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汇文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

1. 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A. 生长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脱落酸

D. 乙烯【答案】D

【解析】

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生长,促进果实和叶片脱落;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及其应用

2.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 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 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 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答案】D

【解析】

【详解】未受粉的番茄雌蕊不会发生受精作用,因此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与受精作用无关,A项错误;

无籽番茄没有种子,因此与种子无关,B项错误;

番茄雌蕊未授粉自然不会有种子,所以并不是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的生长,C项错误;

给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而得到了无籽番茄,只能说明是所涂抹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即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并能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3. 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 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

C. 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感受器。

【详解】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

B、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D错误。

故选C。

4.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释放的某种激素能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B. 大量出汗时,皮肤等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将刺激传到下丘脑形成渴觉

C. 下丘脑可通过控制垂体产生激素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 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只通过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下丘脑可以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大脑皮层形成渴觉,B错误;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某一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错误;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大脑皮层是形成感觉的场所,寒冷环境中,体温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再根据题意作答。

5.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

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节。而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

图示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详解】

A、图示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错误;

B、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

C、结构乙受到甲和丙的共同调节,C错误;

D、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稳态的维持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实现

B. 稳态是内环境中各种因素保持不变

C.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 稳态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稳态的维持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实现,如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

B、内环境的成分和各项理化性质能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B错误;

C、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pH等,所以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正确;

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可能导致疾病,D正确。

故选B。

7.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可能( )

A. 产生过敏反应

B. 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

D. 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可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短时期内该病毒若再次感染,其免疫应答速度更快,也更强烈。

2、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

【详解】A、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过敏反应,A错误;

B、抗体与特异性的抗原相结合,由该病毒刺激产生的抗体能够与抗原相结合,B错误;

C、由该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C正确;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的感染,记忆细胞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即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多的抗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二次免疫、过敏反应知识点,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8.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⑥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B. ②处受刺激的瞬间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C. 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D. ③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将兴奋传入神经元的结构,轴突是将兴奋传出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点。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C、图中所示反射弧,有神经节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所以该反射弧中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突触,④为神经中枢,,⑤为传出神经,⑥为效应器,AC正确;

B、②处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电位由负变正,B错误;

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如图表示人的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乙中血红蛋白异常

C. 胰岛素、淋巴因子均可分布于甲中

D.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甲能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甲应为组织液,甲与丙之间为单箭头,说明丙为淋巴,则乙为血浆。

【详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乙为血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在血浆中,B错误;甲为组织液,胰岛素、淋巴因子均可分布于甲中,C正确;二氧化碳在细胞中产生,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运输,故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D错误。

故选C。

10.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A正确。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 用样方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B. 某种杂草杂乱无章地分布在一块田地上

C. 临近春节时,某城市人口的迁出率明显增大

D. 某国家人口的男女比例失衡将导致婚姻挤压问题【答案】B 【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详解】A、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常采用样方法,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研究,A正确;

B、某种杂草杂乱无章地分布在一块田地上,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

C、临近春节时,某城市人口的迁出率明显增大,属于种群数量特征,C正确;

D、某国家人口的男女比例失衡将导致婚姻挤压问题,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概念和特征,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特征分为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12.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 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70%、30%

B. 50%、50%

C. 90%、10%

D. 80%、20%

【答案】D

【解析】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则A=70%+1/2×20%=80%,a=1-A=20%,故选D。

13.老年人的皮肤上出现“老年斑”,主要原因是皮肤的细胞内

A. 水分增多

B. 代谢速率加快

C. 色素积累增多

D. 酶的活

性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衰老的特点:细胞体积变小;核体积变大;色素积累;物质运输效率下降;多种酶活性下降等。

【详解】老年人因为色素沉积,导致出现了老年斑。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14.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还是将生长素分解,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D.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若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则生长素含量①=②,③<④,且③<①=②<④。若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分解,则生长素的含量①=②,③<④,且③<①=②=④。

【详解】A、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

③<①=②=④,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A正确;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B正确;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有单侧光,C错误;

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③<①=②<④,说

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D正确。

故选C。

1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的种群,其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

