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作业指导书

工序作业指导书
工序作业指导书

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OQM-7.5-12-2000

分发编号:

版本号:A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篇测量定位和放线

第二篇地面与楼面工程

第三篇钢筋工程

第四篇装饰工程

第五篇管道安装

第六篇电气安装工程

第七篇模板工程

第八篇砖砌体工程

第九篇门窗工程

第十篇脚手架搭接作业指导

第一篇测量定位和放线

目录

一、工程定位----------------------------------------------1

二、工程平面定位------------------------------------------3

三、工程标高定位------------------------------------------3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3

一、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一般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平面位置定位,一个是标高定位。

1、根据场地上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或其它控制点,将房屋外墙;轴线的

交点用经纬仪投测至地面木桩顶面作为标志的小钉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平面布置定位。

2、根据施工现场水准控制点,推算±0.000标高或根据与±0.000某建筑物,某处标高相对关系,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将标高定在龙门桩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标高定位。

二、工程平面定位

一般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位,然后用钢尺沿视线方向丈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1、拟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与建(构)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数据,定出建(构)筑物主轴线的位置。

2、根据“建筑红线”及定位桩点的定位,所谓“建筑红线”系“拨地单位在地面上测投的允许用地的边界点的连线,所谓定位桩点系“建筑红线”上标有坐标值或标有与拟建建筑物成某种关系值的桩点。

3、现场建立控制系统定位。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上在不同边长组成的方体或矩形格网系统。其格网的交点称为控制点。

三、工程标高定位

设计±0.000标高,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绝对标高,即离国家规定的某一海平面的高度;一是相对标高,即与周围地物的比较高度。

1、绝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均注明±0.000相当绝对标高的数值,该数值可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控制点或大地水准点引测,并在供放线的龙门桩或施工场地固定建筑物上标出。

2、相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0.000的定位。有些沿街建筑或房屋密集处的建筑。往往在施工图上直接标明±0.000的位置与某建筑物或某地物的某处标高或成某数值关系,在±0.000定位时,就可由该处进行引测。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为防止仪器不均匀下沉对测角的影响,经纬仪的三脚架应安置稳固,仪器安妥后,不得用于扶摸三脚架和基座,走动时,要稍离三脚架,防止碰动。

2、为减少对中不准对测角的影响,应仔细做好对中工作。一般规定边长

在100m以内时,对中偏差不得超过2mm。

3、为减少照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观测时,尽量照准目标底部,为使目标清析,对光要仔细,并且应注意消除视差影响。

4、为减少照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观测时,尽量照准目标底部,为使目标清析,对光要仔细,并且应注意消除视差影响。

5、为消除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对测角的影响,一般应采用正、倒镜(测回去)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6、为减少和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和游标盘偏心差对测角的影响,可采用变换度盘位置重复观测,取两个游标读数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7、应经常对水淮仪进行检验和较正,以保证水准仪的视准轴和水准管轴平行。

8、水准仪支架必须在土质坚实、行人较少和震动较小的地方,以免引起仪器下沉。

9、为消除和减少因水准管轴同不平行视准轴所产生的误差,水准仪应尽量安置在水准点与建筑物龙门桩的中间,由于前后视线等长,从而使前后视产生互相抵消的误差。

10、为保证视线在读数过程中保持水平,要求严格执行读数前定平水准管,读数后检查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的操作程序。

11、为保证准确,读数前要仔细对光消除视觉影响。

12、为克服由于水淮尺前后、左右倾斜造成读数偏差现象,要求扶尺必须扶正扶直。

一、定位资料整理

定位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定位资料,定位资料的内容为:工程名称,建筑工程单位,定位依据,工程平面位置定位和标高定位示意图,建筑工程(或设计),规划单位复核意见,测量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名,测量和复核日期等。

第二篇地面与楼面工程

目录

一、建筑楼地面的构造层次----------------------------------1

二、建筑楼地面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和铺设材料的温度------------3

三、基土的基本要求----------------------------------------3

四、楼地面工程的种类和面层材料的材质要求------------------3

五、建筑楼地面一般规定------------------------------------3

六、地面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3

七、建筑地面工程变形缝和镶边的位置------------------------3

一、建筑楼地面的构造层次有面层、结合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垫付层、基土。

二、建筑楼地面工程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和材料的温度。

建筑楼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及所铺设材料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掺有水泥的拌合料铺设面层、结合层、找平层和垫层时,环境温度不应小于5℃。

2、采用掺有石灰的拌合料铺设垫层时,环境温度不应小于5℃。

3、采用沥青胶结料(无特别注明时,均为石油沥青胶结料,以下同)作为结合层和填缝料铺设块料、木板和硬质纤维面层时,环境温度不应小于5℃。

4、采用胶粘剂(无特别注明时,均为有机胶粘剂,以下同)粘贴塑料板、木板和硬质纤维板面层时,环境温度不应小于10℃。

5、当在砂石结合层上铺设块料、料石面层时,环境温度不应小于0℃。

6、当铺设碎石、碎砖垫层时,环境温度不应小于0℃。

7、当低于上述温度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冬期措施。

三、基土的基本要求

1、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填土或土层结构被扰动的基土,应予分层压实。

2、在淤泥、淤泥质土及杂填土、冲填土等软弱土层上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基土进行更换或加固;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的有关规定。

3、填土的施工应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分层压(夯)实,土块的粒径不应大于50mm,每层虚铺厚度:机械压实时,不应大于300m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不应大于250mm,人工夯实时,不应大于2000mm。每层压(夯)实后土的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应小于0.9。填土前宜取土样用于实验室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4、填土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施工,过干的土在压实前应

加以湿润,过湿的土应予晾干。

当工业厂房的填土时,在施工前应通过实验确定其最优含水量和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围。

5、当墙、柱基础处的填土时,应重叠夯填密实。在填土与墙柱相连处,亦可采取设缝进行技术处理。

6、当基土下为非湿陷性土层,基填土为砂土时可随浇水随压(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00mm。

7、采用碎石、卵石等作基土表层时,应均匀铺设一层粒径宜为40mm,并应压(夯)入湿润的土层中。

8、在冻胀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设计要求做防冻胀处理后方可施工。并不得在冻土上进行填土施工。

四、楼地面工程的种类和面层材料的材质要求

1、水泥砂浆面楼地面

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水泥砂浆的体积比宜为1:2(水泥:砂),其稠度不大于35mm,强度不应小于M15。

水泥砂浆面层采用的水泥宜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号,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采用的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2、水泥砼楼地面

水泥砼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水泥砼垫付层兼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浇筑水泥砼面层时,其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号,并不宜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水泥砼面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砼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

3、水磨石楼地面

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的拌合料铺设。面层厚度除有特殊要求以外,宜为12~18mm,并应按石粒粒径确定。拌合料的体积比采用1:1.5~1:2.5(水泥:石粒)

水磨石面层的颜色的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

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号。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号。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水磨石地面的分格条一般采用铜或玻璃条,亦可采用彩色塑料条,铜条厚度为2~2.5mm,玻璃条的厚度为3mm。

4、块料地面

砖地面应按设计要求采用缸砖、陶瓷地砖、水泥花砖或陶瓷锦砖等板块在结合上铺设。

缸砖、陶瓷地砖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的产品规范的规定,水泥花砖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50209-95》规定。

