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定义: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

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

一个新的分支。

2.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三个方面”: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对失调的脏腑器

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三个特点”:整体性,双向性和良性调节。

“三大影响因素”:机体功能状态,刺激质量,穴位组选

●针灸效应的机制

●针灸的应用技术

●实践及技能训练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1.穴位功能的双重含义:感受刺激和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刺激的三个特点: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症

【(电针最易,毫针不易)(皮肤触觉属于快适应感受器,肌梭和关节囊属于慢适应感受器)】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感觉阈不同

【电针<手针<艾灸】

3.反应病症:指脏腑病变时,常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穴位的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

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等形式。

4.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感觉异常:

疼痛---皮肤自觉痛,穴位压痛,痛觉过敏

知热感度变化---井穴或原穴,

赤羽氏指数<1.5,快,实证;赤羽氏指数>1.5,慢,虚证。

实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低;

虚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高。

●组织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穴位局部皮肤色泽和形态的改变

●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电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穴位皮肤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性。

热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温度要高0.5~1℃,正常人两侧同命穴温度差一

般在0.5℃以内。

光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差别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

其它:pH低于6即可引起疼痛,随着pH值的下降,疼痛加重。

5.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应用

●协助诊断疾病

新大郗穴(承扶和委中连线中点外下方5分处)压痛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

●帮助选穴治疗

痛点,压痛点,常用针刺治疗;痛觉迟钝区常用梅花针叩刺;热觉迟钝区常用灸疗

等。

6.穴位的结构

●穴区指以针刺点为中心,半径为0.5㎝的范围。

●穴位的体表面积暂定为0.1~1.0cm2

●90%的穴位处于神经干周围。

●穴区的结构比非穴区密集。

7.加拿大的Gunn CC等将临床常用的70个穴位,根据神经解剖结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型穴位:肌肉运动点上即最弱电流刺激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的刺激点。

●第二类型穴位:躯体中线上两侧浅表神经会聚交点上。

●第三类型穴位:浅神经分支处或神经丛上。

7.得气:针刺穴位后产生的针刺感应,包括针感和手下感,针感指受针者针下的酸、麻、重、胀等感觉,

手下感指施针者手下沉紧的感觉。

8.针感的传导和形成

●针感德感受装置:

直接兴奋

间接引起穴区肥大细胞和其它组织损伤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使感受器去极化,针刺信

号沿一定的外周和中枢通路传入到大脑,最后形成针感。

●针感的外周传入神经

针感(针刺效应)的主要传入通路:支配穴位的躯体感觉神经

目前倾向认为针感(针刺效应)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躯体感觉神经的Ⅱ、Ⅲ类

纤维负责传导。

阻断血流后,粗纤维首先丧失功能;硬膜外麻醉,细纤维最先受累。

针感的自主神经传入途径

●针刺信号在中枢内的传递

脊髓上行通路

薄束和楔束

脊髓丘脑束

脑内通路

【小结】:针刺躯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Ⅱ、Ⅲ类纤维上传入脊髓背角,一方面在此与痛觉或内脏伤害刺激传入冲动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可继续由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层形成针感。后索的薄束参与针感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9.手下感的产生机制:小神经束→传入神经→大脑→针感→传出神经→肌梭→效应(手下感)

10.针感、手下感和针处肌电活动的关系:

11.手下感的实质:手下感是由穴位部位肌肉轻微紧张性收缩所造成的。

12.梭内肌是手下感与针处肌电的物质结构基础。

13.针刺得气时,穴位出现的肌电信号之频谱在低频段,比较集中,在55—165Hz附近多。

第二节经络现象及经络实质

1.最典型和最常见的经络现象是循经感传现象

2.临床经络现象(生理现象):循经感传现象

临床经络现象(病理现象):循经性感觉异常; 循经性皮肤病(可见);循经性血管神经性病变(可见)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或其它特殊感觉,

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古典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4.循经感传现象的人群调查

●普查方法:

静卧或静坐10-20分钟

刺激电极固定在十二经的井穴皮肤上

参考电极放于同侧的小腿部(测上肢感传)或前臂(测下肢感传)

低频脉冲电刺激

刺激强度以受试者产生明显的麻胀感为度

●分型标准:

Ⅰ型(显著型,又称敏感型):六条以上

Ⅱ型(较显著型,又称较敏感型):两条以上

Ⅲ型(稍显著型,又称稍敏感型):一条以上

Ⅳ型(不显著性,又称补敏感型):局部

●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

循经感传的出现率平均为20.3%,显著型出现率为0.35%

四种感传在人群中的分布:按ⅣⅢⅡⅠ依次递减

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无关;与年龄和种族有关

非洲黑人感传出现率约为81.8%,白人为53.77%

5. 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因素

●刺激方法与参数

强度过大或过小都难以激发感传。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大感传越强,行程越长,

但过强将引起疼痛甚至阻滞。

强度固定时,低频感传形成较快,高频感传形成较慢。

●温度、湿度

温度高、湿度大易出现感传

室温15℃时不能激发;16~20℃时较难激发;21~25℃时较易激发;26℃时最易激

发感传;皮温如低于20℃,则感传不易出现

●健康状况

●年龄

●其它(遗传,体质,情绪)

6. 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

●循经扩布

●趋向病所

●宽度与深度不均:带状,0.5~5.0cm

●感觉性质多样

●慢速传导:毫米-厘米/秒

●双向循行与回流现象

双向循行: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引发的感传,一般多从穴位开始同时向井穴和终止

穴方向作双向传导

回流现象:感传延伸的过程中,刺激停止,感传有时不消失,而是沿着原路向刺激

点回流,到达该穴后才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回流

●可以阻滞:可阻滞性是感传的一个突出特征

机械压迫:最常用,特点阻滞与恢复均快。

局部降温:特点阻滞和恢复均慢。冷冻阻滞;温度为21.6±0.4℃

局部注射液体:少量生理盐水或普鲁卡因,特点阻滞快恢复慢。

皮肤触觉刺激:特点阻滞和恢复均慢

●影响脏腑功能活动

7. 循经感传现象的激发与控制

●手法导气

●感传接力

●药物激发:

