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十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见:《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ppt》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人在孕育过程中,气质、性格和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的某些成分等就受到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出生后,还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我们从心理和遗传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心理和遗传问题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影响下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一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的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的某些成分会明显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2、心理和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生活事件和环境变迁、都市文化、心理冲突与不良人格特征等。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家庭是影响个体早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早期母婴关系和稍大后期的儿童与父母关系,对儿童长大以后的人际关

系和社会适应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化。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社会生活的变动即为生活事件。如考试、升学、亲人的病故等。这需要个体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适应因这一事件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而减轻精神压力。生活事件造成的精神压力越强烈持久,对心理和生理平衡的影响就越大。环境变迁也是重要的生活事件,它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3)都市文化。都市文化在促进工业发展、商业繁华的同时,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增加、住房困难等一些问题。由于繁杂的人际关系、噪音、交通拥挤等影响,实在难以避免产生情绪紧张。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住房拥挤、居室层次较高,公寓楼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使焦虑、恐惧、寂寞等与身心不利的异常情绪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

(二)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机理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在他的名作《体育颂》中曾满腔热情地歌颂道:体育是“勇气”,是“乐趣”,他以使人“内心充满欢喜”、“思路开阔”、“条理更加清晰”,“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也有着良好的作用。

1、体育锻炼可促进智力的发展

正常的智力是正确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前提,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想像力等能力得以改善提高,还可以令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1)体育锻炼可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大脑的开发与利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神经系统的调节更加趋于准确、灵活;可使兴奋与抑制转换更加合理、协调;并对外界的刺激迅速地作出反应,体育锻炼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这就使大脑获得更多的养分,从而有助于大脑的记忆、思维和想象,最终达到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2)体育锻炼能减缓应力反应。应力(Stress)是指个体对应力源或刺激作出的反应,当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他所认为的自我能力之间不平衡时,则会出现应激反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处于消极应激状态下激源对生理的影响。

(3)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他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人的随意活动主要通过大脑皮层来调节的,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而当一个人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其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而体育锻炼使与文化学习有关的中枢神经得以休息,有利于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效率。

2、体育锻炼可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学生具有兴奋性高、波动性大、封闭型性等较明显的情绪特点,情绪的成熟是人格全面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发现,有紧张烦躁情绪的人只要散步

15min,紧张情绪就会松弛下来,其原因是运动可增加脑部血流量,促进体内一种能很产生良好感觉的“内啡肽”的释放面,从而改善情绪,而喜欢和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还可从运动中不断获取一定程度的满

足,这种满足会令人产生快乐而积极的情绪,并由此成功或满足的体验来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信心,进而在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更好地完成学习和工作。

3、体育锻炼可帮助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身体、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评价,它是有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包括“我是什么”、“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体育锻炼可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因而它们对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自尊有着重要影响。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并产生不安全感或忧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健康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是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着增强,因此,体育锻炼对帮助树立自我概念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4、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坚韧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由于参加体育锻炼就是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困难,如胆怯、疲劳、损伤、气候条件、动作的难度等,有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培养学生果断、坚韧等优良的意志品质,而且这些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也会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5、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健全心理的形成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人的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容易形成不健康心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降低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

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而且还能够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障碍,确立良好自我概念,从而形成健康心理,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学生可根据各自身心特点,选择最佳的体育锻炼方式,以获取最大的促进健康心理的效应。二、提高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在校期间正常学习、生活的保证。

(一)身体活动的调节法

它是通过人的大脑与肌肉之间的信息双向传导,选择不同强度、幅度、节奏的身体练习来调节人的情绪的一种体育锻炼方法。如当情绪低沉时,采用一些像连续性健身操、健身舞、快步走等节奏快、幅度小、强度处于中等偏上的身体练习,来提高大脑的兴奋性水平,使情绪逐渐活跃起来。(二)肌肉放松法

它是一种通过一定方式(呼吸、暗示、表象、音乐等)使肌肉一步步放松,使大脑逐渐平静,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大脑对全身的控制支配能力的训练方法。具体方法是:选择适宜的姿势,以舒适轻松、全身都不费力为准,通常采用靠背坐姿势,轻轻闭合双眼,使正常的呼吸为慢速、加深、均匀而自然的腹式呼吸,在

语言的诱导下,按照从右到左、自上而下、先前而后的顺序体验肌肉放松的感觉,同样按上述顺序在语言的诱导下,体验身体各部位温暖的感觉和前额清凉、内心平静、全身心进入放松安静状态,肌肉放松、心情愉快。恢复正常状态即结合放松训练。这种方法每天1-2次,每次10-15min.

