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电器新专业技术的进展

智能化电器新专业技术的进展
智能化电器新专业技术的进展

智能化电器新技术的进展

[摘要]随着技术与需求的不断发展,电器智能化在若干领域内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器智能化中三个方面的技术进展,即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舰船电力集成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技术。围绕

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和相关关键技术。

1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

1. 1概述

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是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分布广泛的企业级电力配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视、控制、管理,结合电力领域专门的应用需求,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的软件系统。

大型企业配电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大型企业配电系统电压等级涵盖35kV、10kV、6kV、0.4kV等,有的有自备发电厂,配电网结构复杂,地理位置分布广泛;连接的各类设备总类繁多,数量大,设备的安装形式、智能化程度千差万别,需要对它们进行实时监控;支持的现场总线类

型多,支持的通讯协议类型繁多,包括设备厂商自定义的和基于标准通讯协议等;配电智能监控

系统的规模会随着监控设备的增加而逐步扩大,这要求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规模适当裁减,结构灵活,适合分布式应用。在大型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生产及管理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基本功能包括

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实时数据交换、数据分析处理、历史数据存储、交互式人机界面、报警处理、操作控制等,同时针对配电网的当前或将来的运行状态需要具备有网络拓扑与动态着色、配电网状态估计、配电网潮流分析、配电网短路分析、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恢复、配电网网络重构等特定功能。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的目标就是要为企业的电力配调部门构建一套智能化信息采集和分析处理平台,进行信息融合、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在一个比较典型的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中,终端配电设备广泛的分布在整个供配电区域中,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在一起,组成终端设备层,完成信息的采集、保护的分布式控制,并就近集中到一个变配电子站进行信息的集中;各变配电子站和配调中心之间利用专用信道进行信息交换

(如以太网、In ternet或专线等),如果需要,配调中心可以同ERP、GIS等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系

统的拓扑结构将是一个分层分布式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分层分布式的系统构架

1. 2构建系统涉及的新技术

1)以OPC为核心的系统集成技术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技术(OLE For Process Control , OPC)是一套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接口规范,由OPC基金会负责制定,它为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应用

建立了桥梁,使相对独立的不同应用程序结合到一起成为可能。

OPC规范包含一系列的预定义的接口集合。这些OPC规范集将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标准接口,不同的领域应用系统软件可以遵循OPC 接口来设计具有特定领域功能的软件模块,形成具有OPC 接口的标准组件,系统构架则以OPC 规范作为连接各个功能相对独

立的OPC 组件的软件总线。

2) 分布式实时数据采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智能电子设备的出现,电力系统中数据的采集、分发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需要处理各类备不同的接入方式、不同的通讯协议所提供的数据,数据采集引擎就是专门为解决分布式的、多种类的数据源的实时数据采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数据采集引擎定义为在分布式应用环境中构成的提供系统级数据服务的软件总线,它对系统涉及的各类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和转换处理,以标准数据接口或信息服务模型的形式对外提供数据服务,供各种高级应用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处理。

数据采集引擎是一个典型的三层模型的结构,包含了一个信息流从输入到输出的复合映射关系。数据采集引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采集数据源的数据,经过整理加工,以一种统一的数据组织形式对数据进行描述,再根据输出的需要,以OPC DA 接口的形式输出数据,它完成了一个由多对一到一对一的复合映射过程。

利用数据采集引擎技术可以大大方便各类设备的接入,各类设备的I/O 驱动程序可以设计成动态连接库( DLL )的形式,根据需要动态加载。

3) 分布式实时数据交换技术主要解决不同地理位置分布的子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问题。采用的

通讯机制是支持一

对多和多对多的分布式实时岀版/定购通讯模型(Real Time Publish/Subscribe , RTPS)。它是构建

自律分布系统( 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System ,ADS )的基础,也是IDA 组织( Interface for Distributed Automation )构建分布式智能应用的所依赖的基本通讯模型。RTPS的思想为复杂的、广域分布的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的集成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RTPS 模型与传统的C/S 模型有一定的差异,RTPS 模型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不存在依附关系,可以自主运作,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不与外界交换信息。实际上,各个子系统不

断向外界以广播方式发送信息,同时又根据各自需求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以为自己服务。这样一来,C/S 模式中服务器大量的负担被有限地分散了,而且加快了子系统间信息的交换速度。

4)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电力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处理大量的原始生产数据,并对它们压缩、归档、存储,系统拥有海量的实时、历史数据,如何从这些原始数据中提取岀有用的信息,再将信息转化成知识,并

用这些数据、信息和知识作为反馈来监控和指导整个生产过程,为用户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是一

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使用经典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来处理海量数据时,通常只能针对常规的目标得到一些一般应

用的结果,但使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可解决一些传统方法无法解决或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对于某些特定的常规问题,使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有时会具有更高的效率或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智

能信息处理技术用以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a) 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分类和描述,以便对系统运行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b) 分析电力系统故障间的关系。如利用智能计算的方法对故障进行知识表述,结合系统运行

的实时信息,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隔离、网络重构,减少停电时间,同时将各类故障模式进行

