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六家国家级中医药基地

全国十六家国家级中医药基地
全国十六家国家级中医药基地

国家级中医药基地医院

一、重点研究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地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建于1953年,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也是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院开设临床科室42个,病区29个,医技科室30个,并分别开设有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综合体检中心、特需门诊、社区医疗服务部和3个疑难病症会诊中心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中医药研究院及新疆中医名医名方研究开发中心,目前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二、重点研究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的基地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40多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优势和中医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坚持“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和“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医院文化。

三、重点研究妇儿病的基地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突出针灸、推拿、康复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始建于一九五六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四、重点研究肝病的基地

1.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位于长江之滨黄鹤楼畔的花园山下,始建于1924年。曾经是美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医院,先后更名为“湖北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2年与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更名为“湖北省中医院”,为全国九大中医科研基地之一,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省级示范中医医院”,系湖北省唯一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大型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占地110.6亩,总资产5亿元,开设有30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及多个中医特色诊疗门诊和特色治疗室。各科均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尤以中医中药及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病、肿瘤、眼底病、心脑血管疾病、脊柱四肢疾病、瘫痪疾病、男性病、皮肤病、肛肠病、脑病、肺病、耳鼻咽喉疾病、妇科病、不孕不育、儿童益智保健、慢性疼痛等疗效显著五、重点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基地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间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分院、芳村分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六、重点研究民族医的基地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始建于1916年,已走过近一个世纪辉煌而不平凡的艰难历程。90年风风雨雨,90年沧桑巨变,90年春华秋实,90年谱写新曲。90年来,藏医院为西藏广大的农牧民群众以及世界上的人民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为继承和发展藏医藏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七、重点研究脾胃病的基地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红十字中医院),1954年10月创建时,荟萃江苏一代名医,铸成渊源深厚之学术根基

八、重点研究糖尿病的基地

1、安徽省中医院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位于安徽省会合肥西部,现已成为安徽省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全省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是我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也是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

九、重点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基地

1、山东省中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于1955年7月,是一所以中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省内惟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是首批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首批全国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首批全国“绿色医疗环境放心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是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和全国中医急症专科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是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所在地。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2008年,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十、重点研究血液病的基地

浙江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鲜明中医特色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31年,是省内最早创立的国立医院之一。1956年,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医院引进全省中医名家,开始了在综合性医院基础上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程。

十一、中风病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是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和全国中医急症专科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是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所在地。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2008年,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2、吉林省中医院

吉林省中医院又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师资格认证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全国中医中风急症医疗中心。曾获得“全国百佳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杏林示范中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

附件1 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推动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医药继续教育是继承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举措,是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医药继续教育应当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三条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任务是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继承、增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四条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对象是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条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管理与实施 第六条中医药继续教育实行行业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划、计划、管理和实施。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的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划、计划、管理和实施。 第七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和指导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其主要职能是:(一)研究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政策,提出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划建议; (二)制定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三)审定和公布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价; (四)负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的评审和业务指导; (五)负责编制中医药继续教育科目指南; (六)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全国十六家国家级中医药基地

国家级中医药基地医院 一、重点研究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地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建于1953年,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也是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院开设临床科室42个,病区29个,医技科室30个,并分别开设有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综合体检中心、特需门诊、社区医疗服务部和3个疑难病症会诊中心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中医药研究院及新疆中医名医名方研究开发中心,目前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二、重点研究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的基地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40多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优势和中医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坚持“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和“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医院文化。

三、重点研究妇儿病的基地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突出针灸、推拿、康复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始建于一九五六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四、重点研究肝病的基地 1.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位于长江之滨黄鹤楼畔的花园山下,始建于1924年。曾经是美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医院,先后更名为“湖北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2年与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更名为“湖北省中医院”,为全国九大中医科研基地之一,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省级示范中医医院”,系湖北省唯一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大型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答案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中医药法》将于()正式施行 ? A.0025, December 25, 2016 ? B.0001, May 01, 2017 ? C.0001, July 01, 2017 ? D.0001, December 01, 2017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中医药定义不包含下列哪一条() ? A.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 B.中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 C.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中医药法》的第五条是() ? A.关于中医药的地位、发展方针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规定。 ? B.是关于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的规定。