ATP 、辅酶A、细胞色素C、Ach、活血化瘀中药肌内注射、口服或静脉给药;

肾上腺素无明显效果;

Ach导入皮肤出现红线,肾上腺素导入皮肤出现白线

●入静诱导

●其他:传统艾灸法感传出现率可达85%

8. 循经性感觉障碍:是病理情况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或其它异常感觉,又称为“循经性感

觉病”

●感觉性质:循经

循经性疼痛多数以钝性疼痛或压痛为主,偶有患者疼痛难忍。

●路线

感觉障碍出现频率最高的经脉是膀胱经,其次是大肠经、督脉、胃经和胆经

●发作情况及治疗

病理情况下自发

发作频繁

发作有固定点:移行速度为10-40cm/s左右

少数病人有伴发症状

可有后遗症

抗癫痫药治疗有效

●机理分析(了解)

9. 循经性皮肤病:病理状态下自发出现的沿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呈带状的皮肤病。

●基本循经,多经并发:可见于十四经脉和带脉,肾经最多见,其次为大肠经、肺经、心

经、小肠经、心包经和膀胱经

●皮损宽度:宽窄不一,大多1cm以下,多间断分布

●伴发症状:与相关内脏的病变有一定的联系

●形成机理:真皮上部血管变化;血管周围炎症浸润;表皮变化

10. 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

●指针刺穴位后,有少数人循经出现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如红线、白线、皮疹、皮下出

血带等。持续时间短,大多可自行恢复,无明显后遗症。线状皮炎不是血管神经性反应11. 经络现象的实质【目前三大派别基本观点】

●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包括血管、肌肉以及淋巴管在内的已知结构的功能调节系统

●经络独立于已知结构,又与之有关的未知结构的功能调节系统

●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的功能调节系统

11.关于循经感传现象的相关假说

●外周动因激发说

定义:根本环节在体表

特点:传于体表,感在中枢

●中枢兴奋扩散说

定义:根本环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特点: 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

●外周中枢综合说

定义:感传过程中,外周和中枢是不可分割的总体。经络应有它从外周到中枢,从

低级到高级的谱系

特点: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有循经的功能联系

第三节经穴-脏腑相关

1.经穴—脏腑相关双重含义:

●又称体表-内脏相关,它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

改变可以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

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2.脏腑病理改变引起的耳廓低电阻点变化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

●实验性胃溃疡

人工胃溃疡造成耳廓低电阻点的特征

在手术后一定时间内,低电阻点数量急骤增加

由溃疡引起的耳廓低电阻点并不局限于某一点,其主要集中在耳廓中下部分

耳廓低电阻点的多少与人工造成胃溃疡的面积有关

耳廓低电阻点随着病患的发展而增加,低电阻点数达到高峰时,动物已开始恢

复,但落后于体征

●实验性心肌梗塞

●实验性腹膜炎

3. 人和动物耳廓低电阻点的变化规律特点

●共同点:是耳廓低电阻点的数量与病情发展均呈平行关系

●不同点:a. 人:耳廓低电阻点出现较快、常提前或同步于体征

b. 动物:耳廓低电阻点常出现较慢、落后于体征

4. 牵涉痛: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

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疼痛感觉过敏

5. 海氏带:1898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海德·亨利提出,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

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Head’s zones)或痛觉过敏带

6.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部位和压痛区

7. 牵涉痛的特征:

●牵涉痛的部位多与病变器官位于同一神经节段的皮节区或肌节区,出现在皮节区表现为感

觉过敏,出现在肌节区则表现为肌肉强直

●牵涉痛一般是可逆的,随病变消失而消失

●皮肤过敏带除感觉过敏外,有时还可出现结节或索状物等

●皮肤过敏带有微循环障碍,从而出现局部缺血

8. 双标细胞:采用荧光双标技术将真蓝和双苯酰亚胺分别注入左右侧丘脑前部,在乳头体核发现被两种荧

光染料双标记的神经细胞,证明了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轴突分支细胞的存在

第二章针灸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针灸的基本作用

1.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整体性

指针灸对机体作用具有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的调整特点,即可以在不同水平上同

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良性双向性

指针灸作用具有兴奋或抑制的双重效应。激发机体固有的调节功能使机体处于稳态。

特点是生理状态下,调节相对不明显;疾病状态下,“调衡效应”

●功能性早期性

针灸是一种良性的功能调节,以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调动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功

能,而达到针灸治疗的目的。

第二节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

1. 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

●个体差异

机能状态与针灸效应的个体差异

循经感传的个体差异

针刺镇痛和针麻效果的个体差异

◆针刺镇痛效果的个体差异

?一般只有80%左右的个体对电针产生明显的镇痛效果,约20%左

右的个体对同样的刺激不产生镇痛效果

◆针麻效果的个体差异

?个体生理功能特点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1)交感活动较平稳的效果较好

2)对刺激反应小、恢复快的效果好

3)针刺引起交感抑制者效果好

4)痛阈、耐痛阈较高效果好

?个体自主神经类型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1)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均不敏感型(针麻优良率为37.0%)

2)副交感神经敏感型(28.6%)

3)交感神经敏感型(16.0%)

4)混合敏感型(9.0%)。

?中医证型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1)虚寒型最好,虚热型次之,实热型最差

心理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心理因素致病

◆心理应激:指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身心

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出

来。

心理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得气和循经感传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针刺麻醉效应的影响

●穴位功能特异性

穴位与非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不同经脉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同经的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穴位功能特异性的相对性

