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汇编.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汇编.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汇编.

作业指导书汇编

ZYJX/JW-01-2014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2014-5-10 实施:2014-5-10

目录

文件名称页码目录------------------------------------------------------1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2 托辊装配作业指导书----------------------------------------3 装配作业指导书--------------------------------------------5 滚筒焊接作业指导书---------------------------------------13油漆作业指导书-------------------------------------------17

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是托辊生产关键工序。

3.职责:指导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操作者的焊接工作。

,4. 设备调整: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按规定要求润滑设备;按照托辊型号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压头,调整设备支座高度使之与加工托辊相适应。

5. 焊接规范:使用CO2气体保护焊:要求焊角高3㎜,电流i=130~160A,电

压u=19~22V,CO2气体流量Q=20~25L/min,焊接速度V=40~45㎝/min,焊丝直径1.0㎜,材质H08Mn2SiA。

6. 加工完成的轴承座,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装和焊接。

7. 第一步压装轴承座:将经过检验合格后轴承座放入筒皮两端各一个,摆在后

在压装机上采用与轴承座相对应的压头将冲压轴承座压入管体两端(关键工序:注意摆正,不可压偏)。

8. 第二步焊接轴承座:将压装上轴承座的筒皮置于托辊焊接机床上,顶紧轴承

座。要求焊缝均匀一致,接口不许有焊瘤、凸点、凹坑等缺陷。

9. 焊接:启动焊机,按焊接规范开始焊接一端轴承座。

10. 检验:焊接结束后检验两端焊缝,要求轴承座焊接牢固,焊高符合要求,焊

缝均匀一致,表面光洁,不得有气孔、夹渣、虚焊、疙瘩等质量缺陷。11. 自检合格后,报质检部检验。

托辊装配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托辊装配作业,是托辊生产关键工序。

3.职责:指导托辊装配作业操作者的装配工作。

4. 要求:加工完成的零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5. 压装规范:使用的设备为托辊压装机,压装压力P=5.5Mpa,压装行程

L=68mm;压装轴承时必须使用点动压装,压装弹簧卡圈内外密封时可使用自动压装。

6. 调整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按规定要求润滑设备;按照托辊型号选择与

之相对应的压头,调整设备两压头的距离和托架的高低使之与装配托辊相适应:

7. 清洗:各零件应清洗干净方可进入装配工序,密封件添加润滑脂时应防止杂

质进入密封部位,并应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中进行装配。

8. 压装内密封圈及轴承:参照托辊装配图2Sb1401,将序号为3的轴穿入图中

序号2轴承座的孔中后,将序号4密封圈套入轴两端各一个,再将序号5轴承套于轴两端各一个(安装KA系列轴承时,应使尼龙保持架开口向外即轴端方向),摆正后置于托辊压装机上,启动压装机压入轴及轴承座内(关键工序,压后用手转动轴,应能灵活转动)

9. 压装密封件:将事先已加注好润滑脂的由序号6内密封圈和序号7外密封圈与

序号8密封盘,序号9内挡圈,序号10外挡圈,序号12挡板组成的密封组

件,装于轴两端各一组,摆正后置于托辊压装机上,启动压装机压入轴及轴承座内(关键工序,压后用手转动轴,应能灵活转动)。

10. 装弹性挡圈:将序号11轴用弹性挡圈,用弹性挡圈钳,嵌入轴两端的沟槽

内各一个。

11. 自检:各部件装配正确,托辊转动灵活无阻滞

12. 检验: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按规定抽取样本,进行出厂项目检验。

装配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保证产品装配质量;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2.范围:适用于所有装配作业

3.职责:指导装配钳工的装配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作业流程图

查看当班作业计划

阅读图纸及工艺

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

校对工、量具;材料及零部件

组装、调整

自检

专检

5.基本要求

5.1 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5.2 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装配。

5.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

5.4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

5.5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5.6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5.7 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准确。

5.8 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

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6 螺钉。螺栓联接方法的要求

6.1.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6.2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录2的规定。

6.3 同一零件用多个螺钉或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顺时针、交错、对称逐步拧紧,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

6.4用双螺母时,应先装厚螺母后装薄螺母。

6.5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

6.6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

7 键连接

7.1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7.2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8.滚动轴承的装配

8.1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

8.2 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8.3 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棒或套,不得通过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

8.4 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间隙应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应不大于0.1mm。

8.5 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8.6 装配可拆卸的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和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内外圈混装。

8.7 可调头装配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

8.8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不得有卡滞现象。.

8.9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应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8.10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均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法检验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的12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范围内就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0.03mm的塞尺检查时,不得塞入外环宽度的三分之一。

9. 防松装置

9.1 弹簧垫圈防松:紧固时,以弹簧垫圈压平为准,弹簧垫圈不能断裂或产生其他的变形。

9.2 开口销、带槽螺母:先将螺母按规定力矩拧紧,装上开口销,将开口销尾部分开60-900。

9.3 a、止动垫圈、圆螺母防松:装配时,先把垫圈的内翅插入螺杆的槽中,然后拧紧螺母,再把垫圈的外翅弯入圆螺母的外缺口内。

b、止动垫圈、六角螺母防松:拧紧螺母后,将垫圈的耳边弯折,

使其与零件及螺母的侧面贴紧。

9.4 双螺母防松:安装时,薄螺母在下,厚螺母在上,先紧固薄螺母,达到规定要求后,固定薄螺母不动,紧固上面厚螺母。

9.5 串联钢丝防松:螺栓拧紧后,将钢丝穿过一组螺栓头部的小孔并扎牢。应注意钢丝的穿入方向,使螺栓始终处于旋紧的状态。

10 回转支承的安装

10.1.回转支承安装前,回转支承的安装基准面和零件的安装面必须清理干净,去除油污,毛刺,油漆,以及其他异物。并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填充润滑脂。

10.2.回转支承填充钢珠处的堵头请安装于非主负荷区域,10点-2点钟方向10.3.回转支承吊装到位时,用塞尺检查零件安装面的平整度,如有间隙应重新进行机械加工,如果不能再进行加工应采用局部垫铜皮消除间隙,防止螺栓拧紧后回转支承变形影响回转支承的性能

10.4.拧紧螺栓应按照180°方向对称连续地进行。最后检查一遍,保证圆周上的螺栓有相同的预紧力

11 齿轮、蜗杆与蜗轮的装配

11.1、装配前应熟悉设备技术文件,了解安装位置、转动方向、转速和润滑方式等。

11.2、装配前应做好下列检查:

⑴齿轮(或蜗轮)的模数、外径、节圆直径;

⑵齿轮(或蜗轮)的孔与轴的配合,键与键槽的配合;

⑶如发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距离、平行度或垂直度(特别是人字齿轮)有超差时,应提请有关部门解决后,方可装配;

11.3、齿轮(或蜗轮)装于轴上时,应检查其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检查时将齿轮以及划针盘、百分表等固定在支架上,转动齿轮测量其偏差值。

11.4、每对齿轮装配后,应按下列方法检查装配间隙和接触情况。

⑴用塞尺检查两齿啮合时的侧间隙,将小齿轮转向一侧,使两齿轮紧密接触,然后用塞尺在两齿未接触面间测量;检查顶间隙时,应使一齿顶与另一齿根相互对正后再进行。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要求:

正齿轮之齿侧间隙(mm)

度等级模数

两齿轮间之中心距离(mm)

300以下300-500 500-1000 1000-1600 1600-2400 2400以上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

Ⅱ≤10 0.10 0.50 0.15 0.60 0.20 0.75 0.30 0.80

>10 1.17 0.35 1.00 1.50

0.15 0.70 0.20 0.90 0.25 1.10 1.30 0.40 1.60

Ⅲ≤10 0.15 0.70 0.20 0.90 0.25 1.20 0.30 1.50

10-24 0.20 1.00 0.25 1.20 0.30 1.45 0.40 1.60 0.50 2.00

>24 2.70

0.30 1.45 0.40 1.70 0.50 2.00 0.60 2.30 0.70 2.20 Ⅳ≤24 0.30 2.00 0.40 2.20 0.50 2.60 0.60 3.00 0.80 2.90 1.00 4.00

0.70 3.30 0.90 3.80 1.20 4.40 1.45 5.20

>24 1.40

正齿轮之顶间隙,若无规定时可用公式(1)计算:

C=0.20M---0.25M------------------ ---------(1)

C—为顶间隙,mm

M—为该齿轮的模数。

⑵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顶间隙和侧间隙时,铅丝长度不得少于5个齿距,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顶间隙的3倍,齿面的两端各放一根铅丝,用油脂贴在齿面上,对于齿宽较大的齿轮,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条,转动两齿轮后取出压扁后的铅丝,用千分尺测量被压铅丝的厚度。

⑶用塞尺或压铅法检查啮合间隙,应在齿轮周圈选择0°、90°、180°、270°四处测量。

⑷用着色法检查齿轮的接触面,其接触斑点的百分值应符合下表:

接触斑点百分值

齿轮类别

精度等级

测量

部位

3 4 5 6 7 8 9 10 11

接触百分值不应小于

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形)齿高55 60 55 50 45 40 30 25 20 齿长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5

圆柱齿轮(圆弧齿形)齿高70 65 60 50 齿长90 85 80 75

圆锥齿轮齿高75 70 60 50 40 30 30 齿长75 70 60 50 40 30 30

圆柱蜗杆齿高

齿高60 60 60 50

齿长75 75 75 60

齿高

齿高60 60 60 50 30

齿长70 70 65 50 35

11.5、蜗轮与蜗杆装配前应做检查,二者的压力角应一致,转动应灵活。蜗轮蜗杆一般出厂时都已装在轴上,如需现装配,蜗轮与轴,蜗杆与轴的配合都为过盈制,即轴比孔大0.10~0.04mm。

11.6、蜗轮与蜗杆的纵向中心应相互垂直,其转动中心距的允许偏差,应按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无规定时按下表检查。

蜗轮副转动中心距偏差(μm)

转动中心距a(mm)

精度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9 11 12

a≤30 3 5 7 11 17 26 42 65

30<a≤50 3.5 6 8 13 20 31 50 80

50<a≤90 4 7 10 15 23 37 60 90

90<a≤120 5 8 11 18 27 44 70 110

120<a≤180 6 9 13 20 32 50 80 125

180<a≤250 7 10 15 23 36 58 92 145

250<a≤315 8 12 16 26 40 65 105 160

315<a≤400 9 13 18 28 45 70 115 180

400<a≤500 10 14 20 32 50 78 125 200

500<a≤630 11 15 22 35 55 87 140 220

630<a≤800 13 18 25 40 62 100 160 250

800<a≤1000 15 20 28 45 70 115 180 280

1000<a≤1250 17 23 33 52 82 130 210 330

11.7、蜗轮与蜗杆的侧间隙一般为0.30~0.65mm,顶间隙应随蜗轮与蜗杆的位置

而定;如蜗杆在上,蜗轮在下,其顶间隙不得小于1mm;如蜗杆在下,蜗轮在上,其顶间隙不得小于轴瓦间隙。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间隙可按下表进行检查和调整。

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mm)

中心距(a)

≤40 40<a≤80 80<a≤

160

160<a≤320 320<a≤630 630<a≤1250 1250<a

啮合间隙0.055 0.095 0.130 0.190 0.260 0.380 0.530

11.8、伞齿轮的装配,应先将两根轴的中心线调整到同一平面上,先调好齿轮

间隙,后调轴的窜动量,用塞尺检查,允许偏差参照下表。齿轮转动啮合时应无咬牙及异常声音。

伞齿轮之侧间隙

传递精度等级模数侧间隙(mm)

最小最大

Ⅲ5以下0.20 0.75

5~10 0.25 0.80~0.85

10以上0.30 0.90

Ⅳ10以下0.30 1.10

10~16 0.40 1.20

16以上0.50 1.40

11.9、伞齿轮接触面着色检查时,在转动中不得使轴串动。在没负荷的情况下,

其接触面应靠近齿轮小头边缘2~4mm,偏向小头一侧,接触面积为齿工作面积的30%~35%,且沿齿高中部接触;

11.10、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将颜色涂在小齿轮(主动齿轮)或蜗杆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

⑵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伞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测的中部并接近小端。对可逆转齿轮传动,两侧面均应检查;

⑶接触斑点的百分数值按公式(2)、(3)计算:

齿长方向百分值=(a-c)/B×100%------------------------(2)

齿高方向百分值=hp/hg×100%-------------------- ----(3)