5、大理石和花岗石楼地面

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应采用天然大理石、花岗石板材在结合层上铺设。

大理石板材不得用于室外地面面层。

天然大理石、花岗石的技术等级、光泽度、外观等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花岗石建筑》的规定,并应符合《GB50209-95》的规定。

五、建筑地面面层的一般规定

1、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成后进行,并应做建筑地面工程的基层处理工作。

2、当铺设水泥类面层、找平层和结合层,其下一层为水泥类材料时,其表面应粗糙、洁净和湿润,并不得有积水现象,在预制钢筋砼板上铺设时,应在已压光的板面上划(凿)毛或涂刷界面处理剂。

当铺设水泥类面层和在水泥类结合层上铺设板块面层时,其下层的水泥类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在铺设前应刷一遍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4~0.5,并随刷随铺。

3、铺设水泥类面层以及铺设预制砼板、预制水磨石板、水泥花砖、陶瓷锦砖。陶瓷地砖和条石、缸砖、碎拼大理石等面层的结合层和填缝的水泥砂浆,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再覆盖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4、当水泥类面层的抗压强度达到5MPA以及板块面层的水泥砂浆

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其面层方可准许行人行走。当上述面层或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其面层方可正常使用。

5、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结构层标高,应结合房间内外标高差、坡度流向以及隔离层能裹住地漏等进行施工。面层铺设后不应出现倒泛水和地漏处渗漏。

6、楼梯踏步的高度,应以楼梯间结构层的标高结合楼梯上、下级踏步与平台、走道连接外面层的做法进行划分。铺设后每级踏步的高度与上一级踏步和下一级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20mm。

7、室外散不、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等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符合《GB50209-95》基土和同类垫层、面层的规定。

水泥砼的散水和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间距宜按各地气候条件和传统做法确定,但间距不应大于10m;房屋转角处亦应设置伸缩缝;水泥砼的散水、明沟和台阶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进行技术处理;上述缝宽20mm,缝内应填沥青胶结材料。

六、地面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1、水泥砂浆地面

先将基层清理干净,并用水冲刷,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以不积水为度,然后,按地面设计标高抄平,定出水平标高线,再按找平坡要求作好房间(或开间)内四角的塌饼,并按塌饼间距1.5m左右引出中间塌饼;一般隔1昼夜后,开始铺设面层。铺设面层前,先用纯水泥浆扫浆1遍,随即铺设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的稠度以手捍成团能稍出浆为度),随铺随抹并拍实,并用刮尺刮到与塌饼平。稍收水后,用木蟹搓平(边搓边铲除塌饼),并用铁板进行第1遍压光。待水泥砂浆稍硬(脚踩不产生明显痕迹)时,用铁板抹子压光第2遍。待面层干燥(压不出铁板印纹,即接近终凝)时,用铁板抹子进行最后1遍压光,经1昼夜后即应开始洒水养护,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上人。

注意:当水泥砂浆面层内埋设管线等出现局部局度减薄时,设计要求做防止面层开裂处理后方可施工。

2、细石砼楼地面

先将基层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冲后,扫除积水。然后按地面

设计标高抄平,定出水平标高线,再按找平坡度要求作好房间(或开间)内四角的塌饼,并按间距为1.5左右引出中间塌饼,隔1昼夜后,开始铺设面层,面层铺设前,先用喷水壶洒水,使基层表面湿润(不积水),然后,用纯水泥浆扫浆1遍压光随即铺设细石砼面层。细石砼的稠度,以手捏成团能拍出为准。面层用刮尺铺平后,应用平板震动器振捣1望见或用滚筒来回滚压2~3遍至表面泛浆为止,接着再用刮平尺将表面刮平(边刮边铲除塌饼)。并撒1:1干水泥浆1层,待干水泥砂湿润后,用木蟹搓平,并用铁抹子先行第一遍压光。以下同“水泥砂浆地面”。

对浇筑钢筋砼楼板或水泥砼垫层兼面层时,应采用随捣随抹的方法。当面层表面出现泌水时,可加干拌的水泥和砂进行撒匀,其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宜为1:2~1:2.5,并应进行抹平和压光工作。

七、建筑地面工程变形缝和镶边的位置

1、建筑地面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等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与结构相应的缝位置一致。除假缝外,均应贯通各构造层。

水泥砼垫层应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上,且设计无要求时,其房间地面,应设置伸缩缝。

2、室外水泥砼地面工程应设置伸缩缝;室内水泥砼楼面与地面工程应设置纵、横向缩缝,不宜设置伸缝。

3、缩缝和伸缝的间距,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纵向缩缝的间距,宜为3~6m。

(2)室内横向缩缝的间距,宜为6~12m;室内横向缩缝的间距为3~6m。

(3)室外伸缝的间距为30m。

4、水泥砼地面的缩缝(平头缝、企口缝、假缝和加助平头缝)和伸缝的做法,应符合规范规定。

第三篇钢筋工程

目录

一、钢筋加工----------------------------------------------1

二、钢筋配料--------------------------------------------3

三、钢筋安装----------------------------------------------3

一、钢筋加工

钢筋一般在钢筋车间加工,也有在施工现场加工的。钢筋加工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加热弯曲,也不宜用锤击或在尖角处弯折Ⅱ级和Ⅱ级以上的钢筋弯曲时,应一次弯成,不得回弯。

弯曲钢筋必须平整,成形钢筋应在同一平面内,不得有歪扭现象。

钢筋加工时,应注意砼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接头结构和钢筋配料长度。

1、砼保护层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指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钢筋的锚固

(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时,其锚固强度不就小

(2)钢筋骨架中的受力光面钢筋,应在钢筋末端做弯钩,在焊接,骨架、焊接网以及轴心受力构件,可不做弯钩;钢筋骨架中的受力变形钢筋,在钢筋的末端均可不做弯钩。

(3)对承受重复荷载的预制构件,应将非预应力受拉钢筋末端焊接在钢板和角钢上,钢板和角钢应可靠的锚固于砼中。钢板或角钢的尺寸应按计算规定,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受纵向拉力的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如必须截断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延伸的长度不应小于20d。

(5)纵向受压钢筋的在跨中截断时,必须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延伸的长度不应小于15d;对绑扎骨架中末端无弯钩的光面钢筋不应小于20d。

二.钢筋配料

由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并根据图纸中尺寸计算出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三、钢筋安装

1、一般规定

(1)钢筋在现场绑扎时,应先决定合理的绑扎顺序,并确定支模

和钢筋绑扎的先后顺序,当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研究确定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

(2)钢筋绑扎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线(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3)准备控制砼保护层厚度用的垫块。

为了保证砼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应在钢筋下设置水泥砂浆垫块或砼垫块,也可在钢筋下垫以短钢料作承垫(不得用于不加粉刷的外表面的砼中)。梁等构件,两排钢筋之间可垫以短钢筋或钢板以保持其设计要求的排距,在板内上部钢筋的下面以其墙内双排钢筋之间可安设钢筋弯成的撑脚或砼垫块(其强度与构件同)以保持钢筋位置的正确。

水泥砂浆或砼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为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应在垫块中埋于20号铁丝。

钢筋撑脚一般每隔1m放置一个,其直径选用:当板厚h≤30cm时为8~10mm,当板厚h=30~50cm时,为12~14mm,当板厚h≥50mm 时,为16~18mm。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基础钢筋安装要点

(1)钢筋网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位则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其全部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2)钢筋网绑扎时,各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均应扎牢。

