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

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
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

摘要

从井中出采天然气,常带有一部分液体和固体杂质,如凝析油,游离水域地层水,岩屑粉尘等。这些机械杂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腐蚀设备,仪表,管道,而且还可以堵塞阀门,管线,影响正常生产;也可能造成油气处理厂的塔器化学溶液的污染和液泛等麻烦。所以,从井场来的流体,首先在集气站进行脱除机械杂质的操作,然后再进入输气干线。

集气站是天然气集输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各气井输送来的天气分别进行节流,分离,计量,然后集中输入集气管线。

本设计中将有五口井进入该集气站,进口压力都较高,经过节流调压,将压力降低,再经过分离器脱出天然气中含有的水滴。然后计量后进入配气站。

关键词:

天然气换热器分离器管径

Summary

The Adopt the natural the gas the from the in well, the often take the a the miscellaneous the qualit y the of the part the of the liquids the and solid, the such the as the oil the of the coagulation , the visit the to the leave the water the geologic the strata water, rock scraps dust etc…The miscellaneous qualit y of these machines has the very big bane, not only decaying the equipments, appearance, piping, en ding canning but also stopping the valve door, pipeline, 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lso may result in the oil spirit handle the pollution and liquids of the tower machine chemistry aqua of the factory to be suffused with to wait the trouble. So, from a fluid for come of well, first at gather the spirit station to carry on take off in addition to the miscellaneous qualit y of machine of operation, then enter to lose to annoy the trunk line.

Gathering to annoy station is a link that the natural gas loses t he s ystem at gather in the importance, it carries on reduce expenses to the weather that each spirit well transport respectivel y, separate, calculate, then concentrate the importation to gather the windpipe line.

This design lieutenant general has the five people well into and should gather to annoy the station, importing the pressures all higher, pass by to reduce expenses to adjust to press, lower pressure, then has been separated the machine to take off the drop of water impl y in a natural gas. Then calculate the juniors to go in to go together with the spirit station. Keyword:

Natural gas Change the hot machine Separate the machine Take care of the path

目录

绪论 (5)

Chap 1 工艺设计说明书 (6)

1.1概述 (6)

1.2分离器的选用 (7)

1.2.1选用说明 (7)

1.2.2分离器的设计说明: (7)

1.3关于换热器的设计说明 (8)

1.3.1换热器的作用 (8)

1.3.2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形式 (8)

1.3.3换热器设计计算 (9)

1.4装置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 (9)

1.4.1设计原则 (9)

Chap 2 工艺计算书 (10)

2.1节流前后是否形成水化物判断 (10)

2.1.1天然气的有关参数: (10)

2.1.2一级节流 (11)

2.1.3二级节流 (12)

2.2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12)

2.2.1计算所需参数 (12)

2.2.2计算热负荷 (14)

2.2.3计算平均温差△t (15)

2.2.4计算总传热系数 (15)

2.2.5所需换热面积的计算 (19)

2.2.6外壳直径的选择 (19)

2.2.7换热器内压降的计算 (20)

2.3节流阀的选择计算 (22)

2.3.1一级节流 (22)

2.3.2二级节流 (23)

2.4分离器的设计计算 (24)

2.4.1各井来气在分离器处的压缩系数: (24)

2.4.2计算K值 (24)

2.4.3气体负荷约束 (24)

2.4.4液体负荷约束 (25)

2.4.5计算长径比 (25)

2.4.6分离器壁厚计算 (26)

2.4.7分离器进出口管径 (27)

2.5管径的选择与壁厚的校核 (27)

2.5.1井口到一次换热器前,一次换热后到一次节流前. 28

2.5.2一次节流后到二次换热前和换热后到二次节流前. 30

2.5.3二次节流后 (30)

2.6阀门的选择 (31)

2.6.1安全发的选择计算: (31)

2.6.2截止阀、闸阀的选择: (34)

2.7汇管的选择设计计算 (34)

谢辞 (35)

主要参考资料 (36)

绪论

二十一世纪为天然气的世纪,天然气是优质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作为燃料,它燃烧完全,单位发热量大,燃烧后产物对环境影响小;作为化工原料,它洁净,质优,成本低,可用它生产多种精细化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天然气的以上特性是它深受用户青睐的原因。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据统计1970年为17.7%,1980年为18.8%,1990年为21.5%,2000年为22.3%,预计2010年为24.3%。

我国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天然气远景储量约达38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占79%,海上占21%。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利用却严重滞后,在能源结构中仅占约2%,而工业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我国仍然处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己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环境恶化,交通运输不堪重负,人民生活质量不高,等。由于我国油资源己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己成为油品进口国,并且进口比重在不断上升。能源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国家确定能源结构将进行战略性调整,使煤、油、气的应用比例趋于合理。目前启动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序幕,今后几十年内天然气的使用百分比将持续快速地上升,在2015年前后,预计将达到10%以上。

天然气采出后,首先要经过矿场处理,处理后脱去其中的水份以及一些杂质成份。然后将处理后的纯净天然气输进管线运送到各个城市。在城市里再将它分别输往各个私营公司,工厂及居民家中。

集气站是天然气集输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各气井输送来的天气分别进行节流,分离,计量,然后集中输入集气管线。

从井中出采燃气,常带有一部分液体和固体杂质,如凝析油,游离水或地层水,岩屑粉尘等。这些机械杂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腐蚀设备,仪表,管道,而且还可以堵塞阀门,管线,影响正常生产;也可能

造成油气处理厂的塔器化学溶液的污染和液泛等麻烦。所以,从井场来的流体,首先在集气站进行脱除机械杂质的操作,然后再进入输气干线。

本设计内容包括换热器,分离器,节流阀等的设计选择计算。所设计的流程属三口井集气流程,如不是三口井,只需改变汇管个数和规格就可以了。

Chap 1 工艺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根据原始数据,将会有三口井的来气进入该集气站。三口井的来气都比较高,要经过节流阀来降压,设计要求出站压力不低于6MPa,我们可以把出站压力定为6MPa。

三口井的来气压力分别为15.0MPa,14.0MPa,11.0MPa,前面两口井的压力都在14MPa以上,第三口井的压力为11.0MPa。在设计是考虑到管径,壁厚不能太大,从经济上出发,可以定为前面两口井经一级节流降压到10MPa,再经二级节流降压至5MPa。经过初步计算,前两口井一级节流,二级节流前后都要产生水化物,第三口井一级节流后要形成水化物,有水化物就要用换热器进行加热。在换热器的选择设计中,本设计全部选用套管式换热器。根据节流后水化物形成温度,压降产生的温降,确定换热器换热后的终温,然后进行管程内径和长度等计算。尽管天然气中饱和着水,但是由于经过换热器加热后提高了天然气的温度,所以节流后不会形成水化物而影响生产。

节流调压后的天然气,再经过分离器,脱出天然气中的所含水滴,孔板流量计测得流量,汇管集中,最后送入输气管线。

设计中分离器选择卧式重力分离器。

1.2分离器的选用

1.2.1选用说明

从井口出来的天然气,常含有凝析油和水等,如果不经分离器的话,将会影响正常生产。所以从井场中出来的天然气要在集气站内进行分离,才能进入输气管线。

在本设计中,考虑到旋风式分离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在重力式分离器能达到要求的分离效果的情况下,选择重力式分离器不仅经济,而且合理。又由于在处理大量产量的气体时,卧式分离器通常效果更大些。在分离器的重力沉降段,液滴垂直于气流方向向下沉降,液滴就更容易从气体连续相中沉降出来。在卧式分离器中,气液面比立式分离器的气液面要大些,液体趋于平衡时,从容液中出来的气泡就比较容易达到气体空间。从纯气体或液体的分离过程来看,卧式分离器将会是优先选用的。所以本设计选用卧式分离器。

1.2.2分离器的设计说明:

(1)选择一个(t r )0和(t r )w ;

(2)计算(h 0)m a x ,如果没有其他可利用的资料,采用500μm 的液滴,即由方

程')()(1033.302060μρρg

D t h L m r -?=-,令其中Dm =500μm ,

得到:()'

)()(83.0max 000μρρg

t h L r -=;

(3)计算

A A w ,w

w r r w

r w w Q t t t Q A A )()()(5.00+=; (4)由Z —

A

A w

关系图,确定系数Z ,(d

h Z 0

=

); (5)计算m a x d ,Z

h d max

0max )(=

; 注意:m a x d 取决于w r r w t t Q Q )(,)(,,00;

(6)在满足气体负荷约束的条件下,计算小于max d 的d 和Leff 的组合。如果没有其他可利用的资料,使用100μm 的微滴,

5

.031041.1???

