亡率都在下降,二者相减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年在下降。但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点出现在1987年,此后才不断下降。1987年出生人群目前正在逐步进入生育期,这意味着我国人口总量还将不断增加若干年,并且对住房的需求会增加。 第二个特点是人口预期寿命显著提高。1990年,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分别为66.84岁和70.74岁,人口平均期望寿命68.55岁。2000年男女期望寿命分别为69.63岁和73.33岁,平均期望寿命71.40岁。近年部分城市如上海、杭州统计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超过80岁。人均寿命的增长使得家庭户数减少速度放慢。同时,男女寿命差距使得丧偶人数增加,即使相同的总死亡率,家庭户数减少有限。 第三个特点是中国近年结婚率和离婚率都在上升。结婚率和离婚率分别指千人中结婚和离婚的对数。近年比较明显的现象是离婚率增加,结婚率也略微增加。离婚率增加说明家庭规模

如何测算一个城市的住房需求量

200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预测 (一)中长期供需走势镜片箱, 需求预测 (1)需求总量预测(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法,可据此预测需求结构部分) 方法一:需求因素综合推导法 ①快速城市化,创造首次置业需求 计算方法:[(1+本地近几年平均城市化率(或用规划城市化率※))5-1]*本地户籍人口/本地平均每户人口数*50%*90平方米 示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1996年全国城市化率为29.37%,2006年增至43.9%,年均增长1.45%,按此速度计算,未来五年全国城市人口增量将超过9000万人。(由于城镇户籍人口的增长除了人口迁移方式外,城市行政区域的扩张导致一些村镇,甚至整个县级区域并入城市管辖范围,在这种城市扩张模式下,大量的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他们所居住的房子也纳入了城镇住房的统计范围,这部分所谓的“城市化”人口并没有增加对城市住宅的需求,在每年1800-2000万新增城镇人口中,约有500万人属于这种情况。)这就意味着,未来五年约有7000万新增人口,约2400万个家庭需要新增住房需求,其中包括购房和租赁,假设其中有50%的家庭会选择购买一手新房,户均面积90平米,则其总需求为11亿平方米左右。 ②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带来改善型需求 计算方法:本地户籍人口/本地平均每户人口数*20%*50%*100平方米 示例:按照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人口数为5.77亿,城镇平均家庭人口数为2.97,那么城镇家庭数为1.94亿个。按收入水平划分,高收入和最高收入两类家庭占城镇家庭总数的20%左右,也即0.39亿个家庭有能力改善居住水平。由于没有全国数据,这里仅举上海情况为例:上海市统计局城调队在2005年月1月组织了全市19个区县、133个街道、镇的居民基本情况的抽样调查,调查样本超过3000户,调查显示,有21.7%的城镇※可到当地十一五规划中找。

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研究_李新阳

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研究 李新阳 摘要:分析2007年人均居住用地情况以及1991-2007年人均居住用地变化的基础上,发现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与气候区(日照间距、风俗习惯)、人口规模等因素存在相关关系。通过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与日照间距系数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回归分析,考虑风俗习惯的影响,推导出现状人均居住用地回归模型。同时,借鉴相关经验,通过目标导向的方法,推导出2030年规划人均居住用地的理论值。两者比较,最终建议I、II、VI、VII气候区中城市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宜为28-38m2/人,III、IV 、V气候区中城市的人均居住用地宜为23-36m2/人。 关键词:人均居住用地标准人口规模日照间距系数气候分区 2007年现状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4.31m2/人,已大大超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规定的28m2/人的上限。这种超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导致国标中规定的上限过低,还是现状人均居住用地使用的粗放所致?本文通过对于人均居住用地分组的讨论、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对于影响居住用地相关因子的讨论,构建现状人均居住用地回归模型,并通过目标导向的方法,构建今后规划人均居住用地的理论值,两者比较,得出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 12007年人均居住用地情况1 按照城市规模划分,人口小于20万人的小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44.07m2/人,人口在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8.96m2/人,人口在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4.32m2/人,人口在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0.29m2/人,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9.15m2/人,明显呈现随着人口规模的升高,居住用地越加集约的趋势。 按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划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小于1万元的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8.67m2/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万元的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9.55m2/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万元的城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8.69m2/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万元的城市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