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梳理

第14课《故乡》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

1. 阴晦:阴沉昏暗。

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这里指瘦弱。

4. 愕然:吃惊的样子。

5. 鄙夷:看不起。

6. 嗤笑:讥笑。

7. 大抵:大概。

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 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

1. 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迎”“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的活力的差异。“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

4.第15—28段塑造了少年闰土怎样的形象?

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聪明能干、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

5. 课文12-3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插叙。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动作干炼、能言善说、见多识广、有勇有谋、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插入少年闰土和“我”友谊片断,表现了“我”和闰土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的隔膜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6. 课文第12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的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第12段描绘了一幅“月夜刺猹图”,记忆中的故乡美丽动人,色彩明快;作者用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形象的烘托,同时它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萧条冷落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7. 闰土脸上“欢喜”和“凄凉”两种不同的神情同时出现是否矛盾?这里对闰土的描写刻画出闰土怎样的形象?

不矛盾。闰土见到阔别多年的儿时好友,自然高兴,所以“欢喜”;但二十多年的世态炎凉,以及贫困、窘迫的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表现了闰土见到儿时朋友的复杂心情。“动着嘴唇”“终于恭敬起来”说明闰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封建等级观念最终战胜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一个满含愁苦、愚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8. 为什么“我”听了闰土的称呼后“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老爷”这一称呼表明“我”与闰土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纯真友谊已被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所取代。“我”内心感到悲凉、凄冷,因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9. 你认为这“厚障壁”指什么?为什么是“可悲”的?

指的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文中是借喻的说法。“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在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10.在71自然段中,中年闰土与“我”对话中,多次使用省略号,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作者连用四处省略号,不仅写出了中年闰土反应呆滞,头脑已被痛苦塞满,讲话吞吞吐吐,更有助于刻画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形象。这与口齿伶俐的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1.“他只是摇头,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石像一般”运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在看不到希望中变得迟钝、麻木的形象。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得沉默寡言了,这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2.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

这里的“高墙”是借喻。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所以“我”感到四面仿佛都是“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13.“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1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作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去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这两句话升华了主题思想,给人以鼓舞。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七、课外知识

文体知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塑造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故乡》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故乡》课 文原文及教案 课文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20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

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30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30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精品教案+类文阅读

14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3.阅读课文,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重点】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类文阅读-14 在柏林 战地钟声(节选) 在柏林 老妇人引来嗤笑 老兵说明原因 车厢一片寂静 厌恶战争 渴望和平

海明威 罗伯特·乔丹听到枪声,而且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现在枪声逼近了,但是公路转弯处还是看不见车辆、坦克或者人。他朝桥头走了一半路,公路上还是没动静;走了三分之二路程,仍然没有动静。他手里的线也放得很顺利,没有缠上任何东西。当他手拿电线远远伸出桥外以免电线缠上桥架时,那边公路上还是没动静。他上了公路,对岸公路上还是没动静。接着他顺着公路内侧一条山洪冲刷出来的小沟迅速地退着走,同时把电线轻轻地绷紧;他的动作就像棒球场上外野手退着接飞球一样。这时,他快到安塞莫藏身的路标石碑对面了。然而对岸还是没有动静。 后来他听见卡车沿公路开下来。他扭头一看,卡车已经驶上桥头长坡。他一甩手,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了一圈,对安塞莫大喊一声:“炸桥!”他双脚一蹬,又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一圈,同时往后一靠,把电线拉紧。卡车声继续从后面传来,前面是公路、打死的哨兵、长桥和对岸一段没有动静的公路。接着,轰然一声,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他把脸埋在布满鹅卵石的山沟里,两手紧抱着头,这时候才感到爆炸的气浪向他冲过来。他把脸贴着鹅卵石的时候,桥梁落了下来,就落在原来桥架的地方。一股熟悉的黄烟夹着辛辣的气味向他滚过来,接着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钢铁碎片下完以后,他还活着。他抬头往桥上看去,桥梁中段已经没有了。桥上和公路上散了一地缺缺凹凹的钢条铁片;由于是新炸断的,边子和头子都发亮。那辆卡车离桥一百码左右停住了,驾驶员和同车的两个人朝着一条排水沟奔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迅速——()熟悉——()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 B.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 C.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3.从文中找出罗伯特·乔丹布线的路径,用“”画出来。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梳理

第14课《故乡》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 1. 阴晦:阴沉昏暗。 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这里指瘦弱。 4. 愕然:吃惊的样子。 5. 鄙夷:看不起。 6. 嗤笑:讥笑。 7. 大抵:大概。 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 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 1. 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迎”“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的活力的差异。“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 4.第15—28段塑造了少年闰土怎样的形象? 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聪明能干、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 5. 课文12-3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