总结,形成专家知识,指导用户进行科学决策;

c) 电力系统运行中变化与异化的检测和预测。利用数据挖掘可从以前存储的大量历史数据中

发现许多重要的潜在变化规律,再利用电力系统的领域知识对其加以系统化,以进一步利用。

1.3 系统的发展方向

a) 系统采用层次化和组件化设计的特征将更加鲜明:

b) 系统将进一步向开放性和标准化靠拢;

c) 系统将具有更好的集成性和可扩充性;

d)系统将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

传统舰船的动力平台由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两部分组成,随着高能武器的应用和对舰船生命力及综合

作战能力的要求,需要将两大系统统一形成新的动力平台,综合电力系统就是基于这个思想提出的。综合电力系统与电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密切相关,它是电气智能化系统开拓的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2.1 概述

综合电力系统(Integrated Power System, ISP)采用电力系统集成技术来研究舰船电能的产生、输送、变换、分配以及利用,以实现舰船推进和高能武器的发射。它将舰船发供电与推进用电、舰载设备用电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内, 从而实现发电、配电与电力推进用电及其它设备用电统一调度和集中控制,其典型结构如图 2 所示,图中Gi ( i = 1 ,2 , ?, n)为集成化的高功率密度大容量发电模块。

综合电力系统由发电模块、电能调度及智能管理模块、区域配电模块、电力推进模块、高能武器

电力变换模块和环形供电网络等若干个模块组成。发电模块经环形电网向全船各区域配电系统供电;电能调度及智能管理模块对全船各区域配电系统实行电能分配及智能监控;区域配电模块将

电力输送到各个电力区的负荷中心, 然后再分配到用电设备, 采用区域配电可使发电机的运行频

率不受用电设备对频率的严格限制, 实现发电机和整流设备成本、体积和重量的最佳化、集成化;

电力推进模块用以实现舰船电力推进;高能武器电力变换模块为激光武器、电磁炮、电热化学炮等高能武器提供物质基础。每个模块都是高度集成化的完整系统。

尽管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受到当时技术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大多数只应用在特种船舶上,从20世纪80 年代起,供电系统、推进装置、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才提出了综合电力系统这个概念。美国海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海上革命” 计划,积极发展舰船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主要集中发展舰船电力推进、电力和控制系统, 1994年正式提出综合电力系统的构想并确定在21 世纪将其应用于新一代水面舰艇。

随着综合电力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舰船电力设备技术的进步,普遍采用综合电力系统设计方案成为未来舰船动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各国海军都在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规划, 主要集中在原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及配套的电力电子设备上的研发。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成功研制了12 相交流整流发电系统已批量装备我国新一代潜艇,在此基础上我国又研制出交直流双绕组发电系统进行混合电力推进,目前正在研究的有双绕组发电机和高速异步发电机。

综合电力系统是个多学科综合、交叉和融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主要的学科基础为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 相关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大大拓宽了电气学科的研究领域。2. 2 综合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综合电力系统代表了未来舰船动力的发展趋势,各国也处于起步状态,还有大量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电力集成技术电力集成技术是研究电力设备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包括设备集成和系统集成两个层面。

设备集成是指是将相关的发电、配电、电能变换、电气传动、电气控制等电力设备中两个或多个功能模块集成于一体, 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新功能模块, 从而实现电力设备的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提高其运行效率。

系统集成是指是在电力设备模块化、集成化的基础上采用功率总线技术(电能传输)和现场总线技术(通讯、控制)将各个设备有机地组合起来,能及时传递、分析和处理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功能模块运行状态信息, 适时控制能量的分配, 保证系统最佳运行, 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及设备的功能。

要实现综合电力系统,首先要完成设备集成,系统主要有发电模块、电能调度及智能管理模块、区域配电模块等若干个模块组成。如图 3 所示,各模块采用标准的信息采集、处理接口及

智能化执行单元,再将各个模块通过功率总线和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实现全系统的集成综合电力系统。在集成中,必须解决损耗与散热、电磁兼容等难题。

电力集成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在设备级方面具有一定积累,尤其是我国提出的集成化发电技术可大大提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我国在该领域已具备雄厚的技术基础,但作为整个系统,其理论及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展该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如各模块及全系统的优化构成原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关系、控制逻辑和信息传递等。

2)高功率密度发电技术随着舰船对电力系统供电的功率密度要求不断提高,集原动机、发电机、交流装

置、励磁控制和保护一体化的独立供电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包括原动机的选择和新型原动机的研制,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交流或直流发电机的研制。

3)配电及智能化电能管理技术电力输配电及监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设计采用环形电网区域配电系统,必须为各类舰船研究设计适当数量和容量的发电模块,确定输配电方式,适时地根据全船负荷工况调控各发电模块的运行方式。对可能使用的直流配电方式,重点研究其结构优化技术以及适合于中高压直流网区域配电电器、保护电器的舰船适用性能;监测控制智能化管理技术的研究重点为标准监控模块、标准接口技术、功率总线和采用光纤的通讯控制总线技术。

4)电磁兼容技术舰船设备分布密集,电力系统容量有限,系统内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关系到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可靠安全运行,这也是决定综合电力系统成败的关键。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有:电力集成化模块中的电磁干扰研究、舰船直流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舰船交流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舰船壳体及电缆屏蔽网形成的地电网对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影响研究、整个综合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性研究。

