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1.耳穴埋豆(籽)

2.刮痧法

3.灸法

4.熏洗法

5.湿敷法

6.涂药法

7.坐药法

8.毫针法

9.中药保留灌肠法

耳穴埋豆(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用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过敏与代谢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病症,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告知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耳豆贴、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为患者逐一按压,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每日2—3次,每次1—2分钟,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一般可留置3—7天,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妇产科接诊流程图

告入科朋友书 尊敬的朋友: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来我科体检、咨询、治疗。我们将尽我们最大努 力为您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在接下来的交往中,欢迎您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意见。 学科介绍:妇产科作为四大学科之一,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婴幼儿、青少年、育龄期、更年期以及老年期女性,主要目的为保障生殖健康。因其服务对象 广泛,研究对象按疾病、诊治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l)妇科学:女性生殖器官感染、创伤、脱垂、发育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妇 科肿瘤学(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月经不调等)、不孕症的诊治; (2)产科学:优生优育咨询、产前检查、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诊断、治疗。 (3)计划生育:女性避孕器具、避孕药物使用指导。 (4)妇女保健:对女性青春期、围产期、更年期及老年期各期保健及疾病防治提 供指导。 我院妇产科现状:我院妇产科分为:妇科、产科、普通妇产科门诊以及专 家门诊四个部分。对各种常见病、疑难病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可优质地完成各种开腹、微创以及阴式手术。对高危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妊娠合并症诊断、胎盘功能不全);产时生物物理监护;难产诊治走在全市前列。 妇科拥有腹腔镜宫腔镜等先进设备主要开展的业务有子宫肌瘤剥除术 宫外孕手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根治手术及系统正规的化疗放疗等。 在妇科肿瘤的早期筛查及诊治方面独具特色,特别擅长宫颈病变的诊治,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阻断宫颈癌发生之目的。近年来,我科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为广大患者 带来便捷。 妇产科门诊可开展无痛人流、无痛放、取环以及宫颈疾病物理治疗,以低 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可信的医疗质量赢得了大量患者的信任。产前检查,产 前保健指导,为广大孕妇生产健康宝宝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院妇产科、以及相关辅助科室地理位置:我院普通妇产科门诊(无假日门诊)位于门诊部2楼,专家门诊位于门诊部4楼(★专家坐诊时间主要为每周3、4),妇科住院部位于住院部4楼西,产科位于康复楼4楼。相关辅助科室主要有:门诊检验科(门诊一楼)收费大厅向西;放射科,门诊检验科斜对面; 超声室(B、彩超),门诊2楼普通妇产科门诊东拐;病理科,门诊3楼普通妇产科门诊正上方。平面示意图如下:

新生儿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流程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 一、早产儿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 三、硬肿症 四、肺炎 五、婴幼儿腹泻 六、急性肾小球肾炎 七、肾病综合征 八、病毒性心肌炎 早产儿护理常规 症状护理: 1.保暖 ⑴早产儿室内温度应保持温湿度适宜,对体温较低、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则给予暖箱保暖。 ⑵暖箱保暖:体重越轻箱温要求越高,体重在1501-2000克者,暖箱温度在30-32℃;体重1001-1500克者,暖箱温度在32-34℃,一般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随着日龄增加而相应调整暖箱温度。 2.喂养:喂养以母乳为最优,若无母乳,可用配方奶粉。 ⑴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喂母乳。 ⑵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弱可用滴管喂奶。 ⑶吸吮及吞咽反射能力差者,但胃肠功能尚可,可采用鼻饲喂养,注奶前须回抽胃内容物,了解胃排空情况,遵医嘱调整注奶量。 3.密切观察病情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定时更换体位,并轻拍背部。 ⑵供氧,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⑶呼吸暂停时给弹足底拍背等刺激使其恢复自主呼吸,或用面罩接呼吸囊做加压呼吸,咽喉部有分泌物者应及时吸出,并报告医师。 ⑷遵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必要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一般护理: 1.预防感染,早产儿室内必须空气新鲜,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擦,每周用消毒液消毒。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工作人员护理前须洗手,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及吸引器瓶内水。 3.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更换体位,病情允许可每日行温水浴。注意观察有无眼分泌物、鹅口疮、皮疹、脐炎及黄疸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热水袋水温低于50℃,防止烫伤,随天气变化添减衣服。 2.减少探视,避免与感冒者接触,防止呼吸道感染。 3.提倡母乳喂养,注意乳房的护理,勤换内衣,保持皮肤乳头的清洁,每次喂奶前用温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1.耳穴埋豆(籽) 2.刮痧法 3.灸法 4.熏洗法 5.湿敷法 6.涂药法 7.坐药法 8.毫针法 9.中药保留灌肠法

