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练习题2剖析

《地球化学》练习题2剖析
《地球化学》练习题2剖析

恩《地球化学》练习题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答案)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

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

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

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

6.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

7.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

8.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

11.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

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

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答案)

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自然界体系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答案)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

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

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

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13.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14.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15.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16.编制相图的原理和方法。

17.简述化学反应制动原理的宏观解释。

18.简述热力学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19.简述地球化学热力学与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异同。

20. 简述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方式。

第四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答案)

1.什么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2.了解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3.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4.阐述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6.讨论稀土元素的研究意义。

7.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

8 根据微量元素的特点,说明那些元素适合于研究沉积岩物源区特征,为什么?

第五章同位素地球化学(答案)

1.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解决地学领域问题中有何独到之处?

2. 何谓稳定同位素、何谓轻稳定同位素和重稳定同位素。

3. 选择同位素标准样品的条件。

4. 造成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6. 利用衰变定律来测定岩石、矿物的年龄,应满足的哪些前提条件?

7. 概述同位素研究工作方法程序。

8. 以Rb-Sr等时线法为例说明同位素测年的样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答:

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行星物体(宇宙尘、彗星、小行星)组成的,其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他成员的总和仅为0.2%,所以太阳的成分是研究太阳系成分的关键。

获得太阳系丰度资料的主要途径有:

1)光谱分析,对太阳和其它星体的辐射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直接分析,如测定地壳岩石、各类陨石和月岩、火星样品;

3)利用宇宙飞行器分析测定星云和星际物质及研究宇宙射线。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

答:

对太阳系元素的丰度估算各类学者选取太阳系的物体是不同的。有的是根据太阳和其它行星光谱资料及陨石化学成分,有的根据I型球粒陨石,再加上估算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1)氢和氦是丰度最高的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几乎占了太阳中全部原子数目的98%;

2)随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大,元素丰度呈指数下降,原子序数>45的元素,元素丰度变化不明显;

3)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元素丰度大于相邻的奇数元素;

4)锂、铍、硼元素丰度严重偏低,氧和铁元素丰度显著偏高;

5)质量数为4的倍数(即α粒子质量的倍数)的核素或同位素具有较高丰度。此外,还有人指出原子序数(Z)或中子数(N)为“幻数”(2、8、20、50、82和126等)的核素或同位素丰度最大。

这是一种估计值,反映的是目前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水平,因此这个估计值不可能是准确的,随着人们对太阳系以至于宇宙体系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个估计值会不断的修正。同时,从总的方面来看,虽然还是很粗略的,但它反映了元素在太阳系分布的总体规

律。

3.说说陨石的分类。

答:

陨石主要是由镍-铁合金、结晶硅酸盐或两者的混合物所组成。按陨石中金属的含量可将陨石分为三类:

1)铁陨石,主要由金属Ni、Fe和少量其它元素组成;

2)石陨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橄榄石、辉石)。这类陨石可以分为两类,即决定它们是否含有球粒硅酸盐结构,分为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

3)铁石陨石,铁石陨石由数量上大体相等的Fe、Ni和硅酸盐矿物组成。

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

答:

1)月球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和辉长岩类,没有花岗岩和沉积岩,但有一种特殊的岩石(克里普岩),是一种含钾、稀土元素和磷的岩石;

2)月球没有铁镍核,也没有大气圈和水圈(所以月球表面无风化作用);

3)与地球化学成分相比较,月岩中碱金属和挥发性元素,富耐熔元素和稀土元素。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

答; 研究陨石主要从陨石的成分、年龄、成因出发,其研究成果不仅对研究太阳系的化学成分、起源和演化、有机质起源和太阳系空间环境等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地球的形成、组成演化以及地球早期生命系统的化学演化也有重要意义。

1)它是认识宇宙天体、行星的成分、性质及其演化的最易获取、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

2)是认识地球的组成、内部构造和起源的主要资料来源,可以用陨石类比法,地球模型和陨石的类比法来研究地球元素的丰度;

3)陨石中的60多种有机化合物是非生物合成的“前生物物质”,对探索生命前期的化学演化开拓了新的途径;

4)可作为某些元素和同位素的标准样品(稀土元素,铅、硫同位素)。

6.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

答: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等不同圈层组成。由于地球物质组成具不均一性,不能用地球表层(如地壳)或某一研究区成分代表地球化学组成,所以地球的结构模型成为研究地球的总体成分的基础。

7.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

答:

一)分层研究法:分别获取地球各层的成分,按各层的相对质量百分比计算地球平均成分;

二)总体研究法:1)陨石相成分分类;2)地球相成分分类及不同相成分质量百分比;3)据各相质量百分比计算地球平均成分。

8.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首先,地球的元素丰度也遵守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规律(递减规律和奇偶规律);其次,地球的元素丰度还具有以下特征:

1)地球中含量大于10%的元素有Fe、O、Si、Mg;大于1%的元素有Ni、S、Ca、Al;其次为Na、K、Cr、Co、P、Mn和Ti,可以认为地球几乎是由15种元素组成的;

2)与太阳系化学成分相比,地球富Fe、Mg、S和贫气态物质组分;

3)与地壳化学成分相比,地球富Mg、Fe和贫Al、K、Na。

9.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答:

1)克拉克法: 收集尽可能多的研究样品,进行系统的样品分析;将样品按种类和地区分组,求平均成分;确定各类样品的权值;加权平均求地壳元素丰度;

2)戈尔德斯密特法:挪威南部细粒冰川粘土;

3)维诺格拉多夫法:岩石比例法,用二份酸性岩加一份基性岩;

4)泰勒法:花岗岩和玄武岩质量比为1:1进行计算;

5)黎彤法:在计算中国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并采用全球地壳模型,对各构造单元的质量加权平均。

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

答:

1)地壳元素丰度差异大:丰度值最大的元素(O)是最小元素(Rn)的1017倍;丰度值最大的三种元素之和达82.58%;丰度值最大的九种元素之和达98.13%;

2)地壳元素丰度的分布规律与太阳系、地球元素丰度的分布规律具有类似性,但地壳元素丰度值最大的10个元素与太阳系、地球的相比,其组成及排序有很大的不同。

太阳系:H>He>O>Ne>N>C>Si>Mg>Fe>S

地球: Fe>O>Mg>Si>Ni>S>Ca>Al>Co>Na

地壳: O>Si>Al>Fe>Ca>Na>K>Mg>Ti>H

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地壳和地球都明显贫H, He, Ne, N等气体元素;而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明显贫Fe和Mg,同时富集Al, K和Na; 3) 地壳中元素丰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不断变化的开放体系。

11.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答:

1)元素丰度对元素原子序数作图,可看出地壳元素丰度的分布规律与太阳系的基本相同,说明其形成具有同一性;

2)地壳元素丰度值最大的10个元素与太阳系、地球的相比,其组成及排列顺序有差别。地壳元素分布规律与太阳系存在差异是由于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轻元素的挥发产生;而与地球元素分布规律相比存在差异,则为地球演化过程中元素的重新分配造成,具体表现为较轻易熔的碱金属铝硅酸盐在地球表层富集,而较重的难熔镁、铁硅酸盐和金属铁则向深部集中。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

答:

1)确定了地壳体系的总体特征;