(三)呼吸调节法

它是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法,来消除紧张,降低兴奋性水平,使人的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站直或坐直,微闭双眼,排除杂念,尽力用鼻吸气,轻轻屏住呼吸,慢数一、二、三,缓慢地呼出,同时数一、二、三,把气吐尽为止,暂停,数一、二、三,重复以上步骤三次以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况随时进行,特别是在体育比赛或考试前进行。

(四)身体沉思

它是一种通过把力量、耐力、平衡及注意力在内的静静地、有节奏的运动,使人平息激动,放松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成站立姿势,整个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肘和前肩与地面平行,将右脚放至左脚的前面,以身体感到平衡和舒适为宜,同时全力集中注视你的正前方某一点,然后,左脚慢慢移到右脚前面,同时呼气,慢慢地将前臂推离身体,当左脚又返回原来集团时,吸气、掌心转至朝上,将和臂“拉”自己的身体,重复这一动作,并注意动作的节奏,该方法运和了太极拳的动作。(五)其他

通过弈棋、钓鱼等活动,怡情畅志,凝神静气,精诚专一来调节情绪,减少抑郁,失眠等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锻炼方法还有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状况选锻炼的方法进行练习,使自己每天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十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见:《第十三课-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ppt》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人在孕育过程中,气质、性格和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的某些成分等就受到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出生后,还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我们从心理和遗传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心理和遗传问题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影响下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一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的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的某些成分会明显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2、心理和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生活事件和环境变迁、都市文化、心理冲突与不良人格特征等。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家庭是影响个体早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早期母婴关系和稍大后期的儿童与父母关系,对儿童长大以后的人际关