式中:a—接触痕迹极点间的距离,mm

c—超过模数值的断开距离,mm

B—齿全长,mm

hp—接触痕迹平均高度(对圆柱齿轮和蜗轮)或齿长接触痕迹中部的高度(对圆锥齿轮),mm

hg—齿的工作高度(对圆柱齿轮和蜗轮),mm;或相应于hp处的有效齿高(对圆锥齿轮),mm

滚筒焊接作业指导书

1、使用前的检查:

1.1、检查电源线,焊把线,地线的橡皮绝缘有无破损,若有必要时可用兆欧表进行检验。

1.2、检查焊机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1.3、新更换的电源线,焊把线时应选用500V单芯或多芯的焊机电缆,截面积可按3~6A/mm2选择。

1.4、焊钳外壳无破裂与电缆的连接牢固可靠,无金属线裸露现象。

1.5、使用直流焊机时要根据焊条的要求,正确选择次级接线柱的极性。

1.6、检查面罩护目玻璃是否完好,其色号是否符合下表要求:

玻璃色号适用电流(A)

9~10 100~300

1.7、检查电焊手套,脚盖是否完好,若有破损不能使用时要及时更换新品。

2、工艺要求:

2.1、焊接时应根据板厚正确选择焊条直径,根据选用焊条的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具体数据可参照下表:

名称规格型号所用设备

技术要求

焊丝(条)

规格

焊接次数电流电压

滚筒DT-Ⅱ

DSJ

CO2气体保护焊Φ1.22层

1层打底焊180-200 22-24

2层堆焊220-250 24-27 手工电弧焊Φ42层

1层打底焊160-210 380

2层堆焊160-210 380

2.3、焊接操作方法2.3.1、引弧

2.3.1.1擦弧法:即用焊条直接在工件表面磨擦引燃电弧。其优点是易掌握且不受焊条端部有无熔渣的影响。其缺点是在操作不熟练时,易污染焊件,在箱柜体面板表面不宜采取此法引弧,以免影响外观质量。

2.3.1.2、碰击法:即用焊条端部在工件表面碰击,引燃电弧。优点是可用于困难位置,污染工件轻。缺点是受焊条端部清洁情况限制;用力过猛时,药皮易大块脱落,造成暂时性偏吹;操作不熟练时,易粘住工件。

2.3.2、运条:运条同时存在三个基本动作,即直线动作横向摆动与焊条送进动作。2.3.2.1、直线动作的快慢主要影响焊缝金属的截面积。

2.3.2.2、横向摆动常用手法有打圈、弧形、8字形、锯齿形等。

2.3.2.3、焊条的送进代表焊条熔化的快慢,从而最终影响焊缝的熔宽与熔深。2.3.3、收弧:

无论何种位置的焊缝,结尾时均维持熔池温度,做无直线移动的横摆点焊动作逐渐填满熔池,而后将电弧拉向一侧提起灭弧。

2.4、操作要点与操作技术:

2.4.1、操作要点主要包括:焊条角度,横摆动作,稳弧动作,直线动作,焊条送进动作等。

2.4.2、各种位置的操作技术的共同要点是:

通过保持正确的焊条角度和掌握好运条的三个通动作,严格地控制熔池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就能使熔池金属的冶金反应完全。气体,杂质排除彻底并与基体金属很好熔合。

经验证明:熔池温度与熔池的形状和大小有关,因此在操作时要仔细观察并控制熔池的形状和大小,并根据其变化情况,不断调整焊条角度和运条动作,就能达到

工程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08 工程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工程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一般规定 1.1本合同段墩柱、预制空心板及T梁采用定型钢模,承台、系梁采用组合钢模。预应力连续空心板梁采用满堂红支架,竹胶板底模,侧模采用定型钢模。 1.1.1模板应能保证砼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准确。 1.1.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1.1.3接缝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重复使用。 1.1.4能与砼结构和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 1.2模板与脚手架之间不宜互相联结。 1.3模板与砼相接触的表面应涂脱模剂,钢模用的脱模剂应同时具有防锈作用。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不得污染钢筋及砼的施工缝处。模板使用后应立即按规定修整保存。

切割下料加工作业指导书

切割下料加工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ISO45001-2018) 1、目的 此作业指导书规范下料切割工艺,让操作人员在钢板原材料加工方法方面有章可依。同时提升下料件的切割实物割口成型质量,降低切割缺陷的形成几率,提高焊接、装配及整机外观质量。所涵盖的切割设备主要包括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直条切割机、半自动切割机等。 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原材料切割下料的过程。适用于以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手动切割为切割方式的切割下料过程。 3、施工要求 3.1材料要求: 3.1.1用于切割下料的钢板应经质检科的检查验收合格,其各项指标满足国家规范的相应规定; 3.1.2钢板在下料前应检查确认钢板的牌号、厚度和表面质量,如钢材的表面出现蚀点深度超过国标钢板负偏差的部位不准用于产品。小面积的点蚀在不减薄设计厚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焊补打磨直至合格。 3.2施工前准备工作: 3.2.1施工前操作人员预先熟悉零件图纸、按照工艺文件图纸设计要求,按照下料清单核对钢板的材质、厚度规格是否与工艺文件相符合,目测板材的表面质量是否合要求。

3.2.2施工前设备开机运行,查看设备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氧气,混合气体的阀门,压力表和燃气胶管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紧密可靠;在整个气割系统的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并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运行切割工作,而且在气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持。 3.2.3检验及标识工具:钢尺、卷尺、石笔、记号笔等。 3.3、数控火焰切割 3.3.1数控火焰切割操作工艺过程: 3.3.1.1在进行火焰切割时,吊钢板至气割平台上,调整钢板单边两端头与导轨的平行距离差在5mm范围内。 3.3.1.2将拷贝好的程序插入USB接口中,打开程序,检查程序图号是否与下料清单中的图号相符合;调整各把割枪的距离,确定后拖量,选择合理的切割参数,切割参数包括割嘴型号、氧气压力、切割速度和预热火焰的能量等,同时检查割嘴气体的通畅性。 3.3.1.3气割前去除钢材表面的污垢,油脂,并在下面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利于熔渣的吹出。气割时,割炬的移动应保持匀速,割件表面距离焰心尖端以2~5mm为宜,距离太近会使切口边沿熔化,太远热量不足,易使切割中断。3.3.1.4开始切割,时刻注意切割状态并对首件切割零件进行自检,合格后方能进行批量切割。在进行厚板气割时,割嘴与工件表面保持垂直,待整个断面割穿后移动割嘴转入正常气割,气割将要到达零件终点时应略放慢速度,使切口下部完全割断。 3.3.1.5根据板厚调整切割参数,切割参数选用标准参见《数控火焰切割工艺参数及割嘴选用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3资料

