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史上最全:美国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解读及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最新整理,史上最全:美国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解读及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最新整理,史上最全:美国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解读及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一、前三次量化宽松是什么?

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证券(通常为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改变市场主体对利率和汇率的预期,恢复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与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操纵工具。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减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1、QE1的内容

QE1背景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的金融市场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并出现了信贷紧缩现象,美国想注资金融业以消除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美联储连续7次下调联邦市场利率,至2008年底,利率已降至0%-0.25%的低位。但结果却并收受到明显效果,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美国为了救市转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购买美国资产以及债券,由此不得不印发大量美钞以购买相应的资产。

QE1的实施过程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是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开始。2009年3月18日FOMC召开会议,决定美联储在未来6个月内购入最高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将在原先决定购买50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基础上,再购买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09年11月4日,美联储在结束利率会议后发表的政策声明中宣布,决定总计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价值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后者略低于联储早先公布的2000亿美元。美联储由此小幅缩减了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规模。2010年4月28日,美联储在利率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未再提及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机构债的问题。这标志着联储的首轮定量宽松政策正式结束。首轮定量宽松总计为金融系统及市场提供了1.725万亿美元流动性。

QE1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QE1对GDP、股指、就业率、美元、黄金、原油的影响

GDP:自首轮量化宽松政策实行以来,对提振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GDP环比年率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第四季度触底反弹,一路上扬。

股指:截至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结束,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累计1.725万亿美元左右。这使得美国标准普洱500指数从2009年3月底的797.87点升至2010年4月底的1186.69点左右,涨幅超过48.7%。

就业率:美国自量化宽松政策实行以来,从上表中显示的失业率来看,短期和长期内失业率均未有明显改善,不降反增。尤其是2009年4月到5月短短一个月间,失业率从8.9%

直升至9.4%,之后数月又升至10%及以上,数据表明美联储的QE1计划对于失业的调整彻底失败。

美元:2009年3月QE1实施后,美元指数下跌趋势确立,随着各国轰轰烈烈的救市行动,资金从美国国债市场流出,转战美国股市、商品市场、新兴市场。美国的股市则是2009年3月份QE1后开始反弹,由于美元下探,全球商品市场大幅反弹,但由于短期债券的利率过高,市场还没有出现大量拆借资金去对冲通货膨胀。

黄金、原油:QE1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引发新一轮资源价格上涨,NYMEX原油期货为例2009年2月18日见底47.31美元,随后震荡上行在2010年5月3日到达93.31美元,涨幅近1倍。黄金的走势则更显凌厉。一路上涨,2010年11月5日再次创出新高,现货黄金价格接近1400美元。

2、QE2的内容

QE2实施的背景及实施过程

虽然大宗商品和股市在持续攀升,但金融机构仍处于去杠杆化的过程中,而且经济走势仍有极大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的惜贷心理造成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不能转化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从而难以促进投资。进入2010年以来,美国失业率仍然维持在9.5%以上的高位,表明美国经济形势仍不明朗。2010年9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美国的失业率过高(9.5%)和通货膨胀水平过低(2010年9月份CPI升0.1%;核心CPI持平),相应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8.5,显示消费提振乏力,为了寻求培育最大程度上的就业和物价稳定性,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帮助确保长期内的通胀水平符合货币政策目标,FOMC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0到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并在2010年11月4日凌晨发布了利率政策声明,决定提高其债券持有量,即计划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也就是每个月收购大约750亿美元。

QE2实施后对美国GDP、股指、失业、美元、原油、黄金的影响

GDP: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美国经济复苏增强的迹象愈发凸显。但经济增速无法显著改善就业情况。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8%,这是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速。这一创新低的经济增速也让市场开始担心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能否延续去年的强劲复苏表现,失业率依旧高,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严重拖累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

股指:E2的实施,美国经济持续改善,助燃美国股市。2011年上半年,美国市场股指增幅和市值增幅大致相当。其中,市值增长5.4%,股指上涨5.36%。

失业:QE2 的实施,一定程度刺激了美国经济,2011年3月份美国失业率为8.8%。这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年来的最低点。但近期能源价格高涨和日本的天灾开始拖累美国经济,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5月份的失业率上升至9.1%,比4月份高出0.1个百分点。就业人数环比也仅增加54000人,是8个月以来最少的。