? C.本条是关于建立中医药教育体系的规定。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关于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监管总体要求的规定是属于第()章 的内容 ? A.第二章 ? B.第三章 ? C.第四章 ? D.第五章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 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地产中药材并在()中使用。 ? A.自种 ? B.自采 ? C.其执业活动 ? D.以上都可以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中医药重点科学研究领域的规定包括() ? A.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 B.重大疑难疾病 ? C.重大传染病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关于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不正确的是() ? A.不得开展传承活动 ? B.可以开展传承活动 ? C.组织遴选传承项目 ? D.组织遴选传承人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 实行()。 ? A.特殊保护 ? B.强制公开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医疗 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基本要求(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推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业务建设,充分利用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开展高质量研究,根据《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和《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特制定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第二条基地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以下简称“共享系统”)是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理念,遵循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计算机、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构建的中医临床研究的技术平台。 第三条共享系统建设的目标是遵循中医临床研究特点,针对基地利用临床实际数据开展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构建临床数据采集、管理与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整体提高基地中医临床研究能力和效率,使基地成为在国家中医药服务和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龙头作用的现代化、高水平中医临床研究机构。 第四条基地共享系统建设应由医院主要领导负责,配备专职人员,安排专项经费,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建设原则 第五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共享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技术指南;各基地根据医院信息化的状况,作出共享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分步实施。最终形成能够满足基地临床研究需求的共享系统。 第六条需求主导,务求实效。以重点病种的临床研究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为形成高质量、国内外同行认可的临床研究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第七条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系统建设应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基础,与检验、图像等管理系统等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优化配置,系统集成,技术共享,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组织与实施 第八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各基地所在省级管理部门在提出总体要求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解密中医考试

解密中医考试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 A.瑰宝 B.钥匙 C.智慧 D.实践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中医药文化强调的是宏观认知和整体认知,体现在() A.没有细节 B.没有眼见为实 C.没有数据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工具书对文化的解读有()种之多 A.120 B.140 C.160 D.180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三分法将文化分为()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A.思想观念 B.认知思维 C.行为准则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所持有的()的概况 A.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 B.认知路径和思维模式 C.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 D.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 天人恒变的含义是指自然界与人永远处于() A.固定模式 B.不断变化之中 C.统一的整体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包括() A.天人合一 B.象思维 C.道法自然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9 . 中医药文化的第四大优势在治疗方面是() A.以养护生 B.以不变应万变 C.以人为本 D.以简驭繁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10 . 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必须是建立在()的基础上 A.文化自觉 B.学术自尊 C.可靠的疗效 D.学术自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医药领域国家财政投入最大、重视程度最高、行业内外关注度最高的一项基础性建设项目,是振兴和发展中医药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极好机遇。各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先应该统一思想,理解和把握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国家和地方的共同投入和强化管理,改善条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建成分布合理、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中医药理论研究、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重点研究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地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于1953年。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也是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院开设临床科室42个,病区29个,医技科室30个,并分别开设有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综合体检中心、特需门诊、社区医疗服务部和3个疑难病症会诊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中医药研究院及新疆中医名医名方研究开发中心,目前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重点研究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的基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40多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优势和中医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坚持“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和“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医院文化。 重点研究妇儿病的基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突出针灸、推拿、康复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始建于一九五六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重点研究肝病的基地 湖北省中医院位于长江之滨黄鹤楼畔的花园山下,始建于1924年。曾经是美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医院,先后更名为“湖北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2年与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更名为“湖北省中

2017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中医药法》将于()正式施行 ? A.0025, December 25, 2016 ? B.0001, May 01, 2017 ? C.0001, July 01, 2017 ? D.0001, December 01, 2017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中医药定义不包含下列哪一条() ? A.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 ? B.中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 C.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中医药法》的第五条是() ? A.关于中医药的地位、发展方针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规定。 ? B.是关于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的规定。 ? C.本条是关于建立中医药教育体系的规定。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关于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监管总体要求的规定是属于第()章的内容? A.第二章 ? B.第三章 ? C.第四章 ? D.第五章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 ()地产中药材并在()中使用。 ? A.自种 ? B.自采 ? C.其执业活动 ? D.以上都可以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中医药重点科学研究领域的规定包括() ? A.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 B.重大疑难疾病 ? C.重大传染病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关于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不正确的是() ? A.不得开展传承活动 ? B.可以开展传承活动 ? C.组织遴选传承项目 ? D.组织遴选传承人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 ? A.特殊保护 ? B.强制公开 ? C.不得转让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成药和医疗机构() 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 A.中医诊疗项目 ? B.中药饮片