耳穴埋豆(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用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过敏与代谢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病症,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告知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耳豆贴、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为患者逐一按压,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每日2—3次,每次1—2分钟,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一般可留置3—7天,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最新妇产科常用操作规程

腹部四步触诊法 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时检查;前3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站在孕妇右侧;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背向孕妇。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则---胎臀。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饱满部分---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否衔接。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先露部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再一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一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适应症】 1.疑为异位妊娠或卵泡破裂等引起的腹腔内出血。 2.盆腔炎性积液或积脓,穿刺用于鉴别直肠子宫陷凹积液或贴接该部位的液体性质及病因。 3.若贴近阴道后穹窿疑为肿瘤,性质不明,也可用此法采取标本行细胞学或组织 学检查判定。 若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应尽量避免穿刺。一旦穿刺诊断为恶性肿瘤,应尽早手术。 4.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取卵,用于各种助孕技术。 5.B超引导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输卵管妊娠部位注药治疗。 【禁忌症】 1.盆腔严重粘连,直肠子宫陷窝被较大肿块完全占据,并已突向直肠 2.疑有肠管与子宫后壁粘连 3.临床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4.异位妊娠准备采用非手术治疗时,应避免穿刺,以免引起感染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排尿或导尿后,取膀胱截石位(估计积液量少者可同时取半坐位)一般无须麻醉。 2.外阴、阴道常规消毒,覆以无菌洞巾。 3.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及阴道穹窿,再次消毒。 4.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后唇向前牵引,充分暴露阴道后穹窿。 5.用18号腰麻针接10ml注射器,于宫颈后唇与阴道后壁之间(后穹窿中央部),取子宫颈平行而稍向后的方向刺入2~3cm,有落空感,然后抽吸。若为肿块,则于最突出或囊感最显著部位穿刺。 6.吸取完毕,拔针。若有渗血,可用无菌干纱布填塞,压迫片刻,待止血后取出

妇产科工作流程

妇产科工作流程 目录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危/ 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病人转床/ 科服务规范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 病人出院服务规范病人出院流程图输血流程图卫生手规则心肺复苏抢救护理程序心肺复苏术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一、规范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 境。 二、规范程序: 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医生或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了解病人病情,必要时联系勤务中心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 安置病人。 6、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 7、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好相应 的健康宣教。 10、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 三、规范标准: 1、(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安置病人 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 2、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病人或家属办理入 院手续 * 医生开具入院证病人步行、轮椅、平车入院 病房护士接诊 给病人戴好腕带 通知医生询问病史 检查病人 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 米集病史、护理体检 提出诊断 开出医嘱 书写病历 询冋病史、体检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一.流程图 操作前: 自我介绍→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评估病人(了解病情),做好解释采取有针对性的告知(告知此项操作的目的、名称、效果及采取的方法可能引起的不适及挽救措施,并 耐心解答病人的质疑)→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操作中:详见各项操作 操作后:妥善安置病人,助病人卧位→整理床单位→评价操作后效果→清理用物→返回处置间→进行分类处理→擦车→车返回原处→洗手(告知考官操作结束请提宝贵意见)