5)电力推进技术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推进电动机技术和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需开展的研究内容有:大功率电力推进电动机技术如交流永磁推进电动机的结构性能及设计、电力推进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

6)大容量电能变换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有:大容量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形式、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数字控制策略研究。实现大容量电能静止变换技术,关键是开发配套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2.3 智能电器与舰船综合电力系统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提出为电气学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技术和创新领域,同时它的实现也需要电气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撑。

上述关于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中,与智能电器及系统相关的有:设备集成中的高性能智能化的电力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系统集成中的现场总线网络和智能控制系统;环形电网区域配电系统中的输配电方式;根据全船负荷工况各发电模块的运行调控方式;适用于舰船的中高压直流网区域智能化配电电器和保护电器;系统标准化的监控模块及采用光纤的通讯控制总线技术;设备内部、设备与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

作为智能电器方向的研究人员,可以立足于本专业在传统电力系统中的优势,积极开展舰船综合电力系统领域相关关键问题的研究,推动综合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3.智能化电器传感技术的趋势与进展

3.1 概述智能化电器的构成包括检测传感、信息处理与控制、执行机构与驱动。其中检测传感技术为后续处理和控制提供信息的来源,是保证智能化电器正确运行的基础。作为智能化电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检测传感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处理与控制。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与智能化电器的结合,促进了智能化电器向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进步。然而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化电器对检测传感提出的新要求,甚至成为智能化电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智能化电器传感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智能化电器技术进步的当务之急,新型传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智能化电器领域的重要挑战与机遇。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磁式互感器是按照过去的继电控制设备的应用条件而设计,存在种种弊端。例如,由于线性范围的限制,需要使用两套电流互感器,一套用于测量,一套用于保护,造成资源浪费。另外,传统电磁式互感器随着电压等级的增高,体积和造价都随着增长。充油式绝缘的互感器还存在漏油、爆炸的危险。

本节介绍了智能化电器传感技术近年的研究热点——阵列式传感,并且讨论了其对智能化电器传感技术的影响。

3.2 阵列式传感测量技术单个磁传感器测量电流时,由于不能区分待测电流感应的磁场和其他外部干扰磁场而影响测量精度,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通过引入磁传感器阵列来测量,通过一定的信号处理方法从磁传感器阵列的输出信号计算待测电流。对三相交流系统电流测量来说,则必须借助磁传感器阵列和相应的信号处理算法才能同时测出三相电流大小。

利用电场传感器测量电力系统电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需要通过使用传感器阵列完成测量。

1)基于阵列式传感的电力系统电流测量

在阵列式传感的电力系统电流测量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开发(选择)新型磁传感

器;

从概念上描述阵列式传感在电力系统电流测量中的应用方式;阵列式传感的原理、算法研究;阵列式传感中干扰排除的研究;阵列式传感方式下的相关问题优化;传感器消噪、线性化、补偿等研究以及阵列式传感方式下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

2)基于阵列式传感的电力系统电压测量基于阵列式传感的电力系统电压测量通过放置在地平面的电场传感器阵列测量电场分布,根据电场分布与导线电压的关系,计算三相电压。由于和高电压系统没有电气连接,因此不需要笨重昂贵的绝缘结构。

目前已经对三相交流输电线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完成理论分析和计算,进一步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对实际运行系统的分析与验证,优化信号处理算法降低干扰场的影响,建立冗余机制提高可靠性等。

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无论是对阵列式传感测量电力系统电流与电压还是智能化电器在线监测系统,都需要对多个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融合,提高信噪比,从而得到需要的有用信息。数据融合完成对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关联、相关、估计等组合处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好处在于:减少环境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扩展空间覆盖能力;增加可信度;改善检测能力;通过内在冗余,提高可靠性等。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可采取的手段有:基于统计模型的融合(贝叶斯推理、证据理论、回归

算子…);基于最小方差的融合(卡尔曼滤波、最优理论…);智能融合(模糊逻辑、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3.3 展望

智能化电器传感技术是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还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来达到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强抗干扰能力的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Xu Hong, Wang JianHua. An extendable data engine based on OPC specification, Computer Standards and Interfaces. Elsevier Science, vol. 26 Issue: 6, October, 2004, p 515-525

【2】Xu Hong, Wang Jianhua, Zhang GuiQing, Zheng ShiQuan. Using data engine in distributed automa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Conf. o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2. Proceedings of PowerCon 2002. Vol:3, 13-17 Oct. 2002 Pages:1744 T747

【3】Xu Hong, Wang JianHua, Zheng ShiQuan. The distributed data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power autom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 2003, PDCAT'2003. 27-29 Aug. 2003 Pages:468 -471

【4】DePaoli, F., Mariani, L. Dependability in Peer-to-Peer Systems. Internet Computing, IEEE, V ol. 8, Issue: 4 (2004) 54-61

【5】马伟明. 舰船动力发展的方向——综合电力系统.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1)

【 6 】孙诗南. 当今舰船电力推进装置发展新动向. 电气时代,2002,(2)

【7】马伟明, 杨青, 胡安, 刘德志, 张盖凡. 交直流混合发电供电系统突然短路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 ,(3)