政策大纲 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政策大纲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推动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依据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医药继续教育是指对完成中医药专业基础教育之后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的以增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育活动。通过继续教育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适应科学技术和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第三条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已受聘初级(师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正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各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参加和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中医药继续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国家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全行业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宏观管

理,根据国家继续教育法规和政策,结合行业实际,制定中医药继续教育法规和政策,确定中医药继续教育发展目标,编制发展规划。 地方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定本地区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建立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分别管理和指导全国和本地区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 第七条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管理和指导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其职能是: 1.研究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政策,并提出建议; 2.研究和提出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规划方案; 3.负责制订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认可标准和学分授予标准; 4.负责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及其主办单位和学分的审批; 5.定期公布已认可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及其单位 ___;

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附件1 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名医、名科、名院”战略,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在全国选拔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临床水平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通过“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着力提高其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新一代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带动中医临床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提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一批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尽快成长为热爱中医药事业,医德高尚、中医药理论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湛,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二、培养对象 (一)培养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1.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且连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并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面较宽。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中医临床相关的较高学术水平的

本学科论文或者出版过专著;或者承担过地市级以上中医临床科研课题。 3.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较高,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临床问题,疗效显著;运用中医手段治疗本学科疑难病症有独到之处,有特色。 4.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等受到患者和群众赞誉。 5.有培养前途,学习与实践中有较高悟性和钻研精神,身体健康,学习刻苦、努力钻研,有志于献身中医药事业。 符合上述条件并获得第一、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出师证书的继承人以及省级以上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带头人优先考虑。 (二)遴选程序与方法 1.本项目计划在全国选拔200名培养对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全国各行政区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主任医师基数和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人员等情况,将候选对象名额400名分配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候选人的遴选工作。国务院各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的遴选工作,按属地原则实施。遴选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填写《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研修申请书》(以下简称《研修申请书》),说明申请理由,表述个人条件、特长和志向,提出研修计划;经所在单位初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查。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研修申请书》及研修计划进行审核,要求申请人公开答辩,考核申请人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中医临床水平,并按成绩排序,择优选拔,将候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必要时向同行和社会公众征询意见,并于2008年月日

印发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证书管理规定的通知

印发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证书管理规定的 通知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证书管理办法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证书(以下简称“学分证书”)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省级I类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的凭证。为进一步规范学分证书管理,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1、学分证书的格式由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负责审核。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管理部门——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负责学分证书的统一印制、编号、发放。 2、学分证书加盖陕西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印章,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二、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授予标准 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的授予,按照《陕西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参加学习班、专题讲座(报告)的人员按6学时授予I学分,主讲人1学时授予I学分,每个项目所授予的学分数最高不超过25学分;参加学术会议的人员,每次授予4学分;其他纳入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的项目和活动,按有关规定授予学分。 三、证书申领与发放 1、符合以下条件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主办单位可直接向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申领学分证书。 (1)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审定、公布的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2)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2、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主办单位可在项目举办前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委派工作人员持介绍信和学分证书申领表(附1)到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领取学分证书。申领学分证书时,须提交项目实施的详细计划安排,如学习班教学计划、授课人员及拟招生人数或参加学习人员名单。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2016年8月11日,《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规划是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充分征求了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后发布的。 规划提出,“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到2020年,中医医院将达到4867所,中医总诊疗人次数将达到13.49亿人次,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将达到69.48万人,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95.06万人。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共提出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到2020年,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量力争达到20%,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二是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形成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30%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治未病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50%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推动建设一批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基地。 三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编纂《中华医藏》。建立传统知识名录数据库与保护挖掘平台,形成我国传统知识保护体系。开展中医药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研究。推动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含民族医药基地)。建立3-5个国际传统医药科研合作平台,推进8-10项高水平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质量,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考核,实行学分制。 第三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的学分,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章学分分类 第四条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第五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Ⅰ类学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第六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一)中医药机构自行举办并在县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备案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二)经上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或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各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1.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 2.国际性、全国性、省际、省级学术会议。 3.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 出版学术著作。 5. 专题调研和业务考察后撰写的调研、考察报告。 6. 单位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 7. 外出进修。 第三章学分要求 第七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至少应取得25学分。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其它未受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5学分。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10学分;其中,省级中医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的中、高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年内至少应取得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学分10学分。