“一穴调多脏”:即一个穴位可对多个脏器有效

“多穴调一脏”:即多个穴位对同一脏器有效

●得气

●针法灸法的刺激参数

毫针的刺激参数

艾灸的刺激参数

灸温

◆温度幅值

?温度等级主要通过3种不同感觉末梢器官来鉴别:冷感受器、温感受

器和痛感受器。不同末梢相对刺激程度可确定不同等级的温度觉

?温度45℃是人们开始感受到疼痛的平均临界值,也是组织开始被热

损伤的温度

?不同灸法的温度幅值不同:直接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姜或隔蒜

◆温度升降速度

?温度升降时程越长(即升降速度越慢),灸的效应越好,所以多采用

隔物灸

◆温度作用面积

?与温度感觉的空间总和有关

艾灸壮数

每壮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灸量与灸效的关系

灸时与灸效的关系

灸质与灸效的关系

电针的刺激参数

不同电针参数的刺激效应

◆不同强度电针效应的差异

?对兴奋性低下的疾病应使用稍弱的电针

?对功能亢进性疾病应使用稍强的电针

?疼痛宜使用强电针

◆不同频率电针效应的差异

?2Hz:脑和脊髓释放脑啡肽、β-内啡肽、内吗啡肽

?100Hz:脊髓释放强啡肽

?2/100 Hz交替:脑啡肽、β-EP、内吗啡肽和强啡肽

?CCK-8的释放也具有频率依赖性:100Hz和15Hz电针使CCK-8明

显增加,而2Hz电针效应不明显

◆不同波形电针效应差异

电针刺激与手法运针刺激的比较

◆刺激性质不同:

?电流、机械;针感与传入神经纤维类别不同,前者以麻为主,主要

经以Ⅱ类为主的粗纤维传入中枢,手法运针以酸胀感为主,主要经

以Ⅲ类为主的细纤维传入中枢

◆针刺效应不同:

?手法运针在提高皮肤温度、镇痛针麻、调整胃电、促进淋巴细胞转

化、抑制痫样放电、降低癫痫状态下升高的皮层Ach和K+活度、

提高痫症状态下降低的Na+活度等方面也均较电针为佳,而电针对

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对与前阿皮素有关的多肽的影响方面

则较手法运针为好

●时间因素

针灸效应的时间过程和时间效应曲线

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定义:

◆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后,其效应的显现有一个渐进的发生发展过程。即先

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潜伏期,然后针效才迅速上升,在高水平针效维持

一段时间后,便逐渐下降,回落到针前的水平

针灸效应时间效应曲线的特点

◆不对称得钟形曲线

◆分期: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

针刺镇痛作用时间效应的几个问题

针麻诱导期:25-40分钟

针刺耐受

针刺镇痛的后效应

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定义:指自然界中从单细胞到高等动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均按照一

定规律运行,而且具有周期性和明显节律性

按周期分类:

◆近似昼夜节律:τ=24±4h 血压、呼吸、体温、血细胞数量、尿液成分、

体能、心理功能、免疫功能、代谢过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营卫气血

◆超日节律τ<20h 脑电、心电、脉搏、胃肠电、睡眠时脑电活动(90分钟)、

注意力集中、幻想倾向、进食、吸烟欲望等,用分、秒或毫秒计数

◆亚日节律τ>28h 分3种(7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

第三章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

第一节痛觉和痛觉的测定

1. 痛觉的含义:疼痛时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包含痛感觉和痛

反应两个成分。

●痛感觉:指人对疼痛的感觉。

●痛反应:指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的躯体反应和内脏反应,甚至个体的主动躲避或逃

跑等复杂动作。

2. 疼痛的特点:

●疼痛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感觉

●疼痛伴有强烈情绪色彩

●疼痛具有“经验”的属性

●能引起痛觉的刺激多为伤害性刺激

3.疼痛的分类:

●刺痛(快痛、第一痛)

特点:感觉清晰、尖锐、定位明确;

持续时间:迅发迅消;

情绪:弱情绪变化,常伴有受刺激的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射

●灼痛(慢痛、延缓痛、第二痛)

特点:呈烧灼感使人不易忍受,定位较差;

持续时间:较长;

情绪:伴有情绪反应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变化

●酸痛、胀痛、绞痛(内脏痛、深部组织痛)

特点:痛觉难以描述,定位差;

情绪:引起明显的情绪变化和内脏、躯体反应

4.测定疼痛的指标和方法:

●痛阈或痛反应阈:即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即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5.人体测痛方法:

●热刺激法

●冷刺激法:0±5度

●电刺激法

●机械刺激法

●化学刺激法

●缺血法

6.生理痛:疼痛是机体对外界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如果这种伤害性刺激是可以回避的,那么疼痛就是一

种积极意义的感觉形式,称为生理痛。

实验痛:是采用人工测通方法引起的疼痛。

病理痛:指疼痛患者的疼痛。

第二节疼痛产生的机制及痛觉学说

1. 疼痛产生的机制

●疼痛产生的外周机制:

伤害性感受器

伤害性刺激的传入神经纤维

伤害性刺激冲动,沿:Aδ纤维,(有髓鞘最细,几m/s)---传导快痛;C纤维,(无髓鞘,1m/s),---传导慢痛

【小结】:伤害性刺激损伤组织→产生和释放致痛物质(K+、H + 、组织胺、ACh)→激活外周(Aδ和C)伤害性感受器→外周传入神经的Aδ和C纤维传入脊髓背角→释放Glu、SP激活背角伤害性投射神经元→脊髓上行传导束(内侧与外侧)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核团(内侧与外侧) →特异和非投特异射系统到大脑皮层SⅠ区、SⅡ和边缘系统,产生痛觉和痛反应。

●疼痛产生的中枢机制:

疼痛信号在脊髓的传递

◆脊髓中传递疼痛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和SP。

疼痛信号在脑内的传递

2. 痛觉产生的闸门控制学说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传入信息进入脊髓后,被分别引入三个系统:

闸门控制系统

作用系统

中枢控制系统

●闸门控制系统

脊髓背角的第II层是“闸门”所在,后角胶质区细胞(SG)是闸门的关键。它能以突触前抑

制的方式来调节T细胞的放电水平,其本身可被粗纤维所兴奋,被细纤维所抑制。

粗纤维兴奋SG细胞而使传入纤维末梢去极化,—产生T细胞的突触前抑制,即降低T

细胞的放电水平;关闭闸门

细纤维的抑制SG细胞而使传入纤维末梢超极化,产生T细胞的突触前易化,使T细胞

的放电增加。闸门开放。

3. 闸门学说

●闸门学说认为,节段性调制的神经网络是由初级传入Aδ和C纤维、背角投射神经元(T细胞)

和胶质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SG细胞)组成。

●SG细胞起关键的闸门作用

●SG细胞可改变传入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对感觉性输入具有突触前抑制效应。

●Aδ和C纤维传入均可激活T细胞的活动;

●Aδ和C纤维对SG细胞的作用正好相反。

●A纤维(粗纤维)可兴奋SG细胞的活动,

●C纤维(细纤维)可抑制SG细胞的活动。

第三节针刺镇痛作用

1. 针刺镇痛: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来缓解或消除疼痛的治疗方法,称针刺镇痛。

2. 正常人体的针刺镇痛作用:

●针刺能提高体表痛的痛阈和耐痛阈

●针刺能抑制深部痛和牵涉痛

●针刺能减低疼痛的情绪反应

●针刺能降低痛觉分辨率,并提高报痛标准

3. 针刺镇痛的一般规律

●针刺镇痛作用的性质

针刺既能镇急性痛,又能镇慢性痛

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乃至消除深部痛和牵涉痛

既能提高痛阈和耐痛阈,又能减低疼痛的情绪反应

即能减低痛觉分辨率,又能提高报痛标准

●针刺镇痛作用的强度

适宜条件下,针刺可使正常人痛阈和耐痛阈提高达对照值的65%-80%

针刺对病理痛的镇痛效果优于非病理痛

●针刺镇痛作用的空间作用范围

全身性镇痛;及穴位特异性

●针刺镇痛作用的时程

人:潜伏期20-40min,超过1h,效果下降

动物:潜伏期一般1min

●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针刺辅助麻醉

1.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

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2.针刺辅助麻醉:是指以针刺镇痛为主,再辅以药物麻醉,在患者意识存在,疼痛降低的情况下施行手

术的一种麻醉方法,也称针药复合麻醉。

3.针刺麻醉的特点

●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便于同医生配合

●术中生理扰乱较轻,术后恢复较快

●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4. 针刺麻醉的作用

●辅助镇痛

●镇静作用

●抗内脏牵拉反应:牵拉痛;腹肌紧张;血管收缩;呼吸紊乱;出汗胸闷;恶心、呕吐;内脏彭

●抗创伤性休克:针麻与药麻的区别点

●抗手术感染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

●促进创伤恢复

促进术后恢复

控制术后疼痛

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纠正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4.针刺麻醉的缺陷(过去称针麻“三关”)

●镇痛不全

●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

●肌肉松弛不够

第五节针刺镇痛的作用机理

1. 针刺镇痛的途径(四条)

●抑制外周传入纤维的兴奋性,抑制通信号上传

●抑制痛闸门开放

●在中枢神经系统各层面上,针刺信号抑制痛信号

●兴奋皮层,加强了皮层固有的广泛的下行抑制作用

2. 针刺镇痛机理的特点:5个多

●多水平:外周、脊髓、脊髓以上

●多层次:脊髓、脑干、外缘系统、基底节、丘脑、大脑

●多成分:神经纤维、神经核团、神经递质、神经肽内分泌激素

●多功能:参与针刺镇痛、对抗针刺镇痛

●多身份:同一物质在中枢不同部位作用相反

3. 针刺镇痛机制的最新观点

●针刺镇痛是在针的刺激作用下,在体内发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涉及神经和神经—

体液多种因素的一个复杂过程。针刺通过抑制通信号上传控制痛闸门的开放,针信号和痛信号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层面不断汇聚、相互作用,以及针刺兴奋大脑皮层,加强皮层固有的下

行抑制作用等途径,最终达到缓解和消除疼痛的目的。这一过程具有“五个多”的特点:多水平、

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多身份,是痛与抗痛相互对立统一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4. 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同神经干机制)

●针感感受器的兴奋:小神经束、神经支、游离的神经末稍、各种压力等感受器(深部组织)

●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神经: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神经纤维

●同神经电针镇痛的外周机制:

中心思想:

当针刺信号与痛信号的传入神经属于同一根神经时,针信号阻止了痛信号的传递而达到针刺镇痛作用

电生理表现:

高频、高强度、较长的诱导时间的电针刺刺激对痛信号压抑强

高频电针使神经组织电生理发生变化

不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

5. 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脊髓是针刺镇痛的初级中枢

脊髓的作用

脊髓是接收各种刺激的初级中枢

脊髓后角是针刺信号与痛信号在脊髓的初步整合

脊髓是针刺信号、痛信号上传的必经之路

多种神经递质参与脊髓水平的针刺镇痛

◆分泌类吗啡样物质,有利于针刺镇痛

?2Hz:内吗啡肽、脑啡肽、β-内啡肽;

?100Hz:强啡肽

◆分泌cck-8,对抗针刺镇痛

◆分泌P物质,双重作用:外周注射/自身产生

◆从脑干到脊髓的5-HT能和肾上腺素能下行系统可增强镇痛作用

脊髓水平针刺信息抑制痛觉信号的作用特点

◆具有显著的节段性

◆潜伏期短,持续时间短

◆发生快,消失也快

脊髓以上水平的作用

作用发生慢

持续时间长

作用范围广

没有明显的节段性

●低位脑干是针刺镇痛的基本中枢

延髓巨细胞核

延髓巨细胞核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内阿片肽如亮氨酸脑啡肽和β-内啡肽有加强镇痛的作用。

