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余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

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小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小数是学生在学习完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我对在课堂的落实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个数除以小数》这节课是后续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要抓住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关键来进行,因而教学重点定位在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教学本节课时我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把握定位在知识的生长点和关键处,即引导学生思为什么要把除数0.85变成85?”,“为什么被除数7.65也要跟着移动相同的位数呢?”。这个为什么就是让学生知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已有的知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前一天的预习在小组内充分的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本节课的一个尝试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课,讲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说出在小组交流后对知识的理解。而我则充当引导者的作用,随着学生的汇报在学生没有讲到和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点、引。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本节课旨在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且会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上课伊始,出示例7中的图表,并根据要求列出算式40÷60。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

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位的。知道学生遇到了困难,我故意问:“怎么都不算了,有结果了吗?”“没有,除不完。”“怎么可能呢?为什么除不完?”“老师,真的除不完,你看,总是余40,根本就除不完。”看来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打开书,看看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吗?”话音刚落,利索的孩子早已经打开了课本读了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们都发现了问题,知道了这是循环小数。但对于循环小数的知识,书上只是提到了定义,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学生想知道的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瞧,有的孩子有疑问了:“老师,循环小数书上没有说怎么写,该怎样写横式呢?竖式要除到什么时候?”提的好,看来好奇心已经很浓了。于是我让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101页的“你知道吗”,从中获取他想得到的答案。

在学生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我顺势引导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如: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保留三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等。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再加上浓厚的兴趣,学生很快探索出解决的方法,并用30分钟的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了本课的任务。且在练习中也很少发现错误,让我高兴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

反思前几节课的教学,似乎除了灌输乘除法的法则外就是大量的练习,但效果并不是多好,补充习题中的错误层出不穷。想来,计算课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大量的练习只能徒增学生的厌倦感,如果只是纯粹的计算,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所以,在今后的计算课中,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时,主动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新课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是一节课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合适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适的导入,有承上启下,降低认识坡度、分散教学难点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等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提高自己。(2)创设氛围,主动探究。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而以往认为一节好的课,就是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而现在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是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思考、争论中发现新知,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成为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3)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讨论与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以上几点在本节课中体现得较好,获得了成功。

不足之处: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较少,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虽有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但是还有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中对于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环小数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增加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分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环小数。其次由于循环小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循环小数的读法。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根据低年级学生都对小动物比较喜欢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帮小猴找规律引出的一系列问题。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

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本教学设计教学层次清晰,注意合理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规律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几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总之,在这三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乘法两步计算,连乘应用题有两种解法。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研究点,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旧知引新知,让学生从两个一步应用题合成两步解答应用题。接着请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思考:要求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第一种解法是引导学生根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的条件思考能求什么问题,再根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第二种解法是先引导学生根据另外两个联系的条件思考能求什么问题,再根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

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连乘应用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在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除以整数苏教版

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直接说得数 56.3÷10= 16.5÷100= 40÷1000= 0.03÷10= 8.4÷100= 28.9÷1000=2. 2、9个1和6个0.1合起来是()个0.1。 3、把18个0.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0.1,也就是()。 4、不改变大小,把12改写成一位小数是(),把7.5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二、复习导入: 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下表是妈妈购买水果的数量和总价表。 师:可提一些什么数学问题? 生1: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生2:每千克香蕉多少元? 生3: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师:你们准备怎样计算呢?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探究新知: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生:把元化成角来计算,学生试算。 教师,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然后按课件逐个问题引导解答,并讲清算理。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题小数除法 学习目标: 1、我要知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憧得小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 2、学会知识的分析,对齐的方法。 3、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到很有成就。 重点难点预测 1、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问题导学 (一)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忘了吗?来吧。 (知识链接 ) 268:4= ( ) 224 4-4= ( ) 252 ; 6=() 345:15=()( 检査一下全做的对吗? ) (二) 我想探究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即小数除法,如 22.4 ; 4 怎么做呢? 1我先看一下书P16页,例题:计划4周跑22.4千米,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嘿!我这样做:22.4 千米 =() 米() : 4=() 米 5600米=() 千米 K挽页捶瓦、我会:那么是怎么来的?竖式中被除数的整部分除过后还余 2, 2表示余 () 个十分之一,并与十分位上的 4 合并成 24 个十分之一,哦! 24 个十分之一,除以 4得6个十分之一, 6个十分之一是() 所以商的 6前点上小数点才行。 3、我自己独立完成 ,因此 22.4; 4=() 4、观察后发现: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我能行