美元: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软,促使投资者开始预期美联储将在未来扩大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这直接导致了美元指数大幅下挫。美元兑主要经济体货币汇率大幅走低。异常惨淡的非农就业数据,加上市场继续受到欧债危机忧虑的影响,避险资金重新回到商品市场寻求避险。

石油:油价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原油价格由美元标价,最近美元指数大幅下挫直接引发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二是受就业数据再次低迷影响,美国可能将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这种预期提升再次刺激了原油价格上涨;三是近期新兴国家经济数据良好,其

复苏超预期也提高了对原油需求的预期。

黄金:美元指数回落与原油价格大涨共同推动了黄金价格再次进入上升通道。欧债危机的投机题材已经令市场有些乏味,市场将再度聚焦美国基本面倾向,糟糕的非农数据使得美元“注水”行动可能继续,因此金价继续上行。

3、QE3的内容

2012年9月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QE),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内容是在2012年6月底以前买入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到30年之间;同时出售等量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为3年或以下,每月购债规模最高时达850亿美元;伯南克卸任之前,在2013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首次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今年10月联储正式宣布结束QE3。

QE3的影响

美联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出口和美整体经济。脱胎于2008美国金融危机之际的第一轮QE,旨在维持金融系统稳定。2010年8月、2012年9月美联储相继展开旨在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二轮、第三轮QE,而这三轮QE也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膨胀到了4.48万亿美元。在QE营造的宽松环境中,美国经济的复苏显而易见。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长3.5%,高于市场预期的3.0%,而这个数字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曾为负值。此外,美国失业率已经从10%的高位下滑到今年9月份的5.9%,就业市场前景趋于良好。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近日也发表言论称,QE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因为它对实体经济贡献不大。

但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将冒极大的风险,海量的货币供应量,必定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尤其是对国际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有可能造成比目前还严重的金融泡沫和经济泡沫,灾难也许会比之前更沉重。

从全球市场看,“定量宽松”还将加祸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其他经济体,并促使别国货币也出现贬值。此举对全球结算以及支付工具的美元打击巨大,同时会给持有高额美元资产的中国带来严重损失。

二、QE3退出将对全球特别是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1、对全球的影响

1)对新兴经济体:

QE结束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恐怕远远大于本土经济。因新兴市场没有经历高利率环境,如果美联储提高利率,那对新兴市场是相当不利的。

另,美元的持续走强将造成其他国家货币的相对贬值,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撤离,对于外资依赖度高、国内还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新兴经济体,将同时面临资本外流和出口资源品价格下跌的双重冲击,发展环境将持续恶化,冲击较大。

2)在加息预期的提振下,美元指数持续升高。

3)而在大宗商品方面,加息预期将使其价格持续低迷。

虽然在地缘政治的冲击之下,大宗商品会间歇性反弹,但在全球需求疲弱复苏、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价格难有趋势性上行。

2、对中国的影响

1、我国外汇占款较高,QE终结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外流。但中国拥有近4万亿的外汇储备,足以应对资本流出危机。

2、美国退出QE会导致全球流动性紧缺,便于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3、QE退出将加剧我国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行,推动央行货币投放渠道转变。

4、QE退出还将加剧中国出口复苏的压力,促使国内采取更多的内生性微刺激措施,倒逼国内改革。

5、中国应对QE退出的举措:一方面,中国适时提出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主动让资本走出去,积极顺应“后QE”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是否加快进入加息通道,同时,密切关注其对中国出口的实际影响。

原来我们看到的世界地图一直不准确!中国竟比印象中大那么多

原来我们看到的世界地图一直不准确!中国竟比印象中大那 么多 事情是这样的,我以前一直觉得中国虽说是大国,但是国土面积只能算是一般大,因为在我印象中。俄罗斯就有四个中国那么大▼在世界地图上,俄罗斯正好盖在中国上面,面积也碾压中国国土,每次看到都感觉无法呼吸。但是同事今天突然跟我说,他看到了更准确的地图,其实俄罗斯根本没比中国大那么多,真实的面积对比是▼这样看我们只比俄罗斯,小了没多少!俄罗斯大概1707万平方公里,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完全没有地图上显示的4:1那么恐怖。哎呀,我突然觉得我被欺骗了,好好的地理课上学的地图,怎么能瞎画呢?而且同事还说,瞎画的不止俄罗斯,普通地图上的加拿大和中国,看起来是这样的▼我鸡怎么辣么小!而真实的面积对比则是▼加拿大997万平方公里左右,比中国大不了多少!然后是普通地图上,实例吊打我国的格陵兰岛,每次看到都会感慨,这真是一个深藏功与名的“小岛”▼但是真实的面积则是duang格陵兰岛216万平方公里左右,不到中国的1/4 。我不禁要问,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中国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我们。。那么问题来了,一张准确的地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前不久,日本Good Design Award设计奖,宣布了这一年的金奖作品,得奖作品就是一

