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植物保护专业.

(整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植物保护专业.
(整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植物保护专业.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植物保护专业

农药应用与管理实验实习指导书

二〇〇九年五月

农药应用与管理实验实习规则

1.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

2.实验时应细心听教师讲解,进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爱护公共财物,药品、器材不得擅自带出实验室。

4.室内不准放置食物,不准抽烟。

5.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炸、防触电、防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有机药剂、溶剂与远离火源,加热必须在水浴锅中进行。点燃酒精灯不能两灯相碰,喷灯高度要适中,防止酒精外溢飞溅,火柴残杆不许随便乱丢。易燃易爆药品操作要谨慎,处理安放要妥当。烘箱、电炉等用完后应立即截去电源,所有开关、电路及电线不得沾水弄湿,插、拨电插头时要小心。移、吸剧毒药剂时要用吸液器,毒剂的废液和含药培养基不得任意处置,必须倒入废液缸中。实验完成后要用肥皂洗手,喝水或饮食前要刷牙或漱口。一旦发生事故,应镇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急救。

6.实验结束后,清理并归还所有器材,如有损坏应进行登记,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经教师审阅后,方能离开实验室。实验报告按时缴送,结果误差较大或有请假手续而未进行实验的学生,应在教师指定日期补做。

实验一农药物理性状测定

一、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各种不同剂型农药的物理性状鉴定方法,以使了解农药质量测定方法和物理性状对农药药效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粗、细硫磺,50ml平口烧杯,100m量筒,粗天平,500ml 烧杯,温度计,恒温水浴锅,白纸,秒表,40目筛,试管,移液管,试管架,吸耳球,显微镜,测微尺,硬纸片。

三、实验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杀螟松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粗细硫磺粉、硬水。

四、实验方法:

1.粉剂—貌似密度法测定:

取一只已知重量的平口烧杯,将粗细两种硫磺粉先后装满,用硬纸片轻轻刮平,称重,求出粉剂重量,然后把硫磺粉全部倒出,将烧杯装满水,再将水全部倒入量筒内,记录毫升数,求出貌似密度。

同容积粉剂重量(克)

貌似密度=

同容积水的毫升数(毫升)

2.可湿性粉剂—湿润速度测定

取二只500毫升的烧杯于恒温水浴锅中,在烧杯中加入硬水,使水面与水浴锅的水平面平齐,待烧杯中的水温和水浴锅的水温达30±1℃的时,分别取经过40目筛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硫磺试样5克,置于120×120mm的白纸上,然后将两边卷起成园筒状,捏住约筒,在距离烧杯水平面约10cm,不断摇动纸筒,将试样在3—4秒内,均匀撒在水平面上,撒粉开始并立即用秒表计时,直至样品全部湿润为止,记录湿润时间,如此重复5次,取平均值,即为湿润速度。

3.乳油:

1.一般观察:乳油以外观透明,不分层,无沉淀为合格品。分别将甲胺磷、敌杀死等乳油自水面1cm高度滴入水中,不加搅拌,若能自动迅速分散,形成乳白色乳液者,则乳化性能良好,如果乳油油滴沉入水底,说明乳化性能不好,乳油药效期已过,不能应用于农田,沉积油珠越多,说明破坏愈严重。观察结果用文字记载。

2.油珠直径检查

质量好的乳油,稀释后油珠直径很小(一般以平均油珠直径在5um以下乳油质量较好)。方法是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油珠直径大小,每一样品取样50个油珠,测定直径,分别记载,取平均值比较各种乳油质量。

五、抽样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

抽查三位同学,分别鉴定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的物理性状。从三位同学操作过程中,发现不足,督其改正。并进行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农药物理性状测定有何实践意义?

2.比较粉剂和可湿性粉剂被水湿润难易程度,并说明原因。

3.通过实验,你能得出粉剂颗粒大小和可湿性粉剂湿润速度的快慢同质量好坏的关系吗?

实验二、农药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喷雾法、种苗处理法等农药使用方法,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的情感。

二、实验器材: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量筒,量杯,塑料桶,风镜,手套,粗天平,铁锹,木棍。小麦(水稻)种子20斤,白菜苗,水稻秧苗,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斤棉种。

三、实验步骤:

(一)喷雾法:

1、喷雾器简介:

药桶、压力容器、喷头

2、喷雾器使用:

⑴检查喷雾器是否完好(漏水、压力、堵塞)

⑵根据所需浓度配药液。(确定浓度、药液量)

⑶根据风向确定行走(后退)方向(背对风向、倒走)

⑷确定喷雾部位(根据为害部位)

⑸喷雾完毕,清洗喷雾器,并倒置沥干。

3、注意事项:

[1] 施药人员应穿长衣长裤,带手套,口罩,风镜。

[2] 喷雾时,如出现故障,不能用嘴吹堵塞部位。

[3] 喷雾应周到均匀。

(二)药剂种子处理

1、粉剂拌种:按一定比例将种子与药粉放入拌种器内,以每分钟转30圈速度拌和3—4分钟,即可播种。如无播种器,可将种子与药粉放在内壁光滑容器内或光滑地面上,充分拌匀后,即可播种。如种子表面光滑,可先用少量水喷湿种子,再拌药粉。

2、液剂拌种(乳油、可湿性粉剂)

⑴称取10kg小麦种子,放于干净水泥地上

⑵称取20g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置于1000g水的手动喷雾器中,配成药液

⑶将药液均匀喷洒于小麦种子上,边喷边翻幼种子,药液喷完后堆放数小时,待药液全部被种子吸收,即可播种。

3、药剂浸种

⑴配药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5L

⑵称取棉种2500g。

⑶将棉子放入药液中。

⑷浸泡24h,捞出后即可催芽、播种。

(三)药剂秧苗处理:

⑴配药液: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液

⑵将拔出的水稻秧苗整株浸渍于药液中

⑶捞出秧苗,堆放0.5h,即可插秧,防稻叶瘟。

四、布置作业

写出本实验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三毒谷、毒饵、毒土、颗粒剂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毒谷、毒饵、毒土、颗粒剂的配制技术。

二实验器材

1.实验器具:量筒,天平,秤,水桶,铁锅,铁锹,漏勺,30目筛,60目筛。

2.实验材料:谷子,麦,米糠,秕谷,豆饼,棉子饼,菜籽饼,野菜,甘薯蔓,马铃薯,煤渣,砖粒等。

3.供试农药: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1.8%马拉硫磷粉剂。

三方法和步骤

(一)毒谷制作:毒谷是用害虫喜食的谷物与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制作而成的,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放入土壤中,用于防治地下害虫。

1.配方:磨碎玉米4公斤,1.8%马拉硫磷粉剂0.1公斤,两者配比(重量计)为40 :1。

2.制法:先把磨碎的玉米放入铁锅中煮至半熟,捞出晾至半干,然后将称好的1.8%马拉硫磷粉剂洒在玉米的表面上,拌均,晾至八成干,即可选用。每亩毒谷用量(干谷)0.75公斤。

3.注意事项:制成毒谷湿度要适宜,过湿时与种子混播会影响种子发芽,而且毒谷本身也易腐烂变质,缩短残效期。毒谷的湿度过干,则影响诱杀效果。

(二)毒饵制作:毒饵是用害虫喜食的饵料与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制成的。在作物生长期间施于地表,用于诱杀地下害虫、蝗虫等害虫。