15= 1、22.5:5=4.2:2=3.66:3= 34.5 2、25.2 4- 6 280.8 : 24 淤 0.649 : 19 3、一个数的 5 倍是 11.5, 这个数是多少? 4、两个数的积是 15.36 , 其中一个因数是 12,另一个数是多少? 5、《新编童话集》共4 本,售价26.8 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元?第2 课时(小数除以整数)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教师评价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与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有余数时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重点、难点预测重点:掌握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时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有余数时的计算方法。问题导学 1、王鹏每周计划跑 S.6 千米,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列式: 3、尝试: 5.6:7 t 口中填(能填 1 吗) 56个十分之一除以 7得 8个十分之一,因此商得() 3、哦!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不够除的部分商为()。商的小数点同样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4、 1.8 4-12= ()整数部分不够除,怎么办?余数不够除,后而怎么办?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整数除法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起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的除法计算法则,也为下面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⑵学习商是纯小数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四.教具学具 例题主题图及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计算 224÷4256÷6 (1)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应集体订正。 (2)重点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提示: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1)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2)投影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明图意。

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该跑多少千米? (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4÷42、探索交流,生成问题 (4)观察算式并回答。 提问: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思考:被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大家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5)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概括出学生的方法。 方法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事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在算224÷40时要遇到不能整除的问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 方法二:把22.4千米转化成22400米,再计算。 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提问;这种方法有什么感觉?(麻烦)3、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那我们探究一种简便方法,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6)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列竖式22.4÷4后,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的4,问学生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2)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小数除法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情景图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晨炼吗?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王鹏一家每天都要进行早锻炼。(出示主题图),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生列式:22.4÷4 师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计算方法。 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生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生2:列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指名将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并具体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第一步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24年十分之一,第二步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师:怎样在商的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讨论: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总结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题及答案(1)

小数除法 第i课时小数除以整数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填一填。 (1)0.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2)0.08里面有()个百分之一,有()个千分之一。 (3)()个十分之一是0.9,()个千分之一是0.69。 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整数部分不 够除,(),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未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未尾(),再继续除。 (5)3.58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⑹一个数的8倍是65.6,这个数是()。 (7)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75.45,一个因数是15,另一个因数是()。 2. 直接写出得数。 0.9 - 3= 2.1 - 7= 2.7 - 9= 2.25 - 15= 1.8 - 6= 4.2 - 6=

7.2 - 8= 1.69 - 13= 145.6 - 35 7.904 - 26 14.58 - 54

5.不计算,在 里填上“〉” “v”或 小动物运动会结束了,按规定得第一名的共发奖金 金12.36元,得第三名的共发奖金9.12元,得第一、 金分别是多少元?25.6 *8 1 8.96 *9 1 15.8元,得第二名的共发奖 二、第三名的每个队员的奖 3.62 *4 7.6 *4 13.13 * 1 6.算奖金 电 ?.亠- M.- “ 眸二it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7?小明家八月份交的电费为22.8元,是七月份的1.2倍,两个月共交电费多 少元? 8.育红小学的少先队员为希望工程捐款,五年级同学共捐 2745元,是三年级 同学捐款的1.5倍,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捐506元,四年级同学共捐款多少元?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块重( )千克 10.如右上图,现代数学大辞典的厚度为 7.78厘米,共有1600页,请你计算 一下每100页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每10页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9.如左下图,一个大苹果重( )克,合( )千克,把它平均分成4块,每

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共7篇)