2)为研究地球的形成、化学分异及地球、地壳元素的成因等重大问题提供信息,如大陆地壳化学组成对壳幔分异的指示;地壳元素的克拉克值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元素参加许多化学过程的浓度,从而支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限定了自然界的矿物种类及种属;限制了自然体系的状态;对元素亲氧性和亲硫性的限定;

3)元素克拉克值可作为衡量元素相对富集或贫化的标尺,如可以为阐明地球化学省(场)特征提供标准;

4)根据地壳元素克拉克值可获得地壳中不同元素平均比值,可以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如某些元素克拉克比值是相对稳定的,一旦某地区、某地质体中的这些元素组比值偏离了地壳正常比值,示踪着某种地球化学过程的发生。

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答:

1)它是决定区域地壳(岩石圈)体系的物源、物理化学特征的重要基础数据;

2)为研究各类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分析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及区域成矿规律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3)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为工业、农业、畜牧业、医疗保健等事业提供重要信息。

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答:

1)区域范围的确定——靶区的选择,应根据工作任务和区域特征来选择工作范围;

2)建立区域地壳结构-组成模型;

3)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计算方法:

(1)分别计算不同类型岩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

(2)按不同类型岩石在地壳结构层中的质量比,加权平均计算各结构层的元素丰度;

(3)按区域地壳结构-组成模型计算区域地壳元素丰度。

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

答:

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1) Fe、Mg、Ni、Co、Cr和Pt族元素等含量逐步降低;

2) Ca、Al、Ti、V、Mn、P和Se等元素在基性岩中含量最高;

3) K、Na、Si、Li、Be、Rb、REE等元素含量逐渐增高;

4) Ge、Sb、As等元素含量分配变化不明显。

16.简述沉积岩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答:

主量元素变化规律:随物源不同而异,与火成岩和变质岩相比,在元素均一化的背景下的高度分异现象是沉积岩化学成分的重要特征。

微量元素分布规律:

1)绝大多数微量元素在页岩和粘土类岩石中富集,除了在含大量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有机质硫化物和暗色岩屑的情况下,微量元素的含量一般按页岩→粉砂岩→砂岩→碳酸岩→蒸发岩俄次序相继降低。只有少量元素例外,如 Sr、Mn、Ca主要富集在碳酸岩石中,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在蒸发岩中含量较高,Si在砂岩中喊来能够最高等;

2)微量元素在富含碳质/有机质或沥青质的岩石中的含量明显增高;

3)微量元素在碎屑沉积岩中含量的变化程度与粒度成正比;

4)二氧化硅对微量元素的“稀释作用”;

5)微量元素主要富集在重粒级(比重〉3g/cm3)和高分散微粒(Φ〈1μm)的沉积岩中;

6)在单矿物岩中,与有关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增高;

7)后太古宙碎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答:

亲硫元素(又称亲铜元素):有18或18+2的外电子层结构,电负性较高,与硫形成高度共价键,亲硫元素和硫结合生成的硫化物、硫盐等常常和铜的硫化物共生,易熔于硫化铁熔体,主要集中于硫化物—氧化物过渡带;

亲氧元素(又称亲石元素):有惰性气体的电子层结构,即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8电子惰性气体型(s2p6)的稳定结构,电负性较小,与氧形成高度离子键,亲氧元素与氧结合以后形成的氧化物、含氧盐等矿物是构成岩石圈的主要矿物形式,易熔于硅酸盐熔体,主要集中在岩石圈。

以第四周期部分元素的离子为例,如下表:

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第四周期从左向右金属阳离子电负性增大,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离子键成分减少,共价键成分增多,因此元素的亲氧倾向性减弱,亲硫倾向性增强。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答:

1)Goldschmist类质同像法则:该法则从相互置换的质点的电价、半径的角度判断,适用于离子键化合物。

(1)若两种离子电价相同,半径相似,则半径较小的离子优先进入矿物晶格,即较小离子半径的元素集中于较早期的矿物中,而较大离子半径的元素集中于较晚期矿物中。

(2)若两种离子半径相似而电价不同,则较高价离子优先进入较早结晶的矿物晶体,集中于较早期的矿物中,称“捕获”;较低价离子集中于较晚期的矿物中,称为被“容许”。

(3)隐蔽法则:两个离子具有相近的半径和相同的电荷,则它们将按丰度的比例,决定它们的行为,丰度高的主量元素形成独立矿物,丰度低的微量元素进入矿物晶格,为主量元素所“隐蔽”;

2)Ringwood法则:对于二个价数和离子半径相似的阳离子,具有较低电负性者将优先被结合,因为它们形成一种较强的离子键成分较多的化学键,该电负性法则更适用于非离子键性化合物。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答:

类质同像是自然界化合物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支配地壳中元素共生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一些微量元素,是决定它们在自然界活动状况的主要因素。

1)确定了元素的共生组合(包括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间的制约、依赖关系);

2)决定了元素在共生矿物间的分配;

3)支配微量元素在交代过程中的行为;

4)类质同象的元素比值可作为地质作用过程和地质体成因的标志;

5)标型元素组合;

6)影响微量元素的集中或分散(晶体化学分散或残余富集);

7)为地质找矿及环境研究服务。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答:

1)赋存形式: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形式、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胶体吸附状态和与有机物结合的形式。

2)研究方法:

答:

对找矿:如在超基性岩中镍的含量一般较高,如果镍存在于硅酸盐中,其基本不能被利用,但如果镍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就有良好的利用价值了。

对农业:元素赋存形式的研究,可了解土壤中有益元素是否能够为植物吸收,而有害元素由于呈稳定状态(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含量虽高,植物不易吸收。

对环境:环境中对元素赋存形式研究,可指示有毒有害元素对生态的危害程度,易溶活动态对生态环境危害大,有些元素含量高,但以稳定态形式存在,其危害程度较小。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答:

ZnCO3矿开采后在地表形成大量矿渣,Cd以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于ZnCO3矿物中,所以造成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是由于ZnCO3在表生环境下是稳定的,不会形成可溶性的Cd2+,从而相对于为受污染的地方无太大的区别。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答:

由于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元素原来的存在形式变得不稳定,为了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元素原来的存在形式解体,转变成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结合方式,当元素赋存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伴随有元素的空间位移和元素组合变化,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答: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包括了三个进程:活化(解体)→迁移(空间位移,存在形式发生变化)→重新结合(以新的存在形式稳定沉淀)。

影响因素为:

1)元素迁移前的存在形式。如元素处于吸附状态,则容易发生迁移;若元素已进入到矿物晶格内部,形成了独立矿物或呈类质同象,则难迁移;

2)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如离子的电价、半径等,它们既决定了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化学键类型,也控制了元素在水溶液中的迁移形式。离子键和分子键化合物由于易溶于水,较易迁移,而共价键和金属键化合物则较难迁移;

3)此外,体系中相伴组分的类型和浓度、体系中的物理化学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化(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等),以及环境的pH值和Eh值变化,都会影响元素的迁移形式和迁移能力。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答:

1) 矿物组合的变化,如在岩浆侵入体或热液矿床的围岩中经常可以发现蚀变矿物组合,当中酸性岩浆岩外围的碳酸岩岩石发生矽卡岩化时,原来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被新生成的硅酸盐矿物(石榴子石(Ca,Fe)3(Fe,Al)2[SiO4]3、辉石