中缝核群

含中缝背核和中缝大核,是5-HT能神经元聚集地

针刺→(+)中缝背核、中缝大核等→释放5-HT→镇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

是内源性痛觉调控系统的重要结构,刺激PAG可提高痛阈

既接受外周信息,又接受中枢控制;既激活5-HT上行通路,又激活5-HT下行通路。

PAG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分泌功能:

◆有利AA物质:脑啡肽、脑新肽、β-内啡肽、5-HT、SP

◆对抗AA物质:NE、DA、CCK-8、γ-GABA、血管紧张素Ⅱ

蓝斑-双重功能

是NE能神经元聚集地,对抗针刺镇痛

◆NE能神经纤维→上行→中脑、前脑的广泛区域→释放NE→对抗AA

◆下行→脊髓→释放NE→+AA

红核

是胆碱能神经元聚集地

分泌Ach ,参与AA

黑质

是DA能神经元聚集地

对抗针刺镇痛

【小结】:低位脑干是针刺镇痛的基本中枢,因为其接受信息量大,参与针刺镇痛的核团多,紧邻脊髓,可接受大量传导束。中脑以上部位切断后,针刺镇痛作用基本保存,同时参与针刺镇痛的核团有六大群,具有双重身份的是蓝斑,有利于针刺镇痛的是延脑巨细胞核,中缝核群,PAG,红核,对抗针刺镇痛的是黑质

●丘脑是针信号与痛信号重要整合中枢

疼痛中枢在丘脑:束旁核、中央外侧核

中央中核- 参与针刺镇痛

低频电针到达中央中核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作用:

◆直接抑制痛中枢(束旁核)的痛放电

◆通过兴奋边缘系统,间接抑制痛中枢

◆抑制大脑皮质,减弱了皮质对束旁核紧张性的兴奋作用

缰核-对抗针刺镇痛

下丘脑核团

垂体-肾上腺皮质:参与针刺镇痛

视前区-对抗AA

◆针刺可通过兴奋阿片系统,抑制NE释放,产生针刺镇痛

弓状核-参与AA

◆是β-内啡肽能神经元集中地

◆针刺可通过兴奋β-内啡肽能神经元产生针刺镇痛

视上核

◆可通过释放催产素,加强针刺镇痛

室旁核

◆可通过分泌加压素,加强针刺镇痛

●基底节、边缘系统是与痛情绪有关的中枢

包括伏核、隔区、杏仁核、海马、扣带回、尾核,参与针刺镇痛

有大量的神经递质受体:5-HT受体,NE能α、β受体,胆碱能M受体,脑啡肽受体

针刺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作用:

抑制痛中枢的放电,+AA

抑制缰核的痛兴奋作用,减轻痛情绪反应,+AA

通过阿片肽兴奋PAG-中缝大核系统,参与针刺镇痛

●大脑皮层是高级的整合中枢,有下行抑制作用

是各种感觉的高级整合中枢,有广泛的下行抑制作用

6. 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内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经典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第四章针灸的免疫调节作用

第一节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1. 针灸对固有免疫的调节作用

●针灸对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针灸对白细胞的调节

针灸对白细胞数量的调节

对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针灸对单核-吞噬细胞的调节

针灸对自然杀伤细胞的调节

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针灸对肿瘤状态下NK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针灸对肥大细胞的调节

肥大细胞是参加Ⅰ型超敏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

电针可降低呼吸道过敏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平均百分率、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

针灸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在持续感染和某些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

●针灸对固有免疫效应分子的调节

针灸对补体的调节

参与早期抗感染免疫

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

参与适应性免疫

针灸对细胞因子的调节

导和促进抗菌性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L-1、IL-6、TNF-α和IL-8、膜辅助因子蛋白-1等

诱导产生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IFN-γ

诱导和增强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IFN-α/β、IL-1 、IL-12、IFN-γ和细菌脂多糖等

针灸对溶菌酶的调节

针刺可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

2. 针灸对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

●适应性免疫: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适应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常在感染后5-7天产生,较固有免疫晚,但作用特异而强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可通过直接的细胞接触,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化学介质而相互作用

针灸对适应性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电针正常人和动物可使T细胞数量↑,T细胞亚群功能↑

针灸对肿瘤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针灸对支气管哮喘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针灸对适应性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

抗体分子包括:IgG、IgA、IgM、IgD和IgE

◆针灸对正常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调节作用

◆针灸对哮喘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调节作用

3. 针灸对炎症免疫的调节作用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急性炎症持续几天至1个月,以血浆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

●慢性炎症持续数月至数年,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小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

针灸对炎症基本病理变化的影响

对渗出的影响

◆炎症渗出是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和白细胞主动游出所致。白细胞游出是炎症反应最

重要的特征

◆针灸可抑制炎症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症渗出物;减轻炎症灶白细胞浸

润;改善炎症局部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炎性水肿。

对变质的影响

◆致炎因子的直接损伤作用、炎症过程中发生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物的共

同作用,造成局部组织的变质

◆针灸可控制和缩小炎症灶坏死面积,延缓和防止坏死的发生,从而减轻炎症的变

质性病变

对增生的影响

◆增生反应使损伤组织得以修复

◆针灸可促进细胞的修复再生和瘢痕化进程,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的同时抑制其过度

增生

针灸对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

炎症细胞被激活后分泌多种炎症介质,炎症介质有收缩平滑肌、趋化白细胞和降解细胞间质等生物学效应

内源性炎症介质包括细胞源性炎症介质和体液源性炎症介质

◆细胞源性炎症介质以颗粒形式存储于细胞内,在必要时释放到胞外,或在某些致炎

因子刺激下重新合成,包括血管活性胺(如组胺、5-HT)、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如