1.配方:饵料与农药的比例是10 :1。本实验用饵料1公斤,90%晶体敌百虫0.1公斤。常用的干饵料有麦,米糠,磨碎的豆饼,磨碎的棉籽饼等。鲜饵料有野菜,甘薯蔓,马铃薯等。

2.制作:将干饵料放入铁锅中炒香,晾凉后,将敌百虫水溶液喷在饵料中拌匀,再加入与饵料等量的水,拌和均匀即可。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能能散开为宜。使用新鲜饵料制作毒饵,先将饵料切碎,后用稀释10倍的药液喷在饵料上,拌和均匀即可。

毒饵以傍晚条施或堆施在田间为宜,干饵料制成的毒饵,每亩用量1.5公斤,鲜饵料制成的毒饵,每亩用量7.5—10公斤。

3.注意事项:发霉变质的饵料及炒焦的饵料,不宜作毒饵。

(三)毒土配制

农药与细土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好为毒土。农药与细土垢配合比例,随农药种类和防治对象而异。如每亩用20%的甲基异硫磷乳油300—450毫升,加细土15—20公斤配成毒土,穴施或条施后覆土坷防治花生田蛴螬。每亩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20—40克加细土15—20公斤,在播前或播后至发芽前3—5天撒施,可防治鸭舌草、眼子菜等杂草。

注意事项:毒土要随配随用;土应取自非耕作层土壤;细土要湿润;药土要拌均;撒施要均匀。

(四)颗粒剂配制

颗粒剂是用农药与载体制成颗粒状制剂。

1.配方:煤渣粒状载体1000克,50%辛硫磷乳油30克。

2.制作:土法制作颗粒制时,先将砸碎的煤渣(砖粒、土粒)用30目筛去掉大的颗粒,两用60目筛,除支细小部分,剩余的如菜籽大小颗粒,便可作为载

体。称取煤渣粒状载体1000克于干净水泥地面上,称取50%辛硫磷乳油30克倒入盛有100克水的喷雾器中,将药液搅均后,均匀喷雾到煤渣粒状载体上,经充分翻拌,阴干后即可使用。

3.注意事项:配制时,药剂与粒状载体必须充分拌均,使得每粒载体均沾附有药剂,否则影响防治效果。

四、实验作业

根据所作实践内容,叙述其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四杀虫剂触杀毒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点滴法步骤,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二、需用器材:分析天平、简易点滴器(微量进样器)量筒(10毫升、100毫升)、吸管、烧杯(50毫升、100毫升)、培养皿(直径9mm)、小镊子、容量瓶、玻棒、温度计、湿度剂。

三、供试药剂:溴氰菊酯原药、丙酮

四、供试昆虫:3—4龄菜青虫幼虫。

五、实验步骤:

1.准备试验:用丙酮将溴氰菊酯原药配成若干个浓度,用微量进样器点滴1微升药液于3—4龄菜青虫幼虫前胸背板上,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虫。处理后将试虫放于垫有吸水纸的清洁培养皿内,加新鲜饲料,置于25℃下,24小时后检查结果,求死亡率。

2.求出毒力测定浓度:根据上述步骤,找出死亡率在20—90%的浓度区间,按等差数列要求,求出毒力测定的浓度。

3. 配出毒力测定浓度:用丙酮将溴氰菊酯原药配成步骤2计算出的5个浓度,另配1个丙酮溶液作对照,共6个浓度。

4.备好试虫,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虫。

5.求出供试昆虫体重:将每个处理的30头试虫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求每头试虫的平均体重,记入表格中,再将每10头试虫放在一个垫有吸水纸的清洁培养皿内等待处理。

6. 毒力测定操作:将上述待处理的试虫用不同浓度药液从对照开始,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点滴,每头试虫点滴1微升药液于前胸背板上。每处理完1 个浓度后,用丙酮洗涤微量进样器。药剂处理后的试虫放入恢复皿中,并加新鲜饲料于25℃环境中,48小时检查存活虫口数。

六、结果整理:

1.求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在试验中,如对照组死亡率在5—20%之间,必须求出校正死亡率,若对照组死亡率在5%以下,用死亡率表示,若对照组死亡率在20%以上,本试验失败。

2.求致死中量(LD50)。以药剂浓度常用对数值作横座标,校正死亡率(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作纵座标,将浓度常用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死亡率)的机率值的五个组合点标于座标上,连成直线,在纵座标5处引一个于横轴平行线相交直线某一点,从这一点作下垂线相交于横轴上的对数值,查反对数表即为LD50。

在点滴法中,为了更精确求得供试药剂致死中量,需根据用药浓度及体重求每头试虫的受药量(微克),并进一步换算成单位虫体的受药量(微克/克)=每头试虫受药量(微克)÷每头试虫平均体重(克)。

七试验作业

1.绘制毒力曲线,求出致死中量。

2.影响本试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说明其道理。

实验五杀菌剂的毒力测定(生长速率法)

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生长速率法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在实践中运用,并求有效中浓度(EC50)。

二、实验材料:

1.供试菌种:28℃恒温培养三天的小麦赤霉病病菌菌丝。

2.供试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4.其他器材:分析天平,培养皿,三角瓶,移液管,玻棒,培养箱,三角尺,无菌水。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试验:用无菌水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成若干个浓度,每一个浓度取1毫升于灭菌的培养皿中,每个浓度重复三次,分别向每个培养皿中倒入9毫升灭菌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等冷却后向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直径5毫米28℃恒温培养三天的小麦赤霉病病菌菌丝块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置于28℃下培养,24小时后检查结果,求抑制率。

2.求出毒力测定浓度:根据上述步骤,找出抑制率在20—90%的浓度区间,按等差数列要求,求出5 个毒力测定的浓度值。

3. 配出毒力测定浓度:用无菌水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成步骤2计算出的5个浓度,另用无菌水作对照,共6个浓度。

4.制备含药培养基:用无菌吸管吸取1毫升药液于灭菌的培养皿中,每处理3个重复,共18个培养皿,分别倒入9毫升灭菌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等冷却后向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直径5毫米28℃恒温培养三天的小麦赤霉病病菌菌丝块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置于28℃下培养,24小时后检查结果。

5.结果检查:培养48小时后,检查各处理菌的生长情况,用三角尺测量菌落生长的直径,每个菌落重复测量二次,以平均值代表该菌落的直径。以培养48小时菌落直径(毫米)来表示菌落生长的速率(毫米/48小时),将检查结果填入下表中,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组的生长速率—处理组的生长速率)÷对照组生长速率×100

6.求出有效中浓度(EC50)。以药剂浓度常用对数值作横座标,将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作纵座标,将浓度常用对数值—抑制率的机率值的五个组合点标于座标上,连成直线,在纵座标5处引一个于横轴平行线相交直线某一点,从这一点作下垂线相交于横轴上的对数值,查反对数表即为EC50。

生长速率法试验结果统计表

菌种温度培养时间

四、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移动菌碟时,接种针应消毒,速度要快,二皿开口要小。

五、作业

1.本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哪里?总结本实验收获和问题。

2.绘出毒力曲线图并求出EC50。

实验六除草剂的生物测定

一、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除草剂生物测定——高梁法和去胚乳小麦幼苗法的测定方法,学会在除草剂筛选和机理研究中的运用。