Ca(Mg,Fe)Si2O6等)所替代。蚀变岩石与原岩成分的差异:硅、铝的原子数相对增加,同时镁、钙的原子数相对减少,指示碳酸岩岩石中发生了硅、铝的迁入和镁、钙的迁出;

2) 岩石中元素含量的变化(通过元素含量的系统测定或定量计算确定,如等体积计算法和等阴(氧)离子计算法);

3) 物理化学界面--如氧化还原界面,压力释放带,温度界面,pH界面,水位线,土壤湿度界面等通常是元素发生或终止迁移的部位。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答:

1) 元素在岩石、矿物中的含量(分配);

2) 元素存在形式的研究;

3) 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

4)实验研究;

5)建立成矿模型。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答:

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主要有:离子(络离子)、分子;胶体;悬浮液;三者间可用滤纸和半透膜分开。

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是:在高温水溶液中,除简单离子(卤化物)外,络合物(络离子)是成矿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重要迁移形式。如Na[Sn(F,OH)6]、(K,Na)2[WO2F4]和(K,Na)2[MoO4]就是锡、钨、钼在高温热液中可能的迁移形式。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答:

络离子的稳定性,用不稳定常数(k不)表示,它取决于电离能力的大小,这种电离可以表示为下面的一般形式:

[Me n+A X m -]y- → Me n+ + XA m -(Me:中心离子 A:配位体)

当电离达到平衡时,离子浓度(严格地说是离子活度)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K不 = [Me n+ ][A m -] X / [MeA X]y-

K不表示络合物的平衡常数称为络合物离解常数,亦称络合物的不稳定常数。K不表示了络合物稳定性的大小,对于相同配位体的络合物,K不值越大,络合物在溶液中越不稳定(易离解),迁移越近;K不值越小,络合物越稳定,搬运得越远。

络离子的稳定性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1) 有利于成矿元素的稳定迁移(络离子不稳定常数K不一般较小,溶解度大);

2) 可用于研究矿床元素分带;

3) 可用于解释相似元素分异。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答:

1) 过滤法,离子、分子-胶体-悬浮体三者间可用滤纸、和半透膜分开;

2) 蚀变矿物组合法;

3)气液包裹体成分研究;

4) 实验模拟.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

答:

共同离子效应: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该化合物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使原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降低。

盐效应:当溶液中存在易溶盐类时,溶液的含盐度对元素的溶解度有影响。溶液中易溶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导致其他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

答:

在自然界,水溶液是接近中性的,在弱酸性至弱碱性范围内变化,其PH值一般是4-9,火山口喷气可达3左右;在腐殖质分布区,PH为5-6.5;在干热地区,PH一般为7-8;海水的PH值一般为8.1-8.3;沙漠地区的土壤水和干涸盐湖水的PH值一般≥9,甚至更高;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PH值最低,甚至可以是负值。

意义:

1) 不同元素迁移要求的pH不同;

2) 影响氢氧化物自盐类溶液中沉淀,碱性条件下沉淀,酸性溶液下溶解;

3) 影响元素共生或分离;

4) 影响两性元素的迁移形式;

5) 影响酸碱反应的方向;

6) 影响盐类的水解。

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答:

pH值影响:如自然界有两种Fe帽类型:纯铁帽和铁锰帽。在表生作用过程中,当水介质为偏酸性时, Mn大部分淋失, 而Fe(OH)2, Fe(OH)3是稳定的,形成纯铁帽;而当水介质呈弱碱性时, Fe、Mn氢氧化物都沉淀,而形成铁锰帽。

Eh值影响:早期形成于还原环境中的黄铜矿矿体(铜以独立矿物CuFeS2的形式存在),在后期的地壳抬升过程中与围岩一起隆起,转入遭受地表风化剥蚀的阶段。矿体逐步暴露于地表,其中的Cu元素在表生氧化条件下以溶于水的Cu2+离子形式,随地表和地下水向低处迁移。Cu的赋存形式发生如下变化:

11.标准电极电位EΘ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答:

EΘ和Eh值确定了变价元素的价态,当EΘEh时,变价元素以低价态形式存在。

元素的价态和存在形式不同,元素的迁移能力液不同。大部分元素在以氢氧化物形式存在时,低价易迁移,当环境突然转变为氧化环境时,元素迁移能力急剧降低,环境突然转变处就构成氧化障。当元素呈酸根或络合物形式存在时,高价易迁移,当环境突然转变为还原环境时,元素迁移能力急剧降低,环境突然变化的地带就构成还原障。

影响因素:组分影响第一,温度影响第二,当反应有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参加时,受pH值影响。

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答:

1)元素聚集状态;

2)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3)晶体场效应。

13.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

自然界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的特点:

1)是一个热力学体系, 它处于地壳(岩石圈)的热力学条件下,由于地壳(岩石圈)各个部分的热力学条件差异而不断地变化;

2)多数地球化学体系是开放体系,少数接近封闭体系;

3)地球化学体系的不可逆性和不平衡性是绝对的。但在自然界不少作用过程往往又是有向着平衡方向进行的趋势,也可以局部地、暂时地达到动态平衡,在形式上呈现相对稳定状态。

14.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答:

1) 矿物共生组合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重复出现;

2)一定化学成分的矿物共生组合, 随其形成条件而改变;

3)常见岩石(矿石)中主要矿物的种数有限。

1.什么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答: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它是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在各种地球化学体系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共生组合及演化的规律,其特色之处就是能够近似定量地解决问题,使实际资料和模型计算结合起来。

研究意义:微量元素可作为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示踪剂,在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基本理论问题—天体、地球、生命、人类和元素的起源及演化,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了解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答:

研究思路:“见微而知著”: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之“微”—微量元素,来认识天体(部分)、地球中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作用之“著”。

研究方法:采用精确、灵敏、快速的分析测试方法,获得高精度数据;应用各学科的先进理论(分配定律,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等)来观察、研究宏观世界,以期获得更接近客观实际的认识。

3.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答:

微量元素:元素在所研究客体(地质体、岩石、矿物等)中的含量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该元素可称为微量元素。特点:在体系中含量低(<0.1%),通常不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其行为服从稀溶液定律和分配定律。在不同条件下演化规律基本一致,可以指示物质的来源和地质体的成因。

常量元素:体系中元素含量高(>0.1%),通常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行为服从相律和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条件下演化规律不一致,可以指示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进行的条件和演化过程。

微量元素在矿物中主要存在形式有:

1)快速结晶过程中陷入囚禁带内;

2)赋存在晶格的缺陷;

3)在固溶体中替代主相的原子。

4.阐述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答: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微量组分在两共存相中的分配达平衡时,其在两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能斯特分配系数: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微量元素i(溶质)在两相分配达平衡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K D),此常数K D称为分配系数,或称能斯特分配系数。

能斯特分配定律及分配系数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可应用于如下多方面的研究:

1)定量研究元素分;

2)为成矿分析提供了理论依;

3)判断成岩和成矿过程的平衡;

4) 微量元素地质温度;

5)微量元素地质压力;

6)指示沉积环境;

7)岩浆作用过程微量元素分配和演化定量模型的研究;