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20XX年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以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我来五公司已有3个年头了,在这3年里我参建了各种各样的工程,可以说对建筑行业的大体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将工作定位为协助好技术负责人的工作和不断的自我学习充实,在参与建设的工程中,在完成工程的材料计划和基本的施工测量放线的同时,还协助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并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指导与编制,和施工员一起进行现场质量检查,以及协助安全员落实、督促、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工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是领导教会我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一、积累经验,落实到底 施工现场工作更使我深深明白,自己翻看规范、规程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落实到底,不能有一点迁就的意向。拿除盐水站室内外水沟防腐一事来说,对我就是一个莫大的经验教训,因为

是新工艺,不单单对我,对我们整个项目部而言,此项工程也是头一遭,在学习过相关规范规程之后,对耐酸转的做法以及施工时耐酸转对温度、湿度、养护时间、粘贴工艺和呋喃胶泥的配比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之后,我们便即刻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施工,由于选择的队伍只是粘贴普通面砖的人员,我们认为只要在配比上严把质量关,应该没有问题,再加上当时工期紧,没有时间联系专业的防腐队伍,再加上当时天气寒冷,而耐酸砖粘贴时要求的温度在150C以上,我们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甲方在7天后就投入到了使用当中,以至于造成所有耐酸砖在不到一个月之内大面积脱落,后来全部返工处理。若当时我们坚持原则,给甲方签订书面协议,我们的损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我作为当时负责除盐水站工程的技术员,有一定的责任,像这样以公司的效益为自己买的施工经验对我来说太重了,必须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来要求自己,技术含量上不能掺杂任何侥幸成分,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站稳。 二、技术交底不容忽视 技术交底作为施工班组的作业指导书,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工序开始之前做好,这一点我没有做好,像钢筋、模板、砼浇筑这些常见的施工工序在基础都快施工完了我还没有去做,只注意那些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工序,然而随着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认识,我对技术交底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就技术交底工作来说,并不是简单的把交底写完交给施工队签字就完成工作了。而是在书面交底工作完成后,还要在工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发现未按或未完全按

谈谈对智能电网的认识

谈谈对智能电网的认识 引言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1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发展 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 在电力系统各业务环节, 实现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 促进智能水平的提高, 其覆盖范围包括从需求侧设施到广泛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的整个电力系统和所有相关环节。 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而后,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了“互动电网。互动电网,英文为Interactive Smart Grid,它将智能电网的含义涵盖其中。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它将再造电网的信息回路,构建用户新型的反馈方式,推动电网整体转型为节能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客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2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及智能电网的性能要求 1.1概述 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现代化的电网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体现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电网企业资产利用率和投资效益、适应能源结构变化和体制改革要求。因此,在电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提高科技投入,早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的性能特征体现了它与传统电网的区别,可以总结为以下6个方面:自治和自愈能力、防御能力、电网兼容性、高效运营和管理、优质和友好性、电力交易的方便性。 1.2自治和自愈能力 自治和自愈能力是指电网维持自身稳定运行、评估薄弱环节和应对紧急状态的能力[25-27]。目前电网的安全稳定计算和紧急预案制定仍以离线分析为主,其分析结果往往偏于保守,且无法在任何时刻都符合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智能电网中,电网将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恢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电网能够自动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协调国家、大区、省级、地县各级电网,根据潮流、负荷、气象条件等情况确定运行参数;2)电网具有在线安全稳定分析能力,能快速对自身状态进行评估,明确电网安全稳定的薄弱环节并自动提出解决方案;3)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力保电力系统三道防线;4)能针对实际情况修改或制定黑启动方案。

电网的智能化

电网的智能化=====电网2.0 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根据各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总结,智能电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自愈能力。可以在故障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及时发现并自动隔离故障,防止电网大规模崩溃,这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对电网设备 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异常信号进行纠正和控 制,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供电中断的现象。 (2)高可靠性。这是电网建设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提高电网内关键设备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提高设备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有效加强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评估,提升灾害预警能力,提 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3)资产优化管理。电网运行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智能电网采用先进处理手段实现对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延长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 (4)经济高效。智能电网可以提高电力设备利用效率,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5)与用户友好互动。目前用户获得用电消费信息的手段单一,信息量有限。借助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电价状况和停电计划 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公司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 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供用户选择。 (6)兼容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太阳能电池板等小型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将广泛分布于用户与小型发电设备一起,在 用电搞非法时段向电网输送电能,达到削峰填谷、减少发电机容量的 效果。这要求电网必须具备双向测量和能量管理的能力,以便于电能 计量计费及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接入。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一、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二、提升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三、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四、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和丰富电网的服务质量及内涵 五、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六、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七、提升电工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 八、有利推动智能城市的发展 围绕发展目标,我国智能电网的重点发展方向为: (1)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确保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打造坚强可靠的电网。 (2)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打造经济高效的电网。 (3)促进可再生资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合理配置我国电源结构,打造清洁环保的绿色电网。 (4)促进电源、电网、用户协调互动运行,打造灵活互动的电网。 (5)实现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打造友好开放的电网。 (6)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 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 用,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 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 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 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7)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 (8)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