张世界地图,也就是同事所说的更准确的那张。它长这样——对比一下“正版”世界地图非洲怎么好像被太平洋冲走了,也变小了,南极洲也突然缩水了,还变形了。。。我盯着图片看了整整五分钟,然后有了一个疑问,这真的是一张世界地图?这也太难看了吧。。。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这样的:要画一张准确的世界地图,非常非常非常难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所以如果要做成地图,不可能将地球上的真实地形图,直接变成平面,如果真的把地球表面强行平铺。大概会是这个样子▼求地球爸爸心理阴影面积那么如何把球面转化 为平面呢?大概四百五十年前,一个叫墨卡托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经线纬线做标准,将地球上每一块土地,投影在一个圆柱体上,把圆柱体展开就是一张平面地图了,就像下面这样。这种投影方法绘制的地图,就叫做墨卡托投影地图,也是现在最通行的世界地图投影方式。这种地图投影方式保证了,经纬线的平行与垂直正交,但是也有突出的问题:将高纬度地区的面积拉大了这就是高纬度的俄罗斯、加拿大、格陵兰岛,在地图上大得夸张的原因。墨卡托地图那么,为什么这么不合理的地图,被我们用了这么久呢?其实,一直以来,人们也前赴后继地试过了各种各样的,制作地图的方式,但是都无一例外的出现了各种问题。图:不同地图的投影方式介绍而相比之下,现在流行的墨卡托地图,所有经纬线是都是平行或垂直相交的,方便确定方向!于是墨卡托地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和国际组织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和国际组织 山东王涛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6月。 (2)主要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3)操纵者: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中心问题:处置战败的德国。 (5)结果: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6)《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①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7)实质: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会议(《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8)评价:①积极方面: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欧洲和西亚的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凡尔赛体系。②消极方面: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使体系不能长久。 (9)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华盛顿会议 (1)背景: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2)时间:1921—1922年。 (3)参加国:美、英、日、法、意、中、比、荷、葡。 (4)操纵国:美、英、日。

(5)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6)结果:签订《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7)《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主要问题是中国问题。 (8)评价: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华盛顿体系。 (9)对中国的影响: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②打破了一战时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便利。③中国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收回了山东主权。 3.慕尼黑会议 (1)时间:1938年9月。 (2)参加者: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 (3)目的:英、法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求得一时太平。 (4)内容及成果: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全称为《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5)实质: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会议是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6)后果:慕尼黑阴谋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不久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加速了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此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苏德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消除了发动战争的后顾之忧,在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同时也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早日形成。 4.雅尔塔会议(也称“克里木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 (2)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3)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安排战后世界一系列政治与安全问题。 (4)与会国: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5)内容:①打败德国后对其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③成立联合国。

化学史论文(1)

化学史期末考核论文 题目: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课程名称:化学史 姓名: 学号: 系别: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实验学期:2012 至2013 学年第一学期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过渡与联系 指导教师 (化学系) 摘要:化学从研究对象可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多少年来,人们人为地把它们分为界限分明的两门学科。直到维勒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尿素。事实,世间万事万物均由有机无机共同组成。且有机物、无机物间可相互转换。近年,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的发展,使得这一界限真正已被突破,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相结合出现了一门交叉学科。金属有机化学正是两者之间的交叉学科。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结合在一起共同造福于人类。 关键字: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氰酸铵尿素金属有机化学 正文:化学这门学科,从研究对象来分,可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二大类。过去,一般认为无机化学是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生命物质的化学。1828年德意志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尿素,从而破除了有机物只能由生命力产生的迷信,明确了这两类物质都是由化学力结合而成【1】。 1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过渡 维勒在1828年给柏则里的信中写道:“我要告诉阁下,我不用人或狗的肾脏制成尿素。”在这之前,“生命力论”认为动植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生命力,只要依靠这种生命力才能产出有机化合物,即有机物最初只能在动植物体内产生。化学家在实验室只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新的有机物,而不能用无机物制作有机物。自然界的矿物等无机物千年万年亘古不变,是没有生命的。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维勒道的两位老师格曼琳和贝采乌斯都是“生命力论”的维护者和宣扬者。如今,维勒却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强烈的冲击了形而上学的生命力论,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界的诞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填补了生命力论制造的无机物同有机物之间的沟鸿,在这条鸿沟中架起了桥梁。第一次从无机物制备了有机物,