8)岩浆形成机制的研究;

9)判断岩石的成因。

5.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答:

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1)它们是性质极相似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在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而活动;

2)它们的分馏作用能灵敏地反映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的性质(良好的示踪剂);

3)稀土元素除受岩浆熔融作用外,其它地质作用基本上不破坏它的整体组成的稳定性;

4)它们在地壳岩石中分布较广。

地球化学行为差异主要表现为:

1)溶液的酸碱性:从La、Ce→Lu,半径不断减小,离子电位(π=W/R)增大,碱性减弱,氢氧化物溶解度减小,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值由8→6,为此,介质的酸碱度能控制稀土元素的分异;

2)氧化还原条件:由于Ce3+ ( Ce4+)和 Eu3+ (Eu2+)的变价性,对外界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由于价态变化,导致半径和酸碱性相应变化,致使与TR3+整体分离;

3)络离子稳定性的差异:ΣY络离子稳定性>ΣCe络离子稳定性,ΣCe矿物沉淀后,ΣY元素尚可呈络合物形式在溶液中迁移,在较晚的阶段沉淀,导致ΣCe与ΣY的分异;

4)被吸附能力:ΣCe被胶体、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能力大于ΣY。

6.讨论稀土元素的研究意义。

答:

稀土元素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得到多方面应用:

1)岩石成因:不同成因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稀土特征。如花岗岩类的成因主要归结为三类:

(a)基性岩浆分异:Eu负异常型;

(b)地壳硅铝层重熔:Eu轻缓平滑型;

(c)花岗岩化:Eu右倾型;

2)变质岩原岩恢复:许多变质过程中,稀土元素保持原岩特征;

3)研究地壳演化:如不同时代的页岩有明显不同的特征,稀土元素特征能反映地壳的演化规律。

7.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

答:

分配系数D、分异演化程度、部分溶融程度、重力分异。

8.根据微量元素的特点,说明那些元素适合于研究沉积岩物源区特征,为什么?

答:

化学性质稳定,一般地质作用不能破坏它的稳定性,在沉积旋回中分异不明显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够指示源区,如REE,Th,和Sc等,能够较好的反映源区。注意对于在海水中居留时间短的,应该用其比值。而中等活动性的元素只具有部分继承性,强活动性元素,如B,Sr,Li,I等主要受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而对源区无明显指示意义。

1.同位素地球化学在解决地学领域问题中有何独到之处?

答:

其独到之处可归纳为:

1) 计时作用体系的时钟:从体系形成以来时时刻刻不受干扰地走动着,可以测定体系的年龄,尤其是对隐生宙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复杂地质体;

2) 示踪作用: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受到作用环境和作用本身的影响,指示地质体形成的环境条件、机制,并能示踪物源;

3)测温作用:由于某些矿物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与其形成的温度有关,可用来设计各种矿物对的同位素温度计,测定成岩成矿温度。此外,还可用来进行资源勘查、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

2.何谓稳定同位素、何谓轻稳定同位素和重稳定同位素。

答:

根据核素的稳定性,自然界中的同位素分两大类:

1)放射性同位素:其核能自发地衰变为其它核的同位素;

2)稳定同位素:其核是稳定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它们能够衰变成其它核的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又分为:(a)轻稳定同位素:原子序数Z<20,ΔA/A≥5% (ΔA 为两同位素质量差),其发生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同位素分馏作用,其反应是可逆的;

(b)重稳定同位素:原子序数Z>20,ΔA/A<5%;其发生同位素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放射性核素不断衰变的结果所造成的,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3.选择同位素标准样品的条件。

答:

同位素分析资料要能够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就必须建立世界性的标准样品。

世界标准样品的条件:

1)在世界范围内居于该同位素成分变化的中间位置,可以做为零点;

2)标准样品的同位素组成要均一;

3)标准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

4)标准样品易于进行化学处理和同位素测定。

4.造成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主要原因是放射性衰变作用或称衰变反应。

放射性同位素不断自发地发射出质点和能量,改变同位素组成并转变成稳定的核素,这种过程称核衰变反应或蜕变。结果母体同位素(母核)不断减少,而子体同位素(子核)不断增加。常见的衰变反应有α衰变、β衰变、电子捕获、重核裂变四类。

5.造成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主要原因是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作用。

根据分馏作用的性质和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1)物理分馏:也称质量分馏,同位素之间因质量引起一系列与质量有关的性质的不同,如密度、比重、熔点、沸点等微小的差别,使之在蒸发、凝聚、升华、扩散等自然物理过程中发生轻重同位素的分异;

2)动力分馏:质量不同导致同位素分子参加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不同的分子振动频率和化学键强度不同)。导致轻同位素分子的反应速率高于重分子,在共存平衡相之间产生微小的分馏,反应产物、特别是活动相中更富集轻同位素;

3)平衡分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由于物态、相态、价态以及化学键性质的变化,轻重同位素分别富集在不同分子中,也称同位素交换反应。达到同位素交换平衡时共存相同位素相对丰度比值为常数,称分馏系数α;

4)生物化学分馏:生物活动和有机反应也能导致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使12C更多地富集于生物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生物成因的地质体如煤、油、气等具有最高的12C/13C值。生物化学分馏是同位素分异作用中重要的控制反应。

6.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答:

假设:以D表示由经过t(T0→T)母核衰变成的子核

数 D=N0-N 把N0=Neλt代入 D=Neλt—N=N(eλt-1)

经整理得: t=(1/λ)ln(1+(D/N)) D/N是现存子核和母核的原子数比值。

上述两式是同位素年龄测定的基本公式,不同的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都是以此为计算公式的。

7.利用衰变定律来测定岩石、矿物的年龄,应满足的哪些前提条件?

答:

1) 应有适当的半衰期,这样才能积累起显著数量的子核,同时母核也未衰变完。如果半衰期太长,就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也积累不起显著数量的子核;如果半衰期太短,没有多久母核几乎衰变完了;

2) 所测定同位素的衰变常数的精度能满足要求;

3) 放射性同位素应具有较高的地壳丰度,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能以足够的精度测定它和它所衰变的子体含量;

4) 矿物、岩石结晶时,只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而不含与之有蜕变关系的子体或虽含部分子体,其数量亦是可以估计的;

5) 保存放射性同位素的矿物或岩石自形成以后一直保持封闭系统,即没有增加或丢失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

8.概述同位素研究工作方法程序。

答:

一个完整的同位素样品的研究包括样品的采集、加工、化学制样、测定及结果的计算和解释等环节。

以Rb-Sr法为例,工作程序如下:

1)观察;

2)作出采样计划:a空间分布;b新鲜程度;c肉眼目估含钾矿物含量;

3)采集10-15 个样品(0.5-1kg)配上标本(磨制薄片), 单矿物样量(0.5-1g) ;

4)制样,无污染加工(玛瑙研钵);

5)作Rb,Sr 定量分析算出每个样Rb/Sr比值;

6)结合Rb/Sr 比值和镜下观察结果,选择无后期作用叠加的五个样品,送Rb-Sr同位素实验室;7)Rb-Sr等时线法样品用全岩样,为了拉开比值亦可挑选合适的单矿物与全岩样共同成线。