智能化电器新专业技术的进展

智能化电器新技术的进展 [摘要]随着技术与需求的不断发展,电器智能化在若干领域内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器智能化中三个方面的技术进展,即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舰船电力集成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技术。围绕 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和相关关键技术。 1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 1. 1概述 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是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分布广泛的企业级电力配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视、控制、管理,结合电力领域专门的应用需求,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的软件系统。 大型企业配电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大型企业配电系统电压等级涵盖35kV、10kV、6kV、0.4kV等,有的有自备发电厂,配电网结构复杂,地理位置分布广泛;连接的各类设备总类繁多,数量大,设备的安装形式、智能化程度千差万别,需要对它们进行实时监控;支持的现场总线类 型多,支持的通讯协议类型繁多,包括设备厂商自定义的和基于标准通讯协议等;配电智能监控 系统的规模会随着监控设备的增加而逐步扩大,这要求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规模适当裁减,结构灵活,适合分布式应用。在大型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生产及管理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基本功能包括 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实时数据交换、数据分析处理、历史数据存储、交互式人机界面、报警处理、操作控制等,同时针对配电网的当前或将来的运行状态需要具备有网络拓扑与动态着色、配电网状态估计、配电网潮流分析、配电网短路分析、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恢复、配电网网络重构等特定功能。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的目标就是要为企业的电力配调部门构建一套智能化信息采集和分析处理平台,进行信息融合、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在一个比较典型的大型企业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中,终端配电设备广泛的分布在整个供配电区域中,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在一起,组成终端设备层,完成信息的采集、保护的分布式控制,并就近集中到一个变配电子站进行信息的集中;各变配电子站和配调中心之间利用专用信道进行信息交换 (如以太网、In ternet或专线等),如果需要,配调中心可以同ERP、GIS等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系 统的拓扑结构将是一个分层分布式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分层分布式的系统构架 1. 2构建系统涉及的新技术 1)以OPC为核心的系统集成技术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技术(OLE For Process Control , OPC)是一套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接口规范,由OPC基金会负责制定,它为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应用 建立了桥梁,使相对独立的不同应用程序结合到一起成为可能。 OPC规范包含一系列的预定义的接口集合。这些OPC规范集将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标准接口,不同的领域应用系统软件可以遵循OPC 接口来设计具有特定领域功能的软件模块,形成具有OPC 接口的标准组件,系统构架则以OPC 规范作为连接各个功能相对独

新技术_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_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21世纪是人类步入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前落后的教学方法急需引入信息技术已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因为现如今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讲书写”难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不能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新技术、新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技术新媒体语文 新技术、新媒体因其具有图片、声音、影像结合的特点,能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所以它可作为较佳的教学辅助工具。巧用新技术、新媒体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各具魅力。 一、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龄小,好奇心强的小学生喜欢探究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多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但现实教学中经常只停滞于“空洞说教”这一层面,方法老套,教具不多,手段单一缺少活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调动,使得阅读教学得不到好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声音、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声音、图象会使人的听觉、视觉受到外界刺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得课文内容形象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我先讲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再给学生用课件形式播放了圆明园被毁灭前的照片,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被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深深吸引了,纷纷发出赞叹。“同学们从图片感受了圆明园的辉煌,那我们再从文字来感受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通过这样的图片呈现和对话我们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为教学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了铺垫。 二、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未来电网发展的四大趋势 智能化是终极目标

未来电网发展的四大趋势智能化是终极目标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电网的规模和结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局域小规模电网发展到区域中等规模电网,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跨区互联大电网。如今,电网已经为人类供应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终端能源,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未来电网将呈现以下重要发展趋势:第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第二,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第三,新材料技术将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第四,物理电网将与信息系统高度融合。 肖立业 广义的电网是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采用一定的结构和运行模式构建起来的统一整体。因此,自从有了发电机及其相应的供电系统,便有了电网。1882年,爱迪生公司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直流电站和相应的供电系统,可以认为是人类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电网。然而,由于当时不能为直流电升压,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受到极大的限

制,于是,特斯拉于1887年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和多相交流输电技术。1897年,美国西屋公司在尼亚加拉水电站的首台交流发电机投入运行并为35公里外的水牛城供电,从此确立了现代电网的基础。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电网的基本形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即电网以铜、铝等为基本导电材料、以传统电力设备为基础、以可调度能源(如化石能源、水力和核能等)作为电力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以交流为运行模式的基本形态。然而,电网的规模和结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局域小规模电网发展到区域中等规模电网,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跨区互联大电网。例如,2012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接近12亿千瓦,年总发电量接近5万亿度,我国电网已经基本形成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总体格局,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电网之一。如今,电网已经为人类供应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终端能源,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未来电网将呈现以下重要发展趋势: 第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人类

2019年最新弱电智能化设计

**地块智能化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 **智能化系统整体设计............................................................................. - 2 - 1、工程概况................................................................................................................................... - 2 - 2、设计思想................................................................................................................................... - 2 - 3、各子系统的构成....................................................................................................................... - 2 - 第二章各系统分项设计............................................................................................................... - 3 - 1、安全防范子系统....................................................................................................................... - 3 - 1.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 - 3 - 1.2 周界防翻越报警系统 ..................................................................................................... - 4 - 1.3 可视对讲系统 ................................................................................................................. - 6 - 1.4 电子巡更系统 ................................................................................................................. - 7 - 1.5 电梯控制系统 ................................................................................................................. - 9 - 2、信息管理子系统....................................................................................................................... - 9 - 2.1 停车场管理系统 ............................................................................................................. - 9 - 2.2 背景音乐系统 ............................................................................................................... - 11 - 2.3 电子公告系统 ............................................................................................................... - 13 - 2.4 多媒体信息箱系统 (16) 2.5 电梯多方通话系统 (18) 2.6 物业管理系统 (19) 2.7 水表远程抄表系统 (20) 3、机房工程 (20) 3.1 防雷接地系统 (20) 3.2 UPS后备电源系统 (24)