(3)钢筋弯钩应朝上绑扎,只有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钩朝下绑扎。

(4)独立主基础为双向弯曲受力,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

3、柱钢筋安装要点

(1)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圆形柱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果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份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3)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份,宜用工具式柱箍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4)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4、墙钢筋安装要点

(1)墙(包括水塔壁、烟囱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钢筋每段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2)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砼内。

(3)采用双层钢筋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撑铁可用直径6~10mm的钢筋制成,撑脚每隔1m相互错开排列。

5、梁与板钢筋安装要点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梁的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其余同柱。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4)板、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筋的钢筋在上。

(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净距,至少要有30mm,以利灌筑砼。

第四篇装饰工程

单位工程主体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装饰阶段的施工,室内外装饰工程,直接影响工程的外观观感质量。因此做好装饰工程阶段的施工很有必要。

一、主导工种确定

一般室内外装饰工程中,由于墙面、平顶等抹灰工程量较大,因此主导工种常常是抹灰工。但是,对于高级民用或公共建筑,由于装饰吊顶面积较大及细木装饰工作量较多,其主导工种是木工。对于预制大板或大模板工程由于墙面及平顶采用涂料或墙纸等,因此其主导工种也可能是油漆工。

二、施工顺序

1、室外抹灰和饰面工程听施工,一般应自上而下进行。高层建筑采取措施后,可分段进行。

2、室内装饰工程的施工,应待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并在不致被后继工程所损坏和沾污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室内吊顶、隔断的罩面板和花饰等工程,应待室内地(楼)面湿作业完工后施工。

4、室内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抹灰、饰面、吊顶、隔断工程,应持隔墙、钢木门窗框、暗装的管道、电线管和电器预埋件,预制钢筋砼楼板灌缝等因完工后进行。

②钢木门窗及其玻璃工程,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抹灰工程的要求,可在湿作业前进行;

铝合金、塑料、涂色镀锌钢板门窗及其玻璃工程,宜在湿作业完成后进行,如需在湿作业前进行,必须加强保护。

③有抹灰基层的饰面工程、吊顶及轻型安装工程,应待抹灰工程完工后进行。

④涂料、刷浆工程,以及吊顶、隔壁罩面层和明装电线施工前,以及管道设备试压后进行。木地(楼)板面的最后一遍涂料,应待裱糊工程完工后进行。

⑤裱糊工程应待顶棚、墙面、门窗及建筑设备的涂料和刷浆工程完工后进行。

如一般室内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墙面冲筋(或做塌饼)→内墙及平顶打底→内墙及平顶面层粉刷→地面基层清理→地面面层→地面养护→粉踢脚线→灯具安装→油漆、玻璃→刷白。

三、抹灰、饰面工程

1、面层材料的种类

①一般抹灰的面层材料种类:石灰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麻刀灰、纸筋灰等。

②装饰抹灰的面层材料种类为: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水泥拉毛、弹涂、滚涂和喷涂等。

③饰面工程的面层材料种类为:大理石、花岗石,预制水磨石、瓷砖、面砖、缸砖、马赛克、墙纸、塑料板等。

2、材质要求

装饰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材料规范的规定,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水泥:抹灰或饰面常用的水泥有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及白水泥等。水泥应无硬块、无杂质,颜色应一致,其品种和标号(不小于325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石灰膏:应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淋制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

3mm×3mm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天。

(3)纸筋(或竹筋)灰:将筋撕碎浸透、捣烂后,加入石灰中搅拌,过筛后即成。纸筋灰应洁净、细腻。

(4)麻刀灰:将麻丝剪成23cm长,加入石灰膏中即成麻刀灰,麻刀灰中的麻丝应均匀、干燥及不含杂质。

(5)砂:抹灰宜用中砂。砂的颗粒要求坚硬、洁净、不得含有超过限量的粘土、泥灰、粉尘、粉末,也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和碱质等有害物质,砂在使用前应过筛。

3、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

(1)各种抹灰和饰面的组成及主要工序。

普通抹灰的组成为:一底层,一面层。其主要工序为: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必要时也可做塌饼或冲筋。

中级抹灰的组成为:一底层,一中层,一面层。其主要工序为:阳角找方,冲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

高级抹灰的组成为:一底层,二层及其以上中层,一层及其以上面层。其主要工序为:阴、阳角找方,冲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

装饰抹灰的组成为:一底层,一中层,一装饰面层,其主要工序为:找方,冲筋,分层赶平,修整,做装饰面层。

饰面安装的组成为:一底层,一粘结层,一饰面块料层。其主要工序依饰面块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如镶贴墙面砖的主要工序为:墙面清理、湿润,1:3水泥砂浆打底,贴灰饼,粘贴瓷砖,擦缝。

(2)抹灰或饰面前的检查工作

这项工作的内容为:砖石、砼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等是否清除干净,对需抹灰的不太粗糙砼基层与抹灰层粘结力的处理;对砖石、砼基层凹凸过多处是否已凿平或补齐,门窗框是否安装正确,门窗框与墙的交接处是否分层填嵌密实和牢固;水落管的铁箍、悬挂灯的扒钉、电线绝缘的托架、消防梯的支承构件是否已安装好,各类吊顶标高是否正确,结合是否牢固等。

(3)各种抹灰及饰面安装的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①墙面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中级抹灰:

施工方法:

先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度,大致决定抹灰层的厚度。再在墙的上角各做一个大小5cm见方的规范灰饼。然后根据这两个灰饼用线锤挂垂直做墙面下角两个规范灰饼。根据这四个灰饼拉出通线。这样就可隔1.5m左右做若干个规范灰饼。这一操作过程,一般称作挂线做灰饼。

待灰饼稍干后,在上下灰饼之间持上宽约10cm的长条灰埂,用木杆刮平,厚度与灰饼相平,作为抹底子灰的填平的规范,这即是常说的冲筋。

混合砂浆抹灰的门窗洞口应用1:3水泥砂浆做明护角,护角高度应不低于2.0m,其做法是:根据灰饼厚度抹灰,然后粘好八字靠尺,并找方吊直,用1:3水泥分层抹平,待砂浆稍干后,用捋角器和纯水泥浆捋出小圆角。

待砂浆冲筋稍干后,就应上底灰,并边上底灰边刮平,然后用木抹子搓平。待底子灰五六成干后,即用纸筋罩面。

操作要点:

抹灰前必须先打好规矩,即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准线和台度或踏脚板线。

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论内墙或是外墙抹灰,均应为20mm左右,抹灰层最薄处的厚度不得小于7mm。

混合砂浆抹灰施工应分遍进行,每遍厚度为7~9mm。

纸筋灰罩面,经赶平、压实后,其厚度不应大于2mm。

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发白(7~8成干)后方可继续涂抹后一层。

纸筋灰罩面时,宜在底子灰五六成干时进行。表面应分两面遍压实赶光。

抹灰层的基层若是砼时,抹灰前应先刮素水泥浆一道,以使抹灰层与粘结牢固。

②顶棚混合砂浆底,纸筋灰抹面

施工方法: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分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部生产所涉及的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的生产过程。 3.术语 本指导书所涉及术语采用GB/T 19001-2008、GB50430-2007。 4.职责 本指导书由质安部科组织编制、修订,并实施归口管理,其他个各部门协助实施。 5.措施和方法 5.1特殊过程的特点 5.1.1当生产和服务特工队特殊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或不能经济地加以验证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如:软基处理、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预应力张拉压浆等。 5.1.2特殊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其经生产后可能有未检验和试验出来的内部缺陷,因此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原因是采用某种特殊工艺,决定了该过程是特殊过程。 5.2特殊过程的确认:为保证特殊过程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要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 5.2.1工程项目经理部针对项目的特点或检验条件,通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识别和确认,起确认方法: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例如:预应力张拉及压浆工艺,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b)在施工中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例如:软基施工等应视为特殊过程。 c)有的特殊过程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施工过程,若要进行检测,则需要检验代价过高或具有破坏性。例如:桩基砼浇筑的检验,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对于确认的特殊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 5.2.2满足特殊过程作业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确认:根据对特殊过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要进行确认。确认施工机械的能力、完