(完整word版)精细化学品复习题及答案

一、精细化工的定义及其特征,精细化率, 精细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的工业 1.具有特定功能: 2、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3.小批量多品种 4.技术密集 5、附加值高 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率)=精细化学产品的总值/化学产品的总值×100% 二、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十一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人们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新化合物,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技术大幅度提高,典型的单元操作日趋成熟,这主要当归属于精细化工的长足发展和贡献。21 世纪科技界三大技术,即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际上都与精细化工紧密相关。 精细化工还将继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核心作用,并被新兴的信息、生命、新材料、能源、航天等高科技产业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和特征。 发展方向: 1 高尖端、高技术、功能化、专用化,与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接轨。 2 绿色化发展方向,与“全球变化科学”和现行政策接轨。 3 开发新能源,与日趋紧张的能源形势接轨。 4 开发新方法、新路线,完善传统化工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三、涂料用合成树脂种类,形成涂料的哪五大系列。 合成树脂占主导地位:形成了醇酸、丙烯酸、乙烯、环氧、聚氨酯为主的五大系列。 四、涂料分类:按形态分粉末涂料、液体涂料(溶剂、分散型、水性), 按使用层次(作用):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 1.按形态分:粉末涂料、液体涂料(溶剂、分散型、水性) 2.按成膜机理分:非转化型(挥发型、热熔型、水乳型等) 转化型(热固性、氧化聚合、辐射固化) 3.按施工方法:刷漆、辊漆、喷漆、烘漆、电脉漆、流化床 4.按使用层次(作用):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 5.按用途:建筑用漆、船舶漆、汽车漆、绝缘漆、皮革涂料、防锈漆、 耐高温漆、可剥离漆。 五、涂料的组成,命名。 答:组成: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 命名:(1)全名=颜色名称+成膜物质名称+基本名称如铁红醇酸防锈漆 (2)对特殊用产品,必要时在成膜物质加以说明,如白硝基外用漆。 型号分三部分如C04-02 F53—33 铁红酚醛防锈漆 C—成膜物质(醇酸)04—基本名称(瓷漆)02—序号(用来区分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表示油在树脂中所占的比例) 六、催干剂的种类主要有那些 答:Co、Mn、Pb、Zr、Zn、Ca等金属的有机酸皂类,同作制造催干剂的有机酸主要有环烷酸,辛酸、植物油酸等

地球化学复习题(推荐文档)

地球化学复习题 绪论 1、地球化学的定义。 答: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地球化学的任务。 答:1)地球及其子系统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即元素的分布和分配问题;2)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地球的历史和演化。5)基础理论和应用的发展。 3、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答:研究思路:以化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研究原子(包括元素和同位素)的行为为手段,来认识地球的组成、历史和地球化学作用。工作方法:野外:地质考察+样品采集(代表性、系统性、统计性、严格性)。 室内: --岩矿鉴定 --分析测试:早期容量法、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现今X射线荧光光谱XRF、ICPAES、--ICPMS、固体质谱、AAS等。 --元素结合形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化学分析、晶体光学、X射线衍射、拉曼谱、微区分析(电子探针、离子探针)等。 --作用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温度(包裹体、矿物、同位素)、压力、pH、Eh、盐度等。 --自然作用的时间参数:同位素测年。 --模拟实验。 --多元统计计算和数学模型。 4、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答:1、基础科学成果的应用.2、地质科学的发展.3、更广泛的数字模拟。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对比元素在地壳、地球和太阳系中分布规律的异同点,并解释其原因。 答:相同点:元素的丰度均随原子系数增大而减小。均符合奇偶定律。 不同点: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地壳和地球都明显地贫H, He, Ne, N等气体元素;而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明显贫Fe和Mg,同时富集Al, K和N a。 原因: 2、研究克拉克值有何地球化学意义。 答:可作为元素集中、分散的标尺。控制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A)影响元素参加地壳中地球化学过程的浓度。B)限定自然界的矿物种类及种属。C) 限制了自然体系的状态。 3、地球各圈层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 答:地壳:①地壳中元素的相对平均含量是极不均一的。②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地幔:元素分布不均,铁镁含量增高。地核:铁镍含量占绝大部分,其它元素仅占极少部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在地球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对地球总体成分的影响不大。 4、陨石研究的意义 答:①它是认识宇宙天体、行星的成分、性质及其演化的最易获取、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

(工作分析)第二章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工作分析)第二章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第二章工作分析和职务设计 第壹节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壹、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壹)工作分析的概念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6个重要的问题: 1.工作的完成需要什么样的体力和脑力活动?2.工作将于什么时候完成?3.工作将于哪里完成?4.将如何完成此项工作?5.为什么要完成此项工作?6.完成工作需要哪些条件? (二)工作分析的有关术语 1、工作要素(job’sfactor)工作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如开动机器,加工零件、取出工具等均属于工作要素。 2、任务(mission):指安排壹位职工所完成的壹项具体的工作。它可由壹个或多个工作要素组成。如某公司指派人员将数据录入计算机。 3、职位(posting)是壹个人完成的任务和职责的集合。于组织里,每个人对应壹个岗位,即有多少职位就有多少人员。 4、工作(job)即职务是同类职位或岗位的总称。 5、工作说明(jobdescription)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加以描述、整理,形成壹份提供有关工作任务、职责信息的文件。 6、工作规范(jobspecification)是指完成某壹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技巧、知识、学历和工作经历等,基本素质和条件。 二、工作分析的意义 工作分析可帮助组织察觉环境的变化(如图2-1所示)

图5-1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② 三、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2.调查阶段,见表2-11. 3.分析阶段 4.完成阶段 前面三阶段的工作均是为了本阶段打基础。工作分析最后的任务就是要编写出工作说明和工作规范2。 表2-1工作分析中需收集资料的类型 1[美]R·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著。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葛新权,郑兆红,王斌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0:84。 2同①:92。

(完整word版)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1.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有哪些? 生产量不大;制造技术高;应用需要专门的知识;产品的市场寿命短、更新快;附加值高。 2. 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 (2)技术密集程度高。 (3)小批量,多品种。 (4)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对资金需求量大。 (5)实用性、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利润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6)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 3.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4. 精细化工产品的门类:日本:30类;美国:38类;我国:11类 1.农药; 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品;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黏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 5. 助剂又分为: 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纤维抽丝用油剂、有机抽提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农药用助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械及冶金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吸附剂、电子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及其他助剂等19个门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 6. 物质间的溶解与共混规律有哪些? 一、极性相似相溶 聚合物与溶剂的化学结构和极性相似时,两者是相互溶解的。 二、溶解度参数相等相溶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非(弱)极性高分子材料,它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差不超过1.5时便相溶。 三、溶剂化原则 溶剂-溶质间作用力大于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将发生溶解,含亲电基团的高分子易和含亲核基的溶剂相互作用而溶解。 四、混合溶剂原则 混合溶剂具有协同作用和综合效果。 7.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或其反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一类物质。 8.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双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亲水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亲油基: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 9.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哪些?可以起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洗涤、杀菌、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蚀等一系列作用

《地球化学》练习题2剖析

恩《地球化学》练习题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答案)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 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 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 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 6.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 7.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 8.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 11.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 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 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答案) 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自然界体系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答案)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 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 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 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13.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14.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15.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2019高一政治必修二期末试题