三.告知流程 操作前:自我介绍 告知:操作的名称、目的、所需时间、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后果以及病人所采 取的配合,并取得病人的同意。 解答质疑 操作中:每项操作动作可能病人不适的,应提前告之。 操作后:评价结果及时告知病人。 四.擦车程序 1.用清洁抹布:擦拭治疗车上层、栏杆及抽屉四周,根据情况清洗抹布。 2.以干净抹布:擦拭治疗车下层(污物存放面),清洗抹布,在擦车栏杆,最后擦拭车轮。注意应保持抹布干净,以及接力的原则。 五.评价 内容:此操作的效果、病人的感受及仪器显示的客观数据。操作中注意与病人的沟通。

正确的洗手方法 一.程序 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浸湿双手。 2.接取肥皂液或擦洁净的肥皂于手掌表面,双手互相摩擦。 3.双手手指交叉摩擦,并将右手掌覆盖于左手背摩擦,然后交换。 4.手指掌面与手掌摩擦。 5.左手手指屈曲于右手掌中进行摩擦,然后交换。 6.右拇指于握拳状的左手掌中摩擦,然后交换。 7.右手指尖与左手掌磨擦,然后交换。 8.以上部位充分搓洗10~15秒,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处,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9.流动水冲洗。 10.用纸巾或干净毛巾擦干双手。 二.图示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管理制度 和技术操作规程 篇一: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规章制度 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规章制度 一、从事终止妊娠手术单位房屋、设备和人员配备基本标准 1.终止妊娠手术室房屋要求: (1)手术室应设在门诊或病房一端; (2)手术室的面积与其任务相适应; (3)室内墙面装有1.5~2米高的瓷砖或用油漆粉刷;有水池;有水磨石或水泥地面,并有倾斜度和下水道。 (4)门窗严密,光线充足,装有纱窗、纱门,应有采暖、降温设备。 (5)除手术间外,设缓冲间(更衣、换鞋),并有涮手、敷料准备,污物处理等地方。 (6)设观察室和观察床。

2、终止妊娠手术设备: (1)设手术床、器械台、器械敷料柜,负压吸引器,冲洗设备,照明灯等。 (2)紫外线灯,常用消毒药品或制剂。 (3)必备的抢救设施及备用物品(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器、氧气袋(瓶)、抢救药品)。 (4)手术包。 3、其他必备设施: (1)转送疑难、急重症病人的应急条件(交通工具、电话等)。 (2)供血、配血、输血设备。 (3)供氧、抢救监护条件。 (4)有效消毒设施(高压灭菌锅等)。 (5)有关检验等辅助设施。 4、人员配备: 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医师。 二、终止妊娠手术人员标准 1、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从事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师,应接受有关专业的技术培训,经卫生行政部

门考核合格,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证明,已获得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三年以上妇产科或外科临床经验。 禁止非法使用超声诊断技术鉴定胎儿性别的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医院应加强超声诊断技术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凡从事超声诊断的工作人员均应接受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法律法规教育并向医院作出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书面承诺。 三、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使用超声诊断技术,禁止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如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当事人应出具市(地)以上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组织的证明,并准确记载其简要情况、适应症、检查结果,并由检查人员签名。 四、在超声诊断工作场所的醒目处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是否具备无菌操作环境、符合无菌标准的物品 准备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消毒镊子、消毒干棉球、纱布、酒精棉球、治疗碗、无菌溶液、无菌钳、安尔碘、棉签、弯盘2个、小毛巾、开瓶器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有宽阔的操作台、按节力原则及无菌操作要求放置用物 清洁治疗盘、洗手 铺无菌盘查看治疗巾有效期 取治疗巾,铺无菌盘 查看无菌物品名称、有效期 取无菌物品 取一个治疗碗在台面(盛冲瓶口液),取治疗碗2个放在 无菌盘上,取血管钳2把,按需取干棉球、酒精棉球、纱 布放于治疗碗内 检查无菌溶液有效期、药液质量、包装袋(瓶)质量 瓶装溶液:撬开铝盖,打开瓶塞冲洗瓶口,按要求倒液于