B.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一定能演替成森林

C.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详解】A、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的种群,受环境因素或疾病的影响,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B、弃耕农田不一定能演替成森林,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则不能演替成森林,B错误;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

D、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低,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6. 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唯一的原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现代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比C点时大

B. 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

C. 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 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甲、乙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先增加者先减小”为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为被捕食者,因此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详解】A、曲线表示甲乙种群数量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

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而从最高点判断,甲的种群数量多,表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数量处于K/2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

B、10%?20%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代表个体数量,B错误;

C、C点之后甲种群的种群数量上升,说明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C错误;

D、自然环境中,捕食者不会将被捕食者尽数捕杀,D错误。

故选A。

【点睛】属于捕食关系的甲乙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因此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18. 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中存在T细胞

B. 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 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 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分布于血液和淋巴中;在细胞免疫中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呈递抗原。

【详解】A、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迁移至血液中,故A正确;

B、在免疫过程中,能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故B正确;

C、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故C正确;

D、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的是浆细胞,故D错误。

故选D。

19.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

B. 20ppm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

C. 30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

D. 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表中信息显示:5ppm生长素处理组的每穗粒数、产量和成熟粒率均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仅千粒重略低于30ppm赤霉素处理组,据此可知: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A项正确;

B.20ppm乙烯利可释放乙烯,而乙烯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B项正确;

C.30ppm赤霉素处理组的水稻千粒重最高,说明30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C项正确;

D.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生长,而乙烯能够促进籽粒成熟,二者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协调,D项错误;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0.下列内分泌腺与其分泌激素对应错误的是

A.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B. 胰岛→胰高血糖素

C.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D. 睾丸→促性腺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等多种促激素,A正确;胰岛中的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B正确;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D 错误。

【点睛】

21.下图表示两个邻近的神经元。在丙处施加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从理论上讲,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 甲

B. 甲、乙

C. 乙、丁、戊

D. 甲、乙、丁、戊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其中甲为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乙是突触后神经元的树突,丙和丁、戊是突触后神经元的轴突。由于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详解】在丙处给予一个刺激,由于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兴奋可以双向传导,兴奋可传到乙、丁、戊处;又兴奋只能从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而不能逆向传递,所以只能传到乙、丁和戊而不能传到甲。因此,于箭头处施加一足够强的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乙、丁、戊。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

B. 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

C. 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

D. 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脱落酸矮壮素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详解】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强,所以可利用高浓度的2,4-D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A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会影响细胞分化,当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低时促进根分化,高时促进芽的分化,B项正确;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不是赤霉素,C项错误;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脱落,抑制种子萌发,D项错误。

23.图中①~④表示A刺激引起的人体调节过程,B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可通过①过程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平衡

B. 若A刺激是食物过咸,可引起B产生渴觉,并通过②④过程进行调节以维持水盐平衡

C. 若A刺激是寒冷,可通过②③过程的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

D. 若A刺激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高,可引起B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B表示下丘脑,①表示下丘脑的某些神经,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

【详解】A、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以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

B、食物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产生渴觉,同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②④过程减少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维持水盐平衡,B错误;

C、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进而使得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C正确;

D、若A刺激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高,可引起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较少,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过程,对相关生理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解析时要把几个调节过程以下丘脑的作用为纽带进行归纳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以便于掌握和应用。

24.下图为某突触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

的神经纤维传到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Ach),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 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

C. 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

D. Ach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属于细胞分泌物,而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参与分泌物的形成,A正确;

B、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不需要经过膜结构,B错误;

C. 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蛋白质和糖类组成,C正确;

D、由图可知Ach与其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D正确;

25.科学家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相关推论

错误

..的是

A. 若观察到呼吸道黏膜及其分泌物受损,说明第一道防线受到影响

B. 若观察到淋巴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

C. 若观察到B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说明靶细胞的裂解受到影响

D. 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再呈递给T 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此时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再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破裂。【详解】A、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淋巴因子是T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的,T淋巴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所以若观察到淋巴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B正确;

C、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而B细胞参与的是体液免疫,C错误;

D、T淋巴细胞参特异性免疫,所以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D 正确。

故选C。

2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C. 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中