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伴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形式也日渐的多样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教师一般都是采用比较枯燥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比较单调,更多的借助于教玩具,整个活动显得比较枯燥,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够集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环境,使幼儿园教学活动更具有吸引力,推动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益,也可增进师友、幼幼之间的互动,同时能让幼儿在宽松、自由自在、愉快的气氛里学到更多学问。那么,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谈谈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幼儿注意的主要特点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水平低,稳定性差,要依赖于教师的有意识的组织与引导。因此,在活动中,如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的重要,但以往常停留在较单一、枯燥、老套的教学方法,使得幼儿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活动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再者也可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拖拉与倒计时功能,让幼儿自主操作,以此来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如,在音乐游戏《两只小鸟》活动中,借助放大镜、聚光灯的功能让幼儿在“找朋友”游戏中,寻找躲在树上的丁丁和东东,引出歌曲《两只小鸟》,接着播放flash动画,用声音、图像、视频结合的动画效果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歌词内容,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好铺垫,同时将幼儿情绪充分的调动起来,以此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再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中,巧妙的应用拖拉的功能,通过对图片的拖拉,幼儿能在白板上进行自由操作,对10以内的单双数进行两两配对,知道两个的物品摆在一起没有剩余的是双数,两个两个的物品摆在一起有剩一个的就是单数,这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惊喜,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就会更好的接受。 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解决教学活动的重难点问题 新媒体新技术给教师们提供的教学途径是更有效、更方便的,并且教师在自己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高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能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突破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还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遮盖功能,提高活动难度,使幼儿在原有经验上得到提升。 如:在大班语言活动《电视新闻》中,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即让幼儿学习完整的叙述或描述一件事情。那么如何让幼儿很好的

工程技术员工作总结

工程施工技术员工作总结(一) 我是xxx置业有限公司工程部中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为自己的专业而奋斗拼搏,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同时深深感谢公司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发展空间! xxxx年是我们公司开发xx国际项目的一年,也是公司成功崛起的一年,更是我们工程部辉煌的一年。作为一名土建工程师,在工程部领导下,我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工程技术管理方面 ①认真审核施工图,这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仔细查看建筑结构图纸中发现了设计上有许多遗漏、差错和矛盾的地方。比如:1#楼联廊处结构上多设一根梁,影响了整个立面效果。2#楼局部梁没有配筋,无法按图施工。1#、2#楼局部门窗没有细部尺寸,等等问题。在发现了这些技术问题后,我及时准备的向工程部领导和设计人员联系,根据现场的情况和规范要求,提出良好的建议和处理方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确保了施工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②做好技术交底,这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在查阅了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设计,针对施工各工序、各部位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口头和书面交底并作施工日志记录。比如: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拆、砼的浇筑、填充墙的砌筑、脚手架的搭设等等。技术问题做到预控在先,交底在前,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奠定了基础。 二、工程现场管理方面: ①工程质量、安全控制: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检查各施工部位的标高、轴线,钢筋布置,模板的安拆、砼成型养护、脚手架搭设情况。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了质量、安全隐患,及时了其解施工过程,分析产生隐患的根源,协调施工人员处理问题,待处理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最终达到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比如1#楼8层一处边墙剪力墙施工,由于支模不牢固,在角柱上没有加强支模处理,在浇筑砼时发生严重的爆模,墙体移位。经过严格的监督和督促,项目部按规范,按我们的要求把新浇的砼全部清打干净,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后,重新浇筑的砼。经过这次经验和教训,在8层以上相同部位,加强了模板的支撑,采用纵横方向拉撑,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爆模现象。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日益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实现低碳电力的基础与前提,智能电网已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努力实现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积极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公司智能电网部组织国网能源研究院和各网省公司,在公司有关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下,从2009年7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的编制以《坚强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等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国家电网总体规划设计》、《坚强智能电网第一阶段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综合报告》、《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规划》和“十二五”电网规划设计、“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等研究成果为基础,按照《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等有关文件要求,开展规划分报告和专项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研究形成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 规划总报告在分析智能电网发展基础和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重点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等七个方面提出电网智能化的规划目标和发展路线、技术标准、关键技术和重点项目,估算投资,分析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对公司管理模式的影响,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规划;关键技术;技术标准;经济效益 课题负责人:葛旭波 课题组成员:张义斌靳晓凌孙强李立理张义尹明金艳鸣顾宇桂郝振宇仲福森吴鹏Smart Grid Planning fo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ocus on developing clean energy and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s and to protect energy security. As the basis of low-carbon power, smart grid has been the new trend of the future grid development. Facing to the new situations and challenges, State Grid Corporation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trong and smart grid. The ultra-high voltage grid is the backbone of strong and smart grid and the growth of all levels of the grid is coordinated. Our grid needs to be upgraded from conventional grid to efficient, economical, clean, and interactive modern grid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unified arrangement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the Department of Smart Grid organized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and regional and provincial power grid companies, and coordinated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begin drawing up Smart Grid Planning for State Grid in July 2009. The Smart Grid Planning for State Grid is guided by “Comprehensive Study Report on Strong and Smart Grid”, “Strong and Smart Grid Development Essentials” and other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3篇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3篇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3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篇1 于20xx年x月离开学校,在公司设备部简单的实习后,担任机械技术员。主要负责现场部分设备的管理,现场主要有电动单梁起重机、龙门吊、蒸汽锅炉、高频振动器等大小型设备,尽管在学校学的是机械专业,但是对于现场的机械设备还是所知甚少,因此一切还需要从头开始学。 现场机械设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设备运转良好情况不仅直接影响现场的生产进度,大型设备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也甚为重要。让我这刚毕业的女生来讲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还有就是艰苦的工作环境,一度让我有退缩的心理,为了磨练自己和多学点东西,最终选择了坚持下来。 我每天的工作是到现场,将所有设备巡视一遍,检查有没有故障或者隐患存在,如果存在故障,赶紧电话联系当场的维修工,立即处理,在最短的时间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这看似很轻松的活,但事实上