???????

?? ??-???? ???=-m D g L g g Leff

D C P TZQ d ρ

ρρ,

或者 '1041.14K P TZQ d g Leff ???

?

???=-;

(7)在满足油和水的停留时间约束的条件下,计算小于max d 的d 和Leff 的组合:

[]w w r r Leff Q t Q t d )()(1767

002+=; (8)估算筒体长度Lss :

1000

d

Leff Lss += (对气体负荷) Leff Lss 3

4

=

(对液体负荷);

(9)选择合理的直径和长度,长径比(d

Lss 3

10)通常在3~4之间。

1.3关于换热器的设计说明

1.3.1换热器的作用

在节流时候微小的压力变化将会引起温度的变化,节流效应一般是冷效应,它将使天然气温度降低。为了避免生成水化物,利用热介质(水蒸气)在换热器内把天然气预热,以免节流后形成水化物而影响生产。

1.3.2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形式

本设计采用套管式换热器,以饱和水蒸汽作为热流体,为易于排出冷凝液,加之它没有清洗和流速的要求,故饱和水蒸汽宜走壳程,天然气走管程。

按照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换热器中流体流动形式可分为顺流式和逆

流式。

当顺流时,冷流体被加热到温度不可能高于热流体的最终温度,也绝不可能把热流体冷到冷流体的最终温度以下。而当逆流时,冷流体被加热到的最高温度由热流体的最初温度决定,热流体被冷却的最终温度由冷流体的最初温度决定。因此,逆流时,冷流体的温度变化可能比在顺流时要大些,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能源,较为经济。

在各自的入口()'','11t t 和出口()'','22t t 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逆流时的平均温度比顺流时要大,所以逆流比顺流合适一些。

该设计中选用逆流式套管换热器。

1.3.3换热器设计计算

(1)确定基本参数;

(2)计算热负荷;

(3)计算平均温差t ?;

(4)计算(总)传热系数;

(5)所需管子传热面积的计算;

(6)外壳直径的选择;

(7)换热器内压力的计算;

1.4装置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

1.4.1设计原则

(1)占地面积少;

(2)设备布置规范;

(3)设备与设备间的距离,要符合安全要求(防火、防暴)和操作要求;

(4)考虑环境卫生。

2.设计内容

本集气站主要装置均露天安装,按照流程走向顺序布置。泵和仪表置于室内。

Chap 2 工艺计算书

2.1节流前后是否形成水化物判断

2.1.1天然气的有关参数:

(1)天然气的分子量:

据参(二) ∑=i i M y M 式中 M — 天然气的分子量; i y — 组分的摩尔或体积组分; i M — 组分的分子量。

M =16×91.2%+30×1.01%+44×0.5%+58×0.27%+72×6.975%+44×0.01% +28×0.47%+4×0.035%=20.431 (2)计算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M M =

? 式中 天M — 天然气分子量;

空M ─ 空气分子量,为28.97; 计算得 20.431

0.728.97

=

共有三口井,以1号井为例来计算,设计中一级节流的最终压力是10MPa 。

C t ?20=初 P=14MPa

(1)计算节流后的温度降:

14104p p p MPa =-=-= 初终

根据参(二)图2-16查得节流后的温降C t ?=?5.11

图上查出的温降是在液烃含量在11.3m 3(液烃)/Mm 3(气)(GPA 标准)条件下,气体中,液态烃含量愈高,则温度降愈小。每增加 5.6m 3(液烃)/Mm 3(气)(GPA 标准),就有C ?8.2的温度修正值。如果没有液态烃,则温度降将比图2-16所求的要多C ?6.5。

最后的温度降应为C t ?=--=?1.17)6.5(5.11' (2)计算节流厚的温度

C ?=-=?9.21.1720't t t -=始终 (3)计算形成水化物的温度

节流前: a 15.0MP P =始, 水化物形成温度:C t ?21.25=水 节流后: a 11.0MP P =终, 水化物形成温度:C t ?19.8=水 (4)计算判断是否形成水化物:

节流前: C t ?20=初, C t ?25=水,初t <水t ,节流前形成水化物; 节流后: C ?9.2t =终, C t ?18'=水,初t <水't 节流后形成水化物。

从上面的计算可知,一号井一级节流前后都要形成水化物。 同理,可以判断其余各口井是否会形成水化物,现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表 2.1

设计中是由10MPa 降为5MPa ,计算同前。 现将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表 2.2

由以上结果可知,前面两口井一、二级节流前后都要形成水化物,第三口井只是一级节流后形成水化物。

2.2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前面已经判断出前两口井,一级节流和二级节流前后都要形成水化物,第三口井只是一级节流后形成水化物,故在一级节流前和二级节流前设置换热器。本设计采用套管式换热器,以1号井为例,具体计算一级节流前的换热器的管程内径、长度等。

2.2.1计算所需参数

(1)经过一次换热器后天然气的出口温度

据10P MPa

=初 14104p p p MPa =-=-= 初终 查参(二)图2-16,节流后的温度降c t ?=?5.11,一级节流后终温c 2.9?=终t ,节流前的c 20t ?=始,节流前后形成水化物的温度为c 25?,c 18?。所以节流前后都要形成水化物,在节流前提高天然气的温度由下式来计算天然气应该加热到的温度''1t :

t t t c ?+≥''1

式中 c t —节流后压力所对应的水化物形成温度; t ?—节流降压对应的温降。 所以取c t ?=+=5.295.1118''1

(2)天然气的定压质量比C p 1

根据压力a 15MP P =初和天然气平均温度t f 1=c ?=+75.24)5.1920(2

1

先求得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 P r =3.3 T r =1.4

参(二),p p p C C C ?+=0

式中 C p — 天然气的定压质量比热,K Kg KJ ?;

C p 0 — 大气压力下天然气定压质量比热,K Kg KJ ?; △C p — 修正值,K Kg KJ ?。 根据参(二)图1-10

T r =1.4时, P r =3,则△C p =29.3076K Kmol KJ ? P r =4,则△C p =33.4944K Kmol KJ ?

当P r =3.3时,在两者间进行线性插值得△Cp =30.9823K Kmol KJ ? 把它换成以K Kg KJ ?为单位,则△C p =1.526K Kg KJ ? 根据参(二)查图1-9

T =297.9K 时,查得C p 0=2.01K Kg KJ ?

所以C p 1=C p 0+△C p =2.01+1.526=3.536K Kg KJ ? (3)天然气的导热系数1`λ

根据上面计算对比压力,对比温度,查参(二)图1-3 T r =1.4时, P r =3 则λ/λ0=1.8 P r =4 则λ/λ0=2.4 在两者间查值得:

μ由气体分子量M =20.431,查图1-12得

c ?20时,λ0=0.0287)/(k m w ?

c ?40时,λ0=0.0302)/(k m w ? c ?75.24时,λ0=0.0296)/(k m w ?