治疗碗内,消毒瓶口、瓶塞,盖好,写日期、 倒无菌溶液时间、签名 袋装溶液:开塞,消毒,以注射器按需抽取溶液,消毒塞 口,以无菌纱布包好,写时间签名 盖好无菌巾,将正面向上翻折两次,两侧向下反折,注明铺盘日期和时间,并签名 戴手套:对号码,查有效期 戴脱手套未戴手套的手不能触及手套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能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和另一手套的内面 脱手套:洗手、脱手套 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备注各类无菌物品开启后有效期:无菌技术原则: 准备好的无菌盘 4小时 1、环境洁净,医护人员着装整洁、规范 已打开的无菌包 24小时 2、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肝素盐水 24小时 3、无菌物品存放在无菌包或容器内,包 酒精/碘伏 1周外注明名称及有效期,按先后顺序放 胰岛素类:置,有效期7天

如说明书注明有效期,则按 4、无菌物品一经使用、过期、潮湿要重新灭菌 说明书有效期;如说明书未 5、必须用无菌持物钳/镊取无菌物品,无菌物品 注明有效期,则一周有效一经取出不得放回,疑污染不得使用。 6、无菌物品专人专用,预防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 师:考核日期:

2020年产科诊疗常规诊疗流程汇总最新

疾病诊疗规范 产科

目录 异位妊娠诊疗流程图...................................................... - 3-剖宫产疤痕妊娠诊疗流程图................................................ - 4-双胎妊娠诊疗流程图...................................................... - 5-早产诊疗流程图.......................................................... - 6-晚期妊娠催引产诊疗流程图................................................ - 7-球囊导管引产流程图...................................................... - 8-前列腺素引产流程图...................................................... - 9-人工破膜术(ARM)流程图................................................ - 10-缩宫素流程图.......................................................... - 11- 产时异常胎心图形的处理流程图.......................................... - 12- 第一产程异常处理流程(潜伏期处理流程图)............................... - 13-第二产程异常处理流程图................................................ - 14- 产程管理与胎儿监护诊疗流程(潜伏期处理流程图)........................ - 15- 产程管理与胎儿监护诊疗流程(活跃期处理流程图)........................ - 16- 第二产程异常处理流程图................................................ - 17- 产时异常胎心图形的处理原则流程图....................................... - 19-宫内感染诊疗流程图..................................................... - 19-产前出血诊疗常规流程图................................................. - 20-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 - 21-羊水栓塞诊疗流程图..................................................... - 22-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流程图..................................... - 23-妊娠高血压诊疗流程图................................................... - 24-妊娠期病毒性乙型肝炎诊疗流程图......................................... - 25-妊娠合并心脏病诊疗流程图............................................... - 27-妊娠及产后心血管疾病早期识别流程图..................................... - 28-SLE妊娠患者的围产期管理流程图 ......................................... - 29-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流程图....................................... - 30-妊娠期贫血诊疗流程图................................................... - 31-

妇产科工作流程

妇产科工作流程目录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 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 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 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 病人出院服务规范 病人出院流程图 输血流程图 卫生手规则 心肺复苏抢救护理程序心肺复苏术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一、规范要求: 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范程序: 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医生或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了解病人病情,必要时联系勤务中心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 安置病人。 6、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 7、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 好相应的健康宣教。 10、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 三、规范标准: 1、(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病人步行、轮椅、平车入院 通知医生 询问病史 检查病人 安置病人 询问病史、体检 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提出诊断 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 开出医嘱 采集病史、护理体检 书写病历 病人或家属 办理入院手续 医生开具入院证

产科十大安全目标的指引与流程

产科十大安全目标的指引与 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产科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一:建立完善产房接诊制度,提高分诊准确性, 确保就诊孕妇安全 孕妇办理入院手续流程 急诊就诊服务流程(直接到病房)