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设备的运转是否良好密切影响着生产,甚至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众多设备中最让我提心吊胆的是电动单梁、龙门吊和蒸汽锅炉这三种大型设备,我每天神经都紧绷着,为了减少故障和及早发现隐患,对这大型设备每天检查,组织人员定时进行润滑保养,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在同事和工友的帮助下,由刚开始很陌生逐渐熟悉,再加上现场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把手,我紧绷的旋终于稍微放松,但是现场的设备还是会经常故障,特备是电动单梁,电动单梁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脱轨,一部分是由于轨道安装不平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在于操作手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根据故障原因,逐一进行处理,并加强检查和保养力度,后来工作逐渐上手,电动单梁等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也慢慢减少,确保了现场设备的正常运转。 东北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因此在x月份我就得顶着寒风踏着白雪,从办公室到生产地,虽然距离不远,但是还是不想离开暖和和的办公室,但是想到身上的责任,我必须要去现场,不情愿的穿着很厚的衣服,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的向现场迈去。记忆很深的是有一次龙门吊由于工人违规操作,将龙门吊脱轨滑出好几米,龙门吊钢架都被拉出裂痕,已接到龙门吊故障的电话,赶紧往现场跑去,到了现场才发现事情比我想象的严重,顿时手足无措,不知道咋办才好,还好修理工经验丰富很镇定的指挥着现场的工人忙这忙那,我跑前跑后帮他们取需要的工具,忙到下午很晚,才将龙门吊恢复正常,终于舒了一口气,在往办公室走的路上突然感觉到脚好疼,原来是长时间站在

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发展三阶段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 在奥巴马欲以能源革命将美国重推全球经济顶端之际,智能电网概念也在中国风生水起。定义之争、标准之辩、什么路径、如何选择等问题,一时难以厘清。 6月10日2009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6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电网研讨会,5月21日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近日有关智能电网的会议密集举行。 早报记者近日获悉,我国目前正在规划2030年电网路线图,智能电网将在未来唱主角。 概念之争 智能电网,即Smart Grid,原意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 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明确表示,政府未来将加大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特高压技术发展步伐,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 “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也在当天的会议上公开宣布。国家电网公司已确立有关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这是智能电网概念在中国引爆的近半年来,决策层在此问题上首次公开作出表态。 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近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对智能电网做出的定义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特征。” 事实上,在此前有关智能电网的讨论中,有的专家则倾向于采用“互动电网”这一概念。 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就认为,“互动电网已经不是狭义‘智能电网’的概念,狭义的电网信息化升级概念,是对传统电网部分或特定系统的提升和改造。目前流行的智能电网的概念无法界定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也难以概括中国电网现代化的核心体系。”因此,他提出,“从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把互动电网称为互动电力网络,简称为互动电网(Interactive Smart Grid),智能电网的含义已涵盖其中。”

智能化技术方案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 技 术 方 案

第一章总体概述 智能小区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反映了国际社 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在住宅领域的完美应用,是21世纪的新概念住宅。作为一种新型住宅,智能小区是建筑艺术、生活理念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 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智能小区为住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和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生活空间,同时,它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小区 物业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它是人类社会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目 前小区的智能化也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卖点。 1、智能小区作用 智能化系统作为小区很重要的配套,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智能化”,在于它所采取的诸如多元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 技术,实现服务、信息和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和可 持续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除具备前面所述的特征外还将为业主提供以下各种环境: 安全环境:实现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防抢等安全要求;住宅既不应