切割下料加工作业指导书

切割下料加工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ISO45001-2018) 1、目的 此作业指导书规范下料切割工艺,让操作人员在钢板原材料加工方法方面有章可依。同时提升下料件的切割实物割口成型质量,降低切割缺陷的形成几率,提高焊接、装配及整机外观质量。所涵盖的切割设备主要包括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直条切割机、半自动切割机等。 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原材料切割下料的过程。适用于以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手动切割为切割方式的切割下料过程。 3、施工要求 3.1材料要求: 3.1.1用于切割下料的钢板应经质检科的检查验收合格,其各项指标满足国家规范的相应规定; 3.1.2钢板在下料前应检查确认钢板的牌号、厚度和表面质量,如钢材的表面出现蚀点深度超过国标钢板负偏差的部位不准用于产品。小面积的点蚀在不减薄设计厚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焊补打磨直至合格。 3.2施工前准备工作: 3.2.1施工前操作人员预先熟悉零件图纸、按照工艺文件图纸设计要求,按照下料清单核对钢板的材质、厚度规格是否与工艺文件相符合,目测板材的表面质量是否合要求。

3.2.2施工前设备开机运行,查看设备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氧气,混合气体的阀门,压力表和燃气胶管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紧密可靠;在整个气割系统的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并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运行切割工作,而且在气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持。 3.2.3检验及标识工具:钢尺、卷尺、石笔、记号笔等。 3.3、数控火焰切割 3.3.1数控火焰切割操作工艺过程: 3.3.1.1在进行火焰切割时,吊钢板至气割平台上,调整钢板单边两端头与导轨的平行距离差在5mm范围内。 3.3.1.2将拷贝好的程序插入USB接口中,打开程序,检查程序图号是否与下料清单中的图号相符合;调整各把割枪的距离,确定后拖量,选择合理的切割参数,切割参数包括割嘴型号、氧气压力、切割速度和预热火焰的能量等,同时检查割嘴气体的通畅性。 3.3.1.3气割前去除钢材表面的污垢,油脂,并在下面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利于熔渣的吹出。气割时,割炬的移动应保持匀速,割件表面距离焰心尖端以2~5mm为宜,距离太近会使切口边沿熔化,太远热量不足,易使切割中断。3.3.1.4开始切割,时刻注意切割状态并对首件切割零件进行自检,合格后方能进行批量切割。在进行厚板气割时,割嘴与工件表面保持垂直,待整个断面割穿后移动割嘴转入正常气割,气割将要到达零件终点时应略放慢速度,使切口下部完全割断。 3.3.1.5根据板厚调整切割参数,切割参数选用标准参见《数控火焰切割工艺参数及割嘴选用规范》。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Word 文档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及控制措施 一、定义 1、关键定义: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对工程产品质量有直接重大影响的工序; 2、特殊工序定义:特殊工序(过程)指上一工序(过程)完成后,不能或难以由后续检测、监控加以验证的作业工序(过程)。 二、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界定 关键、特殊工序界定表

三、对关键工序的监控 1、各架子队队技术主管在技术交底时以清楚实用的方式,提供操作规程、方法、操作要求,或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上岗操作人员在明白工艺、质量、操作要求后进行操作。工程部进行检查,必要时由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或技术培训。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工程师对过程参数和过程产品进行监控,并做好检查记录。 3、经检查验收,当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立刻向经理部进行报告,并制定整改措施,由安质部验收整改情况,直至工程质量合格。 四、对特殊工序的监控 1、安质部对从事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及质量管理、验证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认证,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参加特殊工序施工的所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2、特殊工序施工时,工程部编制改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下发至架子队,架子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作业指导书》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证方式、验证人员等作出明确规定,工程部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对特殊工序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由物机部人员进行验证,确认其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施工能力。

4、配备与规定质量要求相符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由工区试验室、安质部人员进行验证。 5、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的人员,对其进行专项检查和监控。 6、保存对特殊工序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验证记录及过程参数的监控记录。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 合格品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 分及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和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和型砂等,可 用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 程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和泥污;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处。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水(中性)泡洗2~4小时。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 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洗。 4.烘干 4.1要求 待镀件在浸入锌液前必须烘干,以免爆炸伤人及影响镀锌质量。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目的 使下料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确保生产品质。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物控部下料工序。 职责 物控部:负责本指导书的实施及下料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工艺部:负责工艺流程及参数的界定与修订。 品质部:负责对本指导书实施进行监督及信息反馈。 机修班:负责对开料工序所有设的维修、维护及保养。 作业内容 下料作业流程 核对生产指示→选料→下料→自检→圆角→磨边→写(刻)档案号→清 洗板面→烘烤→转下工序。 设备及物料清单 裁板机、磨边机、抛光机、钢印、打钢印汽缸、成品清洗机、烤箱、钢尺、 千分尺、铜箔测厚仪、覆铜板、油性笔、电动笔。 下料操作规程 4.3.1 下料前准备 4.3.1.1根据流程卡确定下料的件数、尺寸、板厚、铜箔厚度、板材型号等。 4.3.1.2根据流程卡选定所需要的板料,(使用边料时需检查测量板厚、铜厚和板 材类型)。 4.3.1.3以剩余最小边料为原则,合理利用材料,确定下料的方法。 4.3.2 下料 4.3.2.1根据已确定的下料方法先测量所下料板材的板厚、铜厚和板材类型,再在 裁板机上量出尺寸定位线并固定好。 4.3.2.2根据尺寸定位线裁一件首板,测量尺寸是否符合流程卡上的尺寸要求,测

量无误开始批量生产,如不符合流程卡上的尺寸要求,则重新调整尺寸定 位线直到所裁板尺寸符合要求为止。同时确认板件四周的切断口需整齐平 整、无明显毛刺、铜皮翻起。 4.3.2.3 开料时板厚(含以上的不能叠板剪裁,板厚小于的可以叠板但总叠板厚度 不能超过(的板料在开大料时不能叠叠板,开成小料后可以叠两块剪裁)4.3.2.4裁板过程中每裁10件板用钢尺测量一次尺寸。 4.3.2.5内层板下料要保持经向或纬向的一致性,同一批量的方向保持一致。本公 司板材型号有36"×48"、40"×48"、43"×49",其中36"、40"、43"为经 向,48〞、49"为纬向,当所下料为正方形时,经向以剪角标识(如下图所 示)。如果有内层芯板厚度不一致时,必须切角标识,且在流程卡上注明 清楚。 4.3.2.6特殊板料、 同一流程卡上如有两种或者 板厚)。 4.3.2.7下料完毕后,应将所剩的边料放置于原处,并且在边料上用粉笔注明板厚、 铜厚和板材类型,以防止混料或错用板料;不同尺寸的板件叠放时需用纸 隔开;并将用料记录填报在《板料使用记录表》中。 4.3.2.8剪板机刀片每3个月更换另一个刀口(每个刀片有四个刀口,当四个刀口 使用完毕后需返磨),当刀口有明显缺口或剪裁的板件有明显毛刺、铜皮 翻起也须更换另一个刀口。 4.3.3 板料处理 4.3.3.1板厚在(含)以上的需要进行圆角处理。圆角在抛光机上完成,砂带使用 240目的,当砂带破损或砂带上的磨砂补磨损得光滑导致磨削力明显下降 时必须更换砂带。要求圆弧光滑无铜皮卷起,板尖到板边磨掉部分小于 5MM。