PG、白三烯)、细胞因子(如IL-1、TNF-α、IFN-γ)、血小板激活因子、一氧化

氮、神经肽(如SP)等

◆体液源性炎症介质则以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浆,经蛋白酶裂解激活,包括激肽、补体

和凝血系统,其中补体系统以C3和C5的激活最为重要

?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

?针灸对哮喘炎症介质调节作用

针灸对炎症过程中细胞黏附分子的调节作用

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第二节针灸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1. 针灸免疫调节作用的理论基础-整体观

●经络系统的整体性

●针灸免疫调节作用的整体性

针灸的免疫调节作用是通过调整机体失衡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机体的功能状态是决定针灸免疫调节方向的基础。

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多层次、多水平的调节作用

改善免疫器官和T细胞功能

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免疫球蛋白功能

2. 针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免疫器官和组织均受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兴奋减弱免疫功能,副交感神经作用则相反

下丘脑内分泌激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垂体-肾上腺轴: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抑制

◆非垂体-肾上腺轴:生长素、催乳素---增强

◆阿片肽类:作用于下丘脑---复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针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

神经系统—针刺效应产生的生理学基础

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

中枢神经系统递质

◆海马区为与机体免疫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脑区之一

内分泌激素

中枢与外周的信息整合

细胞因子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

共同介导物质参与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内共存的细胞因子、肽类激素、神经递质等共同介导物质又称生物学语言

内源性阿片肽是广泛联系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的共同介导物质之一

第三节针灸的退热作用

1. 发热(fever)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称为发热。

2.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

3. 不同针刺介入时机的退热效应

●多数发热临床可分三个时相,即体温上升期、高峰期和退热期

4. 针刺退热的作用途径

●对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整作用

●对自主神经活动的调整作用

●降低介质含量

降低发热介质cAMP、PGE含量

降低生长抑素(SS)的含量

调节Na+/Ca2+

●提高解热介质含量

提高A VP的含量

提高A VP的含量

提高P物质的含量

针刺PO-AH

热敏神经元

冷敏神经元

产热减少体温下降

针刺交感神经紧张度

皮肤血管口径体温下降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定义: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 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 一个新的分支。 2.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三个方面”: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对失调的脏腑器 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三个特点”:整体性,双向性和良性调节。 “三大影响因素”:机体功能状态,刺激质量,穴位组选 ●针灸效应的机制 ●针灸的应用技术 ●实践及技能训练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1.穴位功能的双重含义:感受刺激和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刺激的三个特点: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症 【(电针最易,毫针不易)(皮肤触觉属于快适应感受器,肌梭和关节囊属于慢适应感受器)】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感觉阈不同 【电针<手针<艾灸】 3.反应病症:指脏腑病变时,常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穴位的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 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等形式。 4.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感觉异常: 疼痛---皮肤自觉痛,穴位压痛,痛觉过敏 知热感度变化---井穴或原穴, 赤羽氏指数<1.5,快,实证;赤羽氏指数>1.5,慢,虚证。 实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低; 虚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高。 ●组织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穴位局部皮肤色泽和形态的改变 ●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电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穴位皮肤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性。 热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温度要高0.5~1℃,正常人两侧同命穴温度差一 般在0.5℃以内。 光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差别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 其它:pH低于6即可引起疼痛,随着pH值的下降,疼痛加重。

针灸学课程学习梳理及感悟

针灸学课程学习梳理及感悟本学期我对针灸课程的学习已经完成。通过对新编教材的学习,我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了针灸从古代乃至现今的巨大魅力。在对诊法和灸法的简介一课中,我体会到她们的重要性,所以在本学期的开始,我就坚定了把针灸学好的信心。在老师指导学习的过程中,谈及针灸的广泛应用性和个体针对性,我更是坚持这个“学好针灸学,治愈患病人”的信念。既然这样,针灸学的目的更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这才有助于以后的学习与运用。首先,上篇针灸理论中,熟记经络总论、腧穴总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中的该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临床主要穴位的主治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了解非重点穴的主治及操作。其次,在中篇的针灸技术中,了解针法、灸法的起源和概要;在刺灸法各论中,了解针具灸具分类、构造、规格、样式、检查、保养等,熟练掌握针灸的操作手法、体位的选择注意事项及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再次,在针灸应用中,掌握针灸治疗原则、处方,熟记特定穴的运用,了解掌握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最后,以参考资料辅助自学,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在学期末,我对这本针灸学内容安排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摘录了课程的重点,总结了重点。以下为按学习过程的顺序简要介绍本学期所学内容及归纳总结: (一)一、绪言部分。1、针灸学的发展简史。2、针灸学的对外交流。3、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刺灸法总论。1、针具与刺法的源流。2、灸法的起源与发展。3、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三、刺灸法各论。1、毫针刺法。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2、毫针刺法的练习。 a、指力练习 b、手法练习 c、自身练习3、毫针的选择和消毒。4、体位的选择,以仰卧位和俯卧位为主。5、毫针刺法a、进针法,有单手、双手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双手又分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b、进针的角度和深度。6、行针手法。行针包括提插、捻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其中以提插捻转为主要行针方法。7、得气。此步骤很关键,它关系到针法疗效好坏;医者得气则其刺手可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患者得气会有酸麻重胀之感,亦有“雷霆乍惊”“如鱼吞钩而浮沉”之反应。8、毫针补泻手法,主要以捻转补泻合提插补泻为主,兼以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等操作手法;复式手法可见于烧山火、透天凉。9、留针与进针,留针实践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虚者宜补,时间可稍长些,实者宜泻,时间稍短些;临床上留针通常不超过30min。出针补者为快出,用干棉球按针孔直至无出血现象,泻者出针为摇大针孔,无须铵压针孔。 10、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临床上若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情况,医者不能慌张,应按照有关处理方法进行应对。11、针刺注意事项。 四、灸法。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其种类分为艾灸和其他灸法。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针器灸,其他灸法有灯火灸和天灸等。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书中以详细介绍。 五、拔罐法。现代常用玻璃罐和抽气罐。其吸附方法分为火气法(闪火、投火、滴酒、贴棉法)、水吸法、抽气吸法。要使拔罐得到疗效,还可以施用几种行罐方法,如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 六、其他针法。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等。 (二)一、经络总论。重点介绍了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的功能及分布,简要了解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作用。然后了解了经络的相互作用关系。