化学史资料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047957587.html,/webcai/history/lecture /courseinstruction/howtoscore.html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汪朝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 510631) 一、化学史定义 1、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 2、化学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 3、化学史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化学发展时期的划分 1、古代化学时期: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 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 中心:中国、埃及 2、近代化学时期: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 特点: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兴起了化学工业 中心:欧洲 3、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末至今 特点: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从描述发展到推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从静态发展到动态 中心:美国 三、学习化学史的意义

你希望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吗? 1、智慧胜于知识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中国化学家傅鹰(1902-1979) 2、中学教学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化学科研的意义 四、主要内容 以化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葛洪、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戴维、法拉第、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凯库勒、范特荷夫、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徐寿、侯德榜等为主线,从古到今简要阐述化学发展历史,并相对突出中国化学的过去与现在。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十部分: 1、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 2、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 3、化学革命:拉瓦锡 4、原子分子论: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 5、触电的感觉:戴维、法拉第 6、大师代代传: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 7、化学建筑师:凯库勒?范特荷夫!鲍林······

祖国在心中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成人版)答案

今日在网上看到有祖国在心中-国家知识版图知识竞赛(成人版)的答案,但只有截图版看起来甚为不方便。特整理成电子版,以飨读者。 说明: 1成人版的测试每次题目和顺序完全一样,不必担心题目及答案乱序的问题。不信的读者可以比较本文下面的复制内容 2 本答案正确率极高,不信勿用。 答案: 1——5 CBCAB 6——10CCABA 11——15BCACA 16——20DCCCB 21——25DACAD 26——30CACCC 31——35BCAAB 36——40CACBA 41——45DCADC 46——50AADCD 51——55ADAAA 56——60BBCDC 61——65CAABB 66——70ABDCA 71——75BBBAA 76——80ABBCB 请注意,您的注册类型是:成年人,共有80道题,满分为80分。 ? 1. 国家版图的正确含义是:_______ o A. 一个国家的户籍地图 o B. 用铜版制成的地图 o C. 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疆域 ? 2. 国家的疆域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其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是:_______ o A. 照片 o B. 地图 o C. 文字描述

? 3. 任何国家必须有一定的领土。领土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它包括:_______ o A. 陆地和海洋 o B. 领陆、领水和领空 o C. 领陆、领海和领空 o D. 领陆、内水和领海 ? 4. 国家领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 o A. 领陆 o B. 领水 o C. 领海 o D. 领空 ? 5. 中国是个海陆兼备、面积广大的国家。中国位于北半球,处在亚洲的东部,东临_______,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o A. 印度洋 o B. 太平洋 o C. 大西洋 ? 6. 我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陆地面积约为多少万平方千米? o A. 约300万平方千米 o B. 约470万平方千米 o C. 约960万平方千米 o D. 约1260万平方千米 ?7.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等地形类型。山区面积占到全国陆地面积的:_______ o A. 三分之一 o B. 二分之一 o C. 三分之二 o D. 四分之三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史上十个最强帝国:中国统治世界三次

史上十个最强帝国:中国统治世界三次 这里的―帝国‖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领土广大,由多种族多民族构成,是区域内最高 政权。这个榜单将根据影响力、持续时间和帝国本身的强大程度进行选取,您或许会对榜单中的一两位有不同意见。 此外,这个榜单的一个条件上是所谓的―帝国‖必须被一位皇帝或国王统治过,因而如美 国和苏联这样的现代帝国将被排除在外。而进榜的帝国将大致按照影响力和国家体积进行排序。中国有两个朝代入选: 奥斯曼帝国 10 Ottoman Empire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其全盛时期(十六到十七世纪)横跨三大洲,控制了南欧、西亚和北非的 大块领土。奥斯曼帝国有十九省,并不计其数的诸侯国,其中一些在后期被吞并进了帝国, 剩余的则在几个世纪间一直维持着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奥斯曼帝国雄踞东西方交流中枢长达六个世纪。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在苏莱曼大帝时期控制着地中海东部大片土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堪称是东罗马帝 国的伊斯兰继承者。 9 Umayyad Caliphate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是四个哈里发王国中的第二个,在默罕默德死后建立。王国由倭马亚王朝统治,这个名字来自王朝第一位哈里发的曾祖父倭马亚·伊本·阿拜德·夏姆斯。虽然倭马亚家族最早来自麦加,王朝却以大马士革为首都。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 自建立以来,这个国家最后变成了一个占地500 万平方英里的巨大王国,这样的领土 面积不仅是前无来者,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五大疆土连贯的的帝国。