式中 λ — 所求压力、温度下的导热系数,)/(c m w ??; λ0 — 常压下的导热系数,查参(二)图1-12; λ/λ0 — 导热系数比,查参(二)图1-13。 所以λ=0.02960×2.0=0.0592)/(c m w ?? (4)天然气的粘度μ1:

根据参(二) )(

01μμμμ=

式中 μ1— 所求压力、温度下的粘度,毫帕·秒; μ0— 常压的粘度,查参(二)图1-4, μ/μ0 — 粘度比,查参图1-4。 据M =20.3043, t =24.75°C,查图1-4,得μ0值 20°C 时, μ0=0.012 30°C 时, μ0=0.015

所以 t=24.75 μ0=0.0135毫帕·秒

据对比温度,对比压力,查参(二)图1-5图 T r =1.4时,P r =3, μ/μ0=1.59 P r =4, μ/μ0=1.96 P r =3.3时, 得μ/μ0=1.68

所以μ1=0.0135×1.68=0.02268毫帕·秒 (5)水蒸气的饱和温度t s 和汽化潜热r

现场上常采用饱和水蒸气作为热流体。其优点是单位质量的水蒸气在冷凝时所放出的热量(汽化潜热)大大超过相同质量的过热水蒸汽或热水所出来热量,同时生产饱和水蒸汽的锅炉设备也简单便宜。水蒸气在冷凝时温度保持不变。

现场上常采用 2.7013bar 的饱和水蒸气,查得水蒸汽饱和温度t s =130°C,

汽化潜热r =2173.8Kg KJ

2.2.2计算热负荷

据参(二) )'''()'''(11112221t t Cp m t t Cp m Q s s -=-= 式中 '','22t t — 热流体进出口温度,c ?;

'','11t t — 冷立体进出口温度,c ?;

C p 1,C p 2 — 冷热流体的定压质量比热,K Kg KJ ?; 21,s s m m — 冷热流体质量流量,Kg/s 。

s Kg m s /9051.3205.17.086400

10404

1=???=

所以 Q =3.9051×3.536×(29.5-20)=131.18KW 考虑到热损失,则所需热负荷为

Q ’=Ηq=1.1×131.18=144.298KW

2.2.3计算平均温差△t

根据参(二),逆流时,其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公式 min

max min

max ln θθθθ-=

?c t 式中 θm a x — 冷热流体最大温度,c ?;

θm i n — 冷热流体最小温度,c ?。 饱和水蒸汽:c t ?=130''2 c t ?=130'2

天然气: c t ?=20'1 c t ?=5.29''1 所以 θm a x =110c ? θm i n =100.5c ?

△t c =105.207c ?

2.2.4计算总传热系数

主要根据压力,天然气走管程,饱和水蒸汽走壳程,必须首先计算天然气在管程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水蒸汽在壳程的对流换热系数。 (1)天然气在管程内流动的放热系数h 1 a .计算雷诺数

根据参(二), μ

ρ

ud =

Re

式中 μ — 流体粘度,s m Kg ?/; u — 流体流速,m/s ;

d — 换热器换热面积的特性几何尺寸,m 。

据参(二),气体速度通常保持在18~24m/s 以下,以尽量减少噪声的影响和对侵蚀的控制。本设计假定气体流速为16m/s 。 Qg Pd

TZ

V 2

3

101.5-?= 式中 Q g — 气体流量,Nm 3/d ; T — 气体温度,K ; P — 气体压力,MPa ; d — 管子内径,mm ;

V — 气体速度,m/s ; Z — 气体压缩系数。

由上式可得 Qg PV

TZ

d 32

101.5-?=

代入数据得 d ≈53.78mm , 取d =80mm ,内管选Ф89×4.5的热扎无缝钢管。

代入数据 Re =6.854105 >104

b.根据参(二)选用公式(5-8)来计算 R L t n

rf ef

uf P R N εεε????=8

.0023.0

式中 Nuf — 流体的努塞尔特维数; Ref — 流体的普兰特准数;

n — 指数,因为是流体被加热,取n =0.4; t ε — 温度校正系数,取t ε=1.0;

L ε — 入口效应修正系数,取L ε=1.0; R ε — 弯管修正系数,R ε=1.0。

代入前面的Nuf 计算及参数值,得 h1=896.367)/(2c m W ?? (2)饱和水蒸汽在环形空间流动时的放热系数h 2

采用修正后的努塞尔特方程来计算饱和水蒸汽在管外的放热系数h2。

()25

.02725.0??

?

???-????=L t t r g h w s L L L μρλ

式中 L L L μρλ,,分别为冷凝液的导热系数,密度和粘度;

L — 特征尺寸,对横管为管外径,m ; r — 水蒸汽的汽化潜热; g — 重力加速度,9.8千克/秒2; t s — 水蒸汽的饱和温度; t w — 管外壁温度。 定性温度 )(2

1

tw ts tw +=

从上式可看出,要计算h 2必须首先知道水蒸汽一侧的管壁温度2w t ,但要知道2w t 又必须知道h 2。另外,冷凝液的物性参数又与定性温度有关。为解决此问题,宜采用逐次近似法进行计算。

天然气一侧(管内)的换热系数已知,h 1=896.367c m W ??2/。 下面用逐次近似法求h 2:

a .参照参(二)图5-23 (忽略污垢层,高低温流体的位置互换)列出

传热方程式:

对于管外水蒸汽一侧:

L d t t h Q w ??-=0222)(π ① 式中 t 2 — 饱和水蒸汽温度,c ?,s t t =2;

s w t — 管外壁温,c ?; d 0 — 管外径,m 。 对管壁:

()?

???

?? ?

?--=

di d di d L t t Q w w 00

12ln πδ

λ ② 式中 1w t — 管内壁温度,c ?;

i d — 管内径,m ;

λ — 金属传热系数,一般为碳钢,取λ=45)/(c m W ??; δ — 管壁厚,m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对管内天然气一侧:

diL t t h Q w π)(111-= ③ 式中 t 1 — 天然气平均温度,c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所以管子热流密度为:diL

Q

q π=

1由②,③得: di

d di h t t q w 01

21ln 21λ+-=

将已知数据代入④可得q 1的函数关系式:

)75.24(4.104721-=w t q ⑤ 为便于计算,将公式(h 2 的计算式)改写为下面的形式:

25.025.3

25.002)()()(283.1--??=ws s o L

L L t t d r

h μρλ ⑥

①可写 )130()(22222w w s t h t t h q -=-= ⑦ b .由上面三式⑤,⑥,⑦给与不同的管壁温度2w t ,依序求出相的值。计算结果汇于下表:

表 2.3

表中,c t s ?=130, m d 089.00=

c .将q 1和q 2 与2w t 的数量关系,即上表中序号1和和序号8的q 1和q 2值与其相对应的2w t 的关系绘成曲线可以看出c t w ?=782,q =q 1=q 2=44100W/m 2,根据所求得的2w t 和q 2,由上面式子⑦可以得到管外的换热系数:

c m W t t q h w s ??=-=-=

2222/077.84878

13044100

(3)总传热系数K 的计算

由于管外部(壳程)的对流换热系数h 2 小于管程内的对流换热系数h 1,故以管子外表面积作为计算总传热系数的基准,由参(二)中的公式(5-70)

222121212111211

ln 11

h d d d d d d d d h K +++???? ??+???