该像鸟笼,家家窗户安装防盗栅栏,也不应该像兵营,保安整日到处巡视。智 能小区应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使居民在住宅里有充 分的安全感。 舒适环境:一方面,小区应拥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地,实现良好绿化与人工 景观和住宅设计的和谐统一,为社区文化提供天然绿色环境;另一方面,利用 高科技手段,节约能源,实现系统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建成舒适、高效的智能 住宅。如通过在小区内设置背景音乐系统,住户听着轻盈祥和的音乐,在小区 内漫步,不仅可以减轻一天工作、学习的压力,还可以给业主愉悦的心情。 开放环境: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住户提供图像、视频、语音、 文本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选择,实现与外界方便、通畅的交流,足不出户地享受 各种社会服务(包括购物、教育、医疗和娱乐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家 庭办公和社交活动),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文化环境。 服务环境: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程式化、公 开化。“自动化”主要实现设备的自动检测及报警、各种费用的自动收取、各 种信息的自动发布以及各种设备的自动控制等;“科学化”则反映在运行体制 和方法的正确性,排除人为干扰因素,细化管理过程;“程式化”则规范小区 物业运行行为,保证科学性的实现;“公开化”是指增加小区物业管理的透明 度,实现住户的透明消费,保证物业良好动作。不难看出,物业管理的“自动 化、科学化、程式化、公开化”突出了服务的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智能小 区建设宗旨,突出了业主就是上帝的服务精神。 2、需求分析 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防范方面的设计,要考虑设计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还应 设计电视监控系统,来加强管理和取证。设计可视对讲系统,保证业主的出入安全,并有效管理来访人员。设计背景音乐系统,为业主提供优雅的环境。设计电 子巡更系统,有效的监督保安人员的值勤情况,确保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设计依据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

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的从事工程施工工作,在不断的取得进步,自 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长进和加深,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2019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自己已经参加工作一年有余了,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今年,我一直在xx项目部担任土建技术员的工作。通过这工程的现场实践工作的锻炼和学习,在项目部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的工作有了快速的提升,我正向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土建技术员快步迈进。在此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及同事们的支持,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摸索出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此对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个人工作总结,请给位领导指导与纠正: 一、工作思想 在这一年的实践工作中,我从过去在学校时的只会纸上谈兵到现在的实际操作思想上有了巨大的转变。施工现场是我们的主战场,工程做得好不好,全在施工现场实现。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合理组

织施工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思想一直 贯彻在我的整个工作中! 二、岗位职责 1.在主管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技术工作。 2.负责初审施工单位报来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 配合监理全面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检查验收,直到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3.掌握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质量检查验收评定标 准,负责工程进度,安全消防等文明施工的检查监督。 4.及时与现场监理发现不按图纸施工、不按规范施工的行为,若现场纠正无效,配合监理发停工整顿单,并报总工程师。 5.对现场安全保障设施、措施及施工中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予以监督,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三、具体工作 我主要和其他的几名技术员负责现场的工程技术管理, 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穿插进行放线、验模和钢筋的检验等技术工作!作为技术员要做到对本工程图纸的熟练掌握,在各工种施工前进行各项技术交底,在一些易错的地方除了交底以外还要时时监控!我个人终结的要做到前、中、后,本项工作开展前先期提醒班组长工作重点,在展开大规模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多次监督,施工基本完成后进行验收!要严把质量关,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区别

1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差异 传统电网是一个刚性系统,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都缺乏弹性,致使电网没有动态柔性及可组性;垂直的多级控制机制反应迟缓,无法构建实时、可配置、可重组的系统;系统自愈、自恢复能力完全依赖于实体冗余;对客户的服务简单、信息单向;系统内部存在多个信息孤岛,缺乏信息共享。虽然局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信息的不 完善和共享能力的薄弱,使得系统中多个自动化系统是割裂的、局部的、孤立的,不能构成一个实时的有机统一整体,所以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程度较低[9210]。 与传统电网相比,人们设想中的智能电网将进一步拓展对电网全景信息(指完整的、正确的、具有精确时间断面的、标准化的电力流信息和业务流信息等)的获取能力,以坚强、可靠、通畅的实体电网架构和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以服务生产全过程为需求,整合系统各种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通过加强对电网业务流实时动态的分析、诊断和优化,为电网运 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并给出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以及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最大程度地实现更为精细、准确、及时、绩优的电网运行和管理[9210]。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将进一步优化各级电网控制,构建结构扁平化、功能模块化、系统组态化的柔性体系架构,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灵活变换网络结构、智能重组系统架构、最佳配置系统效能、优化电网服务质量,实现与传统电网截然不同的电网构成理念和体系。 由于智能电网可及时获取完整的电网信息,因此可极大地优化电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技术体系,承载电网企业社会责任,确保电网实现最优技术经济比、最佳可持续发展、最大经济效益、最优环境保护,从而优化社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综合投资及利用效益。 2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不同 电力行业作为社会基础产业,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产业之一。电网建设与国家能源资源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本国的能源资源条件、能源资源输入可能性以及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等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电力工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电网建设规模日趋扩大,电网负荷变动剧烈,区域负荷不平衡;另一方面,电网架构依然薄弱,亟待坚固补强。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必须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发展远距离、大跨距、大容量输电,加强统一协调和规划建设,形成统一调度运行的统 一或联合电网。 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力工业已步入成熟期,输电网架构变化很小,电网发展趋于平稳,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力供应及冗余储备趋向平衡。出于体制和利益需求,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停电时间最小化和市场效益最大化。因此,从国外对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来看,其侧重于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灵活应变的智能电力系统,更多地从市场、安全、电能质量、环境等方面出发,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智能电网,更多地强调信息与电网的结合及基于信息的业务重整。另外,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所倡导的智能电网,更关注于分布式电源及客户端的接入、信息的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