倭马亚是历史上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自穆罕默德起到1924 年,先后出现了数个哈里发王国,而最后一个就是上面说过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8 Persian Empire or Achaemenid Empire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 巴比伦尼亚在罗马之前,这些全都属于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当年基本统一了全中亚,帝国由不同的文化、王国、帝国和部落组成。 它也是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其全盛时期约有领土八百万平方千米。帝国由居鲁士大帝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7 Byzantine Empire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帝统自古罗马一系承袭而来,因而拜占庭也可被称作罗马帝国,或是罗马尼亚。 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虽然也遭遇过挫折,丢失过领土,但它当时仍是欧洲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从罗马与波斯、拜占庭与阿拉伯的两场战争中就可见一斑。

吴于廑《世界史

第6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 6.1 复习笔记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1.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第三世界 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另一种政治力量。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提出 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时由周恩来提出。 b.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2)亚非会议的召开 ①过程 a.1954年4月,首先由印尼总理提出召开亚非会议。 b.同年12月,五国总理决定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亚非国家出席。 c.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29个国家、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②目的

a.促进亚非各国的亲善、合作,建立睦邻关系; b.讨论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 c.研究有关民族主权、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问题; d.讨论亚非国家和人民的世界地位,以及它们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所能作出的贡献。 ③内容 a.多数国家代表发言,都围绕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等会议主题进行。 b.少数代表受西方势力的挑拨,攻击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说亚非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反对共产主义。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引起各代表团的强烈反响及认同。 ④成果 a.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b.通过了《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公报内容包括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以及有关经济、文化合作及人权、民族自决权等共七项决议。 (3)“万隆精神”的影响 ①亚非会议的意义 a.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 b.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大大地提高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培养方案

世界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世界史(学科门类:历史学一级学科:世界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世界史学科专门人才。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世界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作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世纪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公共课不少于6学分,方法课不少于6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课不少于1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六、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不计学分。论文形式:学术型论文。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1、公共课(6学分) (1)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PUM505 1学期(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PUP504 1学期(Introduction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PUP505 1学期(Marxism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s) (2)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3学分PUF500 1学期(Foreign Language) 2、方法课(6学分) 人类学方法论3学分HAC702 1学期(Theory and Method of Anthropology) (从文化角度来研究人类历史,通过对社会、语言、民族、实物资料等方面的研究,认识和复原古代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重点总结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第三章外国新闻传播业的产生 一、古代新闻传播 1、古代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 ⑴新闻传播业的四个特点: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②有采集新闻与传播新闻的手段 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才 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新闻传播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⑵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前新闻传播业时期,即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古代新闻传播时期。 ⑶古代新闻的三个阶段:原始新闻传播、手写新闻传播、印刷新闻传播。 2、原始新闻传播 原始新闻传播是指人类早期使用各种原始的、简单的生理手段来进行传播的活动。包括口头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⑴口头传播:语言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之一。语言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古希腊马拉松报捷菲迪皮茨) ⑵标记传播:借用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播信息的传播活动。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 ⑶声光传播:借助声音或者光波为信号传递信息,传播距离远,排列组合变化较多,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挥动旗幡。褒姒烽火戏诸侯) ⑷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图式传播孕育着文字,是原始新闻传播的高级形态。 3、手写新闻传播 ⑴手写新闻传播的出现: 文字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文字与书写工具出现之后,人类传播就增加了新的传播方式:手写新闻传播。 (古埃及纸草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骨棒、芦杆在泥板上刻字为楔形文字;古印度人书写在石、陶、象牙、树叶上,为印章文字。欧亚羊皮纸,蔡伦造纸术) ⑵两种手抄新闻 ①官方公报 《每日纪闻》:古罗马时代,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执政官后,将元老院议事记录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涂有石膏的木板上,并手抄多份,在罗马帝国的军队和重要城市公示。后来屋大维将布告牌发展为手抄官报。 内容:帝国政治新闻、战争消息、元老院议事、司法案件、名人言论、宗教记事。 目的:凯撒通过将上层会议内容公之于众来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 ②新闻信 新闻信指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欧洲古代的新闻信分为公信和私信。公信为官方的新闻信,多传递政情、国事。私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新闻传播形式,是手抄报纸产生的基础。 (新闻信发行者自备船只和奴隶,亲自到政府议事厅抄录官报内容,上船口述,由奴隶抄录,每到一处再分送各个订户。)