2019高一政治必修二期末试题 1. 2014年,普遍调低GDP增长预期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共同特点。“为结构调整留出空间,让经济更有质量地增长”成为各地制定2014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共识。这意味着我国 ①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经济发展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驱动 ③把握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④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014年,某市农村增大土地流转进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组建专业合作社,促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 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备受瞩目的民营银行试点,近日终于掀起了“红盖头”。2014年3月,银监会披露,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十家公司将参与民营银行试点工作。设立民营银行有利于 ①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建设筹集资金②激发民间资本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

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贫富差别④规范民间的借贷行为, 打击非法集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14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农 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一号文件高度重视我国的粮食安全 问题,明确提出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下列对这个战略理解不准确的是 A.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要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提升粮食产量 C.要增强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粮食的生产 D.在开放的环境下,解决粮食问题要更好地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 5.移动4G技术使手机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视频通话、互联网游戏、高清电影在线观看等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应用,用户在乘坐公交、购物就餐等场合也将实现刷手机付费。4G技术的使用能够 ①改善消费环境,保障网络安全②引导转变观点,培养健康习惯 ③促动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④拉动消费需求,催生增长热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右图反映的是2014年2月份某种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 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 列判断准确的是 ①当D0向D1移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降了 ②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③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精细化学品题库(DOC)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精细化学品分析研究范畴的是(A ) A. 煤炭 B. 胶黏剂 C. 表面活性剂 D. 涂料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要使分配比增加,可以采取(C ) A. 增加柱长 B. 减小流动相流速 C. 降低柱温 D. 增加柱温 3.在气相色谱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A ) A. 相对保留值 B. 半峰宽 C. 校正因子 D. 峰面积 4.高效液相色谱法之所以高效是由于(C ) A. 较高的流动相速率 B. 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C. 粒径小,孔浅而且均一的填料 D. 精密的进样系统 5.红外光谱分析法通常用下列哪个英文缩写表示(C ) A. HPLC B. GC C. IR D. TLC 6.化合物CH3CH2COOCH2CH2COOCH3的1H NMR中有几组吸收峰(C ) A . 四组峰 B. 一组峰 C. 三组峰 D. 五组峰 7.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为(A ) A. 10~30cm B. 20~50m C. 1~2m D. 2~5m 8.色谱流出曲线中的基线是指(B ) A. 当流动相含有组分时通过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 B. 在只有流动相通过检测器是所得到的信号 C. 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而形成的色谱流出曲线 D. 色谱流出曲线的横坐标 9.反相键合相色谱是指(B ) A. 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 B. 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的极性 C 键合相的极性小于载体的极性 D. 键合相的极性大于于载体的极性10.对下列化合物进行质谱测定后,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B ) A. C6H6N4 B. C6H5NO2 C. C9H10O2 D. C8H15O2 11.下列各项不属于H = A+B/u + Cgu + CLu的影响因素的是(D )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传质阻力项 D. 纵向扩散项12.下列不属于气相色谱仪部件的是(C ) A. 载气钢瓶 B. 色谱柱 C. 光电管 D. 检测器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地球化学找矿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地球化学找矿具有对象的微观化,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擅于寻找隐伏矿体和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2.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物质主要是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气体和生物。 3.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化学指标(或物质组成)。 4.应用地球化学解决地球表层系统物质与人类生存关系。 5.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场采样调查评价研究与实验研究。 6.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7.克拉克值在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单位通常是ppm(或10-6)。 8.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影响地壳各部分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富集而形成矿床。 9.戈尔德施密特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将元素分为亲铁元素、亲硫(亲铜)元素、亲氧(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 10.元素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物理化学迁移、机械迁移和生物-生物化学迁移。 11.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成晕元素主要呈液相迁移,迁移方式主要有渗透迁移和扩散迁移两种。 12.影响元素沉淀的原因主要有PH变化、Eh变化、胶体吸附、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 13.地壳中天然矿物按阴离子分类,常见有含氧化合物、硫化物、卤化物和自然元素。 14.地球化学异常包括异常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 15.地球化学省实质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一级地球化学异常。 16.地壳元素的丰度是指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又称为克拉克值。 17.地壳中元素的非矿物赋存形式包括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类质同象结构混入物、胶体或离子吸附和与有机质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年我国有多名省部级高官落马,10名以上省部级高官被判刑。材料体现国家的( ) A.统治属性B.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2.目前广东登记在册的各类社会团体共有28 500多个,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广东社会团体众多的现象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集会自由 B.公民积极履行政治性义务 C.公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D.我国公民享有结社自由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当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应做到() 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学习政治知识 ③既关心国家大事,更要维护好个人利益④在实践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在2012年进行的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各地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候选人从“纸上”走到选民面前,接受选民的“面试”,这一变化( ) ①尊重了选民的知情权,扩大了选民的选举权利②可以帮助选民充分了解候选人,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③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彰显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④可以帮助候选人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D.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6.微博(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全国“两会”到强制拆迁,从社会热点事件到众多“草根明星”出炉,微博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利器。公民利用微博参与政治 ( ) ①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②促进了政府决

地球化学复习题汇总

地球化学赵伦山张本仁 韩吟文马振东等 P 1:地球化学基本问题) P 5:克拉克值,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几个发展阶段) P31:元素丰度,表示单位元素在地壳平均化学丰度―――确定方法,克拉克值, P37:元素克拉克值的地球化学意义 P68:类质同象和固溶作用 P81:元素的赋存状态――1,5种 P88: 元素迁移 P 123: 相律 P169: 衰变定律 P181: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痕量元素=微量元素) 复习内容及答案汇总 一、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学科特点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P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相关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在地球化学发展历史中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料积累过程,随后基于克拉克、戈尔施密特、维尔纳茨基、费尔斯曼等科学家的出色工作,地球化学由分散的资料描述逐渐发展为有系统理论和独立研究方法的学科。目前地球化学已发展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相邻学科相互渗透与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地球科学研究内容,在地质作用过程定量化研究中已不可或缺。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学科特点是:(1)通过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元素相互组合和赋存状态变化等追索地球演化历史;(2)利用热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解释自然体系化学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探讨自然作用的机制;(3)将地球化学问题置于地球和其子系统(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等)中进行分析,以个系统的组成和状态约束作用过程的特征和元素的行为。 围绕原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及其意义,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基本问题:(1)研究地球和动质体中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2)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研究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研究元素和同位素迁移历史和地球的组成、演化历史、地球化学作用过程。 二、简述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使许多地质难题迎刃而解,其可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印度和日本都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和国家概念,相比而言,欧盟国家间文化相近。因此,亚洲国家目前很难像欧盟成员国那样实现区域一体化”。这一论断表明() ①文化一体化决定经济一体化 ②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障碍 ③文化多样性对政治、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每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时,都会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这表明() A.文化作品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B.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C.文化作品为人的成长提供了精神食粮 D.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据此回答3~4题。 3.“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A.稳定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 4.“同而不和”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化中心主义”,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是最好的,并且将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就意味着() ①反对西方国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 ②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 ③中国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应该加以抛弃 ④“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应该全盘西化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5.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曾有很多国家的知名人士强烈呼吁要注重保护这一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大佛还是被当时的塔利班政权所摧毁。这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于信仰的原因可以摧毁不同宗教的文化标志物 B.各国的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C.这属于阿富汗的内部事务,他国无权干涉 D.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大佛没有必要抢救和保护 6.近年来,不仅全世界的华人华侨以不同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而且很多外国人也加入中国年的庆祝活动中来,中国春节逐渐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这表明() A.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交融B.世界文化日益丰富多彩 C.文化已经不再具有民族性D.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7.20XX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成网友认为春节将成世界性节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中国风俗也会在世界上产生影响。这体现了()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美国影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据此回答8~9题。 8.这两部影片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素材和灵感的,将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传说运用美国式的精神理念进行文化转换。“中国元素+美国精神+精美特效”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①世界文化正在走向融合、统一 ②文化交流会产生融汇多种特质的新文化 ③学习、借鉴外国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美国电影业善于运用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商业运作。我们也会有类似的创意,但缺乏实现创意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 A.加大投入力度,满足文化需求B.激发创造活力,发展文化产业 C.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安全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精细化学品习题与答案考试