针灸医籍选 考试重点

1.简述“粗守形,上守神”和“粗守关,上手 机”的内涵。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粗守形:粗守,技术低劣的医生。形,指针刺一些表面的内容,如腧穴,刺法等。 上守神:上,上工,技术高明的医生。神,精神气血的内在变化,即正气。 粗守关,上守机:关,四肢关节的腧穴。机,经气至的动静时机。粗守关,即守四肢之关节也。上守机,察气至之动静也。 2.简述针灸医生临床操作的基本要求。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 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 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 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 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本段提示了针刺的正确方法,必须持针 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斜。同时, 强调医者在施行针刺时,精神要高度集 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血脉虚实,两目、 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如此,才能治 之有效而不发生危险。 3.简述五脏受邪发病的内容。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4.简述病之六变的内容。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5.试论述针灸治神。 针刺治神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生治神。医生必须精神专一,“神无营于众物”,医者首先必须常持谨慎之心,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在众多复杂的证候中,抓住主要脉证,审证虚实,施以针刺治疗。诊断后,医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治疗前,“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治疗中要密切注意针刺后气至的时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第二部分为患者治神。针刺过程中,患者必须认真配合医者,放轻松,精神高度专一集中,做到人与针和,针与病人和。 第三部分为安静优雅的环境。 6.叙述热病及偏枯,痱等病的症状的异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 2.实验针灸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针灸作用影响因素及针灸效应及机制。 3.肯定疗效、提高疗效是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临床是实验针灸学的生命所在。 4.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三大效应是针刺镇痛效应、免疫调节效应及针灸对器官功能的调整效应。 5.1983年实验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讲授;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麻学讨论会上已把实验针灸学列为针灸学的分支学科和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也正式成立。 6.穴位:是由神经、血管、肌肉、筋膜、肌腱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构筑”。 7.根据穴位的所在部位可以将穴位分:(1)肌肉运动点;(2)浅表神经汇聚处;(3)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 8.穴位针感的形成与穴位下的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自主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9.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针刺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针刺肌肉多引起酸胀感。 10.穴位效应装置结构 (1)肌梭中的梭内肌与手下感有关: (2)穴位局部小血管与针灸效应相关。 11.目前倾向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2.用现代思路说明针感的形成: 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等环节。针刺机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刺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二类,三类纤维上传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质形成针感,后索参与针感的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功能的完整。 13.穴位病理反应的结构基础: (1)局部小动脉与穴区皮肤低电阻点有关; (2)局部循环不畅与穴位压痛有关; (3)局部血液循环与穴位皮下硬结有关。 13.经穴-脏腑相关:体表经穴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经穴,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称为经穴-脏腑相关。 14.牵涉型内脏痛:来源于内脏但感觉反映在体表,这种定位错误的躯体痛被命名为牵涉型内脏痛。 15.经络研究遵循“肯定现象、掌握规律、阐明本质、提高疗效” 16.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17.循经感传现象:指以针刺、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一种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答案1

※<本科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和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调节和含量、调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时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A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响,哪项正确() A.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2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次,或不选用。)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复习题 绪论 1、实验针灸学定义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学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实验针灸学研究内容 3、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1)镇痛作用 (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 (3)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实验证明针灸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均能发挥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调衡作用,从而可以分别获取诸如镇痛、抗休克、抗感染、止痉等不同的效果。 4、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5、影响针灸效应的基本因素 6、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7、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8、实验针灸学的在针灸教学中的作用 9、针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条件 两个基础和三个能力 两个基础即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三种能力即继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10、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一)基本方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要进入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状态,并尽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课题研究)中应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基本观点 1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的观点 3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析问题的观点 3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观点 5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11、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1-1 12、穴位的含义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 13、穴位的功能 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14、感受刺激的特点是什么 1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2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3 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15、穴位病理反应的定义穴位诊断法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 16、穴位病理反应的分类 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 分三大类: 1、感觉异常 1)痛觉过敏:穴位自发性疼痛、穴位压痛 2)知热感度异常: 上升或下降:上升,实证;下降,虚证 知热感度定义:脏腑病变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 的敏感发生变化。 2组织形态学改变 色泽、形态改变: 例如: 丘疹、白斑、脱屑、瘀点、局部血管扩张(红线) 凹陷、隆起、条索、硬结: 3 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1)电学特性变化 (2)热学特性变化 皮温↑↓→红外线热度检查↑实证↓虚证 (3)光学特性变化 (4)生物化学特性变化 17、针感感受装置、传入神经、脊髓传导通路等 1、感受装置 (1)针感点基本上分布在深部组织,偶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 肌肉浅薄处、关节,针感部位较浅 肌肉丰厚处,针感部位较深; 例:足三里产生针感的部位 最浅0.7cm 最深3.5cm 皮下组织深度0.3-0.5cm (2)针感点可分布于穴区的各层组织中,以深部组织较为多见。 组织包括: 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腱周结缔组织、神经干、血管壁、骨膜等 (3)几乎所有的针感点均有神经、血管分布。 产生针感的神经结构包括: 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环层小体、肌索和血管壁上的传入神经和某些包囊感受器。 (4)针感的形成原因与上述结构均有关,但与神经关系密切。 (5)小神经束和游离的神经末梢是多数穴位的主要针感感受装置。 (6)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7)针感形成机制 针刺机械刺激——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破裂——释放组织胺、5-HT、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小神经束、其他感受器——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给躯体感觉神经——传给大脑 2、传入神经