D.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答案】B

【解析】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

【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形成如淋巴因子和抗体,或其他细胞产生如溶菌酶,A 错误;

B.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正确;

C.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血浆中,C错误;

D.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故选B。

27.免疫失调包括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如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属于免疫过弱引起的

B. 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淋巴细胞

C. 由图示过程可以推测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

D. 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属于免疫过强引起,二者都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的病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机理示意图,患者胸腺肌样细胞能分泌物质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进而引起重症肌无力。

【详解】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图中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属于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A错误;

B.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来自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B错误;

C.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导致重症肌无力,说明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

D.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属于免疫过强引起,前者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病症,后者不是,D错误。

28. 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A. (2)(3)(5)

B. (2)(3)(5)(7)

C. (2)(3)(5)(6)(7)

D. (2)(3)(5)(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为情境,考查胚芽鞘生长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此类知识的考查在高考中出现较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

②胚芽鞘下部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胚芽鞘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③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依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细胞伸长生长较快,从而造成弯向光源生长。(1)、(4)的尖端能感受光的刺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呈现向光生长;(2)因旋转使尖端均匀受光,生长素分布均匀,故直立生长;(3)尖端不能感受光的刺激,使生长素分布均匀,故直立生长;(5)的尖端能感受光的刺激,但因云母片的阻隔,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故直立生长;(6)因云母片的阻隔,尖端背

北京汇文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题

北京汇文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题 -4 一、选择 1.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0512=+-x x B.x(x-1)=x 2-3 C.x 2+y-1=0 D. 51 331 22-=+x x 2. 菱形和矩形一定具备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必有一根为( ) A.0 B.-1 C.1 D.2 4. 若b b -=-3)3(2,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b >3 B.b <3 C.b ≥3 D.b ≤3 5.使式子55-=-a a a a 成立的条件是( ) A.a ≥5 B.a >5 C.0≤a ≤5 D. 0≤a <5 6.关于x 的方程ax 2-2x+1=0中,如果a <0,那么方程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不能确定 7.若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A.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矩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8.关于x 的方程x 2-(a 2-2a-15)x+a-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是( ) A.-3 B.5 C.5或-3 D.1 9.李明的作业本上有五道题:①a a a =3;②x x x x x 45=-; ③

a a a a a =?=112;④636 124=+;⑤a a a 223-=-,如果你是他的数学老师,请摘除他做错的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在△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 点F 在BC 边上,连结DE 、DF 、EF ,则添加下列哪个条件后, 仍无法判定△BFD 与△EDF 全等的是( ) A.EF ∥AB B.BF=CF C.∠A=∠DFE D.∠B=∠DEF 二、填空题 11.下列数据5,3,6,7,6,3,3,4,7,3,6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12.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AB=20cm ,BC=12cm ,则△AOB 的周长比△AOD 的周长多 cm 。 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2)x 2+x+a 2-4=0有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 14.已知x <1,则122+-x x 化简的结果是 。 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过点D 作DF ⊥BC 于F ,若AD=2,BC=4,DF=2,则DC 的 长为 。 17.菱形ABCD 中,AB=4,高DF 垂直平分边AB ,则BD= ,AC= 。 18.如果x 2-2(m+1)x+m 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 19.某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九年级的180名同学中任选10名同学汇报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如下表所示: F B B C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题试题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免疫细胞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吞噬细胞 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 3.下列有关水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渴觉的神经冲动最初来自下丘脑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维持K+浓度相等 C.末被吸收的钾经尿液排出体外D.血钠升高能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4.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⑤醛固酮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⑤ 5.人在感觉寒冷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战”现象,此反射的效应器是 A.骨骼肌B.立毛肌C.血管平滑肌D.皮肤毛细血管 6.紫茉蓝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花色由一对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根据图上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花斑叶 B.③个体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②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D.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7.下列有关植物叶绿体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吸收光的色素位于基粒上,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 B .得到电子后的某些叶绿素a 即成为强氧化剂,能使NADPH 转变成NADP + C .分解水的部位在基粒,分解ATP 和NADPH 的部位在基质 D .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能使某些叶绿素b 不断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 8.右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B .抗原也可以直接作用细胞⑤和④ C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细胞② D .阶段Ⅳ、Ⅴ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9.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 下图为该实验的某些关键步骤,其中需要在相同条 件下同时进行的是 A .a, c B .a, d C .b, c D .b, d 10.右图为Ⅰ、Ⅱ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①在曲线OA 段,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限制 因素是CO2浓度 ②在E —F 光强范围内,影响两种植物光合 速率的因素只有CO 2浓度 ③影响植物Ⅱ出现C 、D 两点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O 2浓度 ④植物Ⅰ可能是C 4植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小明有一次因故没吃早饭就上学去了,但到第四节课时他仍然能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 关于他此时体内血糖调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生成葡萄糖 B .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 C .下丘脑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病毒 甲组小鼠 a 疫苗 乙组小鼠 d b c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汇文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 1. 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A. 生长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脱落酸 D. 乙烯【答案】D 【解析】 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生长,促进果实和叶片脱落;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及其应用 2.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 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 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 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答案】D 【解析】 【详解】未受粉的番茄雌蕊不会发生受精作用,因此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与受精作用无关,A项错误; 无籽番茄没有种子,因此与种子无关,B项错误;