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 王富仁 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 它的“美”,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出来: 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的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是一个幽静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世界。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呵!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 我们可以看到,“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来的

2018年秋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故乡》教案

14故乡 1.把握文本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本主题的方法。 3.分析环境描写在文本中的作用。 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感受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 故里,甚至永不归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结尾离 开故乡时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 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鲁迅先 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 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 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 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 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 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 小说。 【教学提示】 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 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 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故乡》核心素养教案

《故乡》核心素养教案 学习目标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通过对比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议论、抒情的语句,理解小说主题。 学习设计 预习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作品中的“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心情悲伤。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试谈谈“我”悲伤的理由。 写作背景介绍:“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的好友与乡邻同“我”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 活动一讲述故乡的故事 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讲述这个故事,与小说比较其异同,并分析小说叙述的顺序带来的效果。 小说运用“插叙”的方式,呈现出反复以“现实”和“回忆”穿插交织的特点。让故乡的人、事、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小说的主题。 活动二分析故乡的变化 1.二十年中,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1)故乡的人变了。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思考1:是什么原因使杨二嫂这样的小市民堕落到这个地步?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个形象? 生活的窘迫使杨二嫂变得自私、刻薄而放纵,这也是一种精神麻木的表现。其变化让人可气、可悲又可叹。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的厄运。 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文章以她来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也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 我对杨二嫂的态度变化:愕然、愈加愕然、惶恐、无话可说、闭口、沉默。在现实的故乡中,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了和谐,有的只是冷漠与隔膜。

部编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教案

《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⑵了解对比手法 ⑶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2、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3、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理解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1、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衰败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原因。 2、本文结尾的议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应该怎样理解它的深刻含义与作用?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它。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社戏》选自《呐喊》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风筝》选自《野草》 三、背景简介: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的好友与乡邻同“我”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 “故乡”这个题目,既交代了事情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又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四、小说知识: 1、什么是小说: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优质教案

14故乡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呐喊》。 (2)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21年1月,后由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2.生难字词 (1)字音 阴晦.(huì)脚踝.(huái)潮汛.(xùn) 髀.骨(bì) 嗤.笑(chī) 瑟.索(sè) 惘.然(wǎng) 恣睢 ..(zìsuī) 猹.(chá) (2)词义 【萧索】萧条冷落,缺乏生机。 【无端】无缘无故地。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愕然】形容吃惊。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现在写作“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一、多音字 柏:bó(柏林)bǎi (侧柏)bò(黄柏) 数:shǔ (数一数) shù (数学) 假:jiǎ (不假思索) jià (度假) 二、近义词 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 大概——可能寂静——平静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三、反义词 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 奇特——普通寂静——喧闹指手画脚——沉默不语 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四、理解词语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五、句子解析 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反复出现的作用是:1.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2.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车厢里的妇女儿童,哪一个没有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 六、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故乡》》教案)

14、《故乡》教案 一、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2.理解文章主题。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旧中国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2.难点: (1)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2)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秕谷(bi3)鹁鸪(bo2 gu1)颧骨(quan2)折本(she2)潺潺(chan2)伶仃(ling2ding1 )恣睢(zi4 sui1)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如此;这样。鄙夷:轻视;看不起。展转:经过许

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二、导入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2.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三、正课 1.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

第14课《故乡》同步练习(含答案)

14 故乡同步练习 01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阴诲.(huì)篷.隙(pénɡ)萧.索(xiāo) 祭祀.(sì) B.装弶.(jànɡ) 惘.然(wǎnɡ) 秕.谷(bǐ) 髀.间(bì) C.伶仃.(dīnɡ) 愕.然(è)嗤.笑(cī) 瑟.索(sè) D.寒噤.(jìn) 深黛.(dài)潺.潺(chán) 恣.睢(zì) (解析:A.“诲”应写作“晦”;B.“弶”应读作“jiàng”;C.“嗤”应读作“chī”。)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①,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 (1)A.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 .. 的偶像 ..②么? B.鲁迅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③。 ①神灵②自己的希望③崇拜的对象 (2)都如我的辛苦 ..②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 都如别人的辛苦 ..③恣睢而生活。 ①劳碌奔波②辛勤劳苦③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3.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两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找出来逐一修改。 ①鲁迅的故乡绍兴,有水乡之誉。绍兴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 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1)标点符号:①句中“水乡”应加双引号。③句中的两处顿号应改为逗号。 (2)病句:②句删去“眼下的”或者将“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 ③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 4.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大江健三郎深深喜爱《故乡》的原因。 不过,在持续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深为喜爱的作品却变成了《故乡》。尤其是结尾处的文字,每当遇见新的译本,我就会抄写在笔记本上,有时间还会把那段中文原样抄到纸上,然后贴在租住房间的墙壁上。当时我离开了儿时的伙伴,离开了大森林中的家,同时寂寥地想象着将来:我也许不会再住回到这个峡谷里来了吧(实际上,后来也确实如此),随后便第一次来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在北大附属中学的演讲词) 【示例】《故乡》结尾处富有哲理的语句令他喜爱,《故乡》中表现的回家乡又离家乡的感受令他有所感触,产生共鸣。 5.仔细观察下边这幅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说说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解析 知识点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描绘出来,表明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课内问题: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4)老兵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多音字: 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 假:jiǎ不假思索jià度假 尽①jìn 尽头。②jǐn 尽管。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②jià放假。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反义词: 缓慢——迅速健壮——虚弱 停顿——继续奇特——普通 寂静——喧闹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近义词: 虚弱——孱弱沉思——深思 停顿——暂停大概——可能 寂静——平静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202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故乡》优秀教案