篇一:小数除以整数的评课稿 《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 杨彦春 从教学方法分析: 一、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创设生活情境入手,而是屏幕上直接出示除法练习题复习导入,直接进入纯数学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回顾除法的算理。让学生复习旧知,在此基础上学习新本领,这就使学生很容易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细致展示造就高效课堂。曹老师的课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细致。曹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这样的情形很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它慢慢地向孩子们展示计算的过程,让孩子们的思绪在此间稍做停留和调整,更好地理解算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独学、对学、群学。曹老师将这三种形式运用的恰到好处,在新课导入时和a档题练习时采用了独学的形式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习题,检验自身掌握知识情况。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采用对学形式,讨论解题方法,总结哪种方法更简便,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最后数学游戏环节运用群学形式是这节课的亮点,学生们积极参与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教学手段上分析:这节课在设计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精美、简约而 不简单,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具准备多样化比如小白板、题卡、数字卡片等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层次。 可以说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达到了我们高效课堂的追求;真的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教学建议:在比较252÷6=42和25.2÷6=4.2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时采用了对学的形式,但是曹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交流讨论,如果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有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篇二:《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济南槐荫实验小学娄冉,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6-17页例1、例2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是以整数除法的知识为基础,为下面学习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小数除以整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以及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

余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小数除以整数 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课堂中学生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题一:小数除以整数

小数除以整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一:小数除以整数(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 ┌115÷5=() 23×5=()—│ └115÷23=()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416÷32=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1)生: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 计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整数除法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起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的除法计算法则,也为下而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⑵学习商是纯小数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三.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四.教具 学具

例题主题图及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计算 224*256=6 (1)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应集体订正。 (2)重点说一说224一4这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提示: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1)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2)投影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明图意。 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该跑多少千米 (3)引导学生列岀算式:宁42、探索交流,生成问题 (4)观察算式并回答。 提问:这里的除法和前而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思考:被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大家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5)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学生独立思

小学数学_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4-25页信息窗一。 【教材分析】 小数除以整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小数除以整数既是小数除法的起点,又是学习小数除以小数的基础。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米转化为厘米,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另一种是一般的小数除以整数的坚式计算方法。教材的重点放在第二种方法的理解上,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时可能存在以下两种现象: 现象1:学生已学习了整数除法和小数的意义,在小数乘法中已初步体会了将小数看作整数进行计算的转化思想,然后再确定小数点位置。而在这节课中,学生依托生活情境和已有知识基础,比较容易通过米与厘米的单位换算,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计算,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上,从而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现象2:“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计算法则学生易模仿,而且很容易掌握,但是对于“为什么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一算理学生的理解应该是比较抽象和模糊的。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倡导的理念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思想。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这一原则,以三峡大坝为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领会“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一算理,在比较中发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感受小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流程】

小数除以整数 教案

小数除以整数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小数除以整数 及相应的练习 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算理,能正确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竖式计算。 3、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原理。 四、 教具准备 口算题卡 卡片 小黑板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复习(10分钟) 1、 口算(口算题卡)(3分钟) 1.5×3= 2.8×7= 7×5.1= 0.248×0= 2、 口答(卡片出示)(3分钟) (1)0.32里面有32个( )。 (2)1.8有18个( );有( )个百分之一。 (3)7里面有( )一;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3、竖算(生独自完成,后投影出示,学生自己说说计算过程)(4分钟) 224÷4 小结(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 (二)新课教学(20分钟) 1、情景导入 师:金秋佳节正是柚子上市的好时节,昨天老师去了一趟市场,看到好多好多的柚子,个个都长得好圆润,于是老师就挑了4个,一共花了老师22.4元,你能告诉我平均每个多少元吗? 例:4个柚子,一共花了22.4元,平均每个多少元? 1、列式 师:要求平均每个多少钱,该怎么样列式呢?谁能快速列出,不用计算。 生:22.4÷4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跟大家说说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知道了总价和数量,要求单价,就用总价÷数量=单价。 师:你说得真好,非常棒。 师:22.4÷4与我们刚刚计算的224÷4有什么不同呢? 生:22.4是小数,224÷4是整数除法。 师:同学们眼睛都非常雪亮,对,224÷4是整数除法,而22.4÷4是小数除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小数除以整数

小数除以整数教案

小数除以整数(一) 昝岗乡中心小学张珍 教学内容 P16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类型) 2、通过讨论总结,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 2、小数点的定位问题 教学难点 小数点的定位问题、理解算理 教学用具 电子幻灯片PPT、板书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课件出示复习题 a. 0.24里面有24个(), 1.7里面有17个(),0.62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b. 列竖式计算。 483÷7 6565÷13 学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先找出图上的已知信息,电子幻灯PPT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教师:你能根据已知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探 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22.4÷4= 先把小数部分的4盖上不看,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 (3)试一试 28.28÷7