【10套试卷】北京汇文中学小升初一模数学精选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1) 一.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的倒数是 B .一桶油用去千克,还剩下 C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2.(2分)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两根同样长 3.(2分)小明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78元,带( )元够了. A .100元 B .200元 C .240元 4.(2分)将直角三角形ABC 以BC 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体积是V ,那么V =( ) A .16π B .12π C .25π D .48π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2分) 5.(2分)填上千克或克: 1个乒乓球重约3 . 2袋盐重1 . 一瓶矿泉水重500 . 一头奶牛约重200 . 6.(2分)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7.(2分)男生比女生多,则女生比男生少 ;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男女生人数比是 . 8.(2分)一个车轮的直径是40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了 厘米.如果车轮每分钟转动80周,5分钟车轮可以走 米.

9.(2分)有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按边分,属于三角形,按角分,属于三角形. 10.(2分)水族箱里有红、黑两种金鱼共18条.其中黑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红金鱼有条,黑金鱼有条. 11.(2分)千克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4份;还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12.(2分)一栋楼每层有18个台阶,从一楼到六楼,要爬个台阶. 13.(2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或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5减x的差除以3 160减5个a x的3倍等于57 x除以5等于1.6 三.计算题(共5小题,满分32分) 14.(16分)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1)2﹣﹣﹣ (2)0.8++0.2 (3)15﹣5÷12﹣ (4)68﹣7.5+32﹣2.5 (5)﹣(﹣) 15.(4分)解方程. x÷4.5=1.2 (4x﹣6)×5=4.8 6x+1.6x=22.8 3.4x﹣6×8=26.8 16.(4分)解比例 3:5=x:15 =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 页。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座位号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请 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作答。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请将答题卡、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 2.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乳酸与NaHCO3 的反应 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 3.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A.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C.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D.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 4.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寒冷时出现寒颤进而感冒发烧 B. 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的现象 C. 注射疫苗后,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2018-2019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和核苷酸 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⑥D.③④⑤ 2.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②过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C.③过积发酵瓶中留1/3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并适当提高温度 3.果汁生产中果胶酶能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为了节约成本, 某工作人员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利用苹果汁和一定浓 度的果胶酶溶液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结果如图。 对实验失误可能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都合理的是() A.酶促反应时间不合理;延长反应时间 B.苹果汁的用量不合理;增加用量 C.果胶酶用量不合理;增加用量 D.果胶酶体积梯度不合理;增大体积梯度 4.2018年3月,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将人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症的模型猪,为治疗人类神经细胞功能 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 B.以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全能性 C.模型猪的培育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模型猪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研发提供试验材料 5.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 6.以下技术与应用匹配不正确 ...的是() A.核移植技术——培养鲤鲫核质杂交鱼 B.干细胞技术——提供用于移植的细胞或器官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doc