精细化学品习题 习题一(表面活性剂部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B A. AEO B. 咪唑啉 C. 雷咪帮A D. K 122.下列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 A.OP-10 B.AES C. K D. CAB 12 3.下列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B A.6501 B. AES C. K D. CAB 124.下列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 A.1831 B. AES C. BS-12 D. CAB 5.可作洗洁精防腐剂的是: B A. 油酸 B. 苯甲酸 C. 草酸 D.抗坏血酸 6.化学原料CMC 是: C A. 纤维素 B. 甲基纤维素 C. 羧甲基纤维素 D. 羟乙基纤维素 7.司盘(Span)属于何种类型表面活性剂? B A. 阴离子 B. 阳离子 B.非离子 D.两性 8.皂化反应实质上是油脂的何种反应? C A. 酯化反应 B. 中和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 9.润湿角为多少时为完全润湿? B o o A. 90 B. 0 oo B. 180 D. 360 10.下列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食品乳化剂的是; C A. AES B. 甜菜碱 C. 硬脂酸单甘油酯 D. OP乳化剂 11.表面活性剂不具备下列那种性质 D A. 增溶 B. 乳化 B. 分散 D. 增白 12.含有萤光增白剂的洗衣粉一般不能再加 A A. 过氧酸盐 B. 酶 C. 磷酸盐 D. 硫酸盐 13.吐温(Tween)属于何种类型表面活性剂? C A. 阴离子 B. 阳离子 C.非离子 D.两性 C

.下列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食品乳化剂的是;14. A. AES B. 甜菜碱 C. 烷基糖苷 D. OP乳化剂 15、配制液体洗涤剂具有增稠作用的材料是:C A. 酒精 B. 甘油 C. 6501 D. 卡松 16.可以与各类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是:A A. 非离子型 B. 阳离子型 C. 阴离子型 17.洗洁精的有效物的含量必须: C A. ≥5 B. ≥10 C. ≥15 D. ≥20 18.6501也称作: C 羧甲基纤维素甜菜碱 B.A. 磺酸尼纳尔 D.C. 二、填空题、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NH的化学名称分别是:.表面活性剂1 AES4型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非离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胺它们各属于 型的表面活性非离子脂肪酸烷醇酰胺它属于 2.表面活性剂6501的化学名称是:剂。型的表面活性剂。它属于两性离子3.表面活性剂CAB的化学名称是:丙基甜菜碱 它属于Tween)化学名称是:缩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4.表面活性剂吐温(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型的非离子它属于 5.表面活性剂司盘(Span)化学名称是: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NH6.表面活性剂K、K化学 名称分别是:41212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胺,它们各属于阴 离子和的特点,分子中同时具有非极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 极性和7基。疏水亲水基和 。、不损伤被洗物品、去污强 8.洗洁精应符合下列条件无毒 型的表面阳离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它属于表面活性剂9.1831的化学名称是: 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10 阳离子表面 活性剂 三种。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湿润、11.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有增溶。洗涤增泡和消泡、 ,则水溶性就越 12.当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不变时,憎水基部分越长,即分子量越大。差 STTP 。13.三聚磷酸钠的英文缩写是:。喷雾干燥法 14.现代洗衣粉生产最常用的配制工艺是:。纺织洗涤剂和 15.使用表面活性剂量最大的两个工业部门是:调节。调节,过低用 NaOH pH16.洗洁精生产时过高用磺酸两类。紫外线反射剂和 紫外线吸收剂.防晒剂根据其对紫外线的作用可分为17 三、是非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是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OP-10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O/W型乳化体中,水是分散相。(×) 4.K的抗硬水能力比K-NH好。(×)412125.季胺盐类表面活性剂一般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讲解学习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 第一章 第二章水溶液的物理化学基础 1.常规水质分析给出的某个水样的分析结果如下(浓度单位:mg/L): Ca2+=93.9;Mg2+=22.9;Na+=19.1;HCO3-=334;SO42-=85.0;Cl-=9.0;pH=7.2。求: (1)各离子的体积摩尔浓度(M)、质量摩尔浓度(m)和毫克当量浓度(meq/L)。 (2)该水样的离子强度是多少? (3)利用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HCO3-的活度系数。 2.假定CO32-的活度为a CO32- =0.34?10-5,碳酸钙离解的平衡常数为4.27?10-9,第1题中的水样25℃时CaCO3饱和指数是多少?CaCO3在该水样中的饱和状态如何? 3.假定某个水样的离子活度等于浓度,其NO3-,HS-,SO42-和NH4+都等于10-4M。反应式如下: H+ + NO3- + HS- = SO42- + NH4+ 问:25℃和pH为8时,该水样中硝酸盐能否氧化硫化物? 4.A、B两个水样实测值如下(mg/L): 组分Ca2+Mg2+Cl-SO42-HCO3-NO3- A水样706 51 881 310 204 4 5.请判断下列分析结果(mg/L)的可靠性,并说明原因。 组分Na+K+Ca2+Mg2+Cl-SO42-HCO3-CO32-pH A水样50 6 60 18 71 96 183 6 6.5 B水样10 20 70 13 36 48 214 4 8.8 6.某水样分析结果如下: 离子Na+Ca2+Mg2+SO42-Cl-CO32-HCO3-含量(mg/l) 8748 156 228 928 6720 336 1.320 试计算Ca2+的活度(25℃)。 4344 含量(mg/l)117 7 109 24 171 238 183 48 试问: (1)离子强度是多少? (2)根据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SO42-的活度系数? (3)石膏的饱和指数与饱和率是多少? (4)使该水样淡化或浓集多少倍才能使之与石膏处于平衡状态? 8.已知温度为298.15K(25℃),压力为105Pa(1atm)时,∑S=10-1mol/l。试作硫体系的Eh-pH图(或pE-pH图)。 9.简述水分子的结构。 10.试用水分子结构理论解释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1.温、压条件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12.分别简述气、固、液体的溶解特点。