(4)通过两道题发现了商的小数点和什么有关?(和被除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测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 1.《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6.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 2. 在两栖动物中,非洲蛙是跳远冠军。一只非洲蛙曾创造了连续三次共跳跃7.74米的记录。这只非洲蛙平均一次跳多远? 小结: 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商0. 作业:课本16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22.4÷4=5.6(千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节 小数除以整数导学案

第二节小数除以整数(2)导学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中,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然后点上小数点继续除。能正确、熟练地应用这一方法进行计算。 2、能将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运用于小数除法,正确进行小数除法的相关验算。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做事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被除数比除数小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时,为什么要商0。 教具学具 例2的主题图课件、实物投影仪。 【明确目标,揭示课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口算。 3.9÷3=17.6÷8=7.8÷6= 5.2÷4= 6.6÷6= 3.4÷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44÷2= 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可以用乘法验算,理论依据是: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意图或说明:唤醒旧知,为后面探究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做好准备。 3、列竖式计算。 91.2÷24=83.2÷32=7.32÷6= 请以第1小题为例说一说:你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二、新知探究 知识点:被除数比除数小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问题导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数学问题“王鹏平均每天应跑多少千米?”】

2.【方法解读】 从图中可以知道:王鹏计划每周跑步( )千米,一周有( )天,求王鹏平均每天应跑多少千米,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列式是( )。 3.学生解答。(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竖式计算:按整数除法计算。5.6的整数部分比除数7小,不够商1。商的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占位,然后点上小数点。56个十分之一除以7等于8个十分之一,在商的十分位上写8,商就是0.8。 5.6÷7=0.8 方法二: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计算: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56,除以7所得的商是8,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商不变,应把商缩小到原来的10 1。 3、验算 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验证商0.8是否正确,可以用0.8和7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5.6,如果相等,商正确;如果不相等,则商不正确。 【学生带着“王鹏平均每天跑步多少千米”的问题自主完成“方法解读”内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辅导。计算方法的学习学生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是要提醒学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要验算。】 4.方法总结: 计算方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后再继续除。 (2)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同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相同,用商乘除数,看积是否等于被除数。

人教版《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16-17,例1-2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特色】 1.设计独立学习支架,提高学习的效率。 2.提供合作学习支架,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

小数除以整数(一)

小数除以整数(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小数除法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情景图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晨炼吗?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王鹏一家每天都要进行早锻炼。(出示主题图),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生列式:22.4÷4 师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计算方法。 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生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生2:列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指名将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并具体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第一步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24年十分之一,第二步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师:怎样在商的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讨论: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总结计算方法。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 生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生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6“做一做”:25.2÷6 34.5÷15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小数除以整数(1)

<<小数除以整数>>教案 小数除以整数 教材第16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水平和类推水平。 3. 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 例题主题图及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计算。 268÷4224÷4256÷6345÷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 (2)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并集体订正。 (3)重点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 老师:我们能够说成把224块糖平均分给4个班,通过观察,每班只能分到几十块,所以商只能先在十位上商,分完几十再分几个,这样让学生从除法的意义上回忆除法的笔算方法。(二)教学实施 讲解例1. ⑴创设故事情境,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谈话: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⑵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明图意。老师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4÷4 学生观察算式并回答。老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小数除以整数。

思考: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在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老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⑶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老师在聆听学生想法的同时,即时概括学生的方法,说明方法的弊和利。 方法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在计算。但在算224÷40时要遇到除不尽的问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 方法二:把22.4千米化成22400米,在计算。老师板书出学生的思考过程: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提问:方法二在计算时有什么感觉?(比较麻烦。)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简便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⑷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这里要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所以,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协助学生理解算理。)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老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22除以4 会吗?学生算出来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表示2个一)这时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表示24个十分之一。 老师: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计算的结果相同吗?(相同。)说明了什么?(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准确的。)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5)观察比较 22.4÷4与准备题中224÷4比,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观察后,小组内探讨交流,集体反馈。 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第3单元小数除法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学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懂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总结的方法,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习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 115÷5 =()128÷4=()35×6=() 115÷23=()23×5 =()186÷3=()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416÷32=1380÷15=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插入图片:王鹏和爷爷晨练] 出示课件:[晨练] 请你根据已知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例题精讲 1.探索讨论。 教师提问: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2.尝试体验,明确算理。 教师请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出示课件: 提问:6前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学生交流后明确:先用4去除22.4的整数部分,商5,写在商的个位,;余数是2,把2化成2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十分位上的4合并在一起,就是2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6要写在十分位上,所以要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3.对比,掌握算法。 对比整数除法与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原创】《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7 小学-数学-打印版