? ??=

λδλδ

式中 d 2 — 内管外径,m ; d 1 — 内管内径,m ;

21,δδ — 分别为内,外管径层之垢层厚,m ;

21,λλ — 分别为内,外管层垢层的传热系数,c m W ??/ λ — 管子金属的传热系数,取值同前; 本设计不考虑垢层,故21,δδ均为0, 上式可变为: 2

1222211ln 211

h d d d d d h K ++???? ??=

λ

由前面计算知道,内管已选了Ф89×4.5的管子,代入其它数据,可以得到:

c m W K ??=2/25.395

2.2.5所需换热面积的计算

根据参(二)传热方程(5-62): t F K Q ???=

式中 Q — 传热过程的热流量,W ; F — 传热面积,m 2 ;

K — 总传热系数,c m W ??2/;

21f f t t t -=?,为冷热流体之间的传热温度,c ?。

设计中以平均温差进行计算。 上式变形为:t

K Q

F ??=

代入数据得 F ≈3.47m 2 所需管子长度m d F

L 4.120

==

π 考虑到管子太长,易发生弯曲变化,影响传热等原因,可以设计成两个6.0~6.5m 长的套管换热器串联使用。

2.2.6外壳直径的选择

由于内管已选用Ф89×4.5的管子,为保持环形通道有足够大的容量,使传热稳定,因此外壳可以选用Ф159×4.5的无缝钢管。同时为尽量减少散热损失,对外壳必须包扎适当厚度的绝热层。

2.2.7换热器内压降的计算

(1)管程内的压降Pt ?

主要是计算沿程的摩阻损失,可根据参(二)公式(5-81a )来计算:

???

????????? ??Φ???? ???????

??=?≈?i

i i

t

i

i i t d n L W P P ξρ22 式中 Wi — 管程质量流速,s m Kg ?2/;

i ρ — 管程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质量密度,3/m Kg L — 每程管长,m ; t n — 管程数; i d — 管子内径,m ;

i Φ — 管程流体粘度修正系数;

i ξ — 圆管摩擦系数,查参(二)图5-34;

ρu Wi =

式中 u — 流速,23/m s Nm ?。

2

4

86400d Q u ??

=

π

式中 Q — 体积流量,d Nm /3;

d 0 — 管内径,m ;

代入数据得到:W i =332.43s m Kg ?2/

ZT

P i ?

?=5

.3484ρ 式中 △ — 相对密度;

P — 天然气压力,MPa ; Z — 压缩系数; T — 天然气温度,K ;

代入数据得 i ρ=172.983/m Kg

i ξ的查取 因为R e =6.854×105,查参(二)图5-34知

i ρ=0.0157

i Φ取1.0

代入△P t ,最后得到:△P t =777.33Pa

压降很小,不到0.1个大气压,故较为合理。

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

摘要 从井中出采天然气,常带有一部分液体和固体杂质,如凝析油,游离水域地层水,岩屑粉尘等。这些机械杂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腐蚀设备,仪表,管道,而且还可以堵塞阀门,管线,影响正常生产;也可能造成油气处理厂的塔器化学溶液的污染和液泛等麻烦。所以,从井场来的流体,首先在集气站进行脱除机械杂质的操作,然后再进入输气干线。 集气站是天然气集输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各气井输送来的天气分别进行节流,分离,计量,然后集中输入集气管线。 本设计中将有五口井进入该集气站,进口压力都较高,经过节流调压,将压力降低,再经过分离器脱出天然气中含有的水滴。然后计量后进入配气站。 关键词: 天然气换热器分离器管径

Summary The Adopt the natural the gas the from the in well, the often take the a the miscellaneous the qualit y the of the part the of the liquids the and solid, the such the as the oil the of the coagulation , the visit the to the leave the water the geologic the strata water, rock scraps dust etc…The miscellaneous qualit y of these machines has the very big bane, not only decaying the equipments, appearance, piping, en ding canning but also stopping the valve door, pipeline, 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lso may result in the oil spirit handle the pollution and liquids of the tower machine chemistry aqua of the factory to be suffused with to wait the trouble. So, from a fluid for come of well, first at gather the spirit station to carry on take off in addition to the miscellaneous qualit y of machine of operation, then enter to lose to annoy the trunk line. Gathering to annoy station is a link that the natural gas loses t he s ystem at gather in the importance, it carries on reduce expenses to the weather that each spirit well transport respectivel y, separate, calculate, then concentrate the importation to gather the windpipe line. This design lieutenant general has the five people well into and should gather to annoy the station, importing the pressures all higher, pass by to reduce expenses to adjust to press, lower pressure, then has been separated the machine to take off the drop of water impl y in a natural gas. Then calculate the juniors to go in to go together with the spirit station. Keyword: Natural gas Change the hot machine Separate the machine Take care of the path

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安全阀的选型

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 ___________ __ 设计题目:_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安全阀的选型______ 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摘要 本小组设计任务书中所要求设计的气井所产的天然气,含有较高的硫化氢和凝析油,且井口压力较高。需要在矿场集气站进行节流调压和分离计量等操作。要求采用低温集气工艺,所以需要加注化学抑制剂以防止水合物的产生。为了保障整个集气站的生产安全有效的进行,所以在必要的地方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结构设计的相应规,注意事项,各种数据的代入,公式的查询,图标的查询,根据安全阀设计的相应规,由计算得到天然气的基本物性数据(分子量M、安全阀进口处的绝对温度T、绝对压力P、天然气的密度ρ和相对密度△、最大泄放量G、气体特性系数X,流量系数C0、压缩因子Z、最高泄放压力P0)。根据数据计算出安全阀最下泄放面积A以及通径d。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设计出安全阀的结构尺寸,对其选型。 关键词:安全阀流量系数压缩系数气体特性系数最大泄放量安全阀最小泄放面积

城市燃气门站工艺简介

城市燃气门站工艺简介 城市天然气门站、储配站是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的重要基础设 施。其中门站是城市输配系统的气源点,也是天然气长输管线进入城市燃气管网的配气站,其任务是接收长输管线输送来的燃气,在站内进行过滤、调压、计量、加臭、分配后,送入城市输配管网或直接送入大用户。而天然气高压储配站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燃气、减压后向城市输气管网输送燃气。为了保证储配站正常工作,高压干管来气在进入调压器前也需过滤、加臭和计量。 一、城市门站、储配站的工艺流程 城市门站、储配站应具有过滤、调压、计量、气质检测、安全放 散、安全切断、使用线和备用线的自动切换等主要功能,且要求在保证精确调压和流量计量的前提下,设计多重的安全措施,确保用气的长期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1、工艺流程设计 在进行门站、储配站的工艺设计时,应考虑其功能满足输配系统输气调度和调峰的要求,根据输配系统调度要求分组设计计量和调压装置,装置前设过滤器,调压装置应根据燃气流量、压力降等工艺条件确定是否需设置加热装置。进出口管线应设置切断阀门和绝缘法兰,站内管道上需根据系统要求设置安全保护及放散装置。在门站进

站总管上最好设置分离器,当长输管线采用清管工艺时,其清管器的接收装置可以设置在门站内。 站内设备、仪表、管道等安装的水平间距和标高均应便于观察、操作和维修。要设置流量、压力和温度计量仪表,并选择设置测定燃气组分、发热量、密度、湿度和各项有害杂质含量的仪表。 储配站所建储罐容积应根据输配系统所需储气总容量、管网系统的调度平衡和气体混配要求确定,具体储配站的储气方式及储罐形式应根据燃气进站压力、供气规模、输配管网压力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确定储罐单体或单组容积时,应考虑储罐检修期间供气系统的调度平衡。 2、城市门站工艺流程 门站的工艺流程图 清粋球通过推示器