《针灸学》实验指导

《针灸学》实验指导供中医、骨伤、高护、成教等专业使用 针灸学教研室 针骨系综合实验室 1997.10

目录 实验一骨度分寸定位法、任脉、督脉腧穴 实验二手三阴经腧穴 实验三手三阳经腧穴 实验四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腧穴 实验五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实验六足三阴经腧穴、经外奇穴 实验七针刺法、拔罐法、电针、灸法操作 实验八皮肤针、皮内针、三棱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头针、耳针操作

实验一骨度分寸定位法、任脉、督脉腧穴划经点穴(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骨度分寸定位法; 2.熟悉任脉、督脉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操作及特定穴属性; 二、实验内容 1.常用的骨度分寸: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寸 胸腹部: 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9寸 歧骨至脐中8寸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 5寸两乳头之间8寸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椎21椎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下肢部: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 18寸内辅骨下廉(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13寸髀枢至膝中19寸 膝中至外踝高点16寸

臀横纹至国横纹14寸2.任脉常用腧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阕、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3.督脉常用腧穴: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水沟三、实验器材 骨度分寸尺若干,彩笔若干。 四、实验步骤 1.由带教老师先示教,在学生身体上显示常用的骨度分寸及重点穴位; 2.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进行点穴划经,教师随时进行疑难解答。 3.学生实习完毕后,老师可进行抽查,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 五、注意事项 学生应仔细体会骨性标志及穴位定位。 实验二手三阴经点穴划经(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手三阴经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2.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操作及特定穴属性;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实验针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是 A:观察 B:实验 C:实践 D:论证 正确答案:实验 2、实验针灸学丰富了针灸学的内涵,促进了传统针灸学的进一步与现代实验医学的结合,这标志着传统针灸学正在自我完善,已从()过渡。 A: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B:医学科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C:实验医学向本能医学 D:朴素理论医学向经验医学 E:现代医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正确答案: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3、实验针灸学的受试对象可以是 A:动物 B:植物 C:人 D:毫针 正确答案:动物,人 4、实验是为了解决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自然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

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 )的技术操作行为。 A:明确的、具体的 B:可操作的 C:有数据的、有算法的 D:有责任的 正确答案: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数据的、有算法的,有责任的 5、针刺镇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用于外科手术获得成功这是我国西医医学与现代麻醉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实验针灸学是针灸学术理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分化出的一个新学科领域。它将与临床医学结合进入经典实验医学发展的新阶段,这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医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保守的学科。不断探求新的观念,以精典内容作为它永恒不变的规律,正是医学活力所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科学内部需求动力往往要大于外在自身动力,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应把继承传统经验作为实现自身学术发展的根本保证。 A:对

针灸实验报告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 篇二: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 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 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 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 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 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 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 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 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 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耐痛 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 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 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 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手 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

针灸治疗学考试重点(2016年实用)

1.治疗作用: ①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②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③调和阴阳(是针灸的最终目的)。 2.针灸治疗原则: ⑴补虚泻实(①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②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③不盛不虚以经取 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⑶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⑷三因制宜:因时地人。 ⑸治神守气。——附加 辨证论治的要点:(1)明辨疾病性质(2)突出经络辨证(3)注重整体观念(4)分清标本缓急(5)做到三因制宜。 选穴原则: 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辩证选穴、辩症选穴 五输主病: 《灵枢》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 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简称“五腧”。 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写出十二经的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笔记取穴

针灸学重点笔记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针灸学期末考试重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考试卷1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答题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慢性泄泻的治疗原则为疏调胃肠气机,针用泻法。 ( ) 2、郄穴多用于本经的急性病症。 ( ) 3、徐疾补泻泻法操作要点是徐入疾出。 ( ) 4、顶颞前斜线可治疗中风失语。 ( ) 5、胃痛选下脚端是按临床经验选穴。 ( ) 6、十二经五输穴和原穴,共计66穴。 ( ) 7、砭石是最早的针刺工具。 ( ) 8、腹痛选天枢、足三里穴治疗,是属表里配穴法。 ( ) 9、耳穴穴位注射常用剂量为1ml。 ( ) 10、隔盐灸多用于伤寒阴证,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 ) 二、A型题: 1、募穴中的中脘是:( ) A 脾之募 B 心之募 C 肝之募 D 胃之募 E 肺之募 2、俞穴中的肺俞是:( ) A 心的背俞穴 B 肺的背俞穴 C 肾的背俞穴 D 胆的背俞穴 E 肝的背俞穴 3、属前后配穴法的是:( ) A 大敦、大陵 B 太溪、中冲 C 期门、肝俞 D 涌泉、委中 E 以上都不是 4、主客原络配穴法、脾经先病、胃经后病取穴是:( ) A 太白、丰隆 B 太白、公孙 C 太白、冲阳 D 公孙、丰隆 E 冲阳、丰隆 5、肺经的虚证,虚者补其母是:( ) A 少商 B 鱼际 C 经渠 D 尺泽 E 太渊 6、在三阴交处交会的经脉是:( ) A 心、肝、肾经 B 肝、脾、肾经 C 肺、肾、心经 D 脾、胃、肾经 E 脾、肺、肾经 7、督脉的络穴是:( ) A 长强 B 腰俞 C 腰阳关 D 命门 E 悬枢 8、腧穴分三类是指:( ) A 十二经穴、天应穴、阿是穴 B 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 C 十四经穴、不定穴、阿是穴 D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E 十二经穴、五输穴、阿是穴 9、尺泽至太渊是:( ) A 9寸 B 8寸 C 18寸 D 14寸 E 12寸 10、阳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 ) A 木、火、土、金、水 B 火、土、金、水、木 C 金、水、木、火、土 D 土、金、水、木、火 E 水、木、火、土、金 11、八会穴中的血会是:( ) A 中脘 B 阳陵泉 C 太渊 D 章门 E 膈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