下料作业指导书

下料作业指导书编号:WHJX/ZD02-04 编制:技术科 审核:王凤立 批准:徐公明 实施日期:2009.5.10 诸城市五环机械有限公司

对下料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原材料的合理利用和杜绝浪费。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下料车间工人。 3 职责 1、车间主任负责直接领导、监督责任。 2、下料车间职工要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操作生产。 3、技术部、质量部对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4工作流程 1、选择材料:严格按照工艺卡片规定的材质选材

厚板要求尺寸用自动割或用气割;圆棒料用锯床;型材用切割机。 3、下料尺寸按工艺卡片规定执行,沿料边开始下料,并摆放整齐。 4、完工后整理好现场。 5剪板作业指导书 范围:适用于准备车间剪板工序 目的:用于完善工艺过程,提高工序能力。 内容: 1、剪板工序的准备工作: 1.1技术准备前,操作者应充分了解《剪板机使用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要求,做到“三好(用好、管好、修好)”,“四会(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1.2设备及工、夹、量具的准备: 1.2.1设备及现场设置的准备: A、配置多种规格的转运车或工位器具(用于安放已剪或尚未下料的板材); B、设备在启动前,应在导轨滑行面上加注润滑油,轴承油杯中打润滑脂,检查刀片工作部分是否有异物,然后,试运行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1.2.2工、夹、量具的准备: A、划线用的钢针、直尺; B、度量用的钢尺、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卡尺; C、调整定位基准用的12”活络扳手; D、作标识的记号笔。 1.3材料准备: 1.3.1板材应按有色、黑色金属、冷轧、热轧、酸洗、厚度分门别类安放(货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2).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或试验,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材料、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以使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0 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和检验。 3.2生产部门负责自检及互检。 4.0 方法 4.1进料检验控制(IQC 4.1.1采购部在收到到货的原辅材料后,采购部的采购员填写《物料入库单》(四 联上品名、规格、应到数,仓管员负责核对实际到货数量,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在《物料入库单》上。合格后传递给品管部的IQC,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1.2品管部IQC接到《物料入库单》后,按照《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 验,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 4.2.1首件检验

a.首检时机:①一批量产时; ②转模时; ③人员更换时(包括转班时; ④工、模、夹治具及机台故障修复时; ⑤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时。 b.操作员在首机时机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首件(一般2~5件外观 进行自主检验,并将结果记录于《首/末件产品质量检验单》,合格经 生产组长签字后送交PQC确认。 c.PQC按照相应《产品检验规范》等相关检验文件对首件进行检验,合格 后立即签板,以作操作员自检时参照。检验结果记录在《首/末件产品 质量检验单》上(尺寸冷却两小时后测量出结论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首件”。 d.首件经PQC确认合格后,生产部门方可进行量产。 4.2.2自检 各机位工人按照《产品检验规范》和《检验项目执行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 4.2.3巡检 PQC按照《产品检验规范》、《检验项目执行规定》和《抽样检查标准》相关内容及样件至少每两小时巡检一次(对于重点的工序或机台应适当地增加巡检频次,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注塑部生产状况QC检验记录表》或《喷油、丝印车间QC检验记录表》,现场测量员每两小时进行尺寸检验,并记录在《尺寸检测表》。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合格品 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分及 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与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与型砂等,可用 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程 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2、2、1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2、2、2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2、2、3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与泥污; 2、2、4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 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2、2、5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 处。 2、2、6 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 水(中性)泡洗2~4小时。 2、2、7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 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0、5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2、2、8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 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 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就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3、2、1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 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3、2、2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 洗。 4.烘干

冷轧作业指导书

冷轧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冷轧作业指导书 1、冷轧机分为1-6号机。 2、操作工人上岗前应穿戴好劳护用品,并由当班的管理人员开会安排工作 任务及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3、冷轧工操作时选择与轧机的相符编号的坯管,未经得生产计划部同意不 准私自更改轧制规格。 4、原料检查: ①原料外表面要求无裂纹、翘皮等缺陷。 ②外径、壁厚尺寸要求与生产传票相等。 ③所有来料均要切除尾部飞皮,并无毛刺。 ④特别检查钢号、标识是否与传票一致。 ⑤如果不符合以上要求,需查明原因后才能生产。 5、轧机检查 ①检查所有按钮是否有效。 ②检查所有油路是否正常。 6、轧管 6.1装料 打开芯杆卡紧装置,将坯管装入芯杆卡紧装置和回转送进箱,进入中间床身的轧制中心线上,同事将坯管卡盘退至后极限位置或坯管长相适宜的位置。调节三爪或液压夹紧装置将芯棒杆卡紧,并放上芯杆限位装置。 6.2 轧制 启动开关,使用快捷键使坯管端面和卡盘接近(距离不超过10mm),开始轧制管子。轧制第一支管子时,应先把送进速度调到低速轧制,并沿管子旋转方向用手带动旋转。在轧出300mm时,应停机按技术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可继续生产,不合格则调整斜楔来调试外径大大小,调整芯杆滑座位置来调试内孔的大小。直到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符合生产技术要求。当卡盘走到前端碰到限位开关时,停止前进,主电机停车,使其快速退回到后端,松开卡盘,等待重新上料再次轧制。管子轧出轧机箱后,要及时放上刮油装置。正常轧制后,应把调试管不合格部位切除,整支不合格的应拿出并作好标识和记录(写明钢号和实际尺寸)。 7、所轧坯管检查 7.1 在调试正常后应检查:外径、壁厚、内孔、长度、直线度是否符合生产 传票要求,并取样保留样品(所有精管,即下工序不需要热处理的) 取样350mm,其他坯管取样100mm左右。原则上统一规格取一个 样,若中途有更换芯棒,调动轧机应及时取样看是否合格。 7.2 外观:内外表面光滑,不得有耳子、划伤、裂口及凹坑现象;耳子和裂 口应及时解决和切除。 7.3 若有芯棒断裂应将其选出,并把有芯棒部位的管子切除。所有精轧管轧 制后弯曲明显,应立即停止,并通知调整员。 7.4 不合格产品应做好标识,单独堆放。 7.5 轧管完成后填写记录单及冷轧卡片(所有精管用规定的塑料标签),并 在冷轧卡片上写好下一工序(如打尖、退火、中切等)。按我公司油 漆色标要求涂上油漆。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责任岗位所用设备(工具) 1 下料准备适用于角钢、方管、扁管、钢带下料工序 剪板、气割、角钢切断等下料工 剪板机、机械压力机、半自动切割机、手工割炬、带锯床 1.1下料班接到加工任务后, 首先持工件加工卡到放样中心领取样杆、样板,同时通知配料班配料。 1.2下料前,下料工首先根据加工卡及材料表与原材料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下料。 1.3严格按放样所给定的尺寸下料。在划线、号形时,要根据原材料进行合理套料, 用石笔划线时,线宽不应超过1mm。 1.4部件材质、规格的代用,必须根据材料代用通知单, 严禁私自代料。 2 下料设备 2.1当材料规格在剪切设备承受能力之内时, 应优先选用剪切设备。 2.2剪切环境温度:碳素结构钢低于-20 ℃、低合金结构钢低于-15 ℃时,不应进行剪切。 2.3大的角钢、小型扁钢、厚的钢板等超过剪切设备的承受能力时,可根据技术要求采用带锯床切割或火焰切割下料。 3 下料 3.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说明书,根据推荐的技术规范或参数进行操作,认真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2在下料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表面有裂缝、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其深度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或累计误差超出负允许偏差时,不得使用,应及时通知领料员将材料退回仓库。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材料。 3.3在下料及以后的标识时,必须进行首件检查。查看尺寸、偏差、毛刺、拉角、外观成型等是否合格, 合格后方可成批生产。过程中或过程结束进行自检。 3.4下料质量要求 ,其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 mm 的边缘缺棱,切断处切割面平面度为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汇编.