隔断罩面板安装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0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隔断罩面板施工作业。 2.0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隔断罩面板(石膏板、纤维板等)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产品必须具有质保书、产品合格证,进场前必须检查是否符合要求,罩面板运输和安装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坏板材的表面和边角,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受潮变形,存放时应下垫方木与地面隔离。 2.1.2附件 自攻螺丝、十字头应有产品合格证,从材料库中随用随取。 2.1.3主要机具 拖线、手枪钻、墙纸刀、木工毛、卷尺、手锯。 2.2作业条件 骨架已完成,已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已整改完毕。 3.0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粘钉一面石膏板一水暖电气钻孔、下管穿线一填充隔音隔热材料一安装木门框一粘钉另一面石膏板 3.2罩面板安装 安装罩面板前应检查骨架的牢固程度,如有不牢固处,应进行加固,罩面板安装时,先将石膏板用十字头、自攻螺丝固定于轻钢龙骨上,螺钉沉人板面,但不允许破坏纸面,螺钉间距四边为150—170mm,中间部分不应大于200mm,螺钉与板边缘的距离为10-15mm。 3.3水暖电气施工 水电管路应尽快到位,管子穿人隔墙应用开孔器开孔,不应割断,管子应固定做好防腐,穿人电线,电线绝缘应测试,水管进行试压,确保无漏水。 3.4填充隔音隔热材料 设计有隔音隔热要求时,应填入隔音隔热材料,隔音隔热材料应填塞封项,不得漏塞。 3.5安装木门框 安装木门框,门框与竖向龙骨3.5mm自攻螺丝固定,门樘应垂直,门樘一边与罩面板抺平。 3.6安装另一面罩面板 安装另一面罩面板:用自攻螺丝将石膏板固定于轻钢龙骨上,螺钉沉入板面,但不允许破坏纸面,螺钉间距四边不大于150*170mm,中间不大于200mm,板缝交错用墙纸刀开出预留孔洞(电气配电箱、开关盒、插座盒及水暖龙头管口、三角阀口、空调配电箱等),洞口开工平直,螺丝适当加密。 4.0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罩面板材料的构造及固定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质量保证书。罩面板安装必须牢固,无脱层、折裂。 4.2基本项目 罩面板安装铺设方向应正确,安装牢固,接缝密实、光滑,表面平整。 4.3允许偏差项目

物业工程部作业指导书汇编

物业工程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部各岗位职责 1目的 为了确保园区建筑完好、各类机电设备安全正常运作,以达到“安全、清洁、优美、舒适、方便”的工作标准,更好地开展工作,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到人,特制定本职责。2适用范围 本职责适用于XX工程部各岗位的工作。 3职责 3.1工程部经理职责 3.1.1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汇报部门各项工作。 3.1.2检查总结当月工作,组织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安排并实施。 3.1.3制定设备设施维修维护改造计划和工程部全年费用计划。 3.1.4监督设备档案、库房物资的控制使用。 3.1.5主持每周工程部例会,安排本部门本周各项事务。 3.1.6配合其他部门落实大厦或园区文化活动及各项便民服务措施。 3.1.7制定并落实节能降耗措施。 3.1.8督导本部门主管的各项工作并进行绩效考评。 3.1.9参加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及突发事件。 3.1.10检查投诉记录及处理情况,并及时处理重大投诉。 3.1.11负责组织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 3.1.12检查员工着装及服务规范、礼节礼貌。 3.1.13协调合作单位工作关系,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工作。 3.1.14完成上级领导指派的其它工作。 3.2工程部主管职责 3.2.1协助工程部经理工作,负责配电供电系统、电梯设备、弱电系统、空调系统、锅炉设备、给排水系统、机械设备、排风排烟、装饰工程的安全运行维修、保养工作的计划制定及组织、实施,在维修请示及预防性维修计划的实施下确保各项目的电气设备、机电系统始终处于最高的安全运行水平状态。

3.2.2确保任何时候都遵守指定的工程服务标准。 3.2.3协助所管辖的班组解决管理和技术上的疑难问题。 3.2.4每月对所管辖范围内的重点设备、设施的运行/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改进方案上报上级。 3.2.5每月对所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材料消耗、能源消耗与配件领购的审批,并汇总上报。 3.2.6负责向部门提供年度、季度、每周的维修计划,并向上级落实及上报工作情况。 3.2.7定期对所属专业的员工进行培训。 3.2.8对所管辖的人员严格管理、并进行月度、年度考评,奖罚分明。 3.2.9对部门经理负责,及时将工作情况向部门经理汇报。 3.2.10负责编制园区配电供电系统、电梯设备、弱电系统、空调系统、锅炉设备、给排水系统、机械设备、排风排烟、装饰工程的安全运行维修、保养工作计划及费用预算,协助部门经理控制能耗及费用。 3.2.11监督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3.2.12随时检查各所辖岗位员工的仪表、制服标准情况。 3.2.13时常保持机房/工作间/设备的清洁、整齐。 3.2.14负责编排其所属岗位员工工作值班表。 3.3工程部兼职行政管理员职责 3.3.1做好各种发文的登记,保管和上传下达工作,负责催办各工种系统,按时完成当月工作计划和临时性的工作任务。 3.3.2负责按时收集各种统计报表、报修单、考勤、工时、材料及天然气、水、电等的用量汇总统计工作。 3.3.3负责工程部年度计划和月工作计划编制工作和经济合同的起草工作。 3.3.4根据经理意图负责对内、外部职能管理部门,施工部门、合同单位的协调工作。 3.3.5协助经理组织本部门各类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3.3.6负责辖区固定资产设备的统计、分类、编号、作帐。 3.3.7负责建立设备资产卡片、综合台帐、分类台帐。按照有关设备资产管理的规定,办理各种手续。 3.3.8每年进行清查,做到帐、卡、物一致。 3.3.9负责对辖区设备设施资料、图纸、档案进行正确立卷、分类、归档工作。 3.3.10负责保管的所有技术资料档案要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要分类存放、码放整齐、对