化学史总结

1、化学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国博览会金奖); (6)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7)Cl2的发现者——舍(8)勒(瑞典); (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12)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1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15)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 2、两次获得诺贝尔讲的鲍林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 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 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1901年2月28日出生在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94年8月19日逝世于美国加 利福尼亚州享年93岁。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 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 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两人之一(另 一人为居里夫人);也是唯一的一位每次都是独立地获得诺 贝尔奖的获奖人。其后他主要的行动为支持维他命C在医 学的功用。鲍林被认为是20世纪对化学科学影响最大的人 之一,他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 重要的著作之一。他以量子力学入手分析化学问题,结论 却以直观、浅白的概念重新阐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学训练 的化学家亦可利用准确的直观图像研究化学问题,影响至 为深远,比如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 ..:电负度、共振理论、价 键理论、混成轨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概念和理论,如今已 成为化学领域最基础和最广泛使用的观念。下面我们依次从 Pauling的生活经历、学术贡献及社会工作这3个方面来阐 述他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世界史重要的国际会议

世界史重要的国际会议 1.维也纳会议 (1)时间:1814~1815年。 (2)参加国: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 (3)内容:①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②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③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④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 (4)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柏林会议 (1)时间:1884年。 (2)参加国:欧美15国。 (3)内容:调解欧洲殖民国家争夺非洲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4)影响: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 3.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 (2)参加国:一战的战胜国,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 (3)内容: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对德、奥、匈、土的和约。 (4)影响:建立了凡尔赛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改变了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 4.华盛顿会议 (1)背景:一战前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缓和它们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3)召开:1920年到1922年,美、比、英、中、法、意、日、荷、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

(4)内容:《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中协定》(在会外签订)、《九国公约》。 (5)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5.慕尼黑会议 (1)时间:1938年。 (2)参加国:英、法、德、意。 (3)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捷克的苏台德区给德国。 (4)影响:纵容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6.开罗会议 (1)时间、地点:1943年冬,埃及开罗。 (2)与会国:中、美、英三国。 (3)决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4)影响:有利于三国联合对日作战。 7.德黑兰会议 (1)时间、地点:1943年冬,伊朗德黑兰。 (2)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3)决议:通过了三国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会议决定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4)影响: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8.雅尔塔会议 (1)时间、地点:1945年,苏联雅尔塔。 (2)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人大考研-历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秀荣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历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秀荣 赵秀荣,副教授。 1990-1997年在内蒙古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 1997-2000年在首都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0-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进修。 2000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英国近现代史 科研成果: 专著《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4月参著《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16至18世纪中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参著《欧洲一体化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参著《雄才大略的帝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1月 《16-17世纪英国商人与政权》载《世界历史》2001年第2期 《16—17世纪英国商业资金的投向》载《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 《微观考察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托马斯·克伦威尔推行宗教改革的强制措施》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7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拓展与转型》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 《17世纪英国商人的生活特征》载《暨南史学》2004年第三辑 《近现代英国医疗行业中的商业利益与人道主义冲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7日 《欧美医疗史研究综述》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近代英国政府立法对医疗行业发展的影响》载《世界历史》2008年第6期 科研项目: 主持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西方国家与个人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践》 主持2000年博士后基金项目《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 境外学习 2005——2006年英国华威大学访问学者 2007——2008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联系方式: Email:zhaoxr@https://www.360docs.net/doc/047957587.html, Education Sept.2000-July2002RenminUniversityofChina,PostPh.D.(History) Sept.1997-July2000CapitalNormalUniversity,Ph.D.(History) Sept.1994-July1997InnerMongoliaUniversity,M.A.(History) Sept.1990-July1994InnerMongoliaUniversity,B.A.(History) WorkExperience Sept.2000-presentRenminUniversityofChina,lecturer,associateprofessor