系和社会适应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化。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社会生活的变动即为生活事件。如考试、升学、亲人的病故等。这需要个体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适应因这一事件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而减轻精神压力。生活事件造成的精神压力越强烈持久,对心理和生理平衡的影响就越大。环境变迁也是重要的生活事件,它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3)都市文化。都市文化在促进工业发展、商业繁华的同时,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增加、住房困难等一些问题。由于繁杂的人际关系、噪音、交通拥挤等影响,实在难以避免产生情绪紧张。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住房拥挤、居室层次较高,公寓楼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使焦虑、恐惧、寂寞等与身心不利的异常情绪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 (二)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机理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在他的名作《体育颂》中曾满腔热情地歌颂道:体育是“勇气”,是“乐趣”,他以使人“内心充满欢喜”、“思路开阔”、“条理更加清晰”,“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也有着良好的作用。 1、体育锻炼可促进智力的发展 正常的智力是正确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前提,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想像力等能力得以改善提高,还可以令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汇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about mental wellness) (一) 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各种国内外各种观点,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了解、认识外部世界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并具有情绪体验能力,从而自我效能感增强,而智力落后者经常遭遇失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V o l 30N o 1J a n 2006 护理与康复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刘 娅 浙江省绍兴市体育运动学校 绍兴 312000 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是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分析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探讨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509(2006)01 0087 02 PE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L iu Ya P E and S p or ts S chool of S haox ing City ,Zhej iang P rov ince (312000) Abstract:PE exer cise and psy cho log ical health is a new subject in the field o f spor t psy cho log y study.T hroug h analy sis,it t races back so me import ant r esear ch fr uits at home and abr oad o n the eff icacy o f PE ex ercise and psy cho lo gical health,explo res the sta tus quo ,ex isting pr oblems and future dev elo pment in the field.Key words :P E ex ercise,psycholog ical health 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这己为许多人所熟知。当一些人体弱多病、身体状况不佳时,除服药打针外,他或她会考虑通过身体活动来增强体质、恢复健康。然而,当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遭受挫折而情绪长期低沉,或患有明显的心理疾病时,他或她很少会想到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问题。 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也就成为现在乃至以后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讨论,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1 体育锻炼对智力的影响 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一般来说,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的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人的右脑半球,由于大脑对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对侧支配的,而体育锻炼又能经常活动平时较少活动的左侧肢体,所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就有利于挖掘大脑右半球的智力潜能,发展人的智力。 2 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主要包括心境、激情、应激等。它是研 究者们用来检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效应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体育锻炼的情绪效应包括短期情绪效 应和长期情绪效应。 2 1 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 许多研究发现,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产生显著的短期情绪效应,从而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对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良好。体育运动可以给个体带来诸如愉快、信心、自豪的情绪体验;但锻炼后即刻进行的测量结果表明,高强度的锻炼对情绪有消极的影响。 2 2 体育锻炼的长期情绪效应 H avden 等人(1984)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人心率的60%~75%)的锻炼,每次锻炼时间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2 3 体育锻炼的应激效应 M org an 等人研究指出,高强度的体育锻炼(80%的最大摄氧量)可以降低应激,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与习惯于坐着的人相比,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国内学者朱健民研究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应激反应明显低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3 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样就有利于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显示和发展。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1月第30卷第1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文摘要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 担负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 , 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 ,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 能够减轻心理压力 , 改善情绪状态 , 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去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本文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 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并结合体育与健康的理论 知识 , 论述体育锻俩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并提出大学生应该如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的建议。 英文摘要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i s t h e m a i n f o r c e o f o u r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dr i v e , th e y ar e su p p o s e d to ac c o m p l i s h th e gr e a t n a t i o n a l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o f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is an im p o r t a n t st a g e of de v e l o p m e n t , an d id e a s an d v a l u e s is a cr u c i a l ti m e. An d sp o r t s tr a i n i n g fo r th e pr o m o t i o n o f me n t a l he a l t h is a ve r y im p o r t a n t po s i t i v e ro l e to al l e v i a t e t h e m e n t a l s t r e s s , m o o d , e s t a b l i s h g o o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s t o t h e c o n c e p t an d tr a i n i n g of st r o n g wi l l , to he l p st u d e n t s ac q u i r e a g o o d m i n d t o t h e a b i l i t y t o p r o p e r l y f a c e d s e t b a c k s a n d f a i l u r e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w i l l r e v i e w t h e r e l e v a n t d o c u m e n t s , s p o r t s ex e r c i s e s an d an a l y z e st u d e n t me n t a l he a l t h , sp o r t s an d h e a l t h a n d w i t h t h e t h e o r y o f k n o w l e d g e , i n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o f th e un i v e r s i t y of me n t a l pr o b l e m s so m e ve r y so u n d ad v i c e. 中文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英文关键词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S p o r t s e x e r c i s e s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 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about mental wellness) (一) 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探究体育活动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影响

探究体育活动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影响 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回顾以往国内外对领导心理健康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归纳整理,并采用SCL-90量表对河南省参加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参加体育活动的不同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统计,探究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较高的领导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参与程度较低者,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促进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体育活动;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运动心理学 前言 近年来,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领导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领导干部是一个需要很高综合智能的职业,领导要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本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了领导的有效性,所以,领导干部应该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只有领导干部拥有了健康的心理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能激发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转。目前,领导干部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科学实验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健康水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从河南省参加党校学习的领导者群体中进行取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探索河南省领导干部参加体育活动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望研究结果能揭示体育活动影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内容结构,为提高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一、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前,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达成共识: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活动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显示,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心理疾病的手段,能够明显改善一些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而且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维持。持续30min左右的一次性身体活动可改善心境状态并且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人们常常会产生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的情绪,要适应这种环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该多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从而缓解内心的不良情绪,始终保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积极的状态之中[1]。 (一)参与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智能发展 体育活动是一种人自发而主动的运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让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强化,可以发展人感知能力,让大脑思维想象的反应速度提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需要大量的思考,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他们思考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东莞市常平中学罗凯雍 [摘要] 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体魄。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略的分析并提出了锻炼方法。 [关键词]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影响 1、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市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它也带来了拥护和喧嚣,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重负,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多数专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现代人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承担起这种快节奏、高强 与此同时,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 是抓不抓的问题,而是如何抓的问题。 体育肩负着十分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