仓储货架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汇编 JW-ZY-2015 编制人:企管部 审核人:韩光海 审批人:韩光海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8日 实施时间:2015年11月8日 天津佳维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下料作业指导书JW-ZY-2015-01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要求使用设备检验方法备注 1 点检检查圆盘锯及冷却 装置是否正常试空车 圆盘锯 目测 耳听 2 运料将型材搬放在下料 工作台上放置位置便于操作 工作台 目测 3 调定位块根据下料尺寸调整 定位块位置,调整 后要紧固 定位块要紧固,防 止工作中移动卷尺 目测 4 锯断将型材放在圆盘锯 紧固钳中,靠紧定 位块,夹紧型材, 启动开关,下压锯 盘,进行切割。(下 料前先锯掉料头) 型材应放平,保证 切口断面与平面垂 直 圆盘锯目测 5 检验首件应检验尺寸、 切口等是否符合要 求,合格后再进行 正式生产。并且定 时自检,发现误差 及时调整 长度误差不得超过 5.0+ - mm;断面与水 平面垂直度不得超 过0.3mm 卷尺 角尺 目测

冲孔作业指导书JW-ZY-2015-02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要求使用设备检验方法备注 1 点检检查冲床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加注润 滑油试空车 冲床 目测 耳听 2 安装模具按要求选择合适的冲孔模具,并且调 整好位置将其固定选择适合的模具 做好固定 模具目测 3 运料将需冲孔的钢管用专用小车运至冲 床旁边便于操作的位置冲孔前要验证管 材尺寸是否正确 专用小车卷尺 4 冲孔启动开关,端平钢管,使冲孔面向上 进行冲孔。首件必须进行检验,合格 后方可正式生产,生产过程中应定时 进行自检,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孔位置误差不得 超过0.3mm 冲床卡尺 5 冲压孔形首先将冲压孔形的模具装好,并且调 整好位置将其固定;然后启动开关, 端平钢管进行冲压孔形操作。使孔边 向外翻。 孔边需向外翻 冲床目测 6 检验首件应检验孔形等是否符合要求 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生产 过程中应定时进行自检,发现误差及 时调整 冲压出的孔形应 光滑,无明显的拉 伤, / 目测

建筑工程全套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编撰说明 建筑产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效益的源泉。为了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配合ISO9000贯标工作,规范现场施工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公司有关人员在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室的指导下,编撰了《作业指导书》,本书在吸收施工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等先进实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了了本企业近十余年来的技术发展与实践经验进行编撰,可作为公司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 《作业指导书》以国家及行业现行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借鉴本行业的部分相关成果,结合南方地区和本企业的技术条件、特点等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节按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等编写层次,突出重点,内容基本涵盖作业流程。 《作业指导书》除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现行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外,还主要参考了广州市建筑总公司编《建筑施工工艺标准》、四川省地方标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DB/5100P01001—88)、《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有关等文献。 由于时间仓促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作业指导书》中的遗漏和失妥之处,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7 第二章土方工程-----------------------------------------------9 第一节排水与降水---------------------------------------------9 第二节挖土(大型土方工程) ------------------------------------ 10 第三节基坑(槽)开挖与围护--------------------------------------11 第四节回填土-------------------------------------------------16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21 第一节灌注桩工程----------------------------------------------21 钻(冲)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灌注桩 第二节水下混凝土工程------------------------------------------35 第四章地下防水工程--------------------------------------------39 第一节防水混凝土结构------------------------------------------39 第二节水泥砂浆防水层------------------------------------------44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工程------------------------------------------48 第一节模板工程------------------------------------------------48 木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 定型组合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门架支顶 可调式钢管支顶 第二节钢筋工程------------------------------------------------65 钢筋制作 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闪光焊 钢筋电孤焊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钢筋气压焊 锥螺纹连接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目的 使下料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确保生产品质。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物控部下料工序。 职责 物控部:负责本指导书的实施及下料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工艺部:负责工艺流程及参数的界定与修订。 品质部:负责对本指导书实施进行监督及信息反馈。 机修班:负责对开料工序所有设的维修、维护及保养。 作业内容 下料作业流程 核对生产指示→选料→下料→自检→圆角→磨边→写(刻)档案号→清 洗板面→烘烤→转下工序。 设备及物料清单 裁板机、磨边机、抛光机、钢印、打钢印汽缸、成品清洗机、烤箱、钢尺、 千分尺、铜箔测厚仪、覆铜板、油性笔、电动笔。 下料操作规程 4.3.1 下料前准备 4.3.1.1根据流程卡确定下料的件数、尺寸、板厚、铜箔厚度、板材型号等。 4.3.1.2根据流程卡选定所需要的板料,(使用边料时需检查测量板厚、铜厚和板 材类型)。 4.3.1.3以剩余最小边料为原则,合理利用材料,确定下料的方法。 4.3.2 下料 4.3.2.1根据已确定的下料方法先测量所下料板材的板厚、铜厚和板材类型,再在 裁板机上量出尺寸定位线并固定好。 4.3.2.2根据尺寸定位线裁一件首板,测量尺寸是否符合流程卡上的尺寸要求,测

量无误开始批量生产,如不符合流程卡上的尺寸要求,则重新调整尺寸定 位线直到所裁板尺寸符合要求为止。同时确认板件四周的切断口需整齐平 整、无明显毛刺、铜皮翻起。 4.3.2.3 开料时板厚(含以上的不能叠板剪裁,板厚小于的可以叠板但总叠板厚度 不能超过(的板料在开大料时不能叠叠板,开成小料后可以叠两块剪裁)4.3.2.4裁板过程中每裁10件板用钢尺测量一次尺寸。 4.3.2.5内层板下料要保持经向或纬向的一致性,同一批量的方向保持一致。本公 司板材型号有36"×48"、40"×48"、43"×49",其中36"、40"、43"为经 向,48〞、49"为纬向,当所下料为正方形时,经向以剪角标识(如下图所 示)。如果有内层芯板厚度不一致时,必须切角标识,且在流程卡上注明 清楚。 4.3.2.6特殊板料、 同一流程卡上如有两种或者 板厚)。 4.3.2.7下料完毕后,应将所剩的边料放置于原处,并且在边料上用粉笔注明板厚、 铜厚和板材类型,以防止混料或错用板料;不同尺寸的板件叠放时需用纸 隔开;并将用料记录填报在《板料使用记录表》中。 4.3.2.8剪板机刀片每3个月更换另一个刀口(每个刀片有四个刀口,当四个刀口 使用完毕后需返磨),当刀口有明显缺口或剪裁的板件有明显毛刺、铜皮 翻起也须更换另一个刀口。 4.3.3 板料处理 4.3.3.1板厚在(含)以上的需要进行圆角处理。圆角在抛光机上完成,砂带使用 240目的,当砂带破损或砂带上的磨砂补磨损得光滑导致磨削力明显下降 时必须更换砂带。要求圆弧光滑无铜皮卷起,板尖到板边磨掉部分小于 5MM。