二、实验材料:

1.供试药剂:50%丁草胺乳油,50%苯达松乳油。

2.供试生物材料:小麦种子

3.其他器材:培养皿,移液管,三角瓶,干砂,粗天平,磁盒,尺子,镊子。

三、实验方法:

1.高梁法

1. 催芽:将同一品种的高粱种子在25℃恒温箱中催芽24小时。

2. 配药:将供试药剂稀释5个浓度,稀释剂为蒸馏水。

3. 药砂制备:称取124克过筛的干砂放在磁盒内,用移液管吸取16毫升药液于称好的干砂中,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再用尺子刮平,制备秩序是先做对照,再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注意编上号。

4. 接种高粱芽:在盛有药砂的培养皿中,先用镊子点10个穴,穴的大小与种子等同,然后用镊子挑胚根长短相似的高粱种子10粒放入穴中,种子的胚部向外,先接对照,再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全部接好后盖上培养皿,在培养皿的上下部用纸条封好,斜靠在温室内的架子上,和垂直线成15度夹角,在25℃下培养5天后检查结果。

(二)去胚乳小麦幼苗法

1. 催芽:将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子在25℃温室中催芽5天,此时幼苗芽长约2—3厘米。

2. 配药:将供试药剂稀释5个浓度,稀释剂为蒸馏水,蒸馏水为对照。

3. 药剂处理:将每个处理药液吸取8毫升于各个50毫升的小烧杯中,再将预先选好的长度基本一致的小麦苗10株,摘除胚乳,并在蒸馏水中摆动几下,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份,同时放入杯中,但勿使幼芽接触药液,扶正后放在25℃温室中,生长五天,检查结果。注意在培养过程中,每天要补充蒸馏掉的蒸馏水。

4. 结果记入下表中。

表1 高粱法结果观察记载统计表

表2去胚乳小麦幼苗法结果观察记载统计表

(对照组长度-对照组基数)-(处理组长度—处理组基数)

抑制率(%)= ×

100

对照组长度-对照组基数

对照组鲜重-处理组鲜重

鲜重减少率(%)= ×100

对照组鲜重

活性分级:+ 微++ 小+++ 中++++极大+++++ 致死

四、作业:

1. 写出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2.你认为,本实验应掌握好哪些步骤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实验七农药对植物的药害试验——拌种法

一、目的要求:在生产中,常因不正确使用农药而引起了植物的药害,其原因主要是对药剂性质,植物反应和环境条件没有把握好,为了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必须在药剂使用前进行药害试验。

二、实验器材:

1.供试生物:小麦种子

2.供试农药: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其他器材:粗天平,培养皿,三角瓶,镊子,尺子等。

三、实验方法:

1.药剂处理:先同一品种、籽粒大小基本一致、发芽率高而整齐的小麦种子6份,每份50克,将其中的5份放入150毫升的三角烧瓶中,再分别称取小麦种子重的0.05,0.1,0.2,0.4,0.8倍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装入编号的三角瓶子中,用塞子塞紧瓶口,充分振摇2分钟,使药均匀附在种子表面。

2.培养砂的制备:用清水反复漂洗通过20号筛目的砂土,除去粘土、可溶性物质及其他杂质,然后用稀盐酸处理除去碳酸盐,再用清水反复洗涤,直到不显酸性为止,最后用蒸馏水洗涤一次,在120℃以内的温度下烘干待用。为了好观察要的生长情况,可在砂中加入0.5——1%的木炭粉。

3.发芽试验:将上述干砂600克置于磁盒中,加入150毫升蒸馏水搅拌均匀,然后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放入60克湿砂,轻括平后,用镊子挑取已拌药的种子50粒,均匀放入培养皿中,再将种子压平,再加湿砂40克于种子上面,覆盖均匀后置于25℃温箱中进行发芽试验。每浓度重复三次,以未拌药的种子为对照。

结果检查与记载:三天检查发芽势,七天检查发芽率,并观察芽和根的情况。检查时,可在各处理里,随机抽取10株,测量其芽和根的长度(根长一般取其长的根3支,取其平均数),求其平均长度,并记载其对药剂的反应。

拌种法试验结果统计表

作物品种:药剂名称温度:培养时间:

四、实验作业

1.记载实验结果,描述药害症状,分析药害作用。

2.为减少或防止药害发生,在农药使用中就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八 波尔多液的配制

一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和质量检查,并要求掌握配制原理和技术要点。

二 、实验器材:粗天平,烧杯,量筒,试管,酚酞指示剂,玻棒,生石灰,硫酸铜(CuSO 4.5H 2O )。 三、 配制原理:波尔多液是硫酸铜溶液和生石灰乳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液,其有效成份是Ca (OH )2结合在[Cu (OH )2]3 CuSO 4的结晶中,形成一系列的复合物CuSO 4·xCu (OH )2·y Ca (OH )2·z H 2O 。

四 、配制方法

波尔多液配制有等量式,倍量式和半量式等三种原料重量配比,其中以硫酸铜为标准,如等量式则为硫酸铜和生石灰重量比为1∶1,倍量式则为硫酸铜和生石灰重量比为1∶2,半量式则为硫酸铜和生石灰重量比为2∶1。但波尔多液配制常见是等量式配制。本实验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并比较所制波尔多液质量的好次。波尔多液配制原料比例常见是硫酸铜∶生石灰∶水=1∶1∶(100—200)。

1.配制步骤

称取2克硫酸铜溶解于20毫升水中,即成10%硫酸铜原液。 称取2克生石灰溶解于20毫升水中,即成10%石灰乳原液。

高,质量越差,反之,质量越好。

沉降率的测定:将以上配成的六种波尔多液分别移入到6个100毫升的带塞的量筒中,,倒至100毫升刻度处,塞紧筒塞,上下颠倒10次,编上号并排放在实验台上,静置半小时,1小时和2小时后,分别记下上部澄清液粒的高度,根据下式分别计算出沉降率。并记入下表。

沉降率(%)=上部澄清液粒的高度(毫升)÷总高度(100毫升)×100

性。

五注意事项

1.硫酸铜应选择天蓝色有光泽的结晶。

2.生石灰应选色白质轻块状的,若用熟石灰应增加30%的用量。

3.配制两液时的温度不应高于室温,石灰消解后石灰乳的温度要降至室温时才能混合。

六作业

1.比较本实验六种配制方法所产生的波尔多液的质量。

2.你认为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实验九石硫合剂的熬制及质量检查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石硫合剂的熬制及质量检查,实验并要求掌握其熬制的原理和技术要求。

二、实验器材粗天平,烧杯,量筒,玻棒,电炉,生石灰,硫磺粉(40—80筛目),波美比重计,pH试纸。

三、熬制的原理

石硫合剂是硫磺、生石灰和水共热熬制而成。熬制过程发生的主要的化学反应式为:

3Ca(OH)

2 + 11S = CaS

5

+ CaS

4

+ CaS

2

O

3

+ 3H2O

石硫合剂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多硫化钙含量越高,其质量越好。而起杀菌作用的是五硫化钙和四硫化钙,分别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活性硫,杀死病菌。反应过程如下:

CaS

5 + 3O

2

= 2CaS

2

O

3

+ 6S↓

CaS

4 + CO

2

= CaCO

3

+ H

2

S↑ + 3S↓

四、原料配比石硫合剂原料配比一般有三种,见下表:

石硫合剂原料配比表

1.称取原料:按照上表的配比,每份以40克计算,分别称取生石灰,硫磺和水的重量(体积)。

2.制备石灰乳溶液:将称取的生石灰块放入1000毫升的烧杯中,先加60毫升的热水使其消化,再加240毫升热水搅拌成石灰乳。

3.制硫磺粉糊:将硫磺粉加入5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100毫升的热水,用玻棒拌均即可。

4.加热:将制备石灰乳溶液放在电炉上强火煮沸。

5.加硫磺粉糊:等煮沸后,一小份一小份地向石灰乳液中加硫磺粉糊,边加边搅拌,约10分钟内加完,加完后用剩余的热水将盛有硫磺粉糊的烧杯冲干静后倒入加热的溶液中,并用玻璃笔在加热的烧杯外璧上作一深度记号。

6.补热水:继续强火煮沸,随时补充蒸发的水分,用开水补至刻度处,补水要在熬煮结束前15分钟结束(全程约50分钟)。

7.停止加热:当熬制的溶液变成红棕色,药渣呈苹果绿色时,表示石硫合剂已熬成,即可停止加热。

8.过滤:一旦石硫合剂溶液冷却至室温时,用2—3层纱布过滤,除去渣泽

后即为母液,并记录母液量。

六、质量检定优质的石硫合剂应为透明的红棕色溶液,残渣少,且呈苹果绿色。用眼观察你所熬制的石硫合剂溶液,并用文字表达其颜色。取250毫升药液于250毫升量筒中,放入波美比重计,测定其浓度,并记录于下表。用玻棒沾少许药液于pH试纸上,判断酸碱性。

1.生石灰应是质轻色白块状。

2.硫磺粉细度能通过40筛目即可,但尽量无杂质。

3.熬煮时应用干净河水、池塘水和自来水,不用井水、泉水。

4.熬煮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搅拌要适当,不能剧烈搅拌,火力也不要过猛,一定要熬煮呈红棕色时才能停火。

5.制成母液应贮藏于磁器或陶器中,上部注入一层煤油(柴油),但稀释液不能贮藏,应立即使用。

6. 石硫合剂有腐蚀性,沾染皮肤、眼晴时,应立即用水冲洗。

7.用生铁锅熬制,不能用铜、铝锅熬制。

八、实验作业

1. 根据石硫合剂熬制结果记载表中数据,对配比方法进行评比。

2.你认为要获得高质量的石硫合剂熬母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在石硫合剂熬制过程中,你认为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4.某农户有十亩小麦,需要用石硫合剂防治小麦锈病,每亩用0.30Be的药液100斤,按本次实验第一种配比的方法制作的母液波美度,需要多少斤硫磺?

实验十几种常用农药的简易检定

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几种常用农药的简易检定方法。

二、实验器材 1.供试器具酒精灯、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镊子、滤纸、蒸馏水、粗天平、药匙等。

2.供试农药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萘威、克百威、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铵、敌锈钠、磷化锌、磷化铝。

3.供试试剂 1%间苯二酚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10%高锰酸钾水溶液、50%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钼酸铵的硫酸溶液、0.2N氢氧化钾溶液、0.3%氟硼酸对硝基苯重氮盐溶液、重氮化苯胺溶液、浓硫酸、5%稀硫酸溶液、1%稀硫酸溶液、溴水、40%硫酸溶液、5%硝酸银溶液。

三、实验方法

1. 敌百虫与敌敌畏的鉴别将试液滴几滴在滤纸上(取0.5克敌百虫晶体加蒸馏水2—3毫升配成试液),烘干,随即滴上1%间苯二酚溶液和5%氢氧化钠溶液各2 滴,再次烘干,滤纸上出现玫瑰红色,证明试样是敌百虫或敌敌畏。又取试样0.5—1毫升放入试管中,滴入10%高锰酸钾水溶液,如果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证明试样是敌敌畏;如果紫色不能立即褪去,则试样是敌百虫。

2.乐果与马拉硫磷的鉴别取试样3—4滴放入试管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摇荡,再滴入50%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钼酸铵的硫酸溶液各5—7滴,摇均后在沸水中加热,如果溶液显草绿色的为乐果,天蓝色的为马拉硫磷。

1.甲萘威取试样0.5克放入试管中,加入0.2N氢氧化钾溶液5毫升,摇荡5—10分钟,滴入0.3%氟硼酸对硝基苯重氮盐溶液,如呈紫色,则是甲萘威。

2.克百威的检定取试样0.5克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10毫升,加热振荡后,滴入重氮化苯胺溶液,再振荡即可出现黄色,证明试样是克百威。

3.代森锌、代森锰和代森铵的鉴别取上述试样各0.5克于三支试管中,加水数滴使它全部湿润,再滴入3—4滴浓硫酸,稍加热,产生臭鸡蛋味的硫化氢气体,气泡停止后,加水约5毫升,过滤后收集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入5%氢氧化钠溶液,摇均,在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中,再滴入5%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又可溶解,证明试样是代森锌。不能溶解的,则试样是代森锰。在没有沉淀的试管中,能放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即为代森铵。

4.敌锈钠的检定取试样0.5克放入试管中,加入5%稀硫酸溶液5滴,把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逐渐加入溴水,如生成白色沉淀(三溴苯胺),证明试样是敌锈钠。

5.磷化锌与磷化铝的检定取试样1—2克放入试管中,滴入40%硫酸溶液1—2毫升,稍加热,放出磷化氢毒气,将滴有5%硝酸银溶液的试纸置于试管口,则出现黄色。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又会析出白色的金属银,则证明试样是磷化

锌。此法也可用来测定经过磷化铝熏蒸过的粮食中的磷化氢的残留情况。取经过磷化铝熏蒸过的粮食5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稀硫酸溶液到液面高出粮食为止。然后用5%硝酸银溶液试纸盖在瓶口上,把三角瓶放在火上煮沸几分钟,如果试纸颜色变得较深,说明粮食中尚有磷化氢的残留。

四、实验作业

1.简述你所检定的农药的操作过程。

2.试设计一个试验,检测粮食中是否有磷化氢的残留。

实验十一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通过农药对鱼苗及蝌蚪的毒性测定,初步掌握农药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器材粗天平、量筒、鱼缸、烧杯、罐头瓶、鱼苗、蝌蚪、50%丁草胺乳油。

三实验方法

(一)材料准备选择本地区常养鱼(鲢鱼)作为试验鱼种。鱼苗平均体重0.15—0.20克/尾。试验前在室内训养1周,选择健康无病的鱼苗供试验用。蝌蚪采自池塘,平均体重为0.25—0.30克/尾。试验前在室内驯养2—3天,选择健康无病的供试验用。