天然气管道一般站场工艺

天然气管道一般站场工艺 所谓工艺流程,是为达到某种生产目标,将各种设备、仪器以及相应管线等按不同方案进行布置,这种布置方案就是工艺流程。输气站的工艺流程,就是输气站的设备、管线、仪表等的布置方案,在输气生产现场,往往将完成某一种单一任务的过程称工艺流程,如清管工艺流程、正常输气工艺流程、输气站站内设备检修工艺流程等。表示输气站工艺流程的平面图形,称之为工艺流程图。 对于一条输气干线,一般有首站、增压站、分 输站、清管站、阀室和末站等不同类型的工艺站场。各个场站由于所承担的功能不同其工艺流程也不尽 相同,有些输气站同时具备了以上站场的所有功能,其工艺流程也相对复杂,下面分别介绍各种场站的 工艺流程。 1. 首站工艺流程 图3-1为天然气输送首站的典型工艺流程图,首站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油气田来气,对天然气中所含 的杂质和水进行分离,对天然气进行计量,发送清 管器及在事故状态下对输气干线中的天然气进行放

空等。另外,如需要增压,一般首站还需要增加增压设备。 首站的工艺流程主要有正常流程、越站流程,工艺区主要有分离区、计量区、增压区、发球区等。 正常流程油田来气、分离器分离、计量、出站。 越站流程油田来气直接经越站阀后出站。

2. 末站工艺流程 图3-2为典型的末站工艺流程图,在长输管道中,末站的任务是进行天然气分离除尘,接收清管装置,按压力、流量要求给用户供气。 因此末站的工艺主要有气质分离、调压、计量和收球等工艺。 3. 分输站工艺流程 图3-3为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分输站的任务是进行天然气的分离、调压、计量,收发清管球,在事故状态下对输气干线进行放空,以及给各用户进行供气。

大牛地气田集气站标准化设计

大牛地气田集气站标准化设计 摘要:针对大牛地气田形成的高压进站、站内加热节流、低温分离、轮换计量外输、站内向井口集中注醇防堵的集气站工艺,在集气站规模和工艺流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集气站标准化设计的优势显得愈发突出。依据集气站标准化设计,可以批量采购集气站的设备和材料、盘活物资供应需求、缩短建造工期、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很好地适应了大牛地气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集气站标准化设计 一、标准化设计的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是典型的低压、低产、低渗气田,气田勘探面积2003.714km2,自2003年先导性试验,2005年转入开发,截止2011年底大牛地气田累计探明储量4168.28×108m3,动用储量1905.48×108m3,储量动用程度为45.71%[1]。经过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大牛地气田特色的地面集输工艺,即:高压集气、站内节流、低温分离、轮换计量、旋流分离器再次脱水及站内注醇的工艺流程[2]。 二、建立集气站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 大牛地气田具有面积大、储量大、丰度低、物性差等特点,并且位于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鄂尔多斯盆地的沙漠地区,气田的开采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施工周期短、质量要求严格,油气集输处理工艺虽然复杂,但对于不同井区、不同层位物流的处理具有共性。为提高设计效率、适应气田滚动开发、快速建产的特点,建立科学、规范的气田集气站标准化设计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规模系列化、统一工艺流程、统一平面布局、统一模块划分、统一设备选型、统一三维配管、统一建设标准的气田地面集输工程标准化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三、标准化设计体系的内容 1.规模系列化 根据大牛地气田气井分布比较集中、单井产量不大、气井较多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集气站的集气规模和井式的不同,站场面积和投资的综合考虑,将大牛地气田集气站分为24 井式和32 井式两个系列。经过气田长期的生产经验证明24 井式及32 井式的集气站既经济合理又可满足气田滚动开发的需求,目前这两种井式占集气站总量的96%以上。 2.工艺流程一致化 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和优化,大牛地气田集气站工艺已形成高压集气、集中注醇、轮换计量、低温脱水、含甲醇污水集中处理的工艺模式,配套采用了多盘

液化天然气(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介绍[1]1

液化天然气(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介绍 1. 前言 与CNG相比,LNG是最佳的启动、培育和抢占市场的先期资源。LNG 槽车运输方便,成本低廉;不受上游设施建设进度的制约;LNG供应系统安装方便、施工:期短,并能随着供气规模的逐步扩大而扩大,先期投资也较低。最后,当管道天然气到来时,LNG站可作为调峰和备用气源继续使用。 2.气化站工艺介绍 由LNG槽车或集装箱车运送来的液化天然气,在卸车台通过槽车自带的自增压系统(对于槽车运输方式)或通过卸车台的增压器(对于集装箱年运输方式)增压后送入LNG储罐储存,储罐内的LNG通过储罐区的自增压器增压到0.5~0.6Mpa后,进入空温式气化器。在空温式气化器中,LNG经过与空气换热发生相变,出口天然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0℃以上,再通过缓冲罐缓冲之后进入掺混装置,与压缩空气进行等压掺混,掺混后的天然气压力在0.4MPa左右,分为两路,一路调压、计量后送入市区老管网,以中一低压两级管网供气,出站压力为0.1MPa:另一路计量后直接以0.4MPa压力送入新建城市外环,以中压单级供气。进入管网前的天然气进行加臭,加臭剂采用四氢噻吩。冬季空浴式气化器出口气体温度达不到5℃时,使用水浴式NG加热器加热,使其出口天然气温度达到5℃~1O℃。 3. 主要设备选型 3. 1 LNG储罐 3.1.1储罐选型 LNG储罐按围护结构的隔热方式分类,大致有以下3种:

a)真中粉末隔热 隔热方式为夹层抽真空,填充粉末(珠光砂),常见于小型LNG储罐。真空粉末绝热储罐由于其生产技术与液氧、液氮等储罐基本一样,因而目前国内生产厂家的制造技术也很成熟,由于其运行维护相对方便、灵活,目前使用较多。国内LNG气化站常用的大多为50m3和100m3圆筒型双金属真空粉末LNG储罐。目前最大可做到200m3,但由于体积较大,运输比较困难,一般较少采用。真空粉末隔热储罐也有制成球形的,但球型罐使用范围通常为为200~1500m3,且球形储罐现场安装难度大。 b)正压堆积隔热 采用绝热材料,夹层通氮气,绝热层通常较厚,广泛应用于大中型LNG储罐和储槽。通常为立式LNG子母式储罐。 c)高真空多层隔热。 采用高真空多层缠绕绝热,多用于槽车。 国内LNG气化站常用的圆筒形双金属真空粉末LNG储罐。考虑到立式罐节省占地,且立式罐LNG静压头大,对自增压器工作有利,因此采用立式双金属真空粉末LNG储罐。 3.1.2储罐台数 储罐台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气源点的个数、气源检修时间、运输周期、用户用气波动情况等困素,本工程LNG来源有可能采用河南中原油田或新疆广汇两个气源,运输周期最远的可达5天,本工程储存天数定为计算月平均日的5天。经计算,一期选用100m3立式储罐4台,二期增加4台。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工作压力:0.6MPa, 设计压力:0.77MPa, 工作温度:-162℃,