作业指导书汇编 ZYJX/JW-01-2014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2014-5-10 实施:2014-5-10 目录

文件名称页码目录------------------------------------------------------1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2 托辊装配作业指导书----------------------------------------3 装配作业指导书--------------------------------------------5 滚筒焊接作业指导书---------------------------------------13油漆作业指导书-------------------------------------------17 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是托辊生产关键工序。 3.职责:指导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操作者的焊接工作。 ,4. 设备调整: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按规定要求润滑设备;按照托辊型号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压头,调整设备支座高度使之与加工托辊相适应。 5. 焊接规范:使用CO2气体保护焊:要求焊角高3㎜,电流i=130~160A,电 压u=19~22V,CO2气体流量Q=20~25L/min,焊接速度V=40~45㎝/min,焊丝直径1.0㎜,材质H08Mn2SiA。 6. 加工完成的轴承座,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装和焊接。 7. 第一步压装轴承座:将经过检验合格后轴承座放入筒皮两端各一个,摆在后 在压装机上采用与轴承座相对应的压头将冲压轴承座压入管体两端(关键工序:注意摆正,不可压偏)。 8. 第二步焊接轴承座:将压装上轴承座的筒皮置于托辊焊接机床上,顶紧轴承 座。要求焊缝均匀一致,接口不许有焊瘤、凸点、凹坑等缺陷。 9. 焊接:启动焊机,按焊接规范开始焊接一端轴承座。 10. 检验:焊接结束后检验两端焊缝,要求轴承座焊接牢固,焊高符合要求,焊 缝均匀一致,表面光洁,不得有气孔、夹渣、虚焊、疙瘩等质量缺陷。11. 自检合格后,报质检部检验。

过程作业指导书

篇一: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1. 目的 过程流程图是反映出零部件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入库的整个制造过程,是由一系列按顺序的制造单元所组成,它是p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设备清单/人员配置/生产节拍等文件的输入基础。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产品试生产和批量生产过程流程图的编制和实施。 3. 职责 3.1 技术部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和管理的归口部门。 3.2 质量部、制造总部、各车间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实施和管理的配合部门。 4. 工作程序 4.1 项目小组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或标准、dfmea、以往同类产品经验,分析制造、装配过程的设备、材料、方法和人力变化的原因,合理编排过程流程图,并发制造总部和各车间。项目小组应使用《过程流程图检查清单》来进行检查和评审。由技术部负责编制试生产和批量生产的产品过程流程图。 在产品过程流程图下方写明共几页和第几页。 4.3.2制定部门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最终版本的部门。 4.3.3制定日期 填入首次编制过程流程图的日期。 4.3.4 产品名称/件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述。 4.3.5规格/型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规格/型号。 4.3.6零件编号 填入被监控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 4.3.7顾客名称 填入客户公司名称。 4.3.8版本 若适用试生产或批量生产,在s、a、b后面对应的方框中打“■”,s代表试制状态版本,a 代表小批量生产状态版本,b代表批量状态版本。 4.3.9修订日期 填入编制过程流程图最新修订日期。 4.3.10步骤 填入产品加工工序号。 4.3.11过程流程 填入各步骤的相应符号:“◇”表示检验、“□”表示加工、“→”表示搬运、“△”表示贮存、“☆”表示返工/返修。 4.3.12过程流程名称 填入每道工序过程的名称。 4.3.13机器设备/测量设备填入每一操作的工具。 4.3.14产品特性 填入直接在产品或其零件中反应的质量特性。 4.3.15过程特性 过程中要控制的会影响产品特性的参数等。 4.3.16搬运方式 填入加工工序间所用到的运输工具。 4.3.17特殊特性符号 填入客户所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如客户没要求的,在此填入企业内部自行识别的对应特性标识,按下方法分五类: s、r、a、b、c 。s、r: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排放、噪声等等);需要特殊生产、装配、发运、或监控的产品要求(尺寸、规范、试验)或过程参数,一般按顾客要求列此类。a: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满意程度重要的产品、过程和试验要求(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和外观,或者制造、加工此产品的能力;b: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政府法规的符合性,也不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但对下道工序或过程的装配、制造等带来显著影响的特性。c: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会对总成产品的性能、安装和外观有显著影响、也不会因此而引起顾客抱怨的的特性)。 4.3.18编制: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的项目工程师。 4.3.19审核 填入负责审核的负责人。 4.3.20批准 填入负责批准的负责人。 4.4 监控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仓储货架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汇编 JW-ZY-2015 编制人:企管部 审核人:韩光海 审批人:韩光海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8日 实施时间:2015年11月8日 天津佳维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下料作业指导书JW-ZY-2015-01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要求使用设备检验方法备注 1 点检检查圆盘锯及冷却 装置是否正常试空车 圆盘锯 目测 耳听 2 运料将型材搬放在下料 工作台上放置位置便于操作 工作台 目测 3 调定位块根据下料尺寸调整 定位块位置,调整 后要紧固 定位块要紧固,防 止工作中移动卷尺 目测 4 锯断将型材放在圆盘锯 紧固钳中,靠紧定 位块,夹紧型材, 启动开关,下压锯 盘,进行切割。(下 料前先锯掉料头) 型材应放平,保证 切口断面与平面垂 直 圆盘锯目测 5 检验首件应检验尺寸、 切口等是否符合要 求,合格后再进行 正式生产。并且定 时自检,发现误差 及时调整 长度误差不得超过 5.0+ - mm;断面与水 平面垂直度不得超 过0.3mm 卷尺 角尺 目测