(二)药液配制

1.预备试验在较宽的浓度范围之间设置5—7个浓度,每个浓度用鱼苗或蝌蚪20尾先作试验,找出最大安全浓度与最小的全致死浓度。

2.浓度设置在最大安全浓度与最小的全致死浓度范围之间,按一定级差设置6个处理浓度,每种处理重复3次,并设置空白对照。

(三)处理方法鱼苗试验采用25×25×15厘米的玻璃缸,内盛试液500毫升,随机放入鱼苗10尾;蝌蚪试验采用500毫升烧杯,内盛试液300毫升,随机放入蝌蚪10尾。试验期间不喂食料,每隔24小时换新试液1次。放入鱼苗或蝌蚪后,24小时、48小时观察中毒症状,并将死亡尾数记入表中。

(四)结果计算

1.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在试验中,如对照组死亡率在5—20%之间,必须求出校正死亡率,若对照组死亡率在5%以下,用死亡率表示,若对照组死亡率在20%以上,本试验失败。

2.求忍受极限中浓度(TLm)。以药剂浓度常用对数值作横座标,校正死亡率(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作纵座标,将浓度常用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死亡率)的机率值的五个组合点标于座标上,连成直线,在纵座标5处引一个于横轴平行线相交直线某一点,从这一点作下垂线相交于横轴上的对数值,查反对数表即为TLm。

表1 丁草胺对鱼及蝌蚪毒力测定记载表

四实验作业写出丁草胺对鱼苗及蝌蚪的毒力实验报告。

(完整版)华中农业大学2018考研真题之902-植物保护通论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一、名词解释(共20 分,每题4 分〉 1.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2 .单主寄生与转主寄生; 3 . 休H民与滞育;4. 初侵染与再侵染;5 . 世代与年生活史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 答题纸相应位置处。共20分,每题1分〉 1. 病毒是一类(〕活养生物 A . 单细胞B. 多细胞C. 非细胞结构D. 死养 2. 媒污病的病部易长黑色霉层是( A . 植物B. 茵物C. 动物D. 原核生物 3. 细菌病害的病征是() A. 粉状物 B. 霉状物 C. 溢版 D. 锈状物 4 . 菌核的主要作用是() A . 繁殖B. 抵御不良环境C. 传播 D. 寄生 5. 不属于病原物的致病机制是() A . 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B. 机械压力 C. 生长调节物质 D. 寄主植物固有的形态特征 6. 以下袍子属于无性袍子类型的是() A. 卵子包子 B. 游动包子 C. 子囊袍子 D. 接合袍子 7. 接合菌亚门的菌丝通常是() A . 变形虫状B. 有隔菌丝C. 无隔菌丝 D . 原生质团 8. 某种植物发病以后在叶部出现斑点属于以下(〉一类病状A. 变色B. 腐烂C. 坏死 D . 畸形 9. 以下子包子属于无性袍子类型的是() A .卵子包子B. 分生袍子C. 子囊抱子 D. 接合袍子 10. 植原体对()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A .井冈霉素B. 四环素 c. 赤霉素D. 阿维菌素 11. 半翅目昆虫的口器属于(〉 A . 虹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c. 嚼吸式口器 D . 刺吸式口器 12.在食物条件好的情况下,虫牙虫可以不经过产卵和交配直接产生若呀,这种生殖方式为() A . 多胚生殖B. 两性生殖 c. 孤雄生殖 D. 幼体生殖 13. 细胸金针虫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属于() A .金龟甲科 B. 吉丁甲科C. 叩甲科 D. 象甲科 14. 在昆虫消化道中,进行消化作用和吸收养料的主要部位是() A .中肠 B . 前肠 c . 后肠 D .口 15. 烟粉虱对下列有很强趋性的色板是(〉 A . 黄色板 B . 蓝色板 C . 黑色板 D .白色板 16.K对策昆虫一般比r对策昆虫的繁殖力()、生活周期() A.弱、短 B.强、长 C.弱、长 D.强、短 17.“芦苇起锥,向棉田迁飞”,这句谚语预测的是下列哪种害虫() A . 棉铃虫B. 甜菜夜峨 c. 棉呀D. 小地老虎 18. 由于〈)见光易分解,一般不用于喷雾。 A . 辛硫磷 B . 灭幼腺 C . 乐斯本 D . 澳氨菊酶 19 . 能促进杆插枝条生才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A.赤霉素 B.口号!味乙酸 C.矮壮素 D.乙烯利 20.农药可湿性粉剂的组成通常不含有以下组分()A. 乳化剂B.原药C.分散剂 D.载体 三、填空题(共40 分,每空1 分) 1. 植物病害侵染性病原有真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等类型。 2. 病原物侵入寄主的方式和途径,包括被动侵入和主动侵入,被动侵入包括、和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姓名: 成绩 1.什么是生物技术?(10分) 答: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及成活率的关系?(10分) 答: (1)细胞全能性是指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2)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因此在植物体内含量不均匀,顶端分生组织带毒少,病毒含量低。 (3)进行茎尖培养时,切取茎尖越小,带有病毒的可能性越小,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脱毒效果越好。但茎尖太小,离体培养时成活率小,反之则反。 3.何谓原生质体融合?园艺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方法及体细胞杂种的筛选和鉴定技术?(20分) 答: (1)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 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园艺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方法: 硝酸钠法、高钙离子法、PEG法、电融合法、多聚化合物法以及聚集微束激光法。 (3)体细胞杂种的筛选: 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可用各种方法,如按细胞的形态大小,细胞繁殖状态上的差异,或利用融合细胞对温度、药物的敏感性、营养要求不同等特性进行分离选育,主要有遗传互补选择、形态特征选择、生长特性选择、敏感差异选择、低密度培养选择等方法。 (4)体细胞杂种的技术鉴定: ①、RFLP和RAPD应用于鉴定体细胞杂种;②、种特异重复DNA;③、Southern杂交在体细胞杂交中的应用;④、基因组原位杂交仔植物杂种中鉴定;⑤、其它方法。如SSR、核糖体DNA间隔序列分析及内部转录间隔区分析。 4.园艺植物常用的分子标记有哪些?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分) 答: (1)园艺植物常用的分子标记有: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SSR (简单序列重复)、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等4种。 (2)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1)品种鉴别与产权保护

植物保护学考试复习资料

植物保护学 一、名词解释 1. 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2. 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特异性抗病性和非专化性抗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3. 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4. 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5. 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二、简答题 1.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侵染性病害的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在病株的表面或者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的存在,有的侵染性病害在病部有明显的病征。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2. 何谓病害的侵染过程?其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一)病害的侵染过程 简称病程,指从病原侵入开始,经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引起寄主一系列病变,直到寄主表现症状,病原开始释放传播体为止的过程。(二)侵染程序一般分为以下3个时期:(1)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2)潜育期。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潜育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3)发病期。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繁殖体的阶段。3.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介体传染:病毒的自然传播多数依靠昆虫、菟丝子等介体,其中以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最为突出,象西葫芦病毒病、番茄蕨叶病、辣椒病毒病主要是靠蚜虫传播的。 (2)汁液接触传染:田间进行的许多农事活动都可以传染病毒病。另外,叶片间的互相摩擦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 (3)嫁接传染:许多果树病毒病主要是通过嫁接传染的。苹果的病毒病几乎都是由嫁接传染的。 三、论述题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对植物病害循环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①初侵染和再次侵染;②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以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病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和越夏,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一次发病。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依据病害的循环特点制定的。

(整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植物保护专业.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植物保护专业 农药应用与管理实验实习指导书 二〇〇九年五月