中国世界之最(完整版)

1、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纳木错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西藏。 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 23. 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 24.字数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25.最早的报纸是西汉的《邸报》 26.最早的传记文学是西汉的《史记》 27.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春秋的《诗经》 28.记载时间最长的历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29.世界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30.最高的宫殿是布达拉宫 31.最长的石窟画廊是敦煌莫高窟 32.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33.最早的立体地图是宋代沈括绘制的《使契丹图》 34.最大的广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 35.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 36.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37.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8.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39.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藏高原湖区 40.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21个) 41.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42.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43.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喀顺湖 44.世界樟脑产量最高的地区:台湾 45.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46.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 中国花卉世界之最: 1、花卉种类最多 2、产牡丹最多 3、产玫瑰最早 4、栽菊花最早 最香的花——、素有“香祖”之称的兰花。兰花还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誉。叶子寿命最长的植物----百岁兰

2020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世界史考研真题复习攻略

2020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世界史考研真题复习攻略、复试分数录取名单 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学术型) 2018年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总分330 2017年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总分330 2016年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总分350 2015年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总分310 2014年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总分335 2013年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总分330 2012年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总分320 备注解析:各专业最终录取人数与初试通过人数比例是1:1.2。每年最后录取人数在35—40左右(取决于老师带一个还是两个学生)。 2018年历史学院复试分数线(院线): 学术型硕士: 一级学科复试分数线 考古学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180总分345 中国史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180总分331 世界史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180总分345 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33历史学综合/634-世界通史(截止到1990年)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该为自主命题,中国史和世界分开命题,中国史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633历史学综合,世界史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634世界通史。其中专业课是自主命题。政治和英语还是全国统考。另外,专业课并没有指定的参考书,所以需要考生结合历年的真题以及历年考试范围选择自己要看的书籍。 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复试要求 复试内容(2018年版) 1、专业综合和外语笔试:满分150分。其中专业综合100分,外语50分。 2、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30分。 3、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考核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研究能力(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发表成果、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研究计划、精神面貌等方面。 说明: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在120%以上。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50%,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50%,按总成绩择优录取。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高中化学:中国古代化学史

高中化学:中国古代化学史 中国古代的冶金化学 胆铜法 用胆水炼铜是中国古代冶金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发明。这种工艺是利用金属铁将胆矾溶液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还原为金属铜,再熔炼成锭。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人觉察到这一化学反应,《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就提到:“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 淘冶黄金 黄金都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分沙金和脉金(小金)两种。历史上的早期采金技术都是“沙里淘金”。例如,《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丽水之中生金”。 炼银 银虽有以游离状态或银金合金状态(黄银)存在于自然界的,但很少,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并多与铅矿共生。中国大约在春秋初期才开始采集银,东汉时期发明了以黑锡(铅)结金银的“灰吹法”。明代著作《菽园杂记》、《天工开物》中有翔实记载。 炼汞 在自然界中虽有游离态汞存在,但量很少,主要以丹砂(硫化汞)状态存在。方士们在密闭的设备中升炼水银,先后利用过石灰石、黄矾、赤铜、黑铅、铁和炭末来促进硫化汞的分解。南宋时期发明了蒸馏水银的工艺,设计了专用的装置,《天工开物》中也有类似记载(图2)。在中国的医药化学中还曾利用过铅汞齐、锡汞齐。唐代已开始用银锡汞齐作为补牙剂。 黄铜 明代以前,这种合金是利用炉甘石(碳酸锌矿)和金属铜、木炭合炼而成的。这个炼制方法的记载最早见于五代末期的“日华子点庚法”,是一个炼金术的配方。 炼锌 明初中国已掌握了从炉甘石炼取金属锌的技术,那时称这种金属为“倭铅”。明代著作《天工开物》中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关于炼锌术的文字记载。 镍白铜 镍白铜自古是中国云南的特产。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就已记载:“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明代云南已大量生产似银的锌镍铜合金,含铜40%~58%,镍7.7%~31.6%,锌25.4%~45%,称为“中国白铜”。 中国古代的酿酒 酿酒起源 据《礼记》记载,西周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其中“月令篇”叙述了负责酿酒事宜的官“大酋”在仲冬酿酒时必须监管好的6个环节:“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 中国古代的制糖 饴糖 《诗经》中已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可知西周时已有饴糖。战国时成书的《尚