2016-2017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注释) 1、如图表示人体某组织的结构,数字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2、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都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 B.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可能不同 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3、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作物的除草剂,其原理与下列叙述相似的一项是() A.用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修剪制造植物盆景 C.除去种子后的子房停止发育 D.雪松保持塔形 4、在人和动物体内有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根据图分析(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氧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B.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抗利尿激素 C.E作用于B,对应的E细胞末端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如果A突触小体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只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6、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 ) A.大脑两半球 B.大脑皮层 C.小脑 D.中枢神经系统 7、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大小便失禁 B.触觉完全丧失 C.躯干冷温觉丧失 D.躯干痛觉丧失 8、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明的目前最常用的新型除皱技术之一。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9、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北京汇文中学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北京汇文中学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6.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A B.B C.C D.D 7.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8.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 A.B. C.D. 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0—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5、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6、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7、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8、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了()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10、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11、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 12、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 13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淋巴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D.抗体 14、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 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 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 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 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 15、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存在状态是() A、稳定的化合物 B、不稳定的化合物 C、单质 D、离子 16、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17、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 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 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 2.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 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 3.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主要是因为它含有 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氧化酶 4. 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使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 A .分层、吸水B.溶解、吸水C.吸水、分层D.分层、萃取 5.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 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 乳酸 C.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 D.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 N-1- 萘基乙二胺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

7.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 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8.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 长繁殖的能力。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 物体基本无害。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 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⑧D.以上全部 9.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 皿进行消毒 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 的稀释度 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10.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操作前不用做任何处理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 5 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 1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1.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 的一项是()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 鲜的葡萄汁中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 小块的鲜豆腐上

北京汇文中学

北京汇文中学已经走过138年的历史。从1926年时任校长高凤山先生提出并确立“全人教育”思想,到今日北京汇文中学所秉持的“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办学理念,北京汇文办学始终将对人的关爱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育人的首位。正因如此,北京汇文中学毕业的学生中涌现出中外科学院院士、大学教授、科学家、艺术家、名作家,还有著名劳动模范、体育健将、共和国的部长、党中央委员、部队将军和国家领导人,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英才辈出。更有成千上万的北京汇文中学校友分布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富强建功立业。 进入21世纪的北京汇文中学,将继续以“智、仁、勇”校训激励和鞭策自己,继承和发扬汇文中学的光荣传统,以更开放的姿态努力为每一位有志于成才的学子提供优秀教师队伍和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及发展特长、展示才能、参与中外交流的广阔舞台;继续积极创设宽松、民主的成长环境,与社会各界一道,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汇文中学真正能够成为“人文荟萃”、“广育人才”,具有学府风范的学校。 北京汇文中学始建于1871年,是首都百年名校。学校2005年起恢复初中部,现为包括高中部、初中部以及国际部在内的完全中学。139年的办学实践中,汇文形成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传统,彭雪枫、张学思、张克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大珩、王忠诚、贾兰坡、林同炎等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国学家启功、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等都是汇文的杰出校友。在新中国建立后历次市级重点中学的评审中,汇文均名列其中。2001年,汇文中学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校。 学校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强调学校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邹平双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生物组创新试题 学区: 二学区 级部: 高二 姓名: 张珊珊 所教班级: G2.6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向是( ) A .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B . 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 C . 血浆→组织液→血浆→淋巴 D . 血浆→淋巴→血浆→组织液 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Na +来自饮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B . 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C . 大量出汗后应喝些淡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 D . K +在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3.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列激素与 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 B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C . 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 .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 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 望梅止渴 B . 膝跳反射 C . 缩手反射 D . 吮奶反射 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 . 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 . 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D .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6.仿生学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如全球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扫描等就借鉴了某些生物的回 声定位系统的特点,这是利用了生物的( ) A . 直接价值 B . 间接价值 C . 潜在价值 D . 生态功能 7.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 . 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 . 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 .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 . 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 8.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 细胞,再由B 细胞呈递给T 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 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⑤④ C . ①③⑤④ D . ①③④⑤ 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 . 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C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 D . 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0.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 . 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 . 细胞a 只能为B 淋巴细胞,细胞b 只能为T 淋巴细胞 D . 细胞c 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 只能为效应T 细胞 1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导致呆小症 B . 激素到达作用部位,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立即分解 C . 胰岛素促进细胞对糖的氧化分解与细胞膜蛋白无关 D .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体现了生物膜有流动性,但膜成分不会更新 12.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 .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 .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13.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是( ) A . 内环境的稳态 B .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C .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4.下列对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40小题,共60分) 1.以下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肝糖原B.O2C.生长素D.唾液淀粉酶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只有这个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B.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C.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是在内环境中合成的 D.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3.人体的组织细胞间分布着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那么毛细血管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 A.淋巴和血浆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D.血液和组织液 4.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关系为①→②→③→④ B.若③为肝细胞,饭后1h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C.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5.下列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可合成部分蛋白质B.细胞内液是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C.内环境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正反馈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7.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牙根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8.下图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 C.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是因为该部位Na+内流形成的9.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a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10.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 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