农药应用与管理实验实习规则 1.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 2.实验时应细心听教师讲解,进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爱护公共财物,药品、器材不得擅自带出实验室。 4.室内不准放置食物,不准抽烟。 5.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炸、防触电、防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有机药剂、溶剂与远离火源,加热必须在水浴锅中进行。点燃酒精灯不能两灯相碰,喷灯高度要适中,防止酒精外溢飞溅,火柴残杆不许随便乱丢。易燃易爆药品操作要谨慎,处理安放要妥当。烘箱、电炉等用完后应立即截去电源,所有开关、电路及电线不得沾水弄湿,插、拨电插头时要小心。移、吸剧毒药剂时要用吸液器,毒剂的废液和含药培养基不得任意处置,必须倒入废液缸中。实验完成后要用肥皂洗手,喝水或饮食前要刷牙或漱口。一旦发生事故,应镇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急救。 6.实验结束后,清理并归还所有器材,如有损坏应进行登记,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经教师审阅后,方能离开实验室。实验报告按时缴送,结果误差较大或有请假手续而未进行实验的学生,应在教师指定日期补做。

实验一农药物理性状测定 一、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各种不同剂型农药的物理性状鉴定方法,以使了解农药质量测定方法和物理性状对农药药效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粗、细硫磺,50ml平口烧杯,100m量筒,粗天平,500ml 烧杯,温度计,恒温水浴锅,白纸,秒表,40目筛,试管,移液管,试管架,吸耳球,显微镜,测微尺,硬纸片。 三、实验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杀螟松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粗细硫磺粉、硬水。 四、实验方法: 1.粉剂—貌似密度法测定: 取一只已知重量的平口烧杯,将粗细两种硫磺粉先后装满,用硬纸片轻轻刮平,称重,求出粉剂重量,然后把硫磺粉全部倒出,将烧杯装满水,再将水全部倒入量筒内,记录毫升数,求出貌似密度。 同容积粉剂重量(克) 貌似密度= 同容积水的毫升数(毫升) 2.可湿性粉剂—湿润速度测定 取二只500毫升的烧杯于恒温水浴锅中,在烧杯中加入硬水,使水面与水浴锅的水平面平齐,待烧杯中的水温和水浴锅的水温达30±1℃的时,分别取经过40目筛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硫磺试样5克,置于120×120mm的白纸上,然后将两边卷起成园筒状,捏住约筒,在距离烧杯水平面约10cm,不断摇动纸筒,将试样在3—4秒内,均匀撒在水平面上,撒粉开始并立即用秒表计时,直至样品全部湿润为止,记录湿润时间,如此重复5次,取平均值,即为湿润速度。 3.乳油: 1.一般观察:乳油以外观透明,不分层,无沉淀为合格品。分别将甲胺磷、敌杀死等乳油自水面1cm高度滴入水中,不加搅拌,若能自动迅速分散,形成乳白色乳液者,则乳化性能良好,如果乳油油滴沉入水底,说明乳化性能不好,乳油药效期已过,不能应用于农田,沉积油珠越多,说明破坏愈严重。观察结果用文字记载。 2.油珠直径检查 质量好的乳油,稀释后油珠直径很小(一般以平均油珠直径在5um以下乳油质量较好)。方法是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油珠直径大小,每一样品取样50个油珠,测定直径,分别记载,取平均值比较各种乳油质量。 五、抽样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 抽查三位同学,分别鉴定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的物理性状。从三位同学操作过程中,发现不足,督其改正。并进行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农药物理性状测定有何实践意义? 2.比较粉剂和可湿性粉剂被水湿润难易程度,并说明原因。 3.通过实验,你能得出粉剂颗粒大小和可湿性粉剂湿润速度的快慢同质量好坏的关系吗?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0 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农学专业、植科专业、种子专业必修课 3.课程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栽培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以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园艺学等学科为基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 (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4)《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张满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5)《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 (6)《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David W. Par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Cereal Diseases,Their Patholog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D. Gareth Jones and Brian C. Clifford ,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New York. Brisbane. Toronto.1983 (8)《Rice Diseases》 Seond Edition, S. H. Ou,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1985 (9)《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York.1986.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 (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植物保护学》学习指南

课程导学 一、预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动物学。 二、学习对象: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茶学、应用生物科学等专业)、生命科学类本科生。 三、授课内容与各知识点关系: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学习,现将植物保护学课程的知识点关系特作说明,具体见下图。 四、学习主要内容 植物保护学是围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之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治理技术和科学实施途径,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综合性应用科学。本课程重点需要通过学习掌握下列主要内容或知识点:植物保护学各分支学科如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有害生物的治理策略与技术;另方面,重点学习掌握粮食作物、杂粮、蔬菜、果树和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鉴别与诊断、发生发展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以及农田常见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同时,通过对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学习,开展相对应的实验教学,以加强感性认识,学会基本实验技能如绘图技巧,以及鉴别昆虫、植物病原与杂草的技能。 五、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课前根据教学日历安排对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中认真听老师授课,并认真记录关键知识点的记笔。同时,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不明白或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或课后提问与交流。 【课后学习】根据上课内容、教师课件以及课程网站内容,及时整理笔记,使知识点与上课内容更系统。同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课程网站中有关训练题进行自我测试,既完成作业,也测试自我知识点掌握程度。 【查阅文献与课程论文写作】为了很好完成课外讨论,结合撰写课程论文,要学会和掌握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等网络资源或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收集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制作PPT,以便开展课程论文报告与交流。 【实验课堂教学】按照实验内容事先进行预习,在老师讲解和指导的基础上认真观察各种实验保存标本,训练有关实验操作如解剖昆虫、制作标本等。有问题及时提问,以得到解答。认真完成有关实验报告。学会标本绘图技能。 【野外考察】在教师指导下,去教学实验农场采集各种有害生物标本,并进行现场识别。对难以识别的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识别。 【课外科研训练】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自觉主动与老师联系,申请有关科研训练项目,学会如何写申请报告、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六、考核办法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期末闭卷考试占50%,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占20%,平时作业占10%,实验操作10%。另外,课外野外调查或科研活动,以及参加学术报告等,占1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1)叶恭银主编. 植物保护学. 杭州: 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组编.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实验指导书》(讲义)(第二版), 2007 (二)推荐参考书