输气站场工艺流程分析20130511

输气站场工艺流程分析 1.输气站场功能及种类说明 输气站是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天然气、给管道天然气增压、分输天然气、配气、储气调峰、发送和接收清管器等。按它们在输气管道中所处的位置分为: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和中间站(中间站又分为压气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三大类型。按站场自身的功能可分为:压气站、分输站、清管站、清管分输站、配气站等。 2.输气站场总体控制水平及目标 输气管道的总体自动控制水平应实现管道的“远程控制、无人操作、有人值守”管控模式。“远程控制、无人操作”是指在功能上能够达到调控中心在正常工况下对输气管道的站场和监控阀室主工艺流程实现远程操作,无需现场人工干预。 “有人值守”是指站场有人值班,一旦调控中心控制出现故障,可由站场值班人员接管转为站控系统(SCS)控制。同时,站场值班人员负责站内设备的就地巡检和辅助设备的操作。 输气管道应按照三级控制模式进行设计:调控中心集中监视和远程控制;SCS 站场控制;就地控制。 3.站场各功能区 根据《输气管道工程站场工艺及自控设计规定》,将输气管道站场分为11个功能区,分别为:进出站阀组区、清管区、过滤分离区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增压区、计量区、调压区、自用气区、压缩空气区、加热炉区、排污区、放空区。 4.进出站阀组区: (1)旁通阀设计: 大于或等于DN500阀门,设置旁通阀,进出站阀旁通阀前后两个球阀、中间用电动调节阀;前后旁通阀常开,便于站启动;说明:LC:锁关LO:锁开NC:常关NO:常开; (2)进出站气液联动球阀和电动调节阀构成进站联合控制 为实现进、出站阀组设置联合控制,(同时实现站启动控制、站正常关闭控制、站ESD控制);进出站阀采用气液联动球阀,中间旁通阀设计电动调节阀; 开启或关闭进出站球阀前,先判断其两端的差压值是否小于设定值(0.1Mpa),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参考文本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 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触电事故现场急救 人体组织细胞经常进行氧化代谢,所消除的氧气必须 借助呼吸动作随时从体外环境吸入补充,而组织生命活动 中氧化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也必须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随时 排除体外。这种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气体 交换。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就是完成气体的交换。呼吸功能 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心脏的机械泵血, 确保了机体氧合血液的循环活动,使全身各脏器组织的新 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因此心跳和呼吸是人体存活的基本 生理现象。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血液循环也就中断 了,呼吸中枢无血液供应也就会丧失功能。呼吸也就停

止,同样,当呼吸停止时,体内各组织都无法得到氧气,心脏组织就会因为严重缺氧继而停止跳动。一旦心跳、呼吸停止,血液就停止流动,气体交换就停止,造成人体各个器官因缺乏血液所带给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停止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这就是死亡。但是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后,人体内部某些器官还存在着微弱的活动,有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因此这种死亡在医学上称为“临床死亡”。“临床死亡”的伤员如果体内没有重要器官的损伤,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还有抢救的希望。但如果时间一长,身体内的组织细胞就会死亡,病人就进入到“生物死亡”,生命也就无法挽救了。当然从“临床死亡”到“生物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数分钟的时间),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尽力抢救。国内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一分钟开始救治者,90 %有良好的效果;触电后6分钟内开始救治者,50 %的可能复苏成功;

天然气站工艺操作流程

长兴站工艺操作规程 第一条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长兴站发送清管器、进气、供气、支路切换、汇管排污、站场ESD、站场高低压放空、干线放空、站场停运、越站等工艺的操作。 第二条发送清管器 注意事项: 1、开启阀门时切忌过猛,认真检查压力表,示数不为零时(特别是阀门内漏严重),不得打开盲板。 2、注意打开盲板过程中的几点要求。 3、根据实际情况对发球筒内部及盲板进行除锈、清洁。 一、确认杭州站已切换为收球流程,长兴站为正常输气流程; 二、确认XV14401、BV14403关闭; 三、开BV14412、ZFV14403、BV14406; 四、确认发球筒上的压力表PI14402示值为0,开启快开盲板; 五、放入清管器到发球筒大小头处,关闭快开盲板,依次关ZFV14403、BV14412; 六、开XV14401,待清管器前后的压力平衡后,开BV14403,依次关BV14406、BV14401发送清管器; 七、待清管指示器YS4401、YS4402发出清管器通过信号,并确认清管器已发出后,开BV14401,依次关XV14401、BV14403,

恢复正常输气流程; 八、通知下游各站,清管器已经发出; 九、开BV14412、缓开ZFV14403放空发球筒内天然气,当压力表PI14402示值为0,开启快开盲板检查确认清管器出站,快开盲板复位、依次关ZFV14403、BV14412; 十、做好记录,清理现场。 第三条进气(BV14201、BV14202、BV14203为常开状态) 一、总计量1支路(FT14201)进气 1、确认BV14101、BV14201-1、BV14202-1、BV14203-1、ZV14201、ZV1420 2、ZV1420 3、BV14211、WV14201、BV14208、ZFV14204关闭;确认BV14102、BV14401开启;(原BV14102进气前、后均为关闭状态,现一直为开启状态。) 2、开ZV14201,缓慢开启BV14201-1调节流量; 3、进气结束,依次关BV14201-1、ZV14201。 二、总计量2支路(FT14202)进气 1、确认BV14101、BV14201-1、BV14202-1、BV14203-1、ZV14201、ZV1420 2、ZV1420 3、BV14211、WV14201、BV14209、ZFV14205关闭;确认BV14102、BV14401开启; 2、开ZV14202,缓慢开启BV14202-1调节流量; 3、进气结束,依次关BV14201-1、ZV14201。 三、总计量3支路(FT14203)进气 1、确认BV14101、BV14201-1、BV14202-1、BV14203-1、ZV14201、ZV1420 2、ZV1420 3、BV14211、WV14201、BV14210、

进入站场、阀室安全管理规定(输气站)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0549 进入站场、阀室安全管理规定(输 气站)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进入站场、阀室安全管理规定(输 气站)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条非本单位外来人员进入站场、阀室内必须经所属管理处同意,并接受站场安全监督人员、阀室值守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提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进入站场、阀室人员必须正确劳保着装或穿着站场配备的防静电外套。 (二)进入站场、阀室前必须关闭手机,切断非防爆电子设备的电源,未经许可不得拍照、摄影。 (三)进入站场、阀室人员要严格服从生产人员管理,随引导人员按照规定线路、区域参观,严禁触

某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之节流阀的选型计算课程设计

某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之节流阀的选型计算课程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油气集输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_ 专业班级:储运12-02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 石油与安全科技大楼K804 设计题目:_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节流阀 选型 完成日期: 2015 年 6 月 20日 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要 摘要 节流阀是指通过改变流通面积来实现调节介质流量和压力的手动阀门。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的任务就是结合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所提供的参数与流程图,来确定节流阀的型号规格。根据给定的进站温度、压力,计算不形成水合物的最大压力降,确定出分两级节流降压。再根据初始压力、压力降查图得温度降,确定出阀前、阀后的温度。然后根据所算得的压力与温度算出节流阀的通过直径。最后结合输送天然气温度、压力、阀的通过直径、所输送天然气的酸性,选出节流阀的规格。 关键词:节流阀低温集气工艺选型计算