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

目录 第一章隧道施工测量............................................................................................................................. - 1 - 1.1.控制测量 (5) 1.2.高程控制测量 (6) 1.3.施工测量 (6) 1.4.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6) 1.4.1.实际贯通误差的测定............................................................................................................. - 6 - 1.4. 2.平面误差调整......................................................................................................................... - 7 - 1.4.3.高程误差调整......................................................................................................................... - 7 - 1.5.竣工测量 (8) 1.6.测量成果整理 (8) 1.7.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 (9) 第二章洞口段施工............................................................................................................................... - 11 - 2.1.洞口边仰坡开挖与防护 (11) 2.2.洞口斜切段施工 (13) 2.3.验收标准 (13) 2.3.1.开挖 ...................................................................................................................................... - 13 - 2.3.2.模板 ...................................................................................................................................... - 14 - 2.3.3.混凝土工程........................................................................................................................... - 15 - 2.3.4.砌体工程............................................................................................................................... - 15 -第三章隧道开挖施工........................................................................................................................... - 17 - 3.1.隧道开挖施工程序 (17) 3.2.台阶法 (18) 3.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19) 3.4.双侧壁导坑法 (21)

下料作业指导书

下料作业指导书编号:WHJX/ZD02-04 编制:技术科 审核:王凤立 批准:徐公明 实施日期:2009.5.10 诸城市五环机械有限公司

对下料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原材料的合理利用和杜绝浪费。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下料车间工人。 3 职责 1、车间主任负责直接领导、监督责任。 2、下料车间职工要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操作生产。 3、技术部、质量部对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4工作流程 1、选择材料:严格按照工艺卡片规定的材质选材

厚板要求尺寸用自动割或用气割;圆棒料用锯床;型材用切割机。 3、下料尺寸按工艺卡片规定执行,沿料边开始下料,并摆放整齐。 4、完工后整理好现场。 5剪板作业指导书 范围:适用于准备车间剪板工序 目的:用于完善工艺过程,提高工序能力。 内容: 1、剪板工序的准备工作: 1.1技术准备前,操作者应充分了解《剪板机使用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要求,做到“三好(用好、管好、修好)”,“四会(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1.2设备及工、夹、量具的准备: 1.2.1设备及现场设置的准备: A、配置多种规格的转运车或工位器具(用于安放已剪或尚未下料的板材); B、设备在启动前,应在导轨滑行面上加注润滑油,轴承油杯中打润滑脂,检查刀片工作部分是否有异物,然后,试运行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1.2.2工、夹、量具的准备: A、划线用的钢针、直尺; B、度量用的钢尺、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卡尺; C、调整定位基准用的12”活络扳手; D、作标识的记号笔。 1.3材料准备: 1.3.1板材应按有色、黑色金属、冷轧、热轧、酸洗、厚度分门别类安放(货

铸造作业指导书汇编(修改)

铸造作业指导书汇编 ZY-10(A/0) 混砂作业指导书 1、混砂前应检查混砂机、砂处理等设备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每次启动后必须空转2分钟后再加料 。 2、型砂配比: 3、加料时机及顺序 :煤粉、膨润土和新砂应根据混砂机处信号指示;在砂仓中的存量低于警戒线时应立即补充。 4、混碾工艺:再生砂、新砂、水湿混制3-5s 后加膨润土及煤粉。每碾砂750kg 混砂时间2min 。 5、型砂性能要求: 6、型砂试验每30分钟抽查型砂一次,试验员作好记录并通知混砂工,混砂工应根据型砂试验报告不合格项进行调整,并作好记录。 7、型砂试验常规检验项目:水份、湿压强度、透气性、紧实率,每周作一次膨润土有效含量、含泥量检测。 8、每天下班前应做以下工作:①砂机内型砂全部卸净;②将机盘清理干净,特别是出砂处,要保证其开、关灵活;③要关闭混砂机工作门;④关闭气路开关;⑤关闭电路开关。 砂号 配比 原砂(%) 再生砂(%) 煤粉(%) 膨润土(%) 水份(%) 用途 4# 5-10 90-95 0.8-1.3 1-1.6 3.5-4.5 砂号 性能 湿压强度(MPa ) 透气性 紧实率(%) 含泥量(%) 有效膨润土含量(%) 用途 4# 0.10-0.20 >80 40±5 <15 6-9

造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造型作业,生产合格铸件。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机器造型和顶箱造型。 3.作业流程 3.1砂的检查 3.1.1使用面砂前要翻面砂使其均匀,去除其中的铁屑等杂物。 3.1.2.背砂使用时也要翻匀,以防局部背砂过湿造成气孔等。 3.2.模具的检查 3.2.1检查模具是否完好,确认上下箱,以防搞反。 3.2.2.有砂芯时要确认砂芯数量,安放位置。 3.3造型 3.3.1下箱造型 3.3.2.对于下箱无模具的造型,将下型板置于地面,模样一面朝上,放下箱于型板上,填砂,舂砂,抹平。翻箱至砂箱朝下。开出浇道。 3.3.3.若上下型在同一块板上,并有浇道系统的,则下模朝上,上模朝下并垫砂箱或其它使上模样悬空的垫板。填砂,舂砂,抹平,翻箱至砂箱朝下。待造上箱。 3.3. 4.上箱造型 将上砂箱放于上模之上,与下砂箱对齐。填砂,放直浇道棒和冒口,舂实,抹平。 3.4起模 3.4.1. 将行车吊钩置于砂箱中部正上方,平稳操作,轻轻敲动模型,至上砂箱完全离开模型时移走上砂箱。 3.4.2.再将行车吊钩置于砂箱中部正上方,挂于型板吊柄,手扶型板使水平不晃动。至完全离开下砂箱,移走型板。 3.5 修型 3.5.1如果有挂起的型砂,必须要修型,用毛刷沾少量水润湿破裂部分,用压勺等工具完成修型。 3.5.2.吹干净型腔内的浮砂。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2).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或试验,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材料、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以使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0 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和检验。 3.2生产部门负责自检及互检。 4.0 方法 4.1进料检验控制(IQC 4.1.1采购部在收到到货的原辅材料后,采购部的采购员填写《物料入库单》(四 联上品名、规格、应到数,仓管员负责核对实际到货数量,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在《物料入库单》上。合格后传递给品管部的IQC,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1.2品管部IQC接到《物料入库单》后,按照《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 验,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 4.2.1首件检验