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2、体育锻炼对人体心理的积极作用 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增强,但是锻炼身体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规律,才能收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效果。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希腊人不仅把体育锻炼作为增强人的的体质的必要手段,还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体育和心理的关系《礼·大学》中说:“心宽体胖”,意即心理健康的人,身体就好;反过来,身体好的人,也有利于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 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如下: 2·1、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感知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使在空间、时间和运动感知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使人体感觉、重力感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知觉等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大脑神经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和改善部分人的意识和记忆模糊、朦胧, 出现错觉和幻觉等智力上的障碍。 2·2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

论述体育运动为什么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论述体育运动为什么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首先,体育运动能改善情绪。它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 其次,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艰苦、疲劳、激烈、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特点,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体育运动能使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运动让群体中成员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 第四,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体育运动暴露了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挥潜能与长处,克服缺点改正不足,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第五,体育运动促进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

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最后,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 这种竞争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是包括个人的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于同一集体内,还应包括与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将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喊了许多年,看来,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人的体质,而且对健康也益处多多。刚结束的校运会在校园里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运动热潮,无论您如何认同自己的身心健康,都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吧,既促进心理健康,又强健体魄,何乐而不为呢?(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

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健康心理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___ 所在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心理学09班_ ______ 姓名何海 学号 200913409148 任课教师严静

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身心健康需求显得越来越强烈。然而,现代高科技,一方面给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设施,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些负性的影响,如运动不足症、亚健康、现代“文明病”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探讨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成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界的关注焦点。 关键词:体育运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不同,提出的标准也有所差异,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归纳起来主要是认识、情绪、人格的社会适应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协调、健全的人,才能称为是心理健康的人。 1.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证明,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发展身体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是任何文化活动都不能取代的.K. Bos与F. Grobe(1991)统计73个相关实验的研究结论(其中70%是准实验研究或相关研究,其余是实验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形成共识,即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水平相辅相承.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显示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而且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功能有促进作用.[1] 1. 1 体育运动能促进智能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强化,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 1. 2 体育运动改善情绪控制 应激反应是指一种不适宜的紧张表现.通过运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这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律的数目或敏感性,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表明,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 Mcinman等人(1993)对锻炼后的被试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2]。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在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应激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和体育运动是最为突出的两个因素.Roth(1989)关于有氧健身运动与心理应激和紧张的研究显示,有氧运动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试验组参加持续25分钟的、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而控制组是观看电视.报告结果发现运动后积极情绪增多,消极情绪减少,持续30分钟左右的一次性身体活动可产生如下短期情绪效益:可改善心境状态,可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活动中可产生一些良好情绪体验;研究发现,坚持每周2~4次的运动锻炼,持续8~10周以上,可产生长期情绪效益,主要表现在它与心理自我良好感觉相关,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有治疗作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常常受到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的刺激.要适应这种环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多参加各种形式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的塑造人的行为方式,能极大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心理状态。 二、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心理机制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的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2)能提高独立性;(3)能解除紧张;(4)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一)缓解不良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感到愉快舒服的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体育锻炼有助于达到这一水平,从而使人感到愉快,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积聚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的途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锻炼都能让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只有那些娱乐性功能较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又能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的体育活动,才能起到调节和改善情绪状态的作用。 (二)培养意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的毅力。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 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theconceptandstandardaboutmentalwellness)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中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其原因,从理论上阐释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从体育运动对人的情绪调节、对陶冶情操、对人脑功能及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并在实际操作性上,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措施。 【英文摘要】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ason, it explains the positive role of sports to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From different sports form of mental health effect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sports psychological health stimulative effect. And in operational, provide some practical reference measures.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含三个因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识,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和谐,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健全和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同步。心理健康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引人关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能否成为人才和将来是否适应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怨视的地位和影响力。科学研究证明,体育活