中衡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明细】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依据 在学习了课程《油气集输》后,为了对课程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工艺设计,深入理解天然气矿场集输,掌握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计算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根据给定的五口井的天然气的流动参数,设计天然气常温集气工艺流程,并 出站压力:6a MP 气体组成():1C —90.30 2C —8.02 3C —0.88 4C —0.43 5C —0.3 2CO —0.07 凝析油含量:20g /3Nm 二. 主要设计参数 干燥空气分子质量M 空 =28.97 天然气分子质量M 天 =17..73,相对密度 Δ=0.612 天然气临界值:临界压力c p '= 4.633a MP 临界温度c T '=200.7K 压缩系数0.78 凝析油含量:20g 3Nm 22.63m /3Mm 凝析油密度885g 3m 三. 设计内容 (1) 确定集气站的工艺流程; (2) 完成绘制常温集气站工艺流程图; (3) 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压力。温度); (4) 计算分离器的尺寸,并确定主要管线的规格(材质,壁厚,直径) 四. 设计原则 五口井来气都不含有2H S ,凝析油含量也不高,进站压力较高,出站压力6a MP ,因此采用常温集气的设计原则,在常温下加热防冻,调压分离计量。回击后外输至用户。 五. 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和石油行业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 0003-2003 《油气田常用阀门选用手册》 31.8标准计算管子厚度 8163-87管子系列标准 六 .常温集气站工艺流程 该常温集气站工艺流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天然气进站,节流降压加热提高天然气温度防止水合物形成,分离,计量后汇集外输。 五口单井来气中都不含2H S ,集气站出站压力6a MP ,进站压力都高于10a MP ,凝析油含量不高,可采用以下两种流程: 1,由于1—4井来气进站压力相差不大,5井来气压力教低。可采用1—4井轮换集气计量,5井单独集气计量,之后5口井汇集后外输。 2,每口井单独集气计量,之后汇集外输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集气计量流程。在该设计中采用第一种流程。 为了使天然气满足外输,通过计算,每口井需要两次节流调压,才能满足压力要求和防止形成水合物。第一次节流膨胀降压,在不生成水合物的条件下尽可能的膨胀降压,以减轻加热炉的的热负荷并使气流流动平稳,减少压力波动。第一次节流后要校核是否在节流阀和管线中生成水合物。第一次节流后气流压力降低,根据T —J 效应天然气的温度也随之降低,不能直接进行第二次节流膨胀,否则生成水合物堵塞节流阀和管线。因此在进行第二次节流降压之前必须经过加热炉加热。 七.主要设备,仪表的选择和参数 1,分离器 操作压力:6a MP , 操作温度:200C , 长径比:4:1, 气体进入分离器速度:15m 5号井 : 250 ?1m 的分离器 计量分离器: 250 ?1m 的分离器 生产分离器: 250 ?1m 的分离器 2,阀门 (1)闸阀 :用于截断和导通介质流,通常是全直径通道。 类型代号:Z11H(Y)—25(V)型闸阀 公称直径:40 (2)节流阀:角式节流阀 类型代号:J44W —16P 型角式节流阀 公称直径:40,25mm 和20 结构形式:角式 连接方式:法兰连接 公称压力:16a MP

LNG加气站工艺流程

L N G加气站工艺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 LNG汽车加气站的基本构成 LNG汽车加气站主要由LNG槽车、LNG储罐、卸车/调压增压器、LNG低温泵、加气机及LNG车载系统等设备组成。LNG汽车加气站一般分为常规站和橇装站。 ①常规站:建在固定地点,LNG通过卸气装置,储存在LNG储罐中,采用加气机给汽车加LNG。 ②橇装站:将加气站相关设备和装置安装在汽车或橇体上,工厂高度集成,便于运输和转移,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加气站。 2 LNG汽车加气站的工艺流程 LNG汽车加气站的工艺流程分为卸车流程、调压流程、加气流程及卸压流程4个步骤[1]。 ①卸车流程 将集装箱或汽车槽车内的LNG转移至LNG汽车加气站储罐内,有3种方式:增压器卸车、浸没式低温泵卸车、增压器和低温泵联合卸车。 a. 增压器卸车 通过增压器将气化后的气态天然气送入LNG槽车,增大槽车的气相压力,将槽车内的LNG压入LNG储罐。此过程给槽车增压,所以卸完车后需要给槽车减压~,需排出大量的气体。 b. 浸没式低温泵卸车 将LNG槽车和LNG储罐的气相空间相连通,通过低温泵将槽车内的LNG卸入LNG储罐。 c. 增压器和低温泵联合卸车 先将LNG槽车和LNG储罐的气相空间相连通,然后断开,在卸车的过程中通过增压器适当增大槽车的气相压力,用低温泵卸车。 第1种卸车方式的优点是节约电能,工艺流程简单;缺点是产生较多的放空气体,卸车时间长。第2种卸车方式的优点是不产生放空气体;缺点是耗能,工艺流程相对复杂。第3种卸车方式与第2种卸车方式相比,卸车时间相差不多,缺点是耗电能,也产生放空气体,流程较复杂。一般工程上选用第2种卸车方式。 ②调压流程 LNG汽车发动机需要车载气瓶内的饱和液体压力较高,一般为~,而运输和储存时LNG饱和液体的压力越低越好。因此,在为汽车加气之前,需使储罐中的LNG升压以得到一定压力的饱和液体,同时在升压的过程中饱和温度相应升高。升压有3种方式:增压器升压、泵低速循环升压、增压器与泵低速循环联合升压。这3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选用。 ③加气流程

集气站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苏76-1集气站扩建工程 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苏里格项目部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1.1 图纸资料 (2) 1.2 现场踏勘情况 (2) 1.3 国家现行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相关管理规定. (2) 1.4 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2) 2.工程概况 (2) 2.1 施工内容: (2) 2.2 工程特点 (2) 3.施工部署 (3) 3.1 施工组织机构图 (3) 3.2 岗位职责 (4) 4.施工方案 (5) 4.1 施工准备 (5) 4.2 施工流程图 (5) 4.3 对原有设施的保护措施. (6) 4.4 测量放线 (7) 4.5 拆除原有地磅基础及混凝土地面. (7) 4.6 管道安装 (8) 4.7 地面恢复 (8) 5.资源配置需求 (8) 5.1 人员配置需求: (8) 5.2 机械设备配置需求: (9) 6.质量措施 (9) 7 安全措施 (10) 8.应急预案 (10) 9.施工工期计划进度表 (12) 10.施工平面布置图 (13)

苏76-1集气站扩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 1.1 图纸资料 1.1.1 苏76-1 集气站地磅设施施工图 1.1.2 苏76-1 集气站扩建施工图 1.2 现场踏勘情况 1.3 国家现行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相关管理规定 1.3.1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SY6168-2007 1.3.2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1999 1.3.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Q/SY1241-2009 1.4 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1.4.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4.2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4.3 《工程测量规范》SH/T 3100-2013 1.4.4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站内工艺管道工程》SY4203-2007 1.4.5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施工规范》GB50540-2009(2012 年版) 1.4.6 其他相关现行规范2.工程概况 苏76-1 集气站目前产液量越来越大,站内现有污水罐无法容纳目前的采出水量,污水拉运不及时就会出现溢罐现象,同时实现轻质油站外拉运,因此进行本次扩建施工。 2.1 施工内容: 1)新建地磅基础1 座已完成,现将原有地磅移到新建地磅基础上,再将原地磅基础的钢筋混凝土用炮锤破碎,开挖后将污水罐安装于此。 2)站外扩建2具50m3的玻璃钢污水罐,阻火器平台1座; 2.2 工程特点 1 )施工位置狭窄; 2)需要对在集气站围墙建筑物做好保护工作;

联合站的各工艺流程(最新整理)