《故乡》教案 提起故乡,就会想到那桃花盛开的美丽,小桥流水的清幽,牧童短笛的悠扬以及民风 人情的淳朴。故乡在我们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所以,人们总会在饱经思乡之苦 和深受辗转之累后,回到梦魂牵绕的故乡。但一切在变,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又是怎样 的呢?读鲁迅的《故乡》,跟他一起同行,才忽然感觉到现实的故乡让人无限的悲凉:为什么童年的伙伴如此麻木辛酸?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竟如此粗俗尖刻?是什么改变了 这些?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1.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2.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响以及扭曲。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 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鲁迅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秕.谷(bǐ)鹁鸪 ..(bó gū)颧.骨(quán) 折.本(shé) 潺潺.(chán) 伶仃 ..(líng dīng) 恣睢 ..(zì suī)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这么些。 鄙夷:轻视,看不起。 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暴戾。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噤: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故乡》学案 (1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理解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悟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4、景物描写的作用。 5、小说主题的理解。 【学习重点】 1、理解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悟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3、小说主题的理解。 【学习难点】 1、理解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小说主题的理解。 【自主预习案】 1、作者: 鲁迅家家家,著有散文集。 2、学音: 3、阴晦脚踝潮汛鄙夷 五行缺土寒噤嗤笑瑟索 惘然恣睢 3、释义 萧索家景 如许恣睢 鄙夷隔膜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 (学生发言)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互动1:你认为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为什么? 互动2:小说行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名是什么? 明确:线索 主要人物 故事情节 互动3:故事情节一(1-5段)“我”渐近故乡看到什么景象?心情如何?为什么要写?

互动4:“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作者描写了怎样一幅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细读课文,感悟形象 互动1: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闰土时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闰土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 从描写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位少年。 从描写看出中年闰土是一位 互动2:闰土为什么会由“小英雄”变成“木偶人”呢?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互动3:写杨二嫂也采用了手法,也采用、、、等描写方法。以前杨二嫂,现在杨二嫂,写杨二嫂是为闰土作,同时说明。 (三)评读课文,理解主题 互动1: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互动2: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中的作用? 互动3: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主题的? 三、延展拓伸:如何把人物写细 小说中人物起着表现中心的作用,那本文是如何把人物写细的。 赏析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赏析2: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圆规。 赏析3:过来的便是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 互动1:这三个片段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讨论) 互动2:怎样把人物写细?(老师总结) 方法一:抓住比较典型的细节动作,把充分体现人物个性的细节突出来,把人物的动作写细。方法二:运用想象,恰当地不断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把人物写细、写动、写活,从而鲜明地突出人物个性,更好表现中心。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 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 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 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 读性。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 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 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 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柏林:德德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东部施普雷河与哈弗尔河交汇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柏林分成东、西两区。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柏林墙拆除,东、西柏林合并,成为德国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 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 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 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 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 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 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 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组词。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14 故乡-教案