产科护理服务技术指引及流程

目标二:严格执行床边交班制度及上报制度,提高待产妇安全感和安全性 床边交接班操作流程

目标三:规范使用催产素,确保孕产妇用药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使用催产素前,测血压、脉搏。 2、使用催产素者,先建立静脉通道,调节滴数为每分钟8滴,然后 按医嘱加入催产素剂量。 3、根据宫缩情况每隔15-30分钟调节滴速,每次调节5滴/分,每 分钟滴速不能超过40滴。 4、滴注催产素必须专人看护,每15-30分钟观察宫缩及胎心音一次,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5、宫缩强度持续时间最大不超过50秒,间歇时间不能短于1分钟。 6、如发现子宫收缩过强,胎心异常等应立即停滴催产素,,并通知医 生。 7、出现胸闷,气促,寒战以至休克的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滴催产素 并按过敏休克抢救处理、 8、静滴催产素的孕妇宫口开大3cm后每2小时测血压一次。 9、大剂量的催产素(10单位肌肉注射或20单位静脉点滴)必须在胎 儿肩部娩出且宫内没有胎儿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10、催产素使用禁忌症: (1)头盆不称; (2)胎儿宫内窘迫现象; (3)胎位异常; (4)子宫疤痕或软产道疤痕; (5)人工破膜后不足1小时者; (6)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7)有催产素过敏史者。 【结果标准】 1、患者对解释和提供的护理表示满意;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产科

目录 第一节四步触诊 (1) 第二节骨盆测量 (2) 第三节胎儿宫内监测 (2) 第四节利凡诺尔引产术 (3) 第五节会阴切开缝合术 (5) 第六节术胎头负压吸引术 (6) 第七节剖宫产术 (8) 第八节会阴、阴道裂伤缝合术.........................................................10. 第九节宫颈裂伤缝合术 (12)

第一节四步触诊 用以检査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査台上,暴露出胲部,双腿略屈曲分开以使腹肌放松。 2.检査者站于孕妇右侧,进行前3步手法时,检査者面向孕妇,做第4步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3.触诊方法 第1步手法:检査者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宫底髙度(与剑突距离),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抑或是胎臀(宽且软,形状不规则),若子宫较宽,宫底未触及大的部分,应注意是否为横产式… 第2步手法:检查者将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以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按压,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胎背平坦且宽,而胺体侧则高低不平且可活动或变形。 第3步手法:检查者将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左右推动,进一步检査是头还是餐,确定是否衔接。若先餺部浮动表示尚未入盆,若已衔接,则先露部较为固定。 第4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人口方向深入下按,再次确定胎先露部。 第二节骨盆测量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一)骨盆内测量 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 1.坐骨棘间径(中骨盆平面横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径的距离,正常值为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模板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 程图模板 1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2

目录 1.耳穴埋豆( 籽) 2.刮痧法 3.灸法 4.熏洗法 5.湿敷法 6.涂药法 7.坐药法 8.毫针法 9.中药保留灌肠法 3

耳穴埋豆( 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 经过经络传导, 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 有无流产史, 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 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经过其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 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见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 过敏与代谢性疾病, 功能紊乱性病症, 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五、告知 4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 耳豆贴、 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 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 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 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 贴于选定的穴位上, 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为患者逐一按压, 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 每日2—3次, 每次1—2分钟, 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 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 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 一般可留置3—7天, 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 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并通知医生。 5

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威县中医院妇科 2014年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妇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外科应至少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0种,我科实际开展10种。开展项目如下表: 编号项目名称主要适应症 1 中药熏洗法适用于阴痒、带下等。 2 中药灌肠法妇科炎性包快、异位妊娠包快等,预防术后并发症。 3 拔罐法妊娠而致的腰背酸痛、局部胀痛,下腹部炎性包块等。 4 塞药法用于治疗宫颈、阴道疾病。 5 穴位注射法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 6 艾灸法痛经,胎位不正,胞衣不下,产后腹痛。 7 中药外敷法慢性盆腔炎、盆腔内炎性包快,产后乳房胀痛,回乳 8 穴位敷贴法痛经等。 9 毫针刺法痛经,崩漏,滞产,胞衣不下,产后腹痛 10 平衡针灸疗法妇科各类疼痛性疾病,术后消化不良等合并症。 注: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细则详见附录