各种世界地图里的真实中国

各种世界地图里的真实中国(组图) 近日,网络热传“学校没教你的真实世界地图”。发帖网民称,从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学校很少教给我们那些有趣并且实用的东西。当然你可以从正式地图中知道欧洲各国的名字,指出纽约的位置,但是这些不能让你理解世界是怎么运行的。为了填补这些空白,收集了一系列世界地图,每张图片都叙述了真实且十分有趣的内容,从中能看出什么?看你自己的了! 2013年全球生活风险地图 2013年全球生活风险地图。(网络图片) 德国人公布的全球生活风险地图,风险指数最高的国家是瓦努阿图。日本排在第15位,中国排80位。风险指数最小的国家大多在北欧和西欧。此外,美国排名127位。 新闻自由图

全球新闻自由地图。(网络图片) 看见那个黑坨坨了吧,中国又被嘲讽了。 2012世界各国使用最多的浏览器地图 2012世界各国使用最多的浏览器地图。(网络图片)非洲兄弟都用上火狐了,俺“天朝”还在IE里挣扎…… 对外国人最友善和最差劲的世界地图

对外国人最友善和最差劲的世界地图(中国又被嘲讽)。(网络图片) 红色=不友善蓝色=友善。注意到大红公鸡下面有一块小小的蓝点没?那里是港澳。 世界各国智商图 世界各国智商图地图。(网络图片)

中国这回碉堡了!!智商最高!秒杀老美!可是……和蒙古并排真的不是高端黑?世界各国驾驶方向图 世界各国驾驶方向图。(网络图片) 这个长知识了,一直以为大多数国家的驾驶方向是和中国反向的,现在看来其实中国也是随大流的。

2009和2012的世界社交网络 2009和2012的世界社交网络图。(网络图片)FACEBOOK大举入侵世界的时候……中国还在QQ空间......

刘立东-113班-2011122111-《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 姓名:刘立东 学号:2011122111 系别: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13班 指导教师:左玉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 刘立东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太原) [摘要]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过,中国是“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化学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1]。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发达的国家。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不少,中国有许多发明都是堪称世界第一的。中国古代化学也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其发展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 [关键词]化学史,中国化学史,世界化学史 引言 化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利用化学手段来发展生产生活的历史早已开始。在北京人的时代,火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中国人在古代发展出了一系列烧制陶瓷、冶金和酿造的工艺。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集锦我国祖先在化学上的发明创造和成就,比起别的民族来,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2]。在近代化学——科学的化学诞生以前,古代的中国化学工艺曾长期领先于西方,其内容丰富,成就辉煌,包括造纸术、烧制陶瓷工艺、炼丹术、生物化学酿造工艺、火药的制造等古代中国的化学工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 [正文] 1.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金牌” 1.焰色反应:被称为“山中宰相”的我国南朝著名科学家陶弘景(公元454—536 年)在实践中发现,硝石(硝酸钾)“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从而找到了鉴别外表极为相似的硝石与朴硝(硫酸钠)的最简便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焰色反应”。陶弘景发现“焰色反应”并应用于物质的鉴别,比欧洲最早发现者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早一千二百多年[4]。 2.自燃:西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张华[5] (公元232—300 年)于公元290 年前出版的新著《博物志》一书,是世界上记载“自燃”现象的最早文字记载。 3.碳酸气:西晋时期张华所著《博物志》一书中,已有烧白石作白灰有气体发生的记载。白石就是白石灰石,白灰就是石灰,所产生的气体就是碳酸气即二氧化碳。十七世纪后,才有比利时人地碳酸气作专门的研究。 4.深井天然气:中国人于公元前1 世纪就已用传统的方法打出了4800 尺深的钻井,并用竹管把天然气从井里引到锅灶里,用来蒸煮食物和熬制食盐。比欧洲人早一千九百多年。 5.氧气:我国唐朝学者马和在公元八世纪时期就已发现了氧气的存在并提出了制取的方法,但由于其原著《平龙认》一书已失传,无法进一步研究和考证。过了一千多年三个欧洲人(普利斯特里、拉瓦锡、舍勒)才在各自不同国家里发现了氧气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