《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执教者: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惠民路分校 课型:教读课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属于教读课文。本单元通过少年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意在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而《故乡》一文写于1921年,辛亥革命后十年。封建统治虽已被推翻十年了,但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观念的余毒还很深。小说通过返乡的成年人“我”的视角,展现出故乡人事的一幅幅画面,举目所见,呈现的是一派萧条、破败、沦落的景象。正因为目之所触、心之所感无不悲凉,“现在”与“过去”的强烈对比寄寓着作者对旧中国及其人民命运的无限关切与深沉思索。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出自小说集《呐喊》,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振臂高呼地呐喊,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病症,在国民的麻木沉默中发出了鲁迅式呐喊,让人顿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纵使他对未来的希望仍是虚渺的,但他变革现实的决心是坚定的。 本文的特色是以一个时间横截面的片段作为人物一生的缩写和密码,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原作者留白或未交待的情节成了搭建教学支架的关键。笔者期望根据人物性格和具体语境,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出空白部分,让学生走进小说、读懂小说。且刘安海与孙文宪先生所著的《文学理论》中说过:“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如果不用想象和理解将不确定的部分予以确定,将各层次上的空白予以填补,将被省略的联系予以恢复,将不连贯的图景予以整合,他的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笔者选择了想象与补白作为理解人物的主要教学支架,旨在借本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实录的教授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但是学生对鲁迅作品和小说已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并不感到陌生。但学生也容易根据浅显的阅读经验给人物盲目贴标签,忽略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和复杂性。鲁迅曾说:“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方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如联结《骆驼祥子》的阅读经验来感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动荡社会时局),并引导学生获得鲜活、真实的阅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小说内涵的理解,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思索。笔者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想象和补白、关注标点、朗读体验等方式点拨学生走进小说世界。学生在学习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想象”为主题)时,已学会调动自己的体验进行联想和想象,因此用想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支点较为合适。但本节课的落脚点并不仅仅停留在想象,更着眼于围绕小说人物的性格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社会二年级上册:14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4.家乡物产养育我单元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二年级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物产,感受别人家乡物产的丰富。 2.认识家乡的物产养育了我们,惹人喜爱,从中感受到对家乡的爱。 重点 1.理解什么是物产,感受别人家乡物产的丰富。 2.认识家乡的物产养育了我们,惹人喜爱,从中感受到对家乡的爱。 难点了解家乡物产的丰富,增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理解物产的含义 (1)师:孩子们,看老师给你们带什么 好吃的来了。(展示“重庆怪味胡豆”)吃 过吗?品尝一下吧 (2)师:你尝出了什么味道? 【课件:麻辣甜咸鲜酥脆】 师:这就是蕴含麻辣独特味道的重庆特产,老师小时候最常见的小食品。现在很多外地来旅游的人也会把这个作为礼物带回自己的家乡呢。重庆也是物产丰富地好地方哟。 (3)什么是“物产”? 【PPT出示】就是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比如:水果蔬菜、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品、日常用品、矿产资源…… 2.揭示课题 师:有一句古话这样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物产养育了生活在它土地上的每个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学生回答 生回答 这个单元的内容 看似简单,实际教学中 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是 对“物产”的理解就很 难。所以,我在布置课 前调查作业之前,利用 学生熟悉的课文引入, 使学生对“物产”的理 解不仅仅局限于水果 或者小吃等,而是更丰 富的内涵。 学习新课 3.生活探究 (1)师【出示PPT课文中第54页的图】:师:在这个集市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师:家乡的物产真非常丰富呀! 学生回答:本地特 产;围巾、土鸡蛋、 糖人等。 借用课本上的图 引导学生具体了解物 产的含义。

《故乡》优秀教案

14 故乡 提起故乡,人们就会想到那桃花盛开的美丽,小桥流水的清幽,牧童短笛的悠扬以及民风人情的淳朴。故乡在我们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于是,人们总会在饱经思乡之苦和深受辗转之累后,回到梦魂牵绕的故乡。但一切都在改变,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读鲁迅的《故乡》,跟他一起同行,才忽然感觉到现实的故乡让人无限的悲凉:为什么昔日的童年伙伴如此麻木辛酸?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竟如此粗俗尖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了人们深深地思考。 1.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2.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响以及扭曲。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秕.谷(bǐ) 鹁鸪 ..(bó gū) 颧.骨(quán) 折.本(shé) 潺潺.(chán) 伶仃 ..(líng dīng) 恣睢 ..(zì suī)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萧条冷落,缺乏生机。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无缘无故地。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噤: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作者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预习及课文知识点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 目录 知识点 (1) 一、多音字 (1) 二、近义词 (1) 三、反义词 (2) 四、理解词语 (2) 五、句子解析 (2) 六、问题归纳 (3) 七、课文分段 (4) 八、课文主题 (4)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知识点 一、多音字 柏:bó(柏林)bǎi (侧柏)bò(黄柏) 数:shǔ (数一数) shù (数学) 假:jiǎ (不假思索) jià (度假) 二、近义词 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 大概——可能寂静——平静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三、反义词 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 奇特——普通寂静——喧闹指手画脚——沉默不语 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四、理解词语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五、句子解析 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反复出现的作用是:1.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2.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车厢里的妇女儿童,哪一个没有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 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 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板书:在柏林) 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