冲孔作业指导书JW-ZY-2015-02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要求使用设备检验方法备注 1 点检检查冲床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加注润 滑油试空车 冲床 目测 耳听 2 安装模具按要求选择合适的冲孔模具,并且调 整好位置将其固定选择适合的模具 做好固定 模具目测 3 运料将需冲孔的钢管用专用小车运至冲 床旁边便于操作的位置冲孔前要验证管 材尺寸是否正确 专用小车卷尺 4 冲孔启动开关,端平钢管,使冲孔面向上 进行冲孔。首件必须进行检验,合格 后方可正式生产,生产过程中应定时 进行自检,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孔位置误差不得 超过0.3mm 冲床卡尺 5 冲压孔形首先将冲压孔形的模具装好,并且调 整好位置将其固定;然后启动开关, 端平钢管进行冲压孔形操作。使孔边 向外翻。 孔边需向外翻 冲床目测 6 检验首件应检验孔形等是否符合要求 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生产 过程中应定时进行自检,发现误差及 时调整 冲压出的孔形应 光滑,无明显的拉 伤, / 目测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经过研究,本工程将下列工序列为关键工序 1、电缆桥架安装 2、电缆敷设 3、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含柔性矿物绝缘电缆)技术要求 4、综合吊架安装 二、施工工艺 1、电缆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前,必须与空调通风、给排水等专业协调,避免与风管、水管发生冲突。 根据车站综合管线布置图,以风管、水管或墙体为参考,确定桥架的安装位置,使用钢卷尺、水平尺、线锤、墨斗等工具进行弹线定位。 在桥架直线段两端用冲击钻打孔,安装两端的四个立柱,用水平尺和线锤调正。再用尼龙绳绷紧在两立柱靠桥架侧平面,以此为依据每隔1.5米依次安装其他立柱。 立柱安装好后同样先安装两端托臂,调平后利用尼龙绳以同样的方法安装其他托臂。 桥架安装时应先安装弯通、三通,再安装直线段部分。桥架与桥架之间用连接板连接,连接螺栓采用半圆头螺栓,半圆头在桥架内侧。 多层桥架应先安装上层,后安装下层,各层标高以设计图为准。水平相邻桥架净距不宜小于50mm,与弱电电缆桥架距离不小于0.5m。 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按《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做好伸缩缝处理,桥架直线段超过30m时,应设热胀冷缩补偿装置。 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连接牢固、整齐美观,宜与建筑物坡度一致,同一水平面内水平度偏差不超过5mm/m,直线度偏差不超过5mm/m。 桥架接地采用在桥架上敷设40×4镀锌扁钢作为接地干线,并通过单芯电缆与变电所接地母排可靠连接,桥架与桥架间、桥架与接地干线间通过编织铜线相互连接,形成电气通路。

2、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支架、桥架、吊架、托架等预埋件的牢固,预留孔、洞、槽的正确、电缆夹层、沟、隧道、电缆井无杂物和积水,附设路径畅通,电缆滚动前,检查电缆盘牢固,滚动时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缠紧方向,再穿过站台板、轨道、建筑物时穿管防护,防护管内径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在桥架上敷设多根电缆时,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图表的方式画出来,按图敷设,以防交叉和混乱。敷设前应检查电缆外观无损伤、扭曲现象,绝缘测试良好。 敷设时将电缆盘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的设置地点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在电缆的起点或终点。在桥架上均匀安放滚轮或滑车,将电缆置于其上以人力牵引敷设。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和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附设后按设计要求排列整齐无交叉,在终端和接头处附近预留备用长度。 对于部分穿管敷设的电缆,敷设前应首先检查钢管两端口是否光滑,护口是否齐全,钢管内部无积水且无异物堵塞;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应往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 敷设电缆时应用力均匀,配合协调,牵引力不得大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站内长路径、隔层或隔房间敷设电缆时应配备对讲机。电缆遇建筑物伸缩缝应留有余量,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在两端挂牌,标牌字迹清晰、不易褪色,注明起止点、电缆编号及规格型号。桥架上的电缆应整理顺直并用尼龙扎带绑扎固定。 电缆桥架内每根电缆每隔50m处,电缆的首端、尾端及转弯处设置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强电与弱电再同一竖井内敷设时,分别再竖井的两侧敷设或采取隔离措施。桥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专用电缆通道除外)。 电缆桥架遇伸缩缝时配置伸缩板进行补偿处理。 (2)电缆终端头制作 严格遵守制作工艺流程,电缆终端头按设计安装在指定位置,带电部分对地净距离满足室内配电装置最小安全净距的要求,并牢固地固定在支架或框架上。 电缆终端头制作前应将电缆两端包扎好,防止潮气进入。

下料切割工艺作业指导书

下料切割工艺作业指导书编号:WHJX/ZD02-04 编制:技术科 审核:王煜梅 批准:徐公明 实施日期:2009.5.10 诸城市五环机械有限公司

下料切割工艺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此作业指导书规范下料切割工艺,让操作人员在钢板原材料加工方法方面有章可依。同时提升下料件的切割实物割口成型质量,降低切割缺陷的形成几率,提高焊接、装配及整机外观质量。所涵盖的切割设备主要包括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直条切割机、半自动切割机等。 2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原材料切割下料的加工过程。适用于以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手动切割为切割方式的切割下料过程。 3 、施工要求 3.1 材料要求: 3.1.1用于切割下料的钢板应经质检科的检查验收合格,其各项指标满足国家规范的相应规 定; 3.1.2 钢板在下料前应检查确认钢板的牌号、厚度和表面质量,如钢材的表面出现蚀点深度 超过国标钢板负偏差的部位不准用于产品。小面积的点蚀在不减薄设计厚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焊补打磨直至合格。 3.2施工前准备工作: 3.2.1 施工前操作人员预先熟悉零件图纸、按照工艺文件图纸设计要求,按照下料清单核对钢 板的材质、厚度规格是否与工艺文件相符合,目测板材的表面质量是否合要求。 3.2.2施工前设备开机运行,查看设备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氧气,混合气体的阀门,压力表和 燃气胶管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紧密可靠;在整个气割系统的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并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运行切割工作,而且在气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持。 3.2.3 检验及标识工具:钢尺、卷尺、石笔、记号笔等。 3.3、数控火焰切割 3.3.1 数控火焰切割操作工艺过程: 3.3.1.1在进行火焰切割时,吊钢板至气割平台上,调整钢板单边两端头与导轨的平行距离 差在5mm 范围内。 3.3.1.2 将拷贝好的程序插入 USB 接口中,打开程序,检查程序图号是否与下料清单中的图

特殊特性作业指导书-2013s

特殊特性控制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和控制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以保证产品关键、特性的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控制。 3 职责 5.1 技术部负责组织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在相关的文件中进行标明。 5.2销售部负责协助技术部查明、确认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及标识方法。 5.3质量部参与特殊特性的选定,负责对所有特殊特性(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并保存记录。 5.4生产部参与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出现的特殊特性进行管理。 4术语和定义 4.1特殊特性: 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或过程参数,其影响到安全性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影响到产品的配合和功能以及后续生产过程,或者是由顾客要求的,在验证活动中要求特别关注的特性。 4.2产品特性: 指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等特性。 4.3过程特性: 指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亦称过程参数。 5管理办法 5.1 特殊特性分类 5.1.1 本公司特殊特性分类及标识及对照见附件1 《特殊特性分类和标识对照表》 5.2 特殊特性的识别 5.2.1 在项目开发或合同评审时销售部/技术部负责查明、确认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及标识方法,并反馈给技术部。 5.2.2 技术部/项目组组织项目成员进行特殊特性的识别,识别时应: 5.2.2.1 识别顾客设计资料中有关产品特殊特性及其标识,并作为公司的产品的特殊特性。