目录 一.中药熏洗法 (3) 二.中药灌肠法 (5) 三.拔罐法 (7) 四.塞药法 (9) 五.穴位注射法 (10) 六.艾灸法 (12) 七.中药外敷法 (14) 八.穴位敷贴法 (15) 九.毫针刺法 (16) 十.平衡针灸疗法 (18) 注意:所有操作前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遵照操作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核对、评估正确,全面。均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带好口罩、帽子。术前一定要清点物品。

一、中药熏洗法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煮,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包括熏蒸、洗法。 (一)适应症 适用于阴痒、带下等。 (二)禁忌症 高热、出血疾患、活动性结核、妊娠、月经期,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 (四)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患者信息,做好评估。评估内容:①.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②.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③.患者是否经期、妊娠。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遵医嘱配制药液,水温控制在50—700C。 3.携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 5.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注意保暖及隐私保护。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熏洗完毕,用小毛巾擦干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五)注意事项 1. 熏洗药液温度适宜,以防烫伤。冬季注意保暖。 2.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3.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操作完毕更换消毒敷料。 4.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我科自拟中药熏洗方: 苦参30克百部20克地肤子20克土茯苓20克 黄柏20克白鲜皮20克白花蛇草20克 水煎2000ml,先熏后洗,每晚1次,日一剂。 后附流程图

产后出血的诊治流程

表 1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 决策与实施: 1、转院。 2、临产前备血。 3、产程中建立静脉通道。

4、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表 2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评估、决策、实施 决策与实施产程中出现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表现时: 1.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应用缩宫素加强宫缩,一条维持血容量)。 2.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胎儿前肩娩出时预防性的注射缩宫素; (2)及时钳夹剪断脐带(胎儿娩出后2分钟左右); (3)适当有控制的牵引脐带,一手牵引脐带,另一只手在耻骨联合上方上推宫体,协助娩出胎盘(此种娩胎盘方法可以预防子宫内翻)。 3.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4.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

流程1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处理流程图

流程2 阴道分娩后根据生命体征和休克指数评估的处理流程图

表3 剖宫产术前及术中对产后出血的评估 和处理 术前评估 发生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阴道分娩相同的风险因素之外还应再考虑) 预防及处宫缩乏力 继发宫缩乏力 选择性手术 ? 术前备血; ? 开通两条静脉 ? 子宫切口:两体? 纱布保护好子? 胎头娩出后宫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伴子宫瘢痕) 胎盘早剥 软产道损伤 (切口易发生裂伤) 前次剖宫产术、第二产程时由阴道产改为剖宫产、试产后、头深定、 宫颈水肿、产程延长等 术中评估 术中表现 处理措 出血量 胎儿胎盘娩出后出血>500ml 根据出血量和出血? 检查胎盘,清? 按摩:子宫体? 用药:缩宫素? 缝扎止血: 局部缝合止或B-lynch (除前或子宫动脉? 填纱(前置胎? 抽血查血常规? 严重时切除子? 监测生命体征? 考虑是否输血出血部位 子宫体部 胎盘剥离面出血 前置胎盘 子宫下段剥离面出血 无凝血块 临床有憋气、胸闷、呛咳等不适症状 发生在大量失血后 ? 羊水栓塞?同? 消耗性凝血障生命体征 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 羊水栓塞?同

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标准[详]

沭阳仁慈医院 妇产科专科护理技术规范 第一章孕产期护理技术 (2) 一、子宫底高度和腹围的测量 (2) 二、四步触诊 (3) 三、胎心音听诊 (3) 四、胎心电子监测 (4) 五、胎动计数 (4) 六、分娩期护理 (4) 七、外阴部消毒 (5) 八、会阴保护 (5) 九、会阴切开缝合 (6) 十、会阴护理 (7) 十一、子宫复旧护理 (7) 十二、母乳喂养 (7) 十三、乳头皲裂护理 (8) 十四、乳房按摩 (8) 十五、产褥期保健操 (9) 十六、引产术护理 (9) 第二章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技术 (10) 一、眼部护理 (10)