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附件1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质量,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考核,实行学分制。 第三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的学分,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章学分分类 第四条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第五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Ⅰ类学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第六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一)中医药机构自行举办并在县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备案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二)经上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或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各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1.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 2.国际性、全国性、省际、省级学术会议。 3.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 出版学术著作。 5. 专题调研和业务考察后撰写的调研、考察报告。 6. 单位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 7. 外出进修。 第三章学分要求 第七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至少应取得25学分。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其他未受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5学分。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10学分;其中,省级中医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的中、高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年内至少应取得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学分10学分。

2018年甘肃省中医药在线继续教育学分答案

1、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阳气 B、肾气 C、气血 D、精神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B,正确答案B。 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A、黄帝 B、刘向 C、王冰 D、不是一个人,而是汉代以前许多医家著述的汇编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D,正确答案D。 3、《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为() A、一切外感热病总称 B、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C、感受寒邪的疾病 D、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A,正确答案A。 4、《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 A、《史记?扁鹊传》 B、《汉书?艺文志》 C、王叔和《脉经》 D、皇甫谧《甲乙经》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B,正确答案B。 5、《内经》的经络系统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经别 B、经脉 C、络脉 D、俞穴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D,正确答案D。 6、首次全面注解《伤寒论》的是() A、成无己 B、林亿 C、孙思邈 D、王叔和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A,正确答案A。 7、《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B、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C、阳经和阴经同时出现 D、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A,正确答案A。 8、《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 A、《史记?扁鹊传》 B、《汉书?艺文志》 C、王叔和《脉经》 D、皇甫谧《甲乙经》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B,正确答案B。 9、《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 B、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C、两经或三经的症候同时出现 D、阳经和阴经同时出现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A,正确答案A。 10、现存最早的《素问》单注本是?() A、《素问集注》 B、《黄帝内经太素》 C、《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素问直解》 分析:你选择的答案C,正确答案C。

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调查分析【可编辑版】

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调查分析 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调查分析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研究 中医药学来源于临床,又服务于临床,临床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是创新型项目,已被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水平,探寻适合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法,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对8省13市17家中医医院现场调查,初步理清中医临床研究现状,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规划提供依据。 1 目的 调查省级三甲中医院临床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临床病证、名老中医传承、中药新药开发等临床研究和统计、文献数据库等工具应用的研究。 2 方法与对象 2.1 调查方法分文献调查和现场调研两种方式。现场调研以开座谈会、专家访谈、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在东部杭州、上海、南京、无锡,南部广州、深圳、南海,北部长春、吉林,中部济南、郑州、合肥的省市级三甲中医院。 2.2 调查对象现场调研对象,各医院的科研管理人员、临床研究人员。全国17家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同德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

院、无锡市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海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吉林省中医院、黑龙江省中医院、天津市中医院。总共134位专家,其中信息技术人员25人,科研管理人员53人,临床研究人员47人,专职研究人员3人,统计分析人员6人。正高职称86人,副高职称22人,初级职称26人。 发放科研管理情况调查表13份,发放医院科研管理人员问卷13份,发放临床研究人员问卷24份。开座谈会13次,专家现场访谈4次。 3 临床研究现状 3.1 临床病证研究研究方向:临床病证研究中以诊疗研究为主,方法学的研究较少;诊疗研究有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方案的优化;方法学研究,近年来辨证规范、评价方法研究等方法学和信息学研究渐渐被重视。近五年调研医院临床研究课题,临床病证研究中诊疗研究396项,其中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41项,诊疗方案的优化189项,中医药预防保健和治未病研究59项,余107项;方法学研究259项,其中辨证规范110项,评价方法89项,中医临床标准与技术规范制修订研究60项。信息学研究65项,其中证候信息学研究有29项,临床病证信息研究平台24项,新药开发临床信息研究平台11项,中医综合卫生统计1项。研究病种:常见多发病且西医疗效不明显的病,且基础研究相对较少,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缓慢。在收到的课题资料中,中风病研究96项,痴呆研究24项,糖尿病75项,高血压病研究25项,高血脂研究13项,骨质疏松研究17项;颈、腰椎病46项,股骨头坏死13项,肩周炎5项。呼吸系统研究90项,其中哮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2007修订)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2007修订)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继教委发[2007]2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7.10.18 【实施日期】2007.10.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国中医药继教委发[2007]2号2007年10月18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质量,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考核,实行学分制。 第三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的学分,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专