植物保护概论

植物保护概论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度,不影响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 4三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狂,有害生物抗药性 三致问题:致癌,致畸,致突变。 5植物保护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植物虫害 1昆虫与其他害虫的区别:昆虫动物的体躯由若干个节组成,某些体节上着生着成对分节的附肢,体壁硬化外成骨骼,附着肌肉,并包藏着全部的内脏器官,没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内骨骼系统。 2 昆虫的足的基本环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的变化:1步行足,适于快行2跳跃足,适于跳跃。3捕捉足,适于捕捉小虫。4开掘足,便于挖土。5抱握足,交配时用来抱握雌体。6游泳足,适于在水中游泳。7携粉足,用来梳集花粉。 3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特点:腹部的题解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以侧膜连接,前后相邻的两附节间,由环状的节间膜相连,由于附节和两侧均有柔软的膜质部分,所以腹部有很大的收缩性,这种结构对昆虫容纳内脏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卵的发育以及产卵活动都非常有利。昆虫腹部1-7节(雌性)1-8节(雄性)称为内脏节,腹部1-8节两侧各着生着一对气门,是昆虫的呼吸通道,腹部八节(雌性)或者第九节(雄性),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后的各节统称为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成虫外,最多有两节,即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一节比较退化,只有一对尾须。 4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骨骼张在外面,而肌肉却生长在骨骼里面,这种结构称为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结构使昆虫能保持固定的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脏免授机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还有各种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去的广泛的联系。 5昆虫体壁的通透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由于体壁的特殊构造和理化特性,使它对虫体具有良好地保护作用,尤其是体壁上的覆盖物和上表皮的蜡层,护蜡层,对杀虫剂的入侵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同一昆虫的不同发育期,其体壁的厚薄,软硬和覆盖物的多少是不同的,凡是体壁,蜡质多和体毛较密的种类,药剂不容易通过,一般来说同一昆虫幼龄期比老年期的体壁薄,尤其是刚蜕皮时,由于外表皮尚未形成,药剂比较容易渗入体内。此外,昆虫体躯各部分的体壁厚度也是不同的,一半节间膜,侧膜和足的附节部分,体壁较薄,感觉器官则是最薄弱的地方,而且感觉器官下面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1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1)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稻最易感染稻瘟病的生育期分别是、、。 2.稻白叶枯病菌的侵入途径有、、。 3.稻纹枯病菌的再侵染主要靠。 4.棉花枯萎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和,近距离传播主要是、及地。 5.油菜菌核病的初侵染形态体是、再侵染形态是。 6.小麦锈病的病害循环分为、、和 。 7.小麦散黑穗病菌的初侵染来源是,防治的中心措施为。 8.烟草病毒病病原主要有TMV和CMV两种,前者通过传染,而后者则主要通过传播。 9.影响玉米斑病的主要因子有、、。 10.甘薯黑斑防治措施的“一留”“二侵”“三高”分别是指 。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命名法,对鉴别寄主反应为RssssRs,病菌小种命名为()A.B3B.C15C.F2 D.B4 2在病害流行上起重要作用的稻叶瘟病斑类型是() A.慢性病斑B.白点病斑C.褐点型病斑D.急性型病斑 3.水稻中后期病害一次用药兼治的最佳时期是() A.分蘖期B.灌溉期C.始穗期D.黄熟期 4.田间普查棉枯、黄萎病的理想共同时期是() A.6月B.7月C.4月D.8月 5.油菜病毒病最感病生育期是() A.苗四叶期B.花期C.抽苔期D.成熟期 6.由于三种小麦锈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春季三种锈病在田间发生早迟顺序为()A.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B.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 C.秆锈病—条锈病—叶锈病D.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 7.下列何种病害属于花期系统侵染病害() A.小麦腥黑穗病B.小麦秆黑粉病 C.小麦散黑穗病D.大麦坚黑穗病 8.烟草黑胫病的综合防治以()为中心 A.选育选用抗病品种B.实行轮作 C.加强栽培管理D.化学防治 9.甘薯软腐病在()经常发生

植物保护通论习题集

植物病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致死温度: 2.致病性和抗性: 3.植物病原的致病性: 4.植物病害: 5.真菌的生活史: 6.杂草: 7.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8.营养胁迫: 9.温度胁迫: 10.体外保毒期: 11.水分胁迫: 12.生理小种: 13.全寄生性种子植物: 14.侵染过程: 15.潜伏侵染: 16.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17.寄生物和寄主: 18.寄生和腐生: 19.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 20.初侵染和再侵染: 21.病害循环: 22.病程: 23.半寄生性种子植物: 24.IPM: 二、判断题 1.子囊孢子是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植物病原微生物都是寄生物。2. 3.植物病毒是一类有传染性的原核微生物。() 4.植物病毒病没有病征。() 5.真菌性病害一般呈系统性表现症状。() 6.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7.一种真菌只能在寄生一种寄主植物,称为单主寄生。() 8.一种真菌的生活史在一种寄主上完成,称为单主寄生。() 9.细菌属于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10.细菌接触感病植物后通过主动侵入、伤口或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等途径侵入。() 11.细菌接触感病植物后通过伤口或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等途径侵入。() 12.同一种真菌需要在两种以上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3.同一种真菌能在两种以上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4.没有病征的病害就是病毒所致。() 15.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是稳定遗传,永不改变的。() 16.腐生物不会导致植物病害。() 17.单年流行病害既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 18.大面积种植感病作物,遇到大量的强致病病菌就会爆发病害大流行。() 1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稳定遗传,永不改变的。() 20.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成正相关。() 21.病毒在寄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导致的病害都是系统性病害。() 22.病毒导致的病害往往是系统发病。() 23.病毒不能通过寄主植物的种子传播。() 三、选择题 1.表现颗粒状物病征的病害属于:() A、真菌性病害 B、细菌性病害 C、病毒病害 D、前三种都可能 2.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芽孢子 B、厚壁孢子 C、游动孢子 D、子囊孢子 3.属于严格专性寄生的病原物是:() A、线虫 B、细菌 C、病毒 D、都不是 4.积年流行病害:() 、以D 、以上都不对C 、既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B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A. 上都对 5.杂草分为耕地杂草、杂草类、水生杂草等,是按照杂草的()进行的。 A、形态 B、生物学特性 C、植物系统 D、生境 6.表现霉状物病征得病害属于:() A、真菌性病害 B、细菌性病害 C、病毒病害 D、前三种都可能 7.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芽孢子 B、厚壁孢子 C、游动孢子 D、担孢子 8.能通过伤口侵入寄主植物的病原物可能是:()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都可能 9.杂草分为禾草类、莎草类和阔叶草类,是按照杂草的()进行的。 、生境、植物系统D B、生物学特性CA、形态)(10.表现锈状物病征得病害属于:、前三种都可能 D B、细菌性病害C、病毒病害A、病毒病害)11.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卵孢子D、厚壁孢子C、游动孢子BA、芽孢子 )12.能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寄主植物的病原物可能是:(D、都不是C、真菌A、病毒B、细菌)进行的。13.杂草分为一年生杂草、二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是按照杂草的( 、生境B、生物学特性C、植物系统D A、形态)14.属于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C、结合孢子 D、子囊孢子A、芽孢子B、卵孢子.表现脓状物病征得病害属于:()15 、前三种都可能 D A、真菌性病害B、细菌性病害C、病毒病害).能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寄主植物的病原物可能是:16( 、都可能B、细菌C、真菌D A、病毒17.下属概念属于植物病害病征的是:()D、萎蔫、霉状物A、变色 B C、畸形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第一章 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 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 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着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 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 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 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 成为寄主。 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二章 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 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 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 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 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 状态。 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4、 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 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③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接合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 总学时:70 ,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先修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玉米、薯类、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植物病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常见植物病害症状识别要点,掌握重要病害的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理论知识。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理论讲授的内容,采用实验室病害症状和病原物形态的观察和病害田间调查等方式对各类作物重要病害进行诊断、鉴定或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诊断病害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结构及安排(以典型病害为例,共40学时) 第1-2讲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任务和目标):主要介绍本门课程,了解课程性质及主要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参考资料目录等。 1.1 历史大事件 1.2 课程性质及任务 1.3 目的要求 1.4 授课对象及要点 1.5 教学方法 1.6 课程考试 1.7 相关参考资料 第3-6讲