a.首检时机:①一批量产时; ②转模时; ③人员更换时(包括转班时; ④工、模、夹治具及机台故障修复时; ⑤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时。 b.操作员在首机时机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首件(一般2~5件外观 进行自主检验,并将结果记录于《首/末件产品质量检验单》,合格经 生产组长签字后送交PQC确认。 c.PQC按照相应《产品检验规范》等相关检验文件对首件进行检验,合格 后立即签板,以作操作员自检时参照。检验结果记录在《首/末件产品 质量检验单》上(尺寸冷却两小时后测量出结论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首件”。 d.首件经PQC确认合格后,生产部门方可进行量产。 4.2.2自检 各机位工人按照《产品检验规范》和《检验项目执行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 4.2.3巡检 PQC按照《产品检验规范》、《检验项目执行规定》和《抽样检查标准》相关内容及样件至少每两小时巡检一次(对于重点的工序或机台应适当地增加巡检频次,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注塑部生产状况QC检验记录表》或《喷油、丝印车间QC检验记录表》,现场测量员每两小时进行尺寸检验,并记录在《尺寸检测表》。

桥梁作业指导书汇编

目录 1、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承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13) 3、墩台帽施工作业指导书 (25) 4、支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40) 5、悬灌浇筑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58) 6、桥面附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86) 7、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92) 8、空心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101) 9、支承垫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111) 10、栈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119) 11、平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129) 12、钢板桩围堰施工作业指导书 (139)

京福铁路闽赣Ⅲ标段桥涵工程 编号: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京福闽赣Ⅲ标二工区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8月9日发布2010年8月9日实施 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福铁路客专(闽赣)III标二工区桥梁钻孔桩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图纸上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的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搜集并整理有关施工数据,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及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 3.技术要求: 3.1按照设计地质,选择合适的钻机钻孔。 3.2开孔前必须校正孔位,埋设护桩,钢护筒安装要牢固。 3.3采用钻孔桩,孔内泥浆比重、含砂率要严格按规范控制,遇到砂层要增大泥浆比重,慢速钻进。 3.4钢筋笼必须严格按图纸施工,现场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3.5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浇筑,严格控制导管埋设深度,不得超过规范所要求的深度。混凝土坍落度18-22cm。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

新建银西铁路银川至吴忠客专工程 Y WZQ-2标段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吴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2016年9月 螺杆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2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10 普通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6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22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3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42 路堑施工作业指导书50 路基边坡防护施工作业指导书60 路基支挡施工作业指导书70 路基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78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87

螺杆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于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银川至吴忠客专)YWZQ-标。 2.设计介绍 本标段螺杆灌注桩是一种“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螺丝型”的组合式地基加固桩,直杆段长度一般不小于桩长的1/3,直杆采用桩基钻具旋转挤压土体成孔,管内泵压混凝土成孔。 本标段螺杆灌注桩桩径为,桩间距路基、箱型涵(详见工点图),正三角形布置,布置范围:路堤左右坡脚之间,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成桩。 螺杆灌注桩桩顶设C30钢筋土桩帽,桩帽形状为圆柱状,直径,高度,桩帽混凝土达到设计值,铺设厚碎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土工格室(箱形桥、涵垫层详见工点图)。 螺杆钻机要求:钻杆长度满足施工需要,螺牙宽度50~60mm螺牙端部厚度约 50mm根部厚度一般为100mm螺距与桩径之比1:~1。 3.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银川至吴忠客专YWZQ-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4.技术要求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3根),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螺杆灌注桩施工开始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或单桩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5.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工序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责任岗位所用设备(工具) 1 下料准备适用于角钢、方管、扁管、钢带下料工序 剪板、气割、角钢切断等下料工 剪板机、机械压力机、半自动切割机、手工割炬、带锯床 1.1下料班接到加工任务后, 首先持工件加工卡到放样中心领取样杆、样板,同时通知配料班配料。 1.2下料前,下料工首先根据加工卡及材料表与原材料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下料。 1.3严格按放样所给定的尺寸下料。在划线、号形时,要根据原材料进行合理套料, 用石笔划线时,线宽不应超过1mm。 1.4部件材质、规格的代用,必须根据材料代用通知单, 严禁私自代料。 2 下料设备 2.1当材料规格在剪切设备承受能力之内时, 应优先选用剪切设备。 2.2剪切环境温度:碳素结构钢低于-20 ℃、低合金结构钢低于-15 ℃时,不应进行剪切。 2.3大的角钢、小型扁钢、厚的钢板等超过剪切设备的承受能力时,可根据技术要求采用带锯床切割或火焰切割下料。 3 下料 3.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说明书,根据推荐的技术规范或参数进行操作,认真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2在下料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表面有裂缝、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其深度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或累计误差超出负允许偏差时,不得使用,应及时通知领料员将材料退回仓库。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材料。 3.3在下料及以后的标识时,必须进行首件检查。查看尺寸、偏差、毛刺、拉角、外观成型等是否合格, 合格后方可成批生产。过程中或过程结束进行自检。 3.4下料质量要求 ,其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 mm 的边缘缺棱,切断处切割面平面度为

工艺及作业指导书汇编

工艺及作业指导书汇编 目录 1、金山大桥正桥冲击造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金山大桥正桥MK20(L=25m)吊船试吊细则 3、金山大桥正桥预制梁场55T龙门吊机拼装工艺 4、金山大桥北引桥钻孔桩施工工艺 5、金山大桥正桥墩柱、盖梁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1-1999 6、金山大桥正桥40mT梁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2-1999 7、金山大桥正桥1#、2#墩吊箱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3-1999 8、金山大桥正桥架桥机拼装及试吊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4-1999