二、脐部护理 (10) 三、臀部护理 (10) 四、沐浴 (11) 五、奶瓶喂养 (11) 第一章孕产期护理技术 孕产期护理是孕产妇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护士应以良好的护理技术,在孕期促进孕妇健康,预防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在分娩期关心和支持产妇,及时发现产程异常,科学接生,避免分娩合并症,促进母婴安全;产褥期及时评估和观察产妇、新生儿状况,按照产科护理常规给予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实施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促进母婴健康。 一、子宫底高度和腹围的测量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是否为高危妊娠、腹形及腹壁张力。 2.评估环境温度、光线、隐蔽程度。 3.评估孕妇的反应。 (二)操作要点。 1.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屈膝位。 2.皮尺一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另一端贴腹壁沿子宫弧度到子宫底最高点为宫高。 3.皮尺经脐绕腹1周为腹围。 (三)指导要点。

告知孕妇测量宫高和腹围的意义和配合事项。 (四)注意事项。 1.以厘米为单位。 2.注意子宫敏感度。 3.皮尺应紧贴腹部。 二、四步触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及是否为高危妊娠。 2.评估环境温度、光线、隐蔽程度。 3.评估孕妇的反应。 (二)操作要点。 1.仰卧屈膝位,暴露腹部。 2.第一步:检查者面向孕妇,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 3.第二步: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4.第三步: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握住胎先露部,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 5.第四步: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下压再次判断,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孕妇四步触诊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2.告知孕妇检查前排尿。 (四)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取得配合。 2.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三、胎心音听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胎位及腹部形状。 2.了解妊娠史及本次妊娠情况。 (二)操作要点。 1.仰卧位,暴露腹部。 2.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心多普勒在相应位置听诊胎心,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孕妇听诊胎心音的意义和正常值范围。 2.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胎动。 (四)注意事项。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法 (一)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1、目的 使用无菌持物钳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以维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的无菌状态。 2、评估 适用于以下各项无菌技术。 ⑴操作项目及目的:进行护理操作及各种诊疗技术等。 ⑵操作环境:操作区域是否整洁、宽敞、安全;操作台是否清洁、干燥、平坦。 ⑶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存放是否合理,无菌包或容器外标签是否清楚,有无失效。 3、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准备用物。 ①大持物钳(海棉钳)、小持物钳(直、弯血钳) ②浸泡持物钳的容器 ③浸泡用的溶液(常用75%乙醇溶液、器械消毒液) ⑷盛放无菌持物钳。 ①大持物钳2/3处应浸没在消毒溶液内。 ②小持物钳轴关节以上2~3cm应浸没在消毒溶液内。 ③镊子的1/2处应浸没在消毒溶液内。 ⑸取持物钳。 ①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盖打开。 ②持物钳:拇指、中指提双环,示指固定钳柄根部,将钳移至中央(手指接触面应在浸泡处之上1~2cm)。 ③镊子:拇指、示指夹住镊子的上部(手指接触面应在浸泡处之上1~2cm)。 ④无菌持物钳垂直取出,前端闭合(不可触及消毒液面上的容器边缘)。 ⑤在容器上方滴尽消毒液(因力学原理,钳端部慢出液面,可不带液体),随之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盖盖上。 ⑹使用无菌持物钳。 ①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钳端始终应保持向下,弯头向内,在胸腹部水平操作,不可过高或过低。 ②取远处无菌物品时(从一个台面到另一个台面),无菌持物钳应连同盛放容器一起移至无菌物品旁。 ⑺放无菌持物钳。 ①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盖打开。