我对树木与观赏植物保护专业的认识

我对树木与观赏植物保护专业的认识 树木与观赏植物保护学,又称森林保护学,是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森林病虫害及其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它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及方法为基础,肩负保护森林的重耍任务,对我国现代化林业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森林有益作用和合理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首先要保护好森林,为其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同时还必须控制一切不利于森林生长发育的条件,保护森林免遭病、虫、鼠、火等灾害。 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类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森林,森林提供给他们生存的一切,人类从森林起源,如今,森林依旧为我们提供着生活和生产的的必需品。同时,森林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缓解“温室效应”。我国造林绿化事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经超过8亿亩,森林面积达26.3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然而,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1950年代为100万公顷,1960年代为140万公顷,到了1990年代上升至1100万公顷,平均年递增25%,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多亿元。全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8.2%,占人工林面积的23.7%,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导致病虫危害加剧。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也在增大。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很多地区的病虫灾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地区几乎年年暴发。如果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在课上,我认识了几种常见的森林病虫,如松材线虫,烟粉虱等。松材线虫会导致松树患上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病原线虫侵入树体后,松树的外部症状表现为针叶陆续变色,松脂停止流动,萎蔫,而后整株干枯死亡,枯死的针叶红褐色,当年不脱落。松树从出现症状至死亡约需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时间,发病和死亡过程的时间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寒冷地区,松树当年感染了松材线虫也可能在第二年才枯死。松材线虫侵入树体后不仅使树木蒸腾作用降低,失水,木材变轻,而且还会引起树脂分泌急速减少和停止。当病树已显露出外部症状之前的9-14天,松脂流量下降,量少或中断,在这段时间内病树不显其他症状,因此从泌脂状况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松材线虫病症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外观正常,但树脂分泌量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接着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为害和产卵的痕迹;再就是大部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20201011083510)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生与(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虫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7、辣椒病毒病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类型。 9、(土壤)带菌是茄子黄萎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病菌也可以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靠(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传播。 三、选择题(15 分,每题1 分) 1、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a )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 c. 只有初侵染 d.积年流行病害7、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acde )。a. 小麦锈病菌b.玉米小斑病菌 c.油菜霜霉病菌 d.玉米丝黑穗病菌 e.小麦白粉病菌 8 、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年份为(d )。 a.1951 1961 1971 b.1955 1965 1975 c.1955 1975 1985 d.1950 1964 1990 9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a、b、c、d )。 a.猝倒病 b.立枯病 c.灰霉病 d.生理性沤根 10、茄科作物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 c )。 a.TMV 和TuMV b.CMV 和CaMV c.TMV 和CMV d.CaMV 和TuMV 11、蔬菜苗期病害主要在(b、c)越冬。 a.种子 b.土壤 c.病残体 d.昆虫 12 、防治黄瓜霜霉病可采取(a、b、d )等措施。 a. 高温闷棚 b.喷施1%红糖 c.喷施农用链霉素 d.选用抗病品种 13、防治白菜软腐病的常用药剂为(c)。 a.多菌灵 b.百菌清 c.农用链霉素 d.病毒A 14、瓜类白粉病病斑上可散生许多黑色小颗粒,这些颗粒为病菌的(b) a.分生孢子器 b.子囊壳 c.分生孢子 d.菌核 15、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a )。 a.黑腐病产生V字型病斑,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 b. 发生软腐,由欧文氏菌属侵染引起。 c. 发生软腐,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 d. 黑腐病产生V字型病斑,由欧文氏菌属侵染引起。

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02《植物保护通论》

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保护通论》 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内容 植物保护通论通过讲授植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症状特点、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的基本理论,主要作物重要病虫害的种类及鉴别要点,熟悉其发生规律,并能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治理策略和配套措施。 二、考试基本要求 了解、认识与掌握作物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具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作物栽培中病虫害综合防控的能力。具体要求: 1. 掌握植物病虫害相关的基本知识,理解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 2. 掌握重要植物病害的病原种类、基本特性、基本检测及现代检测技术方法和基本原理。 3. 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农业昆虫的主要类群及其危害等昆虫学基础知识,能分析不同昆虫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能运用分类学知识进行害虫的鉴定识别。 4. 掌握重要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寄主植物的抗性特征,掌握病虫害防治基本原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能够对作物学有害生物的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或解决方案。 6. 能运用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及毒杀作用机理,针对主要农作物及其有害生物正确选用不同农药品种,并制定有效防控策略。 7. 能运用农药与环境安全的基本原理及农药的科学使用技术,针对生产实践中未知有害生物等复杂问题,合理选用不同农药品种,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 三、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植物保护、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的概念;化学农药的3R问题。 第二章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病征、病状;病害三角;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寄生性和致病性;真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种类;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五个亚门的特征及典型的病害;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重要的原核生物及引起的农业病害;病毒的特征及常见的病毒病;病害循环;柯赫法则;病原物的致病性机制;寄主的抗病性机制。 第三章植物虫害 昆虫纲的特征;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昆虫的生物学特性;重要昆虫目的主要特点及其常见害虫;螨类的分类地位及主要特征;植物抗虫性。 第四章农田草害 杂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杂草种子库;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他感作用;常见恶性杂草。 第五章农业鼠害(此章内容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第六章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与预测 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病害流行的因素;种群的特征;害虫的生长和消长类型及因素分析;昆虫的种群动态生命表;病虫害常用调查方法;病虫害预测预报。第七章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有害生物的防治基本原理;各种常用技术的特点及其利弊;作物抗害品种原理及利用;农药的定义、农药的毒力与药效;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不同杀虫杀螨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性质、活性作用特点和毒杀作用机理;针对主要农作物及其病、虫、草等,正确选用适合的农药品种,并制定有效防控策略;经济损害水平;经济阈值;IPM;TPM;EPM;植保方针。 第八章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油料作物重要病虫害识别、发生危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推广

完整版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 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植物保护的对象:在广义上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在狭义上指人类的栽培作物,农业上一般用狭义的概念。 4.有害生物:指那些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3R: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第二章植物病害 1.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 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这种现象。(观赏、食用:郁金香、茭白、韭黄) 2.植物病害三角:在自然情况下,植物病害的形成涉及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它们之间呈 三角关系,即“病三角”。(病四角多了农业管理) 4.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分为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和内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和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结构)。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症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白粉病和黑粉病)、锈状物(白锈病)、粒状物、脓状物。 5.植物病害类型: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6.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 子植物引起。其特点为: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有明显的病变过程。 7.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而引起植物病害。其特点为:不具传染性,发病无规律、 发生过程迅速,有些能恢复 植物病原物包括: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毒力:指农药对有害生物毒杀或机体结构和功能损害的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 的指标,以LC/EC/LD/ED表示。50505050致病性:是指一指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8.真菌(fungus):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 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9.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典型的营养体称为菌丝。菌丝成丛或交织成团的丝状体称为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 10.吸器: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11.真菌组织体主要包括菌核、子座和菌索等。 12.真菌的繁殖方法分: ①无性繁殖: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无性孢子包括3类: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作用) ②有性繁殖:性细胞或性器官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一般经历质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