9、金山大桥正桥单导梁架桥机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5-1999 10、金山大桥正桥1#、2#墩墩身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6-1999 11、金山大桥正桥墩0#块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7-1999 12、金山大桥正桥1#~13#块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8-1999 13、金山大桥正桥边跨直线段作业指导书Q/DQ02-S304-09-1999 14、金山大桥正桥合拢段作业指导书Q/DQ02-S304-10-1999 15、金山大桥正桥系梁作业指导书Q/DQ02-S304-11-1999

16、金山大桥正桥φ32冷挤压作业指导书 Q/DQ02-S304-12-1999 17、金山大桥正桥钢管柱施工细则 18、金山大桥正桥挂兰拆除施工细则 19、金山大桥正桥9#~10#墩架梁施工细则 20、金山大桥正桥桥面铺装施工细则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施工作业技术标准 编号:Q/DQ02—S301—01—1999 福州金山大桥 正桥钻孔灌注桩 目录 一、工程概况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汇编.

作业指导书汇编 ZYJX/JW-01-2014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2014-5-10 实施:2014-5-10 目录

文件名称页码目录------------------------------------------------------1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2 托辊装配作业指导书----------------------------------------3 装配作业指导书--------------------------------------------5 滚筒焊接作业指导书---------------------------------------13油漆作业指导书-------------------------------------------17 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是托辊生产关键工序。 3.职责:指导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操作者的焊接工作。 ,4. 设备调整: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按规定要求润滑设备;按照托辊型号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压头,调整设备支座高度使之与加工托辊相适应。 5. 焊接规范:使用CO2气体保护焊:要求焊角高3㎜,电流i=130~160A,电 压u=19~22V,CO2气体流量Q=20~25L/min,焊接速度V=40~45㎝/min,焊丝直径1.0㎜,材质H08Mn2SiA。 6. 加工完成的轴承座,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装和焊接。 7. 第一步压装轴承座:将经过检验合格后轴承座放入筒皮两端各一个,摆在后 在压装机上采用与轴承座相对应的压头将冲压轴承座压入管体两端(关键工序:注意摆正,不可压偏)。 8. 第二步焊接轴承座:将压装上轴承座的筒皮置于托辊焊接机床上,顶紧轴承 座。要求焊缝均匀一致,接口不许有焊瘤、凸点、凹坑等缺陷。 9. 焊接:启动焊机,按焊接规范开始焊接一端轴承座。 10. 检验:焊接结束后检验两端焊缝,要求轴承座焊接牢固,焊高符合要求,焊 缝均匀一致,表面光洁,不得有气孔、夹渣、虚焊、疙瘩等质量缺陷。11. 自检合格后,报质检部检验。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经过研究,本工程将下列工序列为关键工序 1、电缆桥架安装 2、电缆敷设 3、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含柔性矿物绝缘电缆)技术要求 4、综合吊架安装 二、施工工艺 1、电缆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前,必须与空调通风、给排水等专业协调,避免与风管、水管发生冲突。 根据车站综合管线布置图,以风管、水管或墙体为参考,确定桥架的安装位置,使用钢卷尺、水平尺、线锤、墨斗等工具进行弹线定位。 在桥架直线段两端用冲击钻打孔,安装两端的四个立柱,用水平尺和线锤调正。再用尼龙绳绷紧在两立柱靠桥架侧平面,以此为依据每隔1.5米依次安装其他立柱。 立柱安装好后同样先安装两端托臂,调平后利用尼龙绳以同样的方法安装其他托臂。 桥架安装时应先安装弯通、三通,再安装直线段部分。桥架与桥架之间用连接板连接,连接螺栓采用半圆头螺栓,半圆头在桥架内侧。 多层桥架应先安装上层,后安装下层,各层标高以设计图为准。水平相邻桥架净距不宜小于50mm,与弱电电缆桥架距离不小于0.5m。 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按《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做好伸缩缝处理,桥架直线段超过30m时,应设热胀冷缩补偿装置。 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连接牢固、整齐美观,宜与建筑物坡度一致,同一水平面内水平度偏差不超过5mm/m,直线度偏差不超过5mm/m。 桥架接地采用在桥架上敷设40×4镀锌扁钢作为接地干线,并通过单芯电缆与变电所接地母排可靠连接,桥架与桥架间、桥架与接地干线间通过编织铜线相互连接,形成电气通路。

2、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支架、桥架、吊架、托架等预埋件的牢固,预留孔、洞、槽的正确、电缆夹层、沟、隧道、电缆井无杂物和积水,附设路径畅通,电缆滚动前,检查电缆盘牢固,滚动时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缠紧方向,再穿过站台板、轨道、建筑物时穿管防护,防护管内径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在桥架上敷设多根电缆时,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图表的方式画出来,按图敷设,以防交叉和混乱。敷设前应检查电缆外观无损伤、扭曲现象,绝缘测试良好。 敷设时将电缆盘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的设置地点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在电缆的起点或终点。在桥架上均匀安放滚轮或滑车,将电缆置于其上以人力牵引敷设。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和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附设后按设计要求排列整齐无交叉,在终端和接头处附近预留备用长度。 对于部分穿管敷设的电缆,敷设前应首先检查钢管两端口是否光滑,护口是否齐全,钢管内部无积水且无异物堵塞;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应往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 敷设电缆时应用力均匀,配合协调,牵引力不得大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站内长路径、隔层或隔房间敷设电缆时应配备对讲机。电缆遇建筑物伸缩缝应留有余量,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在两端挂牌,标牌字迹清晰、不易褪色,注明起止点、电缆编号及规格型号。桥架上的电缆应整理顺直并用尼龙扎带绑扎固定。 电缆桥架内每根电缆每隔50m处,电缆的首端、尾端及转弯处设置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强电与弱电再同一竖井内敷设时,分别再竖井的两侧敷设或采取隔离措施。桥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专用电缆通道除外)。 电缆桥架遇伸缩缝时配置伸缩板进行补偿处理。 (2)电缆终端头制作 严格遵守制作工艺流程,电缆终端头按设计安装在指定位置,带电部分对地净距离满足室内配电装置最小安全净距的要求,并牢固地固定在支架或框架上。 电缆终端头制作前应将电缆两端包扎好,防止潮气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