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章学分分类 第四条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第五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Ⅰ类学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第六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一)中医药机构自行举办并在县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备案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二)经上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或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各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1.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 2.国际性、全国性、省际、省级学术会议。 3.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 出版学术著作。 5. 专题调研和业务考察后撰写的调研、考察报告。 6. 单位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质量,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考核,实行学分制。 第三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的学分,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章学分分类 第四条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第五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Ⅰ类学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第六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一)中医药机构自行举办并在县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备案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二)经上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或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各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1.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 2.国际性、全国性、省际、省级学术会议。 3.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 出版学术著作。 5. 专题调研和业务考察后撰写的调研、考察报告。 6. 单位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 7. 外出进修。 第三章学分要求 第七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至少应取得25学分。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其他未受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5学分。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10学分;其中,省级中医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的中、高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年内至少应取得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学分10学分。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规定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质量,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考核,实行学分制。 第三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的学分,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章学分分类 第四条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第五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Ⅰ类学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 第六条以下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一)中医药机构自行举办并在县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备案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二)经上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工作小组)或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各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 1.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 2.国际性、全国性、省际、省级学术会议。 3.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 出版学术着作。 5. 专题调研和业务考察后撰写的调研、考察报告。 6. 单位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 7. 外出进修。 第三章学分要求 第七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至少应取得25学分。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其他未受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5学分。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应取得Ⅰ类学分10学分;其中,省级中医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的中、高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年内至少应取得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学分10学分。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解密中医考试答案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解密中医考试答案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 ? A.瑰宝 ? B.钥匙 ? C.智慧 ? D.实践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中医药文化强调的是宏观认知和整体认知,体现在() ? A.没有细节 ? B.没有眼见为实 ? C.没有数据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工具书对文化的解读有()种之多 ? A.120 ? B.140 ? C.160 ? D.180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三分法将文化分为() ? A.物质文化 ? B.制度文化 ? C.精神文化 ?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 A.思想观念 ? B.认知思维 ? C.行为准则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所持有的()的概况 ? A.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 ? B.认知路径和思维模式 ? C.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 ? D.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 天人恒变的含义是指自然界与人永远处于() ? A.固定模式 ? B.不断变化之中 ? C.统一的整体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包括() ? A.天人合一 ? B.象思维 ? C.道法自然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9 . 中医药文化的第四大优势在治疗方面是() ? A.以养护生 ? B.以不变应万变 ? C.以人为本 ? D.以简驭繁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10 . 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必须是建立在()的基础上 ? A.文化自觉 ? B.学术自尊 ? C.可靠的疗效 ? D.学术自强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项目实施指引

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项目实施指南 1组织实施管理 1.1概述 1.2实施保障 1.3建设组织与分工 1.4条件建设要求 1.4.1硬件要求 1.4.2 软件要求 2 中医临床术语 2.1技术要求 2.2 实施要求 2.2.1 技术路线 2.2.2 实施方案 2.3 考核与验收 3 数据采集系统 3.1 技术要求 3.1.1基本要求 3.2实施要求 3.2.1实施筹备 3.2.2实施步骤 3.3考核与验收 3.3.1模板验收 3.3.2系统验收 3.3.3数据质量要求 4. 数据仓库及挖掘分析 4.1技术要求 4.1.1基本要求 4.1.2 扩展要求

4.2实施要求 4.2.1遵循原则 4.2.2基础设施要求 4.2.3实施步骤 4.2.4任务分工 4.3考核与验收 4.3.1 平台验收 4.3.2 成果验收 4.4基础设施要求 4.4.1 硬件 4.4.2 软件 4.4.3 数据仓库软件部署 1 组织实施管理 1.1概述 “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以下简称“共享系统”)是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计算机、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构建的中医临床研究的技术平台。 根据《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和《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要求》,构建中医临床与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是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基地建设“一体两翼”建设任务的重要举措。为了指导、规范和推进各基地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特制定《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项目实施指南》(简称“指南”)。 1.2实施保障 国家组织开展共享系统的规范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建设要求;基地在国家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共享系统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各基地所在省级管理部门,定期对各基地共享系统建设进度与质量进行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