〖含高考模拟卷16套〗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圆锥底面半径为5,高为2,SA 是一条母线,P 点是底面圆周上一点,则P 点到SA 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A . 25 B . 45 C .3 D .4 2.函数cos ()22x x x x f x -= +在 ,22ππ?? -???? 上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3.设F 为双曲线C :22 221x y a b -=(a>0,b>0)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的圆与圆x 2+y 2=a 2 交于P 、Q 两点.若|PQ|=|OF|,则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C .2 D 5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244,8a a ==,则7a =( )

A .8 B .12 C .14 D .10 5.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6353a a a +-=,则7S =( ) A .42 B .21 C .7 D .3 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CC ,1D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F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 14 B . 4 C . 5 D . 15 7.在ABC 中,点P 为BC 中点,过点P 的直线与AB ,AC 所在直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 AM AB λ=,(0,0)AN AC μλμ=>>,则λμ+的最小值为( ) A . 54 B .2 C .3 D . 72 8.为了进一步提升驾驶人交通安全文明意识,驾考新规要求驾校学员必须到街道路口执勤站岗,协助交警劝导交通.现有甲、乙等5名驾校学员按要求分配到三个不同的路口站岗,每个路口至少一人,且甲、乙在同一路口的分配方案共有( ) A .12种 B .24种 C .36种 D .48种 9.已知向量()()1,2,2,2a b λ==-,且a b ⊥,则λ等于( ) A .4 B .3 C .2 D .1 10.盒中装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5张“刮刮卡”,其中只有2张“刮刮卡”有奖,现甲从盒中随机取出2张,则至少有一张有奖的概率为( ) A . 12 B . 35 C . 710 D . 45 11.已知命题:0p x ?>,ln(1)0x +>;命题:q 若a b >,则22a b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12.在ABC ?中,2AB =,3AC =,60A ∠=?,O 为ABC ?的外心,若AO x AB y AC =+,x ,y R ∈,则23x y +=( ) A .2 B . 5 3 C . 43 D . 3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2|1|,0 ()4,0x x f x x x +≤?=?>? ,若函数()y f x a =-有3个不同的零点123123,,()x x x x x x <<,则 123 a x x x ++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4.若复数Z 满足1 (12)(2)2 i 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

平阳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选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 B. 相等质量的油脂比淀粉所含能量多 C. 哺乳动物血Ca2+浓度过低会发生抽搐 D. Fe3+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 下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点是() A.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D.都能被同一种酶水解 3. 人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β链第6位的谷氨酸替换为缬 氨酸导致血红蛋白聚集为纤维状,红细胞形状随之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患者体内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发生改变 B.人血红蛋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 C.氨基酸序列改变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D.该病是蛋白质结构异常造成的 4. 右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 B.细胞膜上的③多数是不可以运动的 C.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②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D.细胞膜表面①的含量通常较其他生物膜要多 5. 英国科学家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约 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突破性贡献而获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磷脂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 C.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D.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6. 病毒、蓝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遗传物质 7. 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B.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 C.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要在不同的酶催化下才能完成 8.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A B C D 9. 如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2.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掠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掠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掠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 灰掠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 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 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 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3.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2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4.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5.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6.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7.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8.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9.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 述错误 ..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10.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 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1.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12.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14.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B.泥巴中的藻类C.吃小鱼的大鱼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1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16.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