最新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含答案)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 释义: 精细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称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 (一类) 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化学品 化工产品附加值:产品产值中扣去原材料、税金、设备和厂房的li 折旧费后剩余部分的价值,包括:利润,工人的工资,动力消耗以及技术开发等费用 纳米技术:在纳米尺度的范围内,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来创造新物质材料的的技术,即研究100 纳米到1纳米范围内物质所具有的特异现象和特异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制造新材料,研究新工艺的方法与手段 纳米材料:尺度达到纳米级,而性能既不同于其原子或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染料索引:《染料索引》是一部国际性染料,颜料品种汇编。它将世界大多数国家各染料厂的商品,分别按它们的应用性质和化学结构归纳,分类,编号,逐一说明他们的应用特性,列出他们的结构式,注明其合成方法,附有同类商品名称的对应表 环保染料:(1)不含德国政府和欧共体及其它Eco-Tex Standard 100 明文规定的在特定条件下会裂解释放出22 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2)不是过敏性染料;(3) 不是致癌性染料; (4)不是急性毒性染料;(5)可萃取重金属的含量在限制值以下;(6)不含环境激素; (7) 不含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化学物质;(8) 不含变异性化合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9) 甲醛含量在规定的限值以下;(10)不含被限制农药的品种且总量在规定的限值以下;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胶粘剂:靠界面间作用使各种材料牢固的粘结在一起的物质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除金属和高聚物以外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统称 LD50 值: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好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实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单位mg/Kg ADI 值:它指人一声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摄入毫克数表示,单位mg/Kg 。 老化:老化是指塑料、橡胶以及其它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其结构变化、性能变化,逐渐失去使用价值的现象。 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香料: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被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是配置香精的原料。 香精:香精是一种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含有两种以上乃至几十种香料 (一般含有适宜的溶剂或载体)的混合物。 ★ 填空: 1.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作用、过敏反应 2.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或安全性)两大指标是什么?答: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值(人体每日摄入量); LD50(50%Lethal dose)值(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 3. 茶多酚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达到抗氧化目的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绪论 1. 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2.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3.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6. 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7. 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8. 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9. 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1. 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住宅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第四章地球化学热力学和地球化学动力学 1.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2.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3.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4.编制相图的原理和方法。 6.简述化学反应制动原理的宏观解释7.简述热力学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8.简述地球化学热力学与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异同。9. 简述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方式。第五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1.什么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2.了解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3.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4.阐述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6.讨论稀土元素的研究意义。7.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8 根据微量元素的特点,说明那些元素适合于研究沉积岩物源区特征,为什么? 第六章同位素地球化学 1.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解决地学领域问题中有何独到之处? 2. 何谓稳定同位素、何谓轻稳定同位素和重稳定同位素。 3. 选择同位素标准样品的条件。 5. 造成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思考题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一、解释概念:石油,天然气,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油田水,矿化度。 二、回答问题 1.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哪些特征? 2.正烷烃分布曲线的特征取决于哪些因素? 3.什么是石油的组分组成和馏分组成? 4.你所了解的常见生物标志化合物有哪些? 5.如何对石油进行分类?试述石油的地球化学分类方案及各类的成分特点。 6.海相油和陆相油在化学组成上有何区别? 7.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等对石油的颜色、比重、粘度等有何影响? 8.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各有何特点? 9.为什么石油具有荧光性? 10.为什么石油具有旋光性? 11.与常规油相比,重质油和沥青砂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上有何特别之处? 12.天然气有哪些产状类型? 13.油田水的赋存状态和来源有哪些? 14.油田水的主要化学组成有哪些?如何对油田水进行水型划分?水型与环境有何关系? 12.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如何?石油、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组成有何特征? 13. 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14.某油田水分析结果如下(毫克当量数/升): Cl :16.12, SO4:1.55, HCO3:16.05, Na 4:0.0, Mg: 0.2, Ca :0.15;试确定其水型。 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一、概念:干酪根沥青成熟温度门限深度门限温度生油窗液态窗(液态石油存生)石油的死亡线 TTI 石油热裂解石油热焦化湿气指数二次生油生油岩生油层生油层系剩余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细菌气生物气煤层气煤型气煤成气煤气发生率低熟油 二、回答问题 1. 石油成因说有几大学派,各自的实质是什么? 2. 早晚有机成因说的区别是什么? 3.生油的原始物质是什么?为什么? 4.直接生油物质是什么?其结构和成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化学成分将干酪根分几种类型,各自是什么?根据干酪根的H/C,O/C你能区分其类型吗? 5. 油气生成需要什么样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条件 6. 细菌、催化剂和放射元素在油气生成过程中都起什么作用? 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

管理学工作分析第一至第二章复习资料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一、填空题 1、工作分析的实质就是区别组织中一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___________。(差异) 2、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组织内每项工作制定一份全面、正确并符合组织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为组织提供______________。(工作说明书、工作分析报告) 3、工作说明书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工作描述、工作规范) 4、工作分析基本要素,这一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____,客体是组织内部的____________,内容是与各项有关的____________,结果主要形成一份____________。(工作分析者、各项工作、信息、工作说明书) 5、工作说明书也可以叫做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职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 6、从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来看,工作分析活动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工作分析______、工作分析______、工作分析_____、工作分析______。(方法、内容、成果、用途) 7、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主张将国人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行业并按专业分别聚居在固定的区域。(四民分业定居论、士、农、工、商) 8、荀况把分工称作“______”,特别强调分工的______________。(曲辨、整体功能) 9、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规模工作分析活动的人,据说是一位名叫___________的人。1747年,狄德罗受命为德国一家翻译协会编撰一部百科全书。(狄德罗) 10、美国___________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12、泰勒在1903年出版_______________一书,1911年他又出版__________________一书。(《商店管理》、《科学管理原理》)13、现代意义上的工作分析还和_______________等人力资源管理和__________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人员选拔测评、开发工作) 14、闵斯特伯格于1913年在美国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15、1905年,心理学家_______和医生_______编制了世界第一份智力测验试卷(比内、西蒙) 16、定量管理帮助管理者通过开发问题的正规___________来决策。(数学模型) 17、德国工效学家___________被认为“工作分析”的创始人。(罗莫特) 二、名词解释:1、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职位分析或岗位分析,它是全面了解组织中一项工作特征的管理活动,即对该项工作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顿、分析和综合的一个系统过程。 2、工作描述:是反映某项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责任、也可称为TRDs。 3、工作规范:是反映从事该项工作的任职资格,也可称为KSAOs。 4、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书面文件。 5、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是表明工作分析活动的主要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工作分析或活动的基本思路与框架,或者说它反映了一种显示的工作分析的模式。 6、动作时间研究:就是将工作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进行计时 7、选拔:就是确定在某一职务上所要做的工作和胜任该工作所需的能力、技能、知识等,从而将能够胜任与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人筛选出来 三、简答题1、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工作有哪些特点: 答:(1)工作是组织的细胞;(2)工作是责任和权利的统一体;(3)工作是同类职位(岗位)的总称;(4)工作是人与组织之间的桥梁 2、简述工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导向;另一方面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各智能子系统整合,对于前者,工作分析是从战略、组织、流程向人力资源管理只能过渡的桥梁,对于后者,工作分析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在各智能子系统进行整合的基础与前提。正是由于工作分析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这种关键性的角色,使其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工作分析也是中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现代化管理之路的重要环节 3、简述工作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答:(1)实现战略传导;(2)明确工作边界;(3)提高流程效率;(4)实现权责对等;(5)检查工作效果 4、简述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答:(1)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2)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3)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