②将无菌持物钳钳端闭合,垂直放入容器内。 ③打开轴关节。 ④随之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盖盖上。 4、注意事项 ⑴取无菌持物钳时,不可在容器盖闭合时从盖中取、放无菌持物钳。 ⑵取放无菌持物钳时,手不可触及容器口和无菌持物钳的浸泡部分。 ⑶使用无菌持物钳时钳端不可高举,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持物钳的无菌部分。 ⑷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可用于其它操作,如换药、消毒皮肤等。 ⑸不可从无菌持物钳上直接拿取物品,不可甩动持物钳,以免造成污染。 ⑹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防止油粘连于钳端而影响消毒效果。 ⑺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无菌持物钳用后应立即放回容器内,不可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⑻从远处(从一个台面到另一个台面)无菌物品时,持物钳应连同容器移至无菌物品旁。 ⑼无菌持物钳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要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 ⑽注意添加浸泡的消毒溶液,以保持消毒溶液的高度。 ⑾无菌持物钳和容器应每周消毒2次,干罐盛放持物钳时,应每4小时更换。 (二)无菌包使用法 1、目的 保持无菌包内无菌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2、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准备用物大无菌持物钳(浸泡于消毒液内)、无菌包。 ⑷打开无菌包。 ①检查无菌包的失效期,化学指示胶带是否变色。 ②将无菌包放于清洁、干燥、平坦处。 ③取下指示胶带(如有带子,解开系带,放于包的下面)。 ④捏住包布的外角依次打开,充分暴露其中的无菌物品(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⑸取无菌物品。 ①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所需物品。 ②按原折痕包好无菌包。 ③注明开包时间(使用时间为24小时)。 ④若包内物品一次取出,可将包拿在手中打开,另一手将包内四角抓住,将包内物品置于无菌区。 3、注意事项 ⑴无菌包必须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产房人员工作流程

产房人员工作流程 1.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在更衣室穿戴产房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 2.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做到助产人员床边交接班,详细了解待产妇的各种情况,对胎心、胎位、宫缩、孕周、宫口扩张程度,产程进展及高危因素进行认真检查,并做详细记录和签字。 3.严密观察产程、必要时持续胎心监护,严格遵守各产程处理常规和助产技术规范。负责正常产妇的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立即处理。对高危妊娠的产妇应严密观察产程变化,并详细记录,密切配合医师进行工作。 4.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无菌包在使用前,必须经巡回护士核对包装原样、有效日期和灭菌指示带。接生前,应严格刷手及戴无菌手套。手套被刺破及处理脐带和缝合伤口时,更换新的手套。注意保护会阴及母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接产中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和进出。 5.胎儿娩出后由助产士清理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全身、Apge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给婴儿称体重、测量身长及打新生儿左足印和母亲右手食指手印,印于病历上,系新生儿腕条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严格执行母乳喂养“三早”工作制度。

6.接产人员严密观察产程并记录和准确及时填写分娩登记。遇有紧急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后,医生护士立即据实补记。 7.产后产妇在产房观察两小时,密切注意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新生儿情况,无异常送回母婴病房,继续观察母婴情况。 8.接生后必须更换产床上的一切物品,(包括产床上的油布和臀垫)。接产使用的器械浸泡消毒-清洗后打包高压消毒。污物送洗衣房清洗、消毒。用消毒液擦拭产床、各操作台面、仪器和手术灯的表面。地上有血迹或污染,立即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消毒备用、氧气湿化瓶使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备用。保持待产室整洁,并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冲洗会阴的用物一人一用。 9.检查补充分娩室的用品、药品和设备,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及时上报维修。 10.接生前后,产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两次,并登记签字。 11.产妇的拖鞋用后刷洗消毒,工作人员的拖鞋每日刷洗、每周消毒,并登记签字。 12.治疗车和病人的推车等的轮子,各白班要保持清洁,去除污物缠绕。 14.离开产房时,应脱去产房专用着装,更换外出衣和外出鞋,再次进入时必须穿戴新更换的着装。

妇产科工作流程图

妇产科工作流程目录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 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 病人转床/科服务规 院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 病人出院服务规 病人出院流程图 输血流程图 卫生手规则 心肺复抢救护理程序心肺复术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 一、规要求: 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程序: 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医生或护士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了解病人病情,必要时联系勤务中心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 安置病人。 6、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 7、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 好相应的健康宣教。 10、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容的记录。 三、规标准: 1、(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病人步行、轮椅、平车入院 通知医生 询问病史 检查病人 安置病人 询问病史、体检 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提出诊断 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 开出医嘱 采集病史、护理体检 书写病历 病人或家属 办理入院手续 医生开具入院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