5.2.2.2 除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外,根据特殊特性定义进行识别: 1)与车辆运行安全性相关的;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相关的;与操作安全性相关的应识别为产品的关键特性。 2)与顾客的配合尺寸、产品的外形尺寸、产品内部零部件配合尺寸、功能、性能等应识别为产品的重要特性。 3)在过程控制中的关键/重要加工参数应识别为过程的关键/重要特殊特性。 4) FMEA分析的结果: 1)严重度S为9~10定义为关键特性(CC); 2)严重度(S)为5-8同时频度(o)在4-10时的特性定义为重要特性(SC); 3)产品或过程特性超出公差范围时,就会严重影响影响过程本身的操作或后续操作(不需要特别控制措施)可定义为严重影响特性(HI); 5.3 特殊特性的评审 5.3.1 特殊特性识别完成后,由技术部将所有识别出的特殊特性加入《特殊特性清单》中。 5.3.2 技术部/项目组组织项目成员对《特殊特性清单》评审,通过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未评审通过,重新进行识别。 5.4 特殊特性的管理 5.4.1 特殊特性必须进行FMEA分析,定义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严重影响特性; 5.4.2特殊特性必须在产品图纸、零件图纸、过程流程图、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等相关文件/标准按附件1中规定加以标识。 5.5 特殊特性的控制 5.5.1 产品特殊特性(计量型)应进行初始工序能力分析,具体见《统计过程控制程序》,要求工序稳定并且PPK>1.67。 5.5.2产品特殊特性(计量/计数型)应进行工序能力控制,具体见《统计过程控制程序》,要求工序稳定并且CPK>1.33(计量型)。 5.5.3在与特殊特性及相应过程相关的设备、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采购及验收时,必要时应确定规定的工序能力指数。

7.5C1Z102角钢塔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角钢塔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7.5C1Z102-2006

注:剪板机的允许剪切厚度是指材料抗拉强度为500 N/mm2以下的板材厚度。剪切时,若材料抗拉强度超出

500 N/mm2,可进行换算(Q235为375-460 N/mm2,Q345为470-630 N/mm2)。 3.4 下料质量要求 3.4.1钢材切断后,其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 mm的边缘缺棱,切断处切割面平面度为0.05 t(t为厚度)且不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大于0.3 mm,局部缺口深度允许偏差1 .0mm(引自GB/T 2694—2003)。 3.4.2切断的允许偏差见下表2。 表2 切断的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3.5火焰切割 3.5.1火焰切割是一种热切割工艺。首先应根据零件形状和材料厚度选择设备(工具),确定是采用半自动切割机、数控切割机还是割炬(手工切割用)。 3.5.2 切割前,将被切割的原材料平稳地放置在支架上,下面留有50~100mm的间隙,并将欲切割线两边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清除干净。检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5.3 根据所割工件的厚度选择合适的割嘴和工艺参数。确保割炬与割嘴接头内部螺纹不能漏气。对于手工气割还要选择合适的割炬。选择时可按表3、表4、表5、表6。

表4 手工切割规范 表5 C0MCUT数控切割机(液化石油气-丙烷气体)106割嘴切割规范 表6 C0MCUT数控切割机(乙炔气体)G02割嘴切割规范

在使用数控切割机割嘴前,先检查30o锥面是否碰伤以防漏气。 3.5.4气体压力的调整。将氧气和可燃气调节到所需压力。 3.5.5划线、号形;数控切割时进行编程或输入程序。完毕进行套料并检查是否正确。 3.5.6根据钢板的厚度预留割缝间隙。可参考表7. 表7 推荐割缝间隙 3.5.7点火和火焰调整。完全打开预热氧气阀,稍微打开可燃气阀,让未燃的混合气流动几秒钟,然后点燃并调成中性焰。检查切割氧射流情况,它必须以笔直的圆柱形从割嘴射出,并且不得摆动。预热火焰必须集中地围绕切割氧射流。 3.5.8选择穿孔位置和切割方向,进行切割和穿孔。切割前应进行试切割。切割时,先进行预热,待工件金属呈亮红色时,慢慢开启切割氧阀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割炬运行始终要均匀,割嘴离工件距离要保持不变,约为10~15mm。切割完毕,应迅速关闭切割氧气阀,再关闭可燃气阀,最后关闭预热氧气阀。 3.5.9坡口切割时需根据坡口角度的要求调节割嘴角度。按角钢塔开坡口工序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切割。 3.5.10切割结束,清除割缝熔渣及飞溅物。检查气割面质量,超差的用角磨机修磨直至合格。 3.5.11万一发生回火,应立刻关闭割炬上的可燃气阀、预热氧气阀、切割氧气阀,然后让割炬冷却下来并修理故障。排除故障后再进行切割。 4 标识 4.1零件应按工程代号(必要时)、厂标(必要时)、塔型或产品代号、零件号或工令号(铁件)、材料批次号(主材、塔脚)的顺序,以钢字模压印作标识。顾客有要求时按顾客要求。 4.2标识的钢印应排列整齐,字形不得有缺陷。字体高度为8 mm ~18 mm,钢印深度为0.5~1.0mm。钢印附近的钢材表面不得产生凹、凸面缺陷,并不得在边缘有裂纹或缺口。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通用作业指导书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部分)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焊接工序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的特殊工序,本规程规定了一般零件的焊接工序须遵照执行的通用工艺规程。 检验人员应按图纸、工艺和本规程进行工序质量监督和验收焊接结构件。 图纸、工艺中有与本规范不一样的要求,应按图纸、工艺执行;工艺技术人员根据生产现场做出具体技术要求的,应临时按工艺技术人员要求执行。 1.2 该规程本部分适用于MAG 焊(CO2、富氩混合气等非惰性气体保护焊)。 1.3 本规程适用于湖南万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制作产品焊接工艺要求。 2 材料 2.1 钢材举例 2.1.1 低碳钢 含碳量小于0.25%,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也较少的钢有:08、20、Q235、Q255,其焊接性能良好。 2.1.2 中碳钢 含碳量在0.25%~0.6%之间的碳钢有:35、45,对于板厚小于30mm 的中碳钢其焊接性尚可。 2.1.3 低合金钢 在碳钢的基础上加有少量合金元素(Mn、Mo、Ni、V 等)的钢,有16Mn、45Mn、HARD0X400,其焊接性较好。 2.1.4 不锈钢 在碳钢基础上加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Cr、Ni、Ti 等)的钢,有0Cr18Ni9,其焊接性较好。 2.2 焊接用焊材 低、中碳钢、低合金钢(如2.1.1、2.1.2、2.1.3 所列)间焊接均用:焊丝ER50-6,φ1.2;不锈钢(如2.1.4 所列)间焊接用:焊丝H00Cr21Ni10。 2.3 钢材、焊材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进厂时按JG/T5112 检验。 3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规范 焊工在焊接施工前,应熟悉相应的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按要求准备好焊接材料、选好焊接设备、调好焊接工艺参数。 3.1 焊前准备 3.1.1 在组装前,应清除焊件相互接触面及焊缝两边的污物(如:铁锈、油污、氧化皮、油漆等),并须去除潮湿(可采用火焰烘烤,烘烤过程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具体清理范围: 对接焊:接头两边每侧20-30mm;角焊:焊角高+20mm 3.1.2 坡口制备应尽量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如使用火焰切割坡口,则应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等磨除,并将不平处磨平。其刻痕深度应符合表1 规定。刻痕的累积长度不得超过切割边长的10%。 表1 单位: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