联合站的各工艺流程概况与设计思路 储运1204 胡婧尧 201204020419 摘要:联合站是油气集输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油田生产的重要必要环节,对它的要求是使其最大限度的满足油田开发和油气开采的要求, 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生产安全可靠, 保证为国家生产符合数量和质量的油田产品。联合站对来油进行处理,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原油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站外来油经三相分离器、加热炉、油气分离器、电脱水器、稳定塔等首先进行油、气、水的分离,再经外输泵和计量间等向外输送。站内气体直接送往气体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南泥湾联合站设计的经验和对资料的研究,在此总结出联合站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关键词:联合站油气分离工艺流程平面布置 一联合站简介 联合站,即集中处理站,是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就油田的生产全局来说,油气集输是继油藏勘探、油田开发、采油工程之后的很重要的生产阶段。它是对油井产物油、气、水集中进行综合净化处理, 从而获得合格的原油、天然气、稳定轻烃、液化石油气和可回注的处理采出水的中心站。如果说油藏勘探是寻找原油,油田开发和采油工程是提供原料,那么油气集输则是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之成为油田产品的过程。联合站一般建在集输系统压力允许的范围内,为了不影响开发井网以及油田中后期加密井网的布置与调整,应尽量建在油田构造的边部。 联合站将来自井口的原油、伴生天然气和其他产品进行集中、运输和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将合格的原油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首站外输,或者送往矿场油库经其他运输方式送到炼油厂或转运码头,合格的天然气则集中到输气管线首站。 联合站一般包括如下的生产功能:1油气水分离2原油脱水3原油稳定4来油计量5原油外输6注水7污水处理8天然气处理及外输 二联合站工艺系统概述 以中石化华北分公司第一采油厂为例, 1.原油处理主要流程:分站来油——进站阀组——加药——螺旋板换热器——四相分离器——浮头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原稳塔——浮头换热器——(原油储罐) 原油储罐——外输 2.主要处理工艺:

某低温集气站的设计——分离器结构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气储运10-02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 K802 设计题目: 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分离器结构设计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 27 日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五级记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某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分离器结构设计 摘要:气田集输工艺流程按其天然气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分为常温分离工艺流程和低温分离工艺流程。对于压力高,产量大,气液小,含有较高硫化氢、二氧化碳、凝析油的气井,常采用低温分离多井轮换计量集气站流程。本集气站用低温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天然气的凝析油,使管输天然气的烃露点达到要求。为保证管道与设备的安全可行,在天然气的集输系统中安装有分离设备,以对气---液杂质进行分离脱出。 关键词:天然气;分离器;压力;温度;直径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4) 1.1概述 (4) 1.1.1设计任务 (4) 1.1.2设计内容 (4) 1.1.3设计依据 (4) 1.1.4遵循的主要的规范和标准 (5) 1.2工艺设计说明 (5) 1.2.1工艺方法的选择 (5) 1.2.2工艺流程 (5) 1.3主要设备选型结果 (6) 2计算说明书 (7) 2.1设计参数 (7) 2.2主要设备工艺计算及选型 (11) 3 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L_CNG加气站工艺流程与操作规程完整

L-CNG 加气站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 气化站工艺流程 第一章 卸车工艺流程 1、监护罐车按指示牌位倒车,倒车完毕,把指示牌放置车前,防止卸车时启动车辆。 2、罐车卸车前关闭进液总管连通阀,关闭卸车回流阀。 3、打开目的罐上下进液阀,确定进液总管压力。 4、连接卸车软管及接地线,检查卸车台阀门启闭状态,保证卸车管路和增压管路畅通,旁路关闭。 左图中被加粗的管线为增压线路 5、打开吹扫阀门及罐车管路放空阀门,分别对卸车软管进行氮气吹扫。 6、吹扫完毕,关闭氮气吹扫阀,缓慢打开去卸车增压器液相管阀门对管线进行预冷(以增压器进口法兰结霜视为预冷完毕时间10分钟左右)。10分钟左右后全开去增压器液相管阀门,确保卸车压力大于液相管压力0.2Mpa ,但不得超过0.7Mpa 。 7、完成步骤6后,缓慢打开进液总阀Xx-02对管线进行预冷(以增压器进口法兰结霜视为预冷完毕间时10分钟左右)。10分钟左右后全开进液阀门, 8、增压压力确保0.7 Mpa (此压力可根据贮罐实际压力情况来定) 9、卸车过程中当卸车台去增压器液相金属软管开始化霜,视卸车完毕,打开进液管与BOG 管连通阀,向气化区排放软管中余气后,关闭BOG 去气化区阀门,关闭进液阀,打开放空阀,使进液管,BOG 管低压余气通过卸车放空管路排出后,拆卸软管及接地线。收回车辆指示牌。 10、关闭进液目的罐进液前阀GX-01,打开进、出液连通阀,卸车回流阀。 11、卸车时为保证卸车速度可打开目的罐手动BOG 阀,或将被充装罐的增压回路与相关罐的增压回路连通,以达到降低罐压力的目的,以便提高卸车速度。 X1-07 接槽车

输气站工艺流程图

输气站工艺流程 输气站是通过将一定的设备和管件相互连接而成的输气系统。有压缩机输气站的又称为压气站。为了直观表示气体在站内的具体流向,便于设计、操作和管理,需要将流动过程绘制成图形,即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可以不按实际比例绘制,主要反映站的功能和介质流向,要求图形清晰易懂。图中最好对管件和主要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和说明。同时,还应有流程操作说明以及主要设备规格表。 1. 无压缩机的输气站工艺流程 图3-6为输气管道的首站工艺流程,图3-7为输气中间站工艺流程,图3-8为输气末站工艺流程。

2. 压气站工艺流程 (1) 往复压缩机站工艺流程 图3-9为三台往复式压缩机的工艺流程图。由于是往复式压缩机,采用并联流程。其中二台工作,一台备用。每台压缩机有四个汽缸,机组采用压缩空气启动。

由图中可能看出,需压缩的天然气首先到除尘器脱除杂质后再经分配汇管进入压缩机,压缩增压后的天然气到下游汇管输入干线。由于压缩机采用燃气发动机驱动,因此,还有燃料气供给调节系统,空气增压系统以及冷却水闭路循环系统和润滑油冷却系统。 (2) 离心压缩机站工艺流程 与往复压缩机不同,离心压缩机可以采用并联、串联以及并串联的混合型式。图3-10是离心压缩机站并、串联组合的典型流程。在该流程中有10台燃气轮机一离心压缩机组,分成四组并联机组,每组两台串联工作。另外两台作为备用。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压缩机站也可以分为两个大组,每大组有5台压缩机,四台工作,一台备用。

天然气增压时,首先通过阀门№7到除尘器,然后,依次经过一级增压和二级增压达到所需的压力后经单向阀№8和№8a输入干线输气管道。站内流程的改变是通过站内阀门来实现的。从具体作用看,站内阀门可分为机组控制阀门和站控阀门两部分。 机组控制阀门含№1,№2,№3,№4,№5和№3′。阀门№1和№2用于切断机组和管路间的联系。№3为类似于№1和№2的直通阀,机组不工作时,该阀是打开的。阀№4和№5为小口径阀门,主要用于机组启停时吹扫,以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具体操作过程为:当机组启动时,阀门№1和№2关闭,打开阀门№4和№5进行吹扫,当吹扫达到要求后关阀№5,打开阀门№3′进行小回路循环加载。然后逐渐开启阀门№1和№2,待压缩机工作达到额定工况后关闭阀门№3′、№3和№4。机组开始进入正常运行。当停机时,打开阀门№3′,使天然气从机组出口回到入口。 站控阀门包括№6、№6a、№6p、№6ap、阀门D以及阀门№7、№8、№8a等。其中阀门№6、№6a、№6p、№6ap和阀门D安装在入口管线与出口管线之间的跨接管线上,组成了压缩机站的大环路。阀门№6和№6a是自动控制阀门,用于防止压缩机出现喘振,当经过压缩机的流量过小或串联压缩机中一台停运使另一台压比过大而出现喘振时,№6和№6a就打开,让天然气从出口管线回流至入口管线。阀门№6p和№6aP的作用类似于阀№6和№6a,它们由站控室控制。D为手动节流阀,用于节流避免回流量过大,损坏压缩机转子。阀门№8和№8a是单向阀,其作用是当压缩机转入启动环路时,防止天然气从出口端回到入口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