(一)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一)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对健康三维观的全面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概念。讲解身心辩证关系时,建议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实例,从身体对心理的影响和心理对身体的影响两方面加以讲解。 1.知识点 知识点①──“了解健康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WHO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曾对健康下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都良好的状态。” 知识点②──“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生从事正常的学习、生活都需要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不仅有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紧密相联系,相互影响的。 知识点③──“运动愉快感”。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体释放内啡肽,该物质能使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后直接感受到愉快的心情,产生运动愉快感,有助于调节情绪,振奋精神。而获得运动愉快感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以往的运动体验,通过活动园地“走迷宫”,加深对身心关系的了解。 知识点④──“从事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1)体育活动不仅对身体的发展(如:强健骨骼、肌肉、关节,增强柔韧性,发展力量,改善有氧能力等)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心理的发展(如:增强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培养稳定的情绪,培养独立性和做事果断的能力,提高智力发展等)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此为良性循环。(2)相反,如果不积极的从事体育活动,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肠癌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此外,对心理健康也有负面的影响。 2.教学提示 (1) 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三维观。教师可采用教授法与直观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用“提出问题接着进行讨论”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提出“什么是健康”的问题,请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后举手发言,教师将学生的发言分类写在黑板上,最后归纳并提出正确的健康观。接着,教师可以用健康三维挂图或幻灯片向学生形象生动地展示健康的三维结构,从而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健康含义的理解。 (2) 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正确认识身心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讨论身心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数据引用法和实例法生动形象地讲解身心的辩证关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辅栏“六种肿瘤与精神压抑的关系”和参考资料中的内容,进一步阐明身心二者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3) 本节内容涉及到一些新的概念,如“运动愉快感”、“健康三维观”等。因此,必须让学生弄懂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可选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或启发学生回忆以往参加体育运动的切身感受,以利于学生理解什么是运动愉快感。 (4)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法结合实例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体育锻炼对参加者的身心影响”制成挂图或幻灯片,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中学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文摘要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 担负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是人生的重要发展 阶段 , 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 ,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 能够减轻心理压力 , 改善情绪状态 , 确立良好的自我概 念 ,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去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本文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 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并结合体育与 健康的理论 知识 , 论述体育锻俩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并提 出大学生应该如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的建议。 英文摘要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i s t h e m a i n f o r c e o f o u r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dr i v e , th e y ar e su p p o s e d to ac c o m p l i s h th e gr e a t n a t i o n a l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o f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is an im p o r t a n t st a g e of de v e l o p m e n t , an d id e a s an d v a l u e s is a cr u c i a l ti m e. An d sp o r t s tr a i n i n g fo r th e pr o m o t i o n o f me n t a l he a l t h is a ve r y im p o r t a n t po s i t i v e ro l e to al l e v i a t e t h e m e n t a l s t r e s s , m o o d , e s t a b l i s h g o o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s t o t h e c o n c e p t an d tr a i n i n g of st r o n g wi l l , to he l p st u d e n t s ac q u i r e a g o o d m i n d t o t h e a b i l i t y t o p r o p e r l y f a c e d s e t b a c k s a n d f a i l u r e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w i l l r e v i e w t h e r e l e v a n t

体育教案-健康在心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doc

体育教案-健康在心理—心理健康与身体 健康 课型:理论课时:1教学内容:健康在心理教学任务:1、初步学习、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各位同学,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还有人认为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稍微进了一步,但依然不够完整,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健康的话题: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中保持健全的状态二、心理健康l 健全的精神状态是指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l 心理健康所共有的特点(包括的内容)1、自我控制的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3、保持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理和社会交往两个方面。同样,如果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四、心理健康测试五、如何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人的交往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善于正确地理解对方,并建立起协调融洽的生

活与学习氛围;要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碰到的挫折与失败,做到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要建立正常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与学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努力克服一切不良行为,积极持久地坚持健康锻炼和各种有意的文化娱乐活动六、课后作业:1、什么叫健康?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内容?2、怎样才能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七、总结八、教学后记 课型:理论课时:1教学内容:健康在心理教学任务:1、初步学习、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各位同学,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还有人认为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稍微进了一步,但依然不够完整,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健康的话题: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中保持健全的状态二、心理健康l 健全的精神状态是指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l 心理健康所共有的特点(包括的内容)1、自我控制的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3、保持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理和社会交往两个方面。同样,如果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四、心理健康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