程——三峡工程!它的建成不仅有防洪、发电功能,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航运能力。这里有一组关于三峡大坝的数据。(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图1 全班交流,板书学生所提有价值的问题。 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9.84÷3 师:仔细观察这个除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发现,今天学的除法被除数是小数,而以前学的都是整数除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除法的内容。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尝试解决,估算取值范围。 师:求“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你会列式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算式: 算式一:9.84÷3; 师: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 师: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小数除法,但我们能不能估计出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大约多少米? 预设:水位平均每天应该上升3米多但不到4米。 师:估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的大致范围,但要求出准确值咱们还要怎么样?计算。 小结:在这里当大多数学生面对新问题不知所措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并说明理由,正确处理了笔算与估算的关系,凸显了估算 7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 -打印版 7

小学-数学 -打印版 7

1.估一估,算一算。 6.42÷2=3.21 43.2÷6= 7.2 2. 7 小学-数学-打印版

33.6÷4=8.4(元) 答:平均每人花8.4元。 3.你能根据5.823÷3=1.941,快速说出下列算式的商吗? 58.23÷3=19.41 582.3÷3=194.1 5823÷3=1941 7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题经典

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一) 基础游乐园 1、算一算,比一比。 128÷8 = 720÷24 = 200÷40= 12.8÷8= 72÷24= 200÷4= 2、完成下面的竖式。 6 8.4 3 7.5 7 7.21 8 20.8 9 11.7 3 3.51 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1 4 83 0. 2 24 7 9.8 7 5. 81 18 4.5 15 36 7 5. 6 3.6 30 2 8 21 9 60 2 8 21 60 0 0 0 4、一辆货车5小时行驶了421.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一只野兔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5千米,一只鹿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50.4千米。鹿的最快速度是野兔的多少倍? 七彩冲浪板 6、洋洋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掉了,结果比原来多3.6,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二)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得数。 1.2÷4= 32÷8= 0.72÷9= 4÷5= 50.4÷1000= 4.704÷100= 2、填一填。 (1)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6,被除数是128,那么除数是( (3)两数相除的商是3.14,被除数扩大10是( )。 3、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大于1的在括号里画“√”) 5.29÷6( ) 83.25÷46( ) 0.27÷27( ) 7.24÷7( )

13.27÷19() 0.03÷5() 39.6÷9() 1.08÷5() 4、用竖式计算。 37.8÷28 = 24÷36= 287÷35 = 3.64÷14= 5、12包牛奶一共重3.6千克,平均每包牛奶多少千克? 七彩冲浪板 6、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丽去公园玩,买门票共用去了37.5元。已知一张大人票与两张小孩票票价相等,一张大人票要多少元?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三)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出得数 3.6÷6= 8.4÷4= 4.6÷2= 0.64÷8= 3.6÷3= 7.2÷9= 0.82÷7= 0.64÷4= 2、在○里填上“>”“<”或“=”。 80.2÷10○8.02 3.8÷100○0.38 8.64÷11○86.4 0.65÷10○6.5 9897÷1000○98.97 2.98÷10○0.0289 3、先在商小于1的算式下面画横线,再算一算。 54÷36 38÷95 24÷40 4、下面是某水果批发市场两种水果的批发价和零售价: 苹果一箱15千克香蕉一箱12千克 批发价:每箱63元批发价:每箱54元 零售价:每千克5.8元零售价:每千克4.8元 (1)每种水果卖出1千克,各盈利多少元? (2)卖出85千克苹果和60千克香蕉,一共可以盈利多少元? 七彩冲浪板 5、乐乐和悠悠一共有896.5元,乐乐的钱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他的钱数就和悠悠的一样多,请问两人的钱数各是多少? 小数除以整数(四) 1、口算。 8.4÷2= 0.05×40= 40÷50= 5.7+13= 6.6÷33 = 